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影《闺蜜》完整在线 那些隐喻的情感密码

电影《闺蜜》完整在线 那些隐喻的情感密码

电影《闺蜜》完整在线 那些隐喻的情感密码
电影《闺蜜》完整在线 那些隐喻的情感密码

电影《闺蜜》完整在线那些隐喻的情感密码

希汶(陈意涵饰)、凯米(薛凯琪饰)和小美(杨子珊饰)一直是无话不谈的闺蜜。乖乖女希汶的生活重心全放在了相爱7年的未婚夫林杰(钟汉良饰)身上,可随着林杰的出轨,三姐妹的生活被打乱了。凯米和小美陷入了与摇滚音乐人九天(吴建豪饰)的三角恋中,三人的友情出现危机……导演黄真真在本片中扮演了自己,并且还原了自己的纪录片代表作《女人那话儿》的拍摄现场。

纵览近年卖座的青春爱情电影,主题细分愈加明显。无论是《致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校园怀旧,《失恋33天》的剩女励志主题,还是《一夜惊喜》前卫的“未婚先孕”话题……每一部电影均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密码。

继《被偷走的那五年》后,擅长都市女性情感题材的香港女导演黄真真以自我致敬当年的名作《女人那话儿》的方式,导演了这部青春电影《闺蜜》。这一次,黄真真将镜头对准了比男女之爱更为长久深沉的闺蜜之情,通过三位闺蜜之间的恩怨纠葛,展现当下年轻女性群体之间的闺蜜情结。

成长环境、理想规划、性格各不相同的三姐妹将友谊从校园延续到了社会。白富美凯米强势而仗义,用自己的方式关怀着两位好友;纯真软弱的希汶专注于爱情,却遭遇未婚夫林杰劈腿,痛不欲生,直到遇到真命天子乔立,才重新找回自我;文艺青年小美倔强而执着,立志成为独立女导演。随着环境的变化、经济实力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三位好友发生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闺蜜之情备受考验。

据说,模特出身的香港女星薛凯琪家境优越,因此演起颇具女王气质的白富美凯米驾轻就熟,为了避免闺蜜被渣男欺骗感情,不惜“牺牲”自己;而正处于上升期的宝岛女星陈意涵则用她善于放电的大眼睛和“萌哒哒”的迷幻表情,将希汶这个懵懂专情的平凡女生演绎得很是到位;至于因《致青春》一片成名的内地女星杨子珊,则将小美这个影射导演黄真真的事业型女性,专注于理想却总在自卑和自大之间游移的复杂心态展现得入木三分。可以说,小美一角是令三位女主人公之间闺蜜情感发生变化的核心,当恋上小美的摇滚歌手九天出现,便打破了三位闺蜜之间原本十分稳固的“铁三角”关系。

在这部以都市女性间常见且特殊的闺蜜情韵为主题的电影中,男性角色自然成为了女性角色的陪衬。无论是帅哥钟汉良扮演的花心大少、余文乐扮演的经济适用男还是吴建豪诠释的摇滚歌手,他们所表现的或正面或反面的爱情观,在闺蜜之情的对比下,显得如此不值一提。不过,他们作为三位女神爱情的启蒙者或引路人,加速了三位女神迈向成熟的步伐,是她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都市情感电影《闺蜜》布景精致唯美,却并不奢华俗丽。导演刻意模糊了影片的背景城市,令我们无法探究这个有关闺蜜的故事究竟发生在香港、台湾地区,还是大陆。或许,这并不是重点,当三位青春靓丽的闺蜜一起轻快地走在五光十色、灯红酒绿的都市街头,彼此间的这份情韵似乎突破了时光的界限和地域的壁垒,唤起我们强烈的共鸣。

女性原本就是情绪多变、情感敏锐的群体,影片中惊喜和悲伤、憧憬和失落、期待和不满等错综交织的情绪始终与三位闺蜜如影随形,理想情感状态与客观现实的种种冲突逐渐浮出水面。然而,闺蜜之情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似男女之情那般以彼此相悦的情欲为情感的基础,而是一种超脱于功利之外的更为纯洁的存在。闺蜜之间,虽然也存在争执、隔膜甚至厌恶和怨恨,但那毕竟是短暂的瞬间,并不会影响闺蜜之情的根本。“在我的生命里,你不曾告别也不曾远离”。黄真真以女性导演独特的视角,在本片中真实自然地展现了闺蜜之间时而甜蜜时而酸涩,却也不乏嫉妒、同情、理解、怜惜的复杂心路,这是我们平常女孩曾经拥有过的闺蜜情怀,或许也暗示着导演隐秘的情感密码。

电影《闺蜜》完整版256影视在线观看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3196528.html,

(完整版)咏物诗常见情感分类

咏物诗常见情感分类 【1. 表现诗人高尚情操】 诗人在诗中表现自己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决不趋势媚俗不向恶 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赏析】此诗作于患难之中。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 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忤逆武后,遭诬陷,以贪赃罪名下狱。作者歌咏 蝉的高洁品行,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诗人以蝉比兴,以蝉寓己,感叹自己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 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抒发了诗人品 行高洁却“失路艰虞,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此词以梅花自况,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表达自 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 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 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2. 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 诗人借咏物或抒发政治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幽愤之情;或表达渴望 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或感叹时光易逝,自伤迟暮等。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赏析】先写春日之柳、春风荡漾,百花争艳,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下 面两句却陡然一转,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树上哀鸣,一派肃杀、凄凉的环境。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 变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动写照。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 隐衷。 惜牡丹花二首·其一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赏析】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牡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历代多愁善 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而白居易《惜牡丹花 二首·其一》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

浅谈歌唱中的情感应用

浅谈歌唱中的情感应用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表演艺术07级符巍) 摘要:从古至今,歌唱都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和交流思想感情的最自然、最亲切、最直接的一种艺术形式。歌唱艺术是通过以声传情,以情感人来进行的艺术再创造过程。以情感人是歌唱艺术的灵魂之所在,是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进自然也。”声情并茂的歌唱艺术是最为动人的感情音乐即歌唱艺术美的创作原则,也是审美的标准要求,完美的融情于声。好的歌唱者在演唱中能把歌曲中喜、怒、哀、乐之“情”充分地表现出来,达到“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悚然六月寒”,一曲唱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说明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修养,对生活、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有较深的艺术造诣和较高的歌唱技巧,才能通过情感将自己心灵的感受用具有丰富色彩和特有风格的美妙声音,去拔动听众的心弦,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歌唱,情感,理解。 引言:声乐是一门通过人声歌唱来表现的音乐艺术。歌唱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情”。“情”是一切艺术之所以感人的根茎,“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所以“情感”在歌唱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对某种体验需要发泄的动态反映。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但如何在演唱中利用好情感才是最关键的。 —.深入的理解歌词内容: 歌词是歌曲的根基,再伟大的歌唱家也无法演绎没有歌词的歌曲,由此可见歌词的重要性!在拿到一首歌曲的时候,首先应该把歌词从头到尾念一遍,读的时候体会歌词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是很必要的!理解歌词,对演唱者演唱时情绪的把握很有帮助!歌曲《儿行千里》

隐喻_语境_文化_兼论情感隐喻_人比黄花瘦

作者简介:文旭(1963-),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及语义与句法的界面研究等;罗洛(1978-),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 知语言学 收稿日期:2003-08-03(修改稿) 2004年第1期 总第178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 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 eaching 2004,№1Serial №178 隐喻?语境?文化 ———兼论情感隐喻:人比黄花瘦 文 旭 罗 洛 (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修辞学一直把隐喻看作是正规语言的偏离和变异,而认知语言学从新的视觉打破了传统修辞学对隐喻研究的 清规戒律。隐喻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它产生于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之上由始发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过程中。人们对隐喻的理解来自人类共同的体验和感知,并依据相关语境和文化模式。 关键词:修辞;认知;概念隐喻;语境;文化 Abstract :In the long history of rhetoric ,metaphor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deviation of normal language.C ognitive linguistics breaks through the prescribed regularities in rhetoric and provides a brand 2new perspective to the study of metaphor.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metaphor is one part of the linguistic system ,and the way we think and behave.It happens in the process of mapping from source domain to target domain on the basis of similarities.Our comprehension of metaphor is based on the shared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and relevant context as well as culture m odels. K ey words :rhetoric ,cognition ,conceptual metaphor ,context ,culture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4)01-0011-04 一、隐喻的修辞观 隐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对象,更受诗人和文学家的青睐,其应用在诗歌里最为突出。诗歌这种再现自然环境和人类思想情感的文学艺术正是通过大量的隐喻体现其魅力和激情的。赫兹利特(Hazlitt )在《泛论诗歌》里说:“恐怖是诗,希望是诗,爱是诗,恨是诗,轻视、忌妒、懊悔、爱慕、奇迹、怜悯、绝望或疯狂是诗。”而此时的隐喻已不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华丽装饰,从本质上来说它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体现 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然,隐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一定的语境和文化紧密结合才能发挥自己的功能。 英语metaphor 一词源于希腊语的metapherein ,前缀meta 2意为“在中间”,“pherein ”意为“携带”,当这两部分组合成一体时,隐喻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把事物从一处转向另一目的地的媒介。《美国传统辞典》把隐喻定义为一种语言表达手法,通常是用指某物的词或词组去指代它物,从而暗示它们之间 的相似之处。《大美百科全书》(1979:535)把隐喻定义为“在两种不同物体间做暗示性的比较,即以想象方式来认定一个 物体与另一个物体间的类推方式,若非基于后者有前者的特质,便是赋予前者约定俗成的特性”。这正是隐喻在语言中的功能,即把字面意义转化为隐喻意义,这种转化过程显然是动态的。 传统修辞学把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现象,是把一个未知 的或不熟悉的词语清晰地比喻成另一个更为人知的词语,从而使后者更能清楚地阐释前者。广义地说,用描写一实体的词去描写另一实体的修辞格是比喻;狭义地讲,隐喻是比喻的一种,与转喻、夸张等齐名。在20世纪晚期之前,人们普遍把隐喻当成语言的装饰品,诗人们喜好用它来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华丽。传统修辞学有关隐喻的经典理论有三:对比论(com paris on theory )、替代论(substitution theory )和互动论(inter 2 action theory )。对比论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他认为: “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它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其应用范围包括以属喻种、以种喻属、以种喻种和彼此类推。”(1996:149)这种包含了对比论的精辟阐释旨在把所有的隐喻现象连接成一个整体。“属”和“类”概念的使用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类型层次上。“属”在字典里常被定义为一个分类范畴,级别在“族”之下、“类”之上,通常包括一组展示相似特点的“类”。“类”则是个体按照共同的属性对个体或物体进行的分类,并指定共有的名称。隐喻在这里被看成是作用于类型层次之间的概念现象。要构造隐喻,我们可以(a )往上移一个层次从而找到更抽象的概念;(b )往下移一个层次找到更确定的概念;(c )跨越层次找到具有同等确定性的同级词;(d )或使用经典的比例比喻A/C =B/D 。替代论是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连(Quintilian )提出来的。他

概念隐喻理论浅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3196528.html, 概念隐喻理论浅思 作者:时璐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2期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 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分析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概念隐喻理论发展的局限及其前景预示。 关键词:概念隐喻;映射;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9-01 一、引言 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是Lakoff &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莱可夫和约翰逊等称为概念隐喻。 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人类概念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往往是隐喻性的。隐喻作为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人类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莱可夫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 or conceptual metaphor)。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 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去思维、去经历,从而在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时,就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在一定的文化中,隐喻概念已经形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考证 概念隐喻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INFLATION IS AN ENEMY.(通货膨胀是敌人。)这里的INFLATION称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 AN ENEMY称为始发域(source domain), IS被看作是“经验集的简化,隐喻以它为基础,我们根据它理解隐喻”,即“经验基础”。因此,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为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系统的、部分的、不对称的结构映射。这种映射通常有几种对应关系。一个是本体对应(ontological correspondences),映射是始源域与目标域实体间的一个固定的本体集对应。我们以概念隐喻“经济是旅行”为例:“经济是旅行”映射“发展经济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的共同目的”和“经济危机对应旅行中的障碍”。另一个为推理模式对应(inference pattern correspondences),当本体对应被激活时,映射能把始源域的推理模式映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上。

情感的分类

情感的分类 人的情感复杂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分类。由于情感的核心内容是价值,人的情感主要应该根据它所反映的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1、根据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正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愉快、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减少或负向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如痛苦、鄙视、仇恨、嫉妒等。 2、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热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种强有力、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孜孜不倦等;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短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3、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欲望、情绪与感情。当主导变量是人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欲望;当主导变量是环境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情绪;当主导变量是事物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感情。 4、根据价值主体的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个人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个人情感是指个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集体情感是指集体成员对事物所产生的合成情感,阶级情感是一种典型的集体情感;社会情感是指社会成员对事物所产生的合成情感,民族情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情感。 5、根据事物基本价值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真假

感、善恶感和美丑感三种。真假感是人对思维性事物(如知识、思维方式等)所产生的情感;善恶感是人对行为性事物(如行为、行为规范等)所产生的情感;美丑感是人对生理性事物(如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等)所产生的情感。 6、根据价值的目标指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对物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和对特殊事物情感等四大类。对物情感包括喜欢、厌烦等;对人情感包括仇恨、嫉妒、爱戴等;对己情感包括自卑感、自豪感等。 7、根据价值的作用时期的不同,情感可分为追朔性情感、现实性情感和期望性情感。追朔性情感是指人对过去事物的情感,包括遗憾、庆幸、怀念等;现实性情感是指人对现实事物的情感;期望性情感是指人对未来事物的情感,包括自信、信任、绝望、期待等。 8、根据价值的动态变化的特点,可分为确定性情感、概率性情感。确定性情感是指人对价值确定性事物的情感;概率性情感是指人对价值不确定性事物的情感,包括迷茫感、神秘感等。 9、根据价值的层次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和自我实现类情感四大类。温饱类情感包括酸、甜、苦、辣、热、冷、饿、渴、疼、痒、闷等;安全与健康类情感包括舒适感、安逸感、快活感、恐惧感、担心感、不安感等;人尊与自尊类情感包括自信感、自爱感、自豪感、尊佩感、友善感、思念感、自责感、孤独感、受骗感和受辱感等;自我实现类情感包括抱负感、使命感、成就感、超越感、失落感、受挫感、沉沦感等。 参考文献: ①仇德辉著,《统一价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②仇德辉著,《数理情感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论情感在广告中的应用

提纲 摘要 (3) 第一章情感在广告中的应用 (3) 1.1情感及情感设计的定义 (3) 1.1.1 情感的定义 (3) 1.1.2 情感设计概念 (3) 1.2 情感因素的功能 (4) 1.3 情感因素在广告设计中的表现类型 (4) 第二章情感广告及主要表现特征 (4) 2.1 情感广告的定义 (5) 2.2 情感广告的一般特征 (5) 第三章在广告中情感运用的主要表现类型 (5) 第四章情感在广告中运用的方法 (6) 第五章情感在广告中运用的好处及作用 (6) 第六章情感在广告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7) 总结 (8) 参考文献 (9) 注释 (9)

论情感在广告中的应用 摘要: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一直以来是人类永恒不老的话题,是人们心灵深处最脆弱业最敏感的神经。在当今高度成熟的社会里,人们的意识高度成熟,消费者所追求的是一种与自己内心深处情绪与情感相一致的“感性消费”,已获得个性的满足、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慰藉。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广告要做到“以情动人”就要重视情感的运用。本文从广告的现实出发,介绍当前广告情感应用情况,论述了情感及情感相应的内容和情感在广告中的运用方法及作用,并且适当阐述情感在广告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最终得到结论。愿为我国电视广告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关键字:广告、情感、方法及作用、问题 随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的确立,情感因素已成为广告宣传的必要手段。情感广告的目标是消费者,而今天的消费者也不再是纯粹的追求物质满足,他们不仅要求广告能告之他们商品信息,而且要求商品信息有艺术性和娱乐性,满足其审美需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在缺乏必要的“丰富激情”的情况下,理智处于一种休眠状态,不可能进行正常的工作,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周围世界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表现力的情感广告总是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与兴趣。 第一章情感在广告中的运用 1.1 情感及情感设计的定义 1.1.1 情感的定义 情感是天赋的特性,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时的一种生理的反应,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是由需要和期望决定的。当需要和期望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愉快、喜爱的情感,需要和期望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苦恼、厌恶的情感。① 1.1.2 情感设计的概念 情感设计主要是指艺术设计师通过对人们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情感产生的一般规律和原理的研究和分析,再艺术设计作品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激发人们的某种情感,使设计作品能更好地实现其目的性的设计。② 1.2 情感因素的功能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个桥梁,也是观众接受广告产品的一个桥梁,可以增加广告的感染力,可以塑造品牌个性,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把情感融入广告中,把情感传达给消费者,也把情感与品牌形象有机地统一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会被消费者接受,才有可能引发其购买的欲望,达到其广告的目的。

表示负面情感词语的隐喻分析

2006年第8期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 No 18,2006 第27卷 VOCATI O NAL AND TECHN I CAL E DUCATI O N Vol 127总第462期 (Teaching Research ) General No .462 收稿日期:2005-11-30 作者简介:翟 艳(1974- ),女,山西沁水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表示负面情感词语的隐喻分析 翟 艳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062) 摘要:表达情感的词语很大一部分是以身体经验和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并通过隐喻的方 式构成的。隐喻可以分成死寂隐喻和活跃隐喻两种类型,这两种隐喻是相对来说的,并非绝对化的概念。情感概念的隐喻主要有3种构成方式,与之相对应的隐喻可以称为实体型隐喻、通感型隐喻和转喻型隐喻。 关键词:情感词语;负面情感;隐喻界定;隐喻构成方式;生活经验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6)08-0048-02 《现代汉语分类词典》 (1998)中选取了210个表达人类负面情感———怒、惧、哀的词语进行分析,发现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共有65个,占31%,而通过隐喻表达情感的词语共145个,占69%,本文以前面提到的210个词语为对象,从隐喻的认知功能出发,分析汉语中情感概念的隐喻表达。 一、隐喻的界定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看文学作品时,往往能注意那些有新意的、作者独创的修辞,如果把范围扩大,虽然认知语言学家指出几乎每一句话中都含有隐喻,但人们却很少能意识到。这主要是因为隐喻性有程度之分。隐喻性是一个连续体,一端是隐喻性极高的新鲜隐喻,就是我们能感知到的隐喻,另一端是已经失去隐喻性的死喻,即我们不易感知到的隐喻。但隐喻性的判断是主观的,而且没有完全“死去”的隐喻,即使是死喻,在适当的语境下还可能复活。在对所选语料———表示负面情感的词语进行分析后发现,词汇中的隐喻大多数是死隐喻,只不过凝固的程度不同而已。 二、隐喻的类型(一)死寂隐喻 死寂隐喻指凝固性程度高,而隐喻性程度低,从字面上人们意识不到的隐喻。这类词语被无数反复的使用和联想,词义已成为约定俗成的字面意义,成为词汇的部分含义,并已收入词典中。比如人们在表达自己愤怒的情感时往往会使用“生气”这个词语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生气”其实是隐喻的说法,把人的愤怒比作“气”,只不过这一隐 喻被接受和传播后,其隐喻性逐渐减弱,随着使用 频率的增加,隐喻义成为词义的一部分,“生气”便逐渐成为一种字面的说法。另外还有怒气、气恼、胆怯、丧胆、悲痛、痛心等。 (二)活跃隐喻 活跃隐喻指凝固性程度低,而隐喻性程度高,从字面上人们能感知到的隐喻。这类词语的共同特征是话题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较明显。比如用火来隐喻愤怒的词语“发火”、“起火”,人们在运用时就能感觉到这是隐喻性的表达。另外还有怒火中烧、火冒三丈、心如刀割等。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对隐喻性程度的判断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过程。死寂隐喻和活跃隐喻都是相对来说的,并非绝对化的概念,主要是为了帮助我们界定日常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另外,还要注意一些成语和惯用语,这些成语和惯用语是从古文或寓言中浓缩、延用而来的,在历史上属于活跃隐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语背后的故事会渐渐被淡忘,而隐喻意则会因人们的使用而逐渐固定成为字面说法,成为死寂隐喻。 三、情感概念隐喻的构成方式(一)实体型隐喻 指人们用对物理世界里的实体及物质的经验去理解较抽象的情感经验,将其视为具体的、有形的实体,以便对之进行认知。根据实体的不同又可分为笼统实体隐喻和具体实体隐喻。 笼统实体隐喻主要是指人们把抽象的情感看作一个实体,用实体的特性去理解、经验情感,如 8 4

古诗词思想情感分类

古诗词思想情感分类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汉魏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其诗人之众,数量之多,令人赞叹。但情感内容上大致可分为: 1. 思乡念友之绪:如李白的《沙洲城下寄杜甫》:“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诗人寄情于流水,语尽情长,思情绵绵不绝。 2. 怀古伤今之悲:如苏轼的《赤壁怀古》抒发了对古代英雄业绩的向往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悲愤心情。 3. 羁旅闺怨之愁: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里诗人将一颗愁心融入那茫茫四野、悠悠江水、明月孤舟之中。王昌龄《闺怨》细腻而含蓄描写了宫闺女子幽怨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的情感变化。 4. 怀才报国之愤:如屈原《离骚》、陆游《书愤》等,无不追怀早年的抱负,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慨。 5. 边塞征战之壮:如《诗经·无衣》,其鞺鞑之声,令人热血沸腾。到了唐代,国力强盛,这样格调高亢、情绪激荡的豪迈之作就更多了。如中唐诗人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就是典型的例子,字里行间,气贯长虹。但自宋代开始,国力衰弱,就不再有大唐气象了,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6. 即事抒怀之慨: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抒发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别、思乡、郊游、访友、读书等等,都可能有所触发,感悟人生。如司空曙的《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通过“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表现了江村的宁静幽美和主人公的悠闲安适。 7. 隐逸出世之恋:如陆游的《鹊桥仙》(一竿风月)是借“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写渔父生活,籍以抒写远离红尘的隐逸情怀。

认知视角下《围城》中的情感隐喻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科界2015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资助项目(2015z134)、咸阳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13xsyk036)认知隐喻相似性的跨语言研究)及咸阳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201402012)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围城》是现当代一部经典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作品中语言幽默生动、泼辣犀利,尤其是各种隐喻的使用令人拍案叫绝。本文以融合作者智慧的情感隐喻为分析语料,从认知角度出发,根据概念隐喻理论及情感隐喻理论阐释这些情感隐喻的隐喻理据以深刻理解每个情感隐喻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它们所表现的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体验。 关键词:《围城》;认知;情感隐喻;概念隐喻 作者简介:胡晓榕(1979.8-),女,湖南省耒阳市人,硕士,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2 《围城》是钱钟书于20世纪40年代所作的也是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让读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作者对语言非凡的驾驭能力及语言所反映的作者的人生智慧。钱先生在作品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作品的文笔风格独树一帜、幽默犀利,其中隐喻的使用尤其精彩,令人赞不绝口。本文从众多的隐喻中选取情感隐喻为研究语料,根据概念隐喻理论及情感隐喻理论阐释这些情感隐喻的隐喻理据以深刻理解每个情感隐喻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它们所表现的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体验。 一、概念隐喻与情感隐喻 1980 年,lakoff 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成为隐喻研究的转折点。lakoff 等学者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并把概念隐喻分为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方位隐喻有关空间走向,也称空间隐喻。空间概念是人们较早较容易理解的具体概念,人们将这些具体空间概念投射于情绪等抽象概念,形成了许多用具体的空间方位词表达的抽象概念。虽然像上、下,内、外等两极对立是基于物理概念,但基于此产生的隐喻因为文化差异而不同。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两种概念从属于不同范筹,但两种概念结构存在相同之处。人们通过结构隐喻用具体的已知概念去理解抽象未知概念,将描写具体已知概念的词语用于描写另一种概念。如“爱情是一场战争”,“婚姻是一座围城”等。实体隐喻就是把事件、情感、活动、观点等无形概念视为有形实体,因而人们可以对这些无形的概念进行量化、识别。 人类认知与人类情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们往往借助于某种可感知的物质去认知理解情感概念并固定于意识中。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

运用情感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情感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案例 祁家湾街五岭中学李晗萍 教学背景: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 然而教学的现状,特别是农村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学生掉队,越来越大的两极分化,越来越多的老师叫苦不迭,越来越多的家长对老师的教学发生质疑。当我作为一个初一学生家长了解到我校2004年秋初一英语调考情况——每班只有十多人及格时,我这个从教了十八年英语的人迷茫了:我们应该怎样转换角色、怎样更新观念呢? 本着向上的精神,本着参与改革、创新活动,我参加了区教育局举办的这次教学能手比赛的竞选活动。然而,就是在这次活动中,参加校级评选活动的一节课,让我感触极深,让我…… 课堂实录: Lesson 50 Book Ⅱ Ⅰ. Presentation: 让学生唱英语歌曲“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the happier will be...”唱毕,问学生: T: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the happier will be... why? 引导学生回答: S: Because we are good friends, we can help each other. 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more friends? S: Yes, I'd love to. T: Would you like to show you to the techers? I hope you can do better than before? S: Yes, I'd love to. T: Would you like to make friends with me? S: Yes, I'd love to. (学生此时兴奋起来,情绪激动地听着老师的讲课。) T: Today is my birthday... (学生脸上都露出了惊喜!他们打断了老师的话:) S: Happy birthday to you. T: I'm glad to hear that. I'll have a birthday party,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home for it? S: Yes, I'd love to. (学生激动得手舞足蹈起来,兴趣的“激”已成功了!) T: I want A to come. I want B to come. I'll invite you to come (to A). I'll invite you to come (toB). I'll invite everyone to come (to the class), please guess: what's the meaning of "invite"?

《普通心理学》:情感的分类

; 1.道德感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崇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见义勇为和互帮互助等,当人们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在青年期,随着世界观的初步形成和人生理想的确立,人的情感也更为独立和稳定,对人的行为有一种持久而强大的推动力。当他的行为符合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时,就会感到自尊、自重,有一种自豪感;而当他的所作所为同自己坚持的理想和价值标准相违背时,就会感到痛苦、懊悔,甚至丧失自尊心。显然,这种情感体验具有明显的自觉性,能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调控和监督作用。 2.理智感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索未知事物时表现出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研究中面临新问题时的惊讶、怀疑、困惑和对真理的确信,问题得以解决并有新的发现时的喜悦感和幸福感,这些都是人们在探索活动和求知过程中产生的理智感。人们越积极地参与智力活动,就越能体验到更强烈的理智感。理智感是人们从事学习活动和探索活动的动力。当一个人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感到获得知识的乐趣,以及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幸福感时,他就会不计名利得失,以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居里夫妇在提炼镭的艰辛历程中,以及发现镭的那一刻,所体验到的理智感可能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 3.美感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在客观世界中,凡是符合我们的审美标准的事物都能引起美的体验。一方面,美感可以由客观景物引起,如桂林山水的秀丽、内蒙古草原的苍茫、故宫的绚丽辉煌、长城的蜿蜒壮美,可以使人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和人的创造之美;另一方面,人的容貌举止和道德修养也常能引发美感,甚至一个人身上善良、纯朴的性格,率直、坚强的品性,比身材和外貌更能体现人性之美。人在感受美的时候通常会产生一种愉快的体验,而且表现出对美的客体的强烈的倾向性。所以,美感体验有时也能成为人的行为的推动力,沉醉其中,乐此不疲。在生活中,由于人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对美的见解也多有不同,如有的人喜欢花好月圆的美,有的人却以丑木、怪石为美;有的人喜欢绚丽和精致的美,有的人却喜欢悲壮和苍凉之美。美感受社会生活条件的限制。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美的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对美的体验也自然不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开放,人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异域风俗和文化。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在坚持本民族文化传统中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同时,去鉴别和吸收别国文化中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情感隐喻的认知互动

摘 要 很多隐喻理论旨在解释隐喻的实质及意义构建过 程,即隐喻的运作机制,来揭示隐喻的奥秘所在。本文探讨了情感隐喻的运作机制。试图说明:情感隐喻的认知互动运作,即情感隐喻实质和意义构建过程是涉及两个不同概念领域之间多方面综合因素互动的结果。互动是由两个不同概念域的语义冲突激起,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结果引起两个甚至三个以上心理空间概念之间的整合,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概念,即情感隐喻的意义。 关键词情感隐喻认知互动 On the Cognitive Interaction of Emotional Metaphor //LiaoShijun,YueHaoping Abstract Manytheoriesexplainmetaphorbystudyingitsnatureandworkingmechanism.Thispaperdiscussesdeeplyabouttheworkingmechanismofemotionalmetaphor,andtriestoillustratethatthenatureandworkingmechanismofemotionalmetaphorcomefromtheinteractionofvariousintegratedfactorsintwodif-ferentconceptualdomains.Interactionisbasicallyarisenbythesemanticcollisionoftwodifferentconceptualdomainsandprogressbymappingtocausetheconceptualblendingoftwoormorementalspace.Finally,itformsupanewconception—theactualmeaningofemotionalmetaphor. Key words emotionalmetaphor;cognition;interaction Author 's address InternationalCollege,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410128,Changsha,Hu'nan,China 1引言 两千多年前,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Aristotle视隐喻为语言的修辞手段。Richards(1965)和Black(1979)的“相互作用理论”(InteractionTheory),与古典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研究截然不同,开创了隐喻认知研究的新局面。其后,Lakoff&Johnson[1]等人提出“映射理论”(MappingTheory),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是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结构映射。隐喻意义是“来源域的部分特征向目标域的映射结果”。Fauconnier&Turner[2]等人提出“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BlendingTheory),揭示自然语言中的意义在线构建及连接各心理空间的映射过程。至今,关于隐喻研究人们提出很多理论:Aristotle的比较理论、Quintillian的替代说、Richards&Black等人的互动说、Ortony的突显失衡说以及当代认知科学界提出的概念隐喻说等[3]。这些理论,大部分集中在阐述隐喻的实质和意义理解过程,即隐喻的运作机制上,实际上这也是解释隐喻的奥秘所在。本文试图探讨隐喻中重要的一种———情感隐喻的实质和意义构建的过程,即探讨情感隐喻的认知互动过程和特点,具有一定的意义。 2情感隐喻的研究现状 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人类经验最中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什么民族,无论什么人种,都有情感。认知可以影响情感,也可以被情感影响,所以人类情感研究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情感是抽象、模糊或难以表达的感觉,看不见摸不着,缺乏物质形象特征和联系,属于抽象概念范畴。因此,为了生动形象地描述和理解人类的抽象情感,人们经常将其具体化、范畴化,即隐喻化,这就形成了情感隐喻。 Lakoff&Johnson是情感隐喻研究的鼻祖,他们认为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概念大部分是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隐喻化过程而概念化的。人类喜、怒、哀、乐四大基本情感感觉器官直接作用于周围世界感知和体验的结果,并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如欢呼、咆哮、哭泣、鸣唱)得以表达和宣泄。其后Kovecses(1990,2000)、Matsuki(1995)等许多学者对英语和跨语言情感概念做了大量分析。认知语义学认为, 用来谈论情感的词语可以成为探索情感概念结构和内容的一个重要工具[4]。认知取向心理学家Ortony[5]认为大多数情感来自认知解释。认知体验促成人们生理与心理上的反应,为不同民族、文化、语言的人们表达情感时所共享。 郭熙煌[6]用动力图示解释了情感隐喻,他认为“愤怒”具有破坏力,也就是当物质在封闭的空间里产生足够的气体时,物质形成流体向外迸发,甚至爆炸。这与力学原理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致的。张辉[7]在“概念隐喻”的层次上,对比研究了汉英情感概念形成和表达上的异同。陈家旭[8]对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6-0042-03 42

浅析电视广告中的情感运用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析电视广告中的情感运用

浅析电视广告中的情感运用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 内容提要: 在这个物质资源丰富的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显得愈加空虚,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情感失去归宿,人们在情感诉求方面的需要越来越急切,因此,为了满足受众的情感需要,情感因素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具有重要作用。电视广告中的情感运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亲情、友情、爱情一个都不少,这些情感因素与先进的技术、独特的构思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很多经典的广告案例。电视广告中的情感因素的运用方式和技巧多样,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多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寻找在电视广告中最合适的表现情感的方式。随着信息时代和后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广告行业如果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寻求突破与创新,是难以继续保持辉煌的,甚至难以继续立足于这个社会。 关键词:电视广告情感需求 Analyses the emotional use television advertising Abstract: In this material resources abundant era, people's spiritual world appear increasingly empty, the fast pace of urban life make emotional lose end-result, people in emotional appeals needs more and more urgently, therefore, in order to meet the emotional needs of audience in television commercials, emotional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se. Television ads by the emotions are becoming more common, love, friendship, love, a lot of these emotional factors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the unique idea together, has caused many classic advertising cases. The emotional factors TV advertising the use of various ways and skills to keep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must be mor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bsorb summarized failure lesson in television commercials, looking for the most appropriate emotion manner. Along with the information era and the arrival of information age, TV advertising industry if

情感隐喻的动力意象图式分析——以“愤怒”、“悲伤”和“恐惧”隐喻为例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情感隐喻的动力意象图式分析——以“愤怒”、“悲伤”和 “恐惧”隐喻为例 作者:袁红梅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刊名: 疯狂英语(教师版) 英文刊名:Crazy English Teachers 年,卷(期):2013(4) 参考文献(14条) 1.K(o)vecses Zoltán Metaphors of Anger,Pride,and Love:A Lexical Approach to the Structure of Concepts 1986 2.K(o)vecses Zoltán Emotion Concepts 1990 3.K(o)vecses,Zoltán Metaphor an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3196528.html,nguage,Culture,and Body in Human Feeling 200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3196528.html,koff George;Johnson Mark 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3196528.html,koff;George 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1987 6.Leonard Talmy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 2000 7.Pragglejazz Group MIP: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metaphorically used words in discourse 2007 8.郭熙煌情感隐喻的动力图式解释 2005(03) 9.林书武"愤怒”的概念隐喻--英语、汉语语料 1998(02) 10.梅丽兰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 2007(06) 11.彭懿汉英"愤怒”情感新词的认知对比研究 2007(06) 12.袁红梅从概念整合理论看新奇爱情隐喻 2009(01) 13.张辉汉英情感概念形成和表达的对比研究 2000(05) 14.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检索到的英汉"愤怒、悲伤和恐惧"表达的具体语境意义和基本意义.(2)考察语境意义与基本意义之间是否存在对比,并且语境意义是否能因这种对比关系而被理解,如果是,该词语为"语言隐喻".基本意义指更具体的(容易成像、五官能感觉到的).与身体动作相关的、已存在很久的意义,但不一定是频率最高的意义(Pragglejazz Group、2007) 引用本文格式:袁红梅情感隐喻的动力意象图式分析——以“愤怒”、“悲伤”和“恐惧”隐喻为例[期刊论文]-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3(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