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快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思考以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角度

加快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思考以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角度

2006年第22卷第6期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22 N o.6 2006 (总第90期)JOURNAL OF NORTH UN IVERSIT Y OF CH INA(S OC I AL SC IENCE ED ITI ON)(Sum.90)

文章编号:167321646(2006)0620014203

加快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思考

以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角度

Ξ

樊玉萍,郭芬云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 山西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的低下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农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升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增加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提高农民收入,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S tra te g ie s to A cce le ra te the T ra ns fe r of

S urp lus Rura l La bo r in S ha nX i

F rom the A ngle of D evelop ing R u ral H igher V ocati onal and T echno logy Educati on

FAN Y u-p i ng,GUO Fen-yun

(S chool of E d ucational S cience,S hanx i U niversity,T aiy uan030006,Ch ina) Abstract:L ow p rofessi onal sk ill quality of ru ral labo r in Shanx i restricts the tran sfer of su rp lu s ru ral labo r.R u ral h igher vocati onal and techno logical educati on can raise p rofessi onal sk ill quality of ru ral labo r,enhance the stab ility of labo r tran sfer,and increase ru stic incom e,and acco rdingly it is a valid app roach to accelerate the tran sfer of su rp lu s ru ral labo r.T h is p aper analyzes the actuality of ru ral labo r and its tran sfer in Shanx i,as w ell as its p rob lem s,and p u ts fo r w ard strategies to develop h igher vocati onal and techno logical educati on in ru ral areas so as to accelerate the tran sfer of su rp lu s ru ral labo r.

Key words:Shanx i;su rp lu s ru ral labo r;tran sfer;ru ral h igher vocati onal and techno logical educati on

以往的研究表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有城镇化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劳务输出等。山西地处我国的中部,经济欠发达,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文化素质低。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减弱。因此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最高层次,如何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

1.山西农村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现状

2004年底山西省总人口为333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5%,居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中第11位(中国统计年鉴2005)。乡村人口数为2344.50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数1141.40万人,其中,在劳动力年龄内的人数为1054.00万人。全省从业人员及从事行业如表1所示。

表1 山西省2004年从业人员及从事行业一览表 单位:万人(%)

从业人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其他行业

1021.50640.3(62.86)134.7(13.19)179.9(17.61)66.6(6.52)

注.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4年全国农业统计提要

Ξ收稿日期:2006204218

 作者简介:樊玉萍(19722),女,硕士生,从事专业:高等教育原理。

据测算,全省农业劳动力的现实需要量大约为300万人,这就是说,在山西省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中约有340万人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如果再加上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未从业人员和已转移劳动力中就业不充分的部分,全省至少有近500万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就业不充分状态[1]。

近年来,随着全省各级领导的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全省已经有300万个农村劳动力得到了转移,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为了进一步保障劳动力转移落到实处,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明确提出今后的任务是2004~2010年,全省农村劳动力在已转移300多万人的基础上,每年新转移30万人,第一产业从业劳动力下降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以下,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2]。

但是,这样一个数字,是远远不能满足劳动力转移的需求的。据调查,至2004年,全省仍有近550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加上每年新增劳动力,预计到2015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2000万人左右,这表明,在未来10年~15年,山西省平均每年需要转移130多万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3]。

2.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

1)近几年剩余劳动力在省内转移难度较大

山西省属于较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过去一度依靠资源进行粗放型发展。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上体力劳动密集的产业将遭淘汰或进行升级改造,而以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将迅速发展,这一变革过程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农村劳动力的现实素质是很难顺应这种变化的。

另外,山西省城镇化率并不高,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0.89个百分点,也滞后于山西省工业化发展水平[4]。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逐步转移的过程,是农村劳动力由农业生产就业向非农产业就业转移的过程。城镇化建设的迟缓,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还有,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农民与市民在就业、福利、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而这些不平等严重地阻碍了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和定居生活,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2)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一直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但是,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减弱。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平均每年吸纳农村劳动力600多万,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年均仅吸纳90多万人,不足以前的六分之一[5]。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经营机制的变革、制度优势的消失、产业结构的低层次、地域布局的分散性、人力资本的低素质等[6]。另外,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也带来了一些影响。目前正在运营的乡镇企业缺乏发展资本、技术以及有效的经营管理和市场,导致发展势头受挫,吸收本地农民就业能力大大减弱。

3)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状况和以前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来说,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仍然偏低。全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还介于小学和初中之间,外出就业的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到外出总数的17.9%,每百个劳动力中仅有1.7个农业技术人员,其他非农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更少[7]。由于自身素质低,严重影响了转移与就业向深层次发展。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将更加狭小,就业机会将越来越少。专业技能差已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最直接因素。

通过以上对山西省农村劳动力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农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农村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和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既提升了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又满足了求职的需要,不失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捷径。

二、农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学习某一职业技能、不断提高从业技术水平,培养技能型、工艺型、应用型、实用型高级人才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8]。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职业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岗位的需求为基础,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二是实践性,它培养的是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并且要求这些人才毕业后能立即上岗并能熟练工作。

鉴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必由之路。它对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主

51

(总第90期)加快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思考(樊玉萍等)

要有:

1.提高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接受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劳动者,其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在城市中更容易就业,职业稳定性也愈强。他们在了解了知识的重要性后,更加重视对自己和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且,这部分劳动者在回归故里时,会将城市文明,现代技术,文化信息带回农村,使农民的思想意识开始转变,愿意为教育投资,这种“凤回巢”的回归效应带动了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2.增强了转移的稳定性

农村劳动力业务素质偏低,难以承接技术性强的工种,只能干些临时性的活,当面临工作转换时,他们的适应性比文化素质高的劳动者要差一些,随时面临被竞争者取代、被雇主解雇的危险,缺乏稳定性。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对新工作和高技术的工作适应性强,即使被解雇后,也更容易找到新的工作。因此,转移的稳定性加强。

3.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2005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中明确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北大副教授岳昌君对我国城镇(样本包括山西省)不同群体的收入水平、收入差异、教育差异以及收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数据显示:收入越多的群体其平均受教育年限也越多、平均工作年限也越长[9]。农业人口纯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农业人口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成为可能,反过来又可通过教育程度的提高、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二者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着提升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农业人口的人均纯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缓解“三农”问题的目的。

三、山西农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我国的高校基本办在大中城市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任何高校。近几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但昂贵的学费把不少贫困的农村孩子推到了大学门外。为了尽快改变山西农村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需要根据条件,适当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步:

1.在农村地区兴建具有当地特色的社区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当地,逐步将一部分效益好的农村转变为城镇

农村子女要想走出农村,除了考大学之外,就是学习一门实用技术。学技术需要到省城或就近的城市,县城内高等技术学校很少。远离家乡,去外地学技术,不仅要付出昂贵的学费,还要支付一笔为数不少的住宿费,生活费。这就使得不少人打了退堂鼓。因此,可以选择在规模较大的县城设立适合附近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置应注重实用性,学习年限不要长,两、三年即可。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尽快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以便毕业后能尽快就业。这些学生就业后,会将崭新的思维,先进的技术带回农村,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就可以逐步将一批效益好的农村转变为城镇,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2.积极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农民省外就业

除了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外,还可以向省外甚至国外劳务输出。山西处于中部欠发达地区,和国外、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文化素质较低。这就需要发展一些高水平的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学院与以往建立的高职院校相比,应具有一些特殊性。具体来说:第一,在教育目标上,应本着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劳动者,服务于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应以非农产业为主,并且注重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学生适应发展和变化的能力。因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非农产业所占比重逐步扩大,非农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第三,要建立一个更开放、灵活的教育制度。比如,在录取分数和学费上,适当比城市的同类院校低一些;面向全社会招生,学生自主择业,主要面向省外或国外就业;实行灵活的弹性学分制,学生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只要修完相应的学分便可毕业,等等。

参考文献

[1] 王爱兵.加快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

[J].山西农经,2005(6):55257.

[2] 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晋发〔2004〕10号.中共山西省

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的意见[Z].2004.

[3] 刘秀英,尚筱泓.对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探

(下转28页)

在文学的制度化背景下,文艺批评显得明显滞后和无能,攻关的第一步就是转向文学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刘再复等一批学者将学术的视角放在文学主体性的研究上,这是现代文学制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文学作为众多文学话语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学话语,内含了一种现代的文学制度,而构筑文学的主体则成为文学制度建构的学理诉求,在福柯看来,这一文学主体是从17世纪开始建立起来的。值得注意的是,文学与制度本身包含有矛盾性,构成异质的同构。文学制度为文学提供了生成空间和生产场所,为现代文学创作带来的活力,同时也限制了文学生产的自由与个性,造成工具主义化的倾向。这种悖论给文学带来了自主化与社会化之间的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构成了文学现代性的景观。

失去轰动效应的文学对政治制度的疏离,更多地关联于经济制度,关联于市场和商业。诺贝尔文学奖以巨大的商业利益成为收服中国作家的重要权力和制度。文学的评判标准由“五个一工程”等各种制度来编码文学生产的方式。在我们不断鼓吹"法治"和制度崇拜的今天,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制度化的时代,文学打上了产品与制度的印记。文学在其制度化的过程中逐渐被制度所收编,同时,它又在反抗制度的过程中创造文学的活力。这种创造的自主空间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询。王本朝在《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一书中认为,在社会体制、文学制度与作家意志之间如何创造一个文学的自主空间。这是我们探索现代文学制度的目的之一。

文学作为一种制度和其它任何制度性的东西一样,充满了暴力话语与制度紧张。一部中国文学史其实就是一部制度张力史。文学制度的历史是一部沿革与承继的历史,古代、近代、现代的文学制度是有着自己不同的内容的历史之链。从某种角度上,这也说明了文学的流动性与瞬间的永恒性。

参考文献

[1] 《新华词典》编纂组.新华词典(修订版)[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1.

[2]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7:389.

[3]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3:5.

[4] 王杰,海力波.审美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

发展[J].文艺研究,2002(2):37240.

(上接16页)

讨[J].生产力研究,2004(8):46249.

[4] 张宝顺.从战略高度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N].山西

日报,2006206215(3).

[5] 李敏.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理论探索,

2004(2):42244.

[6] 王亚平,孔荣.对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思考

[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3972400.[7] 王爱兵.加快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

[J].山西农经,2005(6):56257.

[8] 王根顺,王成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4:4.

[9] 岳昌君,刘燕萍.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的影响[J].北

大教育经济研究,2006,4(2):42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