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

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

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
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

·总第444期·

理论界2010第10期

□肖琼

“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

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美学”时代。什么是“后美学”?周宪曾在《20世纪西方美学》中界定了三个特征:1.在后现代条件下,美学不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而是向经济、政治、文化、消费领域、日常生活领域扩张;2.艺术的终结导致“审美的东西向非审美转化”;3.审美乌托邦的坍塌和商品拜物教的时兴导致审美的异化。“后美学”中的审美走下了高高的象牙塔,与日常生活携起手来,并表现出对现实的一种新的认知。如何看待“后美学”中的审美?它与传统美学是否存在不同?是传统美学的断裂还是延续?我们在狂欢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的同时,是否仍然能够保持着我们清醒的智性思考,并积极思考审美的当代形态及其当下意义?

一、“日常生活”的危机和批判理论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生存于各种日常生活中,但传统理论往往沉迷于形而上的理性追求而对形而下的日常生活世界不屑一顾,视而不见。到了20世纪,随着现代科技、工具理性对人的绝对控制,人的生存异化问题日益彰显,许多哲学家或哲学流派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转聚到日常生活这一领域,提出了诸多的关于生活世界的构想和批判理论,希望能从中获得拯救现代人逃离现代困境的救赎之路。

“日常生活”概念的突起首先应追溯到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他非常敏感地觉察到欧洲科学的快速发展已使人自身陷入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科技文明尽管给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却也给人的精神带来了空前的匮乏和心灵上从未有过的空虚,导致了人与世界的对立。人的整体性遭到严重破坏,并被现代技术不断物化。他认为,导致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的忽略和遗忘,因此,要摆脱这场危机,就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没有受到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渗透的传统日常生活世界,并将此作为价值和意义的源泉,提出“重新回到生活世界本身”的著名口号。

海德格尔悲哀地发现:“现代科学和极权技术的本质的必然结果……,归根结底是要把生命的本质本身交付给技术制造处理。”〔1〕工具理性超出技术、管理领域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泛滥,人成了所谓的“常人”,一种非自主的非本真的存在。“这个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一切人——

—却不是作为总和——

—倒都是这个常人。就是这个常人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再也找不到那种田园牧歌般的诗意和充实感了,日常生活变得重复、单调而乏味,丧失了意义。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精于算计和各种功利活动的人类从此走向了自我生存的反面。在海德格尔的视野中,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全面异化的领域,他的意图是通过揭示被工业文明条件下的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异化状况,以求唤起人们反抗的冲动。但海德格尔对日常生活世界表现得过于悲观,他把日常共在与本真存在置于对立的两极,却没有看到日常生活可以从自身当中蕴育反抗和创造力量。卢卡契批评他的这种做法“歪曲了日常性的本质和结构并使之贫乏化了”。〔3〕其实,富有诗意的过去是永远不可能回去了,逃避也不是解决的途径。如何打破这种现代生存困境,恢复有意义的日常生活,重新回到诗意地栖居?由于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在探讨解决日常生活困境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理论家都提出过通过艺术和审美使日常生活获得创造性、差异性和意义建构功能的方案。审美可以弥补文明的缺憾,从而使人获得超越,达到艺术化、审美化的生存。正如尼采所言:“只是作为审美现象,人世的生存才有充足的理由。”〔4〕将审美的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重新发现日常生活充满诗性和创造性的一面,“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5〕让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恢复日常生活的美学艺术维度。日常生活审美化正是为反思和批判这一弊端、解决西方人对生存意义的追问而提出的一种

(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摘要:美学界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至今仍方兴未艾。但如果我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只是进行浮泛的性质判断和争论是不会对当代的审美形态提供更多的帮助的。我们应考虑的是审美现代性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审美方式和当代形态,从而完成历史的转换和改变。本文深入地挖掘日常生活的异化危机,结合有关日常生活的批判理论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进行深刻分析,并指出当前审美人类学的实践也许能为我们重构后现代美学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转型;审美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10)00-0000-00

[收稿日期]2010-08-25

[作者简介]肖琼(1972-),女,汉族,江西永新人,云南财经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文艺评论】

172

·总第444期·

理论界

2010第10期生存策略。

卢卡契在他的《审美特性》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态度是第一性的……人们的日常态度既是每个人活动的起点,也是每个人活动的终点。”〔6〕“日常生活固然有其顽固的习惯性、重复性、保守性这些普通平常的特征,但同时也具有超常的惊人的活力与瞬间式的无限的创造能量。”〔7〕日常生活中并不缺乏诗性和创造性,关键是你去发现,并且怎样去使用它。艺术和审美其实就是现实生活关系和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态,是对现实生活关系的某种转换甚至颠倒。人的审美能力起源于日常生活,依存着日常生活,人类的科学最终还得靠日常生活存在和发展。日常生活既不是本真的原始状态,也不全是单调与琐碎、异化与沉沦的无意识黑夜,而是永远保留着生命与希望的矛盾———异质性。必须从其中唤起活力。人类的幸福与希望不能诉诸日常生活之外而是日常生活之中,人的最终解放不是体现在经济领域与政治领域,而是要体现到日常生活中来。

二、艺术的终结和审美的转型

在传统的眼光看来,艺术具有一种永恒的神圣魅力,艺术和美是绝对的。康德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审美判断,人的审美判断虽是单称判断,却带有绝对的普遍性。但丹托对“艺术的终结”的宣告以及对艺术品资格是如何获得问题的考察和回答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美学界。“必须抛弃这样一种熟悉的形象:被艺术的永恒力量惊呆了的不熟悉历史的观者。并不存在永恒的力量。

”〔8〕丹托在他的《艺术的终结》的序言中就告诫我们必须抛弃那种被艺术的永恒力量所震撼的艺术幻象,并不存在这样一种永恒的力量,并提醒我们在艺术的鉴赏活动中就已经将之视为艺术的先入为主的方法。

当安迪·沃霍尔举办那个由他自己描绘布里洛牌除垢钢丝绒包装箱外形的一系列作品组成展览会之后,它就不由得引起了艺术界人士极大的兴趣。首先,应该承认的是,存在着与最普通的日用品十分相似的艺术品,但为什么普通的布里洛牌除垢包装箱不是艺术品,而沃霍尔所画的箱子就是艺术品呢?丹托认为,艺术品一般会有两重意义:它所呈现之物和象征之物,即艺术品的外观本身所展示的表层意义和这一艺术品所涉及的各种观念。如果没有这一艺术品所涉及的各种观念,即没有我们在艺术领域(艺术界)里对艺术进行欣赏和艺术命名活动,艺术品与日常物其实并无多大的区别。正是艺术界的阐释力量具有把实物这种材料变成艺术品的功能。“阐释实际上是个杠杆,用它把实物从现实世界移入艺术世界,……只是由于与阐释联系在一起,实物这种材料才是艺术品”。〔9〕他具体地分析了挑战艺术界的杜桑的艺术。1917年杜尚的杰作《

泉》,其实就是一个男用小便池,是他从一家名为莫特制品厂的公司生产的大量无从区别的同样形态的陶瓷制品中买来的。而他把这鉴定为泉,就是通过“阐释”的手段表征着这样的一种现象:那个男用小便池是“泉”确实是我在别处称之为艺术身份鉴定的一个例证。这里提到的“是”就是一种艺术阐释,是一种艺术鉴别。“阐释随艺术身份鉴定转移,这些阐释依次决定着提到的属于艺术品的实物中有哪些部分和性质进入哪些改变实物的阐释。”

〔10〕

杜尚将现成物命名为“泉”的做法,就是一种艺术阐释

或艺术命名活动。从外形上来看,它与其他的男小便池一样,而它之所以作为艺术之物的象征之物,正是杜桑在其背后所赋予的各种艺术观念,即“泉”的命名。杜桑将日常生活之普通之物转换为艺术的做法,其意义就是使我们不再关注艺术品的外观因素,而是提醒我们命名行为和支持命名进行的艺术界的存在。杜尚在此想传达的艺术理念正是:美就在日常生活中,艺术就蕴涵在日常生活中。为此,卡勒这样说过:“文学可能失去了其作为特殊研究对象的中心性,但文学模式已经获得胜利;在人文学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文学性的。”〔11〕艺术亦如此,艺术可能失却了其作为绝对的中心地位,但艺术模式获得一种新的模式,艺术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它消解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以往不可逾越的界限,改变了人类传统的审美观念,于是,所有的一切都是艺术,一切都是审美的了,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日常生活化。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狂欢

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的“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英国学者迈克

·费瑟斯通明确地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话题,他认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表现在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艺术亚文化的产生,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运动。2.指“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这种谋划导致审美消费成为时尚;3.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而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则沿袭审美现代性,注重从美学的角度来认识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他从四个层次论证了现代社会审美泛化的这一渐次深入的过程。“首先,锦上添花的日常生活表层的审美化;其次,更深一层的技术和传媒对我们物质和社会现实的审美化;其三,同样深入的我们生活实践态度和道德方面的审美化;最后,彼此相关联的认识论的审美化。”

这一理论一经传入中国,就引起了美学界轰轰烈烈的论争,至今仍是方兴未艾。有的认为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并对这一现象持一种狂欢态度;有的则认为美学家在面对这一审美的狂欢现象时应保持应有的清醒态度和批判精神,“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真正要害之处在于美发生了“异化”,是工具理性对于人的一种更为严酷的控制。

在我看来,美学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进行浮泛的性质判断和争论是不会对当代审美形态提供更多的帮助的。人类在遭遇到现代文明后产生了严重危机,传统美学观念已无法满足人类救赎的需要,审美现代性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审美方式和当代形态,从而完成历史的转换和改变?这才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存在即是合理。既然艺术和美学具有向日常生活大肆扩张和渗透之势,也许解决的方案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之中。赫勒把日常生活区分为异化的和非异化的两种形态,“异化的日常生活是自在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个人’为‘自在’类本质对象化所引导,对这一对象

【文艺评论】

173

·总第444期·

理论界2010第10期

化,它只能简单屈从。而非异化的日常生活是‘为我们的领域’

。”〔12〕在异化状态下的日常生活也总是产生着“为我们的”生活的需要。那么能否对此形成超越?赫勒提出的方案是把日常生活变成“为我们的存在”,“有意义的生活”

。赫勒相信,在日常生活自身当中蕴涵着变成“为我们的存在”的充分潜力,日常生活并非“物”

,“充满着生活伦理与可理解性因素与中介的、但尚待提升的文化沉淀层”。通过与艺术、哲学等活动的化合,我们的生活完全可能变成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这才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真正意义:通过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关注日常生活,并挖掘出内在的诗意和创造性,让日常生活从传统的理性主义、生产主义思维方式的强制中解放出来,将日常生活由一个权力控制的领域变成反抗权力的基地。

然而,由于消费社会消费意识的冲击,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成了一种身份的表征。生活方式的审美化追求和文化品位的追寻并不是出自主体内心的主动需求,而是主体社会身份的重要表征符号,是意识形态的功利性工具。正如费塞斯指出的:“新兴的文化媒介人有意识地去发明一种艺术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他们的身体,他们的家,他们的汽车都当作了自己人格的延伸,他们必须使这些东西具有一定的风格,以表达其承载者的个性特征。同时,他们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媒体力量,向社会推销审美的生活方式并把它市场化。”

〔13〕

很明显,这是一种商品要求,是一种“审美包

装”,不过“意味着用审美因素来装扮现实”(韦尔施语)。美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包装、润饰,是从艺术中抽取了最肤浅的成分,又用一种粗滥的形式把它表征出来。因此这并不是真正的审美,而是一种美的泛滥和泛化,是一种伪审美。美的本质规定性就在诸如这样的审美活动中被消失殆尽。在日常生活所蕴藏的现代性张力中,我们如何充分地利用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审美经验,实现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审美批判,从而完成审美观念的重新建构?

四、审美人类学实践的审美启示

“一个真正审美化的文化对差异和被排斥的事物是很敏感的———

不光是沉浸在艺术形式和设计的关系之中,而是同样关注日常生活,关注生活的社会形式。……首先,不是那种艺术的愉悦,而只是契合当今现实的一种反思的审美意识,才提供了同样也能具有社会内涵的情感性潜质。其次,它的结果不是被直接理解,而是被间接理解。但是,通过艺术条件和生活条件的相似性,有可能发生的是审美情感向社会问题的转化。”〔14〕真正的审美化是对处在边缘状态的被排斥的事物的敏感,而不是在美的泛滥中制造审美的冷漠和麻木;关注日常生活本身,而不是关注对它的审美包装;关注生活的社会形式或人生现象,而不是关注对它美化的艺术设计,通过对人的审美情感的普遍培养,从而完成对社会问题的成功转化,拯救人类现代危机。我想在这一点上审美人类学的实践倒不妨看作是对后现代美学重构的一种尝试和努力。

“审美人类学是古往今来中外美学界和人类学界自觉或不自觉的共同学术追求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应运而生的逻辑

结果,它既是美学自身发展需要不断超越、不断摆脱困境的自我调节的历史必然性的反映,也是人类学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需要向更高层次转化的趋势。”〔14〕在审美人类学视野中,审美和艺术从来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相反这二者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之中,存在于它自身与政治、经济、社区结构、阶层体系、信仰、宇宙观以及价值取向等因素共同编织的繁复而精密的文化脉络中。因此他们致力于对神话、仪式、禁忌、社会记忆、两性关系、话语、身体、交换、节日、表演、游戏、幻象、文化象征系统等日常生活基本活动的审美考察和阐释分析,关注未受到现代文明侵蚀,仍旧保持着一种集体记忆形式的边缘文化中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活动,研究他们文化中审美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建构,审美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展开,挖掘出其日常生活中所蕴涵的审美价值和生存智慧,划破现实的种种假象,发现人类生存所真正需要的内在的东西。这正是韦尔施所期待的真正的审美化。通过对处在边缘状态的少数民族文化日常生活本身进行实质考察,而不是关注它的外在的浮泛形式和审美包装,这对于拯救现代美学危机,恢复和激活美学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批判能力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尝试。埃伦·迪萨纳亚克因此指出:“读解今天的艺术,我们感到,只有当它们到达遥远的舞台,就像天体或人造卫星静静地在太空中旋转一样,它们才是有趣的东西。”〔15〕

正如特里·伊格尔顿所言,审美总能够把力量集结起来。以审美化的力量维系着社会,将日常生活与审美的结合,让每一个生存于日常生活中的个体培养出一种审美的观念和体验,并渗透于习惯、虔诚、情感和爱中。只有借助这种力量,我们才可以重建与周围事物的和谐统一,从而摆脱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异化危机。■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06.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156.[3][6]卢卡契著,徐恒醇译.审美特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5、1.

[4]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275.[5]HENRI LEFEBVRE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swick (USA )and

London (UK ),1994:203.[7]刘怀玉.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李小娟主编.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148.

[8][9][10]阿瑟·丹托著,欧阳英译.艺术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序言3、36、37.

[11]转引自《日常生活》,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2]陶东风.审美化、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批判.转引自金元浦“文化研究网”.

[13]韦尔施著,陆扬、张岩冰译.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43.

[14]王杰、覃德清、海力波.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文学评论,2002(4).

[15]埃伦·迪萨纳亚克著,户晓辉译.审美的人.商务印书馆,2004:51.

责任编辑:余弓

【文艺评论】

17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