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十课教学案 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十课教学案 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十课教学案 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十课教学案 人教版必修1

《经济生活》第十课教学案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一、课标与教学要求

内容目标: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提示与建议:市场能指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

讨论:经济生活中制定和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二、教材梳理

1、知识结构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与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常见的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调节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市场规则的内容

市场秩序社会信用建设

树立知法、守法及诚信等观念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自发性

市场调节的弊端盲目性

滞后性

2、知识要点填空:

(一)、市场调节

(1)、资源配置及其手段

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资源配置主要有和两种手段。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靠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2)、市场经济

①市场经济的含义:在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等来进行。价值规律就象一只“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配置理、高效。

(二)、市场秩序

(1)、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应有相应的,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来维护。只有具备、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市场规则

①市场规则的形式:

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

行业法规:如《企业诚信经营自律守则》

市场道德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必须、、、等。

②市场规则的内容:

(3)、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措施——加强建设

(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①不能调节的领域

②不让调节的领域

(2)、市场调节的弊端

①市场调节具有性。

②市场调节具有性。

③市场调节具有性。

3、解疑释难

(1)、市场配置资源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上价格、供求、竞争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行的。

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者是以牟利为目的的经济主体,而价格是灵敏的市场信号,反映供求关系。生产经营者通过观察价格了解市场供求行情,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使劳动力和生产活动由供过于求的行业流入供不应求的行业,实现不同行业间的合理配置。

第二,市场在竞争中实现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哪个企业生产条件好,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劳动生产率高,生产成本低,哪个企业获利就多。因此,同部门同行业间必然存在竞争。同部门内资金、技术劳动力通过市场竞争流向经营好效益好的企业,从而使资源达到同一部门同一行业内的优化配置。

(2)、易混易错点

典型错例: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要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也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的调节,这样才能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实现经济的良性运行。

三、检测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益,这是因为( )

①通过市场竞争,能使资源流入经济效益好的企业

②通过市场竞争,能使资源由供过于求的行业流入供不应求的行业

③通过市场竞争能刺激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市场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2、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

①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

②像“看不见的手”引导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和经营;

③要求生产者必须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和经营;

④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⑤自发调节着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3、2004年1月11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的江苏省泰兴市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竟用病、死、坏猪肉灌香肠,为防腐竟在加工过程中大量掺入亚硝酸钠,为防苍蝇竟用毒水浸泡。由此可见

A、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B、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C、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D、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4.据统计,北京已有大型百货商场70多家,并且还在兴建一批大型百货商场,位置密集,品种重复,而国外的一个大都市,大型百货商场也只有20多家左右。我国的情况反映出( )

A.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

B.必须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C.优胜劣汰必定导致无政府状态

D.我国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

5.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他们之所以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市场调节具有()

A、自发性

B、盲目性

C、滞后性

D、开放性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1课第1框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1框 一、选择题 1.从2014年11月起,美国正式结束量化宽松政策。该举动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因为目前中国经济靠出口拉动的成本已大大减少,但对于外资依赖度高、国内还未完成产业转型的新兴经济体来说,或许会被打个措手不及。由此可见() A.中国通过自身发展已能够规避经济全球化的风险 B.降低开放程度是克服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有效手段 C.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D.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必须提高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 [答案] D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无法规避,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不能降低开放的程度,故排除;选项C与题意不符。上述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对外资依赖程度不同,美国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对其影响也不一样,依赖程度低影响小,依赖程度高影响大,故选D。 2.有评论针对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实行的“双反”指出:双反既不利人也不利己,制裁的是中国企业,但也无异于判了欧盟光伏产业死刑。这是因为欧洲产业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同行,而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这一评论的合理性在于() A.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B.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中国的光伏产业与欧洲的产业不存在竞争关系 D.存在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其生产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答案] D [解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但本题强调的是之所以说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相竞争的原因所在,没有强调经济全球化,更没有强调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故排除A、B;中国光伏产业与欧洲光伏产业存在竞争关系,C选项观点错误,故排除;根据题意,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光伏能源是相互替代关系,是互为替代品,互为替代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竞争关系,故D入选。 3.在当今世界的跨国并购中,产品品牌的变更、兴衰,品牌控制权的转移,新兴品牌的

第一课第一框 国家是什么 导学案-【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课第一框国家是什么导学案 【课标内容】 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区别,说明政体国体是形式内容的关系,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学习任务】 1了解国家的性质及国家类型 2.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说明说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民主和专政的关系、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难点:国家的含义、民主的阶级性、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的区别 【知识梳理】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1.国家的本质 (1)国家的含义:国家是是一种是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的产物与表现 (2)国家的性质:国家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 2.国家的历史类型

二、国体与政体 1含义: (1)国体,即,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政体,即国家政权的,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2.关系: (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2.)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国体。(反作用) 3.影响政体的因素 (1)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既包括随着国体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也包括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变迁,在上的不断变化。 (2)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习惯、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 4.现代国家政体的主要形式 (1)代议制的含义: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的制度。 (2)决定因素: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 地所有国家事务。 (3)意义:代议制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 二、民主与专政 1.国家职能 国家的根本职能是职能(即专政),国家同时还有职能。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辨证统一的) (1)相互区别 ①含义不同: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是服务于的。专政是指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②适用范围不同:民主只适用于,专政只适用于。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政治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有很多,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对于大家进行高一政治必修一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一、货币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意: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二)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3、货币的职能(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A、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答题模板

思想政治答题模板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6.非公有制经济: ①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1.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④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⑤“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 2.劳动者就业问题: ①党和政府: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②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3.1 《伟大的改革开放》导学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案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一框题:伟大的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 1.改革开放的进程。 2.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3.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改革开放的意义。 【学科素养】: 1.政治认同:改革开放是党的重大决策。 2.科学精神:改革开放的意义。 3.公共参与: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改革开放40 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检、导】 (一)新知探学(课前预习:结合课本P31-P35,独立完成相关的填空或问题)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一)序幕开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课本P31) 1、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内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1】的重大决策。 3、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2】,开启了【3】和【4】新时期。 (二)突破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5】率先取得突破,【6】得以推进,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2、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9】进行部署。 3、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10】,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4、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11】进行了部署。 (五)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 1、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全面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12】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13】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想一想】: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提示: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1.意义:(课本P34) (1)改变了面貌: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迎来了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14】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15】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16】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课本P34 探究与分享) (1)表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等。 主义的【17】,是决定当代【18】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19】的关键一招。对外开放是我国的【20】,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习目标: 1、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 2、记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学习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学习过程: 一、新知预习(课前) (一)自主探究(自主探究课本82-84页相关内容,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自主探究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结合在—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3)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3.把坚持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条宝贵经验。 自主探究2——加强宏观调控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加强宏观调控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弥补的不足,从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决定的,及

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宏观调控的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和。 3.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增加就业,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1)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和,通过对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政策和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 (2)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和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3)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4)总之,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手段和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温馨提示】 1、比较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1)联系:市场调节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宏观调控被称为“看得见的手”,两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它们相互补充。市场调节是基础性的、第一位的手段,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就我国而言,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缺一不可。 (2)区别: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称为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统一体。 3、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观念货币):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体现价值。 (2)流通手段(现实货币):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货币—商品—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的发行:纸币的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W价格水平×待售W数量/G流通速度) 5、通货膨胀: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6、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2、信用卡功能: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简捷、安全、方便等优点) 3、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的波动及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存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2)价值决定价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2、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3、价值规律的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值规律的作用: A.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原因: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结果: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企业部实现优化配置) C.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九课第一框

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学习目标】计划与市场、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 【自主学习】 一、市场配置资源 (一)市场调节 1、资源配置 (1)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 资源的_______________ 和人的需要的_____________的矛盾,需要合理配置资源。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形式(或两种手段)是什么?“有形手”和“无形手”分别是什么?2、市场经济 (1)含义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来配置资源。(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①比较及时、准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注意:为什么要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①市场调节的局限性,需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因此,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必要性) ②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意义) ③市场秩序混乱的危害: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给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造成损失,败坏国家信誉和改革开放的形象。(危害)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①、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及其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 ②、在全社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国家要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④、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国家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⑤、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4、市场规则 ①表现形式②内容 5、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⑴必要性:__________ 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_____混乱、_____盛行,进而导致_____不足、______萎缩、______衰退 ⑵内容: ⑶要求: ①要切实加强________建设,大力建设________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________和_________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货币的产生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①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②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①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①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a、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

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②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①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②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 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九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九课教案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全章概述 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税收及其种类二、依法纳税 新课标基本要求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新课程学习 9.1 税收及其种类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学重点、难点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第八课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

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财政收入由税、利、债、费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师引导: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税收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什么是税收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9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归纳出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 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想到,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税收的特点 (1)强制性。请大家想一想,没有政权力量作后盾,强制人们缴纳,能不能获得?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不能。 教师点评: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请看教材80页“相关链接”,了解一下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能提出回报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课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 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理解货币的其基本职能依据:高考常考点,从实际上来说, 重点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货币, 不了解的货币的职能,就不能真正懂 得货币,就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 需要 教学货币的本质和纸币的含义依据:货币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 难点问题,并且纸币代替金银成为价值符号这 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困难, 1. 知识目标:理由:学习本框, 牢记:学生能透过现象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看本质,从而为其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更好地参与经济 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活,正确认识经学习 2. 能力目标:济现象;同时也能目标初步培养透过现象看商品货币本质的能力,提高正确判为其学习后续知断、识别有关商品与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识乃至整本教材 打下良好基础。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教学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环节 课前抽查背诵 1.检查抽背诵 1. 认真背知识点强化记忆 3 分钟三分商品的含义及其查情况 2. 接受抽查检验考纲规定 钟基本属性,货币的 2. 评价总结抽的知识点本质;查结果 货币的基本职能; 纸币的含义及其 优点,纸币的发行

规律; 承接 1.核对自主学习 1. 巡视检查学 1. 学生自己展示验收学生 5 分钟结果中练习册的知识生完成情况,进预习习题完成情自主学习 环节点和例题答案行及时评价。况。的结果并 2.小组同学或同 2. 补充相应知 2. 其余学生互相加强记忆 桌检查识记情况识。补充并学生对所 3. 解决学生的展示习题进行评 问题,并达成共价。 识。 3. 提出质疑,相 互解答。 做议 1. 理解商品的含 1. 展示课件的 1. 学生根据课件 1. 通过丰20 分讲评义及其基本属性材料、事例和问上的问题,完成富多媒钟 环节 2. 了解货币产生题,让学生进行对材料的分析、体、材料的历史必然性思考总结和整理等展示, 3. 并从中理解货 2. 通过材料和 2. 牢记给学生直 币的本质事例进行知识商品的含义及其观的感 4. 理解货币的基点讲解基本属性,货币受,增强 本职能,并知道货 3. 指出书本中的本质;学生思考 币的其它职能;要求背的知识货币的基本职的主动 5. 理解纸币的含点能,货币的基本性。 义及其优点,知道 4. 评价总结学职能;纸币的含 2. 完成能 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所答,并补义及其优点,纸力目标 充。币的发行规律; 3. 训练学 3. 学生以小组或生整合分 同桌为单位讨论析文本的 并总结老师提出能力。 的问题 4. 书上记录相关 补充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九课习题

一、选择题 1.中国人民银行自2013年7月20日起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从长期看,此举有利于( ) ①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②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③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④弥补原有市场机制调节的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优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强调的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2.“要使我国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重要经验”。市场机制的作用表现在( ) ①可以迅速集中财力、物力进行大型建设 ②通过制定计划,调节长期的供需变化 ③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④通过价格变动的信息,及时协调生产和需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市场竞争来实现的,③④当选,①②不符合题意。 3.2013年8月29日石家庄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决议》,该决议将有利于实现建设幸福石家庄的奋斗目标。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石家庄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是( ) ①市场经济自发性的要求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③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中东西三大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有利于充分利用石家庄市中东西部的优势,让全体石家庄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②③正确。①④与题意不符。 4.读下图漫画《我惧内!》,能有效扭转漫画现象的合理措施是( ) ①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②国家以行政手段为主,强制取缔违法食品生产企业 ③依法加大食品生产质量监管,提升企业违法成本 ④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引导消费者购买内地食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漫画反映了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造成消费者对内地食品的不信任,内地食品企业濒临信任危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加强食品质量监管,故选①③。②错误,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辅助手段,不是主要手段;④与题意无关。 5.2013年9月16日,央视报道:为了抢占市场,不少奶粉企业不惜拿出巨资,贿赂医生和护士,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医院给初生婴儿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让孩子产生对某个奶粉的依赖,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些企业的做法体现了( ) A.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C.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D.政府经济职能有待加强 解析:选A。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弊端。某些奶粉企业为谋取利益,采取贿赂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产品,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故选A项。B、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6.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重在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同时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严格事后监管。撤销铁道部,重新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这一改革( )

人教版新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教学教学教案

欢迎阅读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教案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一章神奇的货币 全章概述 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新课标要求: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新课程学习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学生活动:思考P 2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个思考题。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 3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国家财政 第二框征税和纳税 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必修二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第二框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统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第三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统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2018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练习含解析

, ,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选择题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指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必须努力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 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三权分置从根本上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流转后仍归集体所有 ③村民土地经营权流 转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④三权分置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2017· 河北冀州期中)近年来,市场上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现象屡禁不止,商业贿赂、欺诈行骗等现象时有发生, 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材料中的现象主要反映了市场调节的( ) A.盲目性 B.自发性 C.滞后性 D.法制性 3.(2017· 广东梅州期末)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明确要 求有序开放电信市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有序开放的电信市场可能带来的发展趋势是( ) ①信息消费品价格下降 →扩大信息消费 →拉动有效投资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信息消费品价格下降 →企业 盈利能力减弱 →劳动者收入下降 →企业生产规模缩小 ③信息消费品价格下降 →居民购买力提高 →居民消费 水平提高→生活必需品需求增加 ④信息消费品价格下降→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大众创业→促进“互联网+”的 快速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017· 湖北黄冈一模)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新的《中央定价目录》新目录大幅缩减定价范围,只保留了天然气、水 利工程供水、电力、重要交通运输服务、特殊药品及血液等 7 种(类),保留项不到 3%。之所以保留极少数政府 定价项目,是因为( ) ①价格能够灵敏地反映供求并引导资源配置 ②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③在公用事业和 公益性服务等供给方面存在市场失灵 ④定向精准调控有利于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7· 河南平顶山模拟)经济学中的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情况。该模型认 为,造成产量和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者总是根据上一期的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这常常会导致实际的 产能过剩或不足。这反映出( ) A.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B.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C.市场调节的资源配置效率通常不高 D.市场规律在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领域失灵 6.(2017· 山东青岛一模)杠杆化是指通过借债进行投资运营 ,以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适度的杠杆对经济有益 , 但如果杠杆率过高,债务增长过快,反而会拖累经济发展。去杠杆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下 列有利于去杠杆的传导措施是( ) ①债权转为股权 —减轻企业债务负担 —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②企业依法破产 —实施企业破产结算 —取消企业债务 —降低资产负债率 ③发展股权融资 —完善股权资本市场 —拓宽融资渠道 —引导储蓄转为股 本投资 ④推动兼并重组—扩大优势企业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的这句话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我国政府工作的启示是( ) ①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直接干预 ②相信群众会自觉遵循市场规律,不要试图引

思想政治高一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

思想政治高一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 一、教材分析 从理论上讲,《经济生活》前三单元分别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现象,第四单元则进一步揭示了其存在的经济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经济全球化的探究,学生能依据国际经济形势,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及国内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框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 争与合作。 从实践上讲,高中生是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了解经济全球 化趋势及影响,有利于高中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意义, 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更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①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②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理解: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②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利弊影响的分析,提高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如市场调节的作用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综合 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培养提取有效信息、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方法、能力和习惯,学会资源共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确立对外开放的意识,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勇于抓住 机遇,迎接挑战。 三、教学重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