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试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圊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刘经伟

摘要: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基础和先导作用,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探讨了高等学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应如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薄弱,生态伦理价值扭曲,生产方式粗放和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瓶颈。这些问题有很大一部分要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在高等学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来解决。为此,高等学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教育内容、方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基础和先导作用,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一、高等学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人类在经历工业文明对大自然肆意掠夺与破坏,自然界无情报复使人类遭受惨痛损失之后,全面反思社会发展的得失而提出的新的思想。在工业文明中,一方面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然取得空前胜利;另一方面,纷至沓来的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迫使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急切呼唤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为特征的文明,是自然界权利受到充分尊重的文明。

生态文明应该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是高度重视生态的意识,在当前就是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并在实际行动中加以体现。第二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环境大会(斯德哥尔摩会议),会议秘书长M?斯特朗(s呐ng)最早提出了“生态发展(ecodevelopment)”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人类社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依据是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必要条件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1992年,《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主题;1994年,《中国21世纪发展议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学的概念,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求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观,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平等占有自然资源的权利,强调人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第三是建立完善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建立行之有效、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以法律和道德的权威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准则。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2∞5年12月3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指出:“环境宣传教育是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意志的重要方式。要……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这充分体现了当前国家对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经济增长迅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过度、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率过低、生产方式粗放等一系列问题突现出来。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21世纪发展的唯一选择。而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然先决条件,要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各级教育系统,运用教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高校承担着提高人类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重任,高校所培养的精英人才将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项战略任务的成败。首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思想保障。高校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教学、管理、科研的全过程,教育大学生学会认知环境、理解环境、尊重环境,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能力,充分理解“人一自然一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由大学生发起一场认识、尊重、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变革,进而带动全社会的民众提高意识,转变观念,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要不断地激发人们树立把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保护自然统一起来的生态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德观、生态观和强调自然美的审美意识,才能引导全社会统一思想,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还能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智力支持。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科技水平必然导致落后的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生产生活方式,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高等学校要发挥科技优势,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动科技的进步,教育青年学生掌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能,运用科学技术找到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规律、方法和途径,建立健全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才能够正确处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切实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新局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当前我国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任务

对于在高等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随着我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逐步形成的。我国高校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与教育工作与国外比较开展时间较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等都有待于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今后一段时间内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适应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要引导大学生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统一发展的有机整体,树立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高尚道德,使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尊重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树立对自然理解和尊重的新的思维,并进而带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意识,提高道德水平。

2.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养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摒弃过度的自然资源消耗以满足无节制的物质}肖费的消费观念,并通过大学生带动和影响社会更多人养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中去。要引导青年学生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行动,同时带动社会成员积极加入绿色行动者的行列,发挥大学生的辐射作用。要教育青年学生积极支持各种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还要敦促社会民众自觉遵守生态文明的法则,加入到宣传、监督节约资源和

宙饲』商锋势

为进一步繁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保护生态的行列。要教育大学生掌握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的科学技能,运用科学技术找到解决环境污染的机制、规律、方法和途径,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和消费体系,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

4.不断培育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要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充分发掘第二课堂和潜课程体系的教育潜力,努力营造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并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影响社会文化,逐步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高等学校要探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形式,充分发挥高校为人类寻求克服生态危机的道路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空间的优势,为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德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伍英.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J】.生态经济,2000(02):38—40.

[3]傅晓华.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01):11—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05—10一19.

【6]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一02一15.

前学会菱手缓羼衾瓜套星l魄通知F:|_=_i

,溺蓊高等教专蔑线广或所属分支毹构的发展有鳖萋贡哉;6.豢育攀、≤繇教育学大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者参加高教研究活动的积极性,扩等学科的在读博士生。_==j大教育科学研究的群众基础,完善与加强学会组织建设,中二、登记程序。1.凡有意申请成为个天会员的个人应向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吸收热心教育科研工作,有一定高等教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提出书蘧申请,并填写登记表;2.申请登育科学理论素养和较为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实践经记表一式两份,经申请人所在单位盖章后直接寄送中国高等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在本专业、本地区(或零学校)有一定教育学会学术郝;_==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对申请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作为学会人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后出学术部在两夺月内通知申请人;

个人会员。申请人按规定交纳会费、领取会员证后艮》成为中国高等教育

一、个人会员的基本条件。凡舆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学会个人会员;4.个人会员按登记周期交纳会费。每个登记

请加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1.热,拯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较强周期为2年,应交纳会费300元;登记时阀为每个双年份的的科研能力;2.在教育科研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中,6月1日至30日,交纳会费后,发放《审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员业绩较为突出;3.在本专业、誊地区《或本学校)有较大学术证》,并为会员寄发《中国高教研究》杂志及学会相关资料。个影响;4.在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上工作,具有副入会员申请书可登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下载,也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从事科研工拨打Oi0—66097289联系索取。--==

作,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试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作者:刘经伟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刊名:

中国高教研究

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06(4)

被引用次数:7次

参考文献(6条)

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006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 2002

4.傅晓华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 2001(01)

5.伍英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2000(02)

6.余谋昌生态哲学 200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董嫱嫱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期刊论文]-兰州学刊2005(1)

2.曹迎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期刊论文]-绿色中国2006(21)

3.薛建明生态文明教育进高校的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期刊论文]-教育与职业2010(23)

4.赖章盛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内涵与目标[期刊论文]-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29(5)

5.陈智慧.华启和.CHEN Zhi-hui.HUA Qi-he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思考[期刊论文]-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

6.刘俊生态文明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期刊论文]-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

7.姜赛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期刊论文]-教育探索2011(8)

8.刘继发论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必要性[期刊论文]-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9)

9.丁林略论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期刊论文]-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10.余志健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期刊论文]-教育探索2007(3)

引证文献(7条)

1.杨洪晓.潘艳霞农林院校生态学教育的任务·问题与改进[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1(30)

2.张月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辅导员的德育职能探析[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 2011(24)

3.王元钊"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生态文明解读[期刊论文]-前沿 2010(4)

4.李英.甘巍关于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以武汉城市圈建设为例[期刊论文]-科教导刊 2009(25)

5.白宏亮.李大江影响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因素分析[期刊论文]-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3)

6.张贵珍.刘宪斌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8(29)

7.朱慧.马瑞君.邢树文.曾宪锋.唐为萍师范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与生态文明[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7932403.html,/Periodical_zghgxyj200604029.aspx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