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补中益气汤方解

补中益气汤方解

补中益气汤方解
补中益气汤方解

第二节补中益气汤方解

一、补中益气汤的组成、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项

(一)药物组成、用量及用法

黄芪一钱,甘草五分,人参(去芦)三分,当归身(酒焙干或晒干)二分,橘皮、升麻、柴胡各二分或三分,白术三分。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二)使用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及实证发热者禁用本方。下元虚惫者,亦不可服用本方。正如陆丽京所说:“此为清阳下陷者言之,非为下虚而清阳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两尺虚微者,或是癸水消竭,或是命门火衰,若再一升提,则如大木将摇而拔其本也。”(《古今名医方论2卷一》)

二、补中益气汤的功能与主治

(一)功能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二)主治

1.脾不升清证头晕目眩,视物昏谵,耳鸣,耳聋,少气懒言,语声低微,体倦肢软,面色咣白,纳差便溏,脉洪而虚,舌质淡胖,苔薄白。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出,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而胖,脉大无力。

3.中气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脉虚软。

三,补中益气汤方名释义

李杲认为,脾胃是人体元气之本,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在脾胃的气机升降方面,又特别强调脾胃的生长和升发。他说:“《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芥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天”(《脾胃论2卷上》)。因此,脾胃虚衰,元气不足,清阳下陷即为病。本方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故名为“补中益气汤”。

四、补中益气汤的配伍意义与治则分析

(一)病机与治则分析

本方是为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不升之证而没。根据《素问2至真要大论广劳者温之”、“下者举之”的治疗原则,以益气升阳、调补脾胃而立法。李呆说:“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内外伤辨惑论2卷中》)

(二)方剂配伍意义

本方补中升阳之品首推黄芪。《本草正义》说:“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张锡纯也说:“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医学衷中参西录2医方》)中气既虚,清阳不升,肺气失于滋养,而形体日渐虚馁,黄芪“人肺补气,人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本草求真2卷五》)。故本方重用黄芪作为君药,取其既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又能补肺实卫,固表止汗。李呆说:“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盛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气受邪,须用黄芪最多。……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伤元气”(《内伤外辨惑论2卷中》)。说明重用黄芪以补益脾肺为东垣立方本意。

方中人参“补五脏,安精神”(《神农本草经2卷上》),为补气要药,因较之黄芪更侧重于补益脾胃,故《得配本草》说:“肌表之气,补宜黄芪;五内之气,补宜人参。”甘草,“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泄,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药品化义2卷五》)。由于中气渐充,清阳得升,则内热可除。故《脾胃论》所

谓黄芪、人参、甘草三药为“除湿热、烦热之圣药”,即气虚发热,以甘温补气,治本而退热。白术专补脾胃,《本草经疏》云:“其气芳烈,其味甘浓,其气纯阳,为除风痹之上药,安脾胃之神品。”然李氏于原书后却谓白术“除胃之热,利腰间血”。前者乃述白术有补中益气,俾气充阳升而热退,后者却颇有些令人费解。考白术可“利腰间血者,血届阴,湿为阴邪,下流客之,使腰脐血滞而不得通利,湿去则诸证愈矣”。明示本药并非行血滞之品,实为健脾燥湿而收功。上述人参、白术、甘草三味,甘温补中之品,与黄芪阳辅相成,则补气健脾之功益著,均为本方臣药。

气虚日久,必损及血,故本方又配伍甘辛而温的当归补养阴血。张介宾说:“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体虚损之病,无所不宜”(《景岳全书2卷四十八》)。所以,本方用之既有补而不滞之长,又不悖立法甘温之旨,加之得参、芪、术、草益气生血之助,补血之力益彰。清阳当升不升,则浊阴当降不降,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气机不畅,故配伍陈皮调理气机,以助升降之复,使清浊之气各行其道,并可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以上二味共为佐药。再人轻清升散之柴胡、升麻,以协诸药共助清阳之上升。正如《内外伤辨惑论》所说:“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二味若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气上升也。”《本草纲目》亦说:“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乃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因二味并无补益之功,故“在脾虚之病用之者,乃借其升发之气,振动清阳,提其下陷,以助脾土之转输,所以,必与补脾之参、芪、术并用”(《本草正义2卷二》),且用量不宜过重,如《药品化义》说:柴胡“若多用二三钱,能祛散肌表……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升麻“善提清气,少用佐参、芪升补中气。”故此二药佐而兼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上述诸药合用,可使脾胃健运,元气内充,气虚得补,气陷得举,清阳得升,则诸症可除。赵献可曾说:“凡脾胃喜甘而恶苦,喜补而恶攻,喜温而恶寒,喜通而恶滞,喜升而恶降,喜燥而恶湿”(《医贯2卷六》)。本方甘、补、温、通、升、燥俱备,故在补益脾胃方中颇具特色。

五、补中益气汤配伍特点与加减之法

(一)配伍特点

1.补气药与升提药配伍,以补气为主,以升提为辅,补中寓升。

2.补益药中配伍少量行气药物,既可调气机之升降,又可补而不滞。

(二)加减之法

1.伴腹痛如腹中痛者,加白芍五分,炙甘草三分。

如恶寒冷痛者,加去皮肉桂一分或三分,肉桂是也。

如恶热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药二味中,更加生黄芩三分或二分。

如夏月腹痛而不恶热者亦然,治时热也。

如天凉时,恶热而痛,于已加白芍、甘草、黄芩中,更少肉桂。

如天寒时腹痛,去白芍一味酸而寒故也,加益智三分或二分,或加半夏五分,生姜三片。

如脐下痛者,加熟地黄五分,去痛立止。

如不已者,乃大寒也,更加肉桂(去皮)二分或三分。

如胸中气壅滞,加青皮二分,如气促少气者去之。

如胁下痛或胁下急缩,俱加柴胡三分,甚则五分。

如患者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一分或三分;如不能食、心下痞,勿加黄连。

2.伴头痛如头痛,加蔓荆子二分或三分。

如痛甚者,加川芎二分。

如顶痛、脑痛,加藁本三分或五分。

如苦痛者,加细辛二分。

诸头痛者,并用此4味足矣。

如头上有热,则此不能治,别以清空膏主之。

3.伴身痛如身有疼痛者,湿;若身重者,亦湿;加去桂五苓散一钱。

如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藁本根,以上各五分,升麻、苍术,以上各一钱。勿用五苓,所以然者,为药已能胜湿,故别作一服与之。如病去,勿再服,以诸风药损人元气而益其病故也。

4.伴便秘如大便秘涩,加当归梢一钱,闭涩不行者,前成正药,先用一口,调玄明粉五分或一钱,得行则止。此病不宜下,下之恐变凶证也。

5.伴咳嗽如久病咳嗽者,去人参;初病者,勿去之。冬月或春寒,或秋凉时,各宜加去根节麻黄五分。

如春令大温,只加佛耳草三分,款冬花一分。

如夏月病嗽,加五味子三十二枚,麦冬(去心)二分或三分。

如舌上白滑苔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

如夏月不嗽,亦加人参三分或二分,并加五味子、麦冬各等份,救肺受火邪也。

第三节补中益气汤各组成

中药的功能与主治

一、黄芪

味甘,性微温。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水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

《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名医别录》:“主妇人子脏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四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

《日华子本草》:“黄芪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癖,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芪,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芪;赤水芪,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芪治烦,排脓力微于黄芪,遇缺即倍用之。”

《医学启源》:“治虚劳自寒(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

《本草备要》:“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二、甘草

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一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本经》:“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名医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

利血气,解百药毒。”

《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

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珍珠囊》:“补血,养胃。”

《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

背同功。”

《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痈,降火止痛。”

《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三,人参

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经。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萎,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衰,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名医别录》:“疗肠胃中冷”乙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秽,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痈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调中治气,消食开胃。”

《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

《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

《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泻,生津液。”

《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

《本草蒙筌》:“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气。”

《本草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闽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渚病。”

四、升麻

性凉,味苦辛微苦。入肺、脾、胃经。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本经》:“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一作瘴气邪气)。”

《名医别录》:“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矗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

《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游风肿毒,口气疳矗。”

《汤液本草》:“《主治秘要》.主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

《滇南本草》:“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乳蛾,痄腮。”

《本草纲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五、柴胡

味苦,性平。入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主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

《名医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赢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

《备急千金要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

《四声本草》:“主痰满、胸胁中痞。”

《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

《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

六、橘皮

性温,味辛苦。入脾、肺经。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

《本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

《名医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淋,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

《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

《奉草拾遗》:“去气,调中。”

《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癥瘕痃癖。”

《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

《本草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阂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

《随息居饮食谱》:“解鱼、蟹毒。治噫噎,胀闷,疳疟,泻痢,便秘,脚气。”

七、当归身

味甘,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本经》:“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潜入皮肤,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

《名医别录》:“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

《药性论》:“止呕逆、虚劳寒热,破宿血,主女子崩中,下肠胃冷,补诸不足,止痢腹痛。单煮饮汁,治温疟,主妇人沥血腰痛,疗

齿疼痛不可忍。患人虚冷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瘕。”

《珍珠囊》:“头破血,身行血,尾止血。(《汤液本草》引作‘头止血.身和血,梢破血’)”。

李呆:“当归梢,主癥瘕,破恶血,并产后恶血上冲,去诸疮疡肿结,治金疮恶血,温中润燥止痛。”

《本草纲目》:“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

《本草再新》:“治浑身肿胀,血脉不和,阴分不足,安生胎,堕死胎。”

八,白术

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于,除热消食。”

《名医别录》:“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药性论》:“主大风顽痹,多年气利,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酐,治水肿胀满,止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唐本草》:“利小便。”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疾,五劳七伤,冷气腹胀,补腰膝,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反胃呕逆,及筋骨弱软,痃癖气块,妇人冷癥瘕,温疾,山岚瘴气,除烦长肌。”

《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和胃,生津液,主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止渴,安胎。”

《本草衍义补遗》:“有汗则止,无汗则发。能消虚痰。”

李杲:“去诸经中湿而理脾胃。”

王好古:“理中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身体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

第四节中气、阴火的概念与补中益气汤立方宗旨

欲求补中益气汤的立方宗旨,首先要明确中气、胃气、阴火的慨念。

1.中气中,是指中焦而言,盖脾、胃同居中焦,故中气乃中焦脾胃之气的概括。

2.胃气《黄帝内经》谓:“人以胃气为本。”东垣认为“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荣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内外伤辨惑论》)可以理解,清气即指水谷精微之气;卫气、荣气均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前者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后者出于中焦,行于脉中,其性精专。春升之气亦即水谷之清气,以具有升发之能而言之。因诸气皆源于中焦脾胃,水谷所化生,故东垣以“胃气”统而称之。

3.阴火对“阴火”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李呆《内外伤辨惑论》指出:“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自从李呆提出阴火问题以后,由于其本人阴火概念的范围较广,论述有些含混不清,因此引起了后世医家的激烈争论,迄今为止,尚无统一的意见。当代学者对阴火的解释主要有以下13种观点:

(1)阴火即相火。

(2)阴火即离位妄动的相火。

(3)阴火即心火。

(4)阴火是心火和相火的合称。

(5)阴火是起于阴经的邪火。

(6)阴火即肾中之水火。

(7)阴火是实火、壮火。

(8)阴火是下焦包络之火。

(9)阴火是气虚有火。

(10)阴火是阴盛格阳的假火。

(11)阴火是虚之感冒。

(12)阴火是内外邪正相搏而产生的一种病理现象。

(13)阴火是不同于阳热之火的火。

补中益气汤的立方宗旨,其基本治则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但其治疗特色在于针对气虚发热而设。正如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2辨证与中热颇相似》中指出的:“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之剂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而究其立法思想,则如秦伯未先生所说:“补脾胃为基础,升阳气为关键,降阴火为权宜。”

第五节补中益气汤与甘温除热法

甘温除热法为气虚发热之证而设,乃宋金李东垣所创;数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应该说,祖国医学对“气虚发热”的认识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如《素问2调经论》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继《黄帝内经》之后,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方》中,首倡小建中汤,治疗虚劳阳虚发热,对甘温除热颇有突破。直至宋金时期的李东垣才对其大加发扬。此后,历代医家,对气虚发热与甘温除热又有所阐发。

一、气虚发热的机制

关于气虚发热产生的机制。历来见解不同,说法不一。有人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脾胃虚弱,气血虚损而发热;二是阳气下陷阴小而发热;三是素体阳虚,感受外邪而发热;四是劳役伤气,气不内敛而发热;五足中阳外越而发热。

综观气虚发热(即阴火)的形成机制,当代学者主要持两种说法:一为气虚直接发热说;二为气虚间接发热说。

可以认为,内伤发热与体虚元气不足有关。包括气虚发热、阳虚发热在内,大概属某些慢性感染发热及功能性低热。内伤气虚发热,其机制在于脾胃内伤,中气不足,清阳下陷,阴火失戢,浊阴上逆及正虚感邪。也有学者认为,包括体质虚弱或慢性病证及功能性低热,或虚人感冒等在内。

二、甘温除热的机制

所谓甘温除热,是指用甘温之剂,治疗身体发热的法则。其说始于李东垣。李氏所创制的“补中益气汤”就是甘温除热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因为气虚发热是内伤不足之病证,其机制是“劳则气耗”,脾胃虚弱,清气下陷,阴火失戢而上冲,元气益耗所致。故可遵循《黄帝内经》所指出的“虚则补之”、“劳者温之”、“陷者举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之旨。李呆明言“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治宜大补脾胃之气以降阴火。不难看出,甘温除热是李氏从甘温益气法治疗大量内伤热证的临床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明代赵养葵在《古今名医方论》曰:“凡脾胃喜甘而恶苦,喜补而恶攻,喜温而恶寒,喜通而恶滞,喜燥而恶湿。”可见,甘温之剂为脾胃所喜,苦寒之剂为脾胃所恶。所喜者皆可补其正气,所恶者皆可伤其元气。故可用甘温之剂补虚而扶正,中气立则脾胃得健。清阳得升,阴火戢降,其热自平矣。

甘温除热的主要药物有:黄芪、人参、党参、山药、白术、黄精、

桂枝、大枣、甘草,等等。其性多温,其味或甘或辛。气为阳,气虚

者多伴m虚。故前人从实践中认识到,“阳之动始于温”,“甘与辛

合而生阳”。甘温益气扶阳,即本乎此。熟练掌握气虚发热与甘温

除热的机制,对于医者准确辨证、恰当用药,颇有益处。

第六节当代学者对补中益气汤除大热的认识

一、崔文成

崔文成先生对补中益气除大热认识的观点如下:

1.甘温除热法的适应证是外感热病中的气虚毒强发热证从历史背景看,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经历了3次外感病大流行后,在《内外伤辨惑论》中首次提出来的。《内外伤辨惑论2辨阴证阳证》篇中叙述了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大梁外感病大流行的情况:一是发病率高,“都人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此百万人”几乎占居民的全部。二是季节分布在春末至秋初,“三月下旬……解围之后……几三月”。三是地域局限在大梁。四是发病原因:内因是正

气不足,抗病能力下降,“胃气亏乏久矣”;外因是感受了“毒”(病原微生物、邪,“一旦饱食太过,感而伤人”。五是临床表现中,部分患者出现了“结胸发黄”。根据以上5个特点推

断,当属外感热病范畴,符合经接触废水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特点,可能包括传染性肝炎或钩端螺旋体病。篇中还追忆了金宣宗贞枯元年(1213年)、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年)东平、太原、风翔等地疾病流行的情况。

从内外伤的鉴别点看,《内外伤辨惑论》对内伤和外伤从阴证阳证、脉象、寒热、手心手背。热、口鼻、气少气盛、头痛、筋骨四肢、恶食不恶食、渴与不渴、表实表虚、劳役发热与阳明中热等12个方面进行鉴别。归纳其内伤的表现为:发热恶风寒,寒热间作,得衣被或阴阳调和,汗出而解。手足心热。口失谷味,多唾,鼻中清涕,口鼻中皆短气、少气、上喘、懒言、气怯、声低。头痛时作时止。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恶食。轻者不渴,重者口渴。壮热恶热,渴而饮。身痛气短,喘。是虚邪犯表,劳役发热,正气不足之证。其外伤的表现为:发热恶寒,寒热并作,恶寒不因衣被而解,必待表邪去或转里而恶寒乃罢。手背热。鼻气不利,声重有力,口中和。言高声壮而有力。常有头痛。筋骨疼痛,不能动摇,着床枕非扶不起。虽不能食,亦不恶食,口中和,知五味,亦知五谷味。表证不渴.里证口渴。壮热谵语,语声有力。是外中贼邪,阳明中热。邪气有余之证。由此可见,李东垣所列的内伤证候中,既有发热恶寒及壮热恶热,渴饮气喘等毒强火热亢盛症状,又有气怯声低,少气懒言,怠情嗜卧,恶食,口失谷味等正虚脾胃气虚症状,属外感热病中的气虚毒强证;而其外伤证候则属毒强正不衰之证。所谓“内外伤”之“内”与“外”,应是指感受“毒”邪的部位而言。内指脾胃,部位在里,躯壳之内。故称因脾胃气虚而感受毒邪发生的传染病为内伤,相当于现代的消化道传染病;外指肺系,合于皮毛体表,部位在外,故称因肺系感受毒邪而发生的为外伤,相当于现代的呼吸道传染病。

从补中益气汤的适应证看,补中益气汤是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内外伤辨惑论2饮食劳倦论》中记载其适应证为:“脾胃之证,始得之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以手扪之而肌热者,表证也,只服补中益气汤一二服,得微汗则已”。《脾胃沦2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云:补中益气汤“始病热中则可用之,若末传寒中则不可用也”。不难看出,上述临床表现均是毒强火热亢盛症状,相当于传染病发病期的初始阶段。当然,这些症状是在“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倦过度而损耗元气”而又感受毒邪的患者身上发生的。因此,补中益气汤这一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是针对脾胃受伤、元气损耗而又感受毒邪导致的气虚毒强发热证而设立的。明2赵献可在《医贯》中曾指出:东垣“创立此方,以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内伤者多,外感者间有之。纵有外邪,亦是乘虚而人。但补其中、益其气而邪自退乎!不必攻邪,攻则虚者愈虚,而危亡随其后矣。倘有外感而内伤不甚者,即于本方巾酌加对证之药,而外邪白退,所谓仁义之师,无敌于天下也。”清2纪昀等编《四库全书2医家类》叫,在《内外伤辨惑论》的按语中说:李杲“特制补中益气汤,专治饮食劳倦,虚人感冒”;清2王泰林在《王旭高医朽六种2医方证治汇编歌诀》中更明确地指出:“补中益气汤原为外感中有内伤一种者设,所以补《伤寒论》之未及,非补虚方也。今人于外感中毫不敢用,而于内伤辄任意用之,则失东垣之遗意矣。”

2.大热产生的机制是气虚而又奋起抗毒,正毒剧争众所周知,感染性发热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侵人人体内产生病变后引起的发热。在外感热病(感染性发热性疾病)中,“毒”(包括现代认识到的各种病原微生物)邪是发热的原因,发热是毒强而正气奋起抗毒,产生特异性抗毒能力的表现。毒侵人体之后,正气奋起抗毒:若正气胜而灭毒或排毒外出则不病;正毒相持则毒留体内孽生繁殖,毒强则病发,毒弱则未必骤发,其后因饱食劳倦,或忧思恼怒,或外感六淫致正气受伤,毒无所制而发病。因此,人体正气弱而不能灭毒或排毒外出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正气弱又奋起抗毒,与毒相争越激烈,则发热越高。其结果,若正气胜而灭毒或排毒外出则热除;若正毒相持,力量相当,再不及时扶正灭毒,则可长期发热或低热不止;若正不胜毒又治疗不当,正被邪伤,则变证蜂起,甚至造成死亡;若正气太虚,无力抗毒,

正气不能与毒相争,则不能发热。所以,只有正气虚而又奋起抗毒。正毒剧争,才能产生大热。

李东垣把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脾胃气虚、元气损耗这一内在因素方面;把正气弱又奋起抗毒,正毒相争,正被毒伤的病理变化称为“阴火”(或相火、心火);把正毒斗争激烈而出现大热等症状的初期病证称为“热中”;把正气衰微,无气抗毒,不能与毒相争,也就不能发热的后期病证称为“寒中”。这是李东垣50余年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说明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其学术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且现在仍具有现实意义。

3.甘温除热的用药法度是补中升阳除湿泻火在外感热病(感染性发热性疾病)中,毒是发热的原因,发热是正毒斗争的外在表现。在治疗方面应始终以灭毒为主。但根据患者正毒斗争的具体情况,而有多种不同治法:当毒强正不衰时,急当灭毒,毒灭正自安;当正虚毒强,不任攻伐时,当扶正灭毒,或扶正即所以灭毒。李东垣创立的除热方剂中,既有治疗毒强正不衰的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清胃散(《脾胃论》)等,也有治疗毒强正虚的升阳散火汤(《内外伤辨惑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脾胃论》)等,更有治疗正虚毒强的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清暑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和升阳益胃汤(以上方剂均载于《内外伤辨惑论》)等。

甘温除热法作为诸多除热法的一种,是李东垣针对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湿浊内生与阴火上冲等4个外感热病气虚毒强发热的主要病理环节而提出的,并创立了补中、升阳、除湿、泻火的用药法度,属扶正灭毒的一种治法。气虚毒强的发热,在恶寒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而脉洪大等火热亢盛症状的同时,必有身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气短懒言、恶食及口失谷味等脾胃气虚症状。李东垣认为,这“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理异……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内外伤辨惑论2饮食劳倦论》)。补中多选用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炙甘草等甘温之品以益气健脾;升阳多选用升麻、柴胡、葛根、羌活、防风等,既能升清阳之气,又能散火解表;除湿多选用陈皮、苍术、木香、半夏、白豆蔻仁、神曲、茯苓、泽泻等,以行气化浊利湿;泻火多选用黄芩、黄连、栀子、黄柏、白芍、麦冬、五味子、石膏等寒凉之品,以灭毒排毒。李东垣所谓的甘寒泻火,是将少量的寒凉泻火之品配人大剂的甘温药中,“借用大寒之气于甘味中,故曰甘寒泻热火也”(《脾胃论2随时加减用药法》)。

李东垣创立的甘温除热方剂中,均体现了这一用药法度。如当归补血汤以黄芪甘温补气升阳,配当归补血养血,“治肌热燥热,因渴引饮,目赤面赤,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得于饥困劳役之血虚发热。补中益气汤用甘温补气养血之芪、参、术、归、草,与升阳解表之升麻、柴胡,行气除湿之陈皮相互配合,共奏益气升阳,解表退热之功,治脾证始得之热中。白术易苍术以渗湿,当归易木香以调气,使湿化则中调,则变为调中益气汤,治湿盛脾虚证。若阴火偏亢时,再配合寒凉之品,如补中益气汤可加黄芩、黄柏、黄连、麦冬、五味子,甚至可以加大黄、玄明粉等,即可达到泻火之目的。他如升阳益胃汤是在甘温之芪、参、术、草,升阳之羌、独、柴、防,化湿之夏、苓、陈、泽相配的同时加黄连、白芍;升阳散火汤是在升阳解表散火之升、柴、羌、防、葛、独,甘温之参、草相配的同时加生甘草、白芍;清暑益气汤是在甘温之芪、参、术、归、草,升阳之升、葛,化湿之苍、泽、曲、橘、青相配的同时加麦冬、五味子、黄柏;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在升阳之柴、升、羌,补中之参、芪、术、草配合的同时,加芩、连、石膏。

李东垣创立的甘温除热法,体现了扶正灭毒的治疗原则,弥补了在外感热病的治疗中张仲景侧重温热、刘河间偏重寒凉、张子和偏于攻邪之不足,示后人以根据正毒斗争的具体情况来辨证施治,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陈鼎祺

陈鼎棋先生认为:“大热”,从现代医学看,属于发高烧(即高热),而高热的原因很多,其治疗法则也各异,所以甘温药物在除热时,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补中益气汤用于重病之后,元气大伤;在恢复阶段,有虚象的话,肯定有效。但临床上常见的虚热,温度不太高,一般够不上“大热”范畴,而常见的大热,往往在外感热病时较为多见。从六经辨证来说,不论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用补中益气汤均难以奏效。众所周知,人参、黄芪主要补益中气,均有恋邪作用,所以在伤寒或中风之初,六淫之邪,易受参、芪所恋,因此,不但不能除热,反而使病情加重,这是古今临床所不能否认之事实。至于温病,大多呈现高热,不论从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不但高热,往往发展成昏迷、发斑等证候,主要用清热(寒凉)及存津之法,更不能用参、芪补品;否则不但高热不退,反而会火上加油,耽误病情。现举几种高热病证,加以讨论。

从现代医学的热型来说,如大叶性肺炎、肠伤寒、斑疹伤寒急性传染病,表现的稽留热,高热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之久。这些疾病均是微生物感染,用清热解毒等药才有效,而补中益气辈定致恋邪而乏效。又如结核病、败血症、局灶性化脓感染、小叶性肺炎和渗出性胸膜炎等引起的弛张热,均宜用清热解毒方药,用甘温法则,也均不能取效。至于不规则热(热型无规律),可见流行性感冒、支气管肺炎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同样,如用甘温药,很难除热。

再谈祖国医学“大热”证候,外感热病,均可见高热,内伤杂病,罕见大热。仲景所述的伤寒、中风(卒中)等发热病证,未见甘温之选;温病疫疠,更乏补中治则。

关于甘温除虚热方面,笔者也确有治验数例,如有的患者,初有炎症感染,白细胞增高,用大量及多种抗生素发热更高,但炎症已消,白细胞已正常,考虑由西药引起之药物热,将全部西药停服,改用中药治疗,方宗补中益气汤化裁,很快热退而获效。另有些患者,发热在38~39℃之间,各方面检查,未有阳性发现,在除外炎症等病变的情况下,适有气虚证候,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热象也渐退而愈。由此可见,甘温可以除虚热,若将甘温除大热改为甘温除虚热,是否更为恰当?希同道们指正。

三、赵树珍

赵树珍认为:东垣所谓之甘温除大热,有其特定含义,即指中气不足所致之发热。临床所见,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治疗不当,过用寒凉攻伐,皆可损伤脾胃;劳役过度,情志所伤,或久病脏腑相传,亦可损脾耗气,致受纳腐熟无权,温煦输布失职,中气不足,运化无力,或滞于中,或陷于下,郁滞不宜或散越不敛而发热。发热的特点有四:一是发热无定时。或入夜即热,天明暂缓。且以手心热为主要见症。二是与活动量大小有关。安静少动则缓,烦劳太过则加剧。三是热势较平稳。无大的起伏波动,多为低热或中等度发热,一般在38.5℃以下,或仅有烦躁烘热,而体温无明显升高。四是病程较长。治疗取效较慢。全身症状可伴有头痛(时痛时不痛),口渴(喜热饮),恶寒(得衣即解),自汗,怠惰嗜卧,行动喘乏,四肢困倦,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缓弱或虚大无力等。这种气虚发热,属虚证范畴,与实热证之发热,如阳明经证之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之大热显然不同,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或戴阳于上之阳虚发热,亦有本质不同。因此,无论从病因病机分析,或观察其临床表现,气虚发热绝无大热可言。

气虚发热的治疗,固当以补中气,升清阳为基本治法,以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剂,但应根据中气虚弱之重轻,累及脏腑之多寡,兼夹证之有无,四时季节之变化等而辨证加减,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疗效。东垣在补中益气汤方后,加减多达25条,足以示后人辨证加减之重要。急性白血病化疗过程中或化疗后,脾胃功能受损,气血虚衰,髓海不充,易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证见高热不退,体温达39℃以上,大汗淋漓,口渴喜饮,纳差,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或见咳嗽痰黄,口腔溃腐,甚者热盛动风,抽搐惊厥,或热盛动血,吐衄便血。舌苔黄燥,脉虚大而数。此时之发热,可谓大热,但系气虚与实邪兼夹之发热,并非单

纯虚热。治之当以补气养血合清热解毒凉血之品,单用甘温益气或苦寒清热均非所宜。总之,甘温可以除热,其热属气虚发热,而非实热,虚热无大热。

四,黄海龙

黄海龙认为:甘温能够除大热。其理由如下:①所谓“甘温能够除大热”是属于反治法的内容,即热因热用。疾病的本质是寒,属气虚抑或阳虚为其本,但因现象与本质不同而出现假热,假热是现象,即真寒假热证。甘温除太热之热,是针对假象而言,它不同于正治法“热病现热象,寒病现寒象”所采用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②所谓“大热”之热,仅仅是假象,这不同于实热证(阳明证或气分证)的“高热”和“壮热”。据我的临床体会:有的患者仅现五心烦热,面上升火,皮肤发烫等自觉热象,但体温表测不到发热(或有低热)。有的患者体温表也可有39,C左右,甚至40℃以上的发热,虽体温很高,但患者口渴欲热饮,或不欲饮。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外显假热,内有真寒的真寒假热证。为什么会出现身热的假象?究其因乃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虚阳外越的表现。“阳虚则寒”言其常,“虚阳亢奋而热”言其变。故“甘温除热法”是从其假象而言,就其本质来讲,仍然是属于“寒者热之”的范畴。③临床实践不乏其例。我在临床上运用“甘温除热法”的指征,一般来说,一是经他医用甘寒、养阴甚至苦寒清热药而发热不退,诸症加重的患者。二是患者自觉五心烦热,面上升火,皮肤发烫,伴有气虚,如气短息少,头晕眼花,声怯音弱等或阳虚,如“患者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和“身热目赤,索水到前复置不饮”等,患者的舌质一般偏红,或娇红,舌苔无明显变化;脉呈浮大虚数无力,甚至洪大无伦,重按无根的虚阳外越欲脱之候。三是西医医院使用多种抗生素和退热药治疗,发热不退者。不论体温表上是否显示发热,但不能作为我们是否采用甘温除热法的依据,而是要治病必求其本,抓住气虚或阳虚这一本质。

五,黄彩平

黄彩平认为:甘温除热法,是东垣针对脾胃损伤,元气虚弱,邪毒(东垣又称阴火)内生或邪气内侵,邪正相争所致热证而设的治法。东垣非常电视脾胃在人体中的作用。李氏在《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指出:“历观诸篇(指《内经》各篇经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东垣认为,元气有赖中气——脾胃之气所充养,中气健旺,受纳、腐熟、消化、吸收正常,则水谷精微、气血阴精源源不断滋生,元气功;旺,故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同时,中气健旺,气机升降出入正常,则水湿输布、代谢正常,痰湿不生,气血调和,脉络通畅,邪难滋生,人体健康。若脾胃受伤,中气虚弱,则元气不亢,卫外无能,病邪内侵,脏腑失常,气血失调,百病丛生。

治疗本证,东垣以补益中气为主,适当佐以祛邪清热,以扶正祛邪。他援引《素问2脏气法时论》云;“脾欲缓,急以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李氏甘温除热法的组方原则是:以甘温补中益气之品为主,以辛苦寒凉、升阳解毒、祛邪清热之味为辅。如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就是以甘温的参、芪、术、甘、陈、归补益中气为主,佐以辛苦寒凉的升麻、柴胡升阳解毒、法邪清热,使中气变旺,清阳得升,邪毒能清,郁热可解,纵使时令有差异,兼证有不同,药味可能有所加减出入,但均不离此组方原则,至于补脾胃、泻阴火的升阳汤就更能体现这一方治则,方中以甘温的参、芪、术、甘补中益气为主,以辛苦的升、柴、羌活升阳散火,芩、连或石膏清热泻火为辅。因此,东垣甘温除热法是有其特定的组方意义的,它实际上是甘温补中药与清热祛邪药的组合。离开或违背此治则,则疗效差或无效。还以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为例。张丽萍以“气虚邪侵”发热模型家兔为对象,观察研究补中益气汤及其拆方的退热效应。其现象研究的结果是,服扶正祛邪合用的全方组疗效最好,退热最快,与拆方I组(服补中益气汤去升、柴)、Ⅱ组(服

升麻、柴胡)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服生理盐水的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

差异(p<0.0l~0.001)。服单纯祛邪的拆方Ⅱ组疗效次之,退热较慢;服单纯扶正的拆方I 组疗效较差,退热最慢。初步证实,补中益气汤是通过扶正祛邪同用而达除热之效。东垣甘温除热法组方配伍的特定性,说明并非凡甘补之剂就是甘温除热之方,亦非凡含有参、芪、术、甘等味之方便是甘温除热之剂;含有参、芪、桂、附之味,用治阴寒内盛,格阳以外或虚阳欲脱之剂,并非就是李氏甘温除热法;甘温除热法也不是“热因热用”的反治法。东垣所创立的升阳益胃汤、调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是本法的推广。后世医家,如叶天士运用建中类、四君类等方治疗虚劳发热是本法的发展。

李氏甘温除热法,既有补中益气为主的扶正作用,又有升阳解毒清热的助正祛邪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损伤,元气虚弱,邪毒(东垣称阴火)内生或邪气内侵,邪正相争所致的热证,东垣称内伤”热中”证。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热中。”在《内外伤辨惑论2饮食劳倦论》中所载的补中益气汤的适应证指出:“脾胃之证,始得之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可见,东垣所说的甘温除热法是扶正祛邪的方法,其代表方——补中益气汤是主治脾胃气虚为基础的虚实夹杂证。正如清2王泰林在《王旭高医书六种2医方证治汇编歌诀》中所说:“补中益气汤原为外感中有内伤一种者设,所以补《伤寒论》之未及,非补虚方也。”

补中益气汤除温病大热的机制在于:在大堆甘温补益之品中少佐辛苦寒凉的升、柴正是补中益气汤之妙。《本经》载:“升麻味甘平,主解百毒……辟温疫、瘴气、邪气、蛊毒。”《名医别录》载:升麻主治“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痛,喉痛口疮”。宋朝时有“无犀角升麻代之”之说。可见,在金代以前,认为:升麻是解毒祛邪清热之良药。柴胡亦如是。《本经》载:柴胡“味苦平,主……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仲景以柴胡为主药,组成小柴胡汤,主治少阳病,寒热往来症。《干金翼方》载:柴胡治“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说明柴胡在金代以前是祛邪退热、清火消结之药。李东垣的老师张元素,创立药物归经学说,提出升麻、柴胡有升阳作用。故东垣秉承师训,取升麻、柴胡升阳解毒、祛邪清热,以助参、芪等甘温之品祛邪退热。

“发热”,在外感病中是正邪交争的反应。补中益气汤证出现发热,说明脾胃受伤,中气虽虚,尚能勉力抗邪。“高热”是正气奋起抗邪的现象,“低热”、“中等热”是邪正交争不很剧烈的表现。东垣所云的“大热”,“大”作超乎寻常解,“大热”是指发热的程度,或发热的时间超出寻常,即“高热”或“久热不退”、“发热缠绵不愈”。补中益气汤补中退热、扶正祛邪,不仪能除热,而且能除大热。

中医温病是外感热病。“发热”是温病的主症。一般初期邪较轻浅,病在肌表,卫阳受遏,卫气与温邪抗争,出现发热与恶风寒并见,但发热较轻,温度多不高。中期邪正俱盛,剧烈纷争。若内传进入气分,则气机郁滞,邪正剧争,出现高热、壮热,而不恶寒;若内陷入营迫血,则热毒炽盛,出现灼热、神昏、出血、痉厥,甚至死亡。后期正气受伤,邪气亦衰或余邪留恋,邪正交争微弱,则表现微热、低热、或潮热。因此,发热的高低轻重,反映了温病病情的轻重浅深。同样,“发热”也是温邪与正气交争的反应。在温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黄蒂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弱,抵抗无力,则温邪容易侵入和内陷,导致温病的发生、发展,甚至造成死亡;正气强盛,抵抗有力,则温邪不易侵入致病,纵使侵入人体,亦难内传,可被正气驱除杀灭,不致造成缠绵难愈或恶化死亡。这是中医对外感病发病学的认识。“正气”是机体抗病力的总称,它源于先天,充盛于后天,全靠后天之本——脾胃运化所产生的“水谷之气”的滋养、补充和加强。东垣认为“甘温除热法”能补益中气,振奋中阳,使气血源源不断化生,使正气持续不断得到滋养和补充。因而能奋起抗邪,把邪驱除杀灭,修复脏腑器官损害,恢复正常功能,“发热”症状自然亦随之消失,故“甘温除热法”可用治温病。

现代医学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许多急性传染病,可归属中医温病范畴。感染性疾病的发

热,从感染免疫学的角度看,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感染后的免疫应答反应,是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参、芪、术、甘等补气药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如升高白细胞,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NK细胞活性,诱生干扰素等。同时也有免疫调节作用,使过低的免疫功能提高,使过高的免疫功能降低。升麻、柴胡等药除丁有镇静、抗炎、解热降温作用外,亦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作用;柴胡还有促进抗体生成,诱导干扰素产土等怍用。因此,补中益气汤能使入侵的病原微生物,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将其抑杀和清除,对器官起到保护和修复作用;同时,随着病原微生物的清除,由此而引起的免疫反应亦随之停止,发热亦可消退,症状亦能缓解。故本方能抗感染,治发热,甚至可治大热。

温病是热病,必有发热。温邪是阳热性质的病邪,最易伤阴。《黄帝内经》云:“热者寒之”,“温者清之”。寒凉清热养阴是治疗温病的常法。然而,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与体质的影响,饮食、劳倦、七情及治疗等因素的作用,温病患者表现常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出现脾胃气虚,温邪留连者亦屡见不鲜。临床上,亦可用东垣“甘温除热法”进行治疗。根据笔者经验和认识,东垣甘温除热法主要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小儿夏季热,并有中气虚弱表现者;乳蛾暗红、肿痛,但不化脓,时轻时重,反复发热不解,用清热解毒药无效者;产后体虚,发热不退,用抗感染西药治疗无效者;白血病化疗中或化疗后气血虚弱,出现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者;感染性疾病,用抗生素治疗炎症已经被控制,但发热不退者;变应性亚败血症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久热不退而脾胃气虚者。

补中益气汤虽可用于治疗气虚外感的温病,但毕竟是以甘温补气之药为主。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气有余则为火。以甘温补气为主之方,用之不当,可助长邪热,加重病情;且参、芪之味,补气固表,守而不走,用之不当,邪恋难解。东垣在《脾胃论2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指出:补中益气汤“始病热中则可用之,若末传寒中则不可用心”。“热中”足指热在里中,“寒中”是指寒在里中。可见,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甘温除热法,适用于脾胃气虚,元气耗损,邪气内生,初期的“热小”证,不适用于后期阴寒在里的“寒中”证。

李氏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列举了内伤与外伤的鉴别。归纳其内伤表现为:既有发热恶寒及壮热恶热,渴饮气喘等邪热在气为主之症状,亦有气怯声低,少气懒言,怠惰嗜卧,恶食,口失谷味等中气虚弱表现。可见,使用甘温除热法必须具有气分热证为主的见症,又有脾胃气虚的表现,此是辨证要点。参照前人及结合本人经验,提出如下8点以供同道辨证时参考。①发热可高可低,无一定的规律,但易被解热止痛药退热,身体虽热而不欲去衣被;

②恶风寒可有可无,多以背部特别显著;③面红或萎黄,面虽红赤但较晦黯;④口干口渴,但不欲饮,或欲热饮;⑤自汗,易汗,尤其是上半身明显;⑥肢端较凉,甚欲穿袜保暖;⑦小便清长,大便不实;⑧舌质淡红、黯红或紫,嫩胖,苔多薄白或薄黄而湿润,脉浮大虚数或细缓沉弱。

第七节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规律探讨

补中益气汤在应用过程中,代代有发挥,往往在李东垣原方的基础上加减变化,张年顺先生曾对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补中益气汤的应用病种

张先生收集了《中医杂志》等37种中医药杂志对补中益气汤的应用个案报道,共得病案299例,要求每个病案要有症状、体征、用药、效果等记录,根据原报道分为中西医病种107种,即发热(15例)、头面烘热(3例)、感冒(3例)、夏季热(2例)、变应性败血症(2例)、支气管炎(1例)、肺炎(2例)、肺心病(1例)、肺癌(1例)、高血压(5例),低血压(3例)、冠心病(2例)、心律失常(1例)、白细胞减少症(1例)、白血病(1例)、便秘(14例)、泄泻(5例)、慢性结肠炎(5例)、肠功能紊乱(2例)、慢性痢疾(1例)、腹胀(3例)、呃逆(3例)、呕吐(1例)、脱肛:(2例)、胃黏膜脱垂(1例)、胃脘痛(1例)、便血(1咧)、二便闭塞(1例)、二便失禁(1

例)、慢性肝炎(2例)、慢性胆囊炎(1例)、胃下垂(1例)、肠结核(1例)、癃闭(11例)、尿失禁(22例)、尿浊(2例)、乳糜尿(4例)、尿血(3例)、久淋(3例)、泌尿系结石(5例)、多囊肾(1例)、血精(3例)、滑精(2例)、不射精(1例)、强中(1例)、痿证(1例)、重症肌无力(5例)、老年病(1例)、嗜睡症(1例)、失眠(1例)、功能性共济失调(1例)、不安腿综合征(1例)、胁痛(1例)、手汗(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1例)、梅尼埃综合征(1例)、癫痫(1例)、精神症(2例)、郁证(1例)、梅核气(1例)、癔症性肢体功能障碍(1例)、崩漏(21例)、痛经(2例)、闭经11例)、带下(6例)、胎位不正(2例)、转胞(1例)、胎动下坠(1例)、习惯性流产(6例)、恶露不绝(2例)、胞衣残留(2例)、死胎不下(1例)、缺乳(2例)、乳汁自出(5例)、乳衄(1例)、阴痛(1例)、妊娠水肿(3例)、子宫脱垂(2例)、阴吹(1例)、耳聋耳鸣(3例)、鼻鼽(11例)、鼻衄(1例)、喉痹(5例)、急性咽炎(1例)、牙疼(1例)、口疮(9例)、舌冷(1例)、舌中灼痛(1例)、经期口腔瘙痒症(1例)、过敏性唇炎(1例)、唇风(1例)、白塞综合征(1例)、痈肿疮疖(6例)、狐疝(1例)、睾丸痛(1例)、内痔出血(1例)、角膜炎(1例)、视神经萎缩(2例)、白内障(1例)、带状疱疹(1例)、脱发(1例)、肥胖病(2例)。

从分布的中西医病种来看,107种病几乎覆盖了内、外、妇、儿、皮、五官、眼等临床各科疾病,说明了补中益气汤确实是临床最最常用的一首方剂。因此,在运用补中益气汤时,不能完全机械用西医辨病、中医施治的办法;否则,将陷入难堪的自相矛盾局面。另外,简单地辨“症”应用补中益气汤,也将陷入难堪局面。因为补中益气汤的适应证往往有相反的一对症状,如既有便溏,又有便秘;既有二便癃闭,又有二便失禁。因此,正确使用补中益气汤的惟一出路,是必须运用辨证施治的原则。

二、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病证

通过对所统计病证的症状进行分析,共出现症状99个,主要症状出现的频次排序是:①纳呆,179次,占59,9%;②乏力,159次,占53.2%;③神疲,158次,占52.8%;

④面色无华,148次,占49.5%;⑤气短,119次,占39.8%;⑥头晕,99次,占33.1%;

⑦便溏,96次,占32.1%。其他症状略。

通过对所统计病证的舌脉进行分析,共出现舌脉体征25个,按其出现的频次排序如下:①舌质淡,201次,占67.2%;②舌苔白,187次,占62.5%;③脉细,168次,占56.2%;

④脉沉,92次,占30.8%;⑤脉弱,89次,占29.8%;⑥舌胖,49次,占16.4%。其他舌脉体征略。

根据以上对症状与体征的出现频次统计,可得出补中益气汤的适应证为:纳呆,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头晕,便溏,舌淡苔白,舌体胖嫩,脉沉细弱。更确切地说,这些症状与体征是补中益气汤的核心症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症状与体征,临床应用时要综合考查,不能将其中某一症状孤立看待。如纳呆,尽管在统计中出现的频次很高,但毕竟不是100%,而是只占59.9%,也就是说,还有40.1%的患者可以不出现纳呆一症,因此,不能说没有纳呆,就不是补中益气汤适应证。再如便溏一症,尽管出现频次较高,但不能排除其相反症状的出现,事实上便秘确实出现31次,占10.4%,换句话说,每lo个补中益气汤证适应中,就有1个多人次出现便秘。所以,对上述所列补中益气汤适应证一定要辨证地看待,综合地考虑。

上述适应证与中医方剂学所列的适应证有所差别,《方剂学》认为,补中益气汤有两类适应证:一为脾胃气虚,见“发热,自汗出,渴喜温饮,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胱白,大便稀溏,脉洪而虚,舌质淡,苔薄白”;另一为气虚下陷,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久疟”。显然,第一类适应证主要叙述的是李东垣创制补中益气汤时的原始适应证,习称“气虚发热”证;第二类适应证,主要是从现代研究出发,发现补中益气汤有收缩平滑肌作用,而提出的适应证.其实际亡是一2种辨病施治的适应证。现在我们从临床症状学研究出发,提出了新的比较统一的适应证,就使补中益气汤证更规范一些,临床应用起来更容

易掌握。

三、补中益气汤的组方规律、加减用药规律

统计结果表明,现代运用补中益气汤的过程中,包括加减运用共使用药物达230种,其使用频次为:①黄芪,296次,占99.o%;:②白术,28.1次,占95.0%;③升麻,283次,占94.6%;④柴胡,262次,占87.6%;⑤炙甘草,256次,占85.6%;⑥陈皮,253次,占81.6%;⑦当归,251次,占83.9%;⑧党参(包括人参),246次,占82.3%;

⑨茯苓,46次,占15.4%;⑩山药,34次,占11.4%;⑩白芍.31次,占10.4%;⑩大枣,31次,占10.4%;⑩熟地黄,22次,占7.4%;⑩枳壳,20次,占6.7%。其他用药略。

药物的用量,往往因患者的年龄、体质、病症以及医师的用药习惯不同而差别很大,在收集的病案资料中,还有部分病案未说明剂量,因此,只能统计有明确记载药物用量的病案,得出了排在前面的14种药的用量范围与频次高峰,结果如下:①黄芪,7~180g,最常用为30g;②白术,6~30g,最常用为10g;③升麻,2~30g,最常用为6g;④柴胡,2~18g,最常用为6g;⑤炙甘草,3~20g,最常用为6g;⑥陈皮,3~15g,最常用为10g;⑦当归,2~30g,最常用为10g;⑧党参,5~60g,最常用为15g(人参,2~20g,最常用为10g);⑨茯苓,6~30g,最常用为15g;⑩山药,10~30g,最常用为15g;④白芍,9~30g,最常用为10g;⑩大枣,2一15g,最常用为5枚;⑩熟地黄,5~50g,最常用为20g;⑩枳壳,6~30g,最常用为10g。

从药物使用的频次来看,补中益气原方的8味药,即黄芪、白术、升麻、柴胡、炙甘草、陈皮、当归、党参(人参)都列在最前面,而加味的200多味药中,即使使用最多的茯苓,也只用了46次,占15.4%,与原方中使用频次最低的党参(用了246次,占82.3%)相比,差别异常悬殊,说明补中益气汤的原方是一个结合非常紧密的整体,其组合有极大的合理性,临床应用不宜轻易减味使用。

从使用频次最多的加味药物来看,也耐人寻味。所加的山药、熟地黄、茯苓,正好是半个六味地黄丸,说明临床用补中益气汤补益后天脾土的同时,不要忘记补先天肾。所加的茯苓,与原方中的人参、白术、甘草,正好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四君子汤,说明补中益气汤与四君子汤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所加的枳壳正好与原方中的柴胡、升麻组成了一个升降有序、矛盾统一的谐调体。所加的白芍、熟地黄、大枣,皆为血分药,补中益气汤原方中只有当归一个血分药。因此,加白芍、熟地黄、大枣就加强了补中益气汤原方中血分药的比重,这样就使补中益气汤成了气血双调之佳剂。

第八节历代名医对补中益气汤的论述

一、李杲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伐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脾胃论2卷中》)

夫脾胃气虚,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盛,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气受邪,须用黄芪最多,人参、甘草次之。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其元气;上喘气短,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须一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气……白术苦甘温,除胃中热,利腰间血;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以实其表也,又缓带脉之缩急,二味苦干,味之薄者,阴之阳,引清气上升也;气乱于胸中,为清浊相干,用去白陈皮以理之,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助渚甘辛为用。

——(《内外伤辨惑论2卷中》)

二、柯琴

至若劳倦形气衰少,阴虚而生内热者,表证同外感。惟东垣知其为劳倦伤脾,谷气不盛,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热,制补中益气之法。谓风寒外伤其形为有余,脾胃内伤其气为不足。遵循《黄帝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义,大忌苦寒之药,选用甘温之品,升其阳以行春生之令。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护皮毛而开腠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3味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此用药有相须之妙也。是方也,用以补脾,使地道卑而上行,亦可以补心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也。亦可以补肝,木郁则达之也。惟肾阴虚于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凡东垣治脾胃方俱是益气。

三、张介宾

补中益气一汤,它为东垣独特之心法,本方以升、柴助升气,以参、术、归、芪助阳气,此意诚尽善矣。然补阳之义亦有宜否。如治劳倦内伤发热为助阳也,非发汗也,然而不散而散之意,故于劳倦感寒或阳虚痃疟及脾气下陷等证最宜。若全无表邪寒热,而中气亏甚者,则升、柴大非所宜。盖升、柴之味兼苦寒,升、柴之性兼疏散,惟有邪者可因升而散之,若无邪大虚者,即纯用培补犹恐不及,再兼疏散,安望成功。凡补阳之剂,无不能升,正以阳之升也。寇宗爽极言五劳七伤,大忌柴胡,而李时珍以为不然。要之能散者,断不能聚;能泄者,断不能补;性味苦寒者,断非扶阳之物。故表不固而汗不敛者不可用,外无表邪而阴虚发热者不可用。阳气无根而格阳戴阳者不可用,脾肺虚甚而气促以喘者不可用。命门火衰而虚寒泄泻者不可用。总之,元气虚极者不可泄,阴阳下竭者不可升。人但知补中益气可以补虚,不知几微关系,判于举指之间,纤微不可紊,误者正此类也。

——(《古今名医方论2卷四》)

四、喻昌

东垣所论饮食劳倦,内伤元气则胃脘之阳不能升举,并心肺之气陷入于中焦,而用补中益气汤治之。方中佐以升麻、柴胡二味,一从左旋,一从右旋,旋于胃之左右,升举其上焦所陷之气,非自腹中而升举之也。其清气下人腹中,久为飧泄,并可多用升、柴,从腹中而升举之矣。若阳气未必陷下,反升举其阴气,干犯阳位,为变岂小哉。更有阴气素惯上千清阳,而胸中之肉隆耸为膑,胸间之气散漫为胀者,而误施此法,天翻地覆,九道皆塞,有濒于死而坐困耳。

五、汪昂

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宜本汤加麻黄根、浮小麦、升麻、柴黄,俱宜蜜水炒过,欲其引人参、黄芪至表,故又不可缺),或气虚不能摄血,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

中者,脾胃也,脏腑肢体,皆禀气于脾胃,饥饱劳役,伤其脾胃,则众体无以禀气而皆病矣。阳气下陷,则阴火上乘,故热而烦,非实热也;头者,诸阳之会,清阳不升,则浊气上逆,故头痛;其痛或作或止.非如外感头痛不休也;阳虚不能卫外,故恶寒自汗;气虚故懒言;脾虚故恶食;脾胃气则火上干肺故喘;金受火克,不能生水故渴;脾虚不能统血,则血妄行而吐下;清阳下陷,则为泻痢;气血两虚,则疟不止,名曰痃疟。痃,老也。

……此足太阳、阳明药也。肺者气之本,黄芪补肺固表为君;脾者肺之本,人参、甘草补脾益气,和中泻火为臣;白术燥湿强脾,当归和血养阴为佐;升麻以升阳明清气,柴胡以升少阳清气,阳升则万物生,清升则阴浊降;加陈皮者,以通利其气;生姜性温,大枣甘温,

用以和营卫,开腠理,致津液。诸虚不足,先建其中,中者何,脾胃是也。

六、张镜人

补中益气汤组方以益气与升阳熔合一炉,历来被推崇为调理脾胃的代表方,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近年来,愈来愈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一)方义研讨

补中益气汤的组成为:黄芪一钱,甘草五分(炙),人参三分(去芦),当归身一分,橘皮二分或三分,升麻二分或三分,柴胡二分或三分,白术三分(考宋金时代一两相当于目前37.30克)。综观全方,乃甘温益气药与升阳清热药的组合,后世方中加入姜、枣同煎。

从补中髓气汤的组方原则看,不仅仅是以甘温之品除热,而月合用升阳、散发或苦寒泻火药。方中升、柴配参、芪,倍增益气升阳之功,月.有甘寒泻火之意。正如东垣所言“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二)辨证要点

补中益气汤具有补益中气、升阳举陷之功,应用范围较广。其病机主要是劳倦内伤,中焦脾胃之气虚弱,生化乏源,造成机体功能衰退,甚至脏气陷而不举。临床表现为面咣白、短气、头晕目眩、语声低怯、疲怠乏力,或见寒热、自汗、少食、腹胀、便溏、久泄、久痢、小便频数、脱肛、崩漏、子宫脱垂、脐腹以下重坠等症。舌色淡或舌胖,边有齿印,脉来细弱或濡细。

辨证要点,包括两组症候群:一是脾胃气虚的见症:脾胃气虚则运化失健,化源不足,气血益趋衰少。可见头晕、面白、气短、声低、倦怠、纳少、食后脘胀、便溏等症。二是中气虚陷的见症:气虚陷而不举,可见脘腹坠胀,或久泄、久痢、小溲频数、脱肛、崩漏、子宫脱垂以及内脏下垂等症。

(三)应用体会

补中益气汤应用广泛,可随症加减应变。如内脏下垂诸症,重用参、芪、升、柴益气升提,也可加枳壳15克,气虚发热者酌加清热之味;纯属脾胃气虚者,重在益气补中,升、柴减量,或去之。此外,对重症肌无力、眼肌无力症,以本方加味治之有效;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侧索硬化症等病属“痿症”范畴,以本方配合右归丸、龟鹿二仙胶,脾肾同治,亦能取得一定疗效。

按《黄帝内经旷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之论,对由于脾胃气虚导致大、小便异常的病症,每以本方益气为主,佐以他药治之而获效,如老年气虚所致的尿频或失禁、小儿夜尿等,以本方加菟丝子、覆盆子、桑螵蛸等;前列腺炎所致尿有余沥,本方合滋肾通关丸治之,乳糜尿可配合革薜分清饮加减,对脾虚泄泻加入山药、扁豆、炮姜炭、莲子等;老年气虚便秘可加入润肠之晶。

临床实践及有关报道证实,运用本方治疗嗜睡与失眠、腹泻与便秘、癃闭与尿频、高血压病与低血压等,只要切合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的病机,俱能收效。这充分体现了本方的双向调节作用。

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也应有所禁忌,如遇肝阳亢盛,头痛眩晕.面红目赤者应慎用本方。如遇胸闷纳少,舌苔黄腻而兼湿阻行,黄芪宜减量用之,或加苍术,与白术同用,可缓和黄芪的腻补。此外.如阴虚者,阳浮者、血瘀者,亦不宜照本宣科而用。

第九节补中益气汤在日本的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补中益气汤在日本广泛应用于临床,引起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张庆红等对有关资料做了统计,现引录如下:

一、慢性呼吸系统疾患

稻垣护对病情基本稳定的慢性呼吸系统患者9名(肺气肿7名,肺纤维化1名,陈旧性肺结核1名,年龄在66~68岁),投与补中益气汤2.5~7.5g/d,服用3个月至1年,

探讨随症状的推移外周血中白蛋白值的变化。治疗结果表明:白蛋白值投与前4.36十0.27mg/dl。投药1个月后为4.47 ±0.22mg/dl,6个月后为4.60士0.35rug/dl,有轻度增加的倾向。推测这可能是补中益气汤提高了对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故认为补中益气汤有助于提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久保干春等以补中益气汤5g/d,分2次服,连续3个月,治疗13例肺结核住院患者。并用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结果表明:患者用药后,免疫淋巴系统的平均值未见明显影响,但对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用药后OKT3、OKT4上升。因此,可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恢复。

二、对免疫球蛋白影响

铃木辉彦等以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高Y-球蛋白患者为对象,给予5.0g/d补中益气汤,用药4周,检查用药前后的免疫球蛋白ZgG、ZgA、ZgM及白蛋白量和血沉。治疗结果:①血沉有所改善,但无显著意义。②低白蛋白血症的病例显示有增高倾向。③ZgG 用药前平均为2 263mg/dl,用药后2 086mg/dl,P<0.01。①ZgA用药后上升,无显著性差别。

三、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P)

伊藤仁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ITP患者4例(其中儿童3例,成人1例),服此药7.5~20g/d[0.27~0.65g/(kg2d)],分3次饭前服用。服药前后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PA—IgG、OKT4、OKTs、干扰素(1FN)。、p、Y,IFN在无感染时测定。治疗结果:4例患者在服药后血小板数均显著增加,P<0.001;血小板平均体积,OKT4、OKT3、OKT4/OKT8和血中IgG含量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变化,未见到与血小板数有明显的关系;血中IFN—α较治疗前升高,IFN—β和IFN—Y未见显著变化。证实补中益气汤可使慢性ITP 患者的血小板数明显增加,其作用机制与内因性IFN—α的增加密切相关。

四、起立性调节障碍(OD)

OD不仅是由于压力感受器反向弧功能低下而引起的起立性循环供血不足,而且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整个体内平衡调节功能低下。小宫山博朗用补中益气汤5.0~7.5g/d治疗除外器质性病变,仅在起立时脉压低下的Shellong低紧张型OD患者24例;共治疗4周。治疗结果:自觉症状中头晕,起立时失神、心悸、气短,晨起不适、全身倦怠、腹痛、头痛有明显改善;起立试验,舒张压的变化比收缩压和脉搏明显。

五.精子缺乏症

夏山知对42例精子缺乏症(精子浓度<40X106/ml或者精于运动率<40%)患者,投与补中益气汤75g/d。治疗结果:投与前后精液所见可以探讨22例,精子浓度服药前为28.0X106/m1,服药后改善为50.7X10‘/ml;平均精子运动率服药前为30.7%,服药后为45.1%,按照寺田等的疗效判定标准,精子浓度、精子运动率有效率为50%,无明显不良反应。田代真一等用双子管法研究出补中益气汤中含有直接使精子运动时间延长的成分,对精子运动能力低下的男性不孕症有效。

六、肝炎

高山宏世用补中益气汤提取剂,7.58/d,饭前3次分服。10例中有5例GOT、GPT 下降至治疗前l/2,3例有所降低,2例无效。对有效的8例作了肝促凝血酶原激酶试验,均未显示可疑肝硬化的变化。尤本真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治疗输血后肝炎2例,效果较好。其中1例,考虑为主药治疗,百日余,倦怠感及其他全身症状好转,肝功能在服药月余即为正常。另1例,为输血后丙型肝炎.以补中益气汤为主药进行治疗,1个月后肝功能正常,虽然丙型肝炎病毒标记C—100抗体仍为阳性,但GOR抗体在2个月后转阴。

七、直肠下垂

绪方玄芳用补中益气汤加赤石脂,治直肠下垂1例,服药17天下垂自觉症状消失,继续服用2年情况良好。

八,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疲倦,食欲缺乏

黑田吕男等用补中益气汤精制颗粒,治疗泌尿引流和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的食欲缺乏和全身倦怠,162例患者中102例有效,表明本方有强壮作用,增进消化功能。武田重三、山风成章用补中益气汤提取物2.5g/次,每日3次,用以防治卵巢癌,子宫颈癌术后治疗的不良反应,改善食欲缺乏和全身疲倦,效果良好。此外,山本岩报道;补中益气汤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疲劳、体力低下及弛缓体质均有显著疗效。

第三章补中益气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一)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补中益气汤对体液有双向调节作用。铃木辉彦以类风湿关节炎、全身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及Y球蛋白血症等患者为对象,连续服用补中益气汤28d 后发现:①低蛋白血症的病例显示血浆蛋白有增高的倾向;②用药前血清内lgG平均为22.63g/L,用药后下降为20.86g/L,p<0.0l,差别非常显著;③用药后IgA有上升倾向,两例IgM增高患者用药后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认为,这是由于服用本方后患者体内的NK活性升高,而部分含OKT8抗原的NK细胞有免疫抑制功能,所以,这种抑制功能通过补中益气汤的诱导,作用于B细胞,从而抑制血浆球蛋白的产生。杨承进也报道,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19例虚寒胃痛和15例脾虚泄泻者,前者服药后血清IgG较服药前平均增加1.59g/L,而后者血清IgG则降低1.L91g/L,但IgA、IgM和补体C3的变化则无显著性差异,证明本方确有调节抗体的作用。

(二)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补中益气汤对细胞免疫具有促进作用,汤斌等报道手术应激可使小鼠脾自然杀伤细胞(NKC)活性降低,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与补中益气汤合用后,能拮抗由手术应激造成的NK活性降低,与手术组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5),几乎达正常水平,两药用呈现协同作用。作者认为,这种协同作用机制有三:①TRH和补中益气汤通过各自的作用途径,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两药相互补允发挥共同的药效使其维持稳定;②TRH 可直接或间接地使NK细胞等免疫细胞部分活化、敏感性增高;③补中益气汤—方面影响T 细胞亚群及免疫调节因子,以利于免疫细胞更进一步活化;另一方面又诱导机体产生α干扰素(α-IFN)、白细胞介素2(IC-2)等,使NK等免疫细胞活性化,从而拮抗由应激造成的小鼠免疫功能抑制。万幸等报道,脾虚模型小鼠的NK、IL—2活性明显比正常小鼠低(P<0.01),而补中益气汤对脾虚模型小鼠低下的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可使NK、IL—2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这与中医理论中的“虚则补之,损则益之”,“补其不足”等治则理论相吻合。杨承进报道,本方可使虚寒胃痛和脾虚泄泻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卜升。久保千春等在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细胞性免疫功能低下的肺结核患者时,本方有使细胞免疫功能恢复的作用,提示本方对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病例有疗效。动物实验证明,给气虚小鼠以每日0.2ml/10g剂量灌服补中益气汤7d后能显著提高外周血T细胞的百分率;本方若选用适当的浓度,可提高小鼠脾细胞的NK活性,影响T细胞亚群(L3T4和Lyt2)的消长,可作为B细胞刺激剂,促进抗体的产生。横田正实等也报道,补中益气汤能明显恢复由可的松(Cor,35mg/kg)引起的胸腺萎缩,若只用方剂中的甘草煎剂(中药为每日0.6g/kg)或黄芪煎剂(中药为每日0.4g/kg)分别单独口服给药,也能使Cor引起的胸腺萎缩明显恢复;若单用甘草煎剂,以每日50mg/kg灌服小鼠也有效,从而证实该方确有“扶正”作用,且与方剂中的单味药及其所含有效成分有关。

(三)对补体及巨噬细胞(MCP)的影响

补中益气汤能激活补体和MCP。伊藤均等在用本方治疗小鼠艾氏腹水癌时发现,本方能使治疗组小鼠的肝、脾、胸腺等重量比肿瘤对照组显著增加,特别值得拄意的是能使淋巴

细胞、MCP及单核细胞增加,并使MCP吞噬指数值与校正吞噬指数值有增加倾向。前田利男也报道,补中益气汤对应激负荷(小鼠置于18°C水中,水深3cm,浸6小时/天,共7天)造成的小鼠吞噬功能低下具有恢复作用。志村圭志郎等将本方按100mg/kg体重的剂量注入小鼠腹腔内,用C3b荧光抗体法观察,证明腹腔MCP膜L有与C3b结合的部位.与C3b结合的MCP,其吞噬胶乳粒的能力上升;这种吞噬能力与抗体无关,可认为是MCP本身被激活。用双向交叉免疫电泳法证明。补中益气汤能在试管内使补体激活,并在缺乏C3b 的人血清中同样发生激活作用.提示激活作用是通过替代途径发生的。作者没想,其补体激活作用可能主要来自人参和甘草两药.所以,有必要进行单味药的研究。

(四)诱生干扰素作用

伊藤仁在对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TP)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时发现.患者血小板明显升高,血小板表面的lgG(PA—IgG)有减少倾向,同时血中IFN—α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但IFN-β、1FN-Y无显著改变,因为确认补中益气汤具有诱生IFN—α的作用。们万幸等报道,补中益气汤能提高脾虚模型小鼠的IFN—7的效价。因此,补中益气汤对于扰素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对内分泌环境的影响

古井慎一在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原发性精子缺乏症患者时发现.该方能使患者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平均明显降低(由116.54±10.64)U/L降到(15.33士9.63)U/I。),认为这可能是该方直接作用于睾丸,促进生精而继发性出现的,但血清中LH、T、PRL及E2的水平在治疗前后未见显著差异。汤斌等报道,采用手术应激方法使小鼠血清中TSH降低,致使甲状腺功能受抑制,使T1降低。单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能使降低的TSH恢复至正常水平.T3、T4明显升高,与手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非常显著,p值分别<0.001和0.01,单用补中益气汤似有使受抑制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恢复正常的作用,同时使TSH、T4恢复正常水平;两药联用,没有出现单用TRH时TSH、T3、T4全面升高的现象,T4只是上升到正常水平,说明补中益气汤对TRH促TSH、T3、T4的分泌作用有影响。

三、抗突变及抗肿瘤作用

补小益气汤的抗肿瘤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其药理研究也从不同角度在逐步深入,上述免疫调节作用就是其抗肿瘤的基本机制之一。不仅如此,对于已经发生突变或癌变的组织细胞,补中益气汤也能发挥很好的拮抗作用。该方能明显降低实体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实验证明:补中益气汤具有抗染色体损伤细胞突变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恢复机体的免疫监视,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

季宇彬等报道,补中益气汤可以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染色体畸变作用,使环磷酰胺所致的微核出现率降至近于正常水平;可以保护血干细胞正常分裂、演化与增殖功能,从而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红、白细胞减少;可显著抑制由环磷酰胺、阿霉素造成的胸腺、脾脏、肾上腺及睾九的萎缩。以本方加水煎煮3次,合并滤液;水浴浓缩至每毫升含生药1g,做动物灌胃实验,每日15~20g/kg。试验结果发现:①对N—亚硝基肌氨酸乙酯诱发的小鼠胃鳞癌有抑制作用,对照组21只动物中有12只发生胃鳞癌,发生率为57.1%,给药组37只动物中14只发生胃鳞癌,发生率为37.8%,给药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②接种宫颈癌小鼠口饲本方后,半数动物的死亡时间比对照组延长6d,瘤结增殖的纵横两径乘积在实验3周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从第5周起比对照组显著减慢,并发现其中2只小鼠的瘤结有退缩现象;③本方对正常小鼠可明显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对荷瘤小鼠可增加其红细胞数,提高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增加白蛋白和甲种球蛋白量,可降低丙种球蛋白量,延长小鼠生命时间。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补中益气汤可改善荷瘤机体的蛋白代谢。防止贫血的发展,增强体力,增加荷瘤机体的抵抗力。

益气健脾补中益气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017233821.html, 益气健脾补中益气汤 作者:谢杰 来源:《大众健康》2018年第01期 溯源古今,有一方独具特色,配伍精当,君臣佐使,相制相用,条理井然,它就是脾胃大家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数百年来,经历代医家的传承而成为经久不衰的传统名方。 补中益气汤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室的几十种病症,诸如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肺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症、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脱肛、便血、慢性胆囊炎、胃下垂、泌尿系结石、失眠、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月经不调、男性不孕症、顽固性头痛等。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有抗菌、抗病毒等功能。 配伍精当剂型灵活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炙)、党参、白术(炒)、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蜜炙)组成。剂型主要有汤剂、口服液、丸剂(大蜜丸,每丸9ɡ;水丸,每袋装6ɡ)、颗粒剂(每袋装3ɡ)。汤剂用法:水煎服,一剂药煎两次过滤混合分两次早晚各一次,温服。丸剂用法:口服,小蜜丸一次9ɡ,大蜜丸一次1丸,水丸一次1袋(6ɡ),颗粒剂一次1袋(3ɡ),口服液一次10ml,均一日2次~3次温开水送服。 本方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证而设。方中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合黄芪以益气补中;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用少量升麻、柴胡,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气。诸药合用,则脾胃强健,中气充足,劳倦得之,寒热自除,气陷自举。补中益气汤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体现“甘温除热”治疗气虚发热证及脾虚气陷证。 脾胃健壮则全身健壮 中医临床上素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的古训。古代医家说:“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由此可见,胃肠功能好坏,对维护人体健康或使疾病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理脾胃就成为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主要措施之一,即所谓“善治病者,唯在调和脾胃”。脾胃健壮,则全身健壮,中医学所说的脾胃系统病包括了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胃癌,以及某些肝、胆、胰等系统的疾病。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心得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心得 这篇文章为我的大学的毕业论文,想想那时对李东垣的学术思想的热爱与着迷,现在依然不减,多年以后翻出此文章依然记忆犹新。原文如下: [摘要] 笔者试图通过总结近年来中医领域关于补中益气 汤的临床应用,探讨补中益气汤的临床适应人群,明确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为中医应用本方治疗气虚为病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持依据。关键词补中益气汤气虚脾胃论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卷中,主要组成药物为补气、升阳药物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诸证。 补中益气汤所治大都是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所引起的疾病,所以临床以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为主;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1 李东垣学术思想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最著名的处方之一,其著名是因为该处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至今仍是临床常用的处方。但笔者认为最能代表李东垣学术特色的,不仅仅是这首处方本身,而是补脾胃升清阳的思想。该方由黄芪、白术、陈皮、人参、柴胡、升麻、炙甘草、当归等药物组成。

本方重用黄芪为君,主要起到补中益气、升阳固表的作用,陈皮理气化湿,当归补血活血,使人参、白术、甘草补而不滞。但后世张景岳的举元煎就不用当归,以升为主,这跟医家的用药习惯不同,像他的左归丸、右归丸,大力的补某一方面,但这些药多不宜久服。本药的气血兼顾比较好,适合长期服用。李东垣强调中焦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不仅 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而且脾胃一虚则百病由生。因为脾胃为至阴,为五脏提供精微物质,所以有心之脾胃虚、肝之脾胃虚、脾胃本脏偏虚、肺之脾胃虚和肾之脾胃虚的详细划分,并给出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李东垣之后的温补派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提出阴虚即使脾虚的说法。在虚损的治法上,李东垣与朱丹溪滋阴降火不同,东 垣主升。李东垣善用升发之药,譬如黄芪、人参之类,或若升麻、柴胡、防风等风药,而且用量不大。因为脾胃本虚,应少固太阴而为之,如若用大量的升举之药,恐就成了壮火食气了。2 补中益气汤的辨证要点本方的临床以气虚见证,多在活动后尤甚。气虚多见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或脏器下垂。补中益气汤 的脉象,《脾胃论》里提到是“脉洪”,是“饮食劳倦所伤始为 热中”的脉象。周慎斋提出“左脉沉细而涩,右脉浮大而数”,

四物汤

四物汤是一首养血活血之方,其药物组成为熟地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 用法:水煎服。 配方特点:补血配活血,动静相伍,补调结合,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 组成 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 功用 补血活血 主治 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经量少或闭经,表现为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现代应用 现代常化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骨伤科疾病、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 血虚者:养血润燥,用四物汤合润肠丸加减。 用生地、熟地养血滋阴,当归、白芍补血养肝,桃仁、川芎活血行滞,枳壳引气下行,火麻仁润肠通便。使营血充足,周流无阻,脏腑得养,肠燥得润,则诸症自可缓解。 方解 营血虚滞证表示血虚以及血行艰涩、停滞之意。本方中熟地滋阴养血填精,白芍补血敛阴和营,当归补血活血调经,川芎活血行气开郁。四物相配,补中有通,滋阴不腻,温而不燥,阴阳调和,使营血恢复。 加减法

1. 若痛经,可加香附12克、延胡索10克 2.兼有气虚者,加入党参18克、黄芪18克 3.若血虚有寒者,则加肉桂粉4克、炮姜4片 4.若出现崩漏,则加入茜草根8克、艾叶10克、阿胶10克 “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方,方用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四味药组成。组成:当归(10克) 川芎(8克) 白芍(12克) 熟地(12克)。功用:补血调血。主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用法:现代服法:作汤剂,水煎服。可一日服用三次,早、午、晚空腹时服。禁忌:斟酌。类别:补益类。 四物汤有哪些副作用呢? 1.四物汤作为一种补剂来说,它具有温燥性质。所以,对一些热性体质或内热比较大的人来说,服用四物汤容易上火、长痘痘。 2.熟地、当归对有一些胃肠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容易引起腹泻。 3.服用四物汤经常会感觉口干舌燥。 遇到以上这些情况,一定要对原方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可以避免上述副作用的发生。 1.血热的要减少川芎的用量; 2.虚寒体质的要用熟地,热性体质的用生地; 3.即需要补又需要清热时生地、熟地各半; 4.口干舌燥要加入玄参; 有上述症状的人,需要服用加味四物汤。有爱上火、又爱长痘症状的,就需要服用有上凉下补作用的芩连四物汤了。 临床应用 丰胸汤 黄芪10克、党参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枸杞10克、阿胶磨粉另冲服(也可以用猪蹄代替阿胶,但是效果可能稍差)。 服用方法:此方第一个月,每天早晚服,第二个月隔天服用,第三个月以后一个星期一次足

试谈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

试谈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代李东垣所创制,为《脾胃论》中著名的方剂之一,它具有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的功能。用于治疗劳倦内伤,气虚发热,脾虚下陷,中气不足等症奏效甚捷,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兹就临床实践,略陈管见,就正于同仁。 1 长期发热 男,52岁。患者午后发热1年,1985.12赴汉就诊,经拍片、造影、cT等项检查,诊断为“后肺中段肺不张”(不排除)“肺癌”,并请在汉访问的英国医生会诊,建议作肺叶切除术或用大剂量抗生素的治疗,1986年元月回当地某医院住院,用青霉素、链霉素,氨基苄青霉素等药治疗3个月无效,改由中药治疗,先投化湿和营,养阴清热等法症情无好转。5月初组织会诊症见:发热体温波动在37.4℃左右,午后热势较为明显。面如重枣,形体消瘦,长期卧床不起,动则眩晕,纳差,失眼,口渴不饮,大便溏泻,3~4次/d,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濡。 根据证情分析似属脾胃气衰,湿困中阳,相火乘其土位。《内经》指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气既虚,水谷精微不能上归于肺,可能与“肺不张”有关。同时少阳升发之气,

每因中气下陷,郁而不伸,导致营卫不和,又是低热长期存在的原因。甘温除热,古有成法可循。治拟补其中,升其阳,调其枢机,则升降自如,气血和而热自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百合、红枣。服5剂热势减轻,续服15剂体温恢复正常。坚守原方3个月,诸证消除,精神饮食如常人。 2 癃闭(前列腺肥大) 男,70岁,患者原有前列腺肥大病史,经常小便不通,每次发作,须持续导尿加用激素治疗,病情暂可缓解。此次以“癃闭”入院,症见小便不通,一日排尿数十次,5—10滴/次,伴咳嗽,喘气,汗出,少腹胀病,精神差,食欲欠佳,舌质淡红,苔白厚,脉沉滑,先投宣肺化气、利水之剂效果不佳。 根据脉舌形证分析,上喘下胀,显然清阳之道窒塞,且年高体弱,脾肾双亏,更可想见。《内经》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又日:“膀胱者,洲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由于脾气虚弱,运化无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交混,下注膀胱,且命门火衰,气化不及州都,必然决渎失司而成癃闭,治宜补脾土以生清阳,温命门以助气化,补中益气汤加肉桂通草,服后两剂而尿通,5剂痊愈,调理数日出院。6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补中益气丸临床新用

补中益气丸临床新用 补中益气丸临床新用老药新用9 > 补中益气丸临 床新用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丸是著名常用的补中益气药,原方为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创制的“补中益气汤”方,数百年来,经历代医家的效法和使用而成为经久不衰的传统名方。目前,此方已广泛用于内、外、皮、妇、儿、五官科的数十种病症,诸如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感冒、发烧、支气管炎、肺炎、肺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症、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脱肛、便血、慢性胆囊炎、胃下垂、泌尿系结石、失眠、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月经不调、男性不孕症、顽固性头痛等等。处方:炙黄芪200g 党参60g 炙甘草100g 白术(炒) 60g 当归60g 升麻60g 柴胡60g 陈皮60g 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g、大枣40g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取上述细粉,用煎液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将生姜和大枣的煎液浓缩,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及生姜和大枣的浓缩煎液,制成小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 制成大蜜丸,即得。用法与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功效:补中益气丸的成分主要有:党参,炙黄芪,炙甘草,白术,

当归,升麻,柴胡,陈皮。党参和炙黄芪都可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当归则可以润肠通便、补气血,调经止痛。炙甘草和白术都可用于脾胃虚弱,有健脾调胃、益气复脉之效,白术还可以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柴胡可用于气虚下陷、肝气郁结、月经不调。从分析其成分作用,不难看出补中益气丸功效主要是补中益气。功效一: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以有效调节中气下陷、滋补身体,解除体虚乏力症状。功效二:健脾润肠。这也是补中益气丸的功效之一,比如补中益气丸中的炙甘草和白术都可用于脾胃虚弱,健脾调胃、益气复脉之效。功效三:调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此种功效是根据补中益气丸的药理研究而来的,比如白术可以燥湿利水、当归则可以润肠通便。 功效四:治疗持久腹泻、脱肛、子宫脱垂。比如白术有安胎之效。功效五:调节月经不调,月经疼痛、补益气血。当归和柴胡等都有此种功效。功效六: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比如炙甘草可解附子毒,升麻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等。功效七:对于气阴两虚型肺癌有较好的开脾胃和止汗作用。药理研究:补中益气丸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 方解:有内伤外感并病者,若内伤重者,宜补养为先。外

四物汤什么时候喝好和做法

四物汤的介绍: 四物汤是妇科补血第一方,我现在配的是加了党参的,这样可以补血又补气,还有这次我用的四物汤里的熟地换为了生地,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上火的症状。 它的作用为:调经止痛、养血疏筋:不少女性因月经来潮而无法正常工作,四物汤可帮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块,并减轻腹胀腹痛,使经血排出顺畅。此外,四物汤更可补充铁剂,减少月经来潮时的贫血、头晕目眩及经血不出的状况。 滋润肌肤、防止老化:四物汤的方中组成多为温补的行血剂,若养成从年轻就服用的习惯,有助於气血通顺,不易手脚冰冷,并使脸色红润及肌肤光滑,减缓生理机能老化,看起来更为年轻。 由上,我们知道了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四物汤是女性保健不可或缺的滋补汤,建议您如果有气血不足等症状可以煲四物汤,即使身体健康,也可以煲四物汤来养生。 四物汤的做法(多图) 下面教你下我学来的一些煎煮方法我一直是网上订购四物汤的,所以购买之前都是和上工心典那的掌柜详细了解才拍的现在应掌柜的邀请为大家展示一下本人的一些心得经验现在我也成老师了哈。基本煮法如下 材料:全当归10g、熟地12g、川芎12g、白芍12g、党参6g

一共是五味药材,我特意摆了个造型呵呵,当归不要单买当归头,当归头的药效不全,活血的成份都在当归尾上,所以买时一定要全当归,而不是为了好看买当归头。这里还提醒个姐妹们当归和党参市面上的99%以上是硫磺熏过的,熏过的主要表现就是发黄,有股刺鼻的味道,因为四物量少所以不明显,但长期用危害非常大的。不熏的当归和党参外观没有熏过的好看,但安全有保障,掌柜家的这些都是无硫的,大家可以放心购买。

一共是48g 有点小误差是正常的,大家不用在意。 把这些药材倒入碗中用清水泡洗下,分解出来的小颗粒不是灰,

补中益气汤治咳嗽案

补中益气汤治咳嗽 方药:北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陈皮5克,当归3克,升麻3克,柴胡8克,甘草3克,青蒿(后下)5克,黄芩5克,杏仁5克,白薇10克,地骨皮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益脾肺止咳。 案例:陈某,男,6岁。1998年3月18日就诊。患儿平素体弱,每感风寒易致发热咳嗽,年发作3~4次,历3年余。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体温达39.5℃,在某门诊部静滴抗生素,服中西药治疗乏效。接诊时患儿体瘦、神疲乏力,懒言,面微红,体温达39.6℃,微恶风,咳嗽,不思饮食,小便短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1剂,水煎分2次温服。次日体温渐退至38℃。效不更方,仍守上方再进1剂热退咳止,诸症悉除。嘱服补中益气丸2个月,以调理善后。 按语:补中益气汤之党参、北芪补益脾肺之气以圃奉,佐白术以健脾,取当归以和血,陈皮理气以消甘药之滞,升麻、柴胡既升清气又能清热,加黄芩、青蒿组成药对以清热,地骨皮、白薇以退虚热,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于补中益气之中配轻透之药以清虚热,临床随症加减,每获良效。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慢性咳嗽50例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作者:梁少勇 2005-9-21 摘要: 持续或反复咳嗽超过3~4周即属于慢性咳嗽。笔者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型慢性咳嗽50例,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其中4周前曾患肺炎6例,支气管炎15例,均经治疗后X线胸片显示无异常而仍咳嗽不止。以上患者曾用多种抗生素(口服或肌注、静滴)和止咳药治疗而咳嗽未止。... 持续或反复咳嗽超过3~4周即属于慢性咳嗽笔者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型慢性咳嗽50例,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病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6~17岁18例,18~80岁32例;病程3~4周26例,4~8周15例,8周以上9例。其中4周曾患肺炎6例,支气管炎15例,均经治疗后X线胸片显示无异常而仍咳嗽不止。以上患者曾用抗生素(口服或肌注、静滴)和止咳药治疗而咳嗽未止。一般为阵发性咳嗽,偶有白痰而量少,面色无华,食欲及睡眠不佳,舌淡脉弱。 1.2 治疗方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人参3~10g,炙黄芪5~30g,当归5~10g,白术5~20g,柴胡3~6g,升麻3~6g,陈皮3~6g,百部5~10g,桔梗5~10g,紫菀5~15g,款冬花5~10g,炙甘草5~10g。每日1剂,水煎后分2次服。10天为1 疗程,间隔3天后继续第2个疗程,一般用2~3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治愈:咳嗽停止,恢复正常;好转:咳嗽明显减轻;无效:咳嗽无好转或加重,或并发他症。 1.4 结果本组50例中治愈24例,好转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 2 讨论 咳嗽是肺脏功能失调,肺气上逆所致,一般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咳嗽起病较急,其病尚浅易治,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其病较深,治疗难取速效。慢性咳嗽多属内伤咳嗽范畴,往往有较长的病史和其他脏腑失调的证候,虚证或虚中挟实居多,可因外感咳嗽失治或治之不当所致。气虚型咳嗽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虚、痰、瘀3个方面。“久病伤气”,慢性咳嗽由于咳嗽日久,耗伤肺气,使肺之清肃功能难复,卫外功能失调,易于复感外邪,使咳嗽加剧。“脾

补中益气汤治病与用法

补中益气汤治病与用法 由脾胃气虚引起多种病症,用补中益气汤基本指征:精神疲怠、肢体困倦、面色萎黄或苍白、饮食无味、气短懒言、动则喘促、舌白质淡、脉虚无力。其兼有内伤身热、中气下陷者,尤为适宜。及体弱之眩晕、头痛、耳鸣、视朦、背恶风寒及慢性气管炎、子宫脱垂、脱肛、习惯性流产、崩漏、白带、功能性低热等。 1、治体虚所致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常见于神经衰弱、过劳、贫血、病后恢复期等体弱患者。 眩晕头痛属气虚者,常挟郁挟痰,伴有失眠,动则自汗,起则呕痰,口淡不渴,四肢乏力,舌淡苔白,治宜补中益气汤加川芎6克、法半夏12克。 耳鸣耳聋属肾虚,或中气虚弱,及过劳者,其鸣音较低微,两尺脉多虚,或大而无力,舌淡苔白,不渴,治宜补中益气汤加山茱萸9克、益智仁9克。 2、治体虚弱之视物不清、复视等,以年老体弱者多见,舌质淡红、苔白滑,脉虚大,或弦缓无力,用补中益气汤加杞子、川芎同煎,以补气血而益肝肾。 3、治体弱之背恶风寒。《内经》指出:“气虚者兼背疼,少气不足以息。”是阳气虚,不能卫外,故恶风寒,症属抵抗力低下,反应性差,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医案略。 4、治慢性气管炎。适宜脾虚痰湿型,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出,食少腹胀,舌苔白,脉濡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藏痰之器,多痰而咳,病在肺脾,治宜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加制半夏12克、生姜4片,可收到良效。 医案略。 5、治子宫脱垂。前人经验认为次病“当升补元气为主,若肝脾郁结,气虚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加益智仁9克、艾叶12克、五味子9克。现代实践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有良好效果,不论脱垂时间长短,程度轻重,均可应用。但以病程1、2、度疗效较好。补中益气汤可增强体质,提高全身肌肉张力、促使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收缩,起到“陷者举之”的作用。使子宫缩回阴道,每日1剂,连服14-28次。 本方对产后体质虚寒、气血衰弱、过早操劳之子宫脱垂者,疗效更佳。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心得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心得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心得 这篇文章为我的大学的毕业论文,想想那时对李东垣的学术思想的热爱与着迷,现在依然不减,多年以后翻出此文章依然记忆犹新。原文如下: [摘要] 笔者试图通过总结近年来中医领域关于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探讨补中益气汤的临床适应人群,明确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为中医应用本方治疗气虚为病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持依据。关键词补中益气汤气虚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卷中,主要组成药物为补气、升阳药物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诸证。 补中益气汤所治大都是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所引起的疾病,所以临床以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为主;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1 李东垣学术思想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最著名的处方之一,其著名是因为该处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至今仍是临床常用的处方。但笔者认为最能代表李东垣学术特色的,不仅仅是这首处方本身,而是补脾胃升清阳的思想。该方由黄芪、白术、陈皮、人参、柴胡、升麻、炙甘草、当归等药物组成。

湿和营,养阴清热等法症情无好转。5月初组织会诊症见:发热体温波动在37.4℃左右,午后热势较为明显。面如重枣,形体消瘦,长期卧床不起,动则眩晕,纳差,失眼,口渴不饮,大便溏泻,3~4次/d,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濡。根据证情分析似属脾胃气衰,湿困中阳,相火乘其土位。《内经》指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气既虚,水谷精微不能上归于肺,可能与“肺不张”有关。同时少阳升发之气,每因中气下陷,郁而不伸,导致营卫不和,又是低热长期存在的原因。甘温除热,古有成法可循。治拟补其中,升其阳,调其枢机,则升降自如,气血和而热自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百合、红枣。服5剂热势减轻,续服15剂体温恢复正常。坚守原方3个月,诸证消除,精神饮食如常人。3.2 脱发男,30岁。患者两年前因胃穿孔作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纳较差,营养不良,近半年头发脱落,曾用胱胺酸、首乌片等药无效。现症发秃,面色白,纳谷不香,神疲乏力,自汗,四肢欠温,舌体胖大,质淡,苔白厚,脉缓。《内经》云:“发乃血之余”,说明发之荣枯标志着气血盛衰。气血生化之源又在于水谷之海化生精微。所以又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今因术后胃气受损,脾气亦虚,受纳转输,两失其常,少阳升发之气,亦不能独自升降旋转。形成枢机愈窒,气血愈虚,无以“薰肤,充身,泽毛”,故见症如上。古人指出:“有形之血不易速生,无形之气所宜

老中医:一个很提气的药方~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名方出处】金代李杲《脾胃论》。 【使用历史】约700年。 【主要成分】黄芪,甘草,白术,人参,当归,升麻,柴胡,橘皮。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证引起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典型征象】面黄肌瘦,手无缚鸡之力。 【禁忌人群】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补中益气汤是中医史上赫赫有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的代表方剂。李杲是“补土派”(五行 中“胃”对应“土”)的代表人物,当时,他处在金元的动荡时期,很多百姓因为颠沛流离的生活,饥饱无常,脾胃病也成了当时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在这种背景下,李杲特别重视脾胃, 他以“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的原则,结合当时人们由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导致 的胃气亏乏的现状,创制了调理脾胃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 中医界的很多人都认为,补中益气汤凝聚了李杲毕生的学问,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形体器官脱垂等症。现在药店常有售补中益气汤衍生的丸剂,补中益气丸。 中气下陷,胃下垂就来了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人参、当归、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8味药组成,主要治疗 因劳伤、饮食不节所导致的脾肺气虚、中气下陷。那什么是中气下陷呢? 中气下陷是一个中医术语,这个“中”指的是脾胃,也就是我们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中气也就是脾胃之气,我们胸中的“中气”支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如果因为营养不足导致了 气虚,这个中气就会向下走。脾胃功能的削弱,中气的流失,将会产生下面一些情况: (1)脾的运化功能是以升清为主,升清是脾胃之气的运动特点,可使气血上达到心脑,达到高处。如果脾气衰弱,升清失司,中气下陷就会令人出现面色不华、头昏、头晕,或者目眩, 类似于人们常说的低血压、低血糖的症状。突然站立起来有的还会晕倒,眼前发花,或者伴 有出虚汗、冒冷汗等症状。这时候如果喝一杯热水或者吃一块巧克力,就会恢复。 (2)中气下陷是脾胃虚弱的一种表现,会影响到人的消化功能。胃肠的蠕动减慢,没有力量, 表现为:饭量小,吃点东西就感觉堵得慌,不易消化,很长时间以后打个嗝,还能闻到自己 吃饭的味道。 (3)中气下陷还会影响到脏器的功能。脾主升清,除了将运化后的清气送给心肺、头目,还会 借助上升的力量保持体内脏腑的位置。如果脾气虚了,中气下陷,就会出现脏器的下垂。比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八种药物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原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久泻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等各种疾病,临床运用较广泛,使用恰当,每收捷效,现举例如下。后人在原治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探索,不断将本方的临床适用范围加以扩展,使其成为至今仍为中医临床广泛使用的名方之一。 六、头痛 1.患者,男,38岁。左前额痛已4年,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尤以眉额部为甚,屡治不愈;平时特别容易感冒,且每因感冒后则上述病情加重;多伴有鼻塞流涕等症,剧时鼻涕有腥味,有时还带血,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额窦炎”。刻诊:头额胀痛,鼻塞,流黄鼻涕,食欲不振,体虚乏力,动则多汗,汗出恶风,以手指压患者眼眶上角时头痛加剧,并牵连枕骨周围疼,瘦高体型,面白少华,舌质淡胖,舌边齿龈明显,苔薄黄,脉细。证属:气虚头痛。治宜:益气升清,祛风清热。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药:党参15g,白术10g,黄芪30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0g,炙甘草10g,川芎10g,蔓荆子12g。 二诊:服药6剂,头痛已减,精神好转。宗原方,再服4剂,头痛大减,未见发作,仍以上方为丸常服,以巩固疗效。 2.林某,女,50岁。5年来,反复头部隐痛,病势悠悠,午后尤甚,时作时止,遇劳则复发或加剧。此次因半个月前干家务后,出现头痛且晕,汗出畏风,神疲乏力。平素胃纳差,食少无味。察其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弱。头颅彩超及脑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血压90/60mmHg。诊断为头风。证属脾胃虚弱,脑髓脉络失荣。治拟补脾益气养:陈皮6g,白芷12g,天麻10g,大枣10g,甘草5g,水煎服。服上方5剂后,头痛头晕减轻,精神及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和体会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和体会 补中益气汤出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脾胃论》,作者用之加减治疗内、妇科杂症,颇有效验,现介绍如下。 1 神经性头痛 阿某某,女,48岁,维吾尔族。2005年4月8日初诊。患者头痛病史8年,每因劳累,受寒或精神刺激而发,发作时需服用大量止痛药并卧床休息方得缓解。曾在城区多家医院检查,诊为“神经性头痛”。此次发作,经用西药数月不愈。症见:头闷痛,以前额及两侧太阳穴为甚,有时痛如锥刺,头目昏晕,倦怠纳差,二便正常,舌质暗淡,脉虚细弱。证属中虚清阳不升,气虚血滞。治以益气升清,通络止痛。处方:黄芪、党参各25 g,川芎18 g,白芍15 g,白术12 g,白芷、当归各10 g,升麻、柴胡、炙甘草各6 g,3剂后,头痛大减。原方再进6剂,头痛止。继以补中益气丸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旧恙未发。 按:头为清阳之府,气虚鼓动无力,清阳不升,血行涩滞,不通则痛,故头痛如刺。方中补中益气汤为主,补虚益气,升清举阳,另加川芎,自芷通络止痛,且引清阳之气上行,当归、白芍养血缓急而获效。 2 自汗 杨某,男,47岁。于2007年3月15日初诊。主诉:自汗已逾一年,汗出多于常人,活动后汗出尤甚,畏风,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每日2~3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虚弱。证属脾肾阳虚,阳不敛阴所致。方以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处方:黄芪20 g,党参15 g,白术10 g,当归10 g,陈皮10 g,柴胡6 g,升麻6 g,熟附片10 g,肉桂3 g,山萸肉10 g,丹皮10 g,五味子10 g,煅龙牡各30 g(先煎),金樱子10 g。6剂。 二诊:症状明显好转,汗已止,惟大便溏薄,腰膝酸软,前方收效,在原方加怀山药20 g,茯苓12 g,桑寄生15 g。6剂后,诸症基本消失,续服8剂,诸症悉除,随诊半年未复发。 按:本症属于阳虚自汗,主要责之脾肾,因脾为气血化生之源,肾藏真阴而寓元阳,只宜固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在外,阴之使也”,脾肾阳气虚弱,阳不敛阴,则自汗出,本法宜补脾益气温阳敛阴,方以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配以煅龙牡、五味子等收涩敛阴之品而获效。 3 遗尿 吐某某,女,15岁,维吾尔族,学生。2008年7月3日初诊。患者每晚尿床1~2次,已9年之久,多方求医服药未效。症见: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尿多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治以温补脾肾,益气缩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处

补中益气汤病案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017233821.html, 赵宁华孙新云2006-5-21 14:32:13 《河北中医》2000 年3 月第28 卷第3 期 关键词:补中药益气汤 【关键词】补中药益气汤;治疗应用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所创名方,治疗“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后世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清阳下陷,功效卓著。兹举验案4则如下。 1 重症肌无力 蔡某,女,38岁,农民。1998-03-08初诊。人工流产后又患感冒,身体虚弱,汗多无力,觉双眼睑下垂沉重不能抬举3个月余,先后到多家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单纯眼肌型。给予激素和抗胆碱脂酶药物治疗,效果不显。刻诊:四肢无力,抬头力弱,倦怠自汗,少气懒言,头昏眩晕,腰膝酸软,双眼睑下垂,早轻暮重,视物成双,语声低哑,发音不清,口燥咽干,二便调,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中气不足,肝肾亏损。治宜补中益气,滋补肝肾。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6 g,白术15 g,枸杞子15 g,菟丝子12 g,鸡血藤18 g,山药18 g,阿胶(烊化)10 g,麦门冬12 g,何首乌15 g。水煎服,日1剂。15剂后自觉体力大增,头昏目眩减轻,声音有力,视物正常,惟眼睑略有下垂,开合不便。原方加熟地黄、鹿角胶、紫河车(另冲)继服20剂,眼睑下垂完全恢复,视力正常,随访5年未复发。 按:重症肌无力属中医学痿证范畴。患者做人工流产后又感冒,发汗过多,致气血津液亏乏,津虚不能溉,血虚不能营养,肌肉筋脉失养,出现眼睑下垂、肢体痿弱不用等一派中气不足、肝肾亏损之证。病位在脾、肝、肾,因脾主肌肉四肢,眼睑属脾,肾

主骨,肝主筋,故治疗以补中益气汤补中以健中土。加阿胶、鸡血藤、菟丝子、枸杞子、山药、熟地黄滋补肝肾,加鹿角胶、紫河车血肉有情之品可增强补肝肾填精之功。 2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刘某,男,32岁。1996-04-16初诊。头晕乏力,四肢酸软3个月余,患者身体消瘦,又因饮酒过量,感受寒邪,逐渐发展至头项软弱,畏寒,足不能久立,行走须人扶持,手臂无力,不能握物。某医院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治疗4个月余,疗效不佳。刻诊:面色苍白,体质瘦弱,心悸多汗,四肢不温,头项尚能抬举,步履缓慢,蹲起困难。中医辨证为气血虚弱,脾肾亏损。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黄芪35 g,白术15 g,红参(另煎)8 g,当归15 g,升麻6 g,大枣3枚,炙甘草6 g,巴戟天12 g,鹿角胶(烊化)10 g,鸡血藤24 g,炮附子6 g,补骨脂15 g,肉苁蓉15 g。水煎服,日1剂。10剂后足温,头可抬举,两手能持物,仍步履艰难,腰膝无力。守方继服15剂,诸症好转,略感口干。原方减附子,同时服虎潜丸,50余剂后精神体力恢复正常,可下地劳动,随访4年未复发。 按:本例主要是禀赋不足,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濡养四肢肌肉;肾阳虚,温煦失职,又感寒邪,肾精亏损,不能荣筋养骨,而致足软不能久立,肌肉萎缩。中医辨证:脾肾阳虚,气血虚弱。予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升陷,使脾胃功能正常,精生血旺,肌肉丰满。配熟地黄、鸡血藤、巴戟天、续断、补骨脂、鹿角胶、肉苁蓉、附子温补肾阳,强筋健骨,恢复期配服虎潜丸可增强补肾助阳、强筋壮骨之力。 3 人工流产后恶露不绝 王某,女,30岁,农民。2001-04-28初诊。正产2胎,1年前曾做人工流产术,

四物汤的基本配方

四物汤地基本配方 标签:当归白芍川芎补血熟地 四物场所治诸证,皆由肝藏不足,营血虚滞所致.方中熟地滋养肝肾,大补阴血;当归补血养肝,和营调经,白芍益阴敛营,养血柔肝;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地、芍之滋补,得归、芎之辛行,则速生营血而无腻滞之弊;归、芎之辛行,得地、芍之滋润,则活血行滞而无化燥之忧.四药为伍.刚柔相济,补行并用,可使肝有所藏,营血和调,则诸证悉除. 四物汤不仅是妇科养血调经地常用方,也是通治各种血病地基本方剂.临证运用本方,可根据具体病情灵活化裁,如血虚为主,熟地、白芍、当归用量宜大,川芎则可少用或不用;血滞为主,则重用当归、熟地、白芍用量酌减;兼有瘀血者,以赤芍易白芍,再加桃仁、红花(即“桃红四物汤”);出血不止者,艾叶、阿胶(即“胶艾四物汤”);血虚有寒者,加炮姜、肉桂;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兼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兼气滞者,加香附、延胡;脾虚运迟,食少便溏者,地黄、芍药慎用. 【简介】本方来源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中医常用地补血名方. 【功用】补血和血.主治营血虚滞,心悸失眠,头晕眼花,面色无华,或冲任虚损,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或阅经,脐腹作痛,舌淡,脉细涩.或妊娠将养失宜,胎动不安,腹痛血出及产后恶露不下,少腹疼痛. 【组成药物】熟地黄克,白芍药克,当归克,川芎克. 【用量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早晚分服. 合剂:每次~毫升,每日次.水丸剂:每次~克,每日次;蜜丸剂:每次丸,每日次,空腹或饭后用温开水送服. 【现代研究】本方有抗贫血作用,可改善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抗自由基损伤,延缓衰老.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可抗放射线损伤,抑制肉芽增殖.此外,本方还具有抑制子宫肌活动、补充微量元素、磷脂和维生素等作用. 【进补应用】本方以甘温味厚地熟地为主,滋阴养血.配伍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旧芍养血和营以增强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综合全方,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因此,血虚者可用之以补血,血瘀者可用之以活血,是既能补血养血,又能活血调经地常用方剂. .月经失调 用本方加减:生地、川芎各克,白芍克,当归、香附各克,茯苓克,甘草克.水煎服,每日剂.有显著疗效. .痛经用本方加白芷、木香、香附各克为主,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卫剂.有较显著地疗效. .黄体功能不全用本方加味:当归克,川芎克,赤白芍各克,生熟地各克.水煎,每日 剂,早晚分服,以每个月经周期(士日)为个疗程,经期及妊娠后停服.有较显著地疗效.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用本方合当归补血汤加减:熟地克,杭白芍、当归、三七(另冲)各克,黄芪、贯众炭各克,益母草各克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水煎,于每次月经来潮第三日开始服用,连服~日,视出血程度而定,每日剂.

“补中益气汤”治多种疾病初识

“补中益气汤”治多种疾病初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医家简介:金代-李杲(李东垣)字,明之,号,东垣老人。(1180-1251年),今河北人,生于世宗大定二十年,金亡入元,十七年乃终,年72岁,旧本亦题元人,金元四大学派之温补派(补土派)代表人物。 认为脾胃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主张,有东垣重脾胃之说,善于温补脾胃。著《脾胃论。1249年》《内外伤寒辨惑论》《兰室秘藏》,后人附以诸家合刻,有“东垣十书”传世。人谓东垣用药,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然驳杂之处,不可不知,惟一脾胃为重,故亦可取。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本方是医家李东垣创立的著名方剂之一,是根据“损者益之”“劳者温之”“甘温除热”的理论制定的,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 在他的影响下,其后医家张景岳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去陈皮,柴胡,当归而成“举元煎”。 气之与血异名同类,同出于脾胃,有互相促进,互相带动作用。即气能生血,血能藏气。气主照之升也,血主濡之润也。气为阳,血为阴。气有化生血液的功能,血是气所依附的物质。气推血行,血随气行。气与血有着相互为用,不可分割关系。 前人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气虚能致血虚,补气能治血虚证。各脏气虚,与脾气虚有密切关系。乃“气血阴阳互根的理论”。“气滞则血瘀,血瘀则气受阻。”“血至则气亦至,气行则血亦行”。补气与助阳,补血和养阴,往往是相须为用的。 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前人有:“百病皆生于气”“脾(胃)为脏气之源,气虚是以脾气虚为主”之说。 医家李皋(东垣)认为:“内伤病的形成,是体内气不足的结果,而气不足,又是脾胃损伤的结果。” 医家李东垣指出:“元气是决定健康的关键,而脾胃是决定元气虚实的关键。”他在“脾胃论”中云:“真气(元气)乃先生身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虚则久窍不通,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则生也。”即李东垣的基本论点。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0-08-26T17:37:58.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谷瑞华[导读] 补中益气汤是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以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辩证要点谷瑞华 (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谷瑞华中医诊所 154100)【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6-0295-01 补中益气汤是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以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辩证要点。治疗气虚发热,气虚下陷的主方,笔者在临床应用中,辩证施治,随证裁减,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气虚发热,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在35~60 岁之间,主证,低热、动则汗自出身倦乏力,纳差,属超常人劳作而耗伤脾胃元气的病人。 1.2 气虚下陷,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在40~65岁之间,主证,面色晄白,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属脾胃气虚,无力举陷而致内脏下垂的病人。 2 治疗方法 常用剂量:黄芪25g、白术15g、陈皮12g、柴胡l0g、升麻6g、党参15g、当归12g、甘草l0g、生姜4g、大枣5枚,属气虚发热,在本方中加青蒿、知母、党参改用太子参,柴胡改银柴胡,气虚下陷,在本方中加用枳壳、厚朴。 3 治疗效果 气虚发热的病人,主要依据患者就医的时间早晚以体质状况来决定治疗用药的时间,服药5剂后,有8例病人体温正常,继服l0剂全部病人症状消失,气虚下陷的病人,服药半月为一疗程,服药一疗程后,有10例病人肛门痒痛的症状减轻,服药2~3疗程,直肠无脱垂症状。 4 病案举例 气虚发热:李某,男,45岁,因个体经营,劳累过度,出现发热,体温在37.5~38.0℃之间,自服抗菌素药后无效,而来我院就诊,查血常规,尿常规,胸透未见异常,查体所见,面色萎黄,表情呆滞疲倦,胃纳不佳,舌淡苔白,脉细弱,证属超常劳累,损伤脾胃元气而致气虚发热,治疗当用益气升阳,甘温除热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用青蒿,知母,党参改用太子参,柴胡改用银柴胡,经服药5剂后,体温正常,继服3剂,诸症全愈。 中气下陷,张某、男53岁,平素胃纳不佳,体倦懒言,半年前因腹泻后出现肛门口有物脱出,初起能自行还纳、近2月症状加重,肛门口脱出物约2cm,伴肛门疼痛,经就医检查,确诊为完全直肠脱垂I度,证属气虚下陷脱垂,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用枳壳,川朴,经服药6剂后,肛门疼痛减轻,继服l月直肠无脱垂症状。 5 体会 李东垣日:“劳倦伤脾,谷气不盛,阳气下陷,阴中发热。”巢元方日:“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大肠虚而伤于寒痢,而为气急,其气下冲,则肛门脱出,本文病例,一例是气虚发热,劳倦过度损脾胃元气,即“烦劳则张”。一则是气虚下陷,其气下冲而致脱垂,方中重用黄芪,辅以党参、白术、甘草益气补中,陈皮和胃,当归补血,用以柴胡,升麻升提下陷的阳气、诸药合用、补气养血、举陷,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则发热自除,气陷得升则内脏脱垂自愈。

传统四物汤配方美容

传统四物汤配方美容 神奇四物汤调理男女阴阳失调 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四味中药组成,是以补血调血为主要功用的方剂,被誉为「一切血病的总方」、「肝经调血之专剂」。 从四物汤的方义来看,熟地黄以补血为主,具有补肾填精的作用;当归补血、活血,补阴中之阳,单味药具有壮阳、兴阳的作用;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芍药敛阴养血,川芎和芍药能缓解血管经挛,增加动脉供血。全方尽属血分药,构成了治血要剂。由于中医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基本立足点是「男精女血」,而「精血同源」,即精与血均是人体津液的基本物质,经与血之间可相互转化,补血有助於促进精的生成,而填精的本身就是有养血的作用。 立冬已过,代表冬天开始,冬令进补现在正是时候!而女生最适合的进补圣品就是四物汤,不止补身也可调经期,但庄雅惠中医诊所院长庄雅惠表示,传统四物汤药材不见得适合每个人,四物汤需要视个人体质再增减、调配药方,而且四物汤也不是女生专利,男生有贫血也可以补一补! 四物汤最早记载于宋朝医典,可说是一帖古老药方,庄雅惠说,传统的四物汤有川芎、熟地、白芍、当归,主要是滋补血气、活血化瘀、使经血排出畅通,也可改善手脚冰冷、使脸色红润等,在进补时可以加一些鸡肉、排骨一起炖煮。不过庄雅惠表示,虽然传统四物汤是温补药材,但有些人可能不适合传统四物汤的特定药材,中医师都会视个人体质调配四物汤,以更符合各体质的需求,才能补对健康。 先了解四物汤药材作用 庄雅惠表示,传统四物汤的4种药材在中医治疗上各有其作用。 川芎性味属辛、温,作用于肝脏、胆。具有行气活血、镇定安神、去风湿止痛、纾肝解郁等作用。 白芍性味酸苦、微寒,作用于肝、脾,具有补血滋润、缓解疼痛,以及纾肝健脾等作用。 熟地性味属甘、微温,作用于心、肝、肾,具补血滋阴、补精益髓作用。但熟地含有大量糖分较滋补黏腻,对消化不良及腹泻者不应多用。 当归性味属甘、辛、温,作用于肝、心、脾,具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作用。含维他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这个方子是宋元一代名医大家李东垣,在行医诊治中耗费许多心血琢磨出来的。李东垣认为人的脾胃一旦受伤,则身体的元气就也跟着受伤,这样会出现许多病症:“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不耐劳累,动则气短”等。 补中益气汤方治疗的主证是因为劳伤、饮食不节而导致的脾肺气虚、中气下陷。什么是中气下陷呢?中医认为人的胸中有“中气”,支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如果你的营养不足了,导致气虚,那么这个中气就会向下走,这样,人常常会感觉到自己没有力气,说话提不上来气,不爱说话,脸色苍白,头晕,本来食物在胃肠内,在中气的固持下,可以慢慢地走完消化的过程,结果现在固持不住了,很快就泻了出去,结果就泻肚子,有的人还脱肛,还有的人一体检,就检出西医说的胃下垂,女患者还有子宫下垂等等。对于这些症状,中医认为是脾肺气虚。在五行的归属里,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因此这个病的根本在脾胃,因为脾胃的功能降低,吸收不好,结果导致肺气也不足了。 组成 黄芪、人参、当归、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 主治 脾胃气虚及气陷。症见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嫩色淡、脉虚或身热有汗、渴喜热饮、或脱肛、子宫脱垂、久痢、久疟等证。 名方方解 人参是一味大补元气的药,然后是黄芪。这个黄芪是味好药,生黄芪可以起到固表的作用,什么是固表呢?就是加强人体外边的防御系统,有的人总是冒虚汗,风一吹就感冒,就可以

用这个生黄芪来固表,同时加上白术和防风,叫玉屏风。如果把黄芪用蜜给炙了,则会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因此黄芪在这个方子里面是最主要的药物为君药,用量也最大。 在这里要格外注意的是生黄芪和炙黄芪是分开的,如果只写了一个简单的黄芪,生黄芪使用的量可以大,但是蜜炙黄芪的量要严格遵守方剂的规定,因为蜜炙的很容易生热。 炙甘草是补脾胃之气的,李东垣认为黄芪、人参、炙甘草是消除烦热的圣药,这个烦热就是由于中气不足产生的虚火。方子里还有白术,这是燥湿,补脾经之气的,因为李东垣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脾,他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所以方子里面也尤其照顾到了脾经。既然是要补气,为什么还加上了陈皮呢?原来这个补气的药如果下猛了,那么多的气同时补入人体,人体是受不了的,最大的感受就是气闷,胸闷,有点壅住了,这时加上理气的陈皮,则没有这个毛病出现了。 在补气的同时还要照顾到血,中医认为阴阳是互生的,气血也是互生的,气虚的同时,血也一定是虚的。一下子补了这么多的气,一定要考虑将它们引导转化为血,所以加上当归就可以让气血的转化正常了。 到此为止还不够,因为虽然补气了,可是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中气下陷。于是,方子里面就用了升麻和柴胡,量都非常的少,升麻是升阳明之气,柴胡是升少阳之气。别看就这两味药,它们的药性是向上升的,加进去以后,整个方子配伍的药力就往上走,治疗脱肛,子宫脱垂等因气虚引起的症状,用上还真就能回去。 佛慈补中益气丸 【主要成份】炙黄芪、党参、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浓缩丸;味微甜、辛。 【适应症/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用法用量】 口服,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如果把自己的脾肺之气给伤了,出现了相应的症状,那么就可以考虑服用补中益气汤来调补一下。可以说补中益气汤还是一剂保健养生的良方,目前药店所售的佛慈补中益气丸,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