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贝克特荒诞派戏剧对莎士比亚古典戏剧的解构和超越

论贝克特荒诞派戏剧对莎士比亚古典戏剧的解构和超越

论贝克特荒诞派戏剧对莎士比亚古典戏剧的解构和超越
论贝克特荒诞派戏剧对莎士比亚古典戏剧的解构和超越

东方论坛2003年第5期论贝克特荒诞派戏剧对莎士比亚古典戏剧的解构和超越

高 晓 娜

内容提要:以戏剧的冲突,人物,语言等为构架。用对比的手法揭示出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古典戏剧和以贝克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的差异。展现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困惑和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所以不是简单的背叛,更是解构和拯救。

关键词:冲突;人物;语言;莎士比亚;贝克特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3)05-0036-03

当《等待戈多》一遍又一遍在世界各地上演的时候,人们似乎出现了“暂时”的记忆丢失,“忘却”了一个一直不敢被遗忘的名字———莎士比亚,以及那些令无数人寝食难安的经典之作。莎士比亚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意向,他是某种标志———欧洲古典戏剧的象征。而贝克特用他那近乎荒诞的内容和形式背叛了伟大的莎士比亚,成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言人,用崭新的艺术形式深刻地揭示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和无奈的悲剧命运。所以贝克特并不是浅层的背叛,而是深层地解构和超越。

(一)

冲突是古典戏剧的必须。阿?尼柯尔说:“所有的戏剧基本上都产生于冲突”“没有冲突便没有戏剧”。冲突又被体现为显态和隐态两种。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例。在显态冲突中哈姆雷特和克劳狄斯展开了一场为争夺王权而进行的殊死搏斗,最终以两人的死亡而结束。隐态的冲突则是哈姆雷特内心的自我冲突和矛盾,也就是哈姆雷特的延宕,而他的矛盾、无奈、犹豫、思想大于行动注定了他悲剧的命运。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古典戏剧以关注人的外在命运为己任,所以他们总在戏剧中讲一个或多个人的故事。他们关心的永远是剧中人物的外在命运和归宿。无论是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剧中的情节和故事都有着浓厚的个体色彩和典型性。而冲突是展示人物和故事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戏剧的灵魂所在。在古典戏剧中为了故事的戏剧化效果,没有人能无视冲突的重要作用,冲突使戏剧富有了戏剧的意义,使人物有了个性的保证,而人物的命运也在冲突的渲染中跌宕……。《等待戈多》则是一个仅有两幕的短剧,全剧几乎没有任何的故事情节和冲突,就是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而他总是不来,但又说:“一定”来。其实每个人都清楚:戈多永远也不会来。以贝克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打破了古典派戏剧对人物外在命运的关注,解构了冲突在戏剧中的绝对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也消解着戏剧的故事性和情节性,以一种新的人文理念关注着现代人的内在精神困惑,把“话语”直接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本质中“全剧‘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人来,也没有人去,真是可怕’,然而正是这种什么都没有的形式最生动的表达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灾难给人类所带来的莫大的精神空虚和痛苦。”[1](P282)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类所面临的除了战争本身的伤害以外,更多的是物质水平高度发达以后所带来的人类自身必然的精神异化———人变的愈来愈冷漠,愈来愈难以沟通和理解。人类逐渐膨胀的欲望不仅伤害着自然而且也在伤害着人类自己。世界充满了荒诞和非理性的色彩,人失去了自我,人类生命的意义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63

因此以贝克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不再对某一个人的真实的,具体的社会生活、命运感兴趣,他们所要关注的是整个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惑、焦虑和孤独的绝望情绪,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分离,以及人对自己、他人突然变的没有了自信和把握。人的自主意识丧失以后,伴随着的是无尽的惶恐和悲哀。正如英国剧评家马丁?艾斯林在《论荒诞派戏剧》中认为的:“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它也许是某个事迹,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但人类的存在注定是无法避免的悲剧———死亡。而人存在的此在性正是它的过程,也就是等待。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一又一次的失望,最后无奈地走向死亡。过程和结果同样令人绝望,而且无处逃遁。这是现代西方人必须面对的共同的命运。贝克特用一个仅仅只有两幕的《等待戈多》把人类这种无奈和必然的命运展现的淋漓尽致。第一幕结束了,报信的小男孩说: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一定来。第二幕是同一结果的重复。而“等待意识”也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永恒的哲学命题。也许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永远无非摆脱“等待”的悲剧性命运。

所以莎士比亚不是过时,是遥远。

(二)

“塑造人物是戏剧文学的中心”[2](P368)面对莎士比亚我们会联想到许多家喻户晓的名字,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等等。而他们绝不仅仅是一个个简单的符号意向,隐含在符号背后的是复杂的性格和欲望。麦克白的野心、李尔王的刚愎自用、奥塞罗的嫉妒……,特别是哈姆雷特的哲人般的思考和延宕,更成为人类精神特质的典型。所以对于古典戏剧而言,没有典型人物就意味着没有戏剧本身,而演员的二度创作绝对是建立在生动、丰富的形象之上的。所以无论古典戏剧的作家们在戏剧观念、风格流派、表演体系上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但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物始终是他们共同的美学追求。情节可以淡化,甚至主题也可以淡化,而人物是绝对不可以淡化。在任何优秀的古典戏剧中,戏剧结构、冲突、情节除开是为了表现人物以外,没有其它目的。而贝克特对莎士比亚的背叛正如艾思林在评论荒诞派戏剧人物时指出的:“衡量一部好戏的标准是精确的人物刻画和动机,那么这类戏常常缺乏能够使人辨别的角色,奉献给观众的几乎是动作机械的木偶……”[3](P637)在《等待戈多》中全剧仅有四个人物(报信的小男孩仅仅只是一个道具而已)所有的人物均个性模糊、性格破碎。所谓的主角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甚至没有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角色辨别标志:职业、身份、地位、性格特征……,他们被贝克特简化到仅仅只作为人的简单的人物身体符号而存在。我们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他们生存的目的是什么?贝克特剧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被“残酷”的从个体的人物中剥离出来,留下了一个个赤裸的无奈的困顿的现代人的灵魂。我们没有了对号入座的窃喜,也没有了隔火观望的侥幸。面对着剧中的人物,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着自己的尴尬和无奈的处境,没有人能够回避,也没有人能够逃脱。这就是它为什么能够引起千百万人的共鸣,为什么在美国一座监狱演出后,引起一千多名囚犯老泪纵横的缘故。

所以贝克特不仅仅是背叛,而是解构和超越。

(三)

“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他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个更高尚?”[4](P63)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达到了古典戏剧的极至,特别是对话和独白,它们全方位、多角度地勾勒出人物外在的性格特征和内在的困惑、迷茫和苦闷。不仅有效地刻画了人物,而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语言不仅仅是戏剧精神的武器同时也是精神的向导,他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五光十色的戏剧世界以便领略戏剧的魅力。莎士比亚作为古典戏剧的语言大师的确当之无愧。

“遗憾”的是在《等待戈多》中贝克特用他那近乎破碎不堪的对话“嘲讽”着完美无缺的莎式语言风格。

73

埃:那么我们呢?

弗:你说什么?

埃:我们,那么我们呢?

弗:我不明白。

埃:我们从哪里来?

弗:进来。

埃:好好想一想。

弗:进来?爬着进来么?

埃:有那么糟吗?

弗:阁下还想保持你的尊严吗?

埃:我们难道没有这样的权利吗?

埃: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天。

弗:谁揍了你?

埃:又一天过去了。[5]

在整部剧的对话中,完全没有了传统古典戏剧语言的意义和作用,甚至失去了人与人对话中的最基本的逻辑关系,既前言不搭后语又语无伦次。而且几乎全部是言不由衷的“废话”,并不断的重复,一个“再见”竟被重复说了七次。所以宫宝荣在他的《法国戏剧百年》中谈到荒诞派戏剧的语言时指出:“对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来说,语言不再是什么表达和交流的工具,而只是一种证明存在与需要的手段,甚至是一种获得拯救的途径。”[1](P262)而贝克特正是用这种荒诞不经的缺乏逻辑的语言展现出现代人与人之间那种非常特殊的关系———人与人无非分离,相互依存,但却无法沟通,无法真正的理解。人渴望交流,因为只有说话人才不会感到寂寞。也才似乎能够确切的证明自己依然活着,依然存在,哪怕是说着没有逻辑的谎话和废话,语言在荒诞戏剧中已经演化为一种消磨时间,忍受生活的文字游戏而已,它早已失去了语言本身最基本的作用和功能: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我们虽然看着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冈在交流,在说话,但却能深深地感受到文字下面的冷漠,虚假和掩饰不住的孤独……。但,人———又怎能不说话?贝克特用那支离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新的人文困惑:异化的灵魂,破碎的人与人的关系,毫无价值的生存……。

所以贝克特背叛的不仅仅是形式。

莎士比亚是伟大的,没有人能否认,但他又是遥远的。当我们踏入高度工业化和商品化的社会以后,人类所面临的新的困惑和无奈,莎士比亚根本无力全部做出回答。所以“50年代的法兰西实实在在地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戏剧革命。这场革命内容到形式彻底地打破了统治欧洲几百年的传统模式。使得法国当代戏剧呈现出前所未有多姿多彩。”[1](P284)贝克特也因此获得了一九六九的诺贝尔文学见奖。获奖辞是:“因他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以新的戏剧形式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振奋。”[6]所以,贝克特不仅仅是背叛,更是拯救。

参考文献:

[1]宫宝荣.法国戏剧百年[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周姬昌.写作学高级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3]袁可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4]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贝克特.等待戈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Detroit,M ichigan:G ale Re2 search C om pany),V ol.13.

(作者单位:西安联合大学文学院,西安,710068)

责任编辑:冯济平

83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答案解析

智慧树《莎士比亚戏剧赏析》答案 第一章 1 【单选题】(5分) 已知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B A. 《罗米欧与朱丽叶》 B. 《亨利六世》 C. 《理查三世》 D. 《亨利五世》 2 【单选题】(5分) 关于莎士比亚,以下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B A. 莎士比亚曾在家乡的文法学校读书。 B. 莎士比亚生活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C. 莎士比亚所属剧团名叫“宫内大臣供奉剧团”。 D. 莎士比亚的家乡是英格兰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 3 【单选题】(5分)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表述错误的是:D A. 在莎士比亚成名前,占据英国剧坛的是“大学才子派”。 B. 英国戏剧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戏剧和中世纪道德剧的传统。 C. 文艺复兴早期的英国剧场设在客栈里。 D. 1576年在伦敦市郊建造的第一个公共剧院是环球剧院。 4 【单选题】(5分) 1608-1612年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三个时期主要创作的戏剧类型是C A. 喜剧 B. 悲剧 C. 传奇剧 D. 历史剧

5 【单选题】(5分) 以下有关人文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 人文主义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流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并不反对世俗享乐和追求物质财富 C. 莎士比亚的戏剧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D. 人本思想、民族意识、反基督教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念 第二章 1 【单选题】(5分) 关于莎士比亚,以下表述正确的是C A. 在莎士比亚时代,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资格看戏。 B. 莎士比亚创作戏剧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 C. “大学才子派”的戏剧对莎士比亚有重要影响。 D. 莎士比亚生于1566年,去世于1610年。 2 【单选题】(2分) 关于莎士比亚,以下表述错误的是D A. 由约翰·赫明斯和亨利?康德尔收集、编辑,1623年出版的“第一对开本”,收入莎剧36部。 B. 朱生豪、梁实秋、方平是莎剧中译本的优秀译者。 C. 莎士比亚在创作的第三时期转向传奇剧。 D. 莎士比亚在创作的第一时期没有写过悲剧。 3 【单选题】(2分) 关于莎士比亚,表述错误的是:C A. 莎士比亚由于生活所迫,才开始戏剧生涯。 B. 在《皆大欢喜》中,莎士比亚把人生比作戏剧、按照七幕来演出。 C. 莎士比亚属于“大学才子派”成员。 D. 在莎士比亚时代,职业剧团都会寻求大人物的庇护,受到庇护的剧团都会冠以庇护

2018戏剧鉴赏尔雅课后答案

2018 戏剧鉴赏尔雅课后答案 1.1 戏剧学的概念 1.广义上来说, 戏剧学研究范畴包括任何() 。 A、人类戏剧现象 B、影视作品 C、社会文体活动 D、人类表演活动 答案: A 2.戏剧繁荣的必要基础之一是() 。 A、社会活动的频繁 B、经济活动的频繁 C、政治活动的频繁 D、内心活动的频繁 答案: D 3.以下活动中, 属于戏剧现象的有() 。 A、生日派对C、阅兵式 B D 、开学典礼 、上学放学 答案:ABC 4.戏剧概念产生于人类精神和情感的需要, 正是因为这种需要才会有戏剧的产生。() 答案:√ 5.“戏剧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不统一时, 进入了一种“角色”。() 答案:√ 1.2 戏剧的起源 1.各民族的戏剧在起源、发展、变化上的一致性, 反映了一种共通的本能 , 这种本能是 () 。 A、欣赏的本能 B、情感的本能 C、表演的本能 D、戏剧的本能 答案: D 2.以戏剧艺术、舞台艺术、创作演出等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 。 A、泛化的戏剧艺术学 B、广义的戏剧艺术学 C、狭义的戏剧艺术学

D、强化的戏剧艺术学答案: C

3.以下对“仪式”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A、仪式是一种精神活动 B、仪式是一种社会现象 C、仪式最早是人与人的交流活动 D、仪式最早是人与非自然因素交流的行为 答案: ABD 4.实质上 , 戏剧是人类精神、情感、生活相互凝聚而成的社会活动。() 答案:√ 5.戏剧的目的在于对欣赏者进行教育, 而不在于促进欣赏者自我提升。() 答案:× 2.1 “巫术思维”时期 1.戏剧产生于哪一时期?() A、雅典时期 B、古希腊时期 C、罗马时期 D、巫术思维时期 答案: D 2.以下关于巫术思维时期人类“扮演”活动的描述中, 正确的有 () 。 A、可能是一种生产方式 B、可能是一种生产活动 C、可能是一种理性思维 D、可能是一种文化本性 答案: ABD 3.戏剧艺术并非产生于理想科学, 而是产生于宗教崇拜。() 答案:√ 2.2 “巫术思维”两个规律 1.巫术思维建立的原则是接触率和 () 。 A、相似律 B 、相悖律 C、同化律 D 、顺应律 答案: A 2.伤害人的影像与伤害人自身具有同等效力, 这是巫术思想中什么的体现 ?() A、相悖律 B 、相似律C、顺应律 D 、接触律

荒诞派戏剧和贝克特(廖可兑)

荒诞派戏剧和贝克特(廖可兑) 荒诞派戏剧在20世纪各种流派的戏剧当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种戏剧并非一时形成的,而是有着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作为一个流派,它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西方各国。 和其他的一些现代戏剧流派不同,荒诞派没有它自己的纲领,也不曾掀起过运动,而是由一群认为现实生活荒诞并将这种生活反映到戏剧创作中来的戏剧家形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带来的严重破坏和可怕的灾难,首先就使敏感的知识分子感到痛苦、惶惑、迷惘、压抑、孤独、失望,甚至满腔愤怒,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认为现实世界已经走进死胡同,窒息着人们的生命,并且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荒诞派戏剧家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着力反映的大体上是下列的一些问题: 第一,人们被荒诞的生活所奴役,被各种非人的因素所控制,处在一种无可奈何的境地,人类的智慧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第二,现实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狭隘,人们彼此隔绝,互不来往,互不通气,互不了解,互不关心,没有交流,过着孤独生活。第三,人们被各种虚伪的口号、意识形态,甚至各种艺术风格所约束,而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政治统治则是最可怕的奴役人们的力量。第四,人们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彼此敌视,把生活变成了战场。如此等等。 荒诞派不仅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而且反对资产阶级文化传统。荒诞派戏剧被称作“反戏剧”。也就是说它是反对戏剧传统的。这是一种笼统的提法,不科学,也不符合事实。荒诞派戏剧和20世纪西欧的其他戏剧流派一样,主要是反对19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戏剧,而不是反对所有的戏剧传统。当然,这也是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才能作出恰当的结论。可以肯定地说:荒诞派戏剧要求重新评价西欧戏剧传统,对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戏剧传统更要有所突破,以便在创作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所谓“荒诞”,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1942年加缪写的《西西弗斯神话》中。它表明人类的处境艰难。因此,荒诞派戏剧便将反映某种特定的生活情境这一内容提高到作品中的首要地位。这种情境也不是一般认为的真实生活写照,而是带有夸张性质的某些生活问题。事实上,在这一点上,荒诞派戏剧和残酷戏剧多少有些类似之处;不同的是,荒诞派戏剧所表现的更是一些不连贯的事件,它们往往处在一种静止状态,人们仿佛生活在梦中,原地踏步不动。如果说,这也算得上是故事情节,那无论如何不是通常意义的故事情节,而是利用某些事件来表现各种困难问题或表达剧中人物焦急不安的心情,以说明人类被难于认识的生活现实或周围世界所困扰。 由此可见,荒诞派戏剧是不重视故事情节的。与此同时,荒诞派戏剧也不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它的人物缺乏行动,更谈不上有什么斗争行动,因此不能形成真正的戏剧动作。要说有行动,那往往也只是叙述某种观念,而且并不一致。他们讲得很多,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甚至几乎和他们的行动无关。他们的行动也缺乏明确的动机,使人难于了解其中的意义,结果反映的问题是严肃的,其表现形式却并非如此,有时近乎游戏文章。在荒诞派戏剧中,以喜剧性或闹剧性的人物居多。这些人物从阿里斯托芬、莫里哀、即兴喜剧直到现代马戏团那里都可以看到;但是一般说来,他们也赋有他们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他们彼此需要,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他们无事可做,在一处絮絮叨叨,讲些废话、假话,一再加以重复,有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颇有闹剧色彩,使人感到可笑;但是他们却是以此来消磨时间,忘掉烦恼,忘掉他们自己的。在这种喜剧或闹剧的表现形式中,包括着深刻的悲剧性质的内容。他们的处境很像古希腊悲剧或中世纪神秘剧所表现的情况,人们的生活前途仿佛不能由他们自己来决定,而是掌握在命运或神的手中。须知荒诞派戏剧家并不相信命运,也不相信上帝,更没有表现超自然的东西。他们所表现的是他们对人类的看法,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

艺术概论课后复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2.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象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从文学、音乐、绘画等形态之一而论) 3.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 4.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 5.怎样把握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6.你是否认同书法艺术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显现?从书法艺术四要素进一步探究。 7.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根据符号体系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请简略扼要地进行概括和描述。 8.概述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潜意识说、劳动说的代表性观点及其长处与不足。 9.你如何看待艺术发生的原因? 10.艺术的发展是否具有历史继承性?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 11.艺术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与革新创造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作具体论述。 12.如何看待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试以马克思主义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加以论述。 13.简述艺术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14.艺术具有哪些基本的社会功用?它是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用的? 15.怎样理解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 16.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关系及作用是怎样的? 17.理解各门类艺术的语言特点、区别和独特性。 18.艺术语言的功能有哪些? 19.怎么理解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尊重艺术作品版权与艺术生产有何关系? 20.艺术家的主体性包括哪些方面? 21.艺术家的创造性特征包括哪几方面?

22.为什么说创新是艺术家的使命?如何理解艺术个性对艺术家创新的影响? 23.艺术创新与继承是怎样的关系? 24.如何正确评价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作用? 25.简述艺术创作的理论和创作类型。 26.你怎样认识再现论和表现论? 27.探讨什么是中国艺术的精神。 28.怎样认识艺术的灵感? 29.结合创作实际描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30.艺术创作要具备怎样的主、客观条件? 31.为什么说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 32.艺术作品中的再现因素和表现因素及其召唤的审美经验,各自有什么特点?例分 33.艺术欣赏主体面对作品发生审美共鸣,经历着怎样的心理过程? 34.结合自己的欣赏体验描述审美心象的产 35.艺术欣赏也有可能与创作者共忧乐、同呼吸,进入迷狂状态吗?简述之。 1.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2.二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任何艺术形态都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观意识及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赋以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以悠扬悦耳的琴声成功的表现了浪花激溅、海鸟翻飞的自然景色,使得音随意转。其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皆具有不可复制性。

贝克特的典型代表作是什么

贝克特《终局》 1 荒诞派戏剧概述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一般认为,“荒诞派”戏剧这个概念由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斯林提出。他在1961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中化用了加缪的“荒诞”概念,认为“荒诞”不仅仅意味着“荒唐”,更意味着人在被切断了宗教和形而上学根基后,行动上缺乏目的和意义,进而产生痛苦的感觉。代表作家有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内热等。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造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剧作的主题是面对人的生存条件的荒诞不经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之感。在表达这个主题时,故意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在戏剧发展过程中,明确的时间和地点均被抽掉,行动被压缩到最小极限,甚至行动不复存在。他们用抽象的、还原到人的原型的形象去代替人物性格的描绘与概括。他们借助语言本身的空洞无物,以显示存在的空虚。正如象棋游戏中的终局阶段,此时已经是一种僵局状态,人们深陷其中却又无法自拔。因为结局早已经注定,不论是放弃还是继续游戏,结局都将是一样。所以,《终局》这部戏剧的题目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无助和窘迫其实,这部戏剧到最后也未能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答案,甚至剧中的四个人物也无一个做出他的最终选择。

2 《终局》情节解读 孤独、寂寞就像怎么也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着《终局》的整个环境氛围。在一间狭小封闭、只在高墙上开了两个小窗户的地下室里,有着这样四个奇怪的人:主人公哈姆是个盲人,整天坐在轮椅上,由屋里唯一能行走的仆人克罗夫侍候;哈姆的父母早在骑双人自行车的时候出了车祸,摔断了双腿,只得生活在两个大大的垃圾桶中,靠儿子的施舍度日。他们是父子、是夫妻、是主仆、也是朋友;他们相互依赖又彼此厌倦;他们分不开,却又沟通不了;他们没话找话、喋喋不休,是废话,是生活;他们无所事事,仿佛都在等待死亡的到来,而死亡又是不那么确定;他们就这样苟延残喘,在相互牵扯间走向了一个终局……剧中,哈姆是主人,他自私自利、专横武断、贪图享受;克洛夫作为仆人,对哈姆充满仇恨,一直想要离开那个不见天日的鬼地方。最后,克洛夫终于下决心要离开这生不如死的坟墓,他穿戴整齐,打开关闭已久的房门,然后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听着哈姆的长篇大论。在戏剧的结尾,他仍然守在门外,进行着最后的抉择,谁也无法确定他是否真的要离开。就是在这种昏暗绝望的基调中,贝克特准确描摹出战后人们真实的心理体验:一切都是徒劳,活着是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人生是无聊的,整个世界都是荒诞的。事实上人们所面临的是关于生存的问题。经过了无数次梦魇般的战争和动乱,人们要做的抉择却始终未变--死亡或生存。贝克特用戏剧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战后世界的荒谬。当世界已然死亡,这些身陷绝境人儿,能否冲破茧缚,走出终局,走进新生活,剧作给观众留下无限回味与遐

简答

简答: 1.简述北宋初期复古思潮在文坛并未形成主流。 2.简述王禹偁chēng 在文论上提出的传道、明心与有言、有文,及其在理论上的贡献。 3.简述西昆体的创作特色与《西昆酬唱集》。 4.简述欧阳修诗的散文化倾向,及其《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胡人以鞍马为家)的风格特色。 5.简述欧阳修《戏答元珍》诗所反映的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 6.简述梅尧臣诗歌的艺术特点。其《陶者》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7.简述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点,其《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的艺术特色。 8.简述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9.简述王安石诗歌“王荆公体”的特点。 10.简述曾巩文章的艺术风格。 11.简述苏苏轼的人格特点。 12.简述苏轼小品义的写作特点。 13.简述苏轼诗歌在宋诗发展中的地位。 14.简述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15.简述苏轼词对后世词创作的影响。 16.简述“山谷体”的艺术特点及以杜甫为宗。 17.简述陈师道诗歌的艺术风格。 18.简述陈与义的诗歌艺术特色。 19.简述吕本中诗歌创作中的“活法”说对宋诗发展的作用。 20. 简述晏殊词的艺术特色。 21.简述欧阳修词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22.简述柳永对慢词发展的开创及贡献。 23.简述柳永词的俚俗特点。 24.简述秦观词的情致。 25.简述晏幾道词的艺术风格。 26.简述周邦彦词集大成的三方面表现。 27.简述“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28.简述“朱希真体”的艺术风格。 29.简述“稼轩体”的艺术风格特色。 30.简述辛词的艺术特点。 31.简述陆游词的艺术风格。 32.简述杨万里“活法”诗的特点。 33.简述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34.简述南宋散文繁荣的概貌。 35. 简述吴文英词的题材分类及内容。 36.简述“永嘉四灵”的诗歌艺术特色。 37.简述刘克庄诗歌的风格特征。 38.简述戴复古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9.简述严羽“以禅喻诗”和“妙悟”的内容。 40.简述严羽“别材”、“别趣’、“兴趣’的内容 41. 简述契丹女诗人懿德皇后萧观音《伏虎林应制》诗的风格特征。 42.简述《醉义歌》的汉化表现手法和契丹民族气质。 43.简述宇文虚中和吴激、蔡松年诗歌的特色。 44.简述国朝文派蔡珪、党怀英、王庭筠诗歌的风格。 45.简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戏剧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46.简述赵秉文、李纯甫、王若虚诗歌的风格。

1什么是艺术风格

1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2简述艺术批评在形态上的分类。3简述艺术构思的内涵。4简述形象思维的特性。5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6试结合某一文艺流派的产生,发展,分析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7联系实际文艺作品,谈—下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统一的? 8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9简述艺术作品的层次。10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11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用。12怎样正确看待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13结合某艺术作品,论述审美想像的特征。1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刨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15简述三种以上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16简述审美想像的特征。17简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18简述一下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19简述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20请结合某—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21什么是典型?-试结合某一具体作品阐述一下你对艺术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特征加认识。22简述什么是审美期待? 23简述艺术意蕴的含义。24简述美育活动的内涵和途径。 25 简述三种主要的艺术作品分类方法及内容。26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27结合某部作品,试分析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28就某一门类艺术来分析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29简述活动的功能。30简述审美想像与联想的关系。31简述艺术意境的特征。32简述艺术活动中的三二种审美效应。33简述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3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特征。35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形象的特征。36简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37简述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之间含义的不同。38简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39简述艺术批评的内涵和功能。40简述审美理解的内涵。41以具体作品为例,试论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42结合艺术实践,谈谈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43社会主义文艺为什么要提倡风格的多样性?44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45简述艺术鉴赏的涵义。46简述形象思维的内涵及特征。47举例说明生产劳动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48试论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主要特点。49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50

论中外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赏析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班级:园艺三班 姓名:罗慧娟学号:201541738305 课程论文题目:论中外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赏析课程名称:戏剧鉴赏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课程论文题目 ——论中外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赏析 学生:罗慧娟 (园艺园林学院园艺三班,学号201541738305) 摘要:戏剧家是戏剧发展历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好的戏剧作品带给过去乃至未来不可估量的价值。 关键词:关汉卿、汤显祖、莎士比亚 戏剧家是指各民族戏剧业内具有一定成就的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家、戏剧音乐家和戏剧评论家、活动家。是专门从事戏剧文学写作的作家,这些作品可能是为舞台表演而创作,或是不可能上演的舞台剧本,或是只以剧本对话形式的纯粹文学创作。戏剧的发展是一条漫漫长路,是一代一代戏剧家实践出来的路。 一、早期的戏剧家 (一)西方戏剧家 西方现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最早的剧作家可追溯到西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当时希腊一年一度的酒神节的重要内容便是盛大的戏剧比赛。每个参赛的剧作家都要提交一个悲剧三联剧和一个内容相关的羊人剧作为参赛作品。这个比赛的胜利者,现在还有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及喜剧作家亚里士多芬尼斯。他们创作的戏剧形式到今天仍然为剧作家采用。 在戏剧史上被大多数人认为最伟大的剧作家则是威廉·莎士比亚。他生于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之间的英国,但他的正悲剧、喜剧和历史剧令当时仍处于黑暗时代的戏剧艺术突然跃进高峰时期。 在他死后的四百年间,他的作品仍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和学院研究。 (二)中国戏剧家 中国的戏剧发展过程与西方戏剧迥异。 最早的剧作家因资料很少,已不可考,可知的是自隋代开始有管理百戏的制度,而最早的剧本为南宋时期的《张协状元》。这出剧本作者有一说为南宋温州的九

2018戏剧鉴赏(尔雅)期末测验答案

2018戏剧鉴赏(尔雅)期末测验答案

————————————————————————————————作者:————————————————————————————————日期:

2018戏剧鉴赏(尔雅)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被誉为“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戏作家是()。A、索福克勒斯B、米南德C、埃斯库罗斯D、莎士比亚我的答案:C 2演员的舞台三要素为,动作、()和调度。A、语言B、思维C、形象D、立意我的答案:B 3著名导演、剧作家李国修是()人。A、香港B、大陆C、台湾D、新加坡我的答案:C 4下列关于戏剧中“仪式”的表述错误的是()。A、仪式是知识的一种形态,是人类对宇宙的理解。B、仪式有说教作用。C、事物影响和控制着仪式的预期效果。 D、用于显露一种超自然力量。我的答案:C 5中世纪的()多取材于圣经上的故事,常于节庆纪念日演出。A、木偶剧B、喜剧C、悲剧D、宗教剧我的答案:D 6()是以“话”为媒介再现生活的剧种。A、哑剧B、话剧C、木偶剧D、皮影我的答案:B 7古希腊戏剧的表演,含有强烈的()活动的痕迹。A、典礼B、殡葬C、祭祀D、庆生我的答案:C 8最初的人类戏剧活动是由()和狂欢行为转化来的。A、模仿B、祭拜C、意识D、仪式我的答案:D 9歌队以()和歌唱为其传情表意的手段。A、朗诵B、舞蹈C、念白D、对话我的答案:C 10认为伤害人的影像与伤害人自身具有同等效力,这是巫术思想中()的体现。 A、相似律 B、顺应律 C、相悖律 D、接触律我的答案:D

11从()这名戏剧家以后,古希腊戏剧逐渐走向衰落。A、忒斯庇斯B、欧里庇得斯C、索福克勒D、埃斯库罗斯我的答案:B 12戏剧以巫术思维时期的活动为雏形,而该时期人类活动的基础不包括()。A、极强的自信心B、控制和改变自然的欲望C、对生死问题的思考D、较为理性的认知我的答案:D 13为了娱乐而扮演发生在戏剧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哪个阶段()。A、第一个阶段B、第二个阶段C、第三个阶段D、第四个阶段我的答案:C 14欧里庇得斯代表作是(),剧作着重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复仇心理,表达了对妇女的卑微地位和不幸遭遇的同情。A、《阿尔刻斯狄斯》B、《特洛亚妇女》C、《美狄亚》D、《希波吕托斯》我的答案:C 15米南德是古希腊“新戏剧”的重要作家,其代表作是()。A、《愤世者》B、《欧塞罗》C、《塞万提斯》D、《蛙》我的答案:A 16戏剧创造与欣赏离不开想象力,而想象力的丰富其实质是()的丰富。A、经验B、思维C、情感D、阅历我的答案:C 17以下活动中,不属于戏剧现象的是()A、生日派对B、开学典礼C、阅兵式D、上学放学我的答案:D 18当前戏剧不像戏剧的本质原因是()。A、个人意志的存在B、个人价值的存在C、个人意志的消失D、个人价值的消失我的答案:C 19戏剧欣赏基于信任,而信任又基于()。A、情感B、模仿C、观察D、体验我的答案:D 20对英雄人物承受灾难的意义的颠覆和嘲弄是()。A、是现代戏剧艺术的偶然现象B、是对古希腊戏剧艺术的误读C、是现代戏剧与古希腊戏剧的本质区别D、古希腊戏剧的显著特点我的答案:C 21希腊神话中,宙斯化为公牛劫走欧罗巴的故事体现了戏剧中哪个题材的信息。 A、伦理-爱情 B、族别-性别 C、伦理-性别 D、族别-爱情我的答案:B

从贝克特作品看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收稿日期:2002-11-16 作者简介:张红军(1971-),男,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从贝克特作品看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张红军 (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荒诞派戏剧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舞台上风行一时。它致力于表现人为了明了人生目的,为了找到自我所进行的挣扎。在荒诞派剧作家中,萨缪尔?贝克特是最独特、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作品表现了在一个由游戏和虚幻构成的时空破碎的世界里,人的生存的尴尬,他要人们正视活生生的现实,从不断的幻想和失望中解脱出来。关键词:荒诞派戏剧;贝克特;特征 中图分类号:I56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07(2003)02-0052-03 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舞台上出现了一种新型戏剧品种,它既没有连贯的情节,又没有明晰的人物形象,甚至人物对话、独白也显得颠三倒四,近乎梦呓。但它却致力于表现人为了明了人生目的,为了找到自我,抑或是仅仅在这荒谬的世界里为了逃避生活的重负所进行的挣扎。传统的戏剧手法在这里被肢解、扭曲甚至变形,传统的戏剧评论方法和准则在他们的作品面前失去了效用。这一新的戏剧品种被称为荒诞派戏剧。 在所有荒诞派艺术家中,萨缪尔?贝克特是最独特、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在他的作品里,人的灵魂的孤苦、肉体的衰老和精神世界的虚幻是永恒的主题。这位客居巴黎的爱尔兰籍剧作家最成功的作品是著名的《等待戈多》,这部作品连同他的《最后一局》、《快乐时光》一起成为荒诞派戏剧的扛鼎之作。本文拟从这三部作品出发略析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一、主题意义:生存的尴尬 英国作家马丁?埃林斯指出,荒诞派戏剧的主题是“人类在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 闷”[1](p.69) 。 《等待戈多》关注的是人的文化根基被切断、人对未来希望深感渺茫的困境。《最后一局》揭示的是困陷着人的恶性化世界。整个物质世界正走向零度后的死寂,所有的人面临的是衰老、死亡和幻灭。《快乐时光》表现的是女主角维妮内心的活动和她生命最后时刻的处境。这三部作品都体现了一个主题,这就是人的基本境遇和人的基本境遇的恶化。 作为艺术上的基本论者,贝克特通过对生存的尴尬境遇里,人精神上的挫败感和失落感的表现,否认了数世纪以来支撑西方人精神大厦的宗教理想和改革社会的愿望。宗教的呼唤把人的主题世界无限地延伸到一个脱离了世俗、纯精神的乐园,它长期给心灵受挫、不甘忍受俗世生活的人提供着爱的最后避难所。改革社会的愿望则强调人类社会自我改良、自我发展的潜能。为了达到对这两点的根本否定,贝克特使用了许多表现手法。其中最显著的是,戏剧人物的抽象化、宗教性隐喻、类比和反讽。 首先,所有的人物都是“抽象化的人”。通过抽去人物身上现实存在的个体性特征,人物成了 第14卷 第2期2003年4月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 URNAL OF J IAN GSU RADIO &TEL EVISION UNIV ERSITY Vol.14No.2Apr.2003

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特征

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特征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是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所组成。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的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宗旨与“理性”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浪漫主义的思想特征:一、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二、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四、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 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一、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二、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三、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浪漫主义画派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成分早在18世纪音乐里便已出现,狂飙突进运动中展现出的强烈精神和情绪成为了哥德小说的先驱,而法国大革命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带有血腥而激情风格的歌剧,浪漫主义音乐便

是在这时期开始显现出其独特的风格。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格格不入。古典主义音乐象线条一样鲜明;而浪漫主义音乐则偏重于色彩和感情,并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在视觉艺术和文学上,“浪漫主义”代表的通常是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的期间。浪漫主义文学里经常可以发现的特色在于对于过去历史的批判、强调妇女和儿童、对于自然的尊重。除此之外,一些浪漫文学的作家例如纳撒尼尔·霍桑,还将他们的作品根基于超自然/神秘学和人类心理学的基础上,他们都对此深深着迷。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研究浅析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研究浅析 莎士比亚作品不朽的艺术魅力,来自于莎士比亚对于语言出神入化的运用。莎士比亚不愧为语言大师。莎士比亚对英语的纯熟运用竖立了由中世纪英语过渡到伊丽莎白时代近代英语的一座里程碑。 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显示了独特的语言创造能力和普于操纵及发展语汇意义的能力。他的作品中丰富的词汇,生动的比喻,一词多义形成的戏剧性俏皮滑稽的双关语,对俗语、但语、行话和切口画龙点睛式的运用,生动而极富生活气息,特色突出,对近代英语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者早就注意到莎士比亚语言中的这种现象。因此,他们对莎士比亚语言与现代英语的关系,莎士比亚语言的结构,语法,修辞,用词特色.时r} t`} :}}言特点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成为中国莎士比亚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多年来对莎士比亚语言研究的成果却疏于总结。为此笔者在占有较全面资料的前下,拟对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语言研究做一个较为<2 };地梳理,弄清中国莎学研究在这一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凸显莎士比亚语言研究对中国莎学乃至世界莎学所做出的独特贡吠。 歌德昏经说过:莎北比亚是用生动的字眼来感染人的。作为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文坛上的戏剧巨子,莎士比亚使中世纪的典雅华丽语盲特色与都铎王朝以来聚积的新语言相结合,一切生活范围内的丰富语言在他的作品中都有突出的表现,精致入微地描绘了适合于剧情的人物性格和诗歌中奔放而又细腻的情感特征。 劳允栋认为莎士比亚作品中比较典型的语言现象,表现为词类转换,即古英语中屈折词尾已经大量消失,词类间基本消除了形态区别的标志,使许多词类可以转换使用;形容词在意义上的绝对化,使原有的性质概念转化成具有这种性质的事物的概念;性质形容词主、被动意义的自由转化;莎氏作品中常见的混合式形容词;副词作形容ip-J,或取代形容词;形容词的级、名词、代词、关系代词、动词、独立分词、虚拟语气、介词、句子等18个方面指出了莎士比亚语言与现代英语的差异之处。。赵毅衡指出:莎士比亚作品是形象语言的宝库。形象语言技巧是一种修辞手段。比喻、夸张不一定有形象,甚至很可能完全没有形象。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早期静态为多,后期动力性为多;早期堆砌排列为多.后期以形象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内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它们开始出现时受到批评界的冷遇,后来逐渐获得社会承认,并被世界上不少的国家竞相上演。在法国戏剧影响下,其他国家亦相继出现一些从事这种新戏剧创作的剧作家。60年代初,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在《荒诞派戏剧》一书中,给贝克特、尤内斯库等为首的这一流派定名为荒诞派戏剧。 法国的荒诞派戏剧的几个重要剧作家,几乎全是青年时期来到法国从事文学活动的外国人,后来他们加入了法国国籍。尤内斯库原籍罗马尼亚,他加入法国籍后,并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贝克特原籍爱尔兰。阿达莫夫原籍俄国。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主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美好的日子》(1961),阿达莫夫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1953)、《塔拉纳教授》(1953),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1950)、《椅子》(1952),热内的《女仆》(1947)、《阳台》(1956)、《黑人》(1958)等。 谈论人生的荒诞性,早就见诸古代西方戏剧。自希腊悲剧开始,在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的剧作中就有对人类的命运、人类的生存条件的残酷与荒诞性表示关注的一面。20世纪的存在主义文学家、戏剧家萨特和加缪在他们的许多小说和剧本中,从理性出发,揭示了人的存在的荒诞性。荒诞派戏剧家则更进一步对人生的荒诞性表示强烈的反感和深刻的讽刺,为了揭示世界的不合理性,存在的无依据、无理由,人命贱如蝼蚁、微不足道,他们不仅借助语言,而且借助各种舞台手段去表现,使荒诞性本身戏剧化。为表现人生的荒诞不经,他们任意破坏、支解、割裂传统的戏剧结构,把戏剧的所有传统要素如动作、语言、人物,一一去掉。荒诞派戏剧一般没有具体的情节,没有符合客观现实的人物形象,整个舞台无非是突出世界的荒唐性的一种象征。 尤内斯库、贝克特等人剧作的主题,是面对人的生存条件的荒诞不经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之感。他们在表达这个主题时,故意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他们要表现的是“原子时代的失去理性的宇宙”。在他们的剧作中,在戏剧发展过程中,明确的时间和地点均被抽掉,行动被压缩到最小极限,甚至行动不复存在。这些剧作没有戏剧性事件,没有剧情转折、起伏跌宕,没有结局。他们用抽象的、还原到人的原型的形象去代替人物性格的描绘与概括。他们笔下的人物往往没有固定的姓名,而是用教授、女生、房客、女仆,甚至可以用字母做标志。语言不再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他们借助语言本身的空洞无物,以显示存在的空虚;他们以既不联贯又毫无意义的语言、词句的多次重复或语音的反复再现,去夸大语言的机械表象,用滑稽可笑、荒谬绝伦的语言体现人生的荒诞性。 荒诞派戏剧借助于舞台上出现的场景去表现存在的荒诞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舞台手段把人类的惶惑不安呈现在观众面前。为了揭示人生现实的不合理性,机械可笑的动作,幻象的显现,灯光和音响的作用都发挥到最大程度。尤其突出的一个特点在于夸大物体的地位,让大量的物体占领舞台空间,用来说明反理性的世界倒过来压迫人的理性世界,反映了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与人的精神空虚的矛盾。 贝克特在他的剧作里塑造的人物都是些病态、丑恶的流浪汉、瘪三、残废者、老人。从《等待戈多》中的流浪汉,《最后一局》中的4个残废人,汉姆和他的缩在垃圾桶里不时探头出来觅食的双亲,到《美好的日子》里埋在沙土中的老妇温尼,都是些丧失“自我”、徒具人形的人。一方面呼号“自我”的不存在,一方面又在探索寻找“自我”。他在剧作中一再表现的另一个基本命题,即人在死亡面前束手无策,人生荒诞绝望,只能无可奈何地走向死亡。尤

艺术概论简答题(1)

(试题一)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艺术的联系表现为:一方面,一定数额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另一方面,艺术通过其审美的表现,对道德观念的评价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简答意境及其特征:意境是传统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两者有机结合,境中有情,情中有境。特征:1朦胧美2超越美3自然美。 简述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表现:1.民族艺术思想内容相互影响。2。民族艺术形式得相互影响 简述主体与题材的关系:1.艺术作品是对题材及其意义的认识与评价,是通过艺术形象呈现出来的主要思想2.题材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对社会进行选择、提炼、加工,而在艺术作品中,予以表现的社会生活。关系:1.主体是统帅灵活的灵魂2.题材对主体有一定制约作用。 5.简述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创作个性与鲜明艺术特色。形成原因:1.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精神生产必然要在艺术作品上留下艺术家个人的印记2.艺术风格风格形成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理,生活环境,阅历修养与艺术追求。3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 简述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主要思维:1.艺术创作全过程是种离不开具体可感到的形象2.艺术创作全过程始终依赖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因此艺术创作主要思维方式只能是形象思维3.艺术创作全过程始终具有整体的特点。简述艺术批评在形态上的分类:围绕着客体世界、艺术家、艺术作品,读者分为四类。1.社会历史批评:立足于客体世界来评价艺术。情调艺术作品,必然自觉不自觉地打上社会环境印记,艺术价值高的取决于它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深刻反映程度以及社会生活影响力2.心理批评:从创作主体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入手来评价艺术3.文本评判:艺术作品本身是一自足的整体,其意蕴魅力需从文本中寻找,有注重文本语言和物质媒介4.接受批评:强调从接受者入手研究艺术,突出了接受者的能动性、创作性。 简述小说的基本特征:小说是通过文正的情节和具体额环境描写,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广泛、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由此形成三大鲜明特征:1.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细致刻画人物性格2.能够描写曲折而又完整的故事情节3.能够描写具体可感的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成情节发展的客观条件的总和。 简述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过程:1.把外来艺术原封不动的拿来2.鉴别外来艺术的精华与精髓3.把外来艺术与民族艺术有机结合起来。 简述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1.文化美事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与核心,中国园林十分重视营造自然美和建筑美(1)充分利用与创造自然美,山、水、林、花、鸟、桥(2)重视建筑美,讲究亭、台、楼、阁、桥、榭(3)注重环境与建筑的融合2.历史文化的融合3.美学思想、借景、隔景来创造空间美。 简述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泛。艺术活动会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良好的政治环境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对人们的政

论孟京辉戏剧叙事特征研究

论孟京辉戏剧叙事特征研究 余秋雨认为,戏剧在美学形态上的演革,最终表现在形式上。而戏剧叙事学着重研究的便是戏剧的形式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叙事学过于注重形式研究,往往并不牵涉文本质量的评判,这也是叙事学理论遭到诟病的地方。 戏剧叙事研究的传统,从布莱希特开始一直注重戏剧结构原理、戏剧形态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质量研究和创作经验总结。孟京辉戏剧在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叙事情节、叙事空间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征,为整个戏剧创作以及国内叙事学研究提供了可贵的范本。 一、孟京辉戏剧的叙事结构 孟京辉戏剧之所以被贴上先锋、实验的标签,本质上是因为孟京辉打破了中国戏剧创作的传统观念。这种打碎后的反叛与创新即体现在消解传统意识里戏剧的文学性,消解传统戏剧的戏剧性观念,打碎古典主义时期一直被遵循的注重营造高潮低谷,重视情节完整性与逻辑性的戏剧结构。 戏剧传统非常强大。从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开始,遵循时间、地点、情节的三一律戏剧完美而震撼。这种堪称经典的戏剧模式塑造了观众对戏剧的审美心理。从莎士比亚戏剧到契诃夫戏剧,那动人的台词,严谨的逻辑设置,一幕幕排山倒海的气势延续了上千年,后人做戏之前往往要做非常多的功课,遵循这些让人生畏的戏剧传统。 19世纪后期欧美戏剧界逐渐开始质疑戏剧的戏剧性问题。布莱希特提出叙事体戏剧,并且在戏剧的表演艺术上追求间离效果和陌生化效果。他指出:为了产生间离效果,演员必须把他学到的能使观众对他塑造的形象产生感情一致的东西都放弃掉。如果不打算让他的观众迷醉,他自己得先不要处在迷醉状态。他一刻也不能完全彻底地转化为角色。但这不是意味着:如果他要塑造热情的人,自己必须冷酷。只是他自己的感情不要完全彻底地成为他的角色的感情,为的也是使观众的感情不是完全彻底地成为角色的感情。观众必须有充分的主动自由。 布莱希特的观念同传统的斯坦尼的观念相背离,但是在其作品《大胆妈妈和他们的孩子们》、《伽利略传》等作品中却成功实践了自己的观念。孟京辉明显受到布莱希特观念的影响,这种影响和创新首先体现在作品的叙事结构上。 那么什么是戏剧结构?一般来说戏剧结构可以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也有人称之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在作品内部,即戏剧的结构需要组织和安排,需要情节上的起承转合,塑造人物形象,制造人物的戏剧冲突,从而形成作品非

艺术学概论题库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的雕刻形式称为 A.圆雕 B.浑雕 C.浮雕 D.透雕 2、明代戏曲《牡丹亭》的作者是 A.关汉卿 B.孔尚任 C.汤显祖 D.洪昇 3、在艺术风格问题上,鲜明提出“风格即人”这一论断的文艺理论家是 A.歌德 B.黑格尔 C.圣·佩韦 D.布封 4、擅画奔马并融西洋绘画技法于国画创作之中的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是 A.刘海粟 B.徐悲鸿 C.黄宾虹 D.齐白石 5、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并著有《美育书简》的德国美学家和作家是 A.康德 B.叔本华 C.席勒 D.尼采 6、白居易在听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这现了艺术鉴赏审美效应中的 A.共鸣 B.净化 C.领悟 D.期待 7、灵感的特征是 A.突发性、亢奋性和易逝性 B.突发性、抽象性和易逝性 C.必然性、超常性和稳定性 D.突发性、神秘性和易逝性 8、下列选项中;属于印象派画家的是 A达·芬奇、莫奈 B.拉斐尔、莫奈 C.达·芬奇、梵·高 D.莫奈、梵·高 9、画家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其中“搜尽奇峰”属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 A.艺术理解 B.艺术体验 C.艺术鉴赏 D.艺术表现 10、《人间词话》明确提出了说。 A.境界 B.格律 C.神韵 D.格调 11、提出“童心说”这一文艺思想的是。 A.李贽 B.王守仁 C.袁枚 D.袁中道 12、《自由女神引导人民》是法国绘画派代表作品。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13、由些可夫斯基作曲的古典芭蕾舞剧达到了古典浪漫主义舞剧的光辉顶点。 A.《天鹅湖》 B.《天鹅之死》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浮士德》 14、影片《偷自行车的人》是20世纪50年代影片。 A.法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日本 15、《洛神赋图》相传为东晋大画家的作品。 A.王羲之 B.钟繇 C.顾恺之 D.张芝 16、《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是的代表作品。 A.欧里庇得斯 B.索福克勒斯 C.阿里斯托芬 D.埃斯库罗斯 17、《草叶集》是美国作家的作品。 A.海明威 B.惠特曼 C.梁启超 D.德莱塞 18、“吴带当风”是指的绘画风格。 A.吴道子 B.曹不兴 C.苏轼 D.吴镇 19、的《群鬼》、《玩偶之家》是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 A.萧伯纳 B.易卜生 C.莫里哀 D.梅特林克 20、诗剧《浮士德》是的代表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