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网络相关简答题-谢希仁(第六版)..

计算机网络相关简答题-谢希仁(第六版)..

计算机网络相关简答题-谢希仁(第六版)..
计算机网络相关简答题-谢希仁(第六版)..

1简答题

1.1 某网络上连接的所有主机,都得到“Request time out”的显示输出,检

查本地主机配置和IP地址:202.117.34.35,子网掩码为255.255.0.0,默认网关为202.117.34.1,请问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答:因为由ip地址202.117.34.35得知网络是C类网络,子网掩码的问题(255.255.255.0)。子网掩码应为255.255.255.0。按原配置,本地主机会被网关认为不在同一子网中,这样网关将不会转发任何发送给本地主机的信息。

1.2 简述共享式集线器(HUB)与交换机(SWITCH)的异同点。

答: (1)在OSI参考模型中工作的层次不同:HUB一般工作在物理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或网络层。

(2)数据传输方式不同:HUB的所有设备在同一冲突域和同一广播域,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广播方式,容易产生广播风暴;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是有目的的,数据在发送方与接受方之间进行点对点的传送,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不会出现广播风暴,在安全性方面也不会出现其他节点侦听的现象。

(3)带宽占用方式不同:HUB的所有端口共享总带宽,而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有自己的带宽。

(4)传输模式不同:HUB只能采用半双工方式进行传输,交换机既可采用半双工也可采用全双工。

1.3 简要说明TCP/IP参考模型五个层次的名称(从下往上)?各层的信息传输格

式?各层使用的设备是什么?(最低三层)

答:A.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B.比特流帧包(报文分组) 报文

C.中继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网关

1.4 为什么要引入域名解析?简单叙述访问站点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4731584.html,的过程中,

DNS的域名解析过程。(设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4731584.html,的IP地址为:202.101.208.10,DNS地址:202.101.208.3)

答:域名解析是为了解决数字化的IP地址不便于记忆的问题而引入的一种层次型命名机制,完成名字---地址的映射。访问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4731584.html,的域名解析过程:1)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4731584.html, ; 2)先在本机域名解析的缓存中查找该域名,若找到则可以立即获取对用的IP地址;3)若不在本机缓存中则向本地DNS服务器(202.101.208.3)发送IP报文,请求解析该域名,DNS收到请求后查找自己的缓存及其映射表,若查到则发送响应报文给发送请求的主机,若没有找到则向上级DNS服务器提出请求,直到解析成功或返回错误信息。

1.5 把十六进制的IP地址C22F1588转换成用点分割的十进制形式,并说明该

地址属于哪类网络地址,以及该种类型地址的每个子网最多可能包含多少台主机。

(1)194.47.21.136 ;(2)C型(3)254台主机。

1.6 TCP/IP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什么?

答:TCP/IP的核心思想就是“网络互联”,将使用不同低层协议的异构网络,在传输层、网络层建立一个统一的虚拟逻辑网络,以此来屏蔽所有物理网络的硬件差异,从而实现网络的互联

1.7 1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些什么内容?(第二章物理层

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

答案:物理层的接口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性,即机械特性-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例如对各种规格的电源插头的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

电气特性-说明在接口电缆的哪条线上出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围,即什么样的电压表示1 或0。

功能特性-说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1.8 3 传播时延、发送时延和重发时延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第二章物理层

知识点:卫星通信)

答案:传播时延是指电磁波在信道中传输所需要的时间。它取决于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以及所传播的距离。发送时延是发送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它取决于数据块的长度和数据在信道上的发送速率。重发时延是因为数据在传输中出了差错就要重新传送,因而增加了总的数据传输时间。

1.9 简述CSMA/CD 的工作过程。(第四章信道共享技术知识点随机接入技术) 答案:

(1)发送站发送时首先侦听载波(载波检测)。

(2)如果网络(总线)空闲,发送站开始发送它的帧。

(3)如果网络(总线)被占用,发送站继续侦听载波并推迟发送直至网络空闲。(4)发送站在发送过程中侦听碰撞(碰撞检测)。

(5)如果检测到碰撞,发送站立即停止发送,这意味着所有卷入碰撞的站都停止发送。

(6)每个卷入碰撞的站都进入退避周期,即按照一定的退避算法等一段随机时间后进行重发,亦即重复上述1-6 步骤,直至发送成功。

1.10 11 交换式局域网和共享式局域网的区别在哪?(第五章局域网知识点:

IEEE802.3 标准)

答案:传统的局域网一般是共享总线带宽,若是共享10M 的局域网,有5 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平均分得的带宽最多为2M。这样,对于带宽要求比较高的多媒体应用,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等,这种网络将难以胜任。交换式局域网则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利用中央交换器,使得每个接入的链路都能得到带宽保证,典型的交换器总频带可达千兆位,比现有的共享介质局域网的速度提高2 个数量级,可充分保证达数据量多媒体应用的带宽要求。

1.11 判定下列IP 地址的类型。

131.109.54.1

78.34.6.90

220.103.9.56

240.9.12.2

19.5.91.245

129.9.234.52

125.78.6.2

(第七章网络互连知识点: IP 地址及其表示方法)

答案: B、A、C、C、A、B、A

1.12 判定下列IP 地址中哪些是无效的,并说明其无效的原因。

(第七章网络互连知识点: IP 地址的表示方法)

131.255.255.18

127.21.19.109

220.103.256.56

240.9.12.12

192.5.91.255

129.9.255.254

10.255.255.254

答案:

131.255.255.18 (有效)

127.21.19.109(无效-127 为测试保留)

220.103.256.56(无效-八位组的最高值为255)

240.9.12.12(无效-C 类地址的最高值为223)

192.5.91.255(无效- 255 用于广播地址)

129.9.255.254(有效)

10.255.255.254(有效)

1.13 将下列的中文翻译出来或者将英文翻译出来

1、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点对点协议PPP

3、统一资源定位URL

4、以太网Ethernet

5、数据传输速率 bps

6、频率调制FM

7、异步传输模式ATM 8、波特率 baud

9、集线器 HUB 10、频分多路复用FDM

11、网关 Gateway 1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3、域名系统DNS

1、TCP/IP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

2、LAN 局域网

3、ARP 地址解析协议 5、FTP 文件传输协议 6、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7、CSMA/CD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8、IPv6 互联网络协议第6版

9、VOD 视频点播 10、WAN 广域网11、CRC循环冗余校验 12、FDDI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 14、CDMA 码分多路复用 16、Hub 集线器CRC:循环冗余校验(码)。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WLAN:无线局域网。

OSI:开放系统互连。

IGP:内部网关协议。

WAN:广域网。

MAC:介质访问控制。

MIME: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协议。

BGP:边界网关协议。

ICMP:网际控制管理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QOS:服务质量。

1.14 试简述主机1(IP地址为19

2.168.25.1,MAC地址为E1)向主机2(IP

地址为192.168.25.2,MAC地址为E2)发送数据时ARP 协议的工作过程(主机1、主机2在同一个子网内)。

答:(1)当主机1要向主机2发送数据时,必须知道主机2的MAC地址,为此,先根据主机2的IP地址在本机的ARP缓冲表内查找,如找到E2,则把E2填到MAC帧中,并把数据发送给主机2;(1分)

(2)如果在本机的ARP缓冲表内找不到主机2的MAC地址,则主机1产生一个ARP询问包,其中包含主机1的IP地址,MAC地址E1,主机2的IP地址,并广播到网络上询问有谁知道主机2的MAC地址;(2分)

(3)主机2收到ARP询问包后,根据询问者的IP和MAC地址E1立即向主机

1回送一个ARP响应包,其中包含主机1的IP地址,MAC地址E1,主机2的IP地址和MAC地址E2,从而主机1获得了主机2的MAC地址E2,进而可向主机2发送数据。(2分)

1.15 通过IEEE 80

2.3局域网传送ASCII码信息“Good morning!”,若封装成

一个MAC帧,

请问:

(1)该帧的数据字段有效字节为多少?

(2)需要填充多少个字节?

解:因为MAC帧最小数据长度为64字节,MAC帧头占18个字节,故数据长度必须大于46个字节,如不够则进行填充。所以:

(1)数据帧的数据字段有效字节是13字节(2分)

(2)需要填充的字节数为46-13=33(字节)(3分)

1.16 将某C 网19

2.168.25.0划分成4个子网,请计算出每个子网的有效的IP

地址范围和对应的网络掩码(掩码用二进制表示)。

解:(1)子网1的有效IP地址范围为:192.168.25.1 ~ 192.168.25.63 (1分) 子网1的网络掩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1分) (2)子网2的有效IP地址范围为:192.168.25.65 ~ 192.168.25.126 (1分) 子网2的网络掩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3)子网3的有效IP地址范围为:192.168.25.129 ~ 192.168.25.190 (1分) 子网3的网络掩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4)子网4的有效IP地址范围为:192.168.25.193 ~ 192.168.25.254 (1分) 子网4的网络掩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1.17 假定一个ISP拥有形为101.101.100.0/23的地址块,要分配给四个单位使

用,A单位需要115个IP地址,B单位需要238个地址,C单位需要50个IP地址,D单位需要29个IP地址。请提供满足四个单位需要的地址块划分(形式为a.b.c.d/x)。

一个可能的答案:

A单位:101.101.101.0/25 B单位:101.101.100.0/24

C单位:101.101.101.128/26 D单位:101.101.101.192/26

评分标准:每个单位2.5分。

1.18 表1是某台路由器中的路由表,现该路由收到了4个数据报,其目标IP

地址分别如下,请给出每个数据报的下一跳。

表1 路由表

1)C4.5E.13.87

2)C4.5E.22.09

3)C3.41.80.02

4)5E.43.91.12

5)C4.6D.31.2E

6)C4.6B.31.2E

答案:1)B 2)A 3)E 4)F 5)C 6)D

1.19 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8192字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问

应当划分为几个数据报片?说明每一个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

答案:6个。……4分

数据字段的长度:前5个是1480字节,最后一个是800字节。片偏移字段的值分别是:0,185,370,555,740和925。……6分(1分/个)

2综合题

2.1 1.在Internet网中,某计算机的IP地址是11001010.01100000.00101100.01011000 ,请回答下

列问题:

1)用十进制数表示上述IP地址?

2)该IP地址是属于A类,B类,还是C类地址?

3)写出该IP地址在没有划分子网时的子网掩码?

4)写出该IP地址在没有划分子网时计算机的主机号?

5)将该IP地址划分为四个子网(包括全0和全1的子网),写出子网掩码,并写出四个子网的IP地址区间(如:192.168.1.1~192.168.1.254)

1. 20

2.96.44.88

2. C类

3. 255.255.255.0

4. 88

5. 255.255.255.192

202.96.44.1~202.96.44.63

202.96.44.65~202.96.44.127

202.96.44.129~202.96.44.191

202.96.44.193~202.96.44.254

2.2 下表是一个使用CIDR的路由表。地址各字节是16进制的。如:C4.50.0.0/12中的“/12”表示网

络掩码的前12位是1,即FF.F0.0.0。请说明下列地址将被传送到的下一跳各是什么。(10分)

(a)C4.4B.31.2E

(b)C4.5E.05.09

(c)C4.4D.31.2E

(d)C4.5E.03.87

(e)C4.5E.7F.12

(f)C4.5E.D1.02

2.3 某一网络地址块202.101.102.0中有5台主机A、B、C、D和E,它们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如下

表所示。

240(D)=11110000(B)

18(D)=00010010(B)

146(D)=10010010(B)

158(D)=10011110(B)

161(D)=10100001(B)

173(D)=10101101(B)

164(D)=10100100(B)

[问题1](2分)

5台主机A、B、C、D、E分属几个网段?哪些主机位于同一网段?

分成了3个网段,A一个,B和C一个,D和E一个

[问题2](2分)

主机E的网络地址为多少?

202.101.102.160

[问题3](2分)

若要加入第六台主机F,使它能与主机B属于同一网段,其IP地址范围是多少?

202.101.102.144——202.101.102.159

[问题4](2分)

若在网络中另加入一台主机,其IP地址设为202.101.102.164,它的广播地址是多少?哪些主机能够收到?

广播地址:202.101.102.175 D和E可以接收到

[问题5](2分)

若在该网络地址块中采用VLAN技术划分子网,何种设备能实现VLAN之间的数据转发?

网桥可以实现vlan之间的数据转发或者是交换机

2.4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校园网拓扑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该网络中的部分需求如下:

1.信息中心距图书馆2千米,距教学楼300米,距实验楼200米。

2.图书馆的汇聚交换机置于图书馆主机房内,楼层设备间共2个,分别位于二层和四层,距图书馆主机房距离均大于200米,其中,二层设备间负责一、二层的计算机接入,四层设备间负责三、四、五层的计算机接入,各层信息点数如表1-1所示。

表1-1

3.所有计算机采用静态IP地址。

4.学校网络要求千兆干线,百兆到桌面。

5.信息中心有两条百兆出口线路,在防火墙上根据外网IP设置出口策略,分别从两个出口访问Internet 。

6.信息中心共有多台服务器,通过交换机接入防火墙。

7.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服务包括Web、FTP、数据库、流媒体等,数据流量较大,要求千兆接入。问题1:(4分)

根据网络的需求和拓扑图,在满足网络功能的前提下,本着最节约成本的布线方式,传输介质1应采用,传输介质2应采用,传输介质3应采用,传输介质4应采用。

(1)~(4)备选答案:

A.单模光纤 B.多模光纤C.基带同轴电缆 D.宽带同轴电缆

E.1类双绞线F.5类双绞线

答案:(1)A (2)B (3)F (4)B

【问题2】(6分)

校根据网络需求选择了四种类型的交换机,其基本参数如表1-2所示。

表1-2

根据网络需求、拓扑图和交换机参数类型,在图1-1中,

Switch1应采用类型交换机,Switch2应采用类型交换机,Switch3应采用类型交换机,Switch4应采用类型交换机。

根据需求描述和所选交换机类型,图书馆二层设备间最少需要交换机台,图书馆四层设备间最少需要交换机台。

答案:(5)C (6)B (7)D (8)A (9)2 (10)4

3. 设收到的信息码字为110111,检查和CRC为1001,生成多项式为: G(x)=X4+X3+1,请问收到的信息有错吗,为什么?

答:

(1)R(X) = 1 1 1 1 (5分)

(2)因为余数R(x) 不为0,所以收到的信息不正确。 (5分)

2.5 表1是某台路由器中的路由表,现该路由收到了4个数据报,其目标IP地址分别如下,请给出每

个数据报的下一跳。

表1 路由表

1)C4.5E.13.87

2)C4.5E.22.09

3)C3.41.80.02

4)5E.43.91.12

5)C4.6D.31.2E

6)C4.6B.31.2E

答案:1)B 2)A 3)E 4)F 5)C 6)D

2.6 某单位局域网通过ISP提供的宽带线路与Internet相连,ISP分配的公网IP地址为

202.117.12.32/29,局域网中一部分计算机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Internet,而另一部分计算机不经过代理服务器直接访问Internet。其网络连接方式及相关的网络参数如图3-1所示,请解答以下各题:

(1)(6分)根据图3-1所给出的网络连接方式及相关的网络参数,区域(A)与区域(B)中计算机的

网络参数配置应如何配置,请填空:

区域(A)计算机“IP地址”(范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A)计算机“子网掩码”:(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A)计算机“默认网关”:(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B)计算机“IP地址”(范围):(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B)计算机“子网掩码”:(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B)计算机“默认网关”:(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图3-1中代理服务器还可以用何种网络连接设备实现?

(3)(2分)在接入Internet时,区域(A)与区域(B)相比,哪个区域的计算机安全性更好?

(4)(4分) IP地址为192.168.0.36的计算机发送到Internet上的IP数据包的源IP地址为(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P地址为202.117.12.36的计算机发送到Internet上的IP数据包的源IP地址为:(8)。

(5)(3分)如果该单位有一台需对外发布公共信息的Web服务器,应将其接入图3-l的哪个区域?

(6)(3分)如果电信部门分配的公网IP地址为202.117.12.32/30,则图3-l的网络连接应做何改

动?

答案:

(1)区域A:IP:192.168.0.2-192.168.0.254

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0.1

区域B:IP:202.117.12.35-202.117.12.38

Mask:255.255.255.248

Gateway:202.117.12.33

(2)带NAT功能的路由器(防火墙什么的都可以)

(3)区域A:如果代理服务器是一个防火墙的话,区域A相当于在防火墙的内网,区域B相当于防火墙的DMZ

(4)(7)202.117.12.34 做的是NAT,NAT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最好彻底理解。

(8)202.117.12.36

(5)区域B(相当于DMZ)

(6)因为只有202.117.12.33和202.117.12.34两个地址,只能把区域B里面的计算机都放入区域A,并且把IP地址设置在192.168.0.0/24网段

2.7 某公司要组建一个小型Windows局域网,包括1台服务器和10台PC机,网络结构如图2-1所

示。该公司在服务器上建立自己的商业网站,网站域名定为“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4731584.html,”。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1

(1)(4分)为了将公司内所有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图2中的(A)处可采用哪两种类型的设备?

(2)(2分)该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是什么类型?

(3)(4分)该公司在服务器上安装了DNS,以便把公司主页发布到Internet上。请问DNS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6分)给出“局域网上所有用户以共享同一IP地址方式来访问Internet”的两种解决方案。

(5)------------------------------------------------------------------------- (4分)在服务器和Internet接入之间安装采用IP过滤技术的防火墙,请问IP过滤技术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

(1)集线器(或Hub);(2) 交换机。

(2)星型。

(3)DNS服务器为客户提供存储、查询和搜索其它主机域名和IP地址的服务。主要实现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以解决IP地址难以记忆的问题。

(4)(1) 在服务器上安装代理服务器软件(例如Wingate),各PC机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Internet;

(2) 在服务器端启动Internet连接共享服务,各PC机共享服务器的Internet连接。

(5)IP过滤技术可将访问者和被访问者限制在一个特定范围内,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

(1) 由管理员配置IP分组过滤表,IP过滤模块根据IP分组中报头的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

等信息,对来往的IP分组进行过滤,允许或者禁止某些IP地址的访问。

(2) 通过配置代理服务器来限制内部用户对Internet的访问。

2.8 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方式如下图。LAN2至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3,165,6

和20。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61.138.118/23。试给出每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

2.9 一名学生A 希望访问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4731584.html,。学生A 在其浏览器中输入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4731584.html, 并按回车,直到Google 的网站首页显示在其浏览器中,请问:

(1) 在此过程中,按照TCP/IP 参考模型,从应用层(包括应用层)到网络接口层

(包括网络接口层)都用到了哪些协议,每个协议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 简要描述该过程的流程(可用流程图描述)。

答题要点:

(1) 协议及其功能如下:

应用层:

HTTP:WWW 访问协议。

DNS:域名解析。

传输层:

TCP: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

IP:进行路由选择。

ICMP:提供网络传输中的差错检测。

ARP:将目的IP 地址映射成物理MAC 地址。

网络接口层:

LLC 和MAC:提供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实现可靠的数据链路。

(2) 过程描述如下:

●利用DNS,查询到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4731584.html, 对应的IP 地址。

●浏览器与GOOGLE 的服务器利用TCP 协议建立连接。

●浏览器利用HTTP 的GET 方法向GOOGLE 服务器发送资源请求。

●GOOGLE 发送回应信息。●浏览器解释回应信息,并以图形化的方式显示。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传输延迟时间最小的交换方法是(A ) A线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信元交换 2、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b )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3、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D、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 OSI将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4、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分别是( c) A、报文(Message)、比特(Bit) B、分组(Packet)、报文(Message) C、帧(Frame)、比特(Bit) D、数据报(Datagram)、比特(Bit) 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OSI参考模型分层的是(b ) A.物理层 B.网络接口层 C.数据链路层 D.网络层 6、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c) A.单工 B.半双工 C.全双工 D.上述三种均不是 7、若信道的复用是以信息在一帧中的时间位置(时隙)来区分,不需要另外的信息头来标志信息的身分,则这种复用方式为( c) A、异步时分复用 B、频分多路复用 C、同步时分复用 D、以上均不对 8、(c )是下列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的。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C.光纤 D.以上都好。 9、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则采用( a)比较合适。 (A)光缆(B)同轴电缆(C)非屏蔽双绞线(D)屏蔽双绞线 10、局域网体系结构中( b)被划分成MAC和LLC两个子层。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11、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 c) A、每个分组自身携带有足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 B、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需建立虚电路 C、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 D、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 12、Hub是( c)。 A、网卡 B、交换机 C、集线器 D、路由器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书上重点总结(1-6)

1、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两个重要功能:连通性、共享。 3、网络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4、网络和网络还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 5、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立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子层次JSP结构的互联网。 6、因特网体系结构委员会IAB下设两个工程部:因特网工程部IETF,因特网研究部IRTF。 7、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准备。 8、因特网组成: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的),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9、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10、对等连接(P2P):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11、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12、“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称为电路交换。 13、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14、分组交换主要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15、P13图1-12三种交换方式的比较。 16、按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17、按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18、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19、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 20、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21、网络的体系结构:九三级网络的各层机器协议的集合。 22、P28 图1-18 b(4层)、c(5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b: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c: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23、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消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著-考试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网络》整理资料 第1章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2、计算机网络(简称为网络)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3、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从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4、制定互联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①互联网草案(Internet Draft)②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③互联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5、互联网的组成: ①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 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是进程之间的通信)两类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这种方式在互联网上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传统的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软件)。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服务。 客户程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被动等待);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②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在这些网络上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 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建,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 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在发送报文(message)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 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包头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包packet);分组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接口转发出去。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 问题:存储转发时会造成一定的时延;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所需的带宽。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6、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WAN(广),MAN(城),LAN(局),PAN(个人区域网);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7、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试题带答案

第一章 1、( 09-33)在OSl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 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2、( 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 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 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 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 80ms B : 80.08ms C : 80.16ms D : 80.24ms 4、( 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 ?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 .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 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 (13-33)在OSl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 (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 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 (1M=10)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解析]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A.800ms、1600ms B.801ms、1600ms C.1600ms、800ms、 D、1600ms、801ms 8.(14-33)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试题带答案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得层次就是()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得内容就是( )A、网络得层次 B、每一层使用得协议 C、协议得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得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得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得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得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得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与传播延迟得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得时间至少就是( ) A:80ms B:80、08ms C:80、16msD:80、24ms 4、(11-33)TCP/IP参考模型得网络层提供得就是() A。无连接不可靠得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得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得虚电路服务D。有连接可靠得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得就是:() A、 PPP B、IP C、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得相邻层实现得就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C、路由选择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得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与分组大小为10kb得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得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与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得总时间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 连通性与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得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 (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 (3)在目得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得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得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就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得变革? 答:融合其她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得连通性与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得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得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得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得初步成型 建成三级结构得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与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ISP结构得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得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就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与大写开头得英文名字internet与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得网络。;协议无特指 (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得互联网络 区别:后者实际上就是前者得双向应用 1-08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得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就是Internet得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 1.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 时代。 2.这里所说的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这三种网络 向用户提供的服务不同。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3.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通常我们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存储称为一个报文 (message)。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称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段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packet)。分组又称为“包”,二分组的首部也可称为“包头”。分组时在因特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4.因特网的核心部分是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因特网的 边缘部分。在因特网核心部分的路由器之间一般都用高速链路相连接,而在网络边缘的主机接入到核心部分则通常以相对较低速率的链路相连接。主机的用途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路由器的用途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5.分组交换的优点: 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6.三种交换方式在数据传送阶段的主要特点: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节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

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节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7.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 、城域网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个人区域网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公用网(public network)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用来把用户接入到因特网的网络: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它又称为本地接入网或居民接入网。由ISP 提供的接入网只是起到让用户能够与因特网连接的“桥梁”作用。 8.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只要遵循OSI 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 何地方的、也遵循这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9.是非国际标准TCP/IP 现在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TCP/IP 常被称为事实上的(de facto) 国际标准。 10.协议与划分层次: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必须遵守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 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同步含有时序的意思)。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11.网络协议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2.TCP/IP 是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但最下面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总结_谢希仁版

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总结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 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五、最重要的两个协议:IP 和TCP TCP 协议保证了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IP 协议控制分组在因特网的传输,但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1 三个交换的名称特点: 1、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原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转发; 2、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的节点,全部储存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3、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转送到相邻节点,储存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2 不同作用范围划分的网络(广域网wan/ 城域网man/ 局域网lan) 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速率——比特。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用来描述网络速率。 2、带宽——比特每秒。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用来描述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3、吞吐量——字节数或帧数。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4、时延——总时延=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4 体系结构 1、OSI——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TCP/IP——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3、五层协议——五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5 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第二章 1 信息交换方式 1、单项通道(单工通信)——只有一个方向通信 2、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可以双方通信,但不能同时 3、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双方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2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基带调制(波形变换)、带通调制(载波:调幅/调频/调相)】 3 香农公式:C=Wlog2(1+S/N) w:带宽s/n:信噪比 4 双绞线:屏蔽双绞线(STP)/无屏蔽双绞线(UTP) 5 带宽: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6 单模光纤:性能优,远距离传送;多模光纤:性能差,近距离传送 第三章 1 链路:一个节点到相邻节点的一段物理线路。数据线路=链路+协议。 网络适配器:用来实现这些必要通信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2 帧: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3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错检测 4 误码率:错误比特占传输总比特的比率被称为误码率 5 循环冗余检验:CRC ★ 6 点对点协议(PPP)帧格式:字节填充、零比特填充 7 适配器(网卡)与CPU并行通信,首发各种帧时不使用CPU 8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1、多点接入——总线型网络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连通性与共享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得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得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就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得变革? 答:融合其她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得连通性与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得实时交互能力。 1-07小写与大写开头得英文名字 internet 与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得网络。;协议无特指 (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 TCP/IP 协议得互联网络 区别:后者实际上就是前者得双向应用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得性能指标? ,利用率RTT答: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 第二章物理层 2-0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得主要特点就是什么? 答:物理层要解决得主要问题: (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与传输媒体,通信手段得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

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得协议与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得传输媒体上传送与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得比特流)得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得建立、维持与释放问题。 (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物理层得主要特点: (1)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得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得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得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得物理层协议,而就是沿用已存在得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得机械,电气,功能与规程特性。 (2)由于物理连接得方式很多,传输媒体得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得物理协议相当复杂。2-06 数据在信道重得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得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得意义就是什么?“比特/每秒”与“码元/每秒”有何区别? 答:码元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得限制,信息传输速率受香农公式得限制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得意义就是: 道得极限传信率,就可实现无差传输。 比特/s就是信息传输速率得单位 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一个码元不一定对应于一个比特。2-09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得基础上将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得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答:C = W log2(1+S/N) b/s-àSN1=2*(C1/W)-1=2*(35000/3100)-1 SN2=2*(C2/W)-1=2*(1、6*C1/w)-1=2*(1、6*35000/3100)-1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学习笔记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三网: 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功能: 1)连通性彼此连通,交换信息 2)共享信息共享,软硬件共享 1.2 因特网概述 我们先给出关于网络,互联网,因特网的一些最基本概念. 网络: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互联网:internet 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Internet 全球最大的,开放的,有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一个互联网),其采用TCP/IP协议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1.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人们把1983年看成 是现在因特网的诞生时间. 2.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分为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企业网). 3.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ISP称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1.3 英特网组成 从工作形式上分为两大块: 1)边缘部分由所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使用户直接使用的.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在往里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 1.客户-服务器方式 特征: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的服务

2.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P2P)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1.电路交换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switching)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的资源.在使用电路交换打电话之前,必须先拨号请求连接. 这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 →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称为电路交换. 其一个重要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是指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2.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把要发送的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message).在发送之前,先把其分为一个个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packet),其又称为包. 分组是在因特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分组中的首部包含了如目的地址和原地址等重要信息,每一个分组才能在因特网中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并最终正确地交付到分组传输的终点. 位于网络边缘的主机和网络核心部分的路由器都是计算机,但它们的作用却不一样.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优点: 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缺点:分组在各路由器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时延.另外,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3.报文交换 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到下一个结点.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按照作用范围分类: 广域网WAN(运用了广域网技术) 城域网MAN 局域网LAN(运用了局域网技术) 个人区域网PAN 1.6 计算机网络性能 7个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利用率 1.速率: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号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单位b/s,kb/s,Mb/s 2.带宽 计算机领域中,带宽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表示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数据通信领域中,数字信道所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kb/s,Mb/s 3.吞吐量 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单位b/s,Mb/s等 4.时延 是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1)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 发送速率(b/s) = 数据长度 信道带宽 (2)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发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 信道长度(m)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复习资料整理(考试必备)要点

第一章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从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3、NAP(或称为IXP)——网络接入点:用来交换因特网上流量;向各ISP提供交换设施,使他们能够互相平等通信 4、因特网的组成: ①边缘部分:用户利用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务直接使用网络进行通信并交换或共享信息;主机称为端系统,(是进程之间的通信) 两类通信方式: 1)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客户程序:一对 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服务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 求(被动等待); 2)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②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转发收到的分组,实现分组交换) 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1)电路交换: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 还通信资源)始终占用资源; 2)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3)分组交换:报文(message)切割加上首部(包头header)形成分组(包packet);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 建立连接就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存储转发时造成时延;后两者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端口; 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W AN(广),MAN(城),LAN(局),PAN(个人);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按介质:有线网,光纤网,无线网络; ●按无线上网方式:WLAN,WW AN(手机); ●按通信性能:资源共享,分布式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 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速率(比特每秒b/s):数据量/信息量的单位; 2)带宽(两种):①频域称谓,赫兹Hz,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②时域称谓,比特每秒(b/s), 通信线路的最高数据率;两者本质一样,宽度越大,传输速率自然越高; 3)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 额定速率的限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