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最新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最新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最新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欧阳修加入日期:15-02-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这】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这】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更换】其号。此庄生所诮【讥讽】畏影而走乎日【太阳】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姑且】以志【记述】吾之乐【乐趣】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尽】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zhuō】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空闲】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同情怜悯的样子】哀【怜悯,同情】之,赐其骸骨【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使得与此五物偕【俱,共同】返于田庐,庶几【差不多】偿【实现,满足】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安逸】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小,少。微不足道】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参考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己称作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祖上集录周秦至五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记下我的乐趣罢了。”

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到意趣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

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却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精神却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差不多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记述我的乐趣的原因。”

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不久,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贫恋超越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我)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诮:讥讽

B、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极:尽情享受

C、一日天子恻然哀之哀:怜惜

D、累于此者既佚矣佚:散失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居士之乐”的一组是(3分)()

①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②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

③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④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⑤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⑥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自己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边颐养天年时给自己改号为六一居士。

B、作者将自己的号改为六一居士既是为了逃避名声,也是为了记录自己生活的乐趣。

C、身体上的劳累和内心的疲惫使得作者面容憔悴,精神衰竭。

D、五种物品给作者带来了乐趣,但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作者认为也应该离职了。

6、D(佚:安逸)

7、B ①是说欧阳修的任职情况;

⑤是一般读书人的情况;

⑥是欧阳修的去职理由。

8、B(作者改号不是为了逃避名声。)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3分)

(2)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4分)

(3)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3分)

9、(1)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状语后置、是、“岂……乎”各1分)

(2)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快乐和舒适。(虽、响、状语后置、喻各1分)

(3)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被动句、讫、判断句各1分)

浅谈欧阳修的古文理和散文创作

浅论欧阳修的古文理论和散文创作 中文学院 0803班唐艳芳摘要:欧阳修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诗、词、古文方面都有卓著的贡献,他的为人和为文对后世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欧阳修的古文理论和散文创作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 关键词:欧阳修;古文理论;散文创作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出生于绵州,自称庐陵。谥号文忠,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他积极倡导诗文革新,博学多才,诗、词、古文均为一时之冠,史学、经学方面也成就卓著,又喜欢奖掖后进,“唐宋八大家”中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的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时有疏隽旷达气息。他的诗风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他的散文内容丰富,纡徐委曲,条达舒畅,抒情委婉,语言明白易晓;他的散文和古文理论创作在当时独树一帜,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可以说,欧阳修的散文创作是其古文理论的实践,其古文理论又造就了他散文创作的辉煌。 第一,在“明道”与“志道”的理论问题上,他对“道”作了前瞻性的务实而通达的新解脱,他的散文具有现实内容,而不再只是孔孟之道。 欧阳修继承了韩柳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实事。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与张秀才第二书》),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欧阳修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要有实质性的内容,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的文风。为此他专门写了《怪说》三篇,猛烈攻击杨亿“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巧华纂组。刓锼圣人之经,破碎圣人之言,

初中文言文《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40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麓中,读而心墓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迎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圈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教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筒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筒,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 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便:安逸、安适。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读书辄.成诵____(2)及冠.,嶷然有声_____ (3)虽.机阱在前____ (4)未尝 ..及文章_____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2分)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12.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政治思想。(2分) 9.【答案】(1)就(2)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来表示年已二十。(3)即使(4)不曾(4分) 10.【答案】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耕在前/触发之不顾。(2分) 11.【答案】我所说的宽容,是征税的时候不急迫(是不做严苛急切的事),(我所说的)简朴,是去掉繁琐的形式罢了(是不做繁琐细碎的事)。(2分) 12.【答案】具有与民同乐、宽容简朴的从政思想。(2分)

追风筝的人读书报告

郑州轻工业学院读书报告 《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读书报告 【著者】卡勒德.胡赛尼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数】362 一、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小说,看完后也让我有很多感想,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它可以代表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小说开头和结尾重叠在一起,成为两幅相似的画面:广漠的天空,雪花飘落,空气寒冷而清澈,追风筝的孩子们欢笑着奔跑,追逐飞逝的光影。这一幕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两代人之间反复地上演着,但每一次的重复之间,生活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幅画面也随着主人公命运的变化被不断染上新的颜色,从孩童天真的视野堕入世事变迁的悲哀之中。 看了这本书,对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喜欢这本书的风格,它所包含的东西很多:责任、诚实、爱情、友情、宽恕和赎罪。每个人都有可能犯下错误,但关键是承担错误的勇气,在很多时候,因为脑袋瓜里一时错误的念头,导致错误的行为,伤害到其他人,碍于面子,碍于需要承担的责任,我们有时候选择逃避,逃避我们的错误,逃避我们对其他人的伤害。这本书就较深刻得写出作者为了弥补自己曾经的错误,历经千辛万苦去赎罪的过程,让人感受人格的魅力。风筝,这本书的主线,是亲情、是爱情、是友情,是正直、是善良、是诚实,是人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追到,才能是健全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风筝,无论它意味什么,都要勇敢地去追逐。 二、主要内容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他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

欧阳修传阅读答案

篇一:欧阳修传阅读答案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阅读训练附答案作者:欧阳修文章来源:不详“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阅读训练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嶷(y ])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便:安逸、安适。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因取旧案反覆观之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读书辄成诵() (2)晚更号六一居士() (3)虽机阱②在前() (4)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10.用同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 11.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4分)【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___ 参考答案: 8.因∕取旧案∕反覆观之 9.(1)就(2)改变,更换(3)即使(4)有人 10.(欧阳修)在一个废书簏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留下地书稿,读后对韩愈十分仰慕。 11.因为欧阳修认为“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12.欧阳修具有“与民同乐”的从政思想,他宽松待民,简易做事,达到了“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也就是《醉翁亭记》中“太守之乐其乐”的原因。(意思对即可) 更多有关的资料篇二:欧阳修传阅读答案

阅读《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阅读《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在我上高中之时,在我的一次月考当中,当时的语文试卷上出现了一篇《追风筝的人》节选,当时里面的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深深地打动了我,以至我现在还深有感触。为此,我特地去看了这本小说,读了《追风筝的人》之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了解,它关乎友情,关乎亲情,更代表忠诚,代表爱。 在这本小说中,阿米尔和哈桑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可是因为身份的不同,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被这些他们所不能理解的标签所分隔开来。然而,哈桑对阿米尔的情谊与忠诚,从未因这些元素而受到影响。在我看来,哈桑说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时,那种真挚,那种坚定,超越了任何标签的束缚。阿米尔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的父亲对于哈桑的关心要多于自己,在我没有看到后面时,我也同样的困惑。后来,我终于理解了。每当阿米尔受伤害的时候,哈桑总是冲出来保护他。然而,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之间的友情也破裂了。当阿米尔看到哈桑被人欺辱却无所作为,默默离开,这件事始终折磨着他,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是阿米尔,我会不会上前一步去帮助哈桑还是像阿米尔一样默默离开,但现在我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因为我并没有亲身经历,因为一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这世上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有因果,有一种东西,没有因为,没有所以,只是付出,这叫爱。可是,当习惯了平常的爱,就会感到理所当然,这就会导致犯错。当阿米尔的懦弱使他和哈桑的友谊出现了裂痕,但阿米尔并没有去弥补,而是千方百计的赶走哈桑,以便让自己感到好受一些。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摧毁给别人看。人生,总是在最后悔伤害别人中度过,小说中的阿米尔就切身体会了这种感受。 成年后的阿米尔和父亲逃到了美国,在那里遇见了自己心爱的姑娘,也成功娶到了她,但他仍然活在哈桑的阴影之下,但由于一件事让阿米尔得到了救赎。在他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之后,他知道了哈桑原来是父亲的私生子,也终于懂得了父亲对哈桑的关爱从何而来。为了救赎自己的灵魂,阿米尔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哈桑的孩子索拉博。 在这本小说中,让我感动的还有小说最后的结尾部分。中年的阿米尔跑在孩子当中,去为索拉博追回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当年为他所奉献的友情与忠诚,阿米尔在这一刻也为索拉博做了。 在这本书中,它打破了等级观念,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友善,它表达了不是所有的阿富汗人都向往血腥和暴力,这是一本灵魂自赎的书。也许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自赎,因为人无完人,谁都可能会犯错,让我们去做

《诫子书》《宋史·欧阳修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诫子书》《宋史·欧阳修传》 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9分)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狐,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②。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麓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賾④,忘寝食,必欲并缮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母尝谓之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⑤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吾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⑥之终身。 (《宋史·欧阳修传》)【注】①荻:,形状像芦苇。②嶷然(yí)有声。很高的声望。麓③(lù)竹编的器物。④賾(zé):精微、深奥。⑤治:研究。⑥服:服从。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2)悲守穷庐:() (3)遂以文章名冠天下:()(4)修母尝谓之日:()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5、甲文中“年与时,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驰和“去”中两个字的表达效果。(2分) 16、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3分) 答案: 13.(2分) (1)明确、坚定 (2)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3)最终 (4)曾经

浅谈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浅谈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师承韩愈,却不拘泥于韩愈,他的散文更具社会现实性和责任感。欧阳修的作品,大都被看作开宋代文风的典范,如果没有他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古文发展势必是因袭旧体,无创新可言。他在散文创作上讲求徐纡有致,章法讲求曲折变化,语句讲求圆融轻快,自成一家。这种和谐的创作态度和手法,使得他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 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散文理论上,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与张秀才第二书》),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一、提倡“简”“缓” “简”,即善于剪裁、文字精练晓畅,章法变化曲折;“缓”,即从容不迫、含蓄委婉、平易自然、耐人寻味。欧阳修散文去繁杂,革新“奇”“怪”的传统写法。比如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却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二、具有阴柔之美 欧阳修的散文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其散文创作常常是从平易近人处出发,从入情入理的具体事物出发,从极平凡的道理出发,及至写到中间,或写到最后,其文章所含蓄的道理,也是惊人不凡的,而留下的印象,比大声喧唱者,尤为深刻。

阅读追风筝的人心得体会5篇

阅读追风筝的人心得体会5篇 《追风筝的人》清新自然,以写实的笔法,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下面是关于阅读追风筝的人心得体会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追风筝的人心得体会(1) 广漠的天空,雪花飘落,空气寒冷而清澈,追风筝的孩子们欢叫着奔跑,追逐飞逝的光影。胡赛尼使我们看到一个在挣扎中成长的普通人,一个孤独而卑微的英雄形象,他的自私与懦弱,他受折磨的良心,他逐渐强大起来的内心和信仰的力量。”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虽然哈桑对阿米尔有着异乎寻常的忠诚,阿米尔却一次又一次的侮辱他,伤害他,背叛他。阿米尔的行为确实可以称得上”卑劣”二字,可是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发自内心的原谅他。 因为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阿米尔,他懦弱、胆怯、过于敏感、满心嫉妒,但也正是这个阿米尔,内心柔软,有着超乎常人的道德感,对自己无比苛刻。正因如此,在受到无法抗拒的诱惑和无法言喻的苦痛而对最忠诚的哈桑作恶的同时,他一生都为此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永远也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直到他历尽千难万险,了解

了身世的秘密,设法收养了哈桑的遗孤,他才得到了最终的救赎。“为你,千千万万遍!”铭刻在心底的声音是永恒的忠诚誓言,哈桑坚定澄澈洞察一切的眼神从一个少年的眼中直达另一个少年的心扉二十多年来不停歇地煎熬拷问着懦弱的灵魂。亲情、友情,欢笑、背叛,汗水、血水,树荫倾泻的阳光,顺窗而下的雨水,最珍贵的感情,最鄙夷的沉默,独自咽下的泪水,难以置信的身世,执着奉献的生命,连同风筝和那张带着兔唇的圆脸在阿富汗这片被宗教信仰与真诚热情缠绕,被战火摧残的土地上交织成震撼人心又回味悠长的交响曲:”为你,千千万万遍”…… 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胸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 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与其说,小说是在追风筝。不如说是在追回忆、追哈桑、追忏悔、追那些与哈桑一起度过的幸福快乐的童年。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宋史 欧阳修传》附答案及译文

【湖北省随州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时下列各题。 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 ②治:处理。 ③废:放下。 ④服:听从,信服。这里指遵从。 13.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的一项是()(2分)A.母尝.谓曰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 B.死狱.也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C.我求其生.生.亦我所欲(《鱼我所欲也》) D.其.平居教他子弟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②修闻而服之终身。 16.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得启示。(5分) 【答案】13.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14.C 15.①给犯人找活下来(不死)的理由却找不到,那么死者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②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 16.示例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材有着重要作用(“修母”教子有方)。从“修母”能以丈夫的优良品德教育孩子看出。 示例二:做官要公正严明(孩子成长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修父”做官时办案公正、明察秋毫(“修父”对欧阳修的影响)看出。 示例三:我们要善于听取有益的教诲,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做一个有作为的人。从欧阳修听从母亲教导,以父亲为榜样并一生效仿看出。 【参考译文】欧阳修还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经常对他说:“你爸爸做官,经常晚上在蜡烛下写文书,有时候停下来不住地叹息。我问他什么事,

浅论欧阳修的古文理论和散文创作

浅论欧阳修的古文理论和散文创作 --------09汉语言孙婷婷27号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出生于绵州,自称庐陵。谥号文忠,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他积极倡导诗文革新,博学多才,诗、词、古文均为一时之冠,史学、经学方面也成就卓著,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的散文内容丰富,纡徐委曲,条达舒畅,抒情委婉,语言明白易晓;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风格婉丽,时有疏隽放旷气息。可以说,欧阳修的散文创作是其古文理论的实践,其古文理论又造就了他散文创作的辉煌。 第一,在“明道”与“志道”的理论问题上,他对“道”作了前瞻性的务实而通达的新解脱,他的散文具有现实内容,而不再只是孔孟之道。 欧阳修继承了韩柳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与张秀才第二书》),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欧阳修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要有实质性的内容,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为此他专门写了《怪说》三篇,猛烈攻击杨亿“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巧华纂组。刓锼圣人之经,破碎圣人之言,离析圣人之意。”苏轼评其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居士集叙》)。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这在他的政论文《朋党论》中有充分表现。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被吕夷简等人排挤,欧阳修等人上书言事,以“朋党”之名被贬,此后朋党之说喧嚣不息。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等革新派上台执政,欧阳修也由滑州召回,任太常丞知谏院,以夏竦等位代表的保守派反对“庆历新政”,散布流言,攻击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私立朋党,欧阳修写了《朋党论》以斥之。这篇文章主要阐述朋党有邪正之分。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对于小人用来陷人以罪、君子为之谈虎色变的“朋党之说”,作者不回避,不辩解,而是明确地承认朋党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泓 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 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日:“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修幼失父,母尝谓日:“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日: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日:‘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2)文章止于润身() (3)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4)其平居教他子弟()

18.对下列两句中“而”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宽简而不扰②修闻而服之终身 A.①②中的“而”都是介词B.①中的“而”是介词,②中的“而”是连词 C.①②中的“而”都是连词D。①中的“而”是连词,②中的“而”是介词 19.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20.下文共有3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2分)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概括并简析欧阳修为官从政之道。(4分) 参考答案 17.(4分)(1 )顾及,考虑(2)只,仅(3)罪(或案件)(4)平时 18.(2分)C 19.(5分) (1)你为官时,常常(或曾经)在晚上点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

浅析范仲淹与欧阳修的人格魅力

毕 业 论 文(设 计) 中文题目:浅析范仲淹与欧阳修的人格魅力 ——以《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为中心 英文题目:On the personality charm of Fan Zhongyan and Ou Yangxiu-----Center on Yueyang Watchtower and Drunkard Pavilion 姓 名 潘燕嫦 学 号 04011317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04(3)班 指导教师 杨金文 提交日期 2008-04-25 教务处制 惠州学院 HUIZHOU UNIVERSITY

浅析范仲淹与欧阳修的人格魅力 ——以《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为中心 作者:潘燕嫦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04(3)班 指导老师:杨金文职称:讲师 摘要 范仲淹与欧阳修同属北宋中期学者型政治家,他们在创作生涯给世人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本文以二者的代表作——同创于庆历六年(1046)的《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为中心,从作品主题对比展开对两位作家共同魅力的阐述,并进一步说明这一共同之处背后所蕴含的原因,以及这一共同魅力所表征的文化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 范仲淹欧阳修人格魅力忧乐观 On the personality charm of Fan Zhongyan and Ou Yangxiu----Center on Yueyang Watchtower and Drunkard Pavilion Author's name :Pan Yanchang Professional class :Class three of 04 Chinese literature Instructs teacher: Yang Jinwen Title: Lecturer Summary Fanzhongyan and ouyangxiu both are famous statesman-scholars in the mid-North Song Dynasty. They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works and left them to the world in their creative career.This artical respectively takes the writers’ famous work Yueyang Watchtower and Drunkard Pavilion as the center. Expounding their Common from the works’ theme and for further expansion of the reasons from the communality.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to explain the registry of cutrul meaning and Influence for the personality charm. Keyword Fan Zhongyan Ou Yangxiu Personality charm Pessimism and optimism 目录

《追风筝的人》阅读分享会教案复习课程

《追风筝的人》阅读分享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简要概括故事内容,熟悉故事情节 2.分析主要人物(如阿米尔父子、哈桑父子等)的形象、性格特点 3.把握故事中风筝和弹弓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主旨 过程和方法:1.通过帮电影配音,对照人物对话,从而挖掘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 2.小组自主合作交流、讨论,尝试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探讨人性的本质和自我救赎的方法,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诚实、尊重生命、种族平等、热爱和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概括故事内容,熟悉故事情节(重点) 2.通过抓住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分析阿米尔父子、哈桑父子等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重点) 3. 把握故事中风筝和弹弓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主旨(难点) 4.初步探讨人性的本质和自我救赎的方法,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诚实、尊重生命、种族平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供资料引出《追风筝的人》 2.作者简介 3.创作背景:“我开始创作这本小说的六个月里,双子塔倒塌了。””美国人民不再妖魔化阿 富汗人。他们的憎恶直接发泄向塔利班——而人们无法妖魔化那些已经是魔鬼的人。” (911事件之后) 二、概括内容与细节把握 1.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提示: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 《追风筝的人》以温婉感伤的笔触将主人公阿米尔的凄美经历娓娓道来: 在一次风筝大赛后,阿米尔无情地背叛了与他情同手足的仆人哈桑,眼睁睁地望着哈桑受屈辱。从此,无尽的自责与悔恨萦绕在阿米尔的心头。为了躲避战争,父亲带着他逃往美国。成年之后,阿米尔的痛苦与悱恻仍未消散。终于,他决心赎罪。重回故园,等待他的却是哈桑的死讯与一个隐瞒了二十多年的惊天秘密。悲愤不已的阿米尔最终选择了收养孤侄索拉博,回到美国。时隔几十年,他和一群天真的孩子,奔跑着,再一次追起了风筝。恍如时光倒流。 2.知识抢答 (附问题设计及答案,详见PPT) 三、分析人物形象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 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

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从尹洙游游:游学 B.范仲淹以言事贬贬:批评 C.帝延问执政延:邀请 D.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第:只管 5.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欧阳修“切直”的一组是 ①修贻书责之②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浅谈欧阳修转益多师及其诗风渊源

浅谈欧阳修转益多师及其诗风渊源 论文关键词:欧阳修唐诗宋诗诗歌风格 论文摘要: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中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不仅全面师法唐代诗歌技巧,合理借鉴时辈诗人优点,还大胆吸收散文、辞赋等文体质素,形成了气格高致而平易疏畅的诗歌风格。其不同文体师法各有侧重,使其诗歌在不同的文体问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大凡文学史上有成就的作家往往都是博采众长而转益多师的。若从文学创作的学缘看,欧阳修应是十分丰富的,他不但主动师法众多唐代诗人的创作技巧、合理借鉴同时代诗人的诗歌优点,还大胆地吸收散文、辞赋等其他文体的成分,从而成就了其诗歌气格高致而平易疏畅的艺术风格。 一、对唐诗的全面师法 欧阳修对唐诗的学习是很全面的。他先后师法过韩愈、韦应物、李白、孟郊、贾岛、李贺、郑谷等诗人。其诗集中以师法唐人为题的就有《弹琴效贾岛体》《太白戏圣俞》(一作《读李白集效其体》)《刑部看竹效孟郊体》《奕城遇风效韩孟联句体》《春寒效李长吉体》等诗歌。 他曾在《六一诗话》中论及唐末郑谷诗时说:“其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以其易晓,人家多以教小儿,余为儿时,犹诵之。宋人朱弃说:“圣俞少时,专学韦苏州诗,世人咀嚼不入,唯欧公独爱玩之。元人刘埙也认为欧诗“有甚似韦苏州者”。 当然,在对唐代诸诗人学习中,欧阳修用力最深的是韩愈和李白二人,所以在对欧诗语言特点的认识上就有似韩说与似李说的分歧。近代学者钱基博、钱钟书父子则比较细致地指出了欧诗的多重师门,多样特色。 钱基博认为欧诗有“清炼似梅尧臣而原出郊岛之寒瘦”者;有“俊逸似苏舜钦,而原出李杜之豪放”者;有“为李白之振奇,而同韩愈之椒诡”者;有“同白居易之乐易旷真”者。“以其才大而功深,无所不学,无所不似。大抵以中晚唐之清炼,祛盛唐之浮廓;而以盛唐中唐之豪荡,舒晚唐之危仄。” 钱钟书也说:“欧公古诗不尽学昌黎,亦显仿太白;五律往往似梅宛陵;夷陵咏风物排律又逼香山。 (一)关于学韩 欧阳修诗歌学习韩愈己成公论,此不赘述。要强调的是欧阳修学韩的重点是学习韩诗“无施不可”的笔力。其在诗歌创作中尝试的各种技巧诸如化韵为散、化齐为杂、律古互渗等语言形式技巧和叙议结合、情理共融、曲折委备的行文方式等均是为了达到其“叙人情、状物态”的“无施不可”和“变态百出”的表达效果所作的尝试。 对于笔力的强调,《欧阳修全集》凡三处:一是明道元年《书梅圣俞稿后》评梅尧臣诗时说:“其体长于本人情,状风物,英华雅正,变态百出。-二是他晚年在《六一诗话》中评价韩愈诗歌时说:“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故其诗曰:…多情怀酒伴,余事作诗人?也。然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三是在《六一诗话》中评价杨亿等西昆体诗人时说:“盖其雄文博学,笔力有余,故无施而不可,非如前世号诗人者,区区于风云草木之类。-其中的“无施不可”当有两方面意思:一是指诗歌题材广泛,什么内容皆可入诗;二是指诗歌的语言表现功能强,什么内容都能充分表达。“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则是指韩愈等人诗歌长于记叙、精于说理的特色,是对“无施不可”笔力的具体描述。可见,欧阳修一生中选择韩愈诗歌作为师法对象,最重要的是因为韩愈诗歌表现出了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即所谓笔力。诗人对这种“无施不可”笔力的不懈追求,从而导引其诗歌往往注重叙事性和说理性的结合。这种结合已经同唐诗所追求的含蓄审美趣味有所差

浅谈欧阳修所好未衰惟饮茶

浅谈欧阳修所好未衰惟饮茶 欧阳修所好未衰惟饮茶 欧阳修(1007-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 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 欧阳修仕宦四十年,上下往返, 窜斥流离。晚年他作诗自述,欲借咏茶感叹世路之崎岖,却也透露了他仍不失早 年革新政治之志。当然,这里更直接的是述说了他一生饮茶的癖好,至老亦未有 衰减。 宋代茶风盛行,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无不讲究品茶之道,欧阳修也不例外, 他精通茶道,并留下了很多咏茶的诗文,还为蔡襄的《茶录》作了后序。欧阳修 对蔡襄创制的“小龙团”有褒有贬,不过褒要多于贬,他在为蔡襄《茶录》写的 后序中说:鞍茶为物之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录序所谓上品龙茶是也。盖自君 谟始造而岁供焉。 仁宗尤所珍惜, 虽辅相之臣, 未尝辄赐。 惟南郊大礼致斋之夕, 中书枢密院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翦为龙凤花草贴其上,两府八家分割以归,不 敢碾试, 相家藏以为宝, 时有佳客, 出而传玩尔。 至嘉祐七年, 亲享明堂, 斋夕, 始人赐一饼,余亦添预,至今藏之。北那时小龙团茶鞍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 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北。所以贵重非常,以致鞍手持心爱不欲碾,有 类弄印几成笟北。反复传玩到饼面上已被抚摸得显出了凹陷,仍不舍得烹试。难 怪后来唐庚在《斗茶记》中对欧阳公此举颇不以为然地评说,吾闻茶不问团銙, 要之贵新……自嘉祐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 在,此岂复有茶也哉。 景佑三年,欧阳修受范仲淹的牵连,被贬夷陵作县令(今湖北宜昌)。当时任 知州的朱庆基是欧阳修的旧友, 他在州府东边为欧阳修建了一所新房。 欧阳修把 寓居命名为“至喜堂”,取“至而后喜”之意,并作《夷陵县至喜堂记》一文, 其中写道:“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桔柚茶笋四时 之味,江山秀美,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足见他对茶的喜爱。 欧阳修与北宋诗人梅尧臣相交深厚,两人皆爱品茶,经常在一起品茗赋诗, 互相对答, 交流品茗感受。 一次在品茶新茶之后, 欧阳修赋诗 《尝新茶呈圣喻》 , 寄予梅尧臣,诗中赞美建安龙凤团茶:“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年 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间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凝 睡不醒,唯有此树先萌发。”诗中对烹茶、品茶的器具、人物也有讲究:“鞍泉 甘器洁天色好,坐是拣择客亦嘉。”可见欧阳修认为品茶需水甘、器洁、天气好

追风筝的人阅读心得5篇

追风筝的人阅读心得5篇 《追风筝的人》清新自然,以写实的笔法,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以下是关于追风筝的人阅读心得5篇,欢迎阅读参考! 追风筝的人阅读心得(1) 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小说,看完后也让我有很多感想,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它可以代表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小说开头和结尾重叠在一起,成为两幅相似的画面:广漠的天空,雪花飘落,空气寒冷而清澈,追风筝的孩子们欢笑着奔跑,追逐飞逝的光影。这一幕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两代人之间反复地上演着,但每一次的重复之间,生活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幅画面也随着主人公命运的变化被不断染上新的颜色,从孩童天真的视野堕入世事变迁的悲哀之中。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他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当仆人哈桑(阿

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与侮辱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 可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到后来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当中年的阿米尔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他却不顾危险,前往家乡阿富汗,开始了救赎。但时间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让一切都改变。 终于回到家乡的阿米尔,目睹了家乡的变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同时也见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荒废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讯。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一场救赎再次开始。 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扪胸自问。 追风筝的人阅读心得(2)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

浅议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议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色 多情怀酒杯余事作诗人 ——浅议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色 众所周知,欧阳修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算不上一流的大家,但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足可以与“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相媲美。在这里,不谈文章,专说他的诗歌。在《六一诗话》中有这样的话“退之笔刀无施不可,而尝此诗为文章末事,其诗曰:‘多情怀酒杯,余事作诗人’也。”这是欧阳修称韩愈的话,我认为也可论他自己。欧阳修的诗、文、词、赋都很有成就,但平生最下功夫的,是在文章而不是在诗词。当然,我这样说,也并不是低估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以诗而论,就有新的特点。下面,我从欧诗的创作方法、题材、立意形式、风格等方面,简单地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以文为诗 欧阳修的诗继承韩愈的风格,有以文为诗的特点。所谓“以文为诗”,主要是指以议论入诗。以议论入诗,《诗三百篇》中时已有之,但不是大量存在,不是一种倾向,所以不能算作一个特点。真正形成特点,是从韩愈开始的。但在韩愈所处的时代,还只是个人的特点,不能算时代的特点。成为时代特点,是当宋人大量“以文为诗”之后。而欧阳修就是具有这种时代特点的宋诗作者之一。 通过学习欧阳修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 其一:欧诗的“以文为诗”首先表现为以个别文句入诗。例如《酬诗僧惟晤》说:“诗三百五十篇,作者非一人”;又如《食槽民》说:“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尔三饥”;《明妃曲和王介甫二首》其一:“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借口”;《鬼车》说:“嘉佑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等等。 其二,欧阳修的“以文为诗”还表现在几乎全篇散文化。如《赠李士宁》:吾闻有道之士,游心太虚,逍遥出入,常与道俱。 故能入火不热,入水不濡,尝闻其语未见其人也,岂斯人之徒欤?不然,言不纯师,行不纯德,而滑稽玩世,其东方朔之流乎?这几句话,说是诗,固可;说是散文,我认为未尝不可。 其三,欧阳修的“以文为诗”,还不仅表现为散文化,更表现为用诗来写时事,用诗来写政论。 例如《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有云:百姓病已久,一言难遽陈。良医将治之,必究病所因。天下久无事,人情贵因循。优洲以为高,宽纵以为仁。今日废其小,皆谓不足论,明日坏其大,又云力难振。旁窥各阴拱,当职自逡巡。岁月浸隳颓,纪纲遂纷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