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

[提要]本文对学科化服务的概念、构建要素以及研究现状进行探讨,旨在为一般本科院校开展学科化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化服务;模式构建;研究现状

本文系遵义师范学院基金项目论文之一(项目编号:12ky03)

一、学科化服务的概念

学科化服务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信息服务概念。在国内最早见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内部资料。2006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李春旺指出:学科化服务就是按照科学研究(例如学科、专业、项目)而不再是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科技信息工作,使信息服务学科化而不是阵地化,使服务内容知识化而不是简单的文献检索与传递,从而提高信息服务对用户需求和用户任务的支持力度。其内涵可以理解为:以用户的知识需求为导向,开发知识资源,集成学科专业属性的知识产品,面向学科提供知识内容服务;是提供增值的知识资源,集学科化、知识化、个性化为一体的服务模式。

学科化信息服务通常采用知识化组织模式(KnowledgeModel,K模式),它以用户为中心,面向服务领域及服务机构,组建一个个灵活的学科单元,将资源采集、加工、重组、开发、利用等工作融于每个学科单元中,整合传统图书馆职能部门,使信息服务由粗放型管理转向学科化、集约化管理,为用户提供更深入、更精细的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构建

普遍认为信息服务机构应面向学科,设立学科馆员岗位,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构建学科化服务平台,建设学科信息环境。通常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是由学科化服务用户、学科馆员、学科化服务智能化平台、信息资源库和共享知识库等构成。

(一)学科化服务用户。用户是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学科化服务的用户是指通过知识媒介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的人或组织。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用户以教师和学生为主。教师兼具教学和科研的双重职责,需要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信息,而学生以“学”为主,主要需要所学专业的学科信息,但部分研究生也需要一定的科研信息。在学科化服务模式中,用户不仅是学科信息的需求者和消费者,他们还是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促进者和激励者,并将成为未来学科知识的创造者和学科信息产品的提供者。

(二)学科馆员。国内没有对学科馆员的统一、规范的定义。学科馆员是学科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化服务的主导。学科化服务要求学科馆员不仅要有图书情报知识还要具备相关学科知识的背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要参与到学科化服务的全过程。学科馆员需要收集、整理、组织和开发学科信息资源,解答来自用户的学科知识疑问,把繁多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后提供给用户。

目前,学科馆员制度主要的特点是由学科馆员主动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或服务。工作主要包括:宣传推广资源与服务、资源保障与信息需求分析、个性化信息服务、学科情报研究、信息推送等。

(三)学科化服务智能化平台。学科化服务智能化平台是学科化服务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用户和学科馆员沟通交流的桥梁,也是一个以

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某某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目录 1 项目背景 (2) 1.1图书馆概况 (2) 1.2现状和问题 (2) 1.3项目目标 (3) 2 项目范围 (4) 3 系统解决方案 (4) 3.1 技术解决方案 (5) 3.2 业务解决方案 (6) 3.3 系统实施策略 (8) 3.4 实施阶段和交付成果 (9) 4 项目费用预算 (11) 4.1 项目费用一览表 (11) 4.2 硬件配置清单及预算 (11) 4.3 网络配置清单及预算 (11) 5 项目实施的组织架构 (12) 6 项目实施的风估 (13)

某某大学图书馆信息化项目规划方案设计 1 项目背景 1.1图书馆概况 某某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5*年。她历史悠久、藏书丰富、建筑宏伟、环境幽雅,文化底蕴浓厚。她是学校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是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术等活动的重要机构,是育人德学的核心机构,也是学校服务社区的窗口。 图书馆现由@@馆和@@馆组成,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其中@@分馆1987年建成使用,建筑面积0.4407万平方米。@@分馆2006年建成交付使用,建筑面积4.3265万平方米。入口门禁系统实行计算机管理,可以采集进馆人员的数据和产生详细的进馆记录,各种不同功能的阅览室20多个,可同时接纳*000多位读者进馆阅览。馆内设有:文献建设部、流通阅览部、网络技术部、学科建设服务部、办公室等部门,现有工作人员120人。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馆馆藏纸本文献总量已达*25万余册(件)、中外文期刊近4800余种。除纸本资源外,在图书馆网站上还运行有Ei、SD、 CNKI、万方、书生等商家的电子期刊论文全文或摘要、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电子图书、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供全校师生使用。 1.2现状和问题 现状:某某大学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上,馆内有500多个有线信息点,无线网络覆盖整个图书馆,每层公共区域都为读者配备了检索机;图书馆网络中心也通过兆光纤与学校网络中心相连,可供千读者获取图书馆文献信息;与省内高校图书馆和省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建立协作,可以跨空间享用资源。图书馆建设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1999年已实行馆藏资源的微机化管理; 2006年新馆采用“大开间、大开

未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

未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 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优势,设计好自己的对外开放服务内容,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开发信息产品的力度,既要抓馆藏文化文献资源开发,又要抓市场信息,如产品市场、科技市场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和传递,满足用户多途径的资源共享需求。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基地,服务对象集中在老师、学生、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机构,服务对象单一。随着高校图书馆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间已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资源共享体系。但作为图书馆——人类精神财富的宝库,资源共享应有更深的内涵——即向社会化服务。我们要充分认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性,同时利用现有基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步伐。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所具有的优势 1.先进的技术、设备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与深化,高校图书馆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方面加大了经济投入,特别是“211”工程的实施,更进一步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建设,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还有着馆舍及其它服务设施的优势。随着高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图书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馆舍面积和设备上远远超出一般的公共图书馆,各种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具备了为社会开放的条件。设备的先进、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检索的快捷方便、现代技术的充分运用,都能够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可以为社会读者提供准确有效的文献信息。 2.丰富的信息资源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了保证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根据本校的学科设置情况,系统的收藏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丰富的信息资源。积累了许多古今中外非常宝贵的文献信息资料。有的高校图书馆藏书多达数百万册,学科涵盖面也非常广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所拥有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电子信息资源也日益丰富。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采取信息服务网络化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知识财富推向市场、推向社会,向社会打开这个取之不完,用之不绝的知识宝库。这必将受到社会的欢迎,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地区优势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先决条件 高等学校一般地处于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的大都市,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带动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从建筑上看图书馆是高校的标志性工程,利用自身优势,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与完善的途径之一。因为信息是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是创造效益的最佳保证。统计表明:我国每生产1美元的产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袁建勋

Vol.28No.1 Jan.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信息服务是以信息为基础,综合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 方法,传递知识、交流信息、促进知识创新,为用户提供策划、咨询、调研等各种智力成果与服务的工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服务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也使习惯于封闭式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面临严重挑战.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了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应该进行顺应时代的改革创新,找出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进一步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为广大师生和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1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信息宝库.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信息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具有重要作用.1.1通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 质 大学生通过利用各种图书、期刊、报纸、视听材料和电子资源等各种信息服务,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余爱好.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1.2 通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更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准确的数据资料,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而图书馆就是查阅这些资料的最佳场所.在科研工作中,图书馆可以为科研课题提供相关信息,提供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从而为科研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提供保障.1.3 通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可以满足社会用户对信息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象由过去的在校师生扩展到广大社会成员.高校图书馆可以为企业用户提供市场调研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2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 2.1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特点2.1.1 信息服务的载体多样化 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载体多样化 越来越明显,例如:电子期刊、光盘、电子图书、网络教学课件、数据库等各种网络资源.这些新载体具有容量大、检索方便、传递快、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与传统文献资源一起,形成优势互补、丰富庞大的资源体系.2.1.2 信息服务的手段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由传统的以事实性咨询、指导性咨询和专题咨询为主的服务变为了通过网络技术提供功能强大、灵活、方便、实用的信息检索系统为主的信息服务.2.1.3信息服务项目的特色化 网络时代对图书馆馆藏及服务特色的要求更为迫切,也使它规模效益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当然也为它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进一步强调各馆的特色馆藏,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由一般的常规化服务更多的向特色服务转移.开展特色服务成为了读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2.2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2.2.1 观念落后,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认识不足很多人对图书馆的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认为图书馆只是藏书、借书、看资料和报刊的地方,尤其是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往往是以“书库”“书店”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其管理人员只是管理归类、编目存档的资料员,是学生借书、还书的“售货员”.实际上图书馆图书馆信息服务是在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进行社会教育等职能的基础上进行的[1].图书馆职能的本质———信息服务并没有改变,只是这种服务的落脚点已经转为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延伸和扩大了图书馆的职能,这使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存在巨大潜力. 2.2.2馆藏资源陈旧,难以满足当今时代信息服务的要求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图书馆都属于经费相对紧张的 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发展 袁建勋 (山西医科大学 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032200) 摘要: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阐述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了进一步强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职能的措施,对深化信息服务工作,不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满足信息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未来发展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1-0143-02 第28卷第1期(上) 2012年1月143--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浅谈】 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减少了对图书馆物理实体的依赖;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却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社会读者的需求。于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呼之欲出。文章从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优势、存在问题、实现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必然性;优势;困难;实现途径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都只对本校师生开放,校外社会读者则去公共图书馆。然而,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和各类资源毕竟有限,很难满足广大社会读者的需求。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2005年7月8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数字时代图书馆合作与服务创新”国际研讨会暨第三届中美图书馆员高级研究班,邀请北京大学等五十多所大学图书馆馆长,探讨数字化时代大学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问题,该研讨会研究通过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该宣言中说,“高校图书馆有义务满足每一位公民读者对信息知识的需求”,“满足校内外读者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界把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概念定义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就是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接纳社会读者和团体,允许他们查阅馆藏信息资料,为他们提供服务,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实现服务社会化,既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发展,又能节约社会资源。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都非常重视社会化职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为企业及社区开展服务十分普遍。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只处于探索阶段,在全国范围内仅丽水学院图书馆、义乌工商学院图书馆等几家高校馆在开展此项目。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一、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据权威部门统计,国内1794所公立大学图书馆藏书6.6亿多册,并且有大量连续出版物、数据库等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但是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平均流通率低于40%,有的甚至不足20%,如何让这约4亿册处于“休眠状态”的图书有效利用起来,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二)校外读者的迫切需求我国公共图书馆藏书大约4亿册,却要面向比高校师生数量庞大得多的社会读者,服务质量必然会不尽人意。比如说武汉的光谷,这里被称为中国的“硅谷”,高新企业众多,高等学府林立,却没有一个能与之匹配的公共图书馆,此区域内的高校图书馆仅对校内师生开放,校外社会读者只能花上数小时的时间乘车去省图书馆。很多光谷人都有托朋友亲戚去高校图书馆借书的经历。如果光谷地区的高校图书馆能向社会开放,就解决了当地读者查资料较难、信息不足的问题。(三)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第一,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的运作经费一直都由学校负担,常常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了一些重大项目。实行服务社会化,其实是将高校图书馆推入市场,让高校图书馆在参与图书、信息市场领域的竞争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社会读者后,资金问题也可迎刃而解。第二,21世纪社会竞争激烈,知识更新日新月异,4年的大学教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因此提倡“终生教育”,只有全民投入到学习中去,国家才能兴旺富强,发展得更快。高校图书馆学习环境幽雅,学习气氛浓厚,拥有丰富的馆藏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人们理想的“终生教育”场所。在对社会读者开放的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增强自己的社会地位。二、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优势(一)人文、自然环境优势高校图书馆大多位于依山傍水、绿化率高的“象牙塔”中。相比公共图书馆,高校馆空间宽敞,布局合理,远离都市喧嚣,有着浓厚的学习气氛,底蕴深厚的文化氛围。(二)信息资源、管理设备优势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尤其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开展,各高校都特别重视对图书馆的建设,倾注全力丰富馆藏,购买先进的设备,所以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完备性等特点,品位高、专业性强、涵盖广。随着网络信息技术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和影响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和影响 摘要: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 建设现状的分析,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通过阐述提高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路径选择,为今后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提供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学科馆员 1 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一所大学各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所大学的办学水平,特色的学科建设能提高一所大学的竞争优势。而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可为学科建设设立专门的学科服务。学科服务是根据学科建设的需求来确定的具体的服务目标,使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更进一步地拓展和深化。学科服务通过针对性的对学科建设所需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全面汇总介入到学科建设中,从而帮助科研人员解决信息资源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科服务的定义可以知道,学科服务的本质就是为高校的科研人员在学科建设中提供定向服务。因而要想创建高质量的学科服务,最关键的是理清学科服务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加强图书

馆与各院系之间的沟通,通过互动进行有效、具体的服务。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可以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庞大的信息库资源提高学科服务的效率。当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中,理念的更新和过程的深化一直在不断地被提出。因而,图书馆也可以借鉴这种思维方式加强沟通,使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与各院系的学科建设形成一个不 可分割的整体关系,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密,这样可以激发更多潜在的合作,进而完善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 2 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 以高校广大师生的需求为目标,通过资源的输出和决策的输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之一,个性化服务也是学科服务的模式和方向。因而学科服务过程中,建立好图书馆员与用户的关系是这个过程形成的关键,而如何赢得用户信任的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积极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并依靠强大的数据平台,利用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为用户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但是当下,在我国的众多高校中,图书馆的作用并没有被真正发挥出来。通过调查显示,众多高校中的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利用率不高,信息检索的有效性很低,因而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改革之际,积极改革理念,努力将学科服务深入开展是关键,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当下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组织都走上信息化管理模式,以适应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节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技术革新,根据高校图书馆技术、信息检索和资料查询服务的需要,构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 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加强信息化科学管理,更好地为读者、为学校服务。[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弊端对策 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正日益普及和广泛,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必然要融入进计算机网络大应用的环境中来。加快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程,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 需要,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信息化整体建设的 需要。为促进社会文化和学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时代的挑战,加强资料的管理与服务,为社会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资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图书馆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传输、应用知识和信息资源,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更强和收益更多的一个动态过程。通过项目的系统集成能够有效保证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工作需求,承载未来新型图书馆业务工作。由于各个图书馆长期以来自成系统,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整体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发展不均衡与整体水平不高的局面。要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必须从高校图书馆实际出发,找准定位,突显馆藏特色,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改善管理软硬件设施,实现图书

馆的信息化建设,确保其良好运转。下面就谈谈自己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几点肤浅看法。 1.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弊端 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它应该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随着国家加大对各高校资金的投入力度,学校图书馆的建筑物、书籍、网络、现代信息等硬件设备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传统的管理模式面着极大的挑战,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图书馆势在必行。信息化管理仍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人本管理。 1.1馆藏图书明显不足 高校图书馆一直没有把图书的采购工作作为难点来抓,工作方法也过于形式化。把当年经费花光,照着书目报进行简单地筛选就算完成任务,图书经费紧缺,书源不足,客观上也限制了采购人员对采购方针的有效执行,导致藏书结构不合理。采购时对市场热门书的过分青睐,而忽视了科技书籍。新设学科与专业的基本馆藏不足,在采购过程中对出版发行信息的收集缺乏前瞻性。原有图书破损严重,内容陈旧,购置新书不多,导致藏书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图书信息化功能的发挥。 1.2服务水平不高 计算机是高效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现代技术手段,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不十分理想,没有很好地发挥计算机

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策略探讨

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策略探讨 摘要: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策略有: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加强与教学、科研人员间的沟通和交流;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方便;应重视服务创新,设法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应加强图书馆自身的管理,提高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提高策略 高校的图书馆是支持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支柱。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往往在图书馆流连忘返,寻觅和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营养和信息。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和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 一、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在高校,图书馆利用自己的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是衡量图书馆规模的重要标志之一,图书馆有着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职能。目前,高校各方面的建设均在不断地发展着,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也在不断地丰富着。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重要职能,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所以在图书的采购方面就不仅要满足师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需求,并且还要有在相关方面有适当拓展的书籍。目前,在图书的采购上,高校图书馆对于市场上的畅销书的反应能力已经比较强,即能较及时地将市场上的一些重要的图书采购进来,但在专业图书的采购方面,则明显地存在着不足之处。这种不足直接导致师生的在某些专业领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另外,在为师生服务的过程中,虽然目前图书馆都在强调应以读者为本,但在具体贯彻实施的过程中却也有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在学生需要检索一些偏门资料的时候,图书馆工作人员往往就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有时还可能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不周或工作态度方面的原因而造成与学生间的不愉快。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有很多学生认为,在高校图书馆,休闲娱乐类的图书较多,专业领域的一些重要图书资料则明显不足。比如,中文系的学生要研究唐宋文学,但在高校图书馆,关于李白、杜甫研究的书籍非常多,但其他方面的也属重要的书籍则比较少。另外,图书馆在采购图书的时候,每本书的采购册数大多是相同的,这导致有些书籍几乎无人问津,另外一些书籍则因太过抢手而借阅困难。出现这类问题,有客观原因,即图书采购人员不可能很全面地了解学校每个专业对图书的真正需要;也有主观原因,即图书采购人员缺少与教学和科研人员之间的沟通。 二、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策略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2011年5月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1-05-20 作者简介:唐元华(1974—),女,本科,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馆员。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唐元华 (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湖南永州425100) [摘要]克服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发展瓶颈,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经费保障机制。该机制包括三个子机制:纵向财政支持机制、衡向财政支持机制、社会捐助支持机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保障机制;财政支持;社会捐助[中图分类号] G25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专辑-0060-02 一、引言 “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这一理念,自从17世纪德国图书馆学家G ·诺德提出以后,业已成为国际图书馆界的共 识。[1] 不仅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日益完善,就是高校 图书馆也逐渐推行了社会化服务。目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多数高校图书馆已经消除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壁垒。美国高校图书馆便被公众称为大学里的公共图书馆。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任何人都可以自带书包进图书馆看书、复印文献。耶鲁大学更是把所在地纽黑文建设成为“人人读书的城市”当做自己的服务理念。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采用全部开架的服务方式, 对校外读者完全免费开放,校外读者不必提供任何证件就可以与校内读者一样享有除外借图书以外的其他权利。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多数高校图 书馆也不例外。[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 才刚刚开始。目前,除北京、上海、武汉、广东的少数高校图书馆向社会“有限开放”之外,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对公众基本“封闭”。即使那些少数“有限开放”的高校图书馆也要设置准入门槛,提供有偿性质的临时借阅服务,比如国内首屈一指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规定,“校外临时来馆查阅资料人员,办理当天临时阅览证,每证2元,只限当天使用,当天下班前按时交回。凡与本馆有业务联系的本市高校图书馆,可按规定办理馆际借书证,每证每年交纳服务费200元,押金1000 元,每年验证一次”。[3] 那么,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为 什么无法与国际接轨呢?可能会有诸如理念缺失、技术瓶颈、人才不足、经费制约等方面的原因。但是,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费制约应该是最为主要的因素。只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我国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象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那样全方位向社会开放。因此,笔者拟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经费保障机制稍作探讨。 二、纵向财政支持机制 我国高校除极少数民办院校之外,多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办学经费基本上来自于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部属高校来自中央财政,省属高校来自省级财政,比如北京大学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中央人民政府的财政支持,首都师范大学的办学经费则主要来自于北京市人民政府的财政支持。这部分经费来源我们称之为纵向财政。目前,纵向财政主要是直接拨付高校,对经费的使用情况不予干预,也即校内部门预算完全由学校自主。这样的纵向财政支持制度,有很多弊端,首先是学校在缺乏预算审议委员会和相关预算与执行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极容易造成学校领导的短视行为和贪腐行为。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单位, 因为难以在短期内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难以获得校内部门预算的大力支持。这种情况下要求校内部门预算支持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自然成为奢谈。这就是为什么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范围窄、层次低的重要原因。那么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如何才能获得纵向财政的持续稳定的支持呢?出路在于建立定向财政支持机制。 考虑到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公益性,上级政府应该在拨付高校办学经费时,硬性规定图书馆预算额度和图书馆社会服务预算额度,并建立起相应的检查评估奖惩制度,如果高校没有遵循这一预算制度,如果高校图书馆没有合理的利用好社会化服务专款,上级政府有权追回这部分财政资金,或是在来年拨付资金时予以惩戒。纵向财政的预算拨付依据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类型、专业构成、学生人数、高校辐射社区人口总数、上年社会服务总量、上年校内服务总量等。社会服务专项预算则主要考虑其中的高校辐射社区人口总数、上年社会服务总量。每年年终前,上级财政拨付机关应派人检查专项财政拨付款项的使用情况,并予以评级。检查的内容主要是社会服务类型和社会服务质量和数量。为保证检查评估的公平合理, 最好要求各高校图书馆采0 6

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

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 在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等技术的冲击让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文章将紧密结合学校图书馆的革新状况,对过去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弊端予以陈述,然后对新型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优化作出简要分析,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校图书馆服务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标签: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资源建设;管理机制 在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中,主要利用人工查找的方法来找寻图书内容。在图书资源获取上,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会让学生的使用质量受到影响,而在图书借还方面,都为人工借还。学生在有借书需求时,需要进行人工操作,且同时需要有专人进行值守,学生需要依靠图书证刷卡进入,而电脑需要保持刷卡进入界面,如果不慎移动鼠标,就很有可能让刷卡不显示、记录数据不准确等现象出现。 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的优化 1.新型高校图书馆整体概述 针对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种种弊端,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优化、革新策略。首先,在图书馆内采用了一卡式门禁系统,其原理与地铁通道机类似,学生的图书卡得到升级,利用图书卡或是学校發放的一卡通手机才能通过门禁,让学生的财产安全与学校图书的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其次,在新型图书馆内,增设了学生选座使用的选座系统机、馆藏书目检索机和自助借还机,让学生的选书、找书及还书更为方便。最后,另有一系列网上的图书馆服务,利用QQ、微信等媒介,可以让学生远程找书、看书,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这两种服务体系的结合。 2.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具体优化 (1)资源建设的强化。高校图书馆在优化服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合理把握各项资源,让本地资源与电子资源得到充分融合,让层次化的资源体系得以形成。第一,可以利用文件与图书的多种形式来保存本地资源,在整理资源过程中,根据学科知识可以对其进行科学分类,让其存放在不同区域内,并确保本地资源和服务管理系统得到紧密结合,让信息得到共享,让用户的获取更为方便,在存储过程中,可以做好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工作;第二,需要确保电子资源的检索较为方便,在高效图书馆的资源设置中,可以利用文字转换技术、数字处理技术让纸质资源得到转化,以形成电子资源,让学生可以享受便捷的数字资源,打破传统纸质资源的时间限制与空间限制。 (2)管理机制的优化。随着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革新,也需要对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如我的岗位是前台咨询并监管门禁系统,现阶段,具体工作内容随着图书馆的革新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只有对管理体制予以优化,才能让图书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管见沈洁

2012年7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uly2012 第14期总第264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4T o tal N o.264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管见 沈 洁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桂林 541004) 摘 要:在讨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同时,重点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对象和服务内容进行分析,以期更全面地认识和定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工作,体现其在推动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对象;服务内容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4—0097—0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作为高校图书馆多样化发展的路径,已经受到学界的充分重视。研究者多从高校图书馆自身优势出发,并结合其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境等,来探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进程中的意义与需要克服的困难。本文的旨趣在于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终极目标——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出发进行分析,以期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并就教于方家。 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全面提高人民素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随着知识更新的日益加速,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紧迫,因此,全社会正在兴起一股终身学习的热潮。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每一个社会人积极充电,不仅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精神与思想价值,还必须补充信息时代的前沿知识,才能够永远保持走在时代前列。然而,由于目前各地方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不能够完全适应全民学习的要求,因此,作为文化先锋的高校图书馆应站出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和便利条件,承担起推进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责任。再者,图书馆通过社会化服务,不仅可以体现自己作为文化导引者的先锋角色,真正担当起在和谐社会全面发展中的神圣使命。而且,通过社会化服务也是图书馆自身从组织能力到服务质量的全方位优化提高的重要机遇。 1.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可行性 毋庸置疑,高校图书馆拥有其他图书馆无法企及的资源优势。它有着丰富却没有被充分利用的藏书,并随着我国高校图书馆教育的实践与成熟,逐渐培养和锻炼起了一批业务和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队伍,无论图书收藏系统的不断优化,还是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都无不体现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实施过程中的潜力所在。虽然在社会化服务的过程当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但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收获经验和不断自我调整、自我优化的过程。学界也在努力探索着一条更适合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道路,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春天一定会来到。 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关键在于促进地方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更需要文化也相应地上一个台阶,如何将政治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繁荣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地方的建设来说更加迫切。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文化古国,新时期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祖国的光荣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开来,积极做到与当前的社会发展齐头并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素质提高。社会的建设发展需要大众能够熟练做好本职工作,树立科学、民主、自由的社会观,努力适应全社会终身学习的大环境,借助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等各项国家文化建设的好政策,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为建设好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些都是高校图书馆不断向社会开放过程中,应该立足和考虑的方向,也是为迎接更大的挑战,需要特别把握和努力的目标所在。 高校图书馆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努力承担把高校的研究和学习资源推广和运用到社会发展的最前沿的重任。这可以说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必将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也将推动我国社会文化向更高的方向前行。高校图书馆作为整个社会文化、技能的主要传承者,有着其他文化组织所没有的优势,更应该积极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积极地为整个地方的文化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进程中,仍然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总体来看,困难的产生除了一些客观原因之外,往往跟我们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认识、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有关。因此,有必要就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在此重加探讨,以期能够进一步明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和重点所在。 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对象 3.1 政府部门 作为领导社会建设的先锋,政府的决策往往决定地方发展的方向和前途。随着信息社会的来到,各 ? 97 ? 收稿日期:2012-04-25 作者简介:沈洁(1970—),女,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本科。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高祀亮(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青岛266042) [摘要] 阐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地位,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工作中的新要求,探析了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对策,提出深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环境定题服务数据库 [分类号]G250.73 1. 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的重要地位 1.1信息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现象,它是信息源体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一定形式与外界进行交换的讯号。简单地说,信息就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存在和运动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和消息。图书馆是知识、信息的宝库和服务中心。知识、信息是以文献形式存在的。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在一切载体材料上的人类知识。知识、信息是文献的实质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外在形式,而记录是联系知识、信息与载体的手段。文献中记录着的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为读者所利用时就转化为情报。情报是知识或信息经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即运用一定的形式,传递给特定用户,并产生效用的知识或信息。因此,图书馆的特定信息服务实际是情报信息服务。 1.2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全面运用,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网络技术作为现代信息存储、流通和传播手段,极大地丰富并改变了原有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了空前拓展。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再局限于本馆原有的印刷型文献信息,而是扩展到网络可检索和共享的其它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以馆藏的现实信息资源和网上虚拟信息资源为主要对象,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以知识和信息的开发为手段,为用户提供增值信息、特定信息的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高校图书馆必须打破旧的思想观念,树立大信息观,确立新的现代服务理念,充分开发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不断适应社会对文献信息深加工和综合化的要求,真正成为网络环境下面向社会服务的现代化信息中心。 1.3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高校图书馆读者的信息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读者不再仅满足于印刷型文献,而是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取网络信息和多媒体信息。信息需求从单一型、专业型向各行各业及生活领域扩展,形成了全方位、综合化的态势。这种需求决定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发展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和数字化网络信息资源并举,从过去单一的文献借阅服务,转向既要有书本式的文献借阅服务,又要有联机检索和光盘检索服务,还要有情报信息服务和教学培训服务的多元化格局。从而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读者信息需求和信息资源的多样性要求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必须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服务工作的新路子,针对读者的需求提供全程性、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包括信息内容和获取信息的技巧、方法等多方面服务。 1.4 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核心,网络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革。适应和利用网络带来的变革,找准重点,发挥已有的优势,更新服务思想、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是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转变,主要应加强情报信息服务工作,即针对用户特殊需求的信息服务工作。 2.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工作中的新要求 2.1领导的重视与馆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做好信息服务的重要保证。高校图书馆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必须得到校领导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只有为图书馆信息网络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能力建设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能力建设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不断演进,网络化的发展和日益普及,用户信息环境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图书馆不再是用户获取信息的惟一机构。用户生存在网络环境下,往往认为网上无所不有,出现了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成灾的局面,无用、无效、无关信息充斥其间,使用户无所适从,即使找不到所需信息,也不愿求助图书馆,包括数字图书馆。用户获取信息要求方便、快捷、简单,但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这样一种环境对图书馆组织和服务模式是一种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用户需求与行为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积极地应对变革,加快图书馆从面向图书馆到面向用户的转型。 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战略要素分析 图书馆服务理念是图书馆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对其独特文化内涵的一种简练表达。建立以学科服务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具体内容是:资料随手可得,信息共享空间;咨询无处不在,馆员走进学科;技术支撑服务,科研推进发展。建立学科服务体系需要创新学科服务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图书馆而言:理念、管理、机制、服务、文化、内涵、品牌等均需要围绕学科化服务工作进行全新定义与设计。学科服务创新意蕴创新动源是以先进理念牵主线,以优化机制为动力,以科学管理做保障,以文化建设铸内涵,以服务創新树根本,以塑造品牌谋发展。建立以学科服务为核心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与运行机制。学科服务不仅是服务团队的主要工作,也是全馆各类组织机构业务工作的核心,因此,需要变革组织机构,细化职能结构,调整资源布局,建立全面完整的学科化服务体系。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动机分析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是一种个性化、主动化、具有增值性的深层次服务,从服务对象、专业水平、工作流程、服务系统、时间、服务内容、个体情感、协同方式等方面嵌入到教学、科研、学习、学科创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优化探讨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优化探讨 概要:基于用户需要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高校图书馆充分了解当前自身在学科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缺陷和不足,积极借鉴国内外图书馆在学科服务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注重对学校用户需求的调研与分析,能够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主动化服务,创新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评价机制,促进通俗化工学科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针对图书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积极实现对口服务,为高校用户的学习、教学与科研提供更加全面的增值实施服务,实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不断优化和转变。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服务工作不够深入 受图书馆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主要还是被动式的服务,很少会针对用户需求开展主动性的服务,主要采取基于学科馆员、以资源建设为中心的,这样服务工作是单向的,没有实现同用户之间的积极互动,所以无法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目前所开展的学科服务内容主要还是集中在学科导航、数据库建设、学科资源整合、咨询解答等常规性的服务项目,这显然已经无法有效满足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现实需求。 (二)学科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偏低 随着高校科研工作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学科资源建设专业化程度的建设标准也在不断上升,只有保证学科资源建设的前沿性、标准型、及时性,才能为学校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但是,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对学科数据资源进行深入的发掘与整理,在学科资源的购买与整理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无法保证学科资源建设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学科服务质量也就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同时,有些高校学科服务配套资源的配置效率比较低,电子化信息资源的建设相对滞后,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相对较低,这都会影响到高校学科服务专业化程度的提升。 (三)缺乏有效的用户服务效果评价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综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综述 摘要: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的了解,掌握学科服务难点,分析学科服务影响因素,提出学科服务体系原则,并通过对国外高校学科服务现状分析以及对国内部分高校学科服务的总结,得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结果,为未来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打下基础。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2-0027-03 为满足不同读者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文献信息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科技咨询服务部门或团队,提出了学科咨询服务,目的是用于提升读者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满足不同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1学科服务基本问题研究 1.1学科服务现状分析 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首先开展学科服务,随后越来越多的学校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为学校科研开展学科服务,很多学校图书馆把学科服务作为深化读者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学科服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①部分高校图书馆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开展学科服务。②部分高校图书馆虽然开展了学科服务,但效果很不理想。③部分高校图书馆保持观望态度。 1.2学科服务的难点 造成上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不尽如人意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在当前的学科服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高校图书馆虽然建立了学科服务,但仍对其疑虑重重,他们认为在现有环境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开展学科服务存在许多困难。有许多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也表示学科馆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得不到用户的认可,整个学科服务过程无法深入到教学或科研过程中,服务结果不能满足预期理想。学科服务研究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多数学科服务成果都不明显,甚至更多的仍然只是纯粹的图书馆,而不能作为学科服务查新站等。每个学校图书馆都有各自的学科服务难点,找到学科服务的难点并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提出解决方案才是重点。初景利教授总结出图书馆学科服务难点在于学科服务的规划与设计、确立学科服务的基点、学科馆员的角色等方面,并针对以上现象提出了五点针对学科服务难点的解决方案:①学科服务的规划与设计。做好学科服务前期规划有利于设立学科馆员岗位,充分调研图书馆的现状,包括馆员的学历和学科背景、职责设计、工作机制、考核办法、任务目标等。②学科服务基点。当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基点失衡,导致图书馆的目的与读者需求不符,失去了图书馆发展的根本。③学科馆员的角色。学科馆员要改变传统角色,服务于一线,与用户形成科研团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④学科服务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学科服务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是学科服务的关键点,学科馆员应与其他业务紧密关联,充当图书馆事业和业务的灵魂,充分调动各方因素,发挥主体作用。⑤学科服务考核办法。学科服务考核应该以读者服务为导向,侧重服务效果。 1.3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其代表性观点是由丁学淑等提出的两要素:①个人因素对学科服务的影响。一方面是读者用户,高校图书馆要向读者宣传其学科服务的理念、内容、品牌,并提供人性化和知识化的服务。另一方面是学科馆员素质,学科馆员的形象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好的专业素质、较高的专业技能、较硬的心理素质。②组织因素对学科服务的影响。一方面是图书馆,图书馆的品牌形象的关键是能成功定位学科服务品牌。图书馆资源是学科服务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图书馆应针对特定学科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其主动推送给读者。另一方面是学校院系,学科服务有利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学校领导和各部门应给予充分的支持,院系协同图书馆,保证学科服务的顺利开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