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养殖场环境控制

浅谈养殖场环境控制

浅谈养殖场环境控制
浅谈养殖场环境控制

浅谈养殖场环境控制

来源:北京农业信息网-养殖顾问-养殖技术网页发布日期:2009-02-11 06:10:48 点击次数:95 近几年来,武城县畜产品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畜牧业生产。肉、蛋、禽总产量连续保持增长,为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水平,调整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建设京津济地区主要畜产品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畜产公害”。据资料报道:按粪便排泄量计算,1头猪的排粪量相当于2个人的排粪量,而按BOD (生化需氧量)的排泄量计,则1头猪相当于13个人。1只鸡的粪便排泄量和BOD排泄量分别相当于0.1人和0.68人的排粪量。按我国1999年养猪5.2亿头计,其粪便排泄量和BOD排泄量分别相当于10.4亿人和67.6亿人;所以解决好畜禽粪污处理,确保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由于近期畜产品的价格走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畜牧致富工程”的实施,畜禽养殖迅速膨胀,规模化场、区建设步伐加快,并形成了一批畜牧生产专业村。养殖规模的巨增和相对集中势必增加畜禽粪污处理的压力,环境的治理,疫病的防治。要建成10万头奶牛、500万头生猪、100万头肉牛、2亿只家禽生产基地,届时,当地畜牧废弃物(养殖污物)年排泄量和BOD排泄量均相当于数千万人的排泄量规模。未处理的畜禽粪污中大量的氮、磷、矿物元素及其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会严重恶化空气、水体及土壤,破坏生态平衡。所以对畜禽粪污(特别是规模养殖场、区)无害化处理应值得注意。

1养殖场对环境的危害性

养殖场环境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控制养殖场环境免受外界的影响和污染;二是防止养殖场对自身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和污染,本文针对后者作一浅析。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包括养殖场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病原微生物、噪声、未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有机物、矿物质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养殖粪污处理不当,对大气、水体、土壤造成的污染。养殖粪污包括畜禽粪便、废弃的垫草垫料、生产及生活污水等。

1.1养殖场对大气的污染

养殖场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病原微生物等排入大气后,可随大气扩散和传播。当这些物质的排出量超过大气环境的承受力(自净能力)时,将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据资料报道,一个年出栏l0万头的猪场,每小时可向大气排出近148 kg氨气(NH3)、13.5 kg硫化氢(H2S)、24 kg粉尘和14亿个菌体,这些物质的污染半径可达5 km,而尘埃和病微生物可随风传播30 km以上。

1.2养殖场对水体的污染

养殖场对水体的污染主要为有机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有毒有害物污染。有机物污染主要是养殖场粪污中含有的碳氢化合物、含氮、含磷有机物和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排放进入自然水体后,可使水体固体悬浮物(SS)、化学耗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升高。当超量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后,超过其通过稀释、沉淀、吸附、分解、降解等作用的自净能力时,水质便会恶化。微生物污染主要是养殖场粪污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它们随粪进入水体后,以水为媒介进行传播和扩散,造成某些疫病的传播和扩散,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并带来经济损失。有毒有害物污染主要是指饲料中的抗生素、违禁药物、矿物质及养殖场用的消毒剂等随粪污排入水体后对其造成的污染。

1.3养殖场对土壤的污染

养殖场粪污不经无害化处理直接进(施)入土壤,粪污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一部分被植物利用;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土壤得到净化或改良。如粪污进(施)入量超过了土壤的承受力(土壤自净能力),便会出现不完全降解或厌氧腐解,产生恶臭物质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引起土壤成分和性状发生改变,破坏了土壤的基本功能。另外,粪污中的一些高浓度物质(如铜、锌、铁、微生物等)会随同粪污一同进入土壤,引起土壤中相应的物质含量异常之高(营养富集),不仅对土壤本身结构造成破坏或改变,而且还会影响生活于其上的人和动物的健康。

2养殖场环境控制措施

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因为养殖粪污大量的无序排放和处理利用不当造成的。运用开源节流之思想,一方面尽量减少养殖粪污的排出(产生)量,另一方面积极负责地对养殖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是有效控制养殖污染的主要途径。现今,有许多学者、专家、养殖场家从动物营养、饲养管理、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面笔者从上述两个方面介绍几种有效、实用的养殖场环境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2.1降低或减少养殖污物排出量的措施

降低或减少养殖污物排出量主要是采用有效的营养措施,在不影响动物生长和养殖效益的前提下,一方面通过添加高效添加剂或饲喂消化利用率高的原料,合理降低畜禽饲料中营养物质含量,通过减少营养物质的排泄量,来减少养殖污物的排出量;另一方面通过添加促进畜禽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添加剂,提高畜禽对饲料(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沉积率),来减少养殖污物的排出量。降低或减少养殖污物排出量是解决养殖污染的根本出路。

2.1.1平衡氨基酸法.通过平衡日粮中的氨基酸可减少畜禽排泄物中氮等的含量,氮是排泄物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元素之一。排泄物中氮一般占干物质的2.0%~6.0% (其中33%在粪便中,67%在尿中)。畜禽主要通过日粮摄入蛋白质(蛋白质平均含氮16%)态等氮元素,经过消化吸收,被动物机体沉积利用约35%,其余约65%排出体外。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与其氨基酸组成有关,普遍认为蛋白质营养就是氨基酸营养,要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就必须改善饲料的氨基酸组成。试验表明,通过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某些氨基酸,在不影响动物生长和养殖效益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进而减少排泄物中氮的含量。有资料介绍,仔猪饲料加0.1%~0.2%赖氨酸,可降低饲料蛋白2个百分点,减少氮和磷的排泄量为20.90%~D 17.70%。一般情况下,添加赖氨酸能促进肉鸡生长,也能降低氮排泄量。肉鸡(3-6周)16%粗蛋白饲料中添加o.2%赖氨酸与18%蛋白质饲料其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相似,但降低氮和干物质排泄量分别为15.40%~D7.92%。总之,通过平衡氨基酸,降低日粮蛋白质含量,可不同程度地减少排泄物中氮及其它物质含量,降低后续处理畜禽排泄物(养殖污物)的费用和难度,减轻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

2.1.2添加酶制剂法

酶制剂是一种高效生物催化剂,是动物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必不可少的专用的催化剂。在饲料中添加某些酶制剂不仅能促进动物消化吸收相应营养物质,同时也能帮助其消化吸收饲料中平时不能(或不易)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进而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减少排泄物中某些元素或营养物质(有机物)的含量,降低排泄物的环境污染性。有资料报道,在一头生长育肥猪(体重18~100 kg,消耗317 kg

饲料)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后,磷排泄量由15降为0.11 kg。向肉鸡饲料中添加0.1%/L宝威复合酶,结果干物质、氮、磷的排泄量分别降低17%~18%、24%~28%和12%~27%。玉米一豆饼为主的肉鸡配合饲料中添加植酸酶,约33%不能利用的磷变为可利用磷,同时,降低磷排泄量。所以说,添加酶制剂法是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排泄物、控制养殖场环境和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2.1.3添加其他添加剂为了降低畜禽对摄入营养物质的排泄量,许多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市场上也相继出现了一些高效的添加剂。用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代替无机微量元素添加剂,能有效降低排泄物中矿物元素含量。有资料报道,青年猪料中加lOO ppm水平的赖氨酸铜(一种有机铜)与加250 ppm硫酸铜形式的铜的饲喂效果相似,但前者排泄物中铜含量显著下降。在肉鸡饲料中添加400g/甲基吡啶铬,能降低干物质和氮排泄量分别为5.39%和1.57%。在产蛋鸡饲料中添加400 gg/kg甲基吡啶铬,减少干物质和氮排泄量分别为15%和32%。

当然,通过合理降低日粮营养物质浓度、选用高效易消化吸收的饲料或原料、减少或禁止使用有害添加物、采用合理的清粪工艺、加强饲养管理、采用多阶段式饲养、减少饲料浪费等都能有效降低营养物质的排泄或粪污中有毒有害物的含量,减轻养殖污物对环境的压力,同时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2养殖污物合理处理利用措施

本着“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对畜禽污物进行合理处理利用,是将畜禽污物变废为宝和减轻养殖场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养殖粪污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矿物元素、腐殖物质、水及其它营养物质,

经无害化处理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卵等后,施入农田可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用以饲喂畜禽可节约饲料,降低养殖开支,提高养殖效益。分离出的污水净化后可再用于冲洗畜舍,节约养殖用水。总之,对养殖污物进行合理利用,使其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对促进农牧结合、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物质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2.1堆肥法是一种好氧发酵处理粪便的方法。微生物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并产生高温,杀死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卵等,腐熟的粪便中大分子有机物被降解为易被植物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变成高效有机肥料,主要包括自然堆肥法和现代堆积法。

2.2.2杀菌处理后饲喂禽粪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资料报道,干粪中含粗蛋白质15%~30%,粗纤维lO%~16%,总氨基酸8%~lO%,其中赖氨酸达o.9%、蛋氨酸o.23%、胱氨酸o.2%,磷

3.0%、钾:1.7%,还有铁、铜、锌、镁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B2.维生素B12、胆碱等多种维生素。因此对禽粪进行去杂、杀菌、干燥等处理后,可作质优价廉的饲料。加工处理方法大致有干燥处理、化学处理、发酵处理、青贮、热喷处理、膨化处理等,当然畜禽粪便的处理还有其他一些经济方便的方法。

2.2.3养殖污水处理和利用虽然对固态养殖污物的处理很必要,但对养殖污水的处理具有更为现实、更为迫切的意义。一是因为养殖污水排放量大,二是因为人们对养殖污水的污染危害认识更为不足、重视不够。污水处理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三大类,其中化学处理法因需要化学药剂,费用较高,存在二次污染问题,需有专门的处理技术人员,小型养殖场一般不适合采用。(1)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一般为养殖污物处理的第一道工序,包括过滤、沉淀、固液分离等,主要去除养殖污物中的不溶性或机械杂质。

(2)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使不稳定的复杂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或合成微生物体,达到处理污水、保护环境的目的。按照微生物类型生物处理法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前者是使一部分有机物转变为微生物体,另一部分被分解为CO2、。H2O、NO3一等;后者除生成细胞体外,还生成CO、CH4、H,S等(即沼气)。

3养殖场环境控制的建议

大力推广高效环保型添加剂,如有机微量元素的应用;提升畜牧业的科技含量,采取更为科学的饲料配制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加强技术指导,科技人员服务一线;逐步提高畜牧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强化行业自律性和行业法规建设;不断健全环保法律、法规。

采编:guoq

养殖场环境控制

项选择: 1.下列不是应激猪肉特征得是(C)。 A、 质地较硬 B切面干燥 C色泽淡白 D色泽较暗 2.下列与家畜的环境应激无关的是(D) 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系统 D.交感—垂体—性腺系统 3.血液醛固酮含量升高,不会使哪一血液指标显著下降?(C) A.血钾B.血钙C、血钠D.血磷 4.能够抑制动物性腺活动的激素是(C) A.甲状腺素B.肾上腺素C、褪黑激素D.去甲肾上腺素 5.家畜环境的应激,目前认为主要受下列哪项的主导(C) A.体液调节B.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C.中枢神经系统D.生长激素 多项选择 1.下列哪些因素为家畜的生物环境因素(BDE) A.空气 B.蚊蝇 C.土壤 D.树木 E.昆虫 2.应激猪的生产的PSE肉具有哪些特征?(ADE) A.色泽苍白B.切面干燥C.质地坚硬 D质地松软E.有渗出液 3.在工厂化养殖中,对动物产生直接影响得因素有(BCDE) A.土壤重金属元素 B.光照 C.气温 D.气湿 E.饲料 判断

自然应激在第一阶段即可结束,强烈而持久的应激源才会发展到第三阶段。(错) 自然应激可以使家畜逐步适应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生产潜力。(对) 应激敏感猪一般对1.5%~5%的氟烷检验呈阴性反应。(错)环境是家畜进行生命和生产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对) 家畜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均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对) 第二章温热环境 单选题 1.地球上恒温动物的总体平均温度接近多少℃?(B) A.36 B.39 C.42 D.45 2.一般情况下,测定家畜下列测定点的温度,其中皮温最高的是(B) A.直肠 B.腋下 C.尾尖 D.耳尖 3.一般情况下,羔羊体温的正常范围是(C) A.35~37 B.37~39 C.39~40 D.40~42 4.家畜体温的一般估计公式是(B)。(T为平均温度,Tr为直肠温度,Ts为皮肤温度) A.T=0.9Tr+0.1Ts B.T=0.7Tr+0.3Ts C.T=0.6Tr+0.4Ts D.T=0.8Tr+0.2Ts 5.下列几种正常发育的成年动物中,总产热量最大的是(A) A.马 B.鸡 C.绵羊 D.小白鼠 6.下列几种正常发育的成年动物中,每千克体重产热量最小的是(A) A.马 B.鸡 C.绵羊 D.小白鼠 7.影响家畜传导散热的因素不包括(C)

《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作业1、2参考答案

《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作业 1、2参考答案 作业1 1、什么是家畜的环境?影响家畜生产和健康的环境因子有哪些?家畜的环境是指家畜生存的环境,或者是指环绕于家畜居住空间周围的各种客观环境条件的总和。 家畜的环境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光环境以及其他环境因子。空气环境因子主要包括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热辐射等热环境因子,空气成分、有害气体、空气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粒等空气环境质量因子。水环境因子主要是指水源、水质以及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光环境因子主要为光照及辐射。 此外,还有如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等土壤因子,地球表面上的海洋、湖泊、陆地、草原、高原、高山、丘陵、经纬度、海拔等地理因子;饲养设备、设施等组成的家畜生活空间环境因子;畜禽之间、及生物个体之间的社会环境因子等。 2、造成我国规模化畜禽场粪便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①由于我国发展集约化养殖业的时间不长,开始缺乏经验,资金短缺,尤其是认识不足,没用把畜禽粪便处理作为集约化畜禽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列入畜禽场建设计划。在畜禽场固化设计时,忽视大量畜禽粪尿对环境和畜禽自身的影响,缺乏经济有效的收集、处理。 ②粪便排放量大,蛋处理和总会技术跟不上。特别是大中城市近郊区,农村城市化进展快、畜禽饲养密度大,有限的土地消纳不了大量的畜禽废弃物。 ③现代农业丢掉了粪便作为有机肥是传统习惯。人们在观念上把曾作为农业注意肥源的畜禽粪便,当作废弃物看待。以往,畜禽粪便在农业生产中作为肥田的主要肥源,返回农田,基本上不存在污染环境问题。在现代化农牧业中,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丢掉了传统的肥源。加之施肥季节性强,淡季时农民不愿接受粪便,造成了粪便的积压浪费,并污染环境。

控制养猪场环境措施

小环境和小气候的控制在规模化、集约化猪场,多采用半封闭和封闭式猪舍养猪。在这种情况下,建造猪舍时应考虑舍的保温、隔热、通风和降温性能。墙壁和屋顶保温隔热性能好,可使猪舍内外形成两种气候,让猪舍内维持一定的恒定温度。在建造猪舍时,猪舍屋顶的材料应采用导热系数大小不一的建筑材料,使热辐射不能穿透屋顶传入舍内。 屋顶可采用加顶棚的形式,用中间的空气阻隔热辐射。也可将顶棚和屋顶中间变成通风屋顶,使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穿过整个中间层从排风口排除,降低太阳辐射热向猪舍内传导。墙体隔热可采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充气材料,亦可采用彩钢板夹心复合板组装墙体。 猪舍通风降温,一是借助通风带走猪舍内的热量,二是在猪体周围形成适宜的气流,以促进猪体的蒸发散热,使其感到舒适。一般情况下,在最热的月份,通风降温所要求的适宜气流速度为1.0米/秒左右。 通风换气是指促进猪舍内空气流通,增加猪舍内外空气交换,改善猪舍内空气环境的一种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排除猪舍内有害气体和多余的水汽。 所用通风换气方法: 一是自然通风换气。该方法是不借助任何动力使猪舍内外的空气进行流通。为此,在建造猪舍时,应把猪场(舍)建在地势开阔、无风障、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猪舍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小,一般为猪舍屋檐高度的3~5倍;猪舍要有足够大的进风口和排风口,以利于形成穿堂风;猪舍应有天窗和地脚窗,有利于增加通风量。在炎热的夏季,夜深后将所有通风口开启直至第二天上午气温上升时再关闭所有通风口,停止自然通风。 二是机械通风换气。机械通风是以风机为动力迫使空气流动的通风方式。在炎热季节利用风机强行把猪舍内污浊的空气排出舍外,使舍内形成负压区,舍外新鲜空气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口进入猪舍。 降低猪舍空气中的湿度是解决高湿的关键。解决猪舍内高湿除进行通风换气、增加舍内光照时间外,应减少猪舍内水的用量。如采用粪尿分离的干清粪法,减少用水冲洗猪笼和地面次数,经常保持猪舍干燥;在炎热夏季,尽量采用通风换气的降温方法,少用滴水、喷淋用水较多的降温方法;对舍内水管和自动饮水器等要经常检修,防止跑、冒、滴、漏水,保持地面干燥;猪舍内的排污道要经常保持干净不存水,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猪舍灰尘主要来源于猪身、清扫地面的扬尘和饲喂干粉饲料的粉末等。为此,应尽量保持猪舍地面的清洁,减少清扫次数。减少干粉料粉末的飞扬,加强舍内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适宜的流动速度和空气新鲜。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除通风换气外,还应尽量减少产生有害气体的物质,加强舍内卫生管理,减少粪尿在舍内停留时间。

环境卫生试题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 单选题 1反刍动物动物瘤胃内微生物发酵的产热属于 A 基础代谢产热 B体增热C肌肉活动产热 D生产过程产热 2动物妊娠时的产热为 A 基础代谢产热 B体增热 C肌肉活动产热 D生产过程产热 3在高温季节,动物会通过喘息形式散热,此种散热形式属于下列哪种形式? A 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4同种恒温动物生活在寒冷地区体格较大,生活在温暖地区体格较小,此种现象符合下列哪个发则。 A爱伦法则 B.威尔逊法则 C贝格曼法则 D.格罗杰法则 5等热区的上限叫做 A临界温度B过高温度C舒适温度 D皮肤温度 6家畜热应激最严重的环境为 A.高温、低湿 B.低温、高湿 C.低温、低湿 D.高温、高湿、无风 7 同种恒温动物生活在寒冷地区体格较大,生活在温暖地区体格较小,此种现象符合下列哪个发则。 A.艾伦法则 B.威尔逊法则 C.伯格曼法则 D.个罗杰法则 8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热量属于下列哪种产热形式? A.肌肉活动产热 B.热增耗 C.生产产热 D.基础代谢产热 9在高温季节,动物会通过喘息形式散热,此种散热形式属于下列哪种形式? A 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10在太阳辐射中,穿透力最强的光线是 A紫外线 B 可见光C红外线 D蓝光 11畜舍中对家畜没有直接危害的有害气体是 A 氨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硫化氢 12水体“三氮”指标在分析水质时具有重要意义,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增高,说明了什么? A水体无污染 B水体正在自净 C水体已经自净 D不能说明问

题 13在畜舍建筑朝向设计中,应考虑畜舍纵墙与夏季主导风向保持一定角度,可减小涡风区,通风均匀,有利于防暑,其适宜的角度为 A. 0° B.10~20° C. 90° D.30~45° 14.处理畜禽粪便用生产沼气的方法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调整氮、碳的比例,要求其比例为 A. 1:1 B. 1:10 C. 1:25 D. 1:50 15.畜舍中有氨气最主要来源。 A饲料 B垫草 C 畜禽的呼吸 D畜禽的粪尿 16.在严寒的冬季,要求天棚和屋面附近与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相差不超过 A . 2℃ B .1 ℃ D. 2.5~3 ℃ C. 0.5~1℃ 17.在严寒的冬季,要求天棚和屋面附近高度每升高1m,其温差不超过 A 2℃ B 1 ℃ D2.5~3 ℃ C. 0.5~1℃ 18.寒冷季节,要求墙壁内表面温度同舍内平均气温相差 A 2℃ B 6 ℃ D 3~5 ℃ C 0.5~1℃ 19.冬季畜体周围的气流速度为 A. 0.1m/s~0.2m/s B . 1m/s~2m/s C. 0.5m/s D 0.25m/s~0.3m/s 20.肥育猪舍、肉牛舍得光照强度 A.10lx B.5lx C. 60~100 lx D .40~50lx 21紫外线生物学作用较强的波长范围是 A. 320~400nm B. 200~275 nm C. 275~320 nm D. 100~200 nm 22牧场附属建筑面积一般可占总建筑面积的 A.5% B 10~30% C40%x D 50% 23.为满足畜舍日照、通风、防疫、防火、排污等要求,畜舍间距一般不小于 A.2倍檐高 B. 10倍檐高 C. 5~6倍檐高 D.3~5倍檐高 多选题 1属于管理性创伤的应激源 A. 断尾 B 断喙 C打耳号 D去势 E群内争斗 2在高温环境下要依靠“热性喘息”来蒸发散热的动物有 A 狗 B牛 C猪 D 鸡 E马

畜禽养殖场环境管理办法及职责

畜禽养殖场环境管理办法及职责

畜禽养殖场(小区)综合环境管理制度范例 畜禽养殖场(小区)环境管理办法及职责 一、工作目标 建立公司环保管理制度,提高职工环保意识,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全过程、全天候、全员的环保管理,在布置、检查、总结、评比时必须有环保工作内容。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污染物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使生产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 二、工作范围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防治及生态恢复。 三、责任体系 养殖场负责人总体负责环境管理工作,环保部、生产部及各生产车间按照各自的职责检查督促各养殖车间做好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环保部责任:负责公司环境监督,确保环保设备正常运行。 生产部责任:负责维修环保设备,使其能正常运行,确保“三废”得到达标排放。 生产车间责任:确保本车间环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工作内容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推行清洁生产,实行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环境管理工作内容包括: 1.有效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有害影响。

2.生产部具体负责日常的“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符合达标的排放源应树立合格排放标志。 3.设立“三废”处理人员岗位负责制,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 4.环保部负责维护环保治理设施,在环保治理设施一旦出现故障时,有“三废”外排的生产工序必须停产,以杜绝污染物排放的出现。 5.定期进行环保技术业务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水平。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员的环保意识。 6.搞好工厂绿化,改进生产区及周围环境,接受环保部门的检查和指导。 7.开展节水减污活动,采取一水多用,循环使用,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产生的粪尿污水经厌氧发酵处理后,一部分用于厂区内冲洗圈舍,一部分用于农田灌溉,达到零污染、零排放。 8.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经气水分离、脱硫后,一部分用于厂区内发电,一部分供给锅炉。 9.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渣用于制造有机肥,供用户使用。 10.罗茨风机、增压风机等动力设备采用隔音、吸音及减振等治理措施。 11.公司内原料必须按照有关管理规定贮存、保管等,不得对生产区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12.在生产中,由于突发性事件造成排污异常,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并及时向环保主管部门汇报,以便做好协调处理工作。 五、措施 对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予以警告、批评、罚款或除名: 1.放松管理,玩忽职守造成环保事故的;

猪场环境控制新技术

猪场环境控制新技术 1. 猪的内环境控制技术 1、利用抗菌素 抗菌素可刺激有益微生物群体的优先繁殖,特别是能合成动物必需的某些营养物质的微生物如酵母、大肠杆菌的繁殖;同时仰制有害生物,减少和寄主对营养物质的竞争,并降低消化系统类疾病(如痢疾)的发生龙活虎率。抗菌素改善内不幸的作用还在于,可刺激肠壁使之变薄,使肠壁血液供应更加充分,此外,抗菌素还可在缺乏脂溶性维生素或某些矿物质不足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情况下,起到改善和控制的作用。抗菌素主要采用在饲料中作为促进生长的添加剂的方式喂给猪,而且主要应用对象是小猪。 2、利用酶制剂 利用酶制剂控制内环境 酶制剂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饲料中未能利用的养分的吸收率,提高难以消化的饲料原料的价值。同时使粪便中的臭气物质氨气和硫化氢分别减少50%和49%,从而减轻对外环境的污染,改善畜舍卫生环境。 酶制剂对仔猪内环境的作用 仔猪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对内源性酶进行调整,减少以其为介质的有害细菌的繁殖,抑制腹泻发生,同时提高了仔猪的饲料利用率。实践表明,使用含酶类开食料,可使仔猪提高增重8%~12%。 酶制剂对生长猪内环境的作用 以玉米小麦-豆饼粉作基础的日粮,采食加酶日粮的仔猪较对照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都高。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0.4%的纤维素酶,体重36~120公斤阶段较对照提高增重7.6公斤。 3、特殊矿物质对猪内环境的控制效果 天然沸石控制猪内环境的效果天然沸石实现猪内环境控制的机理在于: 3.1 天然沸石是一种含水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盐矿物,其所含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可交换离子的状态和可溶性盐基形式在在.因此,它通过猪的胃肠时, - 1 -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全面版)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学生实践作业 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作业四 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 2015年 12 月 21 日

目录 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0 (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0 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0 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0 (二)环境影响分析 (3) 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 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 二、项目环境影响的防治对策 (5)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5) 1.施工废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5) 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 3.施工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 4.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7) 5.水土流失评价与防治措施 (8)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8)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8)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9) 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9) 4.固体废物评价与防治措施 (9) 三、项目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9) (一)简述项目选址是否合理 (10) (二)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10) (三)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因子,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可选择的因子 (10) (四)本项目污染治理应关注的因素 (10) (五)给出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并指出主要参数的来源及意义 (10) (六)养猪场选址时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11)

(七)本项目在项目概况及分析中应交代清楚的内容 (11) (八)给出营运期环境管理基本要求 (12) (九)除水环境影响、环境空气影响外,还应关注的方面 (12) (十)猪场粪便处理是否存在问题 (12) 附录:作业四 (13)

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1)废气 1)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场地平整、物料运输等施工作业时,会排放各 、SO2、烟尘。 类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 2)土石方装卸、水泥作业、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TSP。 (2)废水 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建(构)筑物冲洗、打磨等作业产生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期,若施工人员平均按50人/d,每人每天用水30L计,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量为d。 (3)噪声 本项目不设计打桩,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装载机、推土机、水泥车、运输车等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约75~90dB(A)。 (4)固废 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是工程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约d。 (5)水体流失 项目场址区大部分为农田、有少量的农田防护林及灌草丛,养猪场采取半封闭式养殖因此,项目基础工程开挖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1)噪声 表1 拟建项目主要噪声源强表

养殖场规章制度

养牛场规章制度一、养殖场员工管理制度 二、养殖场防疫制度 三、养殖场区环境卫生制度 四、养殖场疫病诊断与控制 五、养殖场档案制度 六、养殖场畜禽标识制度 七、养殖场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八、养殖场用药管理制度 九、养殖场消毒管理制度 十、养殖场产地检疫申报制度

十一、养殖场有机料管理制度 养殖场员工管理制度 一、禁止一切外来人员、车辆随便进入场内(特殊情况除外)。 二、上班不准迟到、早退。 三、无故不上班者,按旷工论处。 四、牛场内严禁吸烟、违者重罚。 五、上班时间不准酗酒、误事。 六、全体员工有义务对牛的防疫、饲养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对采纳的建议将给予鼓励。 七、严禁虐待牛,一经发现,予以辞退。 八、对待客人要态度热情、真诚、使用文明用语,举止言谈要谦虚礼貌。 九、爱护财物、器具、不损坏花草树木。 十、积极参加牛场举办的各活动。

养殖场防疫制度 疫病对养牛业的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执行综合性防治措施,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消毒防疫设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有防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保证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全场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一、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方针,搞好综合性兽医卫生防疫工作。 二、新引进的牛,必须隔离30天后经观察检疫确认无病后,方可转入健康牛。 三、场区大门入口处设有车辆消毒池,并设有往来人员消毒通道,不经消毒任何车辆和人员不得入内,各消毒池可根据情况,随时添加药液以保持池内药液的有效浓度,冬季可改用石灰粉。 四、每栋牛舍入口处也要设有消毒池。 五、一切进入场区的领导、技术人员、饲养

人员等必须经过消毒后方可出入,工作服与胶靴每周集中清洗一次,并用紫外线消毒5分钟后备用。 六、非生产人员不准进入生产区,必要的参观者经场长同意,到消毒室换衣服、鞋、帽,在场方技术人员带领下参观。 七、外来人员不准在场区留宿。 八、解剖病死牛要在指定地点进行,解剖后的死牛及内脏一齐投入生物坑或深埋,并彻底消毒解剖场地及用具。 九、场内严禁其它家畜进入,并根据情况随时开展灭鼠、灭蝇等工作。 十、牛场全体职工有义务向场领导或有关技术人员汇报周围地区的疫病情况。 十一、不准购进和饲喂发霉变质的饲草饲料,饲料贮存和堆放要防潮、防鼠、有关人员要把好关,因饲喂发霉的饲草造成牛群损者,当事人及有关人员要负经济责任。 十二、场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必须带头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并要进行监督检查,一经发现违反防疫规定者,按有关规章制度严肃处理。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1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 1、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是一门新兴学科 ①集约化 ②对畜禽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 ③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2、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是养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育种—10—30% 营养—40—50% 防病 环境—20%--30% 3、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物理 化学基础 微生物 生理学 环境学 病理学等 育种 饲养 4、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是一门边缘学科 ----环境学范畴 ----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交叉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内容 一、绪论 二、空气环境卫生气象因素与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关系 畜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微生物和噪声 三、土壤与饲料水体卫生土壤卫生 饲料卫生 饮水卫生 四、养殖场设置与环境保护养殖场设置 养殖场污染的处理与控制 养殖场的消毒 五、(机动)畜舍空气环境的改善与控制(甲) 绪论 一、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在畜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内容:一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基本规律,以及依据这些规律,制定利用、保护、改善环境措施的一门学科。 目的:为畜禽创造适宜的环境(生活、生产),保护畜禽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畜禽生产力和降低生产成本。

畜禽外界环境: 水土壤) 生物环境(动物植物微生物) 设备饲养管理) 外界环境是畜禽的生存条件,依赖其生长、繁殖、生产 -----机体平衡-----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 不适应-----体内防御-----克服不良影响 畜禽对不良环境的反应过程就是应激反应。 不同的学科常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应激进行描述。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的角度,应激是指畜禽为克服环境和管理上的不利影响,在生理上或行为上做出反应的过程。 应激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应激因素的危害,维持体内平衡, 环境对畜禽生产的影响非常大 从每个生理阶段品种10%----30% 生产过程饲料40%----50% 关系 生产指标环境20%----30% 前,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认识不足----①生长慢②发病率高③生产力低④成本高 现在,科学改善环境,认识提高---品种、营养、环境、疾病是牧业发展的四在因素。因素说它是主干课。 二、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的研究内容 空气水土壤饲料畜舍 1、养殖场的气象因素(光温湿气(有害气)微粒) 2、土壤饲料和水源 3、场址建筑布局 4、畜舍环境控制 5、环境保护防止畜产公害 三、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①调查研究法(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存在总是解决方案)②实验研究法(人工气候室观察)③环境监测法(采集样本定量、定性分析) 作业 ①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的内容,目的。 ②什么是应激? 第一单元 气象因素与家畜的关系 气象气象因素天气气候小气候 一、太阳辐射 ①概念

智能养猪场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养猪场系统解决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背景 (2) 第二章项目简介 (2) 第三章系统案 (3) 1. 母猪智能化群养系统 (3) 2. 种猪自动测定系统 (4) 3. 猪舍环境信息智能采集系统 (5) 4. 猪舍环境自动调控系统 (6) 5. 智能养殖管理平台 (6) 6. 养猪场远程视频监控 (7) 第四章系统优势 (8)

第一章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污染的日益重,环境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随着规模化养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想怎么解决劳动力短缺,劳动成本高的问题。同样,为了能让生猪更好更快的生长,只有为猪创造良好的生存和生产条件,才能达到投入饲料少,获取数量多,猪肉质量好的效果。对于养猪业来说,其生产主要受养殖品种、喂食饲料种类和质量、疫病、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在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力的思潮指导下,半自动化、自动化设备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产生的智能化设备开始走入猪场。如母猪智能化群养系统,种猪自动测定系统,猪舍环境信息智能采集系统,猪舍环境自动调控系统,智能养殖管理平台,养猪场远程视频监控。 第二章项目简介 本项目利用网络平台技术、运用云计算法,实现猪场的信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 智能养殖技术是指将各种传感器技术、信息化环境监测技术、养殖环境控制技术、RFID无线电子标签标识技术、Zigbee局域网无线通讯技术、3G无线远程通讯技术、视频远程监控与自动报警技术、疾病监测监控技术、质量追踪回溯技术、智能云计算技术,生长曲线与营养模型动态预测技术,发情自动监测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等,集成开发融对生猪个体识别、环境和个体信息与环境信息智能感知、数据采集与转换、数据有线或无线传输、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处理、以及对生产行为的智能干预和精确、精细饲养于一体养殖管理。 该系统主要由采集层,传输层,控制层,应用层组成。采集层一般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氨气传感器,实时采集舍的环境值;传输层主要

养鸡场卫生与防疫制度三篇

养鸡场卫生与防疫制度三篇 篇一:肉鸡养殖卫生与防疫制度 (一)、防疫制度: 1、卫生制度: 卫生制度是环境卫生控制的理论指导和行为规范,通过良好的制度约束和卫生控制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并能从防疫的意义上解决环境的净化问题(能有效地减少和消灭病源微生物)。 (1)、保持生活区、生产区的环境卫生,清楚一切杂草、树叶、羽毛、粪便、污染的垫料、包装物、生活垃圾等,定点设立垃圾桶并及时清理。生活区和生产区彻底分开,达到现代养殖的相关卫生标准和商检局相关的出口备案要求。(2)、保持饲养人员个人卫生,每个饲养员至少有三身可供换洗的工作服,坚持每1-2天洗一次澡,保持工作服整洁。 (3)、保持餐厅、厕所卫生,定期冲刷、擦洗,做好无油污、无烟渍、无异味。养殖期间杜绝食用外来禽类产品(禽肉、禽蛋),养殖过程中禁止食用本场的病死家禽。 (4)、保持道路卫生,不定期清扫,定期消毒。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将净道和污道水泥硬化,便于交通运输、便于内部人员日常操作、便于冲刷消毒。(5)、保持宿舍,被褥的整洁卫生,每个人至少有两套床上用品(床单、被套、枕巾),做到每批鸡出栏以后彻底换洗,必要时熏蒸消毒后在阳光下暴晒。

(6)、消毒池的管理,保持进入生活区、生产区大门的消毒池内干净,池内无漂浮污物、死亡的小动物和生活垃圾,定期(5-7天)更换消毒液一次,特殊情况可以随时更换,最常见的消毒也是3-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俗话说的火碱水)。(7)、要求鸡场配备兽医室、剖检室、焚尸炉,能对病死的家禽剖检、禽病的诊断和病禽、病料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条件和方便。 (8)、养殖用水最好是自来水或深井水,定期检测饮水的卫生标准,确保卫生无污物,大肠杆菌污染指数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的卫生指标。 (9)、在场区配备粪便生物发酵处理池确保鸡场作为肥料的鸡粪和垫料对社会对其他养殖没有危害性。 (10)、养殖所用饲料要保持新鲜和干净,饲料场、散装料罐、养殖场、散装料仓,都要避免人为的接触和污染。在鸡群发病时期特别要注意剩料的处理。(11)、鸡舍内卫生 ①、地面卫生:确保网架干净,选用大小适中的塑料网便于粪便能漏下去。 ②、空气质量卫生,从育雏到出栏,根据养殖的需要、季节温度的变化、空气质量的变化等,不断调节通风量,确保舍内空气质量新鲜、氧气充足、有害气体不超标。 ③、育雏期间每日都要清理掉水杯中的垫料并擦洗干净。每批鸡出栏以后根据需要用相关的酸(碱)性消毒剂或特殊的除垢剂侵泡或高压冲刷自动饮水线,以便能有效去除水线中的青苔、沉积物和滋长的生物膜等。 ④、顶棚卫生:在饲料中添加灭蝇蛆药物或采取药杀措施,避免苍蝇粪便污染顶棚、灯泡、墙壁设备等,同时也避免了大量的苍蝇滋生而加大禽病传播的风险。顶棚不能有蛛网挂附也是起码的卫生要求。

智能养猪场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智能养猪场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背景 (2) 第二章项目简介 (2) 第三章系统方案 (2) 1. 母猪智能化群养系统 (2) 2. 种猪自动测定系统 (3) 3. 猪舍环境信息智能采集系统 (4) 4. 猪舍环境自动调控系统 (5) 5. 智能养殖管理平台 (5) 6. 养猪场远程视频监控 (5) 第四章系统优势 (6)

第一章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随着规模化养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想怎么解决劳动力短缺,劳动成本高的问题。同样,为了能让生猪更好更快的生长,只有为猪创造良好的生存和生产条件,才能达到投入饲料少,获取数量多,猪肉质量好的效果。对于养猪业来说,其生产主要受养殖品种、喂食饲料种类和质量、疫病、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在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力的思潮指导下,半自动化、自动化设备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产生的智能化设备开始走入猪场。如母猪智能化群养系统,种猪自动测定系统,猪舍环境信息智能采集系统,猪舍环境自动调控系统,智能养殖管理平台,养猪场远程视频监控。 第二章项目简介 本项目利用网络平台技术、运用云计算方法,实现猪场的信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 智能养殖技术是指将各种传感器技术、信息化环境监测技术、养殖环境控制技术、RFID无线电子标签标识技术、Zigbee局域网无线通讯技术、3G无线远程通讯技术、视频远程监控与自动报警技术、疾病监测监控技术、质量追踪回溯技术、智能云计算技术,生长曲线与营养模型动态预测技术,发情自动监测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等,集成开发融对生猪个体识别、环境和个体信息与环境信息智能感知、数据采集与转换、数据有线或无线传输、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处理、以及对生产行为的智能干预和精确、精细饲养于一体养殖管理。 该系统主要由采集层,传输层,控制层,应用层组成。采集层一般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氨气传感器,实时采集舍的环境值;传输层主要有无线传输终端,将采集层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平台;控制层主要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通风控制,光照控制以及定时喂食,喂水,掏粪等;应用层为用户监控平台,可远程监控各舍的环境情况。 第三章系统方案 1.母猪智能化群养系统 催生母猪智能化群养模式,一是传统饲养的弊端所致,二是动物福利的推动。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第1章空气环境卫生练习题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练习题 第一章空气环境卫生 一、单项选择 1、一般蛋鸡和种鸡光照度可保持在()lx A、5 B、10 C、40~50 D、60~100 2、蛋鸡舍的光照时间以()小时为宜 A、8 B、10 C、14~16 D、17 3、下列动物属于长日照动物的是() A、马 B、绵羊 C、猪 D、牛 4、畜舍中氨的最高限量为()mg/m3 A、19.5 B、15 C、16 D、17 5、()通常被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可靠指标 A、氨 B、硫化氢 C、二氧化碳 D、氧气 6、()被称为饲料的特种动力作用 A、基础代谢产热 B、体增热 C、肌肉活动产热 D、生产过程产热 7、下列()鸡的恶癖发生率最高 A、红光 B、橙光 C、绿光 D、青光 8、一切天气现象都在()中发生,它也与畜禽的关系最为密切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都不对 9、猪的生长、肥育的适宜温度是()℃ A、13~24 B、18~24 C、15~25 D、34~35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A”,错误在的题后括号内画“B”) 1、太阳高度角大,地面得到的辐射量就比较多。() 2、在同一时间,低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小,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3、在同一地点,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冬季太阳高度角小,中午太阳高度角小,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角大。()

4、一般紫外线照射后皮肤立即就会出现潮红现象。() 5、在一天中,日出之前气温最低,14:00左右最高。() 6、某一地区的空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仅发生周期性变化。() 7、同一畜舍内,空气温度是均匀的。() 8、一般地说,体型较大、单位体重体表面积较小的动物,较耐低温而不耐热,其等热区和下限临界温度较低。() 9、下限临界温度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大而增大。() 10、饲养水平越高,下限临界温度越高,其等热区较窄。() 11、高温情况下的高湿、低风速会使上限临界温度降低。() 12、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畜禽生长最快,肥育效果最佳,饲养成本最低。() 三、填空题 1、太阳辐射强度最高值均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辐射对畜禽的主要作用,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紫外线分三段:即A段波长为_________________nm,生物学作用___________;B段波长为________________nm,生物学作用_______________,C段波长为__________nm,生物学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4、波长为__________nm的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 5、在自然条件下,可见光对动物最明显的影响表现在____________。 6、大气中的热量来源于___________。 7、机体产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机体散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鸡对气温的反应因_________而异,一般____________较耐寒,_________较耐热。 10、相对湿度说明了水汽在空气中的____________,是一个常用的指标。对畜禽机能来说,相对湿度为________________比较适宜。 11、空气的饱和差越大,表示空气___________。 12、空气中水汽含量愈多,则露点______________。

养殖场中的恶臭及其营养控制措施

养殖场中的恶臭及其营养控制措施 【编辑日期:2014-07-02】【来源:搜猪网】【点击数:249】 随着畜牧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出大量畜禽产品的同时也排放出大量的恶臭物,如硫化氢、氨气、挥发性脂肪酸、三甲胺、甲烷、粪臭素、硫醇类等,混杂在一起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严重危害畜禽的健康,降低畜禽的抗病力,阻碍生产性能的发挥:还会危害到人尤其是饲养人员的健康:其释放进入大气还有可能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养殖场的恶臭是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将养殖场恶臭的产生,危害及其营养控制措施概述如下。 1 养殖场恶臭的产生 养殖场除粪尿和污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外,空气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养殖场的空气污染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恶臭,是空气中各种有味气体混合而发出的一种难闻的气味,养殖场恶臭主要是来自畜禽的粪尿、污水、垫料、饲料残渣、畜禽的呼吸气体、畜禽皮肤分泌物、死禽死畜等,并与养殖舍的通风状况和空气中的悬浮物密切相关。其中畜禽粪尿和污水是养殖场恶臭的主要发生源。 畜禽粪尿和冲洗养殖舍的污水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成分。这些物质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来源,厌氧条件下.碳水化合物分解生成甲烷、有机酸和醇类。蛋白质、氨基酸等经细菌的消化降解作用生成氨、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甲胺、三甲胺等具有难闻气味的物质。消化道排出的气体,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物,畜体的外激素及黏附在体表的污物也会散发出不同畜禽特有的气味。此外,养殖场空气中的粉尘与恶臭气体的产生关系密切,粉尘是微生物的载体,吸附有大量具有难闻气味的化合物和氨,同时微生物又不断分解粉尘有机质而产生臭气。 2养殖场恶臭的主要成分 养殖场的恶臭气味源于多种气体,其组分非常复杂。鉴于此,研究者对畜禽场恶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鉴定,发现臭味化合物有168种,其中30种臭味化合物的阈值≤0.001 mg /m3。这些恶臭物质根据其组成可分为:①含氮化合物,如氨、酰胺、胺类、吲哚类等;②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硫醚类、硫醇类等;③含氧组成的化合物,如脂肪酸;④烃类,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⑤卤素及其衍生物,如氯气、卤代烃等。由于各种气体常混合在一起,所以很难区分出养殖场的气味到底与哪种特定的气体有关,通常认为养殖场的恶臭主要是由氨气、硫化氢、挥发性脂肪酸所引起的。 3养殖场恶臭对畜禽的危害 恶臭物质会刺激嗅觉神经与三叉神经,从而对呼吸中枢发生作用,影响畜禽的呼吸机能。刺激性臭味也会使血压及脉搏发生变化,有的还具有强烈的毒性。恶臭对畜禽的危害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低浓度、短时间的作用一般不会有显著危害,而高浓度臭气则会对畜禽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在实际生产中,恶臭对畜禽的影响往往是长时间的低浓度作用,使其产生慢性中毒,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生产性能下降。可见,恶臭对畜禽的危害不可忽视。对畜禽危害较大的恶臭物质主要有氨气、硫化氢、挥发性脂肪酸等。 3.1 氨气对畜禽的危害 氨是无色且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在畜禽舍内,主要是由细菌和酶分解粪尿所产生。常被溶解或吸附在潮湿的地面、墙壁和家畜的黏膜上。刺激家畜外黏膜,引起黏膜充血、喉头水肿、氨气进入呼吸道可引起咳嗽、气管炎和支气管炎、肺水肿出血、呼吸困难、窒息等症状,吸入肺部的氨,可通过肺泡上皮组织进入血液,并与血红蛋白结合,置换氧基,破坏血液运氧功能,从而出现贫血和组织缺氧。如果短期内吸入少量的氨,可被吸收并转变成

无公害水产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

目录 第二章无公害水产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1 一、无公害水产养殖场水源的选择1(一)水源可能存在的污染物2(二)无公害水产养殖场对水源的环境卫生要求4 二、无公害水产养殖场环境管理技术措施5 (一) 无公害水产养殖场的水质管理5(二)无公害水产养殖场的底质管理11 第二章无公害水产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 无公害水产养殖要求适当的渔业生态环境,特别是要有清洁的水源,在一些地方,水源被工业废水、废渣、废液、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等污染源严重污染。在这些地方,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难度很大,甚至无法进行。因此,无公害水产养殖场的周边环境非常重要,应选择无污染源进入的水域进行水产养殖,杜绝外源性污染。 除了外源性环境因素之外,水产养殖本身也会造成水环境的污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对象的排泄物以及投入品都残留在水体中,这些残留物会对水体产生很大的影响,控制不好,就会造成污染。 所以在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场的环境管理中,除了要关注外源性环境因素之外,还要注重控制和降低水产养殖本身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干扰与破环。 一、无公害水产养殖场水源的选择 为发展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农业部于2001年发布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规定了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的各项指标和水质测定方法。在生产无公害水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按照这个标准选择适当的水域环境。

(一)水源可能存在的污染物 水产养殖场的水源无论是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其水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物质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危害渔业生产的途径很多,作用机制也很复杂,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1.有毒物质 包括氰化物、有机农药、酚、砷和重金属等。这些毒物即使含量很低也可能危及鱼的生存。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残毒时间长,六六六、DDT等有机农药,性质稳定,长期不会分解,它们在鱼类生长过程中会沿食物链转移浓缩,有富集性,污染后不易发觉,难于消除,对人们健康有长远不良影响。因此,被认为是水体中最危险的一类污染物。 2.致病微生物 包括各种病毒、病菌、原生生物等,对鱼类健康构成直接危害。 3.耗氧废弃物 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种。前者主要是指能被生物分解的天然有机物;后者主要是指还原性物质,如亚硫酸盐、硫化物、亚铁盐和氨等。这类物质在水中氧化时大量消耗水中溶氧,致使水体缺氧、水质恶化而引起鱼类浮头或窒息。 水中能被生物分解的天然有机物的含量用生化需氧量(BOD5)来表示。生化需氧量的值越高,有机物污染越严重。 一般认为BOD5小于1.0毫克/升时水质非常清洁,在1.0~2.0毫克/升时水质清洁,在2.0~3.0毫克/升时水质良好,在3.0~5.0毫克/升时水质可疑,在5.0~7.5毫克/升时水质不好,在7.5~10.0毫克/升时水质恶化,大于2O.0毫克/升时水严重恶化。随有机物浓度增大,清洁水变为污染水的过程常称为“有机污染”。这类污染物经水域的自净作用,可以逐步化解。 4.植物营养物 是指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如氮、磷、钾、碳等化合物。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

班级___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编号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查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试题(09牧医1、3班用)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长日照动物、体热平衡、等热区、贼风、飞沫传染、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2. 一天之中,_______________时气温最低;_____________时气温最高。一年之中,_____________月份气温最低;_____________月份气温最高。 3. 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猪的生长育肥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____摄氏度;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摄氏度。 4. 机体产热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产热、体增热产热、_____________产热和____________产热。 5.生活“三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青刈玉米中的主要有毒成分是_____________,棉籽饼中的主要有毒成分是_____________。 7.水源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 8.养殖场场地一般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区、_____________区、_____________区等三个部分。 9.不同的化合物有不同的恶臭,甲硫醇有_____________味、硫化氢有_____________臭。 10.污水处理的三原则是_____________化、_____________化、_____________化。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紫外线的作用有哪些? 2.高温情况下畜体热调节的过程。 3.高湿度对畜体热调节的影响。 4.贼风对机体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5.消除畜舍内有害气体的措施有哪些? 6.土壤污染的特点及途径各有哪些? 7.地下水和地面水各有什么特点? 8.检查水中的“三氮”对判断水体污染有什么意义? 9.畜舍内的防寒保暖措施有哪些? 10垫草有哪些作用?如何合理使用垫草? 第 1 页共 1 页

养猪场对环境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c17724275.html, 养猪场对环境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作者:齐向东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8年第07期 摘要:养猪场对环境的危害极大,会对大气、水体、土壤等造成危害,严重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在提高生猪养殖产量和质量的同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猪场环境的控制,以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途径主要有控制粪污的排泄和实施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猪场;危害;污染;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控制;粪污 中图分类号:S828. 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7-0133-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养殖数量不断增加,养殖场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尤其生猪养殖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调整膳食结构,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养猪的环境,降低养殖场对环境的危害。 1 养猪场对环境的危害 在生豬养殖过程中,如果对粪污的处理方法不当,会导致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粪污,以及未被消化的有机物和矿物质排放到环境中去,从而对大气、水体以及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而养殖的粪污主要来源于粪尿、未被消化的饲料、废弃的垫草垫料、生产和生活的污水等。 1.1 对大气的污染 猪场的粪污不及时清理,会发酵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这些有害气体伴随着粉尘、病原微生物等排放到空气中,然后进行扩散和传播,当排出量超出大气环境的净化能力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有研究表明,年出栏10万头的猪场,每小时排放氨气约为148 kg,硫化氢约为13.5kg,可污染的范围为半径5 km,而尘埃和病原微生物甚至可随风传播到30 km以外。 1.2 对水体的污染 猪场的粪污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营养物质,这些未经处理的粪污排放到水体中后,会使水体固体悬浮物、化学耗氧量以及生化需氧量升高。当排入量过高,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