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生物复习 专题2: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高考生物复习 专题2: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1.由五年的考频可以看出本专题在全国卷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及特点。

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到。选择题常结合人类遗传病考查染色体变异;非选择题常结合遗传规律进行考查,考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或者考查育种方法及原理。在命题形式方面,主要以文字题、育种方案设计题的形式呈现,考查学生对各类变异特点的理解和基因频率的计算。

3.考纲新变化:考纲第3条“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要求由I 变化为II ,预测2018年高考会考查此考点。本专题知识以理解为主。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复习应注重理解,对育种的复习要联系遗传和变异的原理。

知识框架

考向预测

高考政治复习考点一三种可遗传的变异1.观察表中图示区分易位与交叉互换

2.突破生物变异的4大问题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

(1)关于“互换”问题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参与互换的基因为“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参与互换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2)关于“缺失”问题

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3)关于变异的水平

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②染色体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异,涉及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的改变,这一片段可能含有若干个基因,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故常用分生组织制片观察的方法确认是否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4)涉及基因“质”与“量”的变化

①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基因结构改变,成为新基因),不改变基因的量。

②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改变基因间组合搭配方式即改变基因型(注:转基因技术可改变基因的量)。

③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

例1. 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变异类型,其中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②都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会使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变异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D.图①②④中的变异都不会产生新基因

【解析】图①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间,发生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属于基因重组,②表示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不一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A错误;图③的碱基对发生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其变异不会使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变异,B错误;图④中弯曲的部位表示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配对的片段,上面的一条染色体比下面的长,可能是上面的染色体重复了一段,或下面的染色体缺失了一段,C错误;图中①②④的变异都不会产生新基因,只有图③的变异即基因突变会产生新基因,D正确。

【答案】D

技巧方法应对可遗传变异类试题解题策略

应对可遗传变异类试题可运用“三看法”:

(1)DNA分子内的变异

一看基因种类:即看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是否发生改变,若发生改变则为基因突变,由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所致。

二看某一DNA片段的位置:若DNA片段种类和DNA片段数目未变,但染色体上的某个DNA片段位置改变,应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三看某一DNA片段的数目:若DNA片段的种类和位置均未改变,但DNA片段的数目增加,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若DNA分子中某一DNA片段缺失,其他DNA片段的位置和数目均未改变,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2)DNA分子间的变异

一看染色体数目:若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可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确定是染色体数目的“整倍变异”还是“非整倍变异”。

二看某一DNA片段的位置:若染色体的数目和DNA片段的数目均未改变,但某一DNA片段从原来所在的染色体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应为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

三看基因数目:若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不变,但某基因被它的等位基因替换,则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结果,属于基因重组。

考点二生物育种方法

3.育种方法的识别

(1)根据操作过程识别育种方法

①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育种材料的育种方法——诱变育种。

②只有杂交或杂交、自交相结合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

③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单倍体育种。

④只有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育种方法——多倍体育种。

⑤加上其他生物基因的育种方法——基因工程育种。

(2)根据基因型的改变确定育种方法

对于某些图解,可根据基因型的改变进行育种方法的判别。如图所示:

根据基因型的变化可以判断:“aabb×AABB――→①AaBb ――→②AAbb”为杂交育种,“aabb×AABB――→

①AaBb ――→③Ab ――→⑤AAbb”为单倍体育种,“AABB――→④AaBB”为诱变育种,“aabb×AABB ――→①AaBb ――→⑥AAaaBBbb”为多倍体育种。

4. 关注育种方法

(1)原核生物不能运用杂交育种,如细菌的育种一般采用诱变育种。

(2)花药离体培养不等于单倍体育种,前者终点是单倍体幼苗,而后者终点是染色体加倍后的正常植株。

(3)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而单倍体育种中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而不能处理萌发的种子。

(4)动植物育种的区别 植物

自交性状分离后筛选,可选用连续自交的方法获得纯合子 动物 只能选相同性状的个体相互交配(注意性别和数量),待性状分离后筛选,然后用测

交的方法获得纯合子

①对植物来说,要获得植株则比获得种子多一年。

②对跨年度的植物(如小麦),则比不跨年度的植株(如豌豆)要多一年。

5. 准确选取育种方案

例2.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组和B组都利用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

B.A组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Ⅰ可以用于生产的占1/3

C.B组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Ⅱ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D.C组育种过程中,必须用γ射线处理大量的高秆抗病植株,才有可能获得矮秆抗病植株

【解析】A组为杂交育种,B组为单倍体育种,C组为诱变育种,育种过程中直接用于生产的品种必须是纯合子,在杂交育种过程中F2矮秆抗病植株有两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只占1/3,杂合子占2/3。B组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Ⅱ是单倍体,需经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

【答案】C

利用育种的流程图来考查育种方式的题目较常见,解答此类题时应根据不同育种方式的不同处理手段来区分:

(1)杂交育种:涉及亲本的杂交和子代的自交。

(2)诱变育种:涉及诱变因素,产生的子代中会出现新的基因,但基因的总数不变。

(3)单倍体育种:常用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然后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形成纯合子。

(4)多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技巧方法根据育种流程图来辨别育种方式

(5)基因工程育种:与原有生物相比,出现了新的基因。

考点三 生物的进化

6. 比较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7. 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区别与联系

8.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1)通过基因数量计算基因频率

①若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

基因频率=种群内某基因总数种群个体数×2

×100%。 ②若某基因只出现在X 染色体上,则

基因频率=种群内某基因总数雌性个体数×2+雄性个体数

×100%。 (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若已知AA 、Aa 、aa 的频率,求A(a)的基因频率,则

A%=AA%+12×Aa%;a%=aa%+12

×Aa%。 (3)运用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由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

①内容: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p 代表A 基因的频率,q 代表a 基因的频率,则:(p +q)2=p 2+2pq +q 2=1。

其中p 2是AA(纯合子)基因型的频率,2pq 是Aa(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q 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②适用条件: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五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动态平衡的。这五个条件是:种群足够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的发生;没有新基因的加入;没有自然选择。

1.(2016海南卷)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

A.DNA分子发生断裂

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

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

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

2.(2016江苏卷)下图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3.(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4.(2015安徽卷)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 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的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

B. 50%

C.42%

D.21%

经典常规题

(45分钟)限时训练

5.(2017江苏卷)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__________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

①,使早熟基因逐渐________,培育成新品种1。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_______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育种。

(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____________,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________,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③,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________,成本较高。

(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________,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6.(2017安徽江南十校)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内DNA在复制时偶然出现碱基配对错误而导致基因突变

B.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物质能改变DNA的结构而导致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是等位基因,因此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无关,因此不同种群发生的基因突变相同

7.(2017河北石家庄二模)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变异通常都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或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改变

D.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不一定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8.(2017江西南昌十校联考)纯种的高秆抗锈病(DDTT)小麦与矮秆易染锈病(ddt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

高频易错题

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①→F1-②→雄配子-③→幼苗-④→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过程③需经过受精作用

C.过程④需使用生长素来处理

D.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

9.(2018山西联考)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B.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

D.共同进化是指物种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与发展

10.(2018吉林百校联盟)某地有一种植物,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其传粉者包括当地的天蛾和7月中旬将开始陆续迁徙离开的蜂鸟。如图表示7月30日?8月15日前后,当地各类群生物的数量变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红色的花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

B.该植物与传粉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

C.8月份该植物种群的红色基因频率下降

D.植物的花色变化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

11.(2018辽宁凌源市联考)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是指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缺失

B.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时

C. 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D.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可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12.(2018陕西榆林二中)二倍体水毛莨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突变后水毛莨的花色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

精准预测题

B. 正常情况下q1和q2不会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C. q2比q1少3对碱基,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

D. 基因突变后会改变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3.(2018贵州贵阳一中)下列关于育种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工诱变与自然突变相比,突变频率较高,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B.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C. 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时,染色体数目从4N→3N的过程不需要使用秋水仙素

D.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利用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子,要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萌发的种子

14.(2018宁夏育才中学)下图为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四倍体植株和二倍体植株是两个物种

B. 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C. 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细胞分裂,不能形成种子

D. 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15.(2018福建三明一中)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 3∶3∶1 B. 4∶4∶1 C. 1∶2∶0 D. 1∶2∶1

16.(2018湖南师范大学附中)水稻为雌雄同株植物,其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现有一种水稻细胞7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即染色体数为2n+1=25。下图为该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示意图(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非抗病基因;①~④为四种类型配子)。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如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且个体存活。请问答:

(1)图中“?”处的基因是____,若减数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则配子②和④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2)有一些抗病水稻,其中有部分杂合子,现通过连续自交并每代拔除感病植株来提高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若该过程中,产生了一些7号染色体的三体植株,这些三体植株的存在不会影响育种目的,因为该过程中随着感病植株被拔除,______________不断降低;为了进一步简化操作,拟除去套袋环节,改为每代自然传粉并拔

除感病植株,也可以达到提高纯合抗病植株比例的目的,但这种方法相对于连续自交来说,育种进程将____(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

(3)现有一株基因型为Aaa的抗病植株,可能是三体植株(假说1);也可能是如⑤所示由于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假说2)。请设计最简便的交配实验方案(设假说2中产生的各种配子均能受精且后代均能存活),探究何种假说成立。(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题思路】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可能的原因是DNA 分子发生碱基替换,而碱基的增添或缺失均会导致多个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故选C。

【答案】C

2.【解题思路】个体甲的变异属于缺失,影响表型,A错误;个体乙发生的变异是倒位,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呈“十字形”,B正确;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一般是败育,故其后代一般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错误;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发生倒位,表型异常,D错误。

【答案】B

3.【解题思路】种群中不同个体含有的基因可能不同,每个个体不会含有该物种的全部基因,A错误;亚洲人和澳洲人之间虽然存在地理隔离,但是二者婚配后可产生可育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生物进化的特点为由简单到复杂,既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D正确。

【答案】A

4.【解题思路】根据遗传平衡定律,种群1中AA=64%,Aa=32%,aa=4%;种群2中AA=36%,Aa=48%,aa=16%;则二者合并后,AA=50%,Aa=40%,aa=10%;所以A=70%,a=30%;随机交配后,子代中Aa=2×70%×30%=42%。所以选C。

【答案】C

5.【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1)要判断该变异株是否可用于育种,首先必须明确该变异是否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2)育种方法1为杂交育种,含有早熟基因的杂合子经过不断自交和选育,含有早熟基因的纯合子比例逐渐增大。采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再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育种方法称为单倍体育种。(3)如果该变异植株为染色体组变异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造成不规则的染色体分离,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配子,因此种子数量减少。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育种,需要不断制备组培苗。(4)新品种1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的,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多次重组,后代中有多种基因型,只有符合要求的部分在选育过程中被保留下来。

【答案】(1)遗传

(2)纯合花药单倍体

(3)染色体分离配子组培苗

(4)重组

6.【解题思路】体内DNA在复制时偶然出现碱基配对错误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而导致基因突变,B错误;基因突变往往是突变为其等位基因,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不同种群发生的基因突变不一定相同,D错误。【答案】A

7.【解题思路】染色体变异变化的范围较大,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A正确;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染

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正确;染色体片段重复,基因种类可能不变,C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

【答案】C

8.【解题思路】矮秆、抗锈病性状分别位于不同个体上,需要经过过程①杂交,得杂种子一代,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过程③是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不需要通过受精作用,B错误;过程④必须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纯合体,C错误;图示为单倍体育种,F1基因型是DdTt,其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T:Dt:dT:dt=1:1:1:1,该雄配子发育的单倍体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T:Dt:dT:dt=1:1:1:1,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DDTT:DDtt:ddTT:ddtt=1:1:1:1。因此,此育种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矮秆抗锈病)的品种占1/4,D正确。

【答案】D

9.【解题思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A正确;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正确;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C正确;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与发展,D错误。

【答案】D

10.【解题思路】蜂鸟迁徙离开,开红花的数量减少,说明红色的花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A正确;当地的天蛾增加,开白花的数量增多,蜂鸟迁徙离开,开红花的数量减少,说明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是该植物与传粉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8月该植物种群中开红花的数量减少,但红色基因频率不会改变,C错误;植物的花色变化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有利于植物的繁殖,D正确。【答案】C

11.【解题思路】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而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DNA分子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只是由于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DNA复制时解螺旋化,分子结构变的相对不够稳定,所以基因突变的概率比其它时期高,B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其突变的方向与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可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D正确。

【答案】D

12.【解题思路】由于多个密码子可编码同一个氨基酸,所以突变后水毛莨的花色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A 错误;q1和q2是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所以正常情况下q1和q2不会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B正确;q2比q1少3对碱基,利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C错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时的一一对应关系,即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不会因基因突变而改变,D错误。

【答案】B

13.【解题思路】人工诱变与自然突变相比,突变频率较高,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A正确;杂交育种主要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时,染色体数目从2N→4N的过程需要秋水仙素的处理,而从4N→3N的过程不需要使用秋水仙素,C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利用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子,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D错误。

【答案】D

14.【解题思路】四倍体植株和二倍体植株杂交,产生的后代不育,因此四倍体植株和二倍体植株是两个物种,A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养过程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获得四倍体,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种子,种植三倍体后用二倍体的花粉刺激三倍体西瓜雌蕊获得无子西瓜,因此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因此不能形成种子,C错误;有丝分裂的前期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

【答案】C

15.【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能扣住题干中关键信息“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和关键词“随机交配”答题。根据题意已知,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则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占1/3,Aa占2/3,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1/3+2/3×1/2=2/3,a的基因频率为1/3,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后代中AA的频率=2/3×2/3=4/9,Aa的频率=2×1/3×2/3=4/9,aa的频率为1/3×1/3=1/9,因此AA:Aa:aa=4:4:1,故选B。【答案】B

16.【解题思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有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和染色体个别数目的增加或减少。(1)由题图可知,7号染色体三体的植物的基因型是AA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任意2个7号染色体形成一个四分体,另一个7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因此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a:Aa:A=1:1:2:2,则图中“?”应该是基因A;配子②的基因型是a,配子④的基因型是A,若减数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则配子②和④合起来的基因型是Aa,与亲本AAa不同,因此不可能是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连续自交并每代拔除感病植株来提高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会使不抗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逐渐降低;除去套袋环节,改为每代自然传粉,水稻可以进行杂交,使水稻纯合度降低,会减慢育种进程。(3)据图分析,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基因型为Aaa的抗病植株,如果是三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a:Aa:a=1:1:2:2,雄配子aa、Aa不能参与受精,能参与受精的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1:2,自交后代不抗病的比例是2/3×1/2=1/3,抗病比例是A_=2/3,抗病:不抗病=2:1;如果是⑤的类型,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a=1:1,由于aa是染色体片段的重复,不是染

色体数目变异,因此都能受精,自交后代的不抗病的比例是aaaa=1/4,A_=3/4,抗病:不抗病=3:1。

【答案】(1)A 不可能

(2)a基因的基因频率减慢

(3)染色体结构变异或重复将该植株自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中抗病∶不抗病=2∶1,则假说1成立,若子代中抗病∶不抗病=3∶1,则假说2成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