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研究综述

近期出版的主要书籍综述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李兵弟著

该书根据省域、市域、重点地区、县域、村镇等五个层面,精心选取了来自全国东中西不同地区的25个案例,凝聚了众多“三农”领域、城乡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城乡规划管理实际工作者的才智与心血,展示了当前城乡统筹规划探索的多元化局面。该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9.68%。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处理好城镇与农村的发展问题,把城镇和农村作为有机的社会整体,把城镇的繁荣发展与农村的转型发展作为互相关联的发展进程,实现城镇与农村互促共进,良性互动的科学发展。同时,该书还总结了部分地区和单位进行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比较全面地、正面地阐述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法理、基本技术和规划方法,对基层的大量实践进行了理性思考与规划方法的升华,坚持保护农民利益、集约节约建设用地、促进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将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结合,为农村地区发展建设提供了较为扎实的科学指引。

《中国城镇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

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城镇化的成就与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我国城镇化的战略和总体思路,展望了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基本趋势,研究了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了如何在统筹城乡中推进城镇化、共享城镇化的成果,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决策的重要参考,同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李强著

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城镇化呈现明显的“推进”特征,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大范围规划、整体推动以及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跳跃性等。这种“推进模式”可分为七种,即建立开发区模式、建设新城模式、城市扩展模式、旧城改造模式、建设中央商务区模式、乡镇产业化模式和村庄产业化模式。作者同时认为,今日中国,城镇化的第一目标或核心任务是实现农民、农民工的城镇化,使农民、农民工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城镇化的难题在于如何解决人的城镇化,核心是怎样突破户籍制度的束缚,最终完成城乡一体化任务。作者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即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中等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县域范围内农民、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人的城镇化》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著

城镇化战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但对城镇化的认识仍不是很一致,无

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一些学者,更多重视的是城镇化的外延。他们认为城镇化就

是加快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还有人认为城镇化就是把农村建设成为城市。所以

就有了土地城镇化、农村城镇化的概念,在实践上则出现了圈地运动和造城运动。以上均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城镇化的本质。本书认为人的城镇化才是城镇化

的本质含义,从另一个角度发展了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制度的改革研究》等编

本书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有巨大潜力、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张占斌,张孝德,樊继达主编

党的十八大对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大战略,也是新一届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张“王牌”。要站在历史发展新阶段的高点,来深入思考新型城镇化与国家变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问题研究丛书: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是对近年来国内城镇化研究较有价值的成果的整理和集成,此书的出版,能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途径》新玉言著

遵循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逻辑,回顾和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经验。从国家战略的区域特色城镇化的视角,遴选了京津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镇化的策略及模式,重点将所在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色逐一细致地讲解。另外,还例举了云南省实现特色城镇化作为落脚点,统筹格局,揭示出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区域协调发展与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内在规律,进而从实践维度开辟了多元形式的城镇化路径及发展前景,为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创新性实践支撑。

早期城镇化的文献研究综述

(一)研究学派

1、地理学派。胡序威(1998)、顾朝林(1994、1997)、崔功豪(1998)、姚士谋(1992)、周一星、许学强等地理学家侧重于研究城市密集区的发展及其与区域发展的空间关系,主要研究了城市及城市密集区发展的宏观区域背景、形成机制、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等。小城镇研究。郭焕成等专家学者侧重于农村经济、乡村工业等对小城镇发展影响研究(1997、1998、1999、2000)。郑弘毅等主要研究了农村城镇化理论、基本特征、指标体系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乡村工业化等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1998)。

2、经济学派。林毅夫认为:中国由来已久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城乡隔离政策都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造成的后果,要提高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必须从根本原因着手,放弃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进行资本密集产业上的赶超,根据中国要素禀赋结构的特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扩大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在当前通货紧缩势头尚未减缓的形势下,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对启动当前经济十分必要。但财政政策必须要用在能够“四两拨千斤”的地方才能真正启动市场,农村道路,电网,自来水建设是中国当前形势下最能产生这种效果的地方(2002)。杨云彦等认为,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形成新的工业化动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形成新的城镇化模式(2000);李青、陶阳提出,国家政策和经济体制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性影响甚大,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变动

与区域经济格局十分一致,城市面临着进一步发展以适应全面工业化和国家现代化的要求(1999);王振亮从发展经济学出发,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乡镇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等方面,阐述了乡镇工业化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支柱与力量(1999);黄树强、曾梓益从企业、家庭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经济因素决定了乡镇企业和家庭的布局是分散的,是阻碍城市化进程的决定性因素(1997)等。

3、环境学派。周复多提出:应保持适宜的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的有序性,衡量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水平不仅要有经济指标,还要有社会指标,要保护和发展城市——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2000)。吴未等人提出:城市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物质载体,为了创造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应转变传统规划思想,承认城市规模极限的存在,实现从“功能规划”到“效能规划”的转变(2000.6)等。

4、生态学派。以钱学森老先生为代表的生态学派,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山水城市”园林艺术、“城市山水”绘画艺术、环境艺术、建筑艺术及至城市艺术开始,并提出“发扬光大祖国传统园林,把一个现代化城市建成一座大园林。……整个城市是…山水城市?”。“山水城市是我国传统园林思想与整个城市结合起来。”(鲍世行、顾孟潮主编:《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1999年)。另外王铎、王诗鸿等认为山水城市是一个开放体系、多元模式,涵盖“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并从古今中外各文化层次论述了“山水城市”(2000);梁鹤年提出,生态食物链中的分界线给予城市规划的启示——城市规划的战略方向应该是开阔城市生产生活的…稳定领域?,应该是加强城市模式和组织的应变能力(2000);程春满将传统城市化的机理归纳为产业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化的新取向——从产业理念转向生态思维,其核心就是批判传统的、唯利是图的、线性产业布局的城市化,而运用生态学原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工程为手段,新的、时间空间上平衡发展的、网络式产业布局的、生态环境友好的城市化观(1998)等。

(二)城镇化理论

一、城镇化概念。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对城镇化概念的界定有着很大差异。胡序威认为城市化内涵包括:①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即农村劳动力由

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空间转移;②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地域扩展;③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2000)。

二、城镇化动力机制。崔功豪、马润潮认为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力转化和小城镇建设构成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实质内容,影响这三者发生、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政策、资金和地方社会政府的作用,而农民群体和区外力量也有重要的启动作用(1999);宁登从转型时代、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全球化与区域化、交易革命与生产体制变革、新的区域性城市空间--区域城市带和网络城市等方面对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2000)。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研究探讨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成果有:薛风旋的“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1997)、熊宁的“小城镇在农村区域经济中的成长机制初探--以江苏为例”(1997)、何春阳的“北京地区城市化过程与机制研究”(2002)等文章分别探讨了外资、乡镇企业发展等方面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等。另外还有专家学者从人口流动(顾朝林,1999)、人口非农化(辜胜阻,2000)、经济发展(曾尊固,1999;陈仲伯,1999;李青,1998;马武定,1997)、经济全球化(顾朝林,2000)、信息化(阎小培,1998;甄峰、朱喜钢,2000)等方面研究了城市化动力机制。

三、城镇化特征。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度量指标是城市化首先要明确的基本问题,为此不少学者对城市人口统计的地域单元、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张耕田(1998)、代合治(1998)、王慧(1997)等撰文,从经济、人口、地域空间、环境及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选择一整套相应指标,并以具体省市为例对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根据城市化水平高低,学者们将城镇化进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城市化阶段理论)。如诺瑟姆(RayM.Northam)的拉平的“S”型城市化三阶段论(周一星,城市地理,1995),即: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加速阶段(人口迅速向城镇集聚)和后期阶段(城镇人口比重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叶裕民的五阶段论(2001)等。学者们研究认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胡序威,1998;顾朝林,2000;叶裕民,2001)城镇化速度。多数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大约每年上升1%。姚士谋等认为:中国的城镇化速度与水平的确定应从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稀缺、优质耕地少、自然资源特别是水问题突出、投资来源及国

力不丰以及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等因素分析,中国城镇化总体发展比例应考虑在50%-55%左右,发展速度也不能过快,具体为中国东部沿海各省城市化水平大致每年上升0.8-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每年上升0.5-0.8个百分点,时间上也得有个50-80年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1999)。但也有人认为城镇化速度究竟多少为宜不能人为框定,而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未来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叶裕民,2001),赵永革认为我国城镇化加速的起始点将推迟到来,城镇化发展速度在一段时期(5年左右)将低速推进(1999)等。城镇化质量。赵燕菁将城市化质量定义为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并认为城市化水平乃是每个人城市化部分之和与全部人口之比(2000)。马武定认为我们必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城市质量的提高,对现有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重要使命(1999)等。城镇化的地域差异。由于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科技水平、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不同,致使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城市规模和建设特点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目前我国城市化重心仍在东部沿海地带,但已开始向中、西部推进;东部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城镇密集区;城市化的省际差异则更明显(顾朝林,1998;胡序威,1998)等。汤茂林(1999)、姚士谋(2000)、阎小培(1997)等学者还分别研究了东部发达省区的城镇化特征。

四、农村地区城镇化研究。1978年我国农村地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出来,逐步被转移到二、三产业。加之20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推力。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模式主要有:攀枝花模式,国家主导的资源开发型城镇化模式;苏南模式,社区政府主导的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温州模式,以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以外资推动、外向型经济为工业化动力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汤茂林,2000)。其代表性论著为南京大学郑弘毅教授主编的《农村城市化研究》一书,它系统地论述了农村城镇化理论、动力机制、指标体系及地域差异,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地区的农村城镇化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相关的几个重要研究领域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1998)等。

五、城乡关系研究。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有机整体,正如地理学家杰斐逊(M.Jeferson)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注意到的“:城市和乡村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如果说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那就是自然环境,而不是人工在上面的堆砌”(芒福德L.Mumford语)。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城乡间差距逐步拉大,如何在转型时期建立新的城乡互动关系,实现协调发展,已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焦点之一。甄峰提出,农24村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辐射(在某种程度上会拉大城乡差距),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两头启动,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以推进,这就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动力,并应用当代城市规划思想着重探讨了城市规划如何引导城乡关系的正常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1998)。杨培峰从目标取向、空间、经济、对策等角度对城乡一体化做了归纳和阐述:城乡一体化是基于对人的考虑和经济发展的追求,通过政策扶持,对城乡空间和经济职能的调整,而出现城乡空间融合和经济职能调整以及经济一体化的状态(1999)等。

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近期新农村建设书籍综述

《中国村庄规划的体系与模式》葛丹东著

本书以村庄本位、村民主体为研究视角,在解读村庄规划建设的宏观城市化背景和梳理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从空间和机制两种途径探析村庄规划的新技术体系框架与过程模式。

《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研究》白钦先,李钧著

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变迁理论为分析框架,深入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的供给和需求状态。从金融功能论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满足需求的制度供给的“三元结构”理论,即农村金融制度应由农村商业性金融、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村合作性金融有机构成才能充分满足中国农村金融的需求,才能破解“三农”问题的困境。特别是以历史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历程,以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国际上主要国家农村金融制度的状况,还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全面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科学、合理和理想状态,并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给出了达到这种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有效变迁途径。

《农村土地利用》许月明等主编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政府基层领导和农民群众,但如何建设新农村对于政府基层领导和农民来说是一个新问题,需要社会各界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指导丛书》旨在使建设者掌握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为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等提供帮助。本丛书涉及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农民问题,包括农民自身素质提高和农民组织化问题,这些内容是实现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和生活宽裕所必需的;二是村庄建设问题,包括村庄规划、村庄整治与改造,这些是实现村容整洁的必需知识;三是村庄产业发展问题,包括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农村资金融通与管理,这些内容有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宽裕。本丛书语言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具有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能够阅读,特别适用于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尤其适用于乡村管理人员和大学生村官,也适用于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人员和相关专业的学生。本书为其中一册,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农村土地集约与节约利用、农村土地规模利用、农村土地分区利用、农村土地规划利用、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的相关概念、理论与方法。

《3S技术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胡引翠,董硕主编

本书以说明“3S”技术的应用为主,讲述了利用“3S”技术对新农村规划的基本流程,阐述了村庄建设和发展的未来趋势,全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超前性。全书共分七章,主要涵盖了“3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村庄大比例尺地图的测绘方法、GPS在村庄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RS在村庄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GIS 在村庄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村庄规划的图件制作以及村庄管理信息系统。本书可为农村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方法和依据,同时也可为村庄规划中的研究工作提供有关的参考。

新农村建设综述

一、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王伟光认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指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则属于精神层面;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1]詹成付认为,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是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2]江苏省“三个代表”研究会认为,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根本要求;乡风文明是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关键环节;管理民主是重要保障。[3]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做出的新举措,它具有不同于以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特点。学者们对新农村“新”的内涵进行了解读。曹立群、高峰认为,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三个明显特点:第一,它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更强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第二,它是一个新的行动纲领,而不仅

仅是目标;第三,它不仅包括多方面内容,更强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投入不仅包括对农业的投入,还包括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职业的投入。[4]柯炳生认为,新农村“新”在六个方面,一是新设施;二是新环境;三是新房舍;四是新公共服务;五是新社会保障;六是新精神风貌。[5]曾业松认为,现阶段进行新农村建设有“八”新,即背景新、理念新、方针新、目标新、任务新、机制新、措施新、要求新。[6]

二、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重大意义

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重大意义有充分认识。

多数论者都从我国农村发展现状、城乡差距的扩大、扩大国内市场、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郑新立认为,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战略举措;其次,是扩大国内市场,消化过剩的工业生产能力的需要;再次,是我们党执政为民,代表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7]陈锡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农业基础还不稳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城乡差距扩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三是我国已初步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四是扩大内需的要求;五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经济社会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8]曾业松认为,除以上原因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借鉴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建设新农村的经验教训。[9]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陈锡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弘扬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让人民共享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宗旨;进一步体现了党对中国城镇化.现代化的科学把握;进一步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10]柯炳生认为的重要意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10]柯炳生认为,建设新农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二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三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四是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然要求。[11]张晓山认为,建设新农村是经

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的客观要求。[12]

三、关于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在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确定以后,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理论工作者和各级领导干部研究的重点。

论者们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了研究。人民日报评论员认为,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五个必须。一是必须有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二是必须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三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四是必须注意工作方法;五是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13]王伟光从七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思路。一要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稳定农业生产;二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增产增收;三要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四要解决好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建设问题;五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六是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七是抓好农村党的建设。[14]曹立群、高峰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按照统筹城乡的原则,调整收入结构,加大投入;二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三是按照统筹协调的原则,从农民最容易得到实惠的地方入手,突出生产发展的内容;四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一套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15]邓道坤认为,建设新农村要抓“三量”,即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农产品转化增值量;促“三建”,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加强农民能力建设;解“三难”,即“谁来组织”、“谁来建设”、“谁来办公益事业”。[16]

为落实党中央的政策,切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级领导干部也结合本地实际拿出了他们的对策。徐光春认为,要把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结合河南的实际,关键是抓好“五个一”工程,即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创业氛围,一套好的扶持政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保证。[17]张学忠从城乡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一要深刻认识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二要切实把握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三要大力强化构建新型城乡关

系的全局统筹和整体保障。[18]骆惠宁认为,结合青海实际,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推进统筹,深化改革;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五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19]

中央部委也根据本部门实际,制定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汪光焘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农村经济与改善人居环境的关系。他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一要完善县域城镇规划;二要合理确定村庄整治内容;三要制定村庄整治规划;四要推广应用适用技术;五要加强对农房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六要加强部门间的综合协调;七要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20]金人庆认为,公共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财政部门将采取以下措施支持新农村建设。一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二要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三要调整支出结构,着力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问题;四要积极支持农业综合能力建设和县乡执政能力建设。

[21]

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实施过程中,要掌握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实质,坚持新农村建设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在工作中要注意克服各种不良倾向。

柯炳生认为,建设新农村应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干群结合、节约资源的原则。[22]王俊认为,建设新农村要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第一、正确处理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第二、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市场推动的关系;第三、正确处理农民参与和农民收益的关系;第四、正确处理加快城镇化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第五、正确处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23]望周刊特约评论员认为,建设新农村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培训工作和调查研究工作。[24]

姜作培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克服五种不良倾向,一要防止一哄而起,大拆大建,把新农村搞成政绩工程和运动式推动的倾向;二要防止和克服操之过急,急于求成,以为新农村建设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倾向;三要防止大包大揽,不尊

重农民,甚至在新农村建设中损害农民权益的倾向;四要防止新农村模式一律化,指导方法“一刀切”的倾向;五要防止和克服重硬件,轻软件,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的倾向。[25]滕朝阳认为,建设新农村要防止三种倾向,一要防止急躁倾向;二要防止孤立倾向;三要防止片面倾向。[26]金纯龙认为,新农村建设要力戒贪大求洋;要保护生态环境。[27]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全面展开,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各级领导干部正积极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中去,已取得初步成果。但由于新农村建设还是个新生事物,对它的规律性和新经验的总结才刚刚开始,所以,前一阶段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宏观性文章较多,微观性文章、调研性文章较少,有关指导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操作措施的研究文章较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能深入基层,总结出新农村建设的新经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伟光.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J].半月谈,2006,(4).

[2]刘海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六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部署———访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司司长詹成付[J].上海党史党建,2006,(1).

[3][9]江苏省“三个代表”思想研究会.全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要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3).

[4][15]曹立群,高峰.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奋斗目标到行动纲领[J].探索,2005,(6).

[5][11][22]柯炳生.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认识[J].红旗文稿,2006,(1).

[6]曾业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2).

[7]张小林.发展与借鉴: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理论视野,2006,(2).

[8][10]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J].求是,2006,(7).

[12]张晓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访著名经济学家张晓山教授[J].新视野,2006,(3).

[13]人民日报评论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2005-12-09(1).

[14]王伟光.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J].今日中国论坛,2006,(2-3).

[16]邓道坤.从实际出发建设新农村[N].人民日报,2006-06-16(9).

[17]徐光春.实施五个一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对河南20多个村镇的调查和思考[J].求是,2006,(5).

[18]张学忠.努力构建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J].求是,2006,(11).

[19]洛惠宁.关于青海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思考[J].攀登,2006,(1).

[20]汪光焘.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J].求是,2006,(9).

[21]金人庆.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J].求是,2006,(8).

[23]王俊.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J].理论前沿,2006,(10).

[24]望新闻周刊特约评论员.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J].望新闻周刊,2006,(8).

[25]姜作培.防止新农村建设中的五种不良倾向[J].红旗文稿,2006,(5).

[26]滕朝阳.新农村建设要防止三种倾向[J].半月谈,2006,(6).

[27]金纯龙.新农村建设要防止新的破坏性建设[J].理论前沿,2006,(2).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新论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新论 摘要: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不断提升、农村转变为城镇的过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利于城镇 化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者应实现良性互动。 关键词: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关系 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化战略布局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就应当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1.新农村建设可以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减少农民数量,使富余农民从土 地上转移出来,让大量农民进入城镇是一种必然。随着农村的进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富裕农民必然涌向城镇,推动城镇化进程。 2.城镇化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 城镇化程度越高,城镇的第二、三产业越发达,城镇的功

能越键全,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越强。而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发展生产,主要解决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问题。而城镇化必然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业现代化,吸纳和转移更多农村人口,减少农民,富裕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之源,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3.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城镇化与新农村道路相结合的道路 对我国来说,人口问题始终是我们今后改革和发展不可回避的大问题。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太大,若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峰值16亿人口,按有关学者提出的“合意城镇化率”为65%,则农村人口仍有5.6亿。按照现在能够利用的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不可能在短期内都转移到城镇就业,还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所以,我们要两条腿走路,一面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而且要给农民创造更好的进城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农业,使农民可以获得不断增长的物质收入和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安居乐业。 4.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重要性 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表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国家由工业化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事实上,新农村建

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

板块一: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 知识点整合 1.最近,城镇化成为了热点话题,新型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与镇集中的过程。城镇化过程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 二是各城镇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2.我国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二中,主要是推动的四化相互间的关系包括: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3.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二——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中,“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4.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主要是指农业、农村、农民。 5.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 6.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有:

①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②基本原则二:四化同步,统筹城乡; ③基本原则三: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④基本原则四: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⑤基本原则五:文化传承,彰显特色; ⑥基本原则六: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⑦基本原则七: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7.城市化三大标志:第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第 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8.新四化”关系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9.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10.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三是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11.新型城镇化战略举措二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12.新型城镇化战略举措四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

做大做强县城是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及亮点

做大做强县城是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及亮点 陈前金 内容提要:县城是大中城市之尾、乡村之首,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结合部。加速县城城镇化建设,努力做大做强县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有效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方略之一,是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及亮点。一是有利带动和促进全县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二是有利集中财力办大事;三是有利充分利用和发挥县城基础设施的作用;四是有利发挥人口的集聚效应;五是有利增加农民收入;六是有利促进城镇化进程;七是有利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八是有利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九是有利做好资源保护工作;十是有利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十一是有利促进社会稳定;十二是有利促进经济发展;十三是有利缓解大中城市的人口压力。建议:一、提升县城规格;二、加强领导力量;三、扩大县城规模;四、完善管理体制; 五、大量吸纳人口;六、加大财政投入;七、加强基础建设;八、抓好产业转移; 九、放宽用地政策;十、依靠民众造城。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城建设意义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县城是大中城市之尾、乡村之首,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结合部,加速县城城镇化建设,努力做大做强县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有效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方略之一,是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及亮点。

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积极有效推进,各种新问题、新矛盾逐步显现,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关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统筹协调,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迈向小康目标。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实践看,我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还在增强,对新农村建设构成巨大影响。特别是由于城镇化带来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减少,农村出现了“产业无人抓、项目无人做、房屋无人座”的现象,人们对城镇化与新农村关系认识上十分模糊。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找准着力点。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关联。实践表明,城镇化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必由之路,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本质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大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或者重要组成部分。一是目标趋同。城镇化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四个融合”,即城乡人口、政治、经济、文明融合,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重点仍然是改变“农村穷、农业弱、农民苦”的现状,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及城乡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二是利益相关。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将城市扩散到农村,满足农村城市生活条件或要素。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城镇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会相应得到提高,又带动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城乡之间的“血缘关系”,决定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没有城市的城镇化、工业化向农村的幅谢,就不可能有农村的现代化和村镇的田园化。三是作用互动。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几亿农民难以靠种地富起来,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确实需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是比较快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实现城镇—乡—村一体化。相反,农村的发展,农村产业的扩大,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为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充分利用城镇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城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村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进步,城市的延伸、城镇化的浪潮又推动了农村全面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必然相互发生作用,共同促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城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金融和信息中心,城市的这些要素,决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上要依赖城市,依赖工业和它的集中信贷,形成城市带农村的发展格局。列宁曾说过,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在我们重庆市,实行以现有大中城市带大农村,以县域城镇、百强镇或有条件的乡镇为基础,形成经济、文化、人口、服务中心,幅谢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剩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或既办土又工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正如有的农民曾形象地说,“一亩地刨不出新农村,穿草鞋走不出富裕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出路出路,闯出去就是路”,这是城镇带农村的真实感受。同时,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农村产业化带动工业化,由工业化带动集镇化,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二是冲击农村社会结构。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农民改变了自己的身份,一部分农民变成城市人,引起农村经济、社会、人口等结构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乡镇、新集镇、新村庄,将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城里人生活条件,带来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三是释放剩余资源。城镇化的牵引力带给农民的是强烈的自我追求意识。农村长期落后,世世代代的农民渴望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对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作为城市建设的工作者,我们知道怎么样开展城镇化建设行动工作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浙江省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行动实施方案【1】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发改规划〔xx〕1098号),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杭州市要区分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通过流动人口积分落户方式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大中城市均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不得采取积分落户方式。(省公安厅负责,xx年12月底前完成) (二)全面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督促各地落实居住证制度,确保居住证领取门槛不高于国家标准、享受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低于国家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赋予居住证持有人更多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断提高居住证含金量。(省公安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省卫生计生委

负责,xx年9月底前完成) (三)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国发〔xx〕44号),研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结构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省级财政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较多地区的资金奖励力度。(省财政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四)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结合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情况,调整完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办法。研究出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实施细则,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合理用地需求。(省国土资源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五)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农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鼓励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退出。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省农办、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负责) (六)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各地区要有序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坚持“两为主”,落实“两纳入”,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确保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受教育与城镇居民同城同待遇。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2021年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xx村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主要从户籍、新农合、新农保、产业发展四个方面进行: 1、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缩小城乡差异、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是赋予有条件的农民工城镇居民身份,有利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利。二是有利于促进城市人口集聚,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是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是有利于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盘活城市资源。五是有利于扩大农村人均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当前,现行户籍制度已不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办事处下达xx村目标任务为130人,为实现目标任务,我村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与十四个村民小组明确了农转成的任务数,明确“农转成”工作责任。我村今年的农转城任务与XX年5月31日前全部完成。 2、新农合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XX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XX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办事处下达xx村今年的筹资任务指标如下:应参合人数1860个人,缴款金额为111600元。参合率必须达95%以上。 至9月1日起XX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开始,xx村,成立以彭道权为组长的工作小组,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充分调动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迅速行动起来,立即开展农民筹资收费、登记、发证工作;确保XX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顺利进行。 现缴款人数为650人,共计:39000元,未算七类减免人群,此项工作正在正常有序的进行,确保在11月20日之前完成95%的目标。 3、新农保完成良好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通过对农村居民推行普惠制的养老保险和之前的“新农合”双管齐下,有助于减轻农民的生活负担,缩小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有助于将来实现城乡统一保障体系的链接,从而有益于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正

论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论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黄祖辉 [摘要]城市化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战略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持续发展的两大重要战略,两者并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相互包容的统一体。本文指出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必须互动共进以及实施两大战略互动共进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要以农民身份的“三分离”为前提、以农民权益的“四可以”为原则,户籍制度改革要以土地制度、社保制度、产权制度、住房制度改革的“四配套”为突破。 [关键词]城市化 新农村建设 互动共进 户籍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70(2011)—06—0003(03) [作者]黄祖辉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27 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两大重要战略 从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现状以及转型发展的要求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到了从工业化推动发展转向城市化引领发展的新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中国的城市化不仅是人口与产业的空间集聚过程,而且也是广大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过程。换句话讲,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应该是人口集聚、产业集聚、进城农民市民化的“三位一体”的过程。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高速增长的粗放性和资源要素配置、收入分配中的偏差,尽管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城乡关系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城乡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呈不断扩大的态势,我国“三农”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在当前中国,也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 可以说,城市化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战略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持续发展的两大重要战略,两者并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缺一不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和把握好这两大战略,将这两大战略有机结合、有效结合起来,而不是将这两大战略相互替代、相互割裂,甚至于相互对立起来。 二、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包容的统一体 事实上,我国的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一个相互包容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性。关键是要正确认识我国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准确内涵。对我国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关系的准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应该成为各级政府在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的重要考量。 就新农村建设而言,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应包含村庄空间布局的变化过程,而且也包含着农村人口的减少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放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框架中进行,必须以城市化来引领、来推进,必须与城市化进程有机结合、有效结合。 就城市化而言,既然城市化体现的是人口与产业的集聚过程,那么城市化就不应仅仅指大城市的 专家视点 农村经济 2011年第6期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根据《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X政发〔X〕35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让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安居乐业为目标,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打造关中西部城镇群为重点,以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为抓手,着力增强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布局和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优社区,推动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坚持纵横联动、协同发力、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政策组合,推动户籍、土地、财税、住房等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配套。

——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改革措施和政策落地生根。 (三)主要目标 年均实现1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到X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一市一区一路”城镇空间格局和“X镇级市—西周文化景区(县城)—重点镇—一般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中心城区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二、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逐步剥离户籍上附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确保进城落户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三个1亿人”战略和《X市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加快落实《X县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逐步放宽落户限制条件,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一定年限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中职学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优秀农民工凭相关证件和证明可在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十大经典案例目录 1.辽宁省铁岭市: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案例1 以人为本绿色低碳 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铁岭市人民政府 凡河新城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铁岭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机遇。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以凡河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在建设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绿色低碳、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一、背景与起因

第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需要。2005年初,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到铁岭调研时指出,铁岭30万人口的城市太小了,要向大城市发展,建设自己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以城带乡。按照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应该占全地区的30%左右,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才能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当时,铁岭中心城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只占全市的10%左右,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强。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铁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通过建设凡河新城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正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具体举措。 第二,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实现沈铁同城化发展的需要。铁岭南部地区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毗邻,可以充分接受沈阳的辐射。尤其是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铁岭作为沈阳经济区八个成员市之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城市向南发展、向沈阳靠拢,是实施沈阳经济区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沈铁一体化、实现沈铁同城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让更多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需要。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措施。2005年,铁岭的城镇化率只有30%左右,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市区东部受山地限制,加之高速公路、输油管线分割零乱,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西部由于靠近辽河,地势低洼,城市防洪、排污问题很难解决。北部受交通干线、河流和城市防洪的制约,发展空间非常狭窄。如果按照传统“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势必重蹈交叉污染、交通拥堵等弊端。我们秉承组团式的先进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凡河新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规划建设了凡河新城,极大地推进了全市的城镇化进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可提高到52%。 第四,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为沈铁工业走廊提供城市支撑、实现产城互动的需要。2003年开始,我市顺应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趋势,主动承接沈阳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沿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交通大动脉,规划建设了南起沈阳与铁岭交界、北到吉林省界、总面积3313平方公里的沈铁工业走廊。目前,沈铁工业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837家,产业工人发展到15.1万人,成为铁岭最大、最靓的一张经济名片,被写入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沈铁工业走廊特别是铁岭南部先导区的快速崛起,迫切需要有一个新的城市作为支撑,以实现产城互动、一体发展。规划建设的凡河新城,正处在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核心地带,区域位置适中,能够为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发展提供城市支撑与配套,有利于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第五,凡河新城选址在凡河镇,具有优越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有利于打造特色城市。一是交通便捷。京哈铁路、哈大高速公路、102国道、哈大高速铁路和沈环高速公路纵贯境内。同时,与老城区距离适中,有利于组团式发展。二是环境优美。北有莲花湖湿地,东有蟠龙山森林公园,辽河从西侧环绕,凡河从镇区穿过,山水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良。三是水资源丰富。上游有榛子岭水库,下游是辽河,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打造“中国北方水城”。 二、做法与经过 2006年初,铁岭市在“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建设凡河新城的构想。2007年1月16日,铁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凡河新城总体规划,使凡河新城规划建设上升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凡河新城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规划院、复旦大学共同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景观规划由清华大学规划院完成;城市设计由美国RRM建筑事务所等4家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完成。2007年1月,辽宁省政府正式批准了包括凡河新城在内的《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从此拉开了凡河新城建设的序幕。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 第一,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所谓单户城镇化,就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保留原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用农村住宅和宅基地置换凡河新城的楼房,同时,通过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制度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进城农民真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更好,避免农民“被上楼”。做到“五个相结合”:1、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制定好规划、政策和标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百姓得实惠,充分让利于民,使农民真正变为市民。2、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建管一体相结合,实现统筹规划、协调推进。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城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留下来的农民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4、单户城镇化和整村、整屯城镇化相结合,按照单户为主、整村优先的原则,强化制度设计,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优惠政策。5、期房和现房安置相结合,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启动期房建设,同时组织现有房源,为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2013年9月25日,在铁岭县3个乡镇率先启动了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真心欢迎。10月14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铁岭县全域14个乡镇范围内启动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有6257户农户报名,1588

PPP项目成功案例分享-新型城镇化案例-新农村建设的奇迹

PPP项目成功案例择抄 【新型城镇化案例】“楼兰古村”—新农村建设的奇迹 “楼兰古村”项目是一个典型的以旅游发展带动新农村发展的案例,依托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文化背景,通过吸引旅游人群和影视 拍摄人群,来提升当地的旅游人气,带动当地村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 改善。通过旅游景区发展发挥景区周边新农村旅游设施,与景区本身 形成良性互动,并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蒲昌村位于城市郊区北部,紧邻AAAA级旅游景区库木塔格沙漠,是城市、景区、乡村的交汇节点,非常适合做旅游开发。2007年底,全经联会员企业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受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 县委、县政府的邀请,对其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改造工程,负责整个项 目的方案设计及后期施工监理工作。 设计手法和目标是:用独特的地域性语言展示城市的历史渊源和 人文景观、用原生态的建造手法塑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和旅游品牌、用真心为农的设计理念诠释新农村建设的精髓、用多样化的生活情景 体现城市的活力和生命的传承。 一、用独特的地域性语言展示城市的历史渊源和人文景观——打 造“楼兰古村” “鄯善”县大家一定感到很陌生,但提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 驿站“楼兰”古城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楼兰”姑娘的传说几近家

喻户晓,“楼兰”城更是每个旅行者心中的“圣地”。在两千多年前的一场战役中,“楼兰”国被“且末”所灭,从此灰飞烟灭,当时的一部分楼兰人就迁移到了今日的鄯善地区。所以充分反映鄯善和楼兰的渊源,充分利用楼兰的神秘和沧桑打造鄯善的厚重与醇美的人文景观是进行主题定位的不二首选。 项目组据此决定,这个村子的改造工程以楼兰文化为主题,为项目注入灵魂,为静态的建筑和景观注入耐心寻味和体验的血肉,让曾经鲜活的历史和传说重新丰满起来。 二、用原生态的建造手法塑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和旅游品牌——建设“生土村落” 通过反复的选择和比较,我们最终确定用极具当地特色的建造手法——生土建筑的形式作为主要的建造工艺。生土建筑是指主要用未焙烧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始于人工凿穴,历史悠久。当地拥有交河古城、高昌古城等生土城市遗址,现存的吐峪沟麻扎村也是生土建筑的代表作。 这种建筑形式具有极强的地域特征和形式美感,也与楼兰文化的主题契合,同时恢复和挖掘这种几近绝迹的建筑样式也是最好的旅游价值所在,可以为今后旅游品牌的建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用真心为农的设计理念诠释新农村建设的精髓——民俗街区与民俗客栈

浅析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的发展趋势——1215

浅析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的发展趋势 姓名:王典班级:城市规划10701 提起城镇化,很多人喜欢用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比重来衡量城镇化的发展程度。然而,单一进行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容易造成大城市就业压力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大,还会造成农村人才外流严重,发展动力不足,最终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加强中小城镇的建设,让进城的农民能有稳定的收入,留守的农民能因为农村资源的集中而实现收入的大幅提高,这样才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新农村建设并不是要放慢城镇化,更不是要否定城镇化,而是有利于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生产资料利用率的最大化,保证城乡之间的均衡和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城乡的共同富裕。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紧密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1、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内涵看二者紧密结合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新农村建设方针,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内容涵盖了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实现科学合理规划,城乡差别得以缩小;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城镇化是指社会生产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的过程,体现出非农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率越高,其城镇工业化、信息化程度就越高,非农人口的比重就高,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也就越高。城镇化具有阶段性的发展规律:发达国家的进程表明,当城镇化率达到20%以后,城镇化进展呈加快趋势,城镇化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当城镇化率超过70%后,其速度又趋减缓,最终稳定在80%至90%之间。二者内涵的目标同向,任务一致,目的相同,要求一样。因此,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伴随于我国现代化全过程,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支点,二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2、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具体实践看二者紧密结合的客观必然性。城镇化过程是农民不断向城镇迁移的过程,农村富裕人口转移到城镇,直接减少农民,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城镇化程度越高,城镇的二、三产业越发达,城镇的功能越键全,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越强。而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发展生产,主要解决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问题。而城镇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存在差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大,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重大意义 城镇化的推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保证。以往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具有明显的“三高一低”的特点,且经济增长方式过于单一,片面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从而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均衡。未来我国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必须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全面刺激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潜力在于城镇化。2013年,我国常住城市人口比率达到了53.72%,而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只有36%,这远远低于与我国人均收入接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同时,也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的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居高,而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6.1%,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的推进与服务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不断集聚,将会扩大居民的消费服务需求,带动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1.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发展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单一发展路径,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的一条新型的发展路径。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历史意义 我认为简介一下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有助于对它的理解。所谓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第二,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第三,农业劳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反映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 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科学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多,地域辽阔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中国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走自己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资源节约和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那城镇化建设是怎么提出的呢?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性潮流。想要了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要了解它的提出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教育的挑战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教育的挑战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们需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视野中,围绕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深化城市教育改革,探索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 1、确立社会公平的大局观 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中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移民改变和创造城市的历史。对于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需要顺应这一社会发展的潮流,认识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流动的正当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调整自己的心态,建立正确的价值立场。 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原先处于潜隐状态的“城里人”和“外地人”的利益冲突显现,出现了城市保护主义的“邻避政策”。这种社会现象被称为“巴士效应”:自己在车下时拼命主张打开车门;一旦自己上车了,就主张赶紧关门开车。这种以一己利益为计较的狭隘心态显然是不可取的。当我们争取自己的权利时,就意味着主张一种面向所有人的普适价值。今天所有的城市人,都是昨天的“乡下人”。我们不能一方面反对北京大学成为“北京人大学”,同时认为上海就应当是上海人的上海。 当然,一项现实的公共政策,必须强调理性、渐进性、建设性,需要谨慎地调整、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应当有先中小城市、后大城市的“梯度开放”战略。但是,必须明确和坚持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立场,要讲“大道理管小道理”,要有“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通过制度变革和创新,逐步实现宪法所规定的平等人权。否则,一方面要求每年转移上千万农村劳动力,同时各个城市却在设防,阻碍农民进城,社会现代化的理想就无从谈起了。 2、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准的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对于城市社会而言,改革的目标已经确立,这就是建立以常住人口为主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实行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问题是如何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逐渐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目前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在城乡分治、没有人口流动的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无法适应大规模人口流动的现实。需要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形成对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改变以户籍人口为主的现行管理体制,建立在流动状态下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即以常住人口为准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近年来,各地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服务的范围。进一步地,一些地方将这一服务扩大到了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上海市已经提出将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纳入地方政府服务的视野,纳入政府的工作规划和财政预算,并将有条件地开放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服务。最终,在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中,逐渐放开城乡二元的户籍限制,使外来农民工真正成为新市民。 建立这一新机制所需的制度创新,包括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担的财政机制。建立跨省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机制,完善流动儿童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因为流动儿童的教育责任不应只由流入城市最基层的区县政府承担。上海市已经建立了市-区两级的财政分担机制,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创新。当前,需要明确中央政府所应承担的财政责任,建立对流动儿童教育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而建立地方政府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新水平。它不仅关系到农村城镇化的科学布局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农村迈向小康的进程问题。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的一项国策,既具有链接、延伸、辐射的功能,也具有带动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导向工业化的功能。 由郭振、陈柳钦等合著的《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一书,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前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与农村城镇化同时进行的见解,详细阐述了农村城镇化的内容。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是一部研究我国农村城镇化问题颇有新意的著作,同时对农村城镇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角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该书以推进农村城镇化为主线,在进行农村城镇化理论研究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原因和特殊性,将农村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阐述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定位原则与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特点及因素分析,在城乡统筹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思路。该书研究视角开阔,研究对象与目标明确,有利于全面建设和谐稳定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课题的研究。该书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强村兴镇,突出发展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关键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科教兴农,强化科技和教育的地位。三是强化生态建设,突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作用。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研究综述 近期出版的主要书籍综述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李兵弟著 该书根据省域、市域、重点地区、县域、村镇等五个层面,精心选取了来自全国东中西不同地区的25个案例,凝聚了众多“三农”领域、城乡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城乡规划管理实际工作者的才智与心血,展示了当前城乡统筹规划探索的多元化局面。该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9.68%。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处理好城镇与农村的发展问题,把城镇和农村作为有机的社会整体,把城镇的繁荣发展与农村的转型发展作为互相关联的发展进程,实现城镇与农村互促共进,良性互动的科学发展。同时,该书还总结了部分地区和单位进行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比较全面地、正面地阐述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法理、基本技术和规划方法,对基层的大量实践进行了理性思考与规划方法的升华,坚持保护农民利益、集约节约建设用地、促进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将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结合,为农村地区发展建设提供了较为扎实的科学指引。 《中国城镇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 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城镇化的成就与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我国城镇化的战略和总体思路,展望了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基本趋势,研究了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了如何在统筹城乡中推进城镇化、共享城镇化的成果,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决策的重要参考,同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李强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