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棉花“自交混繁”良种繁育方法

棉花“自交混繁”良种繁育方法

棉花“自交混繁”良种繁育方法
棉花“自交混繁”良种繁育方法

棉花“自交混繁”良种繁育法

一、良种繁育的概念(什么叫良种繁育);

为推广优良新品种而生产(或繁殖)保持新品种优良特性种子的过程,叫良种繁育。

二、良繁育的意义和任务;

意义:良种繁育是棉花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棉花品种选育工作的继续和新品种推广的准备,试验证明,同一品种的更新种子比旧种子有时可提高产量10%以上。若不重视良种繁育工作,优良品种更换速度慢,已推广的品种,又会迅速退化、变劣,就不可能发挥优良品种的优良特性。

任务:1、迅速繁殖优良新品种的种子;

2、保持品种的纯度和种性。

三、为什么要进行良种繁育;

棉花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不仅要提高产量,而且要给纺织工业提供品质优良的原料。这就要求棉花品种遗传性好,又要纯度高,并且能长期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但是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遗传组成比较复杂,再加上生产环节多,比之自花授粉的作物更易造成品种混杂退化。据国内外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纯合优良种子比混杂退化种子增产幅度一般在10—15%。1972年,中国河北、河南、山西和山东四省调查,仅因棉种混杂退化一项原因,估计损失皮棉约8.75万吨。但针对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也可防止或减轻品种混杂退化的速度极其影响程度。埃及的阿许莫尼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了100多年;前苏联的108夫品种也应用了40多年,并未发生严重的混杂退化。

1、品种退化的原因;

⑴、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

⑵、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

⑶、品种的剩余变异。

2、品种退化的特点;

⑴、普遍性;

几乎所有棉花品种都会出现退化现象,任何地区都难以避免。

⑵、退化速度快,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严重;

一个优良品种在不加选择的情况下,一般只有3—5年的青春期,河北冀棉8号在通过审定后第三年,全省推广面积达到466666.7公顷,但随即发现其株型、铃型不整齐,开花期不一,双后花增多,产量下降。

⑶、多品种共存使退化加剧,一地一种退化仍然发生;

江苏省在60年代除徐州地区以外,几乎都是种岱字棉15,但退化仍然十分严重。

⑷、棉株经济性状的退化大都呈连续性数量变异,难以准确的鉴别

和选择。

3、品种退化的表现;

品种退化的直接表现是纯度下降,群体中出现各种不符合品种典型性的个体。品种纯度下降必然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具体表现:⑴、株型退化植株或高大松散或矮小细弱,结铃少而小,脱落率常比正常棉株为高;

⑵、铃型退化棉株棉铃一般都变小,单铃重下降,铃型常由卵圆变长,铃嘴变尖,铃壳变厚,吐絮不畅;

⑶、籽型退化植株常出现异形种子,如:光子、毛籽,稀毛籽绿短绒,棕色短绒等;⑷、衣分衣分下降是棉花品种退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一个衣分为40%的品种,可降到35%左右甚至更低。

⑸、绒长退化棉株绒长普遍变短,变幅在1—2毫米之间。纤维整齐度变差,往往比其它性状的退化出现的更早,可以看作品种退化的信号。⑹、生育期品种退化往往表现为霜前花比例减少,僵瓣花增多,也有一些植株表现早熟。

四、我国良种繁育体制和方法的发展与变化;

㈠、良繁体制

1、国外良种繁育体制

美国良种繁育工作是由原育种的种子公司进行的,良种繁育的种子依次分为4级:育种者种子,基础种子,登记种子和检验种子。检验种子种于大田后,其收获的种子不再作种用。各种子公司有自己的农场、轧花厂和特约农户,自成体系繁殖各级种子,在品种安排上实行一地一品质的原则(既一地可以种植若干个纤维品质相同的优良品种,指大区。)。

前苏联实行以原种场为主的国家统一供种体制。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原种场生产原种和一代种子,种子场生产二代和三代种子。

2、我国良繁体制变化情况

我国的良种繁育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在50年代以后建立了棉花原种场,生产棉花原种,同时提出了“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四自一辅”的供种方式。1978年以后,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简称“四化一供”(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和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

㈡、良种繁育方法

1、美国良种繁育方法

1965年,美国国家颁布了农业法以保证新育成的优良品种的顺利推广和提供给生产者以合乎标准的高质量种子。为了防止品种在

推广过程种失去原品种的典型性,将准备推广的新品种的原原种(称育种者种子)约5000公斤储存于低温种子库中,以后每年由育种单位从中取450公斤种子,繁殖20公顷地,作为基础种子,由种子公司或种子分配协会交特约种子农场,扩大繁殖80公顷,称登记种子。下一年种1200公顷,生产的种子称“检验种子”。在经州专职种子检验员在田间和实验室检验纯度、种子质量等,合格者发给证书,经硫酸脱绒,分级精选,药剂拌种,装袋密封后在出售。

2、我国良种繁育方法

1948年,前苏联专家阿弗托诺莫夫提出了生活力学说,认为自交会造成母性细胞间差异减少,合子的内在矛盾下降,而导致后带生活力衰退,因而提出品种内杂交的提纯复壮方法,该方法1953年介绍到我国后,在麦、稻、棉等作物上应用,增产效果不明显,且费工,成本较高故并未在我国推行。

60年代和70年代,国内学者多从基因变异和基因迁移的角度看待棉种退化问题,主张加强培育选择和防止混杂,从50年代,江苏10多个原种场就开展了以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为为基本内容的三圃制原种生产方法生产岱字棉15号,成绩可观,使该品种在生产上保持20余年。因此确立了我国“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的地位。80年代初,俞敬忠(1981年)同志从剩余变异提出了品种最佳群体概念,提出了纯中有异是品种群体的基本特点。随后,陆作楣等人的研究(1983、1988、1990年)进一步揭示了常异花授粉作物棉花品种中个体的杂合性和群体的异质性的普遍存在,将棉种退化作为常异交群体建立遗传平衡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引起棉种退化,从而为“自交混繁法”奠定了理论基础。80年代后期,陆作楣等人提出了分系自交留种,隔离混系繁殖的棉花原种生产的“自交混繁法”。自交混繁法——既通过自交纯合,增加品种个体的遗传稳定性,提高选择效果,以保持一个优良而整齐一致的基础群体。同时保持多个自交系,混合繁殖以保持群体丰富的遗传基础。

五、自交混繁法的基本程序

自交混繁法的基本程序为保种圃、基础种子田和原种田三部分。

保种圃基础种子田原种田

1、保种圃

一般先从株行开始,若从育种家种子群体里开始选单株只需选300—500株既可,种成株行圃,经田间去杂去劣、比较签定和室内考种及纤维品质测试最后保留100个左右的自交株行下年种植在保种圃种,以后每年保持100个左右的自交株系。

若选单株当代就开始作自交,自交单株数量应在1000株左右。如果在纯度较低的大田里进行选单株,选择单株的数量应更大。

保种田中凡有不良株行,或行中有不良单株,需进行严格淘汰,一律不取样,不留种。田间记载和考种项目同常规。田间考察特别注意株型、叶型、铃型、和行间行内的整齐度。如株高、开花期、果枝台数等,室内考种主要为衣分、绒长、单铃重、籽指、籽型、短绒颜色等性状。中选行的自交种子,下年继续种成一行(区)。在建圃初期视情况每年需淘汰一些株行,以后每年保持100个左右的自交系。

2、基础种质田

保种圃中,除了自交种子和淘汰的株行或植株外,其余混合收下的种子(包括各行的考种样本种子)称为核心种子,下一年种成

基础种子田。

严防生物学混杂,随时去杂去劣,应采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栽培,收花时随即区样进行室内考种。

3、原种田

将基础种子田收获的种子在隔离条件下继续种植,既为原种田。对原种田的要求同基础种子田一样。

㈠、自交混繁法的优点

1、方法简单易行、省工省钱

不必每年选单株,没有重多株行和株系的比较,仅在保种圃进行自交和选择,投入工本大量减少。

2、容易扩大种子生产规模

自交混繁法制种程序简单,只需将保种圃面积扩大一倍,原种产量就可相应的扩大一倍。而保种圃面积扩大一倍,只需头一年在保种圃多做一倍自交即可,不需增加多大工作量。过去的三圃制,若想扩大原种生产规模,首先必须增大单株选择量和考种工作量,其次要增加株行圃和株系圃的种植面积,而株行圃和株系圃必须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进行比较和鉴定筛选。因此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而自交混繁法的保种圃面积较小,基础种子田和原种田只要求连片种植,并不要求栽培管理上的一致性。因此,极易扩大种子生产。

由于自交混繁法种子生产成本低,在加上基础种子田和原种生产田把产种和丰产栽培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一旦品种需要更换,给制种单位造成的损失很小。

3、生产的棉种质量优良而稳定

三圃制生产原种,因需选大量的单株,考种工作量也较大,因此需用工较多,而每个人在田间选择及室内考种的标准上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质量难以保证。在加上过分强调优中选优、及比较和选择,常常使一些品种走型变样,甚至面目全非。而自交混繁法保

种圃中的自交系是基本稳定的,经过多年连续自交基本趋于纯合,因此可以保证每年选种基础材料的一致性,从而保证每一轮生产出的种子的一致性和优良性。

4、推广应用速度快,保持品种的一致性

三圃制生产原种,每年都要选择大量的单株,因此不同原种场利用此法生产同一个品种的原种时,都必须从单株选择开始,不仅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而且不同单位搞同一个品种的繁育,因选择标准难以统一,常常导致不同单位生产的同一品种的种子性状差异悬殊,影响良种繁育质量。1991年山东省惠民地区农科所、种子站对各地中棉所12号生产用种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来源的种子,其产量较对照相差7.4%—32.1%,熟期相差1—5天,衣分相差1.7—5.7个百分点,对枯萎病的抗性亦差异明显。而自交混繁法只需适当增加自交铃数,就可向其他良种场提供优良的自交系,从而保证不同单位生产的同一品种的种子的一致性。并使其他原种场快速建立自交混繁法良繁体系。

自交混繁法三圃的面积按排比例:

按40万亩棉田算。需用种子400000亩×6公斤/亩=2400000公斤。

一、若每亩产净种子按120公斤计,

若40万亩棉田全用原种:

则:原种田面积:2400000公斤÷120公斤/亩=20000亩;

20000亩原种田需基础种子:20000亩×6公斤/亩=120000公斤;

基础种子田面积:120000公斤÷120公斤/亩=1000亩;

1000亩基础种子田需核心种子:1000亩×6公斤/亩=6000公斤;

保种圃面积:6000公斤÷120公斤/亩=50亩

可生产原种一代种子400000亩×120公斤/亩=48000000公斤; 可种植48000000公斤÷6公斤/亩=8000000亩棉田。

二、若每亩繁净种子按100公斤计,

若40万亩棉田全用原种:

则:原种田面积:2400000公斤÷100公斤/亩=24000亩; 24000亩原种田需基础种子:24000亩×6公斤/亩=144000公斤;

基础种子田面积:144000公斤÷100公斤/亩=1440亩;

1440亩基础种子田需核心种子:1440亩×6公斤/亩=8640公斤;

保种圃面积:8640公斤÷100公斤/亩=86.4亩

可生产原种一代种子400000亩×100公斤/亩=40000000公斤; 可种植4000000公斤÷6公斤/亩=6666667亩棉田。

三、若每亩繁净种子按100公斤计,

若40万亩棉田用原种一代种子:

则:需原种一代种子:400000亩×6公斤/亩=2400000公斤; 原种一代繁殖田面积:2400000公斤÷100公斤/亩=24000亩; 24000亩原种一代繁殖田需原种24000亩×6公斤/亩=144000公斤;

原种田面积:144000公斤÷100公斤/亩=1440亩;

1440亩原种田需基础种子1440亩×6公斤/亩=8640公斤;

基础种子田面积:8640公斤÷100公斤/亩=86.4亩

86.4亩基础种子田需核心种子:86.4亩×6公斤/亩=518.4公斤;

保种圃面积:518.4公斤÷100公斤/亩=5.184亩。

可生产原种二代种子400000亩×100公斤/亩=40000000公斤;

可种植4000000公斤÷6公斤/亩=6666667亩棉田。

四、每亩可种株行数:212或135行

按(30+60)cm宽窄行计,双行宽0.9米。

每亩双行长:666.7平方米÷0.9米=740.8米;

若每个株行种双行区,行长3—5米,每亩可种株行数:

740.8÷3.5(或740.8÷5.5)=212(或135)行。

若去掉保护行,实际每亩地种不了这么多行。(还要考虑到每亩地的地形)

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 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大众种业有限公司 4、法人代表: 5、所有制形式:股份制 6、建设地点:****** 彳省 ****** j县****** ^乡等^地 7、建设规模:新建5000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和年加工100万公斤优质稻良种工厂的规模 8、项目建设周期: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 9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良种繁育基地排灌分渠渠工程、优质稻良种加工车间、种子检测室、种子仓库、种子晒场,引进一条集精选、包衣、小计量包装于一体的种子加工流水生产线,购置水电等配套设施。 10、项目申报单位:******大众种业有限公司 11、负责人:傅藕娟 12、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60万元,流 动资金60万元,项目总投资额420万元。 13、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解决180万元(其中:45万元为无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90万元,企业自筹150万元(含企业铺底流动资金60万元)。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达产后的年加工能力为100 万公

斤优质稻良种,年可创销售收入1600万元,总成本1167.37 万元,年总利润322.65万元,内部收益率IRR: 69.64 %,财务净现值NPV 1470.76万元,投资回收期IPP: 2.65年。 优质稻良种加工质量指标: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 80%水分不咼于13% 15、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设以生产优质稻良种 为主,其产品可以带动整个******县以及周边的奉新、安义、宜丰、高安、新建、修水、上高、宜春、铜鼓等县市的优质稻生产,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项目建设主要以强化优质稻良种加工能力为目标,提高优质稻生产用种来源的可靠性。并可通过优质稻良种加工、销售能力的提高,带动优质稻良种的生产,使两县优质稻种子生产面积达到12000亩,带动7300 户农民增产增效,农民人均增收186元。在积极推动优质稻生产 面积增长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带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我国是十分重视农业基础作用和地位的国家,建设现代化的 高效农业及优质粮食生产体系,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实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标准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标准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标准 一、小麦示范园 (一)规模标准:冬小麦示范园集中连片在1万亩以上。(二)工程措施标准:有田、林、路、渠、机、电、井、滴灌“八配套”标准,实现耕、种、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 (三)滴灌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标准包括:选用优种及品种搭配技术、滴灌技术、氮肥控释肥技术、有机沃土培肥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推广秸秆还田、复播油葵两熟制技术、灾害性气候预警和灾后管理技术等集成配套综合技术。 (四)管理机制标准: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场企业为载体,建立现代经营模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统一整地施肥、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获“五统一”管理模式。培养一批高素质种粮大户(100亩以上)或合作社(千亩以上),配备相应数量的农艺工,并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记录或档案。 (五)产量效益标准。小麦长势均匀,平均亩产量达到450

公斤以上。 二、玉米示范园 (一)规模标准:种植集中连片,面积在1万亩以上。(二)工程措施标准:田间工程措施完善,达到田、林、路、渠、机、电、井、滴灌“八配套”。 (三)技术标准:选用高产、耐密紧凑型优良品种,集成地膜栽培、精量点播、缩行增株、节水灌溉等与良种相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确保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率达到100%;实现品种、整地耕种、肥水管理、防治病虫、机械收获“五统一”管理模式,耕地、播种、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 (四)管理机制标准:建立现代经营模式,大力培育专业化生产合作社(千亩以上)、种粮大户(100亩以上)及植保专业联防队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记录或档案。 (五)产量效益标准:农区玉米平均亩产900公斤以上,牧区玉米平均亩产连年稳定在700公斤以上。 三、棉花示范园 (一)规模标准:种植集中连片,面积在1万亩以上。(二)工程措施标准:田间工程措施完善,达到田、林、路、渠、机、电、井、滴灌“八配套”。 (三)技术标准: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品种,统一供种,优种率达到100%,全部采用机采棉种植模式、滴灌技术、

“科技富民强县”项目魔芋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科技富民强县”项目魔芋良种繁育基 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县内加工企业的成长,全县魔芋生产呈现出良好地发展势头。尤其是近两年,全县魔芋原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短缺,特别在魔芋种子方面供不应求,种子价格大幅上升,争购原料种子突出,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为推动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魔芋产业,现特魔芋产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项目任务构成 通过建立魔芋良种基地、种植示范基地、行业协会、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交易市场”为一体的魔芋优势产业链,使魔芋更具市场竞争力。 二、计划目标 (一)实施规模:建魔芋良种示范基地400亩,平均亩产20xx公斤,可覆盖商品魔芋基地2500亩,商品云平均亩产2500公斤,比周边增产35%和25%。 (二)项目覆盖台拱镇、方召、南宫、排羊等4个乡镇,带动魔芋种植户近2100户,户均增收3.3万元。 三、投资概算

总投资120万元。其中: 1.土地流转:400亩*60元/年/亩*5年=12万元; 2.一代种(芋鞭):400亩*75公斤/亩*15元/公斤=45万元; 3.肥料:400亩*320元/亩=12.8万元; (复合肥120元/亩、有机肥200元/亩); 4.技术培训:20xx人/次*25元/人次=5万元; 5.新技术试验费示范费8万元(组培、病害防治实验、新型有机肥运用等); 6.人工费:80元/工天*11工天/亩*400亩=35.2万; 7.办公、交通费用2万元。 四、实施地点、进度计划 (一)选址动员及落实阶段(20xx年12月),选址地点分别为:①台拱镇红阳村所属的八条林场。②(备选点)方召乡交汪下村报旧21公里处;深入红阳、交汪村做好动员宣传工作,确保12月底前落实好土地流转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1-3月)对基地进行整地、除杂,种植种子所需物资筹备;(20xx年3-4月)芋种采购,开展技术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指导搞好整地、种子消毒与播种等关键环节,做到保证科学规范,为实现稳产高产打好基础。

5000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

5000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xxx公司 4、法人代表: 5、所有制形式:股份制 6、建设地点:xxx省xxx县xxx乡等地 7、建设规模:新建5000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和年加工100 万公斤优质稻良种工厂的规模 8、项目建设周期: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 9、主要建设内容:新建良种繁育基地排灌分渠渠工程、 优质稻良种加工车间、种子检测室、种子仓库、种子晒场,引进一条集精选、包衣、小计量包装于一体的种子加工流水生产线,购置水电等配套设施。 10、项目申报单位:xxxx公司 11、负责人:xx

12、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60万元,流动资金60 万元,项目总投资额420万元。 13、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解决180万元(其中:45万元为无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90万元,企业自筹150万元(含企业铺底流动资金60万元)。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达产后的年加工能力为100万公斤优质稻良种,年可创销售收入1600万元,总成本1167.37万元,年总利润322.65万元,内部收益率IRR:69.64 %,财务净现值NPV:1470.76万元,投资回收期IPP:2.65年。 优质稻良种加工质量指标: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3%。 15、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设以生产优质稻良种为主,其产品可以带动整个xxx县以及周边的奉新、安义、宜丰、高安、新建、修水、上高、宜春、铜鼓等县市的优质稻生产,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项目建设主要以强化优质稻良种加工能力为目标,提高优质稻生产用种来源的可靠性。并可通过优质稻良种加工、销售能力的提高,带动优质稻良种的生产,使两县优质稻种子生产面积达到12000亩,带动7300

棉花栽培技术要点

棉花栽培技术要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棉花栽培技术要点 棉花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 (一)生育期棉花从出苗到吐絮所需的天数,称为生育期。生育期长短,因品种、气候及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中熟陆地棉品种约130一140天。在优越的生产条件下,可促使棉花生长加快,发育提前。因此,创造适宜条件,满足棉花生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就能促进棉花早发,延长有效结铃期,从而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目的。 (二)生育时期在棉花整个生育过程中,共经历五个生育时期, 1.播种出苗期:播种一出苗,约需10一15天; 2.苗期:出苗一现蕾,约需40—45天; 3.蕾期:现蕾一开花,约需25—30天; 4.花铃期:开花一吐絮,约需50—60天; 5.吐絮期:吐絮一收花结束,30—70天不等。 二、棉花的生长发育 (一)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1.棉子发芽出苗过程棉花种子内部贮藏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棉子发芽一般需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吸水膨胀过程;二是贮藏物质分解分化过程;三是胚细胞生长、分化过程。种子吸水膨胀后,酶的活性逐渐加强,使子叶内的贮藏物质分解转化为可溶性的、较简单的物质,供胚吸收利用。胚吸收养分后,即开始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形成幼苗的不同器官。当胚根突破珠孔向外伸长达种子长度一半时,叫做发芽。发芽后,条件适宜,胚轴伸长为幼茎。幼茎起初弯曲呈弓背状,待顶破士后便很快伸直,并将子叶带出土面,当子叶平展时,叫做出苗。

2.棉子发芽出苗需要的条件温度棉花是喜温作物,棉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 0.5一12℃,适宜温度为28—30℃,最高温度为40—45℃。在临界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在昼夜平均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变温比恒温更有利于发芽。棉子出苗时对温度的要求比发芽高。试验表明,一般陆地棉品种出苗需要l60C以上,在16—32℃之间,随温度的升高出苗速度加快。水分棉子种皮厚而坚硬,种子内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棉子发芽需要吸收较多的水分,陆地棉为种子风干重的 61.6%。因此,棉子在播种前需要浸种,吸足水分,利于发芽出苗。棉子发芽出苗与土壤水分状况关系密切。一般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时,发芽率高,出苗快;若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4 5%时,则发芽率低,出苗慢。盐碱地棉田,在含盐量不超过0.25%一0.3%的范围内,土壤含盐量越高,棉子发芽出苗所需的土壤水分也越高。主要是降低盐分溶液浓度,有利于棉子吸水,发芽出苗。氧气棉子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要有充足的氧气,才能增强呼吸作用和酶的活动,将不可溶性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供发芽出苗需要。因此,要做好整地保墒工作,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播后松土,以满足棉子发芽出苗对氧气的需要。 (二)根及其生长棉花的根系为直根系,由主根、侧根、支根和根毛组成。棉花是深根作物,主根人土深,侧根分布广。主根入士深度可达2米以上。侧根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10—30厘米土层内,上层侧根扩展较长,一般可达60一100厘米,往下渐短,形成一个倒圆锥形的强大根系网。棉花主根生长速度是前期快,后期慢。现蕾前主根比茎生长快,主根长度约为茎高的4—5倍。现蕾后,棉株地上部分生长加快,侧根迅速增加,主根生长速度相对减慢。开花后,由于棉株地上部分生长旺盛,进入大量开花结铃期,主根生长速度缓慢。适宜棉花根系生长的条件是:土壤温度18—25℃,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 0%一70%,土壤酸碱度(pH值)6.5— 8.5,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疏松,土壤养分含量丰富。 (三)茎、枝及其生长棉花的主茎由节和节间组成,着生叶片的地方叫做节,节与节之间叫节间。节间的长短是衡量棉株生长是否稳健的一个重要指标,生长稳健的棉株,节间较短,徒长的棉株节间较长。茎的颜色生长前期呈绿色,以后随着茎秆逐渐生长、成熟,由下向上逐渐变为红色。主茎颜色经常作为田间诊断的指标。另外,主茎上着生茸毛,具有保护作用。还有油腺,油腺内有棉酚,有抵抗害虫作用。棉花主茎的生长速度,一般苗期生长缓慢,现蕾后逐渐加快,初花期生长最快,盛花期后又逐渐减慢。主茎生长快慢,受温度、水分、养分、光照等条件的影响。棉花的茎上有分枝。分校有果校和叶枝两种。果核能直接长出花蕾,开花结铃。时枝间接长出花蕾,开花结铃。棉花的茎枝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温度低于19℃时,果枝发育受抑制。温度高,水肥不当时,茎枝徒长。一般现蕾后,温度在25℃左右时,主茎每长一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实施组织方案

附件4: 丹参良种繁育研究与基地建设 实施方案 一、目标 1.建立丹参良种繁育基地,生产优质丹参种子种苗(以种子繁殖育苗为主,尚可芦头繁殖、切根繁殖育苗等;本基地采用种子育苗)供用。 2.建立丹参种子/种栽(如种子、芦头等)采集、检验、种子种苗(以种子繁殖育苗为主)标准及良种繁育标准操作规程(SOP)。 3.为丹参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课题),及其GAP基地认证检查提供相关科学实验依据。 二、建设内容 1.丹参优质种源地(指在丹参野生抚育区内选建的优质种源基地,以下简称“种源地”)共××亩。 2.丹参种子种苗(种子苗)良种繁育××亩、大棚×个,共××㎡;大田小拱棚×个,共××㎡;共建良种繁育基地××亩。 三、建设地点 贵州省修文县××镇(乡)××村……丹参GAP试验示范基地、贵州省××县××镇(乡)××村……丹参GAP示范推基地。 四、建设时间与具体安排 1.建设时间20××年×月~20××年×月。

2.时间安排 (1)20××年×~×月,完成丹参优质种源基地××亩。 (2)20××年×月~20××年×月,完成种子苗良种繁育大棚各×个,各××㎡。 五、人员与分工 1.技术负责人×××。 2.参加人员 ×××负责本项目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 ×××、×××……负责建立丹参种源地、育苗基地等良种繁育圃及具体田间管理和记录,并负责有关资料的总结编写; ×××负责QA工作。 六、丹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一)丹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模 为保持经试验研究选育出的优良栽培品种的纯度和生产性能,使生产的药材质量达到标准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栽培品种的更新和复壮,以防止退化,保持种性,满足生产上对于种植优良品种种子/种苗的需要,故应结合修文、××、××等基地公司的实际与发展需要,建立丹参的良种繁育基地。 选择适宜丹参生长的地域,建设地点应以就近原则,与种植基地在同一区域。应结合修文、××、××等基地丹参种植与发展需要,切实进行丹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并应重点作好丹参良种繁育基地的合理选择、环境质量检(监)测等工作。

辣椒种植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辣椒种植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国家切实关心农民利益的行动之一。我国农业比较落后,其主要原因是优良品种少,作为提高农业效益的品种改良措施不足。利用传统的杂交育种进行品种改良周期长,见效慢,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加快品种改良速度,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在农业生产上应用不断扩展,基因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成效显著。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和应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已经成为农业科技革命的强大推动力。农业生物技术不仅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在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环境、寻求替代能源等方面更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加速生物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与国外差距最小的领域。我国转基因稻和转基因棉花的研究和开发已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在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整体实力上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来自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基因是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基础,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带动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企业约有200家,正在研究的转基因植物种类达到47种,涉及各类基因103个。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现已推广到20多个国家,转基因抗虫棉花面积已占棉花总面积的40%,转基因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等400多个品种进入安全性评价阶

段,并有许多品种具备了产业化条件。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方面,开展了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和甜菜等作物转基因技术研究,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植株。专家分析认为,生物技术是未来农业经济和农产品竞争的重要领域,加快自主创新推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对于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一、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辣椒原产于南美和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地区及西印度群岛,在明朝末年传入我国,现成为人们喜爱的重要的辛香食料。在甘肃、陕西、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区栽培甚广,资源丰富。 辣椒是**乃至**州、**省的一大特色产业。2007年**州内**、**、**、**四县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其中**县种植面积达到20.2万亩,总产量2315万公斤,覆盖农户5.3万户、20多万人,种植**辣椒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辣椒由规模种植到实现产业化还有较大差距。主要障碍有两个方面:一是辣椒种性退化,严重影响规模效益。由于长期种植种性逐渐退化,加之品种混杂更加剧退化,抗疫病和病毒病的能力较差,亩产仅100公斤左右。辣椒个体大小、色泽差异明显,严重影响了外观质量,出口容易受阻,加之没有在食品生产上形成知名品牌,体现不出规模效益。二是缺乏高辣椒素和辣椒红色素含量的加工专用型品种,是辣椒产业效益最终不高的关键。辣椒中所含有的辣椒红色素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用色素,已被FAO、美、英、日、中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定为无限制性使

5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规划

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规划 1.项目背景及意义 茶树品种是茶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叶竞争是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品种优劣。用优良的品种去调整茶园品种结构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 油茶产业基地建设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规模经营型转变,建成具有试验、示范作用的食用油料林生产基地,极大提高油茶基地手产出规模和产出水平,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茶叶是信阳市政府确定的主导农业产业之一。建设万亩良种繁育基地是市里确定的茶产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信阳市茶资源开发建设的重要保障部分。长期以来,受诸多因素制约。因此依托信阳为河南省农业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发展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做大做强茶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非常紧迫。 2.项目概况 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分为茶叶良种繁育和油茶良种繁育基地两部分。选址分别是茶叶良种繁育基地在信阳市狮河区董家河乡、狮河港乡以及其他产茶乡镇,主要

建设内容为:调运信阳10号、龙井长叶、舒茶早、平阳特早等无性系良种茶苗3900万株。抽槽换土(深60cm以上,宽100cm)每层施入圈粪等有机肥4吨/亩。茶园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整修茶园道路20公里。新修水渠15公里。项目建设周期为5年。 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设置在商城县及狮河港、董家河三个地区。新建油茶林木良种生产繁育基地500亩,其中:优良新品种油茶采穗圃220亩、良种生产繁育圃180亩、优良品种收集保存区100亩(包括建设塑料大棚、炼苗荫棚(炼苗场)、修建生产道路、生产用房、实验检验室、库房、晒场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3. 项目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居民茶产品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整个茶产品市场需求呈现特色、优质和多元化的竞争态势。 有效利用现有宜林地资源。 油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农民易于接受,是富民的好树种,在低山丘陵适生区域,充分利用宜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切实强化良种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大力发展油茶林基地,更换部分耕地资源,缓解食用油料用地紧张和总量不足的状况。实现油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必

棉花的基本知识(精)

名字 拉丁语学名:Gossypium spp. 英语名字:cott on pla nt 科属 界:植物界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锦葵目 Malvales 科:锦葵科Malvaceae 属:棉属 Gossypium 历史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共同时代之前,棉纺织品 的使用传到了地中海地区。公元一世纪,阿拉伯商人将精美的细棉布带到了意大利和西班牙。大约9世纪的时候,摩尔人将棉花种植方法传到了西班牙。15世纪,棉花传入英国,然后 传入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 而其实中美洲原住民也早已懂得用棉花纺织衣服和毯子。16世纪西班牙人进入墨西哥 南部和尤卡坦半岛,发现当地植棉业已很发达,岛民将彩色棉纺成土布,做成当地人的服装。现在占世界棉花总产 90 %以上的棉种都原产于墨西哥的陆地棉。 中世纪棉花是欧州北部重要的进口物资,那里人自古以来习惯从羊身上获取羊毛,所以当听说棉花是种植出来的,还以为棉花来自一种特别的羊,这种羊是从树上长出来的,所以德语里面的棉花一词直译是树羊毛”。 简述 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绝大多数亚热带国家都有生产。在热带地区可长到 6公尺(20呎)高,一般为1~2公尺(4~6呎)。花朵乳白色,开花後不久转成深红色後凋谢,留下绿色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白色带黄的,长约2~4公分(0.75~1.5吋), 含纤维素约87~90 %,水5~8 %,其他物质4~6 %。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以前,我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我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其种 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根据纤维的长度和外观,棉花可分成3大类:第一类纤维细 长(长度在2.5~6.5公分〔1~2.5吋〕范围内)、有光泽、包括品质极佳的海岛棉、埃及棉和比马棉等。长绒棉产量低,费工多,价格昂贵,主要用於高级纱布和针织品。第二类包括一般的中等长度的棉花,例如美国陆地棉,长度约 1.3~3.3公分(0.5~1.3吋)。第三类为纤维 粗短的棉花,长度约 1~2.5公分(0.375~1吋),用来制造棉毯和价格低廉的织物,或与其他纤维混纺。 棉花在棉铃裂开後采摘。若用机器摘棉,通常先用化学方法去掉叶子,并促使棉铃同时 开裂。轧棉机将纤维从棉籽上剥下,经过清棉和梳棉工序纤维集结成松软绳状,在牵伸作用下

棉花优势区域规划

附件6: 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年) 我国是棉花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也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棉花生产对于保障我国棉花供给、支撑纺织工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纺织工业发展迅速,棉花需求持续增长,同时棉花发展受耕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制约日益严重。为适应新形势,切实稳定棉花生产,保障棉花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经验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棉花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实施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优势区域建设投资力度,各级农业部门强化生产指导和科技服务,各地政府利用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引导纺织加工企业向优势区域转移,棉花优势产业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主要成效 1.生产布局更加集中。2005-2007年期间,三大棉区植棉面积占全国99.85%,比2002年提高0.25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冀、鲁、豫、晋、陕、津、苏、皖、湘、鄂、赣、新、甘等13个省区。10万亩以上(兵团5万亩以上)的大县面积占全国比例

为80.9%。其中,河北省10万亩以上的大县面积比例达到87.5%,比2002年提高9.5个百分点,形成了冀中南黑龙港流域优势区域;山东省10万亩以上的大县面积比例达到91.8%,比2002年提高6.8个百分点,形成了鲁西南、鲁西北和鲁北三大优势区域;新疆10万亩以上(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万亩以上的团场)的大县面积达到85.7%,比2002年提高9.7个百分点,形成了环塔里木盆地绿洲腹地的南疆优势区域和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的北疆优势区域。 2.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03-2007年,我国棉花平均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为8282万亩、77公斤/亩、641万吨,比《规划》实施前三年(2000-2002年,下同)分别增加1459万亩、5.5公斤/亩、155万吨,增幅分别达到21.4%、7.7%、31.8%。其中,新疆2003-2007年棉花平均种植面积2046万亩、单产108公斤/亩、总产224万吨,比《规划》实施前三年分别增长32.6%、13.4%、52.7%。 3.纤维品质明显改善。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优质棉基地县主栽品种纤维品质检测,2004-2007年纤维长度、比强度、纺纱均匀指数分别比《规划》发布前的2001-2002年平均提高了0.2mm、0.4cN/tex、0.8。此外,我国已经选育出一批具有纤维长度在30mm以上、断裂比强度在31cN/tex以上的陆地中长绒棉花新品种,并示范推广200多万亩,使我国棉花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

关于棉花种植 一、棉花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棉花原产于热带,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它是沿淮淮北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由于春秋两季干旱,冬季温度低,夏季雨水集中,地下水位高,易受渍涝,同时土壤肥力偏低,基本上是一年一熟,冬季休闲耕作制,但近年来由于各级党政和农民重视,植棉技术水平提高,棉花产量由过去单产几十斤,逐渐提高到一百多斤,但潜力仍然很大。并且向麦(油)棉一年两熟制发展。 棉花是喜温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温霜冻,怕阴雨渍涝,怕干旱高,怕病虫危害,有"棉花从小是个病汉子、长大是个药罐子、到老变成钱串子"之说。 棉花全生育期早熟品种170-180天,中熟品种需180-200天,晚熟品种大于200天;一生需要≥10℃的活动积温,早熟品种需3300-3500℃,中熟品种需3500--3900℃,晚熟品种需3900℃以上;一生需降水量450-650公厘。而沿淮淮北从4月11日播种到10月31日停止生长,共205天,≥10℃的活动积温3450℃,降水量668公厘。由此看来,降水量是足足有余,但各月分配不均,有干旱渍涝危害。春季种早、中熟品种和麦茬棉种早熟品种,生长期天数和≥10℃的活动积温都够用,但晚熟品种生长期天数和≥10℃的活动积温就略感不足,若遇春秋温偏低或播种稍迟就明显不足 ①温度: 棉花在整个生育期中,要求较多的热量,在土壤水分适宜时(土壤湿度 18-22%),棉花在日平均气温10-12℃即可开始发芽出苗,最适宜温度在 25-30℃,超过40℃不利,以土壤温度15℃,有5-7个晴天播种为宜。若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土壤水分适宜条件下,出苗只需4-7天。若温度低出苗缓慢,易染病害,甚至引起烂种现象。如果气温低于15℃,又多连阴雨,对幼苗生长不利。当地面温度降到3-6℃时部分叶子受冻害;降到1-2℃,植株部分或全部冻死。沿淮淮北地区4月上中旬常有低温或霜冻危害,晚霜最迟在4月16日结束,历年4月中旬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3.8℃,地面极端最低达零下4.1℃,因此,棉花在幼苗生长期间,必须密切注意低温霜冻的危害。 棉花出土生长速度与温度有关,在幼苗16-18℃时10-15天开始长出第一片真叶,25℃时只需7-10天,14℃时需20多天。棉花进入现蕾期以后,温度高,现蕾又快又多,最低温度不低19℃,现蕾初花期气温以25-30℃最为适宜,在25℃以上有利于生长发育。开花至吐絮生物学最低温度是15-18℃,吐絮期温度以20-30℃较合适,低于20℃成熟期后推,低于15℃光合作用和有机物质转运受阻,并影响棉花纤维质量。这个时期温度日较差大对促进早熟有利。沿淮淮北5月上旬后期及以后日平均气温都高于18℃,最低气温都在0℃以上,6月份均在24-27℃,因此,5-6月份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在吐絮期要求天暖,昼夜温差大,气温在25℃左右,有利于吐絮,若气温低于12℃或高于40℃都会引起棉桃脱落。 ②水分:棉花是直根,有较发达的根系,具有一定抗旱能力,但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棉花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当种子吸收相当自身重量近一倍水分时即可膨胀发芽,播种要求田间持水量65%-80%对出苗有利。干旱时影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着力提升我公司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增强酉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良种培育和生产技术水平,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助推青花椒种植产业化建设,促进酉阳县域经济进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强基础、提能力、促发展、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下简称标准化基地),引导科技要素和现代生产经营要素向农村一线集聚,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二)功能定位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围绕特色农作物、林业、畜禽、水产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优良新品种的选育繁育技术研究,建立新品种中试与示范基地,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突出新品种、新组合的应用,配套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标准化示范,促进农业产业生产技术的升级。(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粮食、甘蔗、桑蚕、木薯、香蕉、柑橘、葡萄、油茶、罗非鱼、奶水牛等农业产业,建立30家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5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增强科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扶持一批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农业企业,建设良种培育中心,加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攻克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和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示范带动性强的种、养以及加工标准化基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快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要加强在政府引导推动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的协调和管理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扶持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形成合力。 (二)坚持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既要根据产业的特点和科技需求进行统筹设计,统一规划,分期、分批组织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也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建设。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 二、申报单位及负责人 **** 三、项目执行单位及法定代表人 ***** 四、项目承建单位及法定代表人 ***** 五、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六、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 第二节承建单位概况 **** 第三节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十六大会议精神,十六大五中全会精神

2、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省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2010年)》 6、《****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7、《****市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 8、《****市土地志》; 9、《****市****区区志》; 10、《****市****区土壤志》; 11、《****市****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 12、****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13、农业气象资料; 14、农业水利资料; 二、研究范围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2、产品市场预测 3、项目设计方案 4、项目技术方案

5、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 6、项目实施进度 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8、效益分析 第四节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区境内。大豆原原种基地确定在****区吉泰办事处新源村,水稻原原种基地建设在****区新华乡新华村;大豆原种扩繁基地确定在****区兴福乡,水稻原种扩繁基地选定在****区太平川镇。 二、建设规模 建现代农业园区良种繁育基地11435亩,其中:大豆原原种繁育基地300亩,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135亩;大豆原种扩繁基地5000亩,水稻原种扩繁基地6000亩。 三、产品方案 年可生产优质大豆、水稻种子414.3万公斤,其中:年产大豆原原种7.5万公斤;水稻原原种6.8万公斤;大豆原种100万公斤;水稻原种300万公斤。 四、项目建设内容 1、原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内容

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栽培育种 棉花高产栽培,要根据棉花的生长发育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合理化学调控等,从而达到苗期壮苗早发,蕾期稳长增蕾,花铃期增蕾保铃,吐絮期早熟不衰,使棉花获得优质高产。 1 苗期管理 1.1 适时放苗棉花出苗达80.0%以上时,及时放苗是保证苗全苗壮的关键。放苗的原则是放绿不放黄,在棉花子叶由黄变绿时及时破孔(孔直径4~5 cm)放苗。过早或过晚,易抽干死苗或灼伤或形成高脚苗,不利于培育壮苗。 1.2 查苗补苗、间苗、定苗生产上,因土壤、气候、种子、播种质量等多种因素,造成缺苗断垄,或出苗不齐等现象。必须尽早查苗补种。在棉苗缺苗20.0%时应采取催芽补种的办法,20.0%以下采用芽苗移栽(移稠补稀)的办法。 1.3 肥水调控棉花苗期需肥量较少占总量的5.0%。土质肥沃,底肥已增施氮肥的及壮苗和旺苗棉田,苗期可不追施氮肥。土壤墒情差的旱薄、盐碱地和未施基肥的棉田应根据苗情施好苗肥,应早施、轻施速效氮肥,追施尿素45.00~75 .00 kg/hm2。 1.4 中耕松土苗期中耕不仅能破除板结,清除杂草,减少蒸发与病虫危害,促进棉苗根系发育,达到壮苗,促使早发。一般苗期应结合天气情况中耕2~3次,棉苗现行时,浅中耕3~5 cm,以后逐渐中耕深度达8~10 cm。天旱时应浅锄保墒,降雨较多时,应深锄放墒增温。 1.5 早期防治病虫害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褐(纹)斑病等;虫害主要有棉蚜、地老虎、盲椿象、蓟马等。防治苗期病害,可选用多菌灵、农用链霉素、乙蒜素、高锰酸钾其中2种喷施,混合叶面肥喷施,效果理想。 2 蕾期管理 2.1 增施发棵搭架肥地力肥沃、底肥足、生长旺盛的棉田,可不追肥或少追肥。对底肥不足、长势弱的棉田,应早施蕾肥,并适当施入速效氮肥如尿素120.00~225.00 kg/ hm2;肥料种类上,氮肥、钾肥一起施;适量喷施硼肥;提倡施用优质复合肥。 2.2 灌溉排水、中耕培土棉株进入蕾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加快,对水分要求增多,但只能轻灌,最好隔行沟灌,保证10~30 cm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0%。如蕾期降雨较多,要注意保持田间排水畅通,以免引起根系生长不良。 2.3 早去叶枝叶枝不能直接开花结铃,营养体大,消耗养料多、影响田间通透性。正常密度的棉田,棉花去叶枝适宜时间,应在第1果枝与叶枝可以区分时,将第1果枝以下叶枝全部去掉,保留主茎叶。对缺苗处、地头、边行,每株也可保留1~2个叶枝,以利用空间和边行优势。 2.4 病虫防治、化学调控此期主要病害为枯萎病、黄萎病,在盛发期,适宜药剂为用70.0%的甲基托布津500~1 500倍液、多菌灵1 000倍液、或1.0%~2.0%的碳铵水进行灌根,对控制促进病株恢复生长有明显作用。虫害为棉铃虫、蚜虫等。用75.0%拉维因可湿性粉剂300 g/km2、2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6.00 kg/ km2、或20.0%灭多威乳油900 mL 或2.5%功夫乳油600 mL,进行叶面喷施。 2.5 适时揭膜一般棉田宜在棉株盛蕾期进行揭膜。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棉田湿度大时可适当提前揭膜为宜, 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师树旺 (河北省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磁县 056500 ) 摘 要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特点,因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技术,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棉花;高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 562 文献标志码 B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Cott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hi Shuwa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tton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because seedlings of local conditions, adopt a differen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cott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o improve crop yields and improve quality purposes. Keywords cotton; yield; technology 作者简介:师树旺(1978-),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农林生物技术教学 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1-04-17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为了搞好2018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项目-永定区永嘉龙湖休闲农场示范基地,我农场围绕特色台湾水果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结合本基地实际,制定如下建设方案: 一、基本情况 永嘉农场位于峰市镇忠信村龙湖库区。针对永定龙湖常年气候温和,冬短无严寒,夏长无酷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是65平方公里龙湖大水体的调节作用,使得湖面周边坡地在冬季温度升高2-3℃,为发展台湾特色果业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 二、建设内容及预期目标 1.新品种引进示范两个:红心火龙果和香水莲雾; 2.示范推广火龙果立柱式供养种植,改变传统水泥柱和搭架种植; 使用立柱式供养种植工艺,采用塑料管做支柱、铁圈架做固定盘、打孔管柱中灌满有机肥和牡蛎壳粉种植,这种种植新工艺可以让火龙果在室内种植,同时改变火龙果养分吸收,不仅仅依靠于土壤,还可以从立柱中供养吸收,立柱中的肥力供应者之一的牡蛎壳以无机物为主,还含有少量有机物,无机物主要含碳酸钙,含80~95%、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硅、铁、锰、磷、钾、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以及氧化物,和有机肥一起慢慢分解,长期供应养分,保证挂更多的果的养分吸收和品质保证。火龙果预期年批次达到8次,亩产量达到2000斤,亩产值2万元。 3.示范推广生物有机肥的制作以及水肥一体化的使用; 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是变废为宝资源再利用项目,利用死亡的动物尸体(鱼或牛蛙)放置化尸池,加以有机立花菌菌种打氧浸泡,扩散菌群需喂以豆浆红糖等营养(红糖1:豆浆1:水6),把动物的肉质蛋白质分解获取氨基酸液肥,以适当比例兑水浇灌农作物,此为特等生物有机肥;或利用硝化菌群,分解土壤中的硝酸盐,固氮,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健康状况;或利用木霉菌,防治各类植物的土传病害,不仅能够防病还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营养利用效率,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修复农化环境污染等功能;或利用放线菌,防治根瘤线虫,抑制镰刀菌等有害菌的生长,预防根腐病,萎凋病,白纹羽病,灰霉病,软腐病,露菌病,黑斑病,炭

2013年棉花超高产项目申报书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无棣县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承担单位:无棣县农业局 项目负责人:牛建生 项目联系人:赵国亮 联系电话:0543-6321230 重点推广地区:无棣县佘家镇 二○一三年六月

申报项目信息表 项目名称无棣县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 项目承担单位 名称无棣县农业局 单位所在地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 通讯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中心大街10号邮编 251900 单位类别 □ √推广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 □企业□合作组织 代码单位主管部门无棣县人民政府 其他主要参加单位序号单位名称 1 无棣县财政局 2 无棣县佘家镇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 姓名牛建生性别□√男□女出生年月 1963年 10月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联系电话0543-6337099 E-mail Wdnyj@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6088951.html, 课题组人数30人高级5人中级25人初级人其他人起始时间2013年 1月终止时间2013年 12月 所属技术领域□ √种植业□畜牧□农机□水产□林业□水利 主要推广内容(200字以内) 1、选优良品种,用优质种子。选用产量潜力大的德杂1号(杂交) 和鲁棉研37号(常规),全部为达标脱绒包衣种子。2、秋冬深耕, 培肥地力。耕深35cm左右。亩施优质土杂肥3-4吨,氮磷钾复合肥 20公斤。3、适期播种,规范化种植。在4月20-30日播种。4、科 学化控,塑合理株型。视棉长势于6月下旬、7月上、中、下分别亩 喷缩节胺0.5-1克、1-1.5克、1.5-2克、2-3克,最终株高1 米左右。5、合理施肥,稳健生长。亩施人工合成纯N12.5-15公斤、 P2O5~3-9公斤、K2O4.5-7.5公斤,氮肥基施40%,追施60%,磷肥 基肥,钾肥基施追施各半。6、中耕培土,抗旱防涝。盛蕾期结合深 中耕、破膜、锄草和培土一并进行。7、综合防治病虫害。 产学研联合□ √是□否 经费预算省财政拨款30万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