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域旅游创建标准[详]

全域旅游创建标准[详]

全域旅游创建标准[详]
全域旅游创建标准[详]

全域旅游创建标准

现阶段推进全域旅游,应至少体现以下五个鲜明特征、达到四项基本标准。

一是在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充分发挥旅游带动作用。全域旅游要求不能停留在景点景区、宾馆饭店配置,而是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各类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有效再配置,既宜居又宜游,处处是风景,处处可旅游。比如,水利建设不仅要满足防洪排涝、灌溉功能,还要有审美游憩价值和休闲度假功能。交通建设和管理,不仅要满足运输和安全,道路还应建成风景道,还需要规划建设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完善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和配套标识、营地等。林业生态的建设,除了满足生态功能要求外,还有形成特色景观吸引和配套旅游服务功能。农业发展,除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外,还应满足采摘、休闲等需求。城镇不仅要满足居民居住和生产功能,又要注重特色、注重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建成当地农民的幸福家园,还应建成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幸福乐园。

二是全域按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现在的情况往往是,景点景区内外、酒店内外,两极分化明显,一墙之隔或一河之隔,俨然两重天,景点景区内鸟语花香、干净整齐,景点景区外却是私搭乱建、脏乱破差;酒店里流光溢彩、金碧辉煌,酒店外却是污水横流,垃圾成山。可谓走进景区酒店是发达的“第一世界”;而走出门外则是落后的“第三世界”。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拆掉景点景区“围墙”,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按照全域景区化的建设和服务标准,推进多规合一,整体优化环境、优美景观,优化旅游服务的全过程。

三是构建全域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在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产业优势突出的区域,整个区域的管理体制设计,都应有旅游理念,围绕适应旅游发展“两个综合”需求,即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创新区域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实现区域综合化管理。围绕形成旅游发展合力,通过综合改革,破除制约旅游发展的资源要素分属多头的管理瓶颈和体制障碍,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导向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功能。围绕形成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格局,创新旅游综合执法模式,消除现有执法手段分割、多头管理又多头都不管的体制弊端。

四是全域发挥旅游+功能,使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相融相盛,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在区域内,通过旅游+新型城镇化,促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发挥旅游对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通过旅游+新型工业化,促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户外用品、特色旅游商品,发展工业旅游,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和销售方式新形态;通过旅游+农业现代化,促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形态;通过旅游+信息化,将旅游业培育为信息化最活跃的前沿产业,用信息化武装旅游;通过推进旅游+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进旅游生态化,使旅游发展从“围景建区、设门收票”向“区景一体、产业一体”转变,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产业链条全域化,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

五是全民共建共享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形成新型的目的地,要求是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和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旅游质量和形象由整个社会环境构成,这就要求全域旅游必须走共建共享道路。在景点旅游模式下,旅游从业者只是导游、服务员等,而在全域旅游模式下,整个区域的居民都是服务者,都是主人,他们由旁观者、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全域旅游既要让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更需要广大游客、居民共同参与。既要考虑让游客游的顺心、放心、开心,也要让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要通过旅游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实际受益,来促进居民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自觉把自己作为旅游环境建设一份子,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提升整体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如海南三亚玫瑰谷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旅游扶贫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共建共享的路子。玫瑰谷所在的三亚吉阳区博后村,原来是个生产生活方式十分落后的村落,耕地基本是撂荒多年的盐碱地。玫瑰谷公司采取每亩3300元年租金的方式租赁村里2755亩盐碱地种玫瑰开发旅游,安排村民300多人从事玫瑰种苗培植、种植、田间管理和采花,200多人从事旅游运营管理工作。公司做到四个确保:一是确保每年的土地租金直接进入村民口袋(博后村土地撂荒之前,村民主要种植水稻,每亩年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每亩地年租金3300元)。二是确保村民每月2600至3000元的工资准时发放。三是确保村民除租金外,每年还能得到每亩最低800元以上的旅游分红。村民户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四是确保常年以保底价收购农户的鲜切玫瑰花产品。村民纯收入超过2万元。村民在自家土地上务工,不必为就业发愁,不担心领不到工资,享受着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快乐、幸福和尊严。2013年4月9日,习总书记在此视察的时候予以肯定,并亲切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现阶段推进全域旅游应达到四项基本标准:一、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二、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三、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四、建成旅游数据中心。这四项基本标准是现阶段的起码要求,各地应实事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实践,取得符合当地实际而又丰富多彩的经验。

正确理解全域旅游,应避免陷入一些认识误区。

其一,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建景点景区、到处建宾馆酒店,恰恰相反,全域旅游更加关注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建设的系统性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景点景区、宾馆酒店建设和管理仍然是必要的,而且要提高质量、层次,但这不是工作的全部。在全域旅游格局中,到处都是风景而非到处都是景点景区,到处都有接待服务而非到处都是宾馆饭店。千万不能把增加景点景区和宾馆饭店数量、扩大规模等同于发展全域旅游。要防止出现景点景区、宾馆饭店“遍地开花”,四处泛滥。

其二,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进行旅游开发。全域旅游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模式。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更好地疏解和减轻核心景点景区的承载压力,更好地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

其三,不是所有地区都有条件在近期实行全域旅游,全域旅游要分步推进,切不能搞运动,不能刮风。有条件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地区,一般应具有几个“主”的特点:区域内有明显的旅游主打产品,旅游资源禀赋高,旅游产业覆盖面广,旅游业有优势成为该区域的主导产业、主体功能、主打品牌。当然,随着经济社会和旅游业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条件。

其四,推进全域旅游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可简单复制、粗暴克隆。从实际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探索针对性举措。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是全域旅游的魅力所在。我们既要进行顶层设计,出台创建标准,更要鼓励各地的首创精神,避免千城一面、千景一格、千点一味、千域一样的呆滞状况,要形成色彩斑斓、百花争艳、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现代大旅游格局。

其五,全域旅游不可无序而为,一哄而起。要通过重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全域旅游示范市(州)、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市)进行示范引导。理论上讲,全域旅游在空间上不应局限于行政区划,既可以是省、市、县、镇、村,也可以是跨行政区划的旅游区域、经济区域。但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整合资源推进发展,这个阶段有必要鼓励重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州)、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市)。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岁

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一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才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镇全域旅游发展,规范辖区内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建设、服务和发展,加快镇旅游建设,完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全会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思路的重要新引擎,深化镇文旅融合,以街为核心,以光尊寺、卧佛寺等文保单位和乌铜走银、百年老茶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在激活古镇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元素的同时,将文化、旅游、康养、饮食等产业与旅游相融合,打造出集“吃、住、玩、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体,逐步形成全域发展、全产融合、全民参与的美丽旅游模式。 二、工作目标 按照市、区两级的决策,全域旅游发展要求,沿袭以街为主骨架的传统街区格局,保留、恢复重建部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戏台、古民居;在现有河道基础上穿插引导,再现昔日小桥流水,结合布置绿化恢复旧时外八景之一

的“北津烟柳”、“梅花古渡”等景观;正确处理保护与更新,把古镇打造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重现“南方丝绸之路”的辉煌,力争成为国家历史名镇;利用北庙水库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应旅游市场需求,结合现有的龙王塘、孟官温泉、乌龙社区的草莓采摘、西番莲采摘等景点,开展乡村休闲游。将古镇打造成市中心城市的后花园,建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融美食、田园采摘的田园旅游,建成集商贸、观光休闲、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商贸区。 1. 旅游基础设施 镇有320 国道及大保高速公路沿镇政府驻地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并设有高速路进出口,交通高速便捷。 镇域内道路硬化率较高,交通便利;人畜饮水水质水量达标;邮政通行便捷齐全;环卫制度落实严格且保持良好;医疗集中便捷高效 2. 旅游管理 镇在旅游管理方面,成立工作小组,就旅游定位做研究,同时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收集游客意见。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机制,创新旅游发展体系,形成统筹推进、综合监管、部门联动、协调高效的全域旅游发展机制。 3. 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务网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3)继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2014年泸定县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2014年泸定县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2014年泸定县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6-7 23:00:182014年泸2014年泸定县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2014- 定县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为认真落实好《中共甘孜州委、甘孜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全域旅游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和县委关于“优农强工大旅游”的要求,全面推进全县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结合实际,特制定2014年全县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按照“优农强工大旅游”的产业发展思路,认真审视全县旅游发展中基础设施较差、景区投入不足、旅游人才匮乏、群众观念存在误区等发展短板,按照“一城驱动、三区辐射、一带联动”的旅游布局,围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三大主题”规划为统揽,突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个突破口”,抓好泸定桥景区、国道省道美化和岚安、化林、杵坭全域旅游示范点打造,部门联动,行业共荣,全面提升泸定旅游形象,努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目标多措并举,全力开展泸定桥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力争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突出“绿化、美化、净化、文化”等“四化”要求,围绕国道318线、省道211线,做好沿线民居风貌、旅游标示、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文化净化等工作。切实抓好岚安古村落景区、化林——娘娘山景区、杵坭乡金鸡坝村乡。四是在甘谷地建设一个“泸定县旅游服务中心”,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着重“三个突破口”,全力建设全域旅游示范点加快娘娘山—化林坪山地生态旅游区建设。以“千年茶马古道情,极高山观景平台”为定位,加大景区招商引资。重点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兴隆至化林坪通村公路硬化,解决景区进入难的问题。二是深度挖掘化林坪深厚文化,完善古寨街道命名,设置标示牌,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三是围绕好山、好水、好村、好人“四好”资源的挖掘,突出一个村子、一栋老房子、一个菜园子、一张饭桌子、一本小

全域旅游创建标准

全域旅游创建标准 现阶段推进全域旅游,应至少体现以下五个鲜明特征、达到四项基本标准。 一是在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充分发挥旅游带动作用。全域旅游要求不能停留在景点景区、宾馆饭店配置,而是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各类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有效再配置,既宜居又宜游,处处是风景,处处可旅游。比如,水利建设不仅要满足防洪排涝、灌溉功能,还要有审美游憩价值和休闲度假功能。交通建设和管理,不仅要满足运输和安全,道路还应建成风景道,还需要规划建设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完善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和配套标识、营地等。林业生态的建设,除了满足生态功能要求外,还有形成特色景观吸引和配套旅游服务功能。农业发展,除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外,还应满足采摘、休闲等需求。城镇不仅要满足居民居住和生产功能,又要注重特色、注重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建成当地农民的幸福家园,还应建成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幸福乐园。 二是全域按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现在的情况往往是,景点景区内外、酒店内外,两极分化明显,一墙之隔或一河之隔,俨然两重天,景点景区内鸟语花香、干净整齐,景点景区外却是私搭乱建、脏乱破差;酒店里流光溢彩、金碧辉煌,酒店外却是污水横流,垃圾成山。可谓走进景区酒店是发达的“第一世界”;而走出门外则是落后的“第三世界”。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拆掉景点景区“围墙”,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按照全域景区化的建设和服务标准,推进多规合一,整体优化环境、优美景观,优化旅游服务的全过程。 三是构建全域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在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产业优势突出的区域,整个区域的管理体制设计,都应有旅游理念,围绕适应旅游发展“两个综合”需求,即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创新区域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实现区域综合化管理。围绕形成旅游发展合力,通过综合改革,破除制约旅游发展的资源要素分属多头的管理瓶颈和体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关于全域旅游统计改革的工作方案

关于全域旅游统计改革的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夯实我县旅游统计基层基础,推进全域旅游统计体系改革,促进我县旅游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体系,现就全县范围内开展全域旅游统计改革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重心,积极适应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统计制度改革,夯实旅游统计基层基础,提高旅游统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我县社会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重大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为全省乃至全国全面推行旅游统计改革提供经验和样板。 二、改革目的 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标,全面深化全域旅游统计改革,实现年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旅游产业增加值、旅游业税收、游客平均逗留天数、旅游从业人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旅游收入等全域旅游发展指标测算。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全域旅游产业名录库。全域旅游产业名录库是摸清旅游“家底”的基础工作,也是全域旅游统计工作的根基所在,依据《XX 省统计局关于开展全省全域旅游统计工作的通知》(X旅政法〔X〕66号)、《XX全域旅游产业统计分类(试行)》、《XX全域旅游产业名录建库方案(试行)》、《XX旅游发展集聚区和旅游特征企业认定办法(试

行)》的要求开展全面清查摸底工作。其中全域旅游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由省统计局提供,全域旅游个体工商户和无证无照经营户由县旅委负责组织实施清查,县统计局进行业务指导。X年8月底前登录《XX全域旅游产业名录登录系统》完成全域旅游产业名录的对比清查工作,完成旅游发展集聚区内餐饮业、零售业、娱乐业单位名录。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负责对本辖区内全域旅游产业名录动态维护。 (二)开展全域旅游产业测算。全域旅游产业测算包含全域旅游产业增加值、总产出、税收、从业人员数四部分。根据《XX省旅游局XX省统计局关于开展全省全域旅游统计工作的通知》(X旅政法〔X〕66号)及《XX省全域旅游产业测算方案》,采用行业法加企业法来测算,其中行业法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快、年报中全域旅游产业相关行业增加值与抽样调查测算的相关行业旅游消费系数测算,企业法通过单家企业分别测算后加总的方法来测算,行业法和企业法的测算数据加总得出全域旅游产业的增加值、税收和从业人员数。 (三)实施旅游富民情况调查。农民旅游收入占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是反映一个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为精准统计农民旅游收入占比,了解全域旅游发展对农民旅游增收的影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民旅游收入调查。将全县183个行政村依据各村旅游发展程度划分为特色村和抽样村,其中对特色村进行全面调查、抽样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取得农民年旅游收入,测算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中旅游收入的占比。

“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预案:________ “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根据省旅游局《关于开展“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按照“全域景区化、景区公园化、生态经济化”目标,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改善旅游服务环境、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机制,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实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确立旅游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把建成省全域旅游示范县。 二、创建目标 根据“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要求,通过一年的努力,到XX年底,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达到12%以上;就业人口中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5%以上;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6倍以上;境内绿化覆盖率35%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GB3838要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6%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应达到GB5749要求,主要功能区噪声应达到 GB3096要求;旅游吸引物与产品指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指标、管理服务指标均全部达到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标准,并顺利通过验收。 三、创建时间 “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从XX年1月份开始至XX年12月底结束。第一季度为宣传动员,摸底阶段;第二季度为对标创建阶段;第三季度为整改提升阶段;第四季度为迎检阶段,积极巩固成果,进一 第 2 页共 6 页

全域旅游发展工作方案(最新)

全域旅游发展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进程,推动我县旅游创新、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X大精神为指导,紧扣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瞄准“四项优先验收指标”和“六项考核标准”,进一步明确目标方向,找准思路定位,把握景区建设这个工作着力点,突出旅游要素及功能的配套提升,加快特色乡村旅游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监督考核,确保顺利实现创建目标。 二、目标任务 紧扣X旅游核心区建设,以打造全景X,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X森林公园等景区开发,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大力培育“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集X湿地生态游、民俗文化体验游、休闲养生度假游于一体,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旅游目的地,成为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三、工作重点 (一)创新旅游发展机制。

制定鼓励和扶持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积极落实县财政对旅游发展的专项资金投入,用于旅游形象宣传、规划编制、旅游品牌创建、人才引进和培训、奖励和补助等。同时,整合扶贫、移民、水利、城建、交通、文化等各类资金,加大旅游投入,吸引民营资本加盟景区开发,让利发展。 (二)健全旅游规划体系。 聘请国内外旅游行业专家团队做为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策划顾问,加快编制《X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镇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进行全域整体策划,打造全景X、全域旅游,真正做到创意独特、策划新颖、大手笔、高品位。 (三)加快旅游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以X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为重点的X旅游核心区建设,加快X森林公园景区开发。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X艺术庄园、X湿地公园、X故居、印象X田园综合体等建设,不断丰X村旅游产品结构。 (四)做大旅游宣传营销。 深入挖掘和包装历史文化资源,抓好全县旅游宣传营销的整体策划,策划举办好诗经文化节、荷花节、七夕爱情节、X祈福节、X祭拜仪式等旅游活动,不断扩大我县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央视、知名旅游门户网站等媒体合作,营造名诗、名人、名篇效应,提升X 旅游知名度。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3)继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最新版)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验收标准 根据国家旅游局创建示范区文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2016旅游工作会提出的要求,形成以下8个方面1000分的验收标准,四个基本标准为准入门槛,总分750通过验收。 这四个基本标准分别为: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建成旅游数据中心。而8个方面的验收标准,则分别从地方政府重视和推进程度、旅游业发展情况、旅游产品特色、公共服务体系、要素配套、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安全、文明和游客满意情况作出了要求。 (一)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创新的力度与效果(130分) 打分点: (1)推进旅游发展综合协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30分),建立旅游领导协调机制,设立旅游委或类似综合协调管理机构等改革。 (2)旅游综合执法改革创新(30分),鼓励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或类似功能机构等。 (3)推进旅游统计改革创新(30分),鼓励设立旅游数据中心,建立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数据统计体系。 (4)推进旅游用地政策(包括用岛、用海、荒山荒坡利用)改革创新(10分);(5)推进多规合一的全域旅游规划改革创新(10分); (6)开展景区门票价格改革、导游管理体制改革等、创建国家旅游改革先行区、各级旅游综合改革、专项旅游改革试验区(每项5分,最高20分)等。 (二)对全域旅游创建和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130分) 打分点: (1)建立推进全域旅游的领导推进机制,成立全域旅游创建领导小组等类似机制(25分)。 (2)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30分) (3)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实施方案,将全域旅游创建纳入考核,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考核督办(30分)。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课件.doc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 序号验收指标及分值 (总分1200分。 其中,基本项 1000分,创新项 加分200分) 总体要求评分标准 1 体制机制 (90分) 建立适应全域旅 游发展的统筹协 调、综合管理、 行业自律等体制 机制,现代旅游 治理能力显著提 升。 1.领导体制:建立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把旅游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标 体系。(20分) 2.协调机制:建立部门联动、共同参与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25分) 3.综合管理机制:建立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健全社会综合治理体系。(20分) 4.统计制度:健全现代旅游统计制度与统计体系,渠道畅通,数据完整,报送 及时。(15分) 5.行业自律机制:建立各类旅游行业协会,会员覆盖率高,自律规章制度健全, 行业自律效果良好。(10分) 2 政策保障 (140分) 1.产业定位:旅游业被确立为主导产业,地方党委或政府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发 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相关部门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文件。(20分) 2.规划编制: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和相应专项规划,制定工作 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建立规划督查、评估机制。(20分) 。

旅游业在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实现有机衔接,全域旅游发展支持政策配套齐全。3.多规融合: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深度融合,国土空间等规划满足旅游发展需求。(20分) 4.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统筹各部门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出台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旅游发展奖励补助政策,制定开发性金融融资方案或政策。(30分) 5.土地保障政策:保障旅游发展用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在年度用地计划中优先支持旅游项目用地。有效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促进土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构建旅游用地保障新渠道。(30分) 6.人才政策:设立旅游专家智库,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引进和旅游培训机制,实施旅游人才奖励政策。(20分) 3 公共服务 (230分) 旅游公共服务体 系健全,各类设 施运行有效。 1.外部交通:可进入性强,交通方式快捷多样,外部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完善。 (20分) 2.公路服务区:功能齐全,规模适中,服务规范,风格协调。(15分) 3.旅游集散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中,功能完善,形成多层级旅游集散网络。 (20分) 4.内部交通:内部交通体系健全,各类道路符合相应等级公路标准,城市和乡 村旅游交通配套体系完善。(30分) 5.停车场:与生态环境协调,与游客流量基本平衡,配套设施完善。(15分) 6.旅游交通服务:城市观光交通、旅游专线公交、旅游客运班车等交通工具形 式多样,运力充足,弹性供给能力强。(20分) 7.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引导标识等系统完善,设置合理科学,符合相关标准。 。

《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官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8d10990639.html, 《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市场研究及运营战略一体化服务商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CHINA MACHINERY MARKETING ACADEMY 官方网站:产业规划https://www.wendangku.net/doc/8d10990639.html,/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官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8d10990639.html,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实现旅游发展全域化,建成全域旅游示范省,初步建成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系统营销。“发展全域旅游,对我们景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景区的门槛降低了,客人的要求增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客人容易流失。”广东茂名放鸡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重阳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全域旅游是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向新兴旅游产业的转变,由单一景点向多元化旅游产业的扩散,“更加强调旅游与周边产业和配套服务的深度融合”。 “总体来讲,广东省提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是在全国旅游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从以前以景点为核心的旅游发展模式,慢慢转化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张朝枝告诉记者,“全域旅游”

官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8d10990639.html, 更多地是考虑资源的充分整合,也重点考虑了市场的变化,“以前过分强调景点的模式已经不太适应市场需求”。 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方案》提出,优化“一核、一带、一区、一湾”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一核”即珠三角都市旅游核,“一带”即滨海旅游产业带,“一区”即北部生态旅游区,“一湾”即粤港澳世界级旅游休闲湾区,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这是广东首次提出全域旅游的格局,也是服务广东区域发展的大格局,为全域旅游发展明确具体的抓手。”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指出。 广东发展全域旅游的底气何在?张朝枝表示:“广东南部有滨海资源,北部有山地资源,这些带有休闲度假特色的产品,是广东最大的优势。”同时广东作为全国比较发达的地区,拥有较好的市场基础。 “但也存在基础设置、公共配套不完善等问题,这是广东发展全域旅游需要补齐的短板。”在张朝枝看来,发展全域旅游,首先要解决的是区域间的差异化,解决区域间的公共交通的连接,以及公共信息系统的综合利用。“最忌讳的就是全面开发,到处都搞新项目,重点不在于搞项目而在于完善公共配套。” 而围绕补短板,《方案》提了七条举措,包括资金支持、用地保障、支持利用林场资源、支持扩大旅游消费、深化旅游“放管服”改革、支持旅游科技创新以及鼓励培养引进旅游人才7方面。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合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合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立的验收标准 根据国家旅游局创立示范区文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旅游工作会提出的要求,形成以下8个方面1000分的验收标准,四个基本标准为准入门槛,总分750经过验收。 这四个基本标准分别为: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厕所革命及其它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建成旅游数据中心。而8个方面的验收标准,则分别从地方政府重视和推进程度、旅游业发展情况、旅游产品特色、公共服务体系、要素配套、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安全、文明和游客满意情况作出了要求。 五项基本要求 《标准》中基本要求包括体制机制、综合贡献、旅游规划、旅游厕所、安全文明等五个方面。 ——体制机制包括统筹领导体制、具有综合职能的管理机构、旅游综合执法体系。 ——综合贡献包括旅游业对当地GDP、地方财政的综合贡献指标,旅游新增就业、农民年纯收入、旅游脱贫的相关指标。——旅游规划包括有以旅游引领的多规合一的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规划审核、审批和发布,以及全域旅游与各类规划的协同关系。

——旅游厕所包括城乡旅游厕所的分布、开放与管理,交通沿线厕所的开放,以及导向标识要求。 ——安全文明包括特定时间内无严重警告、无安全隐患、无重大安全事故、严重旅游投诉事件等要求。 八个认定条件 《标准》公布了包括政策支撑、旅游交通、公共服务、智慧旅游、旅游环境、旅游要素、宣传推广、共建共享等八个方面的认定条件。 ——政策支撑包括政策意见、土地政策、旅游项目、资金保障等要求,如“每年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土地指标用于保障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总额达到一定规模”等; ——旅游交通方面包括“连接景区、度假区、主要乡村旅游点的公路等级较高,设施完善,全面实现景观化”、“绿道慢行系统贯穿主要城镇、乡村和景区”等要求; ——公共服务方面包括公共游憩空间、旅游集散咨询体系、旅游安全、停车场、旅游标识等要求; ——智慧旅游方面包括“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大数据中心”、“所有旅游景区流量实时监控、发布”等要求; ——旅游环境方面包括“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涉旅路边、河边、湖边、海边达到美化、绿化、洁化”等要求; ——旅游要素方面对旅游产品、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娱乐分别提出了要求;

县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模板】

XX县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XX市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依据《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导则(征求意见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征求意见稿)》,全面推进我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为遵循,以“东有龙井·西有XX”品牌形象为统揽,按照“全域景观化、景区内外一体化、市场秩序规范化、旅游服务精细化”要求,融合“景区上级、宾馆上星、精品上线”的发展目标,建设全景XX,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构建“全景式打造、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全季节体验”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做靓“禅茶瑜伽·养生XX”旅游名片,努力把XX打造成为全国知名茶旅一体休闲区。 二、工作目标 以全域旅游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产业集聚和融合发展为动力,以满足大众化、多样化需求为导向,以景区提质升级为基础,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建立健全综合的旅游管理体制,建设全面的旅游公共服务,建立融合的、开放的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旅游引领的多规合一、完善共建共享的利益机制。努力提升“东有龙井·西有XX”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力争如期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条件,确保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验收。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党政主导”体制机制持续发力。一是深化党政主要领导抓旅游的领导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和统筹旅游产业发展的职能,把强化党委、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成立旅游规划委员会,建立健全适应XX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多规融合机制督查考核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县文体旅游局职能作用,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监管、涉旅项目审查,强化全旅游行业指导,利用好县凤逸旅投公司对接社会资本及市场主体的纽带作用,为景区景点开发建设融资、引资助力增效。三是深化全域旅游改革创新,从旅游市场监管、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产业促进、产品旅游开发、旅游管理体制和基础制度方面推进综合改革,继续深化茶海之心景区管委会改革实验,为全县景区景点建设与管理探路破题,激发旅游发展活力。 (二)深化“东有龙井·西有XX”品牌形象。以省委对XX定位为重要遵循,以“东有龙井·西有XX”统揽XX旅游形象宣传,从产业升级、形象包装、品牌塑造、文化创新等方面做文章,引领XX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继续深化“东有龙井·西有XX”品牌内涵,通过品牌共建、节庆会展、文化交流、商务活动等方式,搭建东西合壁、龙凤联姻、抱团借力的宣传推广平台。加强与西湖区全面合作,推进“东有龙井·西有XX”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现面向黔中、融入成渝、连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格局,全面展示XX锌硒茶独特魅力和精品旅游景区景点。 (三)加强规划执行与一二三产业发展有效融合。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普查成果,突出旅游规划引领作用,编制《XX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融合,围绕“一城一心两翼两区”进行空间布局。以县城规划区为核心,突出旅游集聚功能,规划建设旅游要素齐全、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县旅游集聚中心;以茶海之心为重点,突出锌硒茶特色,按照《茶海之心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彰显“禅茶养生”为特色的“茶旅一体”个性,突破基础与服务环境,全面提升景观品位,打造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太极生态文化园为南翼,突出太极文化,按照《太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 设方案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旅游行业现状 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中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中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

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3)继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充分重视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服务的规划工作,同时对已有建设成果进行有效继承,有效整合进来。坚持规划、继承发展,避免出现偏离规划方向或重复建设的情况。 三、全域旅游服务云平台总体建设目标 全域旅游服务云平台项目建设内容能够概括为“1 3 5”工程,即“一个平台、三大对象、五类应用”。 一大平台:乡村旅游云服务平台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x[x]31号)、《x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的实施方案》(x[x]88号)和《x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的实施方案》(x[x]217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建设全国著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总结》(x[x]182号)要求,结合我市旅游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标,按照多元化、复合型、全域化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全面实施“环x国家旅游休闲区”和“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进一步理顺发展体制,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业全方位规划、多产业融合、多元化发展,努力把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我市面向未来的朝阳产业、市域经济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市的先导产业,充分发挥新常态下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力推进全国著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建设。 二、基本原则 体制科学化。坚持开放理念,突破地域、行政制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强区域、区间合作,提高旅游对外开放水平。加大

全域旅游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全域旅游发展活力,探索x特色的全域旅游创建模式和路径。 环境景区化。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因地制宜,突出各区域差异化和个性化。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市,以景点的要求建设镇村,积极打造处处是风景、路路是景道的全域大环境,护好美丽生态,建好美丽城乡,串好美丽风景。 产业旅游化。牢固树立全区域谋划、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发展观,发挥好x丰富的资源优势,注重产业融x展,加快行行促旅游、时时见风景的建设步伐,用产业旅游发展旅游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全民共享化。坚持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纵深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整体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形成人人齐参与、时时有服务、个个都受益的生动局面,共同打造主客共享、宜居宜游的幸福家园。 全域带动化。突出全域旅游带动能力,以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功能转变,满足游客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提高旅游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增收致富能力,促进全域旅游经济崛起。 三、发展目标 到x年底,达到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就业人口中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0%以上、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800万人

全域旅游实施方案

全域旅游汇报材料 曲靖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生态宜居、开放务实、环境一流、产业基础扎实,曲靖连续多年被评为十大宜居城市。曲靖秀丽的风光和厚实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调研曲靖旅游发现如下问题: 1、曲靖旅游缺乏整体包装及运营 曲靖市旅游资源整体上未形成一盘棋,缺乏数字平台包装、运行及推广,未能充分联合本市内的所有旅游资源整体宣传,同省内其他地市及省外城市、景区的互动联营较少。 2、旅游业未能较好协同相关产业发展 旅游景区运营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门票,很多景区收支不平衡,依然依赖财政生存。旅游景点未能很好地和地方特色小吃、美食联动,未能跨产业协同发展,未能很好打造出本土农特产品的品牌。 3、缺乏附加值较高的文创产品 各区县的旅游未能充分调动企业积极参与发展附加值较高的文创产品开发,对于地质、文化等深层的挖掘和开发投入不足。 4、旅游精品线路推广不足,留不住游客 缺少旅游精品线路的打造及推广,对于游客的粘性不足,留不住游客。旅游及休闲度假的服务信息未能主动推送A景区至B景区的互动信息较少,对于到达A景区的游客未能主动推送周边景区的相关信息及周边的美食及休息娱乐等消息。 5、需协调沟通推进的问题 1)、“红线内”景区运营问题需要市级领导协调和沟通

2)、一些通往各景区的交通发展滞后,公路较窄,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部分景区缺少公共交通、散客出行不方便。 曲靖全域旅游大数据及运营平台建设目标 立足曲靖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曲靖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对曲靖市全域旅游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扩充“一部手机游云南”系统,建立全域旅游大数据及运营平台,打造全域智慧旅游,利用互联网整合线上线下旅游资源、改善营销策略、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文创产品,打通旅游产业内壁垒,使外地游客能走进来、留得住并能把体验及产品带走,推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以曲靖为中心、多渠道营销,把周边省、市及全国其它地区的游客吸引到曲靖;围绕一带一路,向南亚、东南亚进行营销推广,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到曲靖旅游,通过分析挖掘旅游大数据,实现对潜在游客游前主动引导、游中及时推送、提供相关信息及服务,游后及时跟踪回访收集游客的宝贵建议,争取游客的最大满意度及游客口碑相传,以推动曲靖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及带动更多的游客到曲靖旅游。 以提升旅游服务的总体水平为指引,始终贯彻“旅游产业永远在路上,绝对没有终点”的宗旨,把曲靖旅游、文创及农特产品推向全国乃至东南亚,驱动旅游业及曲靖全市数字经济的发展。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曲靖市全域旅游大数据及运营平台,打造全域智慧旅游标杆,助力曲靖“数字经济”发展。主要内容涵盖: 1)全域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 2)全域智慧旅游调度指挥中心 3)全域旅游监管平台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根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求和《象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象山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象政发〔2016〕175号),结合农林部门工作职能,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坚持规划统筹引领,加快农旅经济融合发展 1、强化多规融合统筹发展。按照“全域整合、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民参与”和“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全民旅游”的创旅工作总体思路,将“农业+旅游”纳入我县“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注重规划引领和多规合一,做好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区域空间与旅游规划的衔接,把“种农田”变为“卖风光”,把“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突出一二三产融合,重点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合理布局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打造农业特色小镇,进一步提升产业价值链,为发展农业全域旅游提供了规划引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

人,可以通过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使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未利用地,从事与旅游相关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生产。(责任领导:顾产安、徐海荣、奚士存;责任科室:产业科、计财科、经管科) 2、加快农业“一区一镇”建设。抓住浙江农业“深化两区建设,谋划一区一镇建设”的机遇,根据全县的农业产业布局和特色资源优势,对接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等规划,农业布局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工作推进中,要充分融合考虑旅游功能,加强与旅游部门沟通协调,打造一批都市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着力构建以柑橘、葡萄、枇杷、蔬菜为主的,集生产、加工、销售和物流为一体的大塘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主导产业强、生态环境美、农耕文化深、农旅结合紧的贤庠、新桥、定塘等3个特色农业强镇。(责任领导:顾产安、徐海荣、奚士存;责任科室:产业科、农技中心、林特中心、畜牧总站) 3、实施都市农业示范区创建。围绕宁波市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目标,在农业“两区”建设基础上,立足地方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升级发展,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内涵,以农业功能拓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主线,按照“优质高效、特色精品、绿色生态、健康养

全域旅游专题:全域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创建标准

【全域旅游专题】全域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创建标准 2016-06-06 21:05奇创旅游规划推荐574次 上期回顾上期我们探讨了全域旅游的背景:为什么?时代在召唤、产业在期待、业界在探讨是什么?全域旅游是指导旅游产业结构转变的战略理念,其核心理念是旅游业不能单一发展或孤立发展,一个旅游目的地应充分合理规划利用本地旅游资源,并有效的和其他产业融合,建设一个可吸引旅游者逗留时间长,消费高,并能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旅游城市或县镇。 本期:我们来认识一下全域旅游的动态,包括:发展历程、空间分布以及创建标准。 发展历程概念提出阶段2008浙江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城旅游”发展战略,启动全城旅游区总体规划招标,上海奇创旅游咨询运营机构中标。2009江苏《昆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提出“全域旅游,全景昆山”。2010四川大邑县发展全域旅游的高端形态,启动全域旅游休闲度假战略规划。2011在《杭州市“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中,创新性地提出了旅游全域化战略;浙江桐庐提出全域旅游的全新理念;四川甘孜州提出了全域旅游概念。2012四川甘孜州委明确提出,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山东一些县域将“全域旅游”确立为发展方向,如蓬莱、日照五莲县等,山东沂水县确立“建设全景沂水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湖南资兴市推进旅游业由“区域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地方试点探索阶段2013宁夏回族自治区明确提出要“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把全区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打造”;桐庐成为浙江省全域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诸城市列为山东省全域旅游试点市;重庆渝中区启动《全域旅游规划》。2014五莲县、临沂市、莱芜市、滕州市、沂水县成为山东省全域化旅游改革试点;河南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