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清末重臣李鸿章曾说过他所处的中国正经历着

清末重臣李鸿章曾说过他所处的中国正经历着

清末重臣李鸿章曾说过他所处的中国正经历着
清末重臣李鸿章曾说过他所处的中国正经历着

清末重臣李鸿章曾说过他所处的中国正经历着“三千年来从未有之大变局”。其实从李鸿章的时代到今天,又过百余年,其间我们这个国家所经历的以上帝的名义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30年的洋务运动/同治中兴,到日后的甲午海战,大革命,新文化运动,军阀乱战,抗日,共产中国的建立,大鸣大放,反右,大跃进,文革,以致到不久以前的邓小平重开国门。这么多纷繁的事情,那件事我们三千年来所遇到过的?所以在我看来,中国近现代史是我们三千年史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可惜,国内的中等、高等教育关于近代史的教材,多少想向下一代人传递一些沉重的政治理念(诸如三座大山,共产党的正统性),甚至希望借史书来让国民认可现今政府的合法性。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都不大敢把精彩的近代史”演义”起来。

西人治中史便少了层这样的包袱。像最近很红火的史景迁那老家伙,一本”追寻现代中国”, 根本就是像讲段子一般的把盛清以来的国史娓娓地过了一遍。可惜史老的笔法过于演义,想象也不太靠谱,终是惹来了许多非议。徐中约这本“中国近代史”(下称“近代史“)少了天马横空的毛病,显得相当厚实,在我看来,是一本绝佳的近代史入门读物。

徐的这本“近代史”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的域外学者写的近代通史之作。说实在的,相比英文标题”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我并不怎么喜爱这个毫无特色的中译书名。不过或许因为另一方面这本书在港台名气依然很大,所以刚出的简体版便沿用了这个名字。

记得第一次拜读这砖头般的巨作时我正在香港科技大学念大学一年级。大一的学生,特别是学理工科的,刚经过高考的洗礼和通读了人教版那两本薄薄的中国近代史教材,便以为已经读够了历史,特别是中国史。幸运的是,那个时候主管大陆学生的教授强迫我们在香港念书的第一年学生一定要选两门文科课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选了何杰尧教授的民国平民史和丁学良教授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在此不费笔墨写丁学良的治学,不过客观地讲,受过西方史学社会学训练的何教授和丁教授,确实让我领略了一种与国内不大相同的治史的方法(当然,我从来没有在国内上过文科课,所以国内治史也是从我读书中自己臆测的)。

此两位教授相像的地方,就是不大买我们内地政府的帐,对那些在禁区中的伟人也多有调侃。我当时竟然是有些愤愤,常想下课找回这两位教授拌嘴,丁教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所以我便只能跑去何教授的办公室中拌嘴。这样的“拌嘴”常有发生,一次短则30多分钟,长则超过一个小时。当时年少,以为教授跟中学老师一样,天职便是教书,根本不知道这样与教授单对单的面谈是很珍贵的一件事。当然,也正是因为一次次这样的拌嘴,让我终于学着慢慢的放下意识形态去读史。也正是这位何教授,向我介绍了这本“中国近代史”。

我不是一个史学专业的人,不过还大致感觉得出西方通史教材跟国内通史的不同。譬如西方学者似乎很强调大量的文献阅读,而且文献也常常涵盖多种语言,也很强调对原始材料的搜集与分析,这样似乎让他们更有信心去对史事做叙述性的描写。也正是因为这种精心裁剪的叙事,让厚厚的史书“演义”了起来。在厚实的文字叙述以外,书中一幅幅陈年的照片,也常让人大呼过瘾。

徐教授的“近代史”还流露出一种我很钦佩的史学家特有的“同情心”。其实中国近代以下,从道光到光绪到慈禧,清末的那么多统治者,那个不是鞠躬尽瘁的?曾国藩也好,李鸿章也好,甚至后来的袁世凯,蒋中正,汪精卫,哪个又不是为了中国的现代进程做出了诸多的努力。中国传统的官史用一顶“腐朽”“卖国”“汉奸”的帽子将他们统统压死,未免过于武断了。与此相反的,我们看到了徐老写这本书花了许多精力回到历史现场,对左右中国进展的

人物都尽量做着中肯的评价。这样的治史态度,让我这般行外的读者受了诸多裨益。

“近代史”这本书,上起满人入关,下至胡锦涛储君地位的确定。仅从对近代史的定义看来,这本书已经足够“异域”(exotic)了。通常意义上的近代史,都是局限在鸦片战争以后的。最早的也多是追溯到嘉庆朝。而徐因为在西方受训,自然的会将“近代”的起点放在文艺复兴,所以他也很大胆的将中国近代史往前推移了两个世纪。我这样业余的人自是不好说这样对中国近代的定义是否妥当。但是将整个清朝放在近代的框架下,确实是更有助于我们看到历史的全局。另一方面,四百多年经历了三朝兴衰,现代政府的形成,思想史的革新,与洋人打交道。可以说中国各个方面都在这四百年间有着巨大的变化。能面面俱到而又不失细节的写这段历史,的确是需要很有才气的学者才能做到。看到徐老这样的作品,确是让人很兴奋的。

看这本书的另一个感觉就是历史似乎在徐老笔下缓缓地流着,民族生死存亡之时,他还是慢条斯理的,在热血沸腾的革命年代,他又不忘调侃一下。时间在他笔下似乎没有缓急。其实想来,身处历史漩涡中的人们,可能并不是过着什么每刻都让人窒息的生活。可能一百年后的人们,会自然而然的认为在中国聚变潮流中的我们,每日都是很焦虑的。如果当他们知道我们中的不少人其实还是每天悠悠的过着宁静的日子,还能偷空跑去玩豆瓣,或许也是吃惊不已的。

我本身是工科学生,从来不怎么看书,但是还深刻记得大一那年捧起这本砖头津津有味的翻着的场景。在六七年后我已身在研究所,攻读着博士学位,重读着这本书还是很欣赏这本书作为学术著作严谨的一面。能在素材饱满与治学严谨上同时做到臻至的通史,大抵是十分难遇的。无怪乎这本“近代史”是域外最受欢迎的中国通史教材。

近现代史学习心得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现在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

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

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人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建国以后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几十年里就完成了别的国家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就像我们从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只用了七年的时间,但美国却要花去200年。虽然我们现在和美国、英国等国还有一些差距,但要考虑到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

其实,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一致,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所以,不必去盲目崇拜美国、日本,我们应该崇拜我们中国人自己。

还记得,小时侯,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社会主义好》,歌词的最后那一句“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相信所有的中国人也都听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并不是凭空编造的,它们的存在是有依据的。

提到中国,又会忍不住想到让我们全体中国人自豪的“红军长征”。长征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长征精神”却代代相传,就像是保存精神火种一样。

长征途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常常在我们的心中荡漾,那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永雄气概,那种互帮互助、亲密团结的合作精神,那种严守纪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都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前进。但在无数的光环下,还有许许多多同样出色的战士,他们或许没有令人们为之称赞的英勇事迹,但“长征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是熠熠生辉。

在这里叙述一个长征故事——“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

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感到无比沉重!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二万五千里,在中国的土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走了一圈。我们红军历尽艰难,突破重围,翻雪山,过草地,渡赤水,还要飞夺泸定桥。从1934年秋开始到1936年10月,这段历程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胜利树立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里程碑。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历史,给我的带来震撼的不仅仅是长征,还有辛亥革命,百万雄师过长江,五四运动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叙述它们给我带来的是如何的感受了。

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李鸿章晚清外交思想综论

兰台世界2012·10月下旬 外,唐代诗人蔡孚的诗文当中对马球运动就有所描述,他的《打毬篇》中写道:“德阳宫北苑东头,云作高合月作楼。金锤玉蓥千金地,宝杖佩文七宝毬。共道用兵如断蔗,俱能走马入长揪。”全诗的内容当中就提到了“德阳宫”中进行马球比赛的情形,而“德阳宫”是东汉末年的洛阳皇宫,后来这座宫殿被董卓烧毁。从这个诗文当中可以看出,作者那时候认为东汉时期马球运动是宫廷运动的重要形式,可见在唐朝人眼中马球运动并非新生事物,而是东汉时期已经流行的运动,而且东汉时期在宫中还修建了专用的马球场[4]。所以笔者认为,马球运动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时间远远早于唐朝,而且不是直接传入到中央,是从外部逐渐渗入到中原地区的。从马球运动的用语角度来分析,马球现代的英文名称为polo ,在波斯语里发音为giu 或guy ,发音同现代汉语的qiu ,应是汉语 “毬”字的音译。同时又根据波罗一词是出于英语polo ,亦即马球之意,而其发音又来源于藏语的“氆氇”(Pulu ),据此就有人认为马球运动应当是先在西藏地区产生,后传到波斯再由波斯传到欧洲,同时在唐朝时期波斯又作为文化交流的内容传回到唐朝[4]。这种说法是有一定合理性的。首先,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丝绸之路是分不开的。在秦汉以前,中国与西亚以及北亚和欧洲的交流非常少,而在西汉之后,文化交流变得非常频繁,在唐代时期达到顶峰,而这一变化就缘于丝绸之路的开发。丝绸之路贯穿了中国的中原地区到中国西北部以及西亚、北亚和东欧地区,如果马球文化是外来的或者是传出去的,一定经过这条途径,因此变化也与此有关。从马球运动的读音上来说,polo 一词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说明polo 一词的词源一定与马球运动的起源有关。那么,再反观马球运动的古语发音,藏语 当中的 “氆氇”(Pulu )就是指马球运动,而且,从字形的发音上来看,这个词组是从字形上构成的,而非从音节上构成,肯定不是对外来 词的音译,只能是先有的事物再有的发音,所以说,马球运动的polo 读音,一定是从西藏地区传出去的。另外,马球运动在波斯语里发音为giu 或guy , 都是与汉语“毬”的读音相同的发音,而“毬”是在中国汉代以前就有的发音, 就是指球类运动,所以也不会是对波斯语的音译。所以笔者认为,波斯语当中的giu 或guy 是从中国地区引入的,而且是通过官方渠道。 根据上述论断,笔者认为,马球运动起源于中国的西藏地区或者西北地区,其传播出去的渠道有两个,一个是通过丝绸之路的民间传播,另外一个是通过官方的传播。那么,马球运动传入中原地区的途径就比较清晰了。马球运动是一种在马背上的运动,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很难有机会参与,在唐代以前也很少有记载在民间的官员和富商当中有从事大规模马球运动的,那么马球运动传入中原地区的途径一定是通过皇室,后逐渐扩大。而皇室当中的马球运动虽然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但是大规模的推广一定是在唐代时期,因为,从唐代以后关于宫廷、 官员乃至书生从事马球运动的记载就非常丰富了。所以笔者认为,马球运动传入中原地区不是从民间的辐射式传播,而是通过官方的影响力进行的传播,即先兴起于都城,之后逐渐在各地兴起的。 参考文献 [1]戴伟谦,袁俞光.中国古代马球运动起源论断的比较[EB/OL].[台湾地区]国立体育学院论坛,民91,13卷1期. [2]韩丹.马球运动起源于波斯考[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5).[3]希罗多德.波斯战争第9卷. [4]姜伟伟.中国古代马球运动的历史溯源[J].音体美, 2010.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是洋务派的核心人物,其外交作为在中国近代史上难以回避。从1863年荣升江苏巡抚兼南洋通商大臣开始,李鸿章开始了他的晚清外交生涯,直至1901年因病去世,近四十年为晚清政府服务,主持操办一切重要对外交涉,因此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就是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写照。当时清政府衰微没落,资本主义处于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加紧对外扩张和殖民活动,一系列的国内外客观形势造就了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策略以及外交行为。 一、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外交思想 1.“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思想的形成。李鸿章形成这一外交思想是基于对晚清的时局和国际局势清醒的认知。 在他看来,“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即暂胜而终败”,李鸿章看到了中国的国力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只有隐忍徐图”,“力保和局”以求生存。国家间的交往并非只依靠外交家的聪慧才智和灵活手段,外交是基于国家 的经济、军事实力的。但晚清时期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微,“弱国无外交”,靠李鸿章一人之力难以改变局势,晚清政府更不可能取得平等的外交地位,以订立不平合约而避免战争,减小损失,维持稳定局面,为自强创造有利环境是当时晚清政府唯一的出路,“外须和戎”的思想正是由此而得。李鸿章还认识到,铁枪火炮是西方国家强大的重要原因,中国的“闭关锁国”已使得武器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学习西法是自强的重要手段,“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李鸿章对晚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认识,促使其形成“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的外交思想。这一外交思想的最终形成除了客观因素起作用之外,李鸿章个人的主观因素不可忽视。其父李文安进士出身,对李鸿章教育尤为严格,自幼所受的教育均为儒家传统思想,一生遵循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道德纲常,忠于君主,忠于朝廷。这就使得李鸿章在与坚船利炮的列强交涉中,为保清廷免遭推翻的厄运,推行对外 “和戎”的政策, 衷心维护清廷的利益。其次,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深受其师曾国李鸿章作为晚清外交舞台上的灵魂人物,其外交思想对晚清政府和中国的对外交往产生了主导性影响。本文将结合历 史背景,对李鸿章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夷制夷”外交思想进行概述、分析,从而阐明笔者的一己之见。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外交策略应用李鸿章晚清外交思想综论 □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刘海荣 摘要关键词………………………………………………………………………………………………………………………………………………………档案解读 DANG'ANJIEDU 43

李鸿章“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思想成因

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思想成因摘要:有人曾用“一生功过在和戎”来形容李鸿章,可见“外须和戎,内要变法”的思想在李鸿章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分析此思想形成的原因。 abstract:”merits and failure all due to coping with external enenmy” is a sentence to summerize li hongzhang’s whole life. so we can see that the thought of” external cope with enemy, internal political reform” accounts for a lot in li’s political ideology. this article mainly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se thoughts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关键词:李鸿章和戎变法 key words: li hongzhang ,coping with enemy, political reform 在晚清统治集团中,李鸿章可算是政坛上活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少数几个人中的一个,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提到“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可见李鸿章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李鸿章不仅在政坛活动时间长,而且活动范围广,参与的事件也比较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也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而“外须和戎,内要变法”便是其重要的政治思想。本文主要是从历史背景出发来分析此思想形成的原因。

我身边的历史人物---李鸿章

我身边的历史人物----李鸿章 由于数据调查看出有30%的人并不十分了解李鸿章这个人物, 而认识的人中70%都是从中学课堂了解的,所以不得不在此先 做个介绍了。 摘要: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 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 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 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 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 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 集》。 左宗棠说他:“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康梁:“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固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思,当夫乙未(1895)二三月、庚子(1900)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 梁启超:“只懂洋务,不懂国务” 张之洞:“朝廷内外对西方军事、内政和外交“稍知之者,唯一合肥(李鸿章)。国不用之而谁用乎。” 青年毛泽东曾说:“李鸿章是船,清政府是水,舟大而水浅,李鸿章这艘船在水里无法航行,施展不开。” 在问卷调查数据中70%的人都认为“李鸿章”三个字是“刽子手”“卖国贼”的代名词。他对内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与列强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二三十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可谓罪莫大焉! 虽然多数人都对李鸿章一骂了事,可是事实是如此吗?数据表明仍有26%的人认为他是无

历史论文 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卒于1901年,安徽合肥人。李鸿章本名为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其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世人多尊称李鸿章为李中堂,也称他为李合肥。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他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从李鸿章的基本背景来看,他是一个晚清很重要的人。李鸿章还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遥指芦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这是李鸿章在道光二十三年遵父命,北上入京时所作的《入都》中的一首。可见李鸿章有报国的志向和出众的才能。 李鸿章发迹之事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经制军主力。上海正面临着太平军的威胁,当曾国藩与李鸿章商议,李鸿章欣然应命,于是开始招募和组建淮军。此时形势极为严峻。上海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李鸿章的淮军抵达上

海时,正直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李鸿章面临着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的重大考验。李鸿章面对着上海官绅和外国雇佣军的嘲笑,牢记恩师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并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不久,淮军果然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后来,李鸿章配合曾国藩的湘军攻下了天京。江苏肃清后,李鸿章受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 李鸿章镇压太平军,维护了封建统治,被看作是他人生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污点。但是,他身为一个清政府的官员,他能怎么办。太平军虽是为了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他人看来这是正义的农民起义。但太平天国真的能代表中国的先进领导吗?如果洪秀全真的通知了中国,中国将陷入怎样的境地呢?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期的起落。 李鸿章军功显赫,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终于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李鸿章曾说:“练兵

近代史论文人物李鸿章

近代史论文人物李鸿章 从文献来看,对李鸿章外交思想和策略的把握,既存在着完全否定的意见,也有赞誉有加,甚至把李鸿章奉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外交家的观点。 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论文人物李鸿章,供大家参考。 近代史论文人物李鸿章范文一:晚清风云人物李鸿章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每当揭开中国近现代史,就不可能不面对李鸿章及其所代表的晚清政府。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 国之大器,百年不遇。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

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风云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但是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所有对外关系交涉的失败是因为当时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贫弱的经济基础和软弱的国际地位,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因为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皇室势力。 这些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只能把所有的罪过都推给直接出面做事的下人——李鸿章。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一直到新中国建立这将近100年的时间里以李鸿章为首的一代又一代中国外交家利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尽一切可能的维持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维护了中国的国体大致完整使中国没有像南亚各国那样彻底的沦为殖民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保留的一份坚实的基础。 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与洋务运动是李鸿章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两件事。 这两件事决定了历史与后人对他的评价。 但是,其中所掩埋的历史事实有多少,我们谁也不知道,因而我们所给出的评论,都不能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

浅析李鸿章的功与过

浅析李鸿章的功与过 内容摘要:晚清重臣李鸿章是对近代历史的思想政治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的人物。世人对李鸿章的功过是非认识的并不全面,他们只是停留在功或者过这两者之中的其中一个方面,并没有对李鸿章的一生做出中肯的正确评价。我们将就其一生所经历的大事件简要分析一下李鸿章的功与过,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总体评价: 李鸿章是近代中国政治、军事和外交的代表人物,在国内李鸿章为国家的统一安定对农民起义势力进行军事镇压,为国家的富强而主张改革,主张接受西方文化科技,引进外来科技和先进军工民事。在国外李鸿章主张和谈,对列强绥靖,以换取中国在世界的稳定。(摘自百度百科对其总体评价) 1,主要功劳: (1)李鸿章创立了淮军: 作为淮军的最高统帅,李鸿章对其严格治理,加大训练强度,整顿军中纪律。他要求自己的军队不能依靠洋人,一定要“自强”,而最初的自强之道,就是所谓“讲求洋器”。在任命统领时,看中能力,不论出身与文化。他鄙弃那些空有一肚子才学而不知世事之人(可见他“务实”的治世思想在这里已经有所体现)。 (2)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虽然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助纣为虐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内战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无数的史实证明只有先保证国内局势的相对平稳才有机会实行改革使国家休养生息并逐渐走向富强。而李鸿章正是这么一个结束战争的人之一。是他使清朝那本已摇摇欲坠的政权又延续了近百年。 (3)倡导洋务运动: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至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 2,主要过失: (1)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

这无疑是李鸿章一生所犯下的最重要的错误从19世纪70年代起到他临死前,清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一系列丧权卖国条约,大多是他直接参与或亲手签订的。李鸿章主张讲和,“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签订了《中法新约》由于他“保船制敌”的方针,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签订《马关条约》。还有《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众多条约签订,是李鸿章被称为卖国贼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说李鸿章“卖国”并不是因为代笔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而是他的懦弱的思想构成了错误的形势判断,以至于他受到爱国士的痛骂。再来说“外须和戎,内需变法”这一思想,在中外交涉中,他主张议和,试图争取到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东西方列强的侵略本性决定了他们不会坐视中国的发展,反而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挑起战争。李鸿章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谋求和平,其艰难窘况可想而知。 (2)指挥失误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廷协助镇压,日本便乘机出兵侵占朝鲜。7月下旬,日本军舰公然击沉了中国驶往朝鲜的运兵船“高升”号,清政府被迫在8月1日向日本宣战,日本也在同一天向中国宣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 上述资料摘自: 1、《伟大的中国革命》,[美]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2《李鸿章传》梁启超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3《走出晚清》李扬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晚清七十年》,[美]唐德刚著,岳麓书社,1999年; 3,其他方面对李鸿章的评价: (1)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称李鸿章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19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表示“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也让西方人知道了中国有个“相貌堂堂”且“矜持、自信和傲慢”的李中堂,甚至洋人只知有李鸿章而不知有朝廷。 (2)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3)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4)毛泽东的评价是:舟大水浅 4,李鸿章对自己的评价: 李鸿章对自己作为尝作出以下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

悲剧人物李鸿章

悲剧人物李鸿章 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的时候,人们总会给予他“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有很多人说李鸿章因为代表中国和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而给他扣了个“卖国贼”的大帽子,殊不知李中堂当年在谈判桌上曾极力争取为国家减少赔款数额,甚至老泪纵横,哭求当时外国首脑。“弱国无外交”正反映了当时中国尴尬的外交局势,并非李鸿章卖国求荣,实在是逼不得已、无可奈何之举。这并不是李鸿章一个人的错。 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得以喘息近百年,虽然有助纣为虐之嫌,但我不认为中国内战对于国家的发展有推动作用。他在中国内忧外患,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用自己的方法使中国富强,他兴办洋务,建立北洋水师,虽然不知道他的最初目的是什么,但是他的确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增强的国力。他对于维新派的的态度比较开朗,我想在他心里还是支持这些改革,要不然他也不会兴洋务,甚至在孙中山游说他造反后也没有杀他。可见李鸿章内心深处还是支持革命的。只是由于深受中国古代封建礼教的影响,不敢明目张胆的和清政府对抗。 但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所做的错事,而没有看到他为这个国家所做的贡献,在太平军的战斗中曾经杀降将,此举有过河拆桥之嫌,显得李鸿章有些不仁不义。指挥失误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使中国丧失了也抗衡西方水军的力量。造成中国人名被大量屠杀。但我们可能不知道,李鸿章根本就指挥不了这支军队。他也是无能为力。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处在中国传统外交体制解体的历史悲剧中,李鸿章是晚清中国官僚集团中较为清醒和理性地对待“千古变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力图建立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的明确的原则和适应性的方式,但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他认识到时代变局需要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文化上采取根本的变革;他实现了从崇拜皇权到推崇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清外交面临的两难: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制,天朝礼治体系或朝贡体系的传统理想,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现实,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两难之下,对李鸿章对外交涉的评价,必须对他的鲜明的时代意识予以充足的关注。客观的说,在晚清权臣中,李鸿章是最具洞察力的。李鸿章对时局有明确的看法,并为此提出著名的“千古变局”的命题。在1865年、1872年和1874年他在致友人的信及若干奏折中,多次强调,中外之局势是“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深切认识到中国必须开放,与西方竞争。这才有了后来洋务运动的兴起。李鸿章的变局观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提不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命题,也就不会有对时局的冷静思考。 他为寻找自强之路,去欧美寻访救国之道。在出访美国的时候,他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

【历史名人李鸿章】晚清重臣“李鸿章”(三)

晚清重臣“李鸿章”(三) 李鸿章所创建的江南制.造局不仅是当时设备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军用工厂,也是如容闳所说的“机器母厂”。从所有那些机械结构情况看,专用于军用生产的车间设备占的比例很小,绝大多数车间设备是既可以为军用生产服务,也可以为广泛地制.造机械设备、工业、农业等各种民用器具服务,造了大量的机器。据《江南制.造局记》1867年至1904年粗略统计,计有:制.造车床138台,刨床、钻床、开齿机、卷铁板机、汽锤、大锤机、砂轮机、绞螺丝机、锯床、翻砂机等母机性的机器117台,起重机84台,汽炉机32台,汽炉15座,抽水机77台,轧钢机5台,其他各种机器135台,另外机器零件及工具110余万件。可见制.造机器的数目不能算少。它们既有自用者,亦有卖给或调给其他如天津、金陵等机器局者,售给一般民用工业厂家者亦不在少数。 1880年李鸿章创办北洋海军,在天津设立水师学堂。北洋海军有两个根据地:威海卫军港停泊战舰,旅顺军港修理船只,各设提督衙门,保卫渤海口。李鸿章聘用英国人琅威理、德国人式百龄担任训练海军的主要职务。中法战争后,李鸿章利用海军衙门整顿海防的名义,4年间用巨款向英德两国订购舰船14艘,扩充北洋海军。其中“定远”“镇远”两只铁甲舰,吨位均达7300多吨,威力居亚洲第一。1888年制定《北洋海军章程》,编成北洋舰队,12月17日成军,共有船舰25艘,官兵4000多人。除定远、镇远(主力舰)外,还有经远、致远、靖远、来远、洛远、超勇、扬威七艘巡洋舰,其余为蚊子炮船(炮舰)、鱼雷艇、教练船、运输船等,舰船总吨位五万多吨,排名当时世界第四。 可见,李鸿章办洋务,规模不谓不大,气势不谓不盛,然而这一切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竟然变成了过眼云烟,这当然是李鸿章的失败,但是却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失败,而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失败。李鸿章搞企业,有人弹劾;倡导商务,有人弹劾;修铁路、建电报,还是有人弹劾。政坛上,就是有那么一帮人,整天什么事不干,专盯着干事的人找茬,还自命为“清流”。费正清先生称他们是“躺在安乐椅上的战略家”,真是形象而绝妙的讽刺。 看看这帮战略家心中的小九九吧。王伯恭(曾任袁世凯总统顾问)所著的《蜷庐随笔》一书中记载的一段亲历:“甲午战前,翁同龢(著名的清流领袖)一力主战,李鸿章言不可轻开衅端……我去见翁同龢,向他力陈主战的错误。我想翁同龢也是我的老师,他向来是器重我的。但翁同龢听了我的劝说后,笑我是书生胆小。我说:…临事而惧,古有明训,岂能放胆尝试?而且,我国无论兵器还是战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轻率地开战啊!?翁同龢说:…李鸿章治军数十年,扫荡了多少坏人啊!现在,北洋有海军陆军,正如火如荼,岂能连一仗都打不了吗??我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今已知自己确实不如人,哪里有胜利的希望呢??翁同龢说:…我正想让他到战场上试一试,看他到底是骡子还是马,将来就有整顿他的余地了!?”“革M口号”下的真实目的竟然是为了整治对手,惨白的事实似乎在嘲笑大众的智慧。 再看看历史上最奇特的用马来拉的铁路吧。早在1876年开平矿务局成立之时,其总办唐枢就提出“开煤必须修筑铁路”的主张,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立即奏请清廷予以批准。但当时守旧势力相当强大,反对修筑铁路的呼声甚嚣尘上。当李鸿章的奏章呈上之后,朝中顽固派大臣群起反对,甚至对李鸿章进行人身攻击,无论如何也不让清廷批准。但随着采煤业的发展,煤炭外运越来越成为最大的难题。面对这种局面,李鸿章巧妙地运用他的地位和声望,抓住有利时机,采取了“先斩后奏”的策略,授意开平矿务局,暂不要惊动清廷,由矿务局出钱,先修建从唐山至胥各庄一段铁路。一年之后,李鸿章才又具专折向清廷婉转奏请此事,并得到了允准。至1881年,这条铁路正式建成通车。然而,由于清廷在谕旨中明文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人物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李鸿章是一位备受争议的政治人物。他为人称赞为“中兴名臣”,同时又被指责为“民族罪人”,这两个极端的评价都源于那个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历史所决定的。不得不说人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身不由己。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我们不能再用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简单思维,去判定他,每一个人都是立体的,要知道世上没有纯粹的好与坏。站在道德至高点,去评价历史人物,是不是太过于苛求。 李鸿章(1823——1901),合肥人,在他近八十年的人生历程中,见证了晚清的衰败,他为这个摇摇欲坠的朝廷献出了一生,背负了一身骂名。李鸿章对自己作为尝作出以下的总结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笼,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

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只是一裱糊匠而已,这是李鸿章对自己的评价。他清楚的明白清廷的现状,从他的言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李鸿章内心的无奈与苦楚,但生逢乱世,时代选择了他,他逃无可逃、避无可避。如果他选择退出,当时又有谁可以继任,左宗棠、张之洞、翁同龢或者是什么其他人,结局想必并不会比李鸿章好,历史可能会变得更为曲折。 早年的李鸿章跟随曾国藩,为其幕僚,后回乡办团练,一份《参翁同书片》让曾国藩对他越来越看重,也让他在朝廷名声渐起。在剿灭太平军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随后又成功镇压捻军,与其师曾国藩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晚清王朝,被誉为“中兴名臣”。 之后的李鸿章在朝廷中一直位高权重,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位上达25年之久。19世纪70年代的洋务运动,李鸿章又是其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某法而不必尽其用”

评价李鸿章

评价李鸿章 张龙兴 内容摘要:如果说,李鸿章一生的主要行迹仅仅局限于对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对外 签订不平等条约,那么他理所应当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问题就在于,他一生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从事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洋务运动,而且他还是这一运动的创始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要全面、正确评价李鸿章,就不能不探讨他一生中较大的所做所为。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运动;外交思想;评价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是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在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期间,几乎处于左右朝局的地位。梁启超先生早在七十多年前就指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读中国近代史者势不得不口李鸿章”(《四十年来中国大事记》)。《清史稿》也说他“独立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人当其冲,……近世所未有也”。但是,与李鸿章的地位和影响相比,史学界对他的研究是有所欠缺的。长期以来,人们只论及他对内如何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如何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对他的其他活动或避而不谈,或语焉不详。这样来认识和评价一个人,理所当然是欠缺的。 李鸿章是历史人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历史人物。成为历史人物的人,必然有在历史上可值得一书的事与绩。对待历史人物,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强求他达到某种高度,如果达不到的话,就将之贬的一无是处。对待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不能为现实的政治、政党、时事等服务,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历史人物是背景,但不是陪衬;是事实,但不是面团。对李鸿章的评价也是如此,一定要以真的事实为基础,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和感情去妄待他。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去评价李鸿章,一是李鸿章在镇压农民起义中起家;二是李鸿章创办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三是李鸿章晚期的外交活动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从这三个大的方面入手,就可以较为客观地对李鸿章进行评价。 李鸿章,字子黻,号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三年正月初五(1823年2月5日)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父李文安曾官刑部郎中,记名御史。李鸿章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中举人。翌年,通过父与曾国藩的关系,师从曾氏,“日夕过从,讲求义理经世之学”。过了两年,李鸿章考中进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授翰林院编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李鸿章曾多次率领团勇协助安徽地方官员对抗太平军。咸丰八年(1852年),李鸿章奔江西晋谒曾国藩,入其营幕。次年十月,被任命为福建延建邵遗缺道,未曾到任。在曾幕期间,李鸿章郁郁不得志,师徒之间微有龃龉,曾一度拂袖而去,“闲居一年”。咸丰十一年秋,湘军攻陷安庆,他又回到老师的营幕,这是,曾国藩对他另眼相看,举凡“军国要务,皆与筹商”。李鸿章得以受到重用,从此成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军的左右手。 咸丰十年,太平军进军苏、杭,威胁上海。李鸿章奉命回安徽招募淮勇,皖籍地主武装张树声、周盛波、潘鼎新、刘铭传等人纷纷响应,不久一只拥有6500余人的淮军正式编成。淮军建立之初,“营伍之法,器械之用,薪粮之数,悉彷湘军章程”。曾国藩

【历史名人李鸿章】晚清“重臣”李鸿章(二)

晚清“重臣”李鸿章(二) 淮军旧照李鸿章在访问德国的时候,俾斯麦尝语李曰:“我欧人以能敌异种者为功。自残同种以保一姓,欧人所不贵也。”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嘲笑李鸿章“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以屠杀本国子民起家,不足道也。俾斯麦一世英雄,踌躇满志,说话虽然尖锐,却道出了李鸿章的痛处。不过这也怪不得李鸿章,因为专制之政F天生的性格就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因为内战是统治权之争,是根本利益,外战并非统治权之争,是局部利益。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李鸿章前半生Z压太平天国节节胜利,后半生惨败于日本之手,几十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然而“至其所以失败之故,由于群议之掣肘者半,由于鸿章之自取者亦半,其自取也,由于用人失当者半,由于见识不明者亦半。彼其当大功既立,功名鼎盛之时,自视甚高,觉天下事易易耳。又其裨将故吏,昔共患难,今共功名,徇其私情,转相汲引,布满要津,委以重任,不暇问其才之可用与否,以故临事偾机。贻误大局。”梁启超这段话说的是李鸿章任人唯亲,以致成此恶果。 不过这也不能怪李鸿章,大清帝国这个大流氓政F不也是给了曾国藩、李鸿章很高的地位官职吗?流氓头子要维持自己的流氓统治就得给效忠的小弟们好处,不然以后谁还跟你?如果像英国人那样,丘吉尔一打胜二战就叫其回家,那不仅是失德行为,而且很危险,会寒了众兄弟的心,因此李鸿章重用其淮军旧部,是很正常的行为,没有什么好说的。大清帝国又没有正常的退休制度,不让这些人去当官捞一笔,岂不生怨恨之心?这帮刀口上吃肉的厮杀汉子可不是良善百姓,惹火了他们扯旗放炮再出个洪天王,大清帝国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只不过这些个淮军将领功成名就之后暮气沉沉,视自己的生命非常宝贵。这也可以理解,当初刚出来混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当然舍生忘死;现在什么都有了,如果把小命丢了,那拿什么来享受?因此,甲午之战必败无疑。 四、不一样的思维 李鸿章恐怕是中国最早面对记者的官员了,这也真是几千年未有之变局。 至于李鸿章的见识,笔者在此摘录一下李鸿章访美时记者招待会上的一些对话。也许只有面对“一根筋”的外国人,大清帝国的官员们才能稍稍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为什么呢?外国人可不是这么好哄的,讲究真凭实据,在“国朝” 吃得开的那一套瞒天过海的“空包弹”在这可打不响。不过好在当时媒体不发达,再加上政F有“新闻检查纪律”,因此只要不拆太后的台这个大方向把握住,其他的说漏了点什么也不打紧,反正广大的清国百姓也不会知道。要是像现在的外事活动一样都来个现场直播,很难想象李鸿章能“谈笑风生”地说出下面这些精彩的话来。 李鸿章访美,美国政F也配合着作秀,再加上普通大众对东方古国的好奇心,因此场面那是相当地大。1896年8月28日上午9时,乘载中国外交使团的“圣·路易斯”号邮轮到达纽约港码头。码头四面人山人海,汽船、拖船、汽艇都载满了欢迎人群。《纽约时报》说:“人们都想一睹清国总理大臣的风采。” 当局在港口排列了几十艘装饰一新的白色军舰。而舰队司令邦斯将军在旗舰“纽约号”上指挥。当“圣·路易斯”号从舰队前驶过时,舰队发出19响礼炮,一旁还有不少迎宾彩船,连大银行家摩根的私人汽艇也来凑热闹了,主桅挂满色彩缤纷的飘带。 在美方检疫官作了例行检查之后,美国东部陆军司令卢杰将军身穿礼服,佩着绶带,率

李鸿章洋务思想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5152699.html, 李鸿章洋务思想研究综述 作者:李梦雪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0期 摘要:李鸿章洋务思想的研究在文革前后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风格,出现大量的新观点。随着研究气氛的开放与自由,学界对李鸿章洋务思想的研究也涌现出一部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关于洋务思想的演进过程研究以及洋务思想的内容研究更加的详细深入,洋务思想研究角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李鸿章洋务思想的评价也有更多不同的观点。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思想综述 一、李鸿章及其洋务运动的研究概况 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晚晴重臣李鸿章一直以来饱受争议。而由其主导的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故而史学界通常将李鸿章与洋务运动联系起来作为研究对象。总体来看,国内关于李鸿章与其洋务运动的研究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新中国成立之前,对李鸿章及其洋务运动的研究目的多为救国图存,冯桂芬、郑观应、梁启超等在其著作中均对洋务运动进行总结,也涉及对李鸿章的评价,较为中肯多肯定其军工否定其外交,这一时期的评价毁誉参半但仍不失公允;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因受政氛围的影响,研究著作并不多,对洋务运动及李鸿章的评价多为负面评价;改革开放之后,这一时期的学术氛围宽松,学术研究活跃,1988年的“李鸿章与近代经济学术研讨会”将关于李鸿章级洋务运动的研究推向高潮,在李鸿章的历史作用方面诸多学者开始采用辩证的审视眼光,一改全盘否定、过激评论的局面,将李鸿章、洋务运动放在变革中的近代中国以及其国际背景中进行研究,是这一阶段研究中的突出特点。 综合分析近年来李鸿章洋务思想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可以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研究方向,增加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总体来看近年来关于李鸿章洋务思想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洋务思想的演进过程、洋务思想内容、洋务思想的评价。此外围绕李鸿章洋务思想进行研究的研究角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二、洋务思想的演进过程研究 学界普遍认为洋务思想萌芽源于李鸿章对当时时局的清醒认识。李鸿章清楚的认识到,当时的中国已经是从华夷隔绝发展到了中外联属的状况,这是李鸿章一系列洋务思想的起点。郑春奎认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经历了由“戎和”到“变法自强”“求富”再到“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发展过程,主要强调李鸿章洋务思想发展过程的上下衔接环环相扣的发展特点。彭代璞将李鸿章洋务思想的演变过程分为“从‘经世致用’的新儒学思想到‘喜谈洋务’”、“提出洋务的总纲‘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从‘师其所能,夺其所恃’到‘必先富而后能强’”、“从‘洋学实有逾于华学者’到

简论李鸿章与近代外交

简论李鸿章与近代外交 关键词:李鸿章近代外交 一、引言 21世纪的中国正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更是无须多言,而这一切与我们国家的积极正确的外交方针是密不可分的。而回顾历史,从1840至今,从被迫打开国门,签订条约,到如今的“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在国际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百多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我们不得不感叹,近代的外交史是一部从屈辱被动到自立强大的奋斗史。在当下,重新思考那段令人尴尬的外交史的依旧十分必要,因为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大量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现在的形势和任务,在外交中取得更多成就,在“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奠定基础。 这部近代外交的奋斗史由数不清的人共同谱写,其中的心酸屈辱与艰苦卓绝旁人或许可以想象,却永远无法感同身受。这些人物就当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始终饱受争议的人物——晚清名臣,李鸿章。 二、正文 很久以来,外国对李鸿章的评价都非常之高,而国人对其的评价却远远不如外国。在当时,西方把李鸿章与德国首相卑斯麦、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并称为“当世三杰”,认为他是国际外交中的佼佼者:而国人却大都怒斥其为“卖国贼”,只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下了“卖国的条约”。 其实,在以79岁高龄赴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之前,李鸿章作为清帝国的朝廷重臣,他的功劳有目共睹。他向朝廷上奏挖掘煤矿、请开铁路、建设海军,兴办洋务运动,推动着已经没落的帝国艰难向前。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认为他是成也外交,败也外交。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李鸿章在清廷初展身手就是天津教案的成功处理。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法国当时忙着应对普法战争,无暇顾及清国,但李鸿章的外交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他作为外交大臣的第一场漂亮仗。 然而,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面对一个将亡的大清国,既是卓越如李中堂,也难以力挽狂澜。他能做的,不过也就是努力让风雨飘摇的王朝再苦苦支撑几年。 纵观李鸿章外交生涯,上上下下总共签订了

略述丁日昌外交思想的成因

!" 收稿日期:#$$#—$!—#!丁日昌(%&#’(%&&#),字禹生,又作雨生,广东省丰顺县汤坑人。他虽然不是专门的外交官,也没有出使过西方国家, 接受欧风美雨的洗礼,但却“谙熟洋情”,办理了众多的对外交涉事件,并就对中外关系问题多次向朝廷建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的外交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对其外交思想的成因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对中外关系格局变化的认识 丁日昌对中外关系格局变化的认识是其外交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的外交是“天朝上国”以理藩对待外来民族,“无所谓外交,理藩而已”。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仍守着“天朝”的威严,并力图恢复传统的“华尊夷卑”的国际秩序。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割地赔款、主权进一步丧失,西方资本主义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再加上太平天国运动的威胁,国内外形势出现了巨变,尤其是进入%)世纪*$年代中期以后,以日本侵略台湾为发端,造成中国边疆危机加深,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为了挽救危亡的清朝统治,清政府内部一批关心时局的有识之士已敏锐地意识到古老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几千年来所未曾有过的巨变,面临着从未遇到过的强敌”。并已明确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是造成这场变化的根本原因,于是不得不重新估计华夷的国际地位,逐渐抛弃传统的夷夏观,向西方学习国际公法等等,开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原则,从而促使外交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变。丁日昌的外交思想就是建立在这种中外关系格局变化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 认识到西方国家及潜在之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威胁。丁日昌对于时局即常常发出“多事之秋”+%,(-") 的感叹。早在%&!’年, 丁日昌调至上海主持炸弹局时,就向李鸿章建议设厂造船并提出“船坚炮利,外国之长技在此,其挟制我国亦在此”的主张。.《引自海防档.丙/机器局》.一/,台湾中央研 究院编,第"页/%&!*年,他又指出:“西人之入中国,实开千 古未创之局。其器械精奇,不惟目见其利,且身受其害。” +#, %&*0年他在《 海防条议》中又进一步写道:“天下大变之来,方如烈火燎原,毁家室,毙人畜在须臾之际。”+’,(-#’) 丁日昌深刻地认识到这种“变局”完全是外国侵略所致。因此,他十分关 注西方列强对我国的军事侵略。他是这样分析中国的边疆形 势:“法据安南与我云、贵、广西毗连,英占印度,与我云南、四川边境相接,俄占据黑龙江以北,染指新疆、包裹我东西两端,东南沿海数省更为洋船随处可到……从古中外交涉,急于陆者恒缓于水,固未有水陆交通,处处环伺,如今日之甚者 也。”+’,( -%0)他在《 临危口授遗折》中还写道:“方今时局多艰,西、北、南三境皆与英、法、俄接壤,东又有日本狡然思逞,伺衅而动,我弱一分则敌强一分,我退一步则敌进一步,安危祸 福之机固有稍纵即逝者。” +",(-#*" )因而极力呼吁“……惟望内外臣子,仰体圣怀,同力合作,迅图自强之实事,勿分畛域,勿 惮浮言。”+",(-#*0) 丁日昌对世界形势的这种认识,足以体现他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和自强的要求,与同时期一般士大夫的认识是有区别的。 与此同时,丁日昌也较早地认识到日本对中国的潜在威 胁。还在%&!"年, 丁日昌就认为:“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伺西人 之长;我无以自强,则将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蔽。”+",(-%%*) %&!*年, 在《上曾候自强变法条陈》中再次就日本的侵略企图发表见解:“日本自与西人通商之后,立意自强……现在驾驶轮船自船主管炉以至水手皆无须雇用西人,关口亦无须延西人管其税务……中国所买枪炮,皆日本选余之物,以为欲东略欧米各部,则鞭长莫及,然则彼之生聚教训,秣马厉兵,其志果何为哉?”+#,(-#0)这样的见识,在当时朝野之中实为鲜见。病退之后,丁日昌还心系日本对中国之威胁,呼吁国人要加 倍警惕和防范日本,“亟谋自强”,作好反侵略的准备。遗憾的是清政府统治者当时并未对此加以重视,其结果先是%&*"年日本侵台引发边疆危机,进而于%&)"年发动甲午中日战 争,这正好验证了丁日昌的预料。 #、 认识到建立新的中外交往方式已成必然趋势丁日昌认为,当时清政府对外正面临“邻气日逼”之势,而国内却是“积习太深”的“穷极之时”。所以,当务之急就是 摘要:丁日昌的外交思想形成于%)世纪!$1*$年代。这对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内容有:坚守条约的和平外交思想,“自强为本”的实力外交思想,“遣使设领”、“保护华侨”以及主张实行“均势外交”的外交策略等等。从三方面对丁日昌外交思想的成因作一略述。 关键词:丁日昌;中外关系格局的变化;社会关系;地域中图分类号:2#0"3’ 文献标识码:4 文章编号:%!*#($""5.#$$’/$%($$!"($’ 龙岩师专学报6789:;< 7= >7:?@;: AB;CDB9E F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