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

《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

《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
《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

《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

一、学习内容

. 学习体系:列出这一阶段所包含的章节。

第十一章货币市场

第一节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第二节同业拆借市场

第三节票据市场

第四节国库券市场

第五节回购协议市场

第十二章资本市场

第一节资本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第二节证券发行市场

第三节证券流通市场

第四节资本市场重要理论及证券投资分析简介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第三节国际储备与对外债务

第四节国际支付与结算

第十四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

第一节国际资本的流动

第二节国际金融市场

第十五章金融全球化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第二节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与全球化进程

第十六章中央银行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与类型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第四节清算业务

第十七章货币供给

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

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

第五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第十八章货币供给

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

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

第五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第十九章货币均衡

第一节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第二节通货膨胀

第三节通货紧缩

第二十章货币需求

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

第三节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五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第二十一章金融监管

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

第二节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

第三节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第四节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二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第三节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

第四节金融创新与发展

第五节金融结构与发展

. 学习目标

具体掌握的学习内容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收支与调节、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全球化、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失衡、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发展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指导,系统学习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了解国际主流货币金融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实务运作机制及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交融历史与现实,概括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理论与实践问题。

作为非本专业的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通过课堂教案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 各章节学习重点

第十一章货币市场 (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

一、货币市场的含义与特点、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年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

期资金融通的市场。、货币市场特点: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低。

二、货币市场的功能与作用、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为各种信用形式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政策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

三、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等子市场的

含义、同业拆借市场:指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票据市场:是指各类票据发行、流通及转让的场所,主要包括商业票据的承兑市场和贴现市场,也包括其他融资性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又称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

第十二章资本市场 (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

一、资本市场的特点: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有以下四个特点:、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较长;、市场交易的目的主要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资金借贷量大;、市场交易工具特殊。

二、资本市场的功能:、筹集资金;、合理配置资源;、有利于企业重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证券发行市场:、证券发行市场又被称为一级市场。、发行市场主体:证券发行人、证券投资者、证券中介机构。、发行方式:()私募发行;()公募发行;()直接发行;()间接发行。、证券发行的条件限制。

四、证券流通市场:、证券上市、证券交易程序、证券流通市场参与人:证券经纪人、证券商。、证券流通市场的组织方式:()证券交易所;()柜台交易;()无形市场。

五、资本市场重要理论:、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资本市场效率理论、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资产组合理论

六、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宏观经济周期性运行与证券市场;()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产业生命周期与证券行市;()公司状况与证券行市。、技术分析:()技术指标法;()切线法;()形态法;()线法;()波浪理论;()循环周期理论。

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及其均衡 (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

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国际经济交易的全部内容;()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构成:()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

二、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判断、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经济增长状况;()经济结构性原因;()货币性因素;()偶然性因素;()外汇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三、国际储备与对外债务:、国际储备及其构成:()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国际储备的作用:()在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起缓冲作用;()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可作为外债还本付息的最后信用保证,并有助于提高国际资信。、国际储备管理:()规模管理;()结构管理。、对外债务及其管理。

四、国际支付与结算:、国际支付与国际货币、现代国际支付的基本流程与特点、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

第十四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 (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

一、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与种类:()长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与特点、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经济原因;()金融原因;()制度原因;()技术及其他原因。、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一体化效应;()放大效应;()冲击效应;

二、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概述:()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与种类;()国际金融市场在经济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国际外汇市场:()国际外汇市场特征;()国际外汇市场参与者;()国际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国际货币市场:()银行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中长期信贷市场;()国际证券市场。

第十五章金融全球化 (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

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三个阶段:()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金融机构全球化;()金融业务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监管与协调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作用与影响

二、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与全球化进程:、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回顾与现状、加入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主要格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积极效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十六章中央银行(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与类型:、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中央银行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客观经济基础。、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总体而言,中央银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其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中央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是世纪初清政府建立的户部银行。最早以立法形式成立的中央银行是年于上海成立的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新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的类型: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金融发展

水平不同,因而中央银行在组织形式上具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单一中央银行制()复合中央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准中央银行制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它的性质集中表现在其职能上。、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中央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关系

四、清算业务:、清算业务的含义: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中央银行清算业务的形成和发展。、支付清算系统的主要类型和作用:()支付清算系统的主要类型()支付清算系统的作用。、我国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同城清算业务)异地清算业务

第十七章货币需求(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分析角度:、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与微观角度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角度,是指从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体出发,强调货币作为交易工具的职能;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角度,是从社会经济个体出发,分析各部门(个人、企业等)的持币动机和持币行为。、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实际货币需求则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

二、货币需求的决定:、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流通速度两类因素。它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交易方程式: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剑桥方程式:剑桥方程式认为货币需求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通过分析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提出了货币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这一理论表明货币流通速度并不稳

定,不能视为常量。()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三种动机结合起来的考察。、现代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平方根定律()立方根定律()资产组合模型。、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将货币视为各种资产中的一种,通过对影响货币需求七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公式。()财富及其结构()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效用及其他因素。、货币需求理论的继续发展:()利率和货币需求的关系()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

三、我国货币需求分析:、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宏观因素:()收入()价格()利率()货币流通速度()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企业与居民对利润和价格的预期()其他因素。、决定我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居民的货币需求()企业的货币需求()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

第十八章货币供给 (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

一、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必然会在实体经济中形成一定的货币量,即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决定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与此对应的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与特点分析:()货币供给共识公式()货币供给过程及其特点。

二、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及其构成:()基础货币的概念()基础货币的构成。、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国外资产业务与基础货币的投放()对政府债券与基础货币的投放()对金融机构债券与基础货币的投放。、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工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主要采用间接控制的方式,通常运用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进行。

三、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时的主要制约因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准备金率。、存款扩张的倍数

四、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及其公式推导: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货币乘数的主要决定因素()通货存款比率()准备存款比率。、影响货币乘数变动因素分析:()居民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企业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政府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

五、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我国基础货币的构成:我国的基础货币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列在储备货币栏中,主要由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对非金融机构负债三项构成。、中央银行对政府的债权的变化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商业银行再贴现与再贷款的数量变化、外汇储备存量的变化、我国的货币乘数、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

第十九章货币均衡(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

一、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货币均衡原理:()货币均衡()货币失衡。、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的关系:()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分析:()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我国的货币均衡

二、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含义、测量与分类:()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的测定及指标体系()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通货膨胀成因:()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其他原因。、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促进论()促退论()中性论。、通货膨胀的治理:()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其他政策

三、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定义与测量:()通货紧缩的概念()衡量通货紧缩的主要指标。、通货紧缩的成因:()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能力相对过剩()结构问题()金融体系效率低下。、通货紧缩的危害:()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增加()破坏信用关系()影响社会消费和投资()加重银行不良资产。、通货紧缩的治理:()扩大有效需求()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十章货币政策 (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

一、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货币政策的内容。、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形成()货币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货币政策诸目标的关系:()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作用与基本要求:货币政策的中间性指标具体分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

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可作为操作指标的金融变量:()准备金()基础货币()其他指标。、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利率()货币供应量()其他指标。、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有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金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三、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一般性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政策工具:除上述调节货币总量的三大工具之外,中央银行还增加了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一般都是有选择地使用,故称之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以便与传统的一般性政策工具相区别。、其他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

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般作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运用的必要性、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第二十一章金融监管 (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

一、金融监管概述:、金融监管的含义与特征:()金融监管的含义()金融监管的特征。、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金融业的特殊性。、金融监管的演变历程:()世纪年代前:相对宽松阶段()世纪年代:严格管制阶段()世纪年代初至今:完善强化阶段

二、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金融监管的组织体制:()集中监管体制()分业监管体制。、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金融监管目标()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金融监管的内容与措施:()市场准入的监管()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市场退出的监管。、金融监管的手段与方式:()依法实施金融监管()运用金融稽核手段实施金融监管()“四结合”的监管方法

三、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对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对商业银行设立和组织机构的监管()对银行业务范围的监管。、对商业银行市场运作的监管:()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存款人保护的监管()流动性监管()贷款风险的控制()准备金管理()对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的监管。、对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

四、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金融市场监管的含义与意义:金融市场监管大致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是指国家和政府对金融市场上各类参与机构和交易活动所进行的监管;其二是指金融市场上各类机构及行业组织(如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等)进行的自律性管理。、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制止背信的原则()禁止欺诈、操纵市场的原则。、金融市场监管机构:金融市场监管机构是指专门对金融市场行使监管职能的机构。

第二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

一、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决定金融:()金融依附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决定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阶段。、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推动作用:()通过金融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促进储蓄()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节约交易成本()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为经济发展做贡献。、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

二、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经济货币化的概念: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经济货币化的作用与影响。、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金融的作用程度。、经济货币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化问题

三、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货币化程度低()金融体系呈二元结构()金融市场落后()政府对金融实行过度干预,对金融活动做出种种限制。、金融压制对经济发展的阻滞。、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金融深化的条件()衡量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标()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四、金融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分类: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金融创新的各种表现大致可归为三类: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组织结构创新。、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表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金融组织结构创新。、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特征:()新型化()电子化()多样化()持续化。、当代金融创新的成因:()经济思潮的变迁()需求刺激与供给推动()对不合理金融管制的回避()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当代金融创

新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产生的新矛盾和挑战

五、金融结构与发展:、金融结构的含义与表现形态: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形成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经济发展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信用关系的发展程度()经济主体行为的理性化程度()文化、传统、习俗与偏好。、影响金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制度因素()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技术进步()开放程度。、金融结构的分析指标与评价角度:金融结构分析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研究组成总量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金融结构的作用与影响:()对金融发展的决定与影响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各章节关键词

1.同业拆借市场: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主要

满足金融机构之间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经常发生的头寸余缺调剂的需要,市场

特性活跃、交易量大,能敏感地反应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意图,影响货

币市场利率。

2.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业同业之间短期资金的拆借市场。主要通过电讯手段

成交,每笔拆借交易的数额较大。日拆一般无抵押品,单凭银行的信誉,期

限较长的拆借常以信用度较高的金融工具为抵押品。

3.通知放款市场:又称短期拆借市场,主要是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

一种短期资金拆借形式,利率波动很大。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大多采用这种

方式向银行借款。额度内随用随借,担保品多为有价证券。到期不能归还,

银行有权出售担保品。

4.利息率:是拆借利息占拆借本金的利率。同业拆借按日计息,拆息率每天甚至

每时每刻都不相同,它的高低灵敏地反映着货币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较有

代表性的拆息率是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新加坡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香港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5.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是伦敦金融市场银行间相互拆借英镑、欧洲美元及其

他欧洲货币的利率,分为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两种。是伦敦金融市场乃至于

国际金融市场的关键性利率,许多浮动利率的融资工具在发行时都以该利率

为参照。

6.票据市场:是各类票据发行、流通及转让的场所,主要包括商业票据的承兑市

场和贴现市场,也包括融资性票据市场和中央银行票据市场。

7.商业票据承兑:是商业票据到期前,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

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行为。付款人在承兑前不是真正的票据债务人,承兑后才成为票据的主债务人。只有承兑后的票据才具有法律效力,才能转让流通。

8.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

行为,也称重贴现。它既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和融资业务,又可以作为中央银行调节市场银根松紧及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

9.转贴现:商业银行将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进行

贴现的融资行为。票据可以被多次转贴现,不过有的国家对承兑银行在二级市场出售承兑票据的数量有限制。

10.国库券市场:又称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 是国家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库券发行、

流通和转让的市场。是各国最重要的货币市场,不仅发行量和交易量最大,而且一、二级市场最为完善。

11.回购:是交易双方进行的以有价证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资

金融入方在将证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资金融入方返还资金融出方按约定利率计算的资金额,资金融出方则返还原出质证券的融资行为。

12.逆回购:是与回购相反的操作,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

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

13.回购协议市场:是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回购协议是指

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定的在一定期限内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质押贷款协议。

14.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以期限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

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

15.证券发行市场:是发行人向投资者出售证券的市场。又被称为一级市场,通常

无固定场所,是无形的市场。发行市场与证券流通市场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证券市场。

16.证券发行人:是符合发行条件并且正在从事证券发行或者准备进行证券发行

的政府组织、金融机构或者商业组织。证券发行人是证券上权利义务关系的当事人,是证券发行后果与责任的主要承担者。

17.证券投资者:是以取得利息、股息或资本收益为目的而买入证券的个人和机

构。与证券发行人相对应,它是构成证券发行市场的另一基本要素。证券发行市场上的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

18.自律性组织:证券市场的参与人之一,一般是行业协会。它发挥着政府与证券

经营机构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能够促进证券业的发展,维护投资者和会员的合法权益,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我国证券业自律性机构是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中国国债协会。

19.公募发行:是向广泛的而非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公募发行涉及

到众多的投资者,其社会责任和影响很大,政府对证券的公募发行控制很严,要求发行人具备较高的条件。公募证券可以上市流通,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易被广大投资者接受。

20.私募发行:是仅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也称内部发行。发

行对象一般是与发行者有特定关系的投资者,发行者的资信情况为投资者所了解,不必像公募发行那样向社会公开内部信息,也没有必要取得证券资信级别评定。

21.证券中介机构:是媒介证券发行人与投资人交易的证券承销人和相关的专业

机构。包括负担承销义务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起着沟通买卖、连接供求等重要作用。

22.直接发行:是指发行人不通过证券承销机构而自己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如

发起设立方式筹集股份,在公司内部以转化方式无偿发行新股等。直接发行简便易行,发行费用低廉,筹资速度快捷,但在许多国家要受到法律法规的诸多限制。

23.间接发行:也称承销发行,是发行人不直接参与证券的发行过程,而是委托

给一家或几家证券承销机构承销的一种方式。承销机构一般为投资银行、证

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通常证券发行大都采用间接发行方式。募集设立方式筹集股份,只允许间接发行。

24.证券交易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买卖集中交易的场所。由经纪人、证

券商组成的会员制组织,受严格的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证券交易所通过严密的组织与管理规范交易行为,形成合理的价格,发挥市场的示范效应、“晴雨表”功能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25.股票发行条件:是股票发行者在以股票形式筹集资金时必须考虑并满足的因

素,通常包括初次发行条件、增资发行条件和配股发行条件等。

26.债券发行条件:是债券发行者在以债券形式筹集资金时所必须考虑并满足的

因素。债券发行条件主要包括发行金额、期限、偿还方式、票面利率、付息方式内容。

27.证券上市:是将证券在证券交易所登记注册,并有权在交易所挂牌买卖。证

券的上市具有提高上市公司的经济地位与社会知名度,便于以后新证券的发行。各国的证券管理机构对于证券的上市都作了详尽的规定。

28.柜台交易:又称店头市场,是通过各家证券商(证券公司)所设的专门柜台

进行证券买卖。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时间,也没有限制交易对象,由交易双方协商议定价格。交易的证券主要是不具备上市条件的证券,或不愿意上市交易的证券。

29.信用交易:是投资者购买有价证券时只付一部分价款,其余款项由经纪人垫

付,经纪人从中收取利息的一种交易方式。经纪人以这些证券为抵押,向银行以短期拆放的方式借款,其利率低于为投资者垫款所收取的利率,经纪人得到利差收入。

30.显性成本:主要有手续费、税费、通讯费等。其高低主要取决于交易市场之

间的竞争、市场繁荣程度、政府管制、技术进步等因素。在市场间竞争较激烈、市场升温、政府对市场持鼓励支持态度、技术进步等情况下,显性交易成本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

31.隐性成本:主要是价差和信息成本。决定价差成本的因素主要是影响证券流

动性的因素,如证券质量 . 市场交易机制等;决定信息成本的因素主要是信息透明度。政府监管效率、公司治理结构、社会的法制化程度等是影响信息透明度的主要因素。

32.弱势有效市场:市场上当前股票价格能够充分反映股票本身历史价格所包含

的信息。由于当前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过去的价格信息,因此,身处弱势有效市场就意味着无法根据股票历史价格信息预测今后的价格走势。根据历史价格数据进行股票交易也无法获取利润。

33.半强势有效市场:资本市场的所有公开信息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当中。

这些公开信息包括股票价格、会计数据、竞争公司的经营情况、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以及与公司相关的所有公开信息。

34.强势有效市场:资本市场的所有信息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当中。这些信

息不仅包括公开信息,而且包括各种私人信息。

35.资产组合: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各单一资产期望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

组合的风险衡量则要考虑到各单一资产间的相关关系。适当的分散投资可以消除非系统风险,从而降低整体风险。有效资产组合使风险相同但预期收益率最高,它一定在效益边界上。最佳资产组合的具体位置则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36.技术分析:是通过分析证券市场的市场行为,对市场未来的价格变化趋势进

行预测的研究活动。目的是预测市场价格本来的趋势,手段是分析证券市场过去和现在的行为。理论基础主要是三大假设,即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

价格沿趋势波动,并保持趋势;历史会重复。

37.技术指标法:考虑市场行为的各个方面,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给出数学上的

计算公式,得到一个体现证券市场某个方面内在实质的技术指标值。数值间的相互关系直接反映证券市场所处的状态。技术指标反映的内容大多数是从行情报表中不能直接得到的。

38.形态法:是根据价格在一段时间内走过的轨迹形态来预测证券价格未来趋势

的方法。用证券过去的价格形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测将来的证券价格。著名的形态有双顶(头)、双底(底)、头肩顶底等多种。

39.线法:侧重于若干交易单位(通常是以交易日作为交易单位)的线组合情

况,以此来推测证券市场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进而判断多空双方哪一方占优势。线图是进行各种技术分析最重要的图表。单独一天的线形状有种之多。

40.波浪理论:把价格的上下波动和波动的持续看成与波浪的上下起伏一样 , 遵

循波浪起伏的规律。简单地说,上升是浪,下降是浪。数清楚了各个浪

就能准确预见到跌势已经接近尾声,牛市即将来临;或者牛市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熊市将不可避免。

41.循环周期理论:价格高点和低点的出现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正如事

物有发展周期一样,价格的上升和下降也存在某些周期性特征。如果掌握了价格高低出现时间上的规律,对证券的实际交易就会有帮助。

42.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反映的是实际资源在国际间

的流动,它包括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所有涉及经济价值的交易,主要有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子项目。

43.资本转移:是资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转移主要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

的变更以及债权债务的减免。具体指以下几项所有权转移:①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②同固定资产的收买和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

③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④投资捐赠。而非生产、非金融资

产的交易则是指非生产性有形资产(土地和地下资产)及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和经销权等)的收买和放弃。

44.资本和金融项目:反映的是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它包括资本项目和

金融项目两大类。资本项目主要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性金融资产的获取或处置两个组成部分。金融项目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储备资产四个组成部分。

45.黄金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由于其贵金属的特

性,各国货币当局可以随时将其手中持有的黄金出售兑换成外汇用于国际间支付和债务清偿。

46.外汇储备:指各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

款和外国国库券。的外汇储备的定义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短期政府证券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47.特别提款权:又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各成员国用于归还基

金组织的贷款及会员国政府间偿付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账面资产。特别提款权是根据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进行分配的,各成员国未使用的特别提款权就构成了其国际储备的一部分。

48.储备头寸:是指一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部分提款权余额,再加上向基金

组织提供的可兑换货币贷款余额。储备头寸是一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

动提款权,其数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的份额,会员国可使用的最高限额为份额的,最低为。

49.自主性交易:是指那些基于交易者自身的利益或其他的考虑而独立发生的交

易,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交易,如货物和劳务的输出入、直接投资、长期资本流入、赠与等。通常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50.调节性交易:又称弥补性交易,指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所造成的收支不平衡而

进行的融通性交易。调节性交易是自主性交易的附属物,主要包括短期资本项目和官方储备项目的变动。

51.贸易差额:指货物与服务的进出口差额。贸易差额传统上是一国国际收支的

代表,分析贸易差额是十分重要的,贸易差额体现了一个国家自我创汇的能力;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标志着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贸易差额影响和制约国际收支中其他项目的变化。

52.经常项目差额:是在贸易差额的基础上加上收入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的差额

构成的。经常项目的差额不仅反映了商品与服务的进出口差额,而且反映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而引起的收入差额。在开放宏观经济中,经常项目的差额能够清楚地反映出一国内、外经济的紧密联系。

53.国际收支总差额:包含了除官方储备以外的所有国际收支项目差额。具体由

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以及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项目的差额构成。国际收支总差额的状况将导致该国国际储备量的变化,如果总差额表现为盈余,则国际储备增加;如果总差额呈现为赤字,则国际储备就会相应减少。

54.价格机制: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价格机

制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国际储备减少(增加)→货币供给减少(增加)→价格下降(上升)→进口减少(增加)出口增加(减少)→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55.利率机制: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利率机

制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国际储备减少(增加)→货币供给减少(增加)→利率上升(下降)→资

本流入增加(减少)→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逆差)→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56.收入机制: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收入机

制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国际储备减少(增加)→货币供给减少(增加)→现金余额下降(增加)→支出水平下降(上升)→进口减少(增加)→国际收支恢复均衡。

57.汇率机制: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机制

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本币贬值(升值)→汇率上升(下降)→进口减少(增加)出口增加(减少)→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58.狭义国际储备:是指一国官方所拥有的可随时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

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接受的一切资产。作为储备资产必须同时具备可得性,流动性和普遍接受性三个特征。一国所拥有的国际储备主要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中的储备头寸。

59.广义国际储备:不但包括一国所拥有的狭义国际储备还包括借入储备。

60.外债:的定义是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国居民所欠非居民的以外国货币或本

国货币为核算单位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根据我国《外债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外债是指境内机构对非居民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务。

61.负债率:指一定时期一国的外债余额占该国当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通

常来说,负债率不应大于。即负债率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62.债务率:指一定时期一国的外债余额占该国当期外汇总收入的比率。一般而

言,债务率外债余额外汇总收入≤。

63.偿债率:指一国还债额占当年该国外汇总收入的比例,该比率不应超过,

即偿债率年偿还外债本息年外汇收入≤。

64.国际结算: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并借助于相应的结算工具,实现资金

跨国界转移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国际结算也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其实质均表现为通过银行结算体系结算工具的运用,实现客户委托的资金清算与货币收付。

65.汇票: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

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无条件书面支付命令。

66.本票:指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

持票人的票据。

67.支票: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

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68.汇兑:指银行根据付款人的要求,通过结算工具的传递及海外联行或代理行

的协作,将款项汇交收款人。

69.托收:是指债权人或收款人签发票据或提交有关单据,委托银行向债务人或

付款人收取款项的一种结算方式。

70.信用证:是由开证行根据申请人(进口商)的要求和指示,向出口商开出的

在特定期限内,凭信用证规定单据取得确定金额的书面承诺。

71.旅行支票:是一种不指定付款人付款地点、具有固定票面金额的票据,多由

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或旅行服务机构发行,购买人可在其他地点凭票兑付现款或用于支付。旅行支票可在国际范围内流通,较多地用于非经贸活动的支付。它具有便于兑取、携带安全、流通期限长等特征。

72.银行保函:也称为银行保证书,是担保合同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国际担保业

务中广为应用。它是指银行应申请人的请求,向第三方(受益人)开立的书面信用担保文件。其担保在申请人未能旅行既定合约义务时,担保人将履行一定金额、一定期限范围内的支付责任或经济赔偿责任;或在受益人提出符合保函规定的索赔时,担保人予以赔偿。

73.备用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是一种信用证的安排,它表示了开征行对受益人的

以下责任: ()偿还申请人的借款,或预支给申请人; () 支付有申请人承担的任何债务; () 对申请人不履行契约而付款。只有在申请人不能偿还借款或不能履约时才起支付作用,若申请人已经还款或已履约,银行则无须支付,因此被称为备用信用证。

74.国际资本流动: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国际资本流

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根据资本的使用或交易期限的不同,可以将国际资本流动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75.国际直接投资:以获得国外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为目的的国际资本流动,主要

以三种形式进行:一是采取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等方式在国外建立一个新企业;二是收购国外企业的股权达到拥有实际控制权的比例;三是

利润再投资,即投资者将在国外投资所获利润保留下来,继续扩大对企业的投资,或者在东道国进行其他直接投资活动。

76.国际间接投资:即国际证券投资,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买卖中长期有

价证券所形成的国际资本流动,这些有价证券包括优先股票、普通股票、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发行的债券等。

77.贸易性资本流动:由于进出口贸易引起的结算性资本流动,是最传统的国际

资金流动方式,早期的国际资本流动多以这种方式出现。当前,贸易资金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比重已大为降低。

78.金融性资本流动:是指包括套利性资金流动、保值性资金流动、投机性资金

流动在内的短期资本流动。套利性资金的流动是利用各国金融市场上利率差异与汇率差异进行套利活动而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动。保值性资金的流动又称作避险性资金流动或资本外逃,它是指金融资产的持有者为了资金安全而进行资金调拨所形成的短期资金流动。投机性资金的流动是指投资者利用国际市场上金融资产或商品价格的波动,进行高抛低吸而形成的资金流动。

79.外汇银行:经本国中央银行批准或授权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是国际外汇市

场最核心的主体,外汇银行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主要从事两方面的业务活动:一是代客户买卖业务;二是自营业务。

80.外汇经纪商:专门在外汇交易中介绍成交,充当外汇供求双方中介并从中收

取佣金的中间商,其主要任务是提供正确迅速的交易情报,以促进外汇交易的顺利进行。

81.外汇交易商:专门从事外汇自营买卖业务的外汇经营者。他们的交易活动能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平抑市场价格、稳定市场的作用。

82.掉期外汇交易: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其目

的在于轧平外汇头寸,防止由于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这种形式主要用于银行同业间市场的外汇交易,但一些大公司也经常利用掉期交易进行套利活动。

83.套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贱买贵卖某种外汇赚取

利润的行为。

84.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金按照市场规则融通的场所或运营网络。国际金融市

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提供国际融资渠道;调剂各国资金余缺;

调节国际收支;有利于规避风险;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

金融学读书笔记

保荐代表人考试金融模块 ——《金融学》读书笔记 保荐代表人考试学习委员会金融模块协调处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形态的演变 铸币、银行券、纸币、存款通货、电子货币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货币制度构成 1、货币制度 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 (1)币材的确定 (2)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单位名称和单位“值” (3)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主币与辅币 (4)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发行的管理 (5)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 2、货币制度相关概念 (1)无限法偿 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2)有限法偿 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3)格雷欣法则 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4)货币替代 信用货币制度下,本外币之间出现币值不稳定时,趋软的货币就会被抛售,趋硬的货币被抢购、收藏。

注:①人民币是中国大陆的法定货币,主币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和分,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②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信用货币 –人民币以现金和存款货币形式存在 ③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人民币的发行 –通过货币发行基金和商业银行业务库的管理来实现 (二)国际货币制度 1、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达成,1973年崩溃 –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2、浮动汇率体系(牙买加体系) 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 3、货币局制度 钉住锚货币;发行准备 4、美元化 本币被美元取代 5、欧元(欧洲货币制度) –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成立 –1999年1月欧元正式启动 –2002年1月欧元现钞正式流通,同年7月原有货币停止流通 第二章信用 一、资金流量分析 Y=C+I+X-M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使用)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经济学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财经管理类课程的必须知识储备,也是学生认识社会经济问题的必备知识准备。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调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注意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经济问题与现象的实证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1、知识目标(1)能够清晰描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4)能够基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2、职业技能目标(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学好与运用财经管理类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2)能够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市场供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3)具备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数理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现象和具体问题。 3、素质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3)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比较宽,具备经济分析与预测能力。(4)具有一定的经济论文、报告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经济学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具有理论性强、实用性强、学术观点多、内容变动快等特点。 四、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实

金融学单选题期末考试资料已整理

金融学单选题数字 1.1694年,英国商人们建立( A ) [英格兰银行] 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和高利贷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2. 1996年以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属于 ( A )。 [ 市场利率 ] 3. 1998年以前我国负责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监管及有关法规制定的机构是 ( C )。[中国人民银行] 4. 1999年4月20日,我国成立的首家金融资产公司是( D )[ 信达 ] 5. 2001年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为(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 6. 2001年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为(国外资产)。 7. 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是(双顺差)。 A ] [多元监管1.按机构的设立划分,由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共同承担监管职责的是(A) 2. 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反映为(借方增加) B )。巴塞尔协议规定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小于(8%1.保险公司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依据(经营目的)保险公司分为商业性保2. 险公司和。。。。 ] 实物货币( C )。[ 3.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质押贷款)协议。4. )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D5.] 间接信用指导[ C 元的贴现金额,则19002000元的票据,到银行得到1.差半年到期的面额为)。年贴现率为(10% 2.场内交易遵循的竞价原则是(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3.成本推动说解释通货膨胀时的前提是(总需求给定 4.成本推动说解释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原因侧重于(供给与成本)。买方信[ 。5.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是 ( B ) ] 贷储备资产减少应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6. ] 质押贷款)协议。 [ 7.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 D )。答案:利大从总体上看,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8.D 于弊 B)。答案:内生性9.从总体上看,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C. 资本市场)10.长期金融市场又称( D 高收益低成当代金融创新的(1.A)特点大大刺激了创新的供给热情。答案:本) 货币供应过多(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2. 3.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行为称为(承兑) 4.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恒久收入的影响)。 5.典型的外生变量是(税率)。 6.短期金融市场又称为 (B )。[ 货币市场 ] 7.对浮动汇率制下现实汇率超调现象进行了全面理论概括的汇率理论是( D )。[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 8.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理想值的确定是指规定一个(区值)。 F 1.非金融性公司发行融资性票据主要采取的方式是( B ) [ 间接销售 ] 2.费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恒久收入的影响)。 3.费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4.费雪在其方程式(MV=PT)中认为,最重要的关系是(M与P的关系)。 5.负责协调各成员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关系,并有“央行中的央行”之称的机构是D 国际清算银行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金融学》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金融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院校财经及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是我院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货币供求均衡、货币政策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系统的掌握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重点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货币政策;信用、信用形式以及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利率和利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以及金融机构的构成等问题,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业务经营、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熟悉我国货币金融政策、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等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有关金融工作问题的能力。课程的难点是如何将抽象的金融知识与表象化的经济问题结合、深奥的金融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并能用相关的理论解读现实的经济现象和金融现象,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简单的经济金融问题,进而站在高度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微观金融活动,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

金融学单选题

金融学选择题 A:按机构的设立划分,由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共同承担监管职责的是(多元监管) 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引起。。。。。反映为(借方增加) B: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不属于国外财务公司资金来源方式是(发行长期债券) C:长期金融市场又成为(资本市场) 场内交易遵循的竞价原则是(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成本推动说解释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原因侧重于(供给与成本) 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是(买方信贷) 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执押贷款) 从总体上看,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D:当代金融创新的(高收益低成本)特点大大刺激了创新的供给热情 短期金融市场又称为(货币市场) 对浮动汇率制下现实汇率超调现象进行了全面理论概括的汇率理论是(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E:2006年我国际收支(双顺差) 2006年中国A企业收到国外B企业股息10万美元,,,,应该反映在(收益项目的贷方) 2006年中国A企业向国外B企业投资50万美元,占。。。。应该反映在(直接投资项目) 2006年中国经常项目差额为(2498亿美元) F:非金融性公司发行融资性票据主要采取的方法是(间接销售) 费雪在其方程式。。。。。最重要的关系是(M与P的关系)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亘久收入的影响)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负责协调各成员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关系,并有。。。。。机构是(国际清算银行) G:根据(经营目的)保险公司分为商业性保险公司和政策性保险公司 股份制商业银行同部组织结构的设置分为。。。。。。(董事会)是常设经营决策机关 关于出口换汇成本的正确下述是(C出口换汇成本=(1+预期利润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 国际借贷说认为本币升值的原因是(流动借贷的债权大于债务) 国际金融公司是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主要是(提供长期的商业融资,以促进私营企业的贷款) 国际外汇市场的最核心主体是(外汇银行) 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借助。。。。有的(杠杆效应)效应,以一定。。。。交融交易 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发行政府债券) H:衡量一国外债偿还能力的偿债是指(外债还本付息额/外汇收入额) 回购协议的标的物是(有价证券) 汇率自动稳定机制存在于(金币本位制)条件下 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的制度是(金币本位制) 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利率具有互相制约的作用,其中对回购协议市场利率影响最大的是(同业拆借市场) 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利率称之为(名义利率) 货币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调剂余缺,满足短期融资在需要) 货币在(商品买卖)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货币执行支村手段职能的特点是(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J:价值形式发的最终结果是(货币形式) 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资产功能) 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与货币作用效率成(正比) 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利大于弊) 金融工具的价格与其盈利率和市场利率分别是哪种变动关系(同方向,反方向) 金融机构流动性资产对总资产的比重是(盈利率比率) 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是最产生的功能是(支付结算服务) 金融监管的最基本出发点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厦门大学金融学本科课程大纲

厦门大学金融学本科课程大纲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金融学 英文名称 Finance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三年级上学期 学分/周学时 3/51 课程类型经济学一级学科类通修课程 开课专业经济学院各个专业 先修课程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微观经济学 选用教材 Bodie and Merton(2002) FINANCE, Pearson Education North Asia Limited and High Education Press. 博迪、莫顿著,伊志宏、金李译校(2000),《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主要参考书: 黄达,《金融学》。 Allen and Gale,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risk sharing . Cambridge: MIT Press 1994. Merton,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24, Summer 1995. Bodie, Kane and Marcus, Investment , 4thEd. Boston: Irwin/ MacGraw-Hill.

Sharpe, "Capital Asset Prices: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Journal of Finance 19, September 1964. Hull,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 3 rd Ed. Prentice-Hall, 1997. Black and Scholes,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1, May-June 1973. Moligliani and Miller,"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8, June 1958.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金融学是研究不确定性环境下稀缺资源(资金)跨期有效配置的专门学科,《金融学》将重 点讲授跨期最优配置、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为《公司金融》、《投资 学》和《金融机构管理》等更专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打下结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金融学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求能够应用熟练运用Excel进行金融建模,通过金融建模透 彻把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三、考核方式 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安排 第1章金融概述 3 第2章金融体系 3

《金融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2.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A.普通商品 B.特殊商品 C.一般等价物 D.特殊等物价 3.典型的银行券属于()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4.货币在()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商品买卖 B.交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5.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A.货币价值形式 B.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 A.货币价值形式 B.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7.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8.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9.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0.“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 A.银本位 B.平行本位 C.双本位 D.金本位 11.人民币是()。 A.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金属货币 D.信用货币 12.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3.张某从商业银行贷款30万元购买住房属于货币()职能。 A.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C.贮藏手段 D.价值尺度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E.商品价值形式 2.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3.货币基本的职能是()。

金融学课程标准

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标准 《货币银行学》 1、课程编码:0332308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总学时:54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4、学分:3学分 5、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6、选用教材: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三版。 7、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8、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金融活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运行的机理或规律,并且能够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金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引言、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 10、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 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2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金融的含义、功能的变革及对现代金融业的定位,掌握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金融含义的界定 二、金融功能的变革 三、现代金融业的定位 四、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货币概述(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与国际货币制度,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货币“质”的规定性

金融硕士所学课程

金融硕士所学课程 金融考研所学专业 金融考研所学专业安排情况,就像你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以后,根据你所选专业所安排的课程,而在此之前,你必须有足够的把握,那么这个前提就是你掌握了足够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了解。那么金融学专业如下: 选修课:金融市场微观结构、固定收益债券、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理论、公司重组及并购、金融中介与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管理、行为金融学、货币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动态资产定价理论、汇率经济学、金融发展理论门课程主要介绍和论述在金融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课程的重点是介绍单期金融市场模型以及一些在各种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简单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在这门课程中,将讨论有关不确定性下的选择行为、风险回避以及随机占优等内容。单期最优投资组合理论也将在这门课中加以讨论,从而导出资产市场的几个主要的均衡定价模型,如arrow-debreu 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套利定价模型(apt)。此外,还将进一步涉及基金分离的理论。同时,本课还会对多期资产定价模型以及资产组合模型进行简单的介绍。在本课的最后部分,本课将会讨论公司金融决策以及modigliani-miller定理。 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一些在金融经济学中重要的实证文献,以此来说明计量方法和计量工具在金融市场分析中的应用。所涉及的一些实证的内容将包括金融市场的计量问题以及资产定价模型的检验等,实证检验的对象包括股票市、债券市场以及外汇市场。 动态资产定价理论 这门课程是关于金融领域的多期模型,主要包括多期最优资产组合理论以及资产定价。课程先介绍有关的离散资产组合选择以及证券价格理论,从而过渡到连续时间(continuous-time)的讨论。课程的内容将包括资产定价中的black-scholes 模型及其扩展、利润期限结构模型、公司证券估价以及连续时间下的资产组合选择和资产定价模型的一般均衡等。学生将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一般均衡理论和投资学的背景知识才可以选修这门课。此外,这门课还希望学生可以具有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等数学知识。在这门课中,将常常会布置一些习题来让学生进行解答。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要求必须要学过金融经济学并得到导师的同意。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 这门课程主要关注由信息不对称的金融机构所构成的金融市场。课程的内容包括(i)理性预期模型及其理论基础(ii)交易策略(iii)金融市场的组织结构。这门课程除了主要介绍有关的基本理论外还会讨论一些重要的文献。 本门课程主要对金融投资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并结合中国金融市场的现实进行案例分析。课程的内容将包括债券、股票、期货和基金的投资分析以及各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对冲、风险规避等。这门课的目的是向学生提供投资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理解:投资的机会是什么,如何确定投资的最佳组合,以及在投资出现问题时怎样处理。 公司重组及并购 这门课程将主要介绍有关公司重组以及公司并购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课程的内容将包括资产证券化、公司的整体上市、分拆上市、买壳上市、借壳上市以及公司的收购和兼并等。

金融学单选题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名词解释 货币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货币制度无限法偿格雷欣法则 二、单项选择 1.货币和收入的区别在于() A.货币是指流量而收入是指存量 B.货币是指存量而收入是指流量 C.两者无区别,都是流量概念 D.两者无区别,都是存量 2.货币在发挥()职能时可以使用观念上的货币。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3.信用货币的产生源于货币的何种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4.典型意义上的储藏手段是针对()而言的。 A.信用货币 B.电子货币 C.银行券 D.金银条块 5. 货币在()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分期付款购房 B.饭馆就餐付账 C.缴纳房租、水电费 D.企业发放职工工资 6.本位货币是()。 A.被规定为标准的、基本通货的货币。 B.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 C.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7.实物货币是指()。 A.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 B.不能分割的货币 C.专指贵金属货币 D.作为货币的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价值 8.劣币是指实际价值( )的货币。 A.等于零 B.等于名义价值 C.高于名义价值 D.低于名义价值 9.货币的本质属性是( )的统一。 A.价值和价格 B.价值和交换价值 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 10.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C.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 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11.货币在()时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饭馆就餐付账 D.表现商品价值 12. 跛行本位制是指()。 A.银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复本位制 B.金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复本位制 C.以金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 D.以银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 13.双本位制是()。 A.金银币比价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的金银复本位制 B.金银币的比价由市场决定的金银复本位制 C.金银币的比价由政府规定的金银复本位制 D.金银币比价由银行规定的金银复本位制 14. 俗称的“虚金本位制”是指()。 A.金块本位制 B.金汇兑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币本位制 1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是在()之下。 A.跛行本位制 B.平行本位制 C.双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16.良币是指实际价值( )的货币。 A.等于零 B.等于名义价值 C.高于名义价值 D.低于名义价值 17.俗称“富人本位制”的货币制度是() A.金币本位制 B.金块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金银复本位制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一、名词解释 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利息利率 单利复利现值终值流动性偏好利率市场化 二、单项选择 1.信用是( )。

金融的读书笔记

金融的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读后感。金融的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一起来看看吧! 篇1:金融的读书笔记近日读完了罗伯特.席勒教授的金融和好的社会又有些对于金融新的认识,其中有些很有意思的观点! 首先此书从结构上来看,这本书被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事在金融这个体系下各个职业对于其的作用性,其中包括银行家,股票经纪人,法律金融顾问甚至是我们金融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乍看之下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大,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个不同的职业构造出了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第二部分更是席勒教授对于金融这个体系的全面剖析与对于未来金融发展对于我们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而对我个人来说从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是一下几方面:第一,自从xx年次贷危机之后所有的底层的老百姓把所有的矛头指向了金融街甚至有出现过解散现有金融体系的声音出现,也有占领华尔街这样的行动。但是我们是否仔细想过这真的全是金融或者金融从业人员的错误吗?金融产品真的是一无是处吗?我们的金融从业人员真的全都是写无比丑恶的人吗? 其实不然任何东西都是有其两面性的,就如原子技术一

样,它能够给人提供最高效和清洁的能源的同时,可以制造足以毁灭地球的武器。所以说一味的认为金融是一无是处的这种观点是带有极度主观意愿和愤怒在其中的。话句话来说,这种观点是具有很强的偏导性的。不可否认,不管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是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来自于金融这个体系,但是从深层次来看危机的本身来说都是一些大胆的金融创新。以美国次贷危机来举例,银行向普通民众贷款使其能够购买住房,然后以住房合同打包出售给债券机构,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以债券的形式向公众出售。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个产品的复杂程度不亚于任何一样电子产品。而这种复杂的程序恰恰是为了躲避现有法律规范,走入法律的灰色地带。但我们不能否认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只是我们的监管机构没有办法及时的制定相关的规则来规范这个市场,如同一列21世纪的快速列车行驶在18,19世纪的铁轨上一样。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车毁人亡,与其说这是金融体系的问题不如说是我们人性的弱点(当然金融界应该承担相当大的责任),而这种弱点体现在一般民众身上就是坚信房价是永远不会下跌的这个神话上的。正是这个神话让当时的美国民众极度的乐观,使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去贷款购买他们无法承受的信贷,但如同人类的历史跌宕起伏一般,房价本身也有这种性质,而民众的乐观助长了泡沫的形成,最终这个可以匹敌1929年大萧条的危机出现了!而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金融基础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金融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学生学习银行相关业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形式发展、货币制度、货币流通;信用、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及信用密不可分的利率;金融市场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外汇市场;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商业银行及其业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等内容。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引导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按中职生认知特点和所学习的内容,通过教学、参观、请在商业银行第一线人员来介绍、动手练习掌握操作程序和基本技能,以现实工作案例和情景结合课堂教学传授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学习金融事务专业打下基础,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72节,其中实践课时为12节。 二、课程目标 (一)掌握知识要点目标 1、理解和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制度 和货币流通等知识。 2、理解和掌握信用、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利息、利率等。 3、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作用、特征、构成,货币市场、资本 市场、黄金外汇市场的组成及运行机制。 4、理解的掌握目前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状况。 5、理解商业银行性质、职能、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商业银行的信 用创收。 6、理解和掌握中央银行、银行监管委员会(局)的性质、职 能、业务、货币政策及对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7、理解和掌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和国际信用等 到国际金融问题。 (二)职业能力目标或学习实践的内容 1、组织学生到钱币博物馆参观 (1)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形式及发展、特点、作用、联系;

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 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学分:3 总学时:54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 内容简介:本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各自运行规律及三者间内在联系以及政府如何运用之以影响经济的一门学科。是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 适用专业及层次:经济类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 选用教材:曹龙祺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 (1)黄达主编:《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姚长辉主编:《货币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程名称:金融市场学 英文名称:Financial market 学分:3 总学时:54

先修课程:《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高等数学》等 内容简介: 现代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经济的核心,它在金融经济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金融市场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金融市场的各种运行机制、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各主体的行为,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为日后进一步深造或从事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力图使学生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市场运行的原理和规律,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专业本科二年级 考核方式:考试 选用教材:张亦春主编(著):《金融市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书目: (1)谢百三主编:《金融市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出版社 (2)夏德仁、王振山主编:《金融市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读书笔记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读书笔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书带给我们的绝不仅是金融学的一些知识和理论,而是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看似枯燥的理论是如何通过生动的事例得以体现的,可以学习如何方便、高效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如何利用工具对五花八门的经济金融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以及如何培养我们的金融学思维,用一种崭新的方式来认识和剖析我们周围的世界。其次,这本教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加深了我们对实际金融体系的了解。米什金教授长期供职于美联储,对美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和运作机制了如指掌,在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国金融风情画卷的同时,米什金教授还对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米什金教授在最近几版中特别增加了对中国情况的介绍,其中有些内容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却能够启发我们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 1、导言 ●金融市场:资金从拥有闲置资金的人手中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人手中; ●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体系是由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财务 公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组成的复杂系统。所有金融机构都受到政府严格监管。 2、金融体系概览 金融市场将资金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了盈余资金的家庭、公司和政府那里,引导至因支出超过收入而资金短缺的经济主体那里。 金融中介机构种类有商业银行、契约性储蓄机构如保险公司、养老和退休基金等;投资中介公司如投资银行、财务公司、共同基金等。 3、货币是在商品、劳务支付和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与收入和财富是有区别的。 4、债务市场:利率、利率行为、利率的风险和期限结构—经济中最受关注的变量之一 利率的市场均衡:人们愿意购买债券的数量和人们愿意出售债券的数量相等,此时债券价格成为均衡价格或市场出清价格,对应该价格的利率为均衡利率或市场出清利率。由于存在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市场总是趋于均衡状态。 ●利率的风险结构:违约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无法或不愿意履行承诺的利息支 付或本金偿付;无违约风险债券是指国债这种没有违约风险的债券;风险溢价是指有违约风险的债券与无违约风险的债券之间的利差。 ●利率的期限结构:到期期限是影响债券利率的另外一个因素。风险结构相同, 期限不同的债券的收益率连成一条线,即为收益率曲线,三种理论解释利率的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分割市场理论和流动性溢价理论。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金融学基础》课程是我院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基本原理和现代银行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能认识并解释货币金融现象、分析货币金融政策、具备初步判断货币金融发展趋势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现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学基础》是在学习《经济基础》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理论应用于实践、强化学生金融意识与实务操作、熟悉金融基本理论而编排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保险理财规划》、《财政与税收》等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今后从事与金融营销相关的工作做好铺垫。建议课时为48课时。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根据财经类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并针对金融学基础分析和应用的职业技能特点,确定了与之相对应的学习项目,见分析表: 表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 货币与信用理论能够运用有关的货币基础知 识解释货币的相关现象; 认识货币 能够运用信用的基本理论和 基础知识分析、解释现代信用 相关现象 分析信用相关现象 金融市场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金融市 场与经济的的关系 认识金融市场

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 金融学基 础 通过学习股票及债券交易的 基本程序,能进行简单的模拟 操作 利用金融市场处理金融业务 金融机构和金 融体系 能掌握金融机构的构成情况, 明确不同性质金融机构与金 融体系的特点及其主要业务 构成。 熟悉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基本 知识 熟悉我国中央银行、保险公 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和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要业务 处理 金融机构业务处理 金融现象 会对货币需求的形成过程以 及决定因素进行分析 认识金融现象 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 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 形成原因 分析金融现象 金融政策 能够分析货币政策构成要素 的运行机制 熟悉金融政策 能够熟练掌握金融政策的政 策目标 金融政策目标分析 会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 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三 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 金融政策工具运用 国际金融 能分析析一国国际收支平衡 表及进行外汇汇率看的兑换 计算 熟悉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 会分析和判断国际收支的平 衡与失衡 分析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业 务 金融风险和金 融监管 能分析金融风险的成因,金融 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认识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 能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程 序,金融风险的处理方式进行 分析 感受金融风险呼唤金融监管 (二)课程目标 根据《金融学基础》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掌握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制度的演变历史及信用的含义、表现形式

金融学(单选)

金融学(本)网考单项选择练习题 一、单选 1. 美元与黄金内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是(B )的特点。 A. 国际金本位制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牙买加体系 D. 国际金块本位制 2. 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D)。 A. 平等的价值交换 B. 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C. 无偿的赠于或援助 D. 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3.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是( C )。 A. 利率的大幅波动 B. 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 C. 资产或商品的价格暴涨 D. 资本外逃 4.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A )。 A. 基准利率 B. 差别利率 C. 实际利率 D. 公定利率 5. 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是(B )。 A. 融通资金 B. 支付结算服务 C. 降低交易成本 D. 风险转移与管理 6. 一张差半年到期的面额为2000元的票据,到银行得到1900元的贴现金额,则年贴现率为( B )。 A. 5% B. 10% C. 2.56% D. 5.12% 7. 长期金融市场又称(C )。 A. 初级市场 B. 次级市场 C. 资本市场 D. 货币市场 8. 下列属于所有权凭证的金融工具是(B ) A. 商业票据 B. 股票 C. 政府债券 D.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9. 票据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行为称为( D)。 A. 贴现 B. 再贴现 C. 转贴现 D. 承兑 10. "证券市场是经济晴雨表"是因为(B ) A. 证券市场走势滞后于经济周期 B. 证券市场走势比经济周期提前 C. 证券市场走势经济周期时间完全吻合 D. 证券价格指数能事后反映 11. 下列属于非系统性风险的是( A )。 A. 信用风险 B. 市场风险 C. 购买力风险 D. 政策风险 12. 目前各国的国际储备构成中主体是( B )。 A. 黄金储备 B. 外汇储备 C. 特别提款权 D. 在IMF中的储备头寸 13. 国际外汇市场最核心的主体是(B )。 A. 外汇经纪商 B. 外汇银行 C. 外汇交易商 D. 中央银行 14. 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 A )。 A. 贸易一体化 B. 生产一体化 C. 金融全球化 D. 货币一体化 15. 中央银行握有证券并进行买卖的目的不是(A )。 A. 盈利 B. 投放基础货币 C. 回笼基础货币 D. 对货币供求进行调节 16. 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而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B )。 A. 公开市场业务 B. 再贴现政策 C. 流动性比率 D. 存款准备政策 17.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 A )。 A. 恒久收入的影响 B. 人力资本的影响 C. 利率的主导作用 D. 汇率的主导作用 18. 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E点)决定的利率称之为(C )。 A. 市场利率 B. 实际利率 C. 均衡利率 D. 名义利率 19. 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C )。

金融学读书笔记

付初222008121 财务管理—2班 金融学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下一轮全球金融》 书籍简介: 作者马丁·沃尔夫,英国《金融时报》副总编辑和首席经济评论员,英语诺丁汉汉大学经济学教授。本书《下一轮全球金融》主要内容是关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前的全球金融动态,数据分析主要从2000年到2007年。与此同时马丁·沃尔夫也对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走向,特别是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全球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议与期许。正如中文译本上的副标题一样,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必读书”,因为对过去的分析总结影响未来的决策与走向。 全书共分为八章,标题分别是经验与教训:金融危机之后;金融自由化:陷阱?还是谈坦途;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从危机到失衡;暴风雨前的寂静;走向调整和国内改革;走向全球改革;走向更稳定的世界。 上世纪末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及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国家,从经常账户赤字变为经常账户盈余,富余的资本开始流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而改变了80、90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债务人的经济格局。这是本书中主要观点——储蓄过剩和货币过剩造成经济失衡,产生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前提和事实基础。文中作者提到全球储蓄过剩即“世界其他地方储蓄大大超过投资,也可以说是世界与美国的分离”,全球储蓄过剩数量已经达到除美国之外世界其他地方储蓄总额的1/6,其结果就是造成实际利率下降的趋势,这也导致美国必须承受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实际利率偏低的事实表明美国没有将赤字引向投资而是转向消费领域。总结货币过剩的含义即为“世界上的储蓄者都是被动的受害者,挥霍的美国人是失衡的代理人,而美联储并非一个英雄的角色。” 本书关注了由于宏观经济力量特别是全球储蓄泛滥与其相关的国际收支失衡而导致的压力,分析研究了货币政策背后的含义并检视了相关力量对于国内债务特别是美国居民债务所造成的影响。在书中最后两章中作者强调了全球金融改革的重要性。全球的金融需要以国家内部金融的健康发展为有力保障,对如何将闲置资金正确的引入需要投资的发展中国家而不引起该国的金融动荡并尽量避免风险,书中都做了有意义的论述。同时涉及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IMF的体制改革及选举权的重新分配及非正式集团的改革,包括G7和G20集团。 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从微观层面具体介绍对金融危机的形成,而是从宏观角度告诉我们是否能对盈余资本进行合理利用是金融发展健康持续与否的关键。 就全书的写作风是严谨的,作者不是一味回答问题而是更多的提出问题,全书围绕作者是否预见到了规模如此之大的危机?本书对于各种想象的分析是否有用?本书的政策建议是否还使用?这些分析对于中国的读者和政策制定这什么用?这四个问题做了论述,也不断的让我在阅读的时候积极思考。下面就是我对于书中内容及观点的一些理解,同时间接或直接的回答上述问题。 读后感: 开始阅读的时候,我对全书内容的预计是对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解读,但是继续下去发现该书主要是在宏观层面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做了分析。金融危机不是最近的新产物,它与经济的发展是伴生的,而且每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与之前的全球经济发展,政府的财政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息息相关。本书就将重点放在了次贷危机发生的前十年,即1998年至2007年,对这段时间内全球不同地区发生的金融危机做了总结,包括不同经济体的发展走向和未来规划。 因为金融危机发生最频繁的时间正是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十年,许多人,包括许多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