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8.1幂的运算(第5课时)导学案沪科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8.1幂的运算(第5课时)导学案沪科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8.1幂的运算(第5课时)导学案沪科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8.1幂的运算(第5课时)导学案沪科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8.1幂的运算(第5课时)导学案沪

科版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索掌握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2 会熟练进行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3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少的数。

4 让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是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公式推导和应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绝对值较少的数。 难点: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同底数的幂相除的法则是什么?用式子怎样表示?用语言怎样叙述?

()0,m n m n a a a a m n -÷=≠、是正整数,且m>n

2 这这个公式中,要求m>n,如果m=n,m

333300)a a a a a -÷==≠(,232310)a a a a a --÷==≠(,010)a a a -≠、(有没有意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零指数幂的意义

(1)从特殊出发:填空:

2

22___23

33_-____34

44__-___43___,33=33,3

5__,5555,5

10__,10101010,10-=÷==÷===÷==

思考:2

2223333÷、这两个式子的意义是否一样,结果应有什么关系?因此:

2

22023=3333÷=,同样:444041*********=÷=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一个非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

(2)推广到一般:

一方面:0(0)m m m m a a a a a -÷==≠,另一方面:11111m m m m a a a a ?===?

启发我们规定:

01(0)a a =≠ 试试看:填空:

()()0

00000222=_,10_,,=__(x 0),3_,1_3x x π??=≠-=+= ??? 2 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1)从特殊出发:填空:

2

23___33=_,33=333-÷=,

3

35_-____55_,55555=÷== 4

47__-___710__,1010101010=÷==

(2)思考:2

2333333÷与的意义相同吗?因此他们的结果应该有什么关系呢?(-113=3)

同样:,

-2-323115=10=510, (3)推广到一般:

?n a -= ()00110,n n n n n a a a a a a n a --==÷=÷=≠是正整数

(4)再回到特殊:当n=1是,-1a =? ()-1a =1

试试看:

2 若128x =

,则x=____,若1110x -=,则x=___, 若100.0001x =,则x=___.

3 科学计数法 (1)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2-3-410101010,

,,。 你发现了什么?(0100.001

n n =???个)

();

13.13的取值范围求有意义若代数式x ,x -+

(2)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2-3-4108

10 2.410 3.610???.,, 思考:-2-3108102.4103.610???.,,这些数的

表示形式有什么特点?(10(n a a ?是只有一位整数,n 是整数))叫什么计数法?(科学计数法)当一个数的绝对值很少的时候,如:0.00036怎样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呢?你能从上面问题中找到规律吗? 试试看: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1)0.00018,(2)0.00000405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若0

1313x ??-=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若

()2122y y -=-,则y 的取值范围是____. 例2 计算:32

32122,10,,23----???? ? ????? 例3 判断

例4 把下列各式写成分式形式:23,2x xy --

例5 氢原子中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距离为:0.00 000 000 529厘米,用科学计数法把它写成为________.

四、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01(0)a a =≠,(2)1(0,)n n a a n a -=≠是正整数,(3)科学计数法 前两个知识要点注意条件,第三个知识要点要注意规律。

五、作业:

P 53 练习:1、2、3;P54 练习1、2、

())(

)01.6)(1

)1.(5)(0

)14.3.(4)(1)414.12.(3)(1)75.(2)(1

.10020000≠=--=+=-=-=-=a a a a (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学案全册

七下数学全册导学案 课题:5.1.1 相交线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 1图片及文字,了解本章要学习哪些知识?应学会哪些数学方法?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 2.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引发了什么变化? .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 3.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剪纸过程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的问题, 阅读课本P 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合作探究】 1.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 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例如: (1)∠AOC 和∠BOC 有一条公共边.....OC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2)∠AOC 和∠BOD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 的两边分别是∠BOD 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 2.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43 21O D C B A 3.用语言概括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4.探究对顶角性质. 在图1中,∠AOC 的邻补角有两个,是 和 ,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 = ,而这两个角又是对顶角,由此得到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 注意: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 _O _D _C _B _A

(完整版)七年级幂的运算提高练习题

第8章 幂的运算 提高练习题 一、 系统梳理知识: 幂的运算:1、同底数幂的乘法 ; 2、幂的乘方 ; 3、积的乘方 ; 4、同底数幂的除法:(1)零指数幂 ; (2)负整数指数幂 。 请你用字母表示以上运算法则。你认为本章的学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二、例题精选: 例1. 已知453)5(31 +=++n n x x x ,求x 的值. 例2. 若1+2+3+…+n =a ,求代数式 ))(())()(123221 n n n n n xy y x y x y x y x ---Λ(的值. 例3. 已知2x +5y -3=0,求432x y ?的值. 例4. 已知74 2521052m n ??=?,求m 、n . 例5. 已知y x y x x a a a a +==+求,25,5的值. 例6. 若n m n n m x x x ++==求,2,162的值.

例7. 比较下列一组数的大小.(1)61 41 31 92781,, (2)99 99909911,99 X Y == . 例8. 如果22009 20080(0),12a a a a a +=≠++求的值. 例9.已知723921 =-+n n ,求n 的值. 练习: 1.计算99 10022) ()(-+-所得的结果是( ) A.-2 B.2 C.-992 D.992 2.当n 是正整数时,下列等式成立的有( ) (1)22)(m m a a = (2)m m a a )(22= (3)22)(m m a a -= (4)m m a a )(22-=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下列等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5510a a a += ②7 3 10 ()()a a a -?-= ③4 5 20 ()a a a -?-= ④556222+=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xy y x 532=+ B .3 6 3 2 9)3(y x y x -=- C .442 2 3 2)2 1(4y x xy y x -=- ? D .333)(y x y x -=- 5.a 与b 互为相反数且都不为0,n 为正整数,则下列各组中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 A .n a 与n b B .2n a 与2n b C .21 n a -与21 n b - D .21 n a -与21 n b -- 6.计算:2 33 2)()(a a -+-= . 7.若52 =m ,62=n ,则n m 22+= . 8.如果等式2 (21) 1a a +-=,则a 的值为 。 9.若的值求n m m n b a b b a +=2,)(15 93 . 10.计算:5 132212332()()()n n m n m m a a b a b b -+---++-

七年级下数学幂的运算)

第一周周末学案 幂的运算 【知识要点】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 ,指数 。 用公式表 。 2.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 ,指数 。 用公式表示为 。 3.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 ,再把所得的积 。 用公式表示为 。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 ,指数 。 用公式表示为 。 5.我们规定:a 0= ,a -n = 。 【基础演练】 1、 计算: -(-3)2= p 2·(-p )·(-p)5= (-2x 3y 4)3= (x 4)3 =_______ (a m )2 =________, m 12 =( )2 =( )3 =( )4 。 2、(1)若a m ·a m =a 8 ,则m= (2)若a 5·(a n )3=a 11 ,则n=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0.00000730= (2)-0.00001023= 4、一种细菌的半径为3.9×10-5 m,用小数表示应是 m. 氢原子中电 子和原子核之间的距离为0.00000000529厘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距离为 5、已知a m =3, a n =9, 则a 3m-2n = . 6、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下列各数. (1)2-5 (2)1.03×10-4 (3)2)2 3 (- (4)(-3) -4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2x x x =+ B.523x x x =? C.532)(x x = D.222)2(x x = 8、下列各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2523a a a =+ B .6239)3(a a =- C .326a a a =÷ D .4)2(22+=+a a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五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课题:5.1.1 相交线 【学习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读一读,看一看 学生欣赏图片,阅读其中的文字. 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 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2.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引发了什么变化?

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结论: 二、自主探究 1.学生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2.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教师再提问:如果改变∠AOC 的大小, 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3.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邻补角的定义是: 对顶角角的定义是: 5.对顶角性质. (1)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概念后,结果实际操作获得直观体验发现了什么?并说明理由。 对顶角性质: ( 2)学生自学例题 (1) O D C B A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套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套 导学1 5.1.1 相交线 一、 学习目标:1认识相交线所成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二、 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P2和P3并做下列练习 1、已知: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共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3个 2、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若∠1=0 40,则∠2等于 ( ) A 0 50 B 0 60 C 0 140 D 0 160 3、平面上三条不同的直线相交最多能构成对顶角的对数是( ) A 4对 B5对 C 6对 D7对 4、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若∠AOD+∠BOC=2600 ,则∠BOD 的度数是( ) A 700 B600 C500 D1300

C D 三、 合作学习 1、 有两个角,若第一个角割去它的 31后与第二个角互余,若第一个角补上它的3 2 后与第二个角互补,求这两个角的度数 2、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0,∠1—∠2=500 ,求出∠AOC 和∠BOC 的度数。 C 四、 拓展提高 如图,∠AOB 和∠BOD 为对顶角,OE 平分∠AOD ,OF 平分∠BOC ,试问:OE 、OF 在一条直 线吗?说说你的理由。 E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导学2 5.1.2 垂线(1)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垂线的概念。 2、掌握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3页完成下列问题 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时,这两条直线互相____,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两条直线的交点叫____,垂直用符号____来表示,读作____,如直线AB垂直CD,就记作____。 2、举出日常生活中垂直的例子。 三、合作学习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出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出l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出l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由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一条直线的垂线有____条。 2、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性质1)。 四、拓展提高 1、完成课本第五页的练习题 O,O E⊥AB,已知∠BOD=45,求∠COE的度数

2018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2018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

目录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相交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垂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命题、定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实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3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立方根(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立方根(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复习(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复习(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有序数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年级数学幂的运算

《幕的运算》提高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 1. (4分)(2011春?江都市期末)计算(-2)100+ (- 2)99所得的结果是( ) A. - 299 B. - 2 C. 299 D. 2 2. (4分)(2014春?肥东县校级期中)当m是正整数时,下列等式成立的有( ) (1)a2m= (a。2;(2)a2n= (a2)m;(3)a2m= (-a n)2;(4)a2m= (- a2)m.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3. (4分)(2012春?化州市校级期末)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x+3y=5xy B. ( - 3x2y)3=- 9x6y3 C. 4 (-*护)二—心4y4 D. (x - y)3=x3- y3 4. (4分)a与b互为相反数,且都不等于0, n为正整数,则下列各组中一定 互为相反数的是() A. a n与b n B. a2n与b2n C. a2n+1与b2n+1 D. a2n-1与-b2n-1 5. (4分)下列等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5+a5=a10;②(-a)6? (- a)3?a=a10;③-a4? (- a)5=a20;④2 5+25=26.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0分)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2009秋?丹棱县期中)计算:x2?x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3 / 3、2 (-a)+ (-a ) = ________________ . 14. (5分)(2014春?临清市期中)若2m=5, 2n=6,则2m+2= 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7小题,满分0分) 1 .已知3x (x n+5)=3x n+1+45,求x 的值. 2. (2011春?溧阳市校级月考)若1+2+3+…+n=a,求代数式(x n y)(x n- 1y2)(x n - 2y3)…(x2y n-1)(xy n)的值. 3. (2010春?高邮市月考)已知2x+5y=3,求4x?32y的值. 4. 已知25m?2?10n=57?24,求m n. 5. 已知a x=5,a x+y=25,求a x+a y的值. 6. 若x m+2=16, x n=2,求x m+n的值.

初一数学幂的运算

第1讲 幂的运算 专题一 同底数幂的乘法 一、 基本公式: m n m n a a a += 二、应用公式: 1、顺用公式: 问题1、计算: (1)3 5aa a (2)3 5x x -? ⑶231m m b b +? ⑷m n p a a a ?? (5)()() 7 6 33-?- (6)()() 57 a a a --- 变形练习:(1)234 aa a a (2) ()()48x x x --- 2、常用等式: ()()b a a b -=-- ()() 2 2 b a a b -=- ()()33 b a a b -=-- ()() 44 b a a b -=- () () 21 21 n n b a a b ++-=-- () () 22n n b a a b -=- 问题2、(1)()()() 3 8 b a b a b a --- (2)()() () 21 221 222n n n x y y x x y +----

(3)()()() 4 8 x y y x y x --- (4)()()() 37 x y y x y x --- 3、逆用公式: 问题3、已知64,65m n == ,求6m n +的值。 变形练习:(1)已知7,6m n a a == ,求m n a +的值。 (2)已知21 29,5m m a a ++==,求33 m a +的值。 4、利用指数相等解题: 问题4、已知21 11m a a +=,求m 的值; 变形练习:(1)已知31 232m -=,求m 的值; (2)已知,146m n x x x --=,求n m 22-的值。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课题:5.1.1相交线 【学习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读一读,看一看 学生欣赏图片,阅读其中的文字. 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2.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引发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结论: 二、自主探究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再提问:如果改变∠AOC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3.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邻补角的定义是: 对顶角角的定义是: 5.对顶角性质. (1)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概念后,结果实际操作获得直观体验发现了什么?并说明理由。 对顶角性质: (2)学生自学例题

O D C B A 例:如图,直线a,b 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课堂练习】: 1.课本P3练习 2.课本P8习题1 【要点归纳】: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 【拓展训练】 1. 如图1,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BOE 的对顶角是_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____; 若∠AOC:∠AOE=2:3,∠EOD=130°,则∠BOC=_________. (1)(2) 2.如图2,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COE=90°,∠AOC=30°,∠FOB=90°,则∠EOF=________。 3.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一对对顶角互补,那么它的所成的各角的度数是多少? 【总结反思】: 课题:5.1.2垂线(1) 【学习目标】: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学习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学习难点】: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如图∠1=60°,那么∠2、∠3、∠4的度数 2.∠1=90°,那么∠2、∠3、∠4的度数 3.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 二、自主探究 (一)垂直定义 1.出示相交线的模型,学生观察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当b 的位置变化 时,a 、b 所成的角a 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 、b 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 结论:当b 的位置变化时,角a 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a 是_____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当∠a 是_____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_____角,即a 、b 所成的四个角都是_____角,都_____。 2.垂直定义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角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_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_。 3.表示方法: 垂直用符号“_____”来表示,结合课本图5.1-5说明“直线AB 垂直于直线CD ,垂足为O”, 则记为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图. 4.垂直应用: ∵∠AOD=90°() ∴AB ⊥CD () ∵AB ⊥CD () ∴∠AOD=90°() 找一找:在你身边,你还能发现“垂直”吗? 5.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 b b a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学案(共133页)

课题:5.1.1 相交线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 1图片及文字,了解本章要学习哪些知识?应学会哪些数学方法?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 2.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 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引发了什么变化? .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 3.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剪纸过程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的问题, 阅读课本P 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合作探究】 1.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 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例如: (1)∠AOC 和∠BOC 有一条公共边.....OC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 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2)∠AOC 和∠BOD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 的两边分别是∠BOD 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 2.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43 21O D C B A 3.用语言概括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4.探究对顶角性质. 在图1中,∠AOC 的邻补角有两个,是 和 ,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 = ,而这两个角又是对顶角,由此得到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 注意: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 _O _D _C _B _A

最新七年级下册幂的运算

七年级下册数学讲义 课 题 幂的运算 教学目的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2. 幂的乘方 3. 积得乘方 4. 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贺峰负整数指数幂) 教学内容 知识梳理 一、 同底数幂的乘法 1. 表达式: n m n m 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2. 文字语言叙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3. 注意:(1)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也具有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性质。 (2)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中的“同底数”,不仅可以是数,也可以是代数式。 (3)要注意分清底数和指数,注意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合并同类项的区别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二、 幂的乘方 1. 表达式: ()mn n m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2. 文字语言叙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 注意:(1)()p n m mnp a a ??=????(m ,n ,p 都是正整数)仍成立。 (2)幂的乘法中的底数“a ” 可以是数,也可以是代数式 (3)要注意区分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幂的乘法运算,是转化为指数相乘加的运算(底数不变) 同底数幂相乘,是转化为指数相加的运算(底数不变)。 三、 积得乘方 1. 表达式: ()n n n b a ab =(n 都是正整数) 2. 文字语言叙述:积的乘方,等于每个因式分别乘方 3. 注意:(1)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也具有这一特性,即()n n n n abc a b c =(n 都是正

整数)。 (2)这里的“a ”,“b ” 可以是数,也可以是代数式 (3)应抓住“每一个因数乘方”这一要点。 四、 同底数幂的除法 1. 表达式: n m n m a a a -=÷(a ≠0,m ,n 都是正整数,且m >n ) 2. 文字语言叙述: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 注意:(1)公式中的底数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代数式,但由于除式不能为0,所以a ≠0。 (2)公式推广:m n p m n p a a a a --÷÷=( a ≠0,m 、n 、p 都是正整数,且m >n+p ) (3)对比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4)当指数相等的同底数幂相除的商为1,所以规定m m m m a a a -÷==10=a ,即任意不为 0的数的零次幂都是等于1; 同底数幂相除,若被除式的指数小于除式的指数,则出现负指数,因此规定p p a a 1= -(其中a ≠0,p 为正整数。 (5)在进行幂的运算时,一般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幂的乘方或积的乘方,然后才是同底 数幂相乘或相除。 五、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 在七年级上册学习到的科学计数法是讲一个绝对值较大的数写成10n a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正整数) 同样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一般的,一个小于1的正数可以表示10n a ?的形式(其中1a ≤<10,其中n 为负整数= 方法:将一个小于1的正数写成10n a ?的形式n 为负整数,n 等于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所有泠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零) 题型一:比较幂的大小 方法一:化幂的底数为相同后,通过比较指数的大小来确定幂的大小 1. 314161a=b=27c=9a b c 若81,,,则比较、、的大小关系是

初一数学幂的运算性质专题测试题

初一数学幂的运算性质专题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6?太仓市模拟)计算x3?x2的结果是() A.x B.x5C.x6D.x9 2.(2016?校级一模)若a?23=26,则a等于() A.2 B.4 C.6 D.8 3.(2016?应城市三模)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3+a2=a5 B.a4﹣a2=a2C.2a﹣3a=a D.a5?a5=2a5 4.(2016春?乐亭县期中)若5x=2,5y=,则x,y之间的关系为() A.x,y互为相反数B.x,y互为倒数 C.x=y D.无法判断 5.(2016春?忻城县期中)计算:(﹣3x2y)?(﹣2x2y)的结果是() A.6x2y B.﹣6x2y C.6x4y2D.﹣6x4y2 6.(2016春?江阴市校级月考)计算3n?()=﹣9n+1,则括号应填入的式子为()A.3n+1B.3n+2C.﹣3n+2D.﹣3n+1 7.(2016春?东台市月考)如果3x=m,3y=n,那么3x+y等于() A.m+n B.m﹣n C.mn D. 8.(2015秋?怀集县期末)化简(﹣x)3?(﹣x)2的结果正确的是() A.﹣x6B.x6C.﹣x5D.x5 9.(2015春?慈溪市校级月考)若x,y为正整数,且2x?2y=25,则x,y的值有()A.4对B.3对C.2对D.1对 10.(2014?永州)在求1+6+62+63+64+65+66+67+68+69的值时,小林发现:从第二个加数起每一个加数都是前一个加数的6倍,于是她设: S=1+6+62+63+64+65+66+67+68+69① 然后在①式的两边都乘以6,得:

完整word版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校导学案学科:数学(华东师大版)年级:七年级(下)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第1页共48页第6章一元一次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学习目的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与预习 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 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知: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416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有哪些方法? 算术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 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 64人,就是全体师生416人,可得(1)。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 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呢? 通过分析,列出方程:(2)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

苏教版七年级下幂的运算复习

幂的运算复习 【知识整理】: 一、同底数幂的乘法(重点) 1.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用式子表示为: n m n m a a a +=?(m 、n 是正整数) 2、同底数幂的乘法可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即 注意: (1) 同底数幂的乘法中,首先要找出相同的底数,运算时,底数不变,直接把指数相加,所得的和作为积的指数. (2) 在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时,如果底数不同,先设法将其转化为相同的底数,再按法则进行计算. 二、同底数幂的除法(重点) 1、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公式表示为:()0,m n m n a a a a m n m n -÷=≠>、是正整数,且. 2、零指数幂的意义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用公式表示为:()0 10a a =≠. 3、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n(n 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 次幂的倒数,用公式表示为 ()1 0,n n a a n a -= ≠是正整数 4、绝对值小于1的数的科学计数法 对于一个小于1且大于0的正数,也可以表示成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是负整数. 注意点: (1) 底数a 不能为0,若a 为0,则除数为0,除法就没有意义了; (2) ( )0,a m n m n ≠>、是正整数,且是法则的一部分,不要漏掉. (3) 只要底数不为0,则任何数的零次方都等于1. 三、幂的乘方(重点)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公式表示为:() ()n m mn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注意点: (1) 幂的乘方的底数是指幂的底数,而不是指乘方的底数. (2) 指数相乘是指幂的指数与乘方的指数相乘,一定要注意与同底数幂相乘中“指数相加”区分开. 四、积的乘方 运算法则:两底数积的乘方等于各自的乘方之积。

最新人教新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导学1 5.1.1 相交线 一、 学习目标:1认识相交线所成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二、 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P2和P3并做下列练习 1、已知: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共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3个 2、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若∠1=0 40,则∠2等于 ( ) A 0 50 B 0 60 C 0140 D 0 160 3、平面上三条不同的直线相交最多能构成对顶角的对数是( ) A 4对 B5对 C 6对 D7对 4、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若∠AOD+∠BOC=2600 ,则∠BOD 的度数是( ) A 700 B600 C500 D1300

C D 三、 合作学习 1、 有两个角,若第一个角割去它的 31后与第二个角互余,若第一个角补上它的3 2 后与第二个角互补,求这两个角的度数 2、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0,∠1—∠2=500,求出∠AOC 和∠BOC 的度数。 C 四、 拓展提高 如图,∠AOB 和∠BOD 为对顶角,OE 平分∠AOD ,OF 平分∠BOC ,试问:OE 、OF 在一条直 线吗?说说你的理由。 E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导学2 5.1.2 垂线(1)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垂线的概念。 2、掌握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3页完成下列问题 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时,这两条直线互相____,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两条直线的交点叫____,垂直用符号____来表示,读作____,如直线AB垂直CD,就记作____。 2、举出日常生活中垂直的例子。 三、合作学习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出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出l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出l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由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一条直线的垂线有____条。 2、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性质1)。 四、拓展提高 1、完成课本第五页的练习题 O,O E⊥AB,已知∠BOD=45,求∠COE的度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幂的运算(基础)知识讲解(含答案)

幂的运算(基础) 责编:杜少波 【学习目标】 1. 掌握正整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2. 能用代数式和文字语言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运算.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396573 幂的运算 知识要点】 要点一、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m n m n a a a (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要点诠释:(1)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的幂,底数可以是任意的实数,也可以是单项式、 多项式. (2)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也具有这一性质, 即m n p m n p a a a a ++??=(,,m n p 都是正整数). (3)逆用公式:把一个幂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同底数幂的积,其中它们的底数 与原来的底数相同,它们的指数之和等于原来的幂的指数。即 m n m n 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要点二、幂的乘方法则 ()=m n mn a a (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要点诠释:(1)公式的推广:(())=m n p mnp a a (0≠a ,,,m n p 均为正整数) (2)逆用公式: ()()n m mn m n a a a ==,根据题目的需要常常逆用幂的乘 方运算能将某些幂变形,从而解决问题. 要点三、积的乘方法则 ()=?n n n ab a b (其中n 是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要点诠释:(1)公式的推广:()=??n n n n abc a b c (n 为正整数). (2)逆用公式:()n n n a b ab =逆用公式适当的变形可简化运算过程,尤其是遇到底数互为倒数时,计算更简便.如:1010101122 1.22?????=?= ? ????? 要点四、注意事项 (1)底数可以是任意实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 (2)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只有当底数相同时,指数才可以相加.指数为1,计算时不要 遗漏. (3)幂的乘方运算时,指数相乘,而同底数幂的乘法中是指数相加. (4)积的乘方运算时须注意,积的乘方要将每一个因式(特别是系数)都要分别乘方.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作者:————————————————————————————————日期:

2018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

目录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 课题:5.1.1 相交线 (1) 课题:5.1.2 垂线 (3) 课题: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5) 课题:5.2.1 平行线 (8) 课题:5.2.2 平行线的判定 (10) 课题:5.3.1 平行线的性质 (12)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 (14) 课题:5.3.2命题、定理 (17) 课题:5.4平移 (19) 课题: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 (21) 第六章实数 (23) 课题:6.1平方根(第1课时) (23) 课题:6.1平方根(第2课时) (26) 课题:6.1平方根(第3课时) (28) 课题:6.2立方根(第1课时) (30) 课题:6.2立方根(第2课时) (33) 课题:6.3 实数(第1课时) (35) 课题:6.3 实数(第2课时) (38) 课题:实数复习(一) (40) 课题:实数复习(二) (42)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44) 课题:7.1.1 有序数对 (44) 课题: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47) 课题:7.1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课 (49) 课题: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51)

课题:7.2.2用坐标表示平移 (53) 课题: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复习 (55)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57) 课题: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57) 课题:8.2.1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法) (60) 课题:8.2.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法2) (63) 课题:8.2.3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1) (65) 课题:8.2.4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2) (67) 课题:8.3.1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 (69) 课题:8.3.2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 (71) 课题:8.3.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 (73) 课题:8.4.1三元一次方程组 (75)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77) 课题: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77) 课题:9.1.2不等式的性质 (80) 课题: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82) 课题: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85) 课题: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87) 章末复习 (89)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95) 课题:10.1 统计调查(第1课时) (95) 课题: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 (96) 课题:10.2 直方图(第1课时) (98) 课题:10.2 直方图(第2课时) (99)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1.1《同底数幂的乘方》 课时:第 1 课时 姓名 班级 组别 编号 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1在已有幂的基础知识之上,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 2.掌握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能进行基本运算; 3.在推导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观察、概括 与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温故知新(认真预习课本P1-4,预习后将确定的答案用钢笔写上,不确定的答案用铅笔写上,有疑难的用红笔标注,上课前检查) 1. a n 的底数是 ,指数是 ; (-2)3的底数是 ,指数是 ; (-2)4与-24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3与-23呢? 2.预习阅读课本P2问题情景问题,并认真思考; 3. 预习完成课本P 2“做一做”,并尝试解答; 4. 预习完成课本P2“议一议”,并尝试总结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 不变,指数 . 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 a m ·a n =__ __(m 、n 都是正整数) 5. 预习课本P3例1、“想一想”、例2,并尝试解答. 二、情景探索、交流展示 1.自主学习,完成课本P2的“做一做”,并与同学交流回答问题: 计算下列各式(提示: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 ⑴103×102=(10×10×10) ×( )=10( ) ⑵105×108 =( ) ×( )=10( ) (3)10m ×10n =( ) ×( )=10( ); (4)a 2·a 5= ( ) ×( )=a( );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m ×2n = ;(-3)m ×(-3)n =__ __; (2 1 )m ×(2 1)n =__ __; 总结: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和法则 (1)公式:a m ·a n =_ ___(m 、n 都是正整数) (2)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 , . 2. 自主学习、精讲点拨: 认真学习课本P3例1,并完成下列计算: (1)(-3)7×(-3)3 (2) ( 32)5×(3 2 ) (3) -b 3·b n (4) y m ·y m+1. 3.应用拓展:完成课本P3的“想一想”,并与同学交流回答问题例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