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健康教育课例

心理健康教育课例

心理健康教育课例
心理健康教育课例

《心理健康教育课例》

课题:打开心门,让宽容的阳光普照

活动背景:

近些年来,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愈凸显,很多初中学生性格孤僻,不爱交流,自以为是,独断专行等等,在班级里,或多或少会存在这样一些情况,比如:不喜欢与同学交流,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看什么都不顺眼,总爱和老师以及同学唱反调等,从而造成心理闭塞、行为怪异的扭曲心理。因此,让每个学生都能敞开心扉,让阳光照亮心田,他们就会活跃起来,就会变孤僻为宽容,变消极为积极,从而富有宽容心和上进心。

教材分析: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有些人们的心理出现了扭曲。尤其是中学生,因此,在学校课程里安排了心理教育教学,本节课我从一个心理故事引入课题——“打开心门,让宽容的阳光普照”,让学生体会宽容与愤怒之间的关系,体味敞开心扉的快乐。

学情分析:

对于中学学生,他们之间之间相处了已经七八年了,他们之间有不少的生气的事情或者是误会,通过这节课让学生知道敞开心扉交流的益处,感知宽容的力量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沟通与交流的乐趣,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增强宽容意识感与集体主义思想。

2、理解宽容,消除闭塞,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互谅互让,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宽容,感受集体的温暖,在感悟中升华宽容与博爱,懂得谅解与宽容是一种大爱,是一种优美境界,是一种至善的美德

活动难点:

通过心理操练与交流,初步培养中学生的交往与沟通能力,并培养学生宽容的心理品质。

活动重点:

试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或是心理秘密,学会沟通,理解宽容的重要意义。

活动形式和方法:

采取每人准备一个相关的小故事,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之后每小组推荐一则小故事在班内交流,本节采用的方法有:材料搜集整理法、小组合作展示法、讨论交流法以及归纳总结法。

设计理念:

1.本节以学生交流和探讨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调查整理材料能力。

2.避免教师的空洞说教,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认知,从而感知沟通与宽容的魅力。

3、以开启心门,接受阳光为主线,通过故事交流为启发,通过教师鼓励性评价,激励不同层次学生放下思想顾虑,接纳别人,彼此了解对方的思想,学会换位思考,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活动准备:

1、把班级分为六个活动小组,任命正副组长,布置小组交流合作的内容。

2、让每个同学把自己的材料准备好,说出一件自己心中的秘密或者是对同学、老师心想说的里话。

3、教师准备一则小故事《不该关上的心门》和同学们一起探讨。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不该关上的心门》

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不该关上的门》,很想和大家分享:有一张嘴和一颗心,它们同属于一个人,它们得合作一辈子。起初,它们配合得很默契,心想到了,嘴就说出来。心和嘴的任务十分简单明了。这都发生字那个人的婴儿时期。后来,婴儿一天天长大,变成了小男孩。心只须让嘴知道自己正在想什么,嘴就能动人地表达出来。人们不仅知道这个小男孩有张甜蜜灵巧的小嘴,同时也看到了他那颗纯洁机敏的新。这正是心和嘴合作生涯中最完美的阶段了。可是,后来的有一天,小男孩对维纳斯的雕像产生了兴趣。可是,妈妈没让他动。他仍抑制不了自己的好奇心,在他不小心地触动下,维纳斯雕像成了碎片。小男孩吓傻了,心催着嘴赶快认错,可还没等嘴张开,妈妈的巴掌已经落到了小男孩的屁股上,心没有准备,刚感到委屈,嘴哇哇哭起来。小男孩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心难过极了,它最清楚小男孩并不是有意这样做的。心想让嘴向妈妈解释解释,但它犹豫了一下,它对妈妈很失望。嘴一声没吭,用牙齿咬住了嘴唇,不让心里的话冲出来。从那以后,心对妈妈有了戒意,他认为大人似乎并不想了解孩子的想法。原来,心总是把心房的大门敞开着,但现在却掩上了一半,躲在后面谨慎地注意着外面的世界。男孩在一天天长大,他渴望和爸爸妈妈聊聊,可父母太忙了,谁也没心思再理会甜甜的小嘴的变化了,当然更顾不上倾听那颗心跳动的声音了。男孩心里装的不再全部是快乐。男孩长成了男子,他的心在捕捉一种陌生的感情。不知在被拒绝了多次之后,这颗心已经不习惯想爸爸妈妈开放,它更喜欢关起门来,让自己去咀嚼酸甜苦辣,直到痛苦地抽搐。心门就这样关上了,再想打开就不那么容易了。

二、班内讨论:

1、让学生对这则小故事各抒己见,通过学生的发言,教师做以下点评。

2、教师点评:作为教师,如果一旦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以粗暴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学生,就会让自己的学生关上了心门,那教育的效率会大打折扣吧,学生们不会健康地成长,不能快乐得学习,那将是多么可怕的景象啊。同样,咱们同学之间也是如此,也要善于沟通和交流,知无不言,敞开心扉,宽容待人。所以,同学们,不要轻易地关上自己的心门,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啊。这样我们才会创造和谐共进的学习氛围,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三、小组交流和讨论:

讨论过程:

1、每人讲一则课前准备的有关的小故事。

2、对每一则小故事,小组成员都要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或观点,然后由组长点评。

3、每小组推荐出一则典型的、你们以为值得推荐的故事,班内交流,并由组长谈谈对这则小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四、教师出示几个问题,让同学们回答:

1、学会交流与沟通,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帮助?

2、宽容是什么?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做归纳发言:

对于沟通和交流,我想说,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或是和同学们单独谈话,要注意自己的说话艺术,避免说打击学生的话语。同样同学们之间也应该这样。在我们的学习中,面对敏感问题,无须大惊小怪,要坦诚相待,不要暴露别人的隐私。要善于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远比絮絮叨叨的说教要可行的多。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当然这只是我的小小见解,我们面对许多的问题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爱心和宽容心,我相信,我们会做得很好。

关于宽容我这样理解,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睿智,一种乐观的面对人生的勇气。它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它能传播心灵的快乐和微笑。减少人生的沉重感,让人生充满快乐和欢笑。

4、展示幻灯片:

幻灯片一:

宽容是忘却。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沟沟坎坎,都会有“酸甜苦辣”,互相去揭隐疼或伤疤,只会徒添失落和哀伤。忘记过去的是是非非吧,时间是良好的疗伤良药。学会忘却,生活才充满阳光和欢乐。

幻灯片二:

宽容是不计较,有道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情过去了就算了。每个人都会犯错,如果执着于过去的错误,心里只会耿耿于怀,制约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

幻灯片三:

宽容是潇洒。“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潇潇洒洒最重要。

幻灯片四:

宽容是忍耐。同伴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是不足取的,惟有冷静、忍耐、谅解最重要。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五、我的收获

1、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畅谈本节活动课的感悟和收获,来回顾总结本节的学习过程,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心灵深处受到了那些触动,今后有何打算。

2、教师师总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分组汇报交流,大家一起感悟到了沟通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了宽容的益处,学会了沟通与交流,现在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希望能铭记在心:打开心门,让宽容的阳光普照,这样你们就会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学习,茁壮成长!

3、名人寄语: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效果与反思:

1、学生活动潜力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学生准备的材料丰富而翔实,效果非常好。

2、这节课首尾都做得还可以,开头用的一则故事,能够鲜明地反映本节课的主旨,特别是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的话,在这种时候谈及,学生确实也略有心动的,这是很明显的。但是中间的教学设计一般般,只能说在思路上还算清楚,但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语言上如果幽默感不多增加一些,恐怕能让有些学生失去听讲的兴趣,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自身的素质。

点评:

每个人的心门上都有一把锁,唯有最懂得他的心的人才能够打得开。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做个万能钥匙吧,懂得每个学生的心,让他们沐浴宽容的阳光,快乐得向我们敞开心门。自由自在的成长。本节正是从这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的。

本节教学设计从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分组广泛搜集整理资料,通过课堂小组交流讨论,逐步深入的认识到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学会宽容。帮助有些学生顺利疏通了心理障碍,本节选题有一定的代表性,目标有针对性,以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依据;课堂设计有层次性,活动过程可操作性比较强,切合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是一篇实较为实用教学设计。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一、背景介绍: 小同,男,比较自由散漫,父母工作比较忙,虽然对孩子的教育很关注,但是因为缺少方法,也显得无能为力。该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经常发呆,与同学相处,别人稍微触犯他,他就会报以拳脚,而且,该生对老师的教育常常抱以漠然的态度。 二、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父亲的交谈,侧面了解到他的父亲不太管教,回家时对该生所做的错事缺乏教育方式方法,常常是一味的打骂,同时他母亲对该生却很是溺爱,父亲的粗暴造成了他的固执和任性。另外,孩子的几位前任老师多次教育,没有什么效果,对孩子也感到无能为力。家长的批评责骂溺爱,老师的无能为力,更让孩子得寸进尺。 三、辅导过程: 孩子所有的外在表现,是其内心的反应,所以,教育要从心入手。 第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他的父亲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每周五家长来接孩子,我都要同他交流孩子在学校在家的表现,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渐渐不再那么倔强。 第二,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群众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开始,同学不愿意与他玩耍,他对老师的询问也是一

问三不答,故意装作不明白的样貌。我明白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他不愿意开口,我也不着急,而是主动与之接近,慢慢缩短心理距离,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慢慢地,他不再那么抵触,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了。 第三,协同各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给他表现的机会。课后,多给他补习。孩子这种性格的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的构成,其实归根到底是学习成绩的差导致的。学习差,父亲责骂,学习差,老师责怪,学习差,自己自暴自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们多次为他带给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心,使他重新找到了自信。 第四,在班级中,给他一点职务,让他在群众中发挥作用。因为参与了班级管理,他的用心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另外,因为他的职务涉及到记录,需要写一些表述性文字,遇到不会写的字他就请教别人,或者查字典,从另一面也提高了他的学习成绩。 四、辅导后记: 虽然学生取得了必须的进步,但是却永没有结束。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所以要改正也肯定需要漫长的时间,中间还可能出现反复,这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爱心、耐心与信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回顾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回顾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遇到挫折时,面对新的环境与新的挑战、新的事物时大家的选择不同,产生的心理也不同。很多人会因为无法适应而产生心理压力,压力逐渐积累,严重时会造成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所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变得极其重要。为了培育大学生保持积极的、正常的、健康向上的心态,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预防大学生精神疾病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各大高校增强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力度,现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案例简介 ×××,女,218级×××专业学生,9月份入学当天由带班学长认领自己所带班级学生时就给学长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自信开朗,经常和同学一起玩耍,但大约11月份底,班长和学长都发现×××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在和学长的聊天中,学长了解到×××家中父亲生病住院,她正担心着父亲的病情,也在为医药费烦恼。后来在学长的建议和众多朋友的帮助下,她通过轻松筹筹到了为父亲治病的善款。12月底的某天早上,×××消失失去联系,第二天早上未回,后来当找到×××时她看上去很憔悴。当得知找到×××后,我马上去找她,并联系其家长了解情况。在与家长联系后,其母亲说×××

会这样应该是由于父亲生病的事,在父亲住院期间,她极其害怕父亲离去,每晚都做噩梦、说梦话,后来,×××同学的父亲被病魔夺去了生命,那天她突然不見了是因为夜深人静之时想到刚离世的父亲,越想越难过,最后想静一静,一个人跑出去了。在父亲去世后,她仿佛给自己上了一个枷锁,每天到很冷淡,面无表情,总是默默流泪。 二、案例处理 1.×××由于心理还不稳定,加上家中还有父亲后事需处理,我建议×××请假回家,她同意并请了一周的假。之后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找×××聊天。开始的时候,×××聊天很不在状态,问一句答一句甚至有时问几句才回答,聊着聊着就陷入了沉思。我开导她,让她不要想太多,很多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还有现在的人和事,不要再失去亲情时就变得无精打采,后来聊着聊着,渐渐的我们之间建立了某种信任关系,她也突然打开心扉,聊天过程中她流下了眼泪,从跟她几次的交谈中我大体了解到,她家庭条件非常不好,之前父亲的病又给家里造成更大压力,越发想念父亲的同时也使他自己压力很大,他觉得父亲死后家里的担子就压在她身上了。此时,我觉得,如果此时可以给她家里减轻负担,或许会对她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我为她争取到了国家助学金,并且瞩咐班委有活动尽量让他参与。慢慢的×××脸上有了笑容,班长对×××同学后来情况的反馈也让我感到欣慰。 2.当她身边的同学知道这件事后,大家对她的关爱变得更多,同学们发现她又想父亲了的时候,都会四目相视,然后赶紧转移话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例设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例设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 计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虎威同心小学刘黎立 第一课题:《欣赏自己》 教学目标:1、通过对学生特长的小结和肯定,以及同伴的积极评价,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消除自卑,同时也感受被同伴欣赏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 师: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乘上火车到去旅行,好不好?不过有个条件,先请大家学习案例、阅读,回答几个问题,只要开动了脑筋,就可以去光明城旅行了。 二、课题讨论

(一)我的优势在那里?1、课件演示:火车来到第一站,站牌上一面写着“我的优势在那里”,一面出示测试表,让同学自我评评。学生填后师作简单评析,让学生初步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让他们大声说说自己的优势。 (二)别人眼中的我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二站,站牌一面写着“别人眼中的我”,一面是要求:找你的好朋友和他说说悄悄话,指出优点和不足。2、班内交流,师问:你同意同学对你的评价吗?愿意说出来吗?并对敢于说出自己缺点的学生进行表扬。3、小结后课件出示:别人的眼睛是镜子,有时比你自己更了解你。 (三)、讨论“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1、课件演示:火车- 1- 开到第三站,站牌上写着“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2、请同学介绍张海迪事迹,然后让同学谈体会。 3、课件出示几条“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站长建议。 (四)、涂涂我自己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四站,站牌一面写着“涂涂我自己”,另一面是要求:涂出一个真实的自己,并整理成档案卡。2、如有学生愿意可让他们讲一讲自己的小档案和今后的打算。3、课件出示:欣赏自己,迈向超越。(齐读)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区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推进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努力培养学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位初中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并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把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在教师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彻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具体计划: (一)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实施不同的心理教育内容 一年级学生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二—六年级的学生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学习的进取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学习活动是学生所有活动中的主导活动,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成绩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引起的无能感,长期学业失败造成的自尊心低落,过分强调竞争的学习环境给学生造成的紧张与焦虑。事实证明,单靠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解决学科教学这个环节,也就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了。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三)提高教师心理咨询的意识与知识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发展与成长,最终影响到教育的成败。教师的一言一行,比父母对子女更有深刻的影响。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必然污染整个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建筑在教师的人格的基础上的,“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影响,要比其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一、案例介绍: 乐乐同学,男, 15岁,成绩一般,性格内向。在课堂上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回答问题就脸红,结结巴巴,总是担心回答不对大家会笑话。从小就胆小,不怎么跟同学玩,甚至与同桌都很少交流,人际关系欠佳,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二、原因分析: (一家庭影响: 来自于父母的爱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好的家庭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浪漫、舒畅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健康活泼 , 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但乐乐父母一心忙于赚钱,全部精力都在生意上, 小学与爷爷奶奶居住,但与爷爷奶奶之间的交流很少, 放学后他经常一人独自呆在房间里。父母只给孩子每月的生活费,不太关心他的生活。 (二学校影响: 由于与身边亲人沟通的少,在学校乐乐也不愿主动与同学交往,对同学冷淡,不多理睬,总是独来独往的, 所以人际关系不佳; 他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缺少锻炼, 造成了孤僻且胆怯的性格。 三、教育过程和心理辅导方法: 1、家校互通形成教育合力。认识到造成乐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在于沟通少,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 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氛围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 父母不要只顾赚钱, 要多与孩子沟通、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利用课余时间,我一次次地与乐乐的父母联系,通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 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父母就算是再忙也肯抽出时间主动陪孩子聊天, 听孩子说一些学校发生的事情。经过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 使乐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愿意和同学一起玩,口吃的毛病也得到了改善。

2、鼓励多与人交谈。做到有话就说,有事就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交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并与他制定出改变胆怯的心理计划。 3、引导交友。教师介绍班上性格外向、活跃、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和他交朋友,让他们互相交谈,共同商讨解决胆怯的办法。 4、参与课外活动。带他参与课外活动,并且让他担任一个角色。如由一个普通的参与者到当协助主持人, 或者由协助主持人变为当主持人等, 来参与组织开展活动。让他从不敢说到敢说,既增进了他与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增长了智慧。 5、创造课堂发言的机会。上课时教师引导他回答问题,多给他说话机会,只要他稍微有一点进步,及时给予他肯定、表现,增加他的信心。 四、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 他的胆怯心理现象逐渐减弱, 性格方面有很大的改变, 经常见他出现在集体活动的人群中,积极参加组织活动 ; 在课堂上也积极举手,能较顺畅地发言了,口吃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学习上也进步很快,与班上许多同学成为了好朋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健康心理存在于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活动中,表现为诸多形式的乐观、理性、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1 当前,全国出现了许多起学生心理偏差的事故,无论是刚刚升学的初高中生还是已经步入半个社会的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某校高中生因课业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大学生因室友关系不和投毒杀人,这些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事件值得我们的深思与重视。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学生32%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其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一、案例摘录及相应精简分析: ■典型案例一:新环境下的心理问题 高一新生晓强在去年入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多次和同学动手打架,但原因却往往是一两句不投机的话,或同学间无意的碰撞。

每次打架之后,老师找他谈话他都表示十分后悔,要彻底改正。可过不了一两天,又会出现一起新的打架事件。除此之外,他还多次不交作业,不是说自己不会,就是说时间不够没写完,或是忘了带作业本。课间或自习课上,他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若有所思;有时还紧握双拳表现出一副“ 英雄无用武之地” 的痛苦状…… 问题分析: 其实晓强同学种种异常表现源于对新环境的“适应不良”。入学适应不良是新生中常见的一种适应性障碍,尤其在高一新生中最为普遍。从中学到高中,面对突然变得紧张的生活和学习,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有的一时间没有了精神支柱,甚至失去信心,产生自我怀疑的消极情绪,变得心情抑郁;有的遇事难以自控,便采取种种激烈的方式来发泄。 ■典型案例二:与老师冲突,形成对老师所谓的“不满” 高一学生张华为人特别直,有时候也显得有些桀骜不驯。 刚上高一的时候,课堂上的他常常不能控制自己在课堂上说话,有时候跟老师意见不一样就大声喧哗,甚至与老师胡搅蛮缠,有时导致一堂课有一半时间都在争论。按张华的观点来说,是老师们不能接受意见。最后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做更好的自己 一、辅导主题分析 自我意识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对个体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认识.1自我意识从婴儿起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逐渐成熟。中学生处于人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成熟的过渡期。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影响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的发展。2既往研究提示自我意识高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3中小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有独立行事的能力,要求摆脱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约束,往往强调自己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如:喜欢体育的学生往往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学习好的学生强调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早早恋现象在小学就已经屡见不鲜。另外,由于心理并不成熟,又很容易发生盲目的反抗,稍不如意,还会出走,以证明自己的力量。常常拒绝正确的建议和帮助。如:哗众取宠;目空一切;打扮得与众不同;做一些吸烟、喝酒、打架斗殴等被禁止的行为,从而体验自己的“强大”;他们期望通过一些异样的表现吸引他人的注意或是得到关爱。通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同学们认识真正的自己,全面深入的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做更好的自己。 二、辅导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有深刻的认识。 2.使学生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积极改正,做更好的自己。 3.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客观地评价他人,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地给予建议和帮助。三、辅导重点 1.使学生能够认清楚自己,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做更好的自己。 2.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客观地评价他人,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地给予建议和帮助,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做更好的自己。 四、辅导难点 学生能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用积极的行动去改变。 五、主要辅导方法 1、谈话沟通法 2、互动体验法 3、心理陈述法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06-310. 2何敏媚.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3(24) : 204-205. 3樊富珉.付吉元.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76-77.

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注意的问题

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注意的问题 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是儿童学习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的最基本知识并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小学生入学后,正规的学习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这不仅对小学生心理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而且在人一生的心理发展中,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备课环节要通盘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问题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问题,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通过教材中具体的实例或由此引申出的内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从而起到触动心灵的作用。如:五年级语文教材中《向命运挑战》一文讲述了霍金以顽强拼搏精神战胜残酷的病魔,坚持科学研究,在天体物理学上取得了伟大成就的事迹。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可以使其在刚刚开始了解人生的时候,了解学习霍金这种敢于向残酷命运挑战、承受挫折、不屈不挠的心理品质。 其次,在教材处理过程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恰当、有目的的与学科内容紧密结合。如音乐课《白杨和小河》,学生用优美、亲切的声音讴歌“白杨与小河”真诚的友谊,并从中领悟友情的可贵和团结互助的意义。这是一个对学生进行“如何与同伴相处”教育的好机会,因此教师

在处理教材时,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平时大家互相帮助时内心地感受,通过体验这种良性心理活动,从而强化互相帮助、正确与同伴相处的行为。 再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的学习内容来备课,正视学生存在的差异,在了解学生性格、兴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力求因材施教,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驱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知识,在和谐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升华思想。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评语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变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宽松宜人的课堂教学环境,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大有裨益。心理学实验证明:人只有在人际关系良好,精神充分放松的情况下,智力才能被最大限度激发起来。因此,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回答,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见的允许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有了这样的学习气氛,学生可以放开胆子,畅所欲言,敢想、敢问、敢说,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使学生轻松摆脱情绪障碍,克服消极心理,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经常及时地表扬一个人,不但使他感受到你对他的肯定,而且使他对未来更有信心,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心理动力,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对于发言的学生,不要只是简单的给予“对”、“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增强自信心 一、什么叫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inferioritycomplex)指自我评价偏低。按照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自卑感在个人心理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处理不当有关。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 自卑情结是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一书中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是起源于人的“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是肇端于在幼年时的无能。儿童对自卑感的对抗叫“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卓越目标的基本动力。 二、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塑造具备良好的心理特质的健全人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教师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利的家庭教育因素,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当今多元性社会文化会对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主导文化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乃至抵制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如:自卑、厌学、缺乏同情心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必须剖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有利的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促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向有益的方向转化。 三、学生基本情况: 上个学期,我新接的班中有一位令人头疼的学生小力,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会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这个同学软硬不吃,拿他没法子。”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开学初即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上课时常与同学讲小声话,作业是经常不做,劳动时“胜利大逃亡”,教育处分毫不奏效,久而久之,老师们见了他绕道而行,都觉得他是无可救药。 心理问题与根源: 1、自尊自卑,矛盾交织 大部分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但有的学生由于长期的失败经历,经常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便产生自卑心理,可是他们又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冷嘲热讽,就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经过观察,我发现小力同学比较内向,平时除了上课讲讲小声话下课时倒不多言语,但谁触犯了他脾气将是很暴躁的。通过询问其他的同学,我才知道他的学习基础不太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不见效,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总觉得被人瞧不起,意志消沉。每次发到考卷后,便坐立不安,下课后,故意磨磨蹭蹭晚回家,平时与大家的接触也越来越少,渐渐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躲避其他同学,担心和他们接触而受到伤害。他用自尊营造可怜的保护层,躲藏在痛苦之中。 2、逆反心理,容易偏激 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逐渐长大的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对教师的简单说教,喜欢从反面思考,喜欢索隐猎奇,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因而产生逆反心理。而在小力的生活经历中,不是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就是被老师批评、训斥,被同学挖苦、讽刺。因此,他往往很敏感,抱有很大的戒心和敌意,不信任别人,一点惹不起,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教师对他进行教育,他会不理不睬,一副你能奈我其何的模样。其结果往往是成绩越来越差,学习兴趣自然减弱。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大多是不能科学地、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持无所谓的态度。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王晓琳人的心理成长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有时极易陷入“误区”,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和斗争,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甚至发展成为精神障碍。下面就我工作中发生的一典型案例,怎样做的学生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并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案例分析: 2015年10月中旬,一天下晚自习后,我走进办公室放书准备回家。这时听到有轻轻的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我班一名女同学。这名女同学平时性格内向,平时很少与我交流,我让她进来坐下。她很紧张,低着头,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有话要对我说,但又害怕不敢说。就轻轻地说:“你有什么想告诉老师的就说吧,老师经历多,看能否帮你分析一下。”在我的启发下,她终于断断续续说了起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天来脑海里一直想着他,他是高一年级机械班的同学,我喜欢看他在篮球场矫健的投球,运动场上潇洒的赛跑。上课时脑海里也不由自主地浮现他的身影,夜里睡觉还梦着他。我知道这样会影响学习,我也在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可总是不由自主。越想控制越难以控制,这样太对不起父母,更对不起老师,我从内心里有一种负疚感。老师,我是不是早恋了,我该怎么办呢?” 洪水涨起来的时候,应当及时疏导,而不是围追堵截。否则,一旦水位涨到他们小小的心灵承受不住时,山洪便会一泻而下……最后,我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1、实属正常,无庸置疑。我告诉她:“你现在所处的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渴望得到爱,这些都是美好的,属正常现象。问题在于你对自己的情形不了解,就认为自己是早恋了。你自认为是不正常的,极力克制,但事与愿违,不仅无法克制淡化,反而更加铭刻于心,以致产生负疚感。青少年期,异性之间的交往大多属健康友谊型和害怕羞怯型,真正意义上的早恋实质上很少,你现在正属于这种情况,切不可陷入无谓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既影响学习,又不利于身心健康。” 2、男女有别,亲疏有度。“异性间正当的友谊当给以保护,不必遮遮掩掩,堂堂正正交往便是。切记:“男女有别,把握分寸,适度保持距离,注意场合,要拘小节,做到自尊自爱。” 3、广泛交友,开阔心胸。“不要把自己封闭在人际交往的框框内,一味地走进某一人或某一小范围,否则会导致交往过密,失去与学生群体接触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同学间的纯洁友谊,无益共同进步。我们并不反对个别交往,但更应融入集体,广泛接触,广交朋友。” 4.兴趣广泛,性格乐观。“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在班级管理中,有很多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事例,下面就这些进行分析。 案例一: 学生简介:李克,成绩还不错,而且个性比较活泼,在班级人缘关系比较好,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篮球也在同龄人中也是打得比较好的.因其好动、活泼及在学生中的威望,在入学时老师也比较器重。 学生不良行为表现:刚开学一个月这几个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见到老师很有礼貌的问好;作业能及时、认真的完成;同学之间关系良好,能主动帮助他人;能较快地适应寄宿生活。鉴于他不错的表现,在班干部选举时裴田亮被选为体育委员。 但是没过几个月,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就开始显露出来:主要有:1、上课不认真。有时趴在课桌上睡觉、有时做小动作、有时开小差神游万里。2、因其学习态度不好,老师经常提醒他们,但却引来的是直接与老师顶撞。3、过分热衷于体育运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活跃在篮球场上,有时在学校规定外时间打篮球。 学生不良习惯产生的根源 1、家庭因素。都是家中的独子,因此倍受疼爱。另外家庭经济状况也是比较富裕,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家长总是尽量满足。过多的零用钱使他们有了花钱无度的个性,也是他们对什么都不是很在乎,包括成绩。另一方面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很高,把全部的希望都倾注在他们身上,所以对他们来说压力很大,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 2、个性因素。胆子大,任性,对于别人不敢做的他们敢,做事不考虑后果。听不进规劝,喜欢我行我素。 3、青少年心理因素。精力充沛,总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酷爱标新立异、耍酷、好面子。 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1、意志缺失。这两位同学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进取性,行为自觉性差,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经常提醒才能上课认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在其他任何班级事物上也是同样漠不关心。认为班级与他无关、同学与他无关。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离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榆林高新区第三小学张旭波 摘要:7岁的赵某,单亲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没能很好的教育他,致使孩子身上劣迹斑斑,通过心理辅导,我们给予他更多的关爱与尊重,使其重塑自信心,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单亲留守心理辅导重塑自信 一、辅导对象基本情况 学生情况介绍:赵某,7岁,一年级学生。父母很早就离婚了,母亲自从离婚后就没联系了,其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所以他和哥哥的感情很好。由于哥哥成绩一向不好,爷爷、奶奶便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但因不识字,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好好的教育他,因此他行为习惯差,经常打架、偷东西,而且不按时完成作业,可以说是班上认为的那种无可救药的学生了,在班内的影响很大。上课不专心,有时候还老是惹其他的同学,故意挑起事端。 科任老师评价他自卑心强,自信心差,但是人很机灵,非常固执做错事也不会感到羞愧;敏感,自我防范性强;课堂纪律差或上课睡觉,不按时交作业;还不能批评他,一批评就跑去躲起来。同学评价他卫生习惯差,手脸总是有污秽,不怎么学习,上课爱讲话或不听课,喜欢顶撞老师,但对朋友讲义气,够朋友。 二、辅导策略与实施 1、问题分析 (1)自卑(由于父母离异造成的家庭不完整,缺乏温馨的家庭,家庭条件差,导致其出现自卑心理、觉得自已低人一等。) (2)有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自卑心理使他处处提防,以防别人伤害自已,所以对于老师过于严厉的批评教育,有抵抗情绪和行为) (3)对学习自暴自弃(家庭的不幸给其心理留下创伤,影响了他的学习,再加上父亲的不管、爷爷奶奶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他心中无明确的学习目的,

无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学习上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在学习上受的挫折越来越多,索性自暴自弃。) 2、实施措施 (1)用爱的力量把他拉向学校,防止他缀学。 因为特殊的家庭缘故,他仿佛感觉自己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心灵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多给他一些爱护,让他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慢慢忘却父母离异给他带来的“人格”上的伤害,感情上有了一定的寄托,对学校、老师、同学有了感情,不至于发生缀学现象。一方面我注意观察,寻找机会亲近他,关心他,信任他,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如我发现他四季衣服少、旧、破,特送给他几套衣服。另一方面借助班集体的力量帮助他,让他感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了解到他和黄某是好朋友,特安排他俩坐到一起,并让黄某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帮助他。 (2)尊重他、帮助他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作为老师应该认识到单亲家庭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比起来,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些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在学校,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已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变得自暴自弃或嫉妒忿恨。周某某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其症结就在于自卑。要纠正他的这种不良行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保护好他的自尊心,帮助他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方法: ①、在思想上开导他,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告诉他雨果曾说:苦难是“后娘”也是“慈母”,就这一点来讲他就比健全家庭的孩子,多了一笔不少的“财富”。他学习不好就鼓励他说老天对人成功与否的决断不是在起点而是在终点。 ②、注意多表扬,不“语罚”。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有自卑心理的单亲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希望老师的赞扬,十分厌恶那些疏远、冷落责备、申斥和叱骂他们的人,因为这些人不仅伤害了他的自尊心,降低了他的声誉,而且这些人的行为还意着自已被抛弃,不受宠爱和在社会上处于半隔离状态。用引导代替讥讽,用表扬代替批评可以使他们看到希望,增强自信。在教育过程中我注意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尤其在1999年8月13日 ___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之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积极贯彻文件的精神,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活动课,设立了心理辅导或咨询室,举办了家长学校等,这些活动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忽视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突出的普遍性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理解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教师自身要心理健康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学技巧,而且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因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合格地完成这两项重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保证。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才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的榜样。一个性格开朗、情感健康的教师,往往会以积极的方式对待学生,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要更好地教书育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

二、教师要保持愉快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色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情。教师积极的心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程度和教师的面部表情、声音语调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和颜悦色、笑容可掬,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幸福和友善的情感。教师轻松愉快的情绪、期待信任的眼神、自然亲切的动作还会使学生备受鼓舞,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不同教师的课堂上表现很大差异的原因。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时,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课堂效率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会产生更多的相互尊重与接纳。 三、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化教育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古人很早就提出要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智力、情绪、意志、人格、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全面把握,了解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化教育。比如,对于性格内向、总喜欢一个人行动,极力避免与他人交往的学生,可以多给他提供一些当众发言的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事例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事例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过渡时期,很多心理问题都在这一时期产生萌芽或得以发展,密切关注孩子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孩子一生的身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班学生丁烽根,学习成绩优良,但学习习惯非常不好,对自己不能做到严格要求,做事比较散漫。课堂上虽然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小动作特别多。课后作业完成比较快,但质量不高。 通过我对丁烽根的观察和分析,我认为丁烽根是一个内心回避失败的动机十分强烈的孩子。回顾自己以往对丁烽根的教育,我总是带着情绪去进行说教,孩子内心感到十分反感,当然更不用说接受并改正了。针对他的问题,我多次与他的父母进行沟通,了解了他在家的一些情况,我更加确定了之前的猜测,并得出结论,我以前对他的教育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所以对他的心理教育效果很差,比如当丁烽根犯错的时候,我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错误上,并且对他的错误进行直接的批评,孩子逆反心理特别严重,在对孩子不断说教的过程中强化了孩子的失败体验,让他较少地体验到自豪感和满足感。我通过对学生规避失败的学习动机的观察发现,很多成绩优秀的“优生”并没有因为学习而体验到很多乐趣,而是处于一种过度紧张状态,他们既要认真地学习,又要课后做大量的复习工作,他们有些并不是为了提高自己,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优生地位,害怕自己退步而被批评,而不是为了充实知识,因此这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不断下降,把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外界因素,而很少采取积极的行动去争取成功,被动地等待失败。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取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因此要想改变回避失败的学生的现状,需要从改变教师的人才观入手。我首先更正自己和家长的观念,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与家长达成了共同的培养目标:不再一味关注丁烽根的学习成绩,而是关注他的学习体验以及掌握的学习方法;给他设立合理的目标,让他充分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和成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目标】 1、了解挫折是人们都不可避免的。 2、学会运用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能承受挫折,并在挫折中奋起。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放录像) 我校一名初一女生冰,活泼向上,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各科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板书时,冰的同桌浩不停地拉址她,冰忍无可忍,对浩说:“请你别吵,用心听课。”老师顺着声音用责备的眼光盯着冰,并说了句:“你,怎么变了?”一向自尊心很强的冰心里极不好受。从此以后,冰一看见老师就远远地躲开了,她怕上语文课,看见语文课本就有一股莫名的火气。渐渐地,冰心的挫折感愈严重,致使语文成绩一落千丈。 冰因为承受了老师误解的挫折,导致成绩下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避免挫折,事事顺利呢?引出课题,今天讨论:[人生难免有挫折] 什么是挫折呢?挫折是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里状态是由于人有各种需要不能满足,愿望和目标没有实现所造成的。请问:同学们有过类似的心态吗? 二、说挫折 1、老师设置表格,引导学生谈挫折。(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学生能否说起来、活跃起来,是关键)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请根据这两栏表,自由谈论。谈论方式:可以自言自语,也可以与同桌同学交流或小品表演。

我遇到的至今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是。 我受挫后的心情、表现。 2、学生自由讨论后,举手发言或作小品表演。 3、老师归纳: ①心中愿望不能实现;②父母不理解你;③与同学相处不好; ④对学校和老师有意见或是亲人猝亡、家庭变故、身体残疾、学习困难、升学落榜、事业失利等。 唉!人生可能遇到这么多挫折,可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而造成挫折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并且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那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 三、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 遇到这些挫折,“我”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高潮,同学们能否积极出主意,是关键。)我们先回到我刚才放的一段录像:冰因被教师误解受挫事例。请问:1、假如你是冰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冰走出困境。 小结:同学们非常聪明,与老师的想法大致相同。请看老师是怎样帮助冰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放录像)冰之所以能走出困境,是因为她掌握了战胜挫折的最基本的方法: 冷静对待 自我疏导 请求帮助 积累经验 其实,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很多很多,这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一些方法,也是摆脱困境、战胜挫折、变失败为成功的秘诀。那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下面就请刚才谈了挫折的同学说一说: 2、“我应该怎么战胜自己的挫折呢?并请同学们帮帮忙?”能否提出更好建议?(提示:可以运用刚才四种方法,还可以借鉴其它方法)

教学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学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读《爱心与教育》后的随感 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知识不断翻新、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如果你不去掌握科学文化,没掌握一技之长,没有健康良好的心态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当前,家长们迫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心理转变为对孩子的期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学业方面更是竭尽全力。课堂不够,请家教;达不到家长的期望,便动辄训斥,甚至打骂,剥夺孩子课余活动时间,给孩子的思想和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有的孩子经常受训斥,形成了封闭内向的性格;有的孩子学业不理想,常招致父母的打骂,处于紧张、焦虑、厌学的情绪之中,意志消沉,性情暴躁。成绩好的同学怕考砸了;成绩差的同学怕回家受斥挨打;中层生则希望保持原有的成绩并有新跃进。 综上所述,学生的不合理信念可以看出这些理性的观念有三个主要的特征:绝对化的要求(一定要,应该是等),过分概括化(根本、永远等),糟糕主观(失败、无能等)。根据这三个特征,就要纠正不良的情绪、改变错误的行为,从消极的、灰暗的情绪中解脱出来。理性的思维和合理的信念是建立在健康人生的基础之上的。要树立较现实、理性、宽容的人生哲学,学会用合理、现实的思维方式去判断评价事物,那么就能产生良好的心态和行为。于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常常有意无意地渗透一些心理学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利用小讲座传授心理学知识。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利用班会课作一些学习心理的知识和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的辅导小讲座。如《科学用脑,提高效率》、《智力是否等于能力》、《给自己一个信心》、《战胜怯懦》等。课后,许多学生向我咨询:"老师,我为什么学习退步了?","老师,我很想学好,但总是坚持不了?","为什么我很刻苦地学习,但成绩总不太理想?"。对于这些问题,我都耐心地一一的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寻找原因,找出对策,并鼓励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 (二)在学科教学中把学科的思想内容与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自古以来,"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课本中许多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好的示范教材。有些是关于革命者自觉锻炼意志的,如关于列宁的《登山》,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来引导学生战胜自己的害怕心理,畏难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案例】一天下午放学,我刚走回办公室,俩名同学气喘吁吁地跑上楼来,“老师,张然和李宇在三楼打起来了。”我快速跑到三楼,两人已被值班老师拉开,抑制住心中的怒火,我让他们回到教室。看来的宋某“浑”劲又犯了。我把他俩叫到教室,看着宋某的样子:一条腿直着,一条腿曲着,偏着头,眼睛总是极不友好地斜视蔡某某,一付满不在乎的样子。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此时,对于张然李宇来说,任何语言都听不进去,都不在乎,甚至激起他的逆反心理,往偏激处想,现在解决问题,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师生之间的关系会弄得很僵。根据以往的经验,需要“熄火”,即:“冷处理”,使那躁动的心恢复平静。正好有家长来拿作业,我让他们先自思己过,大约过了10分钟,我漫不经心地问:“说说吧。”他看看我,又看看蔡某某,沉默了一会儿,“老师,李宇跟我有仇,他嘲笑我,对我翻白眼,还踢我。”我看火候已到,就问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闪烁其辞,总是别人招惹他了,而从不谈及自己有什么错误。不断在振振有词地“陈述”他的道理:“李宇踢我,我才打他的。刚打两下就让老师拉住,他也打我了,我们俩扯平了。您怎么不说他呢?”听了这一番“解释”,谁都知道主要问题就出在张然身上,可他就这样不讲道理。我并没有急于和他要出个“子丑寅卯”来,我风趣地说:“你很聪明么!我还没开口你就知道我要问你了。”“您不要拐弯抹角了,直接说吧!”他很不满地说。“我不想冤枉你,到底是谁先动手打人的?请你准确地回答。”我较严肃地说。“是我先动手的,就打两下,但他不踢我我能打他吗?”他还挺委屈的。我心平气和地说:“李宇踢你是事实,你打人也是事实,那为什么不问个青红皂白就动手打人呢?按照你的理解,碰着你就是和你有仇,那还有谁敢和你玩。”我偷眼看了他一眼,他欲言又止,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这是他“认输”的信号。接着我们又谈了一些内容,我特意给他指出打架的危害性,首先伤害了同学的身体,其次影响了同学们的正常活动,最后还会破坏集体荣誉。 【分析】张然母亲对他比较纵容,父亲长期不在家,孩子缺乏管教,比较自我。在思想上,行为偏激,凡事斤斤计较,爱挑剔别人的毛病。如果,我不问青红皂白狠狠批评他一顿,那么面对我的将是一个小“刺猬”。他会一句话都不说,问急了还会和我对抗。像张然这样的孩子的成长太过一帆风顺。他们是最顽劣、最具生命活力的儿童(也往往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儿童),往往也是“问题多多、伤痕累累”的。对待他们,如果老师秉持的是“动辄得咎“的教育原则,那么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战争”就开始了。 【措施】通过这件事,我认为“问题”同学和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可以试着用这样三个步骤来解决,即:“冷处理”,使躁动的心恢复平静;断是非,使他们得到公正的对待;谈感想,使肤浅的认识得以深化。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咱们班有了你算是完了,你不会有出息的!”“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别念了吧!”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时,教师一句伤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良言一句三动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孩子的心灵更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 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了,就应该原谅,而不应总挂在嘴边。批评更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来说几句,学生心里会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师也不会忘记我以前犯的错,也不会相信我!”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时间久了,教师的威信也没有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