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调查方法其中作业

社会调查方法其中作业

社会调查方法其中作业
社会调查方法其中作业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期中作业

小组成员:蒋尧王超陈飞王杰

媒介暴力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被认为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频繁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分析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和原因,积极采取对策预防大学生犯罪, 是高校和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研究假设:大众传播媒介中的暴力内容对大学生犯罪有很大的影响

定义:在实际研究中,媒介暴力多指电影、电视、电子游戏、互联网等影像媒

介中的暴力,而更多地集中于电视暴力

测量工具及相关的理论:对于媒介暴力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主要采用的测量

工具是定类测量,主要的测量工具是暴力指数:为了方便地测量和比较暴力节目的程度,葛伯纳在他的文化指标研究中设计了暴力指数。暴力指数由三种直接观察的资料组合而成:暴力的普及率、暴力比例和暴力角色。普及率为包含暴力节目所占的百分比:暴力比例是在一段时间内节目中出现暴力行为的次数,它用于测量每小时暴力出现的次数或每个节目暴力出现的次数;暴力角色是暴力的实施者或受害者的角色描述,它用于测量某一节目中暴力角色所占所有角色的比例,或暴力受害人角色所占的比例。

相关的理论:

1塔尔德的研究。法国犯罪社会学家塔尔德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个发明、模仿、冲突和适应的循环过程,犯罪和其他各种社会活动一样,是受范例影响下才做出来的。在对犯罪以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中,塔尔德提出了著名的模仿规律, 将犯罪解释为模仿的产物。塔尔德认为,犯罪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这种犯罪学习的具体形式和机制,就是模仿。学习犯罪的过程,可能是对已有的犯罪行为方式的有意识的模仿, 也可能是已有的犯罪方式对人们产生无意识暗示的结果传媒中的信息异常丰富但纷乱繁杂, 其中包括大量有关犯罪的内容。根据模仿规律,传媒恰好成为犯罪模仿的重要对象。对于这一点, 美国的犯罪学家艾伯特.班都拉和丹尼尔.格拉泽都有相关论述。班都拉认为犯罪行为,尤其是暴力行为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并指出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格拉泽指出犯罪学习不仅可以发生在直接的亲密交往中, 也可以发生在对犯罪榜样的间接的认同中,并不认识的、也没有直接交往过的犯罪人的行为, 如在宣传媒介中报道的犯罪形象, 也会成为别人学习犯罪的榜样。这两种观点都指出可以通过媒体学习犯罪。媒体具有极强的暗示性感染性和权威性, 非常容易诱发盲从行为。事实证明,有相当数量的犯罪确是通过模仿媒体完成的。对犯罪的模仿,便造成了犯罪的传播。由于当今传媒无所不在无处不及的强大渗透力及惊人的传播速度, 大众传媒已成为犯罪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2美国相关机构和学者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主的研究者对媒介暴力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研究,包括60年代末的美国国家暴力起因与防治委员会的研究、70年代的美国公共卫生局长报告以及80年代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的报告等.以发现媒介暴力的效果及其原因。至60年代到80年代,关于媒介暴力的行为效果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大型研究如美国国家暴力起凶与防治委员会的研

究、美国公共卫生局长报告和美同国家心理卫生报告等均动员广大批科学家探讨媒介暴力影响问题,形成几种间定的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模式:其模式因方法不同而不同。常用的方法包括:实验室实验、田野实验、相关调查、纵员向组研究、自然实验和元分析研究等。仅在大型研究中,常常同时采用几种方法米研究媒介暴力的效果。在美国90年代的暴力研究中,暴力定义变得较为宽泛。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传播政策研究中心自1995年起每年进行一次全国大众媒介的暴力监测,其暴力包括运动暴力、滑稽暴力、话暴力,任何能导致身体伤害的行为,无论是故意的还是非故意的,无论是伤害自己还是伤害他人,均为暴力。暴力监测项目也比较注意暴力的性质,因为“如果节目中没有暴力的话,我们就再也看不到历史上那样优秀的电影电视节目了,如《美女与野兽》、《狮于王》、《半德勒名单》等”。在监测中,研究者要根据暴力动作的上下文来判断暴力是否有必要采用,是否是为了暴力而暴力。

3施拉姆的儿童电视研究。著名的传播学家施拉姆的报告《儿童生活中的电视》。应该指出这不是一个专门针对媒介暴力的研究报告,但其中的一些结论与方法对以后的研究有一定影响。在60年代初,传播学理论的变化(从子弹论到个人差异论)直接影响厂施拉姆的研究。在电视是否能直接产生儿童的侵犯性行为问题上,施拉姆的态度是比较保守的。他认为,电视并非是导致儿童侵犯性行为的主要因素,仅仅是促因。儿童看了电视发生侵犯性行为常常是因为将虚构的世界规则与真实世界的规则相混合。比如拿毛玻璃用火烤,只不过将电视世界的事情在真实世界里检验一下。当然,研究也发现,有些喜欢看暴力节目的儿童更容易记住暴力内容,但是,他说明,电视不直接造成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复杂行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儿童生活本身有缺陷,比如经常是家庭破碎或被朋友遗弃的儿童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施拉姆所使用的理论是个人差异理论,但重点是社会关系和社会范畴的理论。在他看来,社会范畴变量如年龄、性别、出身、社会阶层等决定了儿童如何使用电视,也决定了电视如何影响儿童。社会关系比社会范畴能更多地解释儿童如何受电视的影响.如不良的亲子关系能促使中产阶级儿童沉迷于电视等。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施拉姆不关心电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只关心什么样的儿童用电视做了什么,研究儿童为什么喜欢一定的内容,以及儿童是否将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相区别:当然,这具中带有很强的预设

4美国国家暴力起因与防治委员会的暴力研究。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国国家暴力起阅与防治委员会开始了媒介暴力的大型研究,共出版15篇报告,其中《暴力与媒介》中的第三部分是关于电视娱乐内容与暴力研究,内容包括:(1)黄金时间行目中描述暴力的内容分析;(2)有关美国人的暴力经验的全国性调查。研究者的日标是将现实生活中暴力和电视中的暴力进行比较,以评估电视描述的正确性如何。内容分析发现:两年的黄金时段电视娱乐方日中无满了暴力。大约80%以上的节目包含—次或两次以上的暴力事件。研究者将娱乐节目分为三类,第一类犯罪一西部一冒险节目是包含暴力最多的当口,.6%节目包含暴力。第二类为卡通节目,包含暴力的柯目也高达93.5%o,第三类喜剧节目包含的暴力最少,但也达历66.3%。研究者分析了183个节目,统计有1215个暴力冲突被展现;在455个主要人物中,241人是偏好暴力的,研究者对内容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指出电视娱乐节目表达中的暴力规则,包括:(1)未婚中年男性较暴力;(2) 非白人和外国人较白入容易发生暴力行为;(3)与陌生入近身接触的危险件最大;陌生人也比家人与朋友较易产生暴力;(4)在暴力

事件小,非白人或中年人较易被乐;(5)执法人员与暴力分子一样暴力;(6)剧情发生在历史或现代充满了暴力,但是未来的时空中则包含更多的暴力;(7)暴力致死,肉体上之伤害通常不引起太大的痛苦;(8)暴力的目击者通常不阻止暴力的发生;(9)牵涉暴力事件者通常不用担心刑罚的问题;(10)好人常使用暴力,因为那是合法及有效达到目标的方法;好人与坏人使用暴力的机会一样多。研究者总结说,暴力是电视娱乐节目的主要特色。在电视节目中,暴力被描述成解决冲突和达到个人目的的有效方法。正面人物也可使用暴力成功地达到日标。使用暴力通常不用担心受到惩罚.而其它解决冲突的方法——如妥协、辩解、和解都是无效的。委员会同时进行了有关暴力经验的全国性调查。全国性调查包含两个基本假设。其一,电视世界与真实世界中的暴力是不同的,电视扭曲了真实世界中的暴力。其二,经历过和没经历过暴力事件的人,受电视暴力的影响可能有很大差异。调查结果证实了第一个假设。电视暴力与现实暴力的比较说明,电视暴力并未正确反映真实世界中的暴力。首先,电视夸大了一般人直接参与暴力的机会;其次,在真实生活中行使暴力必须是合法的,但是电视中充满了不合法的暴力;此外,电视暴力多使用武器,而绝大多数的美国人根本就未经验过如此严重的暴力行为。但电视暴力暗示的这种规范,将有可能影响到人们对暴力的看法。

在校大学生犯罪的现状

1、犯罪现象越来越突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的扩招增容、入学门槛的降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形势的严峻等,使大学生这个高智能的群体日益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人群。

2、暴力型案件逐渐增多。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中的暴力案件频繁发生,且其规模、范围、性质以及后果都有扩大蔓延和恶化的趋势,大学生犯罪已由过去的一般性偷盗、打架斗殴和流氓滋扰发展成为杀人、抢劫、强奸、绑架、投毒等恶性暴力行为,并表现出野蛮、凶

残、疯狂报复的特点。

3、犯罪手段日益“高智能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人们在越来越多地享受高科技给社会带来财富和利益的同时,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高智能性犯罪的行为也越来越多。

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危害

1、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一旦发生在校大学生犯罪事

件,必然给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恐惧,使学生家长对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担忧,也必然会引起社会对学校的安全工作产生怀疑。无论事件处理多么圆满,给学校声誉造成的影响将是无法挽回的。

2、给学生心理、生理造成极大伤害。在校大学生,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

都还处于发育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受到犯罪刺激和伤害,会使他们对人生、社会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使他们对社会变得冷漠无情,最终因对社会憎恨而走上反社会的犯罪道路。

3、犯罪人走上了犯罪道路,也害了自己。犯罪人触犯了刑法而被追究刑

事责任。这些被判刑的学生不但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他们的人生道路从此发生了改变,在他们的人生中多了一个抹不去的污点,对他们以后的成长、生活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在校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分析

1、主观因素。当代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不注重学习,忽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缺乏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使有些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怀疑,以至于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感到渺茫,致使他们胆敢以身试法,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客观因素。从大学生犯罪的观因素看,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目前,我国正处在巩固市场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市场经济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市场经济建设给社会注入了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和终身教师,因此,大学生走什么样的道路,如何成长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庭教育方法的失当也严重妨碍子女正常的发育成长。

(3)学校环境因素。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生源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良莠参半,整体素质下降学校教育管理难度陡增。

在校大学生犯罪的防治对策

1、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许多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就没有了理想,失去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产生迷茫感和失落感,从而导致心理问题和疾病,走向犯罪。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大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树立崇高的理和人生奋斗目标。

2、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是家长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掌握孩子在校的表现,并及时反馈状况,以利于学校和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二是家长平时要注意小节,言谈举止要检点,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途径主要是长期的潜移默化。

3、强化校园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状况如何、文化底蕴如何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强化校园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随着大学生们心理负担和价值取向的变化,我国大学生犯罪现象正同社会上的犯罪现象相呼应,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犯罪已成了人们值得关注一大社会问题,如何让象牙塔再成为圣洁无瑕的知识殿堂更是值得人们深思

研究结论

结论一:媒介暴力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改变有重要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媒介传播内容都对大学生的现代有积极的影响,媒介暴力产生的影响是大学生一些行为方式发生改变甚至导致犯罪

结论二:向一媒介的不同类内容可能对大学生产生不向影响。不问媒介的同类内容可能对大学生有相同的影响,因此,在媒介与大学生犯罪的研究中,仅仅注意媒介种类的差异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媒介内容因素的影响,并且要考虑媒介内容因素与媒介种类之间复杂的相关关系。

回顾现有的同类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研究的主题上面,研究者多关注的是电视中的暴力内容对受众的影响,而且多关注的是对儿童的影响,但是与儿童相比,

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媒介判断能力及自制能力,大众传播媒介中的暴力内容对于他们的影响不一定比儿童的大,而且他们的研究并没有很好的适应时代的变化,当代影响大学生暴力犯罪的不仅仅是大众传播媒介中的电视,网络已经成为了新型的传播媒介,而且网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大学生犯罪的可能性,因为大学生获得暴力内容的机会正在逐渐增加,暴力内容的来源更加的方便,客观上诱导了大学生犯罪,但是这些在前人的研究中并没有很好的提到,这些都对我们研究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大学生犯罪的影响提供了许多的发挥空间,但是我们的研究也有一些问题,将会导致研究的误差,比如说大学生不可能只收到网络媒介暴力的单一的影响,还受到电视、书籍、广播等中间的暴力的影响,而在研究中我们常常会无意之中将其归结为网络暴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2002年

[2]孙恺悦.大众传播媒介对犯罪的影响,声屏世界,2004年5月

[3]柳新荫. 论大众传播媒介与犯罪的传播,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年7月

[4] 李岩. 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12月

第17卷第5期

[5]胡钰. 浅析大众传播媒介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2001年增1

期第17卷

[6] 石亮. 略论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山西誉官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1年9月第3期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第三讲 笔记整理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建构 一.社会研究的层次与角度 岩石(片) 社会是一个 网 个人的层次 群体(集体)的层次 社会的层次社会结构的层次 文化的层次 看成 宏观有机整体(历史文化的角度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一)社会研究 微观(微观与宏观矛盾) (二)社会整体与个体 区别/联系 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不能抹杀任意一方 二.社会理论的构建 (一)理论的功能:1.指导研究的方面 2.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状况 3.解释现象之间的关系 4.预测事物的未来以及未来的现象(历史决定你的现在,现在决定你的未来) 理论的特性:1.抽象性 2.必须主题化,论点前后一致 3.与历史统一 4.解释性 解释范围广 好的理论解释精确 结构简单 (二)理论的层次:1.宏观理论(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 2.微观理论三者镶嵌在一起 3.中观理论 三.理论构建的要素 (一)概念:1.实体概念(可直接观察到) 2.非实体性概念(例:智力、情商、文化、尊重) (世界上抽象程度最高的三个概念:物质、精神、上帝)

(二)变量:概念的一种类型 变量之间的关系:a、因果关系(指标、操作化) b、相互关系(正相关、负相关) c、虚无关系 (三)命题与假设(陈述与形式) a、公理(不言自明) 命题的类型b、定理(被经验检验) c、经验概括和假设(为了得到逻辑或经验的结论做实验性的假设) 形式:a、函数式的陈述y=f(x) b、条件式陈述 假设c、差异式的陈述A组/B组 作用:指导研究、逻辑推导、发展理论 四、科学理论的构建过程 第一阶段:归纳法六经注我个别一般 第二阶段; 演绎法我注六经一般个别

第三讲:社会研究设计 一.基本要求:1.目标明确 2.最好的手段、方法 个人与个人 人个人与集体 集体与集体 为什么要研究 如何实现 二.基本目的:1.探索议题 2.描述情况、事件 3.解释 三.社会研究的内容:1.状态(客观指标) 2.意向性(主管意志:态度、观念、个性、偏好、倾向性) 3.态度(行为) 横剖研究:一段时间内对不同变量的研究 宏观研究 纵贯研究:长时间内对同一个主观变量进行研究四.社会研究的方法 微观研究:某一阶段采用的具体方法 定量方法 统计调查 定性方法 实验法 文献法

社会调查方法形成性作业三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 110062 课程名称社会调查方法(专)评阅教师 第二次任务 共三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多段抽样适用于范围小、总体对象较少的社会调查。() 2、调查样本的规模越大越好。() 3、要求样本的抽取具有随机性的抽样方法统称为概率抽样。() 4、是否有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零点(绝对零点)存在,是定比测量与定距测量的唯一 区别。() 5、社会调查问卷中用的最多的一种量表形式是语义差异量表。()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 A. 定额抽样 B. 判断抽样 C. 偶遇抽样 D. 雪球抽样 2、()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元素的名单。 A. 抽样单位 B. 抽样值 C. 抽样框 D. 抽样水平 3、下述哪种测量所得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的乘除运算的()。 A. 定比测量 B. 定距测量 C. 定序测量 D. 定类测量 4、抽样设计的原则是()。 A. 目的性 B. 可测性 C. 可行性 D. 经济性 5、测量的要素包括:()。 A. 测量主体 B. 测量内容 C. 测量法则 D. 数字和符号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效度 3、开放式问题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选用分层抽样?什么情况下则应选用整群抽样? 2、问卷设计中,对问题的语言表达和提问的方式有哪些常用的规则?

作答结果: 完成日期: 得分: 评语: 评阅时间: 课程名称:社会调查方法(专)第二次任务评阅教师: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作业与答案

3. 请简述社会调查的概念与类型,并举例。(教材第一章,课件第1-2讲) 答:社会调查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 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调查划分为不同类型。按社会调查的性质或应用领域划分,有如下六种:(1)行政统计调 查(2)生活状况调查(3)社会问题调查(4)市场调查(5)民意调查(6)研究性调查(举例略) 4.结合实例说明社会调查的作用。(教材第一章,课件第1-2讲) (1)描述状况了解和描述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了解某种现象,是研究该现象的基础。将某种现象的现状通过某些指标或者变量表示并描述出来。(2)解释原因解释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预先假设,然后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分析和现象相关的因素,推断造成该现象的原因。(3)预测趋势通过某个现象在时间维度上的表现和规律,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举例略) 5.请简述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教材第一章,课件第1-2讲) 社会调查已经形成一套系统的比较固定的程序:(1)选题阶段:(2)准备阶段(3)实施阶段(4)分析阶段(5)总结阶段 6.请简述调查课题选题的重要性 “选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选择一个恰当的调查课题对于 整个调查工作和调查过程具有以下四点意义:(1)决定调查的方向(2)体现调查的水平(3)制约调查的 过程(4)影响调查的质量 7、结合自己的兴趣或生活、工作实际,选择一个合适的调查课题(本作业务必请大家认真思考,后面的作 业还要用到)。(教材第二章,课件第3-4讲) 答:就目前我的工作而言,我选择的调查课题是:“小区业主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 8、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应注意什么?试举两个常见的描述性调查的例子。 答: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应当注意:1、描述的准确性,描述的准确性是指对社会现象的分布情况,基本特征等都要做出定量的和精确的描述与说明。2、描述的概况性,概括性的要求是指调查结果所描述的不应当是个别的或片面的,而应当是能反映出总体及各个组成部分一般状况的普遍现象,或者说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应能够反映出总体的水平和趋势。 常见的描述性调查有:老年保障,中国社会的离婚现象等 9、确定上一章你所选定的调查课题中的分析单位,并为这一课题设计一套具体的方案。(教材第三章,课件第5讲) 答:我选的调查课题是“小区业主对物业的服务满意度”,它的分析单位是群体。 实施方案: 1、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业主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发现物业服务上的不足之处,提升服务水平 2、调查的内容:走访每一户,做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业主对小区安保、清洁、绿化、机电维修服务等服务的满意度, 3、调查范围是整个小区,调查对象是小区内业主、住户,分析单位是群体。 4、调查采用定额抽样法, 5、小区内共有1000户住户。调查分为两个组,每组五百户人家,每一组有两个管理员与一名保安人员组成。培训一天,调查四天。调查后作出统计和数据分析,总共用时一个星期。 6、得出调查结果,针对物业服务不足之处,对相关人员提出整改方案提升服务水平。 正确答案: 分析单位(个人、群体、组织、社区)一项具体方案,应当包括下述几方面的内容:(1)说明调查课题的目的与意义(2)说明调查的内容(3)说明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4)说明调查的理论假设(5)说明抽样方案(6)说明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7)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8)确定调查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10.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受什么因素影响?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第一;第二,系统性;第三;第 四,实证性;第五。 3、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主要是、人口 和;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主要是个人、、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等。 4、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其理论基础有和。 5、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和_____。 6、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选择测量指标、。 7、根据抽取对象的具体方式,抽样可以归纳为与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社会调查研究 2、因果关系 3、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4、概率抽样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类型?

2、什么是概念间的相关关系? 3、抽样的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共26分) 1、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10分) 2、如何制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总体方案?(10分) 3、怎样检验测量的信度?(6分)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测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问卷调查方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问卷调查的关键工作是____________。 3、一般访谈是指访谈时要有一套完整的____________,访谈人只需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即可,无须探讨式的相互商洽。 4、深度访谈是希望通过访谈发现一些____________,此类访谈主要适用于____________研究。 5、社会观察是指有目的地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搜集人们各种行为数据资料的方法。 6、文献法的显著特点有:、、。 7、实验法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自变量与;与对照组(也叫控制组);前测与。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文献法 2、问卷法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 全 答案

2017年《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作业一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 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3、?社会调查研究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5、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是( D ) A、英国 B、前苏联 C、德国 D、美国 2、描述性研究是指( B)。 A、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 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 C、推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 3、?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 A )。 A、离散变量 B、自变量 C、连续变量 D、因变量 4、?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 D)。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5、?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 C) A、建构效度 B、表面效度 C、外在效度 D、实证效度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ACE) A、家庭 B、社会组织 C、村落 D、阶层 E、非正式组织 F、企事业单位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BCDE)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伦理与道德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F、互诉性原则 3、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 AE) A、描述型研究 B、定性研究 C、定量研究 D、横剖研究 E、解释型研究 F、纵贯研究 4、检验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的形式有(AEF ) A、再测法 B、表面效度 C、准则效度 D、结构效度 E、复本法 F、对分法 5、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ABC) A、查阅文献 B、咨询活动 C、实地考察 D、确定课题 E、概念操作化 F、理论建构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包括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课题,命题,假设,对概念操作化的确定测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等内容,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 2、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有什么主要区别? 答:抽样调查: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并通过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抽样调查的特点: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和概括,能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但他的调查内容不如个案调查那样深入、全面,工作量也较大,在资料处理和分析上需要运用较复杂的技术。 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1 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2 特点:与抽样调查相比,个案调查不是客观的描述大量样本的同一特征,而是主观的洞察影响某一个案的独特因素。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操作化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对概念和例题进行操作化?任选一概念完成操作化。(25) 要求:操作化结果须有三个以上层次,15个以上指标。 答:操作化是指明确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的这一过程。 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复习.整理版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1.试述定量研究的作用和意义。(第一讲) 答:定量研究的作用:①揭示事物内在规律;②预测事物发展趋势;③做出决策 定量研究的意义:①已有的量化研究可以让我们估测某一个影响因素的大小;②量化研究使我们在不同的“理论”之间得以检验;③淘劣存优;提出新的关注问题;④“非政治化”2.社会研究以外的知识来源有哪些?(第二讲) 答:权威、传统、常识、媒体神话、个人经验。 3.为什么社会研究总是比其他方法来得高明?(第二讲) 答:因为,比起其他方法,社会研究是个更讲求结构、组织和系统的过程。从其他方法得到的知识经常是对的,但是根据研究而来的知识,更可能是正确的,并且只有比较少的错误。 4.个人经验常犯的四大错误是什么?(第二讲) 答:过度概化:这发生在当你握有某些你相信的证据,然后假设这些证据也适用于其他的状况时; 选择性观察:这是发生在当你特别注意某些人或事,并且根据他(它)们的特性进行概括时;过早妄下判断:发生在当你觉得掌握了全部的答案,因而不再需要倾听、向外寻找信息或是提出质疑之时; 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指我们根据我们所肯定的或崇拜的事物,做出过度概括。(需要记住定义) 5.执行一项研究计划涉及哪些步骤?(第二讲) 答:1、选择主题。2、聚焦问题。3、文献述评。4、研究设计: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什么资料? 5、分析资料:借助什么社会统计模型? 6、解释发现。 7、撰写报告:研究背景、研究方式与过程和研究发现。 6.社会研究当中通常会遇到哪些困难?(第三讲) 答: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7.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第三讲) 答: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8.什么是测量?测量的四要素分别是什么?(第四讲) 答:测量的定义: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四要素:测量客体、测量内容、测量法则、数字和符号 9.有效测量法则的条件是什么?(第四讲) 答:准确性、完备性、互斥性 10.测量有哪四个层次?四种测量尺度在数学性质上有何不同?(第四讲) 答: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四种测量层次的数学特性总结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三参考答案

作业三 (第7章--第9章)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2、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抒己见式的访谈,以头脑风暴法为代表;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反头脑风暴法。 3、观察记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场记录,一种是事后记录。 4、为了搜集到真实可信的资料,采用观察法时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全方位原则、求真务本原则和法律和道德伦理原则 5、实验法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实验主体,二是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三是实验活动。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D)。 A、深度访谈 B、自由访谈 C、重点访谈 D、个别访谈 2、一般的访谈时间最好为(C)。 A、4~5小时 B、3~4小时 C、1~2小时 D、半~1小时 3、观察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B)。 A、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 B、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 C、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 D、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 4、既有实验组又有控制组或对照组的实验方法是( A )。 A、平等实验 B、连续实验

C、单盲实验 D、双盲实验 5、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设计是( C ) A、因子设计 B、重复测量设计 C、拉丁方格设计 D、多因素实验设计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访谈对于访谈者的不同要求主要是(ABCF ) A、性别 B、年龄 C、籍贯 D、品质 E、形象气质 F、知识结构 2、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 CDE) A、观察手段 B、观察内容 C、被观察者的反应 D、人为的假象 E、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 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3、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ABCDF) A、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B、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C、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 D、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E、难以进行定性分析 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4、简单实验设计包括(ABD ) A、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 B、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C、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D、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E、四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F、多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5、排除与实验无关的社会环境因素对实验过程和干扰的主要方法有( ABDE) A、排除法 B、纳入法 C、比较法 D、平衡法 E、统计分析法 F、分类法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如何顺利进入实地观察现场? 答:正式实施观察首先要保证能够顺利进入观察现场。观察现场的确定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符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要求,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

教师如何做研究 第四讲测试答案

教师如何做研究第四讲 1.单选(0.5分)以下关于质性研究数据分析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数据分析应当和数据收集同时进行,这样可以使数据分析的工作量分散 2在以下研究主题中,哪些可以通过生活史研究的范式进行最恰当的分析?中等城市的女教师如何看待她们的职业 3单选(0.5分)下列措施中,能够有效保障研究效度的是:在不同的场景或对不同的人做同样的研究 4单选(0.5分)进行文献综述时,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什么:B.逻辑 5单选(0.5分)赵老师是大学的思政课教师,她想研究宗教信仰对学生学业行为的影响,希望找到信仰基督教的学生进行访谈,以下确定访谈对象的方式,哪种不合适?要找到完全能够解答研究问题的对象再开始访谈,以便获得足够的数据 6单选(0.5分)以下关于个案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个案研究一般只采取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而不需要测量、问卷等定量研究方法个案研究的研究对象通常是一个人 7多选(0.5分)刘老师所带的班上有一名留守儿童,他学习成绩优异,刘老师想研究他的成长过程,以及其成长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以下哪些可以作为刘老师研究的数据?和小明交谈,了解到的学习状况数据 学校关于小明成绩的记录单观察小明一天的生活作息所得数据 小明本人提供的日记其他人所写的小明成长的生活史

8多选(0.5分)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提高研究的信效度? 请同事对研究发现进行评价 多个研究者共同分析访谈数据,互相验证研究发现 把数据和初步分析回馈给受访者,询问他们是否认为数据可靠 尽可能详细的描述研究场景、数据收集过程等 在研究场景中重复观察相同的现象 反复训练研究者的访谈技巧、分析能力等 9多选(0.5分)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设计特点不同,质性研究设计经常需要灵活、即兴,定量研究较为固定、结构化 结果呈现不同,质性研究一般较为整体、宽泛的呈现,定量研究结果多是精确的、数字化的 研究关注点不同,质性研究更关注事物的过程和意义,定量研究关注多少、多大 资料收集方式不同,质性研究常用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定量研究多用量表、测验、调查、问卷等方式 抽样方法不同,质性研究样本选择常常是随机的、目的性强的,并且样本量较小,定量研究要求样本量大、随机性强 10多选(0.5分)以下哪些研究问题更适合进行个案研究? 某某小学的发展史(某某小学为一所免费学校)“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罗小黑为什么不上学了学生的暴力倾向是如何形成的 11多选(0.5分)以下哪些做法违反了研究伦理? 数据分析时排除与研究者观点相悖的数据未经受访者核实、同意发布访谈内容要求受访者说出其不愿启齿隐私问题未经受访者同意翻看其日记 未经受访者核实、同意发布访谈内容 12多选假设你是某大学的老师,现在需要对毕业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的反馈,并为学校未来课程提供建议,以下哪些属于好的访谈问题?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作业

关于大学生暑期生活状况的调查方案 ------------以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为例 前言 暑期生活作为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四年的发展、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暑假是两个学年之间的过渡阶段,既作为对上一个学年的回顾总结,同时又对自己在下一个学年的学习生活做出计划安排。特别是大三的暑假,面临着重要的抉择:考研还是工作?暑期生活虽然短暂,但至关重要,可以过得丰富多彩,也可能毫无意义,也许有所收获,也许会失去什么。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对大学生暑期生活状况的调查是为了了解他们暑期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对他们的暑期生活提供一些指导或帮助。很多大学生都希望暑假过的有意义,能有所收获,有很多人提前对暑假生活作了计划,按计划执行固然很好,有的却不了了之。也有许多人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度过,想做些什么却因不同原因而无法达成,像有些学生希望暑假能有机会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习,但却很难,尤其是我们学院。本调查试图汇总分析大学生对暑期生活的普遍期望和需求,来提供一些帮助,以使他们的暑假生活更有意义。 二、调查的内容 本调查主要包括大学生在暑期的生活情况,所从事的主要活动和从暑假开始到暑假结束的心理方面的感受和变化。是否提前对自己的假期生活做出了计划安排,能否按计划执行,效果怎么样。如果计划

没有得到执行,原因是什么,自己的原因还是外界的阻力,是否需要获得一些帮助。在暑假的生活中哪些活动占据了较多的时间,这些活动是否必要,从中有没有收获。在暑假生活中是否进行了学习和社会实践,整个暑假的精神状态如何,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对自己整个暑假生活是否满意等。 三、调查的方式 由于暑期大部分学生都已离校,本次调查主要采取网上发送调查问卷的方式,在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将问卷发送到各个学生的邮箱。对于调查对象的选择主要是针对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从每个年级随即抽取50名。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出于以下考虑,现在的大学生都熟悉而且经常接触网络,此次调查主要针对本院学生,也是为了大家着想,邮箱的联系方式比较容易获得。而且网上发送调查问卷的方式易于被接受,且时间比较灵活,能给他们较多的时间进行填写,发送与收回都比较方便快捷,当然也很节约。 四、调查的时间安排 (一)调查的筹备阶段;6月15日----6月25日 1.掉调查方案与调查问卷的撰写 2.调查对象即学生联系方式的获取 (二)调查的执行阶段;8月25日----8月25日 1.调查问卷的发送 2调查问卷的收回 (三)调查的总结阶段;8月26日----8月28日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期末预测试题 含答案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期末预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一) 1.下列只属于定性社会研究方式的是(C) A.社会调查 B.实验研究 C.实地研究 D.文献研究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不包括(D) A.抽样 B.问卷 C.统计分析 D.资料整理 3.社会调查中研究问题指的是研究主题范围内研究者具体回答或研究解决的问题。下列属于研究问题的是(B) A.留守儿童问题 B.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C.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D.家庭问题 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体现了选题的哪种途径和方法?(C) A.从现有文献中寻找 B.从个人经历中寻找 C.从社会生活中寻找 D.从他人经历中寻找 5.社会调查中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是(A) A.层次谬误和简化论 B.区群谬误和生态谬误 C.层次谬误和体系谬误 D.简化论和区群谬误 6.对青少年初次犯罪原因进行调查不是以年龄特点、类型多方面做全面而详细的了解,而是将调查的焦点集中在各种可能的原因和解释进行检验,分析探讨和说明。这样的调查方法属于(C) A.描述性调查 B.研究性调查 C.解释性调查 D.探索性调查 7.假设某大学有100个班级,每班都是30名学生,共有3000名学生,现要抽取30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不是直接一个一个的抽学生而是从全校100个班级中抽取十个班级,然后由这十个班级的全部学生构成调查的样本,这种抽样属于(A) A.整群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8.在社会测量的层次中属于最低层次的是(A)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9.在问卷设计中,问题的设计应该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不包括(B) A.清楚,明确,具体原则 B.一次可以问两个问题原则 C.客观中立原则 D.不直接询问敏感问题原则 10、对连续型变量分组;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A) A.85在第三组 B.75在第一组 C.95在第三组 D.85在第二组 11.某企业职工工资分为四组:(1)800元以下;(2)800-1000元;(3)1000-1500元;(4)1500元以上。则1500元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应为(D) A.1500 B.1600 C.1700 D.1750 12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3.下列四幅图中哪个是弱正相关(C)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二参考答案

作业二参考答案 (第4章--第6章)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的有的异质性。 2、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3、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和计算机文献检索。 4、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定性分析和文献定量分析。 5、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分类抽样主要解决的是( A ) A、总体异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 B、总体同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 C、总体内所含个体单位数量过大问题 D、总体内所含个体单位数量不足问题 2、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指( D)。 A、分类抽样 B、多阶段抽样 C、整群抽样 D、系统抽样 3、综述、评论、述评、进展、动态、年鉴、专著、指南等属于( D )。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4、文献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为它是( A )。 A、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B、它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 C、它是一种直接的调查方法 D、它是一种间接的调查方法

5、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是( C )。 A、访谈问卷 B、自填式问卷 C、量表 D、开放式问卷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抽样的一般步聚有(ABCDEF) A、界定总体 B、决定抽样方法 C、设计抽样方案 D、制定抽样框 E、样本评估 F、实际抽取样本 2、每一个社会调查研究竟应当选择多大规模的样本,主要取决于(ABEF) A、总体的规模 B、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C、抽样单位的规模 D、抽样过程的控制 E、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因素 F、样本精确度要求 3、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 ABCD ) A、浏览 B、筛选 C、精读 D、记录星 E、编制纲要 F、撰写札记 4、问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ABCE) A、封面信 B、编码 C、问题及答案 D、问卷名称 E、指导语 F、问卷统计 5、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 EF ) A、前景性问题 B、客观性问题 C、主观性问题 D、检验性问题 E、开放性问题 F、封闭性问题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抽样和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答: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法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

教师如何做研究第四讲答案

四讲测验返回本次得分为:10.00/10.00, 本次测试的提交时间为:2018-07-12, 如果你认为本次测试成绩不理想,你可以选择再做一次,也可以去测验作业讨论区分享你的测试成绩和想法。 1单选(0.5分) 以下关于质性研究数据分析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得分/总分 A. 数据分析应当和数据收集同时进行,这样可以使研究焦点越来越明确0.50/0.50 B. 数据分析不应当和数据收集同时进行,这样会导致很多重复工作 C. 数据分析应当和数据收集同时进行,这样可以减少访谈工作量 D. 应当先收集数据,再进行数据分析,这样分析出的结果会更整体2单选(0.5分) 在以下研究主题中,哪些可以通过生活史研究的范式进行最恰当的分析?得分/总分 A. 中等城市的女教师如何看待她们的职业0.50/0.50 B. 上海与广州中学生数学成绩的比较研究 C.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学业成绩研究 D. 初中学生网络学习能力与有关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3单选(0.5分) 下列措施中,能够有效保障研究效度的是:得分/总分 A. 在开展研究之前,使用科学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B. 访谈受访者时,充分告知研究目的 C. 观察课堂时,要能够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 D. 在不同的场景或对不同的人做同样的研究0.50/0.50 4单选(0.5分) 进行文献综述时,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什么:得分/总分 A. 国内国外 B. 严谨 C. 从古到今 D. 逻辑0.50/0.50 5单选(0.5分) 赵老师是大学的思政课教师,她想研究宗教信仰对学生学业行为的影响,希望找到信仰基督教的学生进行访谈,以下确定访谈对象的方式,哪种不合适?得分/总分 A. 最初的研究对象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社团等渠道随机性的得到 B. 首先找到具有丰富信息的关键人物,以便为访谈提供更多的信息 C. 通过熟人介绍访谈对象,尽量不找陌生人进行访谈,这样才可靠0.50/0.50 D. 让现有的受访者为自己推荐其他访谈对象6单选(0.5分) 以下关于个案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得分/总分 A. 对于“怎样”和“为什么”的问题,个案研究有明显的优势 B. 个案研究在代表性方面有一定局限性 C. 个案研究的独特性并不在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而在于它所提出的研究问题以及问题之间的关系 D. 个案研究的研究对象通常是一个人0.50/0.50 7多选(0.5分) 刘老师所带的班上有一名留守儿童,他学习成绩优异,刘老师想研究他的成长过程,以及其成长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以下哪些可以作为刘老师研究的数据?得分/总分 A. 小明本人提供的日记0.17/0.50 B. 学校关于小明成绩的记录单0.17/0.50 C. 观察小明一天的生活作息所得数据0.17/0.50 D. 网络上未经证实的评论8多选(0.5分)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提高研究的信效度?得分/总分 A. 多个研究者共同分析访谈数据,互相验证研究发现0.13/0.50 B. 尽可能详细的描述研究场景、数据收集过程等0.13/0.50 C. 在研究开始时澄清研究者的假设、世界观和理论倾向0.13/0.50 D. 把数据和初步分析回馈给受访者,询问他们是否认为数据可靠0.13/0.50 9多选(0.5分)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得分/总分 A. 研究关注点不同,质性研究更关注事物的过程和意义,定量研究关注多少、多大0.17/0.50 B. 结果呈现不同,质性研究一般较为整体、宽泛的呈现,定量研究结果多是精确的、数字化的0.17/0.50 C. 数据分析模式不同,质性研究由研究者本人分析,相对来说不太科学,定量研究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结果较为科学严谨 D. 资料收集方式不同,质性研究常用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定量研究多用量表、测验、调查、问卷等方式0.17/0.50 10多选(0.5分) 以下哪些研究问题更适合进行个案研究?得分/总分 A.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0.17/0.50 B. 某某小学的发展史(某某小学为一所免费学校)0.17/0.50 C. 罗小黑为什么不上学了0.17/0.50 D. 内向学生与外向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哪些不同11多选(0.5分) 以下哪些做法违反了研究伦理?得分/总分 A. 未经受访者核实、同意发布访谈内容0.25/0.50 B. 要求受访者说出其不愿启齿隐私问题0.25/0.50 C. 发表的报告中对受访者进行匿名处理 D. 赞助研究的机构发布研究者的报告12多选 (0.5分) 假设你是某大学的老师,现在需要对毕业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的反馈,并为学校未来课程提供建议,以下哪些属于好的访谈问题?得分/总分 A. 如

第四讲 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

第四讲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 一、工作分析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与工作最佳配合,人尽其才,才适其用。这需要了解工作的特性及员工的特性,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为特定的工作选择能胜任工作需要的员工,即需要进行工作分析。 目的和用途分:对工作的分析(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信息);对方法和时间研究(改进工作方法和制定劳动定额)。 工作分析(Job analysis):又称职务分析。是指对组织中各项职务的工作内容、规范、任务、任职资格、所需技能、责任、知识与目标进行描述和研究,并制定具体的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的管理活动过程。 简单说:工作分析就是确定某一项工作的任务和性质是什么,以及哪些类型的人适合从事这一工作。 工作说明书主要指明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工作规范则明确了使用什么样的人来从事这一工作。 (一)工作分析中的基本术语 要素、任务、职责、职务、职业、职业群、职业生涯、职级、职等。 1、要素:工作要素。指一项操作或者动作,是工作活动中不可再分解的最小单位。 2、任务: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所进行的一项活动。如本星 期五选课。 3、职责:是指个体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完成的一个或多个任务。如办公室主任:上 传下达。收发信件、传真;会议的布置和安排、资料文档的管理等。 4、职位:岗位。在一个特定的组织中,一个或多个任务落实到特定员工身上时出 现的工作岗位。职位的特征:职位的数量=成员的数量。 5、职务=工作。一系列职位的集合或统称。 工作--教学、管理、科研。 6、职业:不同的工作。工人、教师、农民、医生、企业家、军人。 7、职业生涯:指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所经历过的或将要经历的职位。讲师--经理 --县长--农民。 (二)工作分析的内容 ?工作分析:运用科学方法收集与工作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分析的内容可以用“8w” 来概括: 1、who,谁来完成这些工作? 2、what,这一职位具体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南开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备战考题全集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复习资料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 (一)单项选择题 ★考核知识点: 什么是社会调查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社会调查研究的是“真的问题”,即对于某种社会现象现在无解释,或者解释是不一致的,因而这是非个人的困惑,而是社会性的困惑。 ★考核知识点: 社会调查类型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按照社会调查的时点,量化调查可以分为两大类:单一时点——横剖调查;多重时点——纵贯调查(趋势、追踪、同期群)。横剖调查是大多数社会调查采用的形式。 ★考核知识点: 信度与效度的概念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效度是指测量正确地测出对象的特征。因此,测量工具的精度高低是测量效度的内容。 ★考核知识点: 问卷编制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问卷编制需避免的“硬错”之一是,带有暗示或倾向性。例如,“人们都认为你们厂的领导很好,您认为如何?”这样就对被访造成一种压力,应该为“你认为厂里的领导作风如何?” ★考核知识点: 随机的概念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随机是指:总体中的每个单位具有同等的机会入选样本,而且每个单位的抽取都是独立的。 ★考核知识点: 非随机抽样方法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立意抽样:研究者确立一些主要的被访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等,有意识地寻找这些人进行调查。新闻记者在大街上栏人进行

采访大多属于这种“立意抽样”。 ★考核知识点: 随机抽样方法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对于事前没有固定编号的,或者对于“流动性”的调查总体,常用系统抽样(也称为“等距抽样”、“机械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其效果与简单随机抽样相近,但操作容易很多。 ★考核知识点: 随机抽样方法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群”是包括两个以上次级单位集合性团体,是与“层”相对应的抽样单位。从群的内部上看,次级单位之间是不同的即异质性的;从构成总体的群之间的关系上看,各群之间是相似性的即同质性的。这与“层”的性质完全相反,即“层”的内部是同质性的,各层之间是异质性的 ★考核知识点: 量表制作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总和量表(亦称总加量表、利克特量表)在社会研究调查中,总和量表常用于测定人们的态度观念。 经过小范围的试用,采用计算各项目的分辨能力系数的方法,进一步筛选出合适的项目。项目分辨力计算的公式为: 各项目分辨力系数=整个测量中得分最高的25%在某题上的平均分减去得分最低的25%在该题上的平均分。 分辨力系数越趋近于零,说明这个项目(语句等)分辨力越低。 调查研究的前提是认为存在着并不清楚某社会态度或现象的差异,如果没有差异就不必调查了。因而,只有设定有分辨力的项目,才可能完成设定的调查研究目标。 ★考核知识点: 量表应用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增加了问卷的长度,从而增加了印制问卷的费用,增加了调查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三参考答案

作业三 (第7章--第9章)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与内容可分为结构式访谈与非结构式访谈。 2、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得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各抒己见式得访谈,以头脑风暴法为代表;一类就是讨论式得访谈,其代表就是反头脑风暴法。 3、观察记录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当场记录,一种就是事后记录。 4、为了搜集到真实可信得资料,采用观察法时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全方位原则、求真务本原则与法律与道德伦理原则 5、实验法有几个基本要素:一就是实验主体,二就是实验对象与实验环境,三就是实验活动。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访谈法最基本与最常用得类型就是( D ). A、深度访谈B、自由访谈 C、重点访谈? D、个别访谈 2、一般得访谈时间最好为(C )。 A、4~5小时????B、3~4小时 ?C、1~2小时D、半~1小时 3、观察法与其她调查方法之间最根本得区别就是(B )。 A、以人得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 B、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 C、它就是有目得、有计划得自觉活动 D、观察得就是保持自然状态得客观事物 4、既有实验组又有控制组或对照组得实验方法就是( A )。 A、平等实验? B、连续实验

C、单盲实验??D、双盲实验 5、检验多个自变量得引入顺序对因变量得影响得设计就是( C ) A、因子设计?? B、重复测量设计 C、拉丁方格设计??? D、多因素实验设计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不同性质、不同内容得访谈对于访谈者得不同要求主要就是( ABCF ) A、性别?B、年龄 C、籍贯????D、品质 E、形象气质???? F、知识结构 2、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得因素主要有( CDE ) A、观察手段?? B、观察内容 C、被观察者得反应??D、人为得假象 E、事物本质得显现程度? 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3、观察法得局限性主要就是(ABCDF ) A、资料整理与分析难度大?B、受时间空间条件得限制 C、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D、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得影响 E、难以进行定性分析??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4、简单实验设计包括( ABD ) A、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B、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C、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D、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E、四组前后测实验设计?F、多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5、排除与实验无关得社会环境因素对实验过程与干扰得主要方法有(ABDE) A、排除法?B、纳入法 C、比较法??? D、平衡法 E、统计分析法? F、分类法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如何顺利进入实地观察现场? 答:正式实施观察首先要保证能够顺利进入观察现场。观察现场得确定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符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得要求,具备必要得人,财,物等条件,当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简答题题库(珍藏版)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简答题题库(珍藏版) (内部资料、更新至2020年7月试题、涵盖95%以上期末考试的原题及答案) 查找文献资料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迄今为止,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即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编制的目录。后者是更为常用的检索工具。 目前,计算机检索也很流行。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可在计算机上阅读的机读检索工具(磁带式目录)。更重要的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文献检索。 还有一种简便的参考文献查找法,也称追溯查找法,即根据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另外,还有综合查找法,是把几种方法交叉使用。 抽样和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答: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法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式。 抽样调查是人们由部分认识整体的重要途径,而抽样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手段,因此,抽样和抽样调查不是一回事。 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对观察法的类型做简要说明。 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看,观察法有哪些类型? 答: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观察法分为非参与观察与参与观察两大类。 非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 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它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被观察群体的成员都相信他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 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即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他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 答案设计有哪些原则? 答:在答案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简捷性原则。第二,相关性原则。第三,同层性原则。第四,穷举性原则。第五,互斥性原则。第六,可行性原则。 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答:研究的广泛化;方法的科学化;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的专业化。 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什么类型?请释其含义。 答: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这种访谈的特点是:整个访谈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 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 非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答:偶遇抽样:优点是方便省力,缺点是没有保证使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机会,样本有很大的偶然性,代表性差,一般不能依赖偶遇抽样得到的样本来推论总体。 主观抽样:主观抽样所抽出的样本就会产生极大的误差,没有代表性。 定额抽样:缺点很明显,样本很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 滚雪球抽样:适用于总体的个体信息不充分或难以获得,不能使用其它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的调查研究。滚雪球抽样用于某一特殊群体的调查往往可以收到奇效。 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和应用情况如何?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