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_张福贵

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_张福贵

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_张福贵
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_张福贵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第1期

张福贵,吉林大学人文学部学部长、教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

张福贵

摘 要:大学语文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中一个最为特殊的领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错位和滞后状态:历史悠久而发展缓慢,需求广泛而重视不够,专业相近而不被认同,标准很高而队伍不齐。因此,应该从学科归属、功能确认和课程体系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定位。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应该从教育学科转为文学学科,从“教学与课程论”专业转为中国语言文学的“大学语文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要成为完整性、自主性的学科,必须具有自己学科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大学语文教育与一般的中文专业教育的差别在于其知识结构、教学过程的普及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科的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一套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大学语文教育是一种培养“现代人”的完整教育过程,要加强对人类人文精神的阐释。

关键词: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功能特性;课程体系

大学语文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发展中,是最为特殊的一个领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错位和滞后状态:历史悠久而发展缓慢,需求广泛而重视不够,专业相近而不被认同,标准很高而队伍不齐。因此,应该从学科归属、功能确认和课程体系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定位。

一、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问题

首先是重新思考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性问题,应该从教育学科转为文学学科,从“教学与课程论”专业转为中国语言文学的“大学语文教育”专业。

一个学科专业的构成和成熟,最为重要的标志是学科专业的命名问题。从现在的国家学科目录来看,大学语文在二级学科目录上被称之为“课程与教学论”,与大学物理、化学、数学和体育等一样,都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同一个二级学科。这种命名和归属不仅在高校内部来说知者甚少,而且这是一种奇怪的学科归属逻辑。对于大学语

文的归属问题来说,并不包含过多的政治因素,因此可以做进一步的学理探讨。

其实,中文学科内部的主流学术领域对于大学语文学科归属问题本身就缺少关注,更缺少质疑。因为这一学科归属于教育学门类,已经成为国家法定的学科目录,似乎是一种不必证伪的学术前提,失去了重新探讨的意义,而且这种状况并不仅仅是大学语文教育独有的现象。可以说,当下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经陷入一种发展的困境,这个困境不只是由于学科外部的思想环

境所导致,更是由于我们自身对学术逻辑缺少梳理和梳理不清所导致的。长时间以来,我们对一些似乎已经成为常识的学术前提缺乏反思的能力。毫无疑问,在当下的思想环境和学科积累中,要获得一种根本的创新和突破是非常难的。但是,如果我们转变一下思路,对那些习以为常的学术前提进行反思,就会发现我们许多的研究对象和结论其实是一种非学术或者伪学术命题,许多分歧和争论不是在一个共同的对话平台上进行的。我们忽略了一些值得证伪的学术前提,然后就在这样一个并不真实的学术前提下进行学术研究。

最终,我们得出的结论往往不是“真学术”问题。

当下中国学术的根本突破就应该从反思前提或者反思常识开始。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许多学术前提本质上就是一种思想前提。这种前提是预设的、先验的,是不可以证伪的。最后,惯性的思维方式又导致这种前提成为不必证伪的常识。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专业命名和归属似乎已经成为了这种前提和常识。但是,从学术逻辑和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其命名与归属是与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明显不相符的,任何学科归属都是由教学内容所决定的。大学语文被称之为“课程与教学论”是一种脱离教学内容本质的命名。其实,任何一种课堂教学都是一种课程与教学论,或者说教学论是关于教学方法的讨论。大学语文是一种教学内容,不是教学法,它与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没有太大的本质上的区别。公共外语不属于教育学,为什么“公共汉语”就成了教育学?所以,大学语文应该归属文学门类的中文学科而不是教育学门类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特质问题

与专业性的中文教育相比,大学语文一直处于一种学科边缘化状态。除了作为一个学科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一般条件之外,大学语文要成为完整性、自主性的学科,必须具有自己学科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大学语文与一般的中文专业教育的差别在于其知识结构与教学过程的普及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第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普及性。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发展最大的误区,是研究过程和价值评价往往不是从教学和学生出发,而主要是从科研和教师出发的,忽视对于人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在中国的人文教育中,我们什么都不缺,最缺的就是关于真正的“人”的教育。

在涉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区分教学对象的不同而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同特征。由于面对的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所以常识性教育必然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一般的人文学科教育中,我主张三个基本原则:“基础知识标准化,核心知识个性化,背景知识多元化。”基础知识是具有历史性的、主流性的知识问题;核心知识是内容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需要自成一家而自圆其说;背景知识是学科主体内容的拓展,是一种比较参照和历史关系。大学语文教育与中文专业教育主要的差别在于第一个方面,即基础知识标准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知识不是指一般的语文常识,语文常识应该在中小学时期来完成。在成熟的大学里,任何专业教育都不应该为中小学教育“补课”。但是,由于中国的高考制度导致了常识教育这一环节的缺失,大学语文教育包含了基础语文的内容,这也是该学科现阶段的任务之一。所谓大学语文教育的普及化,一方面是面向中文学科之外的所有学科进行语文教育,另一方面是进行基础的高级语文教育,不是简单地成为所谓的“高四”语文教育。

大学语文教材中应该加强对于人类人文精神的一种渗透和理解,增加外国文学与文化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大学语文教育就不只是教学内容的扩大,而且是思想和境界的扩大。与此同时,这也要求我们教师知识结构相应扩大。所以我认为做一个好的大学语文教师是很难的,是不容易的。

第二,学科设置的综合性与独立性。前些年,中国高等教育曾经兴起一阵“素质教育”或者说通识教育热,从开设课程到设置机构,着实热了一阵。但是,理论性的主张抵抗不了制度性痼疾和功利性的追逐,结果很快便成为过眼云烟。反思这个短命的风潮,其实有两点启示值得我们注意:第一是教育不能通过运动的方式来实现它的功能;第二是素质教育不能搞“拼盘化”。

这场素质教育运动热本身就是来自于功利驱动,亦即学生就业的需要。所以,其过程本身也必然充满了功利性设计——学科之间的常识性的补课,其中主要是为理工科学生开设若干人文学科的课程,把一种培养“现代人”的完整教育变成了“拼盘”和“调料”的配制过程。在这场运动中,大学语文被作为了一种首选工具。但是,这里最大的缺憾是把大学语文的功能碎片化,成为单纯功利性的

知识分解。

毫无疑问,功能或者功利性需求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目的之一,但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听、说、读、写”是一般性的语文教育功能和目的,大学语文教育首先要把这几项功能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素质教育的拼盘化就是因为缺少了综合一体化的环节,缺少对于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的深度理解。大学语文的教育内容要跨越多个中文二级学科,这不只是教学内容的扩大,而且要从组合性的中文专业教育定位转向系统性、独立性的中文综合教育定位,强化其作为综合性中文教育独立专业的属性。大学语文不是中文专业各个二级专业的简单组合,而是广泛涵盖并且高度提炼各个二级学科精髓,并与其他专业并立的独立专业,或者说是中文学科专业教育的简约化和经典化。

大学语文以系统性、独立性的设置跨越了文学与语言的界限,也跨越了中国与外国的界限。大学语文不只包含中国语文,也应该包含人类文化。温儒敏提出,在通识教育中要学生“读人类最基本的书”,也就是要读人类文明的经典[1]。在中国的人文教育中,我们什么都不缺,最缺的就是关于“人”的教育,最缺的就是关于人类意识的培养。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学中应该增加对于国外、世界其他这种人类人文精神的一种渗透和理解。

在以往的通识教育中,主要重视知识性和技术性的培养,缺少“品格”养成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作为中文学科的一种集合,不能忽略专业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忽略了这一点,就会把大学语文教育混同于一般的“通识教育”。应该从思想评价、政治评价这种学术评价惯性,转移到个人评价和感受评价的评价尺度上来。众所周知,我们从中小学语文教育开始就受这样的训练:在老师的带领下,对于一篇课文首先要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而且都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就是“通过了”什么、“歌唱了”什么或者“批判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之类。这个固定模式就来自于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也来自于“政治标准第一”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接受和欣赏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不必急于进入这种思想道德和政治判断,应该在一种个人感受和艺术审美阶段多停留一下。我们先不必追究它歌颂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而首先要感受它美不美、好不好、感人不感人。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本色,大学语文的课程和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应该强调审美功能。

目前,大学语文教师大都有着与专业教师相同的教学和科研方向,甚至也按此来设计自己的课程。这是中文教育的一种正常需要,也是教师的一种应有的学术权利。但是,还应该进一步把大学语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和研究。学科专业的确立与成型,需要学界中人长期的选择和提炼。这里要求大学语文教师比中文专业其他教师更要有超凡的史识和卓越的审美能力。因此,这门课程对于师资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是简化了而且是扩大了。当下大学语文与中文专业教育同质化,就是学科独立性的消失。

第三,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大学语文与其他中文专业的教学活动方式有所不同,它更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活动,即在知识把握的基础上,更要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除了写作和表达能力之外,审美鉴赏也是一种技能。作为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专业的中文教育已经被过分学术化、学院化和理论化了,侧重于知识拓展和思想的提高。如果不用一些别人似懂非懂的学术语言,似乎就不足以显示出经过了专门训练的学术水平。这种纯粹的形式主义学理性其实不是切近学术研究的本质,而是更加远离了学术研究的本质。大学语文教育具有明显的实践性要求,更要侧重于语文的应用能力培养。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大学语文学科性的确立不只是教学内容的扩大,同时它也要求我们教师知识结构必须相应扩大,所以我说做一个好的大学语文教师是很难的,是不容易的。

三、大学语文的功能与课程体系问题

第一,大学语文教育的功能定位。

大学语文在大学文科教育中究竟应该承担什么作用和功能?2004年10月在昆明召开的全国大语年会第十届会议是中国大陆大学语文教育的

一个重要转折点。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提出大学语文的性质就是要在“高校素质教育”范畴中来界定:“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具体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贯彻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态度、贯穿人文内涵,即第一,仁爱精神: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道、仁爱的以人为本的精神。第二,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现代国家、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是其内涵之一。第三,以道德为标准的主体人格精神:中国儒、释、道自古重视主体人格精神。第四,中庸为贵的和谐精神:中和即中庸,即同和;过犹不及的精神;执两用中的精神。‘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合而不同’。第五,自爱自重自省自悟的自利精神等等。”[2]十分明显,这一界定极大地提升了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但是如此多的教育目的和标准,几乎就是“完人”的教育,大学语文要真正承担起来恐怕是勉为其难的。近几年,有些学者为了提高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强调大学语文教育中的社会功能,又提出要把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到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一样重要的地位,认为大学语文承担着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或者复兴传统文化的大任,努力将其功能和地位向政治思想品德教育靠拢。当代中国太习惯于把重要与政治等同认识,一旦认为什么重要,就要把什么“作为政治任务”来抓。钢铁是政治,粮食是政治,连“家电下乡”和摊派购买果农产品都是政治。这种泛政治化的最终结果,必然使工作变形或变质,最后可能什么都不是。针对学科内外长期以来对于大学语文的忽视,作为一种学术权利的呼吁和教育完善的建议,我们把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什么样的程度也许都不过分。特别是在以政治伦理为本位的中国社会中,要想得到决策者的认可和重视,作为一种策略,打政治牌,来增加学科的分量,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我们学科的自我定位上,一定要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并以此对大学语文教育做适当定位。

大学语文教育不能重蹈政治思想理论课的覆辙,应该对其功能和地位进行适当定位,弥补当下教育的缺失。而且,有时候把一件事理解得纯粹一些可能更容易把事情做好。大学语文的功能必须恪尽职守,保持特性。大学语文就是大学语文,“不用之用”才是其本色,不应该承担过多的分外的工作。如果将其视为同其他思想理论课,反而淡化了其特殊性。应该突出其传承文化、提升品位、提高能力的作用。要从强化文学作品的社会思想评价和作家的政治立场评价,转向审美评价和文学史价值评价上来。

第二,大学语文的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设置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课程转化,一个是课程体系。有的学者提出“要使大学语文从课程向学科进行转化。”[3]这是一种极其有学理性和实践性的远见卓识,得到学界同仁越来越强烈的共识。由一门课程转为一个学科,是专业确立的最基本的过程。大学语文作为一种课程定位本身,就具有地位的不确定性。有的学校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有更多的学校作为选修课。如果不能成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其学科性就无从谈起,其学术地位也势必受到影响。

从课程转向学科,首先要从选修课转向必修课。学科功能是通过具体课程的设置实现的,也就是说,学科的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一套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的建立。由于教学对象相近,各校应该有相近的课程体系,课程方向多属于中文专业类的选修课。要通过各地调研,确立若干门被学科认同的基础骨干课。

当前高校中文专业教育的任何一个二级学科的教学大纲都已趋于成熟,而作为一种普及性的高等教育类型,大学语文尚未建立基本的教学大纲,没有比较一致的课程体系。大学语文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在学科规范上首先要制定具有法规性教学大纲,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课程体系。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可以根据学校、对象差异而有不同的课程体系,但是无论哪一个体系都应该包含三大块:语文知识、文学审美和说写实践,而且课程体系要有自己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各个中文二级学科的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固定的,而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尚缺少系统性,往往是根据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偏好来开设课程,结果缺少整体设计,课程开设不合理。有些课程无论有无研究基础,也是必须要开设的。(下转第69页)

课程至今尚未获得“官方”认可,其作为教学对象的边缘性亦可见一斑,与青春文学的市场火爆(像郭敬明电影《小时代》的热映与引发的舆论狂潮)更是形成了鲜明对比。唯愿有更多同道加入,正视广大学子的文化渴求,正视青春文学在体现当代文学的当代性、在场性、开放性方面的独有作用,将其正式纳入到专业教学中来,并由此探索一条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方法、学科机制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清华. 在历史化与当代性之间——关于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状况的思考[J]. 文艺研究,2009(12).

[2] 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 中国当代文学50年[M].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中国当代文学50年(修订版)[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中国当代文学新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阅读行为调查中心. 青春文学为什么不好卖了[EB/O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114762481.html,/p-403228357.html.

[4]青春文学杂志:市场热捧难掩价值观缺失[N].中国文化报,2011-04-21.

[5]《最小说》每期发行量超100万,消费主义神话[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8114762481.html,/GB/22226/71855/771 18/12161093.html.

[6] 2009年度“中国文学期刊十强”《最小说》赢了《收获》[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8114762481.html,/htm/viewnews55619. html.

[7] 参考了北京开卷信息技术公司近年来在《出版参考》杂志发布的畅销书排行榜排行榜榜单,以及其公司官网上的部分信息,另外,也查阅过亚马逊网、当当网等大型图书销售网站的排行榜情况。

[8] 王涛. 代际定位与文学越位——‘80后’写作研究[M]. 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9;孙桂荣. 论“80后”文学的写作姿态[J]. 文学评论,2009(4).

[9] 孙桂荣. 韩寒:新世纪知识语境中的深度索解[J]. 文艺争鸣,2011(4).

[本文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师范院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研究”(立项编号:201239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80后’文学的生成、传播、分野与流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51073),山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师范院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体系及其更新机制研究”(序号:28)及山东省成教精品课程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陈立民]

(上接第51页)例如公文写作、文学经典鉴赏、文学史概论等。现在许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都不开设文学史类的课程,只是一种专题性的选讲。大学语文教学是中文教育,因此必须有这种文学史概论性的课程,虽说不是一个完整的文学史讲授,但至少是一个小论、一个概观,要使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对整个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脉络,对基本阶段、转折点和经典性、标志性作品有所了解。所以,大学语文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需要有一种相对成型的设计。

学科的成熟不仅在于学校教育的规范程度,也在于课程之外、学校之外的影响和认可程度。为了加强整个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文化素质,应该全面实施强制性的国家语文考试标准和职业证书制度。当然,大学语文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学科的自觉,学界中人要做出自己的努力。相信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学术逻辑的理顺,大学语文作为中文学科的二级学科或者说二级专业的存在终究是会成为现实的。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 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上的讲话(2012)[Z].

[2] 何立明. 一致的母语教育理念分层大语课堂教学——谈谈高教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的“分层”策略[OL]. 中华语文教育网站,2010-11-21.

[3] 谭帆. 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上的讲话(2012)[Z].

[责任编辑:陈立民]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稿)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英文名称:《Chinese 》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总学时:54学时讲课学时:42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学分:3学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法学、医学检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康复治疗学、药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 基本要求 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全国高等院校必须一律开设《中国语文》课程”的精神和云南省教育厅的规定,昆明医学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也是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 《大学语文》课程,以“扩大外延,充实内涵”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体系的特点、学生以及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文化内涵,加大知识容量,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视野,融思想教育、智力教育、审美教育和医学写作技能训练为一体,以适应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的设置自的,是为了使已具备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专业学生,进—步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表达能力,改善和提高人文素质,为学好高等教育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具体分为:一,讲课学时42学时;二,教学实践活动12学时。实行学分制,本科专业为3学分。具体分配为:修满一学期课堂教学并考试合格为2学分;参加统一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并有记录为1学分。 学生应当通过听课和实践活动,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方法,提高医学文章的写作能力。 本大纲根据云南省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2006年第3版云南省高校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大学语文》(云南大学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医学院校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作了必要的调整与修改,以适应本校的需要。教师可在完成本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介绍相关领域的知识,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中文专业开设的课程相区别,它是为切实改善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语文知识、文化知识、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作品选》、第二部分《中国文化概要》、第三部分《实用医学写作》、第四部分教学实践活动。《文学作品选》按文学发展史线索分别讲述。涉及论说文、记叙文、诗词曲赋、小说戏剧等,同时分精读课文和泛读课文两种。《文学作品选》后附“选读书目”三十种,以供学生自学之用。 四大部分的关系是:以文章为载体,通过课文的讲解和学习,传授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医学专业写作能力。 《文学作品选》和《实用医学写作》以讲授为主;《中国文化概要》以选讲和自学为主;教学实践活动以鉴赏和分析优秀影视作品为主。《文学作品选》如加“※”号的课文为精读课文,其他为泛读课文;精读课文是考查的重点。《中国文化概要》中加“※”者为重点掌握的知识,《文学作品选》中的“选读书目”不在考查范围之内。 第一部分文学作品选(共计21学时) 先秦文学

浅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不足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114762481.html, 浅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不足与对策 作者:邓璨 来源:《商情》2016年第18期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基地,其教育质量决定着人才的质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纷纷在网上“晒”出自己的生活,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正面的表达情感,解决他们的负面情绪和烦恼,是高校思政工作者们面临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而对未来如何正确引导开展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晒”文化网络思政教育问题引导 1、大学生网络“晒”文化的形成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最新的资讯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媒介迅速传播,网民关注网络的热情也十分高涨,特别是对于网上的热点话题和事件,通过网民的评论和转发,其影响范围便会得到扩大。大学生作为网民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网络获取必要资讯的同时,也愿意通过各类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晒”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这样的行为在大学生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晒”的文化,其中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负面消极的一面。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晒”出正能量显得十分的重要。 2、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乏对网络思政教育的全面认识。不少高校的思政工作者都认为网络思政教育不实际,他们更偏重于现实中思政教育面对面交流的模式。但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离开网络再来谈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是非常片面的。所以,针对现在95 后的大学生,必须要努力的学习与网络相关的知识,正确把握网络思政教育的真正内涵,学会正确运用网络手段进行思政教育,主动与大学生接触,从线上线下两方面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仔细观察他们的网络行为,认真分析其背后的思想动态与原因,在不断地实践中去探索网络思政教育的方法。 其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不明显。网络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各类网络平台的普及,使得大学生能更加便捷的接触网络,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情感和行为都深深受到网络资源和舆论的影响,这就使得思政教育者不再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在面对大学生对于网络资讯错误认知或网络行为有失规范的情况,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往往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采取传统的批评教育、说服说教的方式开展工作,这样的工作具有不可避免的滞后性,大多数都是针对紧急事件采取的应急之举,没有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其教育往往不太理想。

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改革

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改革 大学语文是一门对学生素质和文化水平提升都非常重要的课程。如今各大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使其变得愈发边缘化,而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不仅有社会外界因素,同时与大学语文课程自身教学有着直接关系。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大学语文课程被重新提到了重要地位,因此,基于人文素养角度,重新明确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实施课程改革,是改变现状的必然要求。 标签:大学语文;教育现状;教学改革 引言 在现代市场经济与多元化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及网络文化的影响,导致自身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变得越来越模糊,思想形态发生了巨大转变,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心态逐渐显露出来。在学习期间,对于理工科更为重视,注重能够让自身迅速就业的实用性技能,人文素养急转直下。因此面对这样的状况,各大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转变现状,积极响应并落实素质教育,重新审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实际处境,科学客观地认知其根本属性,并要充分结合人文素养,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位,深化教学改革。 1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作用与意义 在我国现代大学语文起源于文化大革命之后,当时的大学生汉语水平普遍低下。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功课课程,同时它也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语文起到的作用更是日益突出,但是由于各个高校的可是不断的压缩,不断的让专业课打头阵,使得大学语文教学成为了冷门,它的教学地位也在日趋下降,有很多非专业人员来担任大学语文教学,教学模式很古板陳旧,缺乏吸引力,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随着网络用于的逐步普及以及各类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更渲染我国高校学生的汉语水平受到极大的制约。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对大学语文教学做出改革与创新,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 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1 课程定位不够准确 现阶段我国大学的语文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对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是其中之一。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审美性和人文性、缺少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和引导。首先,语文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高校的语文课被设置为通识课或选修课,与专业课相比课时量过少,导致教师很难在较短的课时内完成既定的基础教学任务。这种对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其次是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准确。语文学科作为我国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已逐渐从传统的课堂授课式教育向网络多媒体教育进行转变,现阶段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网站栏目设计比较单一、内容不丰富、交互性和服务性不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文章提出了加强思政教育网经费投入、创新思政教育网管理模式、优化思政教育网宣传内容、丰富思政教育网布局架构、规范思政教育网规章制度等措施,以期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对策研究,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网络效应和网络凝聚力。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宣传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2012年联合印发了《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文件,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中强调一级、二级评价体系。主要从是否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是否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是否有完善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机制、是否有校园网站登记和备案制度四个层面对网络思政教育进行考核。高校为了拓展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已逐步开始尝试从传统的课堂授课式教育向网络多媒体式教育进行转变,利用集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服务性和互动性五位一体的网络媒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宣传工作①。 一、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思维吸引、行为感染和精神凝聚的集中映射,是将思政教育教学方式由以往教师灌输为主的封闭式单向学习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开放式互动学习的集中转变,是充分发挥网络载体宣传面广、影响力大、吸引力强、渗透性好等网络宣传优势的集中体现②。为了进一步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研究,我们以辽宁科技大学“学工在线”的思政教育网站为例,分别从网站内容、栏目设置、内容时效性、内容服务性、网络互动性、网络吸引力、网站更新频率等方面进行调研,探析辽宁科技大学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现状,以期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对策研究,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网络效应和网络凝聚力。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访问学校思政教育网的习惯。在上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今天,网络思政教育宣传却很难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思政教育网站还存在思想误区,认为思政教育网站仅是发布通知、电子公告和电子文件的网站,与自身关系不大。另外,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反映,大学生上网对所浏览网站的整体设计、颜色布局、栏目设置等形式建设较为看重,但学校网络却没有及时更新满足学生的需要。“学工在线”思政教育网存在上述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比如在网站管理和网页更新方面,由于该网站是以学校团委、学工部、宣传部等行政部门为依托开展工作,而相关的管理人员不具备网站代码编写、栏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供参考)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编制人: 编制单位: 审核人: 系部主任: 编制日期:

目录 一、课程基本情况 (1) 二、课程概述 (1)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1)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三)课程设计思路 (2) 三、课程目标 (3) (一)知识目标 (3) (二)能力目标 (3) (三)素质目标 (4)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4) 五、课程内容标准 (4) (一)课程总体设计(课时分配表) (4) (二)项目(单元)设计 (5) 六、课程实施建议 (12) (一)教学组织实施 (12)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2) (三)师资条件要求 (12) (四)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12) 七、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3) (一)教材的选用与编写 (13) (二)网络资源建设 (13) (三)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3) 八、考核方式与标准 (13) 九、说明 (14)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大学语文是当代高校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重要的工具课。它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是一门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的知识,是学生学好其它各门课程的先行课,是实现我校“厚德崇信、博学尚技”的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本学科是全校一年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它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具有“文道结合”的特色,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向各专业学生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审美的教育。因而大学语文是一门适应现代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审美教育,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要求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浅析

摘要: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着被边缘化的问题。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重立课程标准,采取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价值引领,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通过举例,对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进行说明。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是众多院校的必修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鉴赏文学作品,积累文化常识,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该课程具有丰富独特的育人资源,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该课程存在着被边缘化的问题。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针对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需求,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期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 一、课程思政大背景 “课程思政”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所有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一种课程观。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求,有助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提升学校育人工作实效。目前,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有对其原则、路径等方面的整体探讨;国内一些高校的探索实践,其中上海经验尤为典型;教师结合自己讲授的课程,浅谈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总之,我们尚未形成系统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及具体操作规范。当下,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思考,主要以本专业、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托,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考评机制和授课教师这几个方面进行整体把控。研究多从大局出发,内容较为笼统。在推进过程中,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二、具体实施办法及举例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时长为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18周,总计为36个学时。其中,笔者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均为2018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笔者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时,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和

浅谈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浅谈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摘要】要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则强调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思想,因而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相应地则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大学语文是学业教育而不仅是人文教育;大学语文是“普世文化”教育而不是单纯的“国粹”教育;大学语文是通识教育而不是单一的文学教育。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语文;学业教育;普世文化;实用为体 实施就业型发展战略,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挥优势特色学科,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如何既坚持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与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这个目标紧密结合,使其对学生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而着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明晰、明确其课程定位,笔者认为应抓住以下几点: 一、大学语文是学业教育而不仅仅只是人文教育 大学语文一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主干课程。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

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通过大学语文学习,增强学生文学知识、语言修养和美感品质,进而升华为个人人生高雅志趣和人文情怀;通过大学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职业素养,使学生毕业后真正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潜力巨大的员工。 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尤为重要的不再仅仅是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取得职业成功的学业教育更应凸显。若只突出人文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缺失会导致他们难以适应工作岗位及环境,在激烈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相应低下。大学语文学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应用写作、阅读理解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夯实从业基础,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我适应、自我发展能力并为顺利适应职业要求提供必要的条件。比如,学管理实用文书,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管理科学;学礼仪实用文书,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学知识和技巧;学法律实用文书,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法制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参与社会法律活动与法制建设能力;学科技文体可以具备一定的科研常识以及表达创造性知识成果的能力;学新闻文体可以获得采集和编辑信息的基本能力;学习口语知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会议主持、商务谈判等工作能力……语文与生活的外延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者:刘淑霞审核者:邓晓成 课程代码:LB001A/LX028A 适用专业:非中文专业 参考学时:40学时 先修课程:无 参考书目:《大学语文》,王步高,丁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版。 一、说明 大学语文是理、工、文、管各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基础课,是为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健康情感、完美人格、审美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使已经具备高中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习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现代人文意识,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准确地阅读理解一般文章、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编写原则 1.本大纲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编写。 2.内容多,课时少,突出关键和有代表性的内容,做到少而精。 (四)建议 1.鉴于语文课程的独特性,教师可根据个人擅长或学生需要灵活、适当选择、安排本大纲所列教学内容。 2.在更多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五)有关其它问题的说明 无 二、课时计划

注:1.机动内容是指,根据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赋予授课教师发挥个人研究专长,同时结合学生接受实际可以灵活调整该次课程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2.电教欣赏是指针对一些较长较新、教材囿于篇幅和时限未能选录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电教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次数和时间安排,最多不超过2次,4学时。 3.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诗词部分,而吟诵是诗词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吟诵中把握思想、感受情感、得到审美的陶冶,基于此,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安排2 个学时的配乐诗词朗诵。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诗经》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定位

第1期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定位 郭海军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广东珠海 519087) [摘要]近年来,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与课程定位问题争议颇多,有“人文论”、“文学论”、“文化论”、“工 具论”等。由于客观存在的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大学语文必须“因材施教”。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定位应为:面对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现状,结合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具体需求,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强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认和把握,也要提升学生对汉语的应用能力与水平。实现这个功能目标,需要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标准等方面入手。[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课程定位;文化素养;实用语文能力[中图分类号]H19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12)01-0079-05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2-03-01 郭海军(1964-),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学 “语文”的出现,距今已近七十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学堂,从西方引进教学理念和课程教材,只以当时称作“国文”的课程来教授中国历代古文。 “五四”以后,国文课受到冲击,小学改设“国语”,教材多选用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口语特点鲜明。中学虽仍开国文课,但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 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语文” 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却因抗战爆发而被迫终止。建国后,叶圣陶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此建议被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采纳并推向全国,自此,“语文”成为中小学的一门主课。而“大学语文”在建国前,则被称作“大一国文”或“大学国文”,20世纪50年代曾短暂恢复。 1980年8月,徐中玉、匡亚明两位先生联合倡议,在全国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自此,这门课在众说纷纭、毁誉参半中,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曲折路程,有成就,也有很多未解的难题。由于对教学目标、课程定位及教学效果等的认识存在太多的差异,使得很多高校把作为必修课的大学语文变为选修课,有的甚至停开。一时间,大学语文课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鉴于这种现状,《人 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 媒体在2004年连续发表了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文章, 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讨论,进而有关大学语文教改的努力和尝试也在不断深入。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大学语文被国家重视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转发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中也提出:“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至此,由于国家法规性文件的硬性规定, 在高等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本上已无争论。 然而,大学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如何教?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定位?对于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层次的非中文专业学生,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应不应该有所变化?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和特色体现在哪里?所有这些问题,显然需要从大学语文课程自身内部来寻找答案。 一、争议与问题 回顾近些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颇多争议,大都集中在教学目标与内容定位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认为大学语文应定位于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第19卷第1期2012年3月 Vol.19No.1 Mar.2012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学校版)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Hunan Polytechnic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大学语文 课程标准 学制三年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撰写教师李双双 专业负责人王小玲 系主任刘河元 教务处 二○一七年十月

课程基本信息表

1、课程定位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职业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 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人的事业。高职教育作为一个类型,其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而不是仅仅某种职业技能和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因此,高职教育应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品质培养的同时,着力于传递人文知识、丰富人文情怀、提升人文内涵,从而让学生在丰富的心灵体验、达观的人生领悟和颇具尊严的价值取向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高专人文教育的主要课程,其字里行间蕴涵着人生故事,流淌着历史沧桑,它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化,更映射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与气质。《大学语文》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帮助学生深化语文能力、继承传统文化、建立精神家园、修养行为、重塑人格、提升学生素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从而使学生最终成长为高素质、有文化的现代职业人。 《大学语文》课程是集工具性、基础性、文化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素质教育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大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职业基本素质,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母语教育,切实提高阅读理解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具备走向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素质。《大学语文》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丰富学生的职业情感,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 《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传承文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 《大学语文》以听、说、读、写为基本载体,融思想性、知识性、审美性、人文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应

“大学语文”的价值与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的价值与课程定位 [摘要]“大学语文”的价值和课程定位始终是高等教育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人们对“大学语文”的各种认识,阐述了“大学语文”的价值和定位,并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大学语文价值课程定位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是继1978年由当时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等倡议在国内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后,以国家发展规划的形式,对大学开设语文课的再一次强调。在大学开设语文课,对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大学语文”的价值和课程定位。 近年来,许多学者及相关人士纷纷强调大学教育应重视语文课。概括起来看,大致有三类较有代表性的意见:一是从实用技能的角度分析,认为现今大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较差。由于学生平时读书较少,写作水平相对下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要加强语文素质的培养。二是从文学性的角度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取向受急功近利的影响,普遍呈低俗化趋势,需要通过经典教育来弥补不足。三是从公民教育的角度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问题,这不仅仅只是语文教育的不足,更是大学生整体人文精神的缺失。 大学教育属于国家高等教育,其办学层次高于中学教育,其教学内容及要求自然也高于中学教育。这里的“高”体现在知识技能、思想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上。与中学“语文”相比,“大学语文”更强调“文化”的内涵,具有更重的“文化”分量,这也是“大学语文”的价值所在。大学阶段正是学生的心理成熟期,也是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期。大学生不能再像中学阶段那样,只埋头于书本学习,而应开始对人生、社会、自然及其相互间关系进行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索,逐渐具有个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大学又是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宝库,是萌发人类思想、树立民族精神、推动社会发展、丰富精神生活的动力源泉。所以,高扬人文旗帜,重视精神陶冶,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深化思想,使其正确认识世界、树立高远理想、养成儒雅气度、健全人格发展,才是“大学语文”的真正价值。只有这样,“大学语文”才能具备作为大学教育课程所应有的属性。否则,“大学语文”就失去了“大学”的内涵,而成为高中语文的简单继续。 “大学语文”课在高校教育中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这一点经过二十多年的宣传和努力已经达成共识。但也正是这种宽泛的认识,赋予了“大学语文”太重的责任,使之陷入困惑。人文素质的提升是各种人文教育课程共同作用于教育对象的结果,具体某门课必须有具体的课程标准和教育目标,从自身的内容特

网络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网络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摘要:网络对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对高校大学生的精神腐蚀,对高校思政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从三个方面重构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抢占网上教育阵地、优化校园网络的建设和调控、打造顺应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网络消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1网络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 1.1.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据统计,网上语言的使用比例分别是:英语95%,法语5%,其他5%。〔1〕在当前国际互联网信息中,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由美国提供。我国仅占0.1%和0.05%。〔2〕互联网中的信息流动跨越了文化交流中的隔阂和差异,这在网上必然形成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必然在网上占据统领地位。高等院校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点。大学生在网上不自觉地处于这种“和平演变”的渗透之中,这对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民族精神等方面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 1.2对高校大学生的精神腐蚀 广播、报纸、刊物、电视等传媒是以往学生们的信息源,其内容已经过层层过滤和把关,而如今网络中能够过滤的信息是微乎其微。大量的色情、暴力等信息对青年学生来说是挡不住的诱惑,自制力较弱的大学生往往是处于好奇、冲动和寻求刺激刻意去寻找这些不良信息。这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部分大学生沉溺网络易诱发“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这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花费了大量学习和人际交往时间,也耗费了大量的上网费用。结果往往造成孤独不安、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思维迟钝、逃避现实、为人冷漠、缺少信任感、以自我为中心、严重的还会有莫名其妙的言行,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做“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这不仅耽误了大学生的学业,还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对大学生的腐化还表现在网上道德失范。网民一般都以虚假的身份在网络空间穿梭“冲浪”,有的学生缺乏道德自律,发布不健康信息、网上赌博、网络盗窃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 1.3 对高校思政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 以教师、课堂为中心这样面对面的“灌输”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模式。把学生组织起来集中念报纸、念文件,有选择地去灌输需要让学生知道的信

高校课程思政与数学结合的教学分析

2019年8月下 高校课程思政与数学结合的教学分析 李长友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摘 要:数学是高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文章阐述了高校课程思政的意义,分析了数学与思政课面临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关键词:课程思政;数学;结合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6-0116-01 ——————————————作者简介: 李长友(1992—),男,重庆人,硕士,助理讲师,研究方向: 偏微分。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寄托在课程体系中综合与通识教育模块中的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学分不低,可是发挥的作用有限。其主要问题是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内容抽象空洞等,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教师教得也有心无力。如何打破这种瓶颈,是当前教育面临的巨大难题[1]。 1 课程思政的意义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在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要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道、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3]。 2 高等数学与课程思政面临的难题 高等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广泛应用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仿佛在数学方面这句话的含义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经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后,若不及时巩固、练习就很难牢固掌握住。就在高职数学的学习中,问题就更加突出,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专研问题的毅力与决心,其中的部分原因也是数学的高度抽象性,而数学的侧重点就在于“运用”“算”,例如运用极限导数微积分的知识,来处理实际的工学问题或“简单的”科学问题。从课程思政和高职数学的特点来看,一个思想领域方面的课程,一个是应用方面的课程,两门“井水不犯河水、毫无关联”的但都很枯燥的课程就很难结合起来,而且若要结合起来也很难找到突破口[4]。 3 课程思政与高等数学的结合点 课程思政绝对不能像传统课程那样以思想教育的理论教学的枯燥形式出现在教学课堂上,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和亲和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期待。首先,结合各自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特点,分别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 源,将思想教育内容融合于高职数学教学内容之中,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大学语文就可以将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结合起来;课程思政和高职数学也可以从各自的小方面寻找突破口然后较好的结合起来。其次,课程思政的内容绝不仅仅是传统课程的内容,而应该包括如:“三观”、世界传统文化等丰富的内容,打开学生的思维、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最后,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增强教师对课程思政在高职数学领域的认同感,提高自己对两门课程的理解力,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在教学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5]。 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育人”出发,抓住课程互相作用。 学中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结合,将课程思政中的课堂考勤状况利用数理统计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高等数学的知识,而且也将课程思政的相关点进行切入,一举两得。 4 结束语 高校的公共课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课程,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与时代相结合,衍生出化学反应。在课程思政课题中,我们可将高等数学中的知识章节进行切入点,结合课程思政所产生的模型,进行总结,从而达到公共课素质培养的目标。参考文献: [1]邓洪燕.思政课堂里的逻辑魅力[N].中国教育报,2019-06-11(012).[2]刘玉珍.让专业课飘出“思政味”[N].江西日报,2019-06-10(011).[3]王春燕,张好强,李培琴.浅谈《微生物学》课程思政[J].高教 学刊,2019(12):177-180.[4]杨娇.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融合发展[J]. 智库时代,2019(24):288-289.[5]聂凌燕.高职院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政渗透的有效途径 [J].文学教育(上),2019(6):105-107. (收稿日期:2019-8-8)

院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优化

院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优化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单一形式载体的局限性也逐步显现,笔者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这一概念,旨在通过将教育载体优化整合,形成网络化平台,实现教育载体结构优化和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概念及特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是承载、传导思想政治因素,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形式,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同,它将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网联起来,其网络平台也不是狭义的互联网平台,而是优化了的一个综合性、网络化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由三部分组成:校园网络主体平台、校内辅助平台、校外补充平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特征 1.全面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不同,该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为主体将原有教育载体进行整合,使载体间相互补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综合性、高效用、网络化的平台系统,较一般思想政治教

育载体覆盖面更广、涵盖内容更多、信息量更大、教育方式更为丰富。 2.平等性。平等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显著特征,平等性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教育主客体的平等,在利用网络平台的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身份与地位发生了转变,教育客体也能成为教育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转为了不确定性;二是教育内容的平等,网络平台的教育内容最大程度地对教育对象开放,不存在年龄、年级差别;三是教育过程的平等,大学生从走入校门到走向社会,按照教育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所有学生的教育过程都是平等的。 3.互动性。互联网网联着世界,交流与互动是网络的基本功能,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基本特征之一。互动性主要体现在网络平台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间的互动交流,教育主客体与教育平台之间的互动。 4.统一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将现有教育平台进行了整合,其指导思想、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由校园网络主体平台、校内辅助平台、校外补充平台组成的三大平台协同作用、相互补充,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和一致的教育内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面临的问题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大专各专业 授课学时:32学时 课时学分:2.0 一、课程性质、任务 《大学语文》是四川警安职业学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其开设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以适应日常交流及专业学习的需要。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正确运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进行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语言文化的实用性、多态性和丰富性,从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进而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系统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知识,提高运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能力,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需要;通过针对性的培养,使学生比较准确地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及文字材料,并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较高的写作能力。 二、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各类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掌握职业需要的语言和文学知识。 (二)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具有正确对待职业、满足职业语文需要的综合能力。 (三)素质目标 ?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 ?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职业态度。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基础教学部依据我院学生的实际学情,选用的是贾庆成、董媛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本教材遵循“突出职业要求、重视文学教育、强化应用能力、有利模块教学”的指导思想,全书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文学四个单元,是一本既具理论水准,又易于操作的新教材。 参考资料有: 相关网站和清华CNKI、维普资讯和万方等各大数据平台。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第8版)》徐中玉、齐

大学语文说一门课

《大学语文》课程说课设计-说一门课 基础部郭孔生 一、说《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重要地位 大学语文的开设,是从传承古典文学、传统文化的精粹,弥补中学语文社会实践能力教学的不足而来。而且是全校大一新生的公共基础课,它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创新性和人生哲理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因此,大学语文学科具有相当的时代性。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文化文明常识”的要求,也是为了满足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强化大学人文教育这一要求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主要内容是:用现代社会的共通文明精粹来观照大学语文。具体表现在教学某一个经典篇目的过程中,除了文字、文学、传统文化以外,也把现代文明作为考量的价值标准。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白民族国家、个人权利、文化批判、价值分析和理性态度等现代文明的核心概念。 语文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们处理好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的需要,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尤其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坚持其基础性。多年来一直呼唤人文教育的杨叔子说,人文教育具有基础性地位,科学教育只有与人文教育相通相融,才能使受教育者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浑然一体,培养出“全人”,即全面发展和主动发

展的人。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少接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很少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少大学生对人类的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特别是缺乏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艺术和情操品格的熏陶,致使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下降。许多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可以说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高尚的道德修养,良好的文学素质,高雅的审美情趣都对他的事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语文课程在这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学生专业课学习之余,应多开设一些诸如演讲、辩论、口语与表达、文学名著欣赏、诗词欣赏、电影欣赏、中国文化等选修课和讲座,并运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学出兴趣,学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说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受升学率指挥棒的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围绕升学考试转,语文教学从小学到初、高中一直保持着“注释﹢导读”的X文讲解模式,教师绞尽脑汁,学生下足苦功,结果大多是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学生灵活驾驭知识的能力较差。到了大学,语文教学也是教师苦口婆心,学生无动于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全脱节,导致语文教学犹如戴着镣铐在小圈子里跳舞,僵化刻板,沉重压抑,缺乏活力和新鲜感。尽管教育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整个教学氛围有了极大的变化,也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几十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积重难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 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不容乐观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高中毕业生、职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