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题训练 北师大版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题训练 北师大版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题训练 北师大版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题训练 北师大版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题训练北师大

第一节透镜

1.(上海19大同中学杯)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玻璃体,在它的中心轴线上有一球形气泡,柱体低面是磨砂的毛面,当平行光沿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在磨砂的毛面上可能会看到()

A.圆形亮斑 B.圆型暗斑

C.圆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 D.圆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

2.(11常州) 在淹城民俗街上,小明对一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下平) 上的微雕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

(1)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所示透镜中的 (选填序号)进行观察。

(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5 cm。

(3)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小明看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是。

A.小于5 cm B.大于5 cm且小于10 cm

C.等于10 cm D.大于10 cm

3.(10年学而思杯初二)如图所示S是发光体,S′是它通过凸透镜成所的像,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找出焦点(一个即可)。

4.(10年学而思杯初二)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这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请在下图的两个方框中各画出一种组合方式。

5.(趣味链接)西汉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和门客著有《淮南鸿烈》,又名《淮南子》。《淮南子?万毕术》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这就是说,把一块洁净的冰两面削成球面状,实际上就是用洁净的冰块削成一凸透镜,用它对着太阳,使平行的太阳光折射,让太阳光的能量聚集到焦点上,再把易燃的艾绒放到焦点处,最后被点着起火。

你认为该方法可行吗?试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参考答案

1.D 【解析】当平行光沿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对准气泡周围入射的光,方向不变,在磨砂面(相当于“光屏”)上有光到达,形成亮斑。气泡和它竖直方向上、下层玻璃共同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即平行光经这个“凹透镜”后会发散,使磨砂面中心无光,形成暗斑。2.(1)A (3)A

【解析】要看清微雕作品必须对它进行放大,即要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而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在第(1)问中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是凸透镜。而凸透镜要当放大镜使用,物体必须放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即物距要小于一倍焦距,所以在第(3)问中答案选A。

3.图略

【解析】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通过光心的入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主光轴。本题中我们只需要把发光体S和它的像S′连接起来,它们的连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就是凸透镜的光心所在的位置(即凸透镜的位置)。从发光体S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与凸透镜的交点就是入射点,连接入射点与像点S′,此连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4.图略

【解析】在本题中入射光线比出射光线间的距离小,说明光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首先想到的是在方框内放置两个凸透镜。其次,我们还可以想象,凹透镜虽然对光有发散作用,但只要凹透透的发散程度小于凸透镜的会聚程度,光经两者组合折射后,还是有会聚作用。所以我们还可以在方框内填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

5.该方法可行。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让太阳光会聚于焦点,从而使热量集中到焦点上,使焦点处的干草温度升高,达到其着火点而被点燃。

【解析】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太阳光是平行光,经冰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温度很高,可以点燃可燃物。

第二节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1.(16届江苏初二)如左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Ρ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如右图中的()

2.(04初赛)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调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

A.向下并且向左移B.向下并且向右移

C.向上并且向左移D.向上并且向右移

3.(11鸡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所示),看到手指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所示),看到房屋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大,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3)吴洋所在班级照毕业相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

4.(2011福州)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

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

(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

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5.(2012?连云港)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 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选填“大于”或“小于”)1;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选填“大于”或“小于”)1。

③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比值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沦是。

参考答案

1. B 【解析】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外成实像,而且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即物距越大)所成的实像就越小,像距也越小。圆柱体ΡQ的P端离凸透镜远些所成的像要小些,像距也要小些。

2. B 【解析】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体上下关系相反,左右关系相反。要让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向下并且向右移动,在物体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凸透镜要向下并且向右移动。

3.(1)放大缩小 (2)小 (3)缩短

【解析】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外成实像,而且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即物距越大)所成的实像就越小,像距也越小。

4.(1)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所成的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所成的像不晃动,更加稳定等合理即可)

(2)越大越大

5. (1)同一高度

(2)① 10

②小于大于

③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

【解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①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求得其焦距。

②根据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可得出结论;同理,根据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可得出结论。

③根据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比值之间的具体关系,可得出结论。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1.(06初赛)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2.(99初赛)有一个写着“F ”字样的胶片放在教学用投影仪上。此时屏幕上刚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请在屏幕上画出“F ”的像。如果要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投影仪(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3.(经典题)童话世界里也有很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选填“平”或“凸”)一些。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面”或“后面”),因此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11年浙江中考押题)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 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来捕捉移动位置的不同画面。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决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

(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3)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

5.(趣味链接)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提供的数据,在美国,因闯红灯导致的交通事故占到全部交通事故的22%。近几年,这类交通违章现象似乎呈上升趋势。为控制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安装了闯红灯照相机。这些完全自动化的装置可收集主管机关指控闯红灯者行为违章所需的所有证据。如果照相机拍到您超速通过路口,那么一、两个月后您的邮箱里就会收到一张罚单(连同一张违章照片)。

通常,闯红灯违章监控系统在十字路口的四个角处都安装了照相机,以拍摄不同方向行驶的汽车,并从不同角度获取照片。闯红灯违章监控系统中某些系统使用胶卷照相机,但多数较新的系统使用数码相机。实际上闯红灯照相机只需从汽车后面拍照,因为主管机关只需要一张清晰的尾部车牌照片。多部照相机安装在路口高处,可全视角监控任何交通违章者。

请思考下列问题:

(1)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在影像摄取部分的成像原理大致相同,但在成像及记录方面两者有很大差别。传统相机得用底片,而数码相机主要依靠感光芯片和存储卡。数码相机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2)如下图所示,安装在某十字路口的照相机拍摄到一辆小车正在闯红灯违章向前行驶。通常情况下安装在十字路口的照相机要连拍三张违章照片作为违章证据储存起来。如果下图是照相机拍摄的第一张照片,那么照相机拍摄到的第二张照片中的违章小汽车比第一张照片中的小汽车要大一些,还是要小一些呢?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 【解析】短焦距的镜头对光的会聚作用强,物体在镜头 2 倍焦距之外远近不同的位置通过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在它的1 倍焦距与2 倍焦距之间,由于焦距小,像距有差异,但不大。

2.图略远离下

3.凸前面近视眼镜

【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②晶状体的曲度越大,会聚能力越强,应配戴发散透镜,使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

4.(1)漫反射(2)实像

(3)像没有刚好成在光学感应器上(或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下方)

【解析】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由题图可知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经聚光透镜会聚后射到鼠标垫上,经鼠标垫反射后通过成像透镜成像在光学感应器上。最后在光学感应器上的像是由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相当于增大了物距,像距要相应减小(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下方)。

5.(1)物体在凸透镜2 倍焦距之外,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小些,因为汽车离照相机的距离增大(即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解析】传统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物体在凸透镜 2 倍焦距之外,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小汽车闯红灯时,由于照相机所拍摄的是汽车的尾部,所以在拍摄下一张照片时,汽车离照相机的距离大些(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也要变小。

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答案

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答案 【篇一:201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基础练 习(全册含答案)】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的目的是:获得精确的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 2、长度的测量工具叫刻度尺。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直尺、三角板、、、、。 3、刻度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叫分度值。叙述分度值是要有数字和单位。 4、使用刻度尺测量前要三看: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 0刻度线是否磨损。 5、刻度尺按照厚薄不同可分为厚刻度尺和薄刻度尺。 6、刻度尺按照分度值不同可分为厘米刻度尺、毫米刻度尺、 分米刻度尺和米刻度尺。 7、记录的长度测量结果必须要有数字和单位。 8、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必须注意:(1)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或者重合; (2)要用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前边缘;(3)刻度必须要物体。(4)记录数据时,必须记录到分度值的(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10、判断记录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就看倒数第 1 位的单位和分度值的单位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是错误的。 11、在我们记录的正确长度测量结果中,所有各位都是有效数字,最末一位数字是估计数字,除最末一位外的其他各位数字都是精确数字。 12、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13、任何人,用任何工具,使用任何方法都会有误差。 14、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可以减小。 15、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16、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而产生的叫错误。测量错误可以避免。 17、改正了错误的测量方法只能避免错误,不能避免误差,也不能减小误差。

18、长度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与要求有关;能够达到的准确 程度与分度值有关。 19、分度值越小,长度测量越准确。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多少,测 量长度时所能 达到的准确程度就是多少。 20、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用精密 仪器测量; (3)用先进方法测量。 21、用同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测量结 果除了要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外,还必须满足除最末一位可以 不同,其余各位必须相同。 2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只能用正确的测量结果来求平均值,错误的测量结果不能用来求平均值。 24、求平均值时,应当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和原小数位数 相同。 25、时间用钟或表来测量。古代测量时间用日晷和沙漏。 26、时间的国际单位有:小时h 、分min 、秒s 。时间的国际主 单位是s 。 27、1h=60min= 3600s。1min=60s。 28、要会读停表。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一个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或者说物体 间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 2、位置改变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1)方位不变, 距离改变;(2)距离不变,方位改变;(3)距离和方位都改变。 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为比较对象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 物体被选作为参照物后,不管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就认为 这个物体是静止不动的。 4、我们可以选择任何物体作为参照物,但原则上不选择研究物体 自己。 5、如果选择不同物体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 6、物体是做机械运动、还是静止都必须相对于参照物来说,所以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 7、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如果两个物体速度相同,以其中一个 物体作为参照物,那么另一个物体是静止的。如果两个物体速度不

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题 1.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 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A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下列物理现象中:①老人用放大镜看书;②在岸上看水中的鱼;③太阳灶烧水: ④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在放映幻灯片时,要使得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 B 、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 C 、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 D 、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 4.如图B4-5,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 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 C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图一 5.如图二所示,虚线框内的一透镜,MN 为透镜的主光轴,O 是透镜光心,a (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 通过透镜之后与MN 交于P 点,光线b 通过透镜之后与MN 交于Q 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 小于焦距 B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 大于焦距 C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 小于焦距 D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 大于焦距 图二 6.在下列图三中,哪个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况 图三 7.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练习册答案2020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练习册答案2020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 1米。千米。分米。厘米。 毫米。纳米。2、1mm。0.68。3测量值。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书粗心。4A。5B。6D。7D。8D。9C。10D。 11B。水平提升12偏小。13A。14B。15A。探索研究 16测出课本中厚度相同的100张纸的厚度为d,d/10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17第一步,用细铜丝在铁钉上紧密缠绕n圈;第二步,将缠绕的细铜丝拉直,测 量它的长度L;第三步,根据公式D=L/nπ计算出铁钉的直径。第二 节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1运动。静止。2江岸。竹排。3船。江岸。 4位置。参照物。5A。6B。7B。8是相对于跑步机的跑道跑了2千米。 水平提升 9地球。24。10、静止、向北运动或向南运动(速度小于列 车的速度)。11C.探索研究12C。13(1)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以迅速 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2)能。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基础知识1、运动快慢。v=s/t。m/s。km/h。3.6。2B。3A。4C。5C。6D。7、4m/s 水 平提升 8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 的长短。9、3。15。10(1)从标志牌处到西大桥的流程为8km。(2)该路段车辆可行驶的速度为40km/h。12。 11C。探索研究12(1)大(2)匀速。13、(44*25m)/50s =22m/s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基础 知识 1、v=s/t。路程。时间。卷尺。停表2略。3(1)匀速。6。 (2)1.2。(3)小于。水平提升4(1)5min(2)72km/h。5、 80km/h。200km 。探索研究6(1)测出一盘蚊香的长度L; 测出长为 L1的蚊香燃烧时间t1;算出蚊香燃烧所用时间t 。 (2)t = Lt1/L1 第一章综合练习一、1、dm。cm。min。s。2、20。18。3、1.2米每秒。每秒通过1.2米的路程。4岸边。静止。5静止。后。后。6、1250。7、闪电。传播时间。停表。S=vt。8、白烟。 提升。12、29。二、9D。10C。11B。12B。13C。14C。15D。16A。17A。18B。19A。三、20、1mm。3.15。21、(1)0.6000。(2)20。(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练习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 要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蜡烛可以放在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哪个位置 A.蜡烛放置在距离透镜 2.5cm B.蜡烛放置在距离透镜10cm处 处 C.蜡烛放置在距离透镜12.5cm D.蜡烛放置在距离透镜25cm处 处 2 . 近视眼、远视眼和正常眼睛相比,晶状体最厚的是 A.近视眼B.远视眼 C.正常的眼睛D.一样厚 3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将 A.不变B.变小C.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 4 . 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 .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6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7 . 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一物体放在距透镜焦点5厘米的主光轴上,则物体通过透镜一定成()A.正立的像B.倒立的像C.放大的像D.缩小的像 8 .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八年级物理下册试题及答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卷(物理) (考试时间:72分钟,满分90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将答案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会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踢出去的足球由于___________向前运动,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了_________的作用;若运动的足球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它将做______________运动。 3、如图所示,两个重为20N的相同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B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___N,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第3题第4题第5题 4、如图所示,物体重5N,当力F=10N时,物体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N;当F=20N时,物体在墙上静止不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N。 5、如图所示,对物体B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6N,使物体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不计绳重和轮子的摩擦) 6、将重为2.5N、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课桌桌面中央,该物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__N,压强为_____________Pa;若沿竖直方向将该物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Pa。 7、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_______p乙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选出,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题号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8、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基础 训练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⑴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⑵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⑶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 2、⑴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⑵声音的传播: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②真空不能传声⑶声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3、声速:⑴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反映的是声音传播的快慢。⑵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②声速还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出容易听到。 4、回声:⑴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产生的。⑵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秒⑶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⑷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与山间距离等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5、人耳的构造:⑴外耳: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外耳,主要有:耳廊、耳道两部分。⑵中耳:主要有耳膜、三条纤细的耳骨:锤骨、砧(zhen)骨、镫骨。耳骨(又叫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⑶内耳:耳蜗、半规管(共三条) 6、鼓膜是怎样工作的:人耳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像鼓的鼓膜一样的弹性膜,即可绷紧,也可伸展。当声波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后,鼓膜就随着声波振动,并将这种震动传给听小骨。 7、双耳效应:⑴定义:人都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是不同的,这样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⑵耳朵可以分辨声源方向的原因:两只耳朵可以分辨声源的方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①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强度不同;②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时间有先后;③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振动的步调有差异;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8、乐音的三个特征:⑴音调: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⑵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和发音体的振幅有关)⑶音色: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因人而异(只所以能区别各种乐器的声音,就是因为其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9、频率的概念: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决定着声音的音调。 10、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11、超声波和次声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低于或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听不到。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12、次声的特点: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破坏性强。 13、响度和音调的区别:⑴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只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⑵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反之亦然。如老牛和蚊子发出的声音。 14、思考: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自己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别人听起来和自己说话的声音没什么区别,为什么?提示: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别人平时听到的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是说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介质,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5、噪声的界定:①从物理学角度: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音;②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含答案)

第六章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 2.下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A.图甲和图丙 B.图乙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 3.(2012广东广州)图中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虚像. 4.(2012山东济宁)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中,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4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5.(2012四川绵阳)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

不切实际,它是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 .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C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6. 小海是一个爱动脑的学生,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他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7. 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 B .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 C .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 D .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所成像的特点是一样的 8. 人脸识别系统已被大型集会广泛使用,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自动将镜头前lm 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 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 B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 C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D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6m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9. 古代人用冰磨制成凸透镜取火,这是利用了凸透镜 对光线的 作用。 10.用焦距不同的两架照相机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物体,用焦距较大的照相机拍摄到物体的像较 (“大”或“小”)。 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放到离凸透镜15cm 处,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6cm ,适当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的像。 12.用照相机照相时,为使成的像再小些,可采取的办法是 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同时 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填“增大”或“减小”)。 13. 有以下器具:①远视镜②潜望镜③幻灯机④穿衣镜⑤放大镜⑥牙医内窥镜,请将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 ,其特征是 ; 二类包括: ,其特征是 。 14. 一同学用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做实验得到了下表数据,请回答: (1)通过进一步观察物与像之间的距离,当u= 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最短。 第8题图

(完整版)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总复习整理

透镜及其应用 1、区分透镜的方法: (1)、摸中间和边缘;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2)、汇聚光的是凸透镜,发散光的是凹透镜; (3)、看字时放大的是凸透镜,缩小的是凹透镜。 2、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用平行光平行于主轴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透镜的距离; 3、制造平行光的方法:将发光的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光通过凸透镜就变成了平行光; 4、会聚和发散的判断方法:将入射光线延长,看出射光线在延长线内是会聚,在延长线外是发散;5 ①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不改变方向②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透 镜后过焦点 ③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后 平行于主轴 凸 透 镜 凹 透 镜 6、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实验前,应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央.若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位置,在光屏上也得不到清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1)f≧u,(2)蜡烛、凸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物距u 像距v 成像特点应用像距 u>2f 2f>v>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物在外区,像在中区)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像分大小处;可测焦距f=u/2 2f>u>f v>2f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物在中区,像在外区)镜头银幕的距离 u=f 不成像分虚实处 uv时,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u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卷.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36分) 1. 测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 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 ,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 A.100mm 以外 B.50mm 以内 C.略大于50mm D.恰为50mm 2. 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下图,模型中的凸透 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 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3. 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4. 如下图,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 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 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 5. 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钥匙形状如A 图示,则幻灯片应 如何插法( )

A B C D 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蜡 烛的像,其原因是蜡烛放在了凸透镜( ) A 、 倍焦距以外 B .二倍焦距处 C .焦点以外 D .焦点以内 7、凸透镜成像中,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转换点在( ) A 、焦点处 B 、一半焦距处 C 、二倍焦距处 D 、三倍焦距处 8、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 A.放大镜 B.潜望镜 C.幻灯机 D.照相机 9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 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 10以下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小明用焦距为10cm 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 票间的距离应 A .等于lOcm B 小于10cm C .大于20cm D .在l0cm 与20cm 之间 12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 30cm 处,则( ) A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 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使被拍的景物成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应 一40 30 20 10 50 60 70 80(cm)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二、透镜 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 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 3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 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 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运动和力》知识点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物距减小 (增大) (减小)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增大)像变小 (变大)

(完整版)初二物理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题(含答案)

《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有以下五种光学镜子: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其中对光线发生反射的有,对光线发生折射的有;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有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有。 2、小明同学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他先用凸 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当白纸与 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0 cm时,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则 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然后他将凸透镜调到 距烛焰25cm的地方,则他观察到的像应是 (选填“正 立”或“倒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3、把一张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水珠(直径为5mm),双手平拿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如图所示,看到的是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像。 (选填“实”或“虚”)。 4.小星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蚂蚁身上的细微之处。如图 所示,此时放大镜与蚂蚁间的距离________10cm。(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5、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 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 _ 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 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6、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7、幻灯机的镜头是_______镜,物体应放在______________。 8、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用镜。用焦距的作为物镜,用焦距的作为目镜。(选填“长”或“短”) 9、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关于眼睛,请你填写 下面的问题: (1)右图中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 _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 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___。 (2)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 _ 、 _ __的__ _____像,眼睛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___________。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_____处最为合适。 10、小华有三个同样的凸透镜,把其中一个做了照相机模型,把其中另一个做了一台投影仪,还有一个做放大镜用,三个凸透镜的焦距都是20 cm。小华用照相机模型拍摄了墙上的一幅画,用投影仪演示了一张幻灯片,用放大镜观察了一只小昆虫。方框中提供了几个长度数据,选择合理的长度和左边的有关距离用线连起来。不需要的数据可以空着。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基础训练

基础知识训练 恐龙的质量可达50 t,则它的体重为_________________ N ,相当于___________ 个质量为50kg的 同学的体重. 2 .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 _______________ ,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 3 ?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比. 公式G= mg中g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 ______ 之 比,约等于_____ N/k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 10 N/kg.甲、乙两同学的质量 之比是10: 9,甲同学重为540N,乙同学重为_____________ N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大坝流下的水能冲击水轮机发电,正在工作的打桩机能将桩打人地下。表明被举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 __________ .它的大小与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 关。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_____________. 5. 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的是()(题型二)A?—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50N B. —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D. —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6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D.重力的单位是kg 7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题型一)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 大瀑布 B. 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 物体将失去质量 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8. 2002年12月,我国发射了神舟四号宇宙飞船,为载人飞行进行了仿真人实验。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 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A.用刻度尺测长 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 9 .一容器质量为1kg,内盛10dm3液体.现将该容器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得其重力为 88.2N .求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综合提高训练1.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 N , 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________ 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 数为_______ 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________ (选填不变” 变大”或 变小” ?) 2 .一座限重为4.9X10 N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1.1t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_____ k g. 3. 如图8-7所示的水平仪检验是否水平,当它在东西方向放置时,人在水平仪南边看,重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刻度线下端的左方,当把它南北放置时,人在水平仪东边观看,锥体偏 在右方,此时桌面的_________ 高。 4?我国首位叩访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地球上重637N,则他乘坐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太 空中飞行时,他的质量为_________kg.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太空中围 绕地球飞行14圈后,杨利伟安全返回,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一一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阿 木古郎牧场上.则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将 ________ (选填不变” 变大”或变小” ?) 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斜面上向下滚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是沿 斜面向下的B.「投出的篮球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下落过程中才受重力作用 C.物体的重心 一定是在物体上 D.地面附近的物体在失去支持时,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卷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雨后彩虹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 B.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斑是太阳的实像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透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2 . 在奥运歌曲选拔比赛的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3 . 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一定 A.汇聚于一点B.一定发散但反向延长不相交于一点 C.仍然是平行光D.一定发散但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 4 . 下列现象中,文明的是() A.遇到路堵时司机猛按喇叭B.用激光手电照射同学的眼睛 C.用穿衣镜正衣冠D.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阳光点燃枯草 5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 6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 C.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 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 7 . 如图所示,伦敦奥运会圣火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点燃,利用凹面镜采集圣火的过程属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实像D.平面镜成虚像 8 .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针管把药液打入人体内,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利用了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特点 C.飞机能够腾空而起,利用了机翼产生的升力 D.小王没有将地面上的箱子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9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凹透镜只能透光,不能成像 B.正常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0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焦距约为13cm)、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35cm,移动光屏在离透镜20cm处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 二、多选题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篇一】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1、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上它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 一种开关。 2、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 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 3、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 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 电动机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相关。 2、电动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能够转动的部分叫转子;固 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3、当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转动到平衡位置时,线圈就不再转动,只 有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线圈才能继续转动下去。这个功能是由换 向器实现的。换向器是由一对半圆形铁片构成的,它通过与电刷的接触,在平衡位置时改变电流的方向。实际生活中电动机的电刷有很多对,而且会用电磁场来产生强磁场。 4、电动机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可大可小,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各种产业中。它在电路图中用M表示。电动 机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篇二】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距离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实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后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后附答案) 一.选择题 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 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 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 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 会()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