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肝脏实时超声造影在糖尿病并发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肝脏实时超声造影在糖尿病并发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肝脏实时超声造影在糖尿病并发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肝脏实时超声造影在糖尿病并发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肝脏实时超声造影在糖尿病并发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目的在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中,针对临床糖尿病并发肝癌患者采用实时超

声造影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20例糖尿病并发肝癌患者的37个病灶进行采用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的有关资料,治疗前,手术过程中及术后都实施肝脏超声造影,采用B超引导的经皮穿刺肝脏肿瘤方法对18例患者进行微波方法治疗,对2例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方法治疗。结果患者都没有产生术后出血、感染及胆漏等并发症症状;对于患者肝脏肿瘤微波或射频消融后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判定疗效具有90%准确率(18/20),B 超CDFI 检查结果的判定疗效具有77%的准确率(15/2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查准确率方面,将超声造影与CT增强/核磁共振相结合用于对诊断、评价方法的补充,可获得更显著的效果。

标签:肝癌并发糖尿病;微波消融;临床治疗

在我国临床中肝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高发肿瘤疾病,目前主要采取微波、射频消融及栓塞化疗等方法进行临床治疗,获得了一定效果。但在一些患者治疗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全消灭肿瘤,短期内该病症复发就会对疗效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亟待解决肿瘤杀灭采取提高微创疗效,复发率明显降低等问题[1]。在临床应用中动态增强CT是一种比较广泛的评价微创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但因患者自身情况存在的差异而受到较大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实时评估的难度。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已逐步成为一种推广范围较大的新技术,小微血管灌注可有效利用超声造影显像剂与患者机体组织之间存在的声学性阻抗进行客观显示,进而对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准确评估[2]。该研究初步探讨了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中临床糖尿病并发肝癌患者采用实时超声造影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20例糖尿病并发肝癌患者的37个病灶进行采用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的有关资料,其中有11例男患者,9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6~75岁之间,平均年龄(52.5±6.2)岁。有13例患者为原发性肝癌,7例患者为肝转移癌(包括2例胃癌患者,3例结直肠癌患者,1例卵巢癌患者,1例胰腺癌患者)。患者空腹血糖在8.9~13.5 mmol/L之间,餐后2 h血糖在15.6~21.8 mmol/L之间。

1.2 方法

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的仪器及试剂为2~5 MHz探头频率的超声诊断仪,冷循环微波消融射频治疗仪以及超声对比剂。对患者实施肝脏实时超声造影检查的方法,采用生理盐水与超声对比剂稀释混匀,然后将2.4 mL超声对比剂经患者上肢外周静脉迅速注射后,再将5 mL生理盐水注入静脉,此时将超声仪器计

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_2012_解读_丁红

? 指南与规范 ? 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2012)解读 丁红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4.02.002 作者单位: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 自第二代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 )于2004年在我国批准上市以来,实时动态成像的低声压谐频造影技术在临床上迅速开展,在肝脏疾病方面的应用报道层出不穷,涉及了诊断和治疗的多个方面。2012年,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正式发布了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2012),这是由我国20多位肝脏超声专家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超声造影肝脏应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肝脏疾病的特点,经过1年多时间的起草、修改、讨论和斟酌而完成的;尤其在专业术语等方面,详细征询了超声界权威的意见,力求用词严谨、规范和科学。这里将就此次公布的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2012)的主要内容、制定背景和编写过程、如何理解和执行指南等方面进行简要解读。 一、指南制定的背景和编写过程 临床上,超声检查是肝脏疾病筛查和诊断时使用最广泛的影像学手段,但与使用造影剂增强的断面扫查影像技术(如增强CT/MRI )相比,常规超声检查对肝脏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性较低。超声检查中造影剂的引入以及专用成像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增加了超声工作者的诊断信心。经外周静脉注射的超声造影检查不仅可以与增强CT/MRI 一样敏感地揭示肿瘤的血流动力学;还同时具有超声检查的实时性和灵活多切面的特性,在评价肿瘤的微血管灌注和引导介入性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微泡型的血池造影剂不参与体内代谢,无心肝肾毒性或甲状腺功能损害[1],故适用范围广。自2004年以来,我国学者在肝脏疾病超声造影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报道已超过1 000篇,内容涉及了肝脏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多个方面,大大拓展了超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和有效性。那么,超声造影是否能像增强CT/MRI 一样常规在临床开展并为临床医师接受?已有的研究报道在超声造影的方法学和诊断效能方面差异较 大。如何规范超声造影的适应证和操作方法?如何客观评估肝脏疾病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这是在临床推广和普及超声造影技术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国际上最早在2004年建立肝脏超声造影剂使用规范,由欧洲超声生物学与医学联合会(European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EFSUMB )发布,主要包括超声造影的技术特点、操作方法和图像分析等内容,并于2008年进行了修订[2-4]。至2012年,由EFSUMB 与世界超声生物学和医学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WFUMB )牵头,邀请了来自世界五大洲主要国家的26位超声造影专家和代表,共同撰写和出版了系统而权威的肝脏超声造影应用指南(2012版)[5],内容涉及造影剂和成像技术、定性诊断、术中超声造影、疗效评价、肝移植和定量分析。 鉴于我国肝病的高发病率和病种的特殊性,超声造影在各级医院的开展情况和诊断水平差别较大,尚有不少大医院缺乏使用超声造影剂的经验;为了规范和推广肝脏超声造影的临床使用,客观评价肝脏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在国际肝脏超声造影应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多中心研究资料,于2011年开始制定中国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经过长达1年多时间的起草、每位专家的传阅和修订,2012年6月1日,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肝脏超声造影专家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参加的肝脏超声造影应用指南定稿会。参会专家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对指南进行了细致、详尽和逐字逐句的修改,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了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该指南的出台有力推进了我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的规范化,促进了学科发展。 二、指南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的内容包括超声造影适应证、检查前准备、检查方法、观察内容、临床应用、局限性和报告内容及要求共7个部分。该指南内容详尽、具体,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关键词】超声 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和新型超声造影剂的面市,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 1 实时超声造影的特点 实时超声造影具有以下特点:(1)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数分钟后,微泡中的惰性气体从肺部呼出,不影响肝、肾功能。这对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2)敏感性高,用量少,不干扰血液循环。一般1次注射~ ml即可满足诊断需要。(3)微泡大小均匀,直径<10 μm,有类似红细胞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不渗透到血管外组织间隙,是真正的血池显影剂,更适合进行组织灌注研究。(4)不需要做过敏试验和高压注射泵。普通注射器外周静脉推注即可,注射后无全身发热等不适感,患者的舒适性和依从性明显提高。(5)可在短时间内重复注射,有利于动态观察病变。 (6)超声造影设备体积小,移动方便。可在不宜搬动的危重患者床旁开展,及时为临床处置提供重要诊断信息。

2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肝脏局灶性病变 随着探头阵元数的提高,宽频探头技术、组织谐波成像及空间实时复合成像等技术的应用,二维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能力明显提高,可检出>2 mm的液性病灶和>5 mm的实性病灶,但对于小病灶的鉴别诊断能力有限。虽然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肝肿瘤中较大的血管,对肿瘤的诊断和分级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显示肿瘤内的微血管灌注,而且容易受到呼吸、心跳运动产生的多普勒伪像干扰[2]。实时超声造影明显提高了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能力,目前已和增强CT、增强MRI并列为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手段[3-4]。它对小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高于增强CT[1]。原因是: (1)超声探头对肝脏进行多切面连续扫描,而增强CT以一定的层厚进行扫描。由于断层扫描的层距和容积效应,导致肝脏小病灶遗漏。(2)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显示肝脏恶性肿瘤动脉相灌注较增强CT更敏感[5]。(3)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自注射造影剂开始到造影剂消退进行实时动态全程观察,可以捕捉到病灶造影过程中一些稍纵即逝的动态变化特征,如局灶性结节增生早期动脉相轮辐状增强、部分小血管瘤早期动脉相快速向心性增强、胆管癌周边动脉相短暂的不规则增强等,从而提高了肝脏局灶性病变分类的准确性[6-7]。而增强CT为间歇扫描,一般在动脉相、门脉相及延迟相中

超声造影

超声医学最新进展——超声造影技术 前言 回顾医学超声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70 年代崛起的实时灰阶超声(real-time grey-scale ultrasound )即 B 型超声或二维灰阶超声断层扫描技术,奠定了现代超声诊断的基础,为超声极为广泛地临床应用铺平了道路;80 年代发展起来的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使现代超声影像诊断极具特色,为心血管和全身器官组织血流的无损检测和血流动力学研究开创了新的领域;90 年代以来,许多超声新技术的出现可谓层出不穷,其中对医学超声最具影响力并能进一步提升其在现代影像技术中地位者,莫过于超声造影成像,即造影增强超声(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借助于静脉注射造影剂和超声造影谐波成像技术,能够清楚显示微细血管和组织血流灌注,增加图像的对比分辨力,大大提高超声检出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和增强CT 扫描极为相似。如今造影不仅进一步开拓了临床应用范围,提高常规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水平,在靶向治疗方面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总之,超声造影是重大的技术革新和研究方向,是医学超声发展历程中新的里程碑。 超声造影的概念 Barry B. Goldberg 是世界上研究开发新型超声造影剂的先驱者,他对各类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和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Goldberg 等将微泡超声造影剂称作血管造影剂(vascularcontrast agents)或血管增强超声造影剂,它有别于通常用于胃肠造影的口服造影剂(oralagents)。因此,超声造影有血管造影剂和口服或灌肠造影剂 2 类,前者也称微泡造影剂。十多年来,超声造影增强或血管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最为迅速。微泡超声造影剂初始研究阶段,最早用于造影的气体主要是空气和氧气,其后,是以CO2自由微气泡为代表的无壳膜造影剂静脉注射和经导管肝动脉内注射进行超声造影。90年代开始新型超声造影剂问世,以Levovist(利声显)、Albunex 和Echvist 为代表的含空气微泡的壳膜造影剂,称为第一代新型造影剂。此后,更有含惰性气体的SonoVue(声诺维)、Options 等为代表的壳膜型造影剂出现,亦称第二代新型造影剂。新型造影剂微泡的平均直径约3~5μm,可以顺利通过肺循环,实现左右心室腔、心肌以及全身器官组织和病变的造影增强。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安全性:经大量实验研究和超过万例临床应用经验证明,微泡造影剂是安全的。据测算,超声造影每次静脉注入的微泡含空气/气体总量小于200μl(0.2 ml),没有发生气栓的任何危险;目前上市的造影剂中只有利声显的壳膜是由半乳糖构成,其余造影剂多以白蛋白、磷脂或聚合物等构成,易被人体自然代谢,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是比较理想的超声造影剂。研究指出,第二代新型超声造影剂采用低溶解度和低弥散性的高分子量含氟惰性气体如SF6、C3F8 等,可显著延长微泡造影剂在人体血液中的寿命,增加了微泡的稳定性。超声造影原理 超声造影剂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CO2 自由微气泡为代表的第一代无壳膜型造影剂,以Albunex 和Levovist (利声显) 为代表的第二代含空气微气泡有壳膜型造影剂,及含惰性气体的新型微泡造影剂如SonoVue 、Optison、Echogen 等。这些造影剂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改变声衰减、声速和增强后散射等,改变声波与组织间的基本作用,即吸收、反射和折射,从而使所在部位的回声信号增强。理想的超声造影剂微泡要小至能够通过肺、心脏及毛细血管循环,以便通过简单的外周静脉注射即可造影,并可以在成像中稳定地保持其声学效应。研究发现采用低溶解性、低弥散性的高分子气体如含氟气体,可以提高微泡在血液中的寿命,增加稳定性。随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国外有学者利用可生物降解多聚体材料来替代人血白蛋白和磷脂等自然物质,改变微泡的外壳组成,从而避免了由于这些自然物质本身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声学效果不稳定等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多聚体微泡的开发是最具有前途的超声造影剂,它可以通过改变聚合条件使其声学特性可以设计,可为某种成像条件“量身定做”适合

超声造影在肝脏的应用

超声造影在肝脏的临床应用 近十年来,随着高效、稳定的新型造影剂的不断研发应用,以及造影剂成像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造影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它不仅能增强组织器官回声强度及多普勒信号强度,提高辨别细微结构能力和血流显示的敏感性,并且能够显示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状况。超声造影技术已成为现代影像技术中观察组织器官结构同时显示血流功能状况的技术,并将影像诊断推进到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新高度。同时,随着分子影像学的迅速发展,靶向性微泡造影剂也将为影像诊断及治疗学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一、超声造影剂及其成像基本原理 综合超声造影剂的基本结构和显效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微泡类造影剂和微粒类造影剂,其中研究应用的主要类型为微气泡类造影剂。在气泡外加一层薄膜保证气体不弥散溶入血液,克服了自由气泡存活时间过短的局限性,直径小于10μm左右的包膜气泡可通过肺循环,用于左心及外周器官造影。此类包膜微泡造影剂是目前应用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含悬浮颗粒的胶状体可用于增强组织器官的背向散射,且有较好的造影效果,它的存活时间长,但考虑到毒性的影响,只能小剂量使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新型的包膜类造影剂是目前超声造影剂发展的主流,已成功应用于临床中。基于其同所含气体成份的不同,包膜类超声造影剂可分二代: 第一代造影剂,即空气型微泡造影剂,以Albunex、Levovist为代表,Albunex 系一种以白蛋白为包膜的微泡,其微泡内气体为空气,Levovist系一种以半乳糖为包膜的空气型微泡造影剂。第二代造影剂,即氟化气体型微泡造影剂,以SonoVue、Optison等为代表,与第一代造影剂相比,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微泡内气体变为高分子的氟化气体,另外其微泡包膜由脂质物质/或表面活性剂代替了蛋白类,使微泡稳定性更佳。这些变化使得第二代造影剂具有更优的稳定性与持久性,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主要超声造影剂,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组织造影增强。 目前,一种新型超声造影剂—靶向性超声造影剂的出现,将超越超声造影剂仅提供血流与组织灌注学信息的局限。Klibanov等在这个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预测靶向性微泡造影剂将成为第三代超声造影剂的主流。

超声造影

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一、适应证 1.肝脏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s, FLLs)的定性诊断,如: (1)常规超声检查或体检时偶然发现的病变。 (2)慢性肝炎、肝硬化,常规超声筛查时发现的病变。 (3)有恶性肿瘤病史,定期超声随访中发现的病变。 (4)肝内脉管(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胆管)内的栓塞物,不能明确其性质。 (5)复杂性囊肿或囊实性肿物。 2.常规超声疑似存在病变,或者其它影像检查发现病变但常规超声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CEUS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并进一步做出定性诊断,或在CEUS引导下进行组织活检、介入治疗。 3.对移植肝,CEUS用于全面评估受体和供肝血管的解剖和通畅程度,以及随访中肝内 出现的异常病变。 4.肝外伤(详见「腹部实质性器官创伤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5.肝脏肿瘤消融治疗中CEUS的应用: (1)治疗前明确肿瘤性质、大小、位置、数目及血供状况。

(2)治疗中引导定位。常规超声上病灶显示不清或边界模糊、肿瘤残留或局部复发难以与原先的消融灶区分时,可采用CEUS引导靶向穿刺,以达到精准的治疗。 (3)治疗结束后即刻或次日判定消融是否有效,以确定是否需要补充治疗。 (4)随访中判定肿瘤的局部治疗效果。 6.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局部放疗、注药治疗及靶向治疗等疗效的评价。 二、检查前准备 1.造影剂制备及注射要求参见总论。 2.建立患者周围静脉通道。 3.了解受检者临床资料(病史、实验室和其它影像学检查)和检查目的,判断是否适合CEUS检查,排除禁忌症(见总论);并获得知情同意。 三、检查方法 按下列顺序分3个步骤: 1.常规超声检查 2.造影条件设置: 进入造影检查模式,调节成像条件(方法参见总论)。 3.实施造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