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 功能性保健食品绪论

第一章 功能性保健食品绪论

第一章 功能性保健食品绪论
第一章 功能性保健食品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保健食品的定义和分类

(一)保健食品的发展历程

1、保健食品的发展概况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美国人类学家F. F. Armesto在其《食品的历史》一书中写道“食品完全有资格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物质,而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1],其主要作用是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营养素以满足生理需要,并满足消费者口味嗜好即色、香、味、型等要求,即一是要吃饱,二是要吃好。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从强调饱足以防止饥饿和强调食品安全而保证生存即从“营养足够”的概念向“营养最佳”的概念转变,开始关心食品可能有促进健康的作用,某些具有改善个体健康状况、减少一些疾病(如心血管病、癌症及骨质疏松)对健康的危害,或延缓这些疾病发展的食品,这类食品就是我们所称的功能食品(functional food)或保健食品(Health food)。

在我国,保健(功能)食品渊源久远,中华传统保健饮食和药膳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就有“欀木之实,食之使人多力,枥木之实,食之不忘,狌服之善走,服之不夭。”的描述,这里的多力、不忘、善走、不夭的含意就是食物有延年益寿、增强记忆、提高耐力和抗疲劳、强身之功效。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总结自己的医疗经验时写到:“为医者,当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提出了食疗、药疗并重的思想。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忘千斤方》一书中专辟“食治篇”,详细介绍了食治理论和谷、肉、果、菜等164种食物的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的功效和应用,同时指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即食疗不愈,后乃用药耳”。宋代《太平圣惠方》的“食治论”记载了28种疾病的食疗方法,并将食疗的作用总结为“病时治病、平时养生”。但是我国在保健食品的研究一直夹杂于中药的研究中,没有开展独立的基础理论与相关技术研究水平,导致目前我国保健食品领域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保健食品在我国真正形成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始于1980年之后。

1912年波兰化学家卡齐米尔·芬克(Casimir Funk)从大米中分离出了维生素B1,这种物质被确定可以防治脚气病,并提出“vital amine”一词(意为“维

持生命的胺”),随后被命名为“维生素”(Vitamine),对于维生素生理功能以及对它的“缺乏症”的研究,使人类认识到通过补充维生素能很快使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得到缓解甚至治愈。

1935年美国提出了强化食品(Fortified food),1936年正式成立了健康食品协会,1942年公布了强化食品法规,对强化食品的定义、范围和强化标准都做了明确规定。美国将保健(功能)食品分为健康食品(Health Food)与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s)两类。健康食品包括设计食品(designer foods)、功能食品(functional foods)和营养药物食品(nutraceuticals)三类,主要是通过在食品中添加功能成分的方式,增进消费者健康。膳食补充剂指采用膳食成分补充日常膳食的不足。

1962年在日本提出“功能性食品”这一名词,并围绕着食品的“调节功能”做文章,20世纪80年代早期日本政府资助了86个关于“食品功能的系统分析和发展”的特别项目;以后,文部省发起了对“食品的生理学调节功能分析”和“功能性食品的分析和分子设计”的研究。1989年4月,日本厚生省对功能食品做了进一步说明,指出“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以及防御疾病和促进健康等有关身体调节功能的食品”,[2]提出了由药物保健向食品保健转变的思路。

1991年日本厚生省生活卫生局食品保健处发布“卫新第72号”文件,将普通食品以外的食品统称为“特殊营养食品”。特殊营养食品分为两类,一类为强化食品,另一类为特殊用途食品。其中特别用途食品又分成四类,一为病人用食品,二为孕妇、产妇、乳母用奶粉,三为乳儿用配方乳粉,四为特定保健用食品(food for specified health use, 简称FOSHU)。1991年7月,日本厚生省通过修改了的《营养改善法》、《营养改善法实施规则》,同时颁布了《特定保健用食品(FOSHU)标准法规》,将“功能食品”正式定义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其定义为“对于在饮食生活中以特定保健目的进行摄取的人,通过这种摄取能期待该种保健目的,将以此宗旨加以标名的食品称作特定保健用食品”。[3]并制订了《特定保健食品许可制导及处理要点》等配套性文件。要求“特定保健用食品”必须具有普通食品的形式,而且必须有明确的功效成分,但只能在《营养改善法》规定的范围内声称具有某种被认定的保健功能,绝对不能声称可用于治疗疾病。

1994年美国FDA颁布了《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定》,1997年又对此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要求膳食补充剂必须是维生素、矿物质、植物、氨基酸等原料的浓缩品或提取物,且要以片剂、胶囊、粉状或液体等有别于传统食品的形式上市。中草药、含钙、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等成分的产品,在美国都没归于膳食补充剂。

欧盟将健康食品分为营养补充食品(包含草药)和功能食品,并且规定营养补充剂需以片剂、胶囊等与普通食品有区别的形式上市。

日本也是最早研制保健食品的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成为主要生产国和最发达的保健食品市场。日本目前约有3000~4000多家企业从事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2005年日本市场特定保健食品6779亿日圆、营养功能食品800亿日圆、健康辅助食品3800亿日圆,合计1兆1370亿日圆[4]。日本最大的保健食品生产厂家是日本Otsaka制药公司,仅其一家保健食品的年销售额就达14.8亿美元,主要生产保健饮料,如纤维素饮料和蛋白青。日本企业在饮料中添加活菌、原生物体(Probiotics)、膳食纤维等添加剂,制成有特殊功能的保健饮料。

早在1988年,美国的保健食品已达2000种之多,销售金额在72亿美元以上美国目前保健食品年销售额大约是80亿美元以上,1997年美国健康食品时常达226亿美元,现有几家大型食品公司专心致力于功能食品的开发。如Kellogg 公司投资了7500万美元建立了食品和营养研究所,美国著名的安利公司下属的纽崔莱营养食品公司也以其生产的蛋白粉、钙镁片、小麦胚芽油、复合维生素等而成为世界五大营养品销售商。

欧洲保健食品的市场年销售额是17亿美元,产品主要集中奶制品。另外具有降低胆固醇功能的人造奶油也不断在市场上出现。

欧美保健品市场有以下特点:①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保健食品品种多,销售量最大。②植物性食品、植物蛋白受宠,保健茶、中草药在美国崛起,销路看好。③工艺先进、高科技制作,产品纯度高、性能好,多为软胶囊、片样造型,或制成运动饮料,易于吸收。

2、保健(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经历

保健(功能性)食品的发展阶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功能性食品包括各类强化食品,它是依据不同人群机体的营养需要,

按照一定的比例针对性营养素添加于食品中,这类食品主要是依据添加在食品中不同营养素和其它有效成分来定位产品性能和品名,大多是厂家用某些活性成分的基料加工而成,根据基料推断该产品的功能,缺乏功能性评价和科学性。同时由于原材料的加工粗糙,活性成分未加以有效保护,难以成为稳定态势,产品所列功能难以相符,这些没有经过任何实验予以验证的食品,充其量只能算是营养品,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仅将此类产品列入一般食品。如高钙奶、益智奶、鳖精、乌骨鸡等。

第二代功能性食品(初级产品)是指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确知其具有调节人体生理节律功能,建立在量效基础上。这代产品主要强调产品的科学性与真实性,要求通过动物和人体的实验室,证实该产品具有某种特定胜利功能。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规定,功能性食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提供量效的科学实验数据,以确证此食品的确具有保健功能,才允许贴有功能性食品标签。目前,第二代功能性食品在中国已开始崭露头角,我国大多数保健食品属于此类产品,如脑黄金、脑白金、清华紫光金奧力蜂胶胶囊等。

在具有某些生理调节功能的第二代功能食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取、分离、纯化其有效的生理活性成分;鉴定活性成分的结构;研究其构效和量效关系,保持生理活性成分在食品中的有效稳定态势,或者直接将生理活性成分处理成功能性食品,称为第三代功能性食品(高级产品)。此代产品不仅要求需要通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实该产品具有某些特定生理功能,还需要查清该项保健品的功能因子,以及该因子的结构、含量、作用机制和在食品中的稳定性。目前,在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上,大部分是第三代功能性食品,如鱼油、多糖、大豆异黄酮、辅酶Q10等。而中国尽管功能性食品市场上已有一定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第三代功能性食品数量尚少。

3、我国保健食品发展历程

我国保健食品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1995年初的兴起和旺盛阶段,既第一阶段,此时保健品行业的高速发展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保健品的高额利润和相对较低的技术壁垒和相对较弱的政策管制。这个阶段早期以补药和营养补剂为主流;1980~1985年

口服液、维生素、蜂王浆成为主流品种;1986~1990年是我国保健食品第一个兴旺阶段,品种繁多。1980年,全国保健食品企业不到100家,年产值仅10亿多元,1987年卫生部发布《中药保健药品的管理规定》,我国“药健字”制度开始施行,彼时对保健品有“保健药品”一称,以与审批更为严格的药品相区分。这个阶段诞生了名躁一时的“娃哈哈”、“太阳神口服液”、“飞龙”、“中华鳖精”等,并开创了保健品的炒作时代。在这一年,太阳神创13亿元销售记录;而飞龙企业则以1亿元的广告投入,换回了2亿元的利润收益。

就在保健食品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之时,1991~1995年进入无序膨胀、泥沙俱下阶段。众多制造商冲者保健品的高利润和低门槛,一哄而上,出现了“一口大锅两只缸,三四个人胡乱搅”、“抓只王八放水缸,水缸里面爬一回,缸水就成鳖精王”生产现象,天花乱坠的广告和产品质量问题的出现,加上管理滞后,为伪劣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给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带来信誉危机,保健食品开始失去消费者的信任,1995年全国有600多家保健食品企业关闭,销售额比上年减少100多亿元。

1995年10月《食品卫生法》和1996年6月《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颁布为界至1999年是我国保健食品发展的第二阶段,即整顿和平滞时期。《食品卫生法》颁布,其中首次确立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亦对保健食品审批和监管作出了明确规定。同年,《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正式执行,随后两个相关规定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审批、生产经营、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监督管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我国保健食品开始实行国家审批制,并首次规范了政府对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

从1999年开始,我国保健品市场开始进入规范发展阶段。2001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监督局发布《关于撤销中药保健品批准文号的公告》。撤销1959个中药保健品的批准文号。2003年至2010年,国家关于保健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大量出台。中国保健品市场在此期间进入群雄逐鹿、趋于平衡稳定时代。2003年5月,卫生部颁布施行《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新标准,新规范在原有内容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并将保健功能扩大为27项。2003年10月前,保健食品由卫生部门负责审批和生产经营上的监管。2003年机构改革以后,2003年10月,卫生部将保健品审批权移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10月,中

国保健食品协会被民政部注销,原保健科技学会更名为中国保健协会,成为新的保健行业协会。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所有“药健字”保健品将一律不得在市场上流通。

2005年,《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的通知。同年,因广告内容不规范,影视演员陈小艺与其子代言的某知名保健品口服液广告在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停播;2006年,相声演员郭德纲因其代言“藏秘排油茶”广告遭遇诉讼。

2009年2月28日《食品安全法》颁布,第五十一条明确保健食品不得涉及疾病预防功能。2009年5月31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卫生部报送国务院审议的《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送审稿)》及其说明全文,征求意见。

2009年6月,卫生部将生产、经营监管权移交食药监局。对保健食品的监管要求是安全性第一,功效性第二。保健食品的监管体制明确为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主、多部门配合。至此,保健品的审批权和管理权得以统一。

2010年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规范保健食品市场,连续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注册有关工作的通知》、《2010年保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保健食品注册管理条例》、《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保健食品审评专家管理办法的通知》、《保健食品再注册技术审评要点》、《保健食品再注册技术审评要点》、《关于跨境生产保健食品产品申报有关事宜的通知》、《关于加强含珍珠粉原料保健食品化妆品及药品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保健食品申请人变更备案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机构装备基本标准》、《关于印发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的通知》等相关管理规定。

2010年11月,为加强保健食品监督管理,规范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起草了《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月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发布“关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新资源食品原料有关问题的说明”,再次重申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定。

《规定》要求:保健食品包装应当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产品最小销

售包装应当附有说明书;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持有者应当对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健食品标签除须标注主要原料等内容外,还应当标注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批号、净含量等;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标注法律、法规和标准禁止标注的内容。

2011年1月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注册申报与审评工作,提高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配合《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施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关于印发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补充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1]24号)和《关于保健食品技术审评增设不批准意见告知程序的通知》。

2011年2月12日为加强保健食品审评审批管理,完善审评审批机制,规范审评审批行为,落实审评审批责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关于完善保健食品审评审批机制的意见》(国食药监许[2011]93号),明确审评审批职责分工、完善审评专家委员会表决机制、落实技术审评结论责任主体、建立技术审评情况反馈机制、建立申请人答辩制度、严格审评审批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启动《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修订工作,随着国家各项法规不断完善,保健食品质量时常也逐渐走向规范,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将更加健康地完善和发展,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4、功能性食品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增长带来消费升级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人们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可用于保健食品的支出也逐步增加,目前中国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上的花费支出占其总支出的0.07%,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这说明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人口老龄化促进了保健(功能)食品的发展

当今社会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3200万,占人口的13.3%。而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1.5亿,占总人口的11.5%。2010年全球老年人口将接近12亿。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对营养和健康的关注将拉动响应保健产品市场。

(3)消费观念变化改变刺激了功能性食品的消费

随着科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种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已占据疾病和死因的主要地位,这些与膳食相关的慢性非传染病引起了普通消费者的关注,疾病模式的变化促使人们重新认识饮食与现代疾病的关系,从而形成营养消费观念,促进保健(功能)食品的发展。

(4)“亚健康”人群的增长

“亚健康”人群的比率越来越大,约占人口总数的70%以上,对营养产业的发展是一的新的推动。

(5)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功能性食品的发展

近半个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取得了极其迅速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人体生理学、遗传学及相关分支学科的发展,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饮食营养与躯体健康的关系,认识到如何通过营养素的补充及科学饮食去调节机体功能进行预防疾病。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懂得了如何利用功效成分去研制开发功能性食品,使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从而推动了功能性食品的发展。

(6)回归大自然加速了功能性食品的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股回归大自然的热潮兴起,遍及全球。富含膳食纤维、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热量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从而也推动了功能性食品的发展。

5、我国功能性食品迅速发展存在的问题

截止到2011年1月份,我国涉及到保健食品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工作文件共100余条,主要覆盖注册、生产、流通环节的部级法规及其各环节的标准规范性文件,基本上形成了我国的保健食品的管理标准体系。但是保健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也暴露了当前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1)保健食品法律法规不健全,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行为缺少法律依据目前《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已经颁布实施,仅明确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保健食品实施严格监管,对保健食品品种管理、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没有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尚未出台,核心法规《保健食品注册管

理办法(试行)》不完善,缺乏新功能、新原料、再注册等配套的管理办法、监管出现多头管理,部门间缺乏沟通与信息交流,彼此间的规范性文件出现不协调的局面;保健食品监管缺乏法律依据,影响了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和监管工作的开展。

(2)非法添加违禁物品情况时有发生

一些企业为突出产品的功能效果,擅自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物品,如在减肥类产品中非法添加麻黄素;在抗疲劳产品中非法添加枸橼西地那非;在促生长发育类产品中非法添加生长激素等,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

(3)个别企业违规生产,存在安全隐患

个别企业虽然通过了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审查,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违反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此外,保健食品生产委托加工现象普通,但由于委托双方各自所负的责任不够明确或难以界定落实,部分加工的方式增加了保健食品受污染的环节,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异地委托加工也加大了保健食品监督难度。还有个别企业不按照批准的配方、工艺组织生产,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给产品安全留下了隐患。

(4)非法经营的保健食品屡禁不止

这些产品有的盗用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有的冒用保健品标志,有的将普通食品当作保健食品进行宣传,有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等等,严重扰乱了保健食品市场。有的开展“专家咨询”、“免费检测”、“义诊”等活动,骗取消费者的信任,诱导其购买产品;有的大量散发传单,寄送邀请函,开办讲座等活动,将群众聚集到临时租用的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诱导消费者盲目购买其推销的产品,增加了监管工作的难度。

(5)保健食品虚假夸大宣传严重

流通环节,产品标识和功能声称不够规范,广告存在夸大现象,影响行业的整体信誉。保健食品历来是假冒伪劣的“重灾区”,一些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牟取暴利,利用报刊、电视等媒体的广告大肆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产品说明书和标签不按批准内容印制,擅自增加保健功能,扩大适用人群,变更食用方法和食用量,甚至故意混淆食品与药品的界限。还有其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以新资源食品文号、卫生许可证号、地方批准文号等冒充保健食品生产销售,声

称保健功能,甚至夸大声称治疗功能,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保健食品市场秩序。

(二)、保健食品的定义

保健食品又称功能性食品,它既有食品的一般功效,又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功能。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关于保健食品的提法,国际上并无统一定义,世界上各国的提法略有差异,但是强调食品的第三功能这一观点已为全世界公认。国际上对保健食品用过保健食品(Health Foods)、营养食品(Nutritional Foods)、革新食品(Reform Foods)、功能食品(Functional Foods)等名称。

1、我国对保健食品的定义

原《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保健食品为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该产品不得有害于人体健康,其产品说明书内容必须真实,该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说明书一直,不得虚假。也就是“保健食品”是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食品。

卫生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三条将保健(功能)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为目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再次对保健食品进行了界定,即保健食品是制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这些表明。保健食品是具有特殊保健功能,适用于特人群食用,具有调节集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2009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在该条文释要中表明: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保健食品,是指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5],不涉及疾病治疗、预防功能的食品。《食品安全

法》条文将保健食品的疾病预防功能排除在外,强调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表1),并指出:目前已批准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体力疲劳、减肥、改善生长发育、提高缺氧耐受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改善睡眠、改善营养性贫血、出金泌乳、缓解视疲劳、辅助降血压、出金消化、通便、补充营养素等28种,将补充营养素也可作为保健食品。

表1 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

总之,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了保健食品:①必须是食品,具备食品的法定特征;

②必须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③必须有明确的适用人群对象;④不同于药品;⑤其配方和用量必须具有科学依据;⑥必须具有法规依据。

2、我国台湾

1999年2月我国台湾颁发了《健康食品管理法》共7章31条,还指定了《健康食品管理办法细则》、《健康食品申请许可办法》等十余部配套法规。在台湾“健康食品”是指“提供特殊营养或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特别加以标示或广告,而非以治疗、矫正人类疾病为目的食品”,智力的“特殊营养”是指有明确保健功能之成分,并需要经台湾卫生署认定,即我们所说的“功效成分”。

3、日本

1989年日本将功能食品定义为“具有与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止疾病、恢复健康等有关功能因子,经设计加工,对生物体有明显调整功能的食品”。其特点如下:①由通常食品所使用的材料或成分加工而成。②以通常形态和方法摄取。③标有生物调整功能的标签。1991年7月,将功能食品改为“特定保健食品”,指出“特殊保健用食品”是指根据掌握的有关食品(或食物成分) 与健康关系的知识,预期该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并经批准允许在标签声明人体摄入后可产生保健作用的一类食品。这类食品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能够祈祷改善饮食生活、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作用。

(2)食品或其有关成分的保健作用,必须有医学、营养学证明。

(3)食品或其有关成分的适当摄取量是依据医学、营养学进行设计的。

(4)食品或其有关成分,从饮食角度看是安全的。

(5)有关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试验方法;定性及定量试验方法必须已了解清楚。

(6)同种类食品一般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受到严重损坏。

(7)不是很少能够吃到,而是日常可以吃到的食品种类。

(8)非药片型、胶囊型,而是通常形态的食品。

(9)食品或有关成分不属于常用医药品种类。

1989年4月,日本厚生省对功能食品做了进一步说明,“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实现身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以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有关调节功能的工程化食品。”

4、美国

美国将保健(功能)食品一般称健康食品,也称设计食品、功能食品、营养药物食品、医用食品等。美国1983年出版的[6]《食物与营养百科全书》称健康食品是“指那些被人们认为有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甚至有治疗疾病功效的食品”。在《食物与营养百科全书》中,列出了123种健康食品。

1990年美国FDA 制定《营养标签与教育法案》(Nutritional labeling and education act. NLEA,1990),提出了食品成分和特定疾病之间的关系,即在一种食品的标签上可标以所含某种营养素与“疾病”、“健康”有关声称的食品。1993年开始许可某些特定食品使用“能降低疾病危险性”的声称。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克林顿总统签署了《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Dietary supplement health and education act,DSHEA,1994),该法规定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是“含有一种或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草药或植物药、氨基酸,用于增加整体膳食摄入量以补充膳食的膳食物质或前述任何成分的浓缩物、代谢物、提取物及组合物所构成的产品。(不包括烟草)”法规明确指出,膳食补充剂应被视为食品,这些产品可以制成任何形式,如胶囊、软凝胶、粉状物、浓缩物或提取物,但必须标明是膳食补充品而不是食品添加剂、常用食品或餐饮品。

1995年,美国食品工艺学家协会在芝加哥召开了以保健品作为主要议题的

新型食品和食品工业发展方向研讨会,仍未能确定功能食品明确的、权威的定义,但提出了设计食品(designer foods)概念,设计食品指经过设计加工,具有某些胜利功能,能预防和治疗某种疾病的食品,如低脂食品和强化食品等。

美国《联邦法规》21卷(食品与药品卷)第105部分对特殊膳食用食品的《通用总则》、《标签陈述》做出了相关说明。《通用总则》对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定义与解释进行了具体规范,指出《联邦食品、药品与化妆品法案》第201部分对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定义:是指区别于普通食品的专门食品,其用途包括满足因生理、身体、病理等原因(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疾病、康复、妊娠、哺乳期及食物过敏、超重等状况)所产生的专门膳食需求。这类食品所针对的人群有年龄要求(包括但不限定于婴幼儿期人群),其形式主要是用维生素、矿物质或其他的膳食物质补充或强化于普通膳食之中。一种专门用食品,无论其是否做出相关声明或是否被描述为普通用途,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它的食品用途就是“特殊膳食用”。此外,除了专门用以实现糖或其他营养甜味剂无法实现的食品自然特性外,食品中人造甜味剂的使用应被视为一种对于热量与可利用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调节,或是一种在糖尿病膳食中的使用,因此,可被视为是一种“特殊膳食用”。

5、欧盟

1996年4月当时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 欧洲分部邀请了食品企业和学术界的50 位专家到法国尼斯(Nice)举行了“欧洲功能性食品科学:共呢感性食品现状”第一届全会,讨论有关“功能食品的科学概念及其功能成分应用的科学基础”,会上研讨了包括胃肠功能、行为心理功能、脂肪代谢功能等6 个方面的食品功能学研究成果,并以此揭开了欧洲范围内开始大规模研究功能食品工作。以后几年, ILSI 连续召开了多次以“功能食品”为主题的研讨会并资助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以此促进欧洲国家在功能食品的认识和管理上取得一致意见。尽管欧洲的食品企业和消费者经常使用“功能食品”这一概念,但尚没有在法律上明确定义它。在管理上“功能食品”是既非食品又非药品的“灰色地带”。许多欧盟国家反对使用这一概念,理由是“所有食品都具有某些方面的功能”。1995 年,英国农渔食品部(MAFF) 为了将“功能食品”与强化维生素、矿物质的早餐谷物类营养强化食品相区分,提出了“功能食品”的概念:即含有某种具有医学和生理作用(而非仅仅营养功能) 成分的食品。与此同时,英国营养基金会(BNF) 还给

出了“功能食品”的四大特征:①具有食品的形状(不是胶囊或粉剂);②天然成分,但可以是非天然的浓缩物或通常并不作为食品食用的物质;③作为日常膳食的一部分,没有专业指导下服用也是安全的;④具有促进健康的作用(而非简单地补充营养素的作用) ,这种作用通常出现在标签或宣传上。

1989年5月欧盟委员会发布89/398/EEC《关于统一各成员过供特殊营养用食品法律的指令》,定义了特殊营养食品,指出“特殊营养食品是指因其具有特殊成分或特殊生产方法而与普通食品有明显区别的食品,该食品适宜于在它们内说明中所述的营养目的并在销售时说明其适用性”。该食品的性质或成份必须适合特殊营养用途;还必须适用于普通食品的任何强制性规定,除非这些食品发生了变化。

其特殊营养用途必须满足以下特殊营养需求:①某类消化或代谢紊乱者;②某类处于特殊生理状况,且能通过控制食品中某些物质的摄取而获得特定益处的人;③健康状况良好的婴幼儿。满足①、②要求的食品也可以称为“疗效食品”。

1990年,瑞典采用了一种自己规定的健康声称计划,并于1996年修订。允许健康声称包括两部分:已获批准的八项膳食与健康关系信息中的一项,加上产品成分的信息(基于功能的声称)。已认可的情况包括:肥胖(能量)、血胆固醇(脂肪质量)、血压(钠)、动脉粥样硬化(血压、血清胆固醇及鱼油中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便秘(膳食纤维)、骨质疏松(钙)、龋齿(已酵解的碳水化合物)和铁缺乏(铁)。作为这一项目后盾的食品企业和零售组织,最近建议应扩充包括产品的特异生理作用(功能性食品特征)的声称。

6 韩国

韩国的功能食品起步比较早,目前,韩国已经成为亚洲功能食品最大的市场之一。在韩国,功能食品被称为“健康/功能食品(Health/Functional Foods,HFFs)”。2002年8月,韩国颁布了《健康/功能食品法》(The Health/Functional Food Act,HFFA),并于2004年1月正式生效,这是对保健食品进行管理的主要法规之一。

(1)定义

HFFA 将HFFs 定义为“含有营养成分或其他具有营养或生理功能、以补充正常饮食为目的的物质( 浓缩形式) ”。HFFA 规定HFFs 要以可计量的形态( 如

丸剂、片剂、胶囊、液体) 进行生产,以便更好地进行良好操作规范管理。

HFFA 把HFFs 作为一个新的食品种类从传统食品中分离出来。HFFs 分为日常健康/功能产品和特种健康/功能产品。日常健康/功能产品主要包含以前《食品卫生法》监管下的具有功能声称的那部分食品,如营养补充剂、人参及其产品。在HFFA 实施之后,又新增加了绿茶提取物( 抗氧化) 、大豆蛋白( 降低胆固醇) 、红曲米( 降低胆固醇) 、低聚果糖( 维持良好胃肠功能) 、植物菑醇( 降低胆固醇) 5 种,目前日常HFFs 共37 种。日常健康/功能食品的活性成分不需要进一步检验,其产品功效也不需提供特殊的证据来证明。但许多HFFs 配方中所用的活性成分不在该表之列,是新的活性成分,需要经过韩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Korea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KFDA) 的审批,这类产品属于特种健康/功能产品。

(2)管理法规及标准

《健康/功能食品法》(The Health/Functional Food Act,HFFA)规定,韩国食品药品管理局(KFDA)负责HFFs 上市前的安全性和功效性的评审工作。KFDA 有一个由80 名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下设6 个分会,分别就法规、GMP、进出口、新活性成分、标准、规格及标签与广告方面向KFDA 提供建议。

在HFFA 颁布之前,营养补充剂、人参产品、专门为病人准备的食品等和其他普通食品一样,是由《食品卫生法》(Food Sanitation Act,FSA) 来监管的,没有评价体系。韩国健康福利委员会( The KoreanHealth and Welfare Committee of National Assembly) 于2000 年11 月提出制定HFFA 的议案。2002 年8 月颁布了HFFA,用于管理HFFs 的安全性、功效性及标识,其目的是通过确保新活性成分的安全性以提高公共健康。该法于2004 年1 月正式生效。该法成为韩国管理保健食品的重要法规。

在审批制度上,HFFs 在进入市场前,必须通过过安全性和功效性的检验。已收录在日常健康/功能食品目录中的HFFs,可以不必再进行安全、功效评估。如果生产商或经销商拟上市的产品所含功效成分不在日常健康/功能产品之列,或生产商或经销商欲在韩国销售不在日常健康/功能产品之列的HFFs,则必需通过新活性成分的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以及终产品的规格及分析检测两个步骤方可申报特种健康/功能产品。

在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上,活性成分的安全性评价是由KFDA 通过审查申请者提交的材料进行的,如: 使用历史、加工过程、消费量、毒理学实验结果、人体实验结果、生物可利用性评价等材料,要根据安全性评价框架科学地进行审评。由于HFFs的目标人群是健康、处于疾病初级阶段或处于风险边缘的个体或者说是亚健康状态下的群体,服用HFFs的效果肯定没有特定条件下的病人服用药品的效果明显,因此,HFFs 的功效评价应区别于药品。对于HFFs的功效评价没有固定的模式,KFDA 会分别对生产商或者销售商提供的证据进行单个研究证据的审查,还同时对证据进行整体审查,以判断证据是否可靠。

在标签标识及功能声称上,HFFs 的标签上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健康/功能食品”字样、产品名称、含量、营养功能信息、成分、保质期、储存条件、生产厂家名称及地址、服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警示语如“本产品非药品,无法预防或治愈人类疾病”等。HFFA 规定营养素功能声称、其他功能声称及降低疾病风险的声称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一致。日常健康/功能食品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具有RDAs,可以进行营养素功能声称。膳食纤维补充剂的主要功能声称为维持体形和保持良好的胃肠道功能。对于特种健康/功能产品,2005 年10 月,KFDA 审查通过了23 种活性成分及27 种特种HFFs。大部分HFFs 进行的功能声称是其他功能声称,降低疾病风险的声称仅用于木糖醇降低龋齿风险的声称。

在生产管理方面,自2006年2月起,强制执行GMP,以便企业控制生产过程和产量质量。在卫生安全兼顾方面,成立了食品安全政策委员会,以协调各部门业务,避免因负责部门众多、分工不明,导致管理不力和互相扯皮的现象。

韩国是少数制定了功能食品法规的亚洲国家之一,韩国对功能食品采取了分类进行严格的管理,为我国功能食品法规标准的完善提供了借鉴。

7、其他国家对特殊用途食品的概念与分类

加拿大营养科学局(CBN)将功能食品定义为:功能食品是日常膳食的一部分,外观与传统食品相似,除基本营养功能外,还具有生理学益处或减少慢性疾病危险的食品。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当局(ANIFA)对功能食品描述为:外观与传统食品相同,并作为正常膳食的一部分,但经加工后除提供营养素需要外,还有生理学作用的

食品。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对功能食品采用美国学者Bloch 和Thomson所提出的相似定义,即功能食品除含有传统营养素外,还有健康益处的任何加工过的食物或食物成分。

前苏联学者Breckman教授则从人体健康状态考虑,认为人可分为三类人群,一是健康人,二是病人,三是亚健康人或称诱发病者(elicitillness state)。亚健康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不注意调理膳食,改变日常生活陋习,日积月累,机体就会产生疾病。但是如在膳食中加以调节,促使机体逐渐向健康状态转化,可以转化为健康人。因此,他认为:一般食品用于健康人,药品用于病人,功能食品则作用于诱发病者人群,是为诱发病态人体所设计的。

(三)功能(保健)食品的内涵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对功能(保健)食品的定义、称谓和划分范围略有区别,但是以下几点是一致的。

1、食品属性。保健食品是食品,应符合普通食品的基本要求。能提供一种或多种营养素。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安全无毒,但又不是普通食品。

2、功能属性:保健食品除了具有一般食品皆具备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形)外,还具有一般食品所没有的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第三功能,可满足特殊人群生理机能需要的特殊食品。受食用对象、食用量限制,保健食品并非人人皆宜。

3、非药物属性。保健食品不是药品,这类食品是以具有某一功能的动物、植物或天然物作为原料,在“医学上或营养学上具有特殊要求的特定功能的食品”,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不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简单地说,一般食品是以维持人体生命为目的,药品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功能食品是以调节人体生理活动,以预防或辅助治疗疾病、促进健康为目的的食品。

值得指出的是有些被认为是功能食品的物质,有时与药品也难以界定。如美国FDA批准的健康食品声明中,如钙与骨质疏松、叶酸与新生婴儿神经缺陷、脂肪与癌、脂肪和胆固醇与冠心病等,10种健康食品都与疾病的预防、缓解与治疗有关。欧盟规定的一系列减少疾病危险健康食品也有同样与样品难于分开的

性质。可见功能食品与药品的界限划分问题,还没有很解决。

(四)保健食品的分类

世界各国一般以各国立法为依据对保健食品进行分类。2005年我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发布《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19号),按照保健食品保健功能进行分类,列明了保健食品在申报时必须说明的27种有效保健功能(见表2),2009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将补充营养素也可作为保健食品,这样目前我国的保健食品按功能共有28种。

表 2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27种功能保健食品表

日本将特定保健用食品按保健功能分为六类。

(1)具有调节肠胃功能的食品:含低聚糖的食品(增殖双歧杆菌,使肠内保持良好的环境)以及含食物性纤维的食品。现在,在被批准的85种特定保健用食品中,此类功能食品占比例最大。

(2)适于胆固醇高人群食用的食品:可阻碍胆固醇吸收的食品,如含大豆蛋白质的食品及含聚氨基葡萄糖的食品。

(3)适于血压高人群食用的食品:利用杜仲茶制成的食品。其中所含的杜仲茶配糖体,具有扩展血管、促使血流畅通、抑制血压升高作用。

(4)有助于矿物质吸收的食品:含有柠檬酸苹果酸钙的食品和含有可促进钙吸收的酪蛋白含硫蛋白肽的食品,以及含有可促进铁吸收的血红铁的食品等。

(5)除去引起过敏成分的食品:降低了引起过敏性皮炎的成分的食品,如含球蛋白的大米(被允许标志为“抑制过敏的大米”)、适于慢性肾病患者的低磷奶粉。

(6)防龋齿的食品:以不含龋齿菌营养源作甜味料的食品,或含有可抑制龋齿菌增殖成分的食品。

美国联邦法规(§101.72~§101.79)允许在食品标签上做健康声明的有8 种:

①含钙食品能预防骨质疏松症,但必须声明钙摄入足够量是重要的,而日摄入量超过约每日200mg并非对健康有利;

②低脂肪食品能预防癌症;

③低钠食品能预防高血压;

④低饱和脂肪酸和低胆固醇食品能预防冠心病;

⑤含纤维素的谷物制品和水果、蔬菜制品能预防肿瘤;

⑥含食用纤维,特别是可溶性纤维的水果、蔬菜和谷物制品能预防冠心病;

⑦水果、蔬菜能预防癌症;

⑧含叶酸的食品能预防神经管束缺陷。

二、保健食品检测技术现状

自1996年我国卫生部发布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以来,我国对保健食品加强了监督管理以保证保健食品的质量,并对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说明书实施审批制度,要求保健食品的配方组成及用量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

分,如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不能明确功效成分,应确定与保健功能有关的主要原料名称。目前关于保健食品的检验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常规项目

保健食品作为食品的一种类型,应具有食品的一般特性,如为人体提供主要营养的是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内容就应该在标签上体现,此外还有很多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和常量及微量元素;此外,保健食品也涉及感官、毒理、理化、微生物、化学残留等项目,如《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规定了铅等重金属、食品添加剂、菌落总数等理化、微生物项目的技术要求,这些项目的检测与食品检验一致,已有较完善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二)功效成分

功效成分是保健食品中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技能的物质,是保健食品保健功能的关键所在,也是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我国GB 16740-1997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标准规定,保健(功能)食品应有与功能作用相对应的功效成分及其最低含量。功效成分主要包括:

1、多醣类:如膳食纤维、香菇(香菇食品)多醣等;

2、功能性甜味料(剂):如单糖、低聚糖、多元醇糖等;

3、功能性油(油食品)脂(脂肪酸)类: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磷酯、胆碱等;

4、自由基清除剂类:如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光甘酞过氧化酶等;

5、维生素(维生素食品)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

6、肽与蛋白质(蛋白质食品)类:如谷光甘肽、免疫球蛋白等;

7、活性菌类:如聚乳酸菌、双岐杆菌等;

8、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食品)类:如硒、锌等;

9、其他类:二十八醇、植物甾醇、皂甙(苷)等。

按照《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要求,企业在申报保健食品时应提供产品的功效成分和功效成分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并说明功效成分在保健食品中所处地位,因此一般来说,保健食品功效成分都有一定的检测方法,但是由于保健食品配方复杂,原料种类多,其中的功效成分又很少,在大量干扰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增加了检测的复杂性。1999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保健食品国际研讨会上,中外学者一致认为保健食品要长期稳定地健康发展,必须首先明确功效成分,解决功

食品胶体综述

摘要:综述了黄原胶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并对其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根据黄原胶特殊的结构,分别阐述了其流变学性、增稠性和稳定性、耐酸碱盐稳定性、复配性和其他性能如悬浮性、乳化性和冻融稳定性等功能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在食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黄原胶结构功能特性应用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xanthan gum Abstract: The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 characteristic of xanthan gum were reviewed, and also analyz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about xanthan gum in food to the special structure of xanthan gum,respectively expound the rheology, thickening and stability, resistance to acid and alkali salt stability, distribution and other performance such as suspension, emulsification and freeze-thaw stability feature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features in food. Keywords: xanthan gum;structure;features;application

功能性食品的科学概念

功能性食品的科学概念 一.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功能性食品的概念 功能食品也叫保健食品或营养食品或机能性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多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有以治治疾病为目的食品。 保健食品有以下特点:二.保健食品有以下特点:保健食品有以下特点1.保健食品是食品,且多毒、多害,符合应 有的营养要求; 2.保健食品必须具有功能性; 3.保健食品适合特定人群食用。4.保健食品的配方组成和用量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5.它有以治治为目的,有能摄代药物对病人的治治作用。6.保健食品有仅需由卫生部指定的单位进行功能评价和其他检验,而且必须经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初审同意后,报卫生部审批。 三.功能性食品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 1. 增强免疫力; 2. 延缓衰老; 3. 辅助降血脂; 4. 辅助降血糖; 5. 抗氧化; 6. 辅助改善记忆 7. 缓解视疲劳; 8. 促进排铅; 9. 清咽;10. 辅助降血压;11. 改善睡眠;12. 促进泌乳;13. 缓解体力疲劳;14. 提高缺氧耐受力;15. 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16. 减肥;17. 改善生长发育;18. 增加骨严有;19. 改善营养性贫血;20. 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21. 祛痤疮;22. 祛黄褐斑;23. 改善皮肤水分;24. 改善皮肤油分;25. 调节肠道菌群;26. 促进消化;27. 通便;28. 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 四、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

项目目的有效成分摄摄摄定摄摄时摄摄摄量毒性量效关系制品规不药品治治疾病单一、少少、已已医生生病时医生规定有有同程有毒性严严严严功能性食品调节生理功能、增进健增单一或复合+未已物质消消消随时较随意多量摄摄一多多毒有不严不有不严严 §8-2 功能性食品的常见基料 (保健食品常用的功效成分) 一、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蛋白质、多肽、 1.超氧化物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A.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 B.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SOD预防炎症、关节病等。 2.大豆多肽大豆多肽(由3-6个氨基酸组成):大豆多肽 A.增强肌肉运动力、加速肌红蛋白的恢复; B.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 3.谷光甘肽谷光甘肽(GSH): 谷光甘肽 A. 消除自由基; B.射线、放射性药物或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能够起到有力的保护作用; C.防止皮肤老化和色素沉积等等。 4.牛磺酸(存在于坚果、豆科植物的籽实中):4.牛磺酸 A. 增强学习记忆力; B.改善是神经功能; C.抗氧化作用; D.促进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 E.免疫调节作用。 二、具有保健功能的碳水化合物:具有保健功能的碳水化合物: 1.膳食纤维:膳食纤维

食品中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综述

食品中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综述

食品中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综述 王盼盼(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6) 摘要:蛋白质的功能性质是指食品体系在加工,贮藏,制备和消费期间影响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性能的那些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有助于在食品加工业中正确使用蛋白质,也利于食品营养成分的保持和利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与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在加工中的变化及食品中常见的蛋白质资源. 关键词:蛋白质;功能特性FunctionalityofFoodProtein WANGPanpan (CollegeofFoodScience,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Functionalityoffoodproteinreferstothatfoodproteinisaffectedbyphysicalandch emical propertiesduringtheprocessing,storage,preparationandconsumption.Proteinfunctionalp roperties arestudiedisnotonlyadvantagetouseproteinintheproperwaybutalsoisadvantagetomaintai nand utilizenutritionoffood.Thispapersummarizedthestructureoffoodproteinandcommonprot ein.The definition,classification,impactfactorsandchangesintheprocessingarealsosummarized Keywords:protein;functionality 主要内容 (1)蛋白质的四个功能特性:蛋白质的水合性质,蛋白质的表面性质,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的性质及蛋白质的感官性质(2)蛋白质的结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3)影响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内在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4)蛋白质在热处理,低温处理,脱水处理,辐照处理,碱处理,氧化处理,机械处理,酶处理等作用下.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变化(5)常见的食品蛋白质及蛋白质新资源(6)肉制品中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前言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构成单位为氨基酸,是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构成,某些蛋白质分子还含有铁,碘,磷,锌等.蛋白质是生物体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蛋白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还是食品的主要成分,给机体提供必需氨基酸,蛋白质还是一类重要的产能营养素. 蛋白质会对食品的质构,风味和加工性状产生重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功能性质.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是指食品体系在加工,贮藏,制备和消费期间影响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性能的那些物理和化学性质.如蛋白质的凝胶作用,溶解性,泡沫,乳化作用和黏度等在食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诸多性质.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

《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Functional Food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科专业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食品专业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功能性食品被誉为“21 世纪的食品”,它是当今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涉及到化学、生化、医学、药学、食品工程等众多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和发展,将前面所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综合运用,利用我国食品资源、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和开发出保障人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管理、生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与功能性食品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2、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因子或成分的生理功能; 3、了解各类功能性食品资源的特点; 4、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制; 5、理解和掌握功能性食品的设计原则; 6、了解我国各类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方法; 7、为学生从事有关功能性食品的生产、科学研究和产品创新打下基础。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功能性食品学,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相互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科学,涉及功能性食品生物化学、营养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内容,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应用及市场状况。 (二)教学内容: 1.掌握功能性食品的概念或定义; 2.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演替过程; 3.了解功能性食品基本特征及分类; 4.了解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功能因子

功能性食品(参考)

10个题:名词解释4个,问答6个。 1、功能(保健)食品系指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又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类食品。 2、亚健康:身体的确有不适但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状态。它是人们表现在身心情感方面的出于健康与疾病知道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作用:功能性食品除了具有普通食品的营养和感官享受两大功能外,还具有调节生理活动的第三大功能,也就是其体现在促进机体健康、突破亚健康、祛除疾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功效成分: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4、牛初乳:是指母牛分娩产犊后乳腺在7d内(有时仅指2~3d内)所分泌的乳汁。 5、自由基又叫游离基:它是由单质或化合物的均裂而产生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 6、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 7、疲劳:在劳动或运动过程中,由于劳动或运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改变而导致或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称为疲劳。 8、低聚糖(功能食品配料)或寡糖:由2——10个分子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 9、膳食纤维:指凡是不能被人体内源酶消化吸收的可食性植物细胞、多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物质的总和。 10、良好生产规范(GMP)的概念为保障食品安全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先进的管理系统。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防御氧化损伤的一种重要的酶,能催化底物超氧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维持细胞内超氧自由基处于无害的低水平状态。 11、我国功能(保健)食品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我国保健食品发展过程大体都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保健食品,为初级保健食品,仅根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知该类食品的功能,未经严格的实验证明或严格的科学论证。这代保健食品包括各类强化食品及滋补食品,如鳖精、蜂产品、乌骨鸡、螺旋藻等。 第二代保健食品,这代食品必须经过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其具有某项保健功能。如三株口服液、脑黄金、脑白金、太太口服液等。 第三代保健食品,这代食品不仅需要经过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保健功能,还需查明具有该项保健功能的功能因子的结构、含量及其作用机理。如鱼油、多糖、大豆异黄酮、辅酶Q10等。 12、保健食品与一般食品和药品的区别: 与药品的区别:1,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功能性食品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生理节律,增强集体的防御功能,以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 2,功能性食品要求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在正常摄入范围内不能带来任何毒副作用。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3,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可按机体的正常需要自由摄取。 与一般食品的区别:一般食品为健康人所摄取,从中获取各类营养素,并满足色、

功能性食品论文

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当前国外已将功能性食品研究作为新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功能性食品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针对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及概念、功能因子、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功能性食品的科学发展趋势等方面逐一加以综述。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功能因子现状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自欧洲爆发疯牛病以来,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是更天然、绿色,无任何人工添加剂。现代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证明,食品不仅能满足各种营养需求,而且还有调控机体的多种功能[1-4]。 1 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及概念 1.1 功能性食品的起源 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生产起源于日本,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时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巨额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日本民众健康观念的转变[5]。这是现代功能性食品产生的缘由。但是,随着日本功能性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高额利润的获取,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纷纷投身进来,积极资助基础研发,并且鼓励发展生产[6]。就这样,现代功能性食品由诞生、发展到壮大,逐渐成长起来。 1. 2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科研人员20年前提出的,但是直到现在尚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7]。不同国家、组织和学术团体给出的概念是不相同的[8],虽然概念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理念[9],即:食物中含有一种无论是否属于营养素的组分,只要其有益于机体组织健康,减少相关疾病风险;或其具有超出原有食品营养功能,对机体产生有益生理和心理作用的食品,均可称为功能性食品。同时,一致性认为:功能性食品可以通过添加、浓缩、提取和发酵等工艺获得。它的组分可以是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宏量营养素,如:抗性淀粉, n-3脂肪酸;也可是摄入量超出日常推荐水平的必需微量营养素;还可以是具有或者不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非必需的食物组分[10]。 2 功能因子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教学教材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

《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Functional Food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科专业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食品专业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功能性食品被誉为“21 世纪的食品”,它是当今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涉及到化学、生化、医学、药学、食品工程等众多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和发展,将前面所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综合运用,利用我国食品资源、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和开发出保障人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管理、生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与功能性食品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2、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因子或成分的生理功能; 3、了解各类功能性食品资源的特点; 4、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制; 5、理解和掌握功能性食品的设计原则; 6、了解我国各类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方法; 7、为学生从事有关功能性食品的生产、科学研究和产品创新打下基础。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功能性食品学,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相互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科学,涉及功能性食品生物化学、营养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内容,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应用及市场状况。 (二)教学内容: 1.掌握功能性食品的概念或定义; 2.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演替过程; 3.了解功能性食品基本特征及分类; 4.了解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功能性低聚糖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摘要:功能性低聚糖具有糖类某些共同特性,而人体胃肠道内没有水解功能性低聚糖酶 系统,也不被人体胃酸降解,不在小肠吸收,可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为双歧杆菌所利用,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双歧杆菌(Longus Bifidobacteria)增殖因子。以低聚木 糖、大豆低聚糖为例,重点阐述了其化学结构、特点.综述了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效和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功能性低聚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生理功效 前言:目前,功能性低聚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功能型食品基料,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在国外,功能性低聚糖已被广泛制成各种营养疗效滋补剂和高级糖果饮料。更被大量的作为医药制剂和含流汁病人的能源。日本已有l0多家公司生产含功能性低聚糖的保健食品。美、英、法等国也都大量生产低聚糖饮料、食品。目前, 我国也陆续有了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等批量生产[4]。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1.功能性低聚糖的基本概念及市场发展 低聚糖又称为寡糖(Oligosaccharides),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广泛存在于各种天然食品中,如水果、牛奶、蜂蜜、蔬菜等。并不是所有的低聚糖都成为功能性低聚糖, 只有在人体肠胃道内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为双歧杆菌所利用的低聚糖才称为功能性低聚糖。低聚糖可分类为普通低聚糖和功能性低聚糖(Functional Oligosaccharides)两大类。普通低聚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酸糖、海藻糖和麦芽三糖等,它们可被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果糖低聚糖、低聚半乳糖、壳聚糖、壳低聚糖、低聚木糖等,因在人体肠道内不具备分解消化的酶系统,不能被人体胃酸和胃酶所降解,不能消化吸收,而是在人体发挥独特的生理功能,他们是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因子。 功能性低聚糖首先由日本传入我国,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和推广下,其被列入了国家轻工行业标准QB/T2492-2000。其中的许多产品被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推荐为“营养健康倡导产品”。目前,中国功能性低聚糖的产能约12万吨,实际产能只有7万吨左右,国内市场需求量在6万吨左右,世界需求量却高达135万吨。 2.低聚木糖 2.1低聚木糖的结构与加工特性 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又称木寡糖,是由2~7个木糖残基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构成的低聚糖,其组成又以木二糖和木三糖为主[1]。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概况及我国功能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概况及我国功能食品存在的问题 以及前景 摘要:主要介绍了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我国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动向和前景。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概况问题动向前景 Abstract:Describes the origin of functional foods,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and our problems in functional foods and functional food res earch trends and prospects. Keywords:Functional food Overview problems res earch trends prospects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膳食功能不再满足于提供足够的营养素,而是从传统营养学的“营养足够”概念升华到“最佳营养”,从重视“延长寿命”升华到重视“生活质量”,人类健康已成为食品开发的主题。研究食物功能成分,开发功能食品已成为国际上食品研究瞩目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当前。功能性食品强调膳食原料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本文对该食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动向及前景作一综述。 一、功能食品的起源及概念 1.1功能性食品的起源 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生产起源于日本,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时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巨额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日本民众健康观念的转

变。这是现代功能性食品产生的缘由。但是,随着日本功能性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高额利润的获取,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纷纷投身进来,积极资助基础研发,并且鼓励发展生产。 就这样,现代功能性食品由诞生、发展到壮大,逐渐成长起来。 1.2功能性食品的概念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科研人员20年前提出的,但是直到现在尚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不同国家、组织和学术团体给出的概念是不相同的,如:在日本功能性食品定义为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用以改善人体健康功能的特殊用途,并印有FOSHU许可标志的上市食品。在美国和加拿大,功能性食品定义为一种经过加工而具有生理益处,或可降低慢性疾病风险的,超过传统食物营养功能的食品类型。在我国,功能性食品是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适宜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类食品。这类食品除了具有一般食品都具备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外,还具有一般食品所没有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 二、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概况 2.1国际发展概况 目前,功能性食品已经成为全球食品生产领域最集中的部分,产领域最集中的部分。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年销售总额大约在100亿到400亿美元,而且还正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市场调研显示,全球功能性食品销售额已经从1995年的113亿美元增至2004年的500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近4倍;2007年功能性食品市场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的5%,未来还将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 国际上功能性食品研发、消费地区主要是美国、日本和欧盟。其中,美国

保健食品与功能性食品申报区别

功能性食品与保健食品的区别 一、定义区别: 功能食品不等于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经过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的,而国外进口的很多所谓的功能食品其实就是食品,连特殊膳食用食品都不是!虽然在国外可能是功能食品,因为象美国,功能食品是不需要特别注册的,管理是相对宽松的。 功能食品如果没有经过SFDA注册,只能是食品,功能食品只是他的一种叫法。 二、制度管理区别: 在中国,只有保健食品才是功能食品,其他的只是特殊膳食用食品,或者压根就只是食品。要宣传功能,就必须符合规定的27种功能的要求,申请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否则只能按照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要求,只能宣传原料的功能。一旦宣传保健功能的就必须是保健食品。 另外还要看原料,如果使用了保健食品可用而普通食品不可用的原料的,也必须申请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才行。 从最严格的管理角度来说,普通食品是不能宣称自己的功能的.特殊膳食用食品可以宣传所含的营养素的功能.保健食品可以宣传整个产品的功能。 三、要求区别: 功能性食品或特殊膳食用的食品:是以食品为主,保健功能为辅。其包装上就不可以注明保健功能或特定人群等保健食品专用词汇。在广东省,特殊膳食用食品是需要经过省卫生管理部门批准的.而普通食品只需要在当地卫监部门备案而已。

保健(功能性)食品审批程序 一、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工作,负责对保健食品的审批;负责进口保健食品的受理、形式审查;组织对保健食品检验机构进行认定。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委托,负责国产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的受理和形式审查;对保健食品试验和样品试制现场进行核查,组织对样品进行检验。检验机构负责注册前的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包括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卫生学试验、稳定性试验其他必要的检测,负责注册中的样品检验和复核检验。 二、保健食品的注册申请与审批程序 (一)国产保健食品的注册申请与审批程序 1.申请者按照《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营养素补充剂申报与评审规定(试行)》、《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试行)》、《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试行)》、《核酸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试行)》、《野生动植物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试行)》、《氨基酸螯合物等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试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生产的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试行)》、《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补充规定(试行)》的要求进行产品研发和资料准备。 2.在确认的检验机构进行相关试验 (1)安全性毒理学试验。 (2)功能学试验(包括人体和/或动物试验)。 (3)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 (4)卫生学试验。 (5)稳定性试验。 (6)兴奋剂、违禁药物等检测报告(申报缓解体力疲劳、减肥、改善生长发育功能时为必测项目)。 (7)原料鉴定、菌种毒力试验等。 3.向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申请资料,由其进行形式审查和试验现场核查并进行样品复核检验后,提出审查意见,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处。 4.保健食品审评中心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审评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符合要求的产品颁发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二)进口保健食品注册申请与审批程序 1.申请进口保健食品注册应当是已经在国外销售1年的产品。 2.在确认的检验机构进行相关试验 (1)安全性毒理学试验。 (2)功能学试验(包括人体和/或动物试验)。 (3)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 (4)卫生学试验。 (5)稳定性试验。 (6)兴奋剂、违禁药物等检测报告(缓解体力疲劳、减肥、改善生长发育) (7)原料鉴定、菌种毒力试验等。 3.向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申请资料,由其进行形式审查,必要时进行试验现场核查并进行样品复核检验后,提出审查意见,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4.保健食品审评中心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审评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符合要求的产品颁发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1.引言 食物--自然界生长的可供人们食用的各种动植物统称为食物。 食物是随人类生存和发展而伴行的最基本的物质。人类在对食物永不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地促进和发展了食物的生产。 在现代社会中,“食物”已不限于其本身的含义,它还蕴涵着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意义。 在人类的生活实践中,食物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食物采集时期(food-gathering period) 公元前8000年以远的时代,人类以生吃肉食,采集野生植物为主; 食物生产时期(food-product period) 公元前8000年以近,包括现代,食物的种类和生产技术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2.食品的概念 食品--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 根据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爱好及其他特殊要求,利用各种动植物原料,采用各种加工处理方法,制成形态、风味、营养价值和功能性质等各不相同的花色品繁多的加工品。 《食品卫生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这是对食品的法律含义。 2.1食品的三次功能 一次功能:维持生命 二次功能:享受功能(嗜好性) 三次功能:调节身体状况(生物防御、老化防止等) 作为商品的食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1)保证卫生与安全 (2)具有一定营养价值及易消化 (3)具有良好的外观(色泽、形态) (4)具有消费者喜爱的风味和良好的口感 (5)食用方便 (6)耐贮运 2.2具有特征性的现代食品 2.2.1 转基因食品(疫苗食品) 运用细胞嫁接、基因改良等生物工程技术,研制开发的食品。既有植物类的,也有动物类的。 2.2.2 仿生模似食品(人造食品) 用科学手段把普通食物模似成贵重、珍稀食物。 仿生模拟食品不是以化学原料聚合而成,而是根据所仿生天然食品所含的营养成份,选取含有同类成份的普通食物做原料,制成各种各样的仿生模似食品。 2.2.3 保健食品(Health food) 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作为保健食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对人的安全性; κ产品的功能性; λ配方的科学性; μ工艺的合理性;

美容功能性食品

美容功能性食品 本章要点 1.皮肤的结构及类型 2.常见的三种皮肤瑕疵 3.影响皮肤健美的主要因素 4.具有美容功能的物质 第一节概述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作用,使身体免受细菌、化学成分及外来物质的侵犯。皮肤能呼吸,内含丰富的血管、皮脂腺导管、神经和毛囊等。健康的皮肤红润、细腻、有光泽,富有弹性。 一、皮肤的结构 1.表皮 表皮位于皮肤的最表层,属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2.真皮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1~2mm厚,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力纤维等组成。 3.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由真皮下层延续而来,使皮肤与深层组织相连,保护神经、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免受机械性损伤。 4.皮肤附属器官 皮肤的附属器官,包括乳腺、汗腺、皮脂腺、毛发和指(趾)甲等。 5.皮肤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皮肤内小动脉先在真皮网状层内分支,形成真皮下血管丛,供汗腺、汗管和皮脂腺的营养。皮肤内淋巴管较少,淋巴液循环于表皮细胞间隙和真皮胶原纤维之间,淋巴管参与皮肤免疫调节。 二、皮肤的类型 皮肤主要分为中性皮肤、干性皮肤、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和脱水性皮肤等几种类型。 1.中性皮肤 中性皮肤是最理想的皮肤,皮肤的油脂、水分含量和酸碱度处于均衡状态,既不油腻又不干燥。皮肤红润有光泽,细腻、柔软且富于弹性,毛孔细小不明显,无任何瑕疵。 2.干性皮肤 干性皮肤分缺水型、缺油型两种,皮肤干燥无光泽,缺乏弹性,毛孔不明显,易长皱纹,但不易长粉刺、面疱等。这种皮肤主要是由于缺水、油脂分泌不足以及衰老等因素造成的。皮肤较白的女性中,约有85%为干性皮肤。 3.油性皮肤 油性皮肤分为普通油性皮肤、超油性皮肤两种,是由于皮脂腺分泌过多皮脂而致。这种皮肤毛孔粗糙,偏碱性,弹性好,不易衰老,但易长粉刺,易吸收紫外线而使皮肤变黑。 4.混合型皮肤 混合型皮肤是指一部分皮肤呈一种特征,而另一部分皮肤又呈另外一种特征。通常是,前额、鼻部和下巴的皮肤呈油性,眼眶周围、两颊和颈部呈中性或干性。 5.脱水性皮肤 脱水性皮肤分为干性脱水、油性缺水两种,皮肤因严重缺水而丧失润湿性。干性脱水皮肤水分散失严重,对物理、化学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敏感;油性缺水皮肤毛孔粗糙,颌部下层脂肪浸润。

(完整版)功能性食品题库及答案,推荐文档

1、什么叫功能性食品?为什么世界上都受到欢迎?功能性食品的定义,是强调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1搞清了许多有益健康的功效成分、疾病发生与膳食间的关系,使得通过改善膳食和发挥食品本身的生理调节功能,达到提高人类健康的目的。2高龄化社会的形成,各种老年病、儿童病以及成人病发病率的上升,引起人们的恐慌。3营养学知识的普及和新闻媒介的大力宣传,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和膳食的关系,对食品、医药和营养的认识水平得以提高。4收入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人们有钱来购买相对昂贵的功能性食品,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特殊营养消费群。 2、什么叫保健食品?它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指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可调节机体的功能,又不以治疗为目的。 ①保健食品首先必须是食品,必须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②保健食品又不同于一般食品,它具有特定保健功能。 ③保健食品通常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产的,不存在对所有 人都有同样作用的所谓“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 ④保健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3、什么叫功能性食品的功效成分?可分为哪几大类? 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称为功效成分或称活性成分、功能因子。富含这些 成分的配料,称为功能性食品基料,或活性配料、活性物质。 1.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如活性多糖、功能性低聚糖等。 2.功能性脂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等 3.氨基酸、肽与蛋白质:如牛磺酸、GSH 、免疫球蛋白、酶蛋白等。 4.维生素和维生素类似物:黄酮等 5.矿物元素: 硒 6.植物活性成分:如皂苷、生物碱、萜类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等。 7.益生菌:乳酸菌类,双歧杆菌。 8.低能量食品成分:包括蔗糖、脂肪替代品等。 4、什么叫健康与亚健康?功能性食品在促进健康方面有什么作用? 健康一词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都处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 无疾病或不虚弱而已。1.身体(躯体)健康:各器官结构功能完好.2.心理健康:精神健康 3.社会适应能力 亚健康是指健康的透支状态,即身体确有种种不适,表现为易疲劳,体力、适应力和应变 力衰退,但又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状态 作用:功能性食品除了具有普通食品的营养和感官享受两大功能外,还具有调节生理活动 的第三大功能,也就是其体现在促进机体健康、突破亚健康、祛除疾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5、功能性食品与医药品有什么区别?功能性食品与药品有着严格的区别,不能认为功能性食品是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的一种中 间产品或加药产品。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功能性食品-2013综述要求

《功能性食品》论文 一、考试形式:课程小论文 名称:《功能性食品》课程小论文 一般名称:***(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及应用 二、课程小论文内容要求(不少于5000字)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背景介绍(名称,组分或化学结构,来源,功效) 2.开发情况 3 生产制造工艺 4 应用产品及市场情况 三、其它要求及评分 1. 课程小论文(总分为100分)要求文字通顺、语言规范、力求简 洁、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5000字(word 4页以上)。 2. 课程小论文格式参考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论文格式(附参考文献), 必须用计算机排版(A4)、字体为小4宋,行距1.25倍。 3. 课程小论文切忌相互copy!如发现则copy者和被copy者一律以 零分处理。 4. 课程小论文电子档必须于2012年6月10日前发至实验18楼1615 室徐环昕老师(Tel: 64252418; E-mail: xuhx@https://www.wendangku.net/doc/8114823500.html,) 5. 小论文成绩,根据论文格式和内容评分(总分为100分)。 6. 根据平时上课的表现(出勤、课堂纪律等情况等),由授课老师给 出平时成绩(总分为100分)。 7. 总课程成绩为:读书报告成绩×80%+(平时成绩)×20% 8 论文格式和内容评分标准

论文结构60分;生产工艺总结20分;开发情况10分;市场及产品10分。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论文结构:60分 A.论文层次分明,内容组织有序:50~60分; B.论文层次一般,内容组织一般:35~50分; C.论文层次不合理,内容组织不合理:35分以下。 (2)生产工艺总结:20分 A.对产品制造生产工艺检索并总结,比较其优缺点。16~20分; B.对产品制造生产工艺检索并总结,不完整。12~15分; C.不能对产品制造生产工艺检索并总结。11分以下。 (3)产品开发情况: 10分 A.涵盖产品的标准,检测方法,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并提出自己见解:8~10分; B.涵盖产品的标准,检测方法等相关内容:4~7分; C.论文缺少相关开发情况:0~3分。 (4)市场及产品:20分 A.检索相关产品并归纳总结其市场情况;16~20分; B.检索相关产品;8~15分; C.论文缺少市场分析:0~7分。 题目(黑体小二号,居中) 摘要(黑体小四)

(完整版)功能性食品

功能食品主要是欧美、日本对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或减少患病的食品的一种称谓,国内更多的是对保健食品的定义。 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欧洲分部的一个由欧洲专家组成的项目小组采用如下功能食品定义:“一种食品如果可以令人信服地证明对身体某种或多种机能有益处,有足够营养效果改善健康状况或能减少患病,即可被称为功能食品。” [1]如果一种功能食品有特殊的生理效应,它的主要成分是常量营养素;如果一种功能食品更多的是作为日常膳食补充剂摄入,它的基本成分是微量营养素。功能食品也能以如下食品成分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些是有一定营养功能但却不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的食品(如某些低聚糖);另一些甚至是什么营养价值也没有的食品(如活微生物和植物化学品)。实际上真正既能补充营养元素(如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营养),又兼具享受功能的是我们每日的膳食,它既能调解消费者的身体机能,又能减少他们患病的危险。 我国功能性食品定义同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功能食品主要是欧美、日本对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或减少患病的食品的一种称谓,国内更多的是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它们的本质相同,均属于食品,但适用人群范围和摄取量有微小的差异。功能食品是普通人可以日常适量摄取的食品,而保健食品更倾向于特殊人群定量摄取的食品,前者包含后者。

图表1:功能食品与保健食品的区别与联系 (二)功能食品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功能食品的产品可以按照消费群体和食物形态两种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按照消费群体方式可以分为营养功能性食品、专用功能性食品、防病功能性食品;按照食物形态方式可以分为功能饮料类和功能食品类。 图表1:功能食品按消费群体分类

国家规定保健食品27种功能 ▲●范文

国家规定保健食品27种功能???????????????27???? ▲只做动物试验▲?????????. ●只做人体试验●?????????. 其他为两者均做??????????????????????. 01增强免疫力▲????? 02辅助降脂?????? 03辅助降糖???? 04抗氧化??? 05辅助改善记忆力????? 06缓解视疲劳●????? 07促进排铅?????? 08清咽功能clearing heat from throat 09辅助降血压???? 10改善睡眠▲???? 11促进泌乳?????? 12缓解体力疲劳▲????? 13提高缺氧耐受力▲??????????? 14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 15减肥???? 16改善生长发育???????? 17增加骨密度????? 18改善营养性贫血??????? 19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 20祛痤疮●????? 21祛黄褐斑●????? 22改善皮肤水分●?????? 23改善皮肤油份●??????? 24通便功能???? 25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26调节肠道菌群??????? 27促进消化????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年版)规定,保健食品可申报的功能从之前的22种调整为27种: 1. 增强免疫力功能。 2. 辅助降血脂功能**。 3. 辅助降血糖功能**。 4. 抗氧化功能**。 5. 辅助改善记忆功能**。 6. 缓解视疲劳功能*。 7. 促进排铅功能**。 8. 清咽功能**。 9. 辅助降血压功能**。 10. 改善睡眠功能。 11. 促进泌乳功能**。 12. 缓解体力疲劳#。 13. 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 14. 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 15. 减肥功能**#。 16. 改善生长发育功能**。 17. 增加骨密度功能。 18. 改善营养性贫血**。 19. 对化学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20. 祛痤疮功能*。 21. 祛黄褐斑功能*。 22. 改善皮肤水份功能*。 23. 改善皮肤油份功能*。 24. 调节肠道菌群功能**。 25. 促进消化功能**。 26. 通便功能**。 27. 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注: ** 动物试验+人体试食试验 * 人体试食试验 # 增加兴奋剂检测 此外,还有一类以补充营养素和矿物质为主的营养素补充剂,与以上27种功能同属保健食品。 同一产品可以申报的功能目前不受限制,但建议不要超过三种,否则较难通过。营养素补充剂不可以申请功能,只可申请与其对应的补充该物质的功效。 4.要申请的保健功能不在27种范围内怎么办? 根据二○○五年四月三十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19号),可以申请保健功能不在已公布27种范围内的新功能,但申请人应当自行进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并向确定的检验机构提供功能研发报告。 产品研发报告应当包括研发思路、功能筛选过程及预期效果等内容。功能研发报告应当包括功能名称、申请理由、功能学检验及评价方法和检验结果等内容。无法进行动物试验或者人体试食试验的,应当在功能研发报告中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关的资料。 5.申报进口保健食品需要完成哪些检验项目? 所有产品必须完成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营养素补充剂除外)、稳定性试验、卫生学检验、功效成份鉴定试验。根据产品的功能和原料特性,还有可能要求申报的产品进行

功能食品论文

中医关于延缓衰老的发现 文法学院 摘要:中国传统医学对延年益寿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珍贵的文献记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现代中医药实验表明,中药可以通过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抗DNA损伤等作用延长机体寿命及细胞的传代能力,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关键词:延缓衰老;中药;药理作用机制 衰老是一种自然的过程,生物分子自然交联学说对此作过比较系统的阐述。该学说在论证生物体衰老的分子机制时指出:生物体是一个不稳定的化学体系,属于耗散结构。体系中各种生物分子具有大量的活泼基团,它们必然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使生物分子缓慢交联以趋向化学活性的稳定。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在抗衰老抗氧化的研究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探明衰老的本质,寻找有效的抗衰老药物已成为当前老年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现就抗衰老中药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人体衰老的机理 1.1衰老是人体机能变缓的直接表现,也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衰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过度氧化、细胞寿命、衰则全身衰、蛋白质老化、内分泌功能减退、荷尔蒙缺失、微循环障碍,而又有较好之实际效验者,当以肾虚致衰之说为最。肾虚致衰是肾元之阳气和肾藏之精气亏损、虚少,五脏气血津液生化无源导致的诸多衰老病态和衰老过程。中医还认为,久病、慢性病没有不损及肾气的,所以又有“病久之疾、穷必及肾”之说。 1.2现代医学理论现代医学认为衰老是机体各种生化反应的综合表现,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端粒与端粒酶的发现使衰老的遗传程序学说有了新进展[1]。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有报道第1,4,7号染色体与X染色体上各自存在着与衰老有关的基因。[2]关于衰老的学说有很多种,氧化自由基学说为1956年由Aging[3]提出,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学说之一。,这表明衰老也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2延缓衰老中药及其药理机制 2.1抗氧化作用正常代谢过程所产生的自由基如果能很快被机体防御系统所清除,不会造成危害,如不能完全被清除,则会使生物大分子遭到损伤,导致人体衰老,大量资料表明,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清除能力下降是引起许多疾病的生化机制,诸如炎症、免疫性损伤、缺氧-再灌流损伤、药物和毒物的损害、营养缺乏、乙醇中毒、放射线损伤、衰老、癌症、休克、氧中毒等均与自由基有关,补充抗氧化剂可使一些疾病得到缓解,无疑为这类疾病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有希望的新路[4]。人参皂苷可明显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及其代谢产物丙二醛含量,能减少自由基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