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第1课时 植物的感应性 答案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第1课时 植物的感应性 答案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第1课时 植物的感应性  答案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第1课时 植物的感应性  答案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课时植物的感应性

基础内容填空:

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其表现形式有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2.向性运动是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向性运动现象举例:

①向光性:受单侧光照射的植物会弯向光照一侧生长。这可以使植物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②向地性:根向着重力方向生长,是对地球引力作出的反应。

③背地性:茎背着重力方向生长,是对地球引力和光照作出的反应。

④向水性:植物的根有向着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

⑤向(化)肥性:植物的根会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⑥向触性:植物的卷须接触到杆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上面的特性。

3.感性运动是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刺激因素有机械振动、烧灼、电触、骤冷、光暗变化等。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过关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只有动物才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B.植物不能运动,所以对环境的刺激不能作出反应

C.动物和植物都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的感应性无关的是( A)

A. 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B.菊花早上开放,傍晚关闭

C.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 D.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分布较多

3.下列现象属于植物感性运动的是(B)

A.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B.醡浆草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的改变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下垂

C.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D.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就朝较湿润的地方生长

4.下列现象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D)

A. 菊花在秋天开花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含羞草的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5.某同学进行如下的实验:将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内,而将B植物放在凿了一小洞的暗箱内,如图所示。几天后发现A植物向上生长,而B植物向小洞处弯曲生长。此实验可以说明( B)

A. 阳光能促进植物生长 B.植物茎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水分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光线

6.如图,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是(B),如果将只将幼苗放在转动盘上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是(B)。

A.直立生长 B.弯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螺旋式弯曲生长7.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度、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成情况是(B)

A.根水平生长,茎水平生长 B.根水平生长,茎向光源一侧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水平生长 D.根向下弯曲,茎向光源一侧弯曲

8.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最合理的是( C)

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该同学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该实验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9.景海鹏、陈冬两位宇航员在“天宫”二号中进行了蔬菜栽培试验,在装置的顶端安装了一盏灯提供照明。实验结果:太空种植的生菜也是向上生长。试验中影响太空蔬菜生长的因素是(A)

A.向光性 B.背地性 C.向触性 D.向化性

10.下列植物运动不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B)

A.向日葵的幼嫩花盘随阳光而转动 B.雨点使含羞草小叶合拢

C.植物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D.植物根的向肥、向水生长

11.如图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 C)

12.某科学研究小组把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在飞行于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培养若干天后,植物根、茎生

长的方向是(D)

A. 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

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

13.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这是它对秋季的日照时间逐渐减少的反应。若要使其在夏季开花,应采取的关键措施是在适当的时期(D)

A.提高温度B.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延长 C.多浇水D.避光使光照时间逐渐缩短

14.盆景爱好者为了培育一株花卉,下列方法中不能使幼嫩植株向右上方生长的是( A )

A.在花盆右侧的土壤中多浇水施肥 B.把花盆放在窗台让其单侧接受光照

C.人工控制植株按要求的方向生长 D.把花盆在室外空旷处横放一段时间后再正放

15.春天,小明同学将活的幼嫩枝条切成段,悬于潮湿的空气中,几天后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

(1)造成芽向上生长,根向地生长的因素是重力。

(2)该实验现象体现了植物的向性运动。下列植物感应性运动中,不属于向性运动的是①。

①含羞草受到触碰,小叶会合拢②根向着水充足的地方生长③根向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16.为了探究植物的向性运动,小吴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4粒同样大小已萌发并长出胚根的玉米粒,

使其胚根尖端部分朝向培养皿中央。

②将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盖在玉米粒上,然后再盖上湿棉花,

养皿。注意不要将棉花塞紧,以免影响根的生长。

③盖上培养皿盖,边缘用胶布封口,竖起培养皿,用橡皮泥固定住。在适宜的温度下遮光培养。请根据上述实验的设计思路,回答有关问题。

(1)为了探究植物根的向性实验,本实验应该对幼根的生长方向(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2)若培养皿竖立起来后,位置C在最下方,四粒玉米中,处于A位置的玉米粒可用作实验的对照。

(3)实验③中进行遮光处理的目的是排除光照对实验的干扰。

17.植物的根不仅具有向地下垂直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并且还有向较潮湿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即植物具有向水性。我们一起来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水性”。

(1)首先作出假设:植物的根可能具有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

(2)设置对照组:取两盆生长情况相同的蚕豆苗,分别标上A和B,在A盆植株的四周均匀施水,在B 盆植株的一个方向(或一侧)施水。放置一周后,轻轻去掉泥土,观察两盆植株的根的分布情况。请回答:

①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A 盆蚕豆苗。

②用文字表示A、B盆中植株根的分布情况:A盆中,植株的根均匀分布,B盆中,植株的根向施水处生长较多。

(3)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18.向日葵,因其常常“追随”太阳,又名朝阳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日葵的花盘由两种花组成。一种是没有花蕊的舌状花,在花盘边缘,像“花瓣”一样艳丽;另一种是有雌蕊和雄蕊的管状花,在花盘中央像“花心儿”,管状花小但是数量多。由此说明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葵花子是向日葵的果实器官,此器官中有向日葵的种子结构。

(2)人们发现,开花之前的向日葵能“追随”太阳,即早上朝东、正午直立、晚上朝西,夜间又转回东

方。这种现象称之为向光性(应激性)现象。

(3)为了研究“追随”太阳这一特性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向日葵分为两组,甲组正常生长,乙组固定其朝向,使其不能“追随”太阳生长,其中甲组对照组,乙组实验组。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向日葵的生长状况明显好于乙组。此研究的结论是向日葵“追随”太阳是有利于其生长的;(向日葵具有向光性是利于其生长的)。

(4)有趣的是,向日葵开花后,花盘一直朝向东方,不再“追随”太阳。研究者就这一特性对向日葵的影响再次开展实验,将开花期的向日葵分成两组,一组花盘一直朝东,另一组花盘一直朝西。观察不同朝向向日葵的花盘吸引昆虫访花的次数。结果如图,此项研究的结论是向日葵朝东的花盘吸引昆虫的访花次数的平均数明显高于向日葵朝西的花盘吸引昆虫的访花次数的平均数。于是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早晨朝东的花盘温度较高有关。为检验这一假设,研究者再次实验,如表。研究者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编号第1组第2组第3组

处理花盘朝东花盘朝西花盘朝西并提高温度

过程统计并比较三组向日葵吸引昆虫访花的次数

结果一段时间后,若第1组访花次数较多,第2组访花次数较少,第3组访花次数较多,且与第1

组接近,则上述推测成立

高中生物必修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神 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 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 神经:将感受器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传 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至效应器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注意: 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区别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突起和细胞体两部分组成,突起分树突和轴突两种。 (2)神经纤维是指神经元的轴突,包括套在轴突外面的髓鞘或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 (3)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裹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反射类型比较 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 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平静状态,神经元细胞膜的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这种电位差叫 做静息电位,此时膜同一侧无局部电流。 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区膜外的电 荷分布为外负内正,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差叫做动作电位,结果造成膜 同一侧与未兴奋区之间出现电位差,从而产生局部电流。其中膜内侧的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静息电位实质:细胞膜对K+有通透性,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K+外流,电位表现:内负外正,没有局部电流动作电位实质: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未兴奋部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Na+内流,内正外负;兴奋与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0动物生命活动调节高考模拟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专题10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一、选择题 1.(2020·安徽省高三三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 D.组织液中的O2可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 【解析】在细胞质基质中,含有水、无机盐离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A错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B正确;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C正确;细胞外的O2(即组织液中的O2)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D正确。 2.(2020·四川省高三三模)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HCO-3和HPO2-4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态 B.内环境的成分有尿素、氨基酸、胆固醇等 C.血红蛋白对于维持血浆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有关 【解析】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可维持血浆pH的稳定,如HCO-3、HPO-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态,A正确;尿素、氨基酸、胆固醇等均可被血液运输,可存在于内环境中,B正确;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能维持血浆渗透压,血浆蛋白可维持血浆的渗透压,C错误;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有关,D正确。 3.(2020·湖北省高三期末)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A.兴奋传到b点时电流计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B.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C.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解析】当在a点左侧给予刺激时,a点先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变为负,当传至b 点时,a点又恢复为正电位,而此时c点由于受损仍为负电位,故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右侧偏转,A错误;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a、c两点)为正电位,指针应不偏转,

2018年秋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1节 第1课时 植物的感应性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课时植物的感应性 01知识管理) 植物的感应性 定义:植物__感受刺激__并__作出反应__的特征。 向性运动:植物的某些器官发生__移动__,且移动方向与刺激方向__有关__。 举例:__向光性__、向地性、__向水性__、向化性、向触性、负向地性等。 感性运动:由于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__无关__。 举例:含羞草机械触动后,叶子合拢;捕蝇草、猪笼草机械触动后产生捕食运动;郁金香、番红花的花朵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等。 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的对比: 02基础题) 1.某同学进行如下的实验:将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内,而将B植物放在凿了一个小洞的暗箱内,如图所示。几天后发现A植物向上生长,而B植物向小洞处弯曲生长。这个实验说明了(B) A.阳光能促进植物生长 B.植物茎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水分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光线 2.(衢州中考)如图甲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乙图中的(C) 3.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的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A) A.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B.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来 C.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 D.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分布较多

4.海洋中的藻类植物的幼株,都会向上生长,最后漂在水面上。下列关于其感应性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向光性B.向水性 C.向化性D.向触性 5.观察下列两幅图,并解释有关现象: 两幅图中植物有一个共同点是__根向地生长__,这是植物对__地心引力(或重力)__的反应。如果把这些种子随宇宙飞船载入太空中,植物的根将__水平__生长。 6.植物的下列行为是对环境中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1)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而根向下生长,这是植物对__地心引力(或重力)__刺激的反应;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植物对__光照__刺激的反应。 03中档题) 7.在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的情况下,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可以实施多种方案。下列对方案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都正确的是(B) A.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B.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让生长素移向背光的一侧 C.把植物侧放在地上,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D.把植物侧放在地上,让近地侧的茎生长得比远地侧的快 8.(杭州中考)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D) A.菊花在秋天开花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含羞草的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9.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 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可以证明根具有向地性,茎没有背地性 D.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10.利用两盆植株大小相当的含羞草做如下对比实验: (1)把一盆含羞草放在太阳下另一盆含羞草放在暗室内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两盆含羞草有什么不一样?__阳光下的含羞草叶子是展开的,暗室内的含羞草叶子是合拢的__。 (2)将振动的音叉放在含羞草上面,但不触动含羞草,含羞草__不反应(或叶子张开没有反应)__。这说明含羞草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对声音作出反应。 (3)若将振动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子,含羞草__立即作出反应(或叶子合拢)__。可见含羞草能对__触碰__作出反应。 (4)小心地用铅笔触碰含羞草的各个部分,发现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__叶子__。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复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复习 撰稿教师:李文强责编:陈莉 章节概述 本专题包括《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专题主要介绍了动物和人体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方式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包括了多个动物生理的经典实验,很容易通过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等形式来考察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与迁移能力。 在高考中本专题往往是考察的热点内容,命题热点有:结合人体相关病理,考察激素的功能,不同激素之间的关系,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结合反射弧模式图、突触结构模式图、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模式图来考察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人脑的高级功能;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稳态的生理意义;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重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难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网络图:

知识链接: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主要介绍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以及内环境的成分、性质和作用。重点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包括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主要介绍了动物和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基本内容有反射、反射的结构接触、激素调节、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 知识结构梳理 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到血浆中。少量的组织也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新陈代谢过程中发生许多的酶促反应,而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性质是比较严格的,例如温度、酸碱度和某些离子浓度的变化等,都要求在比较小的范围内,才能保证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稳态也是保持细胞兴奋性的必要条件。体内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才能使细胞少受甚至不受外环境变化的干扰,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八单元第1节[课下作业]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东北师大附中三次摸底)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A.血液B.体液C.组织液D.细胞内液 答案 C 2.(2013·湘潭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答案 B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人血浆中有氨基酸、葡萄糖、抗体、胰岛素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管上皮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答案 D 4.如图是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如果淋巴回流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 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答案 C 5.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D.细胞中CO2的排出路径是③→②→① 答案 C 6.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表示的含义相同 B.由乙图可知,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C.甲图中淋巴和组织液是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D.由乙图可知,一般内环境中的氧气浓度比细胞内液中的高 答案 A 7.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答案 B 8.(2012·苏北四市第一次调研)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 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 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 ①比④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 D 9.(2013·济南一模)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练习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1.如图表示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的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2、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 ①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②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C.CO2的浓度①大于② D.①和②的成分差异与毛细血管壁的透过性有关3.右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组织细胞,则各物质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 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胰蛋白酶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C.寒冷时出现寒颤是稳态失调的表现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5、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6、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和b(如下左图),在图中M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测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膜外电位—膜内电位)。右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范文】高二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要知识点

高二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要 知识点 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理解)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 (1)达尔文的试验: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郭葛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试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

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2、(理解)"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3、(了解)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不同作用 特点: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了解)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 名称 主要作用 赤霉素 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专题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解读

专题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2.图1是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B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B.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下移 C.图2中B 点钠离子通道开放,是由于乙酰胆碱与钠离子通道相结合 D.图1中,神经纤维的状态由B 转变为A的过程,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2+3.下图是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突触。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膜时,突触间隙中的Ca通过突触前膜

2+上的Ca 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细胞外钙浓度降低,对钠内流的抑制屏障作用减弱,使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肌肉收缩需要钙离子,但是血钙过高却会引起肌无力 C. 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中α-银环蛇毒时,会导致肌肉收缩 2+D. 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 的通透性,将使肌肉持续收缩 4.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 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 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 ,刺激A ,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 ,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 ,刺激A ,肌肉收缩 A .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 5.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2+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 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高中生物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19年3月21日 (考试总分:108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共计 8 分) 1、(4分)机械采收棉花需要除去叶片,某农场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1)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3)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它能促进细胞的___________;促进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生长的最适浓度___________;促进不同种类植物的同一器官的最适浓度__________;生长素既能防治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性。 2、(4分)向触性是某些植物的一种向性运动,是指由接触刺激引起的植物的卷须卷成许多圈呈盘旋状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下列两则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达尔文观察到西番莲卷须的顶端接触到支柱后,在20-30S内就能激发出明显的弯曲现象。他认为如此快速的运动不能用向光性原理进行解释,并大胆提出:卷须的向触性运动是靠电信号传递和原生质收缩来实现的。 资料二:为探究向触性的原因,有科学家在卷须顶端均匀涂抹一定浓度的吲哚乙酸,结果发现,卷须卷成了许多圈呈盘旋状。 (1)向光性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达尔文认为不能用向光性原理解释向触性的理由是___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向触性是否是靠电信号传递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 (3)分析资料二中的实验现象,结合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请针对向触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假说: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3、(5分)下列化学物质中,是植物激素的是 A.生长激素 B.生长素 C.胰岛素 D.乙烯利 4、(5分)研究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一种转录抑制剂)对大麦种子中淀粉酶生成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去胚的大麦种子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表示加入该物质,“一”表示不加该物质。) A.去胚的原因是大麦种子的胚会生成大量的淀粉酶 B.放线菌素D可能抑制RNA聚合酶与mRNA的结合 C.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对淀粉酶生成的影响有协同效应 D.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淀粉的分解进而促进大麦种子萌发 5、(5分)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产生的效果可能相同,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会使水稻得恶苗病,体现了植物激素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通过预实验摸索适宜浓度范围 D.植物生长过程中与植物生长有关的激素发挥作用,衰老时脱落酸、乙烯才可发挥作用 6、(5分)“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里的“气”是指 A.乙烯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7、(5分)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向光弯曲生长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胚芽鞘中生长素合成和分布的主要部位都是尖端 C.开花期喷洒高浓度的NAA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D.缺乏氧气会影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 8、(5分)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下表是有关芸苔素内酯对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表中结果不能证明芸苔素内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若要继续探究促进油菜幼苗生长的芸苔素内酯最适浓度,则需降低实验的浓度梯度 D.促进油菜幼苗生长的芸苔素内酯的最适浓度在0.3?0.4mg·L-1之间 9、(5分)“冰桶挑战赛”是一项慈善活动,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应。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科学中考 第二篇 生命科学 3.1 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考点梳理 1.植物常见的感应性 所谓感应性就是植物能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2.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这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植物激素。如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1)生长素 ①达尔文等科学家通过植物向光性实验提出猜想: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郭葛等人从植物中提取了这种物质,称为生长素。 ②生长素的作用: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扦插枝条生根、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③生长素的特点: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则会抑制植物生长。植物不同部位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是不同的。 (2)其他植物激素 赤霉素:高等植物中的赤霉素主要存在于幼根、幼叶、幼嫩种子和果实等部位。赤霉素还可促进发育和单性结实,打破块茎和种子的休眠,促进发芽。 细胞分裂素:高等植物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的根、叶、种子、果实等部位。细胞分裂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防止叶子衰老。可用于防止脱落,促进单性结实、疏花疏果、插条生根,防止马铃薯发芽等方面。 脱落酸:脱落酸存在于植物的叶、休眠芽、成熟种子中。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抑制种子萌发。 乙烯: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中。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

高频考点及真题演练 高频考点一植物的感应性 考题一当触摸含羞草时,它的小叶会很快合起来,这说明含羞草具有的生命特征是( ) A.能够运动B.需要呼吸C.能对刺激作出反应D.能产生反射 真题演练1 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高频考点二生长素 考题二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分成等量的六组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生根为止,计算每组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___________的生长素培养,枝条生根最多。 (3)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___________(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4)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起对照作用(2)2×10-5 g/L (3)不利于(4)不正确因为还没有用更低浓度的生长素进行实验真题演练2 (2010·衢州)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l.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_________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_________是否产生生长素。 根数量生长素 浓度 实验日期 2×10-1 g/L 2×10-2 g/L 2×10-3 g/L 2×l0-4 g/L 2×10-5 g/L 清水 5月26日0 0 0 1 6 0 5月31日0 0 0 2 11 0 6月5日0 1 2 5 13 1 6月10日0 2 5 6 16 1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3.1 植物的感应性(第1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3.1 植物的感应性(第1课时)同步 练习 一、基础题 1.某同学进行如下的实验:将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内,而将B植物放在凿了一个小洞的暗箱内,如图所示。几天后发现A植物向上生长,而B植物向小洞处弯曲生长。这个实验说明了() A. 阳光能促进植物生长 B. 植物茎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 C.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水分 D.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光线 2.如图甲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状况最有 可能是乙图中的() A. B. C. D. 3.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的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 A. 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B. 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来 C. 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 D. 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分布较多 4.海洋中的藻类植物的幼株,都会向上生长,最后漂在水面上。下列关于其感应性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向光性 B. 向水性 C. 向化性 D. 向触性 5.观察下列两幅图,并解释有关现象:

两幅图中植物有一个共同点是________,这是植物对________的反应。如果把这些种子随宇宙飞船载入太空中,植物的根将________生长。 6.植物的下列行为是对环境中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1)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而根向下生长,这是植物对________刺激的反应;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植物对________刺激的反应。 二、中档题 7.在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的情况下,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可以实施多种方案。下列对方案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都正确的是() A. 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B. 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让生长素移向背光的一侧 C. 把植物侧放在地上,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D. 把植物侧放在地上,让近地侧的茎生长得比远地侧的快 8.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A. 菊花在秋天开花 B. 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 含羞草的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 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9.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 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 C. 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可以证明根具有向地性,茎没有背地性 D. 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10.利用两盆植株大小相当的含羞草做如下对比实验: (1)把一盆含羞草放在太阳下另一盆含羞草放在暗室内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两盆含羞草有什么不一样? ________。 (2)将振动的音叉放在含羞草上面,但不触动含羞草,含羞草________。这说明含羞草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对声音作出反应。 (3)若将振动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子,含羞草________。可见含羞草能对________作出反应。(4)小心地用铅笔触碰含羞草的各个部分,发现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____。 11.请设计一个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所示的形状。

八年级科学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浙教版

让每个人平等 地提升自己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动植物的各种行为。 2. 了解生物的节律性行为及原因。 3. 了解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4. 了解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技能目标: 1. 学会观察比较 2. 学会分析归纳 3. 学习如何查阅和收集资料 情感目标: 1. 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 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植物感应现象的分析 难点:植物感应现象的分析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探究学习法、讨论法、游戏法等。 教学课时: 2课时(1节完整内容,1节实验)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点出主题(猜谜语,点出动物的行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设问:哪些环 境因素会影响生物的行为?----------展示图片,学生分析归纳--------出示FL ASH 动画:昼夜节律和季节规律,归纳生物的节律性行为-----------设问:植物的行为手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出示新闻,深化主题--------小结,巩固练习 教学准备 1、 含羞草、音叉 2、 豆发芽实验装置 3、 生物行为图片 4、 学生探究表格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猜谜语:打一动物 小小姑娘满身黑,身带剪刀满天飞,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报它 生:猜想,回答

在线分享文档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变简单让每个人平等 地提升自己 最行 ---( ) 设问:这个谜语说明了燕子的行为受什么影响?环境因素对动物行 为的影响: 燕子低飞要下雨 蚂蚁堵洞要下雨 问:这是哪种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问:这是哪种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录象:斑马的迁徙 问:这是哪种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师总结:动物的行为会受到许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昼夜温度、阳光、食物、天气、水、触碰等环境因素会影响生物的行为,影响生物行为的环境因素还有很多,这是一个省略号,留待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当这些环境因素发生改变的时候,动物的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讨论:是否动物的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他是无节律的呢? 展示flash :猫头鹰和招潮虾的昼夜节律和季节规律 答:环境 观察 答:雨,温度 (湿度,气压) 观察 答:温度 观察 答:温度,食物等等 学生分析,总结,记录 观看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高考生物二轮热点专题复习教案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考点 [范围]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稳态及调节、免疫[能力要求] Ⅰ.理解能力要求:能阐述本专题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关于植物激素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免疫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某调节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围绕血糖平衡,不仅要能说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还要能对糖尿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知识与血糖平衡的关系进行阐述,此外,肾上腺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也要掌握。 Ⅱ.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能独立完成本专题中的“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掌握研究性课题“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队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能运用所学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按照要求设计新的简单的生物学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等。尤其要能从所学的实验中提炼、归纳出某些共同的东西,如生长素发现中的对照实验的思想,单一变量原则等,并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运用解决问题。考查这一能力的题目,不仅需要实验方面的知识,也需要生物学理论的一般知识,如验证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实验,其结果的预测和分析,更多需要的是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知识。 Ⅲ.获取信息的能力: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能运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与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关的知识。例如:能对曲线图(常见于对激素及某物质含量变化的描述)、知识结构图(常见于免疫、各物质代谢调节之间的关系)和示意图(常见于某种新实验信息的提供)等形式所描述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内容准确把握。关于免疫部分,近年来科学研究进展较快,因此,常以生物技术最新进展为素材,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常考知识点] 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其它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 激素分泌的调节; 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 内环境与稳态;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血糖,体温的调节; 免疫;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 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④是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成份 B. 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C. 因为有巨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D. ①病原体进入巨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以“甲型流感病毒”社会热点为素材,综合考查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 【解答】 A.图中④为蛋白质,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的是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 B.溶酶体处理病原体,暴露抗原,没有特异性,B正确; C.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是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C错误; D.病原体侵入细胞的过程,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食盐加碘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预防大脖子症 B. 注射胰岛素可加快血糖氧化分解,加速糖代谢,降低血糖 C. 口服雌激素可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达到避孕效果 D. 注射胸腺激素可加快器官移植病人的康复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解答】 A.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所必需的元素,缺碘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会患大脖子病,A 正确; B.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存储葡萄糖,使血糖含量降低,B正确; C.内环境中雌激素含量升高,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C正确; D.注射胸腺激素不利于器官移植病人的康复,D错误。 故选D。 3.下面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1279.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植物的感应性教案

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植物的感应性 教学设计者百步中学潘晓婷开课时间2013年10月25日开课班级八二班 知识与技能建构目标: 1、能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2、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及对外界其他刺激的反应。 情感态度价值观建构目标: 感恩、协作 建构重点:植物的向性运动 建构难点: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的区别。 建构流程: 【创设情景1】请昨天准备植物最多的同学喝饮料,感谢他为我们大家的学习所做的贡献。请问喝完后有什么感觉?(预设回答:甜的。)有在分泌唾液的举手? 【问题1】植物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吗? 【多媒体展示1】书本图3-1植物的感应性 【板书】画一棵植物,记录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储备 请个别学生回答问题1。追问1:植物对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刺激会做出反应?(预设回答:光照、水分、温度、重力、触动、化学物质等) 【活动1】观察纸盒里的大蒜幼苗向着什么方向生长?(预设回答:洞口、有光的地方等。教师引导光源的方向。) 追问2:大蒜幼苗弯向光源生长是由于环境中什么因素的影响?(预设回答:光。教师引导:单向光或单侧光。) 【多媒体展示2】书本图片3-2——小麦对光的感应性现象{最好替换成大蒜} 【问题2】我们植物的这种生长运动叫做植物的向光性。你能总结一下向光性的概念吗?【板书】向光性。(预设回答:在单向光的刺激下,植物弯向光源生长。) 【思考与讨论1】实验选用植物的幼苗而不选成熟植物,你能根据这一点分析植物的向光性是由哪一部分决定的吗?(预设回答:嫩。教师引导: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植物对单向光刺激

的反应,基于这个实验目标,我们选用幼苗,是因为幼苗……) 【思考与讨论2】这个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这样的实验设计可以吗?(预设回答:不可以。教师引导: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组,我们也感受到了大蒜对单向光刺激的反应。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已经熟知大蒜一般是直立生长的。当生活中有熟知的标准时,可以不设对照组。)【多媒体展示3】水稻播种图片。【问题3】农民播种时总是将种子随手撒出去,并不考虑种子落地的方向。他们为什么不担心根向地上生长,而芽向地下生长呢?(预设回答:根自然会向地下生长的,茎也是自然向上生长。) 【活动2】每个讨论组长来挖一棵老师随机种下的大蒜,去掉泥土,带回小组观察大蒜茎和根的生长情况。 【问题4】根的生长方向和什么方向相同?(预设回答:重力。教师可能需要引导根是竖直向下生长的。)追问3:根的这种生长方式是由于环境中什么因素的影响?(预设回答:重力) 【多媒体展示4】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的横放盆栽植物示意图。 【小结1】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板书】向地性。 【小结2】植物茎的生长方向与根的生长方向相反,即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板书】负向地性 【实物展示】学生水边拨来的植物,观察根的形态。 【问题5】长在水沟边的植物与长在一般土地里的植物相比,根的生长情况会有什么不同?(预设回答:水沟边的植物根向着水的一侧生长的更旺盛,一般土地里的植物根没有那一侧生长的更明显)。 【小结3】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板书】向水性。 【多媒体展示5】仙人球图片。 【思考与讨论3】【多媒体展示】沙漠中的仙人球等根系为什么长得很深?(预设回答:为了更好的吸收水分。) 【思考与讨论4】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根的向水性吗?请在草稿纸上画出示意图。比一比,5分钟内,哪个讨论组的实验方案最完善。 【组间评价】对其他讨论组实验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进而纠正或补充。 【小结4】我们的实验设计都用到了哪种方法?(预设回答:控制变量法)

高中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2、兴奋向导 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外负内正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 突触小泡(内含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3、人的高级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听、说、读、写等)、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如: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6、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7、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8、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主动运输) 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倒运(主动运输) ③: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得快,生长素少生长得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