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AP PP学习笔记

SAP PP学习笔记

SAP PP学习笔记
SAP PP学习笔记

MRP控制参数–计划文件与处理代码(Processing key)

花几个篇幅研究下运行MPS/MRP的控制参数,这些很关键的控制参数,但又很少有人能把逻辑关联弄的很清楚。

NETCH(净变化计划):即只计划上次计划以后计划相关内容发生变动的物料(注意,某些物料的参数发生变动了,系统也认为计划内容没发生变动)

NETPL(计划周期内的净变化计划):即只在计划周期内执行净变化计划,周期外将不进行计划

NEUPL(重新计划)所有的物料不管有没有变动都再次计划。

首先要介绍两个概念:

1. 运行类型(Planning run type): 即处理代码(Processing key),决定了那些物料参与MRP运算

2. 计划文件(Planning file):是一个包含所有物料清单的文件,一旦物料的变更与需求计划相关,与自动更新文件中的字段. 简单来说,计划文件决定了每次MPS/MRP运算时,有哪些物料

参与,以何种运算逻辑(MPS/MRP)等等.

所以,SAP在运行MPS/MRP运算时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读取计划文件.有很多SAP顾问可能

还不知道有计划文件这个东东吧,嘿嘿, 讲到这里,介绍和计划文件相关的4个事务代码:

1.MD20–创建计划文件

2.MD21 –显示计划文件

3.MDAB –在后台创建计划文件

4.MDRE –计划文件一致性检查

以上4个事务代码看名字就知道用途,不再赘述,这里稍微提一下MDRE(计划文件一致性检查)的用途. 计划文件一旦创建,在SAP中是永久存在的,对物料主数据的更新等动作只会更

新相应计划文件中的字段,所以一旦有计划物料变为非计划物料,这些物料的计划文件就是

垃圾资料,不但会影响MPS/MRP运行的速度,还有可能造成错误,MDRE的作用就是一致性检查后删除这些无用的计划文件.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计划文件究竟是啥样的,丑媳妇总要见公婆.

记录类型: 虚拟件为D,其他物料为B

低层代码:由物料主数据和在BOM中的层次决定,属于MRP展开逻辑的理论知识,有兴趣的自己研究吧,可以不用过多关注.

MPS标识:勾中的标识以MPS逻辑运算,否则为MRP

全修改计划: 即处理代码(Processing key)中的NETCH,说到这里,终于快到本篇博文的主题了,课前铺垫还真是长,贱客抹把冷汗先.

净更改PHor:即处理代码(Processing key)中的NETPL, 有同学会问,处理代码不是有3个嘛?为啥差一个? 贱客说: 不要着急,马上回来*O*.

复位建议: 如被勾中,将在MPS/MRP运算时删除并重新创建前次运算产生的计划订单,计划行及采购申请

展开BOM: 如被勾中,将在MPS/MRP运算时,重新展开前次计划订单,计划行及采购申请中的BOM

更新时间标记:该计划文件何时被更新, 为格林威治时间,小汗一个

MRP时间标记:前次运行MRP的时间,同样为格林威治时间

创建日期:该计划文件的日期.

MRP控制者/物料描述: 为空的,很诡异, 不知哪位好心人可以告诉贱客原因, 贱客实在不想

看SAP的标准代码.

好,简单介绍完计划文件, 请我们今天的猪脚处理代码(Processing Key)登场:

1. NETCH –总水平的净变化

2. NETPL –计划水平的净变化

3. NEUPL –再生计划

是不是越看越晕, 贱客郑重声明, 这是SAP的官方中文翻译, 和贱客无关,嘿嘿.贱客第一次看到SAP将Shop floor control翻译成商店低价控制的时候, 也会忍不住有要砸电脑的冲动J

好了,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下这3个控制参数的用途.首先, 回顾前文提到的

MPS/MRP运算时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读取计划文件.如果我们的处理代码是NEUPL(再生计划)的话,MPS/MRP运算之前会删除当前存在的所有计划文件,然后对所有物料重新产生计划文

件并再继续下面MPS/MRP的运算步骤.这也是为什么计划文件中没有这个字段标识的原因,嘿嘿.另外,新系统第一次MPS/MRP运行时,也要用NEUPL跑一次.

其实如果没有系统效能的考量,每次MPS/MRP时都应该用NEUPL,这样可以保证每次运算都会包括所有的材料,读取到的主数据的资料都是最新的.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因为MPS/MRP每次运算的时间都很长,而且运算时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所以我们需要找一个效能与实用的折中点,就产生了NETCH和NETPL.意思是和计划相关的参数自前次MPS/MRP运行后有更新的物料才参与下次运算, 不过NETPL 与NETCH更过分, NETCH是只要有变更就需要参加运算, 而NETPL是一定计划期间内有变

更的物料才参加运算,否则也不参加.

所以基本上不是用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跑MPS/MRP的用户, 我们都会建议用NETPL和NETCH来运行MRP运算.另外要注意的是,单个物料无法使用NEUPL运行MPS/MRP.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又有几个问题产生了:

1. 净变化/修改具体指的是哪些内容?

2. 选择NETCH/NETPL时, SAP怎么找到参与运算的物料?

3. NETPL的计划期间是如何定义的?

净变化(Net Change)按照SAP的解释,包括以下内容:

1. 库存变化:物料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2. 生成物料相关的凭证:采购申请,采购订单,计划订单,销售需求,预测,独立需求或预留等

3. 主数据中与计划相关的字段更新

4. 删除收(Receipt)或发(Issue)的数量

5. 特别注意:配置中关于计划相关的变更,不会自动更新计划文件,必须重新生成计划文件,即如果后台计划相关的参数有调整过,最好用NEUPL计划运行一次MPS/MRP,以确定更新能正确及时的生效.

一旦这些净变化产生,SAP就会判断当前时间,发生在计划期间内的,会同时标识计划文件中的“全修改计划”和“净更改Phor”字段, 如果在计划期间外的净变化,则只会标识计划文件中的“全修改计划”字段。这样子在MPS/MRP第一个步骤:读取计划文件时,就可以根据我们界面上选择的NETCH或NETPL挑选出要参与运算的物料了,这样子和谐了吧,嘿嘿.

接下来先看看计划期间在何处设定:

1. 事务代码: OMDX

2. 路径:SPRO--生产—物料需求计划—计划—MRP计算—定义计划区间

所以接下来我们看看如果对1700工厂的物料变更在500天之内和之外的变更对计划文件会有什么影响.以AS000-000-000这个物料的计划文件为例,在我们测试伊始,它是裸妆.

我们修改物料主数据中的自制时间,再回头看该物料的计划文件,可以看到NETCH和NETPL 都已自动更新,有没有童鞋有点疑惑, 为啥同时更新两个字段, 其实很好理解,计划期间内更新过了,这个物料一定是更新过了.所以这种状况,无论是用NETCH或者NETPL,MPS/MRP运算都会纳入此物料.

接下来我们以NETCH运行MRP再查看计划文件,发现该物料又变回裸妆的样子.

然后我们手工创建一张500天(2013/03/22)后的计划订单,再看看是什么状况

可以看到只有“全修改计划”被标识, 这样子运行MPS/MRP时,如果控制代码选择NETPH,改物料将不会参加运算.

今天贱客说说MPS/MRP控制参数中的计划模式(Planning mode)字段.首先看看计划模式到底是什么东东(见附图)

可以看到有3个参数:

1.适应计划数据(普通模式)

2.重展BOM和工艺路线

3.删除并重新创建计划数据

相信大家看到2,3都很好理解, 选择2, 运行MPS/MRP的时候就会按照需求日期重展相关单据中的BOM和工艺路线; 选择3时, 直接删除前次MPS/MRP运行后生成的计划单据(计划订单,采购申请),并依照最新的主数据资料重新生产.

那么这个“1.适应计划数据(普通模式)”到底是什么意义呢?

说的通俗一点, 选择1就是SAP会自行判断要怎样处理, 也就是“信SAP,得永生”的意思. 但如果你不那么相信SAP,事实上SAP有时候也的确像娇羞的少女,耍点小脾气,那么你也可以手工指定2或者3,要求SAP从了你的欲望,嘿嘿。

说到这里,大家的疑问又出来了,SAP依据什么标准来做出判断呢?

咚咚咚~, 答案就是我们探讨过的计划文件(Planning file).根据贱客测试的结果, 选择1.适应计划数据的结果就是会依据计划文件中“重投订单(ResetProps)”与“展开”

BOM(ExplodedBOM)”字段的表示进行MPS/MRP运算。

简单来说:

1.如果计划模式选择1.适应计划数据, 同时计划文件中的“重投订单”被标识, 等同于选择计划模式3

2.如果计划模式选择1.适应计划数据,同时计划文件中的“展开BOM”被标识,等同于选择计划模式2

3.如果计划模式选择2或者3, 直接覆写计划文件中的对应标识.

OK,解释了原理,大家可能又好奇了, 我从来没有去更新过计划文件啊,说明计划文件中的这两个标识为是SAP自动更新的, 那SAP做出的更新逻辑对不对呢?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测试看看什么状况下SAP会更新这两个标识.

在测试前,稍微梳理下MPS/MRP的概念和逻辑,问自己两个问题:

1.什么状况下MPS/MRP运算是需要展开BOM和工艺路线?

2.什么状况下MPS/MRP运算是需要重投订单?

MPS/MRP的概念请大家自行翻书或翻墙,嘿嘿.答案我们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1.BOM或者工艺路线更新后,原来的计划单据需要依照最新的BOM或工艺路线展开

2.订单数量,或者交期等有变更时, 计划单据需要重新生成.

所以我们就来分别测试这两种状况咯,首先我们修改这个物料的BOM后查询计划文件,可以看到“展开BOM”的字段已被标识.

接下来我们修改物料主数据中的自制时间,再查询计划文件, 可以看到重投订单/复位建议字段已被标识.

向前消耗,向后消耗,未清时间,产前缓冲时间,产后缓冲时间

未清期间:简单的说就是为计划员提供了一个提前处理的缓冲期。在逆推排产的逻

辑下,比如MRP创建的计划订单开始日期是5日,未清期间是3天,那么假如当前日期

是1日,就还没有进入未清期间,此时计划员就没必要这么早处理计划订单,而如果当前

日期是3日,就在未清期间里了,此时在MD04中会有一个例外消息05产生,用来提示

计划员可以去将这张计划订单转换成生产订单或者采购申请了,这样就可以给计划员充分

的时间来处理订单。如果没有未清期间,直到5日都不会有任何提醒,到时候再来处理就

有可能来不及了。

产前、产后缓冲时间:就是有些产品生产的时间可能不一定按设定的那样准确,允

许生产前或后有一定的浮动,比如产前2天,产后1天,这样自制生产时间为2天的产品,只要在5天内生产出来都是允许的。这个字段的设置是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的,但是感觉

真正会用的企业不太多。

下达期间:如果没有下达期间,那么系统计划的下达日期就是订单的计划开工日期,也就是说计划员刚下达就必须开始生产了,而如果设置了2天,那么计划员就可以提前2

天下达,车间接到下达的订单就可以有一定的提前准备时间。

这些字段都没有什么限制作用,只是给计划一些灵活性和容余罢了。

至于你说的向前和向后消耗,那是计划独立需求如何被销售订单冲减的概念了,跟

计划边际码没关系。比如消耗模式是向后消耗5天,那么假设预测的独立需求是10日要

生产100,如果在12日接到一个40的销售订单,也可以当作预测准了,那么未完成的预

测就只有60了。类似的向前消耗,就是实际订单如果早于预测日期,是否也可以认为是

预测准了,可以冲减预测。因此消耗模式都要和逆向消耗期间或向前消耗期间搭配使用,

以确定与预测日期相差多少天内的订单都可认为是预测的数量得到了实现。

PP: Availability Check 概念

Availability Check,顾名思义,就是有效性检查,指的是要检查一下此物料是否能满足我的需求。

简单地举个例吧,你接到一张销售订单(Sales Order),客户要求数量为100PC,并且客户要求的出货日期是2009-4-1,此时我们的销售人员肯定会想,在这个愚人节到底能否出货给客人呢?那怎么办呢?一个个电话去问生产计划人员,去问厂长,经理?废话,肯定不能这样,要不然花几百万,几千万上SAP做什么对吧,此时在系统中建立此单时,SAP就会做一个所谓的检查,检查一下我们预先设定的考虑因素,能否满足客户的要求,什么时候可以满足,这就是有效性检查的功能。

但一般人看到此单词就会想到 ATP,实际上系统中并不只是包含这一层意思的,就听俺慢慢道来

有效性检查包含以下两个概念

1就是大名鼎鼎的ATP(全称:Available To Promise)

2.就是Check against planned independent requirements (意指计划独立需求的相关检查)

ATP (Available To Promise)

有效性承诺,检查承诺物料的相关元素,看是否能满足需求,什么时候能满足。

先看标准解释图片

第一张图表示某物料在某个时间上有生产订单或计划订单,数量及时间如图

第二张图表示如果在某个时间上有销售订单

那我们的生产订单或计划订单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呢?就看图三了

当我们在建立S1此销售订单时,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张P2的生产订单,并且日期是小于S1的,因此S1是肯定可以满足的,并且是提供满足

S2同S1原理一样,完全就可以由P2去满足

S3可以被P3的一部分满足

S4可以被P4的剩余部门满足

S5被P4部分满足

而P4再剩下的部分数量,就是未来可提供的ATP QTY

当我们在使用ATP时,系统检查的LOGIC如下:

通过 checking group + checking rule 得到Scope of check

再在SCOPE OF CHECK中设定需要检查哪些元素,再把哪些元素加加减减得到剩余的ATP QTY,再用剩余的ATP QTY来与新的需求对比,从而决定是不是能满足到需求,看似简单,整起来还是有点事的,哈。有点说时迟,那时快的感觉。

Setting

Checking group 来自于物料主档,如下图

Checking Rule来自于应用程序,即不同的应用程序有不同的设定,如生产订单有生产订单的设定,销售订单有销售订单的设定等

SPRO->Production->Shop Floor Control->Operations->Availability Check->Define Checking Control

如上图,则是在PP模块中针对不同的PLANT + order type来定义不同的RULE,后面的BUSINESS 1 OR 2表示CREATE OR RELEASE.

看到吧,在这里就可以看到CHECKING RULE是多少

并且component check type是决定用ATP CHECK 还是用 AGAINST CHECK PLANNING INDEPENDENT REQUIREMENT

根据上两副图我们就会得到组合 Checking group + checking rule = 02 + PP

而02+PP又是控制什么呢,来看下面的路径

SPRO->Production->Shop Floor Control->Operations->Availability Check->Define Scope of Check

1 – 13 我想很明白可以看出来,是什么东西,这里我就不详细解释

14:表示相关预留的选项,与10的区别在于,10是一般是表示我们用MB21建立的,而14是表示由于相关预留,即此预留是来自于其他物料,如生产订单所产生的预留15:指STOCK TRANSFER ORDER

16:指计划订单

17:指生产订单

18要单独再演示

19表示是否在库存地点的角度上去分析,如你在仓位:0001的需求是100PC,但是库

存如下:0001仓 = 80PC ,0002仓=60PC,那对此物料去做ATP的时候,到底是应该显示缺

料20(100-80)还是不缺料呢(80+60-100 > 0)?就是此栏位决定的

20:主要用于WORKFLOW,即在这个区间中,如果存在收货了,则会发邮件到MISSING CONTROLLER

21:用于控制确认的日期能否在过去或未来

演示

今天心情不太好,没有用我的KT物料,因此用了标准的100-110此物料

此物料有库存72PC,0001仓22PC,0002仓50PC

但是在2008-12-30有一需求(OrdRes)即相关预留11PC,因此72PC中还有61PC可用,对吧。

如果此时建立一张新的Production Order,如下图

可以看出第一次确认是为61PC,第二次为50PC(从中就可以看出是把2009-3-20的PchOrd给包含进去了)

在这里可能会有几个疑问:

1是61PC包含0001仓与0002仓

2是为什么61PC是2009-3-11

3是为什么PchOrd也参加了计算

先看看后台设定画面

看我上图中的红色标记可以1与3就可以解答了。

而2的答案是要看此物料的需求日期

如果你把No storage location inspection不选中的话,则ATP结果会如下:

2009-3-11变成了11PC,因为我们的0001仓只有22PC,但已经被第一张用了11PC,因此还剩下了11PC给新的生产订单使用。

如果不包含PURCHASE ORDER(不选中有数字标明图中的第7个及13),则表现如下

只有11PC了,因为没有考虑PURCHASE ORDER。

好,现在来看看18的功能,之前的测试18项都是选中的

假设即不选中7 AND 13,也不选中18,如下图

注意,变了,大大的变了,多了一个2009-3-23 ,数量为剩余的109 = 120 -11 意思是为从现在去买的话,2009-3-23就会回来的,呵呵。

这个2009-3-23如何来的?就是靠18项控制的,18项的意思是说要不要考虑“补充交货周期”,那这个又是从哪来的呢?

看看这个

如果你是用SALES ORDER来演示的话,就要看看下面

OK? No Problem?

Check Against planned independent requirements

此方法即只是检查相关物料(或相关物料的计划物料)的计划独立需求能否满足需求,如果可以的话,就可以CONFIRM,如果不可以就不行,而不会去看相关物料的库存有没有,生产订单有没有。

在之前一画面我们曾经看过在生产订单中如何设定采用哪种方式,而是销售订单中,即是通过这个LOGIC来的。

1. 物料的STRATEGY GROUP

如果上图都不知道是那个画面的话,我想可能要麻烦你先学学以前的基础学科

2. 此STRATEGY 所对应的Requirement type of customer requirement

SPRO->Production->Production Planning->Demand Management->Planned Independent Requirements->Planning Strategy->Define Strategy Group

默认用第一个,但也可以选择其他几个策略的,这里可以参加PRODUCTION PLANNING COURSE

SPRO->Production->Production Planning->Demand Management->Planned Independent Requirements->Planning Strategy-> Define Strategy

就是上图中红色标记的 Availability check来决定的,如果选中,则在Sales order中是用ATP ,如果不选中,就是用 CHECK AGAINST PIR .

演示

此物料有库存100PC

没有任何的PIR (计划独立需求)

在建立Sales order的时候,不能CONFIRM到任何的数量,就算有库存也不行,并且你会发现这种与正常的ATP有点不同,在上面的工具栏中,并不会有什么SCOPE OF CHECK 之类的字眼,可以去留意一下。

再来,如果我建立一个PIR

再建立SALES ORDER , CHECK 如下

看到吗?日期与数量都等于我们的PIR的数量。

注:此种方法跟:SPRO->Production->Shop Floor Control->Operations->Availability Check->Define Scope of Check 没有一点关系。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试题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要保证数据库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模式 B.模式与内模式的映射 C.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D.内模式 2.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特点的是( )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很高 D.数据独立性高 3.学生社团可以接纳多名学生参加,但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社团,从社团到学生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 A.多对多 B.一对一 C.多对一 D.一对多 4.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信息模型( )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 E-R模型 5.对数据库并发操作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 ) A.读出“脏数据” B.带来数据的冗余 C.未被授权的用户非法存取数据 D.破坏数据独立性 6.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 ) A.完整性规则 B.数据结构 C.数据操作 D.并发控制 7.SQL语言的REVOKE语句实现下列哪一种数据控制能 A.可靠性控制 B.并发性控制C安全性控制D完整性控制 8.事务有多个性质,其中不包括( ) A.一致性 B.唯一性 C.原子性 D.隔离性 9.SQL语言通常称为( ) A.结构化查询语言 B.结构化控制语言 C.结构化定义语言 D.结构化操纵语言 10.如何构造出一个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是( )主要解 决的问题。A.关系数据库优化 B.数据字典C.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D.关系数据库查询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____阶段。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对关系模型叙述错误的是____。 A.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的基础之上B.微机DBMS绝大部分采取关系数据模型C.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是其一大特点D.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系统 3.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____。A.投影 B.选择 C.笛卡尔积 D.除 4.假定学生关系是S(S#,SNAME,SEX,AGE),课程关系是C(C#,CNAME,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是SC(S#,C#,GRADE)。要查找选修“COMPUTER”课程的“女”学生姓名,将涉及到关系____。 A.S B.SC,C C.S,SC D.S,C,SC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基本概念 引言 本章的目标是讲解数据库研究人员常常要使用到的一些理论和术语。我所在的工作组集中了一批以开发性能优异的数据库系统为谋生手段的精英,数据库理论乍看起来与我们的具体工作相距甚远。 是否很有必要学习有关数据库理论方面的知识可能是留给你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说,理解一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好比把你的汽车交给一个不懂火花塞工作原理的机械师,或是坐在一架由不懂飞行理论的驾驶员的飞机上。如果你不懂数据库设计的相关理论,又怎能指望用户登陆门请你设计系统呢? 研究人员所用的某些术语和概念令我们感到困惑,部分原因是数学基础的问题。有一些术语,大多数程序员理解为一种含义,而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含义。为了能设计合理的系统,了解关系数据库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搞清楚研究人员的专业术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关系数据库理论中较浅显的内容,并且同我们所熟知的SQL概念进行比较。许多书中都讲解了这些内容,所以并不打算过于深入地探讨理论。我们只提供一些基本且实用的数据库概念。 本章将主要从面向SQL的角度介绍关系理论。我们将常常涉及相关理论的具体实现,尽管这超出了本书的范围,但却是难以避免的。然而我们不会陷入实现的细节,仅仅给出一个概述。更进一步的内容,参看第一章提到的参考书目。 在本章中,我们将会看到下列内容: ?关系模型——考察相关的技术术语: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构造它们 ?其他数据库概念的定义 关系模型 正像第1章中提到的,E.F.Codd早在1970年就提出了关系模型的概念。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从SQL Server 的角度出发,考察一些在关系模型中比较重要的内容。 正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SQL Server 与关系模型有很多共性的东西,但

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其表示

3.2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其表示 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数据、实型数据和字符型数据,这些不同数据类型如何表示?如何使用?它们的数据范围是什么?下面我们分别进行介绍。 3.2.1常量与变量 1.常量 常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不能改变的量,它是C语言中使用的基本数据对 象之一。C语言提供的常量有: 以上是常量所具有的类型属性,这些类型决定了各种常量所占存储空间的大小和数的表示范围。在C程序中,常量是直接以自身的存在形式体现其值和类型,例如:123是一个整型常量,占两个存储字节,数的表示范围是-32768~32767;123.0是实型常量,占四个存储字节,数的表示范围是-3.410-38~3.41038。 需要注意的是,常量并不占内存,在程序运行时它作为操作对象直接出现在运算器的各种寄存器中。 2.符号常量 在C程序中,常量除了以自身的存在形式直接表示之外,还可以用标识符来表示常量。因为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常量本身是一个较长的字符序列,且在程序中重复出现,例如:取常数的值为3.1415927,如果在程序中多处出现,直接使用3.1415927的表示形式,势必会使编程工作显得繁琐,而且,当需要把的值修改为3.1415926536时,就必须逐个查找并修改,这样,会降低程序的可修改性和灵活性。因此,C语言中提供了一种符号常量,即用指定的标识符来表示某个常量,在程序中需要使用该常量时就可直接引用标识符。 C语言中用宏定义命令对符号常量进行定义,其定义形式如下: #define标识符常量 其中#define是宏定义命令的专用定义符,标识符是对常量的命名,常量可以是前面介绍的几种类型常量中的任何一种。该使指定的标识符来代表指定的常量,这个被指定的标识符就称为符号常量。例如,在C程序中,要用PAI代表实型常量3.1415927,用W代表字符串常量"Windows98",可用下面两个宏定义命令: #define PAI3.1415927 #define W"Windows98" 宏定义的功能是:在编译预处理时,将程序中宏定义(关于编译预处理和宏定义的概念详见9.10节)命令之后出现的所有符号常量用宏定义命令中对应的常量一一替代。例如,对于以上两个宏定义命令,编译程序时,编译系统首先将程序中除这两个宏定义命令之外的所有PAI替换为3.1415927,所有W替换为Windows98。因此,符号常量通常也被称为宏替换名。 习惯上人们把符号常量名用大写字母表示,而把变量名用小写字母表示。例3-1是符号常量的一个简单的应用。其中,PI为定义的符号常量,程序编译时,用3.1416替换所有的PI。 例3-1:已知圆半径r,求圆周长c和圆面积s的值。

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八种

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八种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八种四类八种基本数据类型1. 整型byte(1字节)short (2个字节)int(4个字节)long (8个字节)2.浮点型float(4个字节)double(8个字节)3.逻辑性boolean(八分之一个字节)4.字符型char(2个字节,一个字符能存储下一个中文汉字)基本数据类型与包装类对应关系和默认值short Short (short)0int Integer 0long Long 0Lchar Char '\u0000'(什么都没有)float Floa t0.0fdouble Double 0.0dboolean Boolean false 若某个类的某个成员是基本数据类型,即使没有初始化,java也会确保它获得一个默认值,如上所示。(这种初始化方法只是用于成员变量,不适用于局部变量)。jdk1.5支持自动拆装箱。可以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成它的包装类装箱Integer a = new Integer ();a = 100;拆箱int b = new Intger(100);一个字节等于8位,一个字节等于256个数,-128到127一个英文字母或一个阿拉伯数字就是一个字符,占用一个字节一个汉字两个字符,占用两个字节基本数据类型自动转换byte->short , char->int->longfloat->doubleint ->floatlong->double小可转大,大转小会失去精度。字符串与基本类型或其他类型间的转换⑴其它

数据库原理基本概念英文解释

数据库原理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s of database theory 一、数据---Data Data is everything. Data can exist in a variety of forms -- as digital numbers, text, image, sound, video and etc. 二、数据库---Database A database is a repository for a collection of computerized data files. A database is an organized collection of data for one or more purposes, usually in digital form. The data are typically organized to model relevant aspects of reality (for example, the availability of rooms in hotels), in a way that supports processes requiring this information (for example, finding a hotel with vacancies). The term "database" refers both to the way its users view it, and to the logical and physical materialization of its data, content, in files, computer memory, and computer data storage. 三、数据库系统---DBS(Database System) A database system is a term that is typically used to encapsulate the constructs of a data mode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 and database.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 is a software package with computer programs that control the creation, maintenance, and the use of a database. It allows organizations to conveniently develop databases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by database administrators (DBAs) and other specialists. A collection of programs that enables you to store, modify, and extract information from a database.

(完整版)郑州大学数据库原理终极总结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一个有结构的、集成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用来管理数据库的一种商品化软件。 ●所有访问数据库的请求都由DBMS来完成的。 ●DBMS提供了操作数据库的许多命令(语言),即SQL语言。 DBMS 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的功能。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通过DDL, 可以方便地定义数据库中的各种对象。如定义Students表结构。 ●数据操纵的功能。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通过 DML,实现数据库中数据的基本操作。如向Students表中插入一行数据。 ●安全控制和并发控制的功能。如控制非法用户访问数据库。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功能。对数据库进行定义备份,以便数据库遭遇意外时,能恢复。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由若干张相互关联的表格组成。 数据库系统各个部件之间的关系 ●用户与数据库应用(即应用程序)交互; ●应用程序与DBMS交互; ●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返回给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按用户的习惯显示得到的数据。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特点: ●数据是集成的、共享的。--数据库系统中所有的数据都集中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 ●数据重复小。 ●数据独立性好。--应用程序不依赖任何数据的结构与访问技术。 ●数据结构化,易于按用户的视图表示。 模式:就是数据的一种抽象描述。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 1.内模式是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储方法、存取策略等的描述,也称物理模式、存 储模式。 2.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的描述,也称模式、概念结构。 3.外模式是单个用户用到的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通常也称视图、子模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一个概念模式,但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实际的物理数据库与内模式对应,用户使用外模式。

作业一:数据库理论基础知识

作业一:数据库理论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 数据库应用系统包括__C____。 A. 数据库语言,数据库 B. 数据库,数据库应用程序 C.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2. 实体是信息世界中的术语,与之对应的数据库术语为___B_____。 A. 文件 B. 数据库 C. 字段 D. 记录 3.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_A___阶段。 A. 数据库系统 B. 文件系统 C. 人工管理 D. 数据项管理 4. __B___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 数据库系统 B. 数据库 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 数据结构 5.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B___。 A. 数据库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数据模型 D. 软件工具 6. ____D___可以减少相同数据重复存储的现象。 A. 记录 B. 字段 C. 文件 D. 数据库 7. 关系数据模型___D____。 A. 只能表示实体间的1∶1联系 B. 只能表示实体间的1∶N联系 C. 只能表示实体间的M∶N联系 D. 可以表示实体间的上述三种联系 8.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DBS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__C___。 A.系统分析员 B.程序员 C.数据库管理员 D.操作员 9.在一个关系中如果有这样一个属性存在,它的值能唯一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称这个属性为( C )。A关键字B数据项C主属性D主属性值 10.数据库是______A________。

A. 以—定的组织结构保存在辅助存储器中的数据的集合 B. 一些数据的集合 C. 辅助存储器上的一个文件 D. 磁盘上的一个数据文件 11.关系数据库是以_____B_______为基本结构而形成的数据集合。 A. 数据表 B.关系模型 C. 数据模型 D. 关系代数 12.以下软件中,_____C_________属于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A. FoxPro B. Paradox C. SQLServer D. Access 13.以下软件中,_____B_________属于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A. Oracle B. Access C. SQLServer D. Word97 14.按照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___B________。 A大型、中型和小型B层次、网状和关系 C数据、图形和多媒体D西文、中文和兼容 15.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每一行表示关系的一个____D_______。 A. 属性 B. 字段 C. 集合 D. 记录 二、填空题 1. 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文件系统》、《人工管理》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2.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组成 3. 数据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有组织》的,可《共享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 4. DBMS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 5. 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全面负责控制和管理数据库系统。

基本数据类型

S7-300的数据类型分以下三种: 基本数据类型、复合数据类型和参数类型。 一、基本数据类型 1、位(bit) 常称为BOOL(布尔型),只有两个值:0或1。 如:I0.0,Q0.1,M0.0,V0.1等。 2、字节(Byte)一个字节(Byte)等于8位(Bit),其中0位为最低位,7位为最高位。如:IB0(包括I0.0~I0.7位),QB0(包括Q0.0~Q0.7位),MB0,VB0等。范围:00~FF(十进制的0~255)。 3、字(Word) 相邻的两字节(Byte)组成一个字(Word),来表示一个无符号数,因此,字为16位。 如:IW0是由IB0和IB1组成的,其中I是区域标识符,W表示字,0是字的起始字节。 需要注意的是,字的起始字节(如上例中的“0”)都必须是偶数。 字的范围为十六进制的0000~FFFF(即十进制的0~65536)。 在编程时要注意,如果已经用了IW0,如再用IB0或IB1要特别加以小心。 4、双字(Double Word) 相邻的两个字(Word)组成一个双字,来表示一个无符号数。因此,双字为32位。 如:MD100是由MW100和MW102组成的,其中M是区域标识符,D表示双字,100是双字的起始字节。 需要注意的是,双字的起始字节(如上例中的“100”)和字一样,必须是偶数。 双字的范围为十六进制的0000~FFFFFFFF(即十进制的0~4294967295)。 在编程时要注意,如果已经用了MD100,如再用MW100或MW102要特别加以小心。 以上的字节、字和双字数据类型均为无符号数,即只有正数,没有负数。 5、16位整数(INT,Integer) 整数为有符号数,最高位为符号位,1表示负数,0表示正数。范围为-32768~32767。 6、32位整数(DINT,Double Integer) 32位整数和16位整数一样,为有符号数,最高位为符号位,1表示负数,0表示正数。 范围为-2147483648~2147483647。 7、浮点数(R,Real) 浮点数为32位,可以用来表示小数。浮点数可以为:1.m×2e ,其存储结构如图所示:

数据库系统管理理论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论 本章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数据库系统的差不多知识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本章重点介绍了有关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系统组织的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概念,以及常见的三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的特点。重点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有关知识。 1.1 数据治理技术进展史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信息的依靠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加。数据作为表达信息的一种量化符号,正在成为人们处理信息时重要的操作对象。所谓数据处理确实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工作全部过程的概述。数据处理的目的确实是使我们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数据海洋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信息,作为我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决策依据。数据治理则是指对数据的组织、编码、分类、存储、检索和维

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心。数据处理工作由来以久,早在1880年美国进行人口普查统计时,就已采纳穿孔卡片来存储人口普查数据,并采纳机械设备来完成对这些普查数据所进行的处理工作。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其后其硬件、软件的迅速进展,加之数据库理论和技术的进展,为数据治理进入一个革命性时期提供有力的支持。依照数据和应用程序相互依靠关系、数据共享以及数据的操作方式,数据治理的进展能够分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时期,即人工治理时期、文件治理时期和数据库治理时期。 【1】人工治理时期 这一时期发生于六十年代往常,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展才刚刚起步,数据治理中全部工作,都必须要由应用程序员自己设计程序完成去完成。由于需要与计算机硬件以及各外部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直接打交道,程序员们常常需要编制大量重复的数据治理差不多程序。数据的逻辑组织与它的物理组织差不多上是相同的,因此当数据的逻辑组织、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进行数据治理工作的许多应用程序就必须要进行重新编制。如此就给数据治理的维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同时由于一组数据常常只对应于一种应用程序,因此

数据库基础理论知识复习资料

数据: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就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抽象化的表现形式。分为(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网络模型) 数据库: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数据库优点: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能为多个用户所共享。 为什么要使用数据库?(1)数据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文件系统中独立的文件的记录内部是有结构的。传统文件的最简单形式是等长同格式的记录集合。在数据库系统中,实现了整体资料的结构化,把文件系统中简单的记录结构变成了记录和记录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结构化资料。在描述资料的时候,不仅要描述资料本身,还要描述资料之间的联系,把相关的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2)资料共享性好,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独立性好:数据库系统有三层结构:用户(局部)资料的逻辑结构、整体资料的逻辑结构和资料的物理结构。在这三层结构之间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两层映象功能。首先是用户资料逻辑结构和整体资料逻辑结构之间的映象,这一映象保证了资料的逻辑独立性;当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发生变化时,通过修改这层映象可使局部的逻辑结构不受影响,因此不必修改应用程序。另外一层映象是整体资料逻辑结构和资料物理结构之间的映象,它保证了资料的物理独立性:当资料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通过修改这层映象可使资料的逻辑结构不受影响,因此应用程序同样不必修改。(4)资料存取粒度小:文件系统中,资料存取的最小单位是记录;而在数据库系统中,资料存取的粒度可以小到记录中的一个数据项。因此数据库中资料存取的方式非常灵活,便于对资料的管理。(5)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DBMS不仅要有基本的数据管理功能,还要有如下的控制功能:①资料的完整性:保证资料的正确性,要求资料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或相互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②资料的安全性:让每个用户只能按指定的权限访问资料,防止不合法地使用资料,造成资料的破坏和丢失。比如学生对于课程的成绩只能进行查询,不能修改。③并发控制: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协调和控制,防止多个进程同时存取、修改数据库中的资料时发生冲突、造成错误。④数据库的恢复:当数据库系统出现硬件软件的故障或者遇上误操作时,DBMS应该有能力把数据库恢复到最近某个时刻的正确状态上来。(6)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接口:用户可以使用交互式的命令语言。第 2 章 关系数据库 一、关系模型的组成:关系模型是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模型。

基本数据类型

首先为什么要有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的出现是为了把数据分成所需内存大小不同的数据,编程的时候需要用大数据的时候才需要申请大内存,就可以充分利用内存。例如大胖子必须睡双人床,就给他双人床,瘦的人单人床就够了。 Java中的基本类型从概念上分为四种:整数、浮点、字符、布尔值。总共有八种,其列表如下: 名词解释: 字节(Byte)是:计算机文件大小的基本计算单位。 1个字节(Byte) = 8个位(Bit) Bit意为“位”或“比特”,是计算机运算的基础;二进制中的一位,是二进制最小信息单位.二进位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简单的正/负的判断,有两种状态的开关(如电灯开关) . 简单换算结果:

1个字节(Byte) = 8个位(Bit) 2个字节(Byte) = 16个位(Bit) 4个字节(Byte) = 32个位(Bit) 8个字节(Byte) = 64个位(Bit) 在内存计算过程中,字节少的数据运算速度更快;在硬盘存储中,字节少的数据类型也可充分存入更多的数据。 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讲解如下: int:int为整数类型,在存储的时候,用4个字节存储,范围为-2,147,483,648到2,147,483,647,在变量初始化的时候,int 类型的默认值为0。 short:short也属于整数类型,在存储的时候,用2个字节存储,范围为-32,768到32,767,在变量初始化的时候,short类型的默认值为0,一般情况下,因为Java本身转型的原因,可以直接写为0。 long:long也属于整数类型,在存储的时候,用8个字节存储,范围为-9,223,372,036,854,775,808到9,223,372,036, 854,775,807,在变量初始化的时候,long类型的默认值为0L或0l,也可直接写为0。 byte:byte同样属于整数类型,在存储的时候,用1个字节来存储,范围为-128到127,在变量初始化的时候,byte类型的默认值也为0。 float:float属于浮点类型,在存储的时候,用4个字节来存储,范围为32位IEEEE 754单精度范围,在变量初始化的时候,float

数据库技术复习(基本理论答案)

《数据库技术》可以分为四部分内容: 第1--2章关系数据库模型和关系运算 第3--4章关系数据库理论 第5--6章关系数据库设计和数据管理系统 第7--9章数据库新技术 第1--2章关系数据库模型和关系运算 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试述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库: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2. 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文件系统面向某一应用程序,共享性差、冗余度大,独立性差,纪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数据库系统面向现实世界,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3. 解释下列术语 (1)关系、元组、属性、域、笛卡儿积 (2)候选键、主键、外键 (3)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 (4)关系常见的更新 (1)关系、元组、属性、域、笛卡儿积 关系:在关系模型中唯一的数据结构是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一张二维表。关系的每一列称为关系的属性,用属性名表示。关系的每一行称为关系的元组。 域: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笛卡尔积:D1,D2,...,Dn的笛卡尔积为:D1×D2×...×Dn ={ (d1,d2,...,dn)|d ∈Di, i i=1,2,...,n }。 其中每一个元素(d1,d2,...,dn)叫做一个n元组(n-tuple),元素中第i个值d i叫做第

S7-300基本数据类型

STEP7中的基本数据类型 ⑴位(BOOL) 位数据的数据类型为BOOL(布尔)型,在软件编程中BOOL变量的值1和0常用英语单词TURE(真)和FALSE (假)来表示,对应二进制数中的“1”和“0”,常用于开关量的逻辑运算,存储空间为1位。 ⑵字节(BYTE) 字节数据长度为8位,数据格式为B#16#,B代表BYTE,表示数据长度为一个字节(8位),#16#表示十六进制,取值范围为B#16#0~B#16#FF。 ⑶字(WORD) 字数据长度为16位,这种数据可采用4种方法进行描述。 二进制:二进制的格式为2#,如2#101,取值范围为2#0~2#1111_1111_1111_1111,书写时每4位可用下划线隔开,也可直接表示为2#111111111111。 十六进制:十六进制的格式为W#16#,W代表WORD,表示数据长度为16位,#16#表示十六进制,数据取值范围为W#16#0~W#16#FFFF。 BCD码:BCD码的格式为C#,取值范围为C#0~C #999。BCD码是用4位二进制表示1位十进制数,4位二进制中的0000~1001组合分别表示十进制中的0~9,4位二进制中的1010~1111组合放弃不用。BCD码的最高4位用来

表示符号,十六位BCD码的取值范围为-999~+999。在STEP7的数据格式中,BCD码的取值只取正值,与最高4位的符号无关。 无符号十进制数:无符号十进制数的格式为B#(×,×),取值范围为B#(0,0)~B#(255,255),无符号十进制数是用十进制的0~255对应二进制数中的 0000_0000~1111_1111(8位),16位二进制数就需要两个0~255的数来表示,例如: B#(12,254)=2#0000_1100_1111_1110 12254 上面4种数据都是描述一个长度位16位的二进制数,无论你使用哪种方式都可以。例如,如果想得到二进制数0000100110000111,可以使用2#0000_1001_1000_0111,也可以使用W#16#987,还可以使用C#987或者B#(9,135)。在STEP7中,比较常用的是十六进制,即W#16#这种格式。 ⑷双字(DOUBLE WORD) 数据长度为32位,双字的数据格式与字的数据格式相同,也有4种方式,分别为: 二进制:取值范围为2#0~2# 1111_1111_1111_1111_1111_1111_1111_1111。 十六进制:取值范围为DW#16#0~DW#16# FFFF_FFFF。

基本数据类型与数值表达式

基本数据类型与数值表达式 一、知识要点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进行数据处理。在C++语言中,数据处理的基本对象是常量和变量。运算是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在内存中存放的情况由数据类型所决定。数据的操作要通过运算符实现,而数据和运算符共同组成了表达式。本章是对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等内容的全面介绍,要正确理解其特点,并灵活运用,主要掌握以下的知识要点: 1.掌握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2.掌握整型数据和实型数据、字符型数据和字符串型数据的概念和区别。 3.掌握各种类型的变量说明及其初始化。 4.掌握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赋值运算、逗号运算、条件运算等概念。 5.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左结合和右结合规则。 6.掌握表达式求值时的自动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 7.掌握自加、自减运算的规则。 8.掌握常用数学函数的功能。 二、例题分析与解答 1.选择题 例题1: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的运算符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C++语言对运算符优先级的规则,以上运算符优先级从低到高的次序为=、>=、+、*。 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ut<<”\n”是一个语句,它能在屏幕上显示”\n” B.\68代表的是字符D。

C.1E+5的写法正确,它表示余割整型常量。 D.0x10相当于020。 答案:D 分析:分号是语句的已部分,且\n是转义字符;\68代表了八进制的6、8,而八进制中没有数字8;1E+5是实型常量;十六进制的10相当于十进制的16,相当于八进制的20。 例题3:下列不合法的变量名为()。 A.int B.int1 C.name_1 D.name0 答案:A 分析:根据变量名命名要求,变量名只能由大小写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且系统关键字不能作为变量名。 例题4:下面正确的为()。 A.4.1/2 B.3.2%3 C.3/2==1 结果为1 D.7/2 结果为3.5 答案:A 分析:%运算符要求式整型;关系运算值为0;两个整数相除,商为为相除后的整数部分。 例题5:已知a=4,b=6,c=8,d=9,则“(a++,b>a++&&c>d)?++d:a

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 1.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 文件系统用文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数据库系统则用数据库统一存储数据;文件系统中程序和数据有一定的联系,二数据库系统中程序和数据分离;文件系统用操作系统中的存取方法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系统则用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文件系统实现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二数据库系统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2)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联系 均为数据组织的管理技术;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用存取方法进行转换;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8.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物理独立性? 所谓数据的独立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相互独立,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存取方式的改变不影响应用程序。 数据独立性分两级: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物理结构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数据库整体逻辑结构不受影响,进而用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发生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用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1.11.解释实体、属性、实体键、实体集、实体型、实体联系类型、记录、数据项、字段、记录型、文件、实体模型、数据模型的含义。 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实体键:在实体型中,能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实体的键。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来抽象和描述同类实体,称为实体 型。 实体联系类型: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 记录:(record)字段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 数据项: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也称为数据项。 字段: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也称为数据项。 文件:同一类记录的集合称为文件。文件是用来描述实体集的。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的框架,该框架描述了数据及其联系的组织方式、表达方式和存储路径,它是数据库

PLC基本数据类型

一、基本数据类型 1、位(bit) 常称为BOOL(布尔型),只有两个值:0或1。如:I0.0,Q0.1,M0.0,V0.1等。 2、字节(Byte) 一个字节(Byte)等于8位(Bit),其中0位为最低位,7位为最高位。如:IB0(包括I0.0~I0.7位),QB0(包括Q0.0~Q0.7位),MB0,VB0等。范围:00~FF(十进制的0~255)。 3、字(Word) 相邻的两字节(Byte)组成一个字(Word),来表示一个无符号数,因此此,为16位。如:IW0由IB0和IB1组成的,其中I是区域标识符,W表示字,0是字的起始字节需要注意的是,字的起始字节(如上例中的“0”)都必须是偶数。字的范围为十六进制的0000~ FFFF(即十进制的0~65536)。在编程时要注意,如果已经用了IW0,如再用IB0或IB1 要特别加以小心。 4、双字(Double Word) 相邻的两个字(Word)组成一个双字,来表示一个无符号数。因此,双字为32位。如: MD100是由MW100和MW102组成的,其中M是区域标识符,D表示双字,100是双字的起始字节。需要注意的是,双字的起始字节(如上例中的“100”)和字一样,必须是偶数。双字的范围为十六进制的0000~FFFFFFFF(即十进制的0~4294967295)。在编程时要注意,如果已经用了MD100,如再用MW100或MW102要特别加以小心。以上的字节、字和双字数据类型均为无符号数,即只有正数,没有负数。 5、16位整数(INT,Integer) 整数为有符号数,最高位为符号位,1表示负数,0表示正数。范围为-32768~32767。 6、32位整数(DINT,Double Integer) 32位整数和16位整数一样,为有符号数,最高位为符号位,1表示负数,0表示正数。范围为-2147483648~2147483647。 7、浮点数(R,Real) 浮点数为32位,可以用来表示小数。浮点数可以为:1.m×2e 二、复合数据类型 用户通过复合基本数据类型而生成就是复合数据类型。 复合数据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数组(ARRAY) 将一组同一类型的数据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单位就是数组。 2、结构(STRUCT) 将一组同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单位就是结构。 3、字符串(STRING) 字符串是由最多254个字符组成的一维数组。 4、日期和时间(DATE-AND-TIME) 用于存储年、月、日、时、分、秒、毫秒和星期的数据。占用8个字节,BCD编码。星期天代码为1,星期一~星期六代码分别是2~7。 如:DT#2004_07_15_12:30:15.200为2004年7月15日12时30分15.2秒。 5、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UDT,User-Defined Data Types) 由用户将基本数据类型和复合数据类型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数据类型。 可以在数据块DB和变量声明表中定义复合数据类型。

数据库基础理论

数据库概念 数据库就是数据存放的地方,是需要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并且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共享使用。 常见的数据库模型 数据库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系统模型(模型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的存储结构),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三种: ●层次模型(HietrarchicalModel) ●网关模型(Network Model) ●关系模型(Relation Model) 关系数据库概念 关系数据库是由数据表和数据表之间的关联组成。关系数据库的特点在于它将每个具有相同属性的数据独立地存在一个表中。对任何一个表而言,用户可以新增、删除和修改表中的数据,而不会影响表中的其他数据。下面来了解一下关系数据库中的一些基本术语: ◆键码(Key)关系模型中一个重要概念,在关系中用来标识行的一列或多列。 ◆主关键字(Primary Key)它是被挑选出来,作为表行的性标识的候选关键字,一个表 中只有一个主关键字,主关键字又称为主键。 ◆候选关键字(Candidate Key)它是性标识表中的一行而又不含多余属性的一个属性集。 ◆公共关键安(Common Key)在关系数据库中,关系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相容或相同的属 性或属性组来表示的。如果两个关系中具有相容或相同的属性或属性组,那么这个属性或属性组称为这两个关系的公共关键字。 ◆外关键字(Foreign Key)如果公共关键字在一个关系中是主关键字,那么这个公共关键 字被称为另一个关系的外关键字。由此可见,外关键字表示了两个关系之间的联系,外关键字又称作外键。 关系数据为完整性规则 关系模型提供了三类完整性规则:实体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规则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其中实体完整性规则和参照完整性规则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的约束条件,称为关系完整性规则。 实体完整性在指关系的主属性(主键的组成部分)不能是空值。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是可区分的,即它们具有某种性标识。相应地关系模型中以主键作为唯一性标识,主键中的属性即主属性不能取空值(“不知道”或“无意义”的值)。如果主属性取空值,就说明存在某个不可标识的实体,即存在不可区分的实体,主与现实世界的环境相矛盾,因此这个实体一定不是一个完整的实体。 参照完整性如果关系的外键R1与关系R2中的主键相符,那么外键的每个值必须在关系R2中主键的值中找到或者是空值。 用户定义完整性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实际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由应用环境所决定,反映某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精华

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有关概念 四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2.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主要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操作功能 3.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功能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5.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 6.其他功能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桌面DBMS Access ,VFP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SQL Server ,Oracle, MySQL,DB2 5.数据库系统(DBS)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2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如下 1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2数据结构化; 3数据独立性高;4由DBMS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操作功能3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功能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5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6其他功能 4.DBMS 可以对数据提供哪些控制功能? 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保护: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的泄密和破坏。 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检查: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并发(Concurrency)控制: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防止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 数据库恢复(Recovery):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