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PC是一个可寻址的寄存器 B.单片机的主频越高,其运算速度越快。

C.AT89S51单片机中的一个机器周期为1μs

D.特殊功能寄存器SP内存放的是堆栈栈顶单元的内容。

答: B

三、判断对错

1. 使用AT89S51单片机且引脚EA=1时,仍可外扩64KB的程序存储器。错

2. 区分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的最可靠的方法是看其位于地址范围的低端还是高端。错

3. 在AT89S51单片机中,为使准双向的I/O口工作在输入方式,必须事先预置为1。对

4. PC可以看成是程序存储器的地址指针。对

5. AT89S51单片机中特殊功能寄存器(SFR)使用片内RAM的部份字节地址。对

6. 片内RAM的位寻址区,只能供位寻址使用,而不能进行字节寻址。错

7. AT89S51单片机共有26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它们的位都是可以用软件设置的,因此,都是可以位寻址的。错

8. 堆栈区是单片机内部的一个特殊区域,与RAM无关。错

9. AT89S51单片机进入空闲模式,CPU停止工作。片内的外围电路(如中断系统、串行口和定时器)仍将继续工作。对

10. AT89S51单片机不论是进入空闲模式还是掉电运行模式后,片内RAM和SFR中的内容均保持原来的状态。对

11. AT89S51单片机进入掉电运行模式,CPU和片内的外围电路(如中断系统、串行口和定时器)均停止工作。对

12. AT89S51单片机的掉电运行模式可采用响应中断方式来退出。对

四、简答

1. AT89S51单片机片内都集成了哪些功能部件?

答:集成了如下部件:

1个CPU;128个数据存储器(RAM)单元;8K Flash程序存储器;4个8位可编程并行I/O 口(P0口、P1口、P2口、P3口); 1个全双工串行口;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1个看门狗定时器;一个中断系统,6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32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2. AT89S51的64KB程序存储器空间有5个单元地址对应AT89S51单片机5个中断源的中断入

口地址,请写出这些单元的入口地址及对应的中断源。

答:见下表

表 AT89S51各中断源的中断入口地址

3. 说明AT89S51单片机的EA引脚接高电平或低电平的区别。

答:当EA脚为高电平时,单片机读片内程序存储器(4K 字节Flash)中的内容,但在PC值超过0FFFH(即超出4K字节地址范围)时,将自动转向读外部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当EA脚为低电平时,单片机只对外部程序存储器的地址为0000H~FFFFH中的内容进行读操作,单片机不理会片内的4K字节的Flash程序存储器。

4. AT89S51单片机有哪两种低功耗节电模式?说明两种低功耗节电模式的异同。

答:AT89S51单片机有两种低功耗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模式(idle mode)和掉电模式(power down mode)。

空闲模式下,虽然振荡器仍然运行,但是CPU进入空闲状态。此时,片内所有外围电路(中断系统、串行口和定时器)仍继续工作,SP、PC、PSW、A、P0~P3端口等所有其他寄存器,以及内部RAM和SFR中的内容均保持进入空闲模式前的状态。因为CPU耗电量通常要占芯片耗电的80%~90%,因此CPU停止工作则会大大降低功耗。

掉电模式下,振荡器停止工作。由于没有了时钟信号,内部的所有部件均停止工作,但片内的RAM和SFR的原来内容都被保留,有关端口的输出状态值都保存在对应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中。

5. AT89S51单片机运行时程序出现“跑飞”或陷入“死循环’时,说明如何利用看门狗来摆

脱困境的工作原理。

答:可采用看门狗定时器。工作原理如下:

“看门狗”技术就是使用一个“看门狗”定时器来对系统时钟不断计数,监视程序的运行。当看门狗定时器启动运行后,为防止看门狗定时器的不必要溢出而引起单片机的非正常

的复位,应定期地把看门狗定时器清0,以保证看门狗定时器不溢出。

当由于干扰,使单片机程序“跑飞”或陷入“死循环”时,单片机也就不能正常运行程序来定时地把看门狗定时器清0,当看门狗定时器计满溢出时,将在AT89S52的RST引脚上输出一个正脉冲(宽度为98个时钟周期),使单片机复位,在系统的复位入口0000H处重新开始执行主程序,从而使程序摆脱“跑飞”或“死循环”状态,让单片机归复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练习题2参考答案

练习题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通常一个字节包含 8 个二进制位。在一个字节中能存放的最大(十进制)整数是 255(无符号),127(带符号),最小(十进制)整数是 -128 ,它的二进制数的形式是10000000 。 2.在C语言中,十进制数30的八进制数表示形式是 036 ,十六进制数表示形式是 0x1e ,在内存中它的二进制数表示形式是 0000000000011110 。 3.条件“2020&&x<30||x<-100 。 4.若a、b和c均是int型变量,则计算表达式a=(b=4)+(c=2)后,a值为 6 ,b 值为 4 ,c值为 2 。 5.已知int y; float x=-3; ,执行语句y=x%2; 后,变量y的值为语句出错。 6.字符串"ab\034\\\x79"的长度为 5 。 7.在C语言中(以16位PC机为例),一个float型数据在内存中所占用的字节数为4 ;一个double型数据在内存中所占的字节数为 8 。 8.若s是int型变量,且s=6,则s%2+(s+1)%2表达式的值为 1 。 9.表达式pow(2.8,sqrt(double(x)))值的数据类型为 double 。 10.若a是int型变量,则表达式(a=4*5, a*2), a+6的值为 26 。 11.若a是int型变量,则执行表达式a=25/3%3后a的值为 2 。 12.若i为int整型变量且赋值为6,则运算i++后表达式的值是 6 ,变量i的值是 7 。 13.若x为int型变量,执行语句:x=10;x+=x-=x-x;则x的值为 20 。 14.若x和y为double型变量,则表达式x=1,y=x+3/2的值是 2.000000 。 15.(-b+sqrt(b*b-4*a*c))/(2*a)的数学式子是 a ac b b 2 4 2- + - 16.sqrt(p*(p-a)*(p-b)*(p-c))的数学式子是) )( )( (c p b p a p p- - - 17.判断某一年份是否为闰年的表达式是(y%4==0||y%100==0) && y%400!=0)。 18.用随机函数rand()产生一个在[-20,20]两位整数的表达式是 rand()%41-20 。 三、阅读分析下列程序。 1. 程序的输出结果如下: 18 2. 程序的输出结果如下: 67,E 3. 程序的输出结果如下: a=4,b=3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doc

思考题与习题 1.一台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__________,斜率 C=___________。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3.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电刷没有放在几何中性线的位置上,试问此时电机正、反转时的输出特性是 否一样为什么 4. 根据上题 1 中已知条件,求该转速下的输出电流I a和空载输出电压U a0。 5.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电压与_________成严格的线性关系。 6.测速发电机转速为零时,实际输出电压不为零,此时的输出电压称为____________ 。 7.与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相比,直流测速发电机有何优点 8. 用作阻尼组件的交流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斜率_________,而对线性度等精度指针的要求是 次要的。 9.为了减小由于磁路和转子电的不对称性对性能的影响,杯形转子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通常是 () A.二极电机 B.四极电机 C.六极电机 D.八极电机 10.为什么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转子都用非磁性空心杯结构,而不用鼠笼式结构 11.异步测速发电机在理想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非线性同方向变化; C.成正比; D.非线性反方向变化 答案 1、.一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斜率 C=。 U a Ke n Cn =50 R a 1 R L C=50/3000= K e=C(1R a)= X (1+180/2000)= R L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答:直流测速发电机,当不考虑电枢反应,且认为励磁磁通、 R 和R 都能保持为常数时可认为其特性是线性的。

2习题参考答案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题 1、简述逐步聚合和缩聚、缩合和缩聚、线形缩聚和体形缩聚、自缩聚和共缩 聚的关系。 参考答案: 2、略举逐步聚合的反应基团类型和不同官能团的单体类型5例。 参考答案: 逐步聚合的反应基团类型:羧基;羟基;氨基;酰氯基;异氰酸酯基;环氧基;酚羟基。 羧基可以与羟基、氨基反应; 羟基可以与酰氯基、异氰酸酯基;环氧基反应; 氨基可以与羧基、酰氯基和异氰酸酯基反应。 3、己二酸与下列化合物反应,哪些能形成聚合物 a、乙醇; b、乙二醇; c、甘油; d、苯胺; e、己二胺 参考答案: 己二酸可以与乙二醇、甘油、己二胺反应形成聚合物。 4、写出并描述下列缩聚反应所形成的聚酯结构,b-d聚酯结构与反应物配比 有无关系 参考答案: a、HO—RCOOH 以为重复单元的线形聚酯。 b、HOOCRCOOH+HOR’OH 等摩尔比时得为重复单元的线形聚酯。所得的数均聚合度X n 与两官能团摩尔数之比r(r≤1)和反应程度P之间有: 关系。 c、HOOCRCOOH+R“(OH) 3

两基团等摩尔比时可形成体型网状结构,当羧基远大于羟基时,得到羧端基的低聚物,当羧基远小于羟基时,得到羟端基的低聚物。 d、HOOCRCOOH+ HOR’OH+R“(OH) 3 两基团等摩尔比时可形成体型网状结构 当羧基远大于羟基时,得到羧端基的低聚物,当羧基远小于羟基时,得到羟端基的低聚物。 5、下列多对单体进行线型缩聚:己二酸和己二醇,己二酸和己二胺,己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简明点出并比较缩聚物的性能特征。 参考答案: 己二酸和己二醇的缩聚物比己二酸和己二胺的缩聚物的熔点低,强度小,其原因是前者缩聚物之间没有氢键; 己二酸和己二醇的缩聚物比己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缩聚物的熔点低,强度小,其原因是后者分子链中引入了苯环; 己二酸和己二醇的缩聚物比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缩聚物的熔点低,强度小,其原因是后者分子链中引入了苯环,而且后者的乙二醇比己二醇的碳原子数小; 己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的缩聚物比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缩聚物的熔点低,强度小,其原因是后者分子链中有酰胺键,分子链间有氢键。 6、简述线形缩聚中成链与成环倾向。选定下列单体的m值,判断其成环倾向。 a、氨基酸 H 2N(CH 2 )mCOOH b、乙二醇和二元酸 HO(CH 2) 2 OH+HOOC(CH 2 )mCOOH 参考答案: 能形成5、6元环的异成环,能形成3、4元环的可以缩聚成链。(参见开环聚合)

(完整版)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思考题是与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1]

第二章溶液与离子平衡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E 2. E 3. T 4. E 5. E 6. T 7. T 8. E 9. E 10. E 11. E 12. E 13. T 14. E 二、选择题 15. C 16. A 17. C 18. C 19. C 20. B 21. A 22. C 23. D 24. B 25. B 26. A 27. D 三、填空题 28. 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29. D>C>A>B 30. 红红黄同离子效应31. K s°= (b(Ag+)/b°)2(b(CrO42-)/b°)2s = (K s°/4)1/3 33. 右34. 空轨道孤电子对35. HPO42-H[PtCl6]-SO42-[Fe(H2O)5OH]2+36. 5.68 10-10NH4+, H3PO4, H2S PO4, CO3, CN, OH, NO2-[Fe(H2O)5OH], HSO3-, HS-, H2PO4-, HPO4, H2O 四、问答题 38.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与溶液的组成有何关系? 答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即随溶质的粒子数的增多而增大, 而与溶液的组成(溶质的本性)无关. 39. 怎样衡量缓冲溶液缓冲能力的大小? 答缓冲能力大小的衡量尺度为缓冲容量. 当缓冲组分比为1:1时, 缓冲溶液有最大的缓冲容量. 40. 试讨论怎样才能使难溶沉淀溶解. 答若要使沉淀溶解, 就必有ΠB(b B/b°)νB< K s°, 因此, 必须必须设法降低饱和溶液中某一组

分的平衡浓度. 可以根据沉淀的性质, 利用酸碱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或配合反应等措施, 以达到使沉淀溶解的目的. 41. 试用平衡移动的观点说明下列事实将产生什么现象. (1)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Na 2CO 3. 答 根据同离子效应的原理,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变小. (2)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氨水. 答 加入氨水时, Ag +与NH 3生成了稳定的[Ag(NH 3)2]+, 使溶液中b (Ag +)降低, 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当氨水足够量时, Ag 2CO 3沉淀将完全溶解. (3)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HNO 3. 答 加入HNO 3时, CO 32-与HNO 3反应, 使溶液中b (CO 32-)降低, 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当CO 32-足够量时, Ag 2CO 3沉淀将完全溶解. 42. 试说明什么叫螯合物. 答 螯合物是指含有多齿配位体并形成螯环的配合物. 43. 酸碱质子理论与电离理论有哪些区别? 答 (a) 对酸碱的定义不同; (b) 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 (c) 酸碱反应的实质不同; (d) 适用的溶剂不同. 五、计算题 44. (1) 14.6% (2) 0.454 mol ?dm -1 (3) 0.54 mol ?kg -1 (4) 0.991 45. 186 g ?mol -1 46. 2327.53 Pa 326.4 kPa 47. (1) b (H +) = 9.4 10-4 mol ?kg -1 b (Ac -) = 9.4 10-4 mol ?kg -1 α = 1.88% (2) b (H +) = 3.5 10-5 mol ?kg -1 b (Ac -) = 0.025 mol ?kg -1 α = 0.07% (3) b (H +) = 0.025 mol ?kg -1 b (Ac -) = 3.52 10-5 mol ?kg -1 (4) b (H +) = 1.76 10-5 mol ?kg -1 b (Ac -) = 0.025 mol ?kg -1 48. 0.01 mol ?kg -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 在298K 时, 测定其pH 为5.0, 求: (1) 该酸的K a °和α; (2) 加入1倍水稀释后溶液的pH, K a °和α. 解: (1) pH = 5.0, b (H +) = 1 10-5 mol ?kg -1 HB = H + + B - b (eq)/mol ?kg -1 0.01-1 10-5 1 10-5 1 10-5 52 8a 5 (110)1100.01110 K ---?==?-? 5110100%0.1%0.01 α-?=?= (2) HB = H + + B - b (eq)/mol ?kg -1 0.005-x x x K a ° = 1.0 10-8, (0.005-x ) ≈ x , 28a 1100.005 x K -==? b (H +) = 7.07 10-6 mol ?kg -1 pH = 5.15 6 7.0710100%0.14%0.005 α-?=?= 49. 计算20℃时, 在0.10 mol ?kg -1氢硫酸饱和溶液中: (1) b (H +), b (S 2-)和pH; (2) 如用HCl 调节溶液的酸度为pH = 2.00时, 溶液中的为S 2-浓度多少? 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大气环境化学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若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若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按照化学组成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如下: (1)含硫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2)、二甲基硫(CH3)2S、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硫酸(H2SO4)、亚硫酸盐(MSO3)和硫酸盐(MSO4)等。大气中的SO2(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来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SO2约有50%会转化形成H2SO4 2-,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H2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或SO 4 体的腐烂,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大气中H2S主要的去除反应为:HO +H2S→H2O+ SH。 (2)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 O)、一氧化氮 2 )。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用通式(NO)和二氧化氮(NO 2 NO x表示。NO和NO2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NOx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3)含碳化合物 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以及有机的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CO2和CH4);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为CO2。

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精品文档)

第二章 行 列 式 1. 求以下9级排列的逆序数,从而决定它们的奇偶性 1) 1 3 4 7 8 2 6 9 5; 2) 2 1 7 9 8 6 3 5 4; 3) 9 8 7 6 5 4 3 2 1; 解:1) 所求排列的逆序数为:()1011033110134782695=+++++++=τ, 所以此排列为偶排列。 2) 所求排列的逆序数为:()1810345401217986354=+++++++=τ, 所以此排列为偶排列。 4) 所求排列的逆序数为: ()()362 19912345678987654321=-= +++++++=τ,所以此排列为偶排列。 2.选择i 与k 使 1) 1274i 56k 9成偶排列; 2) 1i 25k 4897成奇排列。 解: 1) 当3,8==k i 时, 所求排列的逆序数为: ()()12745691274856390041311010i k ττ==+++++++=, 故当3,8==k i 时的排列为偶排列.。 2)当6,3==k i 时, 所求排列的逆序数为: ()()1254897132564897010110115i k ττ==+++++++=, 故当6,3==k i 时的排列为奇排列。 3.写出把排列12345变成排列25341的那些对换。 解: 12345()()()2534125431214354,35,22,1??→???→???→ ?。 4.决定排列()211 -n n 的逆序数,并讨论它的奇偶性。 解: 因为1与其它数构成1-n 个逆序,2与其它数构成2-n 个逆序, ……n n 与1-构成1个逆序,所以排列()211 -n n 的逆序数为 () ()()() 112112212 n n n n n n τ--=-+-+ ++= ???? 4,4142,43n k k n k k =+=++故当时,排列为偶排列;当时排列为奇排列。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1 1-1回答以下问题: (1) 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 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10 A 。当温度为35C 时,该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5) 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1)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 变,即半导体具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2) 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 子 提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因此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 入的杂质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 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 为在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质离子 (但不能移 动),价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 是电中性 的。同理,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 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35C 时, 反向 饱和电流为 35 15 I s 10 40 A (5) 二极管在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的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r d R D 。 1-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 确定各电路 的输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 的工作状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 断开二极管,求 R D U D I D 交流电阻为 r d U D U T i D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

人教版化学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化学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刘亚俊校) P11 1.1;1;Cs ;Li ;7; 1;F ;F 。 2.C 3.C 4.A 5.(1)6 3Li 7 3Li ; (2) 14 6 C 14 7N ;(3)23 11Na 24 12Mg 。 6.7.8.略 9. 4Li+O 2 点燃 2Li 2O 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 ;丙 Na 三 IA ; 丁 Al 三 IIIA (2)甲与乙 :C+O 2 点燃 CO 2 乙与丙:4Na+O 2=2Na 2O 或者 2Na+O 2 △ Na 2O 2 乙与丁:4Al+3O 2 △ 2Al 2O 3。11.12.略 P19 1.减小;减弱;增强;Na ;NaOH ;Al (OH )3;HClO 4。 2.B 3.C 4.(1)金属性K ﹥Na (2)金属性Al ﹥B (3)非金属性Cl ﹥P (4)非金属性Cl ﹥S (5)非金属性O ﹥S 5.(1)酸性 HNO 3﹥H 3PO 4(2)碱性 Ca(OH)2 ﹥Mg (OH )2 (3)碱性Mg (OH )2 ﹥A l (O H )3 6.略 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 :碳元素 Y :氧元素 Z :钠元素 W :铝元素; (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 (3)C+O 2 点燃 CO 2 4Na+O 2=2Na 2O 或者 2Na+O 2 △ 2O 2 4Al+3O 2 △ 2Al 2O 3。 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略。11.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第七周期,第VIA 族;金属元素。 P24 1.略2.C 3.D 4.D 5.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用力,形成时没有电子的得失,只可能有电子对的偏移。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形成时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稀有气体中每个原子的和歪点子排布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7.略 8.以极性键结合的有 NH 3、CH 4、SO 2;以非极性键结合的有F 2和O 2。 9.(1)HCl 、CO 2、H 2O 、CH 4中存在极性共价键,NaF 、MgCl 2、CaO 中存在离子键,NaOH 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 2、Cl 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NaF 、MgCl 2、CaO 、NaOH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HCl 、CO 2、H 2O 、CH 4。 P28

思考题及习题8参考答案

第8章思考题及习题8参考答案 一、填空 1、AT89S51的串行异步通信口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答:全双工。 2. 串行通信波特率的单位是。 答:bit/s 3. AT89S51的串行通信口若传送速率为每秒120帧,每帧10位,则波特率为 答:1200 4.串行口的方式0的波特率为。 答:fosc/12 5.AT89S51单片机的通讯接口有和两种型式。在串行通讯中,发送时要把数据转换成数据。接收时又需把数据转换成数据。 答:并行,串行,并行,串行,串行,并行 6.当用串行口进行串行通信时,为减小波特率误差,使用的时钟频率为 MHz。答:11.0592 7.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中,和的波特率是可调的,与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有关,另外两种方式的波特率是固定的。 答:方式1,方式3 8.帧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的异步串行通信方式是方式。答:方式1。 9.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波特率的设定应该是的。 答:相同的。 10.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 答:方式1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二、单选 1.AT89S51的串行口扩展并行I/O口时,串行接口工作方式选择。 A. 方式0 B.方式1 C. 方式2 D.方式3 答:A 2. 控制串行口工作方式的寄存器是。

A.TCON B.PCON C. TMOD D.SCON 答:D 三、判断对错 1.串行口通信的第9数据位的功能可由用户定义。对 2.发送数据的第9数据位的内容是在SCON寄存器的TB8位中预先准备好的。对 3.串行通信方式2或方式3发送时,指令把TB8位的状态送入发送SBUF中。错 4.串行通信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送SCON寄存器的RB8中保存。对 5.串行口方式1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设定。对 6. 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固定的,为fosc/32。错 7. AT89S51单片机进行串行通信时,一定要占用一个定时器作为波特率发生器。错 8. AT89S51单片机进行串行通讯时,定时器方式2能产生比方式1更低的波特率。错 9. 串行口的发送缓冲器和接收缓冲器只有1个单元地址,但实际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寄存 器。对 四、简答 1.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接收方是如何知道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的? 答:实质就是如何检测起始位的开始。当接收方检测到RXD端从1到0的负跳变时就启动检测器,接收的值是3次连续采样,取其中2次相同的值,以确认是否是真正的起始位的开始,这样能较好地消除干扰引起的影响,以保证可靠无误的开始接受数据。 2.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 答: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 有3种帧格式,方式2和3具有相同的帧格式;方式0的发送和接收都以fosc/12为固定波特率, 方式1的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方式2的波特率=2SMOD/64×fosc 方式3的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3.假定串行口串行发送的字符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奇校验位、1个停止位,请画出传送字符“B”的帧格式。 答:字符“B”的ASCII码为“42H”,帧格式如下:

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 1、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A、B两极板上电荷的面密度分别为σ和-σ。 设P为两板间任一点,略去边缘效应,求: (1) A板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A; (2) B板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B; (3) A、B两板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 (4) 若把B板拿走,A板上电荷分布如何?A板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多少? 解:略去边缘效应,两极板上的电荷是均匀分布的电荷,两极板间的电场是均匀电场。由 对称性和高斯定理可得 (1)A板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e E A 2εσ= (A 板法线方向上的单位矢量,指向B 板); (2) B 板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e E B 2εσ= (3) A、B 两板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 E E E B A εσ= += (4) B板拿走后,A板上电荷将均匀分布在两个表面上,面电荷密度减小为一半。 在P 点产生的场强为两个表面上电荷产生场强的叠加,e E A 2εσ= ※2、证明:对于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带电导体板来说, (1) 相向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 (2) 相背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同。 (3) 若左导体板带电+3微库/米2,右导体板带电+7微库/米2,求四个表面上 的电荷。 解:由对称性可知,在每个面上,电荷必定都是均匀分布的,在两板间和两板外的电场必 定都是均匀电场,电场强度的方向都与板面垂直。 (1) 作柱形高斯面如图所示,由高斯定理得 σ 4

3 2320 )(1 0σσσσε-=∴+==?? S S d E S (2) 根据无限大带电平面均匀电荷产生电场强度的公式和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导 体内任一点P 的电场强度为 4 143210 040302010 )(21)(2)(2)(22σσσσσσεεσεσεσεσ==---=-+-+-+=e e e e e E P (3) 应用前述结果及电荷守恒定律 S Q S Q )()(432211413 2σσσσσσσσ+=+==-= 解得:()()2 21412 2132/521/221m C S Q Q m C S Q Q μσσμσσ=+==-=-=-= 由此可知,当Q 1=Q 2时,相向的两面上无电荷分布,相背的两面上电荷等量同号; 当Q 1=-Q 2时,相背的两面上无电荷分布,相向的两面上电荷等量异号。 3、两平行金属板分别带有等量的正负电荷。两板的电位差为120V ,两板的面积都是3.6cm 2,两板相距1.6mm 。略去边缘效应,求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和各板上所带的电量。 解:(1)两板间电场看作均匀电场,两板的电势差为 ) /(105.74m V d U U E Ed l d E U U ?=-==?=--++ - -+? 电场强度的方向由电势高的板指向电势低的板。 (2)利用上题结果,相背的两面上没有电荷,相向的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板上的电量为C ES S Q 100104.2-?±=±==εσ ※4、两块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的金属板a 和b ,相距5.0mm ,两板的面积均为150 cm 2,电量的大小都是2.66×10-8C,a 板带正电并接地(接地与否对a 板的有何影响?)。以地的电位为零,并略去边缘效应,问: (1) b 板的电位是多少? (2) a 、b 间离a 板1.0mm 处的电位是多少? 解:a 、b 两板上的电荷都均匀分布在相向的两面上, (1) 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为 2σ 4

第2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2章 负荷计算 2-1 什么叫负荷曲线?有哪几种?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哪些? 答:负荷曲线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反映了用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 负荷曲线按负荷的功率性质不同,分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曲线;按时间单位的不同,分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按负荷对象不同,分用户,车间或某类设备负荷曲线。 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平均负荷和负荷系数。 2-2 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和年平均负荷?什么叫负荷系数? 答: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指负荷以年最大负荷max P 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后,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这段时间就是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年最大负荷max P 指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为防偶然性,这样的工作班至少要在负荷最大的月份出现2~3次)30分钟平均功率的最大值,因此年最大负荷有时也称为30分钟最大负荷30P 。 负荷系数L K 是指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 2-3 什么叫计算负荷?为什么计算负荷通常采用30min 最大负荷?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有何意义? 答:计算负荷是指导体中通过一个等效负荷时,导体的最高温升正好和通过实际的变动负荷时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该等效负荷就称为计算负荷。 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大约为(3~4)τ,τ为发热时间常数。对中小截面的导体,其τ约为10min 左右,故截流倒替约经 30min 后达到稳定温升值。但是,由于较大截面的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往往大于10min ,30min 还不能达到稳定温升。由此可见,计算负荷 Pc 实际上与30min 最大负荷基本是相当的。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计算负荷的确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合理。计算负荷不能定得太大,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过大而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计算负荷也不能定得太小,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长期处于过负荷运行,增加电能损耗,产生过热,导致绝缘体过早老化甚至烧毁。 2-4 各工作制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如何确定? 答:长期工作制和短期工作制的设备容量就是该设备的铭牌额定功率,即Pe=PN 。 反复短时工作制的设备容量是指某负荷持续率下的额定功率换算到统一的负荷持续率下的功率。 2-5 需要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答:所有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并不等于其设备容量,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比值关系,因此需要引进需要系数的概念,即: c d e P K P =。 式中,Kd 为需要系数;Pc 为计算负荷;Pe 为设备容量。 形成该系数的原因有: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是指输出容量,它与输入容量之间有一个平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2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变化率与导数 练习(P6) 在第3 h 和5 h 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分别为1-和3. 它说明在第3 h 附近,原油温度大约以1 ℃/h 的速度下降;在第5 h 时,原油温度大约以3 ℃/h 的速率上升. 练习(P8) 函数()h t 在3t t =附近单调递增,在4t t =附近单调递增. 并且,函数()h t 在4t 附近比在3t 附近增加得慢. 说明:体会“以直代曲”1的思想. 练习(P9) 函数33()4V r V π =(05)V ≤≤的图象为 根据图象,估算出(0.6)0.3r '≈,(1.2)0.2r '≈. 说明: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此图直接提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估算两点处的导数. 习题1.1 A 组(P10) 1、在0t 处,虽然1020()()W t W t =,然而10102020()()()()W t W t t W t W t t t t --?--?≥-?-?. 所以,企业甲比企业乙治理的效率高. 说明:平均变化率的应用,体会平均变化率的内涵. 2、(1)(1) 4.9 3.3h h t h t t t ?+?-==-?-??,所以,(1) 3.3h '=-. 这说明运动员在1t =s 附近以3.3 m /s 的速度下降. 3、物体在第5 s 的瞬时速度就是函数()s t 在5t =时的导数. (5)(5)10s s t s t t t ?+?-==?+??,所以,(5)10s '=.

因此,物体在第 5 s 时的瞬时速度为10 m /s ,它在第 5 s 的动能 213101502k E =??= J. 4、设车轮转动的角度为θ,时间为t ,则2(0)kt t θ=>. 由题意可知,当0.8t =时,2θπ=. 所以258k π=,于是2258 t πθ=. 车轮转动开始后第3.2 s 时的瞬时角速度就是函数()t θ在 3.2t =时的导数. (3.2)(3.2)25208 t t t t θθθππ?+?-==?+??,所以(3.2)20θπ'=. 因此,车轮在开始转动后第3.2 s 时的瞬时角速度为20π1s -. 说明:第2,3,4题是对了解导数定义及熟悉其符号表示的巩固. 5、由图可知,函数()f x 在5x =-处切线的斜率大于零,所以函数在5x =-附近单调递增. 同理可得,函数()f x 在4x =-,2-,0,2附近分别单调递增,几乎没有变化,单调递减,单调递减. 说明:“以直代曲”思想的应用. 6、第一个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其斜率是一个小于零的常数,因此,其导数()f x '的图象如图(1)所示;第二个函数的导数()f x '恒大于零,并且随着x 的增加,()f x '的值也在增加;对于第三个函数,当x 小于零时,()f x '小于零,当x 大于零时,()f x '大于零,并且随着x 的增加,()f x '的值也在增加. 以下给出了满足上述条件的导函数图象中的一种. 说明:本题意在让学生将导数与曲线的切线斜率相联系. 习题3.1 B 组(P11) 1、高度关于时间的导数刻画的是运动变化的快慢,即速度;速度关于时间的导数刻画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根据物理知识,这个量就是加速度.

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chapter_2

第二章 思考题与习题 1 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典型电波传播方式有哪些 答:典型的电波传播方式有直射、反射、折射、绕射、散射等。 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无障碍物时,电波直接到达接收天线;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遮挡向前传播形成绕射波;当电波在平坦地面上传播时,因大地和大气是不同的介质而使入射波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当电波入射到粗糙表面时,反射能量由于散射而散布于所有方向,形成散射波。 2 自由空间中距离发射机距离为d 的无线接收功率与那些因素有关服从什么规律 答:距发射机d 处天线的接收功率,其数学表达式( Friis 公式)为: 其中,Pt 为发射功率,亦称有效发射功率; Pr(d)是接收功率,为T-R 距离的幂函数;Gt 是发射天线增益;Gr 是接收天线增益;d 是T-R 间距离;L 是与传播无关的系统损耗因子;λ为波长。其规律是: —与2 d 成反比→距离越远,衰减越大。 —与2λ成正比(与f 2成反比)→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3 设发射机天线高度为40m ,接收机天线高度为3 m ,工作频率为 1800MHz ,收发天线增益均为1,工作在市区。试画出两径模型在1km 至20km 范围的接收天线处的场强。(可用总场强对E 0的分贝数表示),并给出距离发射机距离d 处的无线接收功率的规律。 解: 40,3,1800t r h m h m f MHz d d d ===∴?==反射波与直射波的路径差为 因为)(??-+=j Re 1E E 0又因为18001501;f MHz MHz R =>=-所以有 ])37(1)43(1[12])37(1)43(1[222222d d d d d d c f d +-+=+-+=?=?ππλπ ? 此时接收到的场强为)1(Re 1E E ])37(1)43(1[20022d d d j j e E +-+-?--=+=π?)( L d G G P d P r t t r 222)4()(π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