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徽驻军

安徽驻军

安徽驻军

安徽驻军

陆军第71师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第17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第71师。5月,陆军第71师进驻立煌县。6月初进入皖西大别山区剿匪,师部驻麻埠。1950年10月,军委命令71师在上海闵行地区改编为空军部队,师部及所属步兵211、213团机关编入空军,步兵212团全部调往北京改编为空军警备团。1950年12月下旬,71师师部暂改为中南军区空军航空预科总队部,211团改为1团、213团改为2团。由江苏松江调往武汉王家墩机场和衡阳、孝感等地区。

根据空军1951年3月3日参戍字第259号令,1951年5月2日,中南军区空军预科总队奉命率1团、2团进驻吉林省公主岭机场。于5月31日,正式改编为空军第15师。下辖43团(由1团改称)、45团(由2团改称)。代号205部队

1951年10月下旬,空15师奉命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1

月11日,师由公主岭机场开赴丹东大孤山机场。1952年5月12日,空15师结束第1次参战,撤回公主岭休整。

1952年9月上旬,空15师转场至东丰机场。

1952年11月上旬,空15师奉命第2次参战。12月7日由东丰转场到大堡机场,至1953年6月.

1956年2月18日,空15师由吉林省转场驻无锡、苏州等地。辖第43、第44、第45团和独立大队等部。归空4军建制。

1956年3月,空15师调驻江苏硕放机场。

1956年4月30日至12月11日,空15师进驻路桥机场,接替海航4师执行防空任务。

1970年5月7日,空军第15师改称空军航空兵第15师。

1978年11月,空15师由江苏硕放、光福机场调驻山西怀仁、定襄机场,归北京军区空军建制。

空15师是目前中国空军唯一的歼与强混编师,隶属中部战区空军。

空15师师部驻地:

1951年1月,驻地吉林省公主岭机场;

1951年12月,移驻辽宁省大孤山机场;归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建制;

1952年5月,移驻吉林省公主岭机场;

1952年9月,移驻吉林省东丰机场;

1952年12月,移驻辽宁省大堡机场;

1954年2月,移驻吉林省二台子机场;

1954年11月30日,移驻辽宁省大堡机场;归空2军建制;

1955年5月,移驻辽宁省辽阳机场;

1956年3月,移驻江苏省硕放机场;归空4军建制。

1978年11月以后,移驻山西省大同机场。归空10军建制。

陆军第60军

1949年3月1日,华北野战军第8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军,隶属华北军区第18兵团。辖第178师,第179师,第180师。4月25日,该军随兵团改隶第一野战军建制。12月31日,60军部兼成都警备司令部。1950年2月中旬,60军改兼川西(三级)军区,所属各师兼各军分区。属西南军区管辖。6月,奉西南军区命令,60军与起义部队95军合编。11月至12月上旬,60军奉命除领导机关与直属部队一部与178师(1952年4月第178师撤销,师直改为绵阳军分区)仍留川西外,其原属建制部队集结于成都附近,按国防军暂行编制整顿。原61军181师解除兼遂宁军分区任务,拨归60军建制。12月14日,各部先后出发,至1951年1月上旬全部抵达河北沧县地区集结,并列入3兵团建制,暂由华北军区代管。

1951年3月10日,60军作为第二批部队奉命于河北沧县出发,开赴朝鲜前线,于4月5日前全部集结于朝鲜伊川地区待命。7月20日,60军奉志愿军司令部命令:接受补充61军182、183师组成之志愿军3兵团。10月中旬,华北炮兵纵队第3基地暂编9团(野炮)拨归60军建制。10月25日,60军奉志司命令:川东、川西、川南3个基干团与180师合编。1952年9月8日,奉志司命令:60军配属20兵团指挥。1953年9月27日,开始由朝鲜返国,各部先后于10月17日全部抵达安徽宿县、蚌埠、滁县、浦镇地区休整待命。军部驻宿县。,归华东军区建制。下辖步兵第一七九、一八、一八一等3个师。

1954年3月,第179师驻蚌埠,第180师驻南京浦镇,第181师驻滁县。1955年1月,第180师、181师对调驻区;第180师由浦镇调驻滁县,第181师由滁县调驻南京浦镇。10月下旬,第181师由浦镇移驻南京郊区(白水桥、灵山、方山、淳化镇)。1956年2月,60军军部由安徽省宿县移驻南京浦镇。

时辖步兵第179、第180、第181师。安徽留下2个步兵师

驻防。

1960年4月19日,总参谋部规定某些机构改为现行名称:如第60军,改为陆军第60军;步兵第179师,改为陆军第179师;步兵第180师改陆军第180师;步兵第181师改陆军第181师。12月,根据军委扩大会议精神,为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军委确定各大军区建立值班师,陆军第179师被指定为南京军区战备值班师。

1961年3月,在南京浦镇营房组建陆军第121医院。(60军医院,由104、105医院抽90人组建100张床位的野战医院)4月25日,陆军第180师(欠步兵第538团、炮兵第560团)调归国防部5院建制。9月,陆军第179师奉命由蚌埠向滁县移防。

1962年4月,陆军第179师按国防部南方师编制表进行整编。

5月,陆军第180师师直和步兵第539团、540团由国防部5院归60军建制,归建后均建驻蚌埠。6月,陆军第179师(欠坦克自行火炮283团)奉命入闽。8日至10日,该师在滁县、沙河集、张八岭、山界车站编组列车梯队依次出发,铁路输送至江西上饶卸载后,即以徒步行军和汽车输送相结合的方式向福建开进,15日至17日安全顺利到达福州外围地区集结地域。当时的部署是:师指挥所在徐家村;该师入闽后即归福州军区领导,闽北指挥部指挥。7月,60军根据国防部1962年6月1日颁发的编制表进行整编:陆军第179师整编为北方甲种师;陆军第180师整编为北方乙种师。此次整编至9月结束。11月,陆军第179师奉命由福州地区铁路输送至浙赣边界集结。该师机关、直属分队驻上饶市。

1963年7月,陆军第179师由浙赣边界以铁路输送返回安徽滁县,返滁后师直驻滁县。

1964年12月20日,陆军第180师撤销。师直(欠高炮营)、步兵第540团、炮兵第560团调归安徽省军区建制,组建安

徽省军区独立第一师。该师于1976年奉命与浙江金华军分区对调。步兵第539团调归江苏省军区建制,扩建为江苏省军区独立第一师,该师1976年奉命与浙江温州军分区对调。

1967年2月22日,奉南京军区指示,在60军序列内组建一个陆军师,该师代号为南字415部队,6月7日中央军委授予新组建师为陆军第178师,该师辖四个步兵团,即步兵第532团、533团、534团、538团,师直机关由军直、179、181师抽调105名干部;师直基本由军直抽调。步兵532团由原543团整编而成;步兵533团由179师抽调组成;步兵534团由181师抽调组成;步兵538团由全军抽调组成;医院由361医院调100张床位为基础,全军抽调组成。该师代号按师和各团依次为:6761部队、6543、6545、6548、6550部队。7月1日启用新代号,原南字415、416、417、418部队临时代号即行作废。3月,根据上级指示,军各单位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陆军第179师在安徽滁县地区,军直和陆军第181师在南京浦口区、栖霞区和南京铁路局、港务局以及长江大桥等单位。新组建的178师在安徽省六安、霍山、舒城、金塞县,执行三支两军任务。7月9日,根据中

央军委命令,陆军第179师师直、步兵第535团、537团进驻南京市。

1968年2月9日,根据上级指示,60军担负南京和苏北地区的三支两军任务。其具体区分是:军直和陆军第179师在南京市;陆军第178师在扬州、六合地区;陆军第181师(欠步兵第541团)由南京移防涟水,除担负守备任务外,并抽出人员进驻淮阴、盐城地区。同日,陆军第179师奉命兼南京市警备区,至1969年12月解除此一任务。2月15日,江苏省军区工程处,仪征工地,独立第1师,守备第70、第75、第76团,工程建筑第142团,盐城独立守备营和第12军[83226部队]1个团,划归陆军第60军领导。

1969年10月,守备第70、第75、第76团,盐城独立守备营,江苏省军区工程处和仪征工地归建江苏省军区。10月8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江苏独立第一师接替陆军第181师在苏北的守备任务。11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本年10月27日命令,60军按北方甲种师编制,在南京白水镇营房组建一

个陆军师,代号暂称“南字620部队”。10日,南字620部队班以上组织机构全部组成,其概况是:师机关和直属分队由军和独立第1师组建;下属南字621部队由60军组建;南字622部队由江苏省军区组建。南字623部队由陆军第12军和安徽省军区组建;南字625部队由60军组建。并于20日,南字620部队分三个梯队由南京白水镇营房、灵山营房出发,22日进驻安徽城西湖农场,接替陆军第178师的生产任务。12月18日,中央军委正式授予南字620部队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3师”,所辖南字621、622、623、625部队依次改称步兵第217、218、219团和陆军第73师炮兵团。12月1日,陆军第178师奉命由城西湖农场出发,于5日进驻苏州地区担负机动作战任务。5日,南京军区转中央军委指示,陆军第178师移驻苏州按北方甲种师编制进行整编。该师所属步兵第538团和师直炮兵营于本月26日改编为师炮兵团。8日,中央军委电令,陆军第181师改称陆军第180师,所辖步兵第541、542、543团依次改称步兵第538、539、540团,师炮兵团改称陆军第180师炮兵团。12月9日,陆军第179师解除兼南京警备区任务,部队由南京市区向营房撤收,师直和炮兵团驻白水桥营房。12月29日,60军对三支两军部署作如下调整:江苏独立第1师负责南通市、滨海县、陈家港及新滩盐场;陆军第178师负责扬州地区;陆军第180师负责盐城、淮阴地区(不含陈家港、滨海

县);陆军第73师抽出60名干部参加南京支左;军重点加强六合地区。

1970年3月5日,南京军区电示,江苏独立第1师由60军归回江苏省军区建制领导。60军教导队在南京浦镇营房组建。5月,南京军区指示,陆军第178、179、180师分别在山界训练场内的和尚庄、标草冲、丁王组建军马场。(1974年6月17日奉命全部撤销。)7月,根据南京军区和军指示,陆军第73师以原师医院传染病科为基础组建师医院;另以原师医院院部、内科为基础,为军区后勤第15分部组建陆军第700野战医院院部及有100张床位的一个所;组建工作自本月12日开始,至22日全部结束。9月25日,陆军第73师将陆军第700野战医院院部及一个所全部移交给军区后勤第15分部。10月16日,陆军第180师将在盐城地区(除东台县)的支左任务全部移交给盐城军分区。11月,总参谋部10月26日决定在南京军区对外宾开放179师。南京军区于11月5日向60军和179师明确了任务。在翌年初开始接待外宾。

1976年3月5日至28日,根据南京军区1976年1月7日整编命令,178师、180师按乙种步兵师、179师按甲种步兵师进行整编;73师炮兵团移交安徽省军区工作和坦克38团归建60军。180师从苏北调至无锡,60军部从南京调至镇江。5月,179师,担负了支援浙东南机动作战和军区值班部队的任务。

1978年12月,73师整编移交。从1979年1月1日起归军区后勤部建制。

1979年5月,部队扩编。根据军委和军区指示,178师、180师由乙种师扩编为甲种师。

1982年10月,部队精简整编。60军仍实行一个满员师和两个简编师的编制体制。179师执行甲种师编制;178师、180师执行乙种师编制。

1983年2月,高炮66师、坦克10师,从1983年1月1日起转隶60军。

1985年1月,经军委同意将180师恢复181师番号。原步兵第538团、539团、540团依次改称为步兵第541团、542团、543团,第180师炮兵团改称为181师炮兵团。

9月19日,根据南京军区(1985)司字第30号命令中对60军团以上建制单位体制作了划分:以陆军第1军为主,陆军第60军与陆军第1军合并整编为陆军第一集团军;将陆军181师、坦克10师调归第1集团军建制;第60军坦克团改为坦克第38团,以陆军第178师师部为基础改编为炮兵旅旅部,所辖总队由陆军第1军、60军炮兵团所属分队和178

师炮兵团改编,撤销第532团、533团、534团。高射炮兵旅由炮兵第66师和60军高炮团改编。60军炮兵团团部和军直通信营调归第1集团军编为通信团。将陆军第179师、60军军直工兵营调归第12集团军建制,1998年第179师缩编为179旅。将陆军第60军南京干休所、359医院调归江苏省军区建制,60军总队领导关系转隶交接工作于9月底结束。

第12集团军(乙类)军部驻地:江苏徐州

1949年2月9日,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在安徽蒙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第16、第17和第18旅分别改称第34、第35、第36师。4月20日时隶属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1950年12月由川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4月回国驻扎金华。1961年12月进驻苏北淮阴、盐城地区。领导机关驻清江市。时辖3个师,分驻泗阳、滨海、阜宁地区。1967年8月,移防安徽合肥,8月8日,军部率第九十一团、工区及工程建筑第一四一团到达合肥。9日,第三十四师到达淮

南市,第三十五师到达芜湖市。9月6日,第三十六师到达蚌埠市。1968年2月,留守苏北小林的步兵团划归第60军第181师领导。1969年9月,“三支两军”结束,仍留驻安徽。1978年9月换防徐州。1985年,12军被改成集团军,并编入原属60军的179师和坦克第二师,炮兵旅、高炮旅。1998年,第34师被改成摩步旅,坦克第二师改成装甲第二师,第35师改隶江苏军区,改为江苏省陆军预备役师,后第36师和179师亦被改成摩步旅。第12集团军军部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原部队代号为83226部队,隶属南京军区,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73061部队,隶属东部战区,为乙类集团军。

工程兵舟桥第八十三团

1950年11月以华东特纵工兵3团1营、山东胶东西海海防营、32军工兵营为基础,在上海五角场组建的华东野战军工兵13团。

1951年2月改称工兵10团,5月又改称工兵11团,7月4日由上海移防吉林市郊红旗屯,12月由吉林移防江苏省镇江市桥头镇。

1952年9月移防无锡市惠山镇,隶属军委工程兵。

1953年1月改编为舟桥团,按渡河工兵团编制执行。11月移驻皖北。

1954年1月进驻安徽省蚌埠市东郊进行营建施工,经过一年半的施工,于1955年建成,部队驻进营房。

1955年11月24日改番号为舟桥第83团。

1958年12月转隶南京军区工程兵。

1991年2月5日划归12集团军领导。

1992年4月划归12集团军建制。解放军城西湖农场[霍邱县城西]

1966年2月,南京军区奉中共中央军委指示,组建陆军第一七八师,担任城西湖农场建设任务。全师辖4个步兵团、5个独立营、91个连。5月7日,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建设城

西湖农场,并就军队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即“五·七”指示,城西湖农场也一度定名“五·七”军垦农场。1970年1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组建陆军第七十三师,进驻城西湖农场,接替第一七八师生产任务。第七十三师辖步兵第二一七、二一八、二一九团和炮兵团。1978年,第七十三师整编为南京军区城西湖农场,仍使用部队代号。第七十三师师部兼农场场部,下属第二一七、二一八、二一九团依次兼第一、二、三分场。其炮兵团拨归安徽省军区独立第一师建制领导。1986年7月,农场奉中央军委命令撤销,垦区交给当地政府,退垦还湖。

安徽生产建设兵团

1969年1月21日,根据南京军区指示精神,由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安徽省军区和陆军第十二军共同研究,报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组建。9月11日在合肥正式成立。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隶属南京军区建制,在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和安徽省军区领导下进行工作。正团职至副师职干部,报请南京军区审批;副团职以下干部由兵团审批。正师职以上干部,由中共中央军

委审批。兵团部驻合肥。下辖4个农业师。农业第一师师部驻淮南,下辖第一、二、三、四团。农业第二师师部驻滁县,下辖第五、六、七、八、九团。农业第三师师部驻安庆华阳镇,下辖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团。农业第四师师部驻宣城,下辖第十六、十七、十八团。职工中,凡符合民兵条件的男女青年称为兵团战士,其余称为兵团职工。

1975年6月5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撤销安徽生产建设兵团。

第六步兵预备学校

1954年4月2日根据国防部命令,以安徽省军区速成小学改建而成,归军委建制,由安徽省军区代管。校址设合肥。根据国防部命令,于1958年5月撤销。教职员工大部集体转业。原校址开办安徽工学院。

南京陆军学校

1962年6月22日,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由原华东军

区初级步兵学校改编而成,隶属南京军区建制,执行军级权限。校址在滁州市。

电子工程学院

1976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筹建,1979年9月16日,电子工程学院在合肥市成立。副军级

陆军军官学院

1978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河南郑州炮兵技术学院迁址至安徽合肥。1986年更名为合肥炮兵学院,1999年

与南京炮兵学院合并组建为炮兵学院。2011年6月,改建为陆军军官学院。正军级编制。

装甲兵学院

1978年12月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在

安徽宿县重建坦克学校。1982年7月迁址蚌埠。1986年9月,改称蚌埠坦克学院,2011年9月,升格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学院。

汽车管理学院

1977年10月由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管理学校”成立,隶属总后勤部领导,院址蚌埠。1986年6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

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1961年1月20日,海军炮兵学校(防空系、通讯系、海军航空兵防空训练大队、通信训练大队)分出,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第四学校。

1969年,撤销海军航空第四学校。1977年11月复校,更名海军第二航空机务学校。

1986年11月1日,海军第二航空机务学校改称海军蚌埠士官学校。现编制等级为正师级。校址:安徽省蚌埠市燕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