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沈晓明:教育界要认同生长发育规律

沈晓明:教育界要认同生长发育规律

沈晓明:教育界要认同生长发育规律

沈晓明:教育界要认同生长发育规律宁阳王营

沈晓明:教育界要认同生长发育规律

2017-09-01 沈晓明教育思想网

要教育好孩子,教育界要认同生长发育规律是重要的教育规律。——沈晓明

沈晓明

:浙江绍兴人,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研究员、教授,曾任教育部副部长,现任海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一个儿科医生眼中的教育问题

我今天要跳出教委,说些儿科医生的话,从儿童规律角度,谈谈教育中的医学问题。2010年7月6日的暑期上海市校长培训班上,沈晓明以一个儿科医生眼中的教育问题为主题作了开场报告。

生长发育规律,是重要的教育规律

有时候,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就是教育规律,这点大家认识不够。沈晓明提出,要教育好孩子,教育界要认同生长发育规律是重要的教育规律。

他以数学学习问题举例。六七岁的一、二年级学生,为什么会觉得数学难学?医学研究表明,读数、写数最难,找规律、立体图形最简单,但中国的数学教育从来都是从读数、写数开始。

由于读写、数字需要用到更高级的思维,而多数六七岁的孩子这方面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因而会觉得困难,容易产生失败感。而如果从简单的读图等开始教,符合孩子的发育规律,则会容易得多。

沈晓明还举例说,当前,多数孩子握笔和写字姿势都不对:头歪着,趴在桌子上写。这是因为6岁的孩子手指肌肉尚在发育过程中,握力不够。

一上学就要学写字,只有用手指握住笔的最底端才能用得上力,但这样,手指会挡住所写的字,只有把头歪下去,才能看得见。

如果老师知道这些医学知识,就不会一味责怪孩子了。教育研究者也会相应地改革教学内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给孩子贴医学标签要慎用

沈晓明说,被贴上多动症标签的孩子真正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只有30%。据了解,在多动症患儿中,60%是老师而非医生首先下的判断。

另外,有72%的老师认为班上超过5%的孩子有多动症,30%的老师认为班上16%-30%的孩子有多动症。其实,学习不好的孩子经常有多动样症状,但这并非是多动症。

老师倾向于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这是在推卸教育责任。沈晓明表示,老师应该慎给学生戴多动症的帽子,也不能因为学生是多动症而放弃他。老师不懂医学知识,对医学标签要慎用。

让孩子每天多睡一小时

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孩子从6岁,也就是读小学那天开始,睡眠就不足了。沈晓明指出,睡眠不足会导致儿童肥胖,也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而改变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减轻课业负担是保证学生睡眠的有效措施。

沈晓明呼吁,校长应积极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让更多的孩子每天多睡一小时。

作为儿科医生,给家长的教育建议

对家长,我今天不是作为副市长,而是作为儿科医生给他们一点劝告,教育孩子,要有一点平常心。2010年4月,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沈晓明介绍《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并与网友交流。

比方说以语言来讲,每一个孩子最先学会的50个词,一定是这50个词。误差在两个字,先会说的48个字是一样的,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一定要教孩子50个词以外更多的字,也是教得会的,但是孩子需要花加倍的努力。

沈晓明认为,超前教育往往是家长为了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多聪明,满足自己的一种虚荣心,并不符合孩子发育的需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误导了家长,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我们现在的孩子读书读得太辛苦了!,沈晓明坦言,自己最关心的是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因为健康是第一位的,健康是所有零前面的那个一,没有前面的那个一,后面的多少零都没有用!他经常和教委的领导讨论,在这一轮的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我们要有一点硬措施,保障学生每天有一定的体育锻炼时间,使得他们能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健康地成长。

扩展:别做违反孩子成长规律的事

成长,别辜负了大自然的精心安排

一直以来,我们的习惯是崇尚竞争,而且很多人认为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实际上这违背了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

童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年龄段,有自己独特的任务。小孩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正常过程,是一个由小动物向人进化的历程,即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历史。初生婴儿和一头刚出生的小牛犊一样无知,体力上比小牛犊更柔弱,从童年走向成年的时间也比小牛要长得多。这正是大自然为每一种有巨大潜能的生命,留出的足够积蓄能量的时间。孩子的成长也需要较为漫长的岁月及严格的、不可逾越的顺序。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如果从小就急于让孩子去竞争,培养他所谓的竞争意识,其实是在分散孩子内部自我成长的积累,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面对一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力的孩子,我们应该遵循大自然的安排,让他在宽松的环境里完成自己内部的积累和成长。如果非要培养点儿什么的话,不如培养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种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力。

本文整理自

中国教育研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