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华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探讨

华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探讨

华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探讨
华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探讨

华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探讨

————————————————————————————————作者:————————————————————————————————日期:

华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探讨-旅游管理

华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探讨

李佳琦

乡村景观规划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和谐发展,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创建和谐生态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上为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村落景观提供借鉴。

一、前言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乡村景观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本论文重点研究乡村的景观规划,对乡村景观环境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索出乡村景观的建设模式。

二、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一)协调发展的原则。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为根本目的,谋求乡村景观的生态、生产、美学和文化功能的整体和谐,从整体上对乡村景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在乡村景观规划中,保留村落原有肌理,对构成乡村景观系统的建筑、水系、道路以及绿化等系统进行整合规划,从而提高乡村生产和生活的整体质量。(二)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乡村景观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种类繁多,自然地貌类型多,在乡村的景观规划中,要对每一个乡村的现状、历史文化等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提炼乡村的文化元素,选择最能体现当地特色的符号标志,保护和创造乡村的景观特色,使每个乡村形成独特的自身风格。(三)以人为本的原则。景观建设时应以人为本,从人们的习惯和需要出

发,符合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满足人们交通便利、环境整洁和生活舒适的需求。因此规划的原则应围绕着亲民风格,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得到村民的认可;其次乡村景观规划还要充分考虑村民的各种活动需求,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四)公众参与的原则。在景观规划中要集思广益,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才能更好的建设符合实际情况的乡村环境,同时也能够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不同类型乡村景观建设

(一)乡村总体景观规划。乡村由于受地貌、地形等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自然村庄数量多、布局零散、规模小的问题突出。可根据乡村城镇化政策和村庄的实际情况,将一些村庄比较偏僻、居民户数少、基础设施不健全、离具有公共设施的行政村较远的自然村移民合并至行政村,形成具有较大人口规模的中心村和行政村。布局形式主要受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影响,在乡村布局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山地、丘陵、平原等会改变村庄的道路走向和建筑的布局形式,规模较大的农村应采用卫星城式布局方式,规模较小的农村应顺应地形地貌,不可破坏自然环境、挖山填土,应建在平坦高地或山坳和山麓,采用带状形式分布。同时,每个自然村的选址要慎重,应选在地势相对平坦并交通联系方便的地区,建设用地的平面布局采用组团分布,组团之间以带状绿地系统分隔,住宅、游乐设施、校园、商业设施、文化设施等协调配置,并由干道和花园环道相联系。(二)乡村建筑景观规划。建筑作为景观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乡村景观的视觉焦点。乡村建筑在选址时,一定要对其进行地质勘测和历史自然灾害调查,避开山体、洪水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建筑所处位置的通风和日照,选择干燥避风的地方,并且要有足够的日照条件,能在冬季利用南面的阳光。在建筑

景观中,最好采用一致的风格,建筑色彩的选择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和风俗习惯,还有建筑物之间的色调要和谐,建筑风格则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三)公共活动空间景观规划。公共活动空间一般是指供村民活动交往、休闲娱乐的开放性空间。包括活动广场和小游园等构成形式。乡村活动广场是为村民娱乐、风俗和节庆活动提供公共空间的场所。根据村民的日常活动和心理需求,通常将活动广场与公共服务设施和集中绿地相结合,并赋予其更多的功能和设施,如运动场地和设施、健身场地和设施等。乡村活动广场的规划必须与乡村居民的活动内容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严禁模仿城市盲目求大搞所谓大广场等形象工程。对于乡村小游园的建设要与当前绿化攻坚相结合,把小游园建设成村民集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观。在乡村规划上,按照“不唯大、只求精”的理念,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小游园。各村将游园建设和空心村整治、村容村貌治理相结合,傍水、依山、靠路建园,力求一村一景。(四)道路景观规划。道路景观规划主要考虑道路的路面材质、道路绿化和道路两侧公共设施。首先是道路路面材料的选择,在符合道路等级的基础之上,结合乡村的文化特色,营造当地的景观特色。对于车流量较大的主次干道,主要采用水泥路面,其拥有较厚的结构层和结构刚度能够较好的适应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对于宅间路等以人行为主的巷路可以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材质,例如石板、方砖、红砖等材料。在道路的景观规划中,道路旁绿化是塑造优美景观最重要的手段。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可以布置一些低矮的花灌木和地被植物;对于道路两侧以石头为主只有少量土层的,可定距布置树池。在植物的种植上,要确保道路具有开阔的视野,没有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之上,可以采用乔、灌、草多层搭配,常绿、落叶混交搭配,经济、观赏搭配,增加道路绿化的植物种类,丰富季相变化,达到

“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保持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五)田野景观规划。乡村田野主要是村民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田野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同时田野中植被的颜色和大地的肌理本身就带有天然的美感,是乡村的特色景观之一。田野景观规划的首要原则就是整体性原则,既包括农田与林木的整体性,如在比较崎岖的山村地段主要以核桃、杨树、枣树等林木为主,在比较平缓的平原地段为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为主。第二,田野景观规划原则要遵守审美习惯原则,可以采用将对比与统一、渐变与重复、韵律与节奏、均衡与对称等形式,来符合当地百姓的审美观。第三,田野景观规划要遵循便利性原则,景观的设计不应该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而是在追求美感的同时,符合大众的生活习惯,且具有较强的便利性。

(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思考 赵莹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思考赵莹 发表时间:2018-07-30T11:49:04.59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作者:赵莹 [导读]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环境资源的开发正在由城市或城郊向乡村辐射,乡村景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科学合理的开展乡村景观建设,对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环境资源的开发正在由城市或城郊向乡村辐射,乡村景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科学合理的开展乡村景观建设,对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介绍新型城镇化以及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特征,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建设提出应有的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景观规划 1、乡村景观与乡村景观规划 1.1乡村景观的概念 由于各学科的研究领域不同,因此对于乡村景观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王云才认为乡村景观是指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地区,具有与城市不同的景观行为、景观形态和景观内涵的景观类型,主要包括低密度的乡村人口、分散的农宅和粗放利用的土地等。 刘滨谊从城市规划专业的角度指出乡村景观所涉及的对象主要包括乡村地域范围内与人类聚居活动有关的景观空间,包括乡村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 谢花林则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指出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符合镶嵌体,镶嵌体的大小、形状在配置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兼具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刘黎明等认为乡村景观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同时也包括人文建筑生活系统,三大系统相互影响、相互支持,体现出乡村景观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和文化支持三大功能。 根据上述表述总结得出:乡村景观是以自然景观为本底,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具有明显乡土聚落特征的田园景观,主要包括自然生态景观、农业生产景观、乡土建筑景观和乡村文化生活景观。 1.2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与特征 乡村景观规划是应用多学科规划理念,在保持乡域景观的完整性和保存乡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村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生态人文资源,并对乡村的各类景观和人文要素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建立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生产、文化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得乡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能够很好的融入到乡村的自然景观格局中,以充分发挥乡村景观所应具有的生产服务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其核心是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环境设计。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应具有以下特征: (1)自下而上的资源整合性。乡村景观规划不是单一的物质形体规划,需要深入挖掘乡村环境中的各种景观和人文要素,并利用景观生态学等规划理念整合这些资源,塑造生态涵养、资源产出、文化承载的乡村景观有机体。 (2)人文参与性。广大村民是乡村最主要的活动主体,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会对乡村景观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要了解村民的真正需求,规划要适应村民日常的行为活动,注重村民在景观规划过程中的参与性。 (3)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乡村景观规划不仅要注重自身景观资源的自我循环,也要注重与外界的互动参与性,可以在保护乡村景观资源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低影响的旅游开发,以促进乡村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乡村景观规划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于村落的改造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热潮,部分地区,对于乡村进行大拆大建,而乡村景观的建设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改善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但是这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1)规划不合理,城郊乡村成为大城市附属。部分规划人员没有将城市中的规划与乡村规划区分开,在乡村中也按照这城市规划的方式来对乡村进行改造,使得乡村成为城市的附庸,而无法独立发展。殊不知乡村相对于城市是独立的个体,乡村自有其自己的经济文化特征,如果其经济文化都围绕城市进行,那么最终乡村将丧失其文化自信和自觉。美丽乡村背景下的乡村建设绝对不是城市化。 (2)只重建设,忽视文化。乡村农业的发展无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那么“外出务工”“村办工厂”大行其道,一切为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而进行。而乡村这样被动致富的结果就是造成“空心村”,即人口流失和老龄化,认识乡村建设的主体,而这对乡村景观的伤害则是其乡村民俗、手工艺、乡村曲艺传人的丢失,而这样的乡村发展只满足了物质条件的提升,反而会对乡村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思考 3.1加快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乡村景观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国内乡村景观规划学科的产生,许多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从事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然而,与国外相比,中国在乡村景观这一领域的系统性研究还是相对落后的。这就需要在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探索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乡村景观的规划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转型期间乡村景观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3.2加强景观价值观念的宣传和教育 乡村居民大多缺乏正确的景观观念,更不清楚乡村景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在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兴起之际,应加强对乡村居民的景观价值的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不仅仅是改善生活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与他们自身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通过乡村景观的规划建设,利用各地乡村景观资源优势,可以发展乡村旅游等多种经济形式,提高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乡村居民自觉地投入到乡村景观的规划建设中去。 3.3强调和突出乡村景观的地方特色 不同地域都有其特殊的自然景观和地方文化,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乡村景观。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乡土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没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1、美丽乡村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具现代生活质量及传统农村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他不仅仅是一种称号,而是通过建设而形成的一种乡村形态和生活方式。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美丽乡村规划应坚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与建设同步考虑,统筹兼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凸显村镇特色,构建美丽乡村产业布局的空间骨架,宜居的生态环境,良好的配套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做好美丽乡村规划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2、美丽乡村如何结合现代农业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当前镇、乡、村庄规划的产业支撑,是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挖掘地方特色产业,根据项目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合理确定产业类型和规模、空间布局,制定产业发展路径,引入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农业品种等,促进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整体提升一产水平,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延长产业链,适度发展加工业;针对乡村的资源条件,合理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业。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目的。 3、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统筹休闲旅游业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建设内容。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美丽乡村的规划,重点突出地域特色,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体验、科普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传承等为项目,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美丽乡村综合体。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摘要:城镇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新型农村建设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城市建设相比,乡村规划在经济、交通、技术以及意识等方面均比较落后,这样如果想将“美丽乡村”理念贯彻到位,就需要针对景观规划要点进行分析。结合乡村景观建设现状,编制完善的景观规划方案,在根本上提高设计效果。本文结合实例对美丽乡村建设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美丽乡村;景观规划;乡村建设 虽然现在对乡村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因其自身经济、管理以及意识等方面落后程度大,并不能完全将各项资源有效化,影响了乡村建设综合效果。基于“美丽乡村”理念,进行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基于乡村发展现状,确定建设理念,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采取措施进行优化,确定规划设计原则,对现存的不足进行改善,争取不断提高景观建设效果,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一、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求 所谓的“美丽乡村”不仅仅是景观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层面,可以说是乡村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景观层面。提高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效果,提高区域环境观赏性。提高当地土地资源应用率,分析地域优势,营造出能够突出乡村特色的景观环境,同时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对林间小道、田野滨水等要素进行设计时,除了要提高其美化效果,同时要降低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1]。另一方面,社会层面。从社会关系角度分析,“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需要对乡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增大产业发展规模,使得各类物质更为丰富,营造一个富足的生活环境。且要重视精神层面的建设,促进村民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关系,创建一种友好文明的风气,提高乡村发展的和谐效果。 二、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地域特色原则 乡村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社会聚居形式,且会因为地理特征以及人物民族间的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这样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时,需要遵循地域特色原则,通过合理的分析规划,从当地文化中吸取精华,建设出独特的乡村文化。这样不仅能够与其他乡村景观区分开,同时也更加能够获取当地居民

乡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研究

乡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21T16:38:06.3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刘甜[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乡土元素的基本概念,其次阐述了国内乡村景观研究进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乡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乡土元素的基本概念,其次阐述了国内乡村景观研究进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乡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乡土元素;乡村景观 1乡土元素的概述 一个地区的特色和地方文化代表着当地的元素,乡土元素源于农村,与地方特色有着直接的联系。乡土元素代表着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乡村风光,以及它的文化精髓,包括民俗、民族服饰、民族建筑等,这是当地人在几千年来适应自然环境所遗留下来的宝藏。为了避免城市建设风格的统一,突出当地民族特色和文化,加强地方元素的融合,对乡村景观规划有着重要意义。 2国内乡村景观研究进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相对较晚,乡村景观发展模式单一,乡村景观建设大多缺乏地域特色,规划设计大多被模仿和应用。此外,如今,在快速城市化的推动下,中国许多原有的民族传统村落逐渐抛弃了相关的民族文化,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农村。通过对过去26年(1992-2018)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景观的研究,仍然发现我国目前的乡村景观缺乏保护文化的原则,缺乏保护方法的理论研究。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乡村景观研究始于2007年乡村景观价值观、乡村景观保护原则和保护措施的出现。国内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乡村生活质量,保护乡村仅有的生态环境,改善退化的乡村环境,改善乡村景观的空间布局,但遗憾的是如何保护乡村景观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性。很少涉及特性。尽管如此,近年来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也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景观格局,如永嘉模式、安吉模式、江宁模式、高淳模式等。两种模式都对乡村景观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乡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策略 3.1乡土元素的应用理念 3.1.1保护 乡土元素是乡土景观营造的符号与素材,对乡村整体景观特色化营造具有重要的作用。乡土元素中的历史文化、民间习俗、手工艺、建筑文化、乡村植被、聚落文化等是一个地区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是生产要素、生活要素和生态要素的外在表现,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传承性。而在乡村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会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需求影响和改变乡土元素的内容和形式,从某些方面来说,乡土元素是地方居民智慧的结晶。因此在乡村景观中,我们应该保护乡土元素,从而传承和发展地域文脉,营造符合当地特色的乡土景观。 3.1.2再现 乡土元素的再现是指对乡村整体景观形态进行分析,在保护的基础上对乡土元素进行模仿,通过模仿乡土元素来再现乡土景观与营造乡土意境。在对乡土元素进行再现时,避免呆板和生硬的模仿,如果一味机械地模仿某种乡土场景,不但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还会造成乡土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再现乡土景观的前提,是要对乡土元素的特点和属性进行深入了解,分析乡土元素与乡村环境的本质联系,抓住要模仿对象的内涵。通过模仿乡土元素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灵感,而通过这种创造灵感才能再现出有特色的乡村景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村景观是乡村的一个展示面,可以向当地村民、外地游客展示本地的风土人情、乡村文化、植被状况等。所以再现乡土元素,能够凸显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可根据乡土人文性再现乡土元素,其中,乡土人文性是指要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而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又称为一个地区的历史人文背景,例如在龙门古村景观营造中,理解和提炼三国吴文化,发掘这个地区和三国文化相关的文化习俗,再现三国文化古村落。 3.1.3活化 乡土元素的激活是指在保护和复制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艺术手法和现代手法对乡土元素进行提炼和抽象,创造新的形式和景观符号,并将其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例如,如梅家坞茶文化村,通过提取首相的茶的故事,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形式,它不仅维护表单元素本身的美,但也反映了新时代的新风格当地景观,形成一种新的风格。周总理的诚信文化教育方针。随着大量新材料的出现,我们可以将传统的自然材料与现代的新材料相结合,如石与钢、木与玻璃、金属等的结合,目的是突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3.2乡土元素的应用场所分析 3.2.1乡土元素在村落格局的应用 乡土文化元素往往对村落环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如风水观念、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这些往往可以在村落选址、布局、周边景观、风水林、村口树等方面得到体现。因为传统风水观念的影响,许多村庄将遵循空间格局“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空间格局,并认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模式是最为理想的居住场所。例如,新叶村和龙门古村落,在风水理念的影响,整体模式的村庄后面山水,尤其是强调村水系统的作用在整个环境中,建立社区和自然环境是完全整合。这种传统文化元素在村落环境中的表达,可以合理地安排和协调各种自然元素和建筑群落,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村落景观。 3.2.2乡土元素在乡村庭院空间的应用 《玉篇》中:“庭者,堂前阶也”;“院者,周坦也”。庭院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庭院一般是指由主居住建筑(不包括主建筑内部的空间)和外围的其他物理元素围合而成的空间。常见的物理元素包括墙、栅栏和石墙。庭院空间不仅是家庭成员种植花卉和蔬菜的场所,也是保持家庭情感的重要场所。庭院景观是居住者生活态度和审美思维的体现。因此,庭院往往不仅是一种围护,而且是一个地方精神的空间形式。它是情感。例如,在北方的传统村落里,桉树经常种植在房子里。桉树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建筑木材。而中医,更是生命力的象征。在南方地区,桂花或枸杞通常是在家里种植的。桂花代表吉祥、考试及第(折桂)的寓意,枇杷则是被人们称为“备四时之气”的佳果。在乡村景观设计中,不同的建筑布局和组合会形成不同性质的庭院。庭院的内容丰富多样。以乡土草花、乡土景观墙、乡土装饰器物等具有乡土文化内涵的景观件,凸显乡村庭院的乡土情怀与生态,形成充满乡土生活的活动场所。 3.3乡土自然元素的应用手法

美丽乡村入口景观设计手法

美丽乡村入口景观设计手法 摘要:基于国家的战略性发展需要,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热烈的开展起来。而美丽乡村的重中之重便是乡村的入口,入口是一个乡村的“门脸”,是一个乡村的启始,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论文期望能够通过分析研究乡村中的入口标识、景观构筑物、植物配置等入口景观构成元素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旨在提升乡村的形象与竞争力。使之能够更加健康、稳步、持续的发展,创造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入口景观。 关键词:美丽乡村;入口景观;设计美学 一、我国美丽乡村的发展概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十分迅速,城市发展也非常迅猛。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乡村建设的问题被逐渐重视起来,“美丽乡村”也应运而生。许多地区开始大力推行乡村建设,提高乡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发展乡村的特色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各样的美丽乡村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二、美丽乡村入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1.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研究核心是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国外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早,德国区域地理学家于年首次釆用了“景观生态学”一词,并且根据欧洲区域地理学和植被研究的传统将景观生态学做了定义。我国在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通过对国外理论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近年来的发展还是比较引人注目的。现代景观生态学指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有三种:斑块、廊道、基质。斑块、廊道和基质模型成为了

景观生态学的一种理论表达,也是用景观生态学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非线性景观元素,与周围的基质有着不同的物质组成。斑块的内容很丰富,表现在大小、数目、形状和位置等多方面。廊道是联通各个斑块的通道,也是联系相对孤立的景观元素之间的线性或者带状结构,廊道其重要结构特征包括:宽度、组成内容、内容环境、形状、连续性以及与周围斑块或者基质的作用关系。基质是指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也最大的背景结构。由于人的活动范围的扩大、活动内容的增加、活动频率的提高,自然斑块日益减少,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和显著。那么如何在设计中既能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又能减少对资源的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才是我们应当思考的。2.景观美学理论景观美学理论从属于环境美学,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它的出发点是审美。通俗的讲,其主要的关注点是景观到底美不美,景观美学以审美特征、审美构成以及审美的心理活动等为研究对象,通过统一、对称、均衡、对比、调和等来判断景观的美学性。景观美学不仅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人工景观也是景观美学的研究范围。如,各种大自然的景观、人文景观中的雕塑景观、传统建筑等以及人工景观中的各种景观构筑物都可以被研究。 三、美丽乡村入口景观的提升策略 1.突出入口标识在我国现在大力推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许多乡村正在贯彻落实党的纲领,但是,很多的投资商只关心建成的项目的经济回报,对于美丽乡村的定位也不是很明确,导致在入口景观的打造上并不明确,和乡村的文化、历史等背景契合度低,大部分的美丽乡村的入口区域景观十分雷同,游客很难在参观时有十分深刻的印象,也不太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当地的文化。在设计时应当能够先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能够将当地特色融入到入口标识之中。 2.丰富功能性在调研了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几个建成的美丽乡村之后,我们发现,许多美丽乡村的入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e6229734.html,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作者:王欣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2017年第03期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景观加强了建设,在这种背景下要求乡村应转变理念,完善乡村建设模式体系,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应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引起重视,合理的对其进行设计,具备新时代所应有的思路,积极对乡村进行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1、美丽乡村的内涵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还有不应忽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产生的影响,结合景观优化的原则,将自然、人文以及环境等有效的协调起来,来选取最佳的景观设计方案,保持景观自身的独特性。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在合理利用景观的基础上使用乡村资源,全面的分析乡村景观的实用性以及效益型等,合理的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履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理念,实现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2.1乡村聚落性景观 乡村聚落性景观应从乡居建筑景观以及乡村生活环境方面来分析,比如以乡居建筑景观来说,乡居建筑景观记录了当地乡村传统的历史文化风速,呈现出了当地乡村的地域文化特色,比如安徽宏村,徽派民居很能够完好的传承保留下来,为人们呈现了百年徽派民居的独特的景观,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显而易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以乡村生活环境方面来说,乡村生活环境景观体现在了庭院上面,比如乡村的公路、街道、基本设施、公园以及广场等等,这些方面与乡村人们密切相关,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提升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强调乡村聚落性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可破坏乡村本来的面貌,对用地也应加强管理。 2.2乡村生态性景观 乡村生态性景观包括了多个方面,比如丰富的森林资源、湖泊河流以及保护区等等,对于这些方面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加强保护,在规划方面不应作为重点设计对象。乡村植被包括乡

乡村景观规划

《文献综述方法》课程论文 乡村景观规划 授课老师:王艳梅 院系:林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学生:翟耀 学号:08202017 完成时间:2009年04月

乡村景观规划 翟耀 (农业大学,450002) 摘要:总结近年来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分析乡村景观的类型,归纳乡村景观规划的特点,并重点研究了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前景和重点,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乡村景观规划的趋势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类型;特点;发展趋势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Zhai Yao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Henan 450002) Abstract: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both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ly years. Analyze the types of rural landscape, i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emphasis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in our country, point out its shortcomings, and makes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future trend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Key words:rural landscape;rural landscape planning;type;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tendency 1 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 1.1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 国外开展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和农业或乡村景观规划较早的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如捷克、德国、荷兰等。一般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始于50~60年代,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世界的农业与乡村景观规划起了推动作用。如著名的捷克斯洛伐克景观生态规划与优化研究方法LANDEP系统,德国Haber等人建立的以GIS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为

浅谈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我国乡村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乡村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也突显出来,如土地布局不合理、乡村布局混乱、乡土风貌破坏严重等,这对农业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因此需要充分的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来对乡村景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加快推动农村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入手,分析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并进一步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 标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内容;方法 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起步较晚,关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体系还不完善,这就导致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生态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面积较大,因此需要重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以现代农业资源为基础,依托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将乡村景观、经济生产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并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从而打造出美麗的乡村,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1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1 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打造美丽的乡村,不能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具体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并将其与人类及自然环境有效结合,从而打造出一个具有人文景观风貌的乡村,为农民提供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1.2 尊重地域文化特色 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保留乡村的原始风貌。乡村的民风民俗作为什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的保留这些历史宝藏,尊重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增加乡村的文化内涵。 1.3 可持续性发展 在当前乡村发展过程中,人们受制于社会条件限制,往往对自然环境资源利用较多,这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有效的保护好乡村自然资源,避免出现滥砍滥伐的现象,充分的实现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 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2.1 村落景观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闫艳平, 吴斌, 张宇清, 冶民生 作者单位:闫艳平(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 吴斌,张宇清,冶民生(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刊名: 防护林科技 英文刊名: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3)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45条) 1.Turner T Landscape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Design 1998 2.傅伯杰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研究的主要方面 1985(01) 3.Forman R T T.Godron M Landscape Ecology 1986 4.Countryside Agency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Topic Paper 1:Recent practice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2002 5.陈明杰乡村地区土地开发与环境生态保护研究-以德国为例 1994(02) 6.Smardon R C.李丽雪视觉景观评估与分析(Foundations of Visual Project Analysis) 1996 7.金其铭.董昕.张小林乡村地理学 1990 8.刘黎明.李振鹏.张虹波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期刊论文]-生态环境 2004(03) 9.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期刊论文]-中国园林 2003 10.H.Palang European Rural Landscapes:Persistence and Change in a Globalising Environment 2004 11.柳钟椿韩国的新村运动[期刊论文]-当代韩国 2006(01) 12.郝延群日本"美丽的乡村景观竞赛"及"舒适农村建设活动"介绍与思考 1996(08) 13.Lisec A.Pintar M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ecosystems by land consolidation in the rural landscape 2005(01) 14.Overbeek G.Terluin I Rural areas under urban pressure:case studies of rural-urban relationships across Europe 2006 15.王鑫乡村发展与乡村景观特质调查 2002(08) 16.Campbell D.Hutchinson W G.Scarpa R Using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s to value rural landscape improvements:implications of lexicographic decision-making rules on individual benefit estimates 2006 17.蔡秋虎.荘素珠借鉴德国经验谈台湾休闲农业发展 2000(12) 18.范少言.陈宗兴试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 1995(02) 19.汤国安.赵牡丹基于GIS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 2000(05) 20.蔡为民.唐华俊.陈佑启近20年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期刊论文]-资源科学 2004(05) 21.于淼.李建东基于RS和GIS的桓仁县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分析[期刊论文]-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5(05) 22.刘滨谊.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期刊论文]-中国园林 2002(05) 23.丁维.李正方.王长永江苏省海门县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1994(02) 24.肖笃宁.钟林生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 1998(02) 25.卢兵友典型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效益分析[期刊论文]-自然资源学报 2001(01)

什么是美丽乡村分析

什么是美丽乡村 文章来自中研智业集团 作者:樊森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建立在对环境和资源的超强开发利用和过度消耗基础上的,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活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挑战,“三农”问题更为紧迫。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成为当前农村建设的重点,对于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意义重大。从美丽中国到美丽乡村,从十六届五中全会,到中央一号文件,再到农业部出台《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及《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美丽乡村的大轮廓已清晰可见,但究竟什么样的乡村才称得上美丽乡村并没有系统完整的说法。 美丽乡村是什么?美丽乡村就是美丽中国的农村版,是新农村的升级应用版。美丽乡村建设涵盖了以往的新农村、休闲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内容。结合笔者多年的村庄规划经验,美丽乡村应具备以下七大要素。 一、舒适的人居环境 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同时随着国家惠农哺农政策不断实施,使得农村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差距仍然巨大,农村的人居条件和环境难以吸引和留住人们的生息,造成了当下诸多空心村的产生。乡村的基本

属性是人的居住聚集,因此发挥好基本职能,提高基本职能的吸引力,并使其与城镇、城市在整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某些方面具有特色差异竞争力,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 1、生态环境优美 当前全国性基本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挑战,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工业生产等活动对农村生态环境也带来一定威胁,保护并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持天蓝、水绿、气清的自然环境,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是美丽乡村的基本所在,也是美丽乡村的吸引力所在。 2、基础设施完善 总体而言,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亟需治理,尤以农村改厕、路面硬化、排污、垃圾处理等任务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的保洁机制,应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部分。 3、公共服务均等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乡村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标志。十八大报告指出,让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要整治环境,还要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的科、教、文、卫、体、社会保障服务,能够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适度的人口聚集 城市之所以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是因为城市为他们提供了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进展及其指标体系初探-生态学杂志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进展及其指标体系初探 * 谢花林 刘黎明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北京100094) 摘 要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乡村发展环境,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乡村景观评价作为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其根本任务是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乡村景观所发挥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行合理评价,揭示现有乡村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将来发展的方向,为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概述了国内外乡村景观评价的研究现状。从乡村景观所具有的3种功能出发,初步构建了目标层、项目层、因素层和指标层4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社会效应、生态质量和美感效果三方面。关键词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进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Q1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3)06-0097-05Research advance a nd index system of r ur al la ndsca pe evaluation.XIE Hualin,LIU Liming (De 2par tment of Land Res our ces Management,China Agr icultur al Univer sity,Beijing 100094,Chi 2na ).Chinese Jour nal o f Eco lo gy ,2003,22(6):97~101. Along with China joining in WTO,the environment of rur al ar ea would be more open and country 2side would face changes that never happened before.Rural landscape evaluation as one of the basic tasks in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ing,to establish an index system that incorperat e econom 2ical value,social value,ecological value and aest hetical value of rural landscape becomes fundamental.In this paper,resear ch advances on rural landscape evaluation in China and abroad were summarized.Based on thr ee hierarchical functions of rural landscape,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ural landscape was designed.The index system included social effects,ecological quality and aesthet ical effects.Key wor ds index system,research advance,evaluation,rural landscap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局与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 (KOSEF)博士后交流项目;(1997~1998年度)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2CB111507)。**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2-09-05 改回日期:2002-11-01 1 引 言 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它既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又受人类经营活动和经营策略的影响。镶嵌体的大小、形状和配置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兼具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乡村景观生态系统是由村落、林草、农田、水体和道路等组成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广阔的乡村既有大量的人工建筑物景观,又有农田、果园和自然风光。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形态、供需关系、物质能量交换水平、生活标准和社会心理等众多因素均表现出十分迅速和不稳定的特征,是典型的生态敏感地区。近十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正步入加速城市化的时期,在城市化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迅速、重大变化的同时,乡村景观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乡村发展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管理,导致大量优质耕地被侵占,已被农转非的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乡村居民点布局分散、无序、环境污染、水 土资源破坏严重,直接影响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损于乡村的景观风貌和区域生态质量。与此同时,农业景观中生物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和自然景观高度破碎化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变化使得乡村景观的美学和生态效益遭受严重损害。合理规划乡村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维护乡村生态安全,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挖掘乡村景观的旅游价值,完善乡村景观和风貌塑造,使其形成完整、高效和多功能的新时期乡村地域,是21世纪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就是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来为人们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为社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乡村生态系统 132 。乡村景观评价作为乡村景观 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工作在于建立一套的对乡村景观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 nal of Ecology 2003,22(6):97~101

关于美丽乡村整体提升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美丽乡村整体提升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落实市委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第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十大工程”目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推动我市农村面貌整体提升,塑造农村环境新形象,建设美丽乡村。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提升范围 全市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各村屯、农户庭院、文明走廊。 二、任务目标 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揽,按照环境整治整体推进,文明走廊沿线率先突破的路径,实施环境整治,文明走廊创建,村屯美化,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等四大工程,切实推动全市农村面貌显著提升。 (一)实施环境整治工程。一是村屯环境整治。继续在全市村屯开展以“清垃圾、清柴草、清粪堆、清院落、清沟渠、清死角”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对农村人居环境实行常态化管理。二是政府所在地环境整治。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开展以提升镇区内道路、提升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提升临街房屋人文风貌、提升镇区绿化水平、提升镇区美化水平、提升镇区卫生综合治理能力“六提升”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作。

(二)实施文明走廊创建工程。对全市县、乡公路及主要连村路沿线进行绿化、美化、靓化,打造精品线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环境整体面貌。公路沿线绿化美化750公里。其中,42条文明走廊420公里,连接省级示范村、重点村沿线道路330公里。一是沿线绿化树木进行补植。二是沿线全部栽种花卉。三是沿线围墙栅栏进行修整。 (三)实施村屯美化工程。在村屯内外及空闲地栽植树木、栽种花卉,因地制宜实施生态绿化、景观绿化,打造树木成荫、花草相间的美丽乡村靓丽风景。全市村屯要按照“乔灌搭配、高低错落、针阔混交、见缝插绿、露土栽花”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种植本地树种和多年生花卉,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村部所在地屯要全部种植美化花卉,对绿化树木进行补植。 (四)实施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工程。在全市村屯按照清洁卫生庭院美、窗明几净室内美、植树栽花景色美、身心健康生活美、文明和谐村庄美等“五美”要求打造1000户美丽庭院;按照庭院净、居家净、厕所净、畜舍净、仪表净“五净”要求打造5000户干净人家。 (五)实施“三点三线”打造工程。通过“建点连线、以线促点、穿线扩面”,打造一批产业定位明确、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

浅谈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浅谈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发表时间:2019-04-28T10:23:23.1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作者:李青香[导读]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理念,即打造山清水秀、适合人们居住、集约高效的生态空间。 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655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理念,即打造山清水秀、适合人们居住、集约高效的生态空间。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我国乡村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围绕当前乡村景观现状问题,提出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规划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美丽乡村;景观;原则 1 当前乡村景观问题 1.1景观破碎度高,文化特色缺失。现如今,在城市的影响日益加大的背景下,乡村往往片面追求城市化,伴随着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大量的人工景观杂乱分布,原有农村风貌受到损害,从而导致村域内自然景观破碎分布以及文化特色的缺失。 1.2景观布局无序,建设模式单一。随着乡村的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对于新引进的人工景观,缺少规划指导或者规划不切合实际,从而造成了乡村景观布局的杂乱无序。因此,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时更应该考虑景观的合理分布。 1.3景观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往往更看重于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对于乡村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常采取掠夺式的开发,挖湖填河、毁林开荒、不加任何处理的污水排放等,从而导致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2.1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空气、阳光、食物等生存必需的物质,只有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人类的生命才会得到延续。因此,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应遵守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原则。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借助科学技术把人类社会和自然进行有机融合,打造一个生态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适合人们居住、环境优美的理想乡村环境。 2.2 尊重地方特色,打造特色化乡村景观 地方特色包括地方地貌环境、民族风情、当地传统及历史遗留文化等,其对于乡村发展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优势资源。因此,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应充分结合地方特色,不仅要尊重与保护当地文化特色,而且要充分展现地方特色。 2.3 实现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乡村环境随着时间的迁移不断发生改变,由于乡村受到经济、技术、文化及意识等方面的限制,偏重资源被粗放式开发利用,如森林被伐、围湖造田、坡地开荒,这些都给乡村环境及资源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同样的,一些生物和景观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破坏,这些并不利于乡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一定要遵守推进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尊重、善待乡村环境和资源,合理规划设计乡村景观。 2.4保存维护生物和景观生态多样性原则 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是为了让村民与当地的生物有更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同时村民能够更富有。但是建设的最基本原则就是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达到物种与生态平衡。景观生态网络是生物重要的栖息地,景观生态网络的结构与动态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美丽乡村”应具有多样性的景观,包括植物、河流、石头等自然景观,农田、林园、菜园等半自然景观以及居民区、商业等人工景观。景观多样性决定了景观的丰富度,景观多样性有助于保证乡村景观的稳定性。 2.5整体规划设计与协调发展原则 “美丽乡村”是对乡村全面的建设和各要素的统筹规划。根据城乡总体规划,统筹协调,重点区域率先突破,充分考虑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制定近期目标、中期目标与远期目标。通过对乡村中生产、生活、生态、地形等各组成要素的统筹规划与科学布局,宏观掌控村庄的整体发展方向、空间规划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引导。 2.6以人为本的理念 对于“美丽乡村”景观,不仅要作为文化的有形载体,对乡村文化景观化;还要通过对村民的文化素质教育,对文化的无形载体建设。有条件的乡村还可以发展农业旅游观光,提高村民收入。村民是“美丽乡村”的最终受益人,也具有最强大的行动力。“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让村民参与其中,亦农亦商,带动乡村经济、文化、景观的发展。与城市规划不同,城市规划是在已有建筑基础么上规划改造,而乡村规划首先要对村民进行调查,了解村民在生活、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乡村规划的目标,然后有针对性地比较普遍的问题为重点进行乡村规划。这充分体现了乡村规划中与人的互动,也是对当地村民的尊重。 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3.1 尊重乡村传统肌理,构建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 按照历史地理学理论,每个乡村的发展都历经了上千年的历史迁移及环境演化,在历经时间长河的洗礼后,每个乡村都形成了其特有的生命肌理。为了构建一个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乡村居住区应保持良好的围合感,紧密的居住环境有利于增强村民间的情感交流。另外,在规划设计劳动场地、休息娱乐场地时,要确保其连接路线顺畅,方便居民生活、生产及休憩娱乐。在规划设计乡村原有形态时,应努力挖掘能够保护原始乡村形态的景观素材、元素及空间肌理,从而增强乡村的温馨感、和谐感。 3.2 打造乡村地方特色魅力 乡村的地方特色包含历史遗留文化、民俗传统、民间艺术等,这些对于村民而言都是难得的精神财富。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努力突出地方特色,充分结合并运用地方特色,如运用乡村特有植被、建筑、石材或者独特的风俗小品,打造具备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有利于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增长。 3.3 建设尺度宜人的乡村格局 乡村的庭院、街道就好像大地特有的纹理,在对其进行串接编制后,形成了独特的乡村空间格局。要打造尺度宜人的乡村格局,在进行公共设施规划设计时,规划半径及村民步行活动半径时要做到科学合理。例如,对于步行的村民而言,公共设施服务半径为900 m左右,满足村民15 min 内可以到达;村民人际交往半径不能超过600 m,即人们10 min 内可以到达。总之,规划设计建设用地要做到通达性好、尺度合理,这样才能打造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