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标准菌株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标准菌株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标准菌株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标准菌株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标准菌株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微生物标准菌株的验收、复活、确认、转代、储存、使用、废弃等进行规定,确保标准菌株符合要求,保证检测结果。

2、职责:

2.1、检测中心主任负责标准菌株资源的配备。

2.2、微生物检测室工作人员负责标准菌株的有效储存和正确的使用。

3、要求:

3.1供应商的选择:选择有资质的标准菌株的合格供应商,每批标准菌株必须有附件的供应商的合格证或检测报告,来证明所采购的标准菌株是合格的。

3.2标准菌株和验收

菌株一到实验室,一定要记录好菌株号和标准菌株来源,确保溯源性清楚。同时,还应尽可能多的菌株信息,如:标准菌株名称和数量、生产日期、接收日期和有无破损等。

3.3冻干标准菌株的复活:

3.3.1、开启产品包装:先用70%酒精棉擦拭外包装,从凹口处撕开产品外包装,撕掉标签上的拉片,将其贴于菌株保藏管上。

3.3.2、复活: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根据生产商说明)进行复活。冻干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标准菌株保藏中心购买的冻干标准菌株为第F0代。捏管帽处安瓿瓶(仅一次)使其释放水合液体。垂直握住安瓿瓶并轻拍之,使液体流入含小球的管底。通过挤捏压碎小球使其与液体混合,立即将拭子浸于水合液体。挤压并旋转拭子,接种于初级培养平板,接种圈的直径约为25mm,用一无菌接种环在先前接种区域划线10-20次,促使分离出单菌落。同时吸出部分菌液接种胰蛋白胨大豆肉汤管,副溶血性弧菌接种3%氯化钠胰蛋白胨大豆肉汤管。将接种好的平板和管立即进行培养。细菌培养温度通常为25℃或37℃。多数冻干菌株会在几天后长出,但是少数菌会表现出延滞期延长的现象,需要将正常培养时间加倍。复活后的菌株为F1代。

3.3.3将TSB生长的浓菌液吸0.5mL于菌株保藏管充分混匀后将液体吸出,将保藏管-18℃保存1-3年为标准储备菌株F2代。将平板上生长的良好菌株接种

于营养琼脂斜面(副溶血性弧菌用3%氯化钠营养琼脂)36℃培养24h当作工作菌株,为W3代,记录为F2代。

3.3.4、工作菌株确认方法及依据:

大肠杆菌的确认依照“SN 0169-1992 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检验方法”执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确认依照“SN/T 0172-2010进出口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执行。

沙门氏菌的确认依照“SN 0170-1992 出口食品沙门氏菌属(包括亚利桑那菌)检验方法”执行。

副溶血性弧菌的确认依照“SN/T 0173-2010 进出口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执行。

3.4、工作菌株的储存:

3.4.1、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储存在2-8℃的冰箱内。

3.4.2、副溶血性弧菌在常温条件下保存。

3.4.3、储存期限: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为3个月。

3.5、标准菌株的转接:

3.5.1标准菌株的复苏:①菌种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杂菌污染。

②每次使用和复苏时只需将小珠在平板上滚动或置肉汤中培养。

3.5.2标准储备菌株每转接一次须进行确认。

3.5.3工作菌株转接的方法:

①、配制营养琼脂培养基(副溶血性弧菌加3%氯化钠)并分装在试管内,

121℃高压灭菌15分钟后摆斜面,冷却后备用。

②、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菌苔至新鲜斜面上作“之”字形划线接

种,放置在36℃的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

3.6 工作菌株的使用:

3.6.1内部质量控制:一个月一次阳性对照、培养基每批验收;

3.6.2外部质量控制: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

3.7、工作菌株的期间核查:

3.7.1期间核查的频率:每半年对使用标准菌株进行一次期间核查。

3.7.2工作菌株期间核查的方法及依据:同工作菌株的确认。

3.7.3建立标准菌株期间核查记录。

3.8标准菌株的废弃:

3.8.1标准菌株如已老化、退化、或变异、污染等,经确认试验不符合的或该菌种已无使用需要的应及时销毁。

3.8.2 废弃的标准菌株由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人员放入高压锅内121℃45min高压灭菌后作为废弃物处理。

室内环境苯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苯 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GB11737-89 ) 一、适用范围、技术标准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室内空气中苯浓度的检测。 1.2技术标准 《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GB11737-89)。 二、仪器设备、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 GC7890 F型气相色谱仪: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色谱柱:可选择柱长为2米,内径4mm不锈钢柱,内填充聚乙二醇为6000-6201担体(5:100)固定相,柱温为90℃,汽化室温度为150℃,检测室温度为150℃,载气(氮气)流量:28mL/min. 活性炭采样管:用长150mm, 内径(~)mm, 外径6mm的玻璃管,装入100mg 椰子壳活性炭,两端用少量玻璃棉固定。装好管后,再用纯氮气于(300~350)℃温度条件下吹(5~10)min, 然后套上塑料帽封紧管的两端。此 管放入干燥器中可保存5天。若将玻璃管熔封,此管可稳定三个月。也 可用市售的已熔封的活性炭采样管,此管可稳定三个月。 空气采样器: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前和采样后的流量,误差应小于±5%。环境条件 检测室温度:20±10℃湿度:60±10% 三、采样方法及样品数量 采样 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抽查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 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a) 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 b) 房间使用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 c) 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 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 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距楼地面高度(~)m. 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苯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在采样地点取下采样管两端的塑料帽,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打开采样泵,调节流量min,采样体积为10L,采样后,将活性炭采样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采样的同时做好室外空白点的采集,记录采样时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 V 0=Vt?T ?P/(273+t) ?P 式中:V0—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 t—采样体积,为采样流量与采样时间乘积,L; t—采样点的气温,℃; T0—标准状态下的绝对温度,273 K; P—采样点的大气压,kP a; P —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101 kP a. 保存 采样后将活性炭采样管取下,将活性炭采样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样品可保存3天。 四、检测方法 标准曲线的绘制: 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二硫化碳。再以1000mg/l的苯标准液临用时用二硫化碳逐级稀释至l、1mg/l、2mg/l、4mg/l、8mg/l的苯的标准液系列。分别

室内环境检测方案

室内环境检测方案 2017年8月2号 衡阳市科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检测项目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项目为:氡、氨、甲醛、、苯和总有机挥发物TVOC五项。 二、检测依据及标准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三、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 1.空气中氡的检测 1.1测试方法及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1.2检测仪器: 1027型电子氡气检测仪 1.31027型环境氡检测仪 1027型环境氡检测仪以闪烁室法为基础,用气泵将含氡的气体吸入闪烁室,氡及其子体发射的α粒子使闪烁室内的ZnS(Ag)柱状体发光,光电倍增管再把这种光讯号变成电脉冲。由单片机构成的控制、测量电路,把探测器输出的电脉冲放大、整形,进行定时计数。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与氡浓度成正比,从而确定空气中氡的浓度。 2.空气中的游离甲醛的检测 2.1测试方法及依据 2.1.1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2.1.2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2 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上海舜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7230G 可见分光光度计 2.3 基本原理: 用大气采样器将空气中的甲醛吸收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

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着色深浅,比色定量。 3.空气中氨的检测 3.1测试方法及依据 3.1.1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3.1.2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3.2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上海舜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7230G 可见分光光度计 3.3基本原理: 空气中的氨吸收在稀硫酸中,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及次氯酸钠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的靛酚蓝染料,根据着色深浅,比色定量。 4.空气中苯的检测 4.1 测试方法及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F。 4.2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TP-2030型热解吸装置、BTJ-Ⅲ型热解吸装置、湖北方圆公司生产的FYGC-2000B型气相色谱仪。 4.3基本原理: 空气中的苯用活性炭管吸附采集,然后经热解吸提取出来,经气相色谱仪由毛细管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计算出空气中苯的含量。 5.空气中TVOC的检测 5.1 测试方法及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G。 5.2 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TP-2030型热解吸装置、BTJ-Ⅲ型热解吸装置、湖北方圆公司生产的FYGC-2000B型气相色谱仪。 5.3 基本原理: 空气中的TVOC用Tenax-TA吸附管吸附采集,经热解吸提取出来,

室内质量控制程序

临床生化室内质量控制程序 1.目得 对生化检验程序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得准确性。 2.范围 检验科生化室开展得检验项目。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室内控制规则与检验过程得质量控制程序。 3、2各专业组组长负责制定本组室内控制规则与检验过程得质量控制程序。 3、3检测人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得质量控制程序与对本岗位室内质控进行分析与处理。 3、4质量监督员监督本组内就是否按照程序文件与作业指导书有检验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得要求进行。 4、工作职责 4、1标本接受得质量控制 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样品得核收、登记及保存程序》中得有关规定对标本进行验收与不合格标本处理。 4、2标本前处理得质量控制 4、2、1标本接收人员收到标本后,要及时分发标本至相应专业组,相应专业组及时对标本进行处理,并采取合适得方式进行保存。 4、2、2检测人员对所有得样品进行规范化得编号,防止检测过程中或 检测后出现错号。 4、2、3在血液标本分离过程中要正确选择离心速度与时间,尽可能避免标本溶血。 4、2、4标本采集后要在规定得时间内完成检测。 4、3检验过程得质量控制 4、3、1方法得选择与评价

检测方法得选择与评价参见《检验方法得选择与评审程序》。 4、3、2校准品、试剂、质控品 校准品、试剂、质控品得评价、使用与管理参见《外部服务与供应管理程序》。 4、3、3仪器设备 仪器要定期检查并经常维护与保养,使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下运转。按照《仪器检定/校准程序》,确定仪器设备在安装时或常规使用中能够达到所要求得性能标准,并且符合相关检验所要求得条件。 4、3、4作业指导书 检验者必须严格按照相应得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具体规定参见《作业指导书管理程序》。检验程序不得任意更改,正式修改前必须经过《检验方法选择与评审程序》与《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证明修改后比原来更准确、误差更小并且可以按照程序规定得进行。 4、3、5人员 检验人员得资格与经历必须能够满足与相应岗位得要求。具体规定参见《人员培训考核程序》 4、4室内质量控制 4、4、1室内质量控制得常规要求 检测人员根据检验项目对质控得要求,准备质控物,与常规标本相同条件测定质控物,分析质控结果。若失控,则不能发出该分析批次 得病人结果。纠正失控状态,重新分析当批次得病人标本。 4、4、2控制品得种类 4、4、2、1标准控制品:系纯物质得溶液(水或其她溶剂),制备较方便,但就是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光学特性均与所控制得测定样品不同。

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量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量 一、检测依据: 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G 二、仪器与设备: 1、大气采样器:恒流空气采样泵,在0.1-0.5L/min范围内流量稳定。 2、热解吸装置:能对吸附管进行热解吸,解吸温度、载气流速可调。 3、气相色谱仪:GC122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4、Tenax-TA吸附管:长15cm,内径3.5-4.0mm,外径6mm 5、注射器:1μl、10μl、1ml、100ml若干支 6、色谱柱:长30-50m,内径0.32或0.53mm石英柱,内涂覆二甲基聚硅氧烷,膜厚1um-5um,柱操作条件为程度升温50-250℃,初始温度为50℃,保持时间10min,升温速率5℃/min,至250℃,保持2min。 7、标准品:TVOC的标准溶液或标准气体。 8、容量瓶:50ml若干 9、空盒压力表、手持式温度计等 三、检测数量及取样方法: 1、采样点的设置: ⑴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数量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⑵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⑶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A、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 B、房间使用面积在50~100 m2时,设2个检测点; C、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500m2时,不少于3个检测点; D、房间使用面积大于500~1000 m2时,不少于5个检测点; E、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0~3000 m2时,不少于6个检测点; F、房间使用面积大于等于3000 m2时,每1000 m2不少于3。 四、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项目计划作业指导书-试运行

1.目的:本规范主要针对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计划的制定和项目进度管理。目的是使项目程序规范化,便于项目进度跟踪,项目问题协商及项目文件整理。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正式立项的项目。 3.职责: 总经理及部门经理负责制定项目总节点时间,审核项目的重要变更。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计划的制定和后续更新。 项目管理人员负责项目进度跟踪及任务检查。 项目小组成员负责完成项目经理安排的任务。 行政人事部负责对每一个的项目执行率进行汇总计算。 4.项目计划管理程序 4.1流程图 4.2流程说明

4.2.1 在项目启动阶段建立项目计划的以及计划,需要确定项目的里程碑任务,里程碑任务应至少包括:机械图纸分发、电气设计完成、软件设计完成、第一台样机装配调试、设备改进、项目关闭等节点;项目计划的制定规范如下: 项目计划统一采用Office project甘特图形式。 a)任务分层原则。任务需要分阶段完成,每个阶段细化成每个工作单元。建议分 级如下图。 b)80小时原则。这条原则指的是在任务分解过程中,最小级别的任务工期控制 在10个工作日内。如果某一任务的工期较长,建议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以便符合80小时原则。 c)责任到人原则。任务分解过程中,最小级别的任务最好能够分配到某一具体的 资源,建议对该任务细分到每一个人。否则如果某一项任务出现问题,很难责任到某一个人。 d)逐步求精原则。即将开始的任务需要非常精细的分解,未来的任务可以分解粗 放一些,等到即将执行时再进行精细化分解。 e)团队工作原则。项目计划制定主要责任人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在制定项目计 划过程中,尤其是任务分解和工期估计等关键过程中一定要有项目成员一起进行。任务的描述和分解必须要征得大家的同意和确认,从而尽可能避免项目执行过程中任务分解的分歧。 f)划分重要里程碑事件。在项目计划中要明确表明项目整个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事件。里程碑事件时间要结合项目整体时间慎重制定。 4.2.2 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应不断的细化项目任务,项目任务的变更规则如下: 项目计划和项目里程碑计划制定后在项目专员处存档。项目专员进行实时监控。项目的更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HSE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说明

《HSE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说明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作业指导书编写指南(试行)》的要求,《HSE作业指导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2 (3 (4 (5 另外,还要填写岗位HSE作业指导书。 详细说明

(对照《HSE作业指导书编写指南(试行)》中4编写指南) 一、HSE管理体系 (1 (2) (3 如果基层企业的作业范围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HSE承诺就要考虑适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向社会、员工和相关方做出承诺。

努力可以实现的。HSE方针要体现体系化管理的思想,要简明扼要,便于员工理解和记忆,制定方针同时要考虑通过目标将方针强调的思想进行量化,不要只停留在口号或不能量化的文字上。具体控制指标的制订是为了确保基层企业目标的实现,可由二级单位对基层企业目标进行分解。 1 《HSE 位名称(如:经理、副经理、XX部门经理、监督等等),不是具体到哪一个人,是企业相对固定的管理结构模式。为了表明生产管理模式和能力,对关键技术装备进行列表,表中对装备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商、生产技术标准、已使用年限和技术状况等进行描述。注意,这里不是要求对本组织的所有设备进行罗列,只要列出那些关键的并且是要在本指导书中对操作规程或按设备单元进行作业指导的特定的设

备就可以。 2)岗位分布 求。 在岗位HSE职责中按照岗位分布,按照岗位不同和作业要求的不同,分别对基层企业内所有岗位的HSE职责进行描述。要按照组织管理网络对责任进行层层分解,描述对上、对下的责任,在职责描述上一定要体现出从管理者到操作岗位者的线式管理责任。

1)岗位条件 对不同的岗位要有不同的要求,对岗位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专业技能、持证要求、工作表现、资历、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以及是否进行过必要的岗位培训和HSE 培训等,要在该部分提出量化指标,以确保从事本岗位的员工能胜任本岗位工作, 知识 2 HSE 出岗位风险管理的要求,辨识和降低岗位风险。编写岗位职责时,要按照基层组织结构,从组织管理者到各岗位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描述,按照逐级负责,逐级约束,明确该岗位对上要听从谁的指令,对谁负责,对下负责什么,岗位之间的职责一定要界定清楚,防止出现重叠和空当。要明确各岗位的HSE权利和义务。

室内空气中tvoc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室内空气中tvoc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一、抽样方法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每个建筑单体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氡、甲醛、氨、苯、TVOC的抽检量不得少于房间总数的5%,每个建筑单体不得少于三间,当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凡惊醒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量减半,并不得少于三间。 民用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应按下表设置。(摘取自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室内环境监测布点规范 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监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并取各店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监测点应距内墙面不

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m~1.5m。监测点应分布均匀,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监测室,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对装饰装修工程中完成的固定家具时,应保证正常使用状态。 二、原理及步骤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化合物应按一下步骤进行测定: 用TenaxTA吸附管采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 通过热解吸装置加热吸附管,并得到TVOC的解吸气体; 将TVOC的解吸气体注入气象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面积定量。 三、仪器及设备 恒流采样泵:在采样过程中流量应稳定,流量范围应在0.02L/min~0.5L/min,能克服5KPa~10KPa之间的阻力,用皂膜流量计校准系统流量时,相对偏差不应大于±5%。 热解吸装置:能对吸附管进行热解吸,其解吸温度及载气流量可调。配备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象色谱仪。 石英毛细管柱:长度应为30m~50m,内径为0.32mm或0.53mm我,柱内涂覆二甲基聚硅氧烷的膜厚应为1μm~5μm;柱操作条件应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50℃,保持10min,升温速度为5℃/min,升温至

任务识别

1 目的 确保本矿安全生产中关键任务得到识别和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矿关键任务识别和分析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关键任务:属特定的工作任务,如果其未正确执行,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 4 职责 4.1 安环科负责对关键任务的识别及控制计划的制定,对关键任务控制 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管理。 4.2 培训科负责对执行任务分析的人员、从事任务观察工作的人员进行 观察方式、方法的培训。 4.3 科室、车间负责本单位作业范围内的关键任务的识别与分析,实施 本单位关键任务的控制计划。 4.4 本制度由安环科归口管理。 5 工作程序 5.1 关键任务识别和分析 5.1.1 关键任务识别和分析程序: a)列出本单位或班组内的工种或职业清单; b)列出每一职业的所有任务清单,反映所有的工作; c)将工作任务填入表; d)实施任务分析并编制关键任务清单。 5.1.2 识别关键任务应考虑下列问题: a)当这个任务正在执行时,如果没有正确执行的话,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损失; b)这个任务,如果没有正确执行的话,是否以后可能导致重大损失;c)应考虑损失的严重性、伤害的严重度、损坏的费用、质量或生产损失的费用,那些人或部门可能受到影响; d)估计的损失发生频率。

5.1.3 确定关键任务的组织原则: a)岗位工人的关键任务由班组长组织确定; b)班组的关键任务由车间组织确定; c)车间级的关键任务由矿主管领导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确定。 5.1.4 根据《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辨识结果,下列项目应确 定为关键任务: a)风险程度达到二级以上的危险作业场所; b)需要使用《工作票》作业的; c)需要使用《动火证》作业的; d)需要使用《危险作业许可证》的; e)需要进行强制性授权许可作业的。 5.1.5 车间应根据《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辨识结果,对所有 的工种和作业对象进行分析,确认本单位的关键任务,并以表格形式报送安环科。 5.1.6 安环科对全矿的关键任务进行核实,完成关键任务清单,经主管 副矿长审核后,报矿长批准。 5.2 关键任务作业指导书 5.2.1 关键任务和下列活动应制定作业指导书: a)采矿、掘进、充填、爆破等风险程度达到三级以上的危险作业;b)员工培训; c)角色分配; d)与员工沟通; e)小组会议等。 5.2.2 作业指导书要详细突出关键任务的作业步骤以及保障作业的安全 措施,并符合下列要求: a)简明扼要; b)步骤清楚、完整; c)危险源辨识全面; d)关键步骤确定准确;

室内环境氡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氡 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GB 50325-2001 ) 一、适用范围、技术标准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内空气中氡浓度的检测. 2.技术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程》(GB 50325-2001) 二、仪器设备、环境条件 2.1.RAD7氡气探测仪 2.2.空盒气压表 2.3.温湿度计 2.4.常温状态下检测 三、抽样方法及数量 3.1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3.2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查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查 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3.3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 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3.4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a)房间使用面积少于50m3时,设1个检测点; b)房间使用面积(50~100)m3时,设2个检测点; c)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 m3时,设3~5个检测室。 3.5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 的检测值。 3.6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 距楼地面高度0.8~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3.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 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h以后进行。÷ 3.8具体条件 3.8.1.采样要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外面的门窗必须关闭,正常出入时外面门打 开的时间不能超过几分钟。 3.8.2.采样期间内外空气调节系统(吊扇和窗户上的风扇)要停止运行。 3.8.3.若采样前12h或采样期间出现大风,则停止采样。 3.9选择采样点要求 3.9.1测量结果能代表住房内的实际水平。 3.9.2在近于地基土壤的居住房间(如底层)内采样。 3.9.3仪器布置在室内通风率最低的地方,如内室。 3.9.4采样点不应设在走廊、厨房、浴室、厕所内。 3.9.5采样点应设在卧室、客厅、书房内。 3.9.6采样点不要设在由于加热、空调、火炉、门、窗等引起的空气变化较剧烈 的地方。 3.9.7在采样期间采样器不被扰动。 四、检测方法 4.1 仪器准备 4.1.1 RAD7进口端依次联接单项流动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及灰尘过滤器。 4.1.2 开启打印机,并置于红外端口处。 4.1.3 安装好电源插线,连接电源并启动设备。

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SOP文件) 一、目的:为了检测标本结果的准确、可靠、科学、有效,更 好的服务于临床。 二、使用范围: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质控品、尿质控 品。 三、质控物的选择:尽量选择稳定性好、甁间差异小、无传染 性和基质、与检测样本一样、效期长的质控品。 四、浓度水平:中值 五、质控数量:足够量 六、质控频率:每天开机检测一次,每半年进行室间质量评价 活动的仪器进行对比一次。 七、质控规则:采用多规则质控方法:12s/13s/22s/R4S/10X 八、环境温度:室温15-20 九、质控操作 1.血质控品 (1)、质控品从冰箱取出,与室温平衡20-30分钟,将血质控品充分混匀。混匀方法:①质控品管口朝上置于操作者双手掌心,双手来回搓动10次,动作要连贯。②颠倒试管,试管口朝

下,将质控品样本置于操作者双手掌心,来回搓动10次。③重复①和②的步骤8次(共计2分钟左右)。④轻轻颠倒混匀1分钟左右。⑤管底朝上:确认管底无沉积物则说明己充分混匀。⑥要保证质控结果的准确性,首先要做好质控品的混匀操作,请特别注意混匀的操作方法。 (2)、立即上机,留存质控原始数据。 (3)、绘制质控图,每天的质控数据上质控图,根据先用的质控规则判断检查结果的有效性,如有失控发生,填写失控报告。 (4)、血液分析仪校准:在室内质控失控时进行仪器校准。方法:用原仪器厂家校准品进行校准,校准步骤:①将从冰箱 中取出校准物,室温放置15分钟,勿摇动。②在测定校准物前, 先测定两份正常人新鲜血液。③校准物瓶口朝上置双手掌心,双手来回搓动8次。④颠倒小瓶,使瓶口朝下置于双手掌心,来回 搓动8次。⑤重复3和4步骤8次(计2分钟左右)。⑥瓶底朝上, 确认瓶底无沉积物,说明己充分混匀。⑦用软纸拭净瓶口,轻轻打开瓶塞。⑧取瓶校准物在仪器上连续测定11次,放弃第一

关键任务识别

关键任务识别、分析与观察管理制度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要求,为确保关键傻观察与分析过程的有效性,提高控制作业风险的效力,防止事件、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完成关键任务风险分析,编制作业指导书,确定工作票与许可证任务管理,建立关键观察制度。 二、建立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 通过对关键任务存在危险源的识别与分析,做出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束,编写作业指导书。确保下列活动有作业指导书:采掘作业,员工培训、角色分配,与员工沟通,小组会议等,完成的风险分析要用于作业人员培训、生产预算、分析、事故调查物料评价等到。执行任务分析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 三、建立关键任务制度,确保在此需现场按照计划执行完任务观察与局部任务观察。 执行观察的人员,应接受观察方法的培训,根据观察结果确定训练与培训的特殊需求。观察人员应按计划执行观察任务。针对观察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正意见。任务观察时对好的行为给予赞誉与强化。在观察的同时,辨识危险源和评估风险,及时指出观察中发现的可能导致伤损的行为,了解员工的工作习惯,检查现有的工作方法与制度,跟踪当前培训效果。 四、实施关键任务分析,并编任务清单 关键任务分析与关键任务清单,可按相对独立的采矿工艺系统及各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工工艺环节划分单元,用表清列。 五、编写与使用关键任务作业指导书 编写作业指导书由创办标准化系统工作小组成员完成编写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能力,并充分吸收具体作业操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依据关键任务分析和作业操作实际情况编写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简明扼要,步骤清楚,完整,危险辨识全面,强调关键步骤确定准确,安全措施齐全,以及执行效果。 作业指导书应旋转在使用部门和工作现场。

室内环境中氡浓度作业指导书(1027型)

1.总则 1.1.本细则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内空气中氡浓度的检测。 1.2.本细则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程》(GB 50325-201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 14582-1993)编制。 2.仪器设备 MODEL 1027 测氡仪 气压表 温湿度计 3.检测布点的方法、数量及细则 3.1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及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3.2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查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查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3.3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3.4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3.4.1 房间使用面积少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房间使用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 3.4.2 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设3个检测点; 3.4.3 房间面积大于500m2时,设5个检测点;

3.4.4 房间面积大于1000m2时,设6个检测点; 3.4.5 房间面积大于3000 m2时,每1000m2设置3个检测点。 3.5 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3.6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3.7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h以后进行。 3.8 检测条件 3.8.1 检测要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外面的门窗必须关闭,正常出入时外面门打开的时间不能超过几分钟; 3.8.2 检测期间内外空气调节系统(吊扇和窗户上的风扇)要停止运行; 3.8.3 若检测前12h或检测期间出现大风,则停止检测。 3.9 选择检测点的要求 3.9.1 测量结果能代表室内的实际水平; 3.9.2 在近于地基土壤的居住房间(如底层)内检测,如楼房较高时,可抽样楼房的底层、中层、高层分别检测; 3.9.3 仪器布置在室内通风率最低的地方,如内室; 3.9.4 检测点不应设在走廊、过道等通风处; 3.9.5 检测点应设在卧室、客厅、书房内; 3.9.6 检测点不要设在由于加热、空调、火炉、门、窗等引起的空气变化较剧烈的地方; 3.9.7 在检测期间监测仪不被扰动。 3.10 对于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或不合格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调查了解异常产生的

1临检室室内质控SOP

临床检验室室内质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室内质控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的过程。室内质控的目的是检测、控制本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2.范围 临检室开展的定量及定性测定项目。 3.职责 3.1检测人员:负责每天室内质量控制的实施、记录、质控图的绘制、失控原因分析及处理。 3.2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本组内各项目是否按照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中有关检验过程质量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 3.3组长:负责制定本组室内质控规则,质控计划,以及失控时纠正措施,定期总结,归档保存记录。 3.4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本室组长汇报的本文件操作和质量管理情况做出评价和决策。 4.术语 4.1质量控制(质控):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操作技术和活动,包括: 4.1.1质量控制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质量保证。 4.1.2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联系的。 4.2 室内质控:实验室内为达到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包括: 4.2.1在医学实验室,室内质控的目的在于监测过程,以评价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的原因。 4.2.2广义上室内质控适用于得出检验结果所有步骤的活动,从临床需要考虑,从收集标本,检测直至报告测定结果。 4.3 控制限:判断质控品测定的允许范围的上、下限,通常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 4.4 质控规则:从质控品的测定数据分析该批测定操作是否合格的判断标准。 4.5 在控:质控结果符合质控规则。 4.6 失控:质控结果未符合质控规则。 4.7 精密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时,所得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通常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4.8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4.9偏倚:指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偏离程度。 4.10变异系数:测定结果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百分比值,通常用CV%表示。 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4.11. 准,通常是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 5.工作程序 5.1 临检室开展质控的项目及单位 5.1.1血液 、MCH(pg))、HCT(%)、MCV(fL)、RBC(10/L)HGB(g/L)、PLT(10/L/L(1)血液分析仪分析9129、 项:WBC(10)、 MCHC(g/L)。)血细胞显微镜检查项:细胞形态、分类、计数。(2 体液5.1.2BIL、

室内环境空气中甲醛的测量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空气中甲醛的测量 、检测依据: 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T1820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二、原理: 空气中的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三、试剂:本法中所用水均为重蒸馏水,所用试剂纯度一般为分析纯。 1. 吸收液原液: 称量0.10g酚试剂[C 6H 4SN(CH 3)C: NNH 2HCI简称MBTH],加水溶解,倾于100ml具塞量筒中,加水至刻度。放冰箱(温度保持自4—8C)中保存,可温度三天。 2. 吸收液: 量取吸收原液5ml,加95ml水,即为吸收液。采样时,临用现配。 3. 1%硫酸铁铵溶液: 称量1.0g硫酸铁铵]NH 4Fe(SO 4)

2 12H 20]用0.1mol/L盐酸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 碘溶液[ 2) =0.1000mol/L]: 称量40g 碘化钾,溶于25ml 水中,加入 12.7g碘。待碘完全溶解后,用水定容至1000ml。移入棕色瓶中,暗处贮存。 5.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 称量40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6.0.5mol/L 硫酸溶液: 取28ml 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7.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 2S 20 3) =0.1000mol/L]: 可从试剂商店购买的当量试剂。 8.0.5%淀粉溶液: 将0.5g 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100ml 沸水,并煮沸2—3min 至溶液透明。冷却后,加入0.1g 水杨酸或0.4g 氯化锌保存。 9.甲醛标准贮备溶液: 取 2.8ml 含量为36%—38%甲醛溶液,放入1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ml约相当于1mg甲醛。其准确浓度用下述碘量法标定。

CG05 FD216 环境氡测试仪操作规程

FD216 环境氡测试仪操作规程 1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FD216环境氡测试仪的操作及相关项目检测分析。 3 操作规程 3.1室内环境空气中氡的测量 3.1.1仪器放在采样处,安装空气滤片,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0min以上; 3.1.2检查参数设置,空气氡测量参数参考如下:

充气时间:10min 测量时间:20min 排气时间:1min 3.1.3按“空气氡”键进行测量; 3.1.4测量结束后,若打印数据,在“功能选择”状态下选择“打印键”,输入测量点号,再按“确认”进行打印; 3.2土壤氡的测量 3.2.1应选择没有充水或湿度不大的土壤进行测量; 3.2.2选择直径2.0cm左右,长80cm的钢纤,在土壤中打70cm深的孔; 3.2.3将钢纤拔出,迅速将取样器插入孔中,并将取样器顶端地表部分用土密封压实,以防止抽气时空气进入孔中; 3.2.4应在测量土壤干燥塔的前端加棉纱或纤维,防止微尘尘土进入仪器内; 3.2.5用橡胶管将仪器和取样器连接时:一端连接取样器气体出口处,一端接入附件干燥塔及仪器进气孔; 3.2.6测量参数参考如下: 充气时间:2min 测量时间:5min 放气时间:2min 3.2.7按“土壤氡”键进行测量,仪器充气结束后拔掉进气孔胶皮管,使仪器在空气中完成排气过程 3.3材料与土壤表面氡析出率的测量 3.3.1布置测点将被测土壤的表面清理出直径不少于30cm的平坦面,将氡聚集罩平扣在平坦表面上。用土壤或密封胶将不连接胶皮管的氡聚集罩周边压实密封,并准确记录密封起始时间。 3.3.2设置测量参数 充气时间:3min

测量时间:13min 排气时间:4min 3.3.3设置密封时间并进行测量 连接好仪器与密封罩,按下“氡析出”键,仪器会提示输入密封时间,然后按“确认”键完成输入后仪器开始自动测量,测量结束后给出测量结果,氡析出率单位为:Bq/[m2·s] 4 维护保养 4.1仪器在电池供电情况下能工作30H,一般超过30h必须给仪器充电,每次充电至指示灯绿色,表示充电完成,为保护电池,仪器不经常使用时,每个月需充电一次,另外无论仪器使用与否,每三个月都要充电一次 4.2仪器使用的干燥装置为变色硅胶和滤棉,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发现硅胶变色或滤棉尘过多需要及时更换。 4.3土壤氡测量禁止在雨天进行,如遇雨天,应在雨后24h后视情况而定 4.4在仪器充气和排气的过程中严禁堵塞进气孔或者排气孔,否则将损坏气泵。 5 期间核查 按期间核查程序要求对仪器各性能指标进行期间核查,在两次校准期间至少进行一次。 6 相关记录 6.1仪器设备使用记录OYF/ZJ20-04 6.2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OYF/ZJ20-09 6.3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OYF/ZJ23-02

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测定方法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主题: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TVOC检 测作业指导书第1 页 第1版 颁布日期: 1编制目的 为对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检验,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2 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的检验。 3 检验依据 3.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 4 检验原理 空气中TVOC用Tenax-TA管采集,然后经热解吸,再经专用毛细管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验,以保留时间定性,面积定量。 5 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的持证上岗人员,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应认真负责。 6 检验仪器及设备 6.1 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6.2 热解吸装置: 6.3 毛细管柱——长50m,内径0.32mm石英柱,内涂覆二甲基硅氧烷,膜厚1~5μm。 6.4 空气采样器——0~2L/min。 6.5 注射器——1mL、100mL、10μL、1μL。 7 试剂和材料 7.1 Tenax-TA吸附管。 7.2 标准品 7.2.1标准气体—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均为标准气体。 7.2.2标准品:乙酸丁酯、十一烷为色谱纯。 7.2.3标准溶液:VOCs (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标准溶液。有市售。

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主题: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TVOC检 测作业指导书第2 页 第1版 颁布日期: 8 检验程序 8.1采样 应在采样地点打开吸附管,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以0.5 L/min的速度,抽取约5 L空气,精确计时。采样后,应将吸收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并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 8.2 空气样品的测定 8.2.1 解吸条件 载气——氮气(纯度不小于99.99%); 解吸温度——300℃; 解吸体积——50mL。 8.2.2 色谱分析条件 进样口——250℃; 柱温箱——程序升温50~250℃,初始温度为50℃,保持10min,升温速率,5℃/min; 分流比——1:1~10:1; 检测器温度——250℃。 8.2.3标准系列(可选任一) 8.2.3.1 气体外标法:取30mL、60mL、100mL的标准混和气体通过吸附管,为标准系列。 8.2.3.2 液体外标法:取VOCs的标准溶液,临用前逐级稀释成单组份含量为1.0、5.0、10.0 mg/mL的标准液。各取1uL注入吸附管,同时用100mL/min的氮气通过吸附管,5min后取下,密封,为标准系列。 8.2.4 标准曲线制备 8.2.4.1 热解吸方法一:将吸附管与100 mL注射器(60℃预热)相连,置于热解吸装置上,用氮气以50~60 mL/min的速度于300℃下解吸,解吸体积均为50mL,于60℃平衡30min, 取1mL进样,测量保留时间及峰面积。 8.2.4.2 热解吸方法二:将吸附管与直接热解吸进样装置相连接,解吸温度300℃,测量保留时间及峰面积。

室内环境检测苯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检测苯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1.1 应用标准 GB 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 1.2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1.3 原理 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用活性炭管采集,然后经热解吸提取出来,再经二甲基聚硅氧烷色谱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1.4试剂、仪器与设备 1.1.1 苯:标准气体。 1.1.2 纯氮:99.99%。 1.1.3 注射器:100mL。体积刻度误差应校正。 1.1.4 活性炭采样管:长150㎜,内径3.5~1.0㎜,外径6 ㎜的玻璃管内装100 mg椰子壳活性炭。

1.1.5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1L/min,流量稳定。使用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列在采样前和采样后的流量。流量误差应小于5%。 1.1.6 热解吸装置:热解吸装置主要由加热器、控温器、测温表、及气体流量控制器等部分组成。调温范围为100~400℃,控温精度±1℃,热解吸气体为氮气,流量调节范围为50~100mL/min,读数误差±1 mL/min。所用的热解吸装置的结构应使活性炭管能方便地插入加热器中,并且各部位受热均匀。 1.1.7 气相色谱仪: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1.5采样 在采样地点打开活性炭管,与空气采样器入口垂直连接,以0.5 L/min的速度抽取10L。采样后,将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并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同时同步采集室外空气平行样作为空白样。样品放入干燥器中可保存5天。 1.6分析步骤

1.6.1 色谱分析条件 1.6.1.1流量调节阀圈数:氮气:8.36;氢气:1.40;空气:6.14 ; 尾吹:5.68;分流:1.56。 1.6.1.2分析温度:柱温:60℃;进样器:250℃;检测器:250℃。 1.6.2 热解吸仪条件 1.6. 2.1流量调节阀圈数:1.20。 1.6. 2.2解吸温度:320℃。 1.6.3 绘制标准曲线 用100mL注射器取20mL,40mL,60mL苯标准气体分别注入活性炭管,热解吸5min后进样测量保留时间及峰面积,每个体积重复三次。以苯的含量为纵坐标,峰面积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6.4 样品分析 将已采样的活性炭管置于热解吸装置上,打开反吹开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TVOC法检测作业指导书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T VO C法检测作业指导书 1 编制目的 为对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检验,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2 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的检验。 3 检验依据 3.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 4 检验原理 空气中TVOC用Tenax-TA管采集,然后经热解吸,再经专用毛细管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验,以保留时间定性,面积定量。 5 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的持证上岗人员,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应认真负责。 6 检验仪器及设备 6.1 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6.2 热解吸装置: 6.3 毛细管柱—长50m,内径0.32mm石英柱,内涂覆二甲基硅氧烷,膜厚1~5μm。 6.4 空气采样器—0~2L/min。 6.5 注射器—1mL、100mL、10μL、1μL。 7 试剂和材料 7.1 Tenax-TA吸附管。 7.2 标准品 7.2.1标准溶液:VOCs (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标准溶液(Ⅰ10ug/ml;Ⅱ100ug/lml;Ⅲ1000ug/ml)。 8 检验程序 8.1采样 应在采样地点打开吸附管,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以0.5 L/min的速度,抽取约10L空气,精确计时。采样后,应将吸收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并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

8.2 空气样品的测定 8.2.1 解吸条件 载气——氮气 (纯度不小于99.99%); 解吸温度——300℃; 解吸时间——5min 。 8.2.2 色谱分析条件 进样口——250℃; 柱温箱——程序升温50~250℃,初始温度为50℃,保持10min ,升温速率,5℃/min ; 分流比——1:1~10:1; 检测器温度——250℃。 8.2.3标准系列 8.2.3.1液体外标法:取VOCs 的标准溶液, 临用前逐级稀释成单组份含量为1.0、5.0、10.0 mg/mL 的标准液。各取1uL 注入吸附管,同时用100mL/min 的氮气通过吸附管,5min 后取下,密封,为标准系列。 8.2.4 标准曲线制备 8.2.4.1热解吸方法:将吸附管与直接热解吸进样装置相连接,解吸温度300℃,测量保留时间及峰面积。 8.2.4.2 每个浓度重复2次,取峰面积的平均值。同时,取一个未采样的吸附管,按样品管同时操作,测定空白管的平均峰面积。以各组分的含量(μg )为横坐标, 平均峰面积为纵坐标,分别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方程(A=bm+a)。 8.2.5 样品分析 8.2.5.1热解吸方法:将吸附管与直接热解吸进样装置相连接,解吸温度300℃,测量保留时间及峰面积。 注:对非识别峰,可以甲苯计。 8.3 结果计算 由回归方程计算出各组分的量,再按下式计算所采空气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00V m m c i c -= 式中: c c ——所采空气样品中i 组分含量,(mg/m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