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浅析

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浅析

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浅析
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浅析

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浅析

《爱情心理学》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与《性学三论》、《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不安》三者构成了“泛性论’的核心。所谓“泛性论”就是一切从性谈起,一切归结于性。但是,当我们把弗氏的大部分著作阅读之后,就不难得到一个印象,他所指的“性”,除窄义的男女之事外,实具有更深远的涵义。

原欲(即力必多—libido),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需要,如同饥饿一样,它需要获得满足,但不同的是,其满足的方式远比单一的饮食广泛得多。由原欲所迸发出来的能量,作为性欲冲动,可直接进行发泄和满足,但也可以经转化而升华为动力,成为文化与文明的创造源泉。然而,这种原欲所积累的能量,不一定都能顺利地满足或升华,在某种情况下,由于遇到阻力,则可变为畸形发展或是倒错,甚至出现性心理发育的反向退化或停滞现象,这些都会反映在人们对爱情选择、爱的对象和目的以及性满足的方式方法上,于是在心理学上形成一组特殊的变态病;或由于过分的压抑而形成各种心理症。这就是《爱情心理学》所涉及的中心内容。

由此可见,弗氏所著《爱情心理学》并不是一本谈情说爱的心理学,也不是就正常爱情过程做心理上的探讨和阐述。它的出发点旨在通过各种性变态以及心理症,对人类性心理发展做出反证——由病态推论正常的发展过程。现实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变态者,长期以来,医学家、心理学家找不到合理的科学解释,弗氏则基于深入的观察和研究,终于创造性地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进而形成一个独特完整的精神分析学体系。因此,当我们阅读《爱情心理学》时,万不可从中找出自己可效法的规律。它只能帮助我们去较好地研究精神分析学说,而不能把它作为爱情的指南,更不能依此来片面分析自己或他人的爱情生活,并从中为某种行为寻找什么心理的依据,因为,不懂精神分析技术,很难对人对已做出正确的评价。

浅析(一)

什么是人的“精神机制”和“人格结构”?

精神机制亦即心理机制。我们说任何一种精神现象或行为方式都具有其心理背景。表面上看是一哭一笑、一言一行,但其心理活动可能是极其错综复杂的,正如制作一颗螺丝钉,成品是那样轻而易举地掉下来,可是其生产工序流程的每道环节都要为形成这颗螺丝钉做准备。螺钉是受机械制约的,人的行为则受心理过程的制约,但这种心理过程,不仅在你的意识控制之中,有时连行为者自己都难以党察到,此即所谓的潜意识(弗洛伊德在研究歇斯底里患者时,发现他人的症状是受着一种患者本人也意识不到的力量所支配。通过催眠疗法,能使患者暴露出这种支配力量的内容,一旦患者意识到其内容,症状便会消失。于是他得出结论说,在人的意识之外还有一个隐藏着的东西,这就是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们意识到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是意识不到的潜意识,它是一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如同冰山下的海洋,冰山是可见的突起,而海洋则是无尽的辽阔。潜意识是人类本能冲动的源泉,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下去的不能满足的欲望的总仓库。为了使潜在的能量得以发泄,需要进行大量的秘密的心理工作,这就是所谓的“精神机制”。由于这种机制有其自己独特的表达和反应方式,所以不能以人们所意识到的心理过程去衡量。例如做梦和一些不可思议的变态心理症便是如此。即使是在正常人的精

神活动中,有的也难免要流露出自己也不能理解的言与行。一位议长,在众议院致开幕词中,居然说出:“现在,我宣布第XX届议会马上闭幕”的错话,难道他是无意地脱口而出吗?不是!这种说法恰恰反映了他内心深处是如何讨厌这场只有争议而毫无结果的马拉松式的会议的想法。一位高中少女,在自己的日记本正面用红笔写下:“请务偷看”的字样,忘在教室桌上就走了,拾到的同学偷偷地看了,原来里面全是些青春抒情与幻想的内容,还暴露出对某男同学的爱慕之情。这位淘气的同学故意把此事在班上喧嚷开来。她非常气愤,为此找到班主任老师哭诉说:“偷看别人的日记是不道德的行为”。老师批评那位同学,可是后日记的同学理直气壮的反驳说,她是有意让大家看的,因为她的日记本的封皮上明明写着“请务偷看”四个大字。老师和少女这时才注意到“务”字,而不是“勿”字,相对无言以答,少女羞愧地低下头。其实,她的潜意识不正是想把内心思念之情传递给那位她爱慕的男同学吗!

是不是所有的潜意识内容都可以进入意识界呢?不是的。弗洛伊德认为,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还有个“前意识”,它介于可上可下、可进可退的位置,其作用有二,一是起监督检查作用,如同“守门人”,起着何者该进,何者不该进的职能;另一个是作为意识活动的准备室,由这里提供意识所要动用的资料,明显的例子就是当代文学流派中的“意识流”和“朦胧诗”这是两种表现形式,初读起来,令人感到支离破碎、枯燥乏味,不知何从,不知何解,于是读者只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体会个人的思想感情的真髓而已。这就是弗洛伊德早期提出的三重精神结构: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其彼此间的功能关系就是“精神机制”。

送到弗洛伊德晚年,根据上述理论,他又进一步提出“人格结构”问题。他假设,人格是由私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私我是一个最原始的、与生俱在的、潜意识的部分,它代表生物本能和欲望,受原欲(力必多)的驱使,要求直接的,绝对的和即时的满足,而不顾后果,即执行所谓的“快乐原则”,从婴幼儿的行为中可窥见其一斑。超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将社会准则与道德规范吸收为内在的良心、良知和理性。超我有如道德法庭,对人的动机欲望和行为进行监理和管制,诱导自我使之符合社会要求,向理想努力以达到人格之日臻完善。而那些不符合社会要求的内容便引起良心上的不安和自我谴责。自我是在私我与社会的对立冲突中建立起来的。私我不断要求满足,但它会遇到各种阻力,于是出现了一个自主协调力量,就是自我。它一方面要满足私我,一方面还要符合客观条件,即奉行一种“现实原则”以维持人的生存。一岁左右的孩子,可以为所欲为,饿了就想吃,根本不考虑该吃不该吃。二岁的孩子就能知道让吃的时候再吃,不是你个人的东西就不能吃。自我就在这种现实的冲突中生长壮大起来的。人大约在青春期左右自我基本上已确立起来。有些人“自我中心”,有些人“自我扩张”。自我越强大其适应越强,反之则弱。

私我的欲念要在超我的控制下,通过自我以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则去寻求满足,过分的放纵与过分的压抑,都会给人带来不良后果。前者出现行为问题,后者出现心理症。私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一部分是在意识界进行的,冲突的僵持状态便形成焦虑反应;这是可理解的;而大部分冲突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其僵持状态则形成无名焦虑,本人只体验到烦恼和不安,但不知为何而来。当然,此时的自我不是被动地承受其后果,而是要采取更多的防卫手段,以平息冲突,保卫自身免遭崩溃之虞,这就是所谓的“自我防卫机制”。

浅释(二)

什么是“心理——性欲阶段”或“心——性发展过程”?

“心——性”理论是弗洛伊德泛性论的基本核心,其内容概括(人类性心理发展的全部过程。。如果说,人到青春期,标志着生理上的成熟,那么性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也恰好在这一时期完成。所谓早期阶段是指从出生后直到对异性产生爱慕之心的这段时间而言。至于这以后的几十年,无论男女,其性心理的表现与变化基本上取决于早期阶段的发展是否顺利。大多数人,其性发展过程是顺序过渡的,而一部分人则可能出现发展的迟滞、固着不前或是倒退,以致出现性心理变态反应。

这里须着重指出,弗洛伊德之所谓的“性”及性感,其含义超出了一般认为的那种局部的意义,它是指人的全部“快感”来说的。按弗洛伊德学说,人类的性感绝不是起自青春期,而是生下来那天就存在的。首先,从出生后到1—2岁(吃母奶阶段),婴儿的“快感”主要集中在口腔和唇舌部位,即通过吸吮乳头动作来达到原欲的满足,这就是所谓的“口欲期”。婴儿最初不能区分自身与外部世界,把自己与母亲合二为一,乳房是属于他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共生共存意识使婴儿具有一种万能或无限权能之感,可以说完全陷于“自我性欲”满足之中。其后,随着年龄增长,婴儿逐步认识到乳房、母亲并不属于其自身,也不是随时可以得到的需要;同时,也开始认识到,自己和周围世界是一个完全分开的个体,于是形成人的初级自我。在哺乳时,母亲是婴儿唯一获得,快感的源泉。自然就成为他(她)第一个“爱”的对象。婴儿在与母亲共生共存中,建立起人类最基本的信任、安全和依赖心理。因此,精神分析学认为,婴儿“断奶”一事,其意义十分重要。如果断奶过早,婴儿得不到适当的口欲满足,稍大时就导致吸吮手指、咬指甲等习癖。其对以后的影响,还包括喜欢接吻、贪食、嗜酒;如用嘴咬人、骂人;能言善辩、讽刺挖苦以及成年后的性欲倒铝行为(如口淫)等。另一方面,这种口欲期的发育障碍也可表现为厌食、拒食、拙嘴笨腮、语塞话少、口吃等。

口欲期可持续到2岁左右,便转入“肛欲期”。一岁多到二岁多的孩子,正是父母对他们开始训练大小便的时期,也是婴儿建立自律与自主的阶段。此时,婴儿通过排泄大便或控制保留大便来获得快感(仍属于自我性欲部分)。这种控制性排便,不仅使他感到有主宰自己躯体的能力,而且也有间接控制父母或向父母施加权力的能力(大便或拒绝大便要由自己决定),从而使婴儿产生一种“权欲”,从对肛门括约肌的控制,直到后来发展成为社会权力意识。

经过父母对婴儿大便的训练,培养了孩子遵守规范、谨慎、贮存、好洁、力求完美等心理成分。肛欲期的发育停滞可反映在人的一种特殊性格上,这种人平时表现严格、固执、刻板、认真、犹豫和矛盾情绪,即所谓的“肛门性格”,它是目前常见的强迫性神经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病理基础。

肛欲期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是“阴茎欲期”(自恋期),相当于3一5岁左右。这时,原欲集中于外生殖器部位(阴茎、阴蒂)。其特征是婴儿爱触摸生殖器,通过这一行为而产生快感(即儿童手淫)。男孩常以阴茎炫耀自己,引人注意(阴茎骄傲);而女孩则产生阴茎嫉羡(在与同伴戏要或日常生活中,见到男孩有阴茎而自己没有,因此而出现自卑、嫉妒、羡慕以及温顺、服从等心理)。

这阶段,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裸体,表现自己,这种自恋现象对未来的性心理和某些社会行为的发展有潜在的影响。如果发展出现停滞或未得到满足,在成人后,甚至结婚后仍会不断地以手淫换取快感来自慰;这些人过分地讲究修饰打扮,爱照镜子、自我欣赏,

以至同性恋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性变态中的暴阴癖也缘于此,即与自恋期的固着心理有关。自尊、自爱也是这种自恋心理的缩影。那些平时总是关心自己躯体的感受,经常怀疑自己有病,多愁善感的人,也与自恋心理有关。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就是所谓的“阉割情绪”(即担心阴茎被割去,或认为已被割除。前者见于男孩,后者见于女孩)。有些男孩,当见到女孩的身体结构与自己不同时,一方面觉得自己比她们优越;一方面也担心有朝一日和她们一样(被割去),这在大人们对小男孩的玩笑话中是常常提到的(再淘气就把小鸡鸡割下来!)。前一种情况会使男孩感到有力量和丈夫气概;后一种情况会使他形成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素质。

上面所谈的三个时期,都属于“自我性欲”范围。待孩子长到5—6岁时,原欲则逐步由自身转向他人,首先是异性长亲(父或母),而进入“伊笛普斯”期——恋母、恋父情结。

伊笛普斯(Oedipus)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王子。生后,其父王听信巫士预言说这孩子要不得,长大后会杀死他。父王乃将婴儿扔到荒郊野外去。未死,被邻国国王养大。成人后带兵侵生父之国,杀死其父,娶其母为后。弗洛伊德以此神话作为“恋母仇父”情结的代表。他认为这一情结是儿童性心理发展的最关键时期。无论男女孩,在这个年龄阶段都有爱其异性长亲,排斥同性长亲的潜在心理活动(女孩恋父也以希腊神话中的伊莱克托拉——Electra 命名,称为“伊莱克托拉情结”,该公主为替父报仇,竟杀死其母)。有些孩子甚至表现很突出,如反对父母接近,对父母间的亲呢行为反感,不准其他兄弟姊妹靠近父母,并因此而出现敌意和攻击行为者不少见。他们常坚持和异性长亲一起睡觉,要求父母拥抱他们等等。

这些潜在幻想由于面对着强大的对手(父或母)的阻力,极易产生羞怯与罪恶感。更由于“阉割情结”作祟,会在心理上造成隐患。儿童对异性长亲性爱情绪,在无法抗拒的现实面前,一般均能被迫放弃或将它压抑在“心”的深层。但为了补偿这一心理上的亏损,幼小的自我便采取从父母各取一部分形象(包括父母的道德。良心等方面最有价值的东西以及作为男女角色的社会意识等)合并于己身,从而形成超我。因此,可以说,正确解决“伊笛普斯”情结的过程就是超我形成的过程。幼小的自我似乎是这样解释的:我不能完全占有母亲,但可将母亲的一部分拿来作为我自己的一部分;我不能排斥父亲,但也可以将父亲的一部分拿来作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因为母亲真正爱的对象是父亲,如果我变得和父亲一样(自居化),就会使母亲爱我(合理化),即把性爱转换成超我所能接受的非性欲方式的情爱,而父亲也就不会反对我,进而会更喜欢我。那些在言谈、举止、脾气、秉性甚至爱好上非常像父亲的人,就是这种情绪自居化的反映。女孩也是如此。另外,女孩在成年结婚后,还可以用反转的方式,建立她自己与孩子的母子爱关系,进一步来补偿在她童年时对父恋的不足。

如果伊笛普斯情结不能圆满解决,则可种下心理障碍的祸根。如过分固着于此情结,可能影响他(或她)成年后把性爱顺利地过渡到他人(非父母的异性)身上去,从而导致恋爱、结婚,包括在对象选择上的困难,如有些人就是找不到理想的对象,以致拖到大男大女,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伊笛普斯情结的阻力。有些人倾向于寻找父型的丈夫或母型的妻子,也出于同一心理背景。只是这种现象往往被人忽视而用社会因素去解释而已。如在伊笛普斯期过分自居于异性长亲(如男孩自居于妈妈)则可在以后发展为“异性化”心理和同性恋倾向。

至于阉割焦虑则会明显地影响正常男女交往和性生活,构成性功能障碍的一个主要心理因素。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假说把中心放在“伊笛普斯期”上,这在以前的口欲、肛欲和阴茎欲就称之为“伊笛普斯前期”。那么,它的后期发展又如何呢?

“伊笛普斯后期”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潜伏期从7岁左右到12岁期间,此时性心理活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一切童年早期的性幻想与性欲冲动都被压抑下来,而突出地表现为学龄期的勤奋和自我壮大方面。

青春萌动期12—16岁,由于生理特别是内分泌的剧烈活动,原欲又重新被启动,那些早期发展阶段所出现的各种被压抑的性心理特征开始发生影响,伴随性生理结构的成熟而活跃起来。此时的快感区可泛化遍及身体各角落,对异性的诱惑和向往心理主导了这一时期,但由于超我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部心——性反应的可能性,其发展是否顺利,一方面取决于童年早期体验,一方面取决于社会文化背景。性敏感与性压抑是并行的,而心理转移和升华则是他们主要的对应手段,大部分安全过渡,一部分确实陷入困境,产生各式各样的“青春期心理挫折综合征”。

青春后期系指16—18。一20岁这一阶段,这时,性心理或性欲冲动基本上已达到成熟地步,性爱的对象以异性为主,性活动也以生殖器为主导。女性,快感区分布在口唇、脖颈、乳房以及生殖器周围;男性快感区则主要集中于生殖器本身。任何与异性的接触都可引起心——性反应,同时伴有一系列的情感变化和交感神经活动。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在心—一性发展中,原欲冲动可因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团着和退行、如果一个青年人,在心——性反应方面不是以生殖器为主导,寻找性发泄满足的目的和对象不是针对异性其人,则说明其性心理发展发生了故障。又如,有些人当遭到心理创伤或情感危机时,其本来已发展出来的性心理可以退回到伊笛普斯前期去,结果表现为性变态,像“含阳”是口欲的表示,“鸡奸”是肛欲的表示,“露阴”是自变的表示等。

浅释(三)

什么是“性对象”与“性目的”倒错?怎样理解性变态?

在《爱。情心理学卜书的《性学三论》中第一篇提到了性变态问题,并做了前所未见的论述。尽管其叙述的层次不是那么鲜明和深透,但弗洛伊德参考了大量文献且结合个人所遇到的实例,基本上概括出现今性变态的全貌。换言之,今日无论从心理学还是从精神医学角度讨论有关性变态问题时,均要提到弗氏早年所累积的资料和他所创造的理论体系。在浅释(二)中,我们已经讲过心理发展的理论与规律。其中提到了从婴儿到青春后期的性心理发展全过程,并着重指出,在人的一生中,特别是前半生,当遭遇到这样那样的精神创伤或心理冲击时,除了导致精神障碍外,也非常有可能导致性心理的倒退,从而表现出心理与行为的变态。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即一个人的性心理发展从来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而是牢固地停滞于某一早期阶段。

在此需要说明,变态一词泛指心理变态而言,如各种精神病,以及某种神经官能症的表现均属于心理变态。仅这些心理变态不一定会有性变态;反之,性心理变态者有很多其精神

与行为表现与正常人无异,仅在涉及性问题时出现心理偏移。其中一部分可通过行为反映出来,一部分则可能永远存留在心理过程中,不被人察觉。当然,在各种轻重不等的精神障碍者中同时伴有性变态患者,也非少见。

谈到性变态情况,必须首先弄清性常态情况。按人类活动的生物学规律,男女两性相吸,并以生殖器接触交合为准则便是正常的性行为。这中间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性对象,一是性日的。正如原文所说“那些放散着性吸引力的人物称做性对象”,如男人和女人就是正常性对象;而把那些性冲动所竭力以求的目标称为性目的,如男性阴茎对女性阴道就是正常的性目的。如果违反上述规律,出现性对象倒错或性目的倒错,就是性变态。

“一般人对性冲动的看法与一则诗也似的传说十分吻合:单性的古人被剖分为两半——男人和女人,他们经由爱情,挣扎着两度融合。所以当听说有的男人的性对象并非女人而是男人,也有些女人宁舍男人而就女性,这种人常被称为同性恋者”。这是典型的性对象倒错。

同性恋式的对象倒错,一般有三种情况:①完全倒错,他们的对象必须永远是同性,异性绝对不能成为他们在性方面所渴望的对象,在性生活L,异性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嫌恶的,因此男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性交,即使能行,在其中也得不到任何快感和乐趣;②有些人是两栖性的倒借,他们的性对象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异性,即所谓“心理阴阳人”;③有些人只是偶尔的倒错,在某些环境里,由于正常的性对象遥不可及,所以寻求同性为其暂时的性对象而获得满足。同性恋者对自身的看法也不同,有的视性倒错为理所当然,就像正常人看待他的性欲一样,坚决要求得到一般人所享有的权利。如美国大批同性恋者要求得到社会认可,法律保护等,而不以为耻,甚至通过医学措施按个人心理欲望改变为男或女,有的却感到自己是病态,要求治疗以摆脱倒错困境等。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文化道德社会舆论的压力所致。

弗洛伊德在谈到同性恋形成的原因时,他强调了后天教养的性质,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些人除了性倒错,其它方面都是正常的,甚至是高文化高知识者,至于先天因素的证据还不足,尽管有人提出所谓的“双性理论”,把真性阴阳人(即生理结构上有男性特征也有女性特征的人)的实际存在引用到精神领域中来,指出性倒错原是“心理阴阳人”的表现。但是心理阴阳人与解剖上确切可见的阴阳人之间看不到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正如一位性变态学专家以最生动的语言来形容这种变态者:“那只是一个男性的身躯,却装了一个女性的脑子,或相反的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学者很形象地描绘了同性恋的心理特征。他们认为,男性倒错者有如女人倾倒于男性体态与心智魄力之前;他自己觉得像女人,寻求男人的爱怜,但也有不少性倒错者其仪态举止伊然是个大丈夫,他们常以具有女性风味的男人作为其追逐对象。古往今来,男妓们为性倒错者服务时,总要外观上模仿异性,涂脂抹粉,矫揉作态以赢得男士们的喜欢,便足以说明了。在这一类情况下,性对象显然不仅是同性,而且是两栖身心的融合体(即男身女心)。

有关性对象的倒错,除同性恋外,还有其它形式,如以动物为性对象的“恋兽癖”,以儿童为性对象的“恋童癖”,以老人为对象的“恋老人癖’等。这几种情况较少,但尚能令人理解,因为毕竟性的对象还是生物,纵然他们已经超越了种属和人伦的界限和性欲极度旺盛的男人。

在性欲倒错者中,另有一种所谓的“恋物癖者”,他们以某种物件取代人来做为性冲动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这种现象原是“盲目的激情加上性目的之放弃所形成的”。尤其是在求婚恋爱初期,当正常的性行为似乎遥不可及的时候,这种以物件代替对象的心理反应特别明显。因此无论是一条手帕,一缕青丝,一件饰物或一双鞋子都能成为情之赖以所寄的对象。这种情况可见于正常人,当他们心里把性对象估价过高时,便把该对象的事事物物都捧上天了。一旦把对这些代替物的性冲动固定下来,而对真正的人失去兴趣时,则属于变态范围。

所谓性目的倒错,是指两性冲动的结局不止于性交,而是通过其它形式来满足性欲要求。上述的“恋物癖”除对象倒错外,也存在目的性倒错,因为人与物件是无法交合的。通常两性典型的性交行为是以两性生殖器镶嵌为目的,这样可以消除性紧张,扑灭性欲之火,其与饥饿的满足原本是一样的。但须指出,即使在正常的性行为里,某些辅助活动和边缘行为还是不可缺乏的。如果这些辅助或边缘活动畸形发展起来并进而取代性交所得到的快感时,则足以构成一种变态。如通过暴露抚摸肌肤,观看阴部,吸吮、接吻或舔放性器官等,以达到性高潮而不进行正式性交活动,在这方面,较为常见的是口淫和鸡奸。这些人对正常的生殖器结合反而不感兴趣,甚至达到厌恶程度。

“所有妨碍性目的完成的内外因素,诸如性无能(阳萎冷阴),性对象追求困难,以及对性行为的恐惧都可驱使人留恋于怀交预备动作上,将其代为新的性目的。”

最常见的性目的倒错是抚摸和观看,正如弗氏所说,一个人若欲达成正常的性目的,相当程度的抚摸是不可缺的。抚摸性对象的肌肤可以带来无穷的乐趣,供给源源不断的刺激,故而只要最终仍能完成正常性交活动,在抚摸中多有留恋,并不能算做错乱。

观看性对象也和抚摸一样,通过视觉产生刺激具有十分挑逗的性质。遮体的衣物,随文明而发展,意在不断地激惹性的好奇心理。用裸体或半裸体来吸引异性更是常有的形式,如果我们把对性器官的兴趣转向体形姿态,那么这种好奇心理便是文明艺术的了。随着这种升华作用,如今人们或许不再认为服装与修饰原来是带有性诱惑和吸引意义的了。喜欢看别人的袒胸体,任何人都有些,它使人们很自然地把部分原欲投注到“美”的意念上去,但若把观看完全局限于性器官时,就是“窥阴冷’;至于将自己的性器官暴露于异性以求满足时,就是“露阴癖”。这两种变态的特点都是通过视觉来获取原欲的满足,而不止于正常的性交上,另外,在心理上,他们很少对自己的行为有厌恶和羞耻感,恰像幼儿时期一样。

最后,在性目的变态上,还有两种重要的现象需提出,就是所谓的虐待狂和被虐待狂。意即使性对象处于痛苦的倾向(虐待)以为乐;或相反,希望性对象使自己处于痛苦的倾向(被虐待)以为乐;或两者兼有(虐待受虐待狂)。

性虐待现象,在正常人也时而出现,多数男人的性行为中带有一些侵略、占有和征服欲的成份。所以,有些人向性对象求爱时,如果不遭到对方阻抗,让对方去挣扎,便觉得无味。一般精神病理学家认为,只有那些在强暴手段下使性对象全然屈服,甚至通体鳞伤而不足以得到满足的人才算做真正的虐待狂者。这种暴力行为有时表现在性生活中,有时却与性生活无关,仅是观察受虐者的神态或是听到受虐者的喊叫就够了。

同样被虐待狂者,唯有经由性对象之手,忍受种种身体或精神上的痛楚,才能得到性的满足。这符合有些人的看法,即性行为中的每种痛楚都包括。快感的成份,只不过把这种欲望极端化变成了病态。

这种性错乱现象的特异之处,还在于虐待和被虐待形式可同时表现在一个人身上,如一个在性关系上因对方之受苦而感到快乐的人,也能在受苦之中得到快感。但总有某一方面的特征是强烈的,在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一般情况下,女性受虐者多,男性施虐者多。

弗洛伊德在谈到上述性变态时,也强调了一个通常的事实,即这些变态内容多少都存在于正常人性生活里较为隐秘的部分。在适当情况下,正常人甚至可以长期过变态的性生活,或正常与变态兼顾。可以说没有一个正常人在其正常性目的之外,不再包含有些足以视为错乱的性行为。因此所谓正常性行为与变态性行为之间的界限,难以截然划分。性本能的精神阻抗就是害羞、嫌恶、恐惧和痛楚,一旦克服这些阻抗,性原始冲动就如同脱僵之马。如果环境有利于性错乱之增进,则正常的发展受到阻碍,甚或全然潜抑。

弗氏认为,在这些性错乱现象里,我们可以发现有原始的精神能量发泄,以这种能量来转化性的冲动,或许再没有什么别的情况比在性变态中更显示出爱的法力无边。在性方面,高级行为与低级行为之间原本密切相关,瞬息万变,“从天堂经人间而入地狱”。

性冲动必须不时与某些精神阻抗作斗争,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害羞”和“厌恶”。可以设想,这些能量本是用来限制性冲动使之不至于溢出正常范围之外的。如果它们在一个人的性冲动尚未十分强大的时候没有充分发展,它们便能驾驭引导着性的正常发展。另外,性冲动本身,恐怕不是单一的,它或许可由许多成分所组成的,这些组成中的部分有时可能代替整体的性冲动而形成了性错乱现象。

弗洛伊德论宗教与科学

第8卷第6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 .8,No .6 2006年12月J.of W uhan Uni .of Sci .&Tech .(Social Science Editi on )Dec 12006 收稿日期:2006-07-20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4SS D8400004). 作者简介:黄忠晶(1949-),男,江苏沛县人,江南大学法政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哲学、社会思想史研究. 弗洛伊德论宗教与科学 黄忠晶 (江南大学法政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弗洛伊德在将自己的研究转向人类社会领域时,着重探讨了宗教与科学问题,深入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作用和可靠性。他认为,宗教的性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幻觉,其中有些观点类似于妄想;宗教有它存在的理由;当人类度过童年期后,必然会脱离宗教而进入科学阶段;科学不是幻觉,它有可能使人们获得真正的幸福。关键词:弗洛伊德;宗教;科学;幻觉 中图分类号:B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99(2006)06-0008-04 Freud on Reli g i on and Sc i ence HUAN G Zhong 2jing (School of La w and Politics,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W uxi 214122,China ) Abstract:A s Freud turned his study int o the field of human s ociety,he put e mphasis on the issues of religi on and science .He p r obed int o the origin,functi on and reliability of religi ons .He believed that religi on that ex 2ists f or a certain reas on is a s ort of illusi on in essence,and s ome of religi ous ideas are like fantasy .W hen mankind has moved beyond its infancy,he will inevitably break a way fr om religi on and e mbrace science which is not a illusi on and thus can bring t o man real happ iness .Key words:Freud;religi on;science;illusi on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 mund Freud,1865-1939)将研究转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时,宗教问题是他着力探讨的一个主题。弗洛伊德首先探讨了宗教的起源。在人类进入文明之初,他们的生活状况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难以忍受的。自然以非人力所能抗拒的地震、洪水泛滥、暴风骤雨等伤害人类。人类的身体会逐渐衰老,死亡对于原始人类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痛苦之谜,他们感到自己的命运是残酷的,而且无法把握。文明社会给人类带来贫困差距,各种禁律和社会制度的不完善,也使人类遭受一定程度的痛苦。总而言之,人们仍然处于孱弱无助的状态。这种孱弱无助的状态,使他们寻求神的帮助,这就是宗教的起源。 最初人类是通过将自然人性化,把自然的力量变成了神。这时的神具有三重作用:它们必须驱除自然的恐惧;必须使人和残酷的命运协调一致,特别是像死亡中所表明的那样;必须补偿文明 的生活所强加于它们的痛苦和贫困 [1](p169) 。随着 时间的流逝,神的前两项功能和作用有逐渐减弱之势。人们在观察中发现,自然现象是根据其内部需要自动发生的,神只是在偶然的、所谓奇迹的情况下,才会介入到自然的发展过程中来。在命运问题上,人们也感到,如果是众神创造了人的命运,那么他们的意见就注定是不可测知的,不可能指望他们来改变人的不幸的命运。这样,人们期待于神的作用越来越集中于第三个方面,也就是铲除文明社会存在的不足和邪恶,注意人们在生活中相互造成的苦难,关注文明禁律的付诸实施。文明的禁律本身具有一个神圣的起源;它们超越了人类社会,而且拓展到自然和宇宙。于是,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被看作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上帝的表现意图,他注视着我们每个人的行动;他看似严厉,却不会使我们遭受痛苦,不会让我们成为过分强大而又冷酷无情的自然力量的玩物;死亡

浅析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7460992.html, 浅析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作者:李敏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24期 摘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 伊德人格理论中有三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如果这三重人格结构失调,或者被外界力量所破坏,就会使人产生精神方面的疾病;不加以治疗的话,还会损害人格健康,甚至威胁到生命。为此,文章将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三重结构;焦虑;自我防御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不仅开始向外太空探索,更是不忘研究自身,讨论人格问题。人格问题历来是哲学家们非常重视的问题,只有真正认识了自身,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弗洛伊德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人格问题,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人格理论,正是人格理论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人作为社会动物,是如何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人格的。 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 (一)人格结构 对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提出过一次修改,一开始他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将人格这一整体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部分。但实际上他认为人的思想是由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共同构成的。这里的潜意识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意识,也就是它一直存在着,但是我们自己却对它的存在毫无知觉。弗洛伊德表明,潜意识是人的原始冲动,这些冲动是在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受到本能驱使。意识是人类自身能感觉到的,它起到一个约束作用,可以压制人类内心的本能和欲望。人们的活动往往表现出来的都是受到人类意识的影响,但其实意识只是人格的一小部分,无意识才是一个人的精神主体。 后来,弗洛伊德对“二部人格结构”进行了修改,他又重新提出了“三部分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我们熟悉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无意识的人格结构,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它并不遵循我们所处社会的社会原则,但是它是建立人格的根基。本我遵循着“唯乐原则”,它会自然地摆脱痛苦,远离痛苦,向着快乐靠近。而自我意识是通过后天学习来的,它受到一个人成长环境和所得教育的影响。超我,是已经被社会规范化的自我,他处于一个人人格修养的顶层,可以完全遵循着道德标准来进行生活。超我指导着自我,限制着本我。人格构成的三部分分别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追求,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生活,而超我则是在追求完美。只有这三种人格协调发展,一直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才能保证人格的健康和正常,一旦哪个人格出现了不协调,这个人的精神方面就会出现问题。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 摘要:《西游记》中的女神、女人、女妖构成了一组独特的女性形象。她们正好对应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中女性人格的超我、自我和本我。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女性世界。 关键词:《西游记》女性形象弗洛伊德人格结构 作为一部伟大的超现实主义小说,《西游记》中形象鲜明的唐僧师徒四人自然让人印象深刻,但如果少了女性的辅助作用,作品定会逊色不少。不管是女菩萨、女妖怪还是普通的女人,她们都以极富人性化的特征在作者笔下熠熠生辉。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是精神结构中最古老的生命核心,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察觉。“本我像一只沸腾的大锅,里面充满着能量和精力,没有组织、没有统一意志、没有思维逻辑、更没有道德标准。”自我,其德文原意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一方面,它要趋利避害,学会改造环境,防止外部世界消灭自我的威胁;另一方面,它又要控制本能,根据具体条件决定是否满足本能的愿望,防止内部世界的过高要求,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 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 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 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 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在《西游记》中,女神、女人和女妖分别代表着“超我”“自我”和“本我”,构成了小说具有人格化特征的女性形象系列。 一、女神:完美的超我 《西游记》中塑造了很多女神形象,观世音菩萨、嫦娥仙子、普贤、文殊、王母娘娘等等。她们通常无欲无求,善良可亲,危急时刻解救唐僧师徒于水火。作者将这些女神的形象塑造得完美高大,将其作为自己意识中女性人格道德的典范树立起来,代表了作者所认为的女性人格意识中的超我形象。正是作者的这种创作意图,才使得本书中的菩萨较此前作品更多地赋予了这些女神人性化的因素,而不是让她们面目牧户冰冷死板的躲在袅袅香烟之后。这一点在作为女神代表的观音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如在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中,悟空闯入紫竹林,看见的居然是: 远观救苦尊,盘坐衬残箬。懒散怕梳妆, 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 未曾戴缨络, 不挂素蓝袍, 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 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 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 正把竹皮削。 俨然一个农家女儿正削篮子准备捕鱼玩耍。在这段描写中,我们发现,观音不再是段在云雾缭绕中面貌朦胧的神秘仙班,而是一位具体可感、和善可亲的的女菩萨,充满了人性气息。 更有趣味的是,她对悟空的态度,更近似于朋友和母子,而不是刻板的上下级关系。她常骂悟空:“泼猴!”但是教导结束后,一定是不遗余力的给以援手。悟空偷吃人参果并砍断仙根惹下祸端,危急时刻她心急火燎的赶来为悟空讲情;悟空出主意让观音化作到时为黑熊精祝寿,“菩萨没法,只得也点点头儿”。就如同一位母亲遇到淘气孩子撒娇耍赖时候的情态,无奈又爱怜。 从观音形象上,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有意淡化了这些女性菩萨的神性,而更乐意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角色来塑造,在这些女神身上更多地是人性的体现。她们端庄秀美, 可亲可爱, 并以引导者的身份指引着男人事业的发展, 是作者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正是由于作者赋予这些女菩萨们更多的人性因素, 才使她们成为《西游记》中女性形象的人格特征中超我的代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作者: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编 出版者: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宗教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它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宗教工作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是对宗教的认识和分析不能仅从宗教本身出发,不能单纯用精神性的因素去解释宗教现象,要到宗教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中去寻找宗教的根源和本质,要从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出发来认识和说明宗教。二是社会的发展决定着宗教的发展,只有结合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才能找到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是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宗教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能动性,要认识到宗教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认识并把握其规律,从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宗教的本质、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及其消亡条件、宗教的社会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和原则等。这些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它的精髓。 宗教的本质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采取了幻想的方式。宗教以超自然、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反映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神圣化,使之成为主宰人们日常生活的支配力量,这是宗教之为宗教的根本,是一切宗教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规定。宗教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较大,经济基础对它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往往同政治、法律、道德等因素相交织,使宗教问题的复杂性突现。 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主张在社会历史中探寻宗教的起源,认为宗教是在原始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自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原始观念中产生的。在原始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由于十分相似的原因,通过自然力

经典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汇总

精神分析又被称为心理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由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始创,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1895年《癔病研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的真正开始。从这之后,弗洛伊德便有了许多追随者,在此期间一方面弗洛伊德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正,另一方面他的弟子们也由于日益不满其理论和方法,先后与其分道扬镳,从而出现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精神分析最初流行于德语国家,后来精神分析运动从欧洲转到美国。一些精神分析学家又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修正与扩充,形成了哈特曼、艾里克森等人的自我心理学派和霍妮、弗洛姆、沙利文等人的社会文化学派。这两个学派冲淡了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性和本能的因素,被称之为新精神分析[1]。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经典精神分析。 一、经典精神分析的主要技术及其运用 (一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弗洛伊德根据催眠的方法创造出来的一种心理咨询技术,目的就是为了挖掘来访者潜意识中不为人知的东西。来访者在进行自由 联想时,咨询师要求来访者毫无保留地将其感觉到的东西全部说出来,并对其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从中找到来访者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即病的起因为止。因为经典精神分析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 (二析梦 梦的分析被弗洛伊德看成是理解潜意识的 “最佳之路”。将其看成是潜意识的流露。因此,在他对潜意识的描绘中常常具有隐喻的特征,每当他谈到“潜意识”就会去寻找其背后的隐义。他把梦看作是个体愿望的达成,所以在他看来梦是具有绝对意义的。他认为梦的工作是通过凝缩、置换、视象化和再修饰才把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加工整合为梦境,这就是梦者能够回忆起来的显梦。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要把这显梦层层揭开,由显相寻求隐义,找到病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结构理论 11级汉语3班11100319 吴越滢 【摘要】奥地利著名科学家弗洛伊德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即使是正常人,在意识的背后都可能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冲动,因不被社会习俗、道德法律所容许,必须被压抑下去而不被意识到。这些被压抑于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构成了人的潜意识,它是人类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动机。这种潜意识学说,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而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在世界心理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对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美学理论等多门人文社会科学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关键字】意识与潜意识俄狄普斯情结失言 【正文】 心理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中发现,在人的意识之外还可能有一种无意识心理,这种无意识心理在遇到阻碍的场合下就转化为神经病的病理症候。弗洛伊德在1895年与布鲁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中提出了“潜意识”概念。书中认为在我们觉察到的意识性观念之外还存在着潜意识观念。并强调:“我们必须承认存在着潜意识的观念,并起着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可以觉察到并能够认知的心理部分,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消息、观念和感觉。因为意识和外部世界联系得非常紧密,它受到的限制也就更多。潜意识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潜意识又被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前意识“指当需要时就能 变为意识的那种心理材料。”它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 个边缘部分。它虽然暂时是无意识的,但是比较容易转化为 意识。而无意识作为心理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 是“包括所有曾被压抑或从未被允许变为意识的心理材料”。 无意识处于心理结构的深层,是人们难于察觉和认识的部 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其核心要素是性冲动、性本能、 性欲望,它通过人们不够注意的玩笑、失言、梦等方式表现出来。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无意识占据了最大一部分。在表现上多为盲目的冲动、生物的本能和被压抑的欲望。倘若用冰山来比喻的话,意识只是浮于水面上的小部分,而无意识则是藏于水面之下的那大部分。 弗洛伊德早期是用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尤其是性本能和欲望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这一学说从两个前提出发:首先,它“肯定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而那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其次,就是肯定那些不论就狭义还是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佛洛伊德关于人格起源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平衡的理论。意识个体目前能够知晓的心理成分。 前意识当前不能意识到,但是能够很容易进入意识的那部分信息。 无意识我们永远无法直接意识到的心理成分,储存着被压抑的原始本能驱力、记忆以及情绪。 压抑西格蒙特-佛洛依德认为,不愉快的信息通常在没有知晓之前就已经进入了无意识。 本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个生而具有的无意识心理成分运用初级加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遵循快乐原则。 力比多性饥饿和渴的生命本能力量。 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企图寻找即时的满足避免痛苦而不管会对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初级加工思维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试图通过对需要对象形成欲望-实现的心理表象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自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一部分的心理通过现实原则来满足本我的需要。 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通过安全现实的方法来满足本我需要的企图。 超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一部分的心理通过实施执行道德约束和力求完美从而与本我的欲望对抗。 良心弗洛伊德认为是超我的道德约束。 自我理想弗洛伊德认为是超我完美行为的标准。 置换一种防御机制个体将攻击或性感受从最初的目标转向安全的人或事物。升华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置换方式对社会有害的目标被社会允许的目标代替总的来说是对社会最好的置换方式。 认同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的身份和行为参照生活中成功获得满足的个体。 性敏感区域刺激时释放性能量的身体部分。 心理性欲阶段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本我的性能量寻求不同满足途径的发展时期。 口唇期弗洛伊德认为从出生到1岁时心理性欲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本我的满足集中于口腔。 口唇依恋型人格一种人格类型个体通过暴饮暴食吸烟以及其他口腔活动寻求快感。 口唇侵犯性人格一种人格类型个体通过口头对他人敌对获得快感。 肛门期弗洛伊德认为从1岁到3岁时心理性欲阶段的第二个阶段快感的获得来自于肛门。 肛门便秘型一种肛门期固着人格类型表现为吝啬的顽固的固执的和冲动的。肛门排放型一种肛门期固着人格类型表现为冷酷攻击性的凌乱和无序的。 生殖器期弗洛伊德认为3岁至6岁时心理性欲的第三个阶段快感的满足来自于生殖器。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会计学院注册会计是专门化三班32010041530 李桂莲 内容摘要: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起源,本质,社会功能三方面进行论述,随着宗教的不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也有其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对其简要分析。最后对宗教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正面评价。 自宗教改革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人们开始了对宗教起源、本质以及社会作用的科学的探索。人们对宗教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至高的神佛的崇拜,而是以人类认知、社会功能的角度上对宗教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研究。我们说在18、19世纪一些无神论者,如狄德罗、霍尔巴赫、费尔巴哈,之前,人们对宗教的研究只局限于宗教的本身,即它自身的内容。他们所阐述的只不过的是针对于教义、神的启示、人与神的关系以及与其相关的宗教仪式和戒律更加详细的解释。在那一时期,神的存在、宗教的起源与本质,从来不是神学家们和经院学者们所讨论的主题。而狄德罗、费尔巴哈等人的贡献就在于:他们站在人类认知的角度上,即宗教的思维形式,将问题的矛头直指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根源与本质并做出了初步的科学分析,这一进步使人们对宗教的研究从仅仅局限于其内容上升到了对人类认知能力以及宗教的思维形式研究的高度。可以说,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宗教学它不同于一般的宗教理论和宗教学说这才真正诞生了。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则被称为世上唯一科学的宗教观,“它将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法原理彻底贯穿在社会历史领域,对宗教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方方面面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和理论的说明。从而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最后一个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驱逐了出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及处理宗教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宗教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上各种无神论和宗教理论体系的优秀成果后创立的。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产生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理论,马克思将宗教这一上层建筑的范畴归于与它相适应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即宗教的最初产生,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由于知识匮乏的原始人在物质生活中见到的不可理解而又威力巨大的自然现象而产生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在常年累月的生产生活中,在原始人间逐渐产生了自我意识,简单的将大自然的巨大力量给人格化,从而在原始人脑中出现了万能的神并加以崇拜。马克思的理论本来颇为精彩,可惜的是,后人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神秘感时将其简单的归为人类对危及自己的自然力量的恐惧,这就造成了他们攻击宗教的起源和本质的口舌。他们割裂了宗教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的另一因素——正像亚理士多德的那句名言,“求知是人类的本能”。人类本身就有探索和研究未知的、神秘的世界的本性,这种本性并不因为人类知识的多少而有区别,人类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解释世界以及宇宙的本质本身就是无可非议的。正如原始人用他们的知识将世界描述为神的创造,而现代的人们用量子力学来描述宇宙的起源一样。这两种探索动机的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受了人类渴望更加舒适的生活和求知的本性的引导。而当知识不足时,人们通常会用先验的抽象思维来弥补,否则的话,人类会对自己未知的知识领域不感兴趣,而不对自己的抽象思维加以运用,人类就不会是拥有求知性的人类,而真正的知识也无法获得。一般来讲,对未知的神秘的事物的研究,正是宗教和哲学的领域。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本质

浅谈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

浅谈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3) (一)童年时期经历 (3) (二)医学学习和心理学研究阶段 (3) (三)学术理论奠基时期 (3) 二、心理结构与人格结构 (4) (一)心理结构 (4) (二)人格结构 (5) 三、人格的自我适应——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5) (一)焦虑 (5) (二)自我防御机制 (6) 四、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 (8) (一)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 (8) (二)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 (8)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1)

摘要 在心理学的年鉴上,没有任何一位人物会像西格蒙·弗洛伊德这样倍受吹捧而又惨遭诋毁;既被作为伟大的科学家、学派领袖又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骗子。他的崇拜者和批评家都一致认为,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对心理治疗的影响,对西方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的影响,比科学史上的任何人都要大得多;而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似乎是在谈论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知识体系。 近年来,大量学者都对其学说做了大量研究。按弗洛伊德的看法, 人格是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他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所构成。潜意识即无意识, 弗洛伊德说“无意识就是在某一时间内存在着, 但我们又对其无所知的一种活动历程。”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这些冲动和欲望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 影响着人的行为。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 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前意识起着“检查员”的任务, 阻止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人到意识中。意识是人在清醒知觉状态下的思想和情绪, 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人到意识的各种印象, 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意识仅仅是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 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 处于心理深层。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主要人格理论出发,进一步探讨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帮助我们形成健康人格。 【关键词】弗洛伊德、心理结构、人格结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观

弗洛伊德的_三我_结构和宗教理论

交际38 杨晖 唐艳玲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宗教理论是弗氏整个理论体系的一块试金石,透过它我们将发现精神分析理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本文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这一人格“三我”结构出发,探讨这一结构在其解释宗教起源与发生中的适用性问题。 [关键词]宗教 人格 三我 弗洛伊德 [中图分类号]B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38-02 弗洛伊德的“三我”结构和宗教理论 弗洛伊德写了《精神分析导论》《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分析》《释梦》等一系列杰出论文,而他的影响则远远超出了那一学科内部,波及文学、艺术、文化等领域。就我国而言,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读者,对弗洛伊德的了解主要集中在他的梦理论、人格结构、意识学说以及他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歌德、达·芬奇那几篇惊世骇俗的论文,而对他的宗教理论则相对了解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宗教研究在国内学术界长期处于一种边缘状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宗教理论在弗洛伊德的整个理论架构中是较为薄弱的一块,它远未获得一种成熟的系统性和严格的经验研究支撑。但是,宗教理论或许是弗氏整个理论体系的一块试金石,透过它我们将发现精神分析理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本文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这一人格“三我”结构出发,探讨这一结构在其解释宗教起源与发生中的适用性问题。 弗洛伊德的宗教研究贯穿了几十年,早在1913年,他就发表了《图腾与禁忌》这本小册子,尝试把精神分析学说运用于原始文化研究。之后在他晚年,他又发表了《一种幻想的未来》(1927)《文明及其不满》(1930)和《摩西与一神教》(1939)等论文,将早年的研究继续推进下去。事实上,从《一种幻想的未来》开始,弗洛伊德的研究重心就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我的兴趣在自然科学、医学和心理治疗学等领域里经过了长期的迂回曲折,之后它回到了很久以前就吸引我的文化问题上来。”① 弗洛伊德至少有一个关于宗教的主要观点是为人熟知的——他说宗教是人类集体的“强迫性神经症”。在《图腾与禁忌》中他说:“癔病是对艺术创作的可笑模仿,强迫性神经症是对宗教的可笑模仿,偏执狂幻觉是对哲学体系的可笑模仿。”②在这里,宗教和强迫性神经症之间还只是一种“模仿”和类比的关系。在《一种幻想的未来》中他又重述并加强了这个观点:“宗教因此成为人类普遍的强迫性神经病,与儿童的强迫性神经病相似的是,它也产生于俄狄浦斯情节,产生于人类与父亲之间的关系。”③通过对宗教的研究,弗洛伊德将其精神分析的应用范围从个体心理学扩张到了群体心理学,这意味着存在一种集体人格,这种人格也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层次,适用于个体人格的潜意识、俄狄浦斯情节等概念也适用于集体人格。 一、个体人格与宗教感的来源 弗洛伊德本人没有什么宗教感,他对宗教感的认识来自于罗曼·罗兰的通信。罗曼·罗兰在致弗洛伊德的信中说,宗教情感的真正根源“在于一种特殊的感觉中,他本人从未丧失过这种感觉……他希望把这种感觉称为关于‘永恒’的感觉,这是一种对无限的、不受任何束缚的事物的感觉——实际上,是一种大洋般的感觉……即使一个人不接受所有的信仰和幻想,他仅凭这种大洋般的感觉就可以称自己是宗教信徒了。”④ 为了回应罗曼·罗兰对其宗教情感根源的质疑,弗洛伊德从自我(ego)的形成出发,解释了这种“大洋般”的感觉。弗氏认为,我们最能够确定的是对自我的感觉,但是自我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渐发展而来的。在人类的婴儿阶段,他还无法将自我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外界的刺激开始给他造成强烈的印象,这种刺激中,“在‘自我’的对面第一次出现的对象”是母亲的乳房。以后,更多的刺激将促使自我脱离了“由感觉造成的集合体”,促使自我认识到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差别,同时,支配人的“快乐原则”也开始向“现实原则”让步。但是,这种原始的自我感觉存在于许多人的心里,当人遭受某种内部的不愉快刺激时,他就会病理失调性地重温这种原始自我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与它相适应的观念性内容就恰好是那些有关无限的观念和有关宇宙相连的观念——这就是我那位朋友(指罗曼·罗兰)所阐明的大洋般感觉的同样想法。”⑤ 这种解释无疑是极具说服力的,之后雅克?拉康便是从这种自我的形成出发建立其主体理论的。但是这里的宗教感还只是一种个体的情感,因此这里的自我也指的是一种个体人格,弗洛伊德还未做出个体人格向集体人格的跨越。 二、集体人格与宗教起源 在《图腾与禁忌》中,弗洛伊德建立了人类宗教的早期形式——图腾崇拜的一般模型。在每个原始部落中,都存在一位强有力的父亲——原父,他是部落的领袖,具有无边的权力,占有部落中的所有女人。他的儿子们出于对父亲的嫉妒和反抗心理屠杀了这位原父。但是很快,这位死去的父亲似乎变得比生前更强大,儿子们处于悔恨与敬畏这种矛盾的情绪中。出于精神分析学所谓的“迟发性服从”(deferred obedience),他们通过“禁杀替代父亲的图腾来否定他们的杀父行为,而且他们通过放弃已获自由的女人以拒绝杀父的成就。因此,他们从罪恶感的孝心中创造了两个基本的图腾塔布(taboo,禁忌),正是由于此种原因,这两个塔布必然地和俄狄浦斯情节的两种被压抑的欲望对应。”⑥这里,弗洛伊德将集体心理作为其整个观点的基础,其过程一如个体心理过程,集体的两个图腾禁忌被类比于个体俄狄浦斯情节中的两种欲望。 这种宗教起源模型的适用性无疑取决于证明存在一种集 收稿日期:2011年1月14日责任编辑:景泉 项目研究:本论文是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科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252 杨晖(1970-),女,吉林人,长春工程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语言与文化。唐艳玲(1961-),吉林长春人,长春工程学院外语系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浅谈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摘要:通过对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简要阐述,探讨其对儿童教育的启示:一是儿童的成长更需要父母的爱;二是注意同性别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三是不同家庭的教养模式会使儿童形成不同的人格;四是把握好儿童的训练和学习;五是使儿童建立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最后,在启示下分别从重视健全人格培养的教育目标、良好的教育环境、民主型的教育模式、关键的教育时机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探讨儿童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人格发展理论儿童教育启示对策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不仅要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素质。因此,重视和加强儿童的教育已成为当代社会教育的主题之一。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d,1856-1939)的人格发展理论为儿童教育打开了一扇窗,有助于我们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把握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针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实现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 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简介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性本能是驱使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里比多(libido)兴奋和满足的中心。弗洛伊德根据里比多兴奋区域的不同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oral stage)、肛门期(anal stage)、性器期(phallic stage)、潜伏期(la-tent stage)和性征期(genital stage)。 1.1口唇期(0~1岁) 这时的婴儿主要通过吮吸、咀嚼等口腔活动来满足对事物与快感的需求,口腔一带成为其获得快感的中心。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个时期婴儿的基本满足太多或太少都会产生口腔类型的人格。如:吮吸、哺乳、哭叫过多就可能发展成依赖人或纠缠别人、贪婪、占有欲强的人格。口欲满足太差,就可能形成一种紧张与不信任的人格。在弗洛伊德看来,成人乐观、开放、慷慨等积极的人格特点和悲观、被动、退缩、猜忌等消极的人格特点都可以在这个发展阶段偶然产生的事件中找到根源。 1.2肛门期(1~3岁) 断奶后的幼儿开始在父母有意识的训练下进行自我排泄,因此,这个时期的性感带转移到肛门,婴儿可以在大小便时体验到快乐。在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特别强调父母对儿童大小便训练不宜 浅谈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刘敏岚陈会 作者简介:刘敏岚,硕士,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从事发展心理学、心理教育研究。 陈会,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心理素质教育。 59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一、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 1.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 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上,精神分析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研究的新纪元。这是弗洛伊德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他不仅研究心理现象的表面价值,而且力图探求在心理现象背后所隐匿的精神作用,这比以往的心理学家对人的内心认识更加深刻。正因为弗洛伊德系统的揭露了埋藏在人心深处、受意识 表层重重封锁和压抑的无意识王国的内幕。 2.开拓了心理学学科的建设 在心理学学科建设上,精神分析开拓了性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性的问题,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就成了一个禁区,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去加以探索。 但弗洛伊德毕竟把性现象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并提出了具有独特见解的理论,从而开辟了性心 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本身就是一个能量系统、动力系统,它决定着人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心理结构和伊底、自我、超我的人格模式。就是说,本能、欲望是人的心理或人格发展变化 的动力和动因。由此,弗洛伊德建立了动力心理学。 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在对有关科学的影响上,精神分析渗透到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端于治疗实践的精神分析,到了后来已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逐渐扩展到历史、文学、艺术、美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和哲学等领域,并由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一种解释个人、文化及社会历史现 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 5.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疗效的新途径 在医疗实践中,精神分析突出了心理治疗的价值,创立了一套治疗神经症的方法和理论。为此,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创伤是引起神经疾患的主要原因,主张用精神分析方法来挖掘病人被压 抑到潜意识内的心理矛盾以治好病人,这就突破了过去那种单靠药物、手术与物理方法治疗的束 缚,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 1.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态度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弗洛伊德从根本上市反对和责难的。他反对马克思把社会形式的发展看做一个自然历史进程的观点,因而他要用心理因素去“补充”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真 正的社会科学”。这些观点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 2.在方法论上的局限 在方法论上坚持还原论、等同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把人视为一个与社会根本对立的自然存在物和非理性的动物,坚持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解释心理活动规律,主张先 天的本能是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的内驱力。 弗洛伊德在方法论上的另一个局限是,把特殊的变态心理与一般的常态心理相等同。把自己治疗精神病患者的经验绝对比,把变态心理普遍化,把整个人类的心理看成是畸形的,实质上是 一种用特殊代替或否定一般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学说的生物学化倾向 整个学说具有生物学化倾向,提倡泛性论。弗洛伊德的整个理论体系是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之上,他用生物学的观点观察社会、历史,解释人类的心理和文化。把一种动物的原始本能,一种 脱离社会条件的抽象人性,看成是决定人类精神生活和实践活动的巨大的内驱力,极端夸大人的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现实意义 院系:哲学系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姓名:乔连军学号:H200902005 摘要:纵观整个哲学发展史,对于宗教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泛起了争论的火花。马克思宗教观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源泉。马克思的宗教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其体系主要由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宗教的发展和灭亡,宗教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等几个方面构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正确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的宗教观来指导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之更能发挥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于宗教的认识也将不断的向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统筹好各个方面的关系,这其中就包涵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故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再认识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和谐社会主义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渊源 19世纪30—40年代,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集中表现为以施特劳斯、布鲁诺·鲍威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尤其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彻底否定了宗教和上帝超自然的神圣本质,而把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提升到一个新的境地。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理论对马克思的世界观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马克思总结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关于人创造上帝和宗教的思想,并以费尔巴哈所揭示的人是神圣家族的世俗基础为立足点来说明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以及存在的社会根源及其宗教在阶级社会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不仅从费尔巴哈所奠定的反宗教的批判的基础出发,即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且马克思更向前迈进了一步,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1所谓“颠倒了的世界”,就是指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具体就是指当时德国的封建专制国家。在这种颠倒的世界里,人没有人的权利和地位,不能过自主的真正的人的生活。在依靠自己力量摆脱不了现实苦难压迫下,就把希望和幸福寄托于在未来的幻想的天国里,因而“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2马克思特别提出了把宗教批判同无产阶级革命

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文艺心理学论文 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 年 级 姓 名 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指导教师 职称 2011 年 5月20日 学号:

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摘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名字是精神分析学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在于弗洛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学说, 而且还在于他穷毕生的精力去阐述、传播、运用精神分析学说。“精神分析”一词是弗洛伊德于一八九六年三月在其发表的法文论文中首先提出来的。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 (一) 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早期通过对精神病人的分析, 发现有一个在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现象。他把人的精神分为意识前意识和下意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 包括个人此刻意识到的, 以及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可以忆起的可复现的部分。前意识, 是没有浮出意识表面的精神, 是后天形成的。如人一边打电话一边买东西, 但是他不会挑错东西, 这时买东西是由前意识支配的。下意识, 又称潜意识, 是深藏在意识下面不为人所知觉不会通过回忆记忆起来的精神内容,它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下意识这部分往往是不能为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见容的, 但它不会因此而消灭。弗洛伊德认为下意识的内容充满本能的色彩, 通常被压抑隐藏着, 只有在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二) 泛性论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 泛性论即是用性欲来说明心理病因或动因。但弗洛伊德对性的解释是广义的。通常人们一般把性和生殖联系在一起, 而弗洛伊德认为生殖固然是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但性还有其它表现形式, 他用性来解释人的各种行为, 他认为所谓的儿童“性”生活, 既包括两性关系, 也包括使身体产生舒适快乐的情感, 像幼儿的求人爱抚、喜欢偎傍人和母亲的抚摸甚至文艺创作等举止心态都可视为性欲的表现。弗洛伊德认为有些正常人, 尤其是天赋甚高的人, 会在高尚的文化活动中使自己幼年那种被压抑的欲望得到满足, 而且弗洛伊德把人类的文艺创作、宗教活动等都说成是性本能冲动升华的结果。 性的理论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占有重要的位。对性的突出强调和独特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阶段发展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阶段发展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病医生,他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分析了病人的梦、随意的谈论、不其然的联想以及儿时的记忆,认为人类所经历过的激烈冲突都会影响其行为的发展和文化。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得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他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在他看来,人格的的发展是伴随着性的发展而发展的,个人的性生活并非开始于青春期,儿时开始于婴儿期。因为性本能虽然是天生的,但它会随着生理的成熟而改变,这也就是说,本能的成熟会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一些特殊的痕迹。因此,当性本能成熟时,它的能力即欲力就会慢慢的从身体的某一部位转移到性其他的部位,婴儿就进入了另一个新的人格发展阶段。他按照年龄顺序,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分别为口腔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6个月),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两性期(12岁以后)五个时期,这五个时期各有不同的特征。如口腔期,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得到满足,如咀嚼、吸吮或咬东西。若母亲对婴儿的口腔活动不加限制,儿童长大后的性格将倾向于开放、慷慨及乐观;若其口腔需要受到挫折,则未来性格发展可能偏向悲观、依赖和退缩。所以,早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会有长期影响。再如性器期时候儿童的依恋情结的发展正常与否会影响到孩子成人后的性格特征和男女关系。

可以肯定的是,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儿童的成长随着性欲的发展由自恋发展到恋他。他用古希腊两个神话构成的两个情节,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来证明女孩依恋父亲,男孩亲近母亲的结论。他的这种以泛性论为支撑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对传统的禁欲主义的反抗,同时,他把性的问题大胆的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注意研究心理的自身规律,重视性心理对常人的心理神经的形成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无疑具有学术价值和意义,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他的研究方法上是值得质疑的。它采用非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喜欢用面谈、自由的联想以及梦的解析等方法来研究少数临床病人的生活史,其研究结果难以推广到大众,如并没有证据说明可以从人的口腔期及肛门期的活动预测其今后的人格,也没有证据说明所有的儿童都经历那五个时期。另外,他忽视了人的性心理的社会性,夸大了人的性心理的作用,自然性陷入了生物化的境地,他也忽视了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夸大了人的性欲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境地。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我们需要用一个辩证的眼光去看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