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耶鲁大学《聆听音乐》公开课笔记(5-8课)

耶鲁大学《聆听音乐》公开课笔记(5-8课)

耶鲁大学《聆听音乐》公开课笔记(5-8课)
耶鲁大学《聆听音乐》公开课笔记(5-8课)

耶鲁大学公开课《聆听音乐》笔记

(第5—8课)

第五课旋律:音符、音节,基本细节

关键词

五线谱(staff)八度(octave)谱号(clef)高/低音谱号(treble/bass clef)音阶(scale)大调音阶(major scale)小调音阶(minor scale)半音阶(chromatic scale)主音(tonic)调性(tonality)导音(leading tone)升号(sharp)降号(flat)还原号(natural)跳进(leap)级进(step)转调(modulation)调式(mode)乐句(phrase)前句(antecedent)后句(consequent phrases)终止式(cadence)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

导引

前面讲完了音乐坐标的横轴即第一维度的时值、拍子,开始谈论纵向,即第二维度的音高和旋律。在音乐织体中,旋律通常在高音部分,因为在高音区域声波更容易听到、更清晰,其波长更短,频率更快,更容易让人听清细节。

五线谱的历史

整套高音记谱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在瑞士、法国、意大利北部的本笃会修道院里的修士和修女们开始在羊皮纸和石板上标记出旋律的大致走向,最终他们把这些曲调线分割安排在更确切的位置或更确切的音高上。公元10世纪在意大利北部,一位叫阿莱佐·圭多的青年人发明了以水平线组成的网格标记出音高,开始是四线谱,后来也有过六线谱,到15世纪最终固定为五线谱,到公元1000年左右他们还制定出了规范,来标记每一个点、间和线。

八度

音乐中相邻的音组中相同音乐的两个音,包括变化音级称为八度。音高可以用字母来标注:C D E F G A B。到B然后又从C开始重复,这是因为高音C的频率是低音C的两倍。这样一个轮回构成音乐的八度。西方音乐系统里,一个八度里固定为七个音阶,七音符大调和七音符小调。不同文化的音乐都运用了八度音重复,不过在八度音之内,不同的文化采用了不同的划分。阿拉伯旋律的八度内有14个音高。

★示范曲目:印度西塔尔琴演奏家拉维·香卡演奏的“拉格”

印度音乐里的音调“拉格”,一个八度只有六个音符(乐曲在《聆听指南》CD6,第15)。

★示范曲目:诺拉·琼斯(Nora Jones,香卡的女儿)演唱布鲁斯音阶(Blues tunes)这也是首六音符音阶曲目,她是按布鲁斯风格演唱的,有时大调有时小调。

★示范曲目:二胡演《二泉映月》(阿炳版)

这是一首五音符音阶的作品,中国的古代音乐一个八度分为五个音阶(即:宫商角徵羽),由一种两根弦具有很强穿透力的乐器演奏(乐曲在《聆听指南》CD6,第16)。

音阶、半音阶

音阶是音高在一个八度内按照固定的形式上行或下行顺次排列。

半音阶指有12个音高的音阶,每两个音阶之间差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

古希腊人热衷于用数学解释世界尤其对于音乐,他们发现八度音程中呈现的是2:1的比例,而五度音程中呈现3:2的比例,四度音程中呈现4:3的比例。由于这个体系比预想的好用,他们转而采用9:8的比例,从而得到了全音。而当他们安排好了五度、四度音程和全音程后,却发现少了些东西,于是称之为“小半音”。

在C D E F G A B七个音中间,相差的音高并不是相同的,有些音之间的音高差是另一些音之间的两倍。在这样的音之间就有一个半音阶。一共有5个半音阶,分别是C和D之间的降D,D和E之间的降E,E和F之间只隔了半个音阶,所以不再有半音阶,F和G之间有降G,G和A之间是降A,A 和B之间是降B。至于B和C之间,也只隔了半个音阶,所以没有降B。这样七个全音阶加上五个半音阶一共十二个,十二个组成一个完整的八度音阶。

调式、大调、小调

知道了半音阶和全音阶,就可以讲调式了,也就是大调和小调(从大调到小调,或从小调到大调的改变称为“调式”)。大部分民谣都是用大调写成,大约80%。古典音乐领域大约同样。一般来说,用大调表现的是欢乐、明亮、乐观、高昂的情绪,小调则相反。这是一种习惯或文化差异而没有声学的原理。

○音乐知识:大调音阶、小调音阶

大调音阶与小调音阶是建立在两种明显不同的全音、半音形式上的,每一种音阶都由主音开始。

无论是大调音阶还是小调音阶都是使用一个八度内提供的12个音高中的七个,当达到一个八度后,又可以从另一个八度开始。大调音阶或小调音阶可以在一个八度内的12个音中的任何一个音上开始。因此就有了12个大调音阶和12个小调音阶和调。

主音、调性、导音

导音主音是调式里的第一个音,而导音总是第七级音(因为它会引导整个音阶在轮回后回到第一个音,所以叫导音),导音总是比主音的低半个音阶。导音的作用往往是引出主音,当音乐落在导音上时,观众会期待主音出现才能获得“安全感”。

★示范曲目:帕瓦罗蒂演唱的歌剧,他经常把音停在导音上,让观众期待主音的出现。

★示范曲目:格什温《波斯与贝斯》。

流行音乐、民歌常常是二拍子的大调,也有三拍子或者小调的情况,但80%都是大调。

★示范曲目: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第二个乐章:使用的小调。

★示范曲目:一段犹太音乐,在大、小调之间转换。

除了7音程,我们也可以使用12音程。半音音程使音乐得到紧迫感。

级进旋律、跳进旋律

级进是指在整个音阶的相邻音符上跳动的旋律,是构成旋律线起伏的最原始、单纯的形式,又是造成旋律流畅性的基础。

跳进三度以上的音程进行为跳进,三度为小跳,四度以上为大跳。

★示范曲目:贝多芬《欢乐颂》

1、这首曲子可谓是世界上最连贯的旋律之一,它不仅连贯,而且很对称。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很少有跳进,仅有的两个重要的跳进是在第三句C的结尾处。整个旋律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里有四小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16小节的旋律。乐句分析:

第一句A:前句,有开篇的作用,最末的音符不是主音。

第二句B:后句,回应了前句,旋律在最末音符返回主音(前后呼应的两个句子称为前、后句)。两个句子都停止在一个终止式上,即把乐句引向结束部分的最后几个音就是乐句的终止式。

第三句C:延伸句,通过最后一小节两个音的跳进,即将第四句的第一个音升F提前了一拍,使用了节奏的切分,使曲子活泼起来达到高潮。

第四句:结束句,几乎是第二句B的准确重复,最后回到主音。

2、贝多芬的这首欢乐颂在第九交响曲的最后乐章中实际演奏了四遍,第一遍是由低音弦乐器很轻地演奏,第二遍音量扩大,用较高的弦乐器演奏,第三遍音量更大,由更高的弦乐器演奏,最后一遍小号和全体乐队以最大的音量奏出。我们现在聆听旋律的第二部分并思考以下问题:

A、旋律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稍微向上。乐器是小提琴。

B、有几条不同的旋律线——三条。高音区弦乐器旋律,中音区巴松,低音区低音提琴。

C、这里是哪一种织体——复调织体对位法。

3、旋律的第三部分,小提琴演奏的高音区,低音区,和复杂的中音区,最后引进打击乐。

第六课旋律:莫扎特和瓦格纳

关键词

假终止(deceptive cadence)正格终止(authentic cadences)变格终止(plagal cadences)

旋律模进(melodic sequence)

导引

上次我们从音阶角度讨论了旋律,有大调音阶、小调音阶、半音音阶。然后稍微讨论了一下是什么原因使一段旋律在我们耳中变得那样独特,秘诀就是旋律的大小调性。事实上,音阶一开始就体现出了调性,从音阶的第三个音就能窥斑见豹;然后我们也讨论了级进的、跳进的旋律。最后说到了贝多芬的《欢乐颂》,第九交响曲中最后一个乐章。那首曲子的乐句结构有些特殊——前置句和后置句的结构(即前句与后句相呼应,两个句子都停止在一个终止式上),然后进行乐句的扩展、延伸。

★示范曲目:《玛卡丽娜》主旋律片段。

如果将这个旋律片段底下所有节奏部分去掉,换上18世纪的阿贝堤低音,就变成了我刚才弹奏的莫扎特作品的这个片段。我想说的是,即使像《玛卡丽娜》这首曲子也使用了前置和后置的乐句结构。旋律的习惯性套路是使用前启和后答的方式,不论是贝多芬或是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音乐和声的终止式

教授弹奏了一段自己即兴创作的旋律,请学生为其打分并分析说:创作旋律有一定的规矩,我们必须有音阶、特定的乐句形式,以及乐句的结尾所具有的某种属性等,乐句必须按一定的次序组合才能有意义。

★示范曲目:吉亚卡摩·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咏叹调《贾尼·斯基基》(Gianni Schicchi)这首作品虽然不是他的最著名乐曲,但其中有一段美得令人窒息的旋律“我亲爱的爸爸”(O mio babbino caro)剧中一个姑娘正试图从他父亲那里骗些钱来,那么美丽的旋律竟是为了骗钱,创意太古怪了。此段旋律在剧中很早就出现,虽然这段剧情在剧中无足轻重,但却无比优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我们来分析一下:

乐句第一小节有一个八度音程的大跳跃(上一讲中介绍了八度),有了这样一个起始,然后接下段就完成了整个前置句,但这个乐句末尾没有出现主音。再继续听完第二个乐句(即后置句),几乎与前句旋律相同,但在末尾使用了与前句相同的终止式,并回到了主音上。

前置句的末尾虽然在旋律音符线上回到主音,但在底下却配上了一个意外的和声,即主音不变,合音却变了,这被音乐家们称为“假终止”。当整首曲子最后回到由主和弦支撑的主音上时,得到的不仅仅是主和弦。

终止式类型

终止式指结束乐句或乐段的和声进行公式,基本分为两大类:稳定终止和不稳定终止。从和声的观点看,稳定终止包括正格终止和变格终止(也称假终止)。回到预期的主调称为“正格终止”,而不能用正常的和弦来支撑主音的称为“变格终止”。虽然它在旋律中保持了相同的主音,但却改变了隐藏在下面的和弦,配上一个意外的和声。普契尼就是这样做的,他的咏叹调体现了乐曲的高度结构化。

旋律模进

在音阶的高几度或低几度的位置(即不同的音高)重复模仿相同的音乐旋律/动机。

★示范曲目: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片段

与其说它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不如说它是连续变化演绎出新的音乐。他通过一个动机连续推动了旋律模进,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旋律结构。这个故事的基本内容是,特里斯坦是英格兰的骑士,伊索尔德是爱尔兰的公主,特里斯坦奉命去爱尔兰接公主,把她送往康沃尔,她将嫁给马可国王。但在送往的途中他们无意中喝下了爱情的魔药,彼此相爱了。我们在听这段序曲音乐同时考虑两个问题,一是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二是瓦格纳使用了什么模式?

弦乐器与木管乐器用不断变化、重复的音乐,弦乐器在较低音部重复,然后木管乐器回应,以上行的旋律模进来达到高潮,形成一个不协和音,然后转化成协和音。用模进的旋律不断翻腾上行,使小提琴的音越来越高。听到小号的声音了吗?有一个半音的轮廓,不仅仅是上行旋律模进,而是高度半音阶的音乐,也会带来紧张感。如何用音乐表现性爱呢?可以用不断变化的音量,用上升的模进来

达到高潮,形成一个不协和音然后释放,这是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狂热激昂的故事,色欲、渴望、肉体的都是关于这些,这段音乐用一个奇怪的故事复制了生命的进程。

歌剧的真正高潮是在故事的结尾,特里斯坦受伤已然垂死,伊索尔德报他入怀唱起的咏叹调,瓦格纳称之为“Liebestod”(爱之死)。伊索尔德唱起了她的幻想曲,幻想他们今后的生活,在来世在天堂,所以它被称为“爱之死”,这首作品在浪漫主义时期是有代表意义的。我们再听一遍同时思考一下,音乐家是如何通过音乐变化来使我们的感情发生180度的转变,如何从摇篮似的怀报逐渐打开来迎接整个世界。思考一下乐曲的力量、节拍、模进、协和音与不协和音,他是如何展现的?

1、使曲调变的柔和了;

2、音域降低了;

3、拍子变慢了;

4、使用了不协和音来表现作者在此处如蛇般痛苦挣扎,然后他升高了两度加入了协和音,最后结束时就全部为协和音了;

5、逐渐上行的模进,但后来却停止模进只是在重复同一段,而使我们感到停止、终上、平稳;

6、在结尾用了非常强壮有力的主音,并以一个假终止来结束(假终止也称阿门终止,常用于圣歌和赞美诗,使人们似乎感到来自天堂的祝福),使乐曲增加了额外的象征意义。

★示范曲目: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片段《你可知道什么是爱情》

莫扎特的咏叹调突出层次感、对称感。这是他的一部高度结构化的咏叹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旋律上行模进的例子。

每四小节为一乐句,莫扎特是能够在严谨的结构中构筑美妙旋律的作曲家,这在他的作品中非常重要。在结构中,他在反复模进中逐渐提高了音调用以表达焦虑。在提升到了最高点使用了一个假终止,随后一个终止式回到了主音。

第七课和声:和弦和如何创建主题

关键词

和声(harmony)三和弦(triad)音程(interval)属和弦(dominant)

下属和弦(subdominant)琶音(arpeggio)阿尔贝提低音(Alberti Bass)

布基伍基(Boogie Woogie)固定音型(Ostinato)调性(key)变调(modulation)

导引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了两节课的节奏、两节课的旋律,今天开始学习和声。

区分西方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主要有两个要素:(根据以前讲过的)一个是否使用音乐记谱法,流行音乐使用不太多,但古典音乐用得很多;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和声。世界上每一个有音乐文明的社会都拥有比西方更为复杂的旋律,而我们的在某一方面更为直接,他们从一个离散的频率转到另一个离散的频率,而他们并未努力用那些只有细微差别的素材,也许这是我们很依赖键盘。西方音乐的节奏是很简单的,而非洲音乐节奏要复杂得多。

和声、和弦、三和弦

和弦是两个或更多音高同时发音。一个和弦可能是协和,或是不协和和弦,我们讨论协和和弦。

三和弦由三个音高组成,是所有和声的基本构成。

○音乐知识:和声、和弦、三和弦

和声这个词有几种含义:从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它是协和一致的意思,是指多种因素的平静的排列。当它特别运用于音乐时,和声被看作是为旋律提供支撑和丰富性的伴奏之声。最后,我们经常在说到和声的时候,仿佛它是伴奏中的一种特别的事物。例如,当我们说和声变化时,意思是说伴奏中的一个和弦进行到了下一个和弦。

和弦是和声的构建块。一个和弦就是指两个或更多的音高组合在一起同时呜响。西方音乐中最基本的和弦是三和弦,因为它有三个音高组成,并按一种特定的方式排列。

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

C大调音阶的三和弦构成,有三个音高并跨越5个音名——C D E F G,我们取第一、三、五音(即C E G)构成。这些音之间的距离叫音程。C到E由于跨越了三个音名(C、D、E)是一个三度音程;E到G也跨越了三个音(E、F、G)是另一个三度音程。三和弦总是由两个三度音程构成并且被叠置起来。可以这样每隔一个音取一个,一直取下去(在黑板上C大调三和弦谱表中,每个和弦下用罗马数字Ⅰ—Ⅶ标出,表示每个和弦是在哪些音上建立的)。我们过去说过有些音符是很重要的,主音很重要,导音也一样重要,和弦与三和弦也有同样情况。那些在Ⅰ、Ⅳ、Ⅴ级音上建立的和弦,分别称为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Ⅰ是主和弦很重要,主和弦或主三和弦如同和声的“家”最稳定,其它和声都朝着它运动;Ⅴ是属和弦,重要性仅次于主和弦,它总是建立在音阶的第五音上,在音乐的结束句中特别倾向于进行到主和弦。在结束句中这一行进(Ⅴ-Ⅰ)帮助建立起完全终止的强烈效果,起到引导作用。Ⅳ是下属和弦,建立在音阶的第四音上,紧挨在属音之下,经常进行到属和弦,然后进行到主和弦,建立起Ⅳ-Ⅴ-Ⅰ的连续进行。我们可以从主音上升也可从主音下降,通常音乐家们喜欢从主音下降,然后再上升回到主音。

★示范曲目:牛仔歌曲《雷拉多的街道》

和声转换、规则与不规则

由于旋律是不停地变,有时甚至是音阶中所有的音都在变。为了保持和声与旋律的协调,和声必须不停地变化,否则将带来不协调的结果。

和声转换的频率有规则的,每一个和声持续的时间完全相同;也有不规则的变动,和声所持续的时间不同。对于和声的变换我通常不会问是主和弦、属和弦或是下属和弦在变,但会问是有规则变换还是不规则变换。和声是在低音部分演奏的,就像建筑里的柱子起到支柱作用,可以围绕它建筑其它结构;主音、属音、下属音就像桩柱,可以在桩柱周围进行装饰。就像摇滚乐队中的电子贝司,或交响乐队中的原声贝司或是蓝草乐队演奏低音提琴。

★示范曲目:蓝草乐队演奏的曲目。

其中的低音贝司手毕业于耶鲁大学本科,他现在是我们的新教务长。他的作用就是在演奏中通过低音进行和声变换。

琶音

低音音符是基础,然后你在上面添加其它东西产生和弦,而和弦是主音、属音等等。如果你有一个乐器,你可以演奏一个低音和弦,你也可以将音符延伸开,就像是竖琴那样将和弦的三个音符拿出来接连地演奏,我们称为琶音。

阿尔贝提低音

琶音演奏三拍子的乐曲上效果很好,但三音符琶音如果在二拍子的乐曲上演奏效果就不行。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另一种模式,自18世纪以来最受欢迎的就是一种被称为阿尔贝提低音的样式:在第一音阶上升到三和弦的第五度,然后在第三度上升到第五度(Ⅰ-Ⅴ-Ⅲ-Ⅴ,如C大调的1-5-3-5),这是一种很好的和声方式。另一种方法是只取一个音符,就像布基伍基低音,以这种八度音的方式滚动演奏。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中用了这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和声可以变得很好听,只要把八度音程向下滚动,比其它方式效果或许更好。

○音乐知识:布基伍基

布基伍基乐曲用钢琴演奏的爵士乐的一种,其特点是低音部有重复的旋律和节奏,而高音部则有一系列即兴变奏,创造出一种对位的形态。

布基伍基是20世纪60年代节奏摇滚的一个重要的支流,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这种音乐情有独钟。与一般的节奏摇滚不同的是:绝大多数节奏摇滚强调音乐的即兴表演,而布基伍基侧重于表现音乐的技能,所以布基伍基是一种炫技性极强制的音乐。几乎所有的布基伍基音乐都以相同的4/4拍的速度演奏(大约在每拍160左右)。在听觉上,这种音乐基本上以同样的紧张度自始至终,因此它在情绪上仍然是稳定的,并且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其始终不渝的打击乐后置重音。不同的布基伍基乐队之音的最主要区别仅仅在于他们各自打击乐强度的不同。

和声也可以独立存在,有时候你可以只演奏和声。巴赫的《钢琴平均率曲集》卷一中写了首有名的前奏曲,他实际上是一连串和弦以琶音形式演奏。

★示范曲目:夏尔·古诺为巴赫的这段和声而创作的优美旋律

这是一首大提琴演奏曲(大提琴是一种特别美妙的乐器,它如此地丰盈美妙能够翱翔天际),它加在巴赫原来的和声上面。它是一个下行模式,模式再次出现却低了一个音级,在第三次使用这个模式时用了那个旋律并随之上升。然后它在积累一个高潮,在如此美妙的高潮后回到了主音上。

这里有两种和弦(一种是全C大调,不过也可以转成C小调),即大和弦与小和弦。我们回顾一下黑板上的这些三和弦,它们由小三度或大三度构成,键盘上可以看出,C-E-G这个和弦中,共有四个半音(CD间、DE间都是全音,即分别是两个半音:降D、D、降E、E),这是一个音程即C-E是三度音程,因为跨过了三个音名;C-G是五度音程,因为跨过了五个音名。因此C、D、E是三度,共有四个半音;而E-G只有三个半音(EF间是半音,FG间是全音,即两个半音)。我们以前说过,八度音的划分是被古希腊数学强行划分的。大三和弦的底部有一个大三度,顶部有个小三度(即大调三和弦、小调三和弦),如果换一下取C-降E-G,就能得到小三和弦,C-降E间是三个半音,降E-G间是四个半音,就是互补的意思,改变了一个,事实上就改变了另一个,大调三和弦变小调三和弦只需稍微调

整一下三和弦中间的那个音符,作曲家就是这样做的。

★示范曲目:弗朗兹·李斯特《悲惨的贡德拉》重新配器后的改编作品

开头一段由单簧管演奏,然后注意听和弦的变换,不断从大调转换到小调。

★示范曲目: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这段音乐中有19个和弦,注意区分大调和弦和小调和弦。

★示范曲目:U2《爱情是盲目的》( Love is Blindness)固定音型

把大小调三和弦与和声的概念结合起来。拍子是慢节奏,是一种固定音型节奏,即音乐中一个模式不断地重复。数出这个段落的小节数,虽然演奏了16小节的段落,但后8个是重复了前8个小节相同的和声。这是一首不太常见的小调流行乐曲。它的和弦转换是不规则的,虽然1-6小节的和弦转换似乎都落在重音上,但最后结尾小节的拍子却是延长了一小节,即持续了其它和弦的两倍。

Q:(同学提问大意)可能最后一小节是休止符?

A:(教授)如果那样就变成7个小节乐句,音乐家通常不喜欢作7小节不对称乐曲(教授在此提到一个有趣的理论,奥卡姆剃刀理论:如果有简单的解决办法,就直接用它),按照对称性理论,假定这个乐曲有8小节乐句,有一个和弦就延长到额外的和弦。

Q:增加了装饰音的乐句还能算是规则的吗?

A:它仍然可以算是规则的,它的作用只是充实了和弦之间的内容。

调性、变调

当作曲家改变主调性时,如大调变小调,就称为变调。

★示范曲目:阿隆·科普兰芭蕾组曲《阿帕拉契亚之春》

在音乐领域它具有相当明确的概念定义,但是现实中难以听出来。

★示范曲目:沙滩小子(beach boy)

我很喜欢他们的音乐,他们在流行音乐领域里领先同行多少光年。黑板上是和声概貌,虽然选取了一小段,但可以看到改变了,运用了很多三和弦。每当看到G时说明是G音三和弦,E是E音三和弦,A音三和弦,F、D、E三和弦,但它没有形成Ⅰ-Ⅳ-Ⅴ-Ⅰ而是变化了很多,之后这个部分又形成了,因此很单调。这时候它很稳定,然后有趣的情况出现了,这首乐曲有很明显的反差,有狂野变调的动态段落,也有静态的。结尾用了假终止,然后变到另个调,再从属音跳到主音。

第八课贝斯(低音)风格:布鲁斯和摇滚

关键词

下中音(sub-mediant)不协和和弦(dissonance)协和和弦(consonance)

和声进行(chord progression)和弦转位(chord inversion)

导引

本章主要介绍了和弦变换的规则与不规则,以及和弦进行的几种模式。

上节课我们讲了音阶,以及如何通过音阶上的各个音符来构建三和弦,也讲了三和弦是由三个音高组成。三和弦的第一个音叫“根音”(基音),如果是由C-E-G组成的三和弦,C就是根音,即三和弦中最低的那个音就是根音。我们可以用音阶中的各个音符来构建三和弦,但其中有些和弦会比其它和弦使用的次数更多。我们已经讲了基音Ⅰ和弦,属音Ⅴ和弦,下属音Ⅳ和弦,这节课我们要讲Ⅵ级和弦,可以称它为下中音和弦(即由第六级音阶作根音构建的三和弦)。

和声是如何生效的

和声相当于直立的支柱或树木的树干,和弦的底部就是根音,树木的顶端是华丽的树冠,相当于音乐上的旋律。当管弦乐团与合唱队在表演时,他们是在演奏和弦吗?各种乐器是在演奏和弦吗?不是,他们只是在演奏了和弦中的一个音符,而我们的耳朵听到这些音乐的集合,从这些信息中推断出就是某一个和弦。乐手们只是在演奏单个的音符,没人在演奏和弦,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和弦,而只有一个人的乐谱上有全部的声部,这就是指挥。

记住这排树干的图形,底部是和弦的根音,往上可能是三和弦、五和弦等,其它乐器在不同的点进行了补充,以形成总的和弦。假设这里还有其它音(和弦是在一个个树干的不同高度上形成的,假设在这些树干间横向还有一些音相连),如果没有其它音的话,就会形成主音织体,就是一组组的和弦按照纵向形式变化,如果在其中加入其它的旋律线条(指树木间的横向连接旋律),就会形成复音织体。这节课里着重倾听和弦的转变,在不同音乐中和弦转变的情况。

为什么要变换和弦

因为旋律在变化,音符与和声间并非每个都协调,不变的和弦无法与之配合。

不协和和弦、协和和弦

音符的协和与不协和在于音高的比率,弦的大小、管的长度。不协和和弦音高听起来不愉悦、不稳定;协和和弦音高听起来令人愉悦而稳定。一般来说,像半音或全音这样间距紧挨在一起的音产生的和弦声响是不协和的,反之和弦的间距是三度或者更大产生的音响,比如3:2、6:5的比率会是协和的。大调音阶上的每一个三和弦都包含了两个三度音程,因此是协和的。不协和和弦使音乐增加了紧张或不安的感觉,而协和和弦产生平和、稳定之感。

和声进行

放在一起有意义的一组和弦,一种有目的的进行方式为和声进行,在和声进行中,单个和弦似乎彼此间“拉”着向前,一个进行到下一个,最终全部倾向于强有力的主和弦。

和弦转位

原来的根音不是最低音而变成最高音,如原来是C-E-G,而现在是E-G-C三和弦,我们不就此深谈。概括说来就是,原来三和弦的根音空缺,我们就把其它音符放在底端便得到转位和弦。

如何听和声-低音部

听和声的第一步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低音上,和弦经常是建立在低音上,低音声部从一个音高到另一个音高的变化可能标志着和弦的变化,低音承载着和弦并决定和声的走向。

和声变化的比例

正常情况下每个和弦都持续同样长的时间为和声的有规则变换;如果某一个和弦持续的时间是其他和弦的两倍或一半,这就算和声的不规则变换。

★示范曲目:理查德·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规则变化)

通过听低音部来发现和声的变化,如果我们在唱低音部时发现自己的音高没有变化,表示和声没有变换,如果我们唱出了不同的音高就表明了和声变换。序曲的前六分钟都是E和弦,没有变化。他让一个序曲的开头都持续了六分钟,可想而知这部歌剧有多长。

★示范曲目:大卫·马修乐队《Dave Matthews Band》这个乐曲同样和声没有发生变换。(规则)

★示范曲目:莫扎特《G小调交响曲》(不规则变化)

通常作曲家们运用和声变换的速率(无论是规则或是不规则)让人们从不同方面感受音乐所想表达的是什么。很多古典音乐都没有歌词,所以我们必须得通过一些标记来理解作曲家们的想法。比如莫扎特的这首乐曲,如果我们去掉伴奏部分类似琶音的和弦,明显听到不断变换的和声就会发现,这是非常不规则的和声转变,而且和声变化的越来越快,令我们感到紧张、焦虑、忧心也许还有狂怒,它在向某处飞行,而驱动力之一就是加速变换的和声。每个和弦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直到乐曲飞行到终止式中,而终止式仅仅是一个乐句的结尾,在这个曲例上只是一个和弦进行的结尾。

★示范曲目: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不规则变换)

我们会关注几个分辨出低音的片段,而且还要关注贝多芬是如何构建和弦进行的(看黑板写出的谱表)。是C大调从主音开始,然后是一个下属和弦,又是主和弦,接着是属和弦等等。我们再听一遍,并在和弦变换时试着唱出低音,大家可以听到变换的速度越来越快。再听一遍时看它回到主和弦会持续多久。他使用了渐慢和弦的变化速率,让田园交响曲听起来放松,和弦持续了30秒。几乎所有的古典音乐都会有不规则的和声变换。

流行音乐VS古典音乐

1、流行音乐的和声变化非常规则,总是保持同样的速度,而且不断重复。流行音乐的旋律线较少,很容易分辨其和弦,因此你可以只关注主和弦即低音和弦。另外一点是,在流行音乐特别是摇滚乐中的和弦都是原位和弦,它们更容易辨认出来。流行音乐由于有电贝司的加入,低音部更强些。

★示范曲目:Badly Drawn Boy,规则的和声变化。只有两个和弦交替出现(两个和弦的和弦进行)。★示范曲目:贾斯汀·廷布莱克(Justgin Timberlake),规则的和声变化。4个和弦。

2、流行音乐通常都是三和弦,而古典音乐通常在三和弦的基础上可以加上七度音,和弦中音符越多就越不协和,因此古典音乐中的和弦通常更复杂。

3、流行音乐能用歌词表达含义,而古典音乐往往包含许多潜意识的符号,通过音乐中更细致的变化向潜意识传达信息;流行乐中,一首歌通常很短,基本表达一种情绪或者思想,而古典乐中乐曲更长,使音乐的情绪更丰富。

4、古典音乐使用原声乐器,即用天然的木材或琴弦制造的乐器。流行音乐更多的使用电子乐器,通过合成器或混声器以便生成那些分音。比如把一个单簧管演奏如果希望发出小号的声音,可以在调

音台上调整而获得类似小号的声音,或是将人声发出的音高调整到需要的高度和长度。

5、流行音乐的结构比较容易预测,通常是主歌、过门、副歌的模式,而古典音乐就无法预测是什么乐章了,不像流行音乐那么容易。(此条是学生的答复,老师非常认同)

总之,古典音乐更具多样性,拥有更多变化更复杂,它里面有对位的旋律线、可扩展的空间,引领我们在一首乐曲中体会全套的情绪,甚至能提供更多的从个人角度来理解音乐的机会,因为没有特定歌词的约束来告诉我们音乐的含义。

三和弦的和弦进行

★示范曲目:沙滩小子(Beach Boy)三和弦

三个和弦的和弦进行:Ⅰ-Ⅳ-Ⅴ-Ⅰ和弦,Ⅰ和弦是两倍时长,不规则的和声转变。

★示范曲目:《田园交响曲》最后乐章

第一个乐器单簧管,第二个乐器是法国号。但注意到的是如果采用这样一个集合就会想起八度、五度、三度、四度等等一系列的概念,这是属和弦预备音,然后旋律开始了,有着前置句、后置句的乐句。这首乐曲与沙滩小子都采用相同的处理和弦的方法,包含了Ⅰ-Ⅳ-Ⅴ-Ⅰ和弦。

四和弦的和弦进行

★示范曲目:吉恩·钱德勒(Gene Chandler)《厄尔公爵》(Duke of Earl)

这首乐曲与贝多芬采用的是相同的调性。有四个不同的和弦并有规则的变换,这四个和弦是什么呢?我们以前谈过Ⅵ级和弦,我们并不会直接变到Ⅵ级和弦,而是跳到另外一个和弦,这里是Ⅵ级和弦恰巧是个小调,当我们唱着Ⅰ-Ⅵ-Ⅳ-Ⅴ-Ⅰ(主和弦-下中音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主和弦)和弦进行时,变换频率怎样?虽然和弦的形式相同,但它们持续的时间比原来延长了一倍,因此每个小节和声都要变换,到了中间部分每个和弦以两小节的速率变换,因而整首乐曲会有不规则的频率变换。★示范曲目:莫扎特九岁写的《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

莫扎特的这个和声同上一首《厄尔公爵》的和声是一样的。以前我曾提到过一些有关于某人提出他人剽窃自己音乐作品中的低音部分作品案例,其实你可以控告剽窃你旋律的人,但不能起诉剽窃低音区,这有重要的司法先例。因为低音的数量是有限的,涉及的和声进行相对简单,所以经常在几个世纪以来的不同乐曲中重复出现。

★示范曲目:乔阿基诺·罗西尼(Gioachino Rossini)

看看他是如何选择和声的,这部分的重点是,一旦这类和声进行深深烙印在你头脑中,当你听音乐会时就可以勾划出乐曲是怎样处理和声的。当然你不可能听全所有形式,可能大多数和声都听不出来,但有些瞬间是可以让我们感到愉悦的。可能我不一定知道他用的是什么调性、绝对音高,但也许我能知道他用的可能是Ⅰ-Ⅵ-Ⅳ-Ⅴ-Ⅰ和弦进行,或Ⅰ-Ⅴ-Ⅰ、或Ⅰ-Ⅳ-Ⅴ-Ⅰ的和弦进行,或其它形式,帕赫贝尔低音模式也是一种。听乐曲时首先要锁定主音,即使一开始听不出来也没关系。如果听到音乐在两个和弦之音不停地反复,多半就是Ⅰ-Ⅴ(主和弦-属和弦)。这首序曲先是Ⅰ-Ⅴ和弦的重复,然后是Ⅰ-Ⅵ-Ⅳ-Ⅴ-Ⅰ和弦(主和弦-下中音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主和弦),然后又是Ⅰ-Ⅴ和弦的重复但速度加快了,最后就是主和弦直到结束。

耶鲁大学公开课:博弈论全集下载

导论-五个入门结论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Q/2/S7KDBTEQ2.flv 2: 学会换位思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Q/L/S7KDC64QL.flv 3: 迭代剔除和中位选民定理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J/Q/S7KDBUDJQ.flv 4: 足球比赛与商业合作之最佳对策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6/0/S7KDC7960.flv 5: 纳什均衡之坏风气与银行挤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6/R/S7KDCAC6R.flv 6: 纳什均衡之约会游戏与古诺模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5/E/S7KDB145E.flv 7: 纳什均衡伯川德模型与选民投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4/1/S7KDCB541.flv 8: 立场选择种族隔离与策略随机化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D/D/S7KDBQ6DD.flv 9: 混合策略及其在网球比赛中的应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E/7/S7KDBUFE7.flv 10: 混合战略棒球,约会和支付您的税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F/0/S7KDC3GF0.flv 11: 合作,突变,与平衡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B/E/S7KDEBLBE.flv 12: 社会公约,侵略,和周期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2/J/S7KDE8L2J.flv 13: 道德风险,奖励和饥饿的狮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1/P/S7KDED31P.flv 14: 承诺,间谍,和先行者优势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L/T/S7KDEAKLT.flv 15: 国际象棋,战略和可信的威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T/4/S7KDEENT4.flv 16: 声誉和决斗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6/F/S7KDEFS6F.flv 17: 最后通牒和讨价还价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movie/2011/12/A/T/S7KDEK0A T.flv 18:

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

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 我校自开展了公开课、示范课以来,我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精彩课程,这使我深刻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后,被她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先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她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潘静和杨小利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在两节公开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每一节课,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的语言精炼、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的我们学习、在思想教育方面,这些教师都处理的比较好,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教师及家长。看到张小营和蒲英杰两位语文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当我听着这两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张小营老师在教学《故乡》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蒲英杰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初老师的课亲切、自然,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四位教师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她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听数学优质课后的心得体会

听数学优质课后的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月29日,我有幸在我的母校湖北外语学校听课学习,观摩了几位老师数学优质课,一天的听课学习我收获很大,从几个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和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有准确的数学专业用语,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而且要有些诙谐幽默的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有及时的课堂评价,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多表扬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内容,结构紧凑,环环相扣。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增加了练习量,还激发了学生大脑思维的深度,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 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留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整堂课教师少讲,甚至不讲,都是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帮学生,学生带学生,学生掌握非常快。 整节课老师并没有直接在黑板上讲解、演示做题需要的方法、式子,而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继而让学生估算,再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计算,此环节是重点,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学生迎刃而解,重点第几种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很轻松地将新知识转

耶鲁公开课笔记4

美国耶鲁大学网络公开课《金融市场》视频笔记4 耶鲁大学网络公开课《金融市场》由罗伯特.J.希勒(Robert J. Shiller)教授主讲。共26课(集),每课时长均为一个多小时,配有字幕。 [第4课] 多元化投资组合和辅助性的金融机构(时长1小时07分) 本课内容是多元化投资组合(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辅助性的金融机构(Support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尤其是共同基金(Mutual Funds)。 希勒介绍,这也是他长期研究的一类课题。 希勒相信,世界需要更多的多元化投资组合。这也许会让人们觉得有点怪,但希勒认为这是绝对正确的。 埃米特.汤普森也研究过这类起因的相同课题,即,为了帮助世界上的穷人,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来改进。 希勒说他完全就是这样认为的。 (世界上)有大量的人类困难,都可以通过多元化(分散)投资来解决。 本课要讲的,不仅只适用于安逸的富人,而对每一个人都适用。 实际上这还是关于风险的问题。 当任何人遇到惨境时,那都是某些随机遇到的结果。 当人们在生活中陷入实际麻烦时,那是由于一系列糟糕事件将人们推到不幸的境地。 金融风险管理常常就是防止发生这种不幸情况的部分(措施)。 本节课将从一些数学问题讲起,是对第二节课的继续。 希勒在第二节课讲过关于风险分摊的原理,今天接着拓展到某些方面,即,将略微集中到投资组合问题。 先讲怎样构建一个投资组合,其中有哪些数学问题,由此引入到资产定价模型,这个模型是金融中许多思考的基石。 关于这一部分内容,在耶鲁的其他课程会讲得详细些,尤其像约翰.吉纳科普洛斯(John Geanakoplos)讲的经济类251号课程(Econ 251)。 从这节课可以获得基本要点。下面从基本概念开始讲。 希勒说他只用最简单的术语来讲述。 1

国外一些大学的公开课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verycd上发现了耶鲁大学的公开课,下载了哲学死亡,古希腊文明和聆听音乐等课程来听,感觉很不错。对于我们这些无钱出国的人来说,能够免费的享受到如此丰厚的知识和思想的盛宴,真的得感谢这个信息通达的互联网时代。在网上搜集资源的时候,发现这篇报道总结的还不错,转来给大家共享吧。 目前网上的公开课包括哈佛、耶鲁、麻省理工、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等名校。在配有字幕的课程中,最受欢迎的是哈佛的《公正》,耶鲁的《1648—1945的欧洲文明》《哲学:死亡》《1945年后的美国小说》《金融市场》《聆听音乐》《博弈论》《基础物理》《心理学导论》等。后者的课程翻译过来较多,是因为耶鲁的资源更丰富,比如字幕、课件等。 如果你英文足够好,可以将听课范围进一步扩大,直接登录这些名校的网站。 哈佛大学 部分课程对全球开放,目前首选就是Justice(公正)这门课,共12节。感兴趣的人可以通过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网站,免费观看或下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courses.php。作为美国第一的公立大学,伯克利分校提供了人类学、生物、化学、历史等十几类学科的几百门公开课。伯克利的视频都是.rm格式,请注意转换格式。 麻省理工学院 设立了OpenCourse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OcwWeb/web/home/home/index.htm,把1900门课免费提供给全世界。提供大量课程课件,只有少数视频讲座。 耶鲁大学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到今年秋天,预计放在网上的课程将达到36门。 卡耐基梅隆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oli/,卡耐基梅隆针对初入大学的大学生,提供10门学科的课程视频。 英国公开大学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6706423.html,/course/index.php,英国十几所大学联合起来,组建了英国公开大学。有一部分课程是对注册学生开放的,还有一批课程是免费的,并提供视频。 约翰霍普金斯

公开课听课后体会感想

公开课听课后体会感想 通过这几天听校园公开课,让我感受颇深,收益匪浅。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马玉琴老师教学的思路明晰,幽默的语言,张文静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都让我学到了很多…….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更喜欢张文静老师的教学——抒情。还有方丽阳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马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冬梅老师的课,更使我感觉到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师我需要学习的太多了,首先冬梅老师的课件设计较好,教学环节设计较突出。冬梅老师整堂课都表现的那么温和,始终面带笑容。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一种亲和力。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小朋友,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从听课中我也发现我们老师对学生非常地爱护,在课前跟孩子培养一定的感情,因为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学才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精彩。通过听课能给我带来更直接更有效的帮助,我总结了三个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必须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教师的工作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小孩子,课堂上孩子们天真的语言往往会让你大吃一惊。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有一种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必须的,还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调空课堂的能力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事态的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必须要有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 三、必须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备学生、备教材。作好充分、足够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在听课中我发现上课的老师都对教学的内容都进行了充分准备,有的还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 总得来说,通过这次听课,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听课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今后我将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来帮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详细笔记

PHIL 176 Death Professor Shelly Kagan (第一课没什么实质内容,可以略过)教授在第一课列举了这门课将要讨论的一些问题:1.人能否幸免于死2.人是什么?“我”是什么?3.有没有来生?4.自杀一定是恶的吗?……然后他摆出了自己的观点:1.不存在灵魂2.永生并不是好事情3.对死亡的恐惧是很正常的4.自杀在特定情境下有可能是理性的,并且在道德上是正当的…… 他希望通过这门课: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他不是要灌输给学生这些观点,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理性,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些观点,都要有合理的根据,给出论证。 第二课 要回答“我能否幸免于死”“我死后我是否还存在”,就需要先回答:“我”是什么?或人是什么?什么叫“幸免于死”?什么叫“活着”?一个人过了一段时间仍然是这个人,这是怎么一回事?…… 反驳:有人认为这个问题是混淆概念造成的,根本毫无意义,因为1.如果“死亡”的意思是生命的结束的话,那么2.“是否来生”就相当于“生命结束之后是否还有生命”,这就好比“碗里的饭吃完后碗里还有饭吗”,那么3.“是否有来生”或“我能否幸免与死”的答案当然就是否定的(因为很明显这些提问自相矛盾),这能从问题里直接得到答案。△回应:1.如果,“死亡”指的是身体的死亡(即一系列的生理过程);那么,2.之前的问题将变成“我的身体死后我是否还存在”,这和“生命结束之后是否还有生命”不同,不能从提问中直接得到答案。YYets 3.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提问和回答“我能否幸免与死”是有意义的。 要回答“我能否幸免于死”(在上面的那个理解下),就需要先弄清楚:“我”是什么?“我”是什么东西组成的?或者人是什么?人由什么组成? 一般来说,有两种主流观点:一、二元论(Dualism)◎1.人是由身体和心灵(灵魂)两部分组合而成严格说来,人的本质是灵魂,它与某具肉身密切联系着;“我”就是指我的灵魂,尽管与我的身体紧密联系着。2.身体和心灵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身体是物质的,灵魂是非物质的(不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3.心灵指挥身体,“身体反作用于心灵”4.死亡就是指身体的死亡,灵魂离开肉体(?)二、物理主义(Physicalism)○1.人只有身体,尽管2.这个身体能够实现多种功能3.人就是一个物理对象,一个纯物质的存在4.谈论心灵,实际上就是谈论大脑(或大脑的功能),正如微笑就是特殊的肌肉运动5.死亡就是指身体丧失了正常功能 第三课 二元论与物理主义的分歧:是否存在灵魂? 证明事物存在的方法:1.通过五感获得的经验证据来证明但是,灵魂是非物质的(如果二元论正确的话),我们无法通过感官来感觉到灵魂。所以2.对于无法通过五感感觉到的事物,需要通过“最佳解释推理”来证明其存在:我们必须假设a 存在,才能解释现象P,而且能给出最佳解释。(例如:原子、X 射线)注意:这里要求的是可能的“最佳”解释,而非任一看似可行的解释。 所以,二元论者要论证灵魂存在,就必须:找到我们身上的某个现象或特性F,只有通过假设灵魂存在才能给出最佳解释(物理主义无法解释或者只能给出较差的解释)。 灵魂存在论证◎YYets 根据F 的不同,有不同种类的论证。第一类诉诸普通的事物(情感、理性之类);第二类诉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博弈论].Problem.Set.2

耶鲁大学公开课:博弈论 习题集2(第4-5讲内容) Ben Polak, Econ 159a/MGT522a. 由人人影视博弈论制作组Darrencui翻译 1.回顾罚球的案例:裁判判罚给参与人1一次点球的机会,参与人1即将执行判罚。她有三种射门路径:左路、中路、右路。参与人2是门将。他可以选择防守左路、中路或者右路。两名参与人的行为同时发出。收益(以达成目概率的十倍计算)如下: 2 (a). 对于每一个参与人来说,有哪个策略严格劣于另一个(纯)策略吗? (b). 在对参与人1的策略存在何种信念下,参与人2会觉得策略m是最佳对策?在对参与人2的策略存在何种信念下,参与人1会觉得策略M是最佳对策?[提示:本题不需要绘制三维图像!] (c). 假设参与人2站在参与人1的立场上思考后发现,无论参与人1存在何种信念,她都会选择改信念下的最佳对策。在这种情况下,参与人2是否应该选择策略m呢? (d). 这个博弈是否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 2.回顾合伙人案例(Watson书中习题):回顾一下我们在第四讲中提到的商业合伙人的案例。两名律师合伙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并且平分收益。每名律师都要各自打算一下自己要为事务所付出多少劳动。事务所的收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其中、分别表示律师1和律师2付出的劳动量。参数反映了两人的协同效果:一名律师付出越多的辛劳,合伙人就会获得越多的收益。假设并且。两名律师的收益分别是: 其中表示劳动的成本(注意:边际成本递增)。假设这家律师事务所没有其它的开销。在课堂上我们论证了,理性策略(即迭代剔除非最佳对策后剩余的策略)是

(a). 假设两名律师达成一致,决定两个人都付出一样多的劳动,并通过合同的形式规定了劳动量的指标。如果他们想要最大化净收益(即收益减去劳动成本),他们应该在合同中规定各自付出多大的劳动量呢?这与课堂上得出的理性策略的劳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提示:为了解题方便,可以暂时考虑b=0的特殊情况] (b). 假设第(a)题中的合同只对合伙人2有约束力,即合伙人2需要按照要求中的付出等量的劳动,而合伙人1可以任意在[0,4]的劳动量中自由选择。合伙人1会选择付出多少劳动呢?这与 和有什么不同吗?请给出简明的解释。 (c). 回到最开始的博弈状态,假设现在,即合伙人的辛勤劳动起到了反协同效果。求出这种情况下的最佳对策函数,并绘制相应的函数图像,找出这种情况下对应的理性策略。把它与(a)中的指标作比较。[提示:并不需要重做(a)的全部过程] 3. 纳什均衡与迭代剔除(Gibbons教科书上的习题):请看下面的这个博弈: (a). 哪些策略不会被迭代剔除严格劣势策略的过程剔除? (b). 找出此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 (c). 请尽可能详尽地解释说明,通常情况下(并不要局限于此博弈),组成纳什均衡的策略是否无法被迭代剔除严格劣势策略的过程剔除? 4. 分钱计划(Gibbons教科书中习题):参与人1和参与人2因为如何分配10美元的问题争执不休。每个参与人都说出了一个自己预期金额,该金额在0到10之间且允许出现小数。两人需要同时做出选择。参与人的收益就是她分得的钱款。这个博弈有两条规则。无论按哪条规则来分钱,如果出现的情况,每人获得自己的预期金额,剩余的钱款被销毁。 (a).第一条规则是,如果,那么每个参与人都一无所获并且钱会被销毁。这种情况下的(纯策略)纳什均衡是什么? (b).第二条规则是,如果,并且每个人的预期金额是不同的,那么预期金额最小的参与人分得等值的钱款而剩余的钱款归另一个参与人。如果,并且,那么每个人都分得5美元。这种情况下的(纯策略)纳什均衡是什么? (c).假如我们为前两条规则增加一个限制条件,即预期金额必须是整数。这是否会改变前两条规则下的(纯策略)纳什均衡?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 11月30日,我有幸聆听了6位年轻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收获很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听课体会: 一、对新课程的思考: 在本次活动,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诠释,对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持久发展的空间。 二、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

次听课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来自不同学校的6位教师的示范课例。几位教师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学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互相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必须不断地学习。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古希腊历史简介》(全24集)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古希腊历史简介》(全24集) 讲师介绍: 名称:Donald Kagan 职业:耶鲁大学经典与历史学院教授 学位: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 唐纳德卡根是耶鲁大学经典与历史学院Sterling教授。耶鲁大学的前院长,他在1958年从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他的著作包括Archidamian战争,尼西阿斯和平和西西里远征,伯里克利和关于战争的起源与维护和平,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帝国的诞生。2002年,他是全国人文奖章获得人,2005年被任命为国家人文基金会杰斐逊讲师。About Professor Donald Kagan Donald Kagan is Sterling Professor of Classics and History at Yale University. A former dean of Yale College, he received his Ph.D. in 1958 from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The Archidamian War, The Peace of Nicias and the Sicilian Expedition, Pericles and the Birth of the Athenian Empire, On the Origins of War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Peace, and The Peloponnesian War. In 2002 he was the recipient of the 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 and in 2005 was named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Jefferson Lecturer.

耶鲁公开课笔记2

美国耶鲁大学网络公开课《金融市场》视频笔记2 耶鲁大学网络公开课《金融市场》由罗伯特.J.希勒(Robert J. Shiller)教授主讲。共26课(集),每课时长均为一个多小时,配有字幕。 [第2课] 风险管理中的普遍原理:风险汇聚和对冲(时长1小时09分) 本课主题是风险管理中的普遍原理----风险汇聚和对冲(Pooling and Hedging of Risk)。 希勒认为这是金融理论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 本课先讲概率论(Probability Theory),再讲通过风险汇聚来分摊风险的概念。 概率论是极具智慧的构想,诞生于历史上的特定时期,并令人意想不到地获得广泛应用,金融是其应用领域之一。 对部分学生来说,本课相对所讲的其他课会显出更多的技术性,并且遗憾的是又安排在学期初。 对于学过概率和统计的学生而言,就不是新知识了。这是从数学角度的看法。 概率论是新知识,但不要太畏惧。课前有个学生告诉希勒,他的数学有些生疏了,是否还能选这门课?希勒说,如果你能听懂这堂课,那就不会有问题。 什么是概率?通过举例说明。 比如,今年股票市场会走高的概率是多少?例如认为概率是0.45,是因为对股市悲观,预测股市会走高的可能性是45%,而股市会走平或走低的可能性是55%。这就是概率。 听了这个例子,人们就会觉得这个概念是熟悉的,如果有人提到概率是0.55或0.45,也就知道他说的意思了。 话锋一转,希勒强调,概率并非总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述的。 概率论成形于十七世纪,此前没有人提出过。撰写概率论历史的作者伊恩.哈金(Ian Hacking),查遍世界所有关于概率论的文献,没有发现在十七世纪之前有概率论的文献,也就是说,在十七世纪产生了一次智慧的飞跃,当时用概率词汇来表述非常时髦,引用概率进行表述的方式很快传遍世界。 但是,有意思的是,如此简单的概念此前从未使用过。下面希勒详细介绍哈金的成果。 哈金研究表明,概率词汇早已存在于英语中,莎士比亚就用过,但其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呢?哈金举了一个年轻小姐的例子,这位小姐描述她喜欢的男子,说道,“我太喜欢他了,我觉得他有很大‘可能’”(probable)。 1

耶鲁大学公开课博弈论笔记 博弈论 讲

博弈论作业(博弈论24讲)数应专业 一、 1、理性人:指代这一类人,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2、如果选择a的结果严格优于b,那么就说a相对于b来说是一个严格优势策略。结论: 不要选择严格略施策略。 3、理性人的理性选择造成了次优的结果 4、举例:囚徒困境、宿舍卫生打扫问题、企业打价格战等 5、协和谬误收益很重要,“如欲得之,必先知之” 6、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别人会怎么做,在考虑自己受益的同时,要注 意别人会怎么选择 二、 1、打渔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与碳排放问题 2、博弈的要素:参与人、策略集合、收益 3、如果策略a严格劣于策略b,那么不管他人怎么选择,b总是更好的选择 4、军队的入侵与防卫问题 5、所有人都从1到100中选个数字,最接近所有人选的数字的均值的2/3者为胜,这个数 字是多少呢?作为理性人,每个人都会选择67(100*2/3)以下的数,进一步假设你的对手也是理性的,你会选择45(100*4/9)以下的数……依据哲学观点,如果大家都是理性程度相当的,那么最后数字将为1,然而结果却是9,这说明博弈的复杂性 6、共同知识与相互知识的区别 三、 1、利用迭代剔除法领悟中间选民问题 2、迭代剔除法就是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不断地把劣势策略剔除出去,最后只剩下相对 优势的策略 3、中间选民问题就是,在两党制中,政党表述施政纲领要吸引位于中间位置的选民,他 们认为在选举中处于中间标度可以吸引左右两边的选民,并以此获得胜利。 4、中间选民问题理论成立的条件是有两个参与人;政治立场能使选民相信。 5、由此延伸出来的还有加油站选址问题,两家加油站不是在不同的路口选址,而是在不 确定哪个位置较佳的时候会选在同一处,这也是“中间选民定理”的凸显 6、在迭代剔除法不能运用时,比如说该博弈中博弈方1和2均没有严格下策,可以用二 维坐标系画出选择策略之后的收益分布

耶鲁大学公开课

甭看名人励志演讲了,去看看耶鲁大学的公开课吧(中文字幕),能学到太多了,国内的大学真是误国误民啊。。。转来当日志收着来源:陈俐彤小C~的日志 最近一朋友和我讲,YALE大学把他们上课的内容录了下来,并发布在因特网上,供网络传播浏览。 一个全世界排名第二的大学,竟然把自己课程的内容完全录了下来,并在全世界传播,在大学产业化的中国,有些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你没交学费,怎么可以把我的课程免费的给公众提供呢?可是人家并不是这样认为的,本着人不分贵贱,教育不分你我的原则,耶鲁大学做出了这个匪夷所思的举动,实在是非常钦佩。。。 好了,不说大话,这个公开课真的非常的好,我有义务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首先你得会用电驴,具体怎么用百度去 ps:我分享的这个是有字幕的,而且这个字幕是非常考究的,所以出的非常慢,理解一下。。。 =========================================== 音乐学 聆听音乐Listening to Music(教授本人著述) 课程简介: 本课程培养在对西方音乐理解基础上对音乐的感悟。它会介绍各种类型的音乐是如何搭配,并教导如何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从巴赫,莫扎特,格里高利咏叹调到蓝调 关于课程主讲人: Craig Wright在1966年于the Eastman School获得钢琴乐和音乐史双学位,在1972年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Craig Wright从1973年开始在耶鲁大学任教,目前是the Henry L. and Lucy G的音乐教授。 在耶鲁大学,Craig Wright的成就包括常年流行的入门课程“聆听音乐”和选择性研讨会“探索大自然的天才”。 每年夏天,他都会带领一些耶鲁大学的社团区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采风。

作文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4篇

作文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4篇 公开课效应指的是以公开课教学为载体开展教学评论的一种教研形式所希望及所能起 到的作用或达成的效果,它有应然效应与实然效应之分。下面是带来的作文公开课听课心 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作文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篇一: 前天,我们班用《云雀》这篇课文上了节语文公开课。老师事先跟我们做了个心理准备,叫我们到时候不要害怕。公开课没什么了不起的啊,不就是有老师在听课吗,可说归说,想起周围多了许多目光看你,心里还是不免有些害怕,怕自己在这么多老师面前出洋相,我们先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希望到时候能回答的到位些。 那时,预备铃一响,我们陆续回到自己位置上,只见后面已经坐满了老师,他们脸上 带着严肃的表情,手上拿着笔记本,默默地注视着我们,这样气氛叫我们好是紧张。回到 位置我们便都坐的端端正正,那时的我们没有了平时的喧闹,也没有了往常的窃窃私语, 课堂上悄然无声。 似乎是过了很长的时间老师才进来上课的,跟随老师的还有我们的班主任,她坐在了 门口的一张椅子上,观看我们上课,在我们印象当中她是一位严厉的老师,所以那时的气 氛变的更加的紧张了。 老师先让我们阅读了整篇文章,有什么不认识的生词或生字先来认识一下,随即又让 我们朗读课文的第一小节,然后再让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可当老师让我们举手回答时, 教室里没人敢举手,平时活跃的同学在这个时候也比较害羞了,老师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几个小手才举起来……打破了那时的尴尬。 哎,可见那节公开课是多么令人胆战心惊呐! 作文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篇二: 开学初,我和语文教研组长徐老师商量着本学期教研计划,最终决定把语文教研工作 重点放在常规“作文教学”上。为此,制定了语文组作文教研工作计划。计划虽有了,但 能否有始有终地落实下去,很难!计划不如变化,先前学校里有许多的工作计划只是一纸 空文,搁在案头,挂在墙上,成了应付检查的形式。虽然,我和组长挖空心思制定了计划,但能否按计划开展好活动,我俩心里都没底。 对于常规教研,很难说语文组有多少人感兴趣,真正能够认真学习、用心钻研、积极 反思的老师太少了。所以,语文教研学校无论哪科的教研工作,都需要有个耐心的、肯吃 苦的带头人。我和组长做这个带头人责无旁贷,能否带好头?不敢说。尽力而为吧! 各年级新课程上了一个单元后,我在八1班上第一节作文公开课,课型是“指导课”,作文的题目是“难忘的帮助”。语文组的老师听了课,并组织听课老师用一节课来评课,

(完整版)耶鲁公开课--博弈论笔记

耶鲁公开课一博弈论笔记 第一节、 名词解释 优势策略(Dominant strategy ):不论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优势策略对一个局中人而言都是最好的策略。 即某些时候它胜于其他策略,且任何时候都不会比其他策略差。 注:1、"优势策略”的优势是指你的这个策略对你的其他策略占有优势,而不是无论对手采用什么策略,都占有优势的策略。 2、采用优势策略得到的最坏的结果不一定比采用另外一个策略得到的最佳的结果略胜一筹。 严格劣势策略(strictly dominated strategy):被全面的严格优势策略压住的那个策略, 也就是说不是严格优势策略以外的策略。 弱劣势策略:原来不是严格劣势策略,但是经过剔除严格劣势策略后,这个策略就成了严格 劣势策略。 例:囚徒困境 甲沉默{合作)甲认罪(背叛 乙沉默(合作)二人同服刑半年甲即时获释!乙眼刑F评 乙认罪(背扳)甲腮刑10年;乙即时获释二炯服刑2年 囚徒到底应该选择哪一项策略,才能将自己个人的刑期缩至最短?两名囚徒由于隔绝监禁,并不知道对方选择;而即使他们能交谈,还是未必能够尽信对方不会反口。就个人的理性选 择而言,检举背叛对方所得刑期,总比沉默要来得低。试设想困境中两名理性囚徒会如何作出选择:若对方沉默、背叛会让我获释,所以会选择背叛。 若对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对方才能得到较低的刑期,所以也是会选择背叛。 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一一选择背叛。背叛是两种 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纳什均衡,就是双方参与者都背叛对方,结果二人同样服刑2年。 例:协和谬误20 世纪60 年代,英法两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即协和飞机。该种飞机机身大、装饰豪华并且速度快,其开发可以说是一场豪赌,单是设计一个新引擎的成本就可能高达数亿元。难怪政府也会被牵涉进去,竭力要为本国企业提供更大的支持。 项目开展不久,英法两国政府发现:继续投资开发这样的机型,花费会急剧增加,但这样的设计定位能否适应市场还不知道;但是停止研制也是可怕的,因为以前的投资将付诸东流。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他们更是无法做出停止研制工作的决定。协和飞机最终研制成功,但因飞机的缺陷(如耗油大、噪音大、污染严重等)以及运营成本太高,不适合市场竞争,英法政府为此蒙受很大的损失。

小学科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可编辑版】

小学科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10月21日到10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小学科学优质课评选观摩研讨活动,认真听取了17位老师的科学课。他们的课让我感受颇深,收益匪浅。他们的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让我充分领略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各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表现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很高。教学理念先进灵活,面向全体。在基本功和技能方面展示出了教师的综合能力。现将我这次听课活动总结如下: 1.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这17位老师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陈玉凤老师的课。从陈玉凤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有趣味性。她完全依据实验课教学流程精心、创意的设计思路,设计出了一堂好课。她在执教《神奇的水》时,她抓住学生的好玩,好奇特点,变魔术,将纸巾的一端四分之一加入了红墨水中,由学生回答看到的现象和想知道的问题,引出了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其它材料放入水中的情况,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说出实验要点,从提炼问题大胆猜想、创设方案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这一流程有条不紊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做到了首尾呼应。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使课堂显得十分和谐。整节课体现以学生为主,教

师为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还有陈艺华老师执教的《大气压力》让我也收获颇多。 生命气息的课堂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题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灭;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好,怀抱好奇。然而科学课堂就是这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气息的课堂。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就要把真挚的感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那么学生的情感也会被感染。学生由此会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例如,曾冬义老师的执教的《有趣的食物链》这节课原本是很枯燥的课,但是曾冬义老师上的真是别有一番风味。他导课时用ppt播放生物为了生存捕食的照片,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现象,用身边的动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讲解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曾冬义老师采用的是做游戏,让6个学生扮演6种动物,彩带代表链子,解释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意思,接着让其中的一种动物死了,彩带断了,其他动物也跟着死了,让学生总结出食物网中生物的重要性,用游戏突破了重难点,也让整节课变得非常有趣。在课结束时,曾老师还不忘及时的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让整节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把原本很无聊的课变得这么有趣,非常值得我去学习。 3、与生活紧密相连几位老师导课都是用生活中有趣的现象,用科学知识解答生活现象。使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认真完成预定的任务。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工

耶鲁大学公开课

耶鲁大学公开课-心理学导论第1课中文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心理学导论的课堂,我是保罗.布罗姆博士,是本门课程的教授; 如果还有同学没领取教室前面的教学大纲,请举手示意我,研究生助教会发给你,如果你还没领到教学大纲的话; 大家也可以在这个网站上下载教学大纲,这个网站将会成为你学习本门课程的得力助手;网站上资源里有教学大纲,我会不定期更新,会非常及时,所有的课程资料也会放在网上,包括我所展示的幻灯片,包括我现在放的这个课件,还有关于练习考试和每一次阅读作业的细节要求,所以大家要经常登录这个网站,以获取最新的课程信息; 今天的课会很简短,只是帮助大家理清本课程的研究方向;介绍一下课程,我知道课程都在预选阶段,所以我希望让大家,对课程有一个整体感知;首先我会向大家展示,本门课程的安排与考核,以及会涉及书目等等;接下来我会给出一些我们会涉及话题的具体实例,但我在开始之前,我要告诉大家这个课程的一点特别之处,我们会被录像,本课程是“耶鲁大学公开视频课程计划”的七个实验课程之一;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在本年度结束时,所有的视频录像都会在网上,免费对所有人开放,希望它能够通过网络传播到各个国家,为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接受大学教育的人们提供便利;我视此为耶鲁之容,更是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当然,这也是耶鲁建立“世界学术霸权”的大计;因此,来自媒体创新中心的耶鲁大学节目制作组,将会在教室后面全程录制本课程;这一计划的目标在于,让全世界看到真实的耶鲁课堂,让观看录像的人们获得与在座各位同样的知识,因此他们需要录制的是课程,也就是我和后面的幻灯片,而不会拍摄同学们,所以没有让各位签署授权协议;两点需要说明:第一就我而言,我会尽量注意自己的言辞,因为可能会有孩子观看,所以我会很注;另一件事情就是,如果你们坐在第一排,或者前几排,那么你们的头部,背部甚至脸部,都可能被镜头扑捉到,如果你在证人保护计划之内,或者是个逃犯级人物,就尽量不要坐在前排了;各位要是现在想换到后排,就放心换,没关系的我不介意;好,我们可以开始了; 欢迎大家选择心理学导论这门课程,我是保罗.布罗姆博士,负责教授本门课程,本课程旨在让大家在宏观上对人类心智研究形成基本的认识因此我们讨论的主题会非常广泛,其中囊括了大脑;儿童;语言;性;记忆;狂躁;厌恶;歧视以及爱恋等等..我们将会探讨的问题诸如,如何合理解释两性差异,动物究竟能否学习语言;我们作呕究竟因何而起,为何我们有些人会进食过量,而我们又该如何阻止,为何当人们融入团体时会变得疯狂;我们同样关注,你能否相信自己的儿时记忆,以及为何抑郁只存在于一部分人中;这门课一周两节,也会有指定的阅读材料,要想在这门课中取得好成绩,必须要认真听讲,用心阅读指定书目;两者内容会有些重叠,有时讲课的内容与阅读内容紧密相连;但部分阅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