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K19表达肝细胞性肝癌中的意义

CK19表达肝细胞性肝癌中的意义

CK19表达肝细胞性肝癌中的意义
CK19表达肝细胞性肝癌中的意义

中山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CK19表达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意义

姓名:钟锋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外科学

指导教师:陈亚进

20060523

肝癌项目学习答案

项目学习:普外科肝癌总共4套题答案的选A 第一套题 1、在肝癌的TNM分期中,T代表的是(c ) A、肿瘤大小 B、远处转移 C、原发灶 D、区域淋巴结 2、下列哪项不属于原发性肝癌(a ) A、肝脏继发性肿瘤 B、肝细胞癌 C、肝内胆管细胞癌 D、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型癌 3、肝细胞癌的特点不包括(a ) A、进展缓慢 B、起病隐匿 C、治疗困难 D、预后很差 4、若肝癌病变位于左肝,一般疼痛部位是(c) A、右腰部 B、右肋区 C、剑突下 D、右背部 5、肝癌诊断的金标准是(b) A、慢性肝病背景 B、病理学诊断 C、影像学检查结果 D、血清甲胎蛋白水平 6、肝细胞癌多见,占到肝癌的(d)以上 A、60% B、70% C、80% D、90% 7、肝性脑病常发生在肝病(d ) A、早期 B、中期 C、晚期 D、终末期 8、在我国引起肝细胞癌的因素主要是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b ) A、甲肝 B、乙肝 C、丙肝 D、戊肝 9、下列哪项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肝癌并发症(a) A、消化道出血

B、肝肾综合征 C、肝性脑病 D、肝癌破裂出血 10、(b)是肝细胞癌的重要症状,常为间歇性或者持续性 A、持续低热 B、肝区疼痛 C、食欲减退 D、消瘦乏力 第二套题 1、2.Okuda分期的不足不包括(d ) A、对肿瘤累及范围的确定过大 B、血清胆红素的界值定义过高 C、未纳入早期肝癌预后因素 D、唯一未加干预措施评估生存期 2、下列哪项是碱性磷酸酶的主要分布位置(b ) A、脾脏 B、肾脏 C、胰腺 D、心脏 3、在肝癌的TNM分期中,T3代表的是(a) A、肿瘤多发,最大径>5cm;侵及门脉或肝静脉主要属支 B、肿瘤单发,有血管浸润;多发,最大径≤5cm C、肿瘤单发,无血管浸润 D、无原发肿瘤证据 4、在BCLC分期中,早期患者可行根治性治疗措施指的是(a )期 A、A B、B C、C D、D 5、CLIP分期是1998年(b )肝癌研究组提出的 A、奥地利 B、意大利 C、加拿大 D、美国 6、(d )是良好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价指标 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B、碱性磷酸酶 C、3.白蛋白 D、前白蛋白 7、Kampala分期是(a)年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举行的国际肝癌讨论会上制定 A、1971 B、1981 C、1991 D、2001

综述:肝细胞性肝癌

综述:肝细胞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性肝癌(HCC)为主。在全球范围内,肝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在发病率方面排名第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预测,估计2030年将有100多万患者死于肝癌。 在美国,从2000年到2016年,肝癌的死亡率增加了43%(从7.2人/10万人上升到10.3人/10万人),而5年生存率为18%,肝癌已成为仅次于胰腺癌的第二大致死性肿瘤。大部分的HCC发生在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当中,主要是HBV或HCV感染或酒精滥用。 普遍接种HBV疫苗和广泛应用针对HCV的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将改变HCC的病因谱。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代谢综合征和肥胖患者的增加放大了肝癌的发生风险,在西方国家,NAFLD将很快成为肝癌的主要病因。 针对晚期肝癌患者的系统疗法发展迅速,在过去2年,有4种新药在3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临床疗效。本文将主要论述HCC的主要遗传学改变、风险因素、监测和诊断,以及循证治疗方法。 一、发病机制 慢性肝病患者存在持续性肝脏炎症、肝纤维化和肝细胞异常再生。这些异常的生理过程可导致肝硬化,并导致一系列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事件,最终导致异常增生结节(真正的肿瘤癌前病变)的形成。额外的分子改变能使异常增生细胞获得增殖、侵袭性和生存优势,并完成到成熟HCC的转变(图1)。HCC也可发生于不存在肝硬化或明显炎症的慢性肝病患者(如HBV感染患者)。 图1HCC的主要遗传学改变及分子分型 图中描述了人HCC发生过程中关键的分子和组织学改变,以及HCC两个分子亚型的主要遗

传和临床特征。*表示高水平的DNA扩增。在非增生型中,CTNNB1突变增强了免疫排斥。 二、风险因素 没有基础肝病的患者很少罹患HCC,男性的HCC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任何原因的肝硬化都会增加HCC的发生风险。 这种风险因病因、地理区域、性别、年龄和肝损伤程度而异。 在世界范围内,HBV感染是HCC的主要病因。尽管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降低了HCC的发病率,但仍有许多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HBV(2015年为2.57亿人),有罹患HCC的风险。饮食中接触黄曲霉毒素B1可导致249位TP53的特异性突变(R→S),增加HBV感染患者发生HCC的风险。在西方国家和日本,HCC的主要病因是HCV感染。无论潜在的肝纤维化程度如何,HBV感染都有直接的致癌作用,但在HCV感染者中,若不伴有重度肝纤维化,则HCC很少发生。 全世界范围内,NAFLD相关HC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美国,从2016年到2030年,该发病率预计将增加122%(从5510例增加到12240例)。 酒精性肝硬化是HCC的另一常见病因。 吸烟合并HIV感染也可能导致HCC的发生。抗病毒治疗在降低HCC的发生率方面是有效的,但不能根除这种风险。 与无应答的患者相比,在对干扰素治疗方案有持续病毒学应答的HCV感染患者中,HCC 的风险从6.2%降低到了1.5%。据报道,使用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HCV感染患者发生HCC的风险也会降低。 除了肝病的病因治疗外,尚无任何药物可以降低HCC的发生率。 三、HCC的监测 癌症监测旨在早期发现肿瘤,增加治疗机会,提高生存率。然而,尚无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HCC监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不过,数学模型、低质量的临床试验(在方法学上有局限性)以及meta分析都显示了监测对患者的生存益处。 HCC监测的目标人群是肝硬化患者,且不考虑肝硬化的病因。 由于重度肝功能不全的肝硬化患者不适合接受根治性治疗,所以没有癌症监测的必要。但因肝功能障碍而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监测,目的是确保肿瘤不会发展到按照既定标准无法进行移植的程度。 一些没有肝硬化的肝病患者也应该被纳为癌症监测目标。慢乙肝患者发生HCC的风险存在地区差异(非洲和亚洲地区的发生风险高于其他地区),且老年、男性、肝纤维化、病毒复制水平高、基因C型以及HCC家族史都提示着更高的HCC发生风险。 虽然无肝硬化的非酒精性肝病患者可能会发生HCC,但实际风险是未知的,且可能非常低。除非有方法可以识别出风险较高的患者,否则不建议对无肝硬化的NAFLD患者进行癌症监测。 HCC的推荐监测方法为:每6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联合/不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对操作者的依赖性较高,敏感度为47%-84%,特异度>90%。对肥胖患者,超声检测的实用性会降低。 四、HCC的诊断 在肝硬化患者中,利用影像学技术就可以诊断HCC(图2)。由于肝细胞在恶性转变期间会发生血管转变:良性病灶(如增生性结节)由门静脉系统分支供血,而恶性病灶由肝动脉分支供血。这种转变转化为一种独特的模式:对比增强CT或MRI可显示动脉后期明显强

肝癌健康宣教

肝癌的健康教育 一、用药指导 1.遵医嘱按时、准确、合理使用止痛剂。对于晚期肝癌发生难以控制的疼痛时, 应尽可能在疼痛前给药。 2.出血患者,中药汤剂宜偏凉服。胃纳不佳者,中药应浓煎,并予多次少量进 服,以饭前或饭后1小时为宜。对胃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补益药宜饭前服。 3.癌性发热者应用消炎痛纳肛退热时,因汗出较多,应及时补充水分,更换汗 湿的衣服。 4.应用化疗药物时应防止药液外渗,并计划使用静脉。 二、肝穿刺活检术注意事项 1.术前护理 ①测定肝功能,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者方可手术。②术前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有无肺气肿、胸膜肥厚。验血型,以备必要时输血。 ③向病人解释穿刺的目的、意义、方法,消除顾虑和紧张情绪,并训练其屏息呼吸方法。 2.术后护理 ①术后卧床24小时。 ②测量血压、脉搏30min一次,连测4h。 ③注意观察有无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内出血征象。④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伤口渗血、红肿、疼痛。 三、生活起居 1.病室宜清洁安静,定时开窗通风,清除秽气。 2.视病情适当休息,以减轻肝脏负担为宜。 3.保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波动和劳累。 4.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增加精神支柱,以提高机体抗癌能力。 四、饮食指导 饮食原则以高蛋白、适当热量、高维生素为宜,避免摄入高脂、高热量和刺激性食物,使肝脏负担加重。如有肝性脑病倾向,应减少蛋白质摄入。根据不同的证型指导饮食: 临床常用食疗方法: 1.枸杞甲鱼:枸杞30克,甲鱼150克。将枸杞、甲鱼共蒸至烂熟即可,枸杞 与甲鱼均可使用,每周一次,不宜多食,尤其是消化功能不良者,失眠者不宜食。忌饮白酒、辣椒、母猪肉、韭菜、肥肉、油煎炸、坚硬的食物及刺激性调味品。具有滋阴、清热、散结、凉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2.茯苓清蒸桂鱼:茯苓15克,桂鱼150克。加水及调料同蒸至烂熟及成。吃 鱼喝汤,具有健脾利湿,益气补血功能。 3.翠衣番茄豆腐汤:西瓜翠衣30克,番茄50克,豆腐150克。将西瓜翠衣、 番茄和豆腐全部切成细丝作汤食。经常食用,具有健脾消食,清热解毒,利尿、利湿等功效,虚汗体弱不宜多服。 4.菜鲫鱼汤:菜30克,鲫鱼1条。菜与鲫鱼共同煮汤,加适当调料即成。经 常食用,具有消淤血、止吐、改善症状的作用。但脾胃虚寒、无淤滞者忌服。 5.芡实炖肉:芡实30克,猪瘦肉100克。两者和起放砂锅中加水适量炖熟后 去药渣,吃肉喝汤。经常食用,此膳泻火,祛痰、通便,有腹水者可用此方。 6.薄荷红糖饮:薄荷15克,红糖60克。煎汤后加糖调味即成。可代茶饮,此 膳清热,利湿、退黄;有黄疸、腹水者可选用。

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的研究

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的研究 原发肿瘤的恶性程度、部位、有无肝外部位转移灶、肝受累范围和患者全身情况是决定转移性肝癌预后的因素。通常情况下,肝癌转移后,患者多在1年内死亡,针对结直肠肿瘤的转移病例,预后相对理想。对晚期肿瘤已发生肝转移的病例,在对原发灶尽可能切除的情况下,应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方案干预,才可使病情最大程度的缓解,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保障生存质量,手术切除是转移性肝癌唯一有可能治愈的治疗措施。 标签:转移性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近年来,受环境污染程度加重、公众不良生活方式增多、遗传等多因素影响,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晚期易继发转移,而肝脏是转移性癌常见的器官,仅次于淋巴系统居第二位。转移性肝癌常为诱导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死因,使原发肿瘤治疗更为棘手,在肝脏外科技术和肿瘤诊断治疗技术取得显著成就的今天,对治疗转移性肝癌的方法展开探讨,依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案,是延长患者生存期,保障生存质量的关键。本文就相关内容展开综述,现分析如下。 1转移性肝癌病发途径与手术治疗的关系 身体各部位恶性肿瘤向肝脏转移途径包括直接蔓延、经门静脉转移、经淋巴转移及经肝动脉转移等,转移性肝癌以多发病灶最为多见,但也有单发病灶的情况存在,盆腔部位及消化道部位恶性肿瘤向肝脏转移的途径多为门静脉,在转移性肝癌中约占30%~50%[1],依据转移途径,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对挽救患者生命意义重大。直接蔓延和区域性转移的肿瘤,如从胆囊、胃、结肠肝曲、肾上腺等的肿瘤直接侵袭肝脏和经区域淋巴结向肝转移的胆囊癌,可行原发病变和转移癌整块扩大根治切除;经门静脉转移者预后较好,如消化道肿瘤特别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应尽可能施行根治性的切肝方案;经肝动脉转移的肿瘤是全身扩散的表现,手术治疗效果很差。 2手术治疗转移性肝癌概括 2.1适应症掌握转移性肝癌应用手术切除方案治疗,是可能延长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案,多数研究者认为完成手术切除所需具备的条件包括:患者肾脏、心脏、肝脏、肺功能等需基本正常,机体一般情况良好;原发灶已切除或可切除;为单发转移病灶,或虽为多发病灶类型,但仅在半肝发生;虽为双侧病灶但可切除;无肝外转移或肝外转移可获得有效治疗[2]。有研究显示[3],目前肝癌总切除率在国内大型肝胆外科中心可达30%~40%,且由手术诱导的死亡率较低,可控制在5%以下。总结肝癌切除术实施后的5年生存率,据欧美报道[4],为25%~49%。縱观所有治疗方案,手术切除为效果最为理想的手段,但术后转移或复发的病例占70%~80%,在对再次复发病例处理时,与手术条件符合,仍可行再次手术切除。有研究显示积极手术切除残肝复发癌,效果可与肝初次切除相近。再次肝切除与初次手术比较,出血量可能增多、手术时间延长,但在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

肝癌的健康教育汇总

肝癌手术健康教育 1入院教育患者进入病室,护士热情接待,介绍各级医、工、患人员.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常规工作时间及作息时间、患者住院规则,发放入院告知书,并请患者或家属签名,1份交患者,1份存病历内。 2心理指导先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适当的时候让患者了解病情、手术的重要性、疾病的转归过程,消除其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状态和良好的心理准备迎接手术。 3用药指导肝区疼痛时,慎用吗啡、鲁米那、氯丙嗪等药物,因上述药物在肝脏中代谢,肝功能障碍时易引起蓄积中毒而致肝昏迷,必要时可选用强痛定、颅痛定或度冷丁止痛。 4术前教育指导并督促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全面了解病情,如血、尿等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交叉配血、肝功能、乙肝全套、抗HIV、AFP、心、肺、。片功能检查。避免劳累,做好肠道准备,术前晚用甘油110ml灌肠。肠道是血氮的主要来源之一,灌肠可清除肠道内含氨物质,减少血氨的来源,不宜使用肥皂水灌肠,因为肥皂水是碱性的溶液,灌肠后使结肠内呈碱性,当PH值小于6时,易使氨离子形成氨大量弥散入血,造成血氨增高,而容易诱发肝昏迷。指导患者预防并发症,劝患者戒烟,作有效的咳嗽、咳痰,预防后肺不张。术前1天开始训练患者在床上排尿,以养成患者轻松自如地床上排尿的习惯,预防潴留。适当活动,预防静脉血栓。术前1天备皮,做抗生素皮试。术前12h禁食,术前4~6时禁水。5术后教育术后第1天取坐卧位,使内脏随体位下移,不压迫膈肌,有利于呼吸,可使腹腔渗液流入盆腔,防止膈下感染,也便于腹腔引流。避免过早下床活动,一般卧床休息5~7天,以免术后活动过早而引起肝断面摩擦出血。肝脏一半以上切除者,吸氧3~4天,以增加余肝的肝细胞血氧含量,不得自行把氧气管拔出。腹腔引流管用以引流肝断面渗出液和脱落的肝组织,防止感染,利于肝断面愈合,翻身时,注意防止脱出,不能扭曲或折叠引流管。经常挤压腹腔引流管,防止血块堵塞。引流袋低于切口水平,以免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胃肠减压可及时引流出胃肠内积液积气,避免肠胀气。肠胀气对肠壁压力增大,使肝营养物质

肝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一、用药指导 1、遵医嘱按时、准确、合理使用止痛剂。对于晚期肝癌发生难以控制的疼痛时,应尽可能在疼痛前给药。 2、出血患者,中药汤剂宜偏凉服。胃纳不佳者,中药应浓煎,并予多次少量进服,以饭前或饭后1小时为宜。对胃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补益药宜饭前服。 3、癌性发热者应用消炎痛纳肛退热时,因汗出较多,应及时补充水分,更换汗湿的衣服。 4、应用化疗药物时应防止药液外渗,并计划使用静脉。 二、饮食指导 饮食原则以高蛋白、适当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为宜,限制动物油的摄入;饮食多样化,注意食物搭配,做到色、香、味俱全,以增进食欲;进食应以易消坚硬、辛辣之品,少食煎炸食品,少量多餐:肝硬化时避免有刺激性及植物纤维素多的食物,以免引起食管或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饮用果汁饮料,补充维生素:出现腹水时应限制钠的摄入,要用低盐或无盐饮食:出血倾向宜吃贝、橘、海参、乌贼等:疼痛宜吃金橘、杨梅、山楂等:出现呕血、黑便时立即禁饮食。 三、心理指导 1.本病病情发展快,预后差,患者精神压力大,情绪低落,应予以关心、体贴、帮助、支持和鼓励,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组东配合治疗。 2.保持心情愉快,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控制情绪波动,防止病情恶化。 3.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自己给自己找乐趣,如:下棋、聊天、看电视、集邮、养花等以分散注意力,有利于养病、避免在家胡思乱想。 四、日常生活指导 1、根据体质、病情和耐受情况进行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练保健操等。 2、遵医嘱继续用药。 3、戒除嗜酒、酗酒等不良习惯,不喝烈性酒、劣质酒、以防酒精对肝细胞的破坏,造成肝脏的操作及慢性肝脏中毒。 4、定期随诊复查,了解肝功能变化及病情复发情况。术后还应注意甲胎蛋白追踪检查结果,或注意观察有无肝癌的转移。

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系由全身各脏器的癌肿转移至肝脏形成。由于肝脏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血流量异常丰富,全身各脏器的恶性肿瘤大都可转移至肝脏。在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低的区域,如北美和西北欧等地,继发性肝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为原发性肝癌的13~64 倍,中国二者较为接近。继发性肝癌有时与原发性肝癌不易区别,当原发癌灶比较隐匿时亚临床期继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的资料表明,继发性肝癌如能早期发现并治疗,采取外科手术切除可获得痊愈或延长生命的明显疗效,故对继发性肝癌的诊断、治疗应持积极态度。 症状体征 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肝癌相似,但因无肝硬化,常较后者发展缓慢,症状也较轻。早期主要为原发灶的症状,肝脏本身的症状并不明显,大多在原发癌术前检查、术后随访或剖腹探查时发现。随着病情发展,肿瘤增大,肝脏的症状才逐渐表现出来,如肝区痛、闷胀不适、乏力、消瘦、发热、食欲不振及上腹肿块等。晚期则出现黄疸、腹水、恶病质。也有少数患者(主要是来源于胃肠、胰腺等)肝转移癌症状明显,而原发病灶隐匿不显。 病因 恶性肿瘤可以向周围组织直接浸润,或侵入淋巴管、血管及体腔,之后癌细胞随淋巴液、血液及各种腔道转移至远处。癌细胞的浸润及转移主要取决于其本身的恶性生物学特性及机体免疫状态。癌细胞具有阿米巴样活动能力,能自主地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运动;癌细胞之间黏着力下降使其具有易脱落倾向,增加了转移的机会;癌细胞高表达某些整合素可能赋予癌细胞迁移的动力,使其易于穿透基底膜;机体某些黏附分子(adhesive molecule)有助于癌细胞在转移脏器中的滞留;癌细胞表面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增高也有利于其浸润和转移。由于荷瘤宿主大多存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有效识别和杀伤转移的癌细胞,一旦癌细胞在远处脏器停留,可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使癌细胞自主性无限制生长。癌细胞的这种恶性生物学特性与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如DNA 倍体或干系水平有一定关系,异倍体的癌细胞较二倍体的癌细胞更易发生转移。肝脏由于本身解剖及血供的特点,可能更易给多种癌细胞提供

病理实习镜下描述[精品文档]

1.肝细胞水样变性: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索拥挤;肝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大小不等,肝窦 扭曲、狭窄、闭塞。肝细胞胞浆疏松变空,部分细胞呈球状增大,胞浆透明呈空泡状,为气球样变。 2.肝脂肪变性:肝小叶结构存在,大部分肝细胞体积增大,致肝索拥挤、紊乱,肝窦扭曲、 狭窄甚至消失。大部分肝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边缘清楚;有的空泡较大,将细胞核挤向一侧。 3.肝细胞坏死:汇管区周围肝细胞大量坏死,肝细胞或毛细血管内有黄褐色胆色素颗粒或 团块,有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核:固缩、碎裂、溶解。 4.慢性肝淤血:肝脏正常小叶结构存在,肝小叶中央区大量红细胞淤积。中央静脉及周围 肝窦扩张充血,该区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小叶周边区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肝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 5.肝细胞性肝癌:癌细胞呈多边形,排列成梁柱或片巢状,其间有扩张的血窦或毛细血管。 6.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严重广泛坏死,肝窦扩张充血、出血,库普弗细胞增生、肥大, 并出现吞噬现象。残留的肝细胞无再生。小叶内及汇管区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7.门脉性肝硬化:肝脏正常小叶结构消失,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小叶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圆 形、椭圆形的肝细胞团,即假小叶。假小叶肝细胞排列紊乱,中央静脉缺如或偏位,肝小叶内肝细胞出现胞浆疏松化、脂肪变性,甚至小灶性坏死。纤维组织内可见增生的小胆管及淋巴细胞浸润。 8.坏死后性肝硬化:肝小叶正常结构破坏,肝内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呈灶状、带状。 在大结节内有的可见几个完整的肝小叶。假小叶内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可见胆色素沉着,肝细胞再生明显。增生的小叶间纤维间隔较宽且薄厚不均,其中炎细胞浸润,小胆管增生较显著。 肺 9.慢性肺淤血:肺组织呈弥漫一致性实变。肺泡壁和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壁增宽, 肺泡腔内有蛋白水肿液、红细胞和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心衰细胞)。 10.肺出血性梗死:肺组织内可见楔形实性病灶。病灶内肺组织坏死有出血。坏死灶内肺泡 壁轮廓尚保存。非梗死区有肺淤血样改变。 11.大叶性肺炎(红肝变):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间隔内毛 细血管扩张充血。 12.大叶性肺炎(灰肝变):肺泡腔内红细胞裂解,内见大量纤维蛋白,呈丝网状,可见炎 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13.硅肺(硅沉着病):(1)硅结节:早期为吞噬硅尘的巨噬细胞局灶性聚集而成,以后可 发生纤维化和透明变性。(2)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14.小叶性肺炎: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上皮坏死脱落。肺泡腔内 充满脓性渗出物及一些红细胞、脱落的肺上皮细胞。 15.肺小细胞癌:癌细胞小,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细胞浆少或无,细胞一端稍尖,似燕 麦,故也称燕麦细胞癌。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无核仁或少见,核分裂易见。 16.肺粟粒性结核:肺组织内散在许多孤立的、大小比较一致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由内向外观察其成分依次为:(1)中央为粉红染无结构干酪样坏死。(2)外围以上皮样细胞和朗汉斯巨细胞。(3)外周有淋巴细胞浸润及不等量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

内科护理学-原发性肝癌

一、概述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简称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我国为高发区,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中位居第三位,排位于胃癌和食管癌之后。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以40-49岁为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大约为2:1-5:1。(一)病因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肯定。 1.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肝癌病人中约有1/3有慢性肝炎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高发区人群的HBsAg 阳性率高于低发区,而肝癌病人血清HBsAg及其他乙型肝炎标志的阳性率也高达90%,提示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高发有明显关系。研究提示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病也密切有关。 2.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主要是在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基础上发生,而在欧美国家肝癌则常发生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础上。 3.黄曲霉素黄曲霉素中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在粮油、食物受黄曲霉素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发病率也较高。 4.其他因素肝癌的发生还与遗传、水源污染、有机氯类农药、亚硝胺类、华支睾吸虫感染等有关。 (二)分型 肝癌按大体形态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和小癌型,按细胞分为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 混合型。 (三)转移方式 肝癌的转移方式有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种植转移三种。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很容易侵犯门静脉分支形成癌栓,脱落后引起肝内多发性转移灶;肝外血行转移以肺多见,其次为肾上腺、骨、主动脉旁淋巴结等。淋巴转移以转移至肝门淋巴结最多。 二、护理评估 (一)症状与体征 原发性肝癌病人起病较隐匿,早期多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是经AFP普查检查出的早期肝癌,又称亚临床肝癌。中晚期病人主要表现有: 1.肝区疼痛为常见的首发症状,约占31%-74%。多呈肝区持续性刺痛或钝痛。当肝表面的癌节结破裂,坏死的癌组织及血液流入腹腔时,出现腹部剧痛和急腹症的表现,如出血量大,还会引起晕厥或休克。 2.胃肠道症状主要为食欲减退和腹胀,也可有恶心、呕吐及腹泻等。 3.全身症状可有乏力、进行性消瘦、发热、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 4.转移灶症状如咳嗽、咯血、气短,头痛、呕吐和神经定位体征等。 5.最常见的体征是肝脏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节结或巨块,边缘不规则,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压痛。黄疸常在病程晚期出现。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者可有脾大、腹腔积液、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表现。 (二)并发症 1.肝性脑病是肝癌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大约的肝癌病人因此死亡。 2.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约占肝癌死亡原因的,常因合并食管、胃底静脉 曲张,破裂时发生呕血和(或)黑便。晚期还可因胃肠道黏膜糜烂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而有广泛出血。 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当癌结节破裂局限于肝包膜下,可形成压痛性包块,破裂进入腹腔可引起急性腹痛及腹膜刺激征。

原发性肝癌卫生部规范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一、概述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 是常见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如果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自然生存时间很短,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由于其中HCC占到90%以上,故本文所指的“肝癌”主要是指HCC。 二、诊断技术和应用 (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我国肝癌的病因因素,主要有肝炎病毒感染、食物黄曲霉毒素污染、长期酗酒以及农村饮水蓝绿藻类毒素污染等,其他肝脏代谢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隐原性肝病或隐原性肝硬化。由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有效治疗和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因此,十分强调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监测。常规监测筛查指标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 (alpha-fetoprotein,AFP)和肝脏超声检查(US)。对于≥40

岁的男性或≥50岁女性,具有HBV和/或HCV感染,嗜酒、合并糖尿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般是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一般认为,AFP是HCC相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AFP持续升高是发生HCC的危险因素。新近,有些欧美学者认为AFP的敏感性和特异度不高,2010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指南已不再将AFP作为筛查指标,但是我国的HCC大多与HBV感染相关,与西方国家HCC致病因素不同(多为HCV、酒精和代谢性因素),结合国内随机研究(RCT) 结果和实际情况,对HCC的常规监测筛查指标中继续保留AFP。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肝癌的亚临床前期是指从病变开始至诊断亚临床肝癌 之前,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上难以发现,通常大约10个月时间。在肝癌亚临床期(早期),瘤体约3-5cm,大多数患者仍无典型症状,诊断仍较困难,多为血清AFP普查发现,平均8个月左右,期间少数患者可以有上腹闷胀、腹痛、乏力和食欲不振等慢性基础肝病的相关症状。因此,对于具备高危因素,发生上述情况者,应该警惕肝癌的可能性。一旦出现典型症状,往往已达中、晚期肝癌,此时,病情发展迅速, 共约3-6个月, 其主要表现:

肝癌诊治指南(试行)

肝癌诊治指南(试行) 一、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肝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三、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肝癌 AFP: (a-fetoprotein)甲胎蛋白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CA19-9:(Carbohydrate Atigen 19-9)糖抗原19-9 ICG15:(Indo Cyanine Green)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 HBV:(hepatitisB virus)乙肝病毒 HCV:(hepatitisC virus)丙肝病毒 TAIT:( transarteri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经肝动脉介入治疗 3DCRT:(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三维适形放疗 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调强适形放疗 四、诊断依据 (一)高危因素。 有乙型/丙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接触史、饮水污染史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二)症状。 具备高危因素,合并肝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黄疸、腹水者,应高度警惕肝癌可能。 (三)体征。 1.多数肝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2.合并高危因素者,出现肝大伴或不伴结节、上腹肿块、黄疸、腹水、脾大等,应警惕肝癌可能。 3.肝掌、蜘蛛痣、血管痣和腹壁静脉曲张等为肝硬化体征。 4.临床诊断为肝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咳嗽、喀血、骨痛、病理性骨折、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四)辅助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原发性肝癌,可能出现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肝脏功能改变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改变。2.肿瘤标志物检查 AFP(甲胎蛋白)是肝癌诊断中最好的肿瘤标记。AFP>400ng/mL一个月;或AFP>200ng/mL 持续二个月,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者,高度警惕肝癌,应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转移性肝癌的途径

转移性肝癌的途径 *导读:转移性肝癌是指全身各个器官的原发性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的病症。在中国,原发性的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症状比较接近,而且发病率也相当,所以比较难以区别。如果原发性的癌细胞比较隐匿,在早期比较难以诊断。大多数病例是在原发癌症的术前检查时候发现的。…… 转移性肝癌是指全身各个器官的原发性癌细胞转移到肝脏 的病症。在中国,原发性的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症状比较接近,而且发病率也相当,所以比较难以区别。如果原发性的癌细胞比较隐匿,在早期比较难以诊断。大多数病例是在原发癌症的术前检查时候发现的。几乎全身各个器官的癌细胞都有可能向肝脏转移,主要通过的途径有四种,分别是门静脉转移,肝动脉转移,淋巴路转移以及直接浸润。 *门静脉转移 门静脉转移是原发性癌细胞散播到肝脏的重要途径。凡是血流入门静脉系统的器官,像胃、小肠、结直肠、胰腺等如果发生原发性癌症,都有可以进过门静脉转移到肝脏。也有可能原发性癌细胞有体静脉传至肺部,然后再通过肺扩散到肝部。 *肝动脉转移 任何能够通过血液运行传播的癌细胞,都能够通过肝动脉将原发性的癌细胞转移到肝脏,像如果肺、肾、乳腺、睾丸、卵巢

等部位发生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就容易经由肝动脉散播到肝脏。而且肝脏是比较容易感染癌细胞的器官。 *淋巴路转移 容易通过淋巴路转移的是盆腔或腹腔的癌症,会经淋巴管流至主动脉胖的腹膜后淋巴结,在倒流至肝脏。此外,消化道癌细胞也可以颈肝门淋巴结转移到肝脏。乳腺癌或肺癌也可以通过淋巴路转移,不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胆囊癌严重胆囊的淋巴管,将原发性的癌细胞转移到肝脏。 *直接浸润 如果肝脏附近的器官或组织发生癌变,如胃癌,横结肠癌,胆囊癌,胰腺癌等,癌细胞都可能通过与肝脏粘连直接浸润蔓延到肝脏。另外有责肾脏以及肾上腺癌症是可以直接侵犯肝脏,发生转移性肝癌的。

病理实习镜下描述

肝 1.肝细胞水样变性: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索拥挤;肝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大小不等,肝窦 扭曲、狭窄、闭塞。肝细胞胞浆疏松变空,部分细胞呈球状增大,胞浆透明呈空泡状,为气球样变。 2.肝脂肪变性:肝小叶结构存在,大部分肝细胞体积增大,致肝索拥挤、紊乱,肝窦扭曲、 狭窄甚至消失。大部分肝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等得圆形空泡,边缘清楚;有得空泡较大,将细胞核挤向一侧。 3.肝细胞坏死:汇管区周围肝细胞大量坏死,肝细胞或毛细血管内有黄褐色胆色素颗粒或 团块,有得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核:固缩、碎裂、溶解。 4.慢性肝淤血:肝脏正常小叶结构存在,肝小叶中央区大量红细胞淤积。中央静脉及周围 肝窦扩张充血,该区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小叶周边区肝细胞有不同程度得脂肪变性,肝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等得脂肪空泡。 5.肝细胞性肝癌:癌细胞呈多边形,排列成梁柱或片巢状,其间有扩张得血窦或毛细血管。 6.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严重广泛坏死,肝窦扩张充血、出血,库普弗细胞增生、肥大, 并出现吞噬现象。残留得肝细胞无再生。小叶内及汇管区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为主得炎细胞浸润。 7.门脉性肝硬化:肝脏正常小叶结构消失,增生得纤维组织将肝小叶分割成大小不等得圆 形、椭圆形得肝细胞团,即假小叶。假小叶肝细胞排列紊乱,中央静脉缺如或偏位,肝小叶内肝细胞出现胞浆疏松化、脂肪变性,甚至小灶性坏死。纤维组织内可见增生得小胆管及淋巴细胞浸润。 8.坏死后性肝硬化:肝小叶正常结构破坏,肝内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呈灶状、带状。 在大结节内有得可见几个完整得肝小叶。假小叶内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可见胆色素沉着,肝细胞再生明显。增生得小叶间纤维间隔较宽且薄厚不均,其中炎细胞浸润,小胆管增生较显著。 肺 9.慢性肺淤血:肺组织呈弥漫一致性实变。肺泡壁与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壁增宽, 肺泡腔内有蛋白水肿液、红细胞与吞噬含铁血黄素得巨噬细胞(心衰细胞)。 10.肺出血性梗死:肺组织内可见楔形实性病灶。病灶内肺组织坏死有出血。坏死灶内肺泡 壁轮廓尚保存。非梗死区有肺淤血样改变。 11.大叶性肺炎(红肝变):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间隔内毛 细血管扩张充血。 12.大叶性肺炎(灰肝变):肺泡腔内红细胞裂解,内见大量纤维蛋白,呈丝网状,可见炎 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13.硅肺(硅沉着病):(1)硅结节:早期为吞噬硅尘得巨噬细胞局灶性聚集而成,以后可 发生纤维化与透明变性。(2)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14.小叶性肺炎: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上皮坏死脱落。肺泡腔内 充满脓性渗出物及一些红细胞、脱落得肺上皮细胞。 15.肺小细胞癌:癌细胞小,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细胞浆少或无,细胞一端稍尖,似燕 麦,故也称燕麦细胞癌。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无核仁或少见,核分裂易见。 16.肺粟粒性结核:肺组织内散在许多孤立得、大小比较一致得、境界清楚得结节状病灶, 由内向外观察其成分依次为:(1)中央为粉红染无结构干酪样坏死。(2)外围以上皮样细胞与朗汉斯巨细胞。(3)外周有淋巴细胞浸润及不等量得成纤维细胞与胶原纤维。 脑 17.结核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内可见大量炎性渗出物,主要为浆液、纤维素、巨噬细胞、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发生自肝细胞和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位居第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以40~49岁为多见,男女之比为(2~5):1。 1 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表现。经甲胎蛋白(AFP)测定检出的早期病例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称为亚临床肝癌。自行就诊的患者多为中晚期,其主要表现有: 1.1症状(1)肝区疼痛:有半数以上的患者有肝区疼痛,常局限于右上腹部,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肝痛与肿瘤的迅速增长使肝包膜被牵拉有关。当肝癌结节破裂,坏死的癌组织及血液流入腹腔,可引起全腹剧痛,产生急腹症的表现,严重时可出现休克。(2)全身症状:有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进行性消瘦、发热、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3)转移灶的表现:如发生肺、骨、胸腔等转移,则可产生相应的症状。(4)其他:由于肿瘤本身导致代谢异常,引起红细胞增多、低血糖、高血脂、高血钙等。 1.2体征(1)肝肿大:肝呈进行性肿大,触之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缘钝而不齐,常有压痛。(2)黄疸:晚期可由于肿瘤压迫或侵蚀肝门附近胆管,或癌组织脱落导致胆道梗阻引起黄疸。(3)肝硬化征象:肝癌伴肝硬化门脉高压者可有脾大、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等表现。

1.3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因肝癌多合并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破裂则可发生呕血、黑便。晚期可由于胃肠屏障功能减弱及凝血功能障碍,胃肠黏膜出现糜烂、溃疡致广泛出血。(2)肝性脑病:是肝癌晚期的并发症,病死率高。(3)癌结节破裂出血:表现为急腹症症状,有10%肝癌患者因癌结节破裂出血而致死亡。(4)继发感染:由于患者长期处于消耗状态及进行放疗、化疗引起的副作用等导致自身抵抗力低下,易继发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 2 临床护理 2.1疼痛的护理肝癌晚期患者往往疼痛剧烈,且较为持续,难以忍受。在护理上,除了给予关心、疏导外,要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利于休息的环境。评估其疼痛的性质、强度、部位,注意遵医嘱给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同时,可鼓励患者采用转移注意力,放松、分散疗法等非药物方法止痛。 2.2饮食护理提供高蛋白、适当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患者,可通过在进食前做好口腔护理,少量多餐等方法促进食欲,增加进食量。对于进食少的患者,应给予营养支持疗法,包括肠道内营养、静脉营养的应用,必要时还可静脉给予白蛋白。腹水严重的患者应限制每日水、钠的摄入,准确记录尿量。有肝性脑病倾向的患者,对蛋白的摄入应减少,甚至禁食。 2.3心理护理本病起病隐匿,一旦发现多已是晚期,面对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患者极易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跟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情绪变化,给予相应的护理,

早期非典型肝细胞性肝癌CT表现分析

早期非典型肝细胞性肝癌CT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非典型肝癌CT表现,为临床诊断早期肝癌提供帮助。方法选取8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早期不典型肝细胞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T 表现。结果平扫显示,8个病灶均呈低密度表现,平扫病灶边界模糊6例,病灶边界清楚2例,有纤维假性包膜2例,病灶密度均匀6例,病灶密度不均匀2例;三期增强扫描:患者表现程度不一的轻度强化,和邻近的正常肝实质相比,三期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强化后的密度均较低,且动脉期及静脉期强化密度相对较低,门静脉期的强化密度相对较高;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界清4例,病灶边界模糊4例,门脉期病灶边界清楚7例,病灶边界模糊、病灶边缘轮廓轻度不规整1例,密度均匀2例,病灶内密度不均匀、伴有多个小斑点状6例。结论早期肝癌的CT表现不典型,临床应掌握其特点,结合病理学检查予以确诊。 标签:不典型小肝癌;扫描;体层摄影术;CT表现;病理学检查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恶性程度及死亡率均较高。肝癌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的第2位。早期肝癌又称小肝癌(smal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指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cm,或癌结节数目≤2个,癌结节最大径之和≤3cm[1]。早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手术切除率较高,术后可达5 年生存率。因此,临床应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恶化,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目前检查肝癌依赖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技术,诊断正确率可达90%[2]。但早期小肝癌部分CT呈现不典型表现,导致早期诊断失误。本文主要分析非典型肝癌CT表现,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2013年12月,我院经病理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72例,其中51例肝癌患者CT 表现具有典型特征性,21例患者CT表现不典型,其中平扫及三期后均呈低密度改变8例。以这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T影像学特征。8例患者AFP值:AFP升高者7例,正常1例。8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8.5±1.36)岁;病因:6例患者以腹胀、腹泻、黄疸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1例结肠癌术后发现,1例正常体检时发现。 1.2检查方法与仪器设备先行平扫,扫描条件为120kV,200~300mA,设置参数为螺距0.984,层厚5mm。扫描包括膈顶至双肾下极之内的区域。随后进行增强扫描:采用碘帕醇100ml经肘静脉注射,进行三期扫描,碘帕醇为非离子造影对比剂,注射速率(3~3.5)ml/s,延迟时间:动脉期延迟时间25~28s,门脉期70~75s,实质期5~10min[3]。所用仪器设备为128层螺旋VCT扫描机,型号GE light speed。 2结果

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导读:转移性肝癌较为常见,早期无明显症状。较常见的症状是肝区疼痛,但一般出现较晚。其它晚期表现有肝大、黄疸、腹水、体重减轻和恶液质等。根据转移性肝癌与原发癌临床表现之间的时间关系,把本病分为早发型、同步型和迟发型。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转移性肝癌较为常见,早期无明显症状。较常见的症状是肝区疼痛,但一般出现较晚。其它晚期表现有肝大、黄疸、腹水、体重减轻和恶液质等。根据转移性肝癌与原发癌临床表现之间的时间关系,把本病分为早发型、同步型和迟发型。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术切除是使患者有可能获得治愈的唯一方法。手术切除的适应症,除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外,还应具有如下条件:1)原发癌能够切除或根治;2)无肝外转移;3)肝内转移癌的单发,或即使为多发,但转移癌结节局限在肝的一叶或半肝之内,有可能施行肝叶或半肝切除。 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生存时间差异很大。影响术后生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切除原发肿瘤与切除转移性肝癌的时间间隔。转移癌出现距离切除原发癌的时间愈近,预后愈差。2)肝转移的数量与浸润范围。局限性肝转移者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

和53%,非局限性肝转移者1年生存率仅为45%。3)手术类型。直肠癌肝转移行肝叶切除,手术死亡率为11%,5年生存率仅为13%;肝段切除无手术死亡,5年生存率为21%;肝切除手术死亡率为3%,5年生存率为24%。4)原发癌类型。转移性肝癌,原发癌为直肠癌、胃癌、胆囊癌、胆管癌,其中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最好,肝切除术后2年生存率为80%,而胃癌肝转移者预后较差,术后无生存2年者。 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有哪些?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并不多,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为病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祝早日治愈疾病,恢复健康。

临床常见疾病医嘱(修改打印版)

呼吸系统疾病 1、慢支继发感染 长期医嘱: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2级护理 陪床1人 普食 持续低流量吸氧 健康咨询 化痰片0.5,3/日,口服. 复方甘草片 2片,3/日,口服. a-糜蛋白酶 5mg,2/日,肌注 环丙沙星100ml (或氧氟沙星)静点,2/日. 0.9%盐水200ml 先锋霉素六5.0静点,1/日 5%葡萄糖200ml 氨茶碱 0.25静点,2/日. 临时医嘱: 青霉素皮试 胸片 血尿便常规 血沉 血钾钠氯 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 血糖 2、肺部感染(发热、体质差) 长期医嘱: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2级护理 陪床1人 半流食 持续低流量吸氧 健康咨询 化痰片0.5,3/日,口服. 复方甘草片 2片,3/日,口服. a-糜蛋白酶 5mg,2/日,肌注 氧氟沙星100ml (或环丙沙星)静点,2/日. 0.9%盐水200ml 菌必治 2.0 (或舒普深2.0)静点,2/日. 5%葡萄糖200ml 氨茶碱0.25(或喘定0.25)静点,1/日. 临时医嘱: 青霉素皮试 胸片 血尿便常规 血沉血钾钠氯 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 血气分析 痰培养 心电图 5%葡萄糖300ml 穿琥宁 400-800mg(或清开灵40ml)静点,1/日. 脂肪乳500ml静点 0.9%盐水 50ml 蓉生静丙(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2.5g静点3、肺脓肿(右侧) 长期医嘱: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2级护理 陪床1人 半流食 持续低流量吸氧 健康咨询 化痰片0.5,3/日,口服. 0.9%盐水 300ml 菌必治 2.0 (或氧派嗪青霉素4.0)静点,2/日. 灭滴灵 250ml静点,2/日. 0.9%盐水 300ml 丁氨卡那霉素0.4静点,1/日. 5%葡萄糖500ml 穿琥宁800mg静点,1/日. 临时医嘱: 青霉素皮试 胸片(正位) 血尿便常规 血沉 血钾钠氯 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 痰培养+药敏 心电图 4、右侧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 长期医嘱: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2级护理 陪床1人 普食 健康咨询 利福平 0.45,3/日,口服. 乙胺丁醇0.75,1/日,口服. 肝泰乐0.1,3/日,口服. 链霉素 0.75,1/日,口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