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论述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说,以下一些特点是应当了解的。

一、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

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二、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三、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如前所述,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到了汉代,除宫殿与陵墓外,祠庙和大中型坟墓也都使用。现存的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汉代墓阙的典型作品。汉代以后的雕刻、壁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到了明清两代,阙就演变成现在故宫的午门。其它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

3、色彩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再加上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并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在华北平原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它的色彩效果是无比动人的。当然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严酷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鲜明的色彩就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基于相同原因,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

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从这里也可知道,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主要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所以,这里着重欣赏宫殿建筑和园林艺术。

宫殿

我国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帝王为了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和维护其统治的威严,往往大兴土木,营建各种宫室殿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兴建的阿房宫,就已达到惊人的规模。西汉初年修建的未央宫,宫城周围达8900米。汉高祖刘邦曾因见到这座宫殿建筑的奢华而动怒,主持这一工程规划的萧何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这说明统治阶级已经认识到,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也可以作为巩固其政权的一种工具。萧何的这个看法,使以后历代帝王更加重视都城和宫殿建筑。所以,秦汉以后,宫殿建筑始终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惜许多宫殿建筑都已成为遗迹。现在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也是最精美的宫殿建筑,首推北京的故宫。

整个故宫规模宏大,极为壮观。仅以宫殿的核心部分紫禁城为例,它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根据宫廷建筑的一般习惯,故宫也可以分作皇帝处理政务的外朝和皇帝起居的内廷两大部分。故宫中的乾清门,就是外朝和内廷之间的分界线。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前有太和门,两侧有文华殿和武英殿两组宫殿。内廷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它的两侧是供嫔妃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故宫的这种总体布局,突出地体现了传统的封建礼制“前朝后寝”的制度。而整个故宫的设计思想更是突出地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力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例如,主要建筑除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外,特别强调其中的“三大殿”,“三

大殿”中又重点突出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此,在总体布局上,“三大殿”不仅占据了故宫中最主要的空间,而且它前面的广场面积达2.5公顷,有力地衬托出太和殿是整个宫城的主脑。再加上太和殿又位于高8米分作三层的汉白玉石殿基上,每层都有汉白玉石刻的栏杆围绕,并有三层石雕“御路”。使太和殿显得更加威严无比,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气象非凡。至于内廷及其它部分,由于它们从属于外朝,故布局比较紧凑。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故宫是最能体现建筑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持续性艺术的最好的例子。人们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故宫,穿过端门和午门时,两旁是一间间重复出现的朝房,再进去就是太和门和“三大殿”,这一系列建筑、特别是其中的三大殿仿佛是一部乐章中的一个重要乐段。然后又出现“后三宫”。它们是大同小异建筑的不断的重复,可说是又一个乐段,或者说是乐曲主题的“变奏”。而每一座宫殿的本身,也都是由许多构件形成的重复。至于东西两侧比较低矮的廊、庑、楼、门等建筑则犹如配合主调的伴奏。这样,人们漫步故宫中的感受,是在时间进程中对一系列连续的空间序列印象所产生的总和,这与乐曲的艺术效果是很相象的,所以,整个故宫,就象一部大型的、凝聚的乐章。

当然,整个故宫建筑由于是为体现帝王的政治权力而服务的,因而不可避免的产生严正而刻板的缺点,但是,从故宫建筑群的整个建筑艺术来说,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殊风格和杰出成就,是世界上优秀的建筑群之一。而这一杰作,从明代永乐年间创建后,五百余年中,不断重建、改建,动用的人力和物力是难以估计的,真可谓“穷天下之力奉一人”。所以,这宏伟壮丽的故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古典园林

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两代的遗物。而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则集中在江南。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我国建筑界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之所以形成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从春秋以来,苏州一直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它具有物质丰裕、文化发达、山明水秀的优越条件,自晋室南迁以后直至清代,历代贵族官僚不断地在苏州建造供他们享受的园林。因此,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相当可观。在刘敦桢的《苏州古典园林》一书中论述的古典园林就有十五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网师园、怡园、耦园、艺圃、环秀山庄、拥翠山庄、鹤园、畅园、壶园、残粒园、王洗马巷某宅庭院)其中,最为著名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和网师园,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江南其他地方和北方地区,至今也保存着一些著名的古典园林,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就是北京地区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不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古典园林,也不论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宫苑,还是官僚、地主、富商的私人花园,尽管由于地区和园主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而在园林的规模、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而建造的,在园林布置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从我们欣赏古典园林艺术的角度来讲,下面的一些造园艺术手法,是应当特别加以指出的。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

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3.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

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建筑文化的认识 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认识 中国的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对现在中国建筑的影响也是不可怀疑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很多的特点。由于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而且,当时的中国建筑都是以木质为主的。中国的古代人民在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的斗争中渐渐的产生了古代的建筑 特色和文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历史的不断变化中,中国的古代建筑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由于在中国的古代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应用到建筑体上,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在行态上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首先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的古代建筑文化是其一大特色。木构架有很多的优点。木构架建筑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制宜。另外,它的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因为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会倒而且屋也不会塌,有利于减少地震的损害。最后,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作。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 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 然后就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独特单体造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所有的重要的建筑物几乎都是建在基座台基之上。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其次我国古代建筑的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每 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都与其时代特点和文 化科学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密切相关,从而 形成了不同时代的建筑特点(包括功能、技 术与风格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孕育出各具 特色的建筑风格,文化成为建筑创作的主 要源泉。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出现、形成和发 展同样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中 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国各族劳 动人民使用木材和砖、石等材料相结合的 结构方法,建造了大量房屋,并在建筑布 局、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艺术装饰和 建筑传统风格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逐步形成为我国建筑以木架结构为主导的 艺术风格和构造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东方文化和哲学的 一种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在世界建 筑文化之中自成体系,独具风格。 中华先民将大自然视为“母亲”与“故 乡”,认为人与自然是血肉相连、同构对应的,人是不能离开自然的,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亲和”的哲学思想。如《周易》关于天、地、人相协调的思想和老庄的“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远在人们只能栖身于山洞土穴的时代, 根据需要就选择了临水、向阳、背风的地方 居住,以利于保温、防潮、防兽、防火,一直到近代,民间选宅基地、建房屋也都要看 “风水”,在山区以山为主,选择枕山、环水、面屏、向阳的地方;在平原以水为脉,选择 四面水绕、背河的地方,就是说要选择整个 环境较好即“风水”较好的地方进行建筑。 这是合乎科学的选择。风水学中有糟粕也 有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如强调建筑及其 设计必须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密切配 合与协调关系,尤其是在著名风景区进行 建筑,选址和建筑物的体量、高度和色调 等,都必须与景区的整体气氛协调一致,否 则就要造成对景区景观的人为破坏。对风 水术的科学内涵和它的封建迷信外衣必须 区分开来。风水术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通 俗化的中国易学理论。在这种深厚文化的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的空间意识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就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天也,自然也。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祖国各地的美好景色又启发着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对自然美的鉴赏融揉成为传统美学的核心,相应地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园林,出现了风景名胜区。 总的说来,“天人合一”建筑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古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2)淡于宗教的人本思想 在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从早期的崇拜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种自然神。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传统建筑中一开始就以建造各种神庙为主。而在中国,开始是崇拜祖先,后来是崇拜族长、君王、帝王等,而且在中国古代,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从属于皇权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即使是后来的宗教建筑也是这样。非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其核心之一。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中国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例如,在建筑材料上,中国传统建筑用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是非永恒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基础中非永恒观决定的。在建筑体量上,中国建筑以人体尺度为原则,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都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也不能造得太大。造型上中国建筑讲究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平稳,注重水平线条。即使是向上发展的塔也加上了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析复习进程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 析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析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 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贯穿史今的重笔,它既是我华夏文明的一例例见证,又是我们先祖勤劳与智慧的体现。从原始社会的山顶洞,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秦阿房宫,从大汉四百年的长安未央宫,一直再到明清的紫禁城,还有今日看不到的抑或是史书上也找不到的那千万座宏伟建筑,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在千年的智慧的结晶与沉淀中,我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特有的建筑思想。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而我国的传统建筑思想是以和谐思想与风水学为最主要思想,来体现民族精神与哲学的。 “天人合一”这一和谐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

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作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从未有过如西方视建筑为永恒,不朽,纪念物的思想,当然也就谈不上与自然抗衡了。在古代先民眼中,建筑也如同其他日用品一般,需要不断更新,进行新陈代谢,要与自然保持和谐。 中国建筑不欲以自然和人工来竟久存,而是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和形象特征。中国建筑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与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 房屋的设计也尽量体现与自然相同的思想。由于木结构框架系统的优点,使墙不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就可以任意开窗,特别是在南方,通向庭院的一边,常常开满一排落地长窗,一打开,室内外空间便完全流通在一起。在传统庭院中,主要建筑多用廊子相绕,廊实际上是室内建筑空间与室外自然空间的一个过度,是中国建筑与自然保持和谐的一个中介和桥梁。 我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他不象西方建筑那样是实体一块的庞然大物,而是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台基除了对木结构的防水,防腐功能之外,可以增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最近颇为旅游业所关注,它发源于长江中下游和江汉平原,为楚族楚国楚地人民所创造,在缔造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曾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 漫漫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的中国建筑。然而,作为华夏文明组成部分之一的楚文化却是一支瑰丽多彩而又独具风格的南国文化。它发源于长江中下游和江汉平原,为楚族楚国楚地人民所创造,在缔造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曾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 英国著名史前学者戈登·柴尔德认为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里程碑。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莫不以城市(礼仪性)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金属)工具并列。而谈到建筑就不得不以其文化脉络为背景。 中国古代文化是多元复合的,它的主体华夏文化是二元耦合的。所谓二元,就方位来说是北方与南方,就流域来说是黄河与长江,就象征性的灵物来说是龙与凤,就学术的主流来说是儒家与道家。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文化,北方以晋(韩、赵、魏)为表率,南方则由楚独领风骚。 楚国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天人关系,楚人的哲学世界观是个体本位的天人合一。楚人认为:人的存在,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这个个体,就是他的自。人的个体,是自然存在,而有超自然的愿望。人的自然存在,无论在空间上、时间上,都很有限。人有超自然的愿望,要求在空间上、时间上,进入无限。人的血肉之躯,不可能进入无限。人的精神状态,则可能进入无限,就是自觉个体与宇宙合一,也就是自觉天人合一。宇宙无限,若个体自觉与宇宙合一,也就自觉同其无限。个体的精神状态,只能与血肉之躯同存,仍是有限的。但只要一息尚存,便能自觉天人合一,进入无限。一旦自觉这个合一,则这种天人合一之感,不仅比平常客观实在之感,更为实在,而且更为深刻,因为更为自觉。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可以使人从一切局限(包括时空局限)解放出来,把个体全部能量释放出来。《庄子》中的至人、神人、圣人、真人,都自觉天人合一,而进入无限。因此,楚建筑文化的最大特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楚国的建筑重视人与自然的融合相亲的文化精神。以其楚楼阁为例,楼阁相当开敞,楼内外空间流通渗透,追求与自然的亲近;造型上运用水平方向的层层屋檐,环绕各层的走廊栏杆,极力削弱体型上的竖高感觉,使之时时回顾大地,仿佛对大地有着无比的眷恋;屋面、屋脊、装饰局部的曲线运用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楚国的建筑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表现在城市、村镇、陵墓或住宅的选址和布局上,风水学说、院落组群分布就是集中体现。早在伍子胥设计建造吴都阖闾城(今苏州市城厢区)时,在《吴越春秋》中记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以象天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楚建筑普遍存在天人感应之说、四神之说、阴阳之说、五行之说等建筑意识,这些建筑意识形成了中国古老的风水理论的基础。风水理论,在景观方面,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环境方面,又格外重视人工环境与天然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其宗旨是勘察自然、顺应自然,又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与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使其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完美境界。楚建筑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由单体建筑围合构成院落。而院落组群分布就是以院落为基本单位,依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平衡分布原则和具体需要构成整个组群。主要方式是平面上的层层铺开,注重移步换景异和

浅谈中国古建筑文化

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每个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都会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艺术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在该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中得到解释和证明。泰勒对文化所作的权威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 1 ] ,审美作为一种“能力和习惯”,自然也应当与知识、信仰、道德、习俗等文化要素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化观念的具象化的表现之一。 对美的形态的特殊的感受,是每个民族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既表现了每个民族特殊的美的价值观,也浓缩了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对美的形态的这种特殊的感受,可以体现在民族艺术的创作风格中,也可以作为日常的风俗习惯、生活时尚、审美情趣甚至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绚丽多彩,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感受,是对自然景象、社会生活现象和文学艺术创作的赞美之词,但在美学理论中却被排斥在美的基本形态之外。这是源于理论上的疏忽,还是出于观念上的偏见?本文拟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来尝试加以分析。 阴阳之道与美的形态的分类 美的范畴是意义的范畴,美学理论对美的范畴的规定,既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的普遍特征的归纳与总结,也反映出人们对事物的美的属性的价值判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价值判断,既不是仅仅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评价艺术作品对鉴赏主体的价值关系,也不是仅仅立足于对审美对象超功利的“合目的性的形式”[ 2 ] 的感知,而是把审美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把美的“合目的性形式”作为自然的和社会普遍规律的“道”来加以规定,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关系。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根本原则;儒家则把“道”看作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政治和伦理原则,是治理社会的道德准则。道家之道是自然,儒家之道是名教,从汉代的经学到魏晋玄学,又逐渐将道家之道和儒家之道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道解儒”或“以儒解道”的儒道互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美学领域中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以自然美来比附社会美、道德美,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泛审美特征的美的基本形态的划分原则。 把对多元性的美的外部形态的分析,纳入“道”的思想体系,使美的形态研究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上,把美的形态纳入“道”的“二元对立”的感性形态之中,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这两种形态的划分方法,就是这样形成的。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世间的万事万物——乾与坤、天与地、阴与阳、刚与柔等等——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二元对立关系,《周易》:“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下),“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说卦),“乾坤刚柔,比乐师忧”(杂卦),“刚柔者,立本者也”(系辞下),既从观念上,也从方法上确立了美的形态分类的哲学基础。 而直接运用“道”的形态来解释美的形态,则是从清代的姚鼐开始的。作为古文家,姚鼐运用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来解释美的形态的二元对立的特点:“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自诸子以降,其为文无弗有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煗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复鲁絜非书》)以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刚柔观念来解释文学创作风格的差异,并以丰富的比喻来对文学风格的状态做生动的描述,表现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背景上对美的形态研究所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建筑文化概述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文化概述 学习资料单 中国古建筑文化概述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取材、巧妙的结构和别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中国的建筑艺术在原始社会已经开始萌芽,到封建社会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形成了一个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 一、中国古建筑发展简史 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早期,原始人利用天然崖洞或构木为巢作为居所。到了原始社会晚期,我们北方的祖先利用黄土层为壁体修建土穴,并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或浅穴居,南方则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筑。 在商代,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和陵幕。西周及春秋时期,营造了很多以宫市为中心的城市。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瓦的出现与使用,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次重大进步。战国时期,城市规模比以前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并出现了砖和彩画。 秦汉时期,木构架结构技术已日渐完善,其主要结构方法抬梁式和穿斗式已发展成熟。石料的使用逐步增多,东汉时出现了全部石造的建筑物,如石祠、石阙和石墓。秦汉时期还修建了空前规模的宫殿、陵墓、万里长城、驰道和水利工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建筑材料方面,砖瓦的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金属材料被用作装饰。在技术方面,大量木塔的建造,显示了木结构技术的提高;砖结构被大规模地应用到地面建筑,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的建造标志着石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石工的雕琢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大量兴建佛教建筑,出现了许多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与壁画。 隋唐时期,隋朝建造了规划严整的大兴城,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唐朝的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规模宏大,气魄雄浑,长安城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继续经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在建筑材料方面,砖的应用逐步增多,砖墓、砖塔的数量增加;琉璃的烧制比南北朝进步,使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在建筑技术方面,出现了木构架设计的标准,木构件的比例形式逐步趋向定型化,并出现了专门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施工的都料匠。建筑与雕刻装饰进一步融合,创造出了统一和谱的风格。唐朝的住宅,根据主人不同的等级,其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一时期遗存下来的殿堂、陵墓、石窟、塔、桥及城市宫殿的遗址,无论布局或造型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技术水平,雕塑和壁画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艺术特色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艺术特色 【摘要】在建筑领域中,古建筑的相关艺术特色越来越受到关注,不仅是因为建筑风格,同时也是其中的文化韵味。本论文从中国古建筑的建筑思想、材料、结构、装饰艺术等方面分析了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古建筑建筑思想材料结构装饰 一、概述 文化支配着建筑,建筑体现着文化。与古代中国灿烂的思想文化一样,中国古建筑有着自己独立的建筑思想体系和艺术特色,在世界建筑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并对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建筑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新的建筑技术、材料、装饰的出现,以及建筑功能需求的变化,曾一度使我国对古建筑的探索中断。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外来先进的建筑文化对本土传统建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此情形下,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古建筑的认识与了解,为保留与传承古建筑文化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做出努力。 二、中国古建筑的艺术特色 1.中国古建筑的建筑思想 与西方人笃信基督教不同,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没有形成绝对的统一的宗教,中国的宗教也从来没出现过像西方那样教权高于皇权的局面。西方宗教中追求永恒,否定现世、追求来世的思想作用于建筑中,

便产生了大量石质的永久性建筑物——供神使用的教堂。在欧洲古典园林的营造中,人被认为是与自然对立的存在,处处体现着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 长久以来,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观念形态都同时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形成了“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宇宙自然观。在城市规划与住宅建筑中受儒家影响较大,建筑的体量、材料、制式处处都要符合“礼”,在空间布局形式显现出主次分明、长幼有序的秩序感,例如北京的故宫和四合院;而在圆林营造中,则受道家影响较大,显现出人与自然和谐一致,建筑隐匿于自然环境中,像苏州各园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另外,传统建筑中还特别重视建筑与当地气候环境相结合以及改善建筑内部小气候。 2.中国古建筑的材料 中国古建筑是世界上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与世界上其它建筑体系中采用石、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不同,中国古建筑更偏向于木材。据考古发掘,在距今已有6900多年历史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考古人员就已经发现了带有榫卯结构的干阑建筑构件,可见古人对木材的应用上一开始就显示出了超强的智慧。其选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1.木材是古人最早掌握的建筑材料,当砖石拱券结构在东汉后期逐渐发展起来时,木结构和土木结构已有千年的历史。一旦材料与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理性模式,并能满足绝大多数建筑需求时,人们就会在思想上产生惰性,理性模式进而成为文化上的非理性选择。2. 先秦时期,先贤对于国君的赞

古代传统建筑论文: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

古代传统建筑论文: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 [摘要]: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礼制”和“风水”两个方面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礼制;风水 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它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由于它是一种能亲眼目睹、长期保存的文化形态,因此我们常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建筑的文化性,主要表现在纵横两个方面。从纵的方面看,建筑有时代性的差异;从横的方面看,建筑有民族性、地区性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渊源、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建筑风格的多样性。如古希腊罗马的神庙、教堂与中国的寺庙具有完全不同的形态;中国、日本、泰国的佛教寺庙,即使采用相同的木料材料、相同的结构方式,佛殿、佛塔的形式与风格也大相径庭。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与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 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用土、砖、石或者其他材料筑成的墙,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这种木结构建筑的优点之一是能防御地震。当遇到地震,房屋受到突然的、猛烈的冲击时,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是采用榫卯连接,富有韧性,不至于发生断裂。 中国的古代建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表现帝王活动、生活的宫廷建筑;二是表现一般人生活、活动的民居建筑(包括乡土建筑)。这两大类建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本文主要从“礼制”与“风水”两个方面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一、礼制与建筑《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礼记》第一篇《曲礼上第一》说得很清楚:“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礼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是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制定道德仁义的规范。《易传》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左传》说:“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其核心是宗法和等级制度,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都存在着等级森严的人伦关系。在古代社会长期发展中,礼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等级分配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思想体系和制度”。这个被提得极高的尊卑意识、名分观念和等级制度,不仅贯穿于人际的政治待遇、社会特权、家族地位,而且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 在建筑上,等级制往往通过建筑类型、房屋的宽度、深度、屋顶形式、装饰的不同表现出来,建筑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与标志。从建筑类型看,坛、庙、宗祠、陵墓等礼制性建筑的地位,大大高于实用性建筑。由于祭祀在古代被列为立国治人之本,因此祭祀天神、日月、山川的坛,祭祀圣贤的庙以及祭祀祖先的宗祠在建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支配下,丧葬成了行孝道的重要环节,丧葬之礼也就成了礼制的重要组成,因此陵墓也成了礼制性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礼制性建筑还有阙、华表、牌坊等建筑小品。不仅如此,礼制性空间还渗透到居住建筑中,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堂”就是渗透在宅第中的礼制性空间,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都在这里举行,是传统宅第空间布局的核心和重点。 从周代开始,辨尊卑、辨贵贱的功能成了建筑被突出强调的社会功能。历代都有相应的规制法典,对城制等级、组群等级、间架做法等级、装修装饰等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例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 ——《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近水。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洞口背寒风?a?a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科技:青铜器、骨器、皮革、酿酒、舟车、木工、织帛等世传技艺。 ?茅茨土阶 ?艺术特征:青铜器、雷纹、云纹、甲骨文 隶书、象形文字——方正、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锋芒——线的艺术?建筑整齐方正,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世代重农—废除公田制,改收田租—走向封建制 ?重礼。宗法秩序:分封诸侯——等级制 2.建筑状况: ?<1>城市——“镐京” ?<2>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斗的形象出现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复原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一、东周(前770——前476称为春秋,475——前280称为战国) 秦、楚、齐、燕、赵、魏、韩 1.历史文化背景: ?田地私有制——诸侯国战争 ?天子失学,学在四夷——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先秦理性精神 ?老子将人还给自然,孔子将人还给社会——伦理理性的社会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与价值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与价值 作为文类最值得骄傲的文明成果之一,建筑以其自身形象反映着历代生活的主题,体现着我们祖先的惊人智慧,。从70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和陕西半坡村的房子发轫,到商都、周城、秦关、汉宫及至明清辉煌的紫禁城,数千年来中国的建筑文化发展迅速。各种建筑巨构遗物也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来吸引世界各国的旅游者,令众多的旅游者流连忘返。 一古代建筑的突出特点 (一)地域性突出 我国的地域辽阔,自然条件有巨大的差别。为了适应复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中国建筑在统一风格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特色: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墙体薄,屋面轻,木材用料细,建筑外形相应轻巧玲珑,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墙体厚,墙面重,木材用料粗,建筑外形显得浑厚稳重。这是大体的粗划分,实际上由于各地的采用不同材料和不同的作法,建筑结构和外形更是多种多样,呈现千姿百态特点。 (二)民族性突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各民族聚居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建筑材料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和文化艺术传统不同,因此,在建筑上又表现出不同的民族风格,中国传统的建筑采用土木材料,但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集聚地区各种石料被广泛采用;蒙古族聚居区,则用毡塔包。福建客家地区建筑的圆形土楼,云南傣族地区采用干栏式等。 (三)美妙优雅的艺术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突出表现位造型优美。这一特色尤为表现在屋顶的建筑造型上,西晋时的屋顶像飞鸟展翅,到了汉朝,已有五种屋顶样式:四面破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面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时是西面坡歇山顶。发展至清末,屋顶选型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卷棚等。无论是庑殿还是歇山,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直线和曲线巧妙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水,而且曾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四)富于弹性的结构体系 木材造房是我国建筑上最早的传统,所以木结构成为我国古建筑的最大特点之一。 中国古建筑的木构架,主要采用梁柱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在古建筑中用的极为广泛。所谓梁柱式结构,就是在地面上立柱,柱上架梁,这种木构架式建筑屋顶的全部重量,是通过梁传到立柱,最后达到地面,而墙壁最后不承受房屋的重量,只起分割空间和保护作用。古建筑中比较笨重的建筑物一般采用斗拱。这是我国古建筑所特有的建筑形式。斗拱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到柱上。斗拱的外形有一种错综精巧的美,还可以起到建筑的装饰作用。 木构架结构有许多优点,例如门窗的安排比较灵活,多开一些门窗和少开一些门窗都可以。门窗可以开的大一些,亦可以开的小一些。这种结构可以充分满足人们使用房屋的不同要求,而且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征。

中国古建筑概述

中国古建筑概述(论文)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木构架的优点是: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及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看,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发展历史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归纳)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归纳)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 近水。 •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 洞口背寒风¡ª¡ª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ª¡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 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2014级建筑学专业博士生:石丽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又有其作为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包含了深厚的人文观念、技术内涵及艺术内涵。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表现方面进行了论述,浅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传统建筑中国建筑文化内涵 建筑作为人的生活所需的空间,与人的生活活动息息相关。人们在创造建筑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各种观念、不断积累的建造经验以及对于美的理解都融入到建筑之中,使得建筑本身不再只是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建筑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精神的载体,具有了深刻的内涵。 1 中国建筑中的人文观念 “建筑表述的是隐含在建筑设计者深层的观念形态,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的哲学和美学观念、文化的系统意义”[1]。建筑也从各方面体现了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 中国建筑追求“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春秋时代的老子就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这正是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指明了人与自然有共同的根源,这正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述。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者秉承这一思想,在建筑中融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使建筑成为不只是人们生活活动的空间,还成为了自然的象征。 中国自古即有“天圆地方”的观点,人们将这一观点用在了建筑上,就出现了一些方圆套用的建筑形式。以北京国子监辟雍为例,方形的辟雍殿建在环形河水之中,正是“天圆地方”思想融入建筑的一个典型代表。 “天圆地方”是人们对于宇宙的朴素的认识,对于自己所生活的一块“方地”,中国古代人也有相应的文化解释,即五行学说。中国古代将空间分为东南西北四方,再加上人所处的中位,即形成了五行说。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又代表了五种物质并有相对应的五种颜色,东为木属青色、南为火属赤色、西为金属白色、北为水属黑色、中为土属黄色。东南西北四方位又分别有苍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守护。中国传统建筑的方位、颜色等均受到了五行学说的影响。这一点,我们从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及园林建筑中就可以明确地看出来。如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五行学说要素,即建筑地势要与四神相应——坐北朝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答案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答案 第一章 1【多选题】建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与绘画、雕塑有何不同? A. 建筑艺术不能表现人物 B. 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场景 C. 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具体情节 2【多选题】建筑形象的塑造决定于下列哪些因素: A.实用功能 B. 所用材料 C. 结构方式 3【多选题】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之不同处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所用材料 B. 对建筑形象的追求 C. 色彩 4【多选题】木料比石料的优点表现在哪几方面: A.采集较易 B. 运输方便 C. 加工较易 D. 价格便宜 5【多选题】中国工匠对建筑哪些部分都进行了美的加工: A.梁枋 B. 天花 C.门窗 D. 基础 E.台基 第二章 1【多选题】中国古代宫殿具有哪两方面的功能? A.具有物质上的实用功能 B. 具有物质上的表现功能 C.具有艺术上的表现功能 D. 具有艺术上的实用功能 2【多选题】从陕西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的发掘看,唐代宫殿造型上的特点是: A.气势恢宏 B. 色彩鲜丽 C.色彩不绚丽 3【多选题】北京紫禁城建成于何时?花了多少时间? A.明朝 B. 清朝 C. 10年 D.13年 4【多选题】午门中央门洞除皇帝外还允许什么人出入? A.皇后完婚 B. 考中状元 C. 出征武将

5【单选题】太和殿前陈设铜龟、铜鹤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喜庆 B. 国家统一 C.国家长治久安 6【判断题】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等级是否按下列的屋顶形式排列的: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 A. 对 B. 错 7【多选题】除紫禁城的太和殿外,北京还有哪几处大殿是坐落在三层石台基上的: A. 太庙 B. 明长陵 C. 天坛祈年殿 D. 雍和殿 第三章 1【判断题】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是埋藏在地宫中的。 A. 对 B. 错 2【单选题】唐朝皇陵开创了与前朝皇陵不同的做法是: A. 陵前设神道 B. 设立方整的陵区 C. 以自然山体为地宫 3【单选题】明十三陵总入口最前列的建筑是: A. 大红门 B. 碑亭 C. 六柱五开间石牌楼 4【单选题】明十三陵中哪座皇陵规模最大最讲究? A. 明定陵 B. 明长陵 C. 明昭陵 5【单选题】明长陵的祾恩殿的柱子,梁枋是用哪种木料制造的? A. 樟木 B. 松木 C. 楠木 6【单选题】在已发掘的地宫中四壁满布佛教内容雕刻的是清朝哪位皇帝的陵墓? A. 康熙 B. 雍正 C. 乾隆 7【多选题】汉墓画像砖石上表现的内容有: A. 动物、人物 B. 生活场景 C. 劳动生产场景 D. 游乐场景 第四章 1【单选题】祭祀天、地、山、川之坛庙常设在接近自然之处,因此称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