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鸟的天堂教案(1)

3、鸟的天堂教案(1)

3、鸟的天堂教案(1)
3、鸟的天堂教案(1)

3、鸟的天堂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会写“灿烂、白茫茫、竹

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准备:1、查找巴金的相关资料。

2、抄好本课生字词,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

1、听写写过的生字

2、读生词

二、学习10——14自然段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师:鸟的天堂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读读第10——14段落想想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鸟的天堂的景象。

生自由读课文

2、12—13段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鸟多、活泼可爱,)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4’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群鸟纷飞让人的眼睛看不过来。)

用“应接不暇”说一句话:明明把他收集的许多卡通图片都拿出来给我看,我眼睛真是应接不暇。

4、这两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2’

(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5、师: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

师:假如你就是这里的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生各抒已见)让我们回到课文的前一部分,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

上聚集,就知道了。 1’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7—8段落,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的特点时问:从哪些句子看出树大?出示句子:我有机会看清经的真面目……不可计数。(从“一株”、“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你体会到什么?)

B、当学生讲到树美时问:从哪些句子看出?(出示句子:“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在颤动。”)从“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和“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从“新的生命在颤动”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

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③有风吹过。)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生可能提出:大树为什么会卧在水面上?

课后练习:五个“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用上了双引号,有的没用?

D、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5’

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 4’

学生写广告词。

互相交流。

六、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们看,老师这节课黑板上忘记写什么了?4’

请大家根据上节课的板书为老师设计板书。

学生设计,组织交流。

板书:3、鸟的天堂

远:

第一次大榕树

近:

第二次鸟的天堂:

七、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

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

小结课文。

八|、作业

1、摘抄本课的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

3、选作:根据课文描写画一画鸟的天堂。

白鹅

一、内容简介:

课文是作者对在重庆郊外居住时收养的一只白鹅的回忆。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白鹅与众不同的“傲慢性格”做了生动的描绘;二是叙述了白鹅对“我”一家所做的贡献,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二、学习目标

(一)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三)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三、教学准备: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2.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什么是“净角”吗?(播放“净角”脸谱图像)“角”是多音字,在“角色”

中读“jue”,而不是“jiao”。自己读两遍。

(点评: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四年级的阅读课,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

3.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说说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4.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鹅某方面的特点。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么写的?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联系的?用横线画下来。(自学)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

2.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

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相机板书: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

(点评: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或者用图画来表示。

(本节反馈: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动手批注或画画,调动形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从形态、声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既培养了学习方法和习惯,又丰富了语言积累。)

2.通过多种形式读,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3.认真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相机板书:尽职勇敢可爱。

4.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

(通过引读有关句子,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认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阅读。)

5.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和写作方法。

7.齐读本段的词语: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板书设计:

叫声: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白鹅步态:从容大模大样}喜爱之情(高傲)吃相:三眼一板架子十足

写法:拟人对比语言:诙谐、风趣

搭石

学习目标:

1、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入: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我们反复咏叹了这句话──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指名朗读)。

师:小朋友们,这一排排普普通通的搭石联结着乡亲们哪些美好的情感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2至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了乡亲们哪些美好的情感?把最能打动你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开始吧!

2、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了乡亲们哪些美好的情感?把最能打动你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二、精读课文,体会意境,想象拓展

师:好的,我看到很多语句上都画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灵活进行两个板块的学习。

预设板块一:出示“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指名朗读。

2、理解“协调有序”:

板书:协调有序

(1)师(质疑):这几句话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情景?

(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

(2)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读。

师:作者写得如此生动,使我们如同身临其境,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走搭石的行列中,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我问问你们,现在你们走的是什么?(搭石)走的不好就要掉进水里,有没有信心,好,从这儿开始。

师(引述):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到搭石上,这边的同学走在前面,这边的同学走在后面,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前面的──(生:

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在指挥吧!(没有) 对!其实没有,这样的动作,那样的默契,那样的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体会得多好啊!再看看这个句子,你又从哪儿体会到美呢?

3、结合画面,理解“轻波漾漾,人影绰绰”。

(1)师:“绰”是个生字,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在“人影绰绰”中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

还有一个词语“绰绰有余”,又是什么意思?

(2)“轻波漾漾,人影绰绰”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

预评1:用想象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个词,值得我们来学习。

预评2:你体会到了水光,人影两相印的美,像一幅画一样,能读读吗?

指名读。预评:有感觉,把我们带到了画前,谁能够把我们带到画里?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这幅画面。

再指名读。预评1:身临其境了吗?咱们一起来!

方案二,如学生读不出美的画面,那么师范读,师:这么美的画面,老师也想读读,能给我个机会吗?

4、美读佳句,背诵积累:

全班配乐齐读。预评1:水波是在轻轻地荡漾。预评2:是的,这既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一首清沥的小诗,看!谁能读出诗一样的感觉,你们推荐一位吧!课件出示:每当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轻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预评:小朋友们,刘章爷爷再大山里生活了十三年,每一年都有两百多天走在搭石上,每一天他要走上62到搭石,他时时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生配乐齐读。

预评:小朋友们,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是踏过了一十六万六千四百多道搭石呀,他怎么能忘记这样的情景呀,读——

出示句子: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预评:是的,这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走出了乡亲们之间的和谐美。师:看到人们走搭石的情景,看到人们的心灵这样美,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还从哪里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呢?

预设板块二:

(一)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指名朗读,质疑:读着读着,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2、理解“踏”:

师:你现在就是这位大爷,您这么急着赶路,一定有什么急事吧?我看到您刚才已经从搭石上过去了,怎么又回来了呢?我还发现您在这块搭石上踏了几个来回,您这是──

师(质疑):你们觉得这是怎样的踏?

师(朗读指导):是啊!正是这个小心的踏,踏了几个来回的踏,踏了又踏的踏,踏出这位老人的善良,你还能把这种形象读出来吗?

3、体会淳朴乡风,丰满人物形象:

师(引述):看见上了年岁的老人还这样的为他人着想,如此善良,你觉得中年人会怎样做呢?青年人呢?那,像我们这样大的孩子呢?(更换主语,引读句子,例:一身风霜的中年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真是──淳朴乡风,代代相传啊!

师小结:在这平常的小事中,我们感受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还从哪儿感受到了乡亲们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呢?板书:为他人着想

(二)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指名朗读。

2、师(质疑):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

理所当然

是的,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朴、善良、谦让和敬老,也深深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来,让我们把心中的这份感动,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师: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假如──()。

3、此情此景,多么感人,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要表达自己的赞美,如果你当时正站在岸边,你准备用怎样美好的语言来赞美他们呢?

(生交流)。看样子,你还真不是刘章的老乡啊,他们是不会这样说的,从这段话中找出一个词来证明。

4、理解“理所当然”:

师(质疑):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生交流)这里的人把什么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

5、先扶后放,写话训练:

师:好一个“理所当然”,这里面藏着的不仅仅是一颗谦让的心,一颗敬老的心,其实这里面藏着的是一种习惯,家乡的人们还把许许多多美好的行为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残疾人来走搭石……假如遇到孕妇来走搭石……假如──还有哪些假如呢?小小的搭石上,还有哪些感动我们的画面吗?请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

(出示作业纸,轻声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小小的搭石,演绎着人间的真情,我能试着写一写:

课件出示:

假如遇到,总要,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如果遇到,总要,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碰上赶集的日子……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学……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写话,稍后交流。

三、总结全文,升华课文人文内涵

1、师小结:

一排排平凡的搭石是家乡的一道美丽风景,其实比这道风景更美的是走在搭石上的人啊!难怪作者在最后一段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第5自然段。

2、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一排排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

3、课外拓展,感悟情怀:

是呀,本文的作者刘章,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后来在石家庄工作,当他看到熙攘的人流,便不自觉地想到家乡那潺潺的小溪,看到人们没有秩序地挤抢公共汽车,便想到了乡亲们走搭石的协调有序和礼让,看到马路上的石头、树杈,人们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便想到乡亲们在雨后,主动摆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写出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因为他由衷地感受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说一说身边的平凡美。

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本文的作者就是从“搭石”这么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早上,老师走进我们三1班的教室,看到同学们一张张笑脸,你们非常热情地欢迎我这个陌生的老师,让老师的心情放松了许多。这是一种美。乘公交车时人们按顺序排队上车是一种美,在汽车上给老人让座也是一种美,这样的美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也睁大发现的眼睛,找找身边的美吧!

四、布置小练笔,留住“美”

师:是的,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美其实就蕴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件平凡的事物中。让我们象作者刘章一样,回去后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身边的美吧!

板书设计:

21搭石

协调有序为他人着想理所当然……

9 巨人的花园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读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准备

1、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自由推荐。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读童话吗?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张开想象的翅膀飞进王尔德笔下的《巨人的花园》。板书课题、我们来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过渡:一提到花园,在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用你积累的词句描述一下?

生:啊!太美了。

师:那么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呢?让我们在书中寻找答案吧!请打开书41面,自由读读课文。(4分钟)

1、谈谈读后的感受:师: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呢?

生答: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师评价:巨人的花园真美,你们想去看看嘛,学生:想(放课件)

三、品读感悟

师:正当孩子们沉浸在这美丽而又快乐的花园里时,巨人突然回来了,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请个同学告诉老师,默读的要求)好,请大家现在开始默读。

师:刚才你们通过默读课文,(课件),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2、生:巨人批评孩子们,

师:巨人对孩子们说了什么呢?

出示句子: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指导朗读

(1)这句话你想怎样来读啊?指名读。师评价:生气,凶狠。再找一名读:师评价:

(2)巨人在说这些话时又会做什么动作呢?指两名生:边说边做动作。

(3)一起来感受。齐读(师生激情高涨)师评价:

过渡:孩子们被赶走了,春天也走了,花园里,怎么样呢?(放课件)此时的花园变了,让你感觉怎样?(凄凉、寒冷)如果你是巨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

受呢?(孤独、寂寞),师: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花园的凄凉和巨人的孤独。大家齐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随机出示第6自然段)

师评价:你们读得真好,体会到巨人的孤独,

过渡:春天来了,巨人又是怎么说的?生答:

出示课件:“可是……纷纷逃窜”

1、谁来读一读。

2、如果赶走孩子们,巨人的春天就会来吗?生答:不会。

师:是的,花园再次被冰雪覆盖了,这时一个小男孩神奇地出现了。

1、巨人发现了小男孩,他的态度如何?生:(出示课件)

2、再想象:小男孩面对巨人的大声斥责可能会说些什么?生答:

3、巨人心里感受是什么样的?

生;火辣辣的

4、什么情况下你会有火辣辣的感觉呢?生:

过渡:是的,小男孩用无声的语言和满树的桃花让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是多么感激小男孩啊,你能读好第9自然段吗?

出示第9段,指导读。

1、自由读,指名读9自然段。师评价:

2、我们来看看这句话,谁愿意当巨人来读这句话,(出示课件“唤来寒冬的……谢谢你!)”指名读。这是巨人醒悟后说的一句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太?太?他想自己独想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寒冷和荒凉。(课件)

3、现在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齐读第9自然段。

过渡:真是春风融化冰雪,暖语滋润心田,醒悟后的巨人变得怎么样呢?我们男女生赛读最后两段。

男生读10段,女生读11段。师评价:读得真流利

1、太好了,老师带你们去花园看看。看他们玩得多开心,此时的巨人变得和以前有什么不同了?(宽容,豁达)

2、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有什么感受呢?我要采访一下巨人。(现在你和孩子们在一起有什么感受?)巨人无比幸福!

师小结:巨人用宽容善良的心融化了坚冰。从此,他的花园里又春意盎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它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出示画面)瞧,他们相处得多和谐,玩得多开心哪!让咱们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快乐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配乐朗读)

三、总结课文

1、师导语:

今天,我们跟随英国作家王尔德到巨人的花园里享受了一翻,从这篇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生答:

出示课件(快乐需要和别人分享)

四、作业:

1、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

2、把《巨人的花园》编成童话剧,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

3、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有孩子花园巨人

春、夏、秋冬很生气没有孩子仍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寒冷、荒凉有孩子增添了春意又发脾气孩子们逃窜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训斥

小男孩凝视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开出花朵明白

总结: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启发:快乐应当与大家共同分享

23* 卡罗纳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2、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3、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达爱,进行习作片段练习。

4、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和体会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体会和表达爱。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相应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情感

1、孩子们今天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点击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2、导入:师:这首歌想必大家都听过。是啊,在生活中母亲给了我们无谓不止的爱,使我们能健康成长。如果有一天,妈妈离开了我们,那这肯定是世间最痛苦的分离。孩子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孩子,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不幸,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是出示课题卡罗纳,(板书课题)师:让我们轻轻地呼唤他:卡罗纳。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卡罗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PPT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难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停下来多读几遍。(学生读,教师巡视、指导)

2、读书的效果怎么样呢?这些新词你都会读了吗?PPT3我们来读读吧!我请第一大组的孩子来开火车读,要求声音洪亮,节奏连贯;请每大组读一排,比比哪组读得最认真、最准确。)(PPT4)

3、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本文讲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试着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抓住人物把主要事件说清楚。(指2名说……讲的就是这么件事是吧?请每位同学把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觉得说起来有困难的孩子,PPT5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来说,开始)[2]

三、再读课文:走进内心,体会悲痛;身临其境,感悟关爱。

过渡:师:失去母爱后的卡罗纳是怎样表现的?

1、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划出表现卡罗纳悲痛的句子,体会他的心情,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开始吧

1)学生默读,勾画,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勾画的句子和感受。

3)根据巡视时的发现有针对性的全班交流:抓住以下句子朗读、体会、感悟。

1、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2、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

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3、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

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4、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

似的。

预设:生: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师指导生用低沉的语气读这一句子。

生读: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上号啕大哭。

师:一幅插图也能刺激卡罗纳想起妈妈,可见他太爱妈妈了。象这样的痛苦描写,课文中还有很多,你能用——把它划出来并读一读吗?

生: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生: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师相机引导:此时的卡罗纳又想起了什么?

生预设:此时卡罗纳又想起了每天妈妈来接他,牵着他的手和他一起回家的情景。

师:同学们找到的每一处,都是一幅让我们为之动容的画面,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卡罗纳?

学生交流(我感到卡罗纳很可怜等等)

可是现在别人都有妈妈,可卡罗纳再也没有妈妈了,卡罗纳心里是多么悲哀,多么伤心啊!

4)配乐接读,体会悲痛之感:

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悲痛难忍,所以他走进教室,突然;再也不能牵妈妈的手了,当他看到;再也不能投入妈妈温暖的怀抱了,当他看到“我”扑进母亲怀里的时候,卡罗纳独自;这种悲伤,痛彻心扉,也写在卡罗纳脸上(读):。

(四)身临其境感受幸福,体会卡罗纳周围的人对他的关爱。

师:失去了母爱的卡罗纳是不是从今以后什么都都失去了,孤零零的生活在痛苦中了呢?

预设生:不是,还有很多人关心着他

师:是的,他还享受到了其他人对他的爱,课文中讲了他还享受着来至谁的爱呢?

预设:他还享受着老师,同学,我和我母亲的爱。

师提出学习要求:下面请同学们在这些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个,找到他关爱卡罗纳的有关句子,:先用﹏(波浪线)划出相关句子,再读一读,然后再想一想,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中去体会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

学生开始学习,老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

1、学生汇报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

预设生:我选的是老师的话 .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我体会到老师为了不刺激卡罗纳,让他更伤心,命令同学们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

生: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读了这段话,我体会到了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卡罗纳,鼓励卡罗纳,让卡罗纳感觉到妈妈就在身边一样。

师适时相机指导这些语句的朗读方法,并适时导出“爱是老师亲切的话语”,同时板书。

2、学生汇报同学们对卡罗纳的关爱。

预设生:第6自然段,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从这里看出同学们对卡罗纳的关爱。

师:是啊,同学们默默地看着他,眼睛里写满了对他的关爱。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爱是关切的目光”,同时板书。

3、学生汇报妈妈对卡罗纳的关爱。

师: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爱就是同学们对卡罗纳关切的目光,那,同学们还从谁的目光中读出了她对卡罗纳的关爱呢?

预设生:作者的母亲。

师:那你又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预设生: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师:是啊,妈妈的目光里包含着多少深情,多少爱意啊!

4、学生汇报“我“对卡罗纳的关爱。

师:“我“对卡罗纳的关爱体现在哪儿呢?

预设生: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这是作者我对卡罗纳的关心.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看到卡罗纳那么伤心,作者心里也很难过,想安慰他,又不知怎么说才能安慰他。

师:作者有千言万语想对他说,但却只用了两个简单的动作,那时———

预设生:放和贴两个动作。

师:是啊,从中也让卡罗纳,甚至我们感受到了“爱是无声的举动”,同时板书。

(五)小结

师:卡罗纳是不幸了,那时因为他失去了母爱,但是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得到了更多人的关爱,这种爱让我们感动啊!同时,我们也懂得了,当别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可以用亲切的——话语(生答),关切的——目光(生答),无声的——举动(生答),来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关爱。

三、运用学法,情感升华。

《爱》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

爱,也许是一句温暖的话语

爱,也许是一道关切的目光

爱,也许是一个亲密的动作

爱,更是一种理解和体谅

只要我们用心感受

爱,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学习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3、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叶老先生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人

品,对待文学事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及对待祖国下一代的热切关怀和希望。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搜集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阅读他们的作品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导入课题

导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6课(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篇课文主要回忆了哪些内容?谁来说说?(指名汇报)(板书:修改作文受邀做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来深入理解一下课文内容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学习“修改作文”部分。

1、提出读文要求:用喜欢的方式读文1---5自然段,并勾画出表现叶老是怎样修改作文的词句,可以做出批注,还可以结合课后资料袋想一想,不懂的地方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设计意图: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后,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感悟体会、合作交流。这样不但唤起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且还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变传统的教师“讲”懂为学生自己“读”懂。)

(1)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句子。

A(课件出示1):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a学生读句子,并抓住“密密麻麻”和“到处”体会叶老先生批改作文的认真细致。生谈体会。

b并指导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谁来再读?

B(课件出示2):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a生读,理解“春风拂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b质疑:从叶老先生的批改中为什么能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学生各抒己见,除了感悟叶老对文学的一丝不苟外更要感

悟他对青少年的关爱,对文学事业的热爱)

c、体会用词的准确,感悟比喻句的妙用。

(2)、体会叶老的认真,让学生先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到叶老修改的必要性,总结出修改作文的好方法。【课件出示修改作文的方法】

(3)、学会增添、删改、删去等修改符号的用法。

(4)、学生读读叶老先生写的评语。

2、通过对比,感悟叶老先生的人品和文品。

3、引导学生结合板书说出肖复兴同学成长之路。

4、读写结合

(1)用想象法,写出70岁的老人当时如何修改这篇作文的情景。

(2)教师引读这一段,让学生感受叶老对下一代的关心。

(二)感悟“受邀做客”部分。

(过渡语)同学们,就在这一年的暑假,这个15岁的中学生又接到了大作家叶圣陶的邀请去他家做客,大家想一想,当时肖复兴的心情会怎样?他又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二部分内容,勾画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想一想这次做客给肖复兴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读文吧。(学生自由读书、划记,师了解读书情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