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本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方法

一、什么是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利用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和其他有关资料,控制实际成本的支出,揭示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成本分析内容

对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的评价,分为三个方面:

1、在核算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提高企业和职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

2、揭示成本升降的原因,正确地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成本分析还可以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的变化,正确选定适应新情况的最合适的成本水平。

三、成本分析的意义

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资料对成本指标所进行的分析。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及其各个成本项目的变动情况,查明单位成本升降的具体原因。其包括成本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

1、成本的事前分析是指在成本未形成之前所进行的成

本预测。进行事前成本分析,可使企业的成本控制有可靠的目标。

2、成本的事中分析是指对正在执行的成本计划的结果所进行的分析。事中分析主要是为了进行成本控制,防止实际成本超过目标成本的范围。

3、成本的事后控制是指对成本实际执行的结果所作的分析。事后分析主要是对成本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成本降低的经验,以利于下一期的成本控制活动的开展。

四、成本会计价值分析的步骤

价值分析一般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是选择分析对象,对一个企业来说,需要进行价值分析的产品应是具有一定竞争能力,有一定市场的产品。

第二步是进行功能、成本和价值的分析。这一步的主要工作是首先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进行功能评价,然后通过与成本相比较,求出各分析对象的价值或价值系数。

第三步:分配目标成本,确定关键部件的成本降低额,目标成本的分配应按功能系数进行分配,保证关键部件的成本应与其功能相适应。

第四步:寻求和评价降低成本的方案。这是价值分析的关键。前面各步的结果可以说只是发现问题,而这一步的结果将是解决问题。因而在这一步骤中,企业管理部门必须集思广益,集中产品设计部门、材料供应部门、产品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一起来商讨研究改进产品设计或寻找低成本的

替代材料的方案,并评价各方案的可行性,以选择最优方案来达到最终降低成本的目标。

五、成本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方法主要分为对比分析法,连锁替代法,相关分析法。

(一)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通过成本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的数据的对比,来揭露矛盾的一种方法,成本指标的对比,必须注意指标的可比性。比较形式(1)绝对数比较,如上年产品单位成本10元,本年产品单位成本为9.5元;2)增减数比较,如本年成本比上年降低0.5元;

(二)连锁替代法

也称连锁置换法、连环替代法。它是确定引起某经济指标变动的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1、在计算某一因素对一个经济指标的影响时,假定只有这个因素在变动而其它因素不变;适用范围在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共同影响着某一指标的情况下,可应用这一方法来计算各个因素对经济指标发生变动的影响程度。

2、确定各个因素替代顺序,然后按照这一顺序替代计算;

3、把这个指标与该因素替代前的指标相比较,确定该因素变动所造成的影响。

(三)相关分析法

企业的各种经济指标,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一个指

标变了,就会影响到其他经济指标。例如:生产数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成本的相应变化,利用数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找出有关经济指标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即为相关分析法。

六、成本分析的原则

1、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专业分析与群众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3、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4、事后分析与事前、事中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七、成本管理存在一些共性和突出的问题

1、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班组成本管理还较为薄弱,成本责任追究和激励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是部分公司成本管理架构不完善,工作内容和责任主体未能明确;二是成本分析会会议质量还不高,较多的是对上期成本状况的分析,缺少对生产经营环节突出成本问题的揭示和分析,会议纪要验证不足,未能形成管理闭环;三是班组成本管理的意识和氛围还不足,班组成本管理的内容不明确,对成本管控目标日常性分析和跟进不足;四是成本责任追究和激励制度不完善,部分公司尚未建立起成本责任追究制度,同时成本竞赛等激励活动开展较少;五是成本的宣贯和意识培训开展较少,不利于全员成本意识的提升。

2、成本管理的基础还需要加强,导致成本信息真实性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各项指标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还不健全;二是在生产经营环节,“跑、冒、滴、漏”现象还较为普遍;三是部分公司生产用辅材、备件物资出库不及时,

影响当期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四是生产环节存在成本浪费现象,如设备检修不彻底、停机次数过多等问题;五是员工成本意识还不强,对各种浪费现象不闻不问,习以为常;六是财务部门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改进。

3、成本管理还较多的停留在事后分析阶段,成本的预测和事前分析控制还较为薄弱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较多的是事后反映产品的成本状况及材料消耗情况,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和市场形势,事后成本管理越来越显示它的弊端。目前,大部分子公司对成本的预测和事前分析控制还较为薄弱,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成本预测、控制和预警机制,一是对大宗原材料价格估算还存在偏差;二是生产配料适时数据准确性还不高,物料平衡调整较多;三是辅材、备件领用单未能及时开具,或不能及时录入物资信息系统;四是一些外围修理费用不能及时的验收和结算;五是发生的管理和销售费用不能及时的办理冲账和结算;六是对未来的产品结构和价格测算还存在偏差,对保本价测算带来一定影响。

4、成本管理范围较窄,更多的是关于生产成本的控制,相对缺少对综合配料成本、物流成本和经济仓储成本等环节管理控制。目前,我们的成本管理更多的是“生产导向型”的,成本管理的对象更多的是关注内部生产管理,它始于材料采购,终于水泥销售,管理的思想主要是各个环节尽可能考虑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缺少对总体成本效益最大化的思想,同时对于综合配料成本、物流成本和经济仓储成本等环

节管理控制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系统测算大宗材料采购价格、采购标准、配料方案和熟料、水泥质量之间的关系;二是对物流环节的成本关注相对较少,如采购环节的物流、内部物流的组织和运行等;三是仓储物资存在较多的资金和成本沉淀,没有系统的测算市场、生产和采购之间的相关数据;四是对费用成本控制不严格,存在超支预算的情况。

5、过分的依赖财务部门对成本的管控,相对忽视其他部门的协同管理作用大多数子公司对成本控制的职能定位不准确,没有树立起全员的、系统的成本意识,往往将成本管理的职责全部划归财务部门,从而忽视了各个部门、全体员工的协同作用。成本具有普遍性,因此,成本控制需要全员共同努力: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是由采购人员控制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是由生产人员控制的,销售费用的控制则是由销售人员控制的,而财务人员只能起到事后监督的作用,单纯地依靠财务部门控制成本是有局限性的。

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

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 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同时期的指标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在对比分析中,可采取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或上年同期,历史最好水平)实际指标对比,本期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指标对比等形式。通过对比分析,可一般地了解企业成本的升降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查明原因,找出差距,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在采用对比分析时,应注意本期实际指标与对比指标的可比性,以使比较的结果更能说明问题,揭示的差异才能符合实际。若不可比,则可能使分析的结果不准确,甚至可能得出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同的相反的结论。在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可采取绝对数对比,增减差额对比或相对数对比等多种形式。 比较分析法按比较内容(比什么)分为: (1)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 (2)比较结构百分比 (3)比较财务比率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采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构成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测定各个因素变动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对企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采用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下: (1)将要分析的某项经济指标分解为若干个因素的乘积。在分解时应注意经济指标的组成因素应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计算的结果就不准确。如材料费用指标可分解为产品产量,单位消耗量与单价的乘积。但它不能分解为生产该产品的天数,每天用料量与产品产量的乘积。因为这种构成方式不能全面反映产品材料费用的构成情况。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复习课程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 析

第十四章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第一节成本报表概述 一、成本报表的概念 成本报表是会计报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报表中的主要报表,是根据成本管理的需要,依据企业日常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定期或不定期编制的,用以反映和控制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水平和成本构成情况,以及有关各项费用支出情况的一种报告文件。编制与分析成本报表是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成本报表的作用 (一)综合反映企业报告期内产品生产耗费和成本水平。 (二)客观反映各成本中心的成本管理业绩,评价和考核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三)为制定和及时修订成本计划、确定产品价格提供重要依据,为企业进行成本、利润的预测、决策提供信息。 (四)作为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日常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为例外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 三、成本报表的分类

(一)按报表反映的内容分类 1.反映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报表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等就属于这类报表。 2.反映费用支出情况的报表 制造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销售费用明细表等就属于这类报表。 3.反映生产经营情况的报表 生产情况表、材料耗用表、材料差异分析表、质量成本表等就属于这类报表。(二)按报表编制的时间分类 1.定期报表 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等就属于定期成本报表。 2.不定期报表 这类报表是针对成本管理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随时按要求编制的。有关成本费用表等就属于不定期成本报表。 (三)按编制的范围分类

时代光华 采购成本分析方法与成本控制 课后测试

采购成本分析方法与成本控制 ?1、管理和销售的成本在采购成本中的占比是多少?(10 分) A 3%-4% 4%-5% C 5%-6% D 6%-7% 正确答案:C ?2、在采购成本调查渠道中,最有效的方法是?(10 分) 专业互联网调查 B 杂志报纸等媒体 C 参加展览会、研讨会 D 供应商、顾客及同行 正确答案:D

多选题 ?1、成本分析考虑的因素有工程、制作方法及______?(10 分) A 特殊工具、设备 B 材料成本、人工成本 C 制作、外包费用 D 营销费用及税金、利润 正确答案:A B C D ?2、采购成本分析的步骤有哪些?(10 分) A 分析产品成本结构 B 制定成本结构清单 C 重点关注总成本 正确答案:A B C ?3、采购成本分析的方法有哪些?(10 分) A

盈亏平衡分析法 B 学习曲线分析法 C 总成本分析法 D 生产周期成本分析法 E 价值分析/价值工程分析法 正确答案:A B C D E ?4、为了降低采购成本,我们可以怎么做?(10 分) A 加强采购人员管理 B 活用采购原则 C 招标比价 D 控制采购过程 正确答案:A B C D

?5、关于采购价格分析的方法有实绩法、目标价格法、横向比较法以及______? (10 分) A 应用经验法 B 制造商价格法 C 标准化法 D 折扣法 正确答案:A B C D ?6、在采购成本中属于产品成本的有原材料成本及__________?(10 分) A 人工成本 B 制造成本 C 物流成本 D 管销成本 正确答案:A B C D

判断题 ?1、精益库存管理和供应商早期介入属于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10 分) A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品质分级法不属于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10分)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二) 题外话: 以前说管钱的人为帐房先生,如今成本会计就是企业(仓库、生产、销售)的帐房先生了,不能让其它部门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虽然成本会计不能给每个部门制订合理的流程、制度进行规范,但发现了操作中的问题一定要举一反三,建议相关部门去改善。提供基础数据的部门做好了,我们帐房先生才能一算一个准。 我们公司产品(物料)较多(不同厚度、不同规格、不同材料,达几千种),如何进行本量利分析? 答:按照产品大类来核算,一个产品大类(材质相同、工艺相近)为一个工作中心,核定一个大类中的每一个小类的工时标准或者机器工时标准(选择的标准用于分配费用),一次核定后可以比较长时间不变。核定一个大类中的每一个小类的材料标准用量,每月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的差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以保证材料成本的准确。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将几千种产品分成几十个大类来核算,成本核算基本准确后就可以实现本量利分析:先可以分析大类,如果需要对某些大类的具体产品进行分析,可以再按照制订的分摊标准、材料标准用量等基础数据分析。 问:我们是玩具厂,十几年来从没有做过完整的成本计算.现在想把成本这一块做得完善点.却不知道应该怎么着手去做.请楼主帮忙. (现在的流程是原材料入库==>A车间领用原材料==>A车间做好半成品入库==>B 车间领用A车间做的半成品==>B车间做好成品入库.)

答:实际操作中,可能既用不上书上的实际成本,也用不上标准成本,这是成本会计在实务中常常遇到的,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核算方法。 假设只采购一种原材料,而且只生产一种产品,也要经历以上的生产流程,那业务处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材料成本方面:如果材料较多,且产品的种类也非常多,那么我们将主要材料划分出来管理,非主要材料及投入的辅料/消耗品可以考虑作为费用计入产品。(根据重要性原则,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简化处理,会计上的做法是在产品上看得到原材料的计入材料成本,消耗在产品上,但看不到材料原型的如焊接用的锡线则计入制造费用。在很多工厂,将包材计入费用也是出于方便核算) 人工成本方面:如果能够得到生产技术部门提供每个产品在每道工序的标准工时,我们可以根据完工的情况和当月生产工人实际投入的工时。可以分工序分别核算半成品和成本的人工成本。一般公司领导出于谨慎原则,会要求将半成品的人工由当月的完工成品承担,半成品只有材料成本。(关键在于能否得到正确的人工工时统计资料,如果生产线有工时日报则可以实现任何方式的人工分摊)制造费用:玩具厂一般可以选择按照工时进行分摊,如果工艺上差异比较大,可以选择多重标准分摊。 补充:对于将单位价值较大的材料入账管理,而其它单位价值小的计入费用的做法不可取。这样是给工作做不好留了一条退路和借口。现在回头看这些,我觉得还是应该认真规范它、做到一丝不苟。 问:咱估入账的商品销售后可以结转销售成本吗? 答:工业企业一般不会有暂估入库成品,商业企业可以先按照暂估结转成本,实际付款如果有差异再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成本分析又可以分成3个层次: 1,价格/成本分析; 2,采购成本分析; 3,采购总成本分析。 其中价格/成本分析指分析产品价格中的成本(价格=成本+利润),包括a,制造成本;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 采购成本分析是分析a,订货成本、b,物资材料成本,c,存货成本,d,缺货成本,采购总成本分析则是分析a,采购成本,b,运输成本,c,质量成本,d,设备维护成本等所有成本的总和, 所以采购总成本分析包括了采购成本分析,而采购成本分析中又包括了价格/成本分析。 在此,针对成本分析第2层次,也就是采购成本分析进行计算: 一、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缺货成本 1、订货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设备场所的折旧、采购办公用品的消耗、差旅费、电话传真费等,这一部分成本是需要财务进行全年统计得到最后的结果的。 2、物资材料成本=数量*单价(价格/成本分析就是分析单价)(假设不存在折扣)。 3、存货成本:维持库存需要的费用,包括a,物资材料占用资金应计的利息b,材料的保管费用,而保管费用指仓库的设备场所折旧费、仓库人员的工资、物资材料存货时变质报废的损失、材料的保险费用等总和,物资材料占用的资金利息是单次可以计算的,而保管费用则是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4、缺货成本;因为缺货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停工待料费用、加班费用、场所设备的折旧费用,因为延误向顾客交货而支付的罚金等总和,这一块也是要靠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二、采购成本的计算: 假设:年订货总成本为Ka,年保管费用为Kb,年停工加班费用Kc,年销售(因延误交付而支付的)损失为Kd,年采购总额Ke,年销售额Kf,年产值 Kg,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月利率Ki,订货天数X,存货天数Y,缺货天数Z,该批材料数量A,单价B。 1、订货成本F(1)的计算 a 年订货总成本为Ka b 每1元的产品的年订货成本=Ka/Ke c 每件产品的年订货成本=B* Ka/Ke d 每件产品的天订货成本= B* Ka/Ke/365 e 每批产品的天订货成本=A* B* Ka/Ke/365 f 实际订货天数下的每批产品的订货成本F(1)=X* A* B* Ka/Ke/365 2、物资材料成本的计算 a 材料成本F(2)=A*B 3、存货成本F(3)的计算 a 年保管费用为Kb b 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 c 每1元的材料的年保管费用=Kb/ Kh d 每件材料的年保管费用=B* Kb/ Kh e 每件材料的天保管费用=B* Kb/ Kh/365 f 每批材料的天保管费用=A* B* Kb/ Kh/365 g 实际存货天数下的每批材料的保管费用=Y* A* B* Kb/ Kh/365 h 实际存货天数下每批材料的占用利息= Y *A*B*Ki/30

成本报表分析的一般方法

成本报表分析的一般方法 以下是分析成本报告的一般方法: (a)成本报告综合分析方法 成本报告的总体分析方法包括:横向分析、纵向分析和趋势分析。 水平分析法是将反映企业报告期成本的信息(尤其是成本报告中的信息)与反映企业早期或历史某一成本状况的信息进行全面综合比较,研究企业经营业绩或成本状况的发展变化的成本分析方法。 垂直分析法是一种成本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成本报表中各项目的比例或结构,反映报表中各项目与整体的关系及其变化。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几年或几个时期的分析数据,通过指数或完成率计算,确定分析期内相关项目的变化和趋势的成本分析法。 (2)指数分析 指数分析主要包括对比分析和比率分析。 1。对比分析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比较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从而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适用于同质指标的定量比较。运用这种分析方法,我们应该注意比较指标的可比性。可比共同基础包括经济内容、计算方法、计算周期和形成影响指标的客观条件。如果指标不具有可比性,则应在比较前根据可比口径进行调整。该方法具有以下比较形式: (1)通过将实际成本指数与计划或定额指数进行比较来分析成本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

(2)将本期实际成本指数与前期(前期、去年同期或历史最佳水平)实际成本指数进行比较,观察企业成本指数的变化和趋势。 (3)通过将企业的实际成本指标(或某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指标进行比较,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现差距,促进企业改善管理。 2。比率分析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指标之间的比率来考察企业经济活动相对效益的分析方法。比率分析主要包括相关指数比率分析、成分比率分析和动态比率分析。 的相关指标比率是通过比较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指标获得的比率。如产值成本率、成本利润率等。 的构成比是一个经济指数的每个组成部分占总数的比例。例如每个成本项目与总成本的比率。 动态比率是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相似指标得到的比率,用于分析增减速度和变化趋势。如固定基础比率和环比率。 固定基础比率=分析期指标金额/固定期指标金额 环比=分析期指标金额/前期指标金额 (3)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根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定量确定各种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的方向和程度的方法。因子分析主要包括序列替代法、差异计算法、指数分解法和固定基替代法。 1。系列替代法

采购成本分析汇总

采购成本管理降低与采购方法技巧 一、采购成本降低受到重视的原因 由于近年来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笼罩在外贸出口衰退的阴影下,根据经济部最新完成,于八七年七月份公布的一项调查“制造业经营实况分析”结果发现,在制造业中有高达百分之六十三点四九的业者认为,市场竞争激烈是经营上所面临最大的困难,其次依序为汇率变动不稳,工资太高,基层劳力不足,市场需求停滞以及管理及技术人才不足 由此可见,企业在面临国际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产品生产周期逐渐地缩短,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多样化,以及产品技术层次不断提升的压低下,如无法有效的开源,节流则成为企业因应变局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在采购占平均销售金额比重逐渐增加的趋势下,降低采购成本,则是采购人员提供企业附加值最直接的方式 二、降低采购成本的十大手法 根据统计全美Fortune200公司所使用的成本降低手法,最有效果的前十项如下,由于各手法的执行成效因企业而异,以下十项并无优先顺序可言 1.Value Analysis(价值分析,VA) 2.Value Engineering(价值工程,VE):针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加以研究,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透过剔除、简化、变更、替代等方法,来达成降低成本的目的。价值分析是使用于新产品工程设计阶段。而价值工程则是针对现有产品的功能/成本,做系统化的研究与分析,但现今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已被视为同一概念使用 3.Negotiation(谈判):谈判是买卖双方为了各自目标,达成彼此认同的协定过程,这也是采购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谈判并不只限于价格方面,也适用于某些特定需求时,使用谈判的方式,通常所能期望达到价格降低的幅度约为3~5%.如果希望达成更大的降幅,则需运用价格/成本分析,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VA/VE)等手法 4.Target Costing(目标成本法):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在企业的五大致命过失(Five deadly business sins)一文中提到,企业的第三个致命过失是,定价受成本的驱动(cost-driven pricing)。大多数美国公司,以及几乎所有的欧洲公司,都是以成本加上利润率来制定产品的价格。然而,他们刚把产品推向市场,便不得不开始削减价格,重新设计那些花费太大的产品,并承担损失,而且,他们常常因为价格不正确,而不得不放弃一种很好的产品。产品的研发应以市场乐意支付的价格为前提,因此必须假设竞争者产品的上市价,然后再来制定公司产品的价格。由于定价受成本驱动的旧思考模式,使得美国民生电子业不复存在:另外,丰田和日产把德国的豪华型轿车挤出了美国市场,便是采用价格引导成本(price-driven costing)的结果

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成本分析概述 利用及其它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正确评价企业的执行结果,揭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为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 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 包括: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技术经济指针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等。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 成本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成本分析中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法(也称数量分析方法)很多,企业应根据分析的目的,分析对象的特点,掌握的资料等情况确定应采用那种方法进行成本分析。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技术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三种。 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实际成本指针与不同时期的指针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在对比分析中,可采取实际指针与计划指针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或上年同期,历史最好水平)实际指针对比,本期实际指针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指针对比等形式。通过对比分析,可一般地了解企业成本的升降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查明原因,找出差距,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在采用对比分析时,应注意本期实际指针与对比指针的可比性,以使比较的结果更能说明问题,揭示的差异才能符合实际。若不可比,则可能使分析的结果不准确,甚至可能得出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同的相反的结论。在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可采取绝对数对比,增减差额对比或相对数对比等多种形式。

比较分析法按比较内容(比什么)分为: (1)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 (2)比较结构百分比 (3)比较财务比率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性指针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针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采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构成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测定各个因素变动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对企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采用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下: (1)将要分析的某项经济指针分解为若干个因素的乘积。在分解时应注意经济指针的组成因素应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针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计算的结果就不准确。如材料费用指针可分解为产品产量,单位消耗量与单价的乘积。但它不能分解为生产该产品的天数,每天用料量与产品产量的乘积。因为这种构成方式不能全面反映产品材料费用的构成情况。 (2)计算经济指针的实际数与基期数(如计划数,上期数等),从而形成了两个指针体系。这两个指针的差额,即实际指针减基期指针的差额,就是所要分析的对象。各因素变动对所要分析的经济指针完成情况影响合计数,应与该分析对象相等。 (3)确定各因素的替代顺序。在确定经济指针因素的组成时,其先后顺序就是分析时的替代顺序。在确定替代顺序时,应从各个因素相互依存的关系出发,使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分清经济责任。替代的顺序一般是先替代数量指针,后替代质量指针;先替代实物量指针,后替代货币量指针;先替代主要指针,后替代次要指针。 (4)计算替代指针。其方法是以基期数为基础,用实际指针体系中的各个因素,逐步顺序地替换。每次用实际数替换基数指针中的一个因素,就可以计算出一个指针。每次替换后,实际数保留下来,有几个因素就替换几次,就可以得出几个指针。在替换时要注意替换顺序,应采取连环的方式,不能间断,否则,计算出来的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就不能与经济指针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差异额(即分析对象)相等。 (5)计算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针的影响程度。其方法是将每次替代所得到的结果与这 一因素替代前的结果进行比较,其差额就是这一因素变动对经济指针的影响程度。 (6)将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针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应与该项经济指针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差额(即分析对象)相等。 上述因素分析法的计算过程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设某项经济指针 N 是由 A,B,C 三个因素组成的。在分析时,若是用实际指针与计划指针进行对比,则计划指针与实际指针的计算公式如下: 计划指针 N0=A0×B0×C0 实际指针 N1=A1×B1×C1 分析对象为 N1-N0 的差额。 采用因素分析法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针 N 的影响程度时,各项计划指针,实际指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知识分享

第十章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第一节成本报表概述 一、成本报表的概念 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工作质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也就是说,企业的供、产、销的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水平,最终都直接、间接地反映到产品成本中来,产品成本作为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的综合性指标,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 成本报表是会计报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报表中的主要报表,是根据成本管理的需要,依据企业日常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定期或不定期编制的,用以反映企业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构成及其升降变动情况,以考核各项费用与生产成本计划执行结果的会计报表。它反映和控制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水平和成本构成情况,以及有关各项费用支出情况的一种报告文件,用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结果。 二、成本报表的作用 编制与分析成本报表是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成本报表资料,能够及时发现在生产、技术、质量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一)综合反映企业报告期内产品生产耗费和成本水平。 反映成本情况的报表有产品生产成本表或产品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表、主要产品生产成本表、责任成本表、质量成本表等。这类报表侧重于揭示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差距,明确薄弱环节,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挖掘降低成本的内部潜力提供有效的资料。 (二)客观反映各成本中心的成本管理业绩,评价和考核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通过成本报表资料的分析,可以揭示成本差异对产品成本升降的影响程度以及发现产生差异的原因和责任,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那些属于不正常的、对成本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差异上,这样对于加强日常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的经济损益分析方法的修正 彭国良 福建省武夷山市环保局 ( 354300 ) E-mail (pengguoliang513@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17430118.html, ) 摘要:环境影响的价值(环境成本或环境效益)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体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一种环境影响的行为所产生的货币化价值,在未来基本上大于现在的价值,这是环境影响的特殊属性所造成。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就是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在进行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要注意到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忽略这一点将导致环境影响价值的严重低估,不利于判断这些环境影响对一些项目、规划或政策所引起环境影响的可行性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可能产生错误的决策。 关键词:环境价值;环境价值递增速率;经济损益分析;费用与效益;与日俱增. 中图分类号:X751 文献标识:A 1.引言 [1]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美国等较早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家,都要求在其环境评价中要进行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如世界银行在其政策指令OP4.01和OP10.04中,明确要求在环境评价中“尽可能地以货币化价值量化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并将环境影响价值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中去。"亚洲开发银行(1996)为此还发行了<<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工作手册>>,指导对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境影响评价法>>第三章第十七条明确规定,要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经济分析。 1997年世界银行在其中国环境报告<<碧水蓝天>>中,估算出中国环境污染损失每年至少540亿美元,占1995年GDP的8%,这一评估以及中国研究者所做的相关环境污染损失评估,对中国在第十个五年计划大幅提高环境投资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国政府开始实行绿色GDP,将环境损益计入国民经济计量体系中,标志着一种新的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 环境影响的价值(环境成本或环境效益)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体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传统的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方法却以现在的环境评估价值一成不变作为将来的环境价值进行套用,造成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得出错误的结论。本文根据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这一规律对统的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方法进行修正,以得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分析方法和结论。 2.环境价值的特殊性 [1]环境的总价值包括环境的使用价值(use value)和非使用价值(nonuse value)。 环境的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被生产者或消费者使用时所表现出的价值。环境的使用价值通常包含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如森林的旅游价值就是森林的直接使用价值,森林防风固沙的价值是森林的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option value)是人们虽然现在不使用

成本分析材料占比

成本分析材料占比 篇一: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学习产品成本分析的方法;●了解销售费用分析的思路;●掌握财务费用分析的技能;●熟悉管理费用分析的内容。 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产品成本分析 1.产品成本构成 企业要进行产品成本分析,首先要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产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直接材料;第二,直接人工;第三,制造费用。 2.产品成本分析的准备工作 企业在进行产品成本分析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成本核算方法 核算方式不同,得到分析结果也就不同。因此,企业要结合企业和产品属性来界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并保持成本核算的方法前后一致。确定核算方法后,企业还应做到两点:一是有一定的标准界定,一旦界定好核算方法后,不要轻易改动;二是核算内容前后一致,如这个月将租金算进固定性的制造费用,下个月就不可以算进变动性的制造费用,否则会乱了章法。

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企业在做成本分析核算之前,需建立一套成本核算制度,确保核算效果的质量。 规范核算方法、归属对象和报表格式 很多财务人员都有同感:企业报表格式不固定时,做分析的工作量很大,取数困难,只能把原来的报表录入进来,这就增加了分析的成本。而当表格模板固化下来时,分析工作就非常简化。标准定好了,做分析只需利用函数。 一般来说,做企业财务分析,必须掌握三个函数: 第一,if函数,即判断函数。if判断函数可以起到预警作用。在excel 里用if函数设置一个预警值,当某个值大于设定值时,就会出现预警,不需要再重新计算,节省了时间而且准确、不会出现人为失误。在与销售算提成时,可以用if函数建立一个提成计算模型,每次只需更新原始数据就可直接得出计算结果。数据统计模型建好了,工作效率就能大大提高。 第二,vlookup函数,即查找函数。用查找函数最大的好处是定位。对数据命名进行标准化时,用vlookup函数进行查找和替换就可一次性完成。 第三,sumif函数,即条件汇总。 恰当应用这三个函数,能让分析过程更加简便。3.产品成本分析五项内容 产品成本趋势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答: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一般地说,成本—效益分析的过程由如下5个步所构成: 第一步:识别阶段,判断某一项目可以达到机构所希望的目标; 第二步:调查阶段,主要是了解能实现该目标的各项可能的投资方案; 第三步:收集信息阶段,主要是获取有关各备选投资方案效果的资料; 第四步:选择阶段,定量财务指标分析、定量非财务指标分析以及定性指标分析,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由于定性指标未包括在正式分析之中,管理人员必须用自己的判断决定在最终决策时定性因素占多大比重;以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优劣次序; 第五步:决策阶段。要以上述次序为依据,并要看限制条件情况而定。 成本—效益分析有许多种具体方法,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情况来加以讨论: (1)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 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是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评价方法,亦被称为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项目的建设周期都不会限于一个年份,这样一来,任何一个项目的收益和成本不可以直接相加,必须将“货币时间价值考虑”在内,将不同时点的成本、收益按一定的贴现率换算成同一时点的成本、收益,进行计算。 1)净现值法(以NPV 代表)。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在该方法下,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都要按照预定的贴现率折算为他们的现值,然 后在计算它们的差额。其算式是: v n K k k v n n A i A A i A i A i A NPv -+=-++++++=∑=1221)1()1()1()1(ΛΛ 方案A 的净现值NPV (A ) =(25000*0.909+20000*0.826+25000*0.751+40000*0.683+45000*0.621)–100000=29055元 计算的结果如得到的净现值为正数,说明该方案可实现的收益率大于所用的贴现率;反之,如得到的净现值为负值,说明该方案可实现的收益率小于所用的贴现率。从上述计算可知,方案A 的收益率大于所用的贴现率,该方案可取。其贴现率是个关键,如果选择不当,就可能导致错误的分析,例如较高的贴现率,对使用年限较短的支出项目有利。 2)净现值率法。净现值率和净现值的不同,在于它不是简单的计算投资方案未来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同它的原投资额之间的差额,而是计算前者对后者之比。仍采用上例: NPVR (A )=129055/100000=1.29 若指数大于1,说明其收益超过成本,即报酬率大于预定贴现率。它可以看成是1元原始投资可望获得的现值净收益,它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而净现值是绝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益。净现值和净现值率这两个指标之间有着如下关系: 净现值>0 净现值率>1 净现值=0 净现值率=1

成本分析的方法

第一节成本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成本分析中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法(也称数量分析方法)很多,企业应根据分析的目的、分析对象的特点、掌握的资料等情况确定应采用那种方法进行成本分析。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技术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三种。 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同时期的指标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在对比分析中,可采取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或上年同期、历史最好水平)实际指标对比、本期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指标对比等形式。通过对比分析,可一般地了解企业成本的升降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查明原因,找出差距,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在采用对比分析时,应注意本期实际指标与对比指标的可比性,以使比较的结果更能说明问题,揭示的差异才能符合实际。若不可比,则可能使分析的结果不准确,甚至可能得出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同的相反的结论。在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可采取绝对数对比、增减差额对比或相对数对比等多种形式。 〖例1〗北乐公司1999年末进行成本分析时,编制的对比成本分析表如下:成本对比分析表 品成本降低幅度较大。对于A产品应找出成本超支的原因,提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采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构成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测定各个因素变动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对企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采用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下: (1)将要分析的某项经济指标分解为若干个因素的乘积。在分解时应注意经济指标的组成因素应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计算的结果就不准确。如材料费用指标可分解为产品产量、单位消耗量与单价的乘积。但它不能分解为生产该产品的天数、每天用料量与产品产量的乘积。因为这种构成方式不能全面反映产品材料费用的构成情况。(2)计算经济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期数(如计划数、上期数等),从而形成了两个指标体系。这两个指标的差额,即实际指标减基期指标的差额,就是所要分析的对象。各因素变动对所要分析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影响合计数,应与该分析对象相等。 (3)确定各因素的替代顺序。在确定经济指标因素的组成时,其先后顺序就是 分析时的替代顺序。在确定替代顺序时,应从各个因素相互依存的关系出发,使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分清经济责任。替代的顺序一般是先替代数量指标,后替代质量指标;先替代实物量指标,后替代货币量指标;先替代主要指标,后替代次要指标。

沈阳工学院经管管理会计题库第六章

第六章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产品功能成本决策 5.评分法 2.成本系数 6.强制确定法 3.价值系数 7.品种决策 4.功能评价系数 8.剩余贡献毛益 9.增量成本 26. 奖励合同 10.成本分界点 27. 特别订货 11.联产品 28. 弹性定价法 12.可分成本 29. 反向定价法 13.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30. 撇脂价格策略 14.逐次测算法 31. 渗透价格策略 L5.最优生产批量 32. 目标价格策略 16.生产准备成本 33. 竞争价格策略 17.共同最优生产批次 34. 变动成本价格策略 18.储存成本 35. 尾数定价 19.调整成本 36. 心理价格折扣定价 20.相对成本 37. 声望定价 21.成本计划评审法 38. 习惯性定价 22.赶工成本 39. 数量折扣 23.成本加成定价法 40. 现金折扣 24.损益平衡法 41. 交易折扣 25.边际成本定价法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对于亏损产品来说,不存在是否应当增产的问题。 ( ) 2.利用成本无差别点作生产经营决策时,如果业务量大于成本无差别点X 时,则应选择固定成本较高的方案。 ( ) 3.在“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中,如果追加订货量大于剩余生产能力,必然会出现与冲击正常生产任务相联系的机会成本。 ( ) 4.进行功能成本分析时应选择价值系数高、降低成本潜力大的作为重点分析对象。 ( ) 5.凡是亏损产品都应该停产。 ( ) 6.只要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就一定要继续生产;凡不能提供贡献毛益额的亏损产品,都应予以停产。 ( ) 7.由于外购零件而使得剩余生产能力出租获取的租金收入,应作为自制方案的机会成本考虑。() 8.产品组合优化决策就是确定各种产品生产多少的决策。 ( ) 9.年准备成本与生产批数成反比,与生产批量成正比;储存成本与生产批数成正比,与生产批量成反比。 ( ) 10.年成本曲线是凹形曲线,在年成本最低点处,年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相

采购成本控制:ABC成本分析方法

采购成本控制:ABC成本分析方法 1.定义 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对间接成本的分配是以直接的人工和原材料为基础的。作业成本计算(ABC方法)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的分配是根据与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相关的特殊作业进行的。对分配到特定产品的成本进行仔细分析时可能会发现,有些供应 商的工程间接费用被分配到工程所不需要的已经到期的产品上。 2.ABC成本法组成 (1)作业 作业是指需要进行操作并因此消耗资源的流程或程序。比如给供应商打电话订购就是一个作业。 (2)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工作的直接原因。成本动因反映了产品或其他成本对象对作业的需求。 如果作业是交付货物,成本动因就是将要被交付的货物的数量。成本动因应该与度量单位联系起来,并且容易度量。它们之间的联系会对作业和交易成本的关系产生影响,即作业是否会影响交易成本。简易的度量可以很容易度量出作业成本的多少、作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使用情况。采购作业的一般成本动因包括申请所要求的货物数量、零件规格的数量、进度表变动的数量、供应商的数量和延迟交付的数量。 (3)成本对象 需要考核绩效的实体,比如产品、顾客、市场、分销渠道和项目。 (4)作业清单 产品或其他的成本对象所需要的作业及其相关成本的清单。 3.ABC成本法实例 表1中,有两种产品L和S,产品L有1500个单位,产品S有150个单位。每种产品都需要进行2次生产转换,估计每次转换所需的成本是900美元。生产1单位的产品L需要2美元,生产1单位的产品S需要3美元。 使用常规成本计算方法,生产转换的总成本是3600美元(900×4=3600),总的原材料直接成本是3450美元(1500×2+150×3=3450),那么每美元原材料所分配的转换成本就是1. 04美元。产品L的常规间接费用就是2.08美元(1. 04×2=2.08),产品S的常规间接费用就是3. 12美元。采用这种方法,产品L分摊了产品S的变动成本,因为产品L虽然只负责1800美元的转换成本,但是它却分摊了3120美元(1500×2.08=3120) 的生产转换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方法识别的成本动因是生产转换的数量,并用它来分配单位成本。产品L 的分摊额是每单位1. 20美元(2×900÷1500 =1. 20)。产品S的分摊额是每单位12美元 (2×900÷150 =12)。这样与每个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就被分摊了。 表2提供了另一个成本计算方案。假设产品L和S都有1500个单位,但是产品L 需要2次生产转换,产品S需要10次生产转换。产品L使用2美元的直接原材料,产品S需要3美元的直接原材料。采用常规成本计算,生产转换的总成本10800美元(12×900)将被分摊到价值7500美元(2×1500+3×1500)的原材料总成本上。分摊结果是每单位的产品L是2. 88美元

费用效益分析法

费用-效益分析法也称为边际分析法,它是以福利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其基本原理为:社会通过生 产和消费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当消费者的总利益大于生产所消耗的总费用时,社会福利才能得到 提高,不然的话,表面上需求满足了,而实际上社会福利反而降低。当总收益大于总费用,且两 者的差额最大时,社会福利的提高也最大,费用-效益分析法就是把每一经济行为与社会福利设施 的全部效果和影响折算成货币单位,按其净利润进行方案比较,择优舍取的方法。目前费用-效益 分析法被引入环境经济学中,已成为评价防治污染方案、评价环境影响、制定环境标准等经济效 果的重要工具。在污染防治规划中,要花多少治理费用,是根据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来确定的。 在环保设备应用技术经济分析过程中,用边际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来研究分析问题是具有技术经济 价值的。 (1)边际效用及其递减规律效用是一个人通过消费商品或劳动所得到的需求上的满足它说明了 商品或劳动对个人的使用价值,也代表着个人本身的收益。 (2)边际费用边际费用指的是由于增加产量而增加的费用。在环境经济学中,排放消减量的增 加所需增加的费用,即为边际费用。 (3)社会最大净收益社会通过生产和消费商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只有当消费者得到的总收益 大于生产所消耗的总量费用时,社会福利才能得到提高。当总收益和总费用之间差额最大时,社 会福利的提高也最大。总费用都大于总收益,这时社会得不到收益,经济效益降低。 在环境经济学的范畴内,污染被看做一种单纯的外部影响。从理论上说,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按市 场价格把它内部化,从而使环境质量成为一种商品,以恢复价格机制的作用。例如可通过污染税、污染权、补贴、赔偿等环境经济政策,使污染的外部性做到内部化。从环境经济学把环境质量看 做是一种商品的观点,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社会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源,如同生产其他任何产 品一样。如何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即经济上最佳的 污染水平,这就是人们在环境经济研究中所应用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对环保设备投资决策来说, 投多大污染防治费最合适,既不是以达到最低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的投资为最佳,也不是以达到 最高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的投资为最佳,而是应当把该环保设备投资活动引起的边际效益去和它 的边际费用相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且以净收益最大为最佳。

一级成本分析方法习题

一级成本分析方法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分析法中,()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形成的影响程度。 A.挣值法 B.对比法 C.差额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2.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确定影响某指标的因素后,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的规则是()。 A.先绝对值,后相对值;先实物量,后价值量 B.先相对值,后绝对值;先实物量,后价值量 C.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D.先价值量,后实物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二、多项选择题 1.成本分析的方法有()。 A.挣值法 B.对比法 C.因素分析法 D.价值工程 E.差额分析法 三、案例题 [案例1] 某项目经理部本年计划节约“三材”的目标为120000元,实际节约130000元,上年节约115000元,本企业的先进水平节约138000元。 问题: (1)用对比法进行对比,并列表计算。 (2)对比法的应用形式有哪些? [案例2] 某施工项目经理部在某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标准层的商品混凝土的实际成本、目标成本情况进行比较,数据见下表:

问题:(1)试述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2)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 [案例3]某施工项目经理部在某工程施工时,发现某月的实际成本降低额比目标成本增加了3.6万元。 问题:(1)说明差额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根据表中资料,用"差额分析法"分析预算成本和成本降低率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程度。 (3)说明成本分析的对象、成本分析的具体内容及资料来源。 成本分析方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 2. C 二、多项选择题 1. B、C、E 三、案例题 [案例1] 答:(1)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总结工作。 它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主要利用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资料,与计划成本、预算成本以及类似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了解成本的变动情况,同时也要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原因,检查成本计划的合理性,深入揭示成本变动的规律,以便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 主要依据: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统计核算所提供的依据。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分析表如下: (2)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成本对比: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完成目标的积极因素和影响目标完成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动态情况,反映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实际指标与先进水平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与其他项目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赶超先进水平。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一)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 报表分析的三个方面: 1、单个年度的财务比率分析 2、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 3、与同业其它公司之间的比较 财务比率分析分类: 1、偿债能力分析 2、资本结构分析(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3、经营效率分析 4、盈利能力分析 5、投资收益分析 6、现金保障能力分析 7、利润构成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是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帐款数额和存货周转速度。 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由于种种原因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差,因此把存货从流动资产种减去后得到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令人信服。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速动比率是1。但是,行业对速动比率的影响较大。比如,商店几乎没有应收帐款,比率会大大低于1。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应收帐款的变现能力。 保守速动比率(超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帐

款)/流动负债 进一步去掉通常与当期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等。 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反应了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平均应收帐款 表达年度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如果周转率太低则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 360天/应收帐款周转率 表达年度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天数。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资本结构分析(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股东权益比率 = 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所有者提供的资本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反映企业的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比率高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比率低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 资产负债比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得来的。 资本负债比率 = 负债合计/股东权益期末数×100% 它比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更能准确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因为公司只能通过增加资本的途径来降低负债率。资本负债率为200%为一般的警戒线,若超过则应该格外关注。 长期负债比率 = 长期负债/资产总额×100% 判断企业债务状况的一个指标。它不会增加到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但是它属于资本结构性问题,在经济衰退时会给企业带来额外风险。 有息负债比率 =(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股东权益期末数×100% 无息负债与有息负债对利润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直接减少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