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民时评2010.05

人民时评2010.05

人民时评2010.05
人民时评2010.05

2010.05人民时评

2010.05.06罗彩霞案为何“久拖不审” (2)

2010.05.07让法规成为“有牙的老虎” (2)

2010.05.10专业学位教育慎提“去学术化” (3)

2010.05.11谁在为国有土地“变脸”搭台 (5)

2010.05.12“难管”不是“惰政”理由 (6)

2010.05.14司法人员绝不能吃“杂粮”(人民时评) (7)

2010.05.17社会和谐需要更多“心理疏导” (8)

2010.05.18别让信访部门唱“独角戏” (9)

2010.05.19人类梦想中国角色 (10)

2010.05.20“暴利药”的背后 (11)

2010.05.21“真文物遭殃”与“假古董吃香” (12)

2010.05.25司法需要怎样的大局观 (13)

2010.05.26遏制违法用地的冲动 (14)

2010.05.27应该关注“蚁族”什么 (15)

2010.05.28根治草原鼠患不能只用“鼠药” (16)

2010.05.06罗彩霞案为何罗彩霞案为何““久拖不审久拖不审”

”吴丹红

一起引起如此大反响的案件久拖不决,可能会在无形中损害法律权威和司法的公信力。高考又将临近,广受关注的罗彩霞案却在法院立案后因管辖权异议拖延一年,至今未能开庭。罗彩霞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一直没有得到个法律上的说法,这引起公众的诸多议论。抛开一些情绪化的评论,我们注意到:仅为处理管辖权异议,就用去了8个多月时间。

管辖权异议,浅显地讲,就是认为受理案件的法院不具备审理此案件的权限,这是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但由于相关法律没有对该权利的行使程序作出限制性规定,当事人滥用此项权利拖延诉讼时间的现象屡见不鲜。

权利的迟到会造成新的伤害,因此诉讼及时作为一项程序法的原则,要求纠纷能快速地获得处理。当事人滥用管辖权异议,造成的消极影响十分明显。对于社会而言,一起引起如此大反响的案件久拖不决,可能会在无形中损害法律权威和司法的公信力。2010年的高考越来越近,造假者至今仍未承担应有的民事责任,或许会影响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对高招公平的信心。

不可否认,诉权的滥用,是任何一种诉讼中都可能存在的情况。对此,法院不应也不会无所作为。法院规定各类案件审限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诉讼拖延。《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审限管理规定》第十一条把办理管辖争议案件的期限定为两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要经院长批准才可以延长两个月。实践中,各级法院为避免管辖权异议被当事人滥用,加快诉讼进程,甚至规定了比上述期限更短的时间。例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就明确规定,裁定管辖权异议的时间一审为15日,二审也为15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2010年也有类似的规定。

问题在于,虽然每类案件的审理期限都有规定,但也可以报请延长,而且请示、报核的时间是不计算在审理期限之内的,有时候请示、报核的时间比审理期限本身还要长。尽管对于“审判人员故意拖延办案,或者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法律有明确的约束,但一般情况下,法官超审理期限只是被归结为态度不好、效率意识不强或者是办案水平较低,顶多受到批评教育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下,罗彩霞案“久拖不审”,就成了一种“无恶意”的程序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罗彩霞以勇敢的起诉为千万考生争取公平的受教育权树立了榜样,精通法律、手握裁判权的法官们更应该考虑到这一案件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更自觉地承担起实现公平正义的责任。

2010.05.07让法规成为让法规成为““有牙的老虎有牙的老虎”

”王琳

只有做到违法必究,违纪必罚,“条令”的威慑和指引功能才会显现出来。

经国务院批准,由监察部、人社部、公安部联合公布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将于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纪律以及对违反纪律行为给予处分的部门规章。当然,“条令”最引人注目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开创性和系统性,还在于它在处罚上的刚性。比如,“条令”不但设定了76种具体违法违纪行为,也分别规定了这些违法违纪行为应适用的处分。

在现代国家,警察是与公众打交道最多的执法人员,警察的形象往往代表着政府的形象。中国过去曾长期处于权力本位的管制意识之下,特权观念影响深远。而今,中国已然迈入千年未有之大转型,新的时代以法治为政府运行的基本规则,权利本位意识在社会层面日益生长。当特权观念遇上公民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矛盾与冲突难以避免。以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形式为公权力设定运行的轨道,有助于社会秩序的构建与维护,也有助于避免权力滥用伤害民众利益,从而真正做到服务于民。

此次“条令”的颁布之前,也有各种“禁令”,如中央政法委的“四禁令”、公安部的“五禁令”,等等。地方公安部门下发的类似“禁令”就更多了。从特征上来说,“禁令”多属于因应某一时段违法违纪行为多发的态势,临时针对特定现象发出特别强调。“禁令”并不能替代法律规范本身,要做到令行禁止,还亟待规范的跟进。

大凡法律规范,无一例外地应包括行为模式、条件假设和法律后果这三要素。行为模式即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的方式。条件假设是指法规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具有约束力。法律后果则是指人们在作出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行为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这三要素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难以称之为“规范”。如果“禁令”缺少法律后果这一必备要素,势必导致“老虎虽威猛,奈何缺了牙”。近年来,令虽行但禁不止的情况常有所见,个中原因不能不引人深思。

就规范警察的行为而言,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后果承担。在这个意义上,“条令”对于处分的具体化、刚性化,实现了立法上的科学性。由监察部、人社部和公安部一起联合制定并发布,这意味着对违反“条令”的处分不再是公安部一家的事,从而在规范上能有效防止一些地方公安部门将法定的处分当作“家务事”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见,较之以往的“禁令”,“条令”已经多了一副“钢牙”,这是一种可贵的进步。当然,光有“牙”还不够,当“条令”被违反后,这“有牙的老虎”还得及时反应,并让违法违纪者感觉到实实在在的痛。只有做到了违法必究,违纪必罚,“条令”的规范意义、威慑和指引功能才会显现出来。

2010.05.10专业学位教育慎提专业学位教育慎提““去学术化去学术化”

”沈文钦

专业学位之所以能够在高校中设立,恰恰是因为它具备学术性。

日前,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改变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学术化倾向”,并选择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各30所左右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一些报道认为,这是教育部在倡导专业学位教育的“去学术化”。这是对《通知》精神的误读。事实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今年1月通过的《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

目前,我国已经设立的专业学位主要包括工程硕士、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艺术硕士等19种。实践中,这一类型的教育确实部分存在与研究型学位教育趋同、脱离实践等问题,背离了其初衷。

为解决这些问题,《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希望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质量标准方面将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区分开来。教育部的通知即是为了贯彻《方案》,纠正目前专业学位教育中轻视实践的倾向,而非提倡“去学术化”。

应当肯定,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从大方向来讲是正确的。目前,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规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总规模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研究生就业去向的多元化、职业实践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都对扩大专业学位教育的规模提出了要求。

而从国际经验来看,将研究生学位区分为研究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也是通例。在英国,硕士大体区分为课程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美国则主要通过第一级专业学位(如医学博士、法学博士等)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韩国和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也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

认为专业学位教育就应少些“学术性”,仅仅是一种“实用技能培训”,这种理解也不正确。专业和职业的区别,在于前者建立在体系化的知识基础之上,具备相当的学术性。法律、医学、建筑之所以能够设立研究生专业学位,就是因为它们在与具体职业相对应的同时,也具备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相反,很多满足社会短时需求的新设专业之所以昙花一现,则正是由于它们缺乏学术性,没有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基础为支撑。

因此,实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统一”,这不仅应当成为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的指导方针,而且应当成为今后专业学位类型设置的一个基准。根据《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到2015年,要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转变,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类别要增加一倍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坚守学术性的标准,不盲目扩张,严格控制专业学位的规模、保障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应当成为政府和高校下一步工作的一个重点。

2010.05.11谁在为国有土地谁在为国有土地““变脸变脸”

”搭台徐立凡

房地产市场投机氛围的彻底荡涤,不仅需要去除市场投机因素的浸透,还要防止权力投机因素的浸透。

据新华社报道,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30多亩用于服务老年人的国有公益性用地,“变脸”为商业用地,上面的豪华别墅竟起名“老年公寓二期工程”和“老年服务中心”。更令人费解的是,自2001年起,当地职工就多次举报,而规划、城建、房产等部门却置若罔闻,甚至违规补齐了相关手续。

人们不禁要问:社会公共福利为何如此轻易地被转换成少数人的利益?这一土地“变脸魔术”是如何完成的?

正如许多土地违法案件,国有用地“变脸”的背后,藏着的是一个“利”字。从三份“联合开发合同”看,谁是不当获利者一目了然:当地民政局、福利院和开发商联合建设的老年公寓、婚嫁服务中心、遗弃儿童收养中心和老年服务中心,都只是一个幌子。开发商向福利院提供的职工住房,以及公开发售的别墅和商品房,才是各合作方真正关心的利益所在。

问题是,上述利益关系要得以顺利实现,仅有民政局、福利院和开发商的合谋还不够,还必须具备一系列“客观条件”。正是在这些条件下,投机者才完成了对国有用地的“变脸”:

首先,缺乏违规制约。尽管土地开发制度对于执行城市规划、开发用途与期限作了规定,但是缺乏相应配套措施和具体惩治细则,这意味着违法成本事实上的降低。而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刺激了各个寻租方钻制度空子牟取利益的冲动。当违法收益大于违法成本时,侵吞国有土地资产的合谋也就轻易形成。亳州市谯城区的各方主体之所以敢变更土地使用性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违法成本小于收益的考量。

其次,存在制度空白。长期以来,开发中的联建问题都缺乏明确的政策界定。联建涉及的环节复杂,产权模糊,因此屡屡成为一些人违规违法进行土地操作的“护身符”。亳州市谯城区民政局、福利院和开发商既可以说是不当得利的合谋者,也可以说是联建方。界定上的标准不一,给了相关方与制度周旋的空间和避责的借口。

第三,行政问责难行。侵吞国土资源的进程刚刚开始时,当地职工就已举报,但各有关部门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象征性查处,并且以违反程序的方式补齐了有关土地开发的手续。这个过程不仅同样存在寻租可能,而且充分表明,在地方政府与土地开发商利益存在“交集”的情况下,对土地市场违规违法行为的行政问责很容易变为一纸空文。

今年4月中旬以来,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新政,完善了土地开发建设中的制度设计,同时强化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可以预见,类似土地“变脸魔术”的舞台将逐渐压缩。不过,这起案例仍可提供新的警示:房地产市场上投机氛围的彻底荡涤,不仅需要去除市场投机因素的浸透,还要防止权力投机因素的浸透。从这个角度,房地产市场既要注重价格调控,也应注重地方政府的行为调控,唯此,才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010.05.12“难管难管””不是不是““惰政惰政”

”理由陆娅楠

正因为有难度,更需要监管部门主动出击,实现监管的动态化、精细化、系统化。5月10日,我国首例食品包装质量安全消费维权案在北京开庭。原告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诉称,在两家知名餐馆所购买的餐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对人体具有极大危害。

尽管此案尚未尘埃落定,但目前在我国的餐饮行业中,一次性餐盒的安全问题确实不容忽视。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每年一次性塑料餐盒的需求量约为150亿只,其中国家明令淘汰的发泡塑料餐盒占一半左右,对消费者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自从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以来,随着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食品安全的监管取得了不小成效。然而,近期以来,用植物油抛光大米,往面粉里掺漂白粉,在火锅里添“地沟油”……食品安全事件还是屡屡浮出水面,而这些案件曝光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均由业内人士举报。

联系到上述“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的专业背景,人们不禁疑惑,如果没有业内人士的主动举报,是不是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就无从得知?为什么这些破坏行业发展的“潜规则”,可以在监管部门的眼皮底下安然“潜伏”?

不可否认,尽管近年来各监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某些监管部门、某些监管环节仍然存在着“惰政”现象。

首先,是主动性问题。近些年来,“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众多食品安全问题,都是经媒体曝光或业内人士揭露之后,监管部门才有所作为,“民不举,官不究”成为了某些监管部门缺乏预警机制和长效机制的真实写照。如此缺乏主动性的监管,无异于是对违法行为的一种纵容。

其次,是协作问题。在我国,一条食品产业链由若干个行政部门分段监管,需要多部门相互协调,通力配合。现实却是部门多、效率低。比如,一头猪从喂养、出栏、运输、屠宰到销售,有卫生、农业、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近10个部门在监管,有些监管领域交叉重合,有些领域却缺位错位。在这样的背景下,部门之间难免“踢皮球”。

第三,是与时俱进的问题。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动态管理,不仅平时应主动评估食品产品的安全风险,还应及时制定、调整标准以适应社会发展。然而,现实中,检查处置工作忙于应付,就事论事;一些食品标准,甚至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例如近日曝光的长沙“下脚料猪油”,虽然是在污水横流的小作坊炼制,却通过了权威部门的检测。缺乏与时俱进的监管依据,不仅为事后执法带来难度,也使事前预防沦为空谈。

应该看到,我国食品监管对象的数量多、品类杂,无证无照、季节性强的小作坊以及无证照餐饮点还大量存在,这些难点让食品监管成为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但“难管”不应成为

监管部门“惰政”的理由,相反,正因为有难度,更需要监管部门主动出击,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动态化、精细化、系统化。对于监管者来说,这不仅检验着执法的能力,更检验着执政为民的意识、科学发展的水平。

2010.05.14司法人员绝不能吃司法人员绝不能吃““杂粮杂粮””(人民时评人民时评)

)李曙明

当执法人员违法的时候,社会的公平正义从何谈起,又靠什么去实现?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法院执行庭的一名法官,在执行案件时向当事一方索要1.9万元办案经费,整个过程被录像。得知该事后,该院副院长和执行局长出面退费,并要求当事方“得饶人处且饶人”,少要点赔偿。

在人们心目中,人民法官是法律的维护者和代言人,其形象何其威严,地位何其崇高。但在这一事件中,个别法官如此的索要行为,尊严扫地,令人震惊。

这个法官的索要行为,确如法院负责人解释的那样,是法官的个人行为吗?钱打进了法院账户,执行局局长也承认,法官个人收取的1.9万元钱中有1.5万元交给了执行庭。事实面前,“个人行为”的解释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或者真的像当事法官所说的,是由于“法院经费不足,一般要求按执行款10%向法院缴纳赞助费”?“法院经费不足”是当事法官为索要而找的借口,还是事实,这一点目前还无法确认。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即使经费不足确有其事,以此为由索要办案经费,也会涉嫌单位受贿,同样不可原谅。

办案经费的紧张,在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地方确实存在,以至于出现过案件当事人为执行庭法官付车资、付饭费的情况。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皇粮’不够吃‘杂粮’”。近年来,各地加大司法经费保障力度,这种吃“杂粮”的现象得到了切实的纠正。但收取执行“提成”的违法行为,并未完全杜绝。看看“一般要求按执行款10%向法院缴纳赞助费”这句话,“一般要求”四个字,即说明这种索要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

对这种潜规则司空见惯的心态,其实从法院负责人说情的口吻中也可窥见端倪。“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我觉得本身钱不是很多,人家毕竟已经认错了……我们的同志错了,你得给他们一个改正的机会”,说此话时,不知道这位法院领导是否想到,作为司法机关,法院承担着通过办案实现公平正义的职能,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样的职能要求法院必须首先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诉讼费收多少,国家有明确规定。在此之外,哪怕多收一分钱,都是违法行为——而当司法人员公然违法的时候,社会的公平正义从何谈起,又靠什么去实现?

纵然“东窗事发”,当事法院对于索要办案经费行为的性质,对于如此行为对法律尊严和公平正义的损害,似乎仍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还在找各种借口力求“大事化小”、“公事

私了”。这也加深了人们的疑问,“还会不会有下一次?”

如果不是当事人留个心眼偷偷录像,即使举报也很难查有实据,这也说明,本案被曝光有一定偶然性。多数当事人给法院交钱,即使不完全心甘情愿,一般也不会太过较真甚至“撕破脸皮”。如此现实下,我们不能不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还有别的地方的司法人员也在吃着“杂粮”?如果当事人不愿“额外交钱”,是不是案子就不办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希望有关部门查一查,也希望那些习惯了吃“杂粮”的司法人员,尽早悬崖勒马。

2010.05.17社会和谐需要更多社会和谐需要更多““心理疏导心理疏导”

”李红梅

只要社会各个方面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受到温暖和希望,就会大大降低精神疾病和公共治安事件暴发的风险。

日前,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召开紧急视频会议,对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并特别提出要加强对性格偏执人员的心理疏导。

就在此前不久,江苏警方靠心理疏导成功遏制一起校园恶性事件。被同学调侃、群殴的程某准备磨刀复仇,民警得知后配合社会力量,通过谈心、交朋友、让打人者向程某道歉等方式,最终将其从危机情绪中解救出来。

心理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任何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压力的加大,一些人难免会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冲击,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纠葛和冲突。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的疏导,心理问题就很容易以非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甚至有些人会选择通过伤害他人、侵害弱势人群的方式,埋下公共危机的种子。

对此,一方面个人需要学会科学调节,更重要的,社会和国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应该看到,目前我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和了解还很不够,认识程度还停留在医院的心理门诊以及一些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后的心理干预。人们有了心理问题主要是靠家人、邻居、朋友帮助排解,发展成明显精神疾患后才会被送往医院。

此外,我国现阶段的心理干预所重点关注的,多是有自杀倾向、受过灾害的患病人群,或是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较少关注表面健康而实际上存在心理不适应的人群。改变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思维模式,不只是关心患者的生理健康,而是要综合考虑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建立常态化的心理干预机制,改善这部分人群的生存状态,把可能造成公共危害的因素化解于萌芽。

国际通行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相关组织机构,由专业人员到社区、农村、家庭,通过心理风险因素评估,对心理、精神上有隐患的人群进行排查并分级管理,进行个性心理干预,从而化解各种潜在的社会危机。一般来说,有人的地方就应该有心理咨询、心理援助。除了发挥政府的作用,心理健康的维护还有几个重要关口: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

三是单位、社区等社会组织的教育。只要社会各个方面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受到温暖和希望,就会大大降低精神疾病和公共治安事件暴发的风险。

心理健康是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在这方面,专业机构与社区、学校、家庭、个人等各方一起努力,加速建立心理干预机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服务模式,迫在眉睫。而加快此方面的立法,推动精神卫生法尽快出台,确保精神健康维护的相关投入,也应尽早提上议事日程。

2010.05.18别让信访部门唱别让信访部门唱““独角戏独角戏”

”吴焰

要让信访干部真正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各职能部门、尤其是领导部门真正把“群众利益无小事”放在心上。

想起张云泉——那位每天工作就是给人“赔礼、赔罪、赔钱”的“三赔”干部,那位当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双百”人物、前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

想到这个令人感佩的人,是因为近日在北京举行了一个旨在提高一线信访干部执行法律政策能力、开展群众工作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重要培训。受训者为全国市级和重点县的约120名信访局长。

当年,张云泉、吴天祥、潘作良等不断涌现的优秀基层信访工作者,成为全国先进典型,让信访工作者有了学习楷模。现在,基层信访队伍建设问题纳入中央最高层级的培训体系,从宣传层面的“事迹推广”转为系统的“职业培训”,加上近5年来陆续修订的《信访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等规定,相信会有更多张云泉式的信访干部涌现。

作为接待上访群众的政府“窗口”,信访干部有没有一颗为民服务的真心、换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解决问题的决心以及长期作战的恒心;是否具备贴近群众的亲和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处置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应变能力,效果大相径庭,甚至直接决定上访事态的走向。

在张云泉、吴天祥、潘作良等信访干部的工作生涯中,也有无数哭声骂声闹声埋怨声,但他们用关心真心贴心责任心,让许多人气顺了、心平了,是真正为党分忧、为民解忧。而另一些地方,在屡屡被扯皮、踢皮球、推诿甚至冷漠视之后,“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云南孟连、甘肃陇南、湖北石首等群体事件,不是一次次深刻的教训吗?

但无论是张云泉、吴天祥,还是前不久因工作劳累先后病逝的河南4位信访干部,尽管他们付出了巨大的身心代价,也遏制不了上访现象的整体升级。

事实上,在今天,仅靠一个狭窄的信访通道,已经难以承载海量的民意诉求。一个只有职业微笑却没有民本诚意的“窗口”,一个越来越谙熟“应对技巧”却无法排解民忧的部门,既

非党和政府所需,也非人民群众所盼。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密集凸显,一些基层职能部门失职与推诿,网络问政的兴起,官员问责制度的逐步建立,令公众对信访制度本身也有了更多诉求。

张云泉说过一句话:“老百姓有理,就宁可得罪官,决不得罪民”。一言道出了当一名尽心尽职的信访干部可能遭遇的现实处境——“得罪官”。所以,要让信访干部真正拥有“一旦有事,在第一时间把矛盾问题解决在第一现场”的能力,需要各职能部门、尤其是领导部门真正把“群众利益无小事”放在心上。

令人欣慰的是,屡屡“得罪官”的张云泉,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嘉奖;而在这次信访局长北京集训之前,县委书记、县公安局长也已先期完成“受训”。看来,信访部门不再唱“独角戏”,基层官员的整体素质、执政水平的提高,群众利益的维护,值得更多期待。

2010.05.19人类梦想中国角色

余建斌

中国志愿者承担的使命,也是中国这个航天大国正在扮演的角色。

人类在探索火星的征程上,又迈出新的一步。

志愿者名单的确定,意味着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万事俱备。未来520天中,在550立方米的全封闭空间里,6名志愿者将体验未来火星之旅中遇到的种种可能,并完成100多项实验任务。全世界将在屏息之中等待舱门的关闭,然后,在屏息之中等待舱门又一次开启。

尽管只是模拟,但这次试验同样开启了人类太空梦想的又一次“旅程”——无论是前往火星,还是宇宙的更深处。科学家们毫不犹豫地将这次试验列入世界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尽管目前人类飞往火星的最近计划是在2030年,但火星将是人类继月球以后下一个着陆点的判断,已经让科学家们在四五年前就开始未雨绸缪,并着手模拟火星往返并登陆的筹备。其间,设计的复杂,耗费的巨大,带来了许多挑战,但这丝毫没有动摇科学界的决心。正是锲而不舍的坚持,让这场试验在今天有了一个开始。

人类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人类不会永远留在地球这个摇篮里。”这不仅是每个航天人的梦想,也表达着全人类的心声。人类共同的太空梦,是航天事业的最大“着陆场”。从大众对航天活动的翘首热盼,到关于星际旅行的电影小说热映热销,再到全世界对模拟火星之旅的密集关注,正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让人类以梦想和实现梦想的形式,不断上演着一幕幕传奇。

怀揣同样的梦想,中国志愿者王跃将成为模拟火星之旅中的6名志愿者之一。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中国这个航天大国正在扮演的角色。如同俄罗斯人的评价,这次试验若没有中国的参与,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遗憾。面对浩瀚的宇宙,地球人是一个团队,而中国人正在

通过自己的努力,书写中华民族的豪迈,也为全人类拓展太空的疆域。

从“神五”、“神六”,到“神七”,从单人上天到多人上天,再到太空漫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正不断取得突破。中国人何时能够登上月球甚至火星,进一步向深空迈步,让每一个中国人浮想联翩。不久以后的“天宫一号”发射,就将成为中国航天员未来长驻太空的坚实基础。中国人的加入,令人类的航天事业离理想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朝着梦想,让我们一起出发。

2010.05.202010.05.20““暴利药暴利药”

”的背后王岳

“暴利药”的背后,既有监管的不力,也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医院和企业的利益合谋。就引发强烈关注的“暴利药”事件,湖南湘雅二医院有关人员表示,医院也是“受害者”;该院新闻发言人更是宣称,“希望媒体好好剖析一下此事,干脆把整个利益链条全部揭开,看药品的暴利到底被谁拿走了!”

利润高达1300%的“暴利药”究竟是怎么炼成的?这得从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说起。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本意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价。然而这一国际通行的采购模式逐渐在执行层面遭到“异化”。作为采购方的公立医院,由于长期以来“政府补偿机制不到位”、“医疗服务收费偏低”,不得不将药品收入作为维持其正常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

面对这种制度的“异化”,在后来的改革中,原来利益链条上的“中介机构”被勒令出局,改由地方政府亲自上阵。由此,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监督机制就很难发挥作用。事实是,作为药品集中采购组织者的地方政府部门,至今仍无法改变医院通过变相购买高价药弥补经费不足的现实。

例如,中央政府的政策要求医院必须就采购数量签订合同、医院禁止与企业二次价格谈判,而实际上在地方可以说很少有医院会与企业签署真实采购数量的合同,即使签订也是象征性的签几盒罢了。二次价格谈判更成为目前医药行业公开的秘密。这背后,既有监管的不力,也不排除地方政府、医院和企业的利益合谋。药品集中采购这本“好经”,就这样被“念歪了”。

由于药品属于被动消费品,患者没有话语权,完全服从于医生的处方。一旦药品市场沾染了“商业贿赂”,医院很容易不再计较药品的价格、质量,转而关注各种名目的“回扣”。生产政府定价药品的企业在零售价不可撼动的情况下,为挤出更多临床促销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忽视产品质量,假劣药品屡屡曝光;生产市场调节价药品的企业则定出天价,以巨额回扣展开疯狂的临床促销。由于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异化”,医院正在上演一场“劣药驱逐良药”的悲剧。

新医改方案强调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开出了社保机构与企业价格谈判(付费方直接采购药品)、药品包装标示零售价格、固定药品流通差价率压缩中间环节等几剂猛药。这些政策如果落实到位,都会有效遏制这种高价药现象。但是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执行力,无论战略蓝图或者组织结构多么科学合理,都无法发挥其威力。

要确保医改最终获得成功,必须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执行力。今天药品集中采购被“异化”,主要源于医改政策执行的不配套;源于“降药品价”、“提高服务收费”和“控制总费用”这三项措施没有同步联动;源于一些地方政府对医院的违规行为存在无原则的放纵和姑息。不应当将制度“异化”的责任简单地归结于采购制度、中介组织以及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在提高监管能力的同时,彻底斩断监管者、采购者、销售者(包括医院)、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已经刻不容缓。

2010.05.21“真文物遭殃真文物遭殃””与“假古董吃香假古董吃香”

”一边是真文物在“GDP 崇拜”下的灰飞烟灭,一边却又是假古董在利益驱动下横空出世,令人深思。

最近,两起与古城墙有关的事件引发舆论关注。

一个是破“旧”的。云南大理市因为公路扩建,拆掉一段重点文物龙首关唐代城墙,破坏面积达12350平方米;一个是立“新”的,河北正定县计划花3亿元修复一段古城墙,目前正在筹措资金。

大理市的破“旧”,按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是因为要修路发展经济,“没有办法”、“绕不过去”只好毁坏文物;而正定县的立“新”修复古城墙,据称则是为了“逐步恢复古城原有风貌,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基础”。

与大理市的公然破坏文物相比,正定县斥资3亿元修复古城墙,貌似重视文物的价值。但另一个疑问随之而来:与其斥巨资把古城墙变成一个现代的人造景观,为什么不拿这笔钱对现存的城墙进行维护呢?

修得再旧,依然是新的。文物的价值,在于其穿越历史沧桑背后的深厚内涵。被誉为建筑典范的希腊帕提农神庙,历经千年只剩30多根石柱,没听说谁要去给它恢复原貌;举世闻名的椭圆形古罗马大角斗场,至今仍是断壁残墙。然而,正是这种对文物原状的尊重和维护,对“少干预或不干预”文物保护原则的秉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底蕴。

当然,对于决策者来说,保护城墙只是一种表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或许才是更重要的目标。成功申遗的好处自不待言,不仅可以获得名气,同时也意味着大量的旅游收益。换句话说,这种保护还是没有逃脱“文物经济”的思维。

说白了,不管是拆城墙,还是修城墙,不管是破“旧”,还是立“新”,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恐怕还是经济利益,政绩冲动。为了利益,可以不顾文物部门和群众的反对,不惜以破坏文物古迹为代价,搞各种各样的建设开发;同样是为了这种利益,“文物搭台、经济唱戏”,耗费巨资建造类似“西门庆故里”这样的“文化项目”,或是硬把真文物改造成假古董,不仅让老祖宗生气,也给地方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一边是真文物在“GDP崇拜”下的灰飞烟灭,一边却又是假古董在利益驱动下横空出世,令人深思。这里面既有对文物保护的无知,也不排除一些地方领导“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算计。文物保护往往只需要投入,并不能给个人或者小团体带来什么直接的物质回报;相反,毁文物搞开发,或者把真文物改造成假古董,则可能在大兴土木的过程中博取名声、捞到好处。

“以前过分注意经济建设,文化遗产的损失巨大,现在遇到经济危机,又把文化变成经济的工具,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可能又进入新一轮怪圈,产生的危害可能要10年以后才能看到。”对于“真文物遭殃”和“假古董吃香”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曾表达了这样的担忧。而如何维护文物在经济利益冲动面前的尊严,如何避免“山寨版”文物的横空出世,不仅需要决策者提高思想觉悟,更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以及文物保护法的真正发力。

2010.05.25司法需要怎样的大局观

郝洪

无论是从政治的角度,还是从专业的角度,司法的“大局”首先在于司法公正。

5月22日召开的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座谈会宣布,从当日开始到今年底,在全国各级法院集中开展解决行政案件(即俗称的“民告官”案件)申诉上访专项治理活动。新闻一出,各大媒体纷纷报道,随之被广泛转载的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关于“民告官”的一席谈。

江必新所说,其实大都是司法常识,要求司法工作者们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受外界干扰,维护司法公正。

比如,“必须防止那种把‘大局’地方化,或者以‘大局’、‘稳定’为借口排斥司法监督的倾向”;“消极设防、穷于应付甚至花钱买平安,都是高成本低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的行为,不仅是对法制的亵渎,也破坏了社会的合理秩序和公平正义标准”;“要坚决摒弃‘让行政机关胜诉是支持,让行政机关败诉是添乱’的错误认识”,努力做到“不降低司法审查标准,不姑息和迁就违法行政行为,不迎合或屈服于各种非法干预”……

一些常识问题被反复提及,说明还有一些地方、一些人违背了这些常识,以至于在某些地方,“服从地方化‘大局观’”这一“潜规则”堂而皇之大行其道。

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显示,在2009年全国法院全年新收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中,

行政案件虽然不足2%,但行政申诉上访案件却占了全部申诉上访案件的18%左右。有人总结说,“民告官”告状难,难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利用各种“土政策”,抬高法院受理行政案件“门槛”。而这些“土政策”多是从地方保护主义出发,为了维护地方某一部门或者某些小团体的利益。

司法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大局观”?无论是从政治的角度,还是从专业的角度,这个“大局”首先在于司法公正。惟有以司法公正为目标,维护法律的神圣与尊严,才能实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这一目标。倘若一个司法从业人员,在司法公正问题上认识不清楚,将司法服务地方理解为司法服从地方权力,以“权力”来审判案件,那他就根本丧失了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还谈何服务地方百姓?

司法工作者“大局观”的明确,不仅有利于司法公正,避免“人情案”、“权力案”,更有利于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阻止地方利益集团与贪腐势力相结合,使司法监督能真正落实到位。刚刚开始的这场“行政案件申诉上访专项治理活动”背后有了“突破地方化‘大局观’”,“树立司法公正、司法为民‘大局观’”的观念支撑,让人们更有理由期待“民告官”案件申诉上访率的下降以及司法公信力的回升。司法突破地方化“大局观”的这一小步,将会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一大步。

2010.05.26遏制违法用地的冲动

徐立凡

对“未报即用”等违法用地的整顿,不仅需要阶段式的清查整改,更需要长期根本的遏制。

国土部和监察部日前联合通报了2007年10月到2009年10月“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据通报,3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

土地“未报即用”,危害巨大。从法治的角度看,我国有严格的土地保护法律制度,但在种种利益考量之下法律边界屡被突破,这对于培育成熟的社会形态和市场形态有害无益;从政治的角度看,政府部门本应是法律和政策最坚决的执行者,“未报即用”不仅损害政府公信力,也会对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从经济的角度看,违法占用耕地伤害农民利益,违法基建项目扭曲城市化进程,这对实现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目标、城市化的战略部署都会产生消极影响,令宏观调控的效果大打折扣;从改革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存度进一步提高,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南辕北辙。

从“边报边用”、“未批先用”到“未报即用”,从在法规体制内寻机钻空到体制外循环,在违法用地现象升级、突破制度限制的背后,暴露出的是多个方面的不协调:一是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与科学发展观没有完全协调。由于政绩考核内容仍然较为单一,因此追求任内短期业绩的冲动难以得到有效约束,在土地开发使用容易出政绩的情况下,土地保护法规难敌“政绩冲动”;二是土地保护与土地开发、工程立项不协调。土地保护虽然是刚性制度,但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立体监管、制度协调,执行力大打折扣。而土地开发和工程立项则因为出

于部门意志而更具备可执行性。因而,“权大于法”的现象才会屡屡出现;三是违法用地的机会成本与整改措施不协调。虽然违法用地需要承担各种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但预防机制仍然偏弱,“未报即用”存在巨大寻租空间,很难阻挡一些人铤而走险。

对“未报即用”等违法用地的整顿,不仅需要阶段式的清查整改,更需要长期根本的遏制。对此,一方面要更新相关法律法规中与形势不相符合的条文规定,保证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另一方面,要构建更为立体的土地开发使用监管体系,提升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监管的及时性,提升不同部门间有关土地开发使用信息的共享性,并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进一步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使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更加协调,与法律政策更加合拍。

2010.05.27应该关注应该关注““蚁族蚁族”

”什么徐光木

关注“蚁族”,更应该关注让他们得以发展,实现社会流动的制度通道。

由湖北省人才中心和武汉大学联合完成的湖北省“蚁族”调研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显示,武汉“江蚁”数量为3万—6万人,近半数“江蚁”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八成“江蚁”出身社会底层。

“蚁族”意指城市里“蜗居”的大学毕业生一族。他们还处在爬坡阶段,收入较低、生活条件较差,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同情。由于资历有深浅、能力有大小、学识有高低,人们的收入和生活状况有差异是正常的。在一个不同阶层能够正常流动的社会里,有“蚁族”存在并不可怕。但如果“蚁族”的境遇无法通过正常的社会流动得到改善,那么,“蚁族”就不再是个人问题了,而需要站在全社会的高度加以考量。

其实,许多国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蚁族”。有的国家并没有仅仅着眼于单一的“蚁族”群体,而是把“蚁族”放在了整个社会分配体系中进行考量,从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实施反垄断、同工同酬、福利改革等措施缩小贫富差距。这样的措施,一方面可以防止少数既得利益者拼关系、找后门,保证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弥补初次分配不公的缺憾。

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而言,关注“蚁族”的命运,具体来说,应当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就业与创业的公平环境,通过公正的机制,保障公平竞争,疏通人才向上流动的通道;二是彰显劳动价值,通过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为底层群体改善生活、改变命运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提供与贡献相匹配的收入、与劳动相对等的报酬,让“蚂蚁”也拥有放飞理想的机会和条件。

总之,我们对“蚁族”的关注,不应仅仅停留于他们困顿的过去、艰难的当下,而应把更多的目光转向关系他们得以发展,实现社会流动的制度通道。只有建立了健康的社会流动通道,“蚁族”才能鼓起“奋斗即能改变命运”的勇气,国家才会拥有健康和可持续的未来。

2010.05.28根治草原鼠患不能只用根治草原鼠患不能只用““鼠药鼠药”

”武卫政

要有效遏制鼠害,必须解决超载过牧,这就要运用生态智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杜绝对自然的过度索取。

提及草原,人们常会想到那句著名的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如今,这样的风景已很难再觅。

5月的内蒙古草原,正遭受着一场严重的鼠害:草原上满地的鼠洞,让骏马难再奔驰;刚刚返青的牧草,被老鼠大肆吞噬;绿色的草地正在变成黄褐色的荒漠。据统计,内蒙古草原鼠害危害面积超过9800万亩。

当地人说鼠害猖獗是因为草原退化,可草原退化又是因为什么呢?正如生态学所揭示的,除了气候等自然因素,主因还是人类无节制的活动——既有历史上的开垦农田,也有近年来的滥捕草原动物,还有长期的超载过牧。

草原也是人类的家园,怎么能不让人活动?关键要节制,要敬畏自然,尊重草原生态系统的规律。

内蒙古草原上,千百年来流传着一段古老的对话。孩子问母亲:“妈妈,我们为什么要不停地搬迁?”母亲说:“孩子,我们要是固定在一处,大地母亲就会疼痛,我们不停地搬迁,就像血液在流动,大地母亲就会感到舒服。”这一对话让我们看到游牧和草原生态之间那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草原生态既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在草原上,牲畜对草场的作用表现在采食、踩踏和施肥三个方面。适度的采食、踩踏、施肥可以松土并促进牧草的生长,但草原经不起牲畜长时间的频繁踩踏。所谓不能竭泽而渔,我们可以利用草原,但也要给草原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内蒙古的浑善达克沙地是京津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那里在历史上曾经水草丰美,有“塞外江南”之美誉。上世纪80年代以后,牧民的牲畜成倍增长,过度放牧导致沙化程度愈演愈烈。9年前,中科院专家试验性地在已严重沙化的4万亩草原上禁耕、禁牧,让其自然恢复,牧民养畜所需饲草在小范围的人工高效地上生长。如今,这片草原重现生机,野兔、狐狸、大雁、灰鹤、狼等野生动物也渐次回归。

我们并不敢说,4万亩草原上的做法能够复制到所有草原,可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解决草原退化的问题,需要一种系统的眼光,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当前内蒙古的鼠患,令人揪心,为解燃眉之急,投入更多的资金,施用技术含量更高的药物,非常必要;把鼠情预测预报与防治体系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对于遏制年复一年的鼠害

也是意义重大。然而,仅仅这些,似乎还难以彻底消除造成鼠害的主因——超载过牧。

解决超载过牧,根治草原鼠患,既要有应急之举,更应该运用生态智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杜绝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应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恢复着眼,完善现行草原承包制度,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科学管理和利用草原。草原之外的人也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衣食住行在哪些环节过度消耗了资源,造成了污染,从而克制过度的欲望,从身边做起,造福生态。

2010.05.31实现体面劳动工会大有可为

长弓

各级工会组织需要与时俱进,既发扬传统优势,又直面时代课题。

全国总工会5月29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加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力度,强调要加强对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

在某知名企业连续发生员工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背景下,全总的《意见》显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关乎职工权益乃至生命的重大问题上,以代表和维护工人权益为己任的工会组织不能缄默,更不能回避。全总出台的《意见》,体现了工会组织的身份自觉和责任担当。

正如全总《意见》所指出的,“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历史时期,要及时有效化解矛盾,促进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劳资纠纷事件,也给工会组织提出了新课题。

以往我们总是认为,劳动条件恶劣、侵犯职工合法权益、无视企业社会责任的现象大多发生在技术落后、管理混乱的小型企业,工会维权的工作重点、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也往往集中于此。现在,类似事件频发于合资、独资企业,这当中有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汲取的教训?新情况、新问题,要求各级工会组织从实际出发,转变既有思维和工作方式,深入分析,积极应对。

在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下,一些职工所面对的工作、生活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对此,工会应该有充分的认知和足够的理解,给予他们及时的关注和切实的疏导。全总《意见》强调,“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注意加强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为此,各级工会应该从专业人员和设施设备等方面,切实落实好《意见》要求,成为广大职工的精神港湾和心理后盾。

我们需要进一步考察,某些非公大型企业有没有工会组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如果有,发挥了什么作用?特别是在发生侵害职工权益的事件时,是否能为职工说话办事?全总《意见》强调,“要创新工会组建方式,着力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群体的会员发展工作”。某些跨国公司组建工会困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值得深思。

假如某些非公企业没有工会组织,或者有工会而不作为,按照中国工会的组织原则,其所在地的上级工会应该积极介入侵权事件的调查与处理。全总《意见》要求,各级工会“加大劳动法律监督力度,督促有关部门依法查处侵犯职工权益的行为……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在职工权益受损时,上级工会的积极介入,正是彰显工会地位作用、赢得职工信赖的时机。

总之,各级工会组织只有与时俱进,既发扬传统优势,又直面时代课题。惟此,才能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

人民时评 经典时评结构范文

人民时评:行政强拆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陈家兴 2010年12月17日00:1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新拆迁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行政强制拆迁拟取消,是否强拆只能由法院裁决。这是一个令人感叹唏嘘的重要进步。 这些年来的强拆,尽管一些地方打着公共利益等的旗号,但其背后的种种利益纠葛已昭然若揭。在公众看来,这是用百姓根本利益的名义掠夺百姓的切身利益,用民众长远利益的名义掠夺民众的眼前利益,用公共利益的名义掠夺民众的合法利益。如此强拆,也拆掉了政府的公信力。 每一起强拆事件,不论理由多么正当,强拆的暴力却是最有穿透力的语言。它直观而震撼地告诉每一位公众,在强拆面前,普通民众是多么的弱势。在每一位公众的心里,都会觉得什么时候自己就是那个可怜的被强拆的对象。 诗人说,我们常常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在一定意义上说,行政强拆,正是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后的“实践理性”。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工作实际、发展实践中,习惯于从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觉得事情必须这样,只能如此,否则工作没法做,发展会停滞。不知不觉中就把自己摆在群众的对立面,在群众对自己坚定说不时,强制手段越来越成为常用的武器。 为什么而出发?当此之际,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尤其需要重温。当年多少前辈先烈,以热血和生命追求什么?为了什么?在他们执着的理想信念之中,那是百姓的福祉,是为了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了百姓不受人欺凌宰割。为此而牺牲奉献一切都是值得的。正是这样的崇高使命,让无数后继者懂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最终目的,要把人民举过头顶,把百姓放在手心。 不必醉心于什么具体个人不是人民之类的诡辩。文明的理念、法律的尊严告诉我们这样一些常识:维护好每一个人的利益,是维护一切人利益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我们绝不能用侵犯少数人利益的方法,去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每一位公民的合法利益我们都必须尊重。民众也正是从你尊重每一位公民的利益中,才相信你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我们永远也别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必须有一些基本原则和底线不能违反。违反了它,就可能会失去人心,动摇执政根基。不能把群众当作管治惩罚的对象,当作掠夺利益的源泉。不能漠视百姓的生命,甚至用强制手段逼出人命来仍无动于衷。 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首这些年发生的一系列强拆事件及相关命案,我们必定不会认为这是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会痛心于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发展观念出了问题。我们必定欣慰于今天废止行政强拆的果断,使我们免于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人民时评精选

人民时评精选: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为奔跑的人喝彩(写作思路点评) 许丹旸徐汉雄湘语文9月5日 新闻背景 最近,一位60多岁的保洁大叔祝朝仕师傅火了。他20年里笔耕不辍,写了一部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并且已在网上发表,还有多篇中、短篇小说也已成型。同事称他为“扫地出身的小说家”。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祝朝仕自幼喜爱读书,喜欢写作。“我从小就喜欢写东西,13岁那年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运粮》,把老师都惊动了,起初说我是抄来的……”祝师傅告诉记者,作文后来受到老师的夸奖,更是激发了他写作的热情。 “我最爱看的书是《红楼梦》,来来回回读过6遍,有些章节都能背下来。生活中一些人、一些事让我无法忘记,我就想也像曹雪芹一样要用笔记录下来。”说到为什么喜欢写作,祝师傅解释。 对此,你怎么看?如果要求你以此为背景写一篇文章,你会怎么写? 最近,一位60多岁的保洁大叔祝师傅火了。他20年里笔耕不辍,写了一部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并且已在网上发表,还有多篇中、短篇小说也已成型。(言简意明,概括事由)保洁大叔写起小说来,而且坚持一二十年,这事新鲜。有人拿他与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那位“扫地僧”做比,说他是“隐藏在民间的高手”。很多网友点评说,“这个大叔有点厉害”“了不起”,纷纷对他表示佩服。(围绕话题,稍作详述,引用网友点评,也为下文议论做铺垫)是啊,文学价值且不论,这颗“诗和远方”的心难得。一般来说,青少年相对是容易痴迷文艺的年龄段。很多人试着写诗、写小说甚至写歌,都发生在这个阶段,因为少年正是浪漫的年纪,喜欢畅想云端的世界。年岁渐长,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柴米油盐酱醋茶,往往会替代琴棋书画诗酒花,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进入油腻状态,整天想着利害,是非都不愿辨别,何况审美这种“无用”之事?而从祝师傅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超越功利的心灵。(展开理性论述,有语言分寸感,运用对比论证,揭示其精神内涵:超越功利)除了超越功利,20年间笔耕不辍的坚持背后,有一股子振作的精神更让人动容。不沉溺于功利中的活法有很多。可是,祝师傅选择的是一条不大舒服的、需要费点劲的路。他写作过程中,怕用字措辞不准确,边查字典,边抄边改,反复好几遍才最终定稿。这种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劲头,就是振作。(继续剖析其精神内涵:坚持不辍,振作精神)何为振作?振衣而起、有所作为之谓也,这是一种爬坡过坎、持续攀登的状态。翻过辛苦、孤独、不舒服的山岭后,才能看到曙光,见到迷人风景。这种提着一口气、走出舒适区的人生态度,挺值得我们学习的。振作的精神有利于超越功利的束缚,超越功利的信念有利于激发振作的精神。二者相辅相成,更让人从中体会到一份生命的律动和精彩。(将两个精神内涵“超越功利”“坚持振作”结合起来,分析二元关系)生命的精彩在于有梦想,愿意仰望星空。同时,朝着梦想而努力,“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这个朝着梦想、披荆斩棘的过程,比结果还要动人。想活出精彩,活出意义,不妨一试。(收束全文做总结,且提出呼吁——“不妨一试”。)

2020精选人民时评2

精选精评人民时评 4. 勇做新时代的“劲草真金” 作者:余谓之来源:人民日报 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遭遇艰险不可避免,碰到难事不可避免。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正可谓越是难干越是难得。 越是难干越显担当。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当前,外部环境愈加复杂、风险挑战更趋严峻,是知难而进,还是畏葸不前,最能体现境界,最能看出担当。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里,义无反顾地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方能不负初心使命,成就伟大事业的万千气象。 越是难干越能砺志。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越是艰苦环境、吃劲岗位,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磨砺意志。现在“80后”“90后”日益成为干部队伍的骨干,他们大多数成长在生活宽裕的时代,复杂斗争的经验和艰苦环境的考验较为缺乏。其实,难干的事最能磨炼一个人心性、最能锤炼一个人意志。碰到复杂矛盾,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再碰就会少一分慌乱;遇见重大难题,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再遇就会多一分从容。只有经过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淬火锻压,方有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坚忍不拔,做到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复杂局面稳得住脚、危急关头豁得出去。 越是难干越长才干。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至远。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现在有些干部,应对一般的事、容易的事还行,但一遇急事难事,常是脑中一锅粥、手中一团麻。“略裕于学,胆经于阵”。党员干部不经历几次“风吹浪打”,不接几块“烫手山芋”,不做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就很难练就攻坚克难的本领。当前,我们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面临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对此,我们要有把攻坚当“磨刀”的意识、把克难当“练兵”的豪情,以舍我其谁的气概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拔城池,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学得一身文武艺,方能担得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越是难干越出成绩。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经验证明,困难和成绩总是相伴相随,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后取得的成绩也越大。“过去几年来改革已经大有作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特别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尤其繁重,而且越往“后半程”越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挑战虽艰,希望更大,成绩愈显。今天的我们有着先贤先辈先烈们难以企及的资源和条件,只要我们增强信心、勠力同心,就一定能解决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丰功伟绩。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生逢伟大时代,勇做新时代的“劲草真金”,同人民一起克难,与祖国一起攻坚,越是难险越向前,全身心融入中华民族圆梦今朝的时代洪流,是无比幸运的事,也是无比幸福的事。 5. 新时代大国青年的家国情怀 作者:黄进来源:人民日报 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我国古人很早就形成了天下观,家国情怀是几千年来扎根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元素。《礼记·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范仲淹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是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的经典表达。现在我们讲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这种情怀一脉相承。

两篇人民时评分析申论写作

人民时评:信访改革重在“治未病”(分析性文章) 白龙 2014年02月27日08:27 来源:人民日报 领导干部和上访群众都讲规则、守规矩,才能让信访工作在法治化的轨道上运行(先点出核心观点,吸引老师眼球,也提醒自己有主要观点,不至于后跑题)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信访制度是一个重要渠道。(说明我们需要论证的内容或者观点是很重要的,因此也有写作的必要性)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规范化、法治化的要求,正是为了让这一渠道更加畅通(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引出一个自己的观点,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近年来,信访制度在化解矛盾、提供救济、密切党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各类社会矛盾处于易发、高发期,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这一制度,让它和其他纠纷解决、权利救济机制一道,共同筑起权益受损群众的保护网。(我们的制度出发点是好的,这些年也做了许多该做的事情,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毋庸讳言,在以往的信访工作中,种种复杂无序的现象,既令各级政府颇感头疼,也让上访群众备觉艰难。曾经有北京周边的基层干部抱怨,由于毗邻首都,群众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就进京上访,以致当地被称为“国务院直属村”。对群众而言又另有一番苦衷:少数基层干部对群众疾苦缺乏了解,又不想让上级政府或部门监督自己,于是,矛盾无可解决,越级访乃至进京访,就成了权益受损群众的最后手段。(具体分析以往出现问题的原因) 纾解这一病灶,重在“治未病”,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疏通在源头。征地拆迁、劳动保障、教育医疗……这些民生问题利益关系复杂,是信访的多发地带。《意见》强调,“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性工作”,可谓抓住了问题的要害。而健全冤假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则是遏制司法不公、化解矛盾冲突的治本之策。在此基础上,“不支持越级上访”,对信访人行为提出要求,可谓合情合理。只有领导干部和上访群众都按规则、程序行事,信访工作才会真正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分析我们的观点为什么是对的,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无须讳言的是,在多年实践中,信访制度的运转常常被扭曲。“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误读在信访者中广泛存在,“一票否决”带来的压力传导机制也让地方干部不堪其重(分析以往制度的缺陷)。 改变这一局面,不是要弱化信访制度,而是要加强信访改革。不断完善信访功能,拓展信访渠道,不但可以“堂前击鼓”,还能“网上鸣冤”,让群众不必付出奔波之苦便能反映情况,不必四处求告就能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信访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信访工作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让各级领导干部真正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扭转压力传导方向,变“上访”为“下访”、变“信访”为“接访”(具体措施,说明我们的新的制度或者观点如何能够有效执行)。《意见》提出“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并把接访下访作为直接联系群众的重要制度,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干部的最低接访时间,正是对问题的回应,也是对以往有效经验的总结(从理论高度出发或者从领导人讲话说明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 说到倾听群众声音,信访制度的推动者毛泽东同志堪称楷模。1950年5月上旬,他回了将近80封群众来信,仅5月7日一天就回了18封。第二年6月颁

2018人民时评片段精选

1、“知难而进,志在必成”。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高举改革大旗、破解时代课题的大文章。中央的“上篇”纲举目张,地方的“下篇”执本末从,只有上下贯通,才能把整篇文章书写好;也只有啃下最硬的骨头,拆掉最牢的藩篱,才能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地方机构改革任务,从而实现焕然一新,征途如虹。 2、只要我们变中谋稳、稳中求进、进中突破,凭着当下中国经济的这股子精气神,中国经济航船一定能够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3、大自然既有美丽温良的一面,也有咆哮不安的时刻。回溯既往,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每一次抗争,都在文明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霎时间山河破碎,悲恸至今难消。前不久,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毁坏的家园、逝去的生命,一次次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破坏力,也反复敲响了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警钟。 灾害无情,但人可以更有为。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有效提升防治能力,让防灾减灾意识深入人心,我们就能在与灾害的一次次交手中不断成长。 4、担当起主体责任,这不仅是一种态度和决心,更是一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与素养,敢于担当不是行事莽撞,勇于任事更不是有勇无谋。 5、对教师来说,帮扶身边的父老乡亲脱贫,是一种赤子情怀,是人生的一次升华,也为学生做出了榜样。教师扶贫的主战场是三尺讲台,擅长的是扶志治愚。在贫困地区,老师尽职尽责讲好每一课,让每个适龄儿童接受正常教育,教给学生知识和本领;让农家子弟顺利地升学、就业,掌握一技之长,开辟增收门路,有助于全家脱贫。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把下一代教育好,扶贫困学子的志气,扶贫困家庭的希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才是教师对脱贫最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教师扶贫还在于驱散乡土蒙昧、烛照文明。 由此而言,用乡村教师举起的文明灯火去除等靠要的落后思想,实现精神脱贫,才能让落后乡村走上振兴之路。 精准脱贫求的是实效,而非轰轰烈烈的声势。强拉教师投入干不了也干不好的领域,看似红红火火,扶贫效果却不佳。 6、唯利是图无法成为令人尊重的企业,漠视责任终究会受到法律严惩。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 7、有传统味,有时代性,有真获得,有幸福甜,有泥土气,有互动感,丰收节的内涵将不断拓展。丰收节不应简化为吃顿饭、看出戏,变成一时的庆典。热闹过后,政策力度不减弱,文化供给不减少,城市支持不退场,方能助力干劲一浪高一浪,丰收一次连一次,幸福一波接一波。13亿多中国人共同参与,必将让丰收节更喜庆祥和,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动力。 8、月明中秋,一夜乡心九州同。 家是国家和社会最坚实的基石,是人们心灵最温暖的港湾。回家,让陪伴与团圆成为节日最好的礼物。 中华传统文化绵延数千载,家国情怀始终是鲜明的底色。“家国天下”,家齐,国才能治。古时游子离家,因为书信不便,唯有寓情于月,无论圆缺都成为相思的理由。斗转星移,时代巨变,家,仍然是月下的人们最深的牵挂,也是国家和社会最坚实的基石。相互陪伴、相互扶助、相互支撑,家就是最温暖的港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