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PS技术讲座

GPS技术讲座

GPS技术讲座
GPS技术讲座

GPS技术讲座

(武汉大学索佳测绘技术研究中心赵新维)

1GPS发展概况

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英文字头的缩写,其含义是—利用卫星的测时和测距进行导航,以构成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国际公认将这一系统简称为GPS。

上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海军武器实验室委托霍布金斯大学研究美国军用舰艇导航服务的卫星定位系统,即海军导航卫星系统简称NNSS。在这一系统中,卫星轨道通过南北两极上空,所以又称为--子午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于1964年1月研制成功,在海上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海底电缆铺设、海洋调查与测绘、海岛联测以及大地控制网的建立等方面都相继采用。

尽管NNSS系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但这一系统在实际应用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卫星数5—6颗星

卫星高度平均1000公里

NNSS系统运行周期107分钟

同一颗卫星每天通过次数最多为13次,两颗卫星通过的间隔时间

0.8—1.6小时

15次合格的卫星通过,才能达到10米的单点定位精度

当各个测站观测了公共的17次合格的卫星通过时,精度才达到0.5米左右。NNSS系统

只能给出全天候的二维坐标(B,L),不能给出高程。另一方面由于所需观测时间长,不能给用户提供实时定位和导航服务。而且卫星轨道较低,受大气影响严重,定位精度的提高受到限制。所以NNSS系统的作用远远不能满足全球实时定位的要求。由于NNSS系统存在以上的缺陷60年代末美国开始研制新的卫星导航系统。

1973年12月,美国国防部批准由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一种新的军用卫星导航系统——

NA VSTAR GPS。我们称为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系统。

1978年2月22日第一颗GPS试验卫星发射成功(第一代),标志着GPS研制阶段开始,试验阶段从1978—1985年共发射了11颗BLOCKⅠGPS卫星,其中论证阶段发射4颗,全面研制和试验阶段发射7颗,同时测地型GPS接收机问世。

1989年2月1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第二代),标志着GPS系统进入了生产作业阶段,这一阶段的卫星称为BLOCKⅡ、BLOCKⅡA卫星。1993年5月13日第二代GPS 卫星最后一颗发射升空,标志着GPS星座已经建成。(21+3颗)今后将根据计划更换失效的卫星。

2GPS的组成

GPS的组成包括下列三大部分

GPS卫星(空间部分)

地面支撑系统(地面监控部分)

GPS接收机(用户部分)

2.1 GPS卫星及其分布

赤道

200

自1978年2月22日——1985年10月9日发射最后一颗GPS试验卫星,共有11颗试验卫星,现在只有3—4颗卫星仍在工作。

卫星轨道长半轴26560 KM (卫星轨道近似圆形)

卫星轨道与赤道的倾角为64度

卫星轨道高度为20000 KM

试验卫星只分布在A、C两个轨道平面内

试验卫星称为BLOCKⅠ卫星

原定计划1986年利用航天飞机作为运载工具发射GPS工作卫星,但由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使这一计划大大推迟。到1989年初才开始BLOCKⅡ卫星的发射。同时卫星轨道做了一些调整。

卫星轨道长半轴26609 KM

卫星轨道与赤道的倾角为55度

轨道的偏心率0.01

卫星轨道高度为20200 KM

卫星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

卫星重774 KG,呈柱型 ,直径1.5米

每颗卫星安置4台钟,两台铷钟 {频率稳定度(5-10)*10-E13}

两台铯钟 {频率稳定度(1-2)*10-E13}

钟差1秒所需时间铷钟3万年,铯钟30万年,氢钟3000万年(GPS计划)

2.2 地面支撑系统(地面监控系统)

在导航定位中,GPS采用的是卫星后方交会原理。因此必须知道卫星的位置,而位置是由卫星星历计算出来的。地面支撑系统的功能就是观测卫星、计算星历,编辑成电文注入卫星,然后由卫星以广播星历的方式实时地传送给用户。

1个主控站

监控系统 3个注入站

5个监测站

主控站——位于美国本土科罗拉多洲空间执行中心,3个注入站——分别设在大西洋的阿松森岛、印度洋的圣.加西亚和太平洋的卡瓦加兰,5个监测站一个设在主控站、3个设在注入站另外一个设在夏威夷岛。

主控站的作用:

1.采集数据——它采集各个监测站传送来的数据,包括卫星的伪距、积分多普勒观测值、气象要素、卫星时钟和卫星工作状态的数据、监测站自身的状态数据,以及海军

水面兵器中心发来的参考星历。

2.编辑导航电文——主控站除了控制和协调各个监测站和注入站的工作外,主要是采集的数据计算每颗卫星的星历、时钟改正数、状态参数、大气改正数等,并按一定格式

编辑成导航电文,传送到注入站。

3.诊断功能——对地面支撑系统的协调工作和卫星的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并进行编码编入导航电文发送给用户。

4.调整卫星——根据需要对卫星进行调整。或者调整卫星轨道到正常位置,或者用备用卫星取代失效的工作卫星、或者对卫星是否施加SA和AS措施。

主控站将编辑的导航电文传送到3个注入站,然后由注入站定时将这些信息注入到各颗卫星,每天注入三次,每次注入14天的星历,并存入卫星上的存储器中。BLOCKⅡ卫星的存储器只能存储14天的导航电文,BLOCKⅡA卫星的存储器能存储180天的导航电文。

监测站的作用:

主要任务是对每颗卫星进行观测,并向主控站提供观测数据。每个监测站配有GPS接收机,对每颗卫星进行常年连续不断的观测,每6秒进行一次伪距测量和多普勒观测、气象要素、卫星时钟和卫星工作状态的数据。监测站是无人值守的数据采集中心。受主控站的控制,定时将观测数据传送到主控站。5个监测站均匀分布在全球范围,保证了GPS精密定位的精度要求。

2.3 用户接收机

自从GPS全球定位系统全部建成以后,一刻不停地向地面发送导航定位信息,在地球的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实现实时定位。关键的设备就是用户接收机。进十几年来,世界各国的企业公司和科研单位相继研制出各种类型的GPS接收机。据1998年1月出版的《GPS WORLD》统计,已有60多家企业生产出400多种型号的GPS接收机。

导航型

GPS 接收机的分类

大地测量型

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GPS 接收机进口的有:SOKKIA (GSS1、GSS1A 、LOCUS 、STRATUS 、RADIAN 、GSR2600)ASHTECH 、TRIMBLE 、LEICA 、TOPCON 、诺瓦泰等,国产的有:博飞、常州大地、南方公司、中海达产品。

3 GPS 信号

GPS 信号包括三种信号分量:

载波

GPS 信号 测距码

数据码(导航电文)

3.1 载波

GPS 信号是GPS 卫星向用户发送的用于导航定位的经过调制的调制波,调制波是卫星导航电文和伪随机噪声码(PRN )的组合码。GPS 信号的产生过程如下:

50 bit/s 数据码 (导航电文,或D 码)

GPS 使用L 波段(22cm),配有两种载波:

L1: FL1=154*10.23 mHz = 1575.42 mHz, 波长λ=19.03 cm

L2: FL2 =120*10.23 mHz = 1227.60 mHz, 波长λ=24.42 cm

两载波之间相差347.82 mHz ,等于L2的28.3%。所以选择这两个载波,目的在于测量出或消除掉由于电离层效应而引起的延迟误差。

据码和两种伪随机码分别以同相和正交方式调制在L1载波上,其完整的信号结构为: S L1(t )= A p P i (t )D i (t )cos (ωL1t+φ

1)+ A c C i (t )D i (t )sin (ωL1t+φ1) 在L2载波上,只用P 码进行双相调制,其信号结构为: S L2(t )= B p P i (t )D i (t )cos (ωL2t+φ2)

A p ,

B p ,A c 分别为P 码和C/A 码的振幅;P i (t )为精测距码;

C i (t )为粗测距码;

D i (t )为卫星导航电文的数据码ωL1t ,ωL2t 分别为L1和L2载波的角频率;φ1,φ

2为信号的

起始相位。我们最关心的是测距码和卫星导航电文的数据码。 数

3.2 C/A码(测距码)

C/A码是用于跟踪卫星、锁定卫星并进行测量的伪随机码,C/A码是由两个10级反馈移位寄存器构成的G码(果尔德GOLD码)产生的。G码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广泛用于多址通讯,这是GPS采用G码作为C/A码的主要原因。两个移位寄存器于每星期日子夜零时,在置“1”脉冲的作用下全处于“1”状态,同时在码频率1.023MHz驱动下,两个移位寄存器分别产生码长为N=21o-1=1023,周期为1ms的两个M序列G1(t)和G2(t)。其中G2(t)序列经过相位选择器,输出一个与G2(t)平移等价的M序列,然后与G1(t)模2相加,便得到C/A码。

C/A(t)= G1(t)⊕G2( t + i t。)

采用不同的i t。值,可以产生1023个G2(t),再加上G1(t)和G2(t)本身,一共可以产生1025个结构不同的C/A码,提供选用。这些C/A码具有:

相同的码长N u=1023 bit,

相同的码元宽t u =1/ f 1 =0.98μs (相当于293.1m)

相同的周期T u= N t u=1ms

从这些G(t)码中选择32个码以PRN1、PRN2、……PRN32命名各颗GPS卫星。由于C/A码长很短,可以在1秒钟内搜索1000次。所以C/A码除了捕获卫星信号和提供伪距观测量外,还可以过渡到捕获P码。C/A码的码元宽度较大。假设两个序列的码元测量误差为码宽的1/10…1/100,此时相应的测距误差为29.3—2.93m。

3.3 P码(测距码)

P码是GPS的精测码,码频率为10.23MHz。它是由两个伪随机码PN1(t)和PN2(t)相乘而构成的。PN1(t)是由两级12位移位寄存器构成的。一周期的码位数为:

N1=10.23·106·1.5 = 15.345·106位

PN2(t)是由另外两级12位移位寄存器构成的。码频率与PN1(t)相同,但码位比PN1(t)多37个码元,即码长为:

N2=15.345·106+37

因此P码为:

P(t)= PN1(t)·PN2(t + n iτ)0 ≤n i≤36

其相应的码位数为:

N = N1 ?N2 =2.35·1014

相应的周期为:

T P = N / F P≈267天≈38星期

在P(t)中n i可以取0,1,2,……36这样可得到37种P码。在实际应用中,P码采用7天的周期,即规定码P(t)= PN1(t)·PN2(t + n iτ)在每星期六子夜零点置全“1”状态作为起始点,然后从中截取一段周期为7天的码,作为P码。一共取得37个P码。32个供GPS 卫星使用,5个供地面监测站使用。这样保证GPS正常工作的唯一性。

P码的码长为6.19·1012,所以在不知到P码结构的情况下,是无法捕获P码的。但是,GPS试验期间,某些厂家已经掌握捕获P码的技术,生产出P码接收机。鉴于此,美国国防部又实行了AS政策(反电子欺骗政策),即在P码上增加了极度保密的W码,形成新的Y码,绝对禁止非特许用户应用。

P码的码元宽度为0.098μs ,相当于距离为29.3m。假设码元测量误差为码宽的1/10…1/100,则测距误差为2.93—0.293m。所以称C/A码为粗测码,P码为精测码。

3.4 导航电文(数据码D)

对于导航定位而言,GPS卫星是一种动态已知点,它是依据卫星发送的星历算得的。卫星星历是——一列描述卫星运动以及卫星轨道的参数。每颗GPS卫星所播发的星历,是由地面监测系统提供的。因此编算卫星星历和向GPS卫星注入导航电文是地面监测系统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导航电文是GPS用户用来定位和导航的基础数据,它包括:

星历数据有效龄期

星历星历基准时间

卫星轨道参数

卫星工作状态

导航电文卫星时钟改正数

电离层时延改正数

大气折射改正数

C/A码捕获P码的导航信息

一幀完整的电文共有37500 BIT,需要750秒才能传送完,花费时间达12.5分钟。电文内容在卫星注入新的数据后再进行更新。

4 美国的SA和AS政策

美国政府在GPS的最初设计中,向社会提供两种服务:标准定位服务(SPS)和精密定位服务(PPS)。根据美国提供的资料,按95%的概率计算其定位精度为:

GPS定位精度指标

项目PPS SPS

水平位置21 m 100m

垂直位置29 m 140m

速度0.2 m/s 2 m/s

时间200 ns 340 ns

美国政府规定,SPS提供给民间用户使用,PPS只提供给军事和特许用户使用。

在GPS试验阶段,由于提高了卫星钟的稳定性和改进了卫星轨道的测定精度,使得只利用C/A 码进行定位的SPS精度达到14m,利用P码的PPS的精度达到3m。同时,某些GPS生产厂家又获得了P码的跟踪技术。使得这时的GPS研究,其应用范围和定位精度大大超过了原设计要求,有违于美国政府当时的GPS政策。于是美国政府对GPS实施了SA和AS政策,主要目的就是对GPS采取某些措施,降低定位精度,恢复到原来的设计指标。使GPS技术的应用限定在原设计的范围内。

SA政策——有选择可用性政策,它在GPS上增加了δ技术和ε技术。所谓δ技术,就是

对GPS卫星的基准频率施加高频抖动噪声信号。这种信号是随机的。该信号将使得由基准信号派生出来的所有信号(L1、L2、C/A、P)都出现随机抖动。这样使用户接收机测量时间的误差增大,导致测量伪距误差增大,从而降低了定位和测速的精度。所谓ε技术,就是人为的将卫星星历中轨道参数的精度降低,其结果也降低了定位和测速的精度。采用这两项技术后,使得测量C/A码的GPS定位精度由试验阶段的14m降低到目前的100m左右。

AS政策——反电子欺骗政策,其目的是保护P码。它将P码与更加保密的W码模2和形成新的Y码。这样使得能跟踪P码接收机不能工作,限制非特许用户的应用。

为了对付SA政策带来的误差,采用了差分GPS技术。假定两台接收机同时观测同一组卫星,显然,由SA政策附加的星历误差和时钟误差是相同的。对以此测量的伪距和计算的位置所引入的误差也是相同的。根据这一原理,特建立一个差分GPS基准站,它的坐标精确已知。GPS在基准站上进行观测,可以由观测的伪距和计算的伪距之差求得伪距改正数,并且将此改正数发送给其他用户接收机。用户接收机将此改正数加到测量的伪距上进行解算,就消除了SA 政策的影响,极大的提高了单点定位的精度,成为高精度动态定位的主要手段。

为了对付AS政策,有些厂家生产的GPS接收机采用了Z跟踪技术,这一技术不要求知道W码的结构,也不损害W码的保密AS效应,它只要求知道W码的定时信息。这种定时信息可由实验方法测定出近似值即可。由Z跟踪技术提取的Y码,能获得L1、L2载波全波的观测量。这种方法获取数据的信噪比是很高的,使得GPS静态相对定位的精度达到了毫米量级。

5GDOP的计算

在GPS定位中,不同的星座给出的定位精度也不同。在单点定位中一直采用几何精度因子GDOP来表示定位误差与星座的关系。确切地说,GDOP为定位精度衰减因子或误差放大倍数。因此,GDOP值越小,定位精度越高。

卫星星座GDOP的计算模型都是以星座的状态矩阵为依据。这里采用常用的方向余弦法。设α,β,γ分别为测量点到卫星的斜距与X,Y,Z轴的夹角。令

l = COS α

m = COS β

n = COS γ

于是,同时观测了四颗卫星的星座矩阵为

COSα1 COSβ1 COSγ1 1

ΩP = COSα2 COSβ2 COSγ2 1

COSα3 COSβ3 COSγ3 1

COSα4 COSβ4 COSγ4 1

根据GDOP的定义,将星座矩阵ΩP转置ΩP T后相乘得(ΩPΩP T),然后求逆(ΩPΩP T)-1,再求迹TRACE(ΩPΩP T)-1,最后开方便得。

GDOP = √TRACE(ΩPΩP T)-1= √ζ2X+ζ2Y +ζ2H +ζ2T

GDOP是衡量星座结构的总指标。再具体运用中可分为位置、平面、高程、时间四个分指标:PDOP = √ζ2X+ζ2Y +ζ2H空间位置精度几何因子

HDOP = √ζ2X+ζ2Y 平面位置精度几何因子

VDOP = √ζ2H垂直位置精度几何因子

TDOP = √ζ2T 时间位置精度几何因子

计算卫星星座的方向余弦时,利用

COS α = ⊿X √⊿X2 +⊿Y2 +⊿Z2

COS β = ⊿Y √⊿X2 +⊿Y2 +⊿Z2

COS γ = ⊿Z √⊿X2 +⊿Y2 +⊿Z2

6 GPS绝对定位

GPS绝对定位也叫单点定位,它是利用一台接收机观测卫星独立地确定出自身所在的WGS84地心坐标系的绝对位置。这一位置在WGS84坐标系中是唯一的,所以称为绝对定位。因为仅利用一台接收机能完成定位工作,又称为单点定位。

GPS绝对定位的实质是基于测量学中的空间距离后方交会。在GPS观测中,我们得到卫星的位置和卫星到测点的距离(伪距)然后以卫星为球心、以距离为半径做球面。如果同时观测了三颗卫星,便得到三个球面。换句话说,即可组成包括三个未知数(X、Y、Z)的三个方程式。这三个球面相交的一点,就是要求的测点的位置。也就是说对这三个方程求解,便得到该点的坐标。

由于GPS卫星在天空独立地运行,每颗卫星的GPS时间经过改正后形成统一的UTC时间。对于用户而言,都是按照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的打开接收机进行观测和定位。这样用户接收机所观测得到的卫星时间和接收机的本地时间是不相同的。这就是说,卫星钟和接收机钟是无法保持同步的。所以,接收机实际观测的测点到卫星之间的距离,不是实际的距离,而是包含有卫星钟和接收机钟之间的钟差所引入的误差,我们称之为伪距。

接收机测量的是伪距,其中包括3个坐标分量未知数和1个钟差未知数,为实现绝对定位,必须至少同时观测和得到4颗卫星的伪距观测值。GPS绝对定位利用的是伪距观测值,所以又称为伪距定位。由于美国政府于2000年4月30日子夜取消SA政策,使得单点定位的精度为10几米左右。(未取消SA政策前单点定位的精度为100左右)

6.1 伪距法定位

伪距法定位是导航及低精度测量中所用的一种定位方法。它是一种方便、快捷且无多值性等问题的一种定位模式。在进行载波相位测量时精确的伪距结果是极有价值的资料,有助于解决整周未知数(整周模糊度)等问题。

6.1.1 伪距测量

卫星依据自己的时钟发出某一结构的测距码,经过Δt时间传播后到达接收机,接收机在自己时钟控制下产生一组结构完全相同的测距码——复制码,并通过时延器使其延迟时间η,将这两组码进行相关处理,直至自相关系数R(t)=1为止。此时复制码和接收到的卫星测距码对齐,τ=Δt ,将Δt乘以C(光速值)得到卫星至接收机的伪距

ρ= C ·Δt = C ·τ(6.1)

伪距测量利用码相关技术在自相关系数R(t)= max的情况下来确定传播时间的。由于测距码和复制码在产生的过程中均不可避免地带有误差,而且测距码在传播的过程中还会由于各种外界干扰而产生变形,因而参加比对的这两组测距信号虽然从理论上讲是结构完全相同的,但实际上难免有差异。所以实际上自相关系数不可能达到理论值“1”,只能在自相关系数为最大的情况下来确定伪距。自相关系数最大就意味着从总体上讲这两组测距码已对得尽可能的齐了。在这种情况下测定的传播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用N个标志测定信号传播时间的平均值。这样可以消除各种随机误差的影响,大大提高测定精度。

6.1.2 伪距定位原理

卫星钟瞬时读数t a

τa

接收机读得时刻T B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假设卫星钟和接收机钟是完全同步的,但实际上这两台钟之间总是有差异的。因此在R(t)= max 的条件下求得的时延τ不严格等于卫星信号传播的时间Δt,它还包括两台钟不同步的影响在内,以及由于信号并不是完全在真空中传播的,因而时延τ中也包含了大气传播延迟误差。在伪距测量中,应该把R(t)= max的条件下求得的时延τ和真空中的光速值C的乘积ρ= C ·τ当作观测值,下面建立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伪距观测方程。

设在某一瞬间卫星发出一个信号,该瞬间卫星钟的读数为t a,正确的标准时应为τa,该信号在正确的标准时τB到达接收机,但根据接收机钟读得的时间为T B 。伪距测量中测得的时延实际上为T B-t a即

T B-t a=τ=ρ/ C (6.2)

设发射时刻卫星钟的改正数为V t a,接收时刻接收机的改正数V T B。得到

t a+ V t aτa

T B +V T B = τ B (6.3)

于是有

ρ/ C = T B-t a = (τB-τB+T B)-(τa-τa+t a)

=(τB-τa)+(τa-t a)-(τB-T B)

= (τB-τa)+V t a-V T B (6.4)

式中(τB-τa)为用没有误差的标准时钟测定的信号从卫星至接收机的实际传播时间。由于

GPS信号不是在真空中传播的,而是要经过电离层和对流层才能到达地面测站,(从地面~40km 是对流层,从40~1000km为电离层),信号在经过电离层和对流层时,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加上电离层折射改正δρI O N和对流层改正δρT R O P后才能求得卫星至接收机的几何距离ρ,即

ρ= C ·(τB-τa)+δρ

+δρT R O P (6.5)

I O N

于是得到实际距离ρ和伪距ρ之间的关系式

ρ = ρδρI O N+δρT R O P-C V t a+C V T

(6.6)

B

卫星钟的改正数V t a是精确已知的、接收机钟改正数V T B 为未知数,电离层折射改正δρ

和对流层改正δρT R O P在导航电文中也是已知值。在式中测定了伪距ρ就等于测定了几何I O N

距离ρ。

ρ= √{(x S-X)2+(y S-Y)2+(z S-Z)2}(6.7)

式中(x S ,y S,z S)是卫星坐标在卫星导航电文中求得,(X,Y,Z)是3个地面位置未知数,只要观测3颗卫星就可以确定这3个未知数,把(6.7)式代入(6.6)式最后得到伪距定位方程:√{(x S I-X)2+(y S I-Y)2+(z S I-Z)2}-C V T B

=I+δρI O N+δρT R O P-C V t I a I = 1,2,3,4,…(6.8)

为位置和接收机钟差四个未知数,只要观测4颗卫星就可以确定这4个未知数。式中X,Y,Z, V T

B

在一般导航型接收机中,都是采用这一数学模型计算位置的。现有的接收机都能同时跟踪4颗以上卫星,但在计算时仍然利用4颗卫星,不过是经过挑选的4颗卫星。按卫星星座的分布分成若干组,计算PDOP,最后选择和利用一组PDOP为最小的卫星作为计算数据,以得到最高的定位精度。

7 GPS相对定位

GPS相对定位,又称为静态测量或精密定位,它的定位精度最高。目前,接收机的性能不断完善,

功能不断加强,精度不断提高,测量基线的相对精度已达到10-8~10– 9,已成为大地测量、精密工程测量、精密导航、地壳形变监测以及地球动力学研究不可缺少技术手段。

GPS相对定位,顾名思义,它测量的位置是相对于某一已知点的位置,而不是WGS84坐标系中的绝对位置,也就是说,它精确测定出两点之间的坐标分量(⊿X,⊿Y,⊿Z)和边长(B)。这样如果一点的绝对坐标已知, 则根据这点的已知坐标求出另一点的精确坐标。

在GPS相对定位中,至少要应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精密测地型GPS接收机,两台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线两端点,同步观测一组GPS卫星,以求解出基线端点的相对位置或基线向量。这一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多台接收机同时在多个点上进行观测,求解多条基线向量。GPS相对定位不是直接求解绝对位置,而是求解两点之间相对基线向量。GPS相对定位原理如下图:

假设在一个测站上安置GPS接收机进行观测,记录下的不是伪距观测值,而是相位观测值。下面给出载波相位观测方程

7.1 载波相位观测方程

φ = f/C {ρ(T B-Δτ)+ρV T

-δρI O N-δρT R O P }+f V TB-f V t a-N0

B

(7.1)

式中

f 为载波信号频率

C 为光速值

T B为接收机收到载波信号相位观测值瞬间的读数

Δτ=(τB-τa)为卫星发射载波信号相位的标准时与接收机收到此信号的标准时之差,信号传播时间。

ρ伪距

V TB、V t a分别为接收机和卫星钟改正数

N0 为相位的整周期数(整周未知数)

7.2 载波相位观测方程求差法

载波相位测量的基本方程中包含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未知数:

1必要参数(X,Y,Z)

2多余参数如接收机钟差、电离层延迟等

在GPS测量中我们对多余参数本身并不感兴趣,引入这些参数的目的是为了精化数学模型,以便求得精确的必要参数。然而多余参数的数目是十分惊人的。以接收机钟差为例,设采样间隔为15秒,观测了2个小时,那么将出现480个独立的钟差未知数,使平差计算工作量变得十分巨大。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1)给这些多余参数以一定的约束,即在这些多余参数之间建立起一种函数关系,使得多余参数大大地减少。(2)通过在载波相位方程间求差来消除这些多余参数从而减少平差计算工作量。目前进口的各种GPS接收机的软件和国产的软件基本上都采用求差法的模型。下面介绍求差法:

设测站i和测站j分别在t1和t2时刻对卫星p和q进行了观测。若用

φA B(C)——表示在C时刻在测站A对卫星B的载波相位测量值

求差法的各种组合:

在接收机间求差在卫星间求差在历元间求差

φi p(t1)-φj p(t1)φi p(t1)-φi q(t1)φi p(t2)-φi p(t1)

φi q(t1)-φj q(t1)φi p(t2)-φi q(t2)φi q(t2)-φi q(t1)

φi p(t2)-φj p(t2)φj p(t1)-φj q(t1)φj p(t2)-φj p(t1)

φi q(t2)-φj q(t2)φj p(t2)-φj q(t2)φj q(t2)-φj q(t1)

7.3 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

θi p= f/C{ρi p(T i)+ρi p V T i-ρi pΔηi p-(δρI O N ) i p-(δρT R O P) i p}+f V T i

-f V T p -(N 0) i p (7. 2 )

j p = f/C {ρj p (T j )+ρj p V T j -ρj p Δηj p -(δρI O N ) j p -(δρT R O P ) j p

}+f V T j -f V T p -(N 0) j p (7. 3 )

因为卫星p 的钟差对测站i 、j 的影响是相同的,两式相减得

f f

j p -φi p = — ρj p (T j )- — ρi p (T i )-(ρj p V T j -ρj p Δτj p -ρi p V T i +ρi p Δτi p )

C C

f f f

·— - — [(δρI O N ) j p -(δρI O N ) i p ]- — [(δρ

T R O P ) j p -(δρT R O P ) i p ]+f (V T j -V T i ) C C C

-[ (N 0) j p -(N 0) i p ]

令Δθ

i j p =φj p -φi p 为接收机i 、 j 之间的载波相位一次差虚拟观测值。

(δρ

I O N )i j p = (δρ

I O N ) j p -(δρI O N ) i p 为接收机i 和 j 至卫星p 的电离层延迟之差 (δρT R O P ) i j p = (δρT R O P ) j p -(δρT R O P ) i p 为接收机i 和 j 至卫星p 的对流层延迟之差

V T i j =V T j -V T 为接收机j 和i 之间的相对钟差

(N 0) i j p =(N 0) j p -(N 0) i p 为接收机j 和i 至卫星p 的整周未知数

f

L i j p = — (ρj p V T j -ρj p Δτj p -ρi p V T i +ρi p Δτi p )

C

得测站i 、j 同时观测卫星p 的一次差观测方程为

f f f f

Δθi j p = —ρj p - — ρi p +L i j p - — (δρ

I O N )i j p - — (δρT R O P ) i j p C C C C + f V T i j - (N 0) i j p (7. 4)

同理得测站i 、j 同时观测卫星q 的一次差观测方程(用q 来换P )为

f f f f

Δθi j q = —ρj q - — ρi q +L i j q - — (δρ

I O N )i j q - — (δρT R O P ) i j q C C C C + f V T i j - (N 0) i j q (7 . 5)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后可以消除卫星钟误差的影响。

2.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后可以大大消除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

3.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后可以大大消弱对流层和电离层折射的影响。在短距离内即使使用单频接收机且不加电离层折射改正,仍可获得极好的精度。

7.4 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

在一次差方程(7.4)、(7.5)式中,仍包含两台接收机钟的相对钟差的影响f V T i j。由

(7.5)-(7.4)得

f f f

Δθi j q-Δθi j p =—(ρj q-ρj p)-—(ρi q-ρi p)+(L i j q-L i j p)-—[(δρI O N )i j q-

C C C

f

-(δρI O N )i j p]-—[(δρT R O P)i j q-(δρT R O P)i j p]-[(N0) i j q-(N0) i j p] (7.6)

C

Δθi p j q =Δθi j q-Δθi j p, (δρI O N )i p j q =(δρI O N )i j q-(δρI O N )i j p

(δρT R O P)i p j q = (δρT R O P)i j q-(δρT R O P)i j p

(N0) i p j q = (N0) i j q-(N0) i j pρi pq =ρi q-ρi p

L i p j q =L i j q-L i j p

代入式中得

f f f

Δθi p j q = —(ρj q-ρj p)-—ρi pq-(N0) i p j q+L i p j q-—(δρI O N )i p j q-

C C C

f

-—(δρT R O P)i p j q (7.7)

C

在二次差的模型中已消除了接收机钟差改正数V T i j,二次差的模型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目前进口的各种GPS接收机的基线处理软件和国产的基线处理软件基本上都采用二次差的模型。下面对二次差的模型进行线形化,并假设

i点的坐标为已知 i: (X i , Y i , Z i)

基线向量 i j (ΔX i j , ΔY i j, ΔZ ij)

基线向量近似值 (ΔX0i j , ΔY0i j, ΔZ0i j )

基线向量改正数 ( VΔX i j ,VΔY i j ,VΔZ i j )

j点的近似坐标为

X0j = X i +ΔX0i j ΔX i j =ΔX0i j+VΔX i j

Y0j = Y i+ΔY0i j ΔY i j =ΔY0i j +VΔY i j

Z0 j = Z i+ΔZ0i j ΔZ i j =ΔZ0i j +VΔZ i j

j点的坐标为

X j = X i +ΔX i j = X i +ΔX0i j+VΔX i j = X0j+VΔX i j

Y j = Y i+ΔY i j = Y i+ΔY0i j +VΔY i j=Y0j+VΔY i j

Z j = Z i+ΔZ i j = Z i +ΔZ0i j +VΔZ i j =Z0 j+VΔZ i j ρj p= √( X j-X p s)2+(Y j -Y p s)2+(Z j -Z p s)2

X0 j-X p s Y0j -Y p s Z0 j-Z p s

= ————VΔX i j+————VΔY i j+————VΔZ i j +

(ρj p)0 (ρj p)0 (ρj p)0

+(ρj p)0

最后得到线性化后的二次差模型

f X0 j-X q s X0 j-X p s

Δθi p j q = —(———-———)VΔX i j+

C (ρj q)0 (ρj p)0

f Y0j-Y q s Y0j-Y p s

+—(———-————)VΔY i j+

C (ρj q)0 (ρj p)0

f Z0 j-Z q s Z0 j-Z p s f

+——(————-———— )VΔz i j -(N0) i p j q-——ρi pq +L i p j q -

C (ρj q)0 (ρj p)0 C

f f

-——(δρI O N )i p j q -——(δρT R O P)i p j q ( 7. 8 )

C C

这时L i p j q= L i j q-L i j p+f / C(ρj q)0+f / C(ρj p)0

GPS测量规范规定C级网测量(10mm+5ppm·D)时起始点的坐标(WGS84系)精度应不低于25m,B级网(8mm+1ppm·D)起始点的坐标精度应不低于3m。需要指出的是,在相对定位中所以要以一定的精度给出基线向量的一个端点在WGS84坐标系中的绝对坐标,是为了保证解算的基线向量具有足够的精度,使起始点坐标误差不致损害相对定位的精度。我们关心的是解算出来的基线向量(ΔX ij, ΔY i j, ΔZ ij )。

在二次差的基础上可以求三次差,即在接收机、卫星和历元间求三次差

Δθi p j q(t k),Δθi p j q(t k+1)三次差用Δθi p j q(t k,t k+1)来表示,由于(N0) i p j q与历元无关,相减时被消去,这就表明在三次差观测方程中已不存在整周未知参数了

利用三次差观测值求得的结果精度不是很高,但它不存在整周未知数的问题,因而通常用作初次解,以协助解决整周未知数和整周跳变等问题。三次差的观测方程这里就不详细推导了。

8 整周未知数N0的确定(整周模糊度)

正确确定N0是获得高精度定位结果的必要条件。在静态定位中,之所以要观测较长时间(1-2小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正确确定整周未知数N0。换言之,GPS定位所需的时间就是正确确定整周未知数N0所需要的时间。因而快速解算整周未知数对于提高GPS定位的速度和效率、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如图根控制、地籍测量、施工放样、工程测量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整数解

整周未知数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一个整数,利用这一特性能提高解的精度。短基线定位时一般采用这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卫星位置和修复了整周跳变后的干净的相位观测值进行平差计算,求得基线向量和整周未知数。由于各种误差的影响,解得的整周未知数往往不是一个整数,我

们将其称为实数解(或称为浮动解)。

2)然后在采用某些方法将实数固定为整数,并重新进行平差计算。在计算中整周未知数采用整周值并视为已知数。以求得基线向量的最后结果。将实数固定为整数时可

采用下列三种方法

1.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将实数解四舍五入,凑整为最接近的整数。

2.从数理统计的观点来检核把实数凑整为整数是否合理。如果该整数位于置信区间内(实数解

N R+3M NR的范围内,M2NR为实数解N R的标准方差,此时的置信水平为99.56%)就认为这种凑整是合理的,整数解已求出。否则便认为解算失败,无法固定为整数。

3.如果在N R+3M NR的范围内有不止一个整数,这时就应将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均当作侯选值,然后将所有侯选值组成不同的组合一一进行试验。每次试验时均将整周未知数当作已知值,平差中产生最小标准方差的那一组整周未知数被作为最后解。

在基线解算时给出ratio值,此值为确定N 0是否准确而引入的称为整周未知数搜索因子,定义为 ratio = 验后方差次小值/ 验后方差最大值,此值越大求出的整周未知数越可靠。

二实数解

当基线较长时,误差的相关性将降低,许多误差消除得不够完善。所以无论是基线向量还是整周未知数,均无法估计得很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再将整周未知数固定为某一整数往往无实际意义,只是增加工作量而已。所以通常就将实数解作为最后解。

采用这种称为经典方法解算整周未知数时,为了能正确求得这些参数,往往需要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观测时间,所以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高精度静态定位。确定整周未知数的方法还有许多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9GPS动态定位

在车辆、舰船、飞机和航天器的运行中,人们往往需要确知它们的实时位置。在这些运动载体上安置GPS信号接收机,实时地测得GPS接收天线的所在位置,叫做GPS动态定位。如果不仅测得运动载体的实时位置,而且测得运动载体的速度、时间和方位等参数,进而引导该运动载体准确地驶向预定位置,称为导航。导航是一种广义的动态定位。

9.1 差分GPS技术

为了消除GPS卫星轨道误差、电离层效应以及由于S A政策引起的误差,在GPS定位中,广泛应用着差分GPS技术。就差分GPS工作原理而言,差分GPS可分为四类,即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包括相位平滑伪距差分)、广域差分和相位差分(准载波相位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这四种差分方法的技术难度、定位精度、作用范围等特点列于表9-1

各种差分GPS的比较表9—1

位置差分技术虽然最简单,但精度不高,此技术目前已不应用。这里就不与介绍了。

伪距差分和相位平滑伪距差分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技术,其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后者在计算伪距改正数时利用了相位平滑技术,使定位精度提高到+/-1.5米,由于伪距改正数的数据短,对设计数据链中的自动纠错编码就容易得多。这样保证伪距改正数的传输质量足够高,在限定的距离内误码率极低,大大保证了伪距差分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已经成为差分GPS的主要手段。

广域差分GPS的差分信号,包括卫星轨道参数改正或坐标改正、卫星钟改正和电离层折射改正的广域差分信息。它利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基准站对GPS卫星进行连续观测,从而计算出卫星轨道改正数、卫星钟差改正数、电离层折射改正数。这其中包括SA政策的影响。利用专用大功率电台和卫星将这些改正数发送给用户。用户利用这些改正数对测得的观测量进行修正,最后计算出点位坐标,精度可达1m。这样的差分方式定位精度不受距离限制。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由国家组织投资建设,对用户无能为力。这里就不与介绍了。

相位差分即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目前GPS广泛应用的精密定位技术,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就其本身的技术而言,理论严密,技术成熟,在对各厂家GPS接收机近距离的演示中也显示出自动化和快速定位的特点。因此在施工测量和精密定位中得到应用。但是由于相位观测数据量较大,致使数据链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出现误码的机会较多,难以全部纠正,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实时。因此这种厘米级定位技术在工程中推广应用受到限制。针对以上技术存在的问题,出现了准载波相位差分GPS。它一方面提高了伪距差分的定位精度;同时保留了伪距差分数据链的优点,克服了载波相位差分数据传输难度。这样,这种技术可以进行亚米级精度的实时定位。

差分GPS定位之所以能提高精度,在于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即通过差分技术来抵消掉公共误差部分。但是空间相关性是随距离而减弱的。因此,定位精度也随离开基准站的距离而降低。差分GPS误差与距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要保证达到一定的精度,离基准站的距离不能过长,一般40km为限。广域差分GPS技术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要实现差分GPS定位,需要建立DGPS(差分GPS)基准站。在以上DGPS叙述中也是根据DGPS改正数的方式进行分类的。DGPS基准站根据建立的要求发布自身的改正数。例如,在伪距差分中发布相位平滑伪距改正数。在广域DGPS中发布的信息是卫星钟差和精密星历。在RTK(相位差分)定位中发布的是原始相位观测量。

我们只对目前应用最广的和用户感兴趣的DGPS定位问题加以讨论。

9.2伪距差分

伪距差分是GPS定位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伪距测量技术是测量卫星信号发射时刻到用户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并乘以光速加以确定。因为卫星钟和用户接收机钟存在着偏差,所以称为伪距。作业时把两台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两个测站上,同时测量来自相同GPS卫星的导航定位信号,用以联合测得动态用户的精确位置。其中一个测站位于已测定的已知点(基准点),设在该已知点的GPS接收机,称为基准接收机。安置在运动载体上的GPS接收机,称为动态接收机。它们同时测量来自相同GPS卫星的导航定位信号。基准接收机所测得的三维位置与该点已知值进行比较,便可获得GPS定位数据的校正值。如果及时将GPS校正值发送给另一台动态接收机,改正这台接收机所测得的实时位置,便叫做实时差分。若用GPS校正值对动态接收机所采集的定位数据进行测后修正,称为后处理差分(事后差分)。

在坐标精确已知的基准站上,安装GPS接收机,连续测量出全部卫星的伪距ρ和收集全部卫星的星历(A,e,ω,Ω,i,t)。利用已采集到的轨道参数,计算出卫星在某一时刻的瞬间位置(X j,Y j ,Z j)。由于基准站的坐标精确已知(X r,Y r ,Z r),这样利用卫星和基准站的坐标就可以计算出卫星到点位的真实距离

ρj r t= √( X j-X r)2+(Y j -Y r)2+(Z j -Z r)2 9.1

在基准站R处测得的至卫星j的伪距为

ρj r =ρj r t+C(dηr r-dηj S)+dρj r+L j r i o n+L j r t r o p 9.2

式中ρj r t为基准站到卫星j的真实距离;dρj r为GPS卫星星历误差所引起的距离偏差;dηr r 为接收机时钟相对于GPS时的偏差(接收机时钟偏差);dηj S为卫星j相对于GPS时的偏差(卫星钟偏差);L j r i o n为电离层时延所引起的距离偏差;L j r t r o p为对流层时延所引起的距离偏差;C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ρj r t可以精确计算得到,ρj r是用基准站接收机观测得到,所以Δρj r =ρj r t-ρj r = -C(dηr r-dηj S)-dρj r-L j r i o n-L j r t r o p 9.3

Δρj r为伪距校正值。在基准站接收机测量伪距时,动态接收机也对卫星j进行伪距测量,测得的伪距为

ρj k=ρj r t+C(dηk r-dηj S)+dρj k+L j k i o n+L j k t r o p 9.4

如果基准站将测得的伪距校正值Δρj r适时地发送给动态用户,并改正动态接收机(流动站)所测得的伪距,即

ρj k+Δρj r =ρj r t+C(dηk r-dηr r)+(dρj k-dρj r)+(L j k i o n-L j r i o n)+

+(L j k t r o p -L j r t r o p)9.5

当流动站离基准站在1000km以内时,dρj k-dρj r=0,L j k i o n-L j r i o n=0 ,

L j k t r o p -L j r t r o p=0故式9.5变为

ρj k+Δρj r =ρj r t+C(dηk r-dηr r)=

=√( X j-X k)2+(Y j -Y k)2+(Z j -Z k)2+Δd r 9.6

Δd r= C(dηk r-dηr r)

如果基准站和流动站接收机各观测了相同的4颗GPS卫星,则可按9.6式列出4个方程式,共有X k,Y k,Z k和Δd r 4个未知数,解算这4个方程式,即可求出流动站的3维坐标。伪距差分的结果,消除了卫星钟误差,在距离基准站约1000km的动态用户,还可以消除或显著消弱星历误差和对流层/电离层时延误差。因此,可以显著地提高动态定位精度。

9.3相位平滑伪距差分

现在很多GPS接收机都能提供原始观测量,即除了位置信息外,还有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测量精度比码相位值的测量精度高出2个数量级。如果能知道载波相位的整周数,那么就获得了近乎无噪声的伪距值。一般情况下,无法获得载波相位的整周数,但能获得载波多普勒频率计数。实际上载波多普勒计数测量反映了载波相位变化信息,即反映了伪距变化率。在GPS接收机中,一般利用这一信息作为用户的速度估计。顾及到载波相位测量的高精度,并且精确反映了伪距的变化。因此,利用这一信息来辅助码伪距测量,就可以获

得比单独采用码伪距测量更高的精度。这一思想称为相位平滑伪距差分原理。

伪距和相位观测方程为:

ρi =R i+C·dη+v 9.7

λ(θi+N i)= R i+C·dη+v 9.8

ρi经差分改正的用户站到第i颗卫星的伪距,·dη为钟差,θi为相位观测值的小数,N i为相位整周数,λ为波长,R i为用户站到卫星的真距离,其中包括了用户站的三维坐标,v为接收机测量噪声。9.8式中有相位整周数N ,又称为整周相位模糊度。在一次测量中是未知的,但卫星一旦锁定就保持不变。

F R i t 0

s

N0

t i

( 28)

N0I n t (φ)i F R i

在动态测量中,利用这一特性完成历元间相位变化来平滑伪距。现取t 1 ,t2两时刻的相位观测值之差:

dρi(t 1 ,t 2)=λ{θi (t 2)-θi (t 1)}=

= R i (t 2)-R i (t 1)+C{dη(t 2)-dη(t 1)}+v 9.9

式中,整周模糊度N消除了。若基准站和用户站GPS接收机相位测量的噪声V为毫米级,对伪距而言,可视V=0。

此时,在t2时刻的伪距观测值为:

ρi(t 2) = R i (t 2)+C{dη(t 2)}+v 9.10

将9.9和9.10式整理、合并得

dρi(t 1 ,t 2)=ρi(t 2)-R i (t 1)-C{dη(t 1)}+v

ρi(t 2)= R i (t 1)+C{dη(t 1)}+dρi(t 1 ,t 2)+v 9.11

由式9.11的t2时刻差分伪距观测量经相位变化量回推出t1时刻的差分伪距观测量:ρi(t 1)=ρi(t 2)-dρi(t 1 ,t 2) 9.12

由式9.12看出,我们可以由不同时段的相位差回推出t1时刻的伪距观测值。假定有K个历元的观测值:ρi(t 1),ρi(t 2) ,……ρi(t k)利用相位观测值可求出从t1到t k的相位差值:dρi(t 1 ,t 2) ,dρi(t 1 ,t 3), …… dρi(t 1 ,t k)。利用9.12式的关系,可求出t1时刻k个伪距观测值:

ρi(t 1)=ρi(t 1)

ρi(t 1)=ρi(t 2)-dρi(t 1 ,t 2)

2020年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平台等成为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主要手段。“国培计划”为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每个教育者应不断地加强,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可以说我很好的完成这次学习任务。对于计算机我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虽说经常使用,但其中好多东西都还不懂,但我对计算机特别感兴趣,经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对网络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让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学习中,我学会了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是辛苦的,但我认真的去把所有内容学好,认真完成每一专题的学习任务。本次培训时间虽然有限,但对我来说确是受益非浅。这次培训为全县乃至全国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我们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高和成长。并能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福音。 在这次培训中,我不仅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等,开展教学。所以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讲课讲稿

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较为稳定的,并以获取报酬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经济性、社会性、历史性、规范性、稳定性 职业活动是人类的主要活动,职业活动也形成了相应的社会网络关系 劳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职业群体通过产品或者服务间接地与社会大众产生社会关系 法律是调整人民关系的准则,道德-软约束;法律-硬约束;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准则 道德是对人类行为的约束,职业道德是对人民职业行为的约束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全新概念,开创了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第一次将职业道德建设纳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提出”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再度强调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将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并列,首次提出职业道德的概念。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警告、记过、降职、撤职、开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建设:长远的建设、基础的建设、影响未来的建设 行业特点、职业特点:职业操守(禁止做什么)职业行为(应该做什么)、职业精神(支持职业道德的依据) 职业操守:操守指的是人的品德和气节,是为人处事的根本。不得以职谋私,专业技术人员从社会角度看待职务和职位,职权和职责的统一,更容易利用专业型获取额外的利益。 职业行为:爱岗敬业

云南省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表(高级工程师)

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表 姓名 XXX 工作单位 XXX科技有限公司 主管部门XXX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职称系列工程系列 申报职称高级工程师 专业名称稀贵金属材料研发与制备 填表时间 2020年4月7日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

目录 表一:基本情况 表二: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表三: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表四:完成主要专业技术工作情况 表五:承担课题(项目)情况 表六:获得专利情况 表七:获得表彰奖励情况 表八:撰写著作和论文情况 表九:参加继续教育和国际学术活动情况 表十:个人承诺书 表十一:年度考核情况(近五年) 表十二:基层单位意见 表十三至表十六:评审委员会评审记录 表十七:审核推荐意见和评审结果确认意见 填表说明 一、表一“政治面貌”,填写中共党员、何民主党派或无党派;证件名称”,填写本人居 民身份证、军官证、港澳台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香港、澳门特区护照、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护照等证件;“证件号码”,填写对应证件的号码。 二、表一“参评类别”中的“特殊人才”,系指参加特殊人才专场评审的引进人才和学历、 年限等基本条件未达到正常申报条件要求的人员。 三、表二“主要学习经历”,填写本人接受中专以上学历教育情况,非学历教育的在职学 习培训情况在表九中填写;“主要工作经历”自参加工作以来开始填写。 四、表四至表九,均填写本人聘任现职称以来的情况。 五、表七“本人承担任务”,授予集体的表彰奖励须填写个人承担主要工作任务情况;授 予个人的表彰奖励,填写“全部”即可。 六、表十二“基层单位”,系指本人所在单位的具体工作部门,基层单位须对申报人员的 工作表现、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述,并提出明确推荐意见。 七、表十七“审核推荐意见”,省直单位填第一、二栏目,州(市)直属单位填第一、二、 四栏目,县及县以下单位填第一、二、三、四栏目。“评审结果确认意见”填写任职资格通知文件号,高级职称由省属评委会承办部门和州(市)人社局确认并盖章,中、初级职称由省属评委会承办部门和各级人社部门确认并盖章。 八、表中凡涉及填写时间的,均须填写到月份;无填写内容的,均填写“无”。 九、申报评审各级职称,均须填写本表一式二份,经评委会评审通过,获得相应职称的 人员,须将其中一份存入本人档案。 十、本表统一使用A3纸双面填写或打印后中缝装订,并保持页面结构和规格完整。

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讲座稿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讲座稿 富源中心学校高照鑫 (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应对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国策,开展深入持久的教育改革。各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普遍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信息素质的养成,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学生个性的发展。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01月20日的总统就职演说中讲:“为使美国在21世纪能继续走在世界最前列,必须建立第一流的教育制度,培养世界一流的学生。到2000年,要使每一个8岁的儿童能顺利阅读,每一个12岁的儿童能利用互联网学习,每一个18岁的青年能上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取得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

在纲要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二)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21世纪的中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呼唤现代教育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培养具有主动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创造人才。知识经济最为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因此,当今的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必须掌握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估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从而真正确立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观。 传统的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与时代发展需要的差距越来越大。首先,过于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规范统一的教学和权威评价,忽视学生这一认识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和加工,以及对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个性作用发挥。学生被动地学,为老师、为家长学习。其次,片面夸大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间的交流协作与相互启发,以及其他环境对于学生的潜性影响。另外,忽视或排斥现代教学媒体在改善知识显现形式、激发学生情感和提高课堂效率等

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制度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制度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我矿专业技术人员的从业技能及业务素养,实现一专多能的目标,更好地发挥专业技术对安全生产的指导作用。根据集团公司要求,结合我矿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要以科技兴安为理念,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为重点,以解决我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问题为任务,不断提高我矿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养,全面提升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 二、学习培训方式 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主要以在职、短期、矿内培训为主,脱产、矿外培训为辅,主要包括自学、专题研修、举办讲座等。 三、组织机构及参学人员 组织机构:学习培训工作由生产技术部负责,成立学习班,生产技术部长任班主任。 参学人员:全矿专业技术人员。 四、考核管理 1、培训期间严格实行课前、课后考勤制度,培训学员应提前5分钟进班,必须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2、培训学员原则上一律不得请假,确因工作原因等特殊情况需请假的,必须提前向班主任请假,不履行请假手续的,视为旷课; 3、培训学员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严禁课堂上交头接耳、随意走动。 4、培训学员上课时,手机一律调至振动状态或关闭,不得随意接 第 2 页共 4 页

打电话。 5、培训学员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听课笔记将作为学习培训考核的一项依据。 6、培训考核分为考勤、笔记、考试成绩三个部分,满分为100分。考勤占总分的30%,笔记占总分的10%,考试成绩占总分的60%。全年培训考核成绩将作为刘桥一矿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工作的一项依据。 五、学习培训时间、内容 学习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原则上按照公司安排进行。 第 3 页共 4 页

药材种植技术培训

综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应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反映群众愿望,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为此,目的是要了解农民对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需求、愿望、意见和建议,特别是结合正在该村实施的2018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发现项目实施的难点和影响项目建设的因素,并力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召开村班子成员座谈会、到农民家中走访座谈、深入农业开发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和群众交流、发放问卷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与县农开办、项目乡镇和项目村共同分析问题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凉山州喜德县博洛拉达乡波洛村2018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食用菌种植面积2560亩,药材种植面积4500米。我们走访中发现,在项目实施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是我国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大规模对农业生产性公益设施进行改造完善的政府行为,对中低产田进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项目的实施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好改善,农业综合开发推动了农村

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项目区农民从已完成改造的项目区中,看到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使农业生产条件发生的巨大变化,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彻底改善,地下管道相配套,用水方便,农路畅通,运输便利,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得到有效解决,种植结构调整后收入明显增加。农民们非常欢迎农业开发项目,期待着通过农业开发项目改善本村农业基本条件,增加农业产出,增加收入,对国家的无偿投入深表感激。 从实际出发,降低农民筹资投劳比例。虽然在走访中,大多数都民都建议取消项目中的自筹资金,改为全部由国家投资。但我们认为,当前农业综合开发要求农民适度筹资投劳,符合国家经济发展实际,符合国家投资政策。从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实践来看,农民筹资投劳踊跃的地方,项目实施也比较顺利,工程建后也能发挥长期效益。而农民不愿筹资投劳的地方,项目建设中阻力大,工程毁坏程度也较高。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成后归农民所有,农民投资投劳是合理的。但现行政策中,农民投资投劳的比例的确过高,建议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适当降低筹资比例。从调查结果看,让农民出资难度大,但如果村集体有实力的,村集体出资是可行的。涉及到各家各户的地下管道埋设、植树等土方工程则可以出义务工来解决。坚持以农民要求为前提,遵循农民意愿,只要农民群众愿意筹资投劳,又不违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鼓励受益户和承包商积极参加项目建设,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种方式实现农民筹资投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讲座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讲座报告

电子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技术讲座报告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学号 姓名 日期2014/6/11

最近上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讲座,我收获良多,本篇文章就这几次讲课的内容来谈谈我对电子信息技术的认识以及其中感兴趣的内容做一些阐述。 电子信息工程(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最新范文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王维君愉快而又充实的培训时光弹指间就过去了,作为一位农村学校的校长,教育战线的一员,能够参加此次信息技术培训,我感到十分幸运。经过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通过倾听专家名师的经验传授,跟诸多老师在一起学习、交流,我加深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解,提高了微机网络设备管理的技能。紧张而充实培训即将结束,现在我就本次培训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以达到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多年来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及学校条件的限制,在农村小学中难以开展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再者结合我校实际,教师队伍的老龄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广泛应用的阻力,另外一些错误观念,比如有教师包括家长只是一味的追求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思想品德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信息技术就是单纯的电脑操作,教师上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操作电脑,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学会正确开机、关机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校的计算机少,电脑配置低,难以保证学生正常上机实践,学生自然对电脑的了解与掌握十分有限。自从参加了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系统化的全新认识了信息技术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学生综合素

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针对我校的实际,我将确保在农村小学中,做到按照大纲要求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在此次培训中,我转 变自己的学习观念,更新自己的管理方式,坚持每天都上网学习,参与在线交流并高质量完成作业。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以身作则,带动全体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提倡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同时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 二、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合作的教学模式。 通过培训,我深刻的认识到在现行教学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对优化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好处诸多,由于多媒体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热爱学习、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是显那么单调,仅是黑板加粉笔。由于有些学科自身的特点,没有那么形象、生动、具体。学生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就会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

IT前沿技术讲座总结

关于IT前沿技术讲座报告 ——罗瑞13级计算机联合 班 在开学后的第三个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给学生安排了关于IT前沿技术的一系列讲座,听了这些由学院资历深厚的老师所授的讲座后,我的收获颇丰。几位主讲老师针对信息技术的不同领域给予了不同高度的讲解,并且和学院热心的同学们积极交流,传授知识,以及人生道路上的经验。 几位主讲老师主要选择了一下几个话题进行讲解: 1、科学与技术研究之科学; 2、智能计算机; 3、机器人发展机遇与挑战; 4、大数据时代的高性能计算。 自从来到大学并且学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后,我慢慢发现,我的学习与生活与电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熟悉与广泛。印象最深的是每次的实验课,在机房完成当天的作业后,都会借助快速便捷的网络发送到自己的邮箱里,回到宿舍后再在自己的邮箱里下载到电脑上。这样,无需借助任何实体媒介,作业就以数据形式传送到我的电脑了,似乎有个人一直在操纵、管理着,可是实际上,这一切都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个操纵者就是人们探索出的信息技术。

我是一个理工科的学生,但是经过主讲老师对科学进行阐述的讲座,我才真正明白了科学的含义,科学是一种不断升华的思维艺术。具体来讲,它是指由权威人、组织和机构经过实践、论证所得出的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数据,并通过一系列技术完善、确认、推荐、宣传、传授和捍卫的一种广泛领域的思维学术。科学是严谨的,是需要人们不断探索、证实,并且公诸于世,从而去推动社会发展。正如远古时代出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火一样,如果无人理睬,便会熄灭,社会也将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但是一旦有人用心探索,就会照亮一片新的绚丽天地。 肖南峰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介绍了第五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能进行数值计算或处理一般的信息,主要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知识.人-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过自然语言(声音、文字)或图形图象交换信息。智能计算机是指能存储大量信息和知识,会推理,具有学习功能,能以自然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人交流信息和知识的非冯诺依曼结构的通用高速并行处理计算机。虽然目前智能计算机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不能广泛使用。但是照其定义看来,如果将来有一天人们在智能计算机领域得以拥有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设备并且广泛投入生产,大规模使用的话,拥有如此多极高能力的计算机似乎已经可以代替人类的存在,但是,我们需要明白,我们研究发明任何高科技的智能产品,其目的都不是想要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目录 正文 第一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基于如何推动云南天原实现年生产经营目标为前提,集团公司技术中心组织各分子公司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总裁办会议室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习培训,着重讲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素养和条件,通过此次学习培训,不仅指明了我在实践工作中前进的方向,更体现了企业发展与技术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通过李总提出成为一名技术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引出集团公司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坚持的三创理念,说明企业的发展与创新密不可分,创新基于技术,技术在于人才,人才在于打造。然而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1)创新无止境,创新无禁区,创新无权威 有那么一句话用之于企业发展再合适不过,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变,一个企业发展立足的根本在于创新;优

化;创新,由此我想到了集团公司提倡的三创理念,创新无止境,旨在说明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个企业要取得长期的成效,创新必须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一步,不断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无禁区,说明创新是一个不断变换角度与区域思考的问题,正如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就必须打破思想的禁锢,用天马行空的想法结合技术发展的各个板块进行思考; 创新无权威,一个企业或一项技术的发展改变,基本都是在原有的经验总结基础上加以优化和改变,然而随时条件与思想的变化,技术人员不能一味迷信权威,必须要抱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打破权威,敢于在原有经验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2)创新首先是一种态度,理念决定一切 我从来就不相信,我早就试过,这不仅是一个问题,更是一种观念。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坚持的东西是对的,或者说我在以前尝试过,但这一点就可以证明这项技术不能成功吗?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名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三敢精神,敢想、敢做、敢挑战,只有你自己想了,你自己才会相信,只有你自己相信了,你才敢去挑战,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你想了吗?你相信了吗?

材料专业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材料专业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材料专业认识实习报告范文1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参观实习及工厂师傅及老师的认真讲解,认识了解现阶段工厂技术加工的部分环节,大体了解生产加工等工艺流程。认识到理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2通过参观实习,了解粉末冶金制品的生产过程及生产特点:粉末还原-压制成型-烧结-锻打或轧制-拉丝; 3通过参观实习,了解金属零件的常见热处理方法和工艺,已经热处理对金属材料的重要性。了解淬火、退火和回火的目的以及工艺的差别。了解表面处理的工艺和过程,焊接工艺和过程以及材料表面处理的目的,工艺和过程等; 4通过参观实习,了解金属零件的精密铸造过程:制蜡-蜡型的组焊-制壳-脱蜡-焙烧-熔炼-浇铸-精整; 5通过这次实习,大体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在实际生产中的一些作用,初步认识到以后的研究及就业范围及社会需求,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做了良好的铺作用。二:实习要求: 1要严格遵守工厂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跟紧队伍,不乱摸乱动,不擅自行动,服从带队老师和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杜绝任何事故的发生,做到不影响工厂及研究所的正常生产作业; 2参观的同学需要规范着装(可穿短袖衬衣,不穿短裤、拖鞋、凉鞋;女生不得穿裙子、高跟鞋等;头发过肩的需要盘起,并且佩戴帽子,以免发生危险); 3严格考勤和请假制度,实习期间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请假者,需按学校规定手续审批。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 4参观时仔细观察,认真做好笔记,如遇到不懂的地方可适时向讲解的老师或者师傅请教; 5自觉维护四川大学和学生形象,注意自身修养,学习工人师傅的劳动态度,增强劳动观念; 6注意交通安全。三、实习主要内容: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分别参观了成都成量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工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分公司、成都兴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这四个公司针对不同的研究方向、生产方向,拥有着不同的加工生产工艺,很有针对性,也很有自己的特点,给了我们很多不同的感受和震撼,让我们受益匪浅。 1第一站:成都成量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成量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成都量具刃具厂,史建于一九五六年,是“一五”期间重点项目。成量公司是国内著名的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培训计划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培训计划 篇一:技术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及目标 技术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及目标为让新加入公司的技术人员了解公司所能提供给他的工作情况及公司对他的期望和要求;明白自己工作的职责、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培训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供寻求帮助的办法,并且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和能力,同时实现一专多能的目标,更好的发挥专业技术对产品研发、生产及技术保障的指导作用,让公司在未来的行业市场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稳定快速的向前发展。根据公司要求,结合技术部部门现有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技术人员要学习培训,重在学习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尤其是对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前沿知识的学习,以了解和解决安全生产、产品研发实际问题为契机,不断提高技术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全体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二、学习培训方式及内容 固定时间进行学习讨论,并且不定时对技术人员进行技能比赛,不定时组织公司领导及技术骨干进行技术讲座或会议,对于技术部门所需要的重要的专业技能进行专题培训讲

授。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内部自我学习讨论,交换工作心得及工作经验。 三、组织人员及参加学习人员 由技术部负责人负责组织,技术部全体人员参与。 四、培训要求 每次培训内容都要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总结每次培训所取得的效果及不足的地方,在不断的总结中完善培训内容及方式,逐步形成公司自身特色的培训讲义或者教程。 五、考核管理 1、每次培训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进行考评。 2、培训期间参与人员要做好学习笔记,并且要提交培训心得。 3、对于内部自学过程中要提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技术主管提交,以便于在下次培训中集中讲解针对性问题。 4、培训会议记录人员做好每次的培训记录。 篇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方案1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方案 一、总体目标: 1、公司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自学和参加培训,实现公司需求和个人发展相统一,切实使专业技术人

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报告 姓名:乌日其浪学号:1043021165 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制八班 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中国一拖集团洛阳中重发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重工洛阳LYC轴承厂 实习时间:2013.07.1—2013.07.10

目录 第一章实习前准备 (3) 1.1实习目的 (3) 1.2 实习内容安排 (4) 1.3 实习初体会 (4) 第二章中国一拖集团实习 (5) 2.1 参观东方红拖拉机博物 (6) 2.2 安全教育 (7) 2.3 一拖锻造分公司 (8) 2.4 一拖股份有限公司齿轮厂 (10) 2.5 箱体加工现场参观 (12) 2.6 讲座:齿轮加工工艺 (13) 2.7 一拖工程材料研究所参观 (14) 2.8 第一装配厂参观 (15) 2.9 第一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16) 第三章洛阳中重发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参观 (16) 第四章中信重工 (17) 4.1 中信重工总体印象 (18) 4.2 焦裕禄-杨奎烈精神讲座 (18) 第五章参观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19) 5.1 洛轴主要钢球加工工艺 (20) 5.2 曲轴工艺 (20) 第六章实习总结与体会 (24) 第七章附录 (26)

第一章实习前准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经过在学校里三年的系统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机械设计制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将知识运用到最高境界。在知识更新换代的今天,科技进步的浪潮促使我们前往第一线,在亲身经历眼观耳闻中印证我们所学,获取我们的知识。 今年夏天,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有幸来到洛阳进行实习,到工厂中参观学习,更大限度地联系实际,将我们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在实践中体会我们学习到的细节。 在实习开始之前,我通过参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在生产第一线中的注意事项。如何在不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怎样避免工厂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危险等等,而这些知识虽然不那么直观但非常重要。 6月29日,我们乘上前往洛阳的火车,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实习之旅。 1.1实习目的 (1)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获取必须的感性知识和全面地了解机械制造厂的生产组织及生产过程,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的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续专业

功能安全技术讲座第10讲功能安全的管理

功能安全技术讲座 [编者按] 本刊2007年在“安全控制技术”栏目安排了六讲功能安全技术讲座,概要介绍了功能安全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技术,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回应。2008年,该讲座还将继续进行,针对读者关心、与功能安全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更详细的技术介绍。主讲人是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冯晓升教授。 第十讲 功能安全的管理 冯晓升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市 100055)Feng Xiaosheng (Instrumentation Technology & Economy Institute, Beijing 100055) Chapter 10: Management for Functional safety Abstract:Management is an indispensable means to achieve safety an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impacting system failure.Func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has its unique way of thinking and throughout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safety at all stages.Key words: Management Functional Safety 【摘 要】【关键词】管理作为影响系统失效的重要因素,是达到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功能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体安全 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之中,有其独到的思想方法。 管理 功能安全 1 随机硬件失效和系统失效 功能安全作为一种保障安全的思想方法,近几年已经被广泛了解和应用。有大量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功能安全,但大多都是从技术方面来考虑问题。其实,功能安全的最殊胜之处是将可以精确计算的硬件随机失效和难以精确定量分析的系统失效结合考虑并规划为一种半定量化的方法。所以功能安全的管理作为影响系统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达到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为能正确理解这个问题,先将随机硬件失效和系统失效这两个概念介绍一下。 首先介绍随机硬件失效(random hardwarefailure),随机硬件失效是在硬件中,由于一种或几种机能退化可能产生的,按随机时间出现的失效。既在各种部件中,存在以不同速率发生的许多机器退化,在这些部件工作了一段不同的时间之后,这些机能可 使制造公差引起部件发生故障,从而使包含许多部件的设备将以可预见的速率,但在不可预见的时间(即随机时间)发生失效。 再介绍一下系统失效(Systematic failure),系统失效是一种原因确定的失效,只有对设计或制造过程、操作规程、文档或其它相关因素进行修改后,才有可能排除这种失效。 对于系统失效来说,仅正确维护而不加修改,无法排除失效原因。 而且通过模拟失效原因可以导致系统失效。 在下列各条中以人为错误为原因引起的系统失效的例子有: ——安全要求规范: ——硬件的设计、制造、安装、操作;——软件的设计和实现等。

讲座: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

讲座: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 讲座: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 作者:张昱峥 发表于: 2010-04-24, 21:26 评论: 浏览: 428 RSS: 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现代的教学倡导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两 千多年前,孔子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爱因思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只要有了

趣,学好信息技术就不是什么难事。,我根据信息技术课 的特点,总结了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些方法,仅供同学们参考。 、自学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中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学们在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此刻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自己独立思考为主,充分实现个体学习的自主价值。 我们这里所说的自学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课前和课堂上对教材的自学和自主探究,另一类是课余时间对教材之外的些相关知识的自学。前一类为课堂学习和后一类自学打下基础,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后一类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 带有广泛性和选择性,是同学们对自己感兴趣的相关知识的获取。但是,不管哪种形式的自学都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 只有自学,善于自学,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认真听讲是掌握技能的捷径中学生学习时间有限,课堂是主要的学习途径,因此认真听讲十分重要,老师的理论解释和演示操作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通过课堂的认真听讲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理解和掌握有关计算机知识。 、动手是培养技能的主要途径

自学是为了掌握知识,为培养技能打下基础,动手则是为了 培养技能,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这说明知 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则占据主要地位。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作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而动手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 养技能的基本途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 心理学认为,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进行某种操作或活动的速度加快,这是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 信息技术技能也不例外。就拿最基本的指法练习来说,一开始你可能连最基本的键位都不清楚,手指敲击键盘的姿势也比较笨拙,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觉得轻松多了。如果能坚持每日练习的话,你的速度就会持续快速上升,最后甚至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动手还可以增强你的自信心。自信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只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你就会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是那么神秘。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你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你的信心也会大增,学习劲头也就更大。 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敢于动手,勤动手。实践,实 践,再实践,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四、应用是培养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所谓工具,就是用来处理其它事务的手段或器材。既然是手段,我们就要用,要常用, 用它处理信息,用它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些问题。例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我们要利用所学的字体、段落、艺术字及插入剪贴画等手段制作电子小报,让所学知识得以应用,体现它们的价值。在学习“网络基础知识” 时,可以在互连网上搜集学习资料,进行网上学习和考 学习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书面测试并不是考查的真正

新技术讲座

新技术讲座大作业 -------基于遗传算法解决tsp问题的研究 学号:02115016 姓名:常刘科

一.问题介绍: 旅行商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简称TSP)是一个经典的组合优化问题。它可以描述为:一个商品推销员要去若干个城市推销商品,从一个城市出发,需要经过所有城市后,回到出发地,应如何选择行进路线,以使总行程最短。从图论的角度看,该问题实质是在一个带权完全无向图中。找一个权值最小的Hemilton回路。其数学描述为:设有一个城市集合其中每对城市之间的距离的d(c i,c j)∈R+,求一条经过C中每个城市一次的路线 (c II 1,c II 2 …… c II n )使 min∑d n?1 i=1 (c II j ,c II j+1 )+d(c II n ,c II 1 )其中II1,II2……II n是(1,2….n)的一个置换。 二.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2.1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是由美国J. Holland教授于1975年在他的专著《自然界和人工系统的适应性》中首先提出的,它是一类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随机化搜索算法。 遗传算法模拟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过程中发生的繁殖、交叉和基因突变现象,在每次迭代中都保留一组候选解,并按某种指标从解群中选取较优的个体,利用遗传算子(选择、交叉和变异)对这些个体进行组合,产生新一代的候选解群,重复此过程,直到满足某种收敛指标为止。 遗传算法,在本质上是一种不依赖具体问题的直接搜索方法,是一种求解问题的高效并行全局搜索方法。遗传算法在模式识别、神经网络、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工业优化控制、自适应控制、负载平衡、电磁系统设计、生物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都得到了应用。在人工智能研究中,现在人们认为“遗传算法、自适应系统、细胞自动控制、混沌理论与人工智能一样,都是对今后十年的计算技术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 2.2 遗传算法的流程: 标准的遗传算法包括群体的初始化,选择,交叉,变异操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步骤可描述如下: (1)随机产生一组初始个体构成的初始种群,并评价每一个个体的适配值。 (2)判断算法的收敛准则是否满足。若满足输出搜索结果;否则执行以下步骤。 (3)根据适配值大小以一定方式执行选择操作。 (4)按交叉概率Pc执行交叉操作。 (5)按变异概率Pm执行变异操作。 (6)返回步骤(2)。

信息技术培训的收获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我有幸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其培训的模式新颖,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的作用,让广大教师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优质的学科培训资源,共享网络学习资源,大大提高培训的质量。通过培训学习,觉得收获颇多: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多年来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及学校条件的限制,在农村中小学中难以开展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思品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信息技术就是单纯的电脑操作。 自从参加了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在此次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坚持每天都上网学习,参与在线交流并高质量完成作业。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让我在学习中感觉到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等都是一个新问题。就像我们乡镇小学的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实现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应有的价值。 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此次培训是通过电脑、网上课堂自学,虽然是这样,但是听着老师的讲解,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我感觉到真是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在培训中,我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能够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信息技术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通过培训学习,不但提高了我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使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技术得到了提高,为了真正推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将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学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很实用,培训结束后,我要把培训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多学习相关的知识,争取使自己的计算机技能能够更长时有效的为教学工作服务。 培训打开了一扇窗,一个新的教学模型。让我们在今后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让我们把无形的知识化为有形的信息技术,整合成新的知识系统。

技术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及目标

技术部专业技术人员培 训计划及目标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技术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及目标 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和能力,同时实现一专多能的目标,更好的发挥专业技术对产品研发、生产及技术保障的指导作用,让公司在未来的行业市场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稳定快速的向前发展。根据公司要求,结合技术部部门现有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技术人员要学习培训,重在学习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尤其是对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前沿知识的学习,以解决安全生产、产品研发实际问题为契机,不断提高技术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全体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二、学习培训方式 部门一年2次培训学习;邀请公司领导、总工程师举办讲座;个人自学、专题研究等。 三、组织人员及参加学习人员 由技术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部全体人员参与。 四、培训时间 1、每年6月份及12月份左右进行。 2、邀请公司领导、专业领域专家举办讲座。 五、考核管理 1、培训期间严格实行考勤制度,全员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并严格执行公司培训班纪律。

2、学习期间全员必须参加,不准请假,确实因工作原因等特殊情况需请假的,必须经总工程师同意,并自行完成学习计划,补充学习内容。 3、所有参加学习的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学习笔记作为考核内容,由总工程师检查。 4、每次固定学习时间不低于4小时,否则给予扣考勤成绩的5%。公司领导、专业领域专家举办的讲座,技术部全体成员必须全部参加,否则给予扣除考勤成绩的10%处罚。 5、培训考核成绩分为3部分:考试成绩占60%,考勤成绩占30%,学习笔记占10%。成绩低于90分的,每降低1分给予10元罚款。 6、个人自学情况考核:根据考核目标,逾期未达到要求的,每拖一天给予50元罚款。 六、附录 附录1、培训计划表 附录2、培训记录表 附录1 培训计划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