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乐音的三个特征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乐音的三个特征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乐音的三个特征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乐音的三个特征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乐音的三个特征导学案

(新版)教科版

【学习目标】

1、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2、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3、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响度和音调的定义、影响因素。难点:响度和音调的区分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阅读教材,课前自主完成以下内容)

1、(乐音的定义)乐音是物体做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悦耳的声音叫。

2、(音调及决定因素)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音调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决定。声源振动越_______发声音调高_______。

3、(响度及决定因素)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

_______。响度跟声源的_______和距声源_______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_______。响度的大小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_______。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4、(音色及决定因素)音色:声音固有的_______。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_______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乐音三要素)乐音三要素是:

、、。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

________来判定;高声喧哗:指________;高音歌唱家:指

________。模块二

合作探究实验探究一:音调的高低实验1(刻度尺):弹动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刻度尺,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现象1: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_____,尺面振动越______,声音听起来越__________,音调越______。实验2(橡皮筋):拨动粗细不同橡皮筋,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橡皮筋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现象2:橡皮筋越______,橡皮筋振动越______,声音听起来越__________,音调越______。实验3(水杯):敲击水量不同玻璃杯,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玻璃杯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现象3:玻璃杯中水量越______,玻璃杯振动越______,声音听起来越__________,音调越______。结论:音调由决定,频率

越,音调越听起来越。延伸:

1、物体越______、越______、越______、越______(填长短、粗细、大小、松紧),物体振动越容易,振动频率越

______,音调越______。

2、物体越______、越______、越______、越______(填长短、粗细、大小、松紧),物体振动越困难,振动频率越

______,音调越______。实验探究二:响度的大小实验1(橡皮筋):例如利用将一根橡皮筋拉紧,轻轻拨动和重拨,观察橡皮筋振动的幅度有什么不同,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现象1:拨动力度越______,橡皮筋振动幅度越______,响度越

______。实验2(敲鼓):由轻逐渐加重的敲击队鼓,观察鼓面上泡沫塑料小球的跳动的变化,同时听鼓声的变化。现象2:敲击力度越______,鼓面振动幅度越______,响度越______。实验3(敲锣):轻轻敲锣,使前排学生可听到锣声,后排学生几乎听不见。表明响度还与离声源的______有关。结论:响度与有关,还与有关。模块三

形成提升

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它是由发声体的____决定的,

_____越高,音调越高;女同学声音比男同学声音尖细一些,就是因为女同学的声带比较____,造成她们的声音______比男同学

高、2、物理学中用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的单位是

____、某种苍蝇在飞行时,5s内翅膀振动2000次,频率是____,人类___(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苍蝇发出的声音、3、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___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的缘故、4、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

5、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叫响度、收音机音量开关开得越大,发现喇叭的纸盆振动得越厉害,说明响度的大小跟声源的_____有关;离收音机越近,感觉声音越响,这又说明响度跟____有关、

6、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

7、汽车从远处开来、声音越来越大,是因为()

A、发声体的频率越来越

B、发声体的音调越来越高

C、汽车加大了油门

D、距离发声体越来越近,响度越来越大

10、我们根据人们说话的声音,一般都能正确区分出男、女,这主要是根据人说话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钢琴和小提琴演奏同一支曲子,人们很容易辨别出来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B、将吉他的弦线拉紧或放松,可以改变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色

C、在听熟人打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很容易辨别对方是谁,主要根据不同人说话的音调不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图1-3-1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图和_____图,响度相同的是______图和_______图、

13、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形容人说话的情况,这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

15、(乐音三要素)小李在学了有关声音的特性以后,对知识点进行了归纳,请把下列现象与有关的知识用连线连接起来。音调频率响度分辨出不同乐器演奏声音色振幅

16、(音调、响度的区分)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模块四

小结评价

1、本课知识:乐音的三要素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

_______。音调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决定。振动越快,音调越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_______,响度的大小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 ______。

音色:声音固有的_______,由物体本身决定。可根据断人或乐器。物体轻重、大小、厚薄、粗细、长短、松紧

2、本课典型: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声源振动频率音调改变改变响度敲击的力度人耳距声源的距离振幅改变改变(1)在解题中看见敲击力度变化,则是发生变化;看见物体的轻重、大小、厚薄、粗细、长短、松紧发生变化,则是发生变化;听音辨人、辩物则是通过来辨别(2)从定义区分:响度是指声音的。音调是指声音的。

3、我的困惑:

乐音的三特征教案

乐音的三特征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 教学过程: 老师:这儿有八个烧杯,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老师用小棒敲击这八个杯子,请大家观察声音有何不同? 学生:调子变了。 老师:这八个装水的杯子就是老师自制的水琴。无调不成曲,我们既然已经能用它改变音调,老师这有一首你们儿时熟悉的歌曲的谱子,谁来试着敲出来?听出来了的同学把歌名说出来或哼出来,好吗?(请一位识谱能力强的学生上来演示) 学生:好像是“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老师:××同学演奏的曲子好听吗? (学生的评价不一,众说纷纭)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一段音乐,并说说听过之后的感觉。

(利用多媒体播放轻音乐“清晨雅琴”) 学生:很动听,很悦耳,太美了。 老师:这种悦耳的声音就称为乐音。 (边说边同时板书)(再次敲击水琴的1和ī) 老师:这两个音有何区别? 学生:第一个更低,第二个更高。 老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乐音三特征中的第一个特征,音调。(边说边在乐音定义的上方板书课题:第二节乐音的三特征,并在乐音定义的下一行板书音调)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你们准备的刻度尺、橡皮筋或梳子,看看能否改变音调。 (学生纷纷动手,试着改变音调,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请大家都来交流一下,看如何改变音调? 学生:(利用展台展示并介绍)我是利用长刻度尺,改变尺面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现现音调变了,且尺面伸出越短,音调越高。 学生:(利用展台展示并介绍)我利用套在盒子上的橡皮筋,用笔将橡皮筋垫高,弹拨橡皮筋。两次实验改变笔所垫位置,保证用力的大

小。我们发现,被弹拨的橡皮筋越短,音调越高。 学生:(利用展台展示并介绍)我们用硬纸片在梳子上划过,第一次慢慢划,第二次快速划,发现音调也变了。且划得越快,音调越高。老师:同学们的方案设计真不错。大家再按刚才交流的方案进行实验,请注意观察,我们到底是改变了声源的什么来改变音调的?(学生再次动手实验,并仔细观察) 学生:我发现尺面露出得越短,振动越快,我想是振动的快慢影响了音调。 (其它组受到启发,也都得出类似结论) 老师:我也准备了一种方案来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老师展示一部自行车,并将它倒置在桌子上,请三位同学帮忙,其中一位扶住车子,以免车打下,另一位同学a将一张硬纸片用相同的力压在轮胎上,第三位同学b转动车踏板,并且逐渐加快车轮的转速,请大家听声音的变化。) 板书:音调的决定因素: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老师拿起一面鼓,同时用鼓槌一次比一次用力敲击鼓面) 老师:你们现在听到的声音是音调发生了改变吗? 学生:不是,是声音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2)组织不同学生利用各种乐器发声及本人参与发声来认识音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乐趣。(2)通过学习声音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对乐音的审美能力。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三个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知道噪声防治的途径。 【难点】正确区分音调和响度。 三、课前预习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3、声音在_______、_______体中比________体中传播的快,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 四、课内探究 【学点一】音调 [做一做]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都说“声音的特征”,其他学生听后区分这两次声音有何不同? 学生分析总结:女生声音高,男生声音较低。 【试一试】用一张硬卡片分别以不同的速度拨动梳子的梳齿,仔细听卡片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猜一猜】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可能与梳齿的振动快慢有关。 【点拨】师:快速拨梳齿,梳齿振动快,缓慢拨梳齿,梳齿振动慢。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 【小结归纳]】 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反之越低。 【点拨】师:通常女生比男生的音调高。女高音、男中音就是指音调的高低。跟踪练习: 1、音调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_,频率指的是____________,二者的关系是:物体振动的频率越____,音调越_____,频率越____,音调越_____。 2、频率的单位是_________,简称为__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 【学点二】响度 1、将手按在自己的喉咙上,分别小声和大声发出声音,通过感觉声带的振动来猜测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 2、探究实验:观察比较音叉发声的响度和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结论: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______;幅度越小,响度越______。 (阅读课本21页响度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跟踪练习: 1、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_有关。 2、另外,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判断:人离发声体越近,会感觉响度越____,离发声体越远,会感觉响度越______。这就是说,响度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______有关。 3、响度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不同? 【学点三】音色 活动:用录音机播放分别由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 设疑:为什么不同乐器发出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也能分辨它们呢?

乐音的三个特征

兆麟初级中学初二学年物理学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音的三个特征 3-2-1 新授课 1 付英姿 9.23 学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知道音调、响度及其影响因素,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预习导学 〉〉〉〉〉 1.物理学角度:乐音是 发出的声音;环保角度: 的声音叫乐音。 2.乐音的三个特征是 、 、 。 3.音调是指乐音的 ,由声源的振动 决定:频率 ,音调 ;频率 ,音调 。 4.声音的大小叫 ,又叫 ,它反映了 的大小。响度与两个因素有关:①声源的 :振幅 ,响度 ;振幅 ,响度 。②人与声源的 :距离 ,响度 ;距离 ,响度 。 5.听诊器、喇叭能减小声音的 、增大声音的 。 6.由于材料和形状的不同,就会构成自己特有的声音特色,叫做 ,也叫 。 合作研讨 〉〉〉〉〉 1. 实验:用相同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外长度不同的尺子。通过实验 现象,总结音调和什么因素有关。 2. 实验:用不同的力拨动伸出桌外长度相同的尺子;大声说话、小声说话,感受声带的振动。通过 实验现象,总结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3. 观察课本44页图3-2-5和图3-2-6,总结声波的图形是怎样反映声音的响度和音调的。 4. 列举生活中实例,总结减小声音分散、增大声音响度的方法。 跟踪训练 〉〉〉〉〉 课本45页《发展空间》 当堂检测 〉〉〉〉〉 1. 使用医用听诊器可以( ) A .使振幅增大 B .改变发声频率,使音调变高 C .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D .缩短人耳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 2. 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 .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3. 全班同学在齐声合唱同一首歌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唱歌的同学,声带都在振动 B .歌声洪亮时,声音的响度大 C .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 D .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音调不同 4. 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音调相同,乙和丙响度相同 B .甲和乙音调相同,乙和丙音色相同 C .甲和丁音调相同,乙和丙响度相同 D .甲、乙、丙、丁音调和响度都相同 作业 〉〉〉〉〉 备注 〉〉〉〉〉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情景导入】播放歌曲?青藏高原?片段,歌曲的音调。 学习内容: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阅读课本P32至P35内容。 【自学检测】 1.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2.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物体在1 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 Hz。 3.人的听觉范围:一般为20-20190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190Hz 的声音,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 【一】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按课文P32图2.2-1方案进行(注意:实验中拨动钢尺时用力的大小应大致相同)。 (1)

(2)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钢尺伸出的长度越短,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钢尺伸出的长度越长,钢尺振动得就越慢,音调就低。 2.频率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不同? 演示P332.2-2实验:观察音调波形图,提高对声音的音调认识(可以借助于模拟示波器软件进行演示对比分析) 通过屏幕上的波形我们可以看到:高音调的声音波形更密集,声音的频率高,低音调的声音的波形稀疏,声音的频率低。 对比分析P34〝小资料〞: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你能得出哪些信息?(试听20 Hz-20190 Hz声波,增强对音调的认识)【二】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教师演示:按课本P34图2.2-3方案进行演示; (1) 同一音叉,用力敲击,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将钢尺的一端按压在桌沿上,在另一端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幅,听其响度; (3)结论: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2.响度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不同?(观察响度波形图,提高对声音响度的认识(借助于模拟示波器软件进行演示对比分析) 3.知识延伸: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判断:人离发声体越近,会感觉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远,会感觉响度越小。这就是说,响度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三】探究影响声音的因素——音色 1.做一做: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本上本节一段相同的文字,朗读时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听。 (1)我们能不能通过听觉分辨出前后朗读的两位同学是谁呢?

乐音的特性_教案

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 [生乙]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生丙]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 [生丁]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 [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进行新课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 [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苏科版八年级1.2 乐音的特性学案(无答案)

一、回顾与检测 1.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振动停止,_______停止。 2.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3. 声波具有_______,叫做_______。 4. 如图是小明所做的一个听声的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使声音通过___________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敲打衣架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固体传声的本领比空气________(强/弱)。 二、学习与解析 知识点一、响度 1.听一听:同样的一首歌,音量大和音量小有什么区别? 学生 姓名 授课教师 班主任 上课时间 月 日 时— 时 主任审批 授课标题 1.2乐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1.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 2.响度大小跟振幅关系,了解音调的高低跟频率的关系; 3.了解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重点难点 1.重点:声音的三特征及其决定因素; 2.难点:区分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不同。

2.定义: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 3.想一想:怎样可以让鼓发出的声音大一些?特别响时鼓面的振动有何特点?怎样比较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4.定义: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声音的响度和声源的振幅有关。 5.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 例1.(2019徐州)课堂发言的同学声音一定要洪亮,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 变式训练:如图,划龙舟比赛,呐喊的鼓手在敲鼓,要增强鼓声的响度,应加 大鼓膜振动的() A. 速度B.幅度C.面积D.快慢 知识点二、音调 1.听一听:同样的一首歌,男低音唱和女高音唱有什么区别?男生和女生说话有什么区别? 2.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 3.做一做: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力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你听到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变化?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有什么变化? 4.定义:①物体振动的快慢叫做,声音的音调和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②频率的单位叫做_______,符号是_______,1Hz的物理含义是。 5.影响频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越高,音调越高。 例2.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乐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乐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西安市信德中学 王晓娟

《乐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声现象》一章的重点和核心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因为学生刚接触物理不久,所以在实验探究时要指导的细致一些。本节教材中涉及了音调、响度和音色三部分内容,其中频率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应该创设出学生熟悉容易接受的教学情境并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能够且容易理解。另外,学生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我认为响度比音调在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容易理解一些,知识的处理上采取由易到难的方式更为合理。 【学情分析】 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但是学生已有的认识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以往学生在学习中对音调和响度两个特性总是容易混淆,也总把影响因素混淆。鉴于此种情况,我认为在课堂上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和区分音调和响度。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参与游戏、自主探究等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自主探究体验并熟悉声音的三种不同特征;二是以有效问题为主线,把知识问题化,把

问题情境化,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游戏声高“大战”让学生掌握“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其中 游戏中的自制泡沫塑料小人“转转”和“换换”让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同时掌握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 ●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实验让学生掌握“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过程中学生 要理解并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女子十二乐坊视频播放让学生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 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通过游戏声高“大战”学会转换法和体会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通过学生自带部分乐器表演及即兴声乐表演提供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骨传导知识拓展中大家熟知的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告诉学生应该学习他好学上进、身残志坚的精神。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2. 乐音的三个特征 教学设计

《乐音的三个特征》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2.常 (2).常识性的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1.耳朵“辨”乐器。同学们辨别是何种乐器演奏的? 2.耳朵“辨”人。同学们闭眼辨别是谁在背古诗。 播放录音:梁祝1 (二胡演奏)、梁祝2(小提琴演奏)、梁祝3(古筝演奏) 2.全班同学闭眼,让后面同学背古诗,大家辨别是谁在背诗。 3. 音色音(音品):声音的特色。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形状有关。知识点(四)声波图 练习3: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 1. 观察音调不同声音的波形。 2. 观察响度不同声音的波形。 3.观察音色不同声音的波形。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反馈 1.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 1)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 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 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 2.讨论、回答导入的问题。 1.如图1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2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A组:完成《课时作业》上本节。 B组: 1.链接生活 1)用水壶往水瓶里倒开水时,凭感觉就可以听出水瓶中水已满,为什么? 2)到商店买瓷器,妈妈会轻轻敲一敲,听一听声音,为什么? 2.自制乐器,在活动课上交流。 C组:物理在线 1.上网查找“曾侯乙编钟”。 2.上网查找了解乐器知识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定义:声音的高低。 决定因素:声源的振动频率。 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定义:声音的大小。 影响因素:声源的振动幅度大小。 距离声源的远近。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形状有关让学生树立中考意识考意识,感觉中考并不遥远,中考并不困难!

物理乐音的三个特征教案

3.2 乐音的三个特征 一、目标要求 1.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2.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3.通过观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 二、重点和难点 难点音色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放音乐,提出同样是乐音它们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得出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有区别的。然后总结出乐音的三特征。再提出这些特征与声源振动情况有什么关系的问题。 2.过程展开 (1)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 组织学生用刻度尺做此实验。然后进行讨论: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再次提出频率的概念,并复习其单位。强调一下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声源振动的频率大,主观感受的音调就高。 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声的频率表”,重温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及其对超声、次声的定义。 (2)设计响度的演示 ①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比较容易猜测到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因此可以再由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证实,例如利用将一根橡皮筋拉紧,轻轻拨动和重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②通过敲响队鼓,敲击由轻逐渐加重,让学生观察鼓面上泡沫塑料小球的跳动的变化,同时听鼓声的变化。启发学生自己得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③另外,轻轻摇动响铃,使前排学生可听到铃声。后排学生几乎听不见,表明响度还与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3)音色 播放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同一个调的同一首曲子,让学生区分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是凭什么区分出不同的乐器呢?学生会感性地认识到在音调响度都相同时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不同就是音色的不同。 (4)观察声波的图形 观察声波的图形的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声波,同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介绍:话筒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入示波器后可在荧光屏上显示出相应的图象。通过演示,只要让学生知道看不见的声波可通过仪器显示,借助仪器是科学研究所必需的。 让学生通过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的波形,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知道不同频率的声音在波形上有什么区别。然后可让不同的学生在话筒前发声,观察其波形。用

乐音的特性_教案

乐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响度由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音调由什么因素决定。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声音的三要素,懂得响度,音调和音色的物理意义,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应用。 3.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和过程。通过科学想象和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教学重难点 了解声音的响度由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音调由什么因素决定。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数码投影仪。 鼓,音叉,发音齿轮,锯条片,泡沫塑料。橡皮筋,白纸,铁皮铅笔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声音的三个特性,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二、新课教学 1.活动:教师:老师也来露一手,(轻轻地敲击)听到了什么? 学生:鼓声。 教师:如果要使鼓声更响一些,更响一些,我怎样做就行了? 学生:用力就行。(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你做得很好,我们为了能准确地表达声音更响,就用响度来说明它。 (投影闪现:信息快递——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对比不同力度敲击的结果) 教师:为什么用力敲击鼓声会更响?我们一起来猜猜其中的原因? 引出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让学生观察轻敲鼓和重敲鼓时,鼓的什么有区别,引出,振幅。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学生总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活动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电子琴伴奏练声:123和123的区别 男生和女生唱歌的区别 尺在桌边振动听声音的高低 观察尺的振动,看出尺振动时的频率不同, 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 Hz 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3.音色和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了解应用,闻其声,而知其人等 小结: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三、布置作业 教师:课后请仔细阅读课文,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乐音的特性 一、响度: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二、音调 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乐音三特征学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乐音三特征学 案教科版 1、说出乐音的特征,解释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指出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2、知道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重点难点区分音调、响度、音色。自主学习 1、是乐音。、________、是乐音的三特征。 2、音调是乐音的,它是由声源的振动决定,声源振动越快,频率,听起来声音尖细,音调越;声源振动越慢,频率,听起来声音低沉,音调越。 3、响度是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相关,还跟人与声源的有关。 4、由于材料和形状不同,就会构成不同乐器自己特有声音特色,称为,也叫。基础巩固 1、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采花,还是采了蜜回家,养蜂人主要是依据什么特征来辨别的()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 D、飞行高低不同 2、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方向 3、“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是指()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振动频率相同的两个乐器,一定有() A、相同的音调 B、相同的响度 C、相同的音色 D、音调、响度相同 5、“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征来辨别某人的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6、我们很容易区分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强化提高 7、往保温瓶里灌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变小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变大 8、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B、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C、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9、(07、镇江)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乐音的三个特征

课时计划 第7周星期一第一节2015年10月12日课题乐音的三个特征 教学目标1.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2.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初步学习通过观察声波图进行分析的方法 教材分析重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认识与区分 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教具PPT课件、尺子、梳子、啤酒瓶教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 1.声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2._________________叫声的介质。_____不能传声。 3.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___。 4.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_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Hz 的声音. 5.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 二、情境导入 1.猜一猜:听声音猜测是什么动物在叫;提问为什么这些声音有大有小,有尖有粗? 2.找一找:学生带着上述疑问自学课本42至45页,找到答案完成表格。 3.引导学生根据波形图区分频率与振幅 4.重难点突破: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三、练习巩固 1.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决定的。________ 音调越高;________ 音调越低。 3.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有关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 ,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_____有关。 4.用话筒说话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5、“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都不正确 6.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的叫声响度大.

《乐音和噪声》教案

第二节:乐音和噪声-掌门1对1 一、教学目的 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乐音和噪声。 2.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3.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4.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二、教具 收录机、发声齿轮、塑料硬片等。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讲述:优美的歌曲同学们都喜欢听,除了丰富人们的文娱生活,还可以使人奋进。但是,对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同学们听起来感到烦燥,心神不安,这些声音都是噪声。我们这节课将知道什么是噪声?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噪声有什么危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 进行新课 (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认识什么是乐音?噪声? (2)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3)乐音有哪三个特征? (4)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5)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哪些? 1.讲解乐音的三个特征: (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讲述"分贝",分贝是计量噪声强弱的单位。讲述后引导学生阅读。 (2)音调: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3)音色:反应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2. 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1)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噪声的来源"后,按四人一组讨论提纲中的(1)、(2)、(3)、(4)问题(讨

论时不限于课文中已提到的事例,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然后全班发言,教师进行补充。(板书: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地杂乱无章地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演示: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板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讲述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喇叭鸣叫声,商店内招揽顾客收录机大声播放音乐声等,这些都使城市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干扰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干扰学校正常教学。 (3)教师板书: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4)阅读课文"怎样减弱噪声",请同学们说出减弱噪声的途径。引导学生根据城市建设情况,政府部门采取了在一些街道禁止汽车鸣喇叭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播放高音喇叭、禁止燃放鞭炮、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设置噪声计量仪表等措施,都是为了减弱城市噪声,使人们正常地进行工作、学习和有安静的休息环境。(教师板书:减弱噪声的途径是,从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四、小结本课内容 1.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有损人们的身心健康。 3.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政府部门采取控制减弱噪声的措施。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做到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布置作业 1.阅读本课课文,结合自己的平时感受写一篇控制噪声的小论文或一篇有关噪声污染的调查报告。 2.完成练习册自测关 六、说明 1.根据本课内容,将本课作为阅读、讨论课比较适合。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物理课应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物理课内抓住时机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一定要集中在某一课内进行,在一些讲授课、实验课等内容中也可适当地指导组织学生阅读。 本课采用学生阅读、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可以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内学得轻松愉快,不感到枯燥乏味,既有兴趣,而又印象深刻。

声现象第1-3节预习学案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自备器材:橡皮筋、塑料(钢)尺、小纸条、带线的乒乓球等。 课前预习: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振动停止,发声也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声音可以在固体、________和________中传播,但真空________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_________。不同介质中的声速________,一般情况下,气体液体固体V V V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是________m/s 。当温度不同时,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发生变化。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课前预习: 1.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但真空________传声。 3.声音向外传播时以_______的形式传播 4.声传播的快慢用_______ 描述,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5.人耳听到声音的物理过程: 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绝大多数是由传递的,声波到达人耳后引起的振动,听小骨及其它组织将这种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事实上人听到声音是由两条路线传入内耳的,即空气传导和 _______。 6.声音可以通过、等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就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听到声音。 7.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都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利用双耳效应准确地判断

乐音的三个特征学案及练习(有答案)

乐音的三个特征 知识点预习 乐音:悦耳的声音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一、单调 1.什么是音调:音调是指乐音的高低 2.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实验探究: 实验一:拿一把塑料尺,让它从木梳的齿上的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纸片划过快,发出的音调_______(高) 结论: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所以单调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 (1)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此外,音调的高低还与声源的形状、尺寸和所用材料等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物体越粗大长,其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 ;物体越细小短,其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3.同步练习: (1)蜜蜂和蝴蝶相比,它们谁飞行时的音调高,为什么? 答:蜜蜂的音调高,因为它振动的频率快。 (2)“男高音歌唱家”和“女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音”和“低音”指的是什么? 答:这里“高音”和“低音”分别指音调的高低 (3)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音调_高_,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快_的缘故。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振动频率小,只有100~300赫;女子的声带短而薄,振动频率大,一般在160~400赫。少年的声带正在发育,有一段“变音”时期,这个时期应注意保护声带。 (4)“海豚音”很难学,主要是因为声音的单调高 (5)日常生活中,在往水瓶内灌水时,可以通过听声音的方法判断水的多少.随着水面的上升,声音的( B ) A.音调在降低 B.音调在升高 C.响度增加了 D.响度减小了 (6)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D ) A.硬纸板接触齿 B.改变钢尺伸出 C.改变薄塑料尺划 D.改变吹笔帽数不同的齿轮桌边的长度过梳子的速度的力度 (7)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八年级物理教案)3.2乐音的三个特征

3.2乐音的三个特征 八年级物理教案 一、目标要求 1. 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2. 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3. 通过观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 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 二、重点和难点 难点音色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放音乐,提出同样是乐音它们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得出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有区别的。然后总结出乐音的三特征。再提出这些特征与声源振动情况有什么关系的问题。 2?过程展开 (1)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 组织学生用刻度尺做此实验。然后进行讨论: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再次提出频率的概念,并复习其单位。强调一下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声源振动的频率大,主观感受的音调就高。 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声的频率表”,重温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及其对超声、次声的定义。 (2)设计响度的演示 ①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比较容易猜测到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因此可以再由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证实,例如利用将一根橡皮筋拉紧,轻轻拨动和重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②通过敲响队鼓,敲击由轻逐渐加重,让学生观察鼓面上泡沫塑料小球的 跳动的变化,同时听鼓声的变化。启发学生自己得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乐音的特性

1.2声音的特征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 (1)课标要求:了解音乐的特征 (2)物理方法: 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在探究影响响度和音调大小的因素时,要控制每次尺子伸出桌面长度或拨尺子的力度要相同。 (3)相关知识: 本节内容与音乐联系较大,课前可与音乐教师联系。 2、学情分析 通过音乐课和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知道声音有大小和高低之分,但由于生活中人们常将声音大说成声音高,学生也就很容易将音调和响度混淆,另外小学科学课中是把“响度”称为“音量”,也没有介绍声音的另一个特征“音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清音调和响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和音色; (2)了解响度大小跟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了解音调的高低跟频率的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了解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时,控制每次按尺子的力度要相同,让学生初步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声音的三要素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声学基础知识兴趣,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2)通过介绍我国的研究声现象方面的成就,渗透中华名族文明史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音调和响度。 四、教学过程 复习知识: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是什么,那么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 师:好,请——回答一下 生:…… 师:有同学要补充的吗? 生:…… 师:我们上一节课主要学习了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是一种波,叫声波,声音在空气

乐音的三个特征教案

第三章第二节乐音的三个特征教案 一、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 1.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2. 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音调和响度的概念。 难点:音色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放音乐,提出同样是乐音它们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得出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有区别的。然后总结出乐音的三特征。再提出这些特征与声源振动情况有什么关系的问题。 2.过程展开 (1)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 组织学生用刻度尺做此实验。然后进行讨论: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再次提出频率的概念,并复习其单位。强调一下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声源振动的频率大,主观感受的音调就高。 指导学生阅读P43“一些声的频率表”,重温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及其对超声、次声的定义。 (2)设计响度的演示 ①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比较容易猜测到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因此可以再由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证实,例如图3-2-2利用将一根橡皮筋拉紧,轻轻拨动和重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②通过敲响队鼓,敲击由轻逐渐加重,让学生观察鼓面上泡沫塑料小球的跳动的变化,同时听鼓声的变化。启发学生自己得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③另外,轻轻摇动响铃,使前排学生可听到铃声。后排学生几乎听不见,表明响度还与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3)音色 播放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同一个调的同一首曲子,让学生区分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是凭什么区分出不同的乐器呢?学生会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2乐音的三个特征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教科版

乐音的三个特征

2 ?探究“单调”。 提出问题:音调跟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振动越_______ ,音调越________ 。 设计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所需器材: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实验步骤 记录数据: 表一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实验次数长度横截面积。张紧程度振动快慢 1 2 表二拨动伸出桌面的塑料尺 3.音调与波形。观察示波器,音调越高的声音,其声波波形 特点是 -- 。

1?合作探究 利用两个物体(人)发声,其他同学判断是什么物体(人) 发的声音,体验音色是各自声音的特色。 2.[及时练习2] 杨宏基用雄浑的男低音引吭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时,黑鸭子 组合轻声用女高音为其和声伴唱,则音调高的 是 ;响度大的是 ;听众能区别 出 他们的声音的原因是他们的 1.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 ⑵ 引 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 音调的是() A.⑴(2) B . ⑵⑷ C (1)(3) D.⑶⑷ 2.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 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3?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 3)主要是依 据声音的( ) A.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 4.在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作以下实验,但忘了 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整。 ①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 同的,说明响度 与 ________ 有关;②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不同 当 堂 检 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