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利用几何画板探索轨迹教学

利用几何画板探索轨迹教学

利用几何画板探索轨迹教学
利用几何画板探索轨迹教学

利用几何画板探索轨迹的教学

——研究性学习一得

湖北省通山县第一中学 李雪松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经验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仿照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学生自主进行的探索性、实践性、开放性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的解决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问题是它的重要载体,整个学习活动以问题的自然形成序列。研究性学习更强调实践,注重体验,关注结果。其特点是内容强调开放性、学习强调主体性、注重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讲求体验式、活动化。

下面通过对一个数学问题的探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教师:求曲线的方程、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是解析几何的两大主要问题。今天与同学们讨论一个问题:怎样探索点的轨迹。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从问题开始。我们先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如图1,过椭圆12222=+b

y a x (0>>b a )的左焦点F 1作弦AB 。现在来研究焦点弦AB 有关的问题。

轨迹1 过原点O 作弦AB 的垂线,垂足为M ,求点M 的轨迹方程。

图1 图2

几何画板演示:拖动主动点A 在椭圆上转动或制作点A 在椭圆上运动的动画按钮,跟踪点M ,得到点M 的轨迹是一个小圆。如图2

“怎样求出这个小圆的方程?”

学生:按一般思路,假设弦AB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则AB 的垂线的斜率为k

1-,列出这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这两个方程解出交点(即垂足)M 的坐标,最后消去参数k 就得到点M 的轨迹方程。哇!好复杂。

学生们埋头进行着复杂的运算。其中一个学生望着投影大屏幕,既不动手,也不说话。 教师:“你为什么不动手做?”

学生:“我在想……这个轨迹是一个圆,而且是以OF 1为直径的圆,是不是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做出来。噢,我知道了。一般的解题思路很容易想出来,但运算也很复杂。我有一个很好也很简单的方法:

因为OM ⊥AB ,所以|OM|2 +|F 1M|2 = |OF 1|2,若设点M 的坐标为(x ,y),点F 1的坐标为(c ,0),则

x 2 + y 2 + (x -c)2 + y 2 = c 2,即222)2()2(c y c x =+-。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

“啊!这么简单?”同学们都惊讶起来。

马上又有一个学生说:“大家都被椭圆这个外表给迷惑住了。其实这个问题只与原点和点F1的坐标有关,而与椭圆的弦无任何联系。就是‘给定两点O 与F 1,过这两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求交点的轨迹方程。’这当然很容易解得。”

教师:“很好。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不错。在探求点的轨迹时,一定要注意设法找出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寻找动点与不动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平面几何的有关结论对求点的轨迹很有用处。下面我们将问题改变一下: 轨迹2 如图3,求弦AB 中点P 的轨迹方程。”

“猜猜看,点P 的轨迹是什么?”

不少学生已经利用几何画板演示了出来:

几何画板演示:拖动主动点A ,得到点P 的轨迹是

一个小椭圆,并且这个小椭圆的长轴是线段OF 1即

半焦距2

c 。如图4。 “真是椭圆。”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

“怎样求这个小椭圆的方程?”

教师在下面观察学生的解法,却发现不少学生 图3

对这类问题无从下手。

教师:“根据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求哪一点的轨迹方程,就应该假设该点的坐标为(x ,y),因此先设P 点坐标为(x ,y)。要建立点P 的坐标(x ,y)满足的方程,观察图形,这里有四个点A(x 1,y 1)、B(x 2,y 2)、P 、F 1,其中点F 1是定点,A 、B 、P 都是动点,但点A 是主动点,引起点P 运动的原因是由于点A 在椭圆上运动。因此要找到点P 与A 、B 、F 这三个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点P 与A 、B 两点的坐标的关系怎样?”

学生:“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到221x x x +=,2

21y y y +=。” “如何将A 、B 、P 、F 1这四点的坐标联系起来?”

“利用直线的斜率。”

“直线AB 的斜率怎样表示?”

“有2

121x x y y k --=,还有c x y k +=。” “如何得到2

121x x y y --?” “……”

“A 、B 两点在哪?满足什么方程?” 图4

“在椭圆上。满足22212212b a y a x b =+,22222222b a y a x b =+。”

“知道怎样求2

121x x y y --了吗?” 学生很快得到下列解法(经过整理): 设A(x 1,y 1),B(x 2,y 2),P(x ,y),22b a c -=,则221x x x +=

,221y y y +=,

因为点A 、B 都在椭圆上,则 2221221

2b a y a x b =+,22222222b a y a x b =+, 两式相减得 0))(())((2121221212=+-++-y y y y a x x x x b ,

于是有 c x y k y

a x

b y y x x a b x x y y +==-=++?-=--222121222121, 化简得 1)2()2()2(2222=++a

bc y c c x , 此即为所求的轨迹方程。 教师:“以上解法是很典型的。这里设点A 、B 的坐标,但并不需要求出,只是利用A 、B 的坐标进行过渡。这是解析几何中常用的一种求轨迹方法——设而不求。寻找动点之间的关系是求轨迹问题的关键。还有其它解法没有?”

一学生:“因为直线AB 经过点F 1,可以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k(x+c),与椭圆方程联立解方程组得出A 、B 两点的坐标……”

另一学生:“不必解出A 、B 的坐标,将直线AB 的方程为y=k(x+c)代入椭圆方程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就是点A 、B 的横坐标x 1,x 2,正好可以利用韦达定理得到221x x x +=,2

21y y y +=,将点A 、B 的横坐标都表示为直线AB 的斜率k 的函数,消去参数k 就行了。” 教师:“很好。请同学们将解法写出来。”

以下是学生的另一种解法(经整理):

解法二:假设直线AB 的斜率为k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y=k(x+c),代入椭圆方程12222=+b

y a x 得 02)(22222222222=-+++b a k c a x ck a x k a b 设A(x 1,y 1),B(x 2,y 2),P(x ,y),则2222

2212k

a b ck a x x x +-=+=,① )22(2)2(212)()(22

222

2212121c k a b ck a k c x x k c x k c x k y y y ++-=++=+++=+= =2222k a b ck b +,② 由①②得y a x b k 22-=,代入y=k(x+c)得)(22

c x y

a x

b y +-=, 整理得 1)2()2()2(2222=++a b

c y c c x , 即为所求的方程。 学生:“我改变原椭圆的长轴或短轴的长,所求轨迹的形状也随着改变了,但这两个椭圆的形状仍然十分‘相似’,也不知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学生:“2)2(c 与2)2(a

bc 的比例正好等于22:b a ,哇!我发现这两个椭圆的离心率是一样的!因此它们的形状相同。”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求轨迹的关键——寻找被动点与主动点之间的关系。

刚才所探索的都是弦AB 上特殊点的轨迹。同学们能否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其它点的轨迹?请大家根据这个椭圆及弦AB ,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们立即投入到探索中。

一位学生:

轨迹3 “在弦AB 上任意取一点Q ,跟踪点Q ,动画……哇!怎么点Q 的轨迹是这样的?”

不少学生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教师将这位学生计算机上的画面切换到大屏幕,几何画板演示:在弦AB 上任取一点Q ,跟踪点Q ,拖动主动点A ,取到如下几何图形(如图5~7所示):

图5 图6 图7

“呀!这是什么图形?”

“怎么会有这样的图形?”

“自学习解析几何以来还从没见过这样的图形。”

“该给这个轨迹起个什么名字呢?”

学生们发出惊叹。

拖动点Q ,发现点Q 的轨迹也发生变化。当点Q 接近中点P 时,点Q 的轨迹图形接近于中点P 的轨迹——小椭圆(如图6),而当点Q 接近于点A 或B 时,轨迹图形就接近于大椭圆(如图7)。

轨迹4 “老师,我发现,如果将弦AB 的两端A 、B 分别与椭圆长轴两个端点A 1、A 2连起来,则这两条直线A 2A 与A 1B 的交点C 好象在椭圆的准线上。”另一个学生叫起来。

“老师,点Q 的轨迹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圆、椭圆、双曲线或抛物线,其轨迹方程一定很复杂。点C 的轨迹这么简单,那么应该可以求出其方程吧。”

教师:“试试看吧。”

采取常规方法“交轨法”求解:

设直线AA 2、BA 1的方程分别为

y = k 1(x -a),y = k 2(x+a),

将AA 2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02)(2221421322212=-+-+b a k a x k a x b k a ,

此方程的两根是A 、A2的横坐标x 1与a ,

故可求得A(x 1,y 1)点坐标为 )2,(22121

222122

213b k a k ab b k a ab k a A +-+-, 图8

同理可求得B(x 2,y 2)点坐标为 )2,(22222

222222

223b k a k ab b k a ab k a B ++-。

由A 、F 1、B 三点共线可得11BF AF k k =,即 c x y c x y +=-2211, 将A 、B 两点坐标代入并整理得 a 2(a+c)k 12k 2 + a 2(c-a)k 1k 22 + b 2(a+c)k 1 + b 2(c-a)k 2 = 0,

将a x y k -=1,a

x y k +=2代入上式得 0))()(()())(()()(2222222=-+-+-+++-++a x a x a c b a x a x c a b y a c a y c a a , 分解因式得 0])][)(())([(222222=-+--+++b a x b y a a x a c a x c a ,

因为直线AA 2、BA 1的交点在椭圆外,所以0222222>-+b a y a x b ,

故 0))(())((=--+++a x a c a x c a , 即 c

a x 2-=。 即为直线AA 2、BA 1的交点的轨迹方程,

而这就是椭圆的准线方程。

“同样的道理,直线A 2B 与A 1A 的交点

D 也在准线上。”

“老师,不管C 、D 两点在左准线上怎

样运动,∠CF 1D 是一个定值ο90。如图9所

示。”又一个学生发现了一个结论。同学们利

用上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很快证明了出来。

教师:“很高兴看到你们能探索出这么多 图9 结论出来。利用几何画板,你们还能探索出什

么结论吗?如果是圆、椭圆等常见轨迹,请同学们课后尽量给出证明。”

轨迹5 “老师,如图10作ΔOAB 的重心G ,其轨迹也是一个椭圆。”一位学生说。 (以下是学生课后提供的解答过程:

设A(x 1,y 1),B(x 2,y 2),G(x ,y),

AB 中点为M(x 0,y 0),则

2102x x x +=,2102y y y +=,

321x x x +=,321y y y +=,032x x =,03

2y y =, 由2221221

2b a y a x b =+,22222222b a y a x b =+, 得y a x b y y x x a b x x y y 222

121222121-=++?-=--, 此即为直线AB 的斜率k , 图10

又 c x y c x y c x y k 32232300+=+=+=, ∴ c x y y a x b 3

222+=-, 整理得 0)32(2222=++y a cx x b . 故ΔOAB 重心G 的轨迹方程为:1)3()3()3(2222=++a bc y c c x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