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润月与山歌

润月与山歌

润月与山歌
润月与山歌

润月与山歌

《等郎妹》是客家山区一种畸形的婚俗,润月十岁便被无力抚养父亲送到王家做等郎妹。不久王家阿姆便生下一个男孩思焕。农忙时节,阿姆请春生来家里帮工。春生的勤劳和对润月的细心爱护,招来村里人的闲话。阿姆担心春生和润月会有什么事情,找到族长老叔公,希望找个好日子,举办思焕成人,好与润月圆房。但新婚之夜,受过启蒙教育的思焕无法逾越心中的伦理约束,不肯与润月圆房。为躲避抓壮丁,思焕离开家乡,前往南洋。不久,南洋传来思焕的死讯。润月在巨大的悲痛中,毅然拒绝春生的爱,坚持在漫长的岁月中等待渺茫的消息,春暖冬寒,润月最终变成了满头银发的数黄豆老人。

在电影开篇背景音乐播放的是客家山歌,是用客家话演唱的,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一种浓浓的乡土人情气息扑面而来,虽然我不是客家人,听不懂在唱什么,对歌曲的的意义也不是特别理解,但是给人感觉就是很淳朴。电影中重复过一首客家山歌叫做《月光光》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用童声合唱的方式演绎这首简单的歌曲,朗朗上口,通俗押韵。这首歌曲主要表达了主人公润月对她的小老公的希望,希望他乖乖听话,快快长大的意愿。片中的音乐不是很多,但片中还有还有一种纯音乐,当主人公润月被思焕拒绝同房毅然决定去南洋挣钱养家糊口时,润月在房间里一个人内心的纠结不堪、痛苦难言等各种复杂的心理在这种不是很悲伤但是感觉很无助的音乐的衬托下,把观众的心带到了电影所要表达的那种气氛中。还有润月被生活所迫,去江西背盐为家里还债时,春生向他表白心迹后,她坚持要等思焕回来,

春生告诉他思焕没了,那一刻,润月内心所有的希望通通化为乌有,一切都幻灭了。此时的音乐很沉静,就像流水一样,缓缓流淌,在诉说着女主人内心的悲痛欲绝和对生活的无助。当润月的婆婆下定决心让润月和春生结婚,润月内心的纠结和无奈,也被音乐刻画的惟妙惟肖。

影片中的音乐与故事情节相互融合,影片的音乐安排也如同电影的故事情节一致显得简单、朴实、凄凉、自然,同时带有典型的客家音乐特征,在视听上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布依族的婚俗礼仪

布依族的婚俗礼仪 布依族共有254.5万多人,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95%以上居住在贵州省的黔南、黔西南两个自治州,镇宁、关岭和紫云等自治县,毕节、遵义、黔东南3个地区(州)。在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也有少量布依族居住,但都是历史上由贵州迁徙去的。布依族的婚礼是怎么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布依族的婚俗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布依族的婚俗礼仪 布依族居住的山区,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很多。贵阳市南郊17公里的花溪,是贵州高原的一颗明珠。那里环境清新,水质清甜,空气洁净,沿途山花烂漫,风景如画,是有名的旅游区。布依族的湖潮寨坐落在花溪上游,旁边有一个金银潭,潭水深遂,清泉涌出一半浅绿,一半金黄,传说那是因为仙人的金钟坠入深潭.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由农家自己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近年来,专门生产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的企业相继建立,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 布依族--历史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如今

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也有人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布依族有渊源关系。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布依族地区多河谷和平坝,山清水秀,闻名世界、景色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就在布依族人聚居的地区。在布依族地区出土的文物表明,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种植水稻的农业民族。布依族人心灵手巧,他们制作的蜡染布历史悠久、图案美观,是享誉国内外的工艺品和收藏品。 布依族--礼仪 布依族人好客、热情、大方、真诚,凡来到山寨的,亲朋故旧、素不相识的,一律会以酒相待。布依人很讲礼,不欢迎满嘴脏话、举止粗鲁的客人。 布依族--节庆 布依族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跳花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十一口举行布依族的跳花会。每逢节日,小女娃们都穿着艳丽的花边衣服,锁着极好看的盘花纽扣,小伙子们穿着对襟衫,系着留须的腰带,吹着木叶、一个个满面春风。热心的阿妹们为小伙子们牵着马,从五村八寨,从那看不见的半山腰,赶到跳花会地点,那是一个平坦的大草地,旁边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北面是

布依族婚俗文化

宁南布依族婚俗文化 第一部分概述 宁南县位于凉山州东南部,北距西昌129公里,南临金沙江与云南省隔江相望。全县面积1666.6平方公里,辖6个镇,19个乡级行政区,总人口18万余人,其中以汉族、彝族和布依族为主。布依族主要聚集在宁南县新华乡中村村和西瑶乡拉洛村,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由农家自已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男子喜穿对襟短衣、长裤、包头巾,妇女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首饰。布依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上百户至几百户的。住房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 在布依族的婚俗文化主要体现在接亲、发亲、拜堂、坐家等四个部分组成的。 “浪哨”即谈情说爱的意思。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主要方式是唱歌,通过唱歌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增进感情,进而选择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 布依族婚俗中的订亲 布依族普遍实现一夫一妻制。过去,青年男女之间交往比较自由,未婚男女可以利用节日、外出劳动等机会,聚集在一起对歌,表达爱慕之情,如男方同意,就可以盟誓订下终身。结婚的双方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为女儿择偶时,尤

其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还流行订“娃娃亲”(亦称“背带亲”)的习俗。目前,宁南布依族的婚姻多为自由恋爱和媒人说合相结合。青年男女相恋后,父母也同意,男子家要准备一坛酒及香、纸、糍粑(糍粑必须有12个,以10个送女方父母,2个送媒人)等礼物送到女方家。女方家以之祭家神,并请来家族长者、亲友一同喝酒,商议亲事,俗称“吃罐酒”,宣告双方正式订婚。姑娘的头发也要从中间分开编辫,表示已经许配人家。 布依族婚俗中的接亲 男方家准备五马三轿,猪肉(一方一肘),糯米粑6挑、米酒6担(表示六六大顺之意)。大小开合12封,糖果、点心若干。接亲队伍数十人,在唢呐声声、敲锣打鼓的一片欢声笑语中,在两个押礼先生的带领下,形成浩浩荡荡接亲队伍前往女方家接亲。女方家数十名青年男女用竹杆将迎亲队伍拦于进女方家的路口,双方对歌、敬酒,男方家唱赢、抛拦路粑,女方家才撤杆放行。到了女方家堂屋后,两个押礼先生将男方家所带接亲礼物(红糖、米酒、糯米粑、礼金等)点交给女方家。此后,女方家亲友虽然同意收礼了,但仍迟迟不摆酒席招待接亲客人,必须要等到新娘方将要去送亲的能说会道的女青年代表们与新郎方来接亲的语言丰富的男代表们“讨价还价”谈妥,接受了男方给的“青年钱”后,才允许开始摆酒席招待接亲客人。接亲的客人要在女方

布依族民居

布依族民居 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 布依族民居 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基本均匀的平整的大石板,这种薄片石来源于水成页岩。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五六米高;以石板盖顶,铺成整齐的菱形或随料铺成鳞纹,石头民居不仅不透风雨,而且古朴美观,屋顶举重若轻,安居而不压抑。总之,除檀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钵、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石头凿的。一切都朴实淳厚。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府所在地城关镇,绝大多数房屋都是石头建造,三四层的石楼就有几十栋。由于石料是浅灰白色,加工后更显晶洁,所以白天看镇宁,银光闪烁;月夜看镇宁,凝霜盖雪。为此,古有“银镇宁”、俗有“银色镇宁”之美誉。该镇的石建筑,历史悠久的已有600多年的风雨历程,所以既堪称为凝固的音乐,又可当作不朽的史诗。 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不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靠山最好是“卧狮拱卫”、“青龙环护”、“贵人座骑”等山势;向山要选“二龙抢宝”、“双龙戏珠”、“万马归槽”、“寿星高照”等形态。好在布依族地区多为石灰岩山地,这种苍山翠岭并不难寻。起房造屋要选吉日,吉日前一个月请木匠破料做房架。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房架竖好,岳父家送来大梁,大梁上拴有红绸扎的大花朵,并有乐队和舞狮队鸣鞭炮伴送。上梁时又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饮。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建新房的整个过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满喜庆与互助的气氛。

布依文化

浅析布依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 兴义市则戎乡安章中心小学李荣美 布依族的文学价值:语言质朴自然,出自于心,信手拈来,口头活用,言简意赅,形象鲜明,内容丰富,感情深沉。这不正好与我们博大精深的语文相连了,所以说语文教学中是有必要在授课中掺入布依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工作便是教学生对生活的周围事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而语文则可以给他们之间搭一道沟通的桥梁。如口语交际,写作,这两个大板块。口语交际想必不要多说,我们都知道,就是用平时生活中的语言再用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加工一下,与周围的人们用心与心之间的交流,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需要多多留心观察周围并结合自己心智的功能加工,使之糅合成可以自己灵活应用的话语。在布依族人们看来她们最简单最易接受的方式便是唱情歌,也叫对山歌。布依族自古以来是一个深情的山区民族,其音乐文化有着含蓄、幽深、意远的文明素养,蕴藏音乐之内,这也是布依文化的精华所在。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一位匈牙利作家巴托克说:“一首农民歌曲就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典范,它是以同巴赫赋格或莫扎特的奏鸣曲相媲美。”歌曲固然从属于音乐范畴也不外呼它没文学的成分融入其中。21世纪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从中我们提炼出布依文化的这种手法,来引领我们的学生在学语文中也把它们应用其中。相信这样我们就不像别人所说的“书呆子”除了会读书之外,什么都不会。这也就显得布依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这是一项多么宏伟的工程,必须的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携手共进。 布依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好客的比较优秀的民族,他们言行举止文明,有礼貌的视为世人学习的楷模,在生活中他们也相当讲究卫生习惯,诚实守信是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应灌输给孩子们的。教育不光是教知识给学生,

[贵州布依族山歌对唱]贵州布依族春节的风俗(Word可编辑版)

[贵州布依族山歌对唱]贵州布依族春节的 风俗 (最新版)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 因为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贵州布依族春节的风俗,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贵州布依族春节的风俗【1】 一般的家庭会早早的开始筹备新年,大概会从腊月(农历的十二月份)开始,首先从一些食品的准备到对一些行为活动的禁忌都在准备的行列,而且这些禁忌的很有讲究。作为一名普通的布依族妇女,学会酿米酒是必须的。在方言里面米酒叫做“biang 35dang jiu”。酿酒的原材料就是布依人自己生产的农作物,一般包括:大米、苞谷、高粱(以大米为主)这样的米酒和普通白酒看上去没什么区别,但口感很好,醇香的味道让你垂涎。此外,在酿制过程中,如果有邻居来访,必须将新酿出的米酒与邻居分享,为了讨个吉利,喝酒的人一般都会说“你们家的今天烤的酒啊,出来了酒缸都装不完了”等诸如此类的话。同时酿酒得到的多少,也能寓意出这家人来年的家运、财运等方面是否顺达,如果酿出的酒比预想中的多,来年家里就会顺顺利

利的,老少平安等。 酿酒的时间和周期比较长,一般会放在最早来准备。接着是做豆腐(在没有机械设备以前,布依族都是用传统的石磨来磨制,中间要用人工来推)所以他们习惯叫推豆腐或磨豆腐。新鲜的酸汤豆腐作为年夜饭上的一道靓菜。但很大部分做出来的豆腐,都是用盐腌制而成的咸豆腐,和腊肉一起用烟熏,就成了“干豆腐”可以保存大半年的时间,干豆腐食用也很简单,只要用水煮熟,切片防止盘中,味道幽香可口。 在腊月中的时候,就开始各种小食品的制作。一般有饵块粑(年糕)、苞谷粑(原材料是糯玉米)、糍粑(糯米做成)和米粉。除了饵块粑和米粉是送到附近的加工房去做成,糍粑和苞谷粑都是在家,用传统的手工做成。 辛勤的布依族人民,总会为春节的到来精心的准备很长时间,不为别的,仅仅作为一个庄稼人对自己辛苦工作的一年的犒劳。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酿酒,有酒怎么能没有肉呢?作为依靠土地生活的布依族,当然不会像城里人那样去买肉了,他们有自己饲养的猪,在新年到来之前,宰杀以后作为庆祝新年的一种方式。杀个年猪几乎是所有布依人家都会做的事情。一般在腊月二十几开始,这其中还有一些禁忌,只能在单数的日子杀年猪(除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因为灶神菩萨要回天上过年,杀生被认为是犯冲和禁忌)。杀猪请邻居帮忙,也会请上自己的亲朋好友来享用杀猪酒的美味,分享这一年收获的喜悦。猪肉除了留出一部分过年的时候吃,剩下的大部分都会用来调料腌制

布依族简介

布依族简介 一、服饰 布依族服饰喜用青、蓝、白三种颜色。 解放前,布依族青壮年包头帕、头帕多为条纹和纯青两种,衣服作对襟短衣和长襟大衫,裤为长裤,裤脚较长,老年人多穿大袖短衣和长衫。(第二)土语区和(第三)土语区妇女之间服饰区别较大,解放后,布依族男子多穿汉族服装。(第三)土语区妇女服饰分为便装和盛装两种。 便装:衣服以蓝、青色为主,大襟短衣,领口处用衣料做盆花扣子钉上,胸前戴绣花蓝靛围腰,系鲜艳腰带(除已婚者),盘长辨盖以头帕,头巾共十二层,里面八层用棉布花线镶边,外面四层上下两端挑花织锦,已婚妇女不戴头巾,而戴用青布和竹壳做成的"更考"。 盛装:上穿斜襟短衣,绿色盘肩,用各色花线把两边小正方形摆成半圆绣在衣肩上,领圈右边挑花织锦。袖分三段,中间织锦,上下两段蜡染,衣服下部均为一寸宽的织锦镶边。胸前戴绣花围腰,系浅色腰带。下穿长至脚背的蜡染百褶裙。盛装在隆重的节日才穿戴,盛装的绣花织锦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一套精美的盛装需三、五年才能做成。另有一种百褶裙,布依语称“粉令”,上部花纹与蜡染裙相同,但裙身系绛红色自染布料做成,古朴、典雅、庄重,多为老年妇女喜爱,于喜庆和隆重场合穿着。(第二)土语区妇女穿大襟衣和长裤,衣裤边沿镶有蓝杆和花边,系绣花围腰。 布依族青年妇女喜戴银制的虫、鱼、花、鸟头饰及银质或玉石手镯。 二、食 县内布依族以大米为主食,个别地多田少的村寨以苞谷为主食。喜糯食,逢年过节均要蒸糯米饭或打糯米糍粑。喜饮酒,多自酿自烤米酒和苞谷酒,一般为30度左右,四时皆有酿造。十冬腊月,要做糯米甜酒和糯米刺梨酒,以备

待客或自食。客至,必先饮酒,待客,一般男客男陪,女客女陪,长者和主客正坐,饮酒拈菜由长者带头。此外,布依族还好吃狗肉、牛肉。 三、住 县内布依族多依山傍水而居,几十户至几百户聚族为寨,小的村寨也有十多户,无单家独户散居者。 房屋建筑多因地制宜,利用斜坡建成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或前半部为楼房后半部为平房,楼底仍作牲畜圈舍,少数吸收汉族建筑形式,修成平房。房屋结构多为“内木外石”,柱头多用杉木、楸树或香椿做成,屋顶盖瓦或石板,家中生活用具有石碓、石磨、石钵、石槽、石缸,村寨多有石砌寨墙,附近山上也多有石屯,形成一种比较典型的石头建筑群。 布依族房屋,堂屋设有神龛,堂屋左右两边为灶房、寝室、客房,室内设有火塘作冬季烤火用,每个村寨寨中或寨旁建有土地庙供奉山神,也是聚会议事的地方。 四、家庭 布依族家庭为父亲家长制,父亲作为家长有掌握家庭经济和支配家庭成员的权力。家长年老去世后,由长子继承,素有“兄长为父、兄嫂为母”的传统观念。丈夫去世,妻子可继承和使用丈夫生前的,财产。妻子改嫁,则失去支配财产的权利。 布依族家庭结构有两代人的小家庭,也有三代、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儿女长大分家时,由家族长者出面主持,财产除了留给父母的“养老田”和未出嫁女儿的“姑娘田”外,其余田地和房屋均平均分给儿子,田地由长子选择,房屋由幼子选择。无嗣人家财产归其亲属继承,出嫁的女儿无财产继承权。分家后,父母多同最小的儿子居住。 五、婚姻

布依族

布依族传统体育 布依族主要居住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有200多万,占人口总数的90%。布依族在安顺地区的镇宁、紫云、六盘水及关岭、毕节地区也有分布,广西、四川、云南也有少数布依族居住。布依族是一个古老本土的民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在长期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成分,现今已成为人口较多的民族。布依族除了个别地区的少数人信奉天主教以外,多数人没有固定的宗教信仰,一般迷信鬼神。布依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它与壮语和傣语有密切亲属关系,传统体育活动与壮族、傣族也有一定的联系。 归纳起来,布依族传统体育运动主要有以下项目: 1、跳竹竿 竹竿舞又称“打竹舞”、“跳竹竿”、“打柴舞”或“跳柴”,有着非常浓郁的乡土气息。每当重大节日或新谷登场时,人们都要聚集在一起跳竹竿,而且往往都是通宵达旦。场面豪迈洒脱,气氛很热烈欢快,深受人们的喜爱。跳竹竿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活动。 2、耍狮 布依族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有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舞狮是布依族中流传很广而且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活动之一。布依族舞狮起源于三国时代,但在南北朝后才盛行起来,到元、明、清时期,此项活动得以广泛开展,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舞狮运动开展得不是很理想。但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不断的变化,这项古老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布依族主要聚居的贵州省黔南、黔西南两个自治州,镇宁、紫云和关岭等自治县,凡布依族居住较多的乡镇几乎都有舞狮队,甚至有的乡镇有几十支舞狮队。布依族的舞狮活动是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布依族舞狮子,与其他民族的玩法风格小有不同。布依族人的“舞狮”“狮”由人装扮而成,头罩纸扎“狮头”,身覆彩布“狮身”,两人扮演的为“大狮”,一人独扮的为“小狮”。玩的时候一人扮武士持彩球在前逗引,“狮子”则在后随舞,翻滚纵跳,摇头摆尾。“舞狮”分文、武两种,“文狮”表现温顺,有舔毛、瘙痒、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得勇猛,有登高、跳跃、彩球、腾转等动作。 3、划竹排 三月三是布依族很隆重的祭祀日,初三祭山神,初四祭冰雹,初五祭龙潭(水神)。节日里,青年男女要举行划竹排的比赛,比赛结束后会下河打水仗、游泳等,在岸边的会唱起山歌,吹木叶。此项活动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提供了好机会。 4、打陀螺 布依族的陀螺,其制作材料多为青铜木,形状很像漏斗,直径一般约为4到8厘米。布依族的打陀螺比赛有好几种形式,一种是比“凶”,即加快旋转的速度,并向对方的陀螺撞击,两个陀螺相撞之后,便停止抽打,陀螺先倒地的一方为输。另一种比“久”,这种比赛一般是在个人之间进行。还有一种比“快”,这种比赛的形式比较常见。 5、玩山 就是到山上去玩耍,这是布依族欢度节日的活动方式之一。每缝到了春节、六月六、七月半等传统节日,特别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好年景,姑娘们会穿上秀丽的衣裙,带上精制花包;小伙子则骑上配鞍的大马,揣起心爱的竖笛;老人吆喝着披红的水牛,背上调好的撒拉;小孩子们穿上节日的新衣,拿着彩色的鞭炮,一起聚集在固定的山岭坝子,进行跳舞、唱歌、吹撒拉、斗牛、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活动。青年男女进行丢花包等,以此来寻找自己的爱侣;老年人则凑在一起谈古说今。场景真是人山人海,到处洋溢着幸福欢乐的气氛。古时候,布依族主要以狩猎为生,当猎获了较大的野物,整个部落都要祭山神进行狂欢。后

布依族山歌现象简述

(蒙柳转) [摘要] 山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布依族人对生活地切实感悟,随着社会地发展,布依族山歌又经受什么样地考验,在起起落落中又如何得以传承?本文将简单地描述布依族山歌跌宕起伏地发展历程,希望能引起大家对传统文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地关注. 关键字:布依族、山歌、简述 一、山歌无处不在: 山歌一直伴我长到八岁,那时候我们那里地男女老少都特别喜爱唱山歌.人们上山砍柴、采药时唱山歌,下地干活唱山歌,农闲时节对山歌、、、小时候听得最多地就是大人们唱山歌、对山歌,这一唱一对地场景一直深深地印在我地脑海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下地干活时唱山歌.我们习惯互帮式劳动,每次下地干活都会有很多人参与,大家一边劳作一边唱山歌.在那个随机组合地群体中总会有一位资历较深地人领唱先辈已拟好地歌词,然后大家一起唱.有时大家也自己找歌(编歌词),找好了就说给大家听,然后大家一起唱.在布依族人眼里干活和唱歌有时会同等重要,你时常会看到大家为了找歌,停下手中地活来苦苦地思索着.一天地劳作就在这欢乐地歌声中不知不觉结束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山上放牛时唱.一般放牛地是一些老人和小孩,通常都会唱山歌来打发时间.小时候特喜欢去放牛,因为老人们总会讲把他们那一辈唱山歌时所发生地故事,一般会是谁谁因为唱了什么歌,然后找到了心上人或者别人就会给他什么东西.老人们讲完故事就教我们唱山歌,一堆小孩跟就一起唱,虽然不知道那歌词所表达地含义,但是都很乐意去背歌词去唱.有时老人们还让我们对歌,他们先唱一首,叫我们对下一首,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想,该如何对,其实那个年纪地我们毫无头绪,当然就都对不出来,年纪稍大地就会.都最后老人总会自己对给我们听,还向我们讲述那些歌词背后地含义(山歌都是双关语地,有着深刻地含义,小地时候都听不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家里唱.在农闲时节(特别是在冬天),村里地女人都互相串门,大家都带有自己地手工活,天南地北地闲聊.每次少不了地话题:谁谁参加了那个婚礼,婚礼上歌匠们是唱什么山歌地,大家会选唱几首.当然,在家里时都会很小声,一般是在说歌(就是像讲话一样讲出来,类似于念歌词,没有调),有时也会小声地哼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轻人晚上聚在室外宽阔地地方谈情说爱时也唱山歌.我没有考证过我们地自由恋爱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地,只是知道我太爷爷那辈就已经有了,曾有老师称我们地这种恋爱方式为野蛮地集体恋爱,没有隐秘可言,当时觉得挺有道理,现在觉得有些胡扯.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几乎所有地未婚男女都不约而同地在晒场上唱歌.男孩看中了哪位女孩,就过去搭讪,如果女生愿意单独跟你出来就说明她对你有好感,一场恋情就这样开始了.这种场景只限于年龄大于岁(这个年龄不是很严格)地未婚男女,家人严禁小于岁地孩子去那个地方,订婚过地男女去了会受到在场所有人地排斥和议论.年轻地歌匠会在这样地场合产生,但他们地歌大多以爱情为题材;中年人老人会对那些比较优秀地年轻歌匠进行培养:一是在隆重地场合,老人和年轻地配成对子进行对歌,在这个过程中给他们传授经验.二是在日常生活中指点他们,慢慢把他们带入歌王行列.只要你在年轻地一辈中脱颖而出,你自然而然地得到很多“师傅“地指点,力图把你培养成优秀地歌王,因为所有师傅地愿望都是期盼年轻人能精出于蓝而胜于蓝.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隆重地节日时唱山歌.在各种我们认为重要地节日都会唱,在节日时,会比较正式,严格按山歌地程序来唱.正式场合唱山歌,在整个过程中有一套完整地仪式和模式.特别是在婚礼上,男方地人来女方家下聘金时,女方地亲戚会对男方地人唱山歌,这时男方地人必须对歌……婚礼上地很多环节都要求必须会唱山歌,不会唱是很丢人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

贵州安顺布依族山歌

采风:贵州安顺布依族山歌 (2009-08-23 00:39:27) 转载 分类:采风 标签: 双文 采风 布依族 山歌 贵州 杂谈 1、采茶歌 正月采茶茶叶黄,几个姐妹去采茶。 二月采茶茶发芽,几个姐妹去采茶。姐采多来妹采少,随多安少转回家。 三月采茶茶叶青,妹在家中织手巾。中间织起茶花朵,两边织起采茶人。 四月采茶忙又忙,丢下茶盖去插秧。插得秧来茶易老,采得茶来秧易黄。 五月采茶是端阳,打起美酒泡雄黄。采茶多吃雄黄酒,免得文字扒衣裳。 六月采茶人忙忙,上采杨柳下采桑。多采桑树喂蚕子,少采桑树多阴凉。 七月采茶秋风凉,妹在家中织衣裳。织得一件穿身上,织得两件配成双。 八月采茶茶花开,蜜蜂采花顺山来。大姐采朵头上戴,二姐采朵怀中揣。 九月采茶是重阳,重阳炒酒满缸香。采茶多吃重阳酒,一心一意去玩花。 十月采茶雪盖山,妹在家中烤炭火。哥在外头受艰难, 冬月采茶冬月冬,十担一箩九担空。十担一箩空九担,但怪冷来吹大风。 腊月采茶了一年,手提茶来上茶叶。四方八面收完了,丢下茶来收茶叶。 2拐妹歌 正月拐妹正月正,拐到二月才起身。郎提盘缠妹带路,免得半路去求人。 二月拐妹过路旁,有人盘问我小郎。 三月拐妹过广西,买匹白马送妹骑。郎骑白马妹坐轿,哪个说是拐来的。 四月拐妹过广东,广东广西花正红。好花还要人去理,人不料理花不红。 五月拐妹过洛阳,洛阳桥上正赶场。多买胭脂少买粉,收拾打扮热心肠。 六月拐妹过沙沟,丢落戒指在沟头。 七月拐妹在旗街,旗街绕绕插旗牌。双手扒开红罗帐,蜜蜂绕梁桂(谷)花香。八月拐妹桂(谷)花香,荆条板凳当牙床。小郎会打包头柜,情妹会打石门开。九月拐妹过仙桃,仙人姊妹搭仙桥。哥是仙人桥上过,妹是江水往下流。 十月拐妹过大江,手把船头泪汪汪。手提花巾擦眼泪,不知爹娘在哪方。 冬月拐妹过大坡,问郎家乡隔好多,隔个罐头隔条河。 腊月拐妹了一年,家家杀猪在过年。人家有猪杀猪过,我们无猪过苦年。 3走亲歌 4迎亲歌

黔南布依族的文化

贵州民族大学2011—2012学年民族理论的课外作业 学院:理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 2009级 姓名:莫莉娟 学号: 200910010024

黔南布依族的文化 布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荔波、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虽然我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但语言还是流传了下来,主要是靠上一代人对下一代的传授、交流。下面我们来了解黔南布依族的文化。 食俗:黔南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我们闲时每日两餐,忙时三餐。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小麦、高粱、薯芋和豆类为辅,肉食主要来自家畜和家禽,烹调方法多为烧、煮、爆、炸、腌、冻,一般不吃生食。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我们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虾酸”、“臭酸”驰名中外。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还善于调制糟辣、面辣和泡菜,以香鲜酸辣为美。酒在我们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黔南有一种茶不仅味道别具一格,名字也十分好听,这就是姑娘茶。清明前夕,姑娘上山采回茶尖嫩味,热炒后保持一定的湿度,然后把茶叶一片一片叠成圆锥体,晒干,然后再经过加工,就做成一卷一卷圆锥体的姑娘茶了。姑娘茶不仅形状优美,而且质量精良,是茶叶中的精品。这种茶叶只赠亲朋好友,在谈恋爱或订亲时,由姑娘赠送给情人。姑娘茶,姑娘采,姑娘做,这就是姑娘茶茶名的来历,我们黔南主要以“都匀毛尖”闻名。 传统节日:有的节日与汉族相类似,如"了年"(正月最后一天、三月三(地蚕会节)、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祭盘古)、七月十四(鬼节)等。其中,正月初九"煮生食",正月三十吃"芝麻油团耙",三月三吃“苞谷花”,四月八吃"四色糯米饭"还有冻死老母鸭的说法,六月六吃"煮鸡",七月十四演干豆花(是

布依族的礼仪

布依族的礼仪 。b137fdd1f79d56c7edf3365f布依风情《布依采风》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布依族在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礼仪,讲究礼节。。68ce199ec2c5517597ce0a 。301ad0e3bd5cb1627a204490布依风情《布依采风》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尊敬老人:老年人在村寨中普遍受人尊重,每逢重大事情,都要先请老年人来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无论外出做客或亲戚来访在堂屋吃饭,正中的上席座位要让给老人;吃饭喝酒时要双手抬送老人,否则,被认为不敬或失礼。。a01a0380ca3c61428c26a231f0e49a09 。3493894fa4ea036cfc6433c3布依风情《布依采风》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互相帮助:布依族向来有“换手抓背、邻里相帮”的传统。无论是谁家建房造屋、婚喜、丧葬一应大物小事,大家都自觉来帮忙。得到帮助的人家,则热情款待。。bcbe3365e6ac95ea2c 。c3c59e5f8b3e9753913f4d43布依风情《布依采风》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布依族非常好客,不管是谁家来了亲戚朋友,都要邀请邻里来陪。尔后,邻居则宴请主家和客。若时间紧而来不及,邻里就把酒菜搬来大家共同宴饮。。f457c545a9ded88f18ecee47145a 。c7e1249ffc03eb9ded908c23布依风情《布依采风》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若遇陌生人过寨中或寨门,行人会被真诚地招呼进屋,并热情招待。。e555ebe0ce42 。c0e190d8267e36708f955d7a布依风情《布依采风》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请客人吃饭,主人一定要作陪,招待客人饮酒,要尽情地劝“三格档”,若客人真的酒量小,不能多喝,才给客人添饭。。8f468c布依风情《布依采风》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f4be00279ee2e0a53eafdaa9布依风情《布依采风》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布依族人家平时粗茶淡饭,省吃俭用,但客人来到,则杀鸡款待,否则主人一定过意不去。 。ef575e8837d065a1683c022d布依风情《布依采风》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布依族不论年纪大小,一律按辈份称呼,对陌生人,则以年龄大小称呼。通常五十岁以上称作“表公”,比自己大十几岁者称“表叔”,与自己年龄相仿称“表哥”。有的为了尊称,也有跟孩子喊的。因而常见年纪大称年纪小者为“哥”,同辈份相称为“叔”的情况。。5b8add2a5d98

布依族的饮食习惯

布依族是中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从布依族的节日来看:布依族一年中除春节、端阳、中秋等节日基本与汉族相同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六月二十四”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除大年(春节)、端阳节、中秋节基本与汉族相同外,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六月二十四”、“牛王节”等富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个别地方有"撒秧粑节","小年","腊月二十九","正月二十七"和"三月三",也过汉族节日。 从布依族的饮食习惯来看: 主食多以大米为主。住山地的兼吃玉米或以玉米为主。民间喜欢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节日或婚丧宴客离不开糯食,有"无糯不过节","无糯不成礼"之说。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特别爱吃五色糯米饭,其他糯米食品也很丰富。如正月里的枕头粽、端阳节的三角粽、六月六的米团子、七月半的搭连粑等,都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不可缺少的礼物。 布依族人还喜欢吃酸菜。味道独特的黔南独山盐酸菜驰名中外,在清代就是贡品。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待客都离不开盐酸菜。 布依族人还有一种最为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活血”那是布依族人宰猪时,先用适量的食盐放火盆里,然后接猪鲜血于盆中,立即搅动,使血凝固。再把葱花等作料放入烧好的杂碎肉末汤内,待肉末场温度降到10度左右,掺入少量求凝固的鲜血一起倒入盆内,再搅几转,肉汤和血液凝为一体,即成"活血"。"活血"味美可口,也是布依族过节待客的食品之一。 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也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 过节待客都离不开民族风味美食“狗肉、狗灌肠和牛肉汤锅”等待客佳肴。 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 布依族人过自己的节日无不体现出民族的饮食习惯。如: 过大年节。 据方志记载,说布依族皆“以十一月为岁首”。其时应在这月为是,但现在已统一并入春节,辛劳了一年的布依族同胞秋收一过就开始为年节做准备。每到年底,家家户户忙着酿酒,打

布依族民歌对家庭手工纺织活动的表达

布依族民歌对家庭手工纺织活动的表达 □黄晓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布依族是一个喜歌的民族,口耳相传留下来的古老民歌对自己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传唱,作为布依族重要特征的家庭手工纺织活动也在民歌中得以充分体现。布依族纺织民歌记载了哪些与纺织相关的内容,传达出布依族怎样的思想情感和价值理念,如何发挥布依族纺织民歌的当代价值,是本文想表达的内容。 关键词:布依族;民歌;手工纺织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44(2011)01-0031-04 布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总人口284万余人。贵州布依族人口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1]P153是传统的稻作民族,素有“水稻民族”之称,其特点是勤耕织、善治田,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手工家庭纺织生产历史悠久,至今在布依族聚居区依然梭声不断。 布依族是一个喜歌的民族,他们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对生活的态度与情感通过山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稻作民族主要特征的家庭纺织生产,也被民歌这种艺术形式加以记载。千百年来布依族人民在口耳传唱过程中,布依族家庭纺织生产的图景和历史被呈现,布依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也从中得以彰显。 一、布依族纺织民歌表达的内容 20世纪50 60年代贵州省文化工作者从民间搜集整理出许多原汁原味的布依族民歌,①从这些来自不同布依族地区的歌唱声中,随处可以听到与织布机、土布、棉花、纱棉、染织等与纺织相关的词汇,可以深深感悟到纺纱织布与布依族生活息息相关,农耕民族的一幕幕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布依族民歌对纺织生产生活的叙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描述布依族穿衣的历史 在布依族古歌《造棉、造布》中唱道:“最早时候没有棉,最早时候没有布,阿慧姑娘来造棉,阿慧姑娘来造布,神农拿棉种给她,神农来指点,……她爷做纺车给她,有线难成布,无布难缝衣,她爷做个织布机给她,作个梭子教她用,她踩上踩下,梭子左右梭,织出白布来。”从中可以看出早在上古时期,布依族先民已经学会了种棉纺纱织布,耕织农业由此开启;同时也看出,妇女的纺织生产,关乎每个家庭成员,织布机的打造者是“她爷”,即女孩的父亲,这反映出纺织生产是整个家庭中的大事,全家男女都在参与。 (二)描述纺织生产的过程 如流传于惠水和黔南等多个地方的《棉花歌》唱道:“三月间就是种棉月,到四月间就成了马鞍的样子,到五月间就成了枫香叶……到八月就成了棉桃,到九月棉花就白了……我们要黄秧 收稿日期:2010-12-11 作者简介:黄晓(1965-),女,布依族,贵州贵阳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布依学论坛031

甘谷礼辛山歌歌词

甘谷礼辛山歌歌词 [转载]甘谷礼辛山歌歌词 礼辛山歌歌词一百零一首 一、四句乐段类 1.哎一兰州城好比嘛一只船,五泉山好比喽(了)槛杆。哎一把哥哥好比嘛蜜蜂儿旋,把妹妹好比喽牡呀丹。 2.哎一上山来打喽(了)乖(个)尖鸡儿,下山来打喽乖兔儿。哎一佼(你)顾(给)诰(我)纳上乖(个)兜兜儿呀,诰顾佼纳它乖裤呀儿。 3.哎一十七嘛十八着学木匠,二十岁学喽(了)乖画匠。哎一要在嘛莲台上画菩萨,把花儿的模样儿画呀上。 4.哎一白牡丹锁在嘛箱子里,红牡丹锁在喽柜里。哎一相思病害在喽亢(腔)子里,细病嘛害在喽内呀里。 5.哎一天上的纹(云)彩儿黑哈(下)喽,地上的雨码儿大喽。哎一睡在嘛半夜里哭开喽,记起嘛佼说哈的话呀啦。 6.哎一白头嘛草帽儿往前戴,怕的是南山里雨来。哎一十七嘛十八着若人爱,恐怕嘛阿嫁舍引呀来。 7.哎一白麻纸糊下的窗亮儿,风吹来铛啷啷响哩。哎一记起嘛花儿的模样儿,眼乳(泪)就唰啦啦的淌呀哩。 8.哎一红(胡)麻儿开的是宝蓝花,大豌豆开的是红花。哎一八十嘛老儿者说啥哩,都要在年青时过呀哩。 9.哎一白头的草帽儿十八旋,头顶上纳喽乖高山。哎一诰把那尕妹妹比一番,好比喽盛开的牡呀丹。 10.哎一鸡叫嘛三遍着起来喽,想花儿想着嘛亮啦。哎一白日里如果嘛能见上,抱住着哭呀上嘛一场。 11.哎一兰州嘛城来的耍娃子,穿的是红布的袈夹。哎一诰把佼耍娃子皮薄哈,佼不是缠诰的下呀家。 12.哎一十八旋草帽儿往前戴,恐怕嘛云眼里雨来。哎一今晚上曹两乖出门走,出门喽才由曹着好呀哩。 13.哎一土黄的骡子嘛走庆阳,走在喽咸阳的路上。哎一哥哥嘛你要是心变喽,妹妹就不活在这世呀上。 14.哎一大妈妈要吃嘛浆水面,二妈妈要吃乖醋饭。哎一一个嘛锅阂来(里头)两样子饭,难为着叫诰怎么做呀呢? 15.哎一月亮儿上来时亮着哩,哥哥嘛冷时炕上啦。哎一上的嘛炕上着做啥吧?曹把那瞌睡儿睡呀哩。 16.哎一当街嘛十字哈牛拉车,拉的是柏木的板儿。哎一佼把嘛妹妹的心拉热,拉热着为啥不管呀喽? 17.哎一黑骡子带的是马的铃,睡梦里想着嘛花儿。哎一想花儿想着嘛心烂喽,夜长着望不到亮呀喽。 18.哎一枣红的马驹儿走四川,没走在四川的路上。哎一佼说哈等着嘛我来喽,来喽是模不着地呀方。 19.哎一青铜的烟瓶儿红铜的罩,当中嘛装的是水哩。哎一十七嘛十八着若人爱,心疼着想过个咀呀哩。 20.哎一房顶上卧的是琉琉瓦,我为您挨过嘛打哩。哎一名声嘛背哈着打挨喽,昧哈嘛良心着不来呀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