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通常情况下,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这是因为()

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苯不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苯的分子结构决定的

D. C—C键和C===C键交替形成苯环

2.决定乙酸化学特性的官能团是()

A. —OH(羟基) B. —CH3(甲基)C. —COOH(羧基) D. C===O(双键)

3.某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该烯烃的分子式是()

A. C4H10 B. C5H10C. C6H12 D. C6H14

4.关于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苯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故将苯滴在溴水中苯在上层,上层无色下层橙色。B.苯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它及其同系物常做油漆的溶剂

C.苯易燃,易挥发,所以在储运过程中要注意防火

D.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来自于煤的干馏

5.用示踪18O原子标记的乙醇与乙酸完全反应后,产物中含有示踪18O原子的是()

A.乙酸乙酯B.乙酸C.乙醇D.水

6.在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22.4 L氧气混合后点燃,恢复到原状况时,气体的体积共 ()

A. 11.2 L B. 22.4 L C. 33.6 L D. 44.8 L

7.在2 mL 10%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4~5滴2%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2 mL 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未观察到红色沉淀,最主要的原因是()

A.加热温度太高

B.葡萄糖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果糖C.生成了氧化亚铜D.氢氧化钠不足

8.有下列有机物①乙烯、①苯、①乙醇、①乙酸、①葡萄糖,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①①①B.只有①①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只有①①①能发生取代反应D.一定条件下①可以转化为①

9.由乙烯推测丙烯与溴水反应时,对反应产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H2Br—CH2—CH2Br B. CH3—CHBr—CH3C. CH3—CH2—CHBr2 D. CH3—CHBr—CH2Br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

C.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11.在下列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正确组合是()

①CH3CH2CH2CH2CH3

①CH3CH2CH2CH2CH2CH3

A. ①和①B. ①①①C. ①和①D. ①和①

12.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的硝化反应是取代反应

B.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

C. 78 g苯中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 A

D.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13.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①6①2,则A、B、C三种醇分子中羟基数之比是()

A. 3①2①1 B. 2①6①3C. 3①6①2 D. 2①1①3

1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的电子式:B.异戊烷的结构简式:C.正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 D.己烷的分子式:C6H16

15.正丁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几种( )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苯的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具有较强的挥发性,________(填“有”或“无”)毒,使用苯时应注意防护,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2)图中所示实验①①①中,分别加入所给试剂并不断振荡、静置,均出现分层现象,其中下层颜色比上层浅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但苯分子中并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4)由上述3个实验可知:苯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苯的密度比水________(填“大”或“小”)。

17.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研究乙醇的催化氧化的实验,设计了甲、乙两套装置(图中的夹持仪器均未画出,“①”表示酒精灯热源),每套装置又可划分为①、①、①三部分。仪器中盛放的试剂为a﹣无水乙醇(沸点:78①);b﹣铜丝;c﹣无水硫酸铜。

(1)两套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点,请简述装置甲中的优点:

①中的分液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用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的斜、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甲中d试管收集到的液体是_______;装置乙中d试管收集到的液体是_____。

(3)集中两套方案的优点,组成一套比较合理完善的实验装置,可按气流由左至右的顺序表示为______________(例如甲①,乙①)。

(4)若要保证此实验有较高的效率,还需补充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已知:乙醛可被氧化为乙酸。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进一步研究表明,鼓入空气的速率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解释出现图中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 (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 (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某混合气体由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含一个双键)组成,在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13,在标准状况下,将56 L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中,溴水的质量增重35 g。

(1)计算确定混合气体中烃的化学式。

(2)混合气体中两种烃的物质的量之比。

20.标准状况下,某气态烷烃和烯烃(含一个双键)的混合气体2.24 L完全燃烧后,将产生的气体缓慢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4.05 g,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6.60 g。另再取2.24 L标准状况下的该混合气体,将它通入过量的溴水中,溴水增重1.05 g。

(1)确定混合气体由哪两种烃组成。

(2)计算混合气体中两种烃的体积分数。

21.已知6.2克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其产物(100 ①)依次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全部被吸收后,洗气瓶的质量增加5.4克,干燥管的质量增加8.8克。

(1)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最简式。

(2)相同条件下,若该有机物蒸汽相对氢气的密度为31,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低聚糖中的乳糖是一种二糖,能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半乳糖,回答下列问题:

(1)半乳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乳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乳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食醋清除暖瓶内壁附着的水垢(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24.根据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填写下表: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通常情况下,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这是因为苯分子中存在六元环和共轭大π键,环结构的分子最稳定的就是六元环,共轭大π键比较稳定。

2.【答案】C

【解析】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COOH),决定其化学特性。

3.【答案】C

【解析】根据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可知,12n+2n=84,n=6,分子式为C6H12。

4.【答案】A

【解析】苯滴在溴水中溴易溶于有机溶剂,故上层为橙色下层为无色。

5.【答案】A

【解析】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脱去羟基,乙醇分子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 + H18OCH2CH3CH3CO18OCH2CH3+H2O。

6.【答案】A

【解析】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当温度超过100 ①时(即水为气态),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而在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11.2 L甲烷与22.4 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只剩下二氧化碳,其体积为11.2 L。

7.【答案】D

【解析】在2 mL 10%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4~5滴2%的氢氧化钠溶液,碱不足,则不能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

8.【答案】C

【解析】乙醇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反应,乙酸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变为蓝色溶液,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生成红色沉淀,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乙醇、乙酸、葡萄糖。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羟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葡萄糖能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即①可以转化为①。

烯烃(如乙烯)、醇类(如乙醇)、醛类(如葡萄糖)等有机物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9.【答案】D

【解析】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时,碳碳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添加一个溴原子生成二溴乙烷,根据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得,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是丙烯中的碳碳双键断裂,每个双键的碳原子上添加一个溴原子,生成1,2-二溴丙烷。

10.【答案】B

【解析】油脂因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产生难闻的特殊气味;高温或消毒剂都能使病毒蛋白质发生变性,达到消毒的目的;棉花、木材和草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用含大量蛋白质的物质(如牛奶等)进行急救解毒。

11.【答案】B

【解析】根据同分异构体的特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先看分子式再看结构。以上都是烷烃,所以①和①互为同分异构体,①①①互为同分异构体。

12.【答案】C

【解析】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在加热到50①~60①时,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发生的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在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且与水互不溶解,溶液分层,下层液体为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C—C 键和C===C键之间的独特的键,不存在碳碳双键;在加热、催化剂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13.【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三种醇消耗的羟基总数相等,设A、B、C三种醇分子中的羟基数分别为x,y,z,则3x=6y=2z,解得x①y①z=2①1①3。

14.【答案】C

【解析】选项A中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不能用[]表示;选项B中连接支链的碳原子只能结合1个氢原子;己烷的分子式为C6H14。

15.【答案】D

【解析】根据二元取代物中“定一移一”的原则判断正丁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6种,即CH3CH2CH2CHCl2、CH3CH2CHClCH2Cl、CH3CHClCH2CH2Cl、CH2ClCH2CH2CH2Cl,

CH3CCl2CH2CH3,CH3CHClCHClCH3。

16.【答案】(1)有(2)①(3)①①(4)难小

【解析】苯易挥发且有毒,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由于苯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液体、密度比小水,故三种混合物都能分层,且苯层在上,只有①中下层颜色比上层浅;苯分子结构如果是单双键交替结构,则应该具有类似乙烯的性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同时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但实际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并不褪色,溴水也是只发生了萃取,没有褪色,故分子结构中并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17.【答案】(1)①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控制反应的进行

①可形成较平稳的乙醇气流,使反应更充分

①冷凝回流乙醇蒸汽。

(2)乙醛和水混合溶液乙醛

(3)乙①、甲①、乙①。

(4)温度计控制水浴温度在78 ①或略高于78 ①,使乙醇蒸汽平稳流出并减少挥发,提高反应效率。

【解析】分析解题的基点:由实验的反应原理,分析比较甲、乙装置①①①各部分的作用。

甲、乙中①均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控制反应的进行)。

甲中①用水浴加热(可形成平稳的乙醇气流,使反应更充分);乙中①直接加热,难控制温度。甲中①采用斜、长导管(起到冷凝回流乙醇蒸汽的作用);乙中①①两处的干燥管,可防止溶液中的水与无水硫酸铜反应,且使d试管中收集的液体为乙醛。根据两套装置的优点来组装新的仪器装置为乙

①;甲①;乙①。

18.【答案】(1)2Cu+O22CuO CH3CH2OH+CuO CH3CHO+Cu+H2O(2)放热流速过快的气体将体系中的热量带走(3)加热乙醇,便于乙醇的挥发冷却,便于乙醛的收集(4)乙酸 C 蒸馏

【解析】(1)乙醇的催化氧化:

2Cu+O22CuO,CH3CH2OH+CuO CH3CHO+Cu+H2O,红色(铜)和黑色(氧化铜)交替出现;反应的总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铜作催化剂。

(2)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由图示曲线的变化可知气体的流速过快时,温度会降低,说明气体将体系中的热量带走。

(3)甲为热水浴,促使乙醇挥发变为蒸汽;乙为冷水浴,将乙醛冷凝为液体。

(4)冷凝得到的乙醛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含有乙酸。加入碳酸氢钠,再蒸馏可除去乙酸。

19.【答案】(1)CH4、C4H8

(2)3①1

【解析】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3×2=26,必有甲烷,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56 L÷22.4 L·mol-1=2.5 mol,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2.5 mol×26 g·mol-1=65 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65 g-35 g)÷16 g·mol-1=1.875 mol,

设烯烃的分子式为C n H2n,

(2.5 mol-1.875 mol)×14n g·mol-1=35 g,

解得n=4,化学式为C4H8,

甲烷与丁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75 mol①(2.5 mol-1.875 mol)=3①1

20.【答案】(1)甲烷和丙烯。(2)甲烷体积分数为75%;丙烯体积分数为25%。

【解析】混合烃的物质的量为 2.24 L÷22.4 L·mol-1=0.1 mol,燃烧后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 4.05 g÷18 g·mol-1=0.225 mol,混合烃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225 mol×2×1 g·mol-1=0.45 g,混合烃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6 g÷44 g·mol-1×12 g·mol-1=1.8 g,混合烃的平均摩尔质量为(0.45 g+1.8 g)÷0.1

mol=22.5 g·mol-1,必有甲烷,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45 g+1.8 g-1.05 g)÷16 g·mol-1=0.075 mol,设烯烃的分子式为C n H2n,

(0.1 mol-0.075 mol)×14n g·mol-1=1.05 g

解得n=3,烯烃为丙烯,

甲烷的体积分数为(0.075 mol÷0.1 mol)×100%=75%

丙烯的体积分数为(0.025 mol÷0.1 mol)×100%=25%。

21.【答案】(1)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3O (2)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2H6O2

【解析】(1) 被浓硫酸吸收的燃烧产物为H2O,其质量为5.4克

被碱石灰吸收的燃烧产物为CO2,其质量为8.8克

5.4克H2O中含氢元素0.6克

8.8克CO2中含碳元素2.4克

(2.4 + 0.6)克<6.2克

6.2克该有机物含有氧元素3.2克

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①3①1

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3O

(2)该有机物蒸汽相对氢气的密度为31,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2

(12×1+1×3+16×1)n= 62n=2 分子式为C2H6O2

22.【答案】(1)C6H12O6

(2)C12H22O11

(3)C12H22O11+H2O+

【解析】因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半乳糖的分子式应为C6H12O6,由二糖的水解反应原理和原子守恒可知,乳糖的分子式应为C12H22O11。

23.【答案】(1)羧基(2)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3)酯化反应

【解析】分析解题的基点:乙酸的官能团(羧基),乙酸的性质(酸性比碳酸强、能发生酯化反应)。24.【答案】C2H4O2

CH3COOH—COOH羧酸

【解析】分析解题的基点:由乙酸分子的结构模型推测其化学式。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 第三章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酶 B 天然橡胶 C 淀粉D硬脂酸甘油酯 2、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应告诫学生不要使用,减少对身体的毒害及对环境的污染,该溶剂所含的一种有毒成份可能是() A. 乙醇 B 乙酸 C 三氯乙烯D甘油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B.石油的分馏C.石油的裂化D.铝热反应 4、去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t苯泄入路边300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跟溴水反应褪色的是() A.聚乙烯 B.乙烯 C.甲苯 D.裂化汽油 6.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乙醇 B、乙酸 C、氯化钠 D、碳酸 7.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溴苯和水 B、乙酸乙酯和乙酸 C、溴乙烷和乙醇 D、乙醇和水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苯B.天然气C.汽油D.煤 9.氯仿可用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生成剧毒的光气(COCl2): ?光2HCl+2COCl2为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在使用前要先检查是否变2CHCl3 +O2?→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石蕊溶液①乙醇①乙醛①金属铝①氧化镁①碳酸钠①氢氧化铜A. ①①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①① D.全部 2.鱼、肉、奶、花生、豆类等食物中含丰富的() A.各种维生素 B.蛋白质 C.糖类 D.脂肪 3.下列制备反应都是一步完成,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由乙烯制溴乙烷 B.由苯制硝基苯 C.由苯制六氯环己烷 D.由乙烯制乙醇 4.关于下列有机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H2===CH2+3O22CO2+2H2O是氧化反应 B. CH2===CH2+H2O CH3CH2OH是加成反应 C. CH3CH2Cl+H2O CH3CH2OH+HCl是取代反应 D. 2CH3CH2OH+O22CH3CHO+2H2O是加成反应 5.下列关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物的熔点都低于无机物的熔点 B.有机物都易溶于酒精,无机物都易溶于水 C.二者在性质上的差别并不是绝对的 D.二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属于酯,脂肪也属于酯 B.酯是纯净物,油脂是混合物,油脂不属于酯 C.所有的脂都属于酯,因而化学上“脂”与“酯”经常混用

D.脂肪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而植物油不是 7.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区分乙醇、乙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是() A.金属钠 B.酸性KMnO4溶液 C. Na2CO3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8.下列物质中,既可与金属钠反应,又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是() A.苯 B.乙烷 C.乙醇 D.乙酸 9.下列关于“甲烷的存在与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及海底 B.可燃冰是天然气的水合物,外形似冰,易燃烧 C.甲烷俗称“天然气”,常用作燃料 D.天然气和沼气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 10.有关官能团和物质类别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分子中含有官能团,则该有机物一定为烯烃类 B.和分子中都含有(醛基),则两者同属于醛类 C. CH3—CH2—Br可以看作CH3CH3的一个氢原子被—Br代替的产物,因此CH3CH2Br属于烃类D.的官能团为—OH(羟基),属于醇类 11.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白菜 B.甘蔗 C.豆腐 D.牛油 12.将W1g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用蒸馏水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W2g。实验时由于所插入的物质不同,铜丝的前后质量变化可能不同,下列所插物质与铜丝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石灰水W1<W2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提纲)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提纲)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 2△ 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 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 2 O(g)△CO(g)+H 2 (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 2·8H 2 O+NH 4 Cl=BaCl 2 +2NH 3 ↑+10H 2 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 、CaCO 3 的分解等。 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O 2=CO 2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 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 2·8H 2 O与NH 4 Cl的反应是吸热 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练习]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Ba(OH) 2.8H 2 O与NH 4 Cl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 2 反应 C.铝与稀盐酸 D.H 2与O 2 的燃烧反应 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乙醇与乙酸练习题(附答案) 郭其炫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 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 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羟基的符号是( ) A. OH B OH ― C -OH D H O ??? ???? ? 2.下列关于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能与水任意比例互溶 B. 可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C.密度比水小 D. 沸点比水高 3.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6个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4.CH 3CH 2OH 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下列对其性质的描述中不. 正确的是: A .能够与金属Na 反应放出H 2 B .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热量 C .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5.下列关于乙醇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用作燃料 B. 制取乙酸,乙醚等化工产品 C. 制造饮料、香精 D . 无水酒精在医疗上用消毒剂 6.下列各反应,除反应物外,还必须加入另一物质,该物质不起催化作用的是( ) A 苯跟液溴反应时加入铁粉 B 无水醋酸钠制甲烷时加入碱石灰 C 用乙醇制乙酸乙酯时,加入浓硫酸 D 乙醇氧化时,用烧红的铜丝伸入乙醇液体中 7.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溴乙烷和乙醇 B.丙醇和乙二醇 C.溴苯和水 D.甘油和水 8.质量为a g 的铜丝放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质量仍为a g 的是( ) A.CH 3COOH B.HNO 3 C.CH 3CH 2OCH 3 D.CH 3CH 2CH 2OH 9. 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石蕊 ②乙醇 ③甘油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铜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⑥⑦ D.全部 10.丙烯醇(CH 2==CH —CH 2OH )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①加成 ②氧化 ③燃烧 ④加聚 ⑤取代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 C .只有①②③④⑤ D.只有①③④ 11、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 的是( ) A .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 B .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 C .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 .浓硫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12、下列各组中,不管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不变的是( ) A .乙炔(C 2H 2)和苯(C 6H 6) B .乙醇和丙醇(CH 3CH 2CH 2OH) C .乙醇和乙醚(C 2H 5OC 2H 5) D .甲醛( HCHO)和乙酸 13、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 ,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 ,二者在浓H 2SO 4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 的物质有( ) A 1种 B 2种 C 3 种 D 4种 14、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B .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 .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 15、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这是因为酒精中含有少量有毒物质是( )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测试_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测试 广州市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测试卷(B)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4 页,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40 分钟。 可能用到的数据:H-1C-12O-16 N-14 S- 32 一、选择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共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 A .甲烷的产量 B .乙烯的产量C.乙醇的产量D.苯的产量 2.常温下,下列物质的状态是气体的是() A . CH3Cl B . CH2Cl 2C.CHCl 3D. C6H14 3.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 () A.水B.溴水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 .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5.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6.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下层是水的是() A.苯B.乙醇C.溴苯D.四氯化碳7.关于乙醇结构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结构中有- 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 - 而显碱性OH B.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乙醇显碱性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8.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 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 、H 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 2O(g) CO(g)+H 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 △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005年1月14日,成功登陆“土卫六”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发回了350 张照片和大量数据。分析指出,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 的成分是液态甲烷。下列关于土卫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土卫六上存在有机分子 B. 地貌形成与液态甲烷冲刷有关 C.土卫六地表温度极高 D. 土卫六上形成了甲烷的气液循环系统 2.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 陆架中。据测定每固体“可燃冰”要释放20m3的甲烷气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释放的甲烷属于烃B.青藏高原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 C.“可燃冰”将成为人类的后续能源 】 D.“可燃冰”的形成属水变油,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中,不正确的是() A. 甲烷的比例模型为 B. 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C.羟基的电子式 D.淀粉的分子式是(C6H10O5)n 4.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5.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 ...的是() > A.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B.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6.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各50 mL。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烧杯中。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A.钠与水剧烈反应,反应产生的热量导致苯燃烧 B.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并且发出“啪啪啪”的声音

重点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重点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作者:————————————————————————————————日期:

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 2CO 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 、H 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 2O(g) CO(g)+H 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件 利用历史 性质 一次能源 常规能源 可再生资源 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不可再生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新能源 可再生资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 不可再生资源 核能 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 (电力) 火电(火力发电)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 第二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关岭民族高级中学周瑞发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2. 理解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2.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实验,树立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实验设计】请每个小组利用你们眼前的药品,在5分钟之内设计出你们最感兴趣的实验来证明乙酸的酸性。并将你们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与大家共享。 【幻灯片展示】学生设计方案 【板书】3、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断O-H键)CH3COOH CH3COO- + H+ 【设问】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板书】(2)酯化反应 实验室也可以制取这种香料,但在常温常压下乙酸和乙醇反应达到一定限度需要十几年,如何才能加快反应速率呢? 【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 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3 mL乙醇和2 mL乙酸,按上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收试管的液面上,观察小组合作设计并操作实验,派代表 将小组设计方案与同学共享。 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 Mg+2CH3COOH ?→ ?(CH 3 COO)2Mg +H2↑ 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CuO+2CH3COOH (CH3COO)2Cu+H2O ④与碱反应 NaOH+CH3COOH CH3COONa+H2O ⑤与部分盐反应 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 酸性: 乙酸> 碳酸 听讲并回忆第二章第三节学习的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回答如何 加快酯化反应的速率。 每小组按要求认真做实验,实验过 程中并感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时 放出的热量。如实记录实验现象, 并分析原因。大胆的去分析浓硫酸 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的作用,并回 酸的通性学生初中学过, 非常熟悉。如果再让学生 照方抓药,基本是技能训 练了。所以我设计成开放 性实验,尽可能多的给学 生提供试剂和仪器。 学生刚学过化学反应速率 和反应限度,如此设计, 即复习了已学知识,又很 自然地引出酯化反应的条 件。 酯化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自己做实验更能加 深理解。实验前强调注意 事项:试剂的添加顺序;在 大试管中加两块碎瓷片; 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饱和 Na2CO3液面以下;加热开 始要缓慢。并在实验中思 考原因。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学 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次月考(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赵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60分。) 1.关于烃和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烃的组成均符合通式CnH2n+2 B.烃类均不溶于水 C .甲烷在同系物中含碳量最高,因而是清洁能源 D.甲烷可以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2.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C2H6 B.C4H10 C.C3H6. D.C 3.某气态烷烃30mL,完全燃烧时,正好消耗同温同压下的氧气150mL,该烃的化学式是:() A.C2H6 B.C3H8 C.C4H10 D.C5H12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苯 B.聚乙烯 C.汽油 D.煤 5.下列有机物不能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制取的是 ( ) A.CH3CH2Cl B.CH2Cl—CH2Cl C.CH3—CH2OH D.CH3—COOH 6.是谁第一个想到苯是环状结构的 ( ) A.拉瓦锡 B.维勒 C.阿佛加德罗 D.凯库勒 7.下列变化,是通过取代反应来实现的是 ( ) A.CH3CH2OH ─→CH3CHO B.CH2=CH2 ─→ CH3-CH2Br C.─→ —NO2 D.CH3COOH 2 8.在150摄氏度时,将某气态烃和氧气混合气体点燃,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发现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试推断该烃的分子式可能是() A. 乙烷 B.乙烯 C.丁烷 D.苯 9.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粒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 A.钠块沉在乙醇液面底下B.钠块熔化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D.溶液变红 10.不能用溴水鉴别的是()。 A.甲烷、乙烯B.苯、乙醇 C.乙醇、乙酸D.苯、四氯化碳 11.用30 g乙酸与46 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 A.29.5 g B.44 g C.74.8 g D.88 g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B.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C.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D.油脂不能使溴水褪色 13.某有机物的结构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跟NaOH溶液反应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发生水解反应 14.0.01mol某种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0.54g H2O,则该有机物不.可能 ..是()A.丙烯B.乙烷C.乙醇D.乙酸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均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2 分) 1. 钠跟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 钠的熔点低 B. 钠的密度小 C. 钠的硬度小 D. 有强还原性 2. 某无色溶液中放人铝片后有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A 。Na+ B.Mg2+ C.OH- D.HCO3- 3. 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中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Na+ B. 一定含Na+,也可能含K + C.既有Na+又有K+ D.可能含Na+,也可能含K + 4. 在空气中能生成致密氧化膜的金属是( ) A.Al B.Cu C.Fe D. Na 5. 区别固体Na2CO3和NaHCO最好的方法是() A. 加热 B. 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溶于水,比较其溶解性 D.两者分别加入NaOH容

液或石灰水 6. 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A. 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 B.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水中 C. 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D. 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7. 决定金属性强弱的是( ) A.1 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 B.1 mol 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多少 C.1 mol 金属失去电子的多少 D.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8. 用来检验Fe3+是否存在的最佳试剂是() A.H2S B.NaOH C.Na2CO3 D.KSCN 9. 合金有许多特点,如钠一钾合金为液体,而钠和钾的单质均为固体,据此推测,生铁、纯铁、碳三种物质的熔点最低的是( ) A. 生铁 B. 纯铁 C. 碳 D. 无法确定 10. 将5 g 某金属加入到100 mL 2 mol/L 的硫酸溶液 中,当硫酸浓度降到原浓度的一半时(设溶液体积不变) ,金属还没有全部溶解。该金属可能是( ) A.Al B.Zn C.Fe D.Mg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测试题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测试题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班别: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分子的电子式为 B .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C .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 D .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 2.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可能的化学式为C 2HCl 3 B .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通过加成反应得到 C .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 D .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有碳碳双键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B .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都在同一平面上 C .1 mol 乙烯所含C —H 单键的数目与0.5 mol 乙烷所含C —H 单键的数目相同 D .根据乙烯的结构可知,乙烯也可能发生取代反应 4.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A .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B .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 .乙烯与氯气混合 D .乙烯通入浓盐酸 5.①②是两种常见烃的球棍模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B .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 .等质量的①②完全燃烧时,产生CO 2的量相同 6.既能用来鉴别乙烯和乙烷,又能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 .通入足量溴水中 B .在空气中燃烧 C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D .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 7.由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测丙烯(CH 2===CH —CH 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C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与HCl 在一定条件下能加成并只得到一种产物 8.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 4+Cl 2――→光 CH 3Cl +HCl B .CH 2===CH 2+Cl 2―→CH 2ClCH 2Cl C .2H 2+O 2=====点燃2H 2O D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9.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A .CH 3CH 3 B .CH 3CHCl 2 C .CH 3CH 2OH D .CH 3CH 2Br 10.某烯烃与H 2加成后的产物为,则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1.使1 mol 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完全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是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检测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检测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3锦州中学月考)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贮存着大量的能量 B.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山石墨制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石墨能量比金刚石能量低 D.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2013山西大学附中月考)下列关于反应能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需加热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3.(2013山东师大附中期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能量守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的 C.氢氧化钞!晶体与氯化钱固体反应是吸热的 D.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光能等 i一的H100niL6mol-LS0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4. (2013重庆八中期中)42度下,要想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乂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适量浓HSO B.硫酸钾固体42 D?硝酸钾溶液C.酷酸钠固体 5?有一新型燃料电池,是用两根金属做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X极通入CH4,向Y极通入02,关于此燃料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入CH4的X极是负极,通入02的Y极是正极 B.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减小 C?在标准状况下,通入5.6 LO2,完全反应时有1.0 mol电子转移 D.放电时,通入屮烷一极附近的pH升高 6.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9 /I 2第二章单元检测高中化学必修 Win jo■悔軼 H" O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化纤织物与纯毛织物 B .用食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积存的水垢 C .用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 D .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 2.下列关于有机物分子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的排布 B .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 mol 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 mol 溴单质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 C .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可证明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 D .1 mol 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5 mol 氢气,可证明乙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羟基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 .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 .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 2CO 3 溶液除去 4.生活中常遇到一些涉及化学知识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品牌八宝粥不含糖类,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 B .人体内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故纤维素在人体内无任何作用 C .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 D .天然皮革常用于制衣、制鞋、制胶,实际上它是凝固和变性的蛋白质 5.据《自然》杂志报道,在300 ℃~400 ℃的高温下,将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等碳水 化合物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形成焦糖与碳之间“半成品碳”状态,再放进硫酸溶液中高温 加热,生成了一种叫“焦糖烯”的物质,其分子式为C 36H 50O 2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半成品碳”是碳元素的一种新单质 B .蔗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 .焦糖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D .“焦糖烯”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6.能一次鉴别CH 3COOH 、C 2H 5OH 、、种物质的试纸或试剂是( ) A .H 2O B .Na 2CO 3溶液 C .pH 试纸 D .石蕊试纸 7.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D .CH 3COOH +CH 3CH 2OH 3COOCH 2CH 3+H 2O 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 浓硫酸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将金属钠投入AlCl3溶液中,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最后一定有沉淀生成,且有气体放出 B.溶液最后一定澄清,且有气体放出 C.一定有气体放出D.一定无气体放出 2.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后,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止水夹,这时观察到() A.水进入左瓶B.水进入右瓶 C.水同时进入两瓶D.水不进入任何一瓶 3.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引起离子数目减少的是() A.CO2-3B.Cl- C.OH-D.HCO-3 4.向500 mL 1 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完全反应后,除去多余的铁粉,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搅拌,充分反应后,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A.0.5 mol B.1 mol C.0.75 mol D.不能确定 5.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A.AlO-2B.Cu2+ C.Al3+D.Mg2+ 6.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 A.过量的铁与稀盐酸B.过量的铁粉与氯化铜溶液 C.过量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D.过量铁粉与三氯化铁溶液 7.能分别将含有Cu2+、Fe3+、Al3+、Mg2+、Fe2+、NH+4、Na+等离子的七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开来的试剂是() A.NaHCO3溶液B.NaOH溶液 C.KSCN溶液D.NH3·H2O 8.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9.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把4.6 g钠放入200 mL 0.1 mol/L AlCl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Cl-的浓度几乎不变B.溶液变浑浊 C.溶液中存在Al3+D.溶液中存在最多的离子是Na+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习题.docx

2018-2019 高一化学必修二的章节测试题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煅烧石灰石 B .加热浓盐酸和MnO 2混合物制氯气 C .木炭燃烧 D .小苏打受热分解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氨气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3、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氢气还原氧化铜B.浓硫酸溶于水 C .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D.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4、下列反应,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大于新键形成释放能量的是() A .铝与稀盐酸反应 B .铜与浓硫酸加热 C.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D.天然气燃烧 5、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 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 N 的总能量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6、对于放热反应 2H 2 +O 2=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物 H O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和 O所具有的总能量 222 B. 反应物 H 2和 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 2O 所具有的总能量 C. 反应物 H 2和 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 2O 所具有的总能量 D. 反应物 H 2和 O2具有的能量相等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 - H 键消耗的能量为 Q 1kJ ,破坏1molO= O 键消耗的能量为 Q 2kJ ,形成 1molH - O 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2Q1 +Q2>4Q3 B. 2Q1+ Q2 < 4Q3 C. Q1+Q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乙醇》教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教材所涉及乙醇、乙酸等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 2.引导学生常识性地了解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联想·质疑”引导关注学生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激发他们对相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通过“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㈠知识上重点、难点 乙醇和乙酸的化学性质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㈡方法上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从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㈠学生准备 充分预习,熟悉课本。 ㈡教师准备 教学媒体、课件;准备“活动与探究”实验用品。 四、教学方法 问题激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汉高祖醉斩白蛇”“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三百”“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史上记载了许多与酒有关的典故和诗词。酒的庐山真面目是什么呢?(提示:酒是乙醇的溶液,乙醇俗称酒精)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乙醇 【讨论、交流】向学生展示含有无水乙醇,引导学生从中得到酒精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呈液态、可溶于水、有香味。(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乙醇的相关物理性质。) 【展示】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引导学生分析乙醇分子结构:在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我们熟悉的原子团? 【讨论、交流】学生分析得出:在乙醇分子中存在-C 2H 5和-OH。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