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说课讲稿

说课讲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法律基础部分——说课稿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法律基础》课程是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职高专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本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政策报告》、《就业与创业》等课程相衔接,对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我校高等职业教育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强调学生的培养坚持“双能并重”,即“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并重,“关键能力”主要是指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大学生运用法律方法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提高其法律理论素质和法律修养。它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该法律基础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使学生掌握我国现行的法律基础知识,了解我国的法制现状,关注我国的法治化建设,明确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2、能力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组织管理、调查研究分析、学习等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3、素质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促进形成良好的用法律去思考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习惯;以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教学活动中注重养成教育,为整体人格的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思考。

同其它课程相比,《法律基础》这门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对学生来说,不仅要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两大模块)与学情分析

(一)理论内容

总纲:

项目一:专题一和专题二,进行法的理论教育,阐述法治的重要性、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法律知识及运用法律知识的方法,共4学时。

项目二:专题三至专题八,学习我国重要部门法的基础知识,共12学时。(二)实践内容

根据教材内容安排,本学期开展一次实践教学活动。内容为参观徐州博物馆,用博物馆的艺术气息来熏陶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了解徐中国及徐州社会的发展历史。参观结束后,重点讨论法律在社会中的发展及作用,并让辅导学生完成相关论文一篇。(辅导学生写论文,通过让学生查资料、理论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法律基础》的教学重点为我国主要部门法的基本思想和法律知识,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和刑法。教学难点为,1、1、法治与人治;2、行政复议与诉讼;3、法人制度、合同制度、继承制度;4、消费者、劳动者权利的保护;5、违法、犯罪。

(四)学情分析

本门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所有在校学生,涵盖全校所有系部的所有专业。

我校学生大多经历过高中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深度、广度不够,具备本门课学习的基础,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1、维权意识强,但自学能力弱:通过和学生交流发现,我校学生的维权意识很强,对在社会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能想到用法律去维权。

2、能力方面:活动能力长于思辨能力,形象思维长于抽象思维,总体学习能力较弱。

3、态度方面:思想纯朴,学风良好。应试教育,说教为主导致有抵触心理,学习自主性不强。

4、素质方面:艰苦奋斗精神淡化、以自我为中心,团结协作观念差,承受挫折能力不强。

学生的这些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统筹兼顾,无论教学内容的选取,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充分照顾不同学生的需要。

对策:

课程观:生活即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教学观:基于学习过程的教师主导、让学生喜欢、收益、成人、成才;

学生观: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

四、课程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1、教材:教材选用的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编写(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的编写工作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展开的,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本教材的逻辑脉络就是以社会主义法律系为统领,以法律思维和意识为要求,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成才,以结束语部分的培育“四有”新人为归宿和目的。

2、教学辅助教材: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法律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我们思政部组织教师编写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习题集》、《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集》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指导书》。在推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都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3、音像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的每位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积累了大量图片、视频资料,通过感官激发和各种真情、真景、真事、真人的介绍和描述,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触动和思想上的感悟。

五、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

(一)教学理念

贯彻了“四让”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让学生喜欢,让学生受益,让学生成人,让学生成才”。具体来说,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式,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贴近学生实际,解决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面临的问题,让学生受益;重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人;重视职业能力培养,采用多种方法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让学生成才。(二)教学方法

根据本门课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在选择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坚持一个原则,就是避免纯理论的灌输,避免说教式讲课,而是调整讲学角度,以平等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基于教材的具体内容,我们有针对性的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我们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先从具体的案例出发,通过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有助于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方法关键在于搞好案例采集与组织。要注意五点,即教育性、系统性、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

(2)任务驱动法:这个方法主要运用设计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做一个具体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学习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做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阅读讨论法: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的特点,或者结合老师提供的具体典型的案例,组织学生阅读,再经过同学们分小组研讨、体悟以及最后上台陈述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我们努力做到:

1、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要适度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适度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大优越性,它形式多样、形象直观,且提供的信息量大,这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2、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教学零距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习主要发生在学校,课余时间的互动交流较少,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则弥补了上述不足,我们充分利用博客、QQ群等网络工具,实现教学零距离。

(四)考核方法

(考试是对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一环,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既有利于促进教学,也有利于公平、公正的维护。为了使教与学的效果得到正确的评估,我们确定了考核方法)。

在成绩的评定上,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出勤情况和论文来评定,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占总成绩的50%。在期末命题测试时,我们把考核的侧重点放在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以及他们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尽量减少记忆性命题,加大理解性、运用型命题所占比例。

同时,打破传统一卷定终身的考核方法,综合使用撰写论文的方式,更客观测评学生综合方面的素质。

六、教学程序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教育学习的一般规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设计教学,下面以民法(一)的教学为例(2学时)。

(一)教学重点

1、法人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2、合同的内容;

3、合同的订立。

(二)教学难点

1、明确法人组织与非法人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2、怎样订立一份合同并防范合同法律风险。

(三)案例教学:法人制度(1学时)

第一步:案例导入:“三鹿破产”案例;

第二步:课堂讲授,构建知识;

第三步:案例研讨;

第四步:归纳总结;

第五步:总结提高。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合同法律制度(1学时)

第一步是,“任务驱动,提出问题”。

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基础,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活动 1 ——“让学生先尝试写一份合同”(交流2分钟),在此基础上,提出探究问题:合同和协议有什么区别?合同与法律是什么关系?合同能不能不遵守,不遵守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合同该怎么写?

第二步,“课堂讲授,建构知识”。

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清知识脉络。通过学生在写合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以及交流,教师向学生讲授本次课的第1个知识点:合同中应写哪些内容。

第三步,“组织研讨”。

这一步旨在培养学生获取、解读、交流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探究,合同的法律风险如何防范?为了突出这一教学难点,我组织活动 2——案例分析“有缺陷的借条”。通过合同中一些理解上的错误,突出合同的风险及法律的解决规定,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合同制定中的主意事项,不能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使用多音字以及出现歧义句。

第四步,“总结提升,行为引导”。

1.总结课堂内容。2.行为引导,让学生制定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的内容为所学专业的产品。

七、教学效果

在各方努力下,这门课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来评价。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的结果来自三方面:教学督导组教师听课、学生对任课教师评价、系部打分。在教学质量评估的三方面中,教学督导组和学生的评价又是关键,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质量评估中一直排在学校前2名,1位教师还获得了全校最受学生欢迎老师的光荣称号,这也基本反映了这门课的教学水平和受欢迎程度。

以上是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介绍完毕,敬请各位专家指导,谢谢!

思政部 2012-10-2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