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学概论习题集

中医学概论习题集

中医学概论习题集
中医学概论习题集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以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第一部临床学专著是《伤寒杂病论》

4.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5.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

阴阳学说

1.“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理论依据是阴阳互根

2.有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背为阴,腹为阳

3.所谓阴中求阳,是指在补阳剂中适当佐用补阴药

4.所谓阴阳转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5.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是指阴阳的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

1.“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其所指的内容是土乘木

2.所谓子盗母气,是指子脏不足,导致母脏亦虚

3.下列关于五行相生关系所确定的治疗方法是泻南补北法

4.在五行所不胜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金的“所不胜”是指水

5.下列不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角、徵、商、宫、羽

藏象(一)

1.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主要体现于宗气的生成对机体的调节

2.五脏主王液,下述不正确的是心在液为血

3.肺的通调水道作用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机体内水代谢起疏通和调节作用

4.“满而不能实”的生理特点是的指五脏

5.脾统血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血液在脉道内的运行

藏象(二)

1.小儿骨软,成人齿脱发落,主要因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肾精亏损

2.人体骨骼发育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肾能藏精,精能生髓

3.“肾为气之根”之基本含义是肾主纳气,可维持呼吸平稳、深沉

4.肾在体为骨

5.肾其华在发

藏象(三)

1.人体骨骼的滋养,主要依赖于髓

2.胃热的病机,下述不正确的是胃热则腐熟功能减退

3.“泌别清浊”属于小肠的生理功能

4.属于上焦生理功能特点的是升已而降,若雾露之溉

5.“中焦如沤”是比喻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

藏象(四)

1.肺与大肠在功能上的联系,主要体现于肺气肃降以助大肠之传导

2.下列关于心与肝之间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心主封藏以防津液流失,肝主疏泄以使津液通畅

3.“肝肾同源”的主要依据是精血之间互生互化

4.下列不属于瘀血痹阻心脉及心的阳气虚衰的表现是心烦失眠多梦

5.肝阴不足的表现是面部烘热,口咽干燥,胁肋隐痛

体内津、气、血、精等物质各自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2.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元气

3.气机是指气的运动

4.血液流行不畅,应首先考虑心阳不振

5.瘀血病证所出现的疼痛之特征是刺痛

经络

1.足三阳经的走向是从头走足

2.经络的生理功能不包括加强十二经脉与头面的联系

3.循行于下肢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在中线的经脉是足太阴脾经

4.在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肢体联系作用的是十五别络

5.十二经脉大多循行于分肉之间

病因与发病(一)

1.七情内伤致病影响脏腑气机,下述错误的是恐则气乱

2.湿邪致病,病程长,缠绵难愈,这是由于湿性黏滞

3.暑邪伤人,可见到气短、乏力症状,这是由于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4.下列因素与疫疠的发生、流行无关的是精神状态

5.以下不属于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耗气伤津

病因与发病(二)

1.下列关于饮分四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饮留不去(留饮)

2.关于痰饮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以上都对

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主要是指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

4.“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指正气旺盛,邪气难于入侵

5.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正气与邪气

病机

1.阳偏衰的病机主要是指阳气虚损,热量不足,机能减退

2.阳盛格阴证属于真热假寒证

3.下述不属于气虚出血特点的是出血伴有刺痛拒按

4.阳胜则阴病所出现的病理表现是实热

5.阴胜则阳病所出现的病理表现是实寒

防治原则

1.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2.通因通用法,适用于血瘀崩漏

3.不属于正治法的是通因通用

4.“寒者热之”的治法属于正治法

5.

1.失神的病人,本不能食,突然能食,此为假神

2.以下不是面色发黑所属病证的是痰湿

3.温病病人热入营血时,舌色应为绛色

4.下列不属于心望舌形内容的是荣枯

5.舌色淡白可见于阳虚水湿内停

望诊(二)

1.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深浅,主要依据是舌苔的厚薄

2.腻苔的特征是苔质细腻致密

3.外感秽浊不正之气,热毒内盛的舌象是积粉苔

4.舌绛少苔,是属阴虚火旺

5.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可见于绛紫舌

闻诊

1.外感风寒咳声特点是咳声重浊

2.病人郑声时,可表现为语言重复,声低断续

3.喘症的临床表现应除外喉中痰鸣

4.消渴病晚期病人的病室气味为烂苹果味

5.言语轻迟低微,欲言不能复言,为夺气

问诊(一)

1.下列不属于问诊的内容是舌脉

2.午后潮热,身热不扬者属湿温潮热

3.下列属于但寒不热里实寒证的临床表现是突然恶寒

4.下列属于湿潮热的临床表现是身热不扬,午后热盛

5.病人无遗传性疾病,属于家族史

问诊(二)

1.下列属于里证汗出的机制是里热炽盛,迫津外泄

2.下列属于亡阳之汗的临床表现是大汗淋漓,质稀清冷

3.常见的局部汗出不包括盗汗

4.肝郁气滞胸胁疼痛的特点是胀痛

5.下列关于腹痛叙述不正确的是绕脐痛为癃闭

问诊(三)

1.消谷善饥是因胃火炽盛

2.下述不是泄泻原因的是肾阴亏损

3.下述下是肾气不足所致的是小便涩痛

4.月经后期可见于营血亏损

5.下述以新生儿问诊无意义的是有无传染病史

脉诊(一)

1.有根之脉象是指沉取尺部应指有力

2.用不轻不重指力持脉,按到肌肉者称为中取

3.四季平脉应是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4.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的脉象是浮脉

5.下列不属于病脉的是斜飞脉

脉诊(二)

1.脉来去俱盛,三部举按均有力是指实脉

2.痰饮多见于弦脉

3.真脏脉的别称不包括革脉

4.下列不是无胃之脉的是转豆脉

5.

1.具有发汗、平喘、利水三大功效的药物是麻黄

2.感受风寒,又兼胸闷气滞者,首选的药物是紫苏

3.感受风寒前额痛,药物治疗应选白芷

4.既能解表泄热,又能舒肝解郁的药物是柴胡

5.治疗外感发热、无汗、头痛、项强等症,应首选羌活

清热药

1.石膏的功效是清热泻火

2.能清热泻火,又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

3.既清肝火,又散郁结的药物是夏枯草

4.既能清退虚热,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黄柏

5.功能为清热燥湿、安胎的药物是黄芩

理气药

1.治疗胃气滞证及呕吐、呃逆证的药物是陈皮

2.治疗肝郁气滞胁痛、腹痛及气滞腹痛的药物是香附

3.治疗湿痰、寒痰证的药物是陈皮

4.治疗肾阳不足、膀胱虚冷,尿频、遗尿,应首选乌药

5.治疗湿热泻痢,里急后重,黄连最适宜配伍的药物木香

活血化瘀药

1.气滞血瘀,心腹及肢体疼痛,最宜选用延胡索

2.具有引血下行作用的药物是牛膝

3.具有补益肝肾、活血祛瘀作用的药物是牛膝

4.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作用的药物是益母草

5.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作用的药物是川芎

化痰止咳平喘药

1.具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作用的药物是半夏

2.治疗胸痹、结胸、梅核气,应首选半夏

3.具有引药上行作用的药物是桔梗

4.具有化痰降逆、降气止呕作用的药物是旋覆花

5.具有清肺化痰,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是瓜蒌

补虚药(一)

1.具有益养阴、补肺脾肾作用的药物是山药

2.用于气虚胎动不安的首选药是白术

3.用于脾肺气阴两虚的药物是太子参

4.用于消渴气阴两虚证的药物是山药

5.用于脏躁及失眠的药物是大枣

补虚药(二)

1.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作用的药物是杜仲

2.用于阳虚便秘的首选药物是肉苁蓉

3.既能补血又能活血的药物是当归

4.可用于肝肾阴虚证诸证的药物是熟地黄

5.用于治疗热病伤阴之心烦失眠的药物是阿胶

补虚药(三)

1.功效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药物是北沙参

2.可治胃、肺、心阴虚的药物是麦冬

3.可治疗肝肾阴虚及早衰证的是枸杞子

4.有补肝肾,润肠燥功效的药物是黑芝麻

5.可用于治疗癓瘕积聚的药物是鳖甲

祛风湿药

1.祛风湿兼可解表的常用药物是独活

2.既能治风寒湿痹,又能治风热湿痹的药物是秦艽

3.防己的功能是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4.功效为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药是桑寄生

5.

1.桂枝汤中起调和营卫作用的药物是桂枝芍药

2.九味羌活汤的组成中不包括荆芥秦艽

3.下列不是属于九味羌活汤的现代主治是痢疾

4.下列不是属于银翘散的现代主治是产后感冒

5.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竹叶

清热剂

1.患者身热多汗,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口干喜饮,虚烦不寐,舌红少苔,脉虚数。治疗宜选用竹叶石膏汤

2.患者身热谵语,出血发斑,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弦数。治疗宜选用犀角地黄汤

3.痈疡初起,身热恶寒,患部红肿痛,苔薄白,脉数有力者,治疗宜选用仙方活命饮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竹叶石膏汤组成的药物是知母生地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仙方活命饮组成的药物是连翘荆芥木香

理气剂

1.越鞠丸的功用是行气解郁

2.旋覆代赭汤证的病机是中虚痰阻、气逆不降

3.患者,男,52岁,胃脘部痞硬不舒,噫气频作,时有呕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而虚。治疗应选用旋覆代赭汤

4.具有通阳散结、祛痰下气功用的方剂是枳实薤白桂枝汤

5.患者,男,50岁,胸部疼痛,甚则彻背……脉沉弦。治疗应首选枳实薤白桂枝汤

理血剂(一)

1.患者,男,60岁。心悸不安,胸痛如针刺……脉弦紧。治疗应首选血府逐瘀汤

2.下列不是桃核承气汤的组成的药物的是枳实

3.桃核承气汤适用于下焦蓄血证

4.桔梗、枳壳同用的方剂是血府逐瘀汤

5.具有活血祛瘀,疏肝通络功用的方剂是复元活血汤

理血剂(二)

1.补阳还五汤的组成药物中,具有通经活络的药物是地龙

2.补阳不五汤重用黄芪的用意在于补气行血

3.下列不属于桃核承气汤的组成的是当归

4.下列不是桃核承气汤现代应用的是崩漏

5.下列不是血府逐瘀汤的现代应用的是消化道出血

祛痰剂

1.小陷胸汤的组成药物是瓜蒌黄连半夏

2.下列各项中不是温胆汤主治证的是咳嗽痰稀白

3.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君药是天麻半夏

4.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舌苔黄腻,脉滑数者,治疗宜选用小陷胸汤

5.某女,38岁,胆怯易惊,虚烦不安,失眠多梦,呕吐呃逆。治疗宜选用温胆汤

补益剂(一)

1.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为君,其主要用意是补气升阳

2.患者,女,25岁。妊娠早期,恶心呕吐……脉缓滑无力。治疗宜采用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

3.患者,男,12岁,倦怠无力,语音低微…脉虚缓。治疗宜选用补中益气汤

4.患者,女,低热日久,面色苍白,体倦少动……脉虚。治疗宜选用补中益气汤

5.补中益气汤的功用是补中健脾,升阳举陷

补益剂(二)

1.患者,男,50岁。头晕头痛5年,伴有耳鸣,两目干涩……舌红少苔,脉细弦。治疗宜选用枸杞子菊花

2.患者,男,28岁,头目眩晕2年。伴腰膝酸软……脉细数。治疗应首选六味地黄丸

3.下列不属于肾气丸组成的是白芍

4.下列不属于六味地黄丸组成的是附子

5.下列不属于肾气丸与六地黄丸共有的组成的是熟地黄

祛湿剂

1.五苓散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泽泻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防己黄芪汤主治证的症状是鼻鸣干呕

3.患者,男,65岁,久痹不愈,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脉象细弱。治疗应选用独活寄生汤

4.五苓散的功用是化气布津利水

5.患者汗出恶寒,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治宜选用

1.导致感冒的主因是风邪

2.感冒的主要机理是卫表失和

3.时行感冒与感冒风热证的区别点,关键在于有无流行性

4.不属于感冒分类的是暑湿感冒

5.患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脉濡数。治疗应首选藿香正气散

中医内科之咳嗽(一)

1.下列不是外感咳嗽的主要特征的是易反复发作

2.以下选不属于内伤咳嗽辨证要点的是多伴卫表证

3.咳嗽痰白而稀薄属于属风、属寒

4.咳吐血痰属于肺热或阴虚

5.咳声粗浊者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

中医内科之咳嗽(二)

1.风寒咳嗽可使用小青龙汤

2.肺热咳嗽可使用川贝止咳枇杷颗粒

3.风躁咳嗽可使用二冬汤

4.痰湿蕴肺所致的咳嗽使用的方药是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5.肺阴亏耗所致的咳嗽使用的方药是沙参麦冬汤

中医内科之哮病

1.哮病发作期治疗原则是祛痰利气

2.哮病辨证当首辨寒热

3.寒哮代表方宜为射干麻黄汤

4.哮病缓解期,治疗入手的脏器是肺脾肾

5.下列对于鉴别哮与喘无意义的是呼吸急促

中医内科之喘证

1.喘证当首辨虚实

2.实喘主要责之于肺

3.关于气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气短气粗奔迫

4.喘证风寒闭肺证,治疗当散寒宣肺

5.寒邪束表,肺有郁热之喘证,方药宜选麻杏石甘汤

中医内科之心悸

1.下列不属于心悸的病因病机的是年老体衰

2.与心悸不相关的症状是胸痛

3.提出悸、惊悸病名的是《伤寒杂病论》

4.胸闷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倦怠懒言……脉结代者,治疗宜用炙甘草汤

5.下列不是心血不足型心悸的主症的是善惊易恐

中医内科之心悸(二)

1.心脾两虚证心悸最适合的方剂是归脾汤

2.若患者表现为心悸眩晕,面浮肢肿,喘促不能平卧,舌淡苔滑脉沉,此为水气凌心证

3.心胆气虚证心悸最适合的方剂是安神定志丸

4.心悸,胸闷,气短,左胸隐痛,此为邪毒犯心证

5.痰浊阻滞证使用的方药是导痰汤

中医内科之眩晕

1.关于眩晕病位的描述正确的是病位在肝,与脾肾密切

相关

2.患者眩晕耳鸣,头痛而胀,急躁易怒,口苦便秘,此为肝阳上亢证

3.患者眩晕而头重如裹,兼胸闷恶心,倦怠,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濡滑,应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4.肝阳上亢的眩晕使用的方药是天麻钩藤饮

5.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使用的方药是归脾汤

中医内科之胃痛(一)

1.下列不属于胃部疼痛性质的是钝痛

2.下列不属于胃痛常见伴随症状的是胁痛

3.下列不是胃阴亏虚之胃痛主症的是泛酸嘈杂

4.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口干且苦,舌红少苔,脉弦而数者,宜选用绿萼梅。川楝子

5.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得食痛减,神疲乏力,手足欠温,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迟缓者,治疗选用黄芪建中汤

中医内科之胃痛(二)

1.胃气壅滞所致的胃痛治疗时宜采用香苏散加减

2.肝胃郁热所致的胃痛时宜采用化肝煎

3.胁下痞块而见胃脘刺痛,固定拒按,或有吐血、便血史,此胃痛主证属于瘀阻肝肋

4.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或串走不定,发作或加重与情绪有关,此胃痛主证属于肝气犯胃

5.胃脘隐隐坠痛,或胃下垂,胃黏膜脱垂,此胃痛主证属于中气下陷

中医内科之泄泻

1.寒湿泄泻的治疗宜采用藿香正气散、

2.肾虚泄泻治疗宜采用四神丸

3.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脑怒或情绪紧张时,发生腹痛泄泻,此泻辨证为肝郁泄泻

4.黎明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此泄泻辨证为肾虚泄泻

5.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此泄泻辨为脾虚泄泻

中医内科之郁病

1.郁证总的治则是理气开郁,怡情易性

2.王,女性,56岁。长期患抑郁症,刻下见眩晕心悸少寐,心烦易怒,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而数,治疗方剂易选滋水清肝饮

3.痰郁互结于咽喉的病证是梅核气

4.男,69岁,平素性格内向,近日情绪不遂,精神抑郁……苔腻,脉弦。此时辨证属于肝气郁结

5.郁证病变的基础是气郁

中医内科之头痛(一)

1.下列属于不特殊类型偏头痛是三叉神经痛

2.下列不属于真头痛伴随症状的是头晕

3.头痛且空,眩晕耳鸣,神疲乏力。舌红苔少,脉细弱者,其证属肾虚头痛

4.阳明经头痛的部位是在前额部及眉稜骨处

5.风湿头痛的特点是头痛如裹

中医内科之头痛(二)

1.太阳经头痛疼痛的部位是头后部下连于项

2.外感头痛的治疗原则是散风祛邪

3.肝阳头痛的治疗宜采用天麻钩藤饮

4.痰浊头痛的治疗宜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5.肾虚头痛的治疗宜采用大补元煎

中医内科之痹证(一)

1.下列疾病不可参考痹证的治疗的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属于行痹

3.下列属于痹证外因的是感受风寒湿邪、风湿热邪

4.有关节酸痛,但无局部红肿灼热属于着痹

5.肢体酸痛重,肌肤不仁属于着痹

中医内科之痹证(二)

1.治疗着痹宜采用薏苡仁汤加减

2.着痹的治法是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3.肝肾两虚的痹证的治法是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4.治疗风湿热痹采用的方药是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

5.治疗痛痹采用的方药是乌头汤

月经病概述、月经先期

1.下列不属于月经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七情内伤

2.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于治本调经

3.月经先期气虚证的治疗原则是补脾益气

4.治疗月经先期阴虚血热证时采用的方药是补中益气汤

5.治疗月经先期阴虚血热证时采用的方药是两地汤

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

1.金匮温经汤用于治疗虚寒型月经后期

2.大补元煎用于治疗血虚型月经后期

3.治疗肝郁证的月经先后无定期采用的方药是逍遥散

4.治疗肾虚证的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方药是固阴煎

5.患者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淡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暗,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最佳方首选当归地黄饮

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出血

1.月经过多,色淡红,质稀薄,神疲气短,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其治法应是补气摄血固冲

2.治疗血热型月经过多的最佳选方是保阴煎

3.某患者,经行量多,色紫黑,有血块,量较多,经行小腹疼痛……最佳选方为失笑散

4.肾虚证月经过少的代表方是归肾丸

5.下列不是引起经间经出血的病因病机的是肝郁肾虚

痛经、绝经前后诸证

1.气滞血瘀证痛经代表方是膈下逐瘀汤

2.痛经的主要病机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3.因寒而致痛经,宜选用的止痛药是艾叶、吴茱萸

4.绝经前后期诸证主要治疗大法是调治肾阴肾阳为大法

5.下列关于妇科疾病的病因哪项是不正确的气机瘀滞

小儿胎黄

1.不属于病理性胎黄的是黄疸10~14天消退

2.患儿,2个月。出生时出现黄疸,日益加深,色呈黄褐,腹部胀满。右胁痞块质硬。治疗应首选血府逐瘀汤

3.患儿,22天,面目皮肤发黄20天,色泽鲜明如橘皮,精神疲倦,不欲吮乳,尿黄便秘,舌红苔黄。其证候是湿热熏蒸

4.下列哪项不是小儿胎黄的病变脏腑部位心

5.下列哪项不是小儿胎黄的发病机理先天不足

小儿感冒

1.小儿感冒夹痰的病机是肺脏娇嫰

2.小儿感冒可出现的兼证是夹惊、夹痰、夹滞

3.小儿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流清涕,喷嚏,咳嗽,咽部不红肿,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此为风寒感冒

4.小儿起病急骤,全身症状重,高热,恶寒,无汗或汗出热解……舌质红,苔黄,脉数,此为时邪感冒

5.小儿风热感冒宜采用的方药是银翘散加减

鹅口疮、口疮

1.治疗小儿鹅口疮心脾积热证,应首选清热泻脾散

2.患儿,女,6个月。因肺炎较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后症见:满口白屑,状如雪片,不易擦去。应首先考虑的是鹅口疮

3.患儿,3个月,口腔、舌面满布白屑,面赤唇红,烦躁不宁,吮乳啼哭,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其证候是鹅口疮心脾积热证

4.患儿口腔舌面满布溃疡,烦躁不宁,啼哭叫扰,口臭涎多,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其证候是心火上炎

5.治疗口疮心为上炎证,应首选泻心导赤散

小儿泄泻

1.患者泄泻清稀,多泡沫,臭气不甚,腹痛肠鸣,其证候是风寒泻

2.下列不是婴幼儿腹泻的治疗原则是尽早使用止泻剂

3.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治法是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4.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的治法是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5.

1.腧穴定位法中,手指同身寸定位法临床上较常用的是骨度分寸折量法和拇指同身寸

2.合谷穴的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在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3.曲池的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4.下列穴位中孕妇禁忌的是三阴交

5.印堂穴针刺操作时,应采取的手法是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寸,或用三稜针点刺出血

刺炙法及拔罐法

1.下列不属于毫针基本结构造的是针刀

2.适宜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的针刺体位是仰卧位

3.适用于皮肤松驰部位腧穴的进针手法是舒张进针法

4.下列不是属于针刺时出现的异常情况的是得气

5.下列属于艾炷炙的是间接炙

耳针及头针

1.耳穴中耳中的定位在耳轮脚处

2.耳穴中神门的定位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3.标准的头穴线按颅骨解剖的分区为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

4.顶区的标准穴线是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

5.头针主要治疗脑源性疾病

常见急症及相关痛证(一)

1.晕厥实证治疗时常取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合谷、太冲

2.关于高热的随证配穴叙述正确的是以上都是

3.血虚所致的抽搐应该随证配穴为血海、足三里

4.治疗肾绞痛的取穴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5.治疗实证的癃闭,常取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

常见急症及相关痛证(二)

1.痛经虚证临床治疗时,常取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2.小儿痄腮治疗时,常取翳风、颊车、外关、合谷、关冲

3.常说的“红眼”病临床冶疗取合谷、太阳、晴明、太冲

4.胃火牙痛治疗时,常取合谷、颊车、下关、内庭

5.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肿痛治疗时,常取少商、合谷、尺泽、关冲、内庭

针炙治疗各论之头面躯体痛证(一)

1.有一患者腰腿痛,疼痛走窜,痛无定位,或在一处作痛,日轻晚重,髋关节红肿、触之热感,有时兼有恶风、恶寒、喜暖等特点。舌质红,苔白微厚,脉多浮紧。属痹证中的行痹

2.坐骨神经痛的基本治则是舒筋、活血、镇痛

3.股外侧皮神经炎的基本治则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4.下列属于针炙治疗腰痛的选穴是委中、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

5.下列属于针炙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选穴的是四白、下关、地仓、攒竹、合谷、内庭、太冲

针炙治疗各论之头面躯体痛证(二)

1.阳明头痛临床常取的穴位是印堂、阳白、攒竹透鱼腰或丝竹空、合谷、上星

2.肩周炎又称“五十肩”临床治疗主要遵循的原则是疏经通络、行气活血(针炙并用,泻法)

3.下臂前旋受限明显的网球肘患者,临床针炙治疗的同时,为促进疗效应加的穴位是下廉

4.颈椎病进行针炙治疗时常选用的穴位是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

5.颈椎病进行针炙治疗时遵循的原则是祛风散寒。祛风通络(针炙并用、平补平泻)

针炙治疗各论之内科病证(一)

1.痿证针炙临床治疗主要选择手、足阳明经穴和夹脊穴为主

2.中风中脏腑的脱证取穴以水沟、素髎、百会、内关为主

3.面瘫恢复期治疗时,为促进治疗常选取合谷、足三里

4.眩晕风阳上扰的临床治疗主要是平肝潜阳,清利头目

5.失眠的临床治疗常取的穴位是神门、内关、百会、安眠

针炙治疗各论之内科病证(二)

1.痫证的针炙治疗原则是豁痰开窍,熄风止痫

2.痫证针炙穴时以以督脉腧穴为主

3.呕吐的针炙治疗常取的腧穴是中脘、胃俞、内关、足三里

4.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针炙治疗时常加的穴位是神阙、气海、脾俞、胃俞

5.热秘临床治疗时常加的穴位是合谷、曲池

推拿手法

1.接触面积较小,但深透度大,可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的推拿手法是一指禅推法

2.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能增高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作用的推拿手法是推法

3.下列不属于击法分类的是捶击法

4.下列不属于摇法分类的是屈转伸法

5.操作要领为动作果断而快速,用力要稳,两手动用配合要协调,使用手法幅度不能超过知关节生理活动范围的推拿手法是扳法

常见病证的推拿防治(一)

1.神经根型颈椎病可用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2.下列各项属于颈椎病分型的是以上都是

3.关于颈椎扳法的要领,下述错误的是颈椎的扳法,必须有弹响声,才算成功,否则进行第二次操作,直至成功

4.下列情况须慎用或禁用手法治疗,但不包括脊髓型颈椎病

5.下列情况不宜使用扳法,不包括落枕

常见病证的推拿防治(二)

1.腰椎盘突出症可用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2.两手掌指重叠,拇指按压,掌根加压,按于腰骶部条索僵硬肌肉上,做左右拔动5~8遍,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的弹拨腰肌

3.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中按揉腰肌的作用是疏筋通络,通阳止痛

4.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中横擦腰骶的作用是健脾益肾,温补下阳

5.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中弹拨腰肌的作用是舒筋通络。剥离粘连,解除腰肌痉挛与疼痛

常见病症的推拿防治(三)

1.肩周炎功能受限特点为肩关节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明显受限

2.肩周炎疼痛特点为昼轻夜重,偶然受到牵拉可碰撞可引起撕裂样剧烈疼痛

3.以下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本病不会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

4.下列关于肩周炎的病因病机叙述错误的是饮食不节

5.肩周炎以肩前中府穴区疼痛为主,后伸疼痛加剧者属太阴证

小儿推拿疗法(一)

1.自两眉中点起,直上前发际成一直线,是指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天门

2.用两拇指指面自眉头延小儿眉弓上缘至眉梢成一直线自内而外向两侧分推是指小儿推拿特定穴手法推坎宫

3.位于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条直线是指小儿推拿特定穴位脾经

4.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是指小儿推拿特定穴小天心

5.位于前臂掌侧正中一线的小儿推拿特定穴是天河水

小儿推拿疗法(二)

1.项部正中线,自枕大孔的下端至第七颈椎棘突成一直线是指小儿推拿特定穴天柱骨

2.小儿推拿特定穴手法中“推上七节骨”的作用是为补法,能温阳止泻

3.第四腰椎至尾骨端一线是指小儿推拿特定穴七节骨

4.既能止泄泻,又能通便秘除腹部胀满的是龟尾

5.位于前正中线,脐孔上4寸的穴位是中脘

小儿推拿疗法(三)

1.不属于小儿推拿头部四大手法的是揉脾经

2.关于伤食呕吐的推拿治疗叙述不正确的是捏脊50次

3.关于胃热呕吐的推拿治疗叙述正确的是清大肠200次

4.关于推拿小儿实热脱肛的叙述错误的是退六腑300次

5.关于小儿感冒推推拿手法叙述正确的是运太阳30次

足部反射区推拿疗法(-)

1.在足部反射区疗法中属于足部基本反射区的是肾、输尿管、膀胱

2.位于双足掌第2跖骨与3跖骨头近端的1/2,相当于足底的中央凹陷处的足部反射区是肾

3.位置在足趾末节掌面的全部的足部反射区是头部(大脑)

4.位置双足足掌中心,在肾反射区两侧的足部反射区是腹腔神经丛

5.位置在双足掌自肾反射区中心至膀胱反射区之间,呈一直线状略呈弧形区域的足部反射区是输尿管

足部反射区推拿疗法(二)

1.位置在足底部第1跖骨上1/2跖骨头处起至第1、2跖骨间向远端成弯带状的足部反射区是甲状腺

2.位置在左足第4、5跖骨头颈间,肺反射区后方,一部分被肺反射区覆盖的足部反射区是心

3. 位置在左足第4、5跖骨头颈间基底部,心脏反射区下约二横指处,横向与十二指肠反射区相对的足部反射区是脾

4. 位置在左足第4、5跖骨头颈间上半部,前方与肺反射区重叠一少部分的足部反射区是肝

5.位置在足掌楔骨部位至足跟间的凹陷区域,被大肠反射区所包围的足部反射区是小肠

足部反射区推拿疗法(三)

1.位置在双足趾根部内侧横纹尽头处凹陷区域的足部反射区是颈椎

2.位置在内踝尖正前方骨凹陷处的足部反射区是腹股沟

3.位置在内踝后下方与后方的足部反射区是髋关节

4.位置在足跟内侧,内踝后下方的三角形区域的足部反射区是前列腺或子宫

5.位置在自内踝后方起,沿胫骨内后缘上行至胫骨内髁下方凹陷处的足部反射区是内侧坐骨神经

《中医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

《中医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总分50分,每题1分),选择一个最佳选项。 ()1.刺痛多因? A.气滞 B.血瘀 C.痰湿 D.血虚 E.气虚 ()2.以下哪本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A.《伤寒论》 B.《难经》 C.《黄帝经》 D.《金匮要略》 E.《诸病源候论》()3.下列选项属于“阴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都不是 ()4. “阴在,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阴阳什么关系的高度概括?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阴阳转化 E.都不是 ()5.五行中哪项是“木”的“所不胜”?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6.根据五行相侮的规律,下列哪项可能会侮“金”?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7.阴阳在一定围的消长保持动态平衡称为? A.阴阳离决 B.阴平阳秘 C.阴阳对立 D.阴阳转化 E.都不是 ()8.中医“五官”中什么“五行”属“火”? A. 口 B.舌 C. 目 D.鼻 E.耳()9.中医总结“五行”中“木”的特性为? A.稼穑 B.炎上 C. 曲直 D.从革 E.润下 ()10.下列“五行”相生关系错误的是? A.木生火 B.水生木 C. 土生木 D.金生水 E.火生土 ()11.下列“五行”相克关系错误的是? A.木克土 B.火克水 C. 水克火 D.金克木 E.土克水 ()12.“后天之本”是指?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3.五脏中“五行”属“木”的是?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4.五脏中“君主之官”是?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5.五脏中哪个与六腑中的小肠相表里?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6.下列哪条经络为“阳脉之海”? A.任脉 B.督脉 C. 冲脉 D.带脉 E.阳跷脉 ()17.既是奇恒之腑又是六腑之一的是? A.胃 B.胆 C. 脉 D.骨 E.髓 ()18.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 A.阴邪 B.易伤阳气 C. 凝滞,主痛 D.收引 E.以上均是 ()19.以下情志影响脏腑气机错误的是? A.怒则气上 B.喜则气消 C. 思则气结 D.恐则气下 E.惊则气乱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与血的循行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肺脾肾 B、肝心肾 C、肺肝脾 D、心肺肝脾 2、诊断肺病最有意义的是( ) A、咳喘 B、少气 C、自汗 D、胸闷 3、实的含义主要是指() A、阳邪中人 B、阴寒内盛 C、体质壮实 D、邪气盛实 4、以下哪一项与心有关() A、开窍于舌 B、开窍于耳 C、开窍于目 D、开窍于唇 5、属于阴虚症状的是 A、自汗 B、气短 C、盗汗 D、水肿 6、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7、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见证是( )。 A、心烦 B.舌淡 C、盗汗 D、失眠 8、下列哪项不属内真寒外假热证( ) A、真寒假热证 B、阴盛格阳证 C.、戴阳证 D、阳盛格阴证 9、藏象学说以何为中心( ) A、五脏 B、六腑 C、脏腑 D、以上都是 10、七情致病,最易损伤的内脏是() A、心肝肾 B、肺脾肾 C、肝脾肾 D、心肝脾 11、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是() A、津液 B、气血 C、肾精 D、肝血 12、“用热远热”是指( )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以上都是

13、具有调节女子月经、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 A、心与肺 B、心与肾 C、肾与肝 D、肝与脾 14、气血两虚证的舌象是() A、舌体淡瘦 B、舌淡齿痕 C、舌尖芒刺 D、舌暗瘀点 15、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 A、胃液 B、肠液 C、血液 D、泪液 16、下列各项,不属“八法”范畴的是() A、吐法 B、和法 C、攻法 D、温法 17、下列各项中,属于母病及子的是() A、肺病及肾 B、肝病及肾 C、肺病及心 D、心病及肝 18、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属于() A、反佐药 B、引经药 C、佐制药 D、佐助药 19、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作() A、气机 B、气化 C、升降出入 D、气机调畅 20. 主要与正气的强弱有关的是() A、居住的地域条件 B、工作环境 C、精神状态 D、以上均非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面色发黑所主的病证有( )。 A、肾虚 B、血瘀 C、寒证 D、失血 E、水饮 2、下列哪些是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 ) A、善太息 B、苔白腻 C、脉象细涩 D、胁肋胀闷疼痛 E、便溏 3、阴阳学说中阴阳相互关系有( ) A、消长平衡 B、相成 C、相互转化 D、绝对平衡 E、对立制约 4患者正气未虚,以单纯祛邪法治疗有( ) A、表邪亢盛 B、食物中毒 C、食积胀满 D、崩漏难止 E、痰涎壅塞 5、属于中药七情配伍有以下哪几种()

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 (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C )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 )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C)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B )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A)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C)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D )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C )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 )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D )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B)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D )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 A.怒则气上 B.思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相争 D.体质虚弱 E.气候异常 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盛转阳 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 ) A.脾肾 B.肺肾 C.心肺 D.脾肺 E.心肾 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 )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阳胜则阴病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中医药概论 1、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答: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疾病和伤痛,就需要医药知识和技能来疗伤治病,就有了中医药学。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创造的,是实践的产物。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的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确立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理论不断丰富,治疗技术日益提高,临床各科逐渐形成,中医药理论体系也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派蜂起,学术氛围浓厚,新理论、新方药层出不穷,使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藏象理论更加充实,临床各科辨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温病学迅速发展。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 2、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名称?答: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养阴派”朱丹溪。 温病四大家: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 4、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 答: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5、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什么?共收载多少种药品? 答: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是《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共载药850种。 6、什么是阴阳、五行? 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7、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①阴阳交感;②阴阳对立制约; ③阴阳互根互用; ④阴阳消长平衡;⑤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②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③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④用于疾病的诊断;⑤用于疾病的防治; ⑥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8、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①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②五行的相生、相克; ③五行的相乘、相悔和母子相及。 五行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②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③用于疾病的诊断;④用于疾病的治疗。 9、什么是藏象学说?什么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答: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0、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答:由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水谷精微都依赖脾的运化,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以后主要的营养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11、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答: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生殖繁衍基本物质。精化气,称为肾气。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概括为肾阴肾阳,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滋润作用的成为肾阴;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肾阴、肾阳是全身阴阳的根本,五脏六腑阴阳都离不开肾阴、肾阳的供养,肾阴、肾阳又是肾先天之精气生理功能的概括,所以称“肾为人体先天之本”。 12、五脏的生理功能分别是什么? 答:心:主血脉,主神志;心合小肠、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合大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上系于喉、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 脾:主运化,主统血;脾合胃、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肝:主疏泄,主藏血;肝合胆、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

中医内科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填空:(每空1分,共14分) 1.胸痹的主要病机是_______;病位以_______为主,然发病多与____、____、____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心脉痹阻;心,肝,脾,肾) .中风在临床上分为______与______;两者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中经络,中脏腑;神志清与不清)。 3.呕吐的基本病机为________________.(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4.治疗郁证的基本原则是理气开郁,调畅气机与__________.(移情易性)。 5.消渴的病机总属________,其中以______为本,_______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虚燥热;阴虚,燥热)。 6.呕吐的基本病机为________________.(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三。问答题:(每题6分) 1.如何护理胃痛伴消化道出血的病人。 (答:胃痛见消化道大出血时,多起病急,变化快,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让患者去枕平卧,保持安静,少动病人,吐血时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排出物,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以保持气道通畅,防止排出物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吐后予淡盐水漱口。临时可服三七粉1.5克,白芨粉1.5克,温开水送服,每日二次,亦可配合针刺止血,取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等穴位。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做好抢救准备。) 2.虚劳的调摄护理应注意哪些内容? (答:1.慎起居,避外邪,适寒温,尽量减少伤风感冒。 2.调饮食,戒嗜欲,根据体质和脾胃状况,酌配食疗;阴虚、血虚者宜清补,阳虚、气虚者宜温补;少食或忌食辛辣厚味滋腻、生冷不洁之物,并应戒除烟酒。 3.适劳逸,生活有规律,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御邪能力。 4.畅情志,少忧烦,保持情绪乐观,稳定。节制房事,以免耗伤真精。 5.彻底治疗各种慢性疾病,防止脏腑气血损伤而病发虚劳。) 3.如何鉴别阳黄与阴黄。 (答:黄疸在临床上有阴黄与阳黄的不同,阳黄由湿热蕴结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

中医内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五套)

中医内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不属内科疾病发生的外部因素是: A病邪B地域C行为D时间 2.风热感冒的首选方是: A新加香薷饮加B荆防败毒散C桑菊饮D银翘散 3.下列症状哪一项对诊断外感发热最有意义? A恶寒B烦渴C面赤D发热 4.痢疾初起,兼风热表证,发热,头痛身重者,应解表清里,选用下列何方为宜? A荆防败毒散B麻杏石甘汤C葛根芩连汤D银翘散 5.下列哪一项对诊断痢疾最有意义? A大便里急后重B腹痛腹泻C有饮食不洁史D大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6.外感咳嗽的治法是: A祛邪止咳B祛邪化痰C解表止咳D祛邪利肺 7.患者咳嗽气粗,痰多色黄粘稠厚,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身热,口干口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最佳选方是: A清金化痰汤B沙参麦冬汤C二陈汤D泻白散 8.喘促气短,气怯声低,咳声低弱,吐痰稀薄,自汗畏风,易感冒,咳呛痰少质粘,口干烦热,咽喉不利,颧面潮红,舌红苔剥,脉细数。治疗选方为: A七味都气丸B五磨饮子C真武汤D生脉散合补肺汤 9.喘息气急,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咳吐不利,或呕恶、食少,口粘不渴,舌苔色白厚腻,脉滑。其辨证属何证? A风寒闭肺B水凌心肺C肝气乘肺D痰浊阻肺 10.肺胀的病变首先是在: A肺系B肺C肾D心 11.证见胸部膨满胀闷,气短、气急不得卧,咳痰白稀,量多,呈泡沫状,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楚,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首选方是: A小青龙汤B大青龙汤C真武汤D平喘固本汤 12.苓桂术甘汤是以下心悸哪一证的主方? A心阳不振B水气凌心C心血瘀阻D肾阳虚衰 13.心悸不宁,心烦不寐,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尤甚,头晕目眩,耳呜,舌红,苔少或无,脉细数,其主方是: A归脾汤B安神定志丸C朱砂安神丸D黄连温胆汤 14.提出“无痰则不作眩”的论点的医家是: A张景岳B刘河间C朱丹溪D李东垣 15.黄某,男,38岁,眩晕,头目昏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加重,面色潮红,性情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脉弦。辨证为: A肝火上炎B痰浊上蒙C肝肾阴虚D肝阳上亢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 A.木 B.火 C.土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 A.曲直 B.炎上 C. 润下 D.从革 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 A. 润下 B. 稼穑 C. 炎上 D. 曲直 8. 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A. 脾 B. 三焦 C. 肝 D. 肾 11. 藏神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 A.喜 B.怒 C.思 D.忧 14. “在窍为目”的是 ( ) A.肝 B.心 C.脾 D.肺 15. “受盛之官”指 ( )

《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总分50分,每题1分),选择一个最佳选项。 ()1.《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李杲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张仲景 E.刘完素 ()2.既是奇恒之腑又是六腑之一的是? A.胃 B.胆 C. 脉 D.骨 E.髓 ()3.刺痛多因? A.气滞 B.血瘀 C.痰湿 D.血虚 E.气虚 ()4.“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阴阳什么关系破坏的结果?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阴阳转化 E.都不是 ()5.五行中哪项是“木”的“所不胜”?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6.气机基本形式是? A.升 B.降 C.出 D.入 E.以上均是 ()7.与气陷病变密切相关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8.中医“五官”在“五行”中属“木”的是? A. 口 B.舌 C. 目 D.鼻 E.耳 ()9.中医总结“五行”中“金”的特性为? A.稼穑 B.炎上 C. 曲直 D.从革 E.润下 ()10.属于中焦的脏腑为 A.心肺 B.脾胃 C. 肝胃 D.肝肾 E.肾与大肠 ()11.以下哪个描述属于阳的属性 A.下降的 B.寒冷的 C. 内守的 D.抑制的 E.剧烈运动的 ()12.金元四大家不包括? A.李杲 B.张从正 C. 刘完素 D.张仲景 E.朱震亨 ()1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 消长平衡 D.阴阳转化 E.以上均是 ()14.五脏中“君主之官”是?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5.五脏中哪个与六腑中的小肠相表里?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6.下列哪条经络为“阴脉之海”? A.任脉 B.督脉 C. 冲脉 D.带脉 E.阳跷脉 ()17.以下哪本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A.《伤寒论》 B.《难经》 C.《黄帝内经》 D.《金匮要略》 E.《诸病源候论》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五)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的医著是:( C ) A.《温热论》B.《温病条辨》C.《温热经纬》D.《温疫论》E.《湿热病篇》 2、五行相生的顺序是 ( B ) A. 火、木、土、金、水 B.木、火、土、金、水 C. 金、火、木、土、水 D. 火、木、金、水、土 3、“实”的含义主要是指( D ) A、阳邪中人 B、阴寒内盛 C、体质壮实 D、邪气盛实 4、以下哪一项与心有关( A ) A、开窍于舌 B、开窍于耳 C、开窍于目 D、开窍于唇 5、属于阴虚症状的是( C ) A、自汗 B、气短 C、盗汗 D、水肿 6、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C )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7、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见证是( D )。 A、心烦 B.舌淡 C、盗汗 D、失眠 8、下列哪项不属内真寒外假热证( D ) A、真寒假热证 B、阴盛格阳证 C.、戴阳证 D、阳盛格阴证 9、藏象学说以 ( A ) 为中心 A、五脏 B、六腑 C、脏腑 D、以上都是 10、七情致病,最易损伤的内脏是( D ) A、心肝肾 B、肺脾肾 C、肝脾肾 D、心肝脾 11、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是( A ) A、津液 B、气血 C、肾精 D、肝血 12、“用热远热”是指( A )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以上都是 13、具有调节女子月经、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 C ) A、心与肺 B、心与肾 C、肾与肝 D、肝与脾 14、气血两虚证的舌象是( A ) A、舌体淡瘦 B、舌淡齿痕 C、舌尖芒刺 D、舌暗瘀点 15、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 C ) A、胃液 B、肠液 C、血液 D、泪液 16、下列各项,不属“八法”范畴的是( C ) A、吐法 B、和法 C、攻法 D、温法 17、下列各项中,属于母病及子的是( A ) A、肺病及肾 B、肝病及肾 C、肺病及心 D、心病及肝 18、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属于( D ) A、反佐药 B、引经药 C、佐制药 D、佐助药 19、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作( A )

中医内科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中医内科学(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一)胃痛 1.1心下痞(胃痞):胃脘部胀满痞闷不舒,但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 1.2心嘈: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似辣非辣,胸膈懊憹,得食暂止或食已复嘈。 1.3泛酸:泛吐酸水,分为吞酸、吐酸。吞酸:酸水上涌于口而复入于胃中。吐酸:吐出酸水。 1.4胃脘痛: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伴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 2.1胃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 寒邪客胃,气机郁滞;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情志失畅,肝胃不和;体虚久病劳累,脾胃虚弱。 2.2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在理气药的选择上应注意什么? 肝体阴用阳,阳明胃土喜润恶燥,且内热最易伤阴,故投药慎用香燥,可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3.1胃痛与腹痛 胃痛者,位于心窝以下之胃脘部。腹痛者,位于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 4.1试述胃痛与肝脾的关系。 肝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胃属土,为多气多血之腑,喜濡润而主受纳。木土相乘,故肝气郁结易横逆犯胃,致气机痞阻,发为胃痛。脾胃互为表里,经脉互络,同居中焦,皆为后天之本。脾为湿土,以升为顺,胃为燥土,以降为和。燥湿相济、升降得调,则水谷得以受纳腐熟,精微得以转输运化。两者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脾病可及胃,胃病可及脾。 4.2在胃痛的治疗中如何理解“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 由于胃痛主要病机特点是不通则痛,所以通则不痛即理气和胃止痛是治疗胃痛的基本法则。只是运用中要针对引起不通的机制(寒、热、食、气、虚)来辨证论治。寒者散寒以通,热者泄热以通,食停者消食以通,气滞者理气以通,血瘀者化瘀以通,阴虚者益胃养阴以通,阳弱者温运脾阳以通。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把握“胃以通为补”的真谛。 5.0分型与主方 寒邪客胃,良附丸。饮食停滞,保和丸。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化肝煎合左金丸。湿热中阻,清中汤。瘀血停滞,失笑散合丹参饮。胃阴亏虚,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 (二)呕吐 1.1呕吐:胃里的食物、痰涎、水液经口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 1.2干呕:呕吐的一种,有声无物。 1.3反胃:食入之后,停留胃中,脘腹胀满,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1.4泄肝安胃:对于肝气犯胃,通过疏泄肝气的方法,使肝气条达,胃不受侮,则胃自安和。 2.1为什么说呕吐不论虚实均存在胃气上逆?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圣济总录》:“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说明引起呕吐的直接原因是胃气上逆。其中,实证者,若邪气犯胃,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致呕吐;若食滞内停,胃气壅阻,则浊气上逆致呕吐。虚证者,若脾胃虚寒,脾不升而胃不降,则致呕吐;若胃阴不足,胃失润降,则致呕吐。可见呕吐者不论虚实,胃气上逆是病机关键。 2.2如何根据呕吐物进行辨证? 呕吐酸腐难闻者,多属食积肉腐;呕吐黄水苦水者,多属胆热犯胃;呕吐酸水绿水者,多属肝热犯胃;呕吐浊痰涎沫者,多属痰饮中阻;呕吐清水者,多属脾胃虚寒;呕吐少量黏沫者,多属胃阴不足。 3.1呕吐与反胃 呕吐者,吐无定时,吐出物多为食物或痰涎清水,量或多或少。反胃者,朝食暮吐而暮食朝吐,吐出物多为不化之宿谷,量较多。 3.2呕吐与噎膈 呕吐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病情轻,病程短。噎膈者,进食哽咽不顺,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吐多出现于进食时,病情重,病程长。 4.1呕吐、胃痛、泄泻均与肝气有关,其病理变化及治疗有何异同?

中医学基础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木B.火C.土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 润下 B. 稼穑 C. 炎上 D. 曲直 8.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A. 脾 B. 三焦 C. 肝 D. 肾 11. 藏神的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A.喜 B.怒 C.思 D.忧 14. “在窍为目”的是( ) A.肝 B.心 C.脾 D.肺 15. “受盛之官”指( )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16. “血府”指( ) A.脑 B.髓 C.骨 D.脉 17. 朝百脉的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18.“精血同源”指的是( ) A.心肺关系 B.肺肝关系 C.肝脾关系 D.肝肾关系 19.“先天之本”是指( ) A.心 B.肝 C.脾 D.肾 20.“后天之本”是指( )

中医学基础(一)自考试题 (3)

. 浙江省2004年1月自考中医学基础(一)试题 课程代码:0293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 题1分,共20分) 1.下列何项属阳消阴长( )。 A.由春及夏 B.由冬及春 C.由秋及冬 D.由冷变热 2.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 3.大怒导致咳血是( )。 A.木克金 B.木乘金 C.木侮金 D.金侮木 4.五脏六腑之华盖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5.下列何项不属“肾气不固”( )。 A.滑精 B.脱肛 C.遗尿 D.大便滑脱 6.“孤府”是指( )。 A.胆 B.胃 C.大肠 D.小肠 7.血液生成与哪个脏关系最密切( )。 A.心 B.肝 C.脾 D.肺 8.手足同名阳经的相交处是( )。 A.手部 B.足部 C.头部 D.胸腹部 9.《素问·热论》曰“先夏至日者”为( )。 A.病温 B.病暑 C.阴暑 D.阳暑 10.六淫七情中具有收引闭合特性的是( )。 A.湿惊 B.寒思 C.寒惊 D.湿思 11.瘀血致病的特点是( )。 A.疼痛肿块 B.紫绀出血 C.舌质紫暗 D.以上都是 12.外感热病热盛伤津属( )。 A.真实假虚证 B.因实转虚证 C.虚中夹实证 D.实中夹虚证 13.下列何项不属治则( )。 A.三因制宜 B.以热治热

C.调整阴阳 D.扶正祛邪 14.瘀血崩漏应该运用( )。 A.先补后攻 B.先攻后补 C.攻补兼施 D.健脾摄血 15.不寐的病位在:( )。 A.心 B.肝 C.脾 D.肺 16.虚脉的形象是:( )。 A.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B.沉细而软,应指无力 C.极细极软,似有似无 D.脉体加线,软弱无力 17.阳盛格阴是:( )。 A.表寒里热证 B.热证转寒证 C.真寒假热证 D.真热假寒证 18.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A.形体消瘦 B.形寒肢冷 C.冷汗淋漓 D.脉细舌净 19.经常眩晕,神疲乏力,胁痛如刺而拒按,舌淡嫩有瘀斑,脉涩无力,拟诊为:( )。 A.气滞血瘀 B.气虚血瘀 C.血虚挟瘀 D.气血两虚 20.口干、尿少、便干、咯痰粘稠且量少难出,此属:( )。 A.风热犯肺 B.痰热阻肺 C.肺阴亏损 D.燥邪伤肺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医学整体观包括哪两个内容( )。 A.天人合一 B.天人相应 C.形神相合 D.人是有机整体 E.人禀天地之气生 2.事物组成阴阳,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 A.相互对立 B.相互影响 C.相互关联 D.同类性质 E.相互类同 3.属心之体、窍是( )。 A.筋 B.脉 C.口 D.唇 E.舌 4.宗气不足主要病变的脏腑是( )。 A.心 B.肺 C.肝胆 D.脾胃 E.肾 5.在足小趾端相交接的经脉是( )。 A.肾经 B.肝经 C.脾经 D.胃经 E.膀胱经 6.气的哪两种病变可形成瘀血( )。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一)

《中医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中医学基础期末试题(2016-2017)及答案

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护理一年级《中医学基础》试题(卷) 一、名词解释(2×5=10) 1.阴阳 2.藏象 3.胃气 4.主诉 5.大汗 二、填空题(1×20=20) 1.土之母为,之子为。 2.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奇恒之府。 3. 、、、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4.经络系统是由、、连属部分组成。 5.面部赤色主和戴阳证。 6.脉诊时常采用“寸口诊法”,寸口脉分寸、、尺三部,两手共六部脉,分候各脏腑,左寸候,左尺候,右关候,左关候。 7.我国大部分人属黄种人,其正常的面色是、明润含蓄。 8.正常舌象常概括为“淡红舌、”。 9.以寒邪为病的四肢关节疼痛称为痹,以湿邪为病的四肢关节疼痛称为痹,以风邪为病的四肢关节疼痛称为痹。三、单项选择题(30×1=30分,注意选准后请将答案依次写在下面的方框内,否则不得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针灸甲乙经》 C.《难经》 D.《脉经》 E.《本草纲目》 2.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 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 D.后半夜 E.以上说法都不对 3.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是()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 曲直 4.阴阳的转化是() A.绝对的 B.有条件的 C.偶然的 D.必然的 E.以说法上都对 5.五行相侮正确的是() A.木侮土 B.水侮火 C.金侮火 D.水侮木 E.土侮金 6.下列哪一项不是心的生理功能() A.主神志 B.主血脉 C.主藏血 D.其华在面 E.开窍于舌 7.与水液代谢相关的脏腑是() A.心肝肾 B.肺脾肾 C.心肝脾 D. 肝脾肾 E.脾胃肾 8. 有“后天之本”之称的是() A.肝 B.心 C.脾 D.胃 E.肾 9.具有调节体温,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气是() 第 1 页共6 页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疫气说的医家就是 A.吴鞠通 B.吴又可 C.叶天上 D.薛生白 2.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3.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就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4.下列属土的就是 A.目B、舌C、口 D.鼻 5.以下何种说法错误 A.舌为心之苗 B.汗为心之液 C.血为心之府 D.喜为心之志 6.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就是 A.肝B、肺 C.脾 D.心 7.“水谷之海”就是指 A.小肠 B.胃 C.脾 D.肝 8.“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就是 A.津血同源 B.汗为心之液 C.精血同源 D.肝肾同源 9.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就是 A.心阳B、肺气C、脾气D、肾阳 10、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的奇经就是 A.冲脉、任脉、带脉 B.督脉、任脉、冲脉 C.任脉、督脉、带脉 D.督脉、冲脉、带脉 11.既能耗气伤津,又能生风动血的邪气就是 A.风 B.暑 C.燥 D.火 12.下列何项不属于劳逸损伤( ) A.劳力过度 B.饮食过度 C.安逸过度 D.劳神过度 13.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就是( ) A.阴阳亡失 B.阴阳互损 C.阴阳偏衰 D.阴阳格拒 1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于治疗( ) A.虚寒证 B.虚热证 C.实热证 D.阴损及阳证 15.阴虚火旺与虚阳浮越除以下何症相似外,其它都不同( ) A.面色赤 B.四肢寒温 C.舌象 D.脉象 16.用不轻不重指力持脉“委曲求之”叫做( ) A.总按 B.单按 C.寻 D.举 17.脉来应指圆滑,如珠走盘者为( ) A.动脉 B.长脉 C.滑脉 D.数脉 18.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 ) A.食积 B.气滞 C.水停 D.内燥 19.下述哪些不就是表证的特点( ) A.感受外邪所致 B.起病一般较急 C.必发展成里证 D.恶寒发热并见 20.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其头痛的症状特点就是( ) A.头晕胀痛 B.头晕健忘 C.头痛剧烈 D.头痛绵绵

中医药大学儿科学期末考试卷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X年中医儿科学课程期末考试试题5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X年中医儿科学课程试卷(E)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考试科目:中医儿科学 考试时间: 试题类型:本科期末 一、是非题:对题目的正确性作出判断,是打“√”、非打“╳”。(每题1分,计10分)1.小儿12岁时上下部量相等。() 2.感冒夹惊的病机是邪陷厥阴。() 3.麻疹为麻毒时邪所致,透疹时不可用温散补托之法。() 4.水痘临床以发热、咳嗽、皮肤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疹、结痂为特征。() 5.痄腮患儿年长者可并发睾丸肿痛。() 6.年龄小的儿童不能自诉畏寒,可以从其依偎母怀,倦缩而卧等姿态 改变测知。() 7.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1个月内的小儿。() 8.辨别疳积有积无积主要是看腹部有无鼓胀。() 9.水痘若不注意护理,抓破感染可引起脓胞疮。() 10.一般早产儿的黄疸出现得早,消退得迟。()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最佳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计20分)11.哮喘反复发作的最主要内在因素是:() A 肺气虚弱 B 脾虚气弱 C 肾虚不纳 D 痰饮留伏E遗传因素12.口疮风热乘脾证的选方是:()

A泻心导赤汤B凉膈散C银翘散 D 泻黄散E清热泻脾散 13.患儿大便稀黄呈蛋花汤样,泻下急迫,气味秽臭。治疗首选方是:() A 葛根黄芩黄连汤B芍药汤C白头翁汤 D 藿香正气散E葛根汤 14.资生健脾丸多用于治疗:() A疳气 B 疳积 C 疳积脾虚夹虫积者 D 疳积脾虚夹气积者 E 干疳夹气滞者 15.厌食与疳证的共同点在:() A均有食欲不振 B 病因多由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 C常见脘腹胀满D均有明显消瘦E病机都属脾胃虚弱 16.6岁男孩,浮肿,尿少4天,突然出现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继之抽搐,昏迷。血压140/100mmHg,其辨证为:() A 风水相搏证 B 湿热内侵证 C 水气上凌心肺证 D 邪陷心肝证 E水毒内闭证 17.治疗麻疹初热期的首选方是:() A银翘散B解肌透疹汤 C 透疹凉解汤D清解透表汤E宣毒发表汤 18.出疹性疾病中疹退后见有脱皮脱屑,无色素沉着的是:() A麻疹 B 丹痧C风痧 D 水痘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19.水痘隔离期为:() A疱疹消退后一周 B 发热消退后一周 C 疱疹出现后3天 D疱疹与结痂并见时E疱疹全部结痂 20.急性肾炎风水相搏证,浮肿先见于头面的原因是:()E A风性向上B风邪上受C肺气失宣D肺气上逆E风邪兼夹水邪21.下列症状除哪项外,均为遗尿脾肺气虚证的临床表现?()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疫气说的医家是 A.吴鞠通B.吴又可C.叶天上D.薛生白 2.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B.足少阳经C.足厥阴经D.手少阴经3.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B.上与下C.动与静D.邪与正 4.下列属土的是 A.目 B.舌 C.口D.鼻 5.以下何种说法错误 A.舌为心之苗B.汗为心之液C.血为心之府D.喜为心之志 6.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 A.肝 B.肺C.脾D.心 7.“水谷之海”是指 A.小肠B.胃C.脾D.肝 8.“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A.津血同源B.汗为心之液C.精血同源D.肝肾同源 9.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10.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的奇经是 A.冲脉、任脉、带脉B.督脉、任脉、冲脉 C.任脉、督脉、带脉D.督脉、冲脉、带脉 11.既能耗气伤津,又能生风动血的邪气是 A.风B.暑C.燥D.火 12.下列何项不属于劳逸损伤() A.劳力过度B.饮食过度C.安逸过度D.劳神过度 13.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是() A.阴阳亡失B.阴阳互损C.阴阳偏衰D.阴阳格拒 1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于治疗() A.虚寒证B.虚热证C.实热证D.阴损及阳证 15.阴虚火旺与虚阳浮越除以下何症相似外,其它都不同()

A.面色赤B.四肢寒温C.舌象D.脉象 16.用不轻不重指力持脉“委曲求之”叫做() A.总按B.单按C.寻D.举 17.脉来应指圆滑,如珠走盘者为() A.动脉B.长脉C.滑脉D.数脉 18.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 A.食积B.气滞C.水停D.内燥 19.下述哪些不是表证的特点() A.感受外邪所致B.起病一般较急 C.必发展成里证D.恶寒发热并见 20.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其头痛的症状特点是() A.头晕胀痛B.头晕健忘C.头痛剧烈D.头痛绵绵 21.金元时期,被后人称为“寒凉派”的医家是 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 22.阳损及阴,阴损及阳,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 23.五官中属五行之“水”的 A.目B.舌C.耳D.口 24.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是由何气所派生 A.卫气B.元气C.宗气D.营气 25.气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时,称为 A.气滞B.气闭C.气脱 D.气陷 26.“骨之余”是指 A.齿B.发C.肾D.筋 27.“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肺通调水道B.脾运化水液C.小肠受盛化物D.小肠泌别清浊 28.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 A.经筋B.经脉C.经别D.别络 29.造成行痹的主要邪气是 A.寒邪B.湿邪C.风邪D.热邪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1)

A型题(共60题,1分/题): 1.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A. 《伤寒杂病论》 B. 《黄帝内经》 C. 《千金要方》 D. 《中藏经》 E. 《诸病源候论》 2.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A.《针灸大成》 B.《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C.《针灸甲乙经》 D.《黄帝内经》 E.以上都不是 3.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难经》 C.《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D.《黄帝内经》、《类经》、《难经》、《脉经》 E.《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中藏经》 4.金元四大家中,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以养阴清热为主的是()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东垣 D.朱震亨 E.以上都不是 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6.同病异治之“异”,是指() A.证候之异 B.病因之异 C.病因和证候之异 D.病因和病位之异 E.病性和病位之异 7.“阴盛者胜之以阳”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8.以阴阳概括说明事物,下列属阳的是() A.青,白 B.晦暗 C.黄,赤 D.呼吸微弱 E.声音低怯 9.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 A.整体观念 B.五行学说 C.精气学说 D.阴阳学说 E.比较,演绎,模拟 10.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体现了() A.阴阳对立 B.阴阳消长 C.阴阳交感 D.阴阳互根 E.阴阳互用 11.五行特性中,火曰() A.曲直 B.炎上 C.稼穑 D.从革 E.润下 12.木之“所不胜”是() A.火 B.土 C.金 D.水 E.以上都不是 13.下列“五脏”中,五行属“木”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4.属于“相侮”的是() A.肾病及肝 B.肝病及肾 C.肝火犯肺 D.肝病及脾 E.以上都不是 15.下列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的是() A.胆 B.胃 C.女子胞 D.骨 E.髓 16.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 A.生成宗气 B.肺气通于天 C.朝百脉 D.宣发卫气 E.肺的呼吸功能 17.具有化湿而恶湿特点的脏腑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