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1]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1]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1]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1]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

零余者又称“多余人”,在大家笔下的零余者更是数不胜数,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孔乙己、还有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等,但是敢于对零余者的内心大胆剖析的也只有郁达夫了。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大多数为失意落魄的五四知识分子,从他的字里行间里我们能触摸到零余者内心深处的灵魂,倾听他们灵魂深处的呼声。郁达夫将他们内心的孤独,寂寞,透明,脆弱,敏感,绝望,无助,矛盾,无奈,自叹与自怜都表达的淋漓尽致,这就是郁达夫笔下的一群有着浓厚悲剧色彩的零余者。总的来说,在郁达夫的笔下,这就是一群悲剧色彩浓厚却内心彷徨不安的可悲人!

关键词:多余矛盾无能郁达夫零余者

零余者,亦称“多余的人”或“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最早的零余者形象是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而零余者这一称谓的流行,主要是在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则是一群有心自救却无能为力,最后被社会遗弃的悲剧人物形象,但是他们身上有着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他们都是很真实的,如在《沉沦》中“他”发自心底对真爱的呼唤;如《茑萝行》中的“他”对旧式婚姻的不满的一种表现;他们还是偾世嫉俗,如《杨梅烧酒》中不满当时中国社会而几乎失态的痛骂。《春风沉醉的晚上》中“他”对女主人公凄惨境遇的同情与怜悯,就是因为他们有着这么美好的一面,他们才会不融于当时的社会,到最后往往都遭到了遗弃背叛,所以他们的悲剧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零余者们的内在因素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大多都是情感上那些往往不得志的人。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①“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②《沉沦》中的“他”就是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心境就是很孤独的,而且又是被日本所唾弃的一个国家的人民,所以又在无形之中自卑之心又笼罩在了这个青年身上。“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③“上

课的时候,他虽然坐在全班学生的中间,然而总觉得孤独的很。在稠人广众之中感觉得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种孤独还要难受。”④“可怜你这清影,跟了我二十一年,如今这大海就是你的葬身之地。我的身子,虽然被人家欺辱,我可不该累你也瘦弱到这地步的。影子呀影子,你饶了我罢!”⑤“他”又何尝不渴望得到和追求着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的爱情,但是就是因为他的身份和他所来自的国家让他受到了无限的排挤,他的热情被那些人随地的丢弃和侮辱,他不甘沉沦可最后还是自甘堕落的走向绝望和死亡。情感一直是《沉沦》的主人公所追求的和渴望的,因为没有办法再面临着现实,只能把自己锁进一个狭窄的空壳里,只有爱情才是他当时唯一的救赎。

“他”对爱情的渴望并非只是因为性苦闷所造成的,还有在异国他乡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被人排挤,所以他只有爱情了。而郁达夫的作品都是长于抒发感伤情怀的表现他是一个“自我”的作家,是有所不幸有所苦闷极大大发作的性情中人和浪漫主义者。所以说郁达夫的不同的作品中不同的人物都或多或少的折射到了郁达夫本人的身影。“像这样的一位奶水不足的母亲,而又喂乳不能按时,杂食不加限制,养出来的小孩,哪里能够强健?我还长不到十二个月,就因营养的不良患起肠胃病来了。一病年余,由衰弱而发热,由发热而痉挛;家中上下,竟被一条小生命而累得精疲力尽;到了我出生后第三年的春夏之交,父亲也因此以病以死;在这里总算是悲剧的序幕结束了,此后便只是孤儿寡妇的正剧的上场。”⑥童年的郁达夫是沉默孤苦的孩子,过早的失去父母的爱,对幼小的他及以后的成长又带来了多大的阴影呢!如果说药物用来医治人类肉体,那么爱就是救赎灵魂的良药。而郁达夫笔下零余者所渴望的爱,如果人们只理解成狭隘的肉欲那未免太肤浅了一些,他们所渴望的爱是一种精神之爱,给予他们灵魂内心的安慰。是在他们最孤独无助时给他们的内心的一种慰藉一种安慰。这种爱对于他们零余者来说就是及时雨就是救命的稻草,所以往往这些零余者们就会沉溺在这种爱中无法提拔,所以这些零余者们为了这种爱,可以连知识,名誉金钱甚至连他们的任命都可以抛弃不要,但是他们抛弃了这一切他们的身上还剩下什么?他们又要拿什么去爱他们想爱的人,他们又凭什么得到他们的所渴望的爱呢?因为爱情的维持一定是在一些经济基础上建立而成的,如果你连生命金钱都不要的话你又如何可以保证你爱人的生活和生存。“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当爱情遭遇面包,你又会作何选择呢?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世界任何一切的事物都是在金钱和精神所结合下完成的。

《沉沦》中的“他”最终走向死亡除了他们本身的一些因素之外,一些外在的客观因素也加快了他们的灭亡,他们本身对社会的不满和他们所具有的多疑更甚,所以可以看出零余者的悲剧也是他们性格上的一种悲剧,而这种悲剧的产生正是当时的社会所造就的。正如郁

达夫在《悲剧的出生》中所述:“败战后的国民----尤其是初生的小国民,当然是畸形,是有恐怖狂,是神经质的。”

二、零余者的客观因素

零余者们生活着的那个时代他们都在“性苦闷”、“社会的苦闷”、“生的苦闷”中苦苦的挣扎着,他们对个性的解放有着强烈的追求。零余者们就像是被上帝所操控的木偶,在那个时代无法自由的生活。“自己的一生,实在是一出毫无意义的悲剧,而这悲剧的酿成,实在也只可以说是时代造出来的恶戏。自己终究是一个畸形时代的畸形儿,再加上这恶劣环境的腐蚀,那些更加不可收抬了。”⑦他们是中国人,本身的那种封建思想就很牢固,却又去学习那种西方的还不是很正确的西方思想,经两种思想相结合在一起就可想而知了。世纪末的思想家说:‘你先要发现你自己,自己发现了以后,就应该忠实地守住着这自我,彻底地扩张下去,扩充下去。环境若要来阻挠你,你就应该直冲上前,同他拼一个你死我活,Allow Nothing!(中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编者注)不能妥恰,不能含糊,这才是人的生活。’”但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只要你的思想太过于开放,那么你就注定了要被人排挤,注定要到处碰壁。你要是有着比任何人都强大的韧劲和无比强大的理论知识,你或者可以成为一个英雄也说不定,但是我们都已经受封建礼教的摧残近三千年了,那些思想是根深蒂固,不要说是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了,就连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都存在着,他不是靠一个人或是一群人就可以取缔的。而且当时的青年所从西方带回来的并不是真正的西方思想,而是一些西方所不要的所摒弃的一些思想,而零余者们恰恰就是当时这些思想的携带者,他们就是被当时的社会所扭曲的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结合了当时中国的封建思想和西方的糟糠思想。就正如《蜃楼》中所述:“既作了中国人,而偏又去受了些不彻底的欧洲世纪末的教育。将新酒盛入了旧皮囊,结果就是新旧两者的同归于尽”《沉沦》中“他”视自己身体本能的情欲为犯罪。《空虚》中年轻的“他”面对日本少女时极力压制对少女的爱慕和身体上的欲望,使得他担心自己在妓院时是否会常常被人视为色狼。零余者们就在这样的新旧知识文化冲突中痛苦的挣扎。而对于他们自身对自己的反省也是他们人性之中善美的一面。“一踏上了上海的岸,生计问题就逼紧到我的眼前来,缚在我周围的运命的铁锁圈,就一天一天的扎紧起来了。”

在古往今来的数百年中士大夫的地位是最崇高的,在当时的读书人来说只有读书考进士去当官才是最好的出路,也是读书人应该走的唯一出路。但是面着时代的大变迁,这些只会读书的书虫们在生活的夹缝里又该何去何从呢?他们当时的只是既不是纯正的西方思想但也不在合适于正统的中华文化思想,在这两种文化的冲突中他们再也无法找到他们的出路

了。⑧“赋性愚鲁,不善交游,不善钻营的我,平心讲起来,在生活竞争剧烈,到处有陷阱设伏的现在的中国社会里,当然是没有生存的资格的。”⑨他们既不能改变自身的一些弱点缺点又不能适应于当时的时代变迁,他们还无法随时代一起改变,他们在等当时的环境去适应他们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当时的环境,所以他们这一群人对于当时的时代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而没有利用价值的人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是被抛弃,所以这也是零余者一个可悲的命运结果。

三、零余者们都是矛盾的结合体

零余者他们的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们既慷慨激昂又软弱无能;他们既热爱生活又逃避生活,他们既积极向上又消极退隐;既愤世嫉俗又随波逐流;既自喻多才又自轻自贱。这主要体现在了一种现实与理想化的冲突中。“祖国呀祖国!我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⑩郁达夫笔下就是这样一群既渴望被救赎但又无力反抗的人物。他们虽然对现实充满了许多的不满与愤恨但是这是一群弱小的群体,他们无力去反抗什么,他们只能把一些情绪寄托在爱情上,可等待他们的结局往往是死亡或是被救赎。一面是残酷的现实世界,无法得到精神上的寄托。另一面是孤寂无助绝望,无法适应现在所生存的环境,而这样的结果必然是被社会和生活上所淘汰!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零余者们没有可以掌控的力量是他们从现在所处的环境中解脱出来,也不可以利用自身的力量去反控这些,所以“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的零余者!”的悲剧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沉沦》中的“他”背负着弱国人民的命运最后溺海身亡了。《微雪的清晨》中“他”最后也只能以死来作为微弱且消极的抵抗。《茑萝行》中“我”既不想受旧式婚姻所带来的家庭苦闷,又要为家庭的生计劳累所以最后只有以死来得到解脱。“我”又何尝不是以死来反抗吗?“但我若要自杀,我必须先弄几个钱来,痛饮饱吃一场,大醉之后,用了我的无用的武器,至少也要击杀一二个世间的人类—若他是比我富裕的时候,我就算替社会除了一个恶。若是他是和我一样或比我更苦的时候,我就算解决了他的困难,救了他的灵魂—然后从容就死。”⑾这是一个受到了社会的压迫而扭曲的灵魂向社会的报复。

四、零余者们的抒情之歌

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些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迫害的弱者。所以郁达夫作品中的这些零余者们都是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他们不仅承载了知识分子的痛苦也承载了他们的无力反抗。它承载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而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一种无力反抗绝望的心情,一个时代人的悲哀。郁达

夫在《茑萝集自序》中说:“人生终究是悲苦的结晶,我不信世界上有快乐的两字。人家都骂我是颓废派,是享乐主义者,然而他们哪里知道我何以要去追求酒色的原因?唉唉,清夜酒醒,看看我胸前睡着的被金钱买来的肉体,我的哀愁,我的悲痛,比自称道德家的人,还要沉痛数倍。我岂是甘心堕落者?我岂是无灵魂的人?不过看定了人生的运命,不得不如此自遣耳。”而对于一些作品对于郁达夫“感伤主义”的批判很是偏颇!就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幼年他失去了父亲,缺少母亲的关怀,这不能说是他忧郁性格产生的基础;后来,婚姻的不满,生活的不安定,经济的压迫,社会的苦闷,对故国的幽怨,使他的忧郁症渐渐地扩展,而只能以作品展现出来。可能说郁达夫的作品偏于黑暗,但对于读者来说却不一定,可能会带来黑暗也可能会带来光明也说不定,我只能说这是因人而异。

郁达夫通过自己的作品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的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环境和生存问题。郁达夫通过自己作品中的零余者们给我们展示了当时“五四”下的人们的一些真实生活环境。他通过了零余者不论是因内心的无力还是外在环境的影响,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零余者所特有的,还有一个及其虚弱的声音在向你求救,那是零余者灵魂的无奈在低吟浅唱。在他优美而极富才情的文字背后,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原始美,是社会一类青年的原始缩写,在面对严酷的现实,在看不到光明的时候,绝望颓唐之情不断来冲袭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地过活,时代的零余者就这样地前行着,直到走向了光明……

注释:

1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7923669.html,/question/17363663.html

2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 17页

3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 12页

4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 15页

5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 34页

6郁达夫《屐痕处处》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 264页

78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7923669.html,/readbook/0013304_5545_16.html小说-郁达夫短篇小说集-蜃楼-第16页

8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111页

9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113页

10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35页

11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113页

文学综述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性格的根源探究文献综述 摘要:郁达夫笔下有这样一类形象,他们曾受过良好的教育, 具有过人的才华, 看不惯黑暗的现实社会, 想逃脱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 却又感到个人力量的微弱, 于是格外感到忧郁苦闷, 在悲观绝望中, 自我放逐, 变得颓废消沉。忧郁、软弱、坦率、自卑是“零余者”形象总的心理特征。他们经济拮据,而更致命的是精神贫乏。他们虽有强烈的欲望,却没有实现这种愿望的毅力和行动。现实的一切都是触动他们愁绪的因子。他们的悲鸣透着渴求,夹着热望。忧郁自卑和变态的心理的后面是期待人与人之间的同情、理解和真挚的爱。而理想的破灭,生活的贫穷,使他们对人生不再抱希望,只是诉说压抑的心灵感伤和绝望中的痛楚,诉说人的个性在社会的强力压迫下的扭曲以及自我价值得不到社会认同的悲哀。 那么,形成这样的性格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通过阅读分析十篇文献资料,对这些原因进行综述。 关键词:郁达夫;零余者;性格;影响因素 一.外国文学影响 有学者认为“在郁达夫的小说中, 那种赤裸的心灵告白、对人性欲望的大胆歌颂, 那种对忧郁心境的赏玩, 那种孤傲愤世与凄苦自卑情绪的苦闷交织也正是卢梭忏悔录的中文翻版。”①也就是说,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的性格特征是受卢梭作品的影响。卢梭是郁达夫最崇拜的外国作家,他们有着相似的命运和遭遇,有着相近的精神个性和内在气质。郁达夫小说表现自我抒发苦闷是受卢梭的影响的观点得到众多学者的普遍认同。 有学者认为,零余者的形象的塑造是“深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②郁达夫留学时的日本,私小说十分流行。欲与理的心灵冲突以及伴随而来的激烈的自我道德谴责,无疑是郁达夫自身的体验自我的表现,深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零余者中对性的追求这一特征也是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就像有的学者说的那样,“私小说强调细腻的性描写的文学特征则更为深入地走进了郁达夫自叙传体例小说的内在艺术世界。”③ 也有学者认为,“郁达夫的这些“零余者”形象的塑造受到了19 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影响。”“在这些作品中,很难说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塑造受到哪一位作家的影响,但他对屠格涅夫作品的偏爱却是十分肯定的。”④早在1912年,郁达夫留学日本时,他就阅读了屠格涅夫的小说《初恋》和《春潮》,屠格涅夫的这两本小说不仅是郁达夫最早读到的外国文学作品,而且,正是这两部小说,激发了郁达夫对于外国文学的兴趣, 开启了他通向世界文学的门扉。对“多余人”形象的这种强烈的认同感和精神共鸣, 促使郁达夫在写作富于自叙传色彩的作品时, 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笔下的主人公都纳入到“零余者” ( 即“多余人”) 家族中去了。与此同时,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也为郁达夫塑造“零余者”形象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范例。” 二.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有学者说,“在社会、历史、时代的转型期,人的觉醒的新生儿, 遇到无可名状的苦恼, 产生了忧郁、颓废、感伤、愤激、悲观的情绪, 它实际上是对自我、世界和人的根本处境的焦虑和探求。这种情绪普遍产生, 必然要通过文学反映出来。这是世纪儿零余者形象产生的背景和原因。”⑤其他学者也赞同这种观点,认为“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变革时期,找不到出路的下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其特征是身受压迫、地位卑微、备受歧视、处境孤独、寂寞,开始觉醒时,怀着个人主义的理想,有所追求,有所探索,但理想破灭,找不到出路,灵魂无以安顿。”⑥这些零余者多半都是现代知识分子, 处于社会的先锋地位, 同时又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 身兼社会的推动者和批判者两个角色。先锋地位的责任感使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 而边缘地位的离弃感又常常使他们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 甚而出现很多反常规的举动。他们既无法认同西方殖民者, 又无法向黑暗的中国

郁达夫先生的文章特点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出其拼命地发泄一个人的本能,竭力要在病态中满足自我。这种情感和行为显然具有消极性,这是郁达夫文学作品中不健康的内容,但却绝不是反动的内容,绝不是与时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调。郁达夫主要是以这种 病态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闷。这种不健康的色彩下面仍有着五四“人的发现”所寄寓的积极的意味。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最终版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零余者又称作多余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延伸和演变,但中国的零余者形象又带有很鲜明的中国色彩。在中国文坛上,郁达夫、鲁迅、巴金、叶圣陶、王蒙等作家都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零余者形象,但对塑造零余者形象成就最大的当属郁达夫了。 [关键词]:零余者郁达夫孤独无奈 零余者,又叫做“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零余者形象最早出自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主人公奥涅金,而“多余人”这一称谓被广泛认知则是在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郁达夫深受屠格涅夫的影响,从而创作除了一大批有心自救却无能为力,最后被社会遗弃的悲剧人物形象。 1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 郁达夫塑造的零余者形象,来自不同阶层和不同背景,可以把他们归为以下三类: 1.1弱国子民的留学生 《南迁》中的伊人期望从女学生O处获得同病相怜的温情,然而却因为是支那人而自惭形秽备受歧视,最终处于苦闷彷徨的心境。《银灰色的死》(1921年)中的“Y君”也是留日学生,在异域承受不起亡妻后“北极雪地里的漂泊者”的孤寂,承受不起对静儿的单恋破灭后的恍惚,承受不起生计无着,更承受不起弱国子民的自卑,爱和同情都不可得,最终死在洒满了银灰色的月光的空地上。在茫茫人海中,他们时时为自身的茕茕孓立,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境遇深感痛苦,他们为自己只是一个生活的“零余者”落泪叹息,但心中始终没有减退追求理想生活的热情,他们纤敏柔弱的气质赋予了零余者形象相当浓厚的感伤色彩。 1.2时代的隐退者 但人生坎坷磨灭不了她永久的小孩子天性,善良质朴且单纯天真,透出的成熟美和青春美令人心动。“我”应邀贺婚,偶逢莲妹。在山中游玩一度忽生妄念,但继而又幡然悔悟,用理性克制情欲与莲妹结成兄妹而后欣然远去。“他们是被挤出社会而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的小人物,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⑶ 1.3社会的遗弃者

(完整版)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南冰 具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是需要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的,《呐喊》、《彷徨》作为鲁迅这位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所创作的经典之作,正是以独特而敏锐的洞察力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反映生活,展示了病态的旧中国和旧中国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病态心理。知识分子阶层是推动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代表着一个社会民族的精神面貌。而旧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怎样的一个群体?在鲁迅的笔下这个群体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也被他的笔剥得体无完肤。鲁迅对知识分子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倾注十分的热情。在他笔的下,知识分子这个群体被描绘的淋漓尽致。 一、苦闷彷徨、软弱动摇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五四”新文化陈营发生分化,昔日的战士“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的时候,鲁迅密切地注视知识分子的动向,剖析他们的思想特点,为我们写出了《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的魏连殳等人物形象。他们是从辛亥革命以前至五四运动前后出现的知识分子,是作者曾经寄予希望,曾经在他们身上探索和寻找革命力量的人物。 吕纬甫年轻时曾和“我”同去城隍庙里拔神像的胡子,和别人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时竟至于“打起来”,可见他早年的激进。但当“我”在酒楼上与他重逢时,他却一再宣扬自己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奉母亲之命回乡来迁小弟的坟,明明已经找不到骨殖,却将原葬处的土胡乱捡些装进新棺材,煞有介事地迁走;受母亲之托,给原邻居顺姑送两朵剪绒花,可姑娘已死,他就将花随意送人,却打算向母亲说“阿顺见了喜欢的了不得”;他甚至甘愿给富家子弟教《孟子》和《女儿经》……吕纬甫的这种种“随随便便”,表明在他思想中已完全解除了自己民主主义的武装,反抗和摇撼封建社会的念头,已经在他的头脑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对未来的前途觉得浑沌一片,茫无头绪。 当吕纬甫变革社会的志向由于受到各种困境的重重围困,他感受到了理想的幻灭,理想幻灭后的生存何以为继?传统文化体系在知识分子处于这一种思想困惑和精神真空时在知识分子自觉与不自觉间重新抬头,重新收拾为新思想所洗涤所占据的地位,终成为了吕纬甫行为的指南,他完全丧失了探索勇气,也放弃了对于真理追求的精神。然而他对于自己沉溺在这种消沉和灰暗的精神世界中间,

郁达夫文学作品特点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特点创作风格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920—1933);中期(1933—1938);晚期(1938—1945)。 早期:1920—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 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 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 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 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 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李海龙 20102410314 10级汉语言文学3班我们都知道,郁达夫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以自我抒情小说为主,代表了自我抒情小说的最高成就,其在1921年10月于创作社成立后出版的小说《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也是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本书中,作者大胆的抒发了“性的苦闷”,抒写出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正当满足的苦痛,借此抨击了封建的陈腐的道德对人性合理发展的压抑。本篇小说采用自叙传的形式,作者在此着重抒发自己的情感,整篇小说充满着感伤的抒情格调,开掘了人的灵魂深层的感情。那么郁达夫的抒情小说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它的影响和意义又何在呢?我们且先来看看他的抒情小说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采用自叙传的写法,大胆的进行自我暴露,思想真诚,言语坦承,内容透明。 如在《沉沦》中,作者毫不掩饰的书写着人的性欲,情欲,用酣畅的笔调表现出人的本能,用这样的方式追求人的性欲的解放,用感伤的语言抨击封建道德的伪善性,将人的自然本能和心理透明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文章结构不以情节变化为线索,而以情感变化为依托。 郁达夫大部分小说为抒情小说,这就决定了其小说的结构依据人的情感变化来安排,通过情感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凄凉和人的悲哀。郁达夫在《沉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不具体,但却通过抒情的手法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将内心的所悟所感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三、语言的感情色彩浓烈。 郁达夫在小说的写作中使用大量的感叹词放纵感情的流淌,在语言上不讲究含蓄,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只要能抒发情感,任何语言都是其小说创作所必需的,如《沉沦》最后主人公自杀前的话语“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哪里受苦呢!”集中体现了郁

鲁迅笔下的人物孔乙己形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7923669.html, 鲁迅笔下的人物孔乙己形象分析 作者:王蒙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11期 【摘要】鲁迅通过塑造封建科举制度受害者孔乙己的形象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思想。鲁迅将故事的主要场所定位在了鲁镇的咸亨酒店,文章分析了《孔乙己》中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此形象特征表现为三方面,即:时时处处展示自己读书人身份、身受科举制度毒害却执迷不悟、身心俱毁至死仍不觉悟。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旧社会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关键词】孔乙己;毒害;悲惨;执迷不悟 一、时时处处展示自己读书人身份 在《孔乙己》中,鲁迅把旧社会众生浓缩在了一间叫咸亨的酒店里。这个酒店的酒客,有两个不同的等级:以下层劳动人民为主的“短衣帮”和以上层地主阶级、有钱人和读书人为主的“长衫客”。“短衣帮”们因为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在酒店里只能站着吃喝,“长衫客”们却可以走进酒店的专属包间坐着,慢慢享受酒肉佳肴。孔乙己初次出现在酒店里,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他是站着喝酒却穿着长衫的惟一的人。既是穿长衫的,就应慢慢走进屋里,愉快地坐着吃喝。但是孔乙己却不能,他只能跟短衣帮一样,在柜台外站着喝酒,不伦不类。他读过书,但是没有考上秀才,不能依靠认识的字、读过的书来生活,那就必须用劳动来谋生。但是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就在于它不但使人与劳动脱离,而且还教育人轻视劳动阶层,灌输唯有读书是最高尚的思想。不劳动,不能生活,自然越过越穷,可是孔乙己还是死要面子,觉得读书人无论如何都应该比普遍人高一等,处处要显示出自己的身份,卖弄学问。站着喝酒这个细节显示他不是地主阶级,不是有钱人,理应把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脱下来,融入短衣帮的人群里。可是孔乙己又不愿承认自己的穷困潦倒,相反还觉得自己比他们都要清高,处处摆读书人的架子。他既不属于贫穷人士也不属于上层地主阶级,与这两个社会主流阶层都存在着距离。生活贫穷的孔乙己和当时社会的下层人民没有什么两样,但他时刻穿着在他看来是身份象征的“长衫”,这表明孔乙己内心虚荣,用长衫来维持自己引以为荣的最后一点自尊。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内心轻视广大劳苦众生,同时又渴望融入在他看来高大上的上层地主阶级和读书人、有钱人的世界,这种意识使他处在一种尴尬的社会地位当中,不但不被这两个阶层认可,反而成为他们讥讽的笑柄。孔乙己穷苦、懒散,身上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年多没有补,也没有洗”;反复被人欺负、殴打,脸上经常挂着新痕旧伤,偏偏他又自恃清高,满口“之乎者也”,“孔乙己”称号由此而来。鲁迅通过对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肖像、穿衣、话语及称号的刻画,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社会地位与思想意识的矛盾所在。孔乙己热衷功名利禄,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时刻不愿脱下标志自己读书人身份的长衫。 二、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却执迷不悟

论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anada123456.student@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7923669.html, 略论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大二(2)班宋娜叶论文指导冯凌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零余者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分析郁达夫小说中“零余者”形象的种种内涵和表现,探究其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和作家个性因素,肯定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郁达夫的小说,以“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笔下的主人公,个个害着忧郁病,徘徊于历史岔道口,郁达夫称之为“零余者”。他们在当时经济、政治地位低下,不满现实,叛逆心理由是滋生。由于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导致反抗失败,故他们觉得飘零无依。从这些形象,可见郁达夫真诚而痛楚的内心世界;拂去形象外在的忧郁、伤痕、颓废色彩,则可见“时代病”在“弱国子民”身上烙下的深深伤痕;从这些伤痕更可以把握时代、社会脉络,挖掘那业已远去的年代里知识分子心灵被扭曲的深层因素。 一.“零余者”的表现 纵观郁达夫不同作品里出现的主人公形象:这是一个迷恋秀丽山水的文弱书生,到日本留过学,回国后靠教书、买文为生,生活窘迫,颇不得志;多愁善感,忧郁软弱,甚至有点神经质,心理变态。在《银灰色的死》、《沉沦》、《人妖》中称“他”;在《南迁》中称“伊人”;在《烟影》、《秋柳》、《离散之前》中称“文朴”;在《茫茫夜》、《茑萝行》、《怀乡病者》、《空虚》中称“于质夫”;在《胃病》、《血泪》、《青烟》中称“我”…… 郁达夫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数“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般,毫无勇毅,哀哀切切”,但细细品味,那些“零余者”的表现远不止这些,其共同特征主要表现为: 1. 地位的相似性 这些形象有一共同特征:政治、经济上处于低下地位,他们与当时的社会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茑萝行》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正好到社会去奋斗。况且又在外国国立大学里卒了业……”但是“我们的国家社会,不能用我去作他们的工”,等待着自己的是失业,失业!找不到工作,就在黄浦江边流浪,或上公园坐冷板凳,甚至几次到江边想自杀。《杨梅烧酒》中写一个曾经留学日本、学得应用化学专业的知识分子,雄心勃勃,可回国后却学无所用、报国无门,郁郁不得志地在一所补习学校里以教书糊口。他不过是想为国家、为社会办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当时的黑暗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还有一些篇章(一般应称为“作品”!),揭露了罪恶的社会对青年政治、精神上的压迫,是怎样虐杀、吞噬了一些年轻有为的生命。如《微雪的早晨》中的男主人公朱雅儒是一个勤奋有为、关心国家命运、痛恨军阀官僚的大学生,由于自己的未婚妻被一个小军阀夺去而精神错乱,并最终悲惨地死去。它控诉了邪恶势力对美好希望的毁灭。《落日》写两个失业青年,无聊枯寂之极,每天只好去瞎逛以消磨时日。他们哀叹“在这茫茫的人海中间,那一个是我的知己?那一个是我的保护者?……我只觉得置身于浩荡的沙漠里。”他们出身卑微、境遇飘零、经济困顿,有才能,但在腐败的社会里找不到实现他们理想的地方。郁达夫通过对“零余者”贫苦生活的描写,曲折反映出当时死气沉沉的社会现状,诅咒了罪恶的社会制度,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和封建道德的不满。

鲁迅笔下的人物

鲁迅笔下的小说人物2007-08-27 04:55 ●狂人: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一个敢于向世俗社会挑战的民主主义者形象。性格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是由于它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作者是按照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特征来塑造人物的。狂人的语言、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逻辑也不清晰,但是含意丰富而深刻。作者着意表现狂人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表现出清醒地认识、深刻的思想和惊人的洞察力,所以狂人的“不狂”是在于他说出了人们不敢说或者还没有说出了的话,从写满了“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字缝里发现的吃人本质,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面纱和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残害,揭示了封建制度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他的话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狂人的批判精神是人类社会前行进程的动力。 ●阿Q:鲁迅通过阿Q来挖掘中国国民的灵魂,其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在现实面前不敢正视,不愿承认,更不去总结教训,而是以假想的胜利来欺骗自己,安慰自己,再以自己在虚假胜利中的陶醉去欺骗别人。这种性格曾经严重的存在于被列强所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也存在于今天的这个社会中,甚至整个人类社会。也许这种性格还会长期的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 ●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底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它既不愿与做工的“短衣帮”为伍,又无力跨进那“穿长衫”的阔人之间,只好站着喝酒。孔乙己的可悲在于他始终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常以“君子固穷”的谎言来麻醉自己、自我解嘲。作者在对孔乙己的迂腐懒惰做深刻揭露和批判的同时,对他的不幸遭遇也寄予了同情。孔乙己悲剧包含着鲁迅对中国历史、社会的清醒认识。 ●夏瑜:这是一个让人悲叹的革命者的形象,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小说没有写他是如何进行革命斗争的,而是以浓重的笔墨写了他牺牲前后的孤独、悲凉和寂寞。他的理想、他的为理想而奋斗的行为,他的为理想而献出的年轻的生命以及死后被用来治病的鲜血,这一切都不被他所爱的人理解,反而误解,反而憎恨。但是他仍然爱他们,并因为这爱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他不仅仅是一个革命理想的殉道者,而是一个人类理想的殉道者。 ●祥林嫂:祥林嫂深受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的毒害,陷进封建礼教给妇女规定的牢笼里,尽管她勤劳、质朴、善良、热爱生活,仍为社会所不容,最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被逼无奈惨死在新年庆典的雪夜之中。作者的深刻之处是细致地描绘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环境:这个环境的构成有鲁四老爷、“我”、祥林嫂自己、柳妈还有鲁镇的人们,或许还有所有的国人。特别是以“我”为代表的以启蒙者自居的知识分子,更应该反省自己在造成祥林嫂悲剧中的历史、社会责任。 ●涓生: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存和生活的冲突,看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一个有着理想并为着这个理想已经付出了行动的理想者如何在现实的生存中败下阵来。这种失败毁灭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的脆弱是涓生所要面对的,也是我们所有人要面对的。理想不能停留在“伤逝”中。 ●舜:从上古的贤君、圣人到“五四”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中国的脊梁”,使我们看到鲁迅对中国社会历史、现实和未来得信心。所以鲁迅不是一个悲观厌世者,不是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而是一个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先行者”。从舜的形象中我们看到了鲁迅的形象,他是真正的“中国的脊梁”。 ●魏连殳:是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他的悲剧是理想者的悲剧。他反抗现实,追求理想,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现实战胜了理想,魏连殳咀嚼着伤痛离开人世,他的狼嚎般的哭声回响在他曾经为之奋斗的现实中。他的悲剧在于他思考着痛苦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是一种无援的思想,但他是精神界真正的战士。 ●女娲:本是人类的始祖,可在鲁迅的笔下这位人类的始祖在苦闷和宣泄中创造出一群群小东西,这些小东西却又使她不喜欢,甚至讨厌。“五四”启蒙者在精神上无疑有着这样的“始祖”情结,他们在创造世界、创造未来,可是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创造结果是那样的出乎意料,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符合自己理想的结果。于是充满了荒唐感,却又无可奈何,陷入了失望与焦虑之中。 ●后羿:后羿在神话中是一个为人类立下大功的英雄,他的悲剧是一个英雄的悲剧。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后羿的悲剧套用郁达夫的话说“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强的半绝望的国家”。wen墨子为宋国立下大功,回国后却遭遇了搜检、募捐、避雨被赶,最后得了感冒。理想者的悲剧不在于理想不得实现,而是理想者在世俗的世界作为“异类”被那些需要理想而实现不了理想的人所冷落所误解所欺凌,甚至可能会被毁灭。

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特点

从《沉沦》分析郁达夫小说的特点 一、自叙传色彩 屠格涅夫说:“我的自传,就在我的作品里。”郁达夫十分赞同,他自己亦说:“至于我的对于创作的态度,说出来,或者人家要笑我,我觉得‘文学的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这就决定了郁达夫的基本的叙述内容,就是自我经历以及和自我关系密切的生活。把郁达夫的小说连起来读,基本同他的生活轨迹相合。 如《沉沦》主人公“他”的身世——故乡富春江上的小市,三岁丧父,有两个兄长,17岁随长兄赴日本求学……这恰与郁达夫的经历吻合。而对于“他”因为“支那人”(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贱称)的国民身份,在日本女子面前异常羞愧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热烈的情感的经历,郁达夫曾说“国际地位不平等的反应,弱国民族所受的侮辱与欺凌,感觉得最深切而亦最难忍受的地方,是在男女两性正中了爱神毒箭的一刹那。……支那或支那人的这一个名词,在东邻的日本民族,尤其是妙年少女的口里被说出的时候,听取者的脑里、心里,会起怎么样的一种被侮辱、绝望、悲愤、隐痛的混合作用,是没有到过日本的中国同胞,绝对地想象不出来的。”此外,主人公性苦闷的心理,也是作者曾有过的真实心理。他在这一时期的自传里写道:“因为20岁的青春,正在我的体内发育伸张,所以性的苦闷,也昂进到了不可抑止的地步。”可以说《沉沦》就是郁达夫的“夫子自道”。《沉沦》主人公的敏感弱懦、自卑孤僻、沉闷阴暗,都透露着郁达夫求学日本时生活和心理的影子(远离祖国亲人、身受歧视、倍感屈辱,深沉忧

伤)。 二、主观抒情性、毫不隐晦地写自己的内心 前面谈到受屠格涅夫等的影响,郁达夫小说呈现出自叙传色彩,然而他这样写的目的却不是为自己立传,而只是想“赤裸裸的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因此郁达夫的小说还带有浓厚的主观抒情性。小说大都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是以抒情为主、情节为次,重在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情感,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和生活的再现。他感兴趣的是人的内心生活,特别是内心世界中非常个人化的隐秘情感,甚至是变态情感。郁达夫小说的这一写法,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先河,而《沉沦》则是这一风格的开篇之作。(因为以往的小说大都以叙述作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刻画鲜明地人物形象、构造曲折有致的情节为重要任务,而郁达夫却反其道而行。) 如《沉沦》中毫无过滤地将主人公在被窝里“犯罪”的自慰、偷窥旅馆主人的女儿洗澡、在梅园苇草丛中寻着男女亲热等过程的矛盾心理暴露出来,可谓前无古人!而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礼教一直视“性”为洪水猛兽,郁达夫对一个人性苦闷和追求性释放心理的直接暴露,“对于深藏在千百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使他们感受到作假的困难。”(性欲的面纱被捅破了,被郁达夫直率地暴露了出来,卫道学家们装不下去了,他们惊恐,他们愤怒)《沉沦》不惜以真血肉去碰挡虚伪,也许力量就来自于卢梭,来自于启蒙运动。此

郁达夫笔下的日本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 郁达夫的小说在1920年代初,曾在中国文坛引起了轰动,但在建国后,郁达夫的小说却一度被列为禁书、黄书,原因在于郁达夫作品中对于性欲的描写太过露骨。而对郁达夫小说作品的研究,也大多从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分析入手,本文将从郁达夫作品中的日本女性形象入手,通过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日本女性形象,一为放荡轻浮者,二为纯洁美好者,说明郁达夫作品颓废背后的审美意蕴。(重写,把你的主要观点写出来.300字即可) 关键词:郁达夫;日本女性形象,矛盾

ABSTRACT Yu dafu's novels in the early 1920 s, has caused a stir in Chinese literary circles, bu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yu dafu's novels has banned once, sexy book, the reason is that for sexual desire in the works of yu dafu described too sexually explicit. And the study of yu dafu novel works, mostly from the works of the hero image analysis, this paper wi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Japanese women's image in the works of yu dafu,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female image in Japan, one for loose frivolous, secondly, pure beautiful, illustrate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 behind the works of yu dafu decadent. Key words:Yu Dafu; Japan; Female image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了解他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2、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知识导航: 走近作者、走近作品 1、“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2、对于《朝花夕拾》,你知道多少 《朝花夕拾》作于一九二六年,共十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后改名为《朝花夕拾》,它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其间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3、对于作者,你了解多少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人称“文思革”,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知识建构: 一、知识预备: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收入散文篇。全书由《小引》、、、 、、、 、、《后记》组成。这十篇散文勾勒了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是一幅世态图和风俗画,有现实的战斗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著态度。 二、合作交流: 1、结合作品中的情节,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人物 (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父亲寿镜吾衍太太)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水样的春愁 ——浅析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汉语言文学师范李建培 开篇:华丽、黯淡间 郁达夫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与鲁迅先生齐名的一位大家,这是无可争议的。就如唐朝的李白与杜甫。最富盛名的要数他的短篇小说和散文了。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流丽,抒情率真浓烈,具有浪漫主义的感伤颓废气息。 在其自传中郁达夫这样形容自己的出身:“一出结构并不很好而尚未完成的悲剧产生了。”【1】郁达夫是一个天生的悲观主义者。 他出生在浙江富阳的知识分子家庭,虽是小城的中产阶级,但是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只有孤儿寡母的生活,可想而知,有多难熬。 正如他自己所言,这是一个悲剧的出生。童年的他是不快乐的,姐姐被送去当人家的童养媳,家中更是经常断炊少粮。唯一给他安慰的是使女翠花。童年的困苦与孤独伴随他一生。四处游荡,只有黯淡的冷色调。“儿时的回忆,谁在也说,是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第一,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郁达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 后来出外念书,先是杭州府中学,再是嘉兴府中学。小小的他早有主见,来选择自己的人生。然而,世事难料,好多事其实很清晰地摆在面前,可是却无力达到。最让他悲伤的莫过于此。看得太清也未必是好事。 留学日本的八年,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八年。他作为一个所谓的“弱国子民”来到日本,这求学的道路有多艰难。如水样的春愁笼罩着这个青年。他爱书的习惯,经常为了买书而放弃其他的东西。日后,他因为天生的资质与后天的努力成了我国一代大文豪。他在文坛上的生命从开始的暗淡走向了华丽。 爱情真的是一种很美的感情。经久不衰。而我们的大文豪也不能免俗。 与邻居赵家小姐的初恋,轻轻如流云飞过,没有了一丝痕迹,只剩淡淡、淡

郁达夫先生作品风格

郁达夫的风格和作品特点 1、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的生活穷困潦倒,因此充满了失意和颓伤的情感。这些患有严重忧郁症的落魄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的“零余人”形象,这些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低沉。 2、在小说中大胆直率地进行心理描写。尤其被评论家所诟病的,是小说中毫不掩饰的对病态、畸形的性心理进行了直白的描写,这一点是不能被中国的道学家所接纳的。第一个站出来为郁达夫的小说进行正面评论的是周作人,他认为“《沉沦》中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无不道德的性质”,因此,他认为《沉沦》是一件艺术品。 3、以散文的手法进行小说的创作。郁达夫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物,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小说创作,在写小说时,他是凭着主观思路去写的,很少顾及到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写作要素,而把大量的主观抒情的东西写进作品中,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非常的细腻,这种小说散文化的倾向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因为对传统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且首创了自传体小说这种抒情浪漫的形式,对当时一批青年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一股浪漫派的壮观潮流。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创作风格;文学创作阶段特色;早期:1920—1933年;中期:1933—1938年;晚期:1938—1945年;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病态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创作风格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 早期:1920—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

简论俄国文学对郁达夫“零余者”形象塑造的影响

简论俄国文学对郁达夫“零余者”形象塑造的影响 摘要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创作风格独树一帜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显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创作观。本文拟从俄国文学入手来论述其对郁达夫小说创作中“零余者”形象塑造的影响。 关键词郁达夫外国文学小说创作 郁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1913 年赴日留学,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33 年移居杭州后,创作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和诗词。郁达夫通晓日、英、德三门外语,共创作了各类文学作品40余部,1945年9月殉难于南洋(被日本宪兵杀害于印尼苏门答腊)。郁达夫和鲁迅、郭沫若一样,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代文学巨匠,其小说中“零余者”形象的创作受到了俄国文学的影响。 郁达夫前期小说中,“零余者”形象占绝大多数。诸如《沉沦》中的“他”、《南迁》中的“伊人”、《茫茫夜》、《秋柳》中的“于质夫”、《茑萝行》中的“我”等等。郁达夫的这些“零余者”形象的塑造受到了19 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影响。 19 世纪的俄国文坛描写“多余人”形象的作品,诸如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等。这些小说主人公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他们都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不满于俄国社会的现状;他们才气

横溢,也不乏远大理想,渴望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但是贵族阶级的劣根性又使他们意志薄弱,毅力缺乏,于是理想终于变成幻想,终其一生。在这些作品中,很难说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塑造受到哪一位作家的影响,但他对屠格涅夫作品的偏爱却是十分肯定的。早在1912年,郁达夫留学日本时,他就比较早地接触了俄国文学,阅读了屠格涅夫的小说《初恋》和《春潮》,屠格涅夫的这两本小说不仅是郁达夫最早读到的外国文学作品,而且,正是这两部小说,激发了郁达夫对于外国文学的兴趣,开启了他通向世界文学的门扉。郁达夫曾说:“我的开始读小说,开始想写小说,受的完全是这一位相貌柔和、眼睛有点忧郁,绕腮胡长得满满的北国巨人的影响。”郁达夫曾经反复阅读屠格涅夫发表于1850年的小说《多余人日记》,并且觉得“象嚼橄榄,愈嚼愈有味”。后来,他索性将它译成中文,以《零余者的日记》为题发表。于是,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变成了中国文学中的“零余者”。郁达夫从切身的生活遭遇中强烈地感觉到,生活在一个如此黑暗残酷的时代,自己的处境,如同屠格涅夫笔下所描写的多余人。对“多余人”形象的这种强烈的认同感和精神共鸣,促使郁达夫在写作富于自叙传色彩的作品时,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笔下的主人公都纳入到“零余者” ( 即“多余人”) 家族中去了。 与此同时,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也为郁达夫塑造“零余者”形象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范例。郁达夫小说如《秋柳》、《蜃楼》、《瓢儿和尚》等明显可以看出受《多余人日记》的影响。《多

郁达夫简介及作品分析

郁达夫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2.7~1945.8.29)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沦》、《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在苏门答腊失踪,关于其死亡的推测最早出于胡愈之的文章,胡文中推测郁达夫是为日本宪兵所杀害。建国后此一推论基本被延续下来,在1985年郁达夫的纪念会上,日本学者玲木正夫提出郁达夫系由日本宪兵掐死在森林里的观点,但是其对“凶手”却用英文字母表示,似嫌证据不足。此外还流传着其他的看法,如郁达夫系由印尼游击队杀害(郁达夫曾当过日本宪兵队的翻译)。故现在在学术界郁达夫只能谨慎地称为是失踪,而不能武断地认为其为日本宪兵杀害。 作品《沉沦》主要内容: 主人公出生在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市,由于不满当时的中学教育一连退学几次最终同他兄长一起来到了日本,在日本留学,而他的兄长随后就回去了。 在日本,他的忧郁症也从此厉害起来了,到最后甚至连中国留学生也没有人搭理他,孤冷得几乎到将死的地步,幸而他住的旅馆里,还有一个主人的女儿可以牵引他的心。 而他无意见看到她洗澡更令他心神不灵,只能搬到一个更偏远的园子里。然而在园子里又无意听见一对男女偷情。在彷徨失措中,来到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纯洁的情操。他一直认为所有的人都在歧视,欺辱他。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感到前途迷惘,绝望中投海自杀 精彩段落:1.前面一片汪洋的大海,横在午后的太阳光里,在那里微笑。超海而南有一条青山,隐隐的浮在透明的空气里,西边是一脉长堤,直驰到海湾的心里去。堤外有一处灯台,同巨人似的,立在那里。几艘空船和几只舢板,轻轻的在系着的地方浮荡。海中近岸的地方,有许多浮标,饱受了斜阳,红红的浮在那里。远处风来,带着几句单调的话声,既听不清楚是什么话,也不知道是从那里来的。 2.“可怜你这清影,跟了我二十一年,如今这大海就是你的葬身地了,我的身子,虽然被人家欺辱,我可不该累你也瘦弱到这步田地的。影子呀影子,你饶了我罢!”“那一颗摇摇不定的明星的底下,就是我的故国。也就是我的生地。我在那一颗星的底下,也曾送过十八个秋冬,我的乡土啊,我如今再也不能见你的面了。” 对《沉沦》的评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