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届高考数学专题精练3

2010届高考数学专题精练3

决战2010:高考数学专题精练(三)数列

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5(n n S t t =+是实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t 为任意实数,{}n a 均是等比数列 B .当且仅当1t =-时,{}n a 是等比数列 C .当且仅当0t =时,{}n a 是等比数列 D .当且仅当5t =-时,{}n a 是等比数列 2.在实数数列{}n a 中,已知01=a ,|1|||12-=a a ,|1|||23-=a a ,…,|1|||1-=-n n a a ,则4321a a a a +++ 的最大值为( )

A .0

B .1

C .2

D .4

3.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为1

122133n n n a --??

????=?-?? ?

???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最大项为0,最小项为20

81-

B .最大项为0,最小项不存在

C .最大项不存在,最小项为20

81- D .最大项为0,最小项为4a

4.若数列}{,10

!

}{n n n n a n a a 则的通项公式为=为

( )

A .递增数列

B .递减数列

C .从某项后为递减

D .从某项后为递增

二、填空题

1.已知无穷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n n a S -=1,则该数列所有项的和为_________. 2.设1a ,2a ,…,n a 是各项不为零的n (4≥n )项等差数列,且公差0≠d .若将此数列删去某一项后,得到的数列(按原来顺序)是等比数列,则所有数对??

?

??d a n 1,

所组成的集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8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2312a a +=,则5a =___________.

4.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 若272k S =,且118k k a a +=-,则正整数k = . 5.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12-=n n a ,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是n b n 3=,令集合

},,,,{21 n a a a A =,},,,,{21 n b b b B =,*N n ∈.将集合B A 中的元素按从小

到大的顺序排列构成的数列记为}{n c .则数列}{n c 的前28项的和___________28=S .

6.已知等差数列*{}()n a n N ∈的首项10a >,设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且611S S =,则当

n S 取得最大值时,n =____________.

7.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1

3()2

n a n n N =

-∈,设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则30S =______. 8.在等比数列{}n a 中,28a =,164a =,则公比q 为 .

9.已知数列{}n a 是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若7S 是数列{}n S 中的唯一

最大项,则数列

{}n a 的首项1a 的取值范围是 .

10.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a

a a

a a n n --=++++++11121

2

(1≠a ,*N n ∈),验证1=n

时,等式左边= .

11.等差数列}{n a 中,公差1=d ,143=+a a ,则2042a a a +++ = . 12.把数列1

{

}21

n -的所有数按照从大到小,左大右小的原则写成如上图所示的数表,第k 行有1

2k -个数,第k 行的第s 个数(从左数起)记为(,)A k s ,则

1

2009

这个数可记为A (________). 13.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12-,前n 项和为n S 满足1

1

lim n n S a →∞=,那么1a 的值为

____________.

14.正整数集合k A 的最小元素为1,最大元素为2007,并且各元素可以从小到大排成一个

公差为k 的等差数列,则并集1759A A 中元素有___________个.

15.{}n a 是等差数列,281,5a a =-=,则数列{}n a 的前9项和9S =____________. 16.对于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n i i i ,,,21 (n 是不小于2的正整数),如果在q p <时有

q p i i >,则称p i 与q i 是该数组的一个“逆序”,一个数组中所有“逆序”的个数称为此数组

的“逆序数”。例如,数组()1,3,4,2中有逆序“2,1”,“4,3”,“4,1”,“3,2”,其“逆序数”等于4。若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654321,,,,,a a a a a a 的“逆序数”是2,则

()123456,,,,,a a a a a a 的“逆序数”是 .

三、解答题

1.(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8分,第3小题满分6分.

设正数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对任意的*N n ∈,n S 是2

n a 和n a 的等差中项.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在集合k m m M 2{==,Z k ∈,且}15001000<≤k 中,是否存在正整数m ,使

得不等式2

10052

n

n a S >-对一切满足m n >的正整数n 都成立?若存在,则这样的正整数

m 共有多少个?并求出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请构造一个与数列{}n S 有关的数列{}n u ,使得()n n u u u +++∞

→ 21lim 存在,并求出这

个极限值.

2.(本题满分16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6分. 观察数列:

①1,1,1,1,-- ;②正整数依次被4除所得余数构成的数列1,2,3,0,1,2,3,0, ; ③tan

,1,2,3,.3

n n a n π

== (1)对以上这些数列所共有的周期特征,请你类比周期函数的定义,为这类数列下一个周期数列的定义:对于数列{}n a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一切正整数n 都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则称数列{}n a 是以T 为周期的周期数列; (2)若数列{}n a 满足*

21,,n n n n a a a n 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且

232008,2010S S ==,证明{}n a 为周期数列,并求2008S ;

(3)若数列{}n a 的首项11

,[0,)2

a p p =∈,且*

12(1),n n n a a a n N +=-∈,判断数列{}

n a 是否为周期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3.(本题满分22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12分)

定义:将一个数列中部分项按原来的先后次序排列所成的一个新数列称为原数列的一个子数列.

已知无穷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公比均为

1

2

. (1)试求无穷等比子数列{}31k a -(*

N k ∈)各项的和;

(2)是否存在数列{}n a 的一个无穷等比子数列,使得它各项的和为1

7

?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子数列的通项公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试设计一个数学问题,研究:是否存在数列{}n a 的两个不同的无穷等比子数列,使得其各项和之间满足某种关系.请写出你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

【第3小题说明:本小题将根据你所设计的问题的质量分层评分;问题的表达形式可以参考第2小题的表述方法.】

4.(本小题满分20分)已知数列{}n a 和{}n b 满足:

1a λ=,12

4,(1)(321),3

n n n n n a a n b a n +=

+-=--+ 其中λ为实数,n 为正整数. (Ⅰ)对任意实数λ,证明数列{}n a 不是等比数列; (Ⅱ)对于给定的实数λ,试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

(Ⅲ)设0a b <<,是否存在实数λ,使得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n a S b <<成立? 若存

在,求λ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已知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n N ∈的公比为(1)q q ≠,有如下真命题:若

12

2

n n p +=,则1212

()n n p a a a = (其中12n n p 、、为正整数).

(1)若121

22

n n p +=+,试探究121

2()n n a a 与p a q 、之间有何等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2)对(1)中探究得出的结论进行推广,写出一个真命题,并给予证明.

6.(本题满分18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8分) 已知,数列{}n

a 有

p a a a ==21,(常数0>p ),对任意的正整数

n n a a a S n +++= 21,,并有n S 满足2

)

(1a a n S n n -=

。 (1)求a 的值;

(2)试确定数列{}

n a 是不是等差数列,若是,求出其通项公式。若不是,说明理由;

(3)对于数列{}n

b ,假如存在一个常数b 使得对任意的正整数n 都有b b

n

<且b b n n =∞

→lim ,

则称b 为数列{}

n b 的“上渐进值”,令2

1

12+++++

=n n n n n S S S S p ,求数列{}n p p p n 221-+++ 的“上渐进值”。

第3部分:数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D

二、填空题 1.1

2.)}1,4(,)4,4{(- 3.6 4.4 5.820; 6.89n n ==或 7.285

2

- 8.

18

9.()12,14 10.2

1a a ++ 11.80 12.(10,494)

13.±

14.151 15.18 16.13 三、解答题

1.解:(1)由题意得,n n n a a S +=2

2 ①, 当1=n 时,12112a a a +=,解得11=a ,……(1分)

当2≥n 时,有12112---+=n n n a a S ②, ①式减去②式得,12122---+-=n n n n n a a a a a

于是,1212--+=-n n n n a a a a ,111))((---+=-+n n n n n n a a a a a a ,……(2分)

因为01>+-n n a a ,所以11=--n n a a ,

所以数列{}n a 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3分) 所以{}n a 的通项公式为n a n =(*N n ∈).……(4分)

(2)设存在满足条件的正整数m ,则210052)1(2n n n >-+,10052>n

2010>n ,……(6分)

2000{=M ,2002,…,2008,2010,2012,…,2998},

所以2010=m ,2012,…,2998均满足条件,

它们组成首项为2010,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8分)

设共有k 个满足条件的正整数,则2998)1(22010=-+k ,解得495=k .……(10分) 所以,M 中满足条件的正整数m 存在,共有495个,m 的最小值为2010.……(12分)

(3)设n

n S u 1

=

,即)1(2+=n n u n ,……(15分),

则)

1(232221221+++?+?=+++n n u u u n ??? ??

+-=????????? ??+-++??? ??-+??? ?

?-=111211*********n n n ,其极限存在,且

()21112lim lim 21=??

?

?????? ??+-=+++∞

→∞→n u u u n n n .……(18分)

注:n n S c u =

(c 为非零常数),1

21+???

? ??=n S c n n

u (c 为非零常数),

1

+?=n S c n n

q

u (c 为非零常数,1||0<

→ 21lim 存在.

按学生给出的答案酌情给分,写出数列{}n u 正确通项公式的得3分,求出极限再得3分. 2.解:(1) 存在正整数,n T n T a a +=使;

(2)证明:由2132111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 63n n n a a a ++?=-=

所以数列{}n a 是以6T =为周期的周期数列

由231212332008,2010,2008,20102S S a a a a a a ==+=++=?=知

于是12121220081003

21005a a a a a a ??+==????

?-==????

又*150,k k k a a a k N +++++=∈ ,

所以,20081234231007S a a a a a a =+++=+=

(3)当p =0时,{}n a 是周期数列,因为此时*0()n a n N =∈为常数列,所以对任意给定的正整数T 及任意正整数n ,都有n T n a a +=,符合周期数列的定义.

当1

(0,)2

p ∈时,{}n a 是递增数列,不是周期数列.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①当1n =时,因为11,(0,),2

a p p =∈

所以221111

2(1)2(1)2()22

p p a a a p p +-=-=-<=

, 且21111112(1)(12)(12)0a a a a a a a p p -=--=-=-> 所以1221

,(0,)2

a a a <∈且

②假设当n=k 时,结论成立,即121,(0,)2

k k a a a a <<<∈ 且,

则12(1)(12)0,k k k k k k k a a a a a a a +-=--=->即1k k a a +< 所以当n=k+1时,结论也成立.

根据①、②可知,{}n a 是递增数列,不是周期数列. 3.解:(1)依条件得:*3131

1(N )2

k k a k --=

∈ 则无穷等比数列31{}k a -各项的和为:

223

1

22177128

a ==-; (2)解法一:设此子数列的首项为1a ,公比为q ,由条件得:1

02

q <≤, 则

1112q ≤-<,即 1121q

<≤- 1111(1)[,)7147a q ∴=-∈ 而 *

11(N )2m a m =

∈ 则 111,88

a q ==. 所以,满足条件的无穷等比子数列存在且唯一,它的首项、公比均为

1

8

, 其通项公式为18n

n a ??= ???

,*

N n ∈.

解法二:由条件,可设此子数列的首项为1a ,公比为1

2

m q =

*(N )m ∈. 由*

N m ∈?1

0112m

<-

1712

m a a <=-………… ① 又若1116

a ≤,则对每一*

N m ∈都有111

11161611187111222

m m a ≤≤=<---………… ②

从①、②得111167a <

1

81171122

m m a ==--?1711288m q ==-=;

因而满足条件的无穷等比子数列存在且唯一,此子数列是首项、公比均为1

8

无穷等比子数列,

通项公式为18n

n a ??= ???

,*

N n ∈.

4.解:(Ⅰ)证明:假设存在一个实数λ,使{n a }是等比数列,………………………..1分

则有312

2a a a ?=,即,0949

4

9494)494()33

2

(222

=?-=+-?

-=-λλλλλλλ矛盾. 4分

所以{n a }不是等比数列. ……………………………………………………………………..…1分 (Ⅱ)解:因为n n n n b n a b 3

2

]21)1(3[)1(11

1=

++--=+++…………………………………….…3分 又)18(1+-=λb ,所以

当18-=λ,)(0*∈=N n b n ,此时0=n S ……………………………………………………1分 当18-≠λ时,0)18(1≠+-=λb ,

3

2

1-=+n n b b )(*∈N n , 此时,数列{n b }是以)18(+-λ为首项,3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分 ∴=n S ])3

2

(1[)18(53n --?+-

λ…………………………………………………………………2分 (Ⅲ)要使b S a n <<对任意正整数n 成立, 即)(])3

2(1[)18(53*

∈<--?+-

,则

令分

n n

n

n f b a )3

2

(1)(2..............................................................).........1()3

2(1)18(5

3

)3

2(1--=--<+-<--λ

当n 为正奇数时,,1)(95

;35)(1<≤≤

)2(=f ,……………………………………3分

于是,由(1)式得

3

--<<--?a b b λ

当a b a 3≤<时,由18318--≥--a b ,不存在实数满足题目要求;…………………1分 当a b 3>存在实数λ,使得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b S a n <<,且λ的取值范围是

)183,18(----a b …………………………………………………………………..…1分

5.(1)因为

121

22

n n p +=+,所以1221n n p +=+,又11n n a a q -=

121

211

1

11222(22)11

2

22

22

1

1

1()()()()n n p p n n p a a a q a q

a q

q a q +--+-====

即1

21

12

2

()n n p a a a q = (2)以下列出推广命题的评分建议:命题证明部分的得分,不得超过推广部分的得分.

对于命题仅作形式上的变化(或者不是对(1)的推广),不得分. 如:若1221,n n p +=+则1

21

12

2

()n n p a a a q = ; 第一层次:(仅对题目所列进行简单总结或结构简单变化) ┅┅1分

如:①若

*12(,,02)22n n r p p N r N r +=+∈∈≤<,则12122()r

n n p a a a q = ; ②若

*

12121()23

n n p n n p N +=+∈、、,则121132()n n p a a a q = ; ③若

*12121()2n n p n n p s N s

+=+∈、、、,则12112()s n n p a a a q = . 以下两个层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答题情况再作划分.

第二层次:(对于确定项数(至少三项)给出一般性结论或部分推广常数1

2

)┅┅3分

如:①若*1231231()33

n n n p n n n p N ++=+∈、、、,则12311

33()n n n p a a a a q = ;

②若

*123123(,,03)33

n n n r

p n n n p N r N r ++=+∈∈≤<、、、,则

12313

3

()r n n n p a a a a q = ;

③若*1212(,2n n t p n n p N s t s

+=+∈、、、互素),则1

21

2()t s n n p a a a q = 第三层次:(进行一般化推广) ┅┅5分

若12,,,m

n n n a a 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n a 的任意m 项,则存在以下真命题:

①若

*12(,,0)m n n n r

p m p N r N r m m m

+++=+∈∈≤< 、,则有

1231

()r

m

m

n n n p a a a a q = 成立.

②若

*12(,m n n n t

p m p N s t m s

+++=+∈ 、、互素),则有

123

1()t

m

s

n n n p a a a a q = 成立.

6.解:(1)由已知,得a a a a s ==-?=112

)

(1, ∴0=a …………………………4分 (2)由01=a 得,2n n na S =

则2

)1(1

1+++=n n a n S ,∴n n n n na a n S S -+=-++11)1()(2,即n n n na a n a -+=++11)1(2,于是有n n na a n =-+1)1(,并且有12)1(+++=n n a n na , ∴,)1()1(112n n n n na a n a n na -+=--+++即)()(112n n n n a a n a a n -=-+++, 而n 是正整数,则对任意N n ∈都有n n n n a a a a -=-+++112,

∴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是p n a n )1(-=。………………10分

(3)∵(2)(1)(1)(1)22222(1)(2)(1)2222n n n n p n np

n n p S p n np n n p n n +++-=∴=+=+-

++++ ∴n p p p p n 2321-++++ 222222

(2)(2)(2)213242

n n n =+-++-+++-

-+ 2

2

1212+-

+-+=n n ;由n 是正整数可得3221<-+++n p p p n , 并且有3)2(lim 21=-+++∞

→n p p p n n ,

∴ 数列{}n p p p n 221-+++ 的“上渐进值”等于3。……………………18分

新高中数学《集合》专项测试 (1145)

高中数学《集合》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设集合{}{}{}1,2,3,4,5,|,,,A B M x x a b a A b B ====+∈∈则M 中的元素个数为 (A)3 (B)4 (C)5 (D)6(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版数学(理)WORD 版含答案(已校对)) 2.设集合{|1A x =-≤x ≤2},B={x |0≤x ≤4},则A ∩B=A (A)[0,2] (B)[1,2] (C)[0,4] (D)[1,4](2006年高考浙江理) 3.设集合{1,2}A =,则满足{1,2,3}A B ?=的集合B 的个数是( ) (A)1 (B)3 (C)4 (D)8(2006辽宁理) 4.已知集合M ={x |x 2<4},N ={x |x 2-2x -3<0},则集合M ∩N 等于( ) A.{x |x <-2} B.{x |x >3} C.{x |-1<x <2} D.{x |2<x <3}(2004全国Ⅱ1) 5.若集合A={-1,1},B={0,2},则集合{z ︱z=x+y,x∈A,y∈B}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 ) A .5 B .4 C .3 D .2(2012江西理) C 6.设集合A={x|1<x <4},集合B ={x|2x -2x-3≤0}, 则A ∩(C R B )= A .(1,4) B .(3,4) C.(1,3) D .(1,2)∪(3,4) 7.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实数集R ,则a 、b 、c 应满足的条件为-----------------------------------------------------------------------( ) (A ) a >0,b 2―4ac >0 (B ) a >0,b 2 ―4ac <0 (C ) a <0,b 2―4ac >0 (D ) a <0,b 2―4ac <0 二、填空题 8.已知全集U ={1,2,3,4,5,6,7,8,9,10},集合{}321,,a a a A =,则满足

最新高考数学压轴题专题训练(共20题)[1]

1.已知点)1,0(F ,一动圆过点F 且与圆8)1(2 2 =++y x 内切. (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 的方程; (2)设点)0,(a A ,点P 为曲线C 上任一点,求点A 到点P 距离的最大值)(a d ; (3)在10<

3.已知点A (-1,0),B (1,0),C (- 5712,0),D (5712 ,0),动点P (x , y )满足AP →·BP → =0,动点Q (x , y )满足|QC →|+|QD →|=10 3 ⑴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C 0和动点Q 的轨迹方程C 1; ⑵是否存在与曲线C 0外切且与曲线C 1内接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一个这样的平行四边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⑶固定曲线C 0,在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一般性问题,使⑵成为⑶的特例,探究能得出相应结论(或加强结论)需满足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4.已知函数f (x )=m x 2+(m -3)x +1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至少有一个在原点右侧, ⑴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⑵令t =-m +2,求[1 t ];(其中[t ]表示不超过t 的最大整数,例如:[1]=1, [2.5]=2, [-2.5]=-3) ⑶对⑵中的t ,求函数g (t )=t +1t [t ][1t ]+[t ]+[1t ]+1的值域。

高考数学数列大题专题

高考数学数列大题专题 1. 已知等比数列432,,,}{a a a a n 中分别是某等差数列的第5项、第3项、第2项,且1,641≠=q a 公比 (Ⅰ)求n a ;(Ⅱ)设n n a b 2log =,求数列.|}{|n n T n b 项和的前 2.已知数列}{n a 满足递推式)2(121≥+=-n a a n n ,其中.154=a (Ⅰ)求321,,a a a ; (Ⅱ)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Ⅲ)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3.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有12a =,11353n n n n S a a S --=-+(2)n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若(21)n n b n a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n T 。 4.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且),2(22*1N n n a a n n n ∈≥+=-且. (Ⅰ)求2a ,3a ;(Ⅱ)证明数列{n n a 2}是等差数列; (Ⅲ)求数列{n a }的前n 项之和n S

5.已知数列{}n a 满足31=a ,1211-=--n n n a a a . (1)求2a ,3a ,4a ; (2)求证:数列11n a ??? ?-?? 是等差数列,并写出{}n a 的一个通项。 622,,4,21121+=-===++n n n n n b b a a b a a . 求证: ⑴数列{b n +2}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⑵n a n n 221-=+; ⑶4)1(2221-+-=++++n n a a a n n Λ. 7. .已知各项都不相等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六项和为60,且2116a a a 和为 的等比中项.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n S n a 项和及前; (2)若数列}1{,3),(}{11n n n n n b b N n a b b b 求数列且满足=∈=-*+的前n 项和T n .

2019高考数学复习专题:集合(含解析)

一、考情分析 集合是高考数学必考内容,一般作为容易题.给定集合来判定集合间的关系、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是考查的主要形式,常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不等式(方程)的解集相结合,在知识交汇处命题,以选择题为主,多出现在试卷的前3题中. 二、经验分享 (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要搞清楚集合中代表元素的含义,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明白集合的类型,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类型的集合;如下面几个集合请注意其区别: ①{}220x x x -=;②{}22x y x x =-;③{}22y y x x =-;④(){} 2,2x y y x x =-. (2)二元方程的解集可以用点集形式表示,如二元方程2xy =的整数解集可表示为()()()(){}1,2,2,1,1,2,2,1----. (3)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常容易忽略,求解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常用于解决集合问题. (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在涉及集合关系时,必须优先考虑空集的情况,否则会造成漏解.(2)已知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条件转化为元素或区间端点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所满足的关系. (5)一般来讲,集合中的元素若是离散的,则用Venn 图表示;集合中的元素若是连续的实数,则用数轴表示,此时要注意端点的情况. (6)解决以集合为背景的新定义问题,要抓住两点:①紧扣新定义.首先分析新定义的特点,把新定义所叙述的问题的本质弄清楚,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之中,这是破解新定义型集合问题难点的关键所在;②用好集合的性质.解题时要善于从试题中发现可以使用集合性质的一些因素,在关键之处用好集合的运算与性质. 三、知识拓展 1.若有限集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的个数为2n -1. 2.A ?B ?A ∩B =A ?A ∪B =B ()()U U A B A B U ?=??=痧 . 3.奇数集:{}{}{} 21,21,4 1.x x n n x x n n x x n n =+∈==-∈==±∈Z Z Z . 4. 数集运算的封闭性,高考多次考查,基础知识如下:若从某个非空数集中任选两个元素(同一元素可重复选出),选出的这两个元素通过某种(或几种)运算后的得数仍是该数集中的元素,那么,就说该集合对于这种(或几种)运算是封闭的.自然数集N 对加法运算是封闭的;整数集Z 对加、减、乘法运算是封闭的.有理数集、复数

专题一 第3讲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大题)

第3讲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大题) 热点一 三角形基本量的求解 求解三角形中的边和角等基本量,需要根据正弦、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第三步:求结果. 例1 (2019·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内角A ,B ,C 所对 的边,已知a cos A =R ,其中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a 2+c 2-b 2=433 S ,其中S 为△ABC 的面积. (1)求sin C ; (2)若a -b =2-3,求△ABC 的周长. 解 (1)由正弦定理得a cos A =a 2sin A , ∴sin 2A =1,又0<2A <π, ∴2A =π2,则A =π4 . 又a 2+c 2-b 2=433·12 ac sin B , 由余弦定理可得2ac cos B = 233 ac sin B , ∴tan B =3, 又0

又sin C = 2+64, ∴c =22 2·2+64=2+62, ∴a +b +c =322+3+62 . 跟踪演练1 △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a cos A =b cos C +c cos B . (1)求A ; (2)若a =7,b =8,求c . 解 (1)方法一 由余弦定理cos B =c 2+a 2-b 2 2ac , cos C =a 2+b 2-c 2 2ab , 得2a cos A =b cos C +c cos B =a , ∴cos A =12 . ∵0

高考数学19个专题分章节大汇编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1集合 一、选择题 1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全集{}1,2,3,4U =, 集合{}=12A , ,{}=23B ,,则()=U A B e( ) A. {}134, , B. {}34, C. {}3 D. {}4 【答案】D 2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已知集合 {}{}4|0log 1,|2A x x B x x A B =<<=≤= ,则 A. ()01, B. (]02, C. ()1,2 D. (]12, 【答案】D 3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集合A = {x ∈R | |x |≤2}, A = {x ∈R | x ≤1}, 则A B ?= (A) (,2]-∞ (B) [1,2] (C) [2,2] (D) [-2,1] 【答案】D 4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设S,T,是R 的两个非空子集,如果存在一个从S 到T 的函数()y f x =满足:(){()|};()i T f x x S ii =∈ 对任意 12,,x x S ∈当12x x <时,恒有12()()f x f x <,那么称这两个集合“保序同构”. 以下集合 对不是“保序同构”的是( ) A. *,A N B N == B. {|13},{|8010}A x x B x x x =-≤≤==-<≤或 C. {|01},A x x B R =<<= D. ,A Z B Q == 【答案】D 5 . (高考上海卷(理))设常数a R ∈,集合{|(1)()0},{|1}A x x x a B x x a =--≥=≥-,若A B R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2)-∞ (B) (,2]-∞ (C) (2,)+∞ (D) [2,)+∞ 【答案】B. 6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集合A ={0,1,2},则集合B ={} ,x y x A y A -∈∈中元素的个数是

高三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2010届高三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数列复习建议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北校袁保金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重要衔接点,由于它既具有函数特征,又能构成独特的递推关系,使得它既与高中数学其他部分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而且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应用的广泛性和思想方法的多样性,所以数列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纵观江苏省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数列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般情况下都是以一道填空题和一道解答题形式出现,填空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内容,对基本的计算技能要求比较高,具有“小、巧、活、新”的特点,解答题属于中高档难度的题目,甚至是压轴题.具有综合性强、变化多、难度较大特点,重点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内容为主,考查数列内在的本质的知识和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纲解读 2、考纲解读(1)考纲中对数列的有关概念要求为A级,也就是说只要了解数列概念的基本含义,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2)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要求都为C级,2010年数学科考试说明中共列出八个C级要求的知识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占了其中两个,说明这两个基本数列在高考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具体要求我们对这两个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公式需要有深刻的认识,能够

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解决综合性较强的或较为困难的问题.这也说明涉及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综合题在高考中一定出现.(3)由于数列这一章含有两个C级要求的知识点,可以命制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综合题,也可以命制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点相融合的综合题,以及数列应用问题,着重考查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题启示1、考题分布 自2004年江苏省单独命题以来,对数列知识的考查一直是命题的重 2、考题启示(1)数列在高考试卷中占的比重较大,分值约为13%左右,呈一大一小趋势,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都有考查,纵观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江苏考题与全国卷、其他省市卷数列题有很大区别,具有十分明显的特色,对数列的考查不与其他知识综合,同时也回避了递推数列和不等式,主要揭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内在的本质性的知识,形成江苏卷的一大特色.因此复习中在递推数列方面,特别是利用递推数列求通项,要大胆取舍,不要深挖.(2)客观题主要考查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突出了“小、巧、活、新”的特点,属容易题或中档题.主观题年年都考,且以中等和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出现,常放在压轴题的位置.回顾江苏省单独命题以来,对数列的考查可以称得上到了极致.如2007年、2008年在倒数第二题,2005年、2006年在最后一题,2009年数列题前移到第17题,以中等题形式出现,这一显著地变化似乎一种信号,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完整)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圆锥曲线(一).doc

2019-2020 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圆锥曲线(一) x 2 y2 2 的直线与 12 1.设 F , F为椭圆的左、右焦点,动点P 的坐标为 ( -1,m),过点 F 4 3 椭圆交于 A, B 两点 . (1)求 F1,F 2的坐标; (2)若直线 PA, PF 2, PB 的斜率之和为 0,求 m 的所有 整数值 . x2 2 2.已知椭圆y 1,P是椭圆的上顶点.过P作斜率为 4 k(k≠0)的直线l 交椭圆于另一点A,设点 A 关于原点的 对称点为 B. (1)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 (2)设线段 PB 的中垂线与 y 轴交于点 N,若点 N 在椭圆内 部,求斜率 k 的取值范围 . 2 2 5 x y = 1 a > b > 0 ) 的离心率为,定点 M ( 2,0 ) ,椭圆短轴的端点是 3.已知椭圆 C : 2 + 2 a b ( 3 B1, B2,且MB1 MB 2.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过点M且斜率不为0 的直线交椭圆C于 A, B 两点,试问 x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P ,使 PM 平分∠APB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x2 y2 4.已知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 1 ,点 E(0,1) . 16 12 (1 )经过点 E 且倾斜角为3π 的直线 l 与椭圆 C 交于A、B两点,求 | AB | .4 (2 )问是否存在直线p 与椭圆交于两点M 、 N 且 | ME | | NE | ,若存在,求出直线p 斜率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椭圆 C1与 C2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分别在x 轴与y轴上,它们有相同的离心率e= 2 ,并 2 且 C2的短轴为 C1的长轴, C1与 C2的四个焦点构成的四边形面积是2 2 . (1)求椭圆 C1与 C2的方程; (2) 设P是椭圆 C2上非顶点的动点,P 与椭圆C1长轴两个顶点 A , B 的连线 PA , PB 分别与椭圆 C1交于E,F点 . (i)求证:直线 PA , PB 斜率之积为常数; (ii) 直线AF与直线BE的斜率之积是否为常数?若是,求出该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集合专题(基础题)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集合专题(基础题) 一、单选题 1.集合M={x|1<x+1≤3},N={x|x2﹣2x﹣3>0},则(?R M)∩(?R N)等于() A. (﹣1,3) B. (﹣1,0)∪(2,3) C. (﹣1,0]∪[2,3) D. [﹣1,0]∪(2,3] 2.已知R是实数集,M={x| <1},N={y|y= +1},N∩?R M=() A. (1,2) B. [0,2] C. ? D. [1,2] 3.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为() A. 1 B. C. 2 D. 4.已知集合,,则等于() A. B. C. D. 5.已知集合A={x|x>0},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B,则A∩B=() A. [3,+∞) B. [2,3] C. (0,2]∪[3,+∞) D. (0,2] 6.已知集合,,则() A. B. C. D. 7.已知集合A={x|x2﹣x+4>x+12},B={x|2x﹣1<8},则A∩(?R B)=() A. {x|x≥4} B. {x|x>4} C. {x|x≥﹣2} D. {x|x<﹣2或x≥4} 8.已知M={x|x2-2x-3>0},N={x|x2+ax+b≤0},若M∪N=R,M∩N=(3,4],则a+b=() A. 7 B. -1 C. 1 D. -7 9.已知集合A={2,4},B={2,3,4},,则C中元素个数是() A. 2 B. 3 C. 4 D. 5 二、填空题 10.集合,,则的子集个数是________. 答案 一、单选题 1.D 2.D 3. A 4. C 5.B 6. D 7.B 8. D 9.B 二、填空题 10. 2 第1 页共1 页

高考数学专题:集合

高考数学专题:集合 最新考纲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知识梳理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表示符号分别为∈和?. (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若对任意x∈A,都有x∈B,则A?B或B?A. (2)真子集:若A?B,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则A B或B A. (3)相等:若A?B,且B?A,则A=B. (4)空集的性质:?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 符号表示A∪B A∩B 若全集为U,则集合A的补 集为?U A 图形表示 集合表示{x|x∈A,或x∈B}{x|x∈A,且 x∈B} {x|x∈U,且x?A} 4. (1)若有限集A中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n-1个. (2)子集的传递性:A?B,B?C?A?C. (3)A?B?A∩B=A?A∪B=B.

(4)?U (A ∩B )=(?U A )∪(?U B ),?U (A ∪B )=(?U A )∩(?U B ). 诊 断 自 测 1.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精彩PPT 展示 (1)任何集合都有两个子集.( ) (2)已知集合A ={x |y =x 2},B ={y |y =x 2},C ={(x ,y )|y =x 2},则A =B =C .( ) (3)若{x 2,1}={0,1},则x =0,1.( ) (4)若A ∩B =A ∩C ,则B =C .( ) 解析 (1)错误.空集只有一个子集,就是它本身,故该说法是错误的. (2)错误.集合A 是函数y =x 2的定义域,即A =(-∞,+∞);集合B 是函数y =x 2的值域,即B =[0,+∞);集合C 是抛物线y =x 2上的点集.因此A ,B ,C 不相等. (3)错误.当x =1,不满足互异性. (4)错误.当A =?时,B ,C 可为任意集合. 答案 (1)× (2)× (3)× (4)× 2.(必修1P7练习2改编)若集合A ={x ∈N |x ≤10},a =2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 }?A B.a ?A C.{a }∈A D.a ?A 解析 由题意知A ={0,1,2,3},由a =22,知a ? A . 答案 D 3.(·全国Ⅰ卷)设集合A ={x |x 2-4x +3<0},B ={x |2x -3>0},则A ∩B =________. A.? ? ???-3,-32 B.? ? ???-3,32 C.? ? ? ??1,32 D.? ?? ??32,3 解析 易知A =(1,3),B =? ????32,+∞,所以A ∩B =? ???? 32,3. 答案 D 4.(·石家庄模拟)设全集U ={x |x ∈N *,x <6},集合A ={1,3},B ={3,5},则?U (A ∪B )等于( ) A.{1,4} B.{1,5} C.{2,5} D.{2,4} 解析 由题意得A ∪B ={1,3}∪{3,5}={1,3,5}.又U ={1,2,3,4,5},∴?U (A ∪B )={2,4}. 答案 D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第42讲)应用性问题

题目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应用性问题 高考要求 数学应用题是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他领域中的问题 高考对应用题的考查已逐步成熟,大体是三道左右的小题和一道大题,注重问题及方法的新颖性,提高了适应陌生情境的能力要求 重难点归纳 1 解应用题的一般思路可表示如下: 数学解答 数学问题结论 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实际问题 2 解应用题的一般程序 (1)读 阅读理解文字表达的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这一关是基础 (2)建 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利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熟悉基本数学模型,正确进行建“模”是关键的一关 (3)解 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数学结论 一要充分注意数学模型中元素的实际意义,更要注意巧思妙作,优化过程 (4)答 将数学结论还原给实际问题的结果 3 中学数学中常见应用问题与数学模型 (1)优化问题 实际问题中的“优选”“控制”等问题,常需建立“不等式模型”和“线性规划”问题解决 (2)预测问题 经济计划、市场预测这类问题通常设计成“数列模型”来解决 (3)最(极)值问题 工农业生产、建设及实际生活中的极限问题常设计成“函数模型”,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 (4)等量关系问题 建立“方程模型”解决 (5)测量问题 可设计成“图形模型”利用几何知识解决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 例1为处理含有某种杂质的污水,要制造一个底宽为2米的无盖长方体沉淀箱(如图),污水从A 孔流入,经 沉淀后从B 孔流出,设箱体的长度为a 米,高度为b 米, 已知流出的水中该杂质的质量分数与a 、b 的乘积ab 成反 比,现有制箱材料60平方米,问当a 、b 各为多少米时, 经沉淀后流出的水中该杂质的质量分数最小(A 、B 孔的 面积忽略不计)? B A

高三化学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3讲专题针对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强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 解析:选A。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全部电离,不存在溶质分子;而弱电解质溶于水后,只部分电离,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A正确。溶液的导电性由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所决定,若强电解质溶液是稀溶液,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小,导电性弱,B不正确。强电解质部分是离子化合物,部分是共价化合物,而弱电解质绝大部分是共价化合物,C不正确。强电解质有的难溶于水,如BaSO4、CaCO3;弱电解质有的是易溶于水,如H2SO3,D不正确。 2.(2011年沈阳四校高三阶段测试)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 B.①中KCl是氧化产物,KBr发生还原反应 C.③中1 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D.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解析:选A。分析题给反应,氧化性①中:Cl2>Br2、②中:KClO3>Cl2、③中:KBrO3>KClO3,A对;①中KCl是还原产物,KBr发生氧化反应,B错;③中氧化剂是KBrO3,其转化为Br2,故1 mol KBrO3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C错;反应②中氧化剂是KClO3,Cl的化合价降低5价,还原剂是HCl,Cl的化合价升高1价,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D错。 3.以Pt为电极,电解含有0.10 mol M+和0.10 mol N3+(M+、N3+ 均为金属阳离子)的溶液,阴极析出金属单质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y) 与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如图。对离子氧化能力的强弱 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中H+为氢离子)() A.M+>H+>N3+B.M+>N3+>H+ C.N3+>H+>M+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解析:选A。从图象可以看出,开始导线中通过0.1 mol e-时,阴极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此时应为M++e-===M,然后导线中再通过0.2 mol e-时,阴极又得到0.1 mol 产物,可见此时为H+放电,故离子的氧化性为:M+>H+>N3+,即A项正确。 4.(2011年合肥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过量石灰水与碳酸氢钙反应: Ca2++2HCO-3+2OH-===CaCO3↓+CO2-3+2H2O B.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 4Fe2++O2+4H+===4Fe3++2H2O C.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Al3++4NH3·H2O===AlO-2+4NH+4+2H2O D.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 Ba2++OH-+H++SO2-4===BaSO4↓+H2O 解析:选B。A应为Ca2++HCO-3+OH-===CaCO3↓+H2O。C项NH3·H2O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D应为Ba2++2OH-+2H++SO2-4===BaSO4↓+2H2O。 5.(2011年高考安徽卷)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饱和氯水中Cl-、NO-3、Na+、SO2-3 B.c(H+)=1.0×10-13 mol·L-1溶液中C6H5O-、K+、SO2-4、Br- C.Na2S溶液中SO2-4、K+、Cl-、Cu2+ D.pH=12的溶液中NO-3、I-、Na+、Al3+ 解析:选B。A项,氯水中的Cl2能将SO2-3氧化成SO2-4;B项,在碱性溶液中,C6H5O

专题三第1讲基本不等式与线性规划

第1讲 基本不等式与线性规划 高考定位 高考对本内容的考查主要有:(1)基本不等式是C 级要求,理解基本不等式在不等式证明、函数最值的求解方面的重要应用;(2)线性规划的要求是A 级,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能够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给定区域上的最值,同时对一次分式型函数、二次型函数的最值也要有所了解. 真 题 感 悟 1.(2017·江苏卷)某公司一年购买某种货物600吨,每次购买x 吨,运费为6万元/次,一年的总存储费用为4x 万元.要使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最小,则x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 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为y =6×600x +4x =3 600x + 4x ≥2 3 600x ×4x =240,当且仅当 3 600 x =4x ,即x =30时,y 有最小值240. 答案 30 2.(2016·江苏卷)已知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x -2y +4≥0, 2x +y -2≥0,3x -y -3≤0, 那么x 2+y 2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__. 解析 作出实数x ,y 满足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则x 2+y 2即为可行域内的点(x ,y )到原点O 的距离的平方.

由图可知点A 到原点O 的距离最近,点B 到原点O 的距离最远.点A 到原点O 的距离即原点O 到直线2x +y -2=0的距离d =|0-2|12+22=255,则(x 2+y 2 )min =45; 点B 为直线x -2y +4=0与3x -y -3=0的交点,即点B 的坐标为(2,3),则(x 2+y 2)max =13.综上,x 2+y 2的取值范围是???? ?? 45,13. 答案 ???? ??45,13 3.(2016·江苏卷)已知函数f (x )=2x +? ?? ??12x ,若对于任意x ∈R ,不等式f (2x )≥mf (x ) -6恒成立,则实数m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 由条件知f (2x )=22x +2-2x =(2x +2-x )2-2=(f (x ))2-2. ∵f (2x )≥mf (x )-6对于x ∈R 恒成立,且f (x )>0, ∴m ≤(f (x ))2+4f (x )对于x ∈R 恒成立. 又(f (x ))2+4f (x )=f (x )+4f (x )≥2 f (x )·4 f (x )=4,且(f (0))2+4f (0) =4, ∴m ≤4,故实数m 的最大值为4. 答案 4 4.(2016·江苏卷)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若sin A =2sin B sin C ,则tan A tan B tan C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解析 因为sin A =2sin B sin C ,所以sin(B +C )=2sin B sin C , 所以sin B cos C +cos B sin C =2sin B sin C ,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cos B cos C , 得tan B +tan C =2tan B tan C . 又因为tan A =-tan(B +C )= tan B +tan C tan B tan C -1 , 所以tan A tan B tan C -tan A =2tan B tan C , 即tan B tan C (tan A -2)=tan A . 因为A ,B ,C 为锐角,所以tan A ,tan B ,tan C >0, 且tan A >2,

高考数学七大必考专题(最新)

高考数学七大必考专题 专题1:函数与不等式,以函数为主线,不等式和函数综合题型是考点 函数的性质:着重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这些性质通常会综合起来一起考察,并且有时会考察具体函数的这些性质,有时会考察抽象函数的这些性质。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是贯穿中学阶段的一大函数,初中阶段主要对它的一些基础性质进行了了解,高中阶段更多的是将它与导数进行衔接,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x轴的交点位置,进而讨论与定义域在x轴上的摆放顺序,这样可以判断导数的正负,最终达到求出单调区间的目的,求出极值及最值。 不等式:这一类问题常常出现在恒成立,或存在性问题中,其实质是求函数的最值。当然关于不等式的解法,均值不等式,这些不等式的基础知识点需掌握,还有一类较难的综合性问题为不等式与数列的结合问题,掌握几种不等式的放缩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专题2:数列 以等差等比数列为载体,考察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关系,求通项公式的几种常用方法,求前n项和的几种常用方法,这些知识点需要掌握。 专题3: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难度较小,选择,填空,解答题中都有涉及,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的公式之间的互相转化,进而求单调区间或值域;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向量的综合性问题,当然正弦,余弦定理是很好的工具。向量可以很好得实现数与形的转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衔接点,它还可以和数学的一大难点解析几何整合。 专题4: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中,三视图是每年必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大题中的立体几何主要考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向量这一手段求空间距离,线面角,二面角等。 另外,需要掌握棱锥,棱柱的性质,在棱锥中,着重掌握三棱锥,四棱锥,棱柱中,应该掌握三棱柱,长方体。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应以证明垂直为重点,当然常考察的方法为间接证明。 专题5:解析几何

高考文科数学集合专题讲解及高考真题精选含答案)

集合、简易逻辑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名称 记号 意义 性质 示意图 子集 (或 )A B ?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 (1)A ?A (2)A ?? (3)若B A ?且B C ?,则A C ? (4)若B A ?且B A ?,则A B = A(B) 或B A 真子集 A ≠ ?B (或B ≠ ?A ) B A ?,且B 中至少 有一元素不属于A (1)A ≠ ??(A 为非空子集) (2)若A B ≠ ?且B C ≠ ?,则 A C ≠ ? 集合 相等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 于B ,B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A (1)A ?B (2)B ?A (7)已知集合 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1. 集合运算:交、并、补. 2. 主要性质和运算律 (1) 包含关系: ,,,, ,;,;,. U A A A A U A U A B B C A C A B A A B B A B A A B B ?Φ???????????C (2) 等价关系:U A B A B A A B B A B U ??=?=?= C (3) 集合的运算律: 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 结合律:)()();()(C B A C B A C B A C B A ==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训练:专题一 阅读 第3讲 含解析

第二部分专题一第3讲 【真题达标组】 A (2019 浙江卷,B) Money_with_no_strings_attached. It's not something you see every day. But at Union Station in Los Angeles last month, a board went up with dollar bills attached to it with pins and a sign that read, “Give What You Can, Take What You Need.” People quickly caught on. And while many took dollars, many others pinned their own cash to the board. “People of all ages, races, and socio-economic (社会经济的) backgrounds gave and took, ”said Tyler Bridges of The Toolbox, which creat ed the project. “We even had a bride in her wedding dress come up to the board and take a few dollars.” Most of the bills on the board were singles, but a few people left fives, tens and even twenties. The video clip (片段) shows one man who had found a $ 20 bill pinning it to the board. “What I can say for the folks that gave the most, is that they were full of smiles,” Bridges said. “There's a certain feeling that giving can do for you and that was apparent in those that gave the most.” Most people who took dollars took only a few, but Bridges said a very small number took as much as they could. While the clip might look like part of a new ad campaign, Bridges said the only goal was to show generosity and sympathy. He added that he hopes people in other cities might try similar projects and post their own videos on the Internet. “After all, everyone has bad days and good days,”he said. “Some days you need a helping hand and some days you can be the one giving the helping hand.” ()1.What does the expression “money with no strings attached” in Paragraph 1 mean? A.Money spent without hesitation. B.Money not legally made. C.Money offered without conditions. D.Money not tied together. ()2.What did Bridges want to show by mentioning the bride? A.Women tended to be more sociable. B.The activity attracted various people. C.Economic problems were getting worse. D.Young couples needed financial assistance. ()3.Why did Bridges carry out the project? A.To do a test on people's morals. B.To raise money for his company.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