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研究

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研究

第11卷第4期上海财经大学学报Vol111No14 2009年8月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ug12009中图分类号:G2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150(2009)0420026207

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研究

党芳莉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本文在分析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误读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探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体误读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及其表现,最后从新闻操作层面出发,提出减少对他国形象的媒体误读、增强我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媒体误读

国家形象指其他国家(包括个人、组织和政府)对该国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国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出于这一通识,绝大多数国家都努力主动塑造一个良好的本国形象,也希望他国媒体从“他者”的角度构建一个良好的他国形象。然而由于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等诸多原因,他国受众对本国形象的认识并不总是如本国形象传播者所希望的那样,而是存在着误差和曲解,这样就产生了国家形象的误读。

,因为每一个阅读者都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②”。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传播史就是一种误读———匡正———误读交错与重合的历史③。张威亦指出,误读就是一种文化在解析另一种文化时出现的错误理解和评估④。因此国际传播中他国形象的误读不可避免。

无论是对他国形象的构建还是对本国形象的传播,传媒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媒体在通过对他国的大量报道来建构他国的国家形象的同时,也主动塑造和传播了本国形象,与此相应,受众对于他国形象的认知基本上依赖本国传媒。“国家形象的误读在国际传播中广受关注,一则因为它超越了传播本身的效果范畴,可能左右民意,影响外交决策,甚至带来国际关系方面的直接和显在的后果;二则因为国际传播的发展不平衡,传播弱势国被传播强势国误读已成为积重难返的现实,而网络传播环境并没有改变这一现实”⑤。

尽管如此,媒体却不能对国家形象误读听之任之。这是因为,传媒的传播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目的,真实信息得不到清晰传达就是一种失败。因此,媒体必须也只能基于自身寻找改进的办法,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尽量避免出现严重误读,进而从媒体角度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从受众角度则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

一、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误读的影响因素

从受众的主观意愿出发,媒体中国家形象的误读可分为无意识的误读和有意识的误读。

收稿日期:2009-04-12

作者简介:党芳莉(1972-),女,陕西合阳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

(一)有意识的误读主要由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冲突造成

源于意识形态的国家形象误读,更多是出自一种政治情绪和民族主义的情绪,其措辞激烈而富于情绪化,对其指涉的问题不是分析式的,而是强行的主观判断,从而成为貌似“义正辞严”的批判。这样的“误读”由于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这样煽动性的措辞,极易引起不加思考的人们的盲从,以至于许多对国外根本不了解的受众不假思索地将那些被“误读”了的概念轻易传播开来⑥,从根本上不利于国家形象的传播。

源于意识形态的有意识误导往往隐藏于宣传策略之中,不易发现,也很难查证。更有甚者,往往会结合国家利益,发动更大规模的舆论攻势和“媒体的战争”。如2005年9月26日《卫报》国际版上刊登了一篇有关中国政府对互联网控管的报道。在这篇报道中,记者描写到:“那些试图报道被禁止的话题的记者极少受到正面的抨击,他们都被冠以诸如腐败、男女关系和生活作风问题这样的罪名”,“中国媒体现今的这场斗争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那个时候,中国政府就削减开支,禁止不同类型的媒体的出现,强迫媒体都要在正常的发行和为舆论服务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在信奉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的西方国家,政府对传媒的控管是极易引起争议的敏感问题。这种西方价值观不可能不影响《卫报》的报道角度和选材,然而从传播效果来看,这很显然可能引起国外读者对“人权”问题等的联想,增加国外读者对于中国的负面看法。这样的处理看似“客观”中立,但背后隐藏着基于西方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⑦。

广义上的意识形态成见也体现在一国对于某种观点、政策、理论的不同主张。在那些争论性极强的领域,媒体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一旦介入或明确表达自己的偏好都将对公众产生影响,直接影响形象的传播。2005年胡锦涛主席访问英国期间,《卫报》在2005年11月10日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从巴西大量进口大豆造成巴西森林急剧减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文章。文章援引据说来自一位中国有关官员的话:“中国从2003年开始就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巴西如何保护环境取决于他们自己。”读者对这句话的上下文无从得知,只是孤立地看到了这一句话,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一味地寻求自身的发展,不顾别国的利益⑧。然而仅从这一引语出发,一叶障目地做片面性分析,进而上升至意识形态高度,这也是误读和误导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无意识的国家形象误读主要是由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语言误用等方面引起的

11历史文化

2008年中国频频遭到西方媒体的“误读”,从拉萨事件中西方媒体的集体迷失,到北京奥运报道中西方媒体的不和谐报道。除意识形态外,还有一部分误读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缺乏了解。如围绕奥运火炬的传递,中西方媒体所呈现的相互误读被一些学者称为“文明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碰撞的集体体现。又如西方媒体长期以来对中国“韬光养晦”战略一直存在着误读,将其翻译和理解成“隐藏能力,等待时机”。中国这一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战略,被理解成了充满杀机的阴险战略。

乐黛云教授称,长期以来,发达世界习惯于“西方中心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周围的世界。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去理解其他文化,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目前的西方文化体系需要找到一个参照系,一个“他者”,以便用一种“非我的”、“陌生化”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自己,突破过去的“自我设限”,寻求新的发展。事实上,很多西方有远见的学者早就意识到这些问题,并进行了反思⑨。然而,今天的媒体仍然一再重复那样的故事。

7

22009年第4期 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研究

82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

如被西方媒体误读的“西藏问题”。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人”本来就包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相互影响,从未间断。今天的汉族本身就具有多民族影响的深刻印记。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始称汉族。不了解历史,就很难了解西藏问题,就容易把汉族与藏族割裂开来,就容易被达赖集团或是别的什么人所欺骗和利用。

对此,有学者提出:西方需补中国历史文化课。因为无知是滋生偏见的土壤,而了解历史才是治疗偏见的良药。要想理解现在的中国,就不仅仅要看到中国的变化与发展,也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后者是理解前者的基础⑩。

21宗教信仰

这一点在21世纪的西方媒体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在“9?11”事件后的国会演讲中,美国前总统布什一段精彩说辞为新闻界广为报道,他援引基督教上帝作为他反恐政策出台的重要依据,他说:“自由与恐惧、正义与残暴总是同时随战争而来,而我们知道,上帝不会在两者间保持中立。 瑏瑡”也就是说,对抗自由与正义就是对抗上帝的意志。

后“9?11”时代,西方媒体在报道涉及宗教信仰方面的新闻时,经常下意识地给那些笃信某种宗教(特别是伊斯兰教)且习惯引经据典的教徒贴上“原教旨主义者”、“狂热盲信者”的标签;进一步地,由于媒体对本?拉登一伙借宗教之名行恐怖之实的行为表象没有作深刻分析,顺水推舟地将矛头指向整个伊斯兰世界,从而造成了对伊斯兰国家形象的严重误读。因而在新闻报道中,西方媒体一度将“原教旨主义”诠释为“狂热”、“暴力”、“恐怖”、“极端”的同义词,并运用强大的新闻网络在全世界进行大范围的传播。这又反过来误导了西方世界,并使伊斯兰国家也通过西方媒体的报道而产生对西方国家形象的误读,认为他们改变了原来的对外政策。以至于后来美国前总统布什不得不多次在公开场合申明绝无敌视伊斯兰之意,但效果已不甚理想。恪守原教旨主义未必就是恐怖的象征,这种暴力式的“媒体扫荡”实际上在强迫受众接受“反宗教”的偏见 瑏瑢,最终导致各国间国家形象的误读。

31语用失误

Thomas(1983)将跨文化语用失误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两种,前者指第二语言习得者附加在语言上的语用意义完全不同于操目的语的本族人的语言习惯;后者指因文化差异,在交往中不了解目的语所处的文化背景而导致语言选择上的失误。两类语用失误的区分不是绝对的,“由于语境不同,双方各自的话语意图和对方的话语的理解都可能不同,因而某一不合适的话语从一个角度看,可能是语言语用方式的失误,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能是社会语用方式的失误” 瑏瑣。这两种情况都会引起国家形象的误读。

新闻语言以“准确、清晰、生动作为主要特征” 瑏瑤,但同时又不能事无巨细,这就为作为一种自然语言的模糊语言在新闻传播领域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对于模糊语言,如果运用得当,是能够起到较好效果的;但是如果滥用,也会形成误导,引起受众误读。有学者将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归结为三方面原因:一是新闻自身的原因;二是受众的原因;三是记者编辑的主观原因 瑏瑥。前两者是客观需要,比如新闻的动态性、时效性、概括性和保密性以及受众的阅读时间限制和语言习惯所导致。但最后一点则是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前提,片面追求文学模糊手法、逃避深入调查、凭借主观想象而运用模糊语言“炮制”的新闻,这种模糊语言的运用,不可避免地会使读者产生误读而不是“心领神会”、“心照不宣”,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完全应该避免的。

同时,跨文化传播中语言的不对称互译也会引起国家形象的误读。许多词在中外、特别是中文与英文之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直译关系,长期的使用习惯使这些词语在各自的语境中约定俗成。比西方常用英文的p ropaganda 来说明中国媒体的“宣传”性,但中文中后者是中性词,而前者在英文中则是带有强迫、说服性质的贬义词。从国内来说,媒体在编译外电方面,存在着随意拔高或贬抑原文意思、选材偏狭、来源芜杂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受众对外国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报道的误读,不利于引导政府和公众树立正确、理性的国际观,以

及自信、独立的公民精神 瑏瑦。

二、跨文化传播中媒体误读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及表现

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体误读,是导致国家形象误读的最直接、最经常的原因。而国家形象,颇有些类似于哲学家黑格尔的主观辩证法理论,即“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能

获得它的满足” 瑏瑧,自我意识的确证只有在相互承认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因此,自我不应以消

灭对方为目的,而在于征服、同化对方。这一哲学理论应用在媒体中的国家形象传播上,就可以这样来诠释:国家之间应该通过媒体间的传播行为使自己的国家形象在对方国家建立镜像,得到认可,如果更进一步的话,通过有意识的传播行为(积极的宣传行为)使自己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得到认可。但现实的媒体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往往不会如此风平浪静,因为如前所说,各国有着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利益立场。

媒体误读影响国家形象,常常通过媒体对大众的议程设置这一环节来完成。媒体常常有意识地引导受众、引导舆论朝向他们所预置的方向行进。2005年3月2日,国内各大网站的显要位置转载了《环球时报》的一份报告———针对中美关系所作的民意调查。其中的一项结果显示,在中国人对美国不满的因素中,选择“向台湾出售武器”的人和选择“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人相差无几,而选择“与日本加强军事关系”的人很少。阎学通、丁刚等学者就此作了反思,“一个是离我们比较远的事,一个是我们家门口的大事,一个是我们家内的大事,结果怎么会是这

样?想想我们媒体对伊拉克的报道吧,比美国对台军售的报道不知要多出多少倍!” 瑏瑨这里暂

且不讨论所谓妖魔化的问题,仅从传播学的基本常识、从新闻的地域性视角看,这种对距离受众如此遥远的问题的大肆渲染和报道也是不正常的。尽管有更多的国际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的考虑,也不能否认这种误导的偏颇之处。

媒体误读影响国家形象,还常常表现在媒体对具有突发性、敏感性的热点问题的误读。2005年春中国部分城市发生学生反日游行。美国《国家新闻》称:“中国近期国内举行了多起抗议日本的示威游行,使得日本整个社会感到恐慌”。美国《每周邮报》更称:“北京针对日本采

取的诸多行动,可以看出来北京要做亚洲霸主已经十分明显” 瑏瑩。事实上,这次游行是自发的,

原因是由于日本近来在对其侵略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和做法。有关部门包括警方采取了大量措施,来确保日本驻华机构和在华日本公民的安全,也使事态很快得到了平息。有学者称,

“亚洲霸主”是“中国威胁论”的一种延伸 瑐瑠。

国家形象因媒体报道而被误读,不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也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对中国议题的关注始终集中在民主、人权、宗教、西藏、台湾等方面;而中国对西方的新闻事件也往往聚焦在一些负面报道上,比如犯罪率、特大灾难等,当然这里面包含一些本身就含有公认的新闻价值的部分———比如对灾难的报道上,但不能否认有意识制造“误导”效果的意图。 对于这种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被媒体误读的现象,有学者用“妖魔化”一词来概括,然而

922009年第4期 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研究

03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

也有学者持反对态度,因为“妖魔化理论罗列了大量现象来支撑其观点,却没有真正从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新闻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挖掘,必然是粗陋、浅薄的,缺乏学术价值。同时也缺乏哪怕是畅销书写作也应有的客观公正的认真态度” 瑐瑡。“妖魔化”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是不是负面报道就等同于妖魔化?而这一问题又可以追溯至关于新闻价值的判断上———什么样的新闻是好新闻?此类讨论已非本文主旨所及。这里只想强调,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键在于对方国家的新闻媒体,而对其他国家进行负面报道实在是传媒界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敌”我双方皆恪守此道。

在2001年9月中国南京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上,前总理朱镕基作特邀演讲时提到:“我在访问(爱尔兰)期间有一个印象,高层领导对我们很友好,普通人民对我们也很友好,就是媒体对我们实在是不友好。我访问期间看他们的报纸,最大的照片是西藏独立和法轮功在游行示威。他们只了解中国三件事,第一人权,第二西藏独立,第三法轮功,除此之外,not hing more。” 瑐瑢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向强调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误读,而忽略了我们也在误读包括西方的他国国家形象。有例为证,2003年8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打乱原有播出顺序,对美国大规模停电事故进行长达两小时的现场直播,并请来相关专家评析,时效性做得不错,只是手法略显生硬,给人留下了浓厚的有意识误导的迹象———主持人不断引领专家把停电原因及影响扩大到经济、政治层面。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不久,我国刚刚发生了范围覆盖19个省市的严重“电荒”,而央视并未作类似的深入访谈。

和国外媒体比较客观地报道汶川地震相比较,我们看看国内媒体对美国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的报道,无论是编译、引用美国媒体的报道,还是记者编辑的述评,基调相当负面,很少客观描述和评论。事实上,就政府层面而言,中国军队在此次地震灾难中的表现比美军好得多,中国国家领导人也在第一时刻亲临灾区;但如果从民间的层面,美国民众对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的关心和援助并不亚于中国人在四川地震中的表现。但国内媒体对此很少提及。以下为当年部分国内媒体对飓风灾难的典型报道:《一家十八口死在橱柜中》、

《妇女被强奸后遭割

《新奥尔良在暴行中绝望》、

《飓风喉》、

《尸体遍地,抢劫如潮》、

《大便膝盖高,老鼠以人肉为食》、

《飓风卡特里娜教训“文明冲突论”》等 瑐瑣。

扯下美国的遮羞布》、

是的,我们一向过于强调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妖魔化”了,而忽略了中国媒体对西方国家也存着“妖魔化”的一面。童兵认为:“当代实施跨文化传播的两大主体中,跨国公司是最大的主体。跨国传媒公司的主要追求是市场和利润的最大化,主要不是争夺话语权和政治影响力。” 瑐瑤因此,当我们指责他国“妖魔化”的同时,也需不断省察国内媒体自身的传播行为,是否也有误导、误读之嫌,是否也有失偏颇之处,是否也有“妖魔化”别人的嫌疑。一方面,当面对国外媒体负面新闻报道的时候,更可以宽容的胸怀看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传播效果理论中的“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的对比结果告诉我们,往往越是那些长期受正面宣传影响的人,一旦遇到负面宣传时越容易偏听偏信、受到误导、产生误读,反而是那些正反两面都经常关注的人,遇事会冷静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也就是产生了“免疫”效果 瑐瑥。另一方面,当我们报道他国的新闻时,也应该力求客观、全面,避免用那种带有浓厚的宣传色彩和意识形态偏见的话语。惟其如此,方可跳出“妖魔化”与“反妖魔化”、“误读”与“反误读”的怪圈,实现中西媒体间的相互认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三、减少国家形象误读的几点建议

只要上文所及产生误读的种种主客观因素存在,对国家形象的误读就不会消除,但这并不妨碍减少下意识的误读。从媒体角度出发,以下建议可以从技术操作层面减少对他国形象下意识误读的同时提升由此构建出的中国国家形象:

(1)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特别是政治判断力,坚持客观报道,最大可能地减少偏见性语言的出现。偏见是产生误导进而导致误读的重要主观性因素,纠正偏见———包括政治、宗教、种族、国别、性别等方面的偏见,是记者但更主要是编辑的重要职责。编辑是重要的选题策划人,同时也对报道的词句负有责任。前面举到的许多误读特别是有意识误读的案例,都与编辑的作用分不开。因此,提高编辑的素质、减少编辑的偏见也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正如一位在美国从事新闻学教育的学者所说的那样,“好的新闻机构鼓励编辑们仗义执言,以使其出版

物远离各种偏见以及带有偏见的文章,因为这种警惕性对新闻事业最有好处。”

瑐瑦 (2)提高对新闻背景重要性的认识,并在新闻实践中加以注意。很多国家形象误读仅仅源于报道的过于简略,忽视了新闻背景的交代。一条没有背景的讯息当然不可能做到全面、充分,也就令读者摸不着头脑。如2004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问拉美的过程中不断谈及台湾问题,新华社通稿只是按照所谓的“新华体”,一味用间接引语叙述胡锦涛的讲话,而丝毫没有交代“拉美向来是台湾所谓邦交国最为众多的地区”,也没有提及陈水扁之前大搞台独的嚣张姿态,因而不一定十分了解这些背景知识的读者就会对胡锦涛主席的讲话产生误读,至少达不到预期的重视程度。

(3)发挥国内英语媒体的优势,以我为主、注重实效、快速准确地进行对外传播。尽管国家形象的树立需要其他国家的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国没有主动权。很多情况下,国内媒体由于体制上和历史性的原因,在突发性、灾害性等方面新闻报道的速度、深度上不及西方。此外,国内英语媒体的报道方式、关注重点上仍有欠缺,政治判断力上亦有待提高。这些不足也是导致国外受众对中国国家形象误读的原因之一。

(4)加强新闻报道的平衡性和客观性,注重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导向,避免一边倒,避免不合时宜,授人以柄。所谓平衡报道,就是尽可能把新闻信息准确、全面、客观、公正,尽可能把新闻事件放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进行评判,至少从量的角度应保持客观平衡。同时,在重大事件报道过程中,要坚持客观性原则,避免鲜明地体现媒体观点和深度介入事件,尽量用描述性语言表达。

(5)为了避免对他国国家形象的无意识误读,媒体在翻译或引用外国媒体报道时,必须坚持客观准确的原则,忠实于报道的原意。编辑在选用时有删节的权利,但不可断章取义,随意改变原文的核心意思。在综合外媒报道时,在同一主题下,被选取的外媒报道其核心观点或事实应保持一致,不可为设定主题服务而舍本逐末。在刊载发布翻译报道时,标题应尽量与原文保持一

致。若为适应国内受众习惯,也应仅作适当的修改,不能刻意拔高或贬抑原文的事实和观点 瑐瑧。

注释:

①刘继南:《大众传播和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②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4期。

③孙中田等:《文学解读与误读现象》,《文艺争鸣》1995年第4期。

1

32009年第4期 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研究

23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

④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版,第99页。

⑤罗以澄、夏倩芳:《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⑥武锦华:《张艺谋电影研究中的误读辨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⑦⑧张咏华、殷玉倩:《框架建构理论透视下的英国〈卫报〉2005年关于中国的报道》,《新闻记者》2006年第8期。⑨《学者称中国在西方仍然面临被误读与扭曲处境》,中国新闻网2008年4月17日。

瑏瑠丁刚:《西方需补中国历史文化课》,《人民日报》,2008年5月4日。

瑏瑡“George Bush and G od:A hot line to heaven”,The Economist,Dec18th-31st2004,pp139-40.

瑏瑢曹东勃:《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体误读研究》,上海财经大学论文,2005年。

瑏瑣赦钦海:《广告语言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简析中译英广告语言》,《外语教学》2000年第3期。

瑏瑤尹德刚、周胜:《当代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102页。

瑏瑥参见周晓红:《模糊语言的运用与新闻的真实性》,载《中华新闻报》2004年4月27日。

瑐瑧沈月明:《翻译、引用外国媒体对华报道须实事求是》,《新闻记者》2008年第7期。

瑏瑦

瑐瑣

瑏瑧[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1页。

瑏瑨《环球时报》编辑部:《中国人如何看中美关系》,《环球时报》2005年3月2日。

瑐瑠《环球》编辑部:《2005,被西方误读的中国》,《新华月报》2006年第2期。

瑏瑩

瑐瑡孟庆鸿:《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妖魔化———令人疑惑的爱恨情结》,《新闻记者》2002年第8期。

瑐瑢根据朱镕基在第六届华商会所作演讲的视频文件整理。

瑐瑤童兵:《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认识误区》,《新闻大学》2004秋季刊。

瑐瑥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205页。

瑐瑦[美]伊丽莎白?威斯纳?格罗斯:《最佳编辑要领》,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参考文献:

[1]刘康,李希光.妖魔化与媒体轰炸[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郭可.当代对外传播[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周德刚1资本强制下的文化交往与文化全球化的展开[J]1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6)1

[4]赖彦,蔡荣寿1跨文化传播中文本意义的文化阐释[J]1江西社会科学,2008,(3)1

[5]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Study on Misunderstanding of N ational Im age

by the Media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AN G Fang-li

(School of H umanit y,S hanghai Universit 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 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 he analysis of t he factors affecting t he misunderstanding of national image by t he media in cross-cult ural communication,t he paper discusses t he effect s of mis2 understanding by t he media on national image and t he concrete content s of misunderstand2 ing.Then from t he practical perspective,it p ut s forward some reference for reducing t he misunderstanding of t he images of ot her count ries and st rengt hening our national image com2 munication.

K ey w ords:cro ss-cult ural communication;national image;misunderstanding by t he media(责任编辑:海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