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胡适的戏剧改良观

论胡适的戏剧改良观

论胡适的戏剧改良观
论胡适的戏剧改良观

论胡适的戏剧改良观

内容摘要: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基于文学进化论,针对当时戏剧界的不良倾向,在《新青年》上提出了自己的戏剧改良观;此外,胡适创作了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剧《终身大事》,无论是艺术特色还是思想内容,这部戏都有积极的影响。胡适的戏剧改良理论及实践对中国话剧的发展功不可没。不过,他的理论也有偏颇之处,从中反映了当时文学界的一些弊端,后人当引以为戒,促使文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戏剧改良《终身大事》弊端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后,在中国文学界“暴得大名”。同年胡适到北京任北大文科教授兼哲学研究所主任。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也是全国进步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具有新思想、又有学术抱负的胡适于是积极地投身于方兴未艾的新文化运动,并一度成为主要的领导人物。如果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理论,如他所讲是“逼上梁山”的话,那么当他处于新文化运动的漩涡之中时,就变为有意识地对整个旧思想、旧文化宣战,全面地参加了新文化运动在各个领域的斗争。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提到,新文化运动有两种趋势,一是研究问题,一是输入学理。学术界最为重视的是胡适在文学改革问题、国语统一问题等方面做出的贡献。事实上“五四”期间,胡适提倡戏剧改良的主张同样值得重视,这是对他力主白话文学和文学进化论的重要佐证。

发表于《新青年》五卷四号的《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是胡适戏剧理论主张的集中体现。当时《新青年》正是这一期正式提出戏剧改良的问题,付斯年、欧阳予倩都明确提出了戏剧改良观,宋春舫更是选出一百种西洋名戏作为中国新戏的模范本。胡适的加入使这一期《新青年》成了名副其实的“戏剧改良号”。

针对当时张之纯的《中国文学史》中“欲观升平,当复昆曲”的谬论及崇拜皮黄戏的风气,胡适明确提出了他的文学进化观,“文学乃是人类生活状态的一种记载,人类生活随时代变迁。故文学也随时代变迁,故一代有一代的文学。”

①每一类文学在进化的途中往往会遇到阻力,这类文学的历史便是摆脱束缚力争取自由的历史,或完全去除羁绊,或局部成功,中国的戏剧发展属于后者。胡适认为中国戏剧从古代的“歌舞”演变为戏优,再变为杂戏、元杂剧、明传奇。至近代“俗戏”兴起,一千年来力求摆脱乐曲的束缚,但因守旧性太大,未能完全达到自由。而且文学在进化的过程中往往带着以前时代的“遗形物”,如元杂剧中科白已占重要位置,至明已出现“终曲无一曲”的传奇――屠长卿的《昙花梦》。在胡适眼中,中国旧戏留下的脸谱、嗓子、台步、武把子等,束缚了戏曲艺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因此中国的旧戏必须改良。

至于改良中国戏剧的主要途径,胡适认为在于向西洋戏剧学习。他认识到中国戏剧的变迁是域外文学美术合力作用的结果,但西域文学美术多为幼稚的,所以也造成了许多恶劣的影响。一心向往西方文明的胡适自然主张西洋戏剧为学习的范本,“虚心研究,取人之长,补我之短,扫除旧日的种种‘遗形物’”,②中国戏剧才有改良进步的希望。这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浓厚西化色彩的体现。

胡适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戏剧改良的具体方法,即着重引入“悲剧的观念”和“文学的经济方法”。引入“悲剧的观念”之所以必要,主要因为中国戏剧总是有着美满的大团圆结局,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证明,是只图纸上大快人心的说谎文学。在这一点上,胡适的见解无疑是深刻的,要通过戏剧观念的改良使国人睁开了眼看,从自欺欺人的迷梦里惊醒起来。至于必须引入“文学的经济方法”,也是鉴于中国旧戏不懂得也不讲究“经济方法”,如编的全本戏,受时间的限制,都不能唱演全本;编剧时,不知剪裁,用的是从头至尾的笔法等等。因此胡适提出“时间的经济”、“人力的经济”、“设备的经济”、“事实的经济”来补救中国旧戏的不足。

胡适关于戏剧问题的意见,是针对当时中国戏剧界的不良倾向提出来的。清末以来,除了已经程式化的旧戏之外,“文明戏”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也已经“堕落到成了游戏场的附属品,供堕落的姨太太、妓女们消遣去了。”③在新文化运动的大潮里,知识界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中国戏剧改良的必要性,胡适的观点适时地呼应了“文学革命”的时代口号。正如著名的戏剧理论家洪深稍后所评价的那样:“胡适的教人去学习西洋戏剧的方法,写作白话剧,改良中国原有的戏剧,他的目的,是要把戏剧做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善人生的工具”,这“对后来中国话剧的发展,影响是非常广大的。”④

胡适不仅仅在理论上主张戏剧改良,而且创作了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剧作――《终身大事》。无论从副标题“游戏的戏剧”,还是语言、矛盾冲突,均可看作是胡适以西方戏剧模式为范本创作的现代话剧。这在形式上对中国戏剧的发展无疑是有着革新意义的。同时这部戏又是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的。这部独幕剧名义上是一出笑剧,实质上是触碰到了当时极为敏感的话题――婚姻自主、妇女解放。在该剧的跋中,胡适不无讽刺地提到了这幕戏最初未能排演的原因,即女学生无人敢演田亚梅这种“不道德”的角色。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学生尚不能解放思想,何况他人。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终身大事》的出现使人们心中有了一个中国式的“娜拉”的形象,自然是难能可贵的。

作为一个独幕剧,《终身大事》达到了思想内容上的丰富性:批判封建迷信活动的欺骗性,揭露了中国封建传统遗毒的持久性,强调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自由,这分别是通过田太太、田先生、田亚梅三个剧中人物的言行彰显出来的。自然在当时最引起轰动的是婚姻自由观,“这是孩儿的终身大事,孩儿应该自己决断”,田亚梅这句话无疑给那些仍被旧思想束缚着的国民们巨大的思想冲击。胡适通过田亚梅之口阐述了他的妇女解放思想,而这种思想的重心是女子要做人。早在少年时代,胡适便犀利地指责“我们中国的人,从前都是把那些女子当作男子的玩物一般。”⑤那时妇女们身受数重压迫,社会地位最为低下,如秋瑾所说的,中国妇女是“一室之囚徒,半世的牛马”。1918年6月《新青年》出了《易卜生专号》,登载了胡适与罗家伦合议的《娜拉》全本剧本,十分推崇娜拉。自此胡适大力提倡易卜生主义,强调女子无论如何,务必做一个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的人。他指控:“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不使他自由发展。”⑥女子要做人思想的另一核心是提倡自由,不仅争取自由恋爱、自由结婚,而且提倡思想和言论自由。胡适是将妇女解放和改造国民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女子的‘自立’精神,格外带有传染的性质”,“渐渐地造成无数‘自立’的男女”,“自然产生良善的社会”。⑦胡适的妇女解放思想产生了积

极的影响,推动了“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后来巴金的长篇小说《家》里曾提到过《终身大事》这出戏的演出,可见其影响深远。

作为一日草就的作品,《终身大事》在艺术构思上有明显模仿易卜生《玩偶之家》的痕迹。不过胡适在模仿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这部独幕剧篇幅虽短,但紧凑简洁,且戏剧矛盾冲突张驰有致,体现了“文学的经济”的原则。如布景中“墙上挂的是中国字画,夹着两块西洋荷兰派的风景画”,寥寥数语便为田先生半新半旧、貌新实旧的思想性格埋下了伏笔。且其中有些剧中人物的台词是很有警醒意味的,“管他有理无理,这是祠堂里的规矩”,这句话暗合了鲁迅的名言“从来如此便对吗”。另外,作品中出现的田先生等艺术典型,在同时期的其他体裁的新文学作品中尚未出现过。

总之,《终身大事》的出现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有重要的意义。鲁迅曾说:“当鸳鸯蝴蝶式文学的极盛时期”,“这时有伊孛生剧本的介绍和胡适之先生的《终身大事》的别一形式的出现”,便使得“鸳鸯蝴蝶派作为命根的那婚姻问题……因而诺拉似的跑掉了。”⑧洪深也说过,当时中国的戏剧界,“理论非常丰富,创作却十分贫乏。只有胡适底《终身大事》一部剧本是值得称道的。”⑨

毋庸置疑,胡适的戏剧改良观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创作上,都为中国新文学注入了新的因素。不过在将近一个实际后的今天,反观胡适的戏剧改良理论,不难从中发自暗一些过于偏激的言辞。胡适很形象地将脸谱、嗓子、台步、武把子、唱工等传统戏曲成分成为“遗形物”,并嘲弄视这些“遗形物”为精华的国人实在缺乏文学进化观念。具有讽刺性的是,今天我们仍将戏曲舞台上所谓的“遗形物”视为国粹。“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是胡适的一句名言。然而,针对中国传统戏曲,除了文学史的记载,胡适似乎没有经过严格的考证,便急于推翻旧戏。留美多年的胡适一心向往西方文明,是“五四”时期西化派的代表人物,以西方戏剧代替中国传统戏曲便是其表现之一。那么胡适一定要把戏曲和戏剧对立起来,非此即彼,其原因正如戏剧家张庚所言,“这些主张出自文人和思想家而非出自戏剧家,因此对于戏剧界的实情了解得很少,对于剧运的实践方面想得更少。”⑩当然,“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为了给中国输入西方的新鲜的“少年血性”,往往对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采取激进的否定态度,这是一种普遍的策略上的选择,出现一些过激言论是难以避免的。

其次,胡适主张废除乐曲、嗓子、身段等,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传统戏曲因素与宣传新思想无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似乎有一种过于看重思想而轻视艺术审美性的倾向,例如“革命文学”、“抗战文学”等均把文学作为宣传思想的工具。“五四”新文学在本质上是启蒙文学,是为了批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乐曲、嗓子、身段等这些成分是纯艺术的,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胡适对它们的轻率否定,表明当时文艺界急于破旧立新,往往顾不上仔细审视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胡适所言的“遗形物”的确是存在的,而且是与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存的。所以如何区分历史“遗形物”与精华是需要后人仔细斟酌并加以辨析的。

因而,从胡适戏剧改良观的偏颇之处,我们是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的。在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一味守旧是不足取的,反过来不加选择地西化也会走入误区的。我们要做的是发掘本国传统于西方文明的深层契合点,这样既保存了本国文化精华,又注入了西方文明的新的活力。此外,文学的发展是不应以丧失艺术性为代价的,那种所谓“时代传声筒”的文学是很快就会被历史淘汰掉的。唯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均达到相当高度的文学,才能是恒久的。

总之,胡适以其戏剧改良理论和创作,成为中国现代话剧之父,这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是肯定的。胡适对剧运的推进,特别是对于文明戏末流的积弊的矫正,是具有绝大作用的。同时后人要从胡适的理论不当之处来思索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状况,并引以为戒,促进文学的良性发展。

引文出处:

①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

②同上

③郑伯奇《中国戏剧运动的进路》

④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

⑤胡适《竞业旬报》第3期

⑥胡适《易卜生主义》

⑦胡适《美国的妇人》

⑧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⑨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

⑩张庚《中国话剧运动史初稿》,《戏剧报》1954年创刊号

胡适语文教育目标观论析

胡适语文教育目标观论析 摘要:胡适先生对我国语文教育目标进行了新的定位,从而把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引向了现代化之路。胡适的关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是:第一,要求学生掌握白话语体,培养学生“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第二,要求学生能欣赏我国的文学名著,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精神境界;第三,要求学生能阅读和使用古文书籍,能批判地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胡适的关于语文教育的目标及其中所体现的培养学生独立思想、负责精神和批判意识的思想,对今天我们重新认识语文教育的“立人”价值,重新审视和制定语文教育的目标,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胡适;语文教育目标;借鉴价值 胡适先生引领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对我国近百年以来的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目的是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标是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如此重要的问题,重视语文教育的胡适先生显然会对之展开积极的探索。在语文教育的目标上,胡适先生对中国当时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中应有的诉求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他的关于语文教育的三大目标,即“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能欣赏中国文学名著”、”能使用古文书籍”。深入剖析和阐释胡适的关于语文教育的目标观,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时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状况,也可以为当前的语文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要求学生掌握白话语体,培养学生“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 胡适在其1920年发表的《中学国文的教授》一文中明确地将“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作为语文教育应实现的第一目标。在1922年的《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和1929年起草的关于《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第二次草案)中,胡适又进一步重申了这一点,要求在高中阶段也应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国语的能力。 胡适对语文教育目标的这一定位基于他对我国语言文字的认知与研究。胡适认为,汉语言文字是汉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维系汉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因此,要拓宽学生的学识和眼界,要提高学生的治学能力和素养,就要使之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胡适还正确地认识到了汉语言文字的人文价值,认为语言文字能力的习得与人们的人格修养之间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他曾在一封家书中写道:“家中诸侄辈现作何种事业?儿以为诸侄年幼,其最要之事乃是本国文字。国文乃人生万不可少之物,若吾家弟子并此亦不之知,则真吾家之大耻矣。”[1]39这就是说,在胡适看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习得是人生事业的基础,也是构筑人的人格修养的核心。由此,胡适将对母语的运用能力看作是出国留学的必备能力之一,认为若对祖国语言文字都不能正确使用,那么学生就容易形成奴颜婢膝之丑相。可见,胡适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知并非仅停留在实用层面,认为它还涉及到人的人格尊严、涉及到一个人的民族情感的层面,这样就为保护、实施和推进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认识上的基础。 同时,胡适还进一步认识到,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同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白话”具有“文言”难以匹敌的优越性。他认为,中小学用“文言”进行教学,是我国教育难以普及、学生难以“自由发表思想”的关键原因。所以,要改变我国教育落后的状况,在语文教育中就必须摈弃“文言”而改用“白话”。“我发起这(国语)运动是为了将白话文引入到学校教育中,以取代文言文的位置”,因为“文言文像拉丁文一样是一种已经死了的语言”[2]234。具体而言:其一,文言不适合作为教学语言而存

胡适《我的母亲》阅读训练及答案

胡适《我的母亲》阅读训练及答案 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②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答复:“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③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

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节选自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初二下册《我的母亲》) 1.写了些什么?节选部分第②③段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2.为什么写这些?节选部分第②③段写母亲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是怎样的人)?〈4分) 3.怎样写的?节选部分第①段在语言和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4分) 4.为什么这样写?请读节选部分第①段后答复。(4分) (1)“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作者为什么用一个转折连词“但”来强调这一句?(2分) (2)请品味加点词“只”“等”“才”“等”“先……然后”“无论……总”的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①作者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母亲重重的责罚;②作者患眼疾,母亲想尽规定为其医治;?母亲与五叔的冲突。(4分) 2.第②段体现了母亲“教之严”“爱之慈”的品性;第③段则体现了母亲做人的坚强。(4分) 3.语言上:质朴无华、感情真诚、毫无雕琢的痕迹。写法上:记

胡适送给大学生的毕业赠言

胡适送给大学生的毕业赠言 一胡适: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不要抛弃学问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 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 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附: 胡适先生的演讲是1929年,在中国公学18年级毕业典礼上。 1906年4月10日,中国公学在上海正式开学。 1906年2月,因大批留日学生返抵上海,没有着落,留学生中的姚洪业、孙镜清等各方奔走,募集经费,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租民房为校舍,筹办中国公学。两江总督端方每月拨银1000两,派四品京堂郑孝胥为监督。校务实际由王抟沙主持。革命党人于右任、马君武、陈伯平等任教员。 4月10日开学后,共招学生318人,分大学班、中学班、师范速成班、理化专修班 胡适先生给大学生的毕业赠言2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得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 人事业。 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

胡适《少年中国的人生观》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少年中国的人生观 胡适 现在中国有几种人生观都是我们该反对的。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固然不消说了。还有一些人,如静坐会的人,如坐禅学佛的人,他们都只是一班退缩懦夫,没有生活的胆子,不敢冒险,只求平安。而另外一种人虽不退缩,但为完全自己的私利起见,所以他们不惜利用他人,作他们自己的器具,不惜牺牲别人的人格和自己的人格,来满足自己的野心;到了紧要关头,不惜作伪,不惜作恶,不顾社会的公共幸福,以求达他们自己的目的。 一切习惯、风俗、制度的改良,都起于一点批评的眼光。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习俗,都最容易陷入机械的习惯,到了“机械的习惯”的时代,样样事都不知不觉的做去,全不理会何以要这样做,只晓得人家都这样做故我也这样做,这样的个人便成了无意识的两脚机器,这样的社会便成了无生气的守旧社会,我们如果发愿要造成少年的中国,必须随时随地都要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 我们须要认定这个世界是有很多危险的,是不太平的,是需要冒险的。世界的缺点很多,是要我们来补救的;世界的痛苦很多,是要我们来减少的;世界的危险很多,是要我们来冒险进取的。俗话说得好:“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我们要做一个人,岂可贪图自在;我们要想造一个“少年的中国”,岂可不冒险。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大舞台,我们既上了台,便应该老着面皮,拼着头皮,大着胆子,干将起来;那些缩进后台去静坐的人都是懦夫,那些袖着双手只会看戏的人,也都是懦夫。这个世界岂是给我们静坐旁观的?那些厌恶这个世界梦想超生到别的世界的人,更是懦夫,不用说了。 上条所说的冒险进取,并不是野心的,自私自利的。我们既认定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又须认定人类的生活全是社会的生活,社会是有机的组织,全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全体。社会的活动是互助的,你靠他帮忙,他靠你帮忙,我又靠你同他帮忙,你同他又靠我帮忙;你少说了一句话,我或者不是我现在的样子,我多尽了一分力,你或者也不是你现在这个样子,我和你多尽了一分力,或少做了一点事,社会的全体也许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便是社会协进的观念。有这个观念,我们自然把人人都看作通力合作的伴侣,自然会尊重人人的人格了。有这个观念,我们自然觉得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和社会有关,自然不肯为社会造恶因,自然要努力为社会种善果,自然不致变成自私自利的野心投机家了。 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不可不时时刻刻保存这些正确的人生观。 (本文为1919年3月22日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筹备会上的演讲,原载于1919年《少年中

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摘要 胡适不但是一个文化巨匠,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中西文化思想被人们吸收学,传承着。胡适始终以世界文化的眼光观察比较中西文化,努力寻求中西文化交流沟通的结合点。胡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症结在于不曾悔祸、彻底痛责自己,要振兴中国文化首先必须进行“民族反省”。本文从多个层面来探讨他的中西文化观。 关键词:胡适;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 一、胡适对中西文化的研究比较与价值评判 (一)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胡适的特殊经历决定了他是一个中西文化冲突的矛盾统一体,并且始终未能摆脱这种在文化冲突中的彷徨。胡适对民族传统文化并非只有批评没有肯定、只有贬斥没有褒扬、只有虚无没有信心。从胡适的许多著述中可以找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誉和眷恋,找到他整理国故的决心和成绩。因此,尽管胡适对传统文化的负面性、消极性和劣根性采取了彻底否定、大胆批判的态度,但始终没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整理国故是他“再造文明”的途径之一。 胡适是不是彻底的反传统?胡适始终战斗在新文化运动最前线,他对旧文化的批判和否定主要集中在对孔家店、理学“以理杀人”、孝道、贞操观念等具体问题上,并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整个体系。尽管胡适时常语出惊人,但这并非他的一贯学术主张,而是他为推行其文化主张而“走极端”的方法策略,他所做的决非盲目地、彻底地反传统,而是要对传统文化坚持一种“评判的态度”,进而重新评价一切价值。正如胡适自己表述的那样,他对传统文化的评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对盲从,反对调和与整理国故。胡适认为,只有用评判的态度,不盲从、反对调和折衷,然后用科学方法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同时输入西方文化的先进思想,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再度辉煌。 胡适对文化保守主义展开了深入的批判。胡适认为,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根本

胡适读书就是我的命

胡适读书就是我的命 说胡适是个“书呆子”,没有一丝一毫的贬意。毕竟,古往今来,爱读书的人数不胜数,而能像胡适那样读出那么大名气的少之又少。说他是个“书呆子”,只想说明他是个读书种子,爱读书,读了很多书。 胡适读的第一部书,据说是父亲胡传生前为他亲手编纂的四言韵文启蒙课本《学为人诗》。胡传虽然在胡适四岁时病逝,但对胡适有很大寄托,遗嘱里就要他“努力读书上进”。母亲冯顺弟很不起眼,却很有见识,尤其重视胡适的教育。受母亲督促,还在私塾的胡适就读了《原学》《律诗六钞》《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书经》《易经》《礼记》等经典。胡适后来总结这段读书经历,说“我在那九年之中,竟把古文的文理弄通了”。可见,幼时的读书生活对胡适的一生影响甚大。 毫无疑问,胡适的读书天赋在他小时候就展现出来了。到他14岁离开家乡,外出求学,读书之多、之勤,就可想而知了。有人说,胡适后来的成功是天才加上努力的结果。这话不假。有天才而不能苦干不行;没有天才,光是苦干也不行;既没有天才,又不能苦干,那就更糟。于胡适而言,知道自己有天才可恃,却又唯恐被天才所误。所以,越焦虑,

就越努力;越努力,就越有为。日后成为学者、诗人、教授、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种种,委实不让人意外。 胡适读书之广,有目共睹。他曾为清华学生开列了一份“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说是“最低限度”,可里面的《三侠五义》《九命奇冤》等连国学大师梁启超也不曾见闻。他 对胡适说:“我便是没有读过这两部书的人,我虽自知学问 浅陋,但说连最低限度也没有,我不服。”而徐志摩见了书目,更是自叹不如:“十本书里有九本是我不认识它的…… 我是挺佩服胡先生的,关于别的事,我很听他的,但如其他要我照他定的书目用功,那就好比要我生吞铁弹了。” 东坡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胡适呢,可无肉,可无竹,但绝不能无书。 他信服的是宋代黄山谷所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 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胡适读书 有“三好”:一是好夜读;二是好在厕上、电车里读书;三 是好连贯式读书。他在美国时,一部袖珍本莎士比亚戏剧集就是在坐地下电车或上厕所时读完的。 胡适曾给一位年轻人写过一首互勉诗,很有意思。诗曰:“不做无益事,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年,我活百五十。” 怎样才算“一日当三日”?怎么会是“人活五十他活百五十”?原来,胡适是连晚上睡觉的时间也要用来读书和做事。拿他自己的话说是:“晚上可爱。那是我最好的时间。我可以任

胡适《毕业赠言》全文

胡适《毕业赠言》全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诸位毕业同学: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去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疲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损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可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

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简评胡适的文化现代化思想_胡适不是一个_全盘西化_论者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简评胡适的文化现代化思想 ———胡适不是一个“全盘西化”论者 郭 静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摘 要]胡适两次提出“全盘西化”都有特殊的背景和原因,他并不主张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他的“全盘西化”实为“全力西 化”,是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手段而非目的。胡适并不是真正的“全盘西化”论者,其文化现代化的思路是通过全力西化的努力,使中西文化充分交融,经过“适者生存”法则的选择,最终建立包含中西文化精华,符合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中华民族新文化。 [关键词]胡适;全盘西化;文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I 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9)02-0049-03 [收稿日期]2009-03-15 [作者简介]郭 静(1968-),女,山东莘县人,聊城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聊城建设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经过器物层面的自强运动、社会政治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后,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开始楔入文化层面。综观这一过程,作为后起外源型现代化的中国,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向西方学习。但是,在文化现代化这个最高级、最复杂的层面上,围绕“如何向西方学习”这个课题,从五四时期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尤其是1929年到1935年,争论非常激烈。胡适就此发表了许多颇有影响的文章和演讲,主张全力向西方学习。过去在评价胡适这一思想时,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加之后来胡适在政治上的反共和投靠国民党,因而武断的批判代替了允当的研究,胡适被戴上了“全盘西化论”者的帽子,甚至有人把他当作“全盘西化论”的始作俑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 五四前后,胡适并没有提出全盘西化。胡适1910年至1917年在美求学,期间已涉足国内新文化运动,不断发表文章,反对封建文化。1917年胡适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 史》①中提出,中国文化主要的问题是采取最有效的形式吸收西方 现代文化。胡适回国后,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继续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出路进行探索。1919年12月,他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文化现代化路线,就是既要引进西方文化,又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以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胡适身体力行,从1920年开始,先后整理了《水浒》、《儒林外史》等十余篇古典小说,并以“序云”、“导论”等形式写了近30万字的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以批判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胡适一生都是这样做的。北京大学的罗荣渠教授据此质疑:“难道有这样毕生埋在故纸堆中的全盘西化派 吗?”[1](360) 总之,五四时期胡适的“愿望是想学习欧洲的文艺复兴, 专致力于新文化的运动,抛开政治,有意识地为中国打下一个非 政治的文化基础”。[2](P 131)所以,胡适虽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无情 抨击中国传统文化,但并未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胡适一生中两次提出“全盘西化”都有其特殊背景。1929年,胡适为英文《中国基督教年鉴》写了一篇《中国的文化冲突》的文章,在表达其现代化思想时他同时使用了两个概念:W h olesale w es ternization 和W h ole hearted m odernization ,前者可译为“全盘西 化”,后者是“一心一意现代化”或“全力现代化”的意思。这是胡适第一次提出全盘西化,但是和“全力现代化”并列使用的,而且在此后的几年中再也没有提及它。同年胡适在其《新文化运动和国民党》一文中,主张“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 分接受世界的新文明”[1](P 356)1930年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中认为:“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 可以充分采用,充分收受”。[3](P 640)1933年,胡适在《建国问题引论》 中进一步指出:中国文化的出路“不完全是‘师法国外’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集合全国人才智力,充分采用世界的科学知识与方 法,一步一步地作自觉的改革”。[4](P 315)可以看出,胡适在随后发表 的文章中有意避开了“全盘”两个字,而悉数采用“充分”一词。这不是偶然的。在这样一个严肃而敏感的问题上,胡适是不会随便使用一个词的,他完全明白“充分”和“全盘”在含义上的差别。几年后胡适本人的解释更能说明问题:“五六年前我最初讨论这个文化问题时,因为用字不小心,引起了一点批评。那一年《中国基督教年鉴》请我做一篇文字,我的题目是《中国的文化冲突》,我指出,中国人对于这个问题,曾有三派的主张。一是抵抗西洋文化;二是选择折衷;三是充分西化。我说抵抗西化在今日已成过去, 9 4

2019石方:胡适语文教育思想语文

石方:胡适语文教育思想 胡适(1891-1962)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诗人,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1904年春到上海进入新式学堂。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国。1914年就学于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1月,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倡导以白话代替文言作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打开了缺口,一时享誉全国,被誉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1917年夏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20年代主办《努力周报》,30年代主办《独立评论》,40年代主持“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是早期提倡白话文的主要代表人物。“五四”运动以前,他就开始在《新青年》杂志上提倡白话文,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第一个白话剧本《终身大事》,第一部用白话文翻译的外国小说集《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第一部白话学术著作《中国哲学史纲》,第一部《白话文学史》。胡适以自己的写作实践证明了文言文能做的事白话文一样能做,为打破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做出了开拓性

的贡献。 他在《如何可使文言文易于教授》一文中指出了历来文言文教学的四大弊端:一是“以为徒事朗诵,可得字义”,忽视了译释字义的重要;二是教者不懂文字学,不知推究字源;三是忽视文法探讨;四是不讲究句读、标点,致使文法不易解,字义不易定。鉴于此他又提出了国文教学的四点设想:文言文乃是“半死之文字”,教法上应与教外国文略相似,“需用翻译之法”;应当重视字源学的教学,以比较古字与今字的差异;文言文有自己的文法,教文言文应该重视文法分析;文言文向来不重视标点符号,所以文句难断,文意难明,教文言文应当重视句读和标点。这些看法确实说出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文言文的基本教学法。1920年9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学国文的教授》的演说稿,对中学国文教育的目的、课程、教材与教授法、文法与作文等各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起初是作为一种理想模式提出来的,经过两年的实际观察,胡适又做了若干修正,再次演讲整理成《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 (一)教学目的。1912年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第三条规定:“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 胡适认为,这个“要旨”本身是属于理想的,内容并无大错。但是考察8年以来的实际情况,却不能不说是“完全失败”。

梁实秋《胡适先生二三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下列题目。 胡适先生二三事 梁实秋 胡先生是安徽徽州绩溪县人,对于他的乡土念念不忘,他常告诉我们他的家乡的情形。徽州是个闭塞的地方。四面皆山,地瘠民贫,山地多种茶,每逢收茶季节茶商经由水路从金华到杭州到上海求售,所以上海的徽州人特多,号称徽帮,其势力一度不在宁帮之下。四马路一带就有好几家徽州馆子。 1928年至1929年间,有一天,胡先生特别高兴,请努生、光旦和我到一家徽州馆吃午饭。上海的徽州馆相当守旧,已经不能和新兴的广东馆、四川馆相比,但是胡先生要我们去尝尝他的家乡风味。 我们一进门,老板一眼望到胡先生,便从柜台后面站起来笑脸相迎,满口的徽州话,我们一点也听不懂。等我们扶着栏杆上楼的时候,老板对着后面厨房大吼一声。我们落座之后,胡先生问我们是否听懂了方才那一声大吼的意义。我们当然不懂,胡先生说:“他是在喊:‘绩溪老倌,多加油啊!’”原来绩溪是个穷地方,难得吃油大,多加油即是特别优待老乡之意。果然,那一餐的油不在少。有两个菜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一个是划水鱼,即红烧青鱼尾,鲜嫩无比,一个是生炒蝴蝶面,即什锦炒生面片,非常别致。缺点是味太咸,油太大。 徽州人聚族而居,胡先生常夸说,姓胡的、姓汪的、姓程的、姓吴的、姓叶的,大概都是徽州的。努生调侃地说:“胡先生,如果再扩大研究下去,我们可以说中华民族起源于徽州了。”相与拊掌大笑。 胡先生酒量不大,但很喜欢喝酒。有一次他的朋友结婚,请他证婚,这是他最喜欢做的事,筵席只预备了两桌,礼毕入席,每桌备酒一壶,不到一巡而壶告罄。胡先生大呼添酒,侍者表示为难。主人连忙解释,说新娘是节酒会的会员。胡先生从怀里掏出现洋一元交付侍者,他说:“不干新朗新娘的事,这是我们几个朋友今天高兴,要再喝几杯。赶快拿酒来。”主人无可奈何,只好添酒。 事实上胡先生从不闹酒。二十年春,胡先生由沪赴平,道出青岛,我们请他到青岛大学演

浅析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

学术视点总第期 MangZhong Literature 429 浅析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 ◎张亚楠 (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04) 胡适(1891—1962)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是现代中国的一个文化巨人,他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有着多方面的、创获性的文化成就。胡适大力提倡外国文学名著的翻译,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文学翻译思想。梳理这些散见于胡适论著、书信以及译序中的翻译思想,可以管窥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理论的发端,对于今天的翻译理论建设和翻译实践活动也不无借鉴意义。 一、文学翻译的目的和翻译文学的功能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首举义旗者,胡适非常重视外国文学名著对中国新文学建设的借鉴作用,1916年他在写给陈独秀的信中说:“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3]具体到改造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的方法问题,他主张通过翻译西方文学名著引进外国的文学方法,“……怎样预备方才可得着一些高明的文学方法?我仔细想来,只有一条法子:就是赶紧多多的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阐明上述主张的理由之后,他再次强调说,“我们如果真要研究文学的方法,不可不赶紧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在一封有关戏剧翻译的答信里,他明确提出:“我们的宗旨在于借戏剧输入这些戏剧里的思想……在于输入‘范本’。” 二、翻译选材 在翻译的选材问题上,胡适主张只译名家著作,不译第二流以下的著作。他痛感当时中国的文学翻译充斥着二三流乃至不入流的外国作品,因此在给曾孟朴的信中说:“中国人能读西洋文学书,已近六十年了;然名著译出的,至今还不满二百种。其中绝大部分,不出于能直接读西洋书之人,乃出于不通外国文的林琴南,真是绝可怪诧的事……这也是我们英美留学生后辈的一件大耻辱”,并与曾氏共勉“各依性之所近而力所能勉者,努力多译一些世界名著,给国人造点救荒的粮食”。 胡适提倡多译小说、戏剧和散文,他认为,“最近世界文学的趋势,都是由长趋短,由繁多趋简要……‘写情短诗’‘独幕剧’‘短篇小说’三项,代表世界文学最近的趋向。” 另外,对于文学作品的主题,胡适认为要响应时代、人心的需要,赞同多翻译健全的,鼓舞人生向上的文学作品,并且在给陈独秀的信中指出奥斯卡·王尔德的The Ideal Husband虽好,但《青年杂志》所载译文“似非吾国今日士夫所能领会也”。 可见,胡适在翻译选材上非常注重原著的质量和权威性,主张翻译作品的主题要响应时代、人心的需要,体裁要紧跟世界文学的趋势。同时也可以看出,以启蒙为己任的胡适,在翻译选材观上表现出来的功利性和紧迫性。 三、直接翻译和转译 关于直接翻译和转译的问题,胡适认为“不应该多费精力去做‘转译’的事业”。梁实秋在1928年《翻译》一文中也提到:“据胡适之先生说,法文、俄文作品译成中文的大半是自英文转译的;懂英文的人所以不直接译英文名著而要转译法俄文作品者,是因为英文名著的文字难,成语典故、俗话等等,都是我们一般略识ABC者所难得懂的,而法俄作品译成英文的率皆浅显易明”。 1933年胡适在其《短篇小说第二集》的译者自序里又说:“我深感近年翻译外国文学的人,多是间接从译本里重译,很少是直接翻译原文的。所以我前几年在上海寄居的时候,曾发愿直接翻译英国和美国的短篇小说”。 赵文静在《翻译的文化操控———胡适的改写与新文化的建构》一书的第五章第一节谈到转译的时候认为:“对转译的批评本质上基于一种忠实于原文的思维。历史上不忠实的翻译作品似乎对目标文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更加重大的影响,如中国近代的林纾和美国的庞德。”鲁迅先生也曾经撰文指出,如果不通过转译,我们将和世界上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缘。值得玩味的是,胡适翻译的短篇小说大多是由英文本转译的。 四、翻译的语言形式 胡适提倡使用白话翻译西方文学名著,他说:“用古文译书,必失原文的好处。”胡适肯定严复是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林纾是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还说林译的小说往往有他自己的风味,但因为他们用古文译书,结果“终归于失败”;并以鲁迅兄弟的翻译作品为例,说“他们的古文工夫既是很高的,又都能直接了解西文,故他们译的《域外小说集》比林译的小说确是高的多……这种文字,以译书 044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篇一: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诸位毕业同学: ⑴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⑵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之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的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⑶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需要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⑷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缩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⑸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⑹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 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自己的选择! ⑺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⑻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⑼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什么? 2.古诗文中,有很多同文段⑵中的划线句子意思相同的名言,

胡适家庭教育

胡适的家庭教育 大家好,欢迎收听与你同行节目,我是今天的值班主持**,我们为大家制作了10期与家风、家教、家庭为主题的音频节目,每期给大家解读一位名人和他家庭的故事,欢迎大家收听、点赞和转发。 今天我们要走进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著名学者——胡适,从胡适的文章与故事中,了解他的家风、家教、家庭。胡适于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发表的一些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 年轻的胡适对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观点也是十分明确,早在胡适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时,就写过一篇《论家庭教育》。在文中,胡适对于家庭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文中说道:“什么叫做家庭教育呢?就是一个人小的时候在家中所受的教训。‘三岁定八十’,可见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雄大豪杰,或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儿子孙子将来或是荣宗耀祖,或是玷辱祖宗也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看官要晓得这少年时代,便是一个人最要紧的关头。这家庭教育便是过这关头的令箭。 我们中国古时候,最注重这家庭教育。儿子还在母亲怀中没有生下来,便要行那胎教。做母亲的,席不正不坐;行步不敢不正;不听

非礼之音;不说非礼之言,这便叫做胎教。儿子生下地来,便要拣一个好的保姆,好好的教导他。六岁教他什么,七岁教他什么,八岁九岁教什么,到了十岁才出来从师读书。十岁以内,便都是父母的教训,这便叫做家庭教育。 我们中国古时的人,都是受过家庭教育来的,这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便是母亲。因为做父亲的,断不能不出外干事,断不能常常住在家中,所以这教儿子的事情,便是那做母亲的专责了。 在家庭教育研究方面,胡适十分注重中西文化教育的融通,他将中国传统的家训文化与西方的现代精神相结合所形成的家庭教育观,有其独到之处,其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子女的“重学”意识。胡适一向认为做人要有学问,无“学”不足以为“人”。他曾一再引用易卜生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成器”,教导青年“不要抛弃学问”。强调“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1929年,他十分钟爱的儿子“祖望”年仅十岁,胡适便让他离开北京去苏州念寄宿小学。当时他给这位远离家乡的爱子写过一封长信,信中他反复教导儿子要“用功”。关于“用功”,他不但激励儿子在学习上要努力上进,“在班上要赶在一班的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在一校的最高一排”,而且他将“刚功”与“立志”联系起来,指出“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第二,强调子女的“独立”意识。胡适让儿子小小年纪就离开家

教授胡适 阅读附答案

教授胡适阅读附答案 教授胡适 胡适的教授生涯始于北京大学。1917年初,《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向北京大学新任校长蔡元培力荐胡适,同时动员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学习哲学的胡适回国任教。当时正在紧张写作博士论文的胡适,还没等博士学位到手便回国了,于当手9月10日到北大就任教授,这时他刚刚二十六周岁。 初到北大任教的胡适,在哲学系讲授“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哲学史”是北大的老课了,在胡适之前由陈汉章讲授。陈从伏羲讲起,讲了一年才讲到《尚书》的《洪范》篇。胡适授课却不管以前的课业,他发给学生的《中国古代哲学讲义》,一反前例。当时读大一哲学系的顾颉刚回忆说,胡适一开头就用《诗经》作时代的说明,丢开唐、虞、夏、商直接从周宣王以后讲起。“这一改把我们一班人充满着三皇、五帝的脑筋骤然作一个重大的打击,骇得一堂中舌挢而不能下。”在他们学生眼里,这简直就是一场“思想造反”,有几个不安分的学生拉着读大二文学系的傅斯年,策划“扳倒”老师——将这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年轻的留洋教授赶走。当时傅斯年在北大已赫赫有名,此前他就曾将教授《文心雕龙》的教授、章太炎的门生朱蓬仙成功逐出门外,他将朱的讲义一夜读完,勾出了三十多条错误,将了他一军。校长蔡元培看了,只得将朱辞退,但傅斯年“鉴定”完胡适的课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人书虽然读的不多,但他走的这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就这样,这件事才得以平息。第二学期,北大恰好也有一门“中国哲学史”的课,由一位老教授任课,当时冯友兰正在哲学系读三年级,据冯友兰回忆,某次课上,这位老教授手里挥舞着胡适的讲义,冷嘲热讽地对学生说:“我说胡适不通,果然就是不通,只看他的讲义的名称,就知道他不通。哲学史本来就是哲学的大纲,说中国哲学史大纲,岂不成了大纲的大纲了吗?”好在胡适在学生那里基本站稳了脚跟,加之有校长蔡元培的鼎力相助,他在北大的教授位子也就此坐稳了。 除了在北大任教,胡适还先后担任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并长期兼任教育部讲习所兼职讲习,至于胡适在国内外大学的演讲、讲学,那就难以计数了。 胡适课讲得好,这在所有听过他课的学生那里,基本上是公认的。1917年考入预科的田炯锦回忆说:“诸师长中,我最喜欢听胡先生的课,他不但有许多新颖的见解,而且擅长表达。”曾就读于北大的朱海涛回忆说:“适之先生在校中开的课——中国文学史是一门极叫座的课。他讲《诗经》,讲诸子,讲《楚辞》,讲汉晋古诗,都用现代的话来说明,逸趣横生,常常弄到哄堂大笑。” 胡适讲的课,内容大多比较新颖,他特别注重运用他那套所谓“科学的方法”,尤其是杜威的实验主义方法,来分析和解释中国的典籍,有断制,新见迭出。在教学方法上,胡适推崇研究性教学,在教学中“往往把我不能解决的问题做题目,叫同学来研究”。胡适说自己并不喜欢上大课,而更喜欢上小型的研讨课,因为“班次太大,不能大家互相讨论研究”。 胡适的日记、笔记中也多有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记载和分析。1931年8月28日阅完“中古思想史”试卷后,对75位学生按分数排队,排出“皆有希望成才”“尚有几分希望”“中人之资”“绝无希望”的,甚至还依次“卜其人的终身”。 常有同事向胡适讨教讲课的奥秘,他的回答是:“一小时的课,必须有四小

解读毕加索阅读答案-毕业阅读题答案

解读毕加索阅读答案-毕业阅读题答 案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就要离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

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图书馆才能读书,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就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到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工夫;4圈麻将也得废你一点半钟的光阴。

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xx年之后成什么器。 10 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2) 11 全文思路明晰,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现全文思路:提出赠言 表达希望与祝愿。(2) 12 第2段中有一个句子能实现全段的主要意思,这个句子是(2) 13 阅读2、3、4、5 段答题(6) (1) 这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就“做学问“表达了怎样的看法? 即使,既,也。2(1)若是错过了青春,时间也不会再重来。(2)你们会被认为是进步较慢,水平较低,学识资历浅

教育家胡适给他学生的毕业赠言参考

教育家胡适给他学生的毕业赠言参考 关于教育家胡适给他学生的毕业赠言参考 翻开泛黄的相片,久远的年代,模糊的青春,但毕业骊歌的感情依旧,在这个栀子花开伤别离的季节,让我们重温昔日名校长们毕业赠言的那是母校的馈赠,一生的精神宝藏,那些犀利的言辞穿越时空隧道,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和当下意义。 教育家胡适于1945年9月至1948年1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本文是胡适先生1932年6月27日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那是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他的身份是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为青年学子总结了毕业出路: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再有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了。 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932年6月) 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地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

依据自己的,赠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做个防身的锦囊罢!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再有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亲居了。 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学非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抛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的

胡适的教育思想

在我看来,胡适的教育理念是非常正确的, 胡适既承袭了我国古人的关于“教育是立国之本”,又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在胡适看来,教育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最根本的出路和最长远的打算,唯有教育能过正真拯救华夏的文明,并再造就一个新的文明。 他始终不渝地坚持“教育救国”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看作唯一的救国方式。 他将自己伟大的胸襟、高远的志向和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In my opinion, Hu Shi's educationalphilosophy is very correct. Hu Shi inherited the ancient Chinese on the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accept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cultural thought. In Hu Shi's view, education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way and the long-term plan to solve China's problems. Only education can really save the civilization of China and rebuild a new civilization. He unswervingly adhere to the "education to save the country," the educational thinking, education as the only way to save the country.He put his great mind, lofty aspirations and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the country into the people's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movement, left us with a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