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概况

美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概况

美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概况
美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概况

2011年9月(总第287期)

法制与经济

FAZHIYUJINGJI

NO.9,2011

(Cumulatively,NO.287)

[摘要]美国是世界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情况最具有代表性。本文中,笔者先回顾美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然后介绍美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三种方式,最后说明非政府组织在促使美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发展;履行方式;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一、美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制的发展阶段

美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

第一阶段,即20世纪20年代——

—40年代。这一阶段主要研究关于企业的经营者的职能问题,多德与贝利关于企业地位与企业责任的争论是最具典型代表的事件。争论的结果表明:企业不仅仅是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机器,而且是要考虑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强调必须使得企业树立自身对雇员、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责任感。该阶段相关的立法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制度来约束企业,

第二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

—6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法制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逐渐认清了经营者的职能,特别是到了五、六十年代,更多的企业认识到“权力带来责任”,美国工商界也渐渐地接受了慈善和管家原则。此时,探讨从经营者转向企业的慈善捐助问题和深化企业社会经营者职能的研究也成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早在1961年,美国已有大部分州通明确立法允许企业从事慈善活动,这些规定及行为一直影响至今,由此可见,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行动的日趋接受。

第三阶段,即20世纪70年——

—至今,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社会爆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企业生产伪劣产品、物价上涨、贫富差距扩大等。特别是1973年中东战争引发的世界性石油问题,石油价格上涨,诸多企业借机囤积居奇、乘机获取暴利、导致了物价紊乱,使得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社会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中叶,美国发表了《公司社会责任》一文。文中指出,企业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使经营者灵活、高效地开展经营活动,还可以避开由于不负社会责任所导致的政府对公司进行的法律制裁。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20世纪80、90年代,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活动频繁,“企业公民”——

—一种强化社会责任的新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所谓“企业公民”是把企业看作社会的公民,企业作为社会的公民应该通过其核心业务为社会提供服务,而且也应向社会各界显示它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1997年,由社会责任国际组织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它国际组织,建立了SA8000社会责任认证制度,受到了工商界和消费者的支持。

二、美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

在了解美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之后,接下来本文将从法律制度方面,分析美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市场行为和监督行为方式。[2]

企业社会责任的市场行为是企业通过相互竞争的市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该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众所周知,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但竞争又往往会导致产生消除和限制竞争的因素,出现反竞争行为,从而影响竞争机制的正常运行。因此,政府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发挥企业的积极效应,避免出现消极竞争。例如,美国国会1890年颁布的第一个反垄断法《保护贸易和商业不受非法限制与垄断危害的法案》(又称《谢尔曼法》),开创了反垄断立法的先河。

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行为指企业的监督行为必须符合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美国发展到20世纪后期才重视监督行为。例如,通用公司在实施全球化战略时,必须符合多个国家的国内法,这些规定促使通用汽车公司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用公司的排放标准须同时符合美国和其它国家要求的标准。同时,监督的主体是多方位的,包括消费者、雇员、社会舆论、政府等等。

上述市场行为、监督行为是相互作用,密切联系的,而非彼此独立、相互分割的,它们发挥了法律在美国企业履行社会中的作用。

三、非政府组织在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在美国企业社会责任中所起的作用,这突出体现在三类运动上:[3]

一是劳工运动。自从18世纪以来劳工运动发展迅速,雇员已开始注重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工运动直接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动政府的立法与执法的改进。在非政府组织,如美国公平劳工等协会的压力下,许多跨国公司制订了自己的生产守则,后演变为“企业生产守则运动”。

二是环境保护运动。该运动是由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共同发起的,它不仅可直接对企业施加压力,而且还能提供多种协调机制,督促企业减少和消除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环保运动的高涨对政府的立法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1969年美国国会批准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案》,此后20年内有数百项环境法规出台。1970年,美国国家环保局重新改制,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政府管理实体之一。1992年,美国已有10000多个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其中10个最大组织的成员已有720万人。

三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该运动与前两类运动有交叉重叠的方面。前两类运动可看成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其目的与企业社会责任是一致的,只是它们的针对性更强,没有明确说明是企业社会责任。1999年联合国提出的“全球契约”,标志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此项运动的倡导者是一些民间社会责任非政府组织。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社会责任守则已经超过了400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民间非政府组织制定的。非政府组织的运动通过对

美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概况

李大伟

(山西大学法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下转第33页]

[上接第31页]

!!!!!!!!!!!!!!!!!!!!!!!!!!!!!!!!!!!!!!!!!!!!!!

雇员、消费者、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了美国政府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使得政府在制定法律时必须考虑对他们利益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牛向春,李天勇,戴维阳.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与实现途径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9,23.P323.

[2]林军.美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管理.2004,1.P86.

[3]贾生华,郑海东.企业社会责任:从单一视角到协同视角.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P82—83.

[作者简介]李大伟,山西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研究生。

体的规定。加上检察工作与《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中的情形相差较大,难以完全参照执行,法警职能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二是法警要在检察官指导下开展工作,如果检察官在紧要关头滥用职权要求法警违法作为时,法警是否还应该服从检察官的指挥,执行违法命令的后果如何对待,责任如何划分。这些问题目前尚无明确规定。

(三)认识不到位

有的基层检察院领导对法警工作的认识不足,认为后勤服务的综合部门人员多,加之自侦监控录像、录音等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法警可有可无。尽管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不少有关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的文件,如《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的意见》等,但有关文件在基层检察院难于真正落实到位,相当部分的基层院检警混用。

(四)经费不足

法警队是人民检察院内设的一个部门,是为检察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的,这就决定了司法警察工作属于一种辅助性工作,不可能成为检察工作整体的重心。这种地位和作用使司法警察队伍建设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自然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自侦部门,能够投入法警规范化硬件建设的经费少,法警装备滞后,跟不上全面履行司法警察职能的需要。

三、对策与建议

加强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是全面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素质,整体推进司法警察工作的有效途径,对确保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更好地为检察中心工作服务,具有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一)转变观念,找准工作定位

一是加强领导,真正把司法警察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从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的高度,把司法警察工作作为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好。在新形势下,司法警察工作在检察机关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落实“一把手”工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要配足配强司法警察部门人员,在人员上力求配齐、配精、配强,使司法警察队伍不断发展,形成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格局。二是明确司法警察职责,彻底消除“警检不分”的思想认识。法警依法履行职责,既保障了办案检察官的安全,又提高了办案效率,减轻了检察官的工作负担。同时,实现检警分离,各司其职,能有效地防止办案中违法违纪问题和不规范执法等问题,促进检察机关严格执法,依法办案。

(二)加强训练,不断提升司法警察专业素质

为适应新时期检察工作的需要和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要立足岗位自己练。通过近年来参加司法警察警

衔晋升培训班,法警业务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数法警能结合业务学知识、立足岗位自己积极实践高检院规定的司法警察“一熟、二懂、三会”内容。二是集中进行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使司法警察掌握以法律知识、体能训练、手枪射击、警械具使用和队列教学等六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业务技能。

(三)提升法警素质

司法警察工作的性质、职责和任务,决定了法警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就要求这支队伍必须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为此,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司法警察队伍的廉政、勤政和职业道德教育十分必要。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着装规定,注重仪容举止。办案中要文明执法,自觉维护司法警察的良好形象,杜绝法警在工作中出现违法违纪问题。总之,在任何情况下,每位法警都应做到“令行禁止”,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切实注意自身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司法警察队伍,更好地为检察工作服务。

(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以编队管理为前提,提高司法警察整体履职能力。实行编队管理是提高司法警察履职能力的基础,这项工作落实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司法警察履职能力的发挥,因此,基层院司法警察应实现编队管理,确保司法警察依法履职作用的发挥。二是以政治建警为根本,确保队伍的纯洁性。进一步完善经常性的政治思想工作机制,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系列理论武装干警的头脑,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三是以科技强警为载体,提高警务实战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先进科技的运用,走科技强警之路。基层院要通过专门的办案工作区、视频监控、电子通讯、计算机网络等高技术运用到办案和安全保障工作中,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四是以优化队伍结构为原则,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严格把好“进人”关,对于基层院司法警察的录用,应主要从警察院校毕生中择优选拔思想品质好,文化素质高,业务技能精的人员,聘任司法警察,要向社会公开招考,严格考核条件程序,确保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浅谈基层检察院法警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M].江南时报.

[2]湖北检察院.基层司法警察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C].

[3]张宏德.检察机关法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

[4]刘学存.浅谈基层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C]. [作者简介]何继强,增城市人民检察院。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有哪些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有哪些 企业社会责任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一个新的课题,更多的企业将面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的挑战和急需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知识以及社会责任管理能力提升,这不仅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要求,更是建立和谐社会有效途径。下面看一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有哪些: 一、保护环境 随着全球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大气、水、海洋的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面临危机,森林与矿产过度开采,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环境问题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企业一定要担当起保护环境维护自然和谐的重任。 二、发展慈善事业 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还存在很多困难。特别是农村的困难就更为繁重,更有一些穷人需要扶贫济困。这些责任固然需要政府去努力,但也需要企业为国分忧,参于社会的扶贫济困。为了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我们的广大企业,更应该重视扶贫济困,更好承担起扶贫济困的责任。 三、保护职工健康 人力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健康和确保职工的工作与收入待遇,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为了应对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也为了使中央关于“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落到实处,我们的企业必须承担起保护职工生命、健康和确保护工待遇的责任。作为企业要坚决作好尊纪守法,爱护企业的员工,搞好劳动保护,不断提高工人工资水平和保证按时发放。企业要多与员工沟通,多为员工着想。 四、明礼诚信 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责任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诚信缺失正在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营,由于企业的不守信,造成假冒商品随时可见,消费者因此而造成的福利损失每年在2500―2700亿元,占GDP比重的3-3.5%。很多企业因商品造假的干扰和打假难度过大,导致企业难以为继,岌岌可危。为了维护市场的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企业必须承担起明礼诚信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社会责任。 五、文化建设 医疗卫生,公共教育与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特别是公共教育,对一个国家的脱除贫困、走向富强就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医疗卫生工作不仅影响全民族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社会劳力资源的供应保障。文化建设则可以通过休闲娱乐,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我们的国家,由于前一个时期对这些方面投入较少,欠债较多、存在问题比较严重。而公共产品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固然是国家的责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

?38?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频繁 出现于国外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作为极富创造性的理论思想,一直活跃于理论界的前沿,虽然其一直备受传统理论支持者的责难,但仍有众多有识之士一直不遗余力地倡导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开始逐渐认同与接纳它。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起源与历史沿革 社会责任的萌芽虽然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商业优先发展的古希腊,但现代企业社会的理论却形成于20世纪初。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源于美国,1924年学者Oliver Sheldon经过潜心研究形成较完整体系[1]。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出现与盛行是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的: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的政府创造了巨额税收,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是与此同时,企业给美国也造成了数不尽的社会问题。因为任意所有权社会化理论认为,基于人类本性,所有权应该完全属于个人拥有,在奉行经济放任主义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强调所有权绝对理论损害了社会交易的安全,阻碍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又忽视了对社会弱者的保护,使得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极为不和谐。基于社会本位的权利思想,理应对所有权的享有和行使加以限制,若个人行使所有权,必须不与社会公共利益相悖。然而有实务研究者立即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出发进行反驳,强调过于重视社会效益,最终可能引发类似于经济内战的问题或社会财富再分配[2]。从此之后,理论界开始关注新概念“企业社会责任”,各种研究理论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从各种角度分析其产生原因。目前能为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提议是,企业在现代社会中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必然结果[3]。[收稿日期]2012-02-20 [作者简介]陈茜(1985-),女,法律硕士在读,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法学、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2)02—0038—02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 陈 茜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要最大限度谋取利润,还要对自身以外的相关利益体负责,负有维系和改进各类主体 之间利益关系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虽然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已为我们熟知,但要想用于指导实践,必须上升到法律化程度,才能达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目的。企业的社会责任走向法律化是值得广大法律和经济学者们严肃而深入地研究的紧迫问题。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责任;法律化 二、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法律化的基本涵义之界定美国相关学者认为企业在追求企业盈利最大化的同时,除了应对股东负责和创造财富,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还应维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保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并对促进社会均衡发展承担相应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专家、佐治亚大学教授阿尔奇?卡罗尔对企业社会责任给出了具有代表性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 望。[4] ”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是指道德调整杠杆和法律调整杠杆经过博弈,道德调整杠杆的控制范围稍让位于法律调整杠杆,增大法律调节的筹码,改变侵犯他人利益者仅仅得到道义或名誉上的谴责的状况,增加物质或其它更为严厉的惩戒,使其不敢再犯;反之亦然,给予遵纪守法者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鼓励和肯定。 [5]三、企业社会责任之利害关系人 其是指该企业行动产生的影响所涉及到的一些人、群体或组织,或者是有可能要直接承担这些影响的后果的那些群体,企业做出的决策对他们有一种形成责任的“利害关系”。笔者选几种微作论述。(一)对职员的责任 企业是广大职员的利益载体,员工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种种需求,为企业劳作,作为回报,给予职员相应的报酬和保障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对职员的责任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保证职员正常生存和发展等基础法律义务,还有一些根据企业实力所能提供给员工的其他更高层次的保障。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人类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企业应充分考虑到。这样会激励员工为企业贡献更多的力量,促进企业发展。(二)对消费者的责任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从《建筑师业务基础》谈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建筑是一门科学,但并不是一门“纯科学”,它和社会、经济、政冶、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代背景、社会意识对建筑的主宰和影响是巨大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建筑需要跟随潮流,需要服务政冶,这个大的框架可能无法改变。这个客观背景也决定了每一个时代的建筑师的平台。当然一些有思想有个性的建筑师可以在时代潮流的风口浪尖上有所作为,但建筑作为一种社会集体的产品,有作为的建筑师,有影响的作品也一定是建筑师的力量和社会力量合成的产物。阐述这一层的意思是我个人认为建筑师在很多场合下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我们不能被动而无为,在工作时要清晰自己的职责,要服务社会整体的利益,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意识,这个意识我想也应该是讨论新焦点“适用、经济、美观”的一个前提。这次讨论之所以有意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当前建筑创作十分活跃、建筑活动十分繁忙之际,重新又提出一个建筑对于国家、单位以及建筑师的社会责任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以及关系到生命财产。只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建筑质量才能有根本的保证。“十五”以来,我国的经济保持了迅速的增长,使得建筑工程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显然,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去年上海公寓火灾事件就是在建设质量管理中的一个漏洞。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首先只有国家对工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检查,工程建设质量才能更好的提升。认真把握住每一个细节,才能创造出优质工程。我们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工程建设管理条例,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的进行。才能使施工企业不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对工程建设管理是早工程建设中重要的检验门卡。各个项目,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状况,不仅关系到国家建设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仍然面临工程水平不高的严峻事实。所以我们更要加强国家的监管力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重要环节关卡,完善国家工程建设管理法,为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建设单位管理是建筑工程的建设的最初的阶段,是工程项目准备阶段的开始。工程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的又一保障,对建设单位的管理是对其数量、资质、监理过程的管理。规范建设单位市场,严把建设单位资质,逐步形成质量高、分级合理、数量适中的建设单位市场,这样有利与在监理市场中引入良好的竞争机制,对于提高建设单位质量十分有利。国务院曾发出一系列关于重视工程质量的指示,国家建设部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建设工作的中心和首位。相信经过工程建设单位不懈努力,建筑工程质量会做到大幅度提高。 首先,通过工程建设单位控制减低了工程造价,使投资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可以提高建设工程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避免项目投资的失误。在设计阶段引入建筑工程监理,通过专业化的工程监理企业的科学管理,可以更准确的提出建设工程的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质量要求。通过设计阶段的监理活动选择出更符合建设单位要求的设计方案实现建设单位所需的建设工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 第二,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工程建设单位在监督管理承接单位履行建设工程的同时也要求建设单位履行合同,从而使监督管理体制在客观上有一种约束体制的作用,起到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建设行为的做用。建设单位不敢忽视工程质量同时建设单位人员常驻现场督促承接单位改善施工管理,对所使用的设备,对前道工序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不准进入下道工序。这种严格的约束体制使工程质量达到保证。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案例分析(抄录参考)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 一、三鹿奶粉事件回顾 从2008 年3 月份开始,三鹿集团陆续接到一些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投诉。8 月初经专家鉴定三鹿公司涉嫌问题奶粉中有大量致肾病的三聚氰胺,并未对外公布。9 月份三鹿集团向消费者宣称已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公司产品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符合国家的各项质量标准。直到2008 年9 月13 日,卫生部把“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定性为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时,三鹿集团仍未就此事向社会民众、媒体以及政府做出合理解释。随后,蒙牛、伊利、光明、完达山等数十个国内奶制品厂家的部分产品均被检测出不同程度的含有三聚氰胺,至此乳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成为2008 年家喻户晓的事件,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被人们提到了首要位置。 二、三鹿奶粉事件原因分析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在现象背后掩藏着各种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如下: 1.奶制品供求关系不平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开始注重饮食的营养与健康,受近邻日本“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影响和启发,以及营养科研的发展所证实,牛奶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食品,因此,专家大力呼吁公众增加奶的摄入量,而政府也制订各种政策来支持奶行业的发展。这些确实为增强国人体质做出贡献。然而问题在于,制订政策时,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满足不看人们对牛奶的需求。国家的草场面临沙漠化、过度放牧等问题的困扰,因而其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畜牧业的受限自然导致了牛奶的产量的增长难以跟得上市场的需求。而一些企业为了片面追求市场占有率,为了企业的盲目扩张,“满足”所谓的市场需求,在奶源不够的情况下,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同时,由于面临跨国大公司的竞争和压制,企业为了在日益开放的市场中占据主动,反制外资企业的压制,盲目追求短时间内企业的飞速壮大,这一切都导致了企业的负责人头脑发热,罔顾食品安全和老百姓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不顾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在奶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最终坑害了消费者,

企业法制工作总结

企业法制工作总结 公司年度法律工作总结 近年来,公司法律事务工作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从企业依法治理、合同管理、纠纷处理、法律风险源分析预防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近年来的主要工作: 积极调动各种资源,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工作,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深入开展了依法治理工作,充分调动企业内外各种资源,力求使企业在法治范围内做到规范运作,努力达到依法治企的目的。 1、分层次做好全员普法工作,加强领导干部、经营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运用法律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对于领导干部着重做好法律意识的加强以及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工作,而对于具体岗位人员则偏重于专业法律知识的辅导,以法律理论知识结合公司以往典型案例评析、纠纷案件分析等资料及时组织学习,如对投资计划管理组织相关人员对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的学习;针对目前在公司某些岗位出现了一些与职务相关的犯罪的苗头,对各体系及驻外分公司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了以刑法为主的普法教育,对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及侵犯商业秘密等罪名进行了着重讲解,以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同时,公司还决定在新员工入职教育增加三个小时的法律教育时间,以增

强新员工的法律意识。全员普法工作的开展,使公司上下逐渐培养起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一方面使全体员工能以法律为武器维护企业和自身的权益,推动了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公司领导对企业法律工作更加重视,有力的推动了法律工作的开展。 2、积极配合公司其它部门,做好法律保障工作。近年来,公司法律部门配合、销售体系、生产体系、人事部门、审计部门等进行了各种法律事务方面的咨询,提供了公司所需要的文书资料,在公司对外事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公司的规范运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3、在事关公司发展的重大事务中,法律工作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在销售网络建设工作中,今年公司的网建任务比较繁重,但是公司并没有因此而放松销售网络建设的质量。一方面公司加强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对销售网络建设中常用的法律进行了强化,以提高他们在网建工作中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另一方面 公司很早就聘请了执业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对公司的网络建设相关合同严格审查,确保合同符合法律的规定。二是在公司大宗物资采购实行招标时有法律工作人员的参与,对投标人进行审查,以确保招标程序合法有效。 夯实基础,加大了合同管理力度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事务的基础工作,根据总公司合同管理办法,销售公司相应

企业社会责任声明与承诺书

企业社会责任声明与承诺书 一、社会责任声明: 为了提高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根据我司社会责任方针政策,列出如下原则与要求,要求供应商朋友们根据此原则与要求进行自检,共同建立健康的,良性的供应链; 1. 商业道德要求: 1.1所有的商业活动应遵循诚信标准,禁止任何形式的贪污、敲诈勒索和挪用公款,洗钱等行为,应推行监控和强化程序以保证符合廉洁经营的要求。 1.2不得提供或接受贿赂或其他形式的不正当收益,适当的馈送的礼物价值应当是适度的。 1.3依照适用法规和主要的行业惯例公开有关商业活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和绩效信息。 1.4应尊重知识产权,技术和生产经验的转让要妥善保护知识产权。 1.5应制定公平交易、广告和竞争的标准,公司必须有保护客户信息的措施。 1.6应制定程序,以保护供应商和员工检举者并确保其身份的机密性。 2.劳工要求: 2.1 童工和青少年工保护 2.1.1公司不应使用或支持使用童工。 2.1.2如果发现有儿童从事符合童工定义的工作,公司应建立、纪录、保留旨在救济这些儿童的政策和书面程序,并将其向员工及利益相关方有效传达。公司还应给这些儿童提供足够财务及其他支持以使之接受学校教育直到超过上述定

义下儿童年龄为止。 2.1.3公司可以聘用未成年工,但必须按照法规要求到当地政府劳动部门备案,建立未成年工清单。 2.1.4公司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有毒有害、特种工等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不安全或危险的环境或岗位中,不可以安排在晚上上班。 2.1.5公司必须安排未成年工上岗前、上岗中、离岗后进行体检并承担体检费用。 2.2 强迫和强制性劳动 2.2.1公司不得使用或支持强迫和强制性劳动,也不得要求员工在受雇起始时交纳“押金”或寄存身份证件。 2.2.2公司及为公司提供劳工的实体不得扣留工人的部分工资、福利、财产或证件,以迫使员工在公司连续工作。 2.2.3员工有权在完成标准的工作时间后离开工作场所。员工在给公司的合理通知期限后,可以自由终止聘用合约。 2.3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要求 2.3.1公司应遵守适用法律及行业标准有关工作时间和公共假期的规定; 2.3.2标准工作周(不含加班时间)应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2.3.3员工每连续工作六天至少须有一天休息,所有加班必须是自愿性质。2.3.4公司必须建立加班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员工身心健康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基本工资保证与社会保险 2.4.1公司对所有员工支付的工资应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至少应按照国家法律标准规定的福利待遇付给员工。

企业社会责任知识讲解

第三章 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一节 对社会责任的基本认识 一、社会责任的概念 1、社会责任(07年概念) 斯蒂芬﹒P .罗宾斯认为,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是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以企业承担社会义务为前提,是比社会义务更高的道德标准,是一种比社会响应更长远的道德标准。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社会义务(social obligation )是工商企业参与社会的基础,一个企业在履行其经济和法律责任时,已履行社会义务。企业成立、经营要遵守所在地的法律法规,比如经营合法产品、要依法纳税、要支付职工劳动报酬、尊重人权等一般认为企业按所在国法律法规进行经营时,就履行了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义务。 社会响应(social responsiveness )是指一个企业适应变化的社会状况的能力,是由社会道德理论标准引导的,能够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有意义的指导。社会责任是比社会相应更长远的道德标准。 ◆社会责任和社会响应,前者要求企业决定什么是正确或错误的,并寻求基本道德真理;后者则由社会准则引导。 2、相关概念 ◆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 )作为一种社会规范随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自然产生,分为经济层面社会契约和社会伦理层面社会契约,随人类社会发展,社会契约不断演进。在劳动者充当社会资料时期,由于互利需要,人们之间产生互信、互助行为规则,产生对人的伦理进行规范的社会契约。随技术发展和工业文明到来,产生企业社会契约,核心内容是基于企业伦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内部社会契约(员 工、管理者)和外部社会契约(对其他企业、消费者和公众、政府)。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又称利益攸关者,是指那些与特定组 织有一定利益关系的有关者,其利益得失与组织的存在有关。即是在一定 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政策影响的任何有关者。企业必须对受企业行为影 响的诸多群体的生活质量负责,相关利益团体包括组成企业环境的各个方 面包括内部利益相关者(员工、股东、业主)、外部利益相关者(顾客、 供应商、政府、行业协会)。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活动中获取收益,且是 平等的,没有任何利益优先于其他利益。 【最早由伊戈尔·安索夫(Igor Ansoff,1965)在《公司战略》提出——后弗瑞曼(Freeman,1984)《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式》广泛应用——普瑞斯顿(Preston,1995)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全面阐述】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企业对社会责任进行的回顾,其宗旨是确保能够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和掌握受企业活动直接影响的企业责任目标和实践,以便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调整过去的相关目标,确定新的目标,社会审计的内容包括:(1)社会责任的种类;(2)企业应对社会问题的方式;(3)社会问题本身。 3、社会责任的基本要素 ①市场行为要素 社会责任的市场行为是企业通过竞争的市场所体现的社会责任,并处于社会责任的支配地位。企业的生存发展要在竞争市场中实现。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最能检验企业社会责任的是市场行为。 ②监督行为要素 社会责任的监督行为是指企业的经营行为必须符合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规则、社会契约的规定。 ③自愿行为要素 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超越法律的要求,如通用排气标准达美国标准并达其他国家严格要求;第二、社会舆论的要求。对社会责任起到监督作用,如捐款。 二、企业社会责任演变趋势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及内容形式的不断变化同社会化大生产、工业化进程有密切关系。在来自环境、法律、道德压力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经历了从被迫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慈善捐款、解决环境污染和种族歧视等具体问题到对社会压力做出积极反应,直至将社会责任问题制度化、程序化并作为企业战略确定下来。 ⑴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时代转向垄断竞争时代过程中,与之相伴的是对自然资源掠夺开发及工人剥削,产生工人不满和罢工,西方政府通过立法形式限制企业经营行为。1)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和福利主义。国家的经济功能和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干预得到全方位强化,政府要求企业约束经营行为及为员工提供适当社会保障和服务。2)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生态污染加剧、企业丑闻曝光,消比较项目 社会责任 社会响应 主要考虑对象 道德的 实际的 焦点 结果 手段 强调 义务 响应 决策框架 长期 中、短期

建筑企业的社会责任

浅析建筑企业的社会责任 ------以中建三局三公司为例 摘要: 对所有企业来说,社会责任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共性责任,比如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比如保护职工健康和安全;比如保护环境等。另一个是特性责任,这是根据各行业属性来决定其内容的。对建筑企业来说,其社会责任无疑具有鲜明的特征。比如促进就业,这对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企业来说,具有先天的优势。由于拥有庞大的劳务队伍,建筑企业在促进就业上往往比其他企业更加卓着。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如民工讨薪、建筑污染等。农民工讨薪并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讨薪事关社会和谐。建筑污染则是有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完整地认识建筑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关键词:污水排放、民工工资按时发放、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 企业 二、分析 当今的建筑业企业管理者时常需要考虑社会责任,如雇员关系、资源保护、产品质量与安全等。这就是分析有关社会责任的两种不同观点:古典观点和社会经济学观点。古典观点主要主张管理学当局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弗里德曼认为管理者的主要责任就是从股东的最佳利益出发来从事经营活动,他认为股东只关心财务方面的回报。他还主张:不管何时,当管理者自作主张讲组织资源用于“社会利益”时,都是在增加经济成本。弗里德曼仅仅支持限于为股东实现组织利润的最大化。社会经济学观点认为管理当局的社会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包括保护环境和增进社会福利,企业还要对社会负责。社会经济学观点认为、企业组织不仅仅是经济机构,社会接受甚至鼓励企业参与社会、政治和法律事务。 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加入了一种道德的要求,促使人们从事使社会变得更美好的事情,而不做那些有损于社会的事情。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组织从事于有助于改善社会的事情,绝不限于法律要求必须做的或者经济上有利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是正确的、符合道德的。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组织做正确的事情,因为它自觉有责任这样做。与社会责任相对照,社会义务只是符合基本的经济和法律标准的限度。社会义务是指一个企业承担其经济和法律责任的义务,这是法律所要求的最低限度。若只是以社会义务作为对自己的要求,那么企业在追求社会目标时将仅限于有利于其经济目标的程度。这种做法是以社会责任的古典观点为基础的。 由此可见,农民工讨薪反映的是建筑企业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建筑企业违反了契约,即民工与企业达成的劳动合同,但是农民工在讨薪过程中发生的不幸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使得关系协调的成本由整个社会承担,所以可以认为建筑企业没有履行社会责任,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污染并将污染处理的成本外部化也体现了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的缺位。 三、解决方法 1.认识和强化建筑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2.培育建筑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 ①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 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者建立、推行和实践组织共享价值观的一种管 理方式,共享的价值观构成了组织文化并影响组织的运营方式和员工的行为方式。建筑 业企业成员共享的价值观至少可以发挥4种作用:为建筑业企业管理决策和行为充当指 路牌;可以塑造员工的行为并沟通建筑业企业对其成员的期望;可以将建筑企业的业务与 重要的社会问题相联系,并改善其营销成效;共享价值观也是在建筑企业中建立团队精

公司的社会责任

试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摘要:笔者从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发展着手,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义和特征;全面分析和阐述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 作为一种对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行为导致的不公平事实进行事后规制的手段,发挥着任何单一法律的调整都难以达到的最佳效果,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最后,从借鉴国外有关立法出发,对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进行一定的探考,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公司法的修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利益立法 肇始之初的公司社会责任只是一种提法,而并非一个周延的理论。由来已久的争论,不同意识的针锋使公司社会责任难以定义。回顾以往理论和实践的流变,可以发现不同时期“公司社会责任”有着不同的内容。如在二战结束后初期,公司的社会责任体现在为修建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设施出资,为私立大学提供赞助, 为社区团体和教堂等提供捐助等义举上面。环保主义思想在20 世纪60 年代兴起后,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向改善空气、水体质量等转移。直到70 年代消费者权益运动浪潮迭起,引发了人们对公司进行“社会监督"的关注。在此期间,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发表《商事公司社会责任》,[1]为日后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讨论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时至今日,关于公司应否承担社会责任,以及承担何种范围的责任虽尚未形成一致定论,但究其内容不过大同小异,或只是从不同角度来对其定义。笔者偏向于赞同刘俊海的说法,增进除公司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之利益,乃为公司社 [1] The US 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Business Corporations.

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宁波大红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年论文 (市场营销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二○一二年九月

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摘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摆脱传统的把利益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观念,要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有对人的价值的关怀,对消费者、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的贡献程度。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还要保证在经营与管理范围之内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一般来说,企业越发展,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企业家的成功,在于他创造的企业积累,更在于他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其核心是其人生价值的实现。企业家自觉地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会充分肯定企业的社会责任,两者的结合是社会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企业、道德规范、社会责任、社会文明建设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个企业为什么存在的“企业使命”问题,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它不仅是道德呼吁,而且是刚性的制度约束,它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目前,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世界整体的环境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的企业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发展,成为社会各方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投资人的利益或企业本身的利益之外,还应适当考虑与企业行为有密切关系的其他利益群体及社会的利益,除了要考虑其行为对自身是否有利外,还应考虑对他人是否有不利的影响,如是否会造成公害、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等。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对这些问题进行考虑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避免,其行为本身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由于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事实上的客观上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性,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企业所采取的一些行为兼具自身与社会双重影响属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就是一种企业自身对人类社会所承担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对企业组织的外在要求。

HM300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概述

88 ChineseWorld 系是目前中国最系统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它系统地阐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下,中国企业所应践行的社会责任表现,阐述了中国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力,更好更快地促进企业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共同发展。 HM3000的企业社会责任观点 HM3000认为企业是通过有效地资源配置,以实现自我生存发展、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价值创造组织。在企业的两个目的中,前者是初级形式,后者是高级形式,前者是基本目的,后者是最终目的。两者在实现过程中是互为统一、相互促进的。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为了实现其两个目的,即自我生存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须遵循的一种发展机制。具体地说,企业为了实现自我生存发展,须尊重客户需求,保障员工利益,实现股东资产保值、增值。 本质上,企业社会责任是平衡企业自我生存发展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和谐发展机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管理模式。而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便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企业商道、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之道。 HM3000的企业社会责任思路 基于HM3000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HM3000提出了企业经营管理各要素与企业生存发展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相关度分析法”。“相关度分析法”是通过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多个视角,着重以新制度经济学、企业伦理学、利益相关者管理、风险管理为理论基础,以国家宏观政策、当前中国企业和社会的发展现状、国内外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案例为实践基础,分析 HM300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概述 文/陈金荣 叶建宏 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发生的行为内容, 并深度剖析该行为与企业和社会发展的相关程度。基于该相关度,制定了HM3000中各子体系的内容构成。 HM3000的企业社会责任框架 HM300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由六个子体系构成,如图: 这六个子体系分别从企业所应践行的社会责任行为规范,企业自我审核与外部审核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评价办法,企业导入、实施标准的管理方法,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实际范例,企业与外界进行有效交流、沟通的指导办法,企业阶段或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制定的指导办法等六个方向系统地中国企业所应践行的社会责任规范要求和务实、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办法。 HM3000的核心价值 HM3000的制定始终以构建企业持续竞争力、社会持续发展力为价值导向。HM3000务实地反映了中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阻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有效地指导企业通过设定目标、持续改进来管理社会责任行为,提升经营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构建企业持续竞争力;务实地反映当今中国社会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发展问题,有效地通过企业自我实践、社会评价,引导企业遵循良好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和谐机制,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构建社会持续发展力。 HM3000的制定始终坚持体现了以下六大价值原则: 系统性。标准体系通过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视角,着重以新制度经济学、企业伦理学、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为基础,深入结合当前企业和社会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企业自我生存发展和社会共同发展的一套发展机制。 可导入性。标准体系不仅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一套规范与要求,同时阐述了达到该规范与要求的管理步骤与内容,使企业能通过系统的社会责任管理以逐渐达到社会责任目标要 求。 可评价性。标准体系使用简约的表达方式,建立精要、易于获取的评价指标,使社会、第三方机构或企业自身能对社会责任行为的状况与改善程度进行定期的评估。 科学性。标准体系通过设立少量可选择的条款,以体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实施社会责任管理上的差异性。 渐进性。标准体系着重提出了一系列关键和不同优先程度的条款,以充分考虑当前中国社会与企业的发展阶段和水平,体现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社会责任改进的重点,使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循序渐进地推进。 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尚处在初步阶段,可以说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任重而道远。HM3000期望能引导社会各方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促使社会各方在众多社会责任议题上形成统一的认识;切实地体现企业在社会责任改善后的持续竞争力,激发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内在需求;切实地体现企业在社会责任改善后的社会持续发展力,使社会各方共同一起推动企业遵循良好的和谐社会发展机制,促进社会共同发展。

信用机制是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运行基础

信用机制是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运行基础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信用机制 内容提要: 我国公司立法规定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但目前还没有具体落实的保障措施。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意义深远,但更需要付诸实施。在目前的情况下,信用机制的运行可以有效保障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并且能够积极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由此,亟需加速我国信用法制建设。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 2005年我国修改《公司法》时,在第5条加入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解读这一条文,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前置词是“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即可以理解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定的假定条件是从事经营活动,而经营活动之外的企业乐善好施等行为并不属于法律强制性要求。同时,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要“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即这种社会责任已经构成了法律规定的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这种社会责任不包括“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等内容,因为在《公司法》第5条中,“承担社会责任”的前面已经以列举的方式着重强调了这些内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承担社会责任”属于兜底条款,是指包括前述内容在内的,以及没有提及

的一切企业应当履行的义务,均属于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产生具有深刻的背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是生产社会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社会分工更加细密,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合作中,无论如何精巧的制度设计都不可能严密到无懈可击,都会出现相对的重叠或空白,需要合作者主动承担协调或弥补的责任。由此就产生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社会责任形式和理念。同时,社会责任产生的社会根源是贫富差别。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两极分化,不仅威胁着社会稳定,而且危害着市场经济机制本身的正常运行,需要社会各界以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为重,通过承担部分社会责任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浪潮的迭起,世界范围内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市场交易等行为已不再纯粹属于个人私权领域的活动,而是社会总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亟需协调的重叠和亟待弥补的空白,需要社会成员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承担法律上和道义上的社会责任。 毋庸讳言,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和发展。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企业的规模和作用有限,企业以为出资人谋取最大化利益作为经营目标无可厚非。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已日益成为社会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和主导,并且具有了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或实力,由此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应当有所侧重,不可能千篇一律或一成不变。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问题,尤其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到底属于法律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类社会的 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探究中国社会发展规律 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选择和必然结果。企业文化是企业立身于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 [关键词]企业文化;和谐社会;企业社会责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科学,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经过多 年来的理论探索,“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全党的一 项重要共识。社会和谐是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只有拥有更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才能更好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反过来,只有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实现较大程度的和谐,才能更好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一起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动科学发展。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了贯彻和1 / 10 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现代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大力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特殊地位。现代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内,要为出资者创造利润,为员工创造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构造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二是在企业外,要树立诚信、守法、公正的企业形象,要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依法纳税和交纳各项基金,维护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社会积累财富,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要求组织生产,主动承担对自然环境、对社会各利益相关者的义务,支持和赞助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救助灾害,残疾人和社会弱势群体。这两方面的社会责任,对于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虽有差别,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的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相互关系 而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 对企业提出的期望与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是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 的英文简称,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SA8000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其依据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皆为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之国际标准。 1要求: 1、童工; 2、强迫性劳工; 3、健康与安全; 4、组织工会的自由与集体谈判的权利; 5、歧视; 6、惩戒性措施; 7、工作时间; 8、工资; 9、管理体系。 2作用: 1、减少国外客户对供应商的第二方审核,节省费用; 2、更大程度第符合当地法规要求; 3、建立国际公信力; 4、使消费者对产品建立正面情感; 5、使合作伙伴对本企业建立长期信心。 3背景: SA8000的产生既有人文社会发展的原因,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界对劳工保护的关注。同时也是国际市场上竞争格局失衡的产物。虽然道德规范和国际贸易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冷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起飞导致发达国家在传统产品的国际市场上失去优势,在诸多领域,新兴工业化国家已成为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为遏制发展中国家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和途径,某些发达国家便寻求构筑起种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 在国际商品市场上,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国将其大量廉价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冲击发达国家国内市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欧等发达国家把劳工标准同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普遍优惠制度挂钩。在政府的首肯和支持下, SA8000有由民间壁垒走向政府壁垒的趋势(黎友焕,2006)。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跟国际社会的分工合作越来越紧密。梁桂全(2004)认为,企业

论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

论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 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源起于美国,现在逐渐被各国所接受。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劳动者权益保护、股东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立法层次不齐、面临实施障碍。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增强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构建多层次社会监督体系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发展方向。 标签: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奖惩机制;监督体系 一、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源起和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司及其全体成员对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经济、法律和道德上的责任。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的这种社会责任逐渐通过法律进行规范,称之为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让美国的企业实力蓬勃壮大,既丰富了美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经济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巨大的隐患。“黑色星期五”、“股价狂跌”、“华尔街动荡”,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开始出现。这些突发的事件让美国人民开始反省企业单纯逐利的问题,因此美国学术界开始了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从而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而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美国政府认为改变原有的企业发展宽松的法律环境已经是迫在眉睫,从而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这一理论。之后,企业革命和公司管理革命开始要求大型企业承担起与其所获利益相等的社会责任,因此出现“企业良知”这一概念,它改变了上世纪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理念,不仅仅要求企业尽力追求经济利益,也要求企业在寻求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促进各方面的共同发展。这一概念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21世纪后,“企业公民”替换了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目前“企业公民”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作为普遍接受的概念开始形成一下公认的国际标准,目的是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具体法律的出台。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企业公民”,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公司在自身的管理上要不断的规范和约束自己,要遵守法律,服从国际标准,同时防止腐败和加强监督,包括道德行为准则问题以及商业原则问题;其次,企业还要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合理的保护,主要包括平等的就业计划,员工安全保护,薪金公平和反对歧视等;第三,对环境的责任,主要包括保证用清洁能源,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废气废渣无公害处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企业周边生态安全;最后,企业对于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主要是对社会福利经济的支持,比如向贫困地区提供物质资源和服务。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现状与不足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现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